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赏析

作品:《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

《悲怆》它是老柴生前自认为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最得意的杰作。

这首交响曲正如其标题所示,强烈地表现出“悲怆”的情绪,这一情绪贯穿了乐曲的

始终。这部作品里完美的体现了柴可夫斯基音乐的音乐美学观,乐曲旋律优美,形式均衡,管弦乐手法精巧,具有忧郁的抒情性。因此这首《悲怆》也被誉为古今交响曲中第一流的

精品。

与老柴之前的六部交响曲不同虽然这部交响曲标号是第六号,但是在1885年,作者

还写过一部《曼弗雷德交响曲》,因此这部交响曲其实是第七部。《悲怆》的音乐主旨是

描写人生的恐怖、绝望、失败、灭亡等,充满了悲观的情绪,而否定了一切肯定、享受人

生的乐观情绪。

第一乐章

慢板,转不很快的快板,采用奏鸣曲形式。序奏为慢板,低音提琴以空虚的重音作

为引子,由低音管在低音区演奏出呻吟般的旋律,其他乐器则如叹息般地继续。乐曲自开

始就笼罩在一种烦躁不安的阴沉气氛中。主部的第一主题快速而富节奏感地奏出,给人以

苦恼、不安和焦燥的印象。之后乐曲的速度旋即转成行板,第二主题哀愁而美丽,有如暂

时抛却苦恼而沉入幻想中一般。乐章的终结部十分柔美、温和,旋律在平静的伴奏下伸展,形成谜一样的结尾。

第二乐章温柔的快板,自始自终一贯单纯的色彩,其构想似乎来自俄罗斯民谣。音

乐节奏不安定而稍快,全乐章呈现出昏暗、低迷的状态。主部的主要旋律具有舞蹈般的节奏,却又荡漾着一丝不安的空虚感。

第三乐章

甚活泼的快板,采用谐谑曲与进行曲混合而无发展部的奏鸣曲式。这一乐章的主要

内容反映了人们四处奔忙、积极生活的景象,有人认为这一乐章体现出作者对过去的回忆。本乐章第一主题采用谐谑曲式,风格轻快、活泼,与前两个乐章的主题形成对比。乐章的

第二主题很像意大利南部的一种民族舞蹈音乐——塔兰泰拉舞曲,其主要旋律具有战斗般

的感觉,但这一主题在进行曲般的旋律中,并没有明朗、快活的气息,反而呈现出一种悲

壮感。这一主题旨在表现人类的苦恼爆发时,所发泄出的反抗力量。此部分略经扩展后,

再次出现诙谐曲主题而达到高潮。紧接着进行曲主题再现,乐章的终结部便在进行曲主题

片断堆积的形态下强烈地结束。

第四乐章终曲,哀伤的慢板,采用自由的三段体。乐章的主题极为沉郁、晦暗,与一般交响曲的终曲多是最为快速、壮丽的乐章正好相反,这一安排更加充分的强调了“悲怆”的主题,悲伤的旋律在两声圆号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凄凉,在最终无限凄寂当中结束。

柴可夫斯基生于1840年,在距离莫斯科1000公里的votkinsk小镇度过童年,在他年幼的时候,有一次他弹完钢琴后一直在哭泣,然后大声嚷道:有音乐,有音乐!但周围根本没有音乐响起,他指着自己的头说:远离我!远离我!在这里。后来的事实证明,音乐并没有远离柴可夫斯基,甚至他自己后来放弃公务员的职位,进行音乐的创作,之所以喜欢柴可夫斯基,是因为第一柴式悲剧的张力十分吸引人,第二点是因为柴式的音乐是一直基础的美,即使不懂复调和声照样可以欣赏柴式的作品。

柴可夫斯基10岁的时候进入圣彼得堡的法学院就读,他学习了9年,这里有严格的纪律。他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开始写音乐,在这里还不懂音乐理论的他,留下了一首我的天才,我的天使,我的朋友的浪漫曲。

1874年,他完成了第一钢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来看望尼古拉·鲁宾斯坦的时候,他弹奏了这首协奏曲,并希望得到他的建议。柴式回忆道:“我弹奏了第一乐章,没有一个字,没有一点评论。那是多么的愚蠢和不能容忍,一个人为他的朋友准备了食物,他的朋友吃了,但没有说一句话,说点什么吧!看在上帝的份上,即使不表扬,请发表点意见。我增强自己的耐心,一直弹奏到最后。沉默了许久之后,他终于开口评价整个协奏曲,他觉得这首协奏曲完全没有价值,提出很多修改的意见”,柴可夫斯基说:“我不会修改任何一个音符!”,然后义愤填膺的走人。

之后柴可夫斯基把这首协奏曲献给了汉斯·冯·比洛,比洛去美国的时候,带上了这首协奏曲,1875年10月25日,在波士顿首演,之后的一个月又在俄国上演,尼古拉·鲁宾斯坦最终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这首协奏曲成为音乐会上的热门曲目。基辛说他自己经常用柴一钢协来试钢琴,因为开头的和弦太棒了!

莫斯科大剧院1875年委托柴可夫斯基创作《天鹅湖》,故事取材于俄罗斯古老的童话,由别吉切夫和盖里采尔编剧,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由于原编导在创作上的平庸以及乐队指挥缺乏经验,致使1877年2月20日首演失败。直到1895年,在彼得堡的演出,才获得了惊人的成功。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Peter·Ilyich·Tchaikovsky又译为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他的音乐是俄罗斯文化在艺术领域内的最高成就之一;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者。他的作品反映了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广大知识阶层的苦闷心理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切渴望;着力揭示人们的内心矛盾,充满强烈的戏剧冲突和炽热的感情色彩,主要音乐作品有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芭蕾舞剧《天鹅湖》

、《胡桃夹子》、《睡美人》及六部交响曲、三部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会序曲《1812》等。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