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我看城市新变化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三十年带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带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带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带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带来的变化真是无穷,我们大家过上了好日子。

我们大家都奔向了小康社会,大家都过得很安逸。

一. 建设情况。

原来的矮小平房都一一换成了高楼大厦。

原来都没有游泳池,现在都有了。

原来都没有羽毛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和乒乓球场。

就连一个滑冰场都没有。

现在科技发达了,这些场子到处都有,而且还非常美丽。

二. 交通情况。

以前只有小面包车,而且路也很窄。

经常堵车塞车,害得上班的人经常迟到。

原来在嘉陵江那儿,只有一座桥。

桥上经常堵车,还多次发生交通事故,死人很多人。

可是现在又修了一座桥,一座去一座来。

重庆的桥还越来越多,还有上了桥都这个名称。

三. 经济情况。

原来家家户户都没有房子都是租的,非常不爽。

现在家家户户买了一栋,还琢磨这第二栋。

原来大家都买不起电视汽车,只有听广播。

而且听我妈妈说。

原来她们家每天都是吃了中午饭就没有晚饭。

而却吃的都是红薯,有时没饭吃就只能吃野草。

现在三餐都有肉吃,有时还能吃海鲜。

中国改革开放造成的变化太大了,我说一天也说不完,就留着让你慢慢去想了。

看洛阳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看洛阳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看洛阳市民生活30年变迁30年前的今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30年沧海桑田,河洛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生活水平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本报今天推出关于改革开放30年洛阳城市居民生活变迁一文,以飨读者。

30年岁月,只是历史长河中的短暂一瞬;但一组组数字,鲜明而真切,向人们诉说着30年的沧桑巨变,向人们展现着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向人们昭示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站在2008年的“尾巴”上,我们用数字解析这30年洛阳市城市居民生活的变迁,于细微之处感受这场伟大变革带给人们的方方面面的变化。

收入30年增长逾30倍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用“芝麻开花节节高”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改革开放初期的1981年,我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26.74元。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居民收入开始进入连续增长,到1997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000元,2005年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10175.28元。

截至去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302.26元,与1981年相比增长了30倍,26年间平均增速14.1%。

收入的增长与人们就业观念的改变密不可分。

现在居民家庭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工薪以外收入增长加快,从事第二职业或其他零星劳动的收入明显增多。

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其他劳动收入319.43元,比1981年增长33倍,工资性收入与非工资性收入比例从1981年的93.4∶6.6缩小成2007年的73.8∶26.2,已基本形成居民收入多元化格局。

衣着从“一衣多人”到“一季多衣”服装这一与生活联系最为密切和广泛的要素,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变得绚烂多彩。

1981年我市城市居民用于穿上的消费支出仅为人均61.31元;到了2007年,人均用于衣着方面的支出已达1096.51元,占全部消费支出的11.9%。

改革开放30年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家乡的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变化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城市的发展变化,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作为家乡的一分子,我记录下了我眼中家乡30年来的发展变化给我带来的深刻体会。

30年来,家乡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以下几个方面:1.住房条件现在社会一大热点问题就属住房了,确实现在的住房问题不容乐观,但跟过去相比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

听老一辈人讲述他们那个时代的住房状况,我们这一辈则是非常幸运的了。

在他们看来以前门前的路很窄,终日阴暗着,难得在屋里见到阳光,最怕的是下雨天,雨水总是要流进房屋里,然后那样的潮湿就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生活极度不适。

现在可好了,道路宽敞、整洁,门前也是出太阳就见阳光,且相对于以前极差的治安状况,而今可真算得上是太平盛世了,门前晾的、晒的,从来都不会丢失,到附近串个门子、溜达溜达,也从来都不用关门的。

对他们而言,不仅住房拥挤而且环境也不好。

过去这50平方米的老房子住着祖孙三代7口人,家中不要说添置家具,平时就连家人来回走动都觉得拥挤。

但那时很多家庭都是这样,慢慢地有了上下两层的“将军楼”,再后来小户的商品房问世了;现在两室一厅,三室一厅,跃进层,甚至别墅……各式各样的房子可多着呢。

现在有的退休老人喜欢在自己的院子里种些花花草草,有的养几只小猫小狗,生活的非常惬意舒适。

这种条件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2.穿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穿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当年,大多数老百姓穿着的衣服都是做的,布料凭布票到商店购买,女孩子要是有件的确良的衣服可了不起,服装都是以灰、蓝、黑3种颜色为主。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百姓着装开始追逐潮流与时尚,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牛仔裤、连衣裙、吊带裙等等不但款式新颖,而且色彩亮丽。

