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物理《4.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4第十四章电磁波第3节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导学案

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4第十四章电磁波第3节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导学案

高三物理选修3-4第十四章电磁波第3节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有效地发射电磁波的两个条件。

2.了解调制、调幅、调频、调谐、解调、电谐振在电磁波发射、接收过程中的作用。

3.通过对电磁波的产生、发射、接收过程及基本电路的简单分析,领会无线电波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流程。

【教学重点】有效地发射电磁波的两个条件及电磁波接收原理和方法【教学难点】调制、调幅、调频、调谐、解调、电谐振在电磁波发射、接收过程中的作用【自主学习】一、电磁波的发射1.在LC电路中,电场主要集中在电容器的极板之间,磁场主要集中在线圈内部,在电磁振荡过程中,电场能和磁场能主要在不同元件之间互相转化,辐射出去的能量很少。

2.要有效地发射电磁波,振荡电路必须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

理论的研究证明,振荡电路向外界辐射能量的本领,与振荡频率密切相关。

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本领越大。

第二,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必须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这样才能有效地把能量辐射出去。

因此,要改造如图所示甲中的LC振荡电路,像图乙、丙那样,增大电容器极板间的距离,使电场和磁场扩展到电容器的外部。

这样的振荡电路叫做开放电路。

3.实际应用中的开放电路,线圈的一端用导线与大地相连,这条导线叫做地线;线圈的另一端与高高地架在空中的天线相连。

无线电波就由这样巨大的开放电路发射出去。

4.为了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例如传递声音、电视图像,就要让电磁波随着待传递的信号而改变。

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

(1)一种调制的方法是使高频电磁波的振幅随信号的强弱而变,这种调制叫做,如图所示;(2)另一种调制的方法是使高频电磁波的频率随信号的强弱而变,这种调制叫做,如图所示。

二、电磁波的接收1.电磁波在传播时如果遇到导体,会使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因此,空中的导体可以用来接收电磁波,这就是接收天线。

2.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这种现象叫做。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导学案(优秀版)word资料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导学案(优秀版)word资料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导学案(优秀版)word资料高二物理 WL—X3-4—1402—2614. 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导学案编写:刘峰徐斌时间:班级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无线电波的波长范围。

2.了解无线电波的发射过程和调制的简单概念。

3.了解调谐、检波及无线电波接收的基本原理。

学习重点:调制、调幅、调频、调谐和解调学习难点:对调谐的理解,无线电波发射与接收过程。

学习过程: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磁波对我们来说越来越重要,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无线电通信以及航空、航天中的自动控制和通信联系,都离不开电磁波.在无线电技术中使用的电磁波叫做无线电波,那么无线电波是怎样发射和接收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一、无线电波的发射阅读教材讨论:问题:在普通LC振荡电路中能否有效地发射电磁波?问题:有效地发射电磁波的条件是什么?总结:①要有的振荡频率。

②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必须分散到的空间,才能有效地把电磁场的能量传播出去。

讨论问题:如何改造普通的LC振荡电路,才能使它能够有效地发射电磁波?1、开放电路:如图所示,是由闭合电路变成开放电路的示意图。

①地线:的导线叫做地线。

②天线:导线叫做天线。

天线和地线形成了一个敞开的电容器,电磁波就是由这样的开放电路发射出去的。

电视发射塔要建得很高,是为了使电磁波发射得较远。

实际发射无线电波的装置中还需在开放电路旁加一个振荡器电路与之耦合,如图所示。

振荡器电路产生的高频率振荡电流通过L2与L1的互感作用,使L1也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流,振荡电流在开放电路中激发出无线电波,向四周发射.问题:发射电磁波是为了利用它传递某种信号。

例如无线电报传递的是电码符号,无线电广播传递的是声音,电视广播L1L2传递的不仅有声音,还有图像。

这就要求发射的电磁波随信号而改变。

电磁波是怎样传递这些信号的呢?③调制:的技术叫做调制。

④调制器:装置叫做调制器。

⑤调制信号:的电信号叫做调制信号。

第14章电磁波第3节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导学案

第14章电磁波第3节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导学案

第14章 电磁波 第3节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导学案一、电磁波的发射 1. 要有效地向外发射电磁波,振荡电路必须具有的两个特点:(1)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本领越大.(2)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必须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因此采用开放电路.2.实际应用中的开放电路,线圈的一端用导线与大地相连,这条导线叫做地线;线圈的另一端与高高地架在空中的天线相连.3.电磁波的调制: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调制包括(1)调幅(AM):使高频电磁波的振幅随信号的强弱而改变的调制方法.(2)调频(FM):使高频电磁波的频率随信号的强弱而改变的调制方法.二、电磁波的接收1.接收原理:电磁波在传播时遇到导体,会使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导体可用来接收电磁波,这个导体就是接收天线.2.电谐振: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相当于机械振动中的共振.(1)调谐: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2)解调:把声音或图像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的过程.调幅波的解调也叫检波.知识点一 电磁波的发射的理解规律探究:我们说话的声音一般只能传几十米,最多只有几百米,而当我们的声音通过无线电广播却可以传几千米以外,甚至传遍全球,为什么?例1. 为了增大无线电台向空间发射无线电波的能力,对LC 振荡电路的结构可采用下列哪些措施( )A .增大电容器极板的正对面积B .增大电容器极板的间距C .增大自感线圈的匝数D .提高供电电压练习1. 实际发射无线电波的过程如图所示。

