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音乐史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在悠久的中华历史中,中国传统音乐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中国音乐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美学价值,自古至今一直深受人民喜爱。

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中国传统音乐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强化自身的特色,从而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国音乐文化。

第一阶段:古代音乐发展阶段中国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采用的是原始乐器制作和演奏。

在商周时期,音乐逐渐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方面的制度也已初步建立,如设立官方音乐部门与建立礼仪乐曲系统等。

唐代作为中国乐坛的“黄金时代”,当时的音乐表演形态多种多样,诗歌与音乐相融合,阮籍《咏鹅》、刘长卿的《鹿柴》等艺术作品经久不衰,乐曲形式也逐渐趋于成熟。

第二阶段:近代音乐发展阶段在近代,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音乐也随之产生了转变。

西方的音乐文化渐入中国,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带向了一个新的领域。

于是中国的音乐界也开始逐渐与西方的音乐文化接触,西方音乐元素开始渗透到中国的音乐中,音乐形式也逐渐现代化。

第三阶段:当代音乐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文化完美融合。

相对于传统的表演方式,当代音乐的宏观概念更为开放,形式更加多样化,表现力大为提高,且更容易被接受。

现代化的音乐设备和先进的录制技术使得当代音乐更具生命力,且对于传统音乐进行精细加工后也能更好地满足当代听众的需求。

总之,中国传统音乐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并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发掘了其所独具的美学品位,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不断地发扬光大。

现今的中国传统音乐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无论是从表演形式、艺术水平还是受众群体,都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这些就是中国传统音乐发展历程的最大成果。

中国音乐史简述

中国音乐史简述

中国音乐史分为古代和现代两部分【一】、古代音乐史一、远古夏商时期:古歌(八阙、弹歌、邪许歌、候人兮猗)古乐舞(皇帝的云门、咸池、舜的韶、夏的大夏、商的大霍)古乐器(打击和吹奏)重点是吹奏乐器中的埙二、西周春去战国时期1、礼乐制度(目的内容作用)2、音乐机构-春官3、乐舞(六代乐舞、小舞、散乐夷乐、四夷之乐、宗教性乐舞)4、歌曲(北方诗经、南方楚辞)5、说唱音乐《成相篇》6、乐器(八音、曾侯乙墓编钟、)7、乐律(十二律、三分损益)8、音乐思想(儒墨道三家)三、秦汉时期1、乐府2、鼓吹乐3、相和歌(相和大曲)4、百戏(击鼓说唱俑)5、古琴(特点、《广陵散》、《酒狂》《碣石调幽兰》)6、歌舞戏7、乐律(京房六十律、钱乐之三百六十律、何承天新律、晋荀笛律)8、音乐思想(嵇康《琴赋》《声无哀乐论》)三、隋唐时期1、宫廷燕乐(多部伎、坐立部伎、歌舞大曲、法曲)2、民间俗乐(曲子、变文、散乐)3、音乐理论(八十四调、二十八调)4、记谱法(减字谱、燕乐半字谱)5、音乐机构(行政:大乐署、鼓吹署宫廷:教坊梨园)6、音乐家(李隆基、李龟年)四、宋元时期1、音乐特点2、市民音乐(瓦子勾栏、书会、社会)3、音乐形式(曲子、唱赚、散曲)4、说唱(鼓子词、诸宫调、陶真、货郎儿)5、戏曲(北方杂剧、南方南戏)6、乐律(俗字谱、律吕字谱、十八调)7、音乐论著五、明清时期、1、戏曲(明朝四大声腔和清朝四大声腔)2、说唱(北方鼓词、南方弹词)3、器乐(古琴、琵琶)4、琴谱(神奇秘谱、琵琶谱、弦索备考)5、朱栽育以上就是古代音乐史还可以按几种音乐形式的发展来背,如说唱音乐、记谱法、戏曲、音乐机构等等【二】近代音乐史一、传统音乐新发展二、戏曲发展-梅艳芳三、说唱音乐1、大鼓2、弹词四、民歌1、内容改变2、歌舞(北方秧歌、南方花鼓花灯)五、器乐1、社团2、地方乐种3、流浪艺人4、华彦钧六、学堂乐歌1、定义2、内容3、创作手法4、代表人物(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5、历史意义七、音乐教育1、20世纪20年代(普通学校、专业学校、社会教育)2、20世纪30年代(普通、专业、社会)八、代表人物1、20世纪20年代(王光祈、萧友梅、黎锦辉、赵元任、青主、刘天华)2、20世纪30年代(黄自、聂耳、冼星海、贺绿汀)九、20世纪40年代1、国统区、沦陷区音乐2、马思聪3、江文也4、近代歌剧发展(1)新歌剧探索(西洋歌剧、传统改良、小歌剧)(2)秧歌剧(3)《白毛女》以上就是全部的中国音乐史。

浅谈中国音乐史

浅谈中国音乐史

□贺皖蓉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音乐文化历史也非常久远。

大约从五万年前到五、六千年前新石器开始,祖先就创造了乐器和乐舞,虽然这只是简单的打击乐器和管乐器。

我们从一些古籍的传说记载中看到音乐是怎样起源的,各种各样的传说,虽然没有确切的答案,但记载中模糊地包含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它将音乐形象从属于音响原型。

我国古代美学家对产生音乐的主客观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虽然制作音乐时注意到主客观之间的关系,却未能注意到音乐与劳动生产、社会实践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音乐产生源于劳动。