现在男女老少穿着又讲究起质量来,棉、麻、丝……穿着舒适、吸汗透气。

2024年改革开放三十年感想与体会

2024年改革开放三十年感想与体会

2024年改革开放三十年感想与体会2024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这30年的发展历程,我深感震撼与激动。

我看到了中国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我个人带来的改变和进步。

在这30年的时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无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成就。

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分享一下我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感想与体会。

首先,我要说的是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我记得小时候的中国还是一个封闭的社会主义国家,生活贫困,物资匮乏。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充裕的社会,有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生活品质。

我们的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高速公路和高铁网络遍布全国。

改革开放带来了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巨大变革,让我们的国家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其次,我想说的是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福利。

改革开放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过去的中国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国家,很多人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缺乏教育、医疗和住房等基本条件。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社会进步了,人民的福利得到了提高。

教育普及化,医疗保障体系建立起来,住房条件改善了。

我们的子女有了更多的教育机会,更好的就业前景。

我们的老年人享受了充足的退休金和医疗保障。

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公平和平等,让我们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果实。

再次,我想提到的是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文化繁荣。

改革开放打破了封闭的局面,引进了世界各国的文化和思想,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

我们有了更多的书籍、电影和音乐可以欣赏,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的思考空间。

我们的文化产业兴起,中国的电影、音乐、游戏等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多赞誉和关注。

我们的文化自信也得到了增强,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加被重视和传承,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改革开放让我们的文化更加多元化,也让我们的文化更加自由开放。

城市三十年发展变化作文

城市三十年发展变化作文

城市三十年发展变化作文
你记得小时候,我经常会和爷爷奶奶坐在家门口的台阶上,盯着夕阳慢慢地落下时,金色的光线洒在马路上,唯有几辆自行车慢腾腾地经。

那时候,马路两旁的房子是泥墙的,院子里种着特殊花草树木,空气里是泥土的芳香。

现在,家门口的马路变宽了,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汽车车来人往,路上总有许多人在踱来踱去。

街道上倒处也是商店,卖着各种各样的东西,眼睛都看不过去。

夜晚的城市灯火辉煌,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把城市衣装得更美丽。

我你忘了以前,夏天的时候,我们会在公园里躲猫猫,在小河里打水仗,在绿荫下乘凉。

现在,公园里有了许多新的游乐设施,小河都不见了,树木被高楼遮蔽住了,夏天也变的越来越酷热难当了。

我喜欢的现在就住城市里,是因为这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很多好吃的东西,有很多挺有趣的人。

但有时候,我会思念以前安静的街道,思念爷爷奶奶坐在台阶上,特别想念那金色的夕阳,特别想念那泥土的味道……
城市就像一个不断的变化的迷宫,充满了惊喜和不安。

但我相信,它会越来越来好,越发迷人。

得象我一样,会越发你勇敢,越加自傲……。

结合家乡衣食住行变化看改革开放30年

结合家乡衣食住行变化看改革开放30年

结合家乡谈改革开放我国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最重大、最壮观、最令人瞩目的事件之一。

改革开放的30年,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最迅速、综合国力上升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国际地位提高最显著的30年,使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变。

单纯的从大方面去说可能有太多的变化没有看到。

但是,在我的身边,我的家乡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虽未完全经历历史的光辉,但是长辈们的闲聊家常中,在生命的前二十年里,我也看到的实实在在看到了家乡的变化。