高频振荡器产生高频等幅振荡如图甲所示,人对着话筒说话时产生低频信号如图乙所示。

根据以上图象,发射出去的电磁波图象应是选项中哪一个( )班级: 姓名:【小结】:电磁波的发射1.要想有效地发射电磁波,应增大电磁波的频率,且使电磁场分布到尽可能大的空间,实际应用中常用地线和天线形成敞开的电容器,和线圈组成高频振荡电路.2.为发射有用信号,需对电磁波进行调制,把要传递的信号“加”到高频等幅振荡电流上,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其中使高频振荡电流的振幅随调制信号而改变的调制方法叫做调幅(AM);使高频振荡电流的频率随调制信号而改变的调制方法叫做调频(FM).知识点二电磁波的接收规律探究:按图甲,用两个莱顿瓶(附矩形发射框和带氖泡的矩形接收框)、感应圈和直流电源连成电路.如图乙所示,发射框上的铜球与莱顿瓶上的铜球相距约1~2 厘米,氖泡两端分别接莱顿瓶的内壁和外壁金属箔.感应圈高压加在铜球和莱顿瓶上,使铜球间发生火花放电.调节接收框上的可移动的竖直金属滑动杆,使它从最右端慢慢向左移动,观察接收框上的氖泡发光有什么变化?并说明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例2. (多选)图中(a)为一个调谐接收电路,图(b)、图(c)、图(d)为电路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 )A .i 1是L 1中的电流图象B .i 1是L 2中的电流图象C .i 2是L 2中的电流图象D .i 3是流过耳机的电流图象 练习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C 1=200 pF ,L 1=40 μH ,L 2=160 μH ,怎样才能使回路2与回路1发生电谐振?发生电谐振的频率是多少?【小结】:1.接收方式用天线和地线组成的接收电路来接收电磁波。

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套教案和导学案文选修1-1导学案4.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套教案和导学案文选修1-1导学案4.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课题:4.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设计人:包翠霞 审核人:于孟娟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 2009年 月 日[学习目标]1.了解无线电广播发射和接收技术中,调制、调幅、调频、调谐、解调的含义。

2.了解电视摄像管的基本结构以及电视广播发射和接收过程。

3.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过程。

了解基站的作用。

4.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

【自主导学】古代:烽火台 邮递员现代:电磁波来传递信息:C=思考:怎么接收与发射?设备:天线是发射与接收无线电波的必要设备一、无线电波的发射1、振荡器:能产生频率很高的交变电流的器件。

2、载波:振荡器产生的高频交变电流,是用来携带声音、图象等信息的,叫做载波。

3、调制:把信息加到载波上,使载波随信而改变的技术叫调制。

调幅:高频载波的振幅随信而改变叫调幅波。

调频:高频载波的频率随信而改变叫调频波。

调频波优点: 不变,抗干扰能力强,失真较小。

缺点:接收机结构复杂,服务半径比较小。

二、无线电波的接收1、调谐:从众多的电磁波中的电台的技术叫做调谐。

2、解调:从接收的载波中将等信息“取”出来叫做解调。

三、电视发射系统中:摄像机、摄像管,扫描,扫描一帧要0.04s,1s内送25帧图象。

除了图象信外,还有伴音信。

3、电视和广播的发射和接收过程四、移动通信移动电话:(1)电磁波发射器,(2)电磁波接收器,手持移动电话的体积很小,发射功率不大。

它的天线也很简单,灵敏度不高。

因此,手机通话时要靠强大的固定无线电台转接。

这种固定的无线电台叫做。

城市高大建筑物上、农村有的山头上,常常可以看到移动通信基站的天线。

【反思小结】一、无线电波的发射1.载波:携带声音、图象等信息的电流,叫做载波。

2.调制:把信息加到上,使技术叫调制。

3.调幅波:高频载波的随信而改变叫调幅波。

4、调频波:高频载波的随信而改变叫调频波【课堂练习】•1、要有效地发送低频电信,必须把低频电信附加在高频载波上,这个过程在电磁波的发射过程中叫做()•A、调谐B、解调•C、调制D、检波•2、转换电视频道时,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称为()•A、调制B、调谐•C、解调D、调幅。

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4章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1(最新整理)

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4章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1(最新整理)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4章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4章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4章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1的全部内容。