写到这里想到安徽“花鼓灯”也是源于田间劳动而成,加以制作搬上舞台。

人们为了协调劳动动作,减少劳动中的疲劳,以及因感受到劳动的欢乐而发出劳动呼声。

劳动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劳动有不同的节奏,也有不同的音乐产生,现在的民歌中之所以有打夯歌、船夫号子、秧号子等等区别,也正是由于劳动情况不同所致。

在劳动中工具相碰所发出的声音也可说是原始的音乐。

最近我们演出时有一个曲目《厨房交响曲》,就是利用厨房工具的相碰声加以制作而成。

原始社会到夏商的时期奴隶社会逐渐形成,音乐的艺术性或娱乐性明显提高,并产生歌舞伎奴隶。

音乐的阶级分化,在乐器的应用上也有所反映,奴隶创造了象编钟、编磐之类的贵重乐器,这也是音乐进步的一种表现。

从远古到奴隶社会的前期,是我国音乐逐步成型和开始发展时期。

西周是奴隶社会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制定了一整套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礼乐制度。

西周的宫廷音乐大体可分六代之乐、雅乐、颂乐、房中乐和四夷之乐等几种。

六代之乐是指历代传下来的六部大型乐舞,即黄帝时的《云门》、尧时的《咸池》,舜时的《大韶》、禹时的《大夏》,商时的《大》的周时的《大武》。

特点是规模宏大而声调平淡、缓慢、给人以肃穆之感。

俗乐中以民歌和民间歌舞为最重要,音乐多采用分节歌形式。

所谓郑卫之音的民间俗乐,节奏活泼、表情丰富,这说明当时的大型音乐作品在结构上有新的发展。

俗乐的繁盛促进了表演艺术的提高,从西周到春秋战国,乐器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乐器演奏的水平也大有进展。

中国音乐史的发展

中国音乐史的发展

中国音乐史的发展中国音乐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殷商时期,这个时期的音乐主要是用于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音乐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特而丰富的艺术形式,融合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音乐风格和元素。

古代音乐的发展在古代,中国音乐主要分为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两大类。

宫廷音乐主要是皇帝和贵族阶层的享乐活动,而民间音乐则是普通人民的日常娱乐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在古代中国,音乐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礼仪和文化形式。

它在宗教仪式、宴会、婚礼等场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古代的音乐乐器有丝弦乐器如琴、瑟,木管乐器如笙、箫,铜管乐器如钟、磬等。

这些乐器的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逐渐发展,并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古代音乐的发展也受到了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不同的朝代,音乐的风格和内容会有所改变。

例如,唐朝是中国音乐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和乐器被创作和发展。

而宋朝则注重音乐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音乐作品更加注重情感表达和意境的描绘。

现代音乐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音乐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

中国音乐在20世纪初受到了西方音乐的影响,许多西方音乐元素被引入到中国音乐中。

这种融合使得中国音乐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在20世纪,中国音乐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变革。

中国音乐家开始创作新的音乐作品,融合了传统的音乐元素和现代的音乐风格。

这些作品不仅在中国国内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也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认可。

中国音乐的发展也受到了技术的推动。

随着录音技术和电子音乐的发展,中国音乐家可以更方便地创作和传播自己的作品。

音乐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音乐节、音乐会和音乐学院等音乐相关的机构和活动层出不穷。

当代中国音乐的特点当代中国音乐的特点是多样性和包容性。

中国音乐家不仅继承了传统音乐的精髓,还吸收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元素。

中国音乐作品涵盖了各种风格和流派,从古典音乐到流行音乐,从民族音乐到电子音乐。

中国音乐的发展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重视。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音乐创作和艺术表演。

音乐作文之浅谈中国音乐史学习心得与回顾

音乐作文之浅谈中国音乐史学习心得与回顾

浅谈中国音乐史学习的心得与回首重点词:音乐学研究方法;音乐史学方法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了中国音乐史更为广阔的天地,又从头认识了这门学科:它不只是是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也要注意音乐史学方法的学习,注意音乐学研究方法的学习,这样才能向前走得更远。

固然获得的进步还很有限,但我仍是想把这段时间对中国音乐史的学习做一个总结与回首。

一、音乐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在《汉代琵琶发源的史料及剖析考据》中,作者依据史料+问题+议论这一思路进行,作者以为汉代琵琶发源于“乌孙说”没有道理,原因有三条;而发源于“弦鼗说”有道理,原因也有三条。

1. “乌孙说”:无理之一,作者运用了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论述了“乌孙说”这一民间传说是依据历史事件夸张附会而成,历史原貌并无提制作琵琶之事,属传说之误;无理之二,作者运用剖析与综合的方法,依据“乌孙说”的记录推测乐器的性能来进行否认;无理之三,从历史命名的经验中推论剖析来进行否认。

2. “弦鼗说”:有理之一,作者引用段安节的《乐府杂录》陈旸的《乐书》的文件记录,从历史文献推演,运用了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说明弦鼗是历史上乐器家族的一员;有理之二,从三国到唐的文件中都记录了圆形音箱琵琶源于弦鼗,用文件记录进一步梳理来进行判断弦鼗有理;有理之三,从弦鼗的形制和性能上推衍圆形音箱琵琶从弦鼗发展而来。

在这无理有三和有理有三的论证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作者对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方法的运用。

归纳是指从事实出发,以对于个别对象的察看陈说为基础上涨为广泛性的认识。

他以归纳的方式进行,在重申创新时,归纳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在运用归纳的方法时应注意 1、归纳一定与抽象相联合,对察看得来的资料进行对照、差别、抽象找出共同的实质特色,进而进行归纳,得出原理。