下面从衣食住行几方面说一下:衣:那时候对于衣服有这么一句话。

“一件衣服往往老大穿小了老二接着穿,老二穿小了老三接着穿”,这是那时候的传统,大家只求穿得暖和、舒适、干净就足够了。

小姨说,她那是的衣服就是穿我妈妈的,妈妈说当时家庭也不富裕,每逢过年的时候,外公外婆经常自己舍不得做新衣,却总要给妈妈和姨做一套漂亮的新衣裳。

虽然布料很薄,但她们已经很满足了。

当然衣服做好了不是立即穿,要等到过年时才可以拿出来穿。

过完年也不是一直穿在身上,要真正等到开学那天或者去亲戚家出人情吃喜酒时才拿出来穿的。

那像我们现在穿衣服还挑三拣四的!现在人们对服装的要求却不仅仅是舒适、耐穿了。

我们的穿衣打扮越来越时尚、得体。

随处可见的商场里韩版、日版、欧美版等等服饰得到大家的青睐,既舒适又漂亮的服装广布在我们身边,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食:那时候吃饭时为了吃饱,为了有力气活下去,为了明天的工作。

现在吃饭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果腹了。

而可以为满足家里不同人的需要,做了很多种类很丰盛的菜。

在生活质量上有了极大的提高。

过去人们出行不方便,坐驴拉车,骑着洋车,连坐火车去个地方就要好几天。

现在私家车很普遍,出行做公车,有地铁轻轨,远程有飞机,现在火车也大提速,从中国地图这头儿到那头儿最快也用不了一天。

住: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是瓦房,下雨的时候还漏水,哪一户人家盖上个平房就已经很不得了了。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5篇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5篇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5篇第一篇: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这是参考------------------------------改革开放30周年教育变化与成就如改革开放初期,昆山绝大多数学校的校舍都非常简陋,平房是那个时代教室的主流。

然而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15年,昆山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按照“市镇校三级联动,区域性整体推进”的工作方针,仅1995年至2007年,全市用于教育的投入约25亿元,其中校舍建设经费约20.5亿元,设备添置经费约4.5亿元。

目前全市平均1.3个教室就拥有一套多媒体设备。

我出生在1978年11月,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可以说,我们这一拨人出生在70年代后期的人是跟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现在已经三十岁了,女人天生怕老,怕老就不愿回忆,但是当我静下心来,把自己的成长放到改革开放中的大环境中去回忆时,我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受益者,我们是改革开放一路风雨的见证者,我们是改革开放新的推动者,我们,是幸福的。

通过回忆,我确信我们是改革开放成果的直接受益者。

之所以说确信,是因为常常忘记。

当我从超市买回一大堆东西,还抱怨西瓜不甜、米饭不香时,我忘记了小时候会为了把两个橘子省到过年吃而把它偷偷存到衣柜里,直到发现它干瘪痛心的在墙角抹眼泪;当我们痛批考试制度时,我忘记了正是国家考试政策恢复,使我们每个人获得了最根本的考试权,也获得了一个普通人能够改变自身命运的途径,通过考试,我从偏僻的山丹到了兰州,通过高考我从兰州到了北京,通过公务员招考我进入了国家机关;当我们抱怨高校扩招、竞争激烈时,我忘记了我自己就是这个政策的受益者,高校扩招使更多的人取得了享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使竞争趋于公平。

回忆让我更加感恩,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因改革开放而获得的远远超过父辈们的机会和选择,我们的前几代人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批实践者和推动者,而我们这一代首先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受益者。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的家乡变化大_小学作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的家乡变化大_小学作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的家乡变化大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我的家乡变化大,感谢您的阅读!
我的家乡在南平,这里人民朴素、勤劳、善良。

城市不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其发展已是今时不同往日,与以前有了很大变化。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岁月如梭,似乎只是转眼之间,改革开放的征途已经整整走过30年。

在这30年中,我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小小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勤劳善良的家乡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高速公路,电气化铁路横贯家乡,家家住进了新楼房,一台台彩电飞进千家万户,现如今家家电脑、电话、电冰箱各类电器和生活用品样样不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在不经意间,我的家乡已随着时代的变革,走入了小康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更是前所未有的增长。

听妈妈说:过去我们这座小城有一个顺口留“南平,南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道路不平”。

城里的街道弯弯曲曲,十分狭窄,起伏不平,我们学校门前的路以前就是一段很高的坡。

小街小巷是土路或用石子铺成,一下雨,更是泥泞不堪,那时每家每户都要用小玻璃瓶自制一个煤油灯,我爷爷的单位因要负责全地区的物质供应,若大的单位只有四部电话,因私打个长途电话要到邮电局排队等候。

