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行企社”人才共育体系构建与实践——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合集下载

协同育人视角下服务区域经济的高职物流实训基地研究与实践——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协同育人视角下服务区域经济的高职物流实训基地研究与实践——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收稿日期]2022-02-01[基金项目]2021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高职林产品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GXGZJG2021B095);2020年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研教改课题“林业类高职物流管理特色专业课程建设研究”(JZW2020039)[作者简介]王永富(1968-),男,四川荣县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高级经济师,高级物流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林产品物流;龚翠英(1971-),女,四川自贡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研究。

doi:10.3969/j.issn.1005-152X.2022.03.029协同育人视角下服务区域经济的高职物流实训基地研究与实践——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王永富,龚翠英(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4)[摘要]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物流实训基地经过近20年的建设,通过共建“八位一体,协同育人”的区域型共享实训基地,打造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公共平台,服务柳州地方经济和广西林业经济发展。

实训基地科学实施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解决了高职物流专业中人才培养与行业职业标准、企业岗位需求不衔接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与工匠精神培育联系不紧密的问题;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重复建设及社会服务功能不足的问题。

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基地文化传播功能,生态文明教育、开展生态扶贫,生态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实践。

[关键词]协同育人;服务区域经济;高职物流实训基地[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52X(2022)03-0152-04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Higher Vocational Logistics Training Base to Serve Regional Economy from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Experience from Guangxi Eco-engineer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WANG Yongfu,GONG Cuiying(Guangxi Eco-engineeri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Liuzhou 545004,China)Abstract:The paper pointed out that,through 20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the "eight in one"collaboration-oriented regional shared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of Guangxi Eco-engineer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onstructed with the purpose to serve the local economy of Liuzhou and the forest economy of Guangxi,has grown into a public platform that serves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regional industries.The scientific production-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ve education mode adopted by the training base has effectively solved many problems,including the mismatch between the training objective of higher vocational logistics talents with the industrial or occupational standards required in reality,or the actual demands of the employing enterprises;the detachment between talent training goal and craftsmanship spirit cultivation;and the redundant construction and lack of social service functionality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raining base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great enrollment expans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t the end,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measures taken by the training base regarding Interne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cultural dissemin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ecological poverty alleviation,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 boost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etc.Keywords:collaborative education;serve regional economy;higher vocational logistics training base0引言产学研协同育人,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把课堂与社会紧密联系,打破了以课堂教育、理论学习为主的高职传统人才培养方式,对培养专业型创新人才,满足新时代社会的人才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合作共建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基地

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合作共建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基地

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合作共建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基地背景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将人才培养的五个要素融入其中,包括知识、技能、素质、实践和能力。

这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发展平台,提高了教育质量。

与此同时,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也在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模式,以促进各方的共同发展。

政企校社合作政府作为推动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之一,在与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协同创新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政府可以提供资金、政策、管理支持等方面的支持,促进各种组织间的合作共建。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校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优秀的人才,同时也可以接收政策和资金支持,开展各种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企业为产业的推动者,具有广阔的市场和技术资源。

与高校和政府的合作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和技术支持,同时也可以为高校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互利共赢的模式。

社会组织则是社会服务领域的重要力量,可以为各种组织提供服务支持和社会影响力。

与政府、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可以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和成长。

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基地旨在通过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和深入的实践教育机会。

基地建设以课程教学、科研实践、产业参观等多种方式为主线,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社会服务的平台。

基地的建设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建立合作机制,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政府需要提供政策和支持,高校需要提供师资、优秀学生和教学资源,企业需要提供产业支持和实践机会,社会组织需要提供社会服务和支持。

基地的建设应该以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为目标,充分发挥各方的特长,构建具有特色的实践环境。

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可以各自提供育人资源和实践机会,通过有机协调,构建共建共享的合作模式,构建五位一体实践教学的良好环境。

结论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合作共建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基地是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机制。

校政行企“四方协同”高职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创新实践

校政行企“四方协同”高职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创新实践

校政行企“四方协同”高职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创新实践作者:叶燕廖庆智莫坚义来源:《广西教育·C版》2022年第03期【摘要】本文结合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阐明树立大思政实践育人理念,阐述校政行企“四方协同”构建大思政实践育人体系、创建高职特色思政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共建多维立体大思政实践育人基地、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团队、构建“五位一体”的大思政实践教学模式的教育教学实践路径,总结校政行企“四方协同”大思政实践育人成效,以期为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教育四方协同大思政课实践育人【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9-0034-04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出发,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如何发挥职业教育自身特点和优势,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形成育人合力,创新教学形式,构建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充分发挥大思政课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作用,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亟须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育实践为例,论述校政行企“四方协同”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创新。