在《聂耳性格特色中的责备特色》一文中,作者着重对第一手资料即聂耳的日志逐次解读中,抓住聂耳性格特色的形成、升华,及其在艺术责备中的展现,在音乐创作中的表现这几个环节,充足运用归纳的实证性的方法,抽象出聂耳性格特色中的责备精神,并正确地判断了这类责备性格特色对于其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的作用。

浅谈中国音乐史学习的心得与回顾

浅谈中国音乐史学习的心得与回顾

浅谈中国音乐史学习的心得与回顾中国音乐史可以追溯到神话时代,是源远流长的艺术文化。

音乐在中国历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被赋予了重要的文化地位,并在历史上和社会实践中得到升华。

伴随着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传播,发展和更新,音乐也有了许多深刻的变化。

因此,中国音乐史学习是研究中国历史与文化,及其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以及它对今天的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音乐史学习的两个主要领域是古典音乐史和民间音乐史。

古典音乐史是研究古代乐器,乐曲,乐法等传统音乐文化的学问;民间音乐史是研究民间的音乐。

从某种意义上讲,古典音乐比民间音乐更加整洁,系统化,现存的乐曲,乐器,乐法等传统文化都是古代品格的早期记录。

它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民间音乐则更多地体现了中国民间文化的多元特征。

在中国音乐史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中国的文化演变史,历史发展的轨迹,它是音乐史的前提。

其次,要了解中国古代乐器、乐曲、乐法等传统文化,以及音乐在古代历史时期的变迁,这些都是中国音乐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同时,要充分利用历史文献和音乐家的著作,了解中国音乐史上的重大人物、经典作品。

此外,在学习中国音乐史时,要充分研究和理解音乐的文化背景,即音乐如何反映人们的精神状态及生活方式,或者音乐如何反映政治、社会变化。

这种文化深度的理解有助于深入分析音乐的传统,增强艺术创作的水平。

最后,学习中国音乐史并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学习,也要多花时间实践,亲身体验。

欣赏不同乐曲,体味不同的乐谱,尝试练习古代乐器,不断探索中国古代音乐的文化之美。

只有亲身实践,才能体会到音乐的美妙乐章,并领略到古代文化中的千丝万缕。

通过对中国音乐史的学习,将能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古代乐器的演奏技艺,探究乐曲的构成要素,加强与历史的联系,进而践行音乐的根本,发掘音乐的文化内涵,体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精神内涵,激发无限创作灵感。

总之,中国音乐史的学习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探索历史与文化的旅程,而这一旅程的每一步都充满着文化的精神和无限的魅力。

浅析中国音乐发展史论文

浅析中国音乐发展史论文

浅析中国音乐发展史论文浅析中国音乐发展史论文中国音乐史是中国音乐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对中国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店铺带大家学习一下中国的音乐发展史。

浅析中国音乐发展史论文篇1【一】远古时期中华民族音乐的蒙昧时期早于华夏族的始祖神轩辕黄帝两千余年。

据今六千七百年至七千余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可能已经可以烧制陶埙,挖制骨哨。

这些原始的乐器无可置疑地告诉人们,当时的人类已经具备对乐音的审美能力。

远古的音乐文化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具有歌、舞、乐互相结合的特点。

葛天氏氏族中的所谓“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的乐舞就是最好的说明。

当时,人们所歌咏的内容,诸如“敬天常”、“奋五谷”、“总禽兽之极”反映了先民们对农业、畜牧业以及天地自然规律的认识。

这些歌、舞、乐互为一体的原始乐舞还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想联系。

例如黄帝氏族曾以云为图腾,他的乐舞就叫做《云门》。

关于原始的歌曲形式,可见《吕氏春秋》所记涂山氏之女所作的“候人歌”。

这首歌的歌词仅只“候人兮猗”一句,而只有“候人”二字有实意。

这便是音乐的萌芽,是一种孕而未化的语言。

【二】夏、商时期中国音乐史图册夏商两代是奴隶制社会时期。

从古典文献记载来看,这时的乐舞已经渐渐脱离原始氏族乐舞为氏族共有的特点,它们更多地为奴隶主所占有。

从内容上看,它们渐渐离开了原始的图腾崇拜,转而为对征服自然的人的颂歌。

例如夏禹治水,造福人民,于是便出现了歌颂夏禹的乐舞《大夏》。

夏桀无道,商汤伐之,于是便有了歌颂商汤伐桀的乐舞《大蠖》。

商代巫风盛行,于是出现了专司祭祀的巫(女巫)和觋(男巫)。

他们为奴隶主所豢养,在行祭时舞蹈、歌唱,是最早以音乐为职业的人。

奴隶主以乐舞来祭祀天帝、祖先,同时又以乐舞来放纵自身的享受。

他们死后还要以乐人殉葬,这种残酷的殉杀制度一方面暴露了奴隶主的残酷统治,而在客观上也反映出生产力较原始时代的进步,从而使音乐文化具备了迅速发展的条件。

据史料记载,在夏代已经有用鳄鱼皮蒙制的鼍鼓。

中国音乐史的发展

中国音乐史的发展

中国音乐史的发展中国音乐历史悠久而丰富多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从古代的祭祀音乐到现代的流行音乐,中国音乐一直在不断演变和创新。

本文将从古代音乐、民间音乐、古典音乐、现代音乐等方面,详细介绍中国音乐史的发展。

1. 古代音乐古代音乐是中国音乐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

古代音乐主要用于祭祀、宴会和宗教仪式等场合。

其中最有名的乐器是古琴,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被誉为“乐器之王”。

2. 民间音乐民间音乐是中国音乐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各地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和文化特色。