我们这三十年

我们这三十年

改革开放30年,感悟家乡新变化三十年努力拼搏,三十年沧桑巨变,三十年感慨万千,改革开放已经将我的家乡从一个破落的小村庄变成了一个美丽的乡镇。

回首来时路,我想每一位在这片热土上奋斗过的人都会无限感慨,为自己曾经流下的汗水,流过的泪,更为这三十年的家乡变化。

30年前,家乡到处都是土房,而父辈们,就住在大棚里,冬天挡不住的是寒风凛冽,夏季遮不住的是烈日炎炎,而如今,我们住的都是夏不热冬不冷的楼房,家乡出现了一批批式样多彩的小洋楼,平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30年前,当拖拉机第一次驶入家乡时,乡亲们还十分好奇。

而现如今,传统的耕作方式正逐渐被轰鸣的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所代替,许多农民已不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农民买拖拉机或汽车,已不再稀奇。

在宽阔的道路上,‚大众‛‚尼桑‛等品牌家用轿车正自由地疾驰,体现出了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公民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

30年前,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居陋室‛,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们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楼,城市居民更是从以前的平房转变成现在的小高层,复式住宅,人们的居住都向着‚更高大,更宽敞,更环保‛发展,处处折射出人们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缝纫机、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等‘老三件’,如今都已换上了高档的家庭电器了。

试想30年前的夏季,人们只能靠摇着蒲扇来解暑,如今也被空调所替代了。

30年前,由于家庭收入不高,有限的资金主要是优先考虑吃饭,加上国家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普通居民上班、出行只能靠两条腿,极个别家境较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车代步。

如今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大飞跃,城市基础道路建设、交通设施大大改善,人们平时上班、出行的工具更是多种多样,近途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公交车、私家车,出远门地上有火车、汽车,天上有飞机,水路有轮船,可随意挑选组合,使居民时时处处感受到方便快捷。

改革开放30年带来的变化作文十

改革开放30年带来的变化作文十

改革开放30年带来的变化作文篇28大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我的家乡也不例外。

近几年,我亲眼目睹了家乡发生的可喜的变化。

家乡的山变了,从前光秃秃的“馒头”,现在变成绿油油的了;家乡的水变了,从前臭烘烘的“龙须沟”,现在变成清凌凌的了;家乡的路变了,从前泥泞崎岖的“羊肠小道”,现在变成又宽又直的柏油马路了;家乡的房子变了,从前低矮的草棚,现在变成高大的楼房了;家乡的田野变了,从前大片大片撂荒的“金土地”,现在变成十里飘香的米粮仓了;家乡的人变了,从前听天由命、靠天吃饭的农夫,现在变成不但追求物质生活,而且追求精神生活的现代化的农民了……家乡在一点点地变化着。

家乡在一天天地变化着。

我睁大了眼睛,细心地观察着,留心地搜察着,仔细地发现着……恨不得把家乡的一山一水的变化,一草一木的变化,一人一事的变化,统统装进我的脑海里,成为我美好记忆的一部分。

从前,张二哥是我们村有名的“穷光蛋”。

他从小父母双亡,姐姐出嫁后,他就成了孤儿。

他的家里穷得丁当响,一日三餐食不果腹,一年四季衣不蔽体。

家里只有三间破瓦房,冬不能遮风,夏不能挡雨。

三十岁的人了,还是光棍一个,没有哪家姑娘瞧得起他,没有哪个姑娘愿意嫁给他。

几年前,张二哥和村里几个年轻人到广东去打工,辛辛苦苦挣得了三万元钱。

回村后,他承包了队里的鱼塘和果园,年收入将近六万元。

现在,张二哥不但盖起了两层小洋楼,购买了高档的家具和家用电器,娶了媳妇,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康之家”,而且,他还带领着乡亲们共同发家致富奔小康,成为了我们村响当当的“致富状元”。