一、树立大思政实践育人理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生态文明教育进高职的重要性和实现举措——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

生态文明教育进高职的重要性和实现举措——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

大学教师论坛2016-4当代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进高职的重要性和实现举措——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黎森1,安家成2(1.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4;2.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02)[摘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高职院校担当着培养生态文明建设人才、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技术及服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

本文在对生态文明进高职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从高职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建设、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对高职生态文明教育的实现举措进行了论述,以期提升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重要性;举措;高职院校The Importance of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and Its Implementing Measures ——Case Study of Guangxi Eco-engineer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Li Sen1, An Jia-cheng2Abstract: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the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building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providing technologies and services for building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promoting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n the basis of illustrating the importance of spreading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to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implementing measures for educating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erms of building the courses in educating vocation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ampus, the social practical activities,etc, aiming to improve the grammaticality in educating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Importance;Implement;Vocational colleges作者简介:黎森(1977—),男,汉族,广西贺州市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

树人树木 知行合一——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面向社会办学纪实

树人树木  知行合一——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面向社会办学纪实
本 刊 特 稿
树 人 树 木 知 行合
广 西 生 态 工 腥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面 向 厢 合 tl 纪 真 土 -学 / ]
● 本 刊 特 约记 者 伍 荔 霞
到过 广 西 生 态 工 程 职业 技 术 学 院 的人 都 知道 ,一
踏 进 校 门 ,往左 侧 运 动 场 望 去 ,首 先 进 入 视 线 的是 一

2 0 2 1
本 刊 特 稿
在 柳 州 市红 卫 仓 建 有 经 营部 。李 融 兴经 理 介 绍 ,公 司
主 要 开 发 生产 获 国家 专 利 的无 损 拆 装 锁 扣木 地 板 、实 限 公 司则 为
总 占地 面积 达 1 万 亩 。 ”学 院 党 委 书 记 安 家 成 对 记 . 8 者说 。 生 态 职 院在 林 场 这 1 万 亩 土 地 上 ,建 有 教 学 科 . 7
研相结合试验地6 多块 ,面积4 0 多亩 ,并建设有 中 0 50 央财政支持 的林业专业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目的在于
三个 系 的大 二 学 生 留在 学 校 参 加 实 训 ,其 中部 分 学 生 的 实训 基 地 就 在 校 园旁 的君 武 森 林 公 园 。森 林 公 园 有
柳 州永翔 木业 有限公 司 ,创 办于 2 0 年 。公 司位 于 05
学 院 的 长塘 校 区 内 ,厂房 占地 面 积 30 m ,建 设 有 木 00 材 机 加 工 、木 材 干 燥 窑 、桉 树 木 地 板 生 产线 等 车 间 ,
掌握 。
“ 个暑假 我们不 回家 ,要实训 。 月 中旬 ,在 因 这 ”7 学 生 放假 而 显得 空寂 的校 园里 ,林业 0 5 的学生 黄 富 9班 鑫如此对笔者说 。他正和几个同学到学校旁的池塘里取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三全育人”模式的构建——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三全育人”模式的构建——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前沿视角【摘要】本文在分析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三全育人”模式的构建,提出坚持党建领航、协同管理、服务下沉、凝练特色、鼓励自治等策略。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一站式学生社区三全育人【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3)09-0019-06“学生社区”是伴随着国内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改革而产生发展的,与传统的学生宿舍相比较,学生社区的内涵不仅包括学生日常住宿、休闲的空间场所,还包括这些场所本身所具有的育人功能。

教育部等八部门于2020年联合颁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提出“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将园区打造成为集学生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

在政策指导下,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分析学校现有的学生思政教育基础、学生公寓园区建设现状和学生管理工作需要,思考高校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上面临的困境,结合各高校的有益实践经验在校内开展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探索,以此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

一、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困境思考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意味着高校必须转变传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合理统筹和再分配校内现有的各类教育资源,践行学生社区管理“一线规则”,促使学生社区从传统的生活场所转变成为多元育人场所,充分发挥学生社区“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的场域价值。

