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给药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婴幼儿雾化吸入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婴幼儿雾化吸入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关键词】婴幼儿;雾化吸入;依从性;护理雾化吸入疗法是将药液以气雾的形式经气管直接到肺部病变部位的治疗方法,是解除支气管痉挛、消除炎症、稀释痰液、改善通气的重要手段,具有起效快、用药量少、副反应小、无痛苦等优点,且疗效肯定,是U前治疗婴幼儿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的常用疗法。
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多种原因严重影响了患儿雾化吸入的依从性,从而降低雾化吸入的效果。
现分析婴幼儿雾化吸入依从性差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1临床资料2008年3月一2008年11月我科行雾化吸入患儿129例,年龄3个月至4 岁;均使用德国白•瑞YZB./GEM10582009简易雾化器,一人一套,使用氧气驱动式雾化吸入,喷头有2和为面罩和口含嘴;雾化时间10 min〜15 min,药量3 mL〜5 mLo2婴幼儿雾化吸入依从性差的原因2.1婴幼儿认知能力差婴幼儿对机械类操作有本能的反抗心理,对医务人员的陌生感,对雾化器产生的烟雾存在恐惧心理,常常不配合。
1岁〜4岁患儿缺乏一定的持续性、忍耐力,在雾化吸入过程中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吸入方式,从而降低药物的利用率。
2.2家长对雾化吸入治疗认识不足家长对雾化吸入治疗存在疑虑,受传统治疗观念的影响,认为治病只有输液或口服药才有效。
对于吸入过程中婴幼儿持续哭闹不合作,部分家长缺乏耐心,未坚持到吸入时间就放弃雾化,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部分家长情绪易激动,出现辱骂护士的情况。
某些护士没有耐心向家长解释使用方法,使家长不能掌握雾化技巧,降低治疗效果。
某些家长使用面罩直接罩着患儿口鼻进行雾化,引发或加重雾化过程中患儿的不适和减少吸入的氧气量,使患儿出现烦躁、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
2.3其他雾化过程中部分患儿因雾化液过冷使支气管痉挛或疾病原因出现呕吐,连续咳嗽,痰液较多,影响药物的有效吸收。
雾化器管理不规范,致雾化器功能下降。
患儿一人一套雾化器,用完后家长自行保管和清洁,但常会出现因保管不当,导致雾量减少或无雾产生。
雾化吸入并发症及防范措施
雾化吸入并发症及防范措施一、痰液阻塞发生原因:雾化祛痰药物使用时可降低气道分泌物的黏稠度、引起分泌物量增加。
由于黏稠的分泌物具有吸水性,长期积聚支气管内的黏稠分泌物因雾化后吸水膨胀,可能使原有部分堵塞的气道完全堵塞。
预防及处理:1. 保持痰液引流通畅,雾化吸入前应注意引导患者通过正确咳痰方式将其排出。
如果患者不能恰当排痰,应做体位引流或通过吸痰方式将分泌物排出,以避免分泌物潴留阻塞气道。
2. 由于镇咳药对咳嗽反射的抑制作用可能会导致支气管分泌物的积聚,因此雾化祛痰药物与中枢类镇咳药不建议合用。
二、支气管痉挛发生原因:对于气道高反应性病人,当雾化产生的气溶胶温度过低、浓度过高、单位时间释雾量过大时,有可能诱发患者出现支气管痉挛。
某些物质尤其具有刺激性,如乙酰半胱氨酸、高张盐水和抗微生物药物,可诱发病人的阵发性咳嗽,严重者甚至发生晕厥。
预防及处理:对有肺部基础疾病或存在气道高反应的患者,应谨慎实施雾化治疗,在雾化过程应密切观察并做好支气管痉挛的处理准备。
为预防发生,可预先或同时吸入快速起效的β2-受体激动剂。
三、感染发生原因:雾化吸入装置使用后,面罩或咬嘴内壁可附着细菌。
如果没有执行严格的消毒制度或消毒方法不当,可发生气溶胶系统的细菌污染。
年老体弱的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减退,较长时间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可诱发口腔的真菌感染。
预防及处理:1. 为避免交叉感染,可选择一次性使用管路、面罩或口含器,如需重复使用,应做到专人专用。
2. 每次使用后对储药池、管路、面罩彻底清洗及消毒,晾干后封闭存放,避免雾化吸入装置成为新的感染源。
四、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原因:雾化吸入药物治疗一般安全性良好,常见问题为吸入引起的咳嗽和轻度鼻咽、胃肠道刺激,通常可以耐受。
预防及处理:1. 由于吸气过深易导致咳嗽,建议告知患者吸入期间正常呼吸,不需要过度深吸气。
2. 吸入药物对鼻咽和胃肠道的刺激性,可能导致口腔炎、恶心、呕吐情况出现,一旦出现可采用间歇雾化或停止雾化治疗。
雾化治疗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雾化治疗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概述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雾化治疗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在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和慢性疾病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雾化治疗的发展现状,包括其技术成果、应用领域和挑战。
基于当前的趋势和技术发展,还将展望雾化治疗的未来趋势,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发展现状1. 技术成果雾化治疗技术是将药物转化为气雾状,并通过呼吸吸入到患者体内的一种治疗方法。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雾化治疗的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
早期的雾化器使用超声波或压缩空气产生雾化药物,随后出现了更先进的电动喷雾器和振动网片雾化器。
这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药物的转化效率和吸入效果,还减少了副作用和过程中的不适感。
2. 应用领域雾化治疗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雾化治疗被广泛应用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肺部感染等疾病的治疗中。
此外,雾化治疗还可以用于皮肤病、口腔疾病和儿科慢性疾病的治疗。