民间音乐以民歌和民乐为主,歌曲内容涵盖了生活、劳动、爱情、战争等各个方面。

著名的民间乐器包括二胡、琵琶、笛子等。

3.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是中国音乐史中的重要流派,以宫廷音乐为主。

古典音乐包括宫廷音乐、雅乐和曲艺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

其中最有名的乐器是古筝,古筝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弹拨乐器之一,被誉为“东方钢琴”。

4. 现代音乐现代音乐是中国音乐史中的新兴流派,主要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

20世纪初,西方音乐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音乐的发展可以分为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两个方向。

古典音乐主要受到西方古典音乐的影响,而流行音乐则融合了西方流行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

总结:中国音乐史的发展经历了古代音乐、民间音乐、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等多个阶段。

古代音乐是中国音乐的起源,民间音乐代表了中国各地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古典音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现代音乐则是中国音乐史中的新兴流派。

中国音乐的发展不仅丰富多样,而且融合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碰撞。

中国音乐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音乐风格,为世界音乐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与发展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其历史悠久且发展多样。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音乐的起源与特点、历史阶段以及当代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更好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1. 起源与特点中国传统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其特点在于注重和谐、平衡和自然,反映了中国文化中的传统思想观念。

中国传统音乐通常以民族乐器为主,如古琴、古筝、笛子、二胡等。

这些乐器的演奏技巧独特,音色纯美动人。

此外,音乐中的旋律和节奏也具有独特的特点,受到汉族、蒙古族、藏族等多个民族音乐的影响。

2. 历史阶段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古代音乐、中世纪音乐、现代音乐三个历史阶段。

2.1 古代音乐古代音乐主要是指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220年之间的音乐形式。

这个时期的音乐主要表现在古代文献中,如《乐经》和《诗经》等。

这些文献记录了一些音乐理论、乐器演奏方法和音律等内容。

2.2 中世纪音乐中世纪音乐是指公元220年至1600年之间的音乐形式。

这个时期的音乐受到儒家思想和宗教影响较大。

佛教和道教的音乐也逐渐在这个时期融入中国传统音乐当中。

另外,丝绸之路的开通也为中国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引入了许多外来音乐元素。

2.3 现代音乐现代音乐是指自17世纪以来的音乐形式。

这个时期的音乐经历了近代音乐、民族音乐和古典音乐等不同风格的交融和发展。

著名的古筝曲《广陵散》、琵琶曲《十面埋伏》等都是这个时期的杰作。

3. 当代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中国传统音乐也在不断发展。

当代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创新与融合中国的音乐人开始将传统音乐与现代元素相结合。

他们将传统乐器与电子音乐、摇滚乐等进行融合,使得传统音乐更加现代化,吸引了年轻一代的关注。

3.2 保护与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也成为当代音乐界的重要议题。

许多音乐学院和传统音乐团体致力于传统音乐的研究和教育,培养年轻人的音乐才华,以确保传统音乐的延续。

关与中国古代音乐史与音乐美学的分析

关与中国古代音乐史与音乐美学的分析

关与中国古代音乐史与音乐美学的分析中国古代音乐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年沉淀,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美学观念。

古代音乐史与音乐美学的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演变过程,还可以深入探讨其中蕴含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特点。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发展、主要音乐形式以及音乐美学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一、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发展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上古时期,最早的音乐形式是祭祀音乐和宫廷音乐。

在商周时期,祭祀音乐是宗教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音乐来祭祀神灵,祈求风调雨顺。

而宫廷音乐则是在皇宫中演奏的音乐,它作为统治者权威的象征,体现了社会等级制度和礼仪制度的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汉时期的音乐开始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在这一时期,音乐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娱乐形式,人们开始在宴会、游戏等场合中演奏音乐。

音乐的学术研究也逐渐兴起,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音乐家和音乐理论家,如吕不韦、鲁班等。

他们对音乐的节奏、音高、音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为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到了唐宋时期,中国古代音乐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这一时期,音乐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密切相关,它不仅成为了社交活动的一部分,还融入了文学、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中。

唐宋时期也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音乐家和音乐作品,如李白的《将进酒》、白居易的《长恨歌》等,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当时的音乐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

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经历了祭祀音乐、宫廷音乐、社交音乐等多个阶段,在这些阶段中,古代音乐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审美观念。

二、中国古代音乐的主要音乐形式在中国古代音乐中,有很多不同的音乐形式,如雅乐、宫廷音乐、戏曲音乐等。

雅乐是中国古代音乐中最古老、最典型的音乐形式之一,它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是一种具有神圣意义的音乐形式。

雅乐以管、弦、击三种乐器为主,音乐曲调优美动听,流传至今,仍有人尝试复原并演奏。

宫廷音乐是古代宫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曲牌、宫调为主,曲调婉转动听,唱腔优美悠扬。

浅析中国音乐发展史论文

浅析中国音乐发展史论文

浅析中国音乐发展史论文浅析中国音乐发展史论文中国音乐史是中国音乐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对中国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店铺带大家学习一下中国的音乐发展史。