目前,国内高校对“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综合分析国内高校现有的建设成果,可发现其中存在一些共同因素影响“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发挥。

(一)党建工作组织结构有待完善学生社区是高校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也是高校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价值观念的重要阵地。

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生党支部一般以专业或班级为单位进行划分,并由各学院党委统一管理,可以说高校学生党支部主要是围绕二级学院开展各类党建活动的。

政校行企社人才共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政校行企社人才共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政校行企社人才共育体系构建与实践于飞【摘要】With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alent training,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ituation is very grim. In order to solve the difficulty of employment, governments, schools, industry organizations, enterprisesand community should jointly undertake its objective and task, establish talent co-education system, so that students can better confront employment and market.%随着我国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完善,目前的就业形势和用人形势都非常严峻。

为了能够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政府、学校、行业组织、企业、社会应共同承担起人才的共同培养目标及任务,共同建立人才共育体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就业和市场。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学》【年(卷),期】2016(007)011【总页数】2页(P86-87)【关键词】校企合作;政府扶持;行业参与;社会促进【作者】于飞【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7作为一个多赢的完美渠道平台,校企合作、行业合作对于不少发展模式来说都受到很多企业的青睐,较多企业都希望能利用更快更好的方式将人才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企业中。

作为校方来说则是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因此,做好政校行企社人才共同育人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是政府、学校、社会和家长共同的心愿,但目前“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

社会上出现了“企业需求旺盛,毕业生供给旺盛;企业招聘难,毕业生就业难”的“两旺两难”尴尬局面。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模式下学生就业工作实践探索与成效—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林业产业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模式下学生就业工作实践探索与成效—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林业产业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模式下学生就业工作实践探索与成效—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林业产业学院为例摘要:本研究针对高职院校进行产业模式建设背景下探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建设机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产业学院现代林业产业学院为例,通过产业学院模式深度融合,建设校企实训基地积累毕业生行业经验,访企拓岗提高学生人职匹配,推进企业第二课堂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搭建行业研讨平台,强化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实用技能培训和行业认证培训,通过满意度调查等多项成效显示,验证产业学院模式推动人才培养建设,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产业学院模式深度融合就业成效一、基于产业学院模式下的现代林业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背景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作为推动高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能力的指导性意见,给高职院校造就产业需要的紧缺高技能实用人才提供了方向。

产业学院模式的发展作为产教融合的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单一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校企合作进阶到整个产业链及产业生态群的校企资源共享,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任务,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林业产业学院提供了校企协同育人的合作依据。

现代林业产业学院作为学校入选自治区示范性产业学院,是“三全育人”改革的助推项目之一,依托学校林业技术自治区级高水平专业群和自治区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以广西林业产业需求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进“双主体三课堂四递进五成效”三全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达到产教深度融合的“七个共同”标准,即共同合作组建教学团队、开发教材、开发课程、专业设置、实训平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质量标准,逐步建立健全互惠多赢、可持续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现代林业产业学院具有产业的前沿性,满足传统单一的专业群所无法满足的现代化建设要求,并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多维价值的创造,结合“双高计划”,探索符合专业特点的学生职业培养路径。

二、现代林业产业学院模式下学生就业工作机制实践由初步的校企合作模式,包括共建实习基地、企业订单班、学徒制等,学校现代林业产业学院进一步深化目标措施,寻求基于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在此基础上,现代林业产业学院推动课堂和产业学院建设,并完善体制机制,以就业为导向来看,产业学院模式旨在将现代化产业与高等教育相互联动融合,充分引入现代化企业以构建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帮助毕业生更好地适应产业市场并获得就业机会。

广西民办高校“四个协同”实践育人体系构建探讨

广西民办高校“四个协同”实践育人体系构建探讨

【摘 要】本文针对广西民办高校构建“四个协同”实践育人体系面临的合作缺乏合力、方式较为单一、保障措施与考评体系不够完善等困难,提出建立实践育人合力机制、拓宽实践育人协同平台、优化实践育人教学内容、建立实践育人考核评价、完善实践育人保障机制等“四个协同”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策略。

【关键词】民办高校 四个协同 实践育人体系 构建【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5C-0106-02广西民办高校作为广西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主要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