张二哥说:“现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这么好,我一定要甩开膀子大干实干一番事业,创造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生活!”啊!我惊喜地发现,我的家乡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的祖国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乡的变化是祖国繁荣昌盛的一个缩影!我爱我可爱的家乡!改革开放30年带来的变化作文篇29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周末,听到妈妈唱了这样一首歌,我觉得这首歌里面似乎有很多故事,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改革开放三十年,南京我家变化多

改革开放三十年,南京我家变化多

改革开放三十年,南京我家变化多改革开放三十年,南京我家变化多星期六,我用电脑在网络上看了一篇文章《南京改革开放三十年成果》,让我深刻地了解到南京在方方面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是硕果累累。

我首先看到了南京城市面貌的变化。

现代化城市新形象令人耳目一新,原来的老旧小区已经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人口众多,交通方便,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

特别是河西地区,过去的荒滩、农村变成了现在的繁华的大都市。

变化可真大啊!我还看到了南京交通的'变化。

现在南京的交通四通八达,天上行飞机,地上走轿车,铁路和长途汽车像乘公交一样快捷。

长江上除了长江大桥,还有长江二桥、三桥,在不久的将来,还有长江隧道。

要知道以前乘汽车非常难,一是车少,二是人多,常常挤得汽车门都关不上;改革开放了,南京公交逐步取得改善,公交车开进了大街小巷,市民告别了乘车难、乘车挤的痛苦,市里的道路不断地新建、拓宽,增加了公共交通车,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方便。

南京的变化很多,我家的变化也不少。

说几件给大家听听吧!我家里有很多照片,我注意到,爸爸小时候的照片都是黑白的,照片里的爸爸看上去又黑又瘦,我听说,照相机还是爷爷从别人那里借来的。

而我小时候的照片都是彩色的,照片上的我长的白白胖胖,笑得很开心,这是爸爸用自己买的自动傻瓜相机拍的。

这两年,我们家又有了数码相机,拍起照来更方便,拍出来的照片也更漂亮了!我听说,爸爸小时候在他爷爷家看电视,全家十几个人围着一台9寸的黑白小电视,真是不可思议。

后来,在84年我的爷爷买了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一直到现在还能看呢!它的年龄可比我大多了!当我来到这个世界时,爸爸妈妈有两台彩色电视机,而且电视节目也很多,特别是少儿节目,我可喜欢看了。

去年,我们搬了新家,爸爸妈妈一下子买了三台液晶彩色电视机,看上了数字电视,图像特别清楚,最大的一台有42寸呢!。

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生活的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生活的变化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时代变迁的一种体现,而社会的变迁往往最直接反映在城市。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生活方式也悄然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

变化之一:消费结构明显升级,“衣食住行”消费位次发生变化:“食”的消费比重开始让位于“衣住行”。

私房、私车大踏步走进居民生活。

城市生活方式日趋“个性化、现代化、多元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家庭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人们的消费结构也由过去的“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

首先是"衣食住行"中的消费位次发生了明显变化:“食”的消费位次开始让位于"衣住行"。

长期以来,衣食住行中的“食”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所占比重最高,居民收入的大部分主要用于解决“吃饭”问题,其他消费很少。

如今这一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跨过“温饱线”的城市居民,食品类消费比重逐年下降,城市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40%以下。

居民的消费重点正在发生转移:住房、交通、通讯、教育、旅游等方面的开支明显增加。

人们越来越舍得“花钱买时间”、“花钱买教育”、“花钱买健康”……城市居民的家庭电脑、电话普及率快速上升,通信消费支出成为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增长最快的项目。

据统计,2001年城市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34部,家用电脑13台,80%的家庭拥有固定电话。

过去被视为"奢侈品"的手机,如今已经成为大众化的日常用品。

在首都北京,手机用户目前已达600多万,平均每2个北京人就拥有一部手机。

中国社科院近期的一项调查表明,2001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为428元,教育支出的增幅仅次于交通通信支出。

北京零点调查公司不久前对上海、武汉、北京、广州、成都5个城市的一份健身调查显示,北京平均每个人一年用于体育健身的消费达到888元,不少人一年的健身费用接近5000元。

家乡三十年的变化_作文

家乡三十年的变化_作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听爸爸说,我们的家乡以前特别穷,只有几间简陋的小屋,泥泞不堪的几条小路,要到城外才能找到商店,经济萧条。