浅析中国音乐发展史论文篇1【一】远古时期中华民族音乐的蒙昧时期早于华夏族的始祖神轩辕黄帝两千余年。

据今六千七百年至七千余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可能已经可以烧制陶埙,挖制骨哨。

这些原始的乐器无可置疑地告诉人们,当时的人类已经具备对乐音的审美能力。

远古的音乐文化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具有歌、舞、乐互相结合的特点。

葛天氏氏族中的所谓“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的乐舞就是最好的说明。

当时,人们所歌咏的内容,诸如“敬天常”、“奋五谷”、“总禽兽之极”反映了先民们对农业、畜牧业以及天地自然规律的认识。

这些歌、舞、乐互为一体的原始乐舞还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想联系。

例如黄帝氏族曾以云为图腾,他的乐舞就叫做《云门》。

关于原始的歌曲形式,可见《吕氏春秋》所记涂山氏之女所作的“候人歌”。

这首歌的歌词仅只“候人兮猗”一句,而只有“候人”二字有实意。

这便是音乐的萌芽,是一种孕而未化的语言。

【二】夏、商时期中国音乐史图册夏商两代是奴隶制社会时期。

从古典文献记载来看,这时的乐舞已经渐渐脱离原始氏族乐舞为氏族共有的特点,它们更多地为奴隶主所占有。

从内容上看,它们渐渐离开了原始的图腾崇拜,转而为对征服自然的人的颂歌。

例如夏禹治水,造福人民,于是便出现了歌颂夏禹的乐舞《大夏》。

夏桀无道,商汤伐之,于是便有了歌颂商汤伐桀的乐舞《大蠖》。

商代巫风盛行,于是出现了专司祭祀的巫(女巫)和觋(男巫)。

他们为奴隶主所豢养,在行祭时舞蹈、歌唱,是最早以音乐为职业的人。

奴隶主以乐舞来祭祀天帝、祖先,同时又以乐舞来放纵自身的享受。

他们死后还要以乐人殉葬,这种残酷的殉杀制度一方面暴露了奴隶主的残酷统治,而在客观上也反映出生产力较原始时代的进步,从而使音乐文化具备了迅速发展的条件。

据史料记载,在夏代已经有用鳄鱼皮蒙制的鼍鼓。

“中国音乐史”概念的界定

“中国音乐史”概念的界定

“中国音乐史”概念的界定【摘要】中国音乐史是中国音乐发展的记录和总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通过研究中国音乐史,可以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演变过程,探究不同流派和作品的特点,分析音乐对社会的影响和传承方式。

中国音乐史的特色在于其传统与现代并存,融合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精髓。

中国音乐史对当代音乐的启示在于传承和创新并重,借鉴历史经验,发展新的音乐形式。

未来,中国音乐史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和阐释,为中华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国音乐史,重要性,研究意义,发展历程,流派,作品,影响,传承,特点,特色,启示,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中国音乐史的重要性中国音乐史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情感和精神世界。

中国音乐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音乐史还对于推动当代音乐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学习和借鉴中国传统音乐的精华和特色,可以丰富和拓展当代音乐创作的思路和手段,促进音乐创作的多样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音乐史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音乐艺术传统,可以为当代音乐带来新的灵感和启示。

中国音乐史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神财富,不仅是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对于推动当代音乐的发展和繁荣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中国音乐史的深入研究和传承,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中华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1.2 中国音乐史研究的意义中国音乐史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历代音乐发展的深入探讨和分析,可以揭示出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和演变过程,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音乐的根源和精神内涵。

中国音乐史研究也能够促进国内外学者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中国音乐走向世界舞台。

通过研究中国音乐史,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促进当代音乐创作的发展,为中国音乐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中国音乐史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对于弘扬中华音乐文化,推动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以及提升人们的音乐审美素养和文化自信心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音乐史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中国音乐史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中国音乐史教学的分析与思考中国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音乐历史悠久,自古至今,不断地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音乐体系与风格。

作为学术研究和传承的重要方面,中国音乐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中国音乐史的分析和思考,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音乐的特点和演变过程,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音乐文化。

中国音乐史教学应该重视古代音乐的传承与研究。

中国古代音乐在乐曲、演奏技法、音乐理论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传统。

比如《雅乐》是中国古代宫廷音乐的代表作品,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古代音乐还包括了民间音乐、戏曲音乐等多种形式,这些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音乐史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古代音乐的教学和研究,挖掘古代音乐的魅力,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理解中国音乐的深厚底蕴。

中国音乐史教学要注重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中国音乐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音乐史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总结和回顾,更是对当下和未来的启示和引导。

近年来中国流行音乐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这与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开放有着密切的关系。

音乐史教学应该结合当前音乐的发展动态,引导学生关注当下音乐的创作与表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音乐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中国音乐史教学还要注重对音乐人物和音乐作品的研究。

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许多伟大的音乐人物和杰出的音乐作品,他们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研究和推广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的音乐作品和音乐理论对中国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音乐史教学中,应该对这些音乐人物和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解读,让学生了解和学习这些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汲取他们的智慧和灵感,为中国音乐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中国音乐史教学要注重实践与创新。

音乐史教学不仅仅是对历史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演变

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演变

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演变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

从远古时期的祭祀乐,到唐宋时期的宫廷乐,再到现代的民间音乐,中国传统音乐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丰富多彩。

一、远古时期:祭祀乐中国的音乐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的祖先就开始用骨笛、陶笛等乐器演奏祭祀乐,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些乐器有简单的打击乐器、箫、瑶琴等,形成了古代的祭祀音乐体系。

在周朝时期,音乐开始走向规范化,它不仅承担着祭祀的重任,还在儒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乐记》便记录了大量关于音乐的知识,包括音乐应当如何演奏、如何制作乐器等。

此时期的音乐注重形式、礼仪,同时也象征了社会等级的差异。

二、唐宋时期:宫廷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中国的音乐也出现了重大变化。

唐朝时期,宫廷乐逐渐兴起,与周朝时的祭祀乐相比,宫廷乐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同时,唐朝的音乐家们创作了大量杰出的音乐作品,如《广陵散》、《阳关三叠》等,这些经典作品至今仍保留在世人的心中。

宋朝时期,宫廷乐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在宋代的乐府之中,音乐家们的作品既保留了唐代音乐的传统,又融入了更多的新元素,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体系。