三、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学习目标知识脉络1。

理解调制、调幅、调频、调谐、解调的含义.(重点)2.掌握电视摄像管的基本结构以及电视广播发射与接收的过程.(难点)3。

知道移动通信的基本过程和基站的作用.(难点)4.知道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一、无线电波的发射1.载波振荡器产生的高频交变电流是用来携带声音、图像等信息的,这个高频电磁波叫做载波.2.调制把信息加到载波上就是使载波随信号而改变,这种技术叫调制.(1)使高频载波的振幅随信号改变的调制方式叫调幅;(2)使高频载波的频率随信号改变的调制方式叫调频.3.发射无线电发射机中的振荡器能产生频率很高的交变电流.高频交变电流流经天线时,在空间产生高频率的电磁场.电磁场在空间中的传播,就产生了电磁波,即发射了电磁波.二、无线电波的接收1.调谐接收从众多的电磁波中把自己需要的选出来的技术,叫做调谐.经过调谐,接收机得到带有信息标记的高频电流.2.解调信号要得到所需的信息,要从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电流中分离出所携带信号的过程叫解调.3.1927年,英国发明家贝尔德表演了从远处传来的活动图像,标志着电视的诞生.4.电视的发射系统发射出载有摄像头扫描来的视频电流和伴音信号.5.电视机接收到载有图像和伴音信号的电磁波,还原出图像和声音.6.每个移动电话都有一个电磁波发射器,同时也有一个电磁波接收器,使双方得到信息,当然还要有固定的基站转接.1.思考判断(1)把声音或图像信息加到载波上叫调制.(√)(2)高频振荡电流流经天线时,在空间产生高频率的电磁场叫发射.(√)(3)闭合的电路也能有效地把电磁波发射出去.(×)(4)当接收器的振荡频率和某电磁波的振荡频率相同时,就可接收到该电磁波.(√)(5)电视机是电磁波接收器.(√)(6)为了将信号发送出去,先要进行调谐.(×)2.(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线电技术中使用的电磁波叫做无线电波B.无线电波在真空中的波长范围从1毫米到几十千米C.无线电波的频率越低越容易发射D.发射无线电波的目的是为了向远处传递电能AB[无线电波在电磁波谱中是波长最长的一部分电磁波,其波长范围是1毫米到几十千米.所以选项A、B正确;发射无线电波的条件是:一、频率足够高;二、有开放电路,所以选项C错误;发射无线电波的目的是向远处传递信号,选项D错误.]3.(多选)关于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调频与调幅都是用高频载波发送信号,原理相同,无本质区别B.解调是将低频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进行发射传送的过程C.手持移动电话与其他用户通话时,要靠较大的固定的无线电台转送D.在信号接收时,选择电波的过程叫做调谐CD[调频和调幅都是使信息加到载波上,使载波随信号而改变,但有本质区别:调频是使高频载波的频率随信号而改变,而调幅是使高频载波的振幅随信号而改变,所以A项错误;解调是将所需的信息从高频载波中取下来的过程,故B项错误;因手持移动电话功率有限,所以与其他用户通话时,必须靠较大的固定的无线电台传送,所以C项正确;在接收信号时,选择所需电磁波的过程,在技术上叫做调谐,所以D项正确.]4.下列关于无线电广播要对电磁波进行调制的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过调制后的高频电磁波向外辐射能量的本领更强B.经过调制后的电磁波在空间传播得更快C.经过调制后的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波长才能不变D.经过调制后的高频电磁波才能把我们要告知对方的信号有效地传递出去D[要将电磁波有效地发射出去,必须有足够高的频率,而需要传递的声音信号通常频率较低,无法直接发射,必须借助于载波来携带,因此必须通过调制将信号加到载波上才能有效地向远处传递,从而把我们要告知对方的信号有效地传递出去.]电磁波的发射和调制1(1)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即:能产生频率很高的交变电流.(2)形成的电场和磁场能够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可以有效地把电磁波发射出去.2.调制(1)对信号源的信息(声音、图像)进行处理使其变为适合传输的形式的过程叫调制.(2)方法:通过改变振荡器产生的高频载波的幅度、相位或频率,使其随着信号的变化而变化.(3)常用形式:调幅和调频.3.调幅与调频的比较调幅(AM)调频(FM)方法使载波振幅按照信号改变使载波频率按照信号改变特征振幅变,频率不变频率变,振幅不变波调制前形调制后优点适用波长较长波段远距离传输,接收机结构简单适用波长较短波段,抗干扰性强,失真小缺点抗干扰性较差,失真较大接收机结构复杂,服务半径小1.实际发射无线电波的过程如图所示.高频振荡器产生高频等幅振荡如图甲所示,人对着话筒说话时产生低频信号如图乙所示.根据以上图象,发射出去的电磁波图象应是选项中哪一个( )B[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调制.调制共有两种方式:一是调幅,即通过改变电磁波的振幅来实现信号加载;另一是调频,通过改变频率来实现信号加载电磁波.由各选项的图形可知,该调制波为调幅波,即发射信号的振幅随声音信号振幅的变化而变化.故B正确、A、C、D错误.]对电磁波接收的理解1起它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因此利用放在电磁波传播空间中的导体,就可以接收到电磁波了.2.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3.接收电路,如图所示.(1)调谐: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的现象叫做电谐振,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做调谐.(2)解调:经过调谐,接收机得到的是带有信息标记的高频电流.这种高频信号电流,还不是所需的信号本身.要得到所需的信息,必须进行解调,解调又称“反调制”,是从已调波中重现调制信号的过程.通过解调得到的信号,还要经过放大,然后再利用扬声器或显像管等显示出来.2.如图所示为电视接收过程示意图,其工作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A.解调——放大——调谐--显示B.调谐——放大——解调-—显示C.调谐——解调—-放大—-显示D.放大——调谐—-解调-—显示C[电视接收机首先利用电谐振通过调谐把空间高频电流选出来,然后解调,取下信号,最后经放大后再传给显像管显像,所以正确的顺序是C.]1.为了使需要传递的信息(如声音、图像等)加载在电磁波上发射到远方,必须对振荡电流进行()A.调谐B.放大C.调制D.检波C[把要传递的信息(如声音,图像等)加载到电磁波上发射出去的过程叫做调制,故只有C项正确,A、B、D三项应是电磁波接收端需进行的过程.]2.(多选)关于无线电波的发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必须对信号进行调制B.必须使信号产生电谐振C.必须把传输信号加到高频电流上D.必须使用调幅的方法AC[电磁波的发射过程中,为了将低频信号发射出去,一定要对发射的信号进行调制,调制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调幅、二是调频,故A、C正确.]3.(多选)认真观察各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线电台发射的是甲所示的波B.无线电台发射的是乙所示的波C.无线电台发射的是丙所示的波D.无线电台发射的是丁所示的波CD[认真观察四个图象,结合调制中的调幅波和调频波的特点,发射台的电波即为调幅波和调频波.]4.关于无线电波的发送和接收,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为了将信号发送出去,先要进行调谐B.为了从各个电台发出的电磁波中将需要的选出来,就要进行调制C.为了从高频电流中取出声音信号,就要进行调频D.由开放电路可以有效地把电磁波发射出去D[要将信号发送出去,先要进行的是调制.要从各个电台发出的电磁波中将需要的选出来,要进行的是调谐.要从高频电流中把声音信号取出来,要进行的是解调.只有采用开放电路(天线和地线)才能有效地把电磁场的能量辐射出去,闭合的电路只能使电磁场的能量在电路内相互转换.]。