然而,现在我们的家乡已经发展的非常快,简陋的平房变成了一栋栋高楼大厦;凹凸不平的泥浆路变成了一条条笔直平坦的公路;街上也不再是人烟稀少,在家乡的中心,新建了步行街,那儿繁华热闹,接上的商店让你眼花缭乱;此外,我们家乡也修建了许多旅游区,如梁启超纪念馆,小鸟天堂,圭峰山等等。

这一切,使家乡焕然一新,繁华美丽。

随着三十年祖国的改革开放,我们的家乡在教学事业上也是大有发展的。

在这方面,我也是深身体会到的。

听学校的老师说,以前的学校设施非常简陋,只是一些小祠堂,那凳子都是自带的,还有许多家庭因为经济问题,导致不能上学。

现在,国家对教学事业重视了,新建学校,而且学校的设置齐全,有宽阔的操场,图书室,多媒体室等。

在校外,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深入了解,还新建了图书馆,历史博物馆和葵博园等,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闻。

最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国家推行了义务教育,使家庭经济能力有限的学生也能够高高兴兴的上学去,减轻家庭负担。

三十年来,经过了多少艰苦历程,经过了多少风险考验,随着改革开放,我们依然不断的前进着,发展着,奋斗着,为着祖国的强盛兴旺,为着家乡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正在变化着。

家乡三十年的变化作文(二)《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家乡的变化今天我回老家去玩,顺便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

一回到家,我缠着奶奶,给我讲家乡三十年的变化,奶奶深情地说:“这三十年来的变化可真是翻天覆地啊!” 家用电器,通信等都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房子、道路也在悄然变化。

那时候,没有电灯,到了晚上,人们在煤油灯下,工作和学习。

渐渐地从有电灯,黑白电视机到有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化设备。

房子从低矮的草房变成瓦房,再变成平房及楼房。

还有以前我们家门前有条泥土路,一下雨,到处是水坑,只要你经过那条路,保准你的鞋子被染成泥土色,而且底子上还沾上好多泥巴。

30年改革开放,家乡成都的变化[模版]

30年改革开放,家乡成都的变化[模版]

30年改革开放,家乡成都的变化[模版]第一篇:30年改革开放,家乡成都的变化[模版]30年改革开放,家乡成都的变化今天开始写论文了,坐下来想想,思绪可谓汹涌澎湃,耳畔隐约又传来“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每每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我总会回想起年少时代的我。

年少懵懂的我,只看到家乡成都日新月异,却不知道变化何起。

如今到了而立之年,才真正地意识到,原来自己生活在了这么一个奇迹的年代,这么一个春天般的年代。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和暖的阳光下生活,我们是幸福一代!第一次走出家门到广东深圳打工的我现在成为一家大型外资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生活稳定幸福。

弹指一挥间,计算在外已经15年之多。

在这15年中家乡经过改革开放浪潮的洗礼,变化真的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每次回家我都切身感受到这变化已经展现在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让我来不及看明白却已经感受其中了。

思绪在脑海中不停回荡,关于过去和现在家乡成都变化的点滴已经慢慢浮现在面前。

一家乡基础设施道路的变化回首刚离开家的时候,村里通向镇里道路是碎石填充,经过拖拉机、汽车长期的使用变得坑洼不平、泥泞不堪。

自己的记忆也停留在小时候下雨天上学跌倒在泥泞的路上,衣服、书包都是弄脏了。

2004年村里集资返修成宽阔、平坦的水泥路。

2009年经过成都市财政拨款对现在得水泥路又再一次进行加宽、改造并专人进行长期养护,极大的解决了大家的出行问题。

现在的小朋友也真是幸福,再也不用担心雨天弄得像泥猴似的去上学了。

而以前去成都市区每次都要换几次车才能到达,现在去成都每天都有360路专线车就直接到达市区。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成都市逐步建设了三环路、第1绕城高速公路、到各区县的直达高速公路、正在修建的第2绕城高速公路等等极大的方便了大家的出行生活,也把我们这些成都市郊区的居民渐渐的推进了城市生活。