近年来,广西民办高校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起步晚、起点低,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依然存在实践育人环节较为薄弱的问题。

因此,广西民办高校构建“四个协同”(校企协同、校政协同、校校协同、国内外协同)实践育人体系,发挥“四个协同”的作用,对广西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广西民办高校构建“四个协同”实践育人体系的意义(一)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

2012年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谈到“优先发展教育”时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2015年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学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办学合作治理机制。

《广西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实施人才培养能力提升项目,加快部分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在此背景下,广西民办高校作为广西高等教育重要的办学力量,构建校企协同、校政协同、校校协同、国内外协同的“四个协同”实践育人体系,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

(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建设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整合各类实践资源,拓展实践平台,扎实推动实践育人。

“树木树人 知行合一”办学模式的运用研究

“树木树人 知行合一”办学模式的运用研究

“树木树人知行合一”办学模式的运用研究作者:王汉奇庞正轰刘代汉何新凤来源:《广西教育·C版》2014年第05期【摘要】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明晰办学理念,确定发展目标,打造特色,积极创建国内林业行业知名的自治区级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精心打造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特色院校,打造特色专业等对“树木树人知行合一”办学模式的运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树木树人知行合一”办学模式运用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C-0065-05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林业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如何科学定位,准确把握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布局、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模式,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面临的首要和重要的问题。

为此,经过半个世纪办学历史的积淀,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了“树木树人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

该办学模式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人才培养提供了明晰理念和系统方法,既是一个理论模式,又是一个工作模式。

运用“树人树木知行合一”办学理念及系统原理,创建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并推广应用,是学院深刻诠释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基本内涵的反映,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具体体现。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领导领先、综合水平领先、教育教学改革领先、专业建设领先、社会服务领先的要求,卓有成效地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明晰办学理念,确定发展目标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贯重视办学理念的更新。

特别在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学院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组织师生员工广泛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学习研讨,围绕人才培养工作开展教育思想观念的研讨,以保持教育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符合学校实际的办学观、发展观、质量观、价值观和教学观,为不断明确办学思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高职院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收稿日期]2021-10-03[基金项目]全国物流教指委课题“林业类高职物流管理特色专业课程建设研究”(JZW2020039);2020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究课题“基于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林产品物流实训基地建设研究”(2020CSLKT3-268);2021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高职林产品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GXGZJG2021B095)[作者简介]李亚琦(1984-),女,湖南衡阳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校企合作模式研究、高职人才培养等;王永富(1968-),男,四川荣县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等。

doi:10.3969/j.issn.1005-152X.2021.12.028高职院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李亚琦,王永富(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广西柳州545004)[摘要]专业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满足物流行业人才多样化需求,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应构建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从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入手,剖析了当前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了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要点,并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其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52X(2021)12-0156-05Construction of Distinctive Courses System for Modern LogisticsManagement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 the Case of Guangxi Eco-engineeri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LI Yaqi,WANG Yongfu(School of Economics &Trade,Guangxi Eco-engineeri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Liuzhou 545004,China)Abstract:In view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ecialty distinctive courses system,we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 courses system at the current stage,and put forward the key points for the distinctive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specialty.Then,taking Guangxi Eco-engineer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we looked at its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rn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 distinctive courses system.Keywords:modern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distinctive course system;talent training0引言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各行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人才市场出现明显的供需不平衡现象。

构建家校社协作育人共同体的研究

构建家校社协作育人共同体的研究

构建家校社协作育人共同体的研究作者:付松锋罗云飞来源:《广西教育·B版》2022年第07期【摘要】本文基于南宁沛鸿民族中学构建家校社协作育人共同体的研究,论述学校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教师、家长和社区三个主体维度出发,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实现育人目标的路径和内容,提出根据校情整合学校资源、开发社会资源、融合家庭资源等实践策略。

【关键词】家校社协作育人共同体立德树人【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0-0023-04教育的深层是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思想。

如《孟子·离娄上》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又如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南宋袁采的《袁氏世范》、清朱柏庐的《治家格言》等家训经典中均提出了家庭教育思想。

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自从人类社会产生家庭以来,它便也随之产生。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起,构成了人类教育。

教育不是一座孤岛,而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共同体。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密切配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大教育格局。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颁布,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教育发展主题,提出了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等教育发展目标。