此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文人音乐家,例如欧阳修、苏轼等,他们的作品不仅在音乐上精益求精,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思想和风貌。

三、元明清时期:乐曲传承元、明、清的时期中,中国传统音乐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发展。

元代时的音乐依旧延续了宋朝时的音乐风格,但是在元朝宫廷音乐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音乐元素,使得音乐更具有独特的韵味和特点。

明朝时期,出现了众多杰出的音乐家,例如杨时中、董笃等,他们的作品不仅代表当时的音乐风貌,也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遗产之一。

清朝时期,中国传统音乐进一步发展。

由于宫廷文化的兴盛,清朝时期的音乐以宫廷乐为主,通过御乐团等机构,传承了许多经典的曲目。

中国音乐史多元化分析

中国音乐史多元化分析

中国音乐史多元化分析中国音乐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音乐之一,拥有庞大而丰富的历史。

它不仅包含了传统的民族音乐,还融合了西方音乐和当代音乐元素。

因此,中国音乐历史的多元化分析是一个关键的主题,它反映了中国音乐发展的多样性和变化。

我国音乐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音乐在多个时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从古代的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史诗音乐到近代的民族音乐,中国音乐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丰富多样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各个时期的音乐风格独特,但也有一些共同点。

古代中国音乐以宗教性为主导,主要是为了祭祀、庆祝和招魂等宗教活动而创作和演奏。

这些古代音乐作品在史书上有所记载,被称为《乐府诗集》。

通过《乐府诗集》,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音乐的基本特征。

其中包括了丰富多样的乐器演奏,如钟鼓、箫管等,以及特殊的音乐形式,如乐府诗。

进入宋代,中国音乐迎来了一个辉煌时期。

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丰富多样,有古乐、宫廷音乐、广场音乐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古曲,包括“广陵散”、“高山流水”等。

这些音乐作品不仅在古代很受欢迎,而且在当代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

另一个重要的时期是民国时期,从1912年到1949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音乐受到了西方音乐的影响,特别是日本和欧洲音乐。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音乐开始融合西方音乐元素,出现了许多新的音乐风格。

例如,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流行音乐相结合,创作了许多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知名的音乐家,如冼星海、冯雪峰等。

他们的音乐作品在当时非常受欢迎,甚至至今仍然经典。

近年来,中国的音乐发展得更加多元化,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

在这一时期,中国音乐开始与全球音乐交流,吸收了更多的国际音乐元素。

中国民谣、摇滚乐、流行音乐等都在这个时期迅速崛起。

同时,中国传统音乐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保护,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也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多的认可。

总而言之,中国音乐历史的多元化发展可以看做是一个漫长而丰富的过程。

中国音乐史总结

中国音乐史总结

中国音乐史总结中国音乐史总结篇1中国音乐史总结中国音乐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漫长且丰富多彩。

以下是对中国音乐史的总结:1.远古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以前)中国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如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记载了丰富的音乐活动。

在这个时期,音乐被用来祭祀、庆典和娱乐。

同时,还出现了多种乐器,如石磬、骨笛、琴瑟等。

2.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在春秋战国时期,音乐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这个时期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和《周礼》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民间音乐如歌谣、曲艺等也得到了发展。

3.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秦汉时期,音乐成为了国家机构的一部分。

秦朝设立了“乐府”,负责收集和整理民间音乐。

汉朝的音乐发展更加繁荣,乐器种类增多,音乐风格也变得丰富多样。

4.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至589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成为了文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时期的音乐理论著作《声无哀乐论》和《乐府诗集》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民间音乐如山歌、小调等也得到了发展。

5.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年至960年)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音乐的高峰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多样,如唐大曲、琴曲、佛教音乐等。

此外,隋唐时期设立了“教坊”,对民间音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和规范。

6.宋元时期(公元960年至1368年)宋元时期,中国音乐继续发展。

这个时期的音乐形式以唱作为主,如词曲、戏曲等。

同时,乐器演奏和音乐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宋代的“乐府”和元代的“行省”成为了重要的官方音乐机构。

7.明朝时期(公元1368年至1644年)在明朝时期,中国音乐的发展与戏剧紧密相连。

这个时期的戏曲、曲艺和民间小调等得到了繁荣发展。

同时,音乐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8.清朝时期(公元1644年至1912年)清朝时期,中国音乐的风格趋向于世俗化和民间化。

这个时期的戏曲、曲艺和民间小调等继续繁荣发展,同时,西方音乐也开始对中国音乐产生影响。

谈谈对中国音乐史的了解,以及在这门课中的收获

谈谈对中国音乐史的了解,以及在这门课中的收获

谈谈对中国音乐史的了解,以及在这门课中的收获
中国音乐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铜器时期,那时的音乐已发展成一种完整的体系,广泛应用于宗教活动、宴会娱乐、军事行动以及家庭节日等场合。

中国音乐史的繁荣和多样性源于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传统和地域多样性,使它成为一种贯穿时代的精神力量。

在这门课中,我学习了中国音乐史演化的过程、基本形式、重要乐器和音乐家,也学习了古代中国艺术和审美理论,紧密结合的历史档案丰富了我的了解,令我印象深刻。

我认识到中国的音乐文化在历史发展上具有重要性,它们在现代文化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激起了我认识和深入研究中国文化的兴趣。

中国音乐史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中国音乐史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中国音乐史教学的分析与思考中国音乐史是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记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音乐史教学中,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

我们可以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来分析中国音乐史。

中国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时期,从殷商的商鼎和钟到周代的雅乐,再到汉代的乐府和唐代的诗经等,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和风格特点。

不同地域的音乐也有其独特之处,如北方的陕甘宁音乐和南方的粤闽音乐等。

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分析,可以了解不同时期和地域音乐的发展变迁,以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