高中物理 4.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物理 4.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物理 4.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学习目标1、了解无线电广播发射和接收技术中,调制、调幅、调频、调谐、解调的含义。

2、了解电视摄像管的基本结构以及电视广播发射和接收过程。

3、了解移动通信就的基本过程。

了解基站的作用。

4、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

自主学习【问题1】进行无线电通信,首先要产生电磁波,在无线电发射机中产生电磁波的重要部件叫,同时也需要发送和接收无线电波、是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必要设备。

【问题2】叫调制,目前调制方式有调幅(AM)和调频(FM),调幅(AM)的特点是:,调频(FM)的特点:【问题3】下面两组图象中能说明调幅特点的是组,能说明调频特点的是组。

(甲)(乙)【问题4】电视的传播过程需要分为两个过程。

【问题5】基地台的作用是。

移动电话的原理是什么?[来源:高考%资源网 KS%5U【问题6】叫调谐,叫解调。

无线电波的接收需要经过和两个过程?【问题7】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________3108m/s、(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我们可以用电磁波来传递________信号和________信号、【问题8】摄像机在l s内传送25帧图像,那么在电视接收机的荧光屏上在1S内显现帧这些图像,由于视觉暂留作用,我们就能看到连续的活动图像。

合作探究【问题1】振荡器是怎样产生电磁波呢?振荡器产生的高频电磁波又有什么作用呢?【问题2】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传播时需要介质B、电磁波是沿某一特定方向在空间传播的C、宇航员在月球上面对面交谈时是靠移动无线电话来实现的D、水波、声波是自然现象,而电磁波是人工制造出的现象【问题3】下列关于调幅波、调频波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中波和短波波段的无线电广播,使用的是调频波B、在微波波段,电视广播的图像信号使用的调幅波C、播送高质量的音乐和语言节日的广播电台使用的是调频波D、电视广播的图像信号采用的是调幅波【问题4】收音机和电视机等在使用过程中为什么要选台?选台过程的实质是什么?[来源:高考%资源网 KS%5U【问题5】“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如古人梦想的“顺风耳”“千里眼”现在已成现实。