这些政策文件为构建家校社协作育人共同体指出了内容和方向。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中国教育进入新时代必须完成的新任务,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更是解决学校教育进入创新发展阶段后各种矛盾的必由路径。

高职院校服务社会模式探索——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服务社会模式探索——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学院为例 , 结合 开展 社会服 务的实践 , 系
统 地阐述 实用人 才培养 、 政校企社联动 、
科 技 开 发 推 广、 科 技特 派员、 技 术 项 目承 包、 技 术 培 训 、大 学生 “ 三 下 乡”、 示 范项
院为 目标 , 坚持 “ 树 木树 人 , 知行合 一” 办学理 念 , 坚持 “ 立 足林业 , 服务广 西,

政 校 企 社 联动 服 务 模 式 是 一 种 由
政府 、 学校联 合推 动, 政 府搭 台、 学 校支
近年来 , 广 西生 态工程 职业 技术 学 院教 师主持 8 O 余项 上级 自然 科学 项 目, 取得 了一批 实用 性 强 的科技 成果 , 并积 极 服务 经 济社会 发 展 , 为 山区农 民增 收
高职院校服务社会模式探索
以广西生 态 工程职 业 技 术学 院 为例
口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 学院 苏付保 梁余发 黎 森 苏杰南 吴善才
【 摘
要】 以广西生 态工程职 业技 术
态工程 职业技 术 学院 以建设 特 色鲜 明、 国内林业 行业领 先 的示 范性高 等职 业学
业, 调整农 业产业结构 , 拉动经济增长和 带 动当地农 民致 富。“ 校政” 各有所需 ,
会发 展的服务方式 。
近 年来 , 对 于高职 院校 是否应 加 强
提高 教育质 量这个主 题 , 在 人 才培 养 模
式方面开展 了一系列 探索 , 形成了产 学一
科技开发 、 如 何进 行科 技开发 , 一直存 在 不 同的认识 。 高职 院校 开展科 技 开发 推
广服务 , 必须 树 立 “ 三个 意识 ”, 即高 职 院 校不能 没有科 研 、 高 职 院校开 展科 研 是完 全 可能 的、 高 职 院校 的科研 应 有别

树木树人,知行合一——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树木树人,知行合一——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训中心、建筑工程实训基地(工场)、 园林工程综合实训中心、学生综合设 计中心、物流实训中心、会计仿真中 心、室内设计实训基地、家具设计实 训基地、汽车实训基地、城市轨道交 通管理实训基地、烹饪实训基地等 20 个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室 160 间,覆 盖开设的全部专业。其中,中央财政 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3 个、自治区 示范性实训基地 5 个、国家林业和草 原局示范性实训基地 1 个、自治区高 职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 11 个。
学校占地面积 1.8 万亩,设有林 业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保护学院、园 林与城乡规划学院、建筑与道桥工程 学院、汽车与信息工程学院、工业与 艺术设计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旅游 与交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通识教育学院 10 个教学单位。2020 年学校开设有 50 个招生专业和方向, 其中国家重点建设专业 4 个、国家林 业局重点专业 2 个、自治区优质专业 和特色专业 11 个,全日制在校生 1.2 万人。
{特别策划}
·招办访谈·
树木树人,知行合一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Q 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贵校基 本情况及整体实力水平吧!
A 我校是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 高校、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校创办于 1956 年,前身为广西林业 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柳州市北部 生态新区,校园内环境幽雅,拥有 3A 级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学习和成长 的好地方。
Q 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贵校 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A 我校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 生学历提升渠道畅通。每年免试推荐 18—23% 优秀毕业生到本科院校深造, 获取全日制本科文凭。
我校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广泛合 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 185 个,与 芬兰斯道拉恩索公司、印尼金光集团、 中国建设五局、上汽通用五菱、广西 高峰林场等 300 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 稳 定 的 校 企 合 作 关 系, 开 展 合 作 办 学。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澳大利 亚科工组织、印尼特立沙帝大学、越 南林业大学等教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 好合作关系。

基于校企双主体育人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为例

基于校企双主体育人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为例

核心技 能领 跟 岗实 习 域课 程 任务驱 动 现 场教 学 教 学 培 训

专业 拓展 领域 课程 项 目教 学
生产 岗位 领域 课程 顶 岗实 习 校 外基地
教 室
校 内基地
校 内、厂 中 校外 、校 校 校 内 、校外 基地 外基地
职 业核心 能 力