以前到旅游区青城山需要换3次车,自打今年开通了青城山到成都的高铁动车,去青城山只要花15元就可以坐上安全、高速、便捷的动车直达了。

我的家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_小学作文

我的家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_小学作文

我的家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我的家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感谢您的阅读!改革开放像春风吹暖了大江南北,从此,中国人民豪情满怀地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步伐,从此荡起了滚滚春草、浩浩风帆,天地间展开了一副百年的新的画卷。

我的家乡——景德镇也与此同步,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

家乡这三十年的发展史从我家的住房就能了解到。

原来,我家居住在四合院,青砖灰瓦,通常是十几户人家住在一起。

每当下雨时,就形成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景,“小溪”遍地泛滥。

如今,改革开放30年,景德镇最明显、最直观的变化是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崭新的高楼林立。

我家的住房宽敞、明亮。

一家三人居住面积达到一百多平米。

周边环境优美,生活配套设施齐全,从“忧”其屋到“优”其屋。

那时,物质匮乏,食品单一,事事都讲计划,凭票供应。

平时,孩子们都天天盼过年,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饱餐一顿。

现在,物资丰富,有钱就能买到。

人们餐桌上的食品也渐渐丰富,各种蔬菜、瓜果、蛋禽、肉类应有尽有,原先过年都难得一尝的食品成为了人们的日常食品。

改革前,人们通常衣着的标准也是千篇一律,不分季节,则注重耐洗和耐磨。

当时有哪户人家有台黑白电视机,虽然只有三四个频套,周围人邻居都跑来看,大多数还自备椅子,俨然一个小小电影院。

道路差,车辆少,泥巴路坑坑洼洼的,天晴一身灰尘,下雨就沾上了一身水泥。

“晴天一块铜,雨天一包脓”是当时的最好写照。

改革后,人们的消费观念大大的改变,人们着衣的服装面料也多了,尼龙的、晴纶的、纯棉的、羊毛的、丝绸的、皮革的等等。

服装的款式也开始了多样化,色彩不拘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耐用消费品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老四件”,到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电冰箱、影碟机“新六件”,再到抽油烟机、热水器、空调、电脑等家用电器,档次越来越高,信息化设备也逐渐增多,真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现在,江西省的柏油路,分别达到7%、水泥公路也达到9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变化初中作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变化初中作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变化初中作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变化初中作文时间如同一个沙漏在流动着。

转眼间,我们的祖国已度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生活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就如一阵阵春风吹拂着大地,万物复苏!俗话说得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听奶奶说,三十年前有的人穿颜色单调布料粗糙的衣服,也有的人身上套的是打满补丁的破布烂麻,而且还破烂不堪的!这里破个洞,那里破个洞,衣服色彩也很单调,一件衣服兄妹几个轮着穿,这些都没有我们现在穿的衣服来得舒服、暖和!虽然以前的衣服只需要十几元就能买到,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每件衣服都得用很多价格才能买起。

而且现在的衣服五颜六色,款式新颖,世界品牌、国际品牌都有,真是一应俱全啊!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听妈妈说,她们一周能够见到肉就很不错了。

把吃一顿饺子就叫改善生活。

米面很少。

有时还要吃些棒子面的窝头、白薯等当主食。

菜都是自己家的院子里种的,自给自足。

奶油冰棍5分钱,糖1分钱1块,白菜2分一斤,西瓜是2角钱一个。

现在我们想吃什么只要你装着钱,在市场上就会采购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让你一饱口福呢!俗话说得好:日求三餐,夜求一宿。

过去家里是很简陋的房子,外面下大雨,屋里面要下小雨。

住的都是那种茅草屋,好点的也只是砖墙小平房,而现在却住高楼大厦、别墅,多豪华啊!既外观好看,而且住得还舒适呢!以前人们做饭时,屋里到处都是烟,现在有了排气扇,全把烟给吸了进去,屋里就不会乌烟瘴气的!俗话说得好:要致富,先修路。