高中物理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电磁波的发射和接受教案新人教选修

高中物理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电磁波的发射和接受教案新人教选修

4.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受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1.“竹蜻蜓”是一种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的传统儿童玩具,是中国古代一个很精妙的小发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其外形如图所示,呈T字形,横的一片是由木片经切削制成的螺旋桨,当中有一个小孔,其中插一根笔直的竹棍,用两手搓转这根竹棍,竹蜻蜓的桨叶便会旋转获得升力飞上天,随着升力减弱而最终又落回地面。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人根据“竹蜻蜓”的形状和原理发明了直升机的螺旋桨。

下列关于“竹蜻蜓”的说法正确的是()A.“竹蜻蜓”从手中飞出直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超重状态B.“竹蜻蜓”从手中飞出直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始终在减速上升C.“竹蜻蜓”从手中飞出直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动能先增加后减小D.“竹蜻蜓”从手中飞出直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小2.2017年11月5日19时4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四、二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35颗卫星组成,其中5颗是地球同步卫星。

关于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相关物理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B.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C.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D.运行周期一定大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3.如图,质量为1 kg的小物块从倾角为30°、长为2 m的光滑固定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若选初始位置为零势能点,重力加速度取10m/s2,则它滑到斜面中点时具有的机械能和动能分别是A.5 J,5 J B.10 J,15 JC.0,5 J D.0,10 J4.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圆,但彗星的运动轨道则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

高中物理《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教案

高中物理《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的基本原理。

2. 使学生掌握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的实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电磁波的发射: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传播。

2. 电磁波的接收:电磁波的检测、电磁波的接收设备。

3. 实验操作:电磁波发射实验、电磁波接收实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原理、实验操作。

2. 教学难点:电磁波的产生机制、电磁波的接收设备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原理。

2. 采用实验法进行电磁波发射和接收的实验操作。

3. 采用讨论法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电磁波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电磁波的发射原理:介绍电磁波的产生机制和传播特点。

3. 讲解电磁波的接收原理:介绍电磁波的检测方法和接收设备。

4. 进行实验操作:分组进行电磁波发射和接收实验。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实验,深入思考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过程。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评估:观察学生对电磁波发射和接收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估:检查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规范性和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3. 作业完成评估: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提供适量的辅导。

2. 在实验过程中,给予学生个别指导,确保实验安全及准确性。

3.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耐心解答,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电磁波发射和接收的实验竞赛,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3. 安排学生参观无线电发射台或实验室,加深学生对电磁波应用的了解。

九、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定期与同事交流教学心得,共同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高中物理《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教案

高中物理《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教案

高中物理《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优秀教案第一章:电磁波的基本概念1.1 电磁波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波的定义,即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以波动形式在空间中传播的现象。

通过示例或动画展示电磁波的波动性质。

1.2 电磁波的特性介绍电磁波的频率、波长、速度等基本特性。

解释电磁波的频率与波长的关系,即c=λf,其中c为光速,λ为波长,f为频率。

1.3 电磁波谱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波谱,即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的分类。

简要介绍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常见电磁波类型。

第二章:电磁波的发射2.1 振荡电流的电磁波发射讲解振荡电流如何产生电磁波,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波发射的基本原理。

通过示例或实验展示振荡电流发射电磁波的过程。

2.2 天线的作用介绍天线在电磁波发射中的作用,包括增大发射功率和确定电磁波的传播方向。

解释天线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天线的特点。

2.3 调制与解调讲解调制和解调的概念,即如何将信息信号与电磁波信号进行合成和解码。

引导学生了解调幅(AM)和调频(FM)两种常见的调制方式。

第三章:电磁波的接收3.1 电磁波的接收原理讲解电磁波接收的基本原理,即通过天线捕获电磁波信号,并将其转化为音频或视频信号。

解释接收电路的作用,包括放大、滤波和检波等。

3.2 天线的选择与优化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天线在接收电磁波时的优缺点,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天线。

讲解天线长度和方向对接收效果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天线的优化。

3.3 调制信号的解调讲解调制信号的解调过程,即如何将调制后的电磁波信号转化为原始信息信号。

解释解调过程中涉及到的滤波、放大和检波等操作。

第四章:电磁波的应用4.1 通信技术中的应用介绍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如无线电广播、手机、卫星通信等。

解释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通信中的作用和优缺点。

4.2 医疗技术中的应用讲解电磁波在医疗技术中的应用,如X射线、CT扫描等。

解释电磁波在医学诊断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高中物理 第十四章 电磁波 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4(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物理 第十四章 电磁波 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4(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物理第十四章电磁波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4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物理第十四章电磁波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物理第十四章电磁波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4的全部内容。

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1.知道什么样的电磁振荡和电路有利于向外发射电磁波。

2.了解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要对电磁波进行调制,调制方法有两种:调幅和调频。