我们还可以从流派和曲种的角度来分析中国音乐史。

中国音乐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音乐流派和曲种,如古乐、宫廷乐、戏曲音乐、民族音乐等。

每个流派和曲种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

古乐注重礼乐之道和宗教信仰,宫廷乐则强调庄重和雍容华贵,而戏曲音乐则强调声腔的表达和角色的形象。

通过对流派和曲种的分析,可以了解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和特色,以及它们在音乐演变中的地位和作用。

接下来,我们还可以从表演方式和乐器的角度来分析中国音乐史。

中国音乐的演奏方式丰富多样,有独奏、合奏、合唱等形式,也有声乐、器乐、舞蹈等方式。

中国乐器种类繁多,包括弦乐、管乐、鼓乐、打击乐等。

每种表演方式和乐器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演奏技巧。

琵琶和古筝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弹拨乐器,它们在音色和演奏技巧上各有千秋。

通过对表演方式和乐器的分析,可以了解不同音乐形式的特点和技艺要求,以及它们对音乐表达的影响。

我们还可以从音乐教育的角度来思考中国音乐史。

中国音乐教育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对传统音乐的传承和教学。

通过对古代音乐文献的研究和乐器制作、演奏的技艺传承,中国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音乐史教学中,我们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去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对中国音乐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中国音乐史教学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包括时间和空间维度、流派和曲种、表演方式和乐器,以及音乐教育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音乐史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音乐文化历史也非常久远。

大约从五万年前到五、六千年前新石器开始,祖先就创造了乐器和乐舞,虽然这只是简单的打击乐器和管乐器。

我们从一些古籍的传说记载中看到音乐是怎样起源的,各种各样的传说,虽然没有确切的答案,但记载中模糊地包含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它将音乐形象从属于音响原型。

我国古代美学家对产生音乐的主客观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虽然制作音乐时注意到主客观之间的关系,却未能注意到音乐与劳动生产、社会实践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音乐产生源于劳动。

写到这里想到安徽“花鼓灯”也是源于田间劳动而成,加以制作搬上舞台。

人们为了协调劳动动作,减少劳动中的疲劳,以及因感受到劳动的欢乐而发出劳动呼声。

劳动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劳动有不同的节奏,也有不同的音乐产生,现在的民歌中之所以有打夯歌、船夫号子、秧号子等等区别,也正是由于劳动情况不同所致。

在劳动中工具相碰所发出的声音也可说是原始的音乐。

最近我们演出时有一个曲目《厨房交响曲》,就是利用厨房工具的相碰声加以制作而成。

原始社会到夏商的时期奴隶社会逐渐形成,音乐的艺术
性或娱乐性明显提高,并产生歌舞伎奴隶。

音乐的阶级分化,在乐器的应用上也有所反映,奴隶创造了象编钟、编磐之类的贵重乐器,这也是音乐进步的一种表现。

从远古到奴隶社会的前期,是我国音乐逐步成型和开始发展时期。

西周是奴隶社会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制定了一整套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礼乐制度。

西周的宫廷音乐大体可分六代之乐、雅乐、颂乐、房中乐和四夷之乐等几种。

六代之乐是指历代传下来的六部大型乐舞,即黄帝时的《云门》、尧时的《咸池》,舜时的《大韶》、禹时的《大夏》,商时的《大》的周时的《大武》。

特点是规模宏大而声调平淡、缓慢、给人以肃穆之感。

俗乐中以民歌和民间歌舞为最重要,音乐多采用分节歌形式。

所谓郑卫之音的民间俗乐,节奏活泼、表情丰富,这说明当时的大型音乐作品在结构上有新的发展。

俗乐的繁盛促进了表演艺术的提高,从西周到春秋战国,乐器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乐器演奏的水平也大有进展。

随着音乐的进步,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关于音阶、调式和转调的理论,并将当时的五声音阶加以改变成为七声音阶(与现代流行的七声音阶不同)。

音乐理论是总结音乐实践的经验心得,反过来讲又可以指导实践。

以上所述的是远古夏商时期原始音乐的开启,周秦时期的音乐改变、制作及乐器方面的发展,演奏水平的提高。


代改变音乐,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发展。

到了汉武帝刘彻时候,国力日益强盛,开始收集民间音乐并加以改编及创作新曲。

汉魏南北朝的乐府音乐,主要有相和歌、清商乐和鼓吹乐三大类,相和歌的得名是取意于“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清商乐主要来自太湖流域的吴声和长江中上游一带的西曲。

秦汉之际,北方边区的匈奴、土谷浑等民族统称北狄,以游牧为主,常在马上吹奏笳、角之类乐器,并与汉乐及其他民族音乐相结合,称之鼓吹乐。

汉朝的“鼓吹乐”可分四类:1、黄门鼓吹,皇帝宴请群臣,乐器用箫、笳等。

2、骑吹、车驾从行,在马上吹奏,乐器用箫、笳。

3、横吹,军中马上所奏,乐器用鼓、角等。

角是西域流行乐器,张骞通西域时曾带回《摩轲兜勒》曲。

4、短箫铙歌,军队凯旋时奏于殿廷、社庙,乐器用铙、箫横吹(即横笛)等。

西域各国音乐随之大量传入,天竺国的音乐也在这个时期传入的。

南朝宋文帝(424-452在位)时,御史何承天(370-447)为解决从黄钟不能回到本路音节的问题,曾提出一种十二音阶,这是音乐史上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隋唐结束了魏晋以来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在政治、文化、经济,对外交通上有了较大的发展,音乐方面通过国内外各民族音乐的广泛交流融合,到开元天宝间出现了一个高
度繁荣的局面。