实施的主体一个是学校 , 一个是企业 。 由学校和企业构成的 “ 双主体” , 其根本 目标和共 同的责任是相同的, 即为区域经 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的人才I 1 . ≈ 。生物技术及应用 专业是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示范性院校建设立 项专业 , 创建于1 9 9 6 年, 目前 已与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股 份公司、桂林吉福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进行长期校企合 作, 专业坚持立足广西生物质能源及糖业循环产业 , 以生物 质能源及糖业循环产业人才需求能力标准为参照基准 , 以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 目的 ,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 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 构建和实践了“ 校企双 主体育人” 下 的“ 三阶梯 四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 以“ 工学结合 、 教学做 体化” 岗位零距离教学实践 , 培养具备生物产品生产 、 检

3月~5月
6月~8月
7 9月 ~ l 1 月
8 l 2月 ~次 年 6月
学 习领域
基 本 素质 基本 技 能 领 域课 程 领域 课程 教 学模 式 任务 驱动 、 项 目教学 、 讲 座 等 讲座 授 课地 点 教室 、 校 外 基 地
能 力 阶段
模 式构 建
测 及 营销 职业 能力 的 高端 技能 型人 才 ,积 累 了丰富 的校 企 合作经验 , 取得了良好效果嘲 。 校 企“ 双主 体 ” 育人 的本 质特 征 校企“ 双主体 ” 育人是我国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 “ 校企