知道什么是调制、什么是调幅和调频.3.知道接收需要的电磁波要进行调谐,知道还原信号还要进行解调,了解什么是调谐和解调.电磁波已经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密不可分.当你走在路上或坐在汽车里,手持移动电话向千里之外的亲友发送问候,讲述你的学习、生活、见闻的时候,当你从电话屏幕中见到亲友的时候,你想过这声音和影像是怎样传送的吗?提示:在电磁波中加载上声音、图像等信号,电磁波就相当于一个运载工具,把这些信息传播出去。

电磁波必须通过发射塔(天线)才能走进千家万户。

接收端还要把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还原,这样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信息.1.电磁波的发射(1)要有效地发射电磁波,振荡电路必须具有两个特点:第一,要有________的振荡频率,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本领越大。

第二,应采用________,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必须分散到足够大的空间.(2)开放电路:实际的开放电路,线圈的一端用导线与大地相连,这条导线叫做______,线圈的另一端高高地架在空中,叫做______.(3)无线电技术: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______。

高中物理《电磁波发射和接收》教案

高中物理《电磁波发射和接收》教案

高中物理《电磁波发射和接收》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电磁波的概念,了解电磁波的基本特性。

2.掌握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原理。

3.能够分析电磁波的应用,并能够解决与电磁波有关的问题。

二、教学准备1.教材:高中物理教材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投影仪、实物模型等。

三、教学内容1. 电磁波的概念与特性•电磁波的定义:电磁波是一种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波动现象。

•电磁波的特性:波长、频率和速度。

2. 电磁波的发射原理•电磁波的发射来源:加速带电粒子或震荡的电荷。

•电磁波的发射过程:产生电磁波的条件和方式。

3. 电磁波的接收原理•电磁波的接收元件:天线。

•电磁波的接收过程:天线接收电磁波的原理。

4. 电磁波的应用•无线通信:无线电、电视、手机等电磁波的应用。

•医学应用:核磁共振、X射线等电磁波的应用。

•其他应用:雷达、微波炉等电磁波的应用。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引入一幅电磁波的图片或实物模型,激发学生对电磁波的兴趣。

2.概念讲解:通过黑板和投影仪,讲解电磁波的定义和特性,并与学生互动解释。

3.实验演示: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展示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过程。

4.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电磁波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并让学生讨论电磁波的其他应用。

5.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点,并与学生一起完成课堂小结。

6.课后作业:布置与电磁波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学生表现: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应,包括积极参与、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课堂互动: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3.作业提交:评价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六、拓展延伸1.邀请专业人士来校开展讲座,进一步深入了解电磁波的应用领域。

2.带领学生参观科技展览,让学生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

3.开展小组研究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与电磁波相关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以上教案可以作为高中物理《电磁波发射和接收》教学的参考,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高中物理《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优秀教案

高中物理《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优秀教案

高中物理《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原理。

2.掌握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原理,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过程的理解,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具体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2)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波是如何发射和接收的?2.电磁波的发射(1)讲解电磁波发射的基本原理:电磁波发射过程中,高频振荡电路产生变化的电磁场,从而激发电磁波向空间传播。

(2)介绍电磁波发射的关键部件:发射天线、高频振荡电路、馈线等。

(3)分析电磁波发射的频率、功率、极化方向等参数。

3.电磁波的接收(1)讲解电磁波接收的基本原理:接收天线感应到空间中的电磁波,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最终恢复出原始信号。

(2)介绍电磁波接收的关键部件:接收天线、放大器、滤波器等。

(3)分析电磁波接收的灵敏度、选择性等参数。

4.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1)讲解电磁波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无线电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等。

(2)介绍电磁波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光纤通信原理、光纤通信系统等。

(3)分析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优势:传输速度快、容量大、距离远等。

5.实验与观察(1)进行电磁波发射与接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2)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理解电磁波发射与接收原理。

6.课堂小结(2)归纳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7.作业布置(1)整理课堂笔记,加深对电磁波发射和接收原理的理解。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具体应用。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原理,以及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2.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中物理《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优秀教案

高中物理《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的基本原理。

2. 使学生掌握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的实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1. 电磁波的发射原理。

2. 电磁波的接收原理。

三、教学难点1. 电磁波发射和接收的实验操作。

2. 电磁波发射和接收的原理理解。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发射器、接收器、导线、电磁波检测器等。

2.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原理。

2. 讲解:介绍电磁波的发射原理,讲解发射器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讲解电磁波的接收原理,讲解接收器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发射器和接收器,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原理。

5. 总结:归纳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原理,强调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总结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六、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原理。

2. 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七、教学内容1. 电磁波的发射:介绍电磁波的发射原理,讲解发射器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2. 电磁波的传播:讲解电磁波在空气、真空等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3. 电磁波的接收:讲解接收器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介绍电磁波接收的实验方法。

八、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2. 讲解发射原理:讲解电磁波的发射原理,让学生理解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