以前的交通工具,可能都是一些马车,要靠人力来走动的!现在这时代啊!都是一些摩托车、电动车,有的还有小汽车、大卡车。

人们想上哪儿,就上哪儿!现在的公路很宽敞,而且还有斑马线,有红路灯,让行人走得方便。

来来往往的车辆是川流不息啊!以前的'路都很狭窄,大家你推我挤的,烦死了!日常生活中,少不了生活用品!现在这年代啊!电视变了,风扇变了,电话变了……变得更崭新了,变得更高科技了!三十年前的电视或许是黑白屏的,难看极了!现在可好,彩屏的,而且有大有小。

改革开放30年沈阳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沈阳的变化

资料一.沈阳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历与变化我的家乡沈阳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历史文化名城,清时的繁荣,民国时的混乱和新中国开国时的辉煌都在沈阳的历史都下了深刻的印记。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时,沈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蜕变。

(一)从新中国建国到改革开放政策实施沈阳是建国初期国家重点建设起来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全国重工业基地之一。

曾经的铁西区,集中了沈阳75%的大中型企业和66%的工业产值,是沈阳乃至共和国工业发展历史上的骄傲,被称为东北工业基地的核心和“东方鲁尔”。

冶炼、轧钢、电缆,第一机床等各大国营企业是这一时代的代表和先锋,在当时,在铁西区的工厂里上班并且家住工人村的工人们是让全沈阳市最羡慕的人。

中国第一台机床,中国第一炉钢等等荣誉是所有沈阳人的骄傲;巨大的机器的轰鸣声和高高耸立的烟囱是那个时代的象征。

无疑,那时的沈阳是东北的骄傲,是中国的骄傲。

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在人们的劳动热情空前高涨时,人民的物质生活还是相当艰苦的。

一些基本的生活条件还不能得到满足,穿衣吃饭都要政府通过各种票据来统一安排,三代同堂的现象还十分普遍。

大多数职工和干部都安家于狭小的平房中。

以厂为家,甘于奉献的精神深入人心,对外来的尤其是西方的思想有明显的排斥心理。

(二)三十年改革之路八十年代初期,铁西区的发展势头还相当良好,诸如冶炼,轧钢,电缆这样的大厂职工人数都在一万人以上,承担了东北地区大部分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制造任务。

然而,在铁西工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给沈阳市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长期对工业污染问题缺乏重视,使得铁西区的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天空呈现灰暗的黄色,空气中弥漫着颗粒状的烟尘是那是环境的真实写照。

但这时人们的经济条件已有了明显的改善,大多数职工都能享受到良好的福利待遇,看病报销,定期组织旅游,计划分房,这都是建国初期无法比拟的。

然而,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铁西区的辉煌迅速退去,昔日最让铁西骄傲的大型企业却成了铁西背上巨大的包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看城市新变化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我坐在书桌前,苦苦思索着,到底应该怎么写呢?是这样的,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求写改革之前和之后三十年的变化。

可是我思索了半天也没有思路,毕竟我是在21世纪出生的,不像是出生在70、80年代出生的懂得了那么多突然,一阵猛烈的风吹了过来,将我卷了进去。

我突然看见了一幅奇怪的景象:周围的高楼大厦在一瞬间变成了一间间低低的平房;人们身上的漂亮衣服变成了一件件黑白相间的衣服,一点都不好看。

难道自己是在在做梦?我奇怪的望了望手表,但上面的字却变成了“ 1978年2月4日”。

我终于揭开了这些谜题,原来我穿越时空,来到了改革开放之前,这不正好是一个搜索资料的大好机会
吗?我费劲地走过这条一脚泥巴的黄泥巴路,因此在马路上的只有几辆自行车,小心的走过了没有人行道和红绿灯的马路,来到了一间房子里,挂在墙上的黑白照片让我明白了改革前后所发生的巨大差异。

柜台上是一台陈旧的老款收音机。

桌子上摆的是一张张粮票、布票。

正当我查看的时候,我就又被卷了出来。

我惊魂不定的又看了一眼手表,噢,我又来到了21世纪。

我不禁再次看了看这发达的城市,一层层的高楼大厦又回来了;四通八达的马路展现在我面前;来来往往的车辆平稳的踏在沥青路上。

家里挂着的是彩色的照片,新式的电视机、电脑、空调、冰箱……
经过改革我国的其他地方也有了许多的改善。

现在的科技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了。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