政校行企合作育人运行方式创新探索

政校行企合作育人运行方式创新探索

政校行企合作育人运行方式创新探索
黎素平;苏付保;安家成
【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2(39)3
【摘要】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政校行企合作育人运行方式进行了研究,总结归纳出产学一体、政校企社联合、社会服务和学研互动等4种特色鲜明的合作育人运行方式,并对4种运行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总页数】2页(P185-186)
【作者】黎素平;苏付保;安家成
【作者单位】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4;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4;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0
【相关文献】
1.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模式下高职旅游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探索
2.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育人路径再探索——基于华商控股集团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育人路径再探索
——基于华商控股集团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4.北京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的普及化探索实践——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的12年5.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管理发展模式探索
——评《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体制机制探索与实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 育模 式 。 ( 一) 林 业 职 业 教 育 集 团模 式
二、 创 新 政 校 行 企 社 共 建 的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政 校行 企 社 共 建 最 主要 的 目的是 服 务 学 校 的 人
生 态学 院积极 主动 作争 取林 业厅 的支 持 , 以本学 院为 主体 , 联 合 全 区 有 代 表 性 的林 业 中 等 职 业 学 校 和
学 生 的主体 作用 , 达 到 了 学 用 一 致 的 目 的 。 实 施 过 程
实行 “ 先招 工 、 后 入 学 ”, 招i - - I = _ 和 招 工并 行 , 并 根 据 生
职业 教育 的职 责 , 二 是 全 面参 与 教 育 教 学 各 个 环 节 ,
三 是 发挥行 指 委 的作 用 。企 业 是 “ 政校行企社” 人 才
共 育 体 系的 主要 载 体 , 全 面参 与 教 育 教 学 各 个 环 节 。
源 的身 份 条 件 , 分别实施 “ 半 工 半 读 ”教 学 和 “两 段
式” 教 学培 养 模 式 。一 是 针 x - , J “职 工 型 ” 学 生 不 能 离 开工作 岗位 的 特 点 , 将“ 课 堂” 设在企业 中, 实行 “ 半
生态 学 院根据 培 养 高 等 技 术 应 用 性 人 才 的需 要
持 。 目的 在 于 整 合 林 业 职 业 教 育 资 源 , 构建 “ 政 府 主 导、 行业 指 导 、 学 校 主体 、 企业 参 与 、 社 会 支 持 ”的 政 校 行 企社 人才 ; t t - 育体 系 , 建 立 政 校 行 企 社 人 才 共 育 和 校 企 合作 双 赢 机 制 , 积 极 发 挥 职 业 教 育 集 团 的 平 台作
社会( 指社 会 力 量 ) 通过多种方式参 与办学 当中, 如
合 作 或独立 成 立职业 技 术学 院 ; 投 资 或 捐 资 建 校 和 实 训基地 ; 参 与 学校 生 活 后 勤 保 障 和 校 园 安 全 保 障 ; 共
同治 理校 园周 边 治 安 环 境 ; 开展学生军训 ; 支持 学 校 融资 ; 设立 优 秀学 生奖 学金 等 。
实现“ 教、 学、 做 ” 相 融 合 。它 以理 论 学 习 为 开 端 , 以 实践训 练 为重 心 , 以生 产 应 用 为 目的 , 很 好 地 发 挥 了
共 担 ”, 形成 “ 合 作办 学 、 合作育人 、 合作就业 、 合 作 发
展 ”的 格 局 。 ( 二) 政 校 行 企 社 联 动 模 式
地 政府 、 行业 、 企业 和社 会各 界 的支 持 , 积 极探 索 林业
技术 、 园 林 工 程 技 术 和 木 材 加 工 技 术 等 3个 特 色 主 体
专 业政 校行 企社 人 才共 育模 式 , 形 成 了林 业 职 业 教 育
集 团、 政 校 行 企 社 联 动 和 招 生 与 招 工 并 行 等 3种 人 才
才 培养 , 而 产 学 研 紧 密 结 合 是 人 才 培 养 最 为 有 效 的 模 式 。在 “以 专 业 为 依 托 , 以科研为纽带 , 以 产 业 为 平
规模 较 大 的农林 企事 业 单位 加盟 , 组 建 广 西林 业 职教
集团 , 并 在 人力 、 物力 、 财 力 和 政 策 等 方 面 给 予 全 力 支
台, 以教 学 为 中 心 ” 的理念 指导 下 , 生 态 学 院 围 绕 提 高
教 育质 量 这个 主题 , 遵循“ 全程渗透 , 互惠互利 , 紧 密 结合 , 政 、 校 、 企 联动 ” 等 四项原 则 , 探 索 形 成 了 5种 特 色 鲜 明 的人 才 培 养 运 行 方 式 。 ( 一) 产 学 一 体 运 行 方 式
效 益三 丰 收 。
( 三) 招 生 与 招 工 并 行 模 式
木 材加 工技 术 专 业 是 广西 特 色及 课 程 一 体 化 建
设 专业 和 中央 财 政支 持 提 升 专 业 服 务 产业 能力 建设 项 目专 业 , 担 负 着 为 广 西 优 先 重 点 发 展 十 四个 千 亿 元 产 业 之 一 的 造 纸 与 木 材 加 工 产 业 培 养 高 等 技 术 应 用 性 人 才 的 重 任 。 生 态 学 院 主 动 出击 , 一 方 面 积 极 争 取 广 西 壮 族 自治 区 教 育 厅 的 招 生 优 惠 政 策 ; 另 一 方 面 上 门联 系企业 合作 办 学 , 探索“ 招 生 与 招 工 并 行 模 式 ”,
和 区域经 济社 会 发 展 的 要 求 , 主 动 出击 , 积 极 争 取 当
工 半读 ” 教学 , 二是针 对 “ 准员工型” 学 生 尚未 上 岗 的 情 况 实行 “ 两段 式 ” 教学 , 第 一段 学 生 在 学 校 学 习 , 第
二段( 企 业 投产 后 ) 将“ 课堂” 设 在 企业 , 实行 “ 半 工 半 读 ”。
用 , 实 现优 势互 补 , 资源 共 享 , 以合 作 办 学 促 发 展 , 以 合 作育 人促 就 业 , 实 现 不 同 区域 、 不 同层 次 职业 教 育 协 调发 展 , 做到 “ 人 才共 育 、 过 程 共管 、 成果 共 享 校 中有产 , 产 中有 校 , 校 产 一 体 ”的 特 色 生 产 性 实 训 基 地 , 以 生 产 项 目为 载 体 ,
在 该模 型 中 , 政府是 “ 政 校 行 企 社 ”人 才 共 育 体
系 的推动 者 、 扶 持者 和 引导 者 , 主要 职 能是 搭 建平 台 , 完 善政 策 、 建 立机 制 。学 校 是 办 学 的 主 体 , 应 在 政 府 允 许 的框 架 内全 面推 进 教 育 教 学 改 革 和 社 会 服 务 。 行 业是 连接 教 育与 产业 的桥 梁 和纽 带 , 一 是履 行 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