3. 讲解传播特性:讲解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让学生了解电磁波传播的条件。

4. 讲解接收原理:讲解电磁波的接收原理,让学生明白如何接收电磁波。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物理《4.1电磁波的发现》导学案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物理《4.1电磁波的发现》导学案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物理选修1-1《4.1电磁波的发现》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电磁场在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2、知道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支柱【重点】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难点】赫兹电火花实验【学情调查、情境导入】通过前边的学习,我们知道法拉第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如果说法拉第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那末麦克斯韦就是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

从法拉第到麦克斯韦再到赫兹,两位实验物理学家与一位理论物理学家巧妙的配合终于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发现。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麦克斯韦系统总结了库仑、安培、奥斯特、亨利的研究成果,加之自己创造性的努力,得出____场和______场存在密切联系,形成了完整的____________理论。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支柱: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磁波:麦克斯韦的一个伟大预言——电磁波变化的____场和_____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的传播,此传播是一种波动过程,称为电磁波。

声波、水波都是______波,需在_____中传播,而电磁波不但能在介质中传播,还可以在______中传播。

麦克斯韦推算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_______,光本身就是一种___________。

3赫兹的电火花实验:赫兹的电火花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电磁波理论。

赫兹成功测得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c相同。

_____被誉为无线电通信的先驱,为了纪念他,人们把频率的单位定为_____。

阅读:课本80页STS内容【达标训练、巩固提升】1、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不属于电磁波B.电磁波的波长越短则频率越低C.可以用电磁波传递信息和能量D.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不同2、下列器物与电磁波的应用有关的是()A.无线电收音机 B.磁悬浮列车 C.电磁起重机 D.交流发电机3、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C.手机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D.电热水壶是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的4、电磁波不需要介质也能向外传递能量,形成电磁辐射。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物理《4.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导学案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物理《4.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导学案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物理选修1-1《4.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导学案1【学习目标】1、了解无线电波的发射过程和调制的简单概念。

2、了解调谐、检波及无线电波接收的基本原理。

【学习重点】对本节基本概念的理解【学习难点】对调谐的理解,无线电波发射与接收过程学情调查,情境导入你能想到有什么方法传递信息?问题展示,合作探究1.无线电波的发射要有效地向外发射电磁波,振荡电路要满足如下条件:(1)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

(2)振荡电路的场和场必须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才能有效地把电磁场的能量传播出去。

为了使开放电路中产生振荡电流,常用如图所示的方法,使振荡器的线圈L2靠近开放振荡电路的线圈L1。

当振荡器中产生高频振荡电流时,由于互感作用,就可以在开放振荡电路中产生相同频率的振荡电流在实际应用中常把开放电路的下端跟地连接。

跟地连接的导线叫做地线。

线圈上部接到比较高的导线上,这条导线叫做。

和地线形成了一个敞开的电容器,电磁波就是由这样的开放电路发射出去的。

电视发射塔要建得很高,是为了使电磁波发射得较远。

发射电磁波是为了利用它传递某种信号。

例如无线电报传递的是电码符号,无线电广播传递的是声音,电视广播传递的不仅有声音,还有图像。

这就要求发射的电磁波随信号而改变。

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如果把这种电信号“加”到高频等幅振荡电流上,那么,载有信号的高频振荡电流产生的电磁波就载着要传送的信号一起发射出去。

把要传递的信号“加”到高频等幅振荡电流上,使的技术叫做调制。

使高频振荡电流的振幅随调制信号而改变叫做(AM)。

使高频振荡电流的频率随调制信号而改变叫做(FM)。

2.无线电波的接收利用放在电磁波传播空间中的导体,就可以接收到电磁波,这样的导体就是接收天线。

接收电磁波时,首先要从诸多的电磁波中把我们需要的选出来,通常叫做选台,在技术上叫做。

经过调谐得到的高频电流还不是信号本身,必须从高频信号电流中把信息“取”出来,这就是。

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套教案和导学案第三节、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套教案和导学案第三节、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第三节、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教学目标:1、了解无线电广播发射和接收技术中,调制、调幅、调频、调谐、解调的含义。

2、了解电视摄像管的基本结构以及电视广播发射和接收过程。

3、了解移动通信就的基本过程。

了解基站的作用。

4、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

教学过程:一、无线电波的发射说明:LC振荡电路中,能量损失主要是各个元件之间的热量和辐射出去的电磁波,然而辐射出去的电磁波能量很少。

问:如何才能有效地辐射电磁波,即有效地辐射电磁波的条件是什么呢?(第一要有足够高的频率,理论研究表明,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能力越强;第二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必须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问:观察图14.3-1所示的振荡电路,说出这几个图的变化规律?(电容器极板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电场和磁场逐步扩展到电容器的外部,这样的电路称之为开放电路)说明:实际应用的开放电路,如图丁所示,一端用导线与大地相连,这根导线称之为地线,另一端和高高地架设在空中的天线相连。