隋及初唐的宫廷燕乐,是以中国原有的音乐和汉魏以来陆续传入的西域各民族音乐和外国音乐为基础的。

隋唐九、十部乐和坐、立部伎都属于民间俗乐,它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和国家,风格自然是多种多样的,一般的乐曲节奏自如、音调优美。

说唱音乐形成在唐代也已完全确立,和现代流行的又说又唱歌曲一样。

隋唐的民歌已明显分为山歌和小曲两种,民歌推动了诗人们的创作,反过来诗人们的创作也促进了民歌曲调的发展,从而造成唐代歌曲艺术的高度繁荣。

琵琶是隋唐时期最盛行的乐器之一,也出现许多著名的演奏家,对我国乐器和器乐的发展影响很大。

宋初,东北松花江和黑龙江下游一带由唐末兴起的契丹人控制,国号为辽。

宋元的城市小曲,已经转向长短句为主的形式,在文学史上称为“词”,长调又叫慢曲,歌词都在
九十以上。

鼓子词是一种说唱性曲艺,内容春夏秋冬、十二个月或一个故事,在说唱之前和唱段之间都有说白。

宋金杂剧、院本到宋末元初已发展为成熟的戏曲形式,出现许多著名的作家和演员,留下很多的作品,在中国戏曲史上形成第一个发展的高潮。

元代特别著名的剧作家及作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康进之的《李逵负荆》等等。

杂剧每折只用一个角色,其他角色只是对白。

元杂剧的音乐没有直接留下来,但大都被后来昆剧吸收,即昆曲中的
北曲,其中少数沿用杂剧唱词的曲牌可能保存着其本来的面目。

南戏的结构比较自由,全剧无一定的折数,剧中任何角色都可以有唱有说。

宋元城市瓦舍和其他游乐场所演奏的器乐大都是独奏和小型合奏,主要有三类:
(一)小乐器,包括笙、笛、琵琶等乐器的独奏和三、四件乐器的合奏,
(二)细乐,是一种小型丝竹乐队,主要是箫、笙、管、方响等乐器组成,特点是只用拉弦乐器而不用弹拨乐器,管乐器也都用轻型的,故音调比较清越、幽雅。

(三)清乐,是一种小型吹打乐队,由管乐器笙、笛、打击乐器方响、小提鼓、拍板组成,不用弦乐器,音乐风格比细乐热烈。

元朝近百年的残酷统治,激起人民的强烈反抗斗争,终于在1368年被农民革命推翻,由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帝国。

社会经济再次活跃起来,音乐艺术也随之加速发展,知识分子对民间艺术的认识也提高了,收集、整理民间文艺活动,开创了私人收集和出版民歌的风气,民间歌曲、乐曲也因此而繁盛起来。

明朝的民歌内容十分广阔,有反映劳动生活,赞美祖国山河的;有揭露封建统治的剥削压迫,倾诉农民痛苦的;有的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婚姻自由的追求;有的借历史传说故事来表达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赞颂,对受压迫剥削的苦难兄弟的怀念。

还有青少年的歌曲,用问答、猜谜
等方式来反映他们对劳动生活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在近代,出现了一些有时代感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歌等等。

鸦片战争以后,弹词进入上海,艺人越来越多,发展了“开篇”、“拆唱”等短篇演唱形式,唱腔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产生不少新派。

鼓词主要流行北方,戏曲方面南戏得到知识分子的帮助很快发展起来;昆腔,全称昆山腔,约于元末产生于江苏昆山地区。

乱弹剧约形成于明末清初,是一种全新的戏曲体制,代表乱弹剧的最早为西秦腔,采用梆子击节伴唱,故叫梆子腔,在各地形成多种流派,音乐风格具有高昂激烈的特点,而京剧是在光绪年间进入盛期。

十九世纪末,学堂乐歌逐渐繁多,反映人民要求“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的爱国思想的,基本上是填词歌曲,同时出现沈心工、李叔同等创出大量爱国歌曲以及抒情歌曲。

时间改变一切,明清王朝已成历史,时光转眼来到“五、四”前后至中国成立前。

“世界明星、拼吾热血、红旗飞扬、走上光明路”,这是1922年5月1日开展罢工的口号,人们游行中高唱《五一纪念歌》,以及著名的革命歌曲《国民革命歌》、《工农兵联合歌》。

在本时期发展并产生了较大影响的器乐乐种“广东音乐”,是发源于广东戏曲中的伴奏音乐。

“五四”以后进入极盛时期,著名艺人严老烈等改编创作大量乐曲,通过各种场合演奏以及电台、唱片的传播影响很大。

聂耳是我国新音乐运动的旗帜,是中国音乐史上划时代
的第一个人民音乐家。

他为革命的新音乐事业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道路,他的革命艺术实践,把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音乐文化建设得更加美丽。

冼星海是中国近代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活动家和教育家。

聂耳道路的继承人。

他的优秀歌曲大体分为四类:(1)战斗性的歌曲。

如《战歌》、《反攻》等。

(2)抒情性歌曲。

如《江南三月》、《黄河之恋》等。

(3)劳动性歌曲。

如《搬夫曲》、《抬土曲》等。

(4)民歌风格及说唱性的音乐。

如《梁红玉》、《打倒汪精卫》。

中国音乐史的书很多,文章写到这里告一段落,我的大脑一时不能平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为中华民族音乐的复兴和新音乐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中国音乐史的辉煌事迹,激发了我们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心与自豪感,我又是一位文艺工作者,更加努力学习发展和推动当代新的民族音乐艺术,创造新的辉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