无线电波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发射出去的问:在电磁波发射过程中有哪几种方式呢?(①一种方式叫做调幅AM即使高频电磁波的振幅随信的强弱而变②另一种方法称之为调频FM即即使高频电磁波的频率随信的强弱而变)说明:使电磁波随各种信的强弱而变的技术叫做调制二、无线电波的接收问:无线电波的接收需要经过几个过程?(①调谐②解调。

电磁波在传播时如果遇到导体,会使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当接收电磁波时,调节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使固有频率等于电磁波的频率,接收电路的振荡电流最大,这种现象称之为电谐振,相当于机械振动中的共振,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就称之为调谐。

调谐以后得到的高频电流还不是我们需要的声音和图象信息,还要使声音和图象信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这个过程是调制的逆过程,所以叫做解调,调幅波的解调也叫检波)三、电视说明:电视的传播过程需要分两个过程:电视信的发射和电视信的接收。

四、移动电话问:移动电话的原理是什么?(每一部移动电话都是一个无线电台,它可以将用户的声音转变为高频电信发射到空中,同时又相当于一台收音机,捕捉到空中的电磁波,使用户接收到通话对方送来的信)问:移动电话与其他用户的通话要靠较大的固定无线电台转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了解无线电波的发射过程和调制的简单概念。

2、了解调谐、检波及无线电波接收的基本原理。

【学习重点】对本节基本概念的理解
【学习难点】对调谐的理解,无线电波发射与接收过程
学情调查,情境导入
你能想到有什么方法传递信息?
问题展示,合作探究
1.无线电波的发射
要有效地向外发射电磁波,振荡电路要满足如下条件:
(1)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

(2)振荡电路的场和场必须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才能有效地把电磁
场的能量传播出去。

为了使开放电路中产生振荡电流,常用如图所示的方法,使振荡器的线圈L2靠近开
放振荡电路的线圈L1。

当振荡器中产生高频振荡电流时,由于互感作用,就可以
在开放振荡电路中产生相同频率的振荡电流
在实际应用中常把开放电路的下端跟地连接。

跟地连接的导线叫做地线。

线圈上部
接到比较高的导线上,这条导线叫做。

和地线形成了一个敞开的电
容器,电磁波就是由这样的开放电路发射出去的。

电视发射塔要建得很高,是为了
使电磁波发射得较远。

发射电磁波是为了利用它传递某种信号。

例如无线电报传递的是电码符号,无线电广播传递的是声音,电视广播传递的不仅有声音,还有图像。

这就要求发射的电磁波随信号而改变。

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如果把这种电信号“加”到高频等幅振荡电流上,那么,载有信号的高频振荡电流产生的电磁波就载着要传送的信号一起发射出去。

把要传递的信号“加”到高频等幅振荡电流上,使的技术叫做调制。

使高频振荡电流的振幅随调制信号而改变叫做(AM)。

使高频振荡电流的频率随调制信号而改变叫做(FM)。

2.无线电波的接收
利用放在电磁波传播空间中的导体,就可以接收到电磁波,这样的导体就是接收天线。

接收电磁波时,首先要从诸多的电磁波中把我们需要的选出来,通常叫做选台,在技术上叫做。

经过调谐得到的高频电流还不是信号本身,必须从高频信号电流中把信息“取”出来,这就是。

打个比方:高频电流——→火车音频电流——→货物
→发射→传播→→
︱︱︱︱︱
装货→出站→运行→进站→卸货
无线电波的分类,波段,波长,频率,传播方式及主要用途
长波30 000 m~3 000 m 10 kHz~100 kHz 地波超远程无线通讯
中波 3 000 m~200 m 100 kHz~1 500 kHz 地波和天波调幅无线电广播、电报、通信
中短波200 m~50 m 1500 kHz~6 000 kHz
短波50 m~10 m 6MHz~30 MHz 天波
微波米波10 m~1 m 30MHz~300MHz 近似直线传播调频无线电广播、电视、导航分米波 1 m~0.1 m 300 MHz~3 000 MHz 直线传播电视、雷达、导航
达标训练,巩固提升
1.为了使需要传递的信号发射到远方,必须对振荡电流进行()
A.调制 B.放大 C.调谐 D.检波
2.转换电视频道时,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称为()
A、调制
B、调谐
C、解调
D、调幅
3.为了实现全球的电视转播,下面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A.只需发射两颗同步卫星,在赤道平面上空运行
B.至少需发射三颗同步卫星,在赤道平面上空运行
C.只需发射一颗同步卫星,绕着通过南、北极的上空运行
D.至少需发射三颗同步卫星,绕着通过南、北极的上空运行
4下列关于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象和声音信号可以直接进行发射
B、载波(高频电磁波)是用来增加图象和声音信号(低频电磁波)的频率的
C、接收电磁波时,是由于电磁感应,电磁波在接收天线中形成振荡电流
D、把高频载波和低频电磁波分离的过程称为“解调”
知识梳理,归纳总结
预习指导,新课链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