通过调整药物的浓度和类型,雾化治疗可以根据病情的不同进行个性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3. 挑战尽管雾化治疗在很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雾化器的设计和制造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以提高药物的传输效率和吸入效果。
其次,药物的选择和药物剂量的准确性也是一个挑战,因为不同患者和不同病情需要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一些患者可能对雾化治疗感到不适应或存在吸入困难,这需要更好的患者教育和治疗指导。
二、未来趋势1. 技术创新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雾化治疗技术将得到更多的创新和改进。
例如,通过纳米技术将药物粒子大小控制在纳米级别,可以提高药物的吸入效果和生物利用度。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控制的雾化器有望实现个性化的雾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进行精确的药物输送。
2. 多学科合作未来,雾化治疗将倾向于多学科的合作。
医生、药剂师、工程师和患者将合作开展雾化治疗的研究和应用。
药剂师将为医生提供更加准确的药物制剂和剂量,并监测治疗过程中的药物浓度,工程师将设计更加高效和便携的雾化器,患者将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提供反馈和需求。
卧床患者雾化吸入PDCA分析与改进策略
卧床患者雾化吸入PDCA分析与改进策略雾化吸入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具有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但雾化吸入治疗在临床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卧床患者的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不高、雾化吸入装置容易松脱、雾化吸入过程中因药物的毒副作用而引起的不良反应等,碍于传统管理手段对患者提升操作规范性及治疗有效性影响较低,因此容易导致患者接受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频频出现不良反应及不适感,降低整体治疗效果。
雾化吸入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有:胃肠道反应、支气管痉挛、胸闷、头痛头晕等。
临床常规雾化吸入法:采用常规管理手段。
①告知患者雾化吸入法的基本操作及配合方法,并协助取舒适体位;②配制药液,设定雾化时间、调节雾量;③放置口含嘴或面罩;④雾化后,协助患者擦干面部、漱口;⑤指导或协助患者排痰等。
PDCA策略干预法:常规雾化吸入指导基础上,用PDCA 策略雾化吸入指导干预。
Plan(计划):①提升护士雾化吸入操作规范性,由护士长授课《雾化共识解读雾化吸入治疗操作规范》,并对护士进行雾化吸入操作规范考核,以提高护士雾化吸入规范操作程序;②改善经气管插管、气切套管雾化的连接稳定性,可运用8字型法橡皮筋巩固连接;联系雾化吸入装置厂家,设计适用于人工气道的雾化吸入器,初步设想获得专利;④改善患者雾化吸入时间及体位处置,增强患者雾化吸入有效性。
DO(执行):①患者评估:卧床患者身体状况欠佳,在实施雾化吸入治疗前应重视患者认知能力及个人意愿情况,尽可能选择没有配伍禁忌的两种雾化药物,以便同时纳入储物罐,不额外延长雾化时间;同时进行环境评估,保持患者接受雾化治疗环境安静整洁;②体位处置: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完全卧床患者床头摇高30°,保证呼吸道通畅;③药物配制:由责任护士根据医嘱配置雾化吸入药物,常用的有异丙托溴铵、复方异丙托溴铵、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沙丁胺醇等;使用无菌注射器将药液吸入雾化器储物罐中,通过雾化器面罩或雾化器口含嘴进行氧气雾化,雾化时氧流量调至6-8 L/min,持续雾化时间15-20 min后及时取下雾化器,并调节至雾化前的吸氧流量;上呼吸机的患者严格按照呼吸机回路方向接雾化器于患者吸气端,避免接入螺纹管或出气端;④雾化吸入的过程中教患者慢而深的呼吸,以促进气溶胶颗粒在下呼吸道和肺泡沉积;⑤雾化结束后指导患者漱口或棉签清洁口腔,避免药物颗粒遗留在口腔内,同时回收雾化器,流动水下冲洗,晾干备用;⑥对认知功能良好及意识清晰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规范操作指导,告知可能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以提高患者雾化吸入操作的依从性。
小儿雾化吸入不良依从性的分析及对策
小儿雾化吸入不良依从性的分析及对策雾化吸入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表面的药物受体而发挥疗效,具有直达病灶、见效迅速、药物用量小、不良反应轻、无痛等优点,被作为消炎、化痰、解痉、改善通气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在医学领域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由于小儿生理心理特点,临床上常出现不配合等因素而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为寻找对策,对96例婴幼儿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1 临床资料1.1 对象:2008年1月~10月,96例收治我科的肺炎患儿,年龄在6个月~10岁。
其中,5岁以下75例;5岁以上21例,根据病情进行了雾化吸入,最少雾化2次,最多雾化7次。
1.2 方法:采用百瑞有限公司生产的压缩雾化器(PARl),将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令舒)lmg和特布他林混悬液(博利康尼令舒)lmg混和生理盐水,急性期4h一次,病情缓解后12h一次,每次吸入15min。
2 结果96例肺炎患儿临床雾化吸入依从性的比较,见表1。
3 讨论分析3.1 生理特点:婴幼儿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特殊时期,认知能力差,对机械类操作有着本能的反抗心理,加之对雾化器产生烟雾的恐惧,常常不易配合。
3.2 医务人员没有正确掌握吸入技术:吸入治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治疗方法,如医护人员不能正确使用也可导致雾化吸入的失败。
如吸入面罩离患儿的面颊部超过1cm左右,雾化器未与地面垂直,患儿未取直立坐姿势,使吸入量减少等。
3.3 家长的认识不够:由于家长多不具备相应知识,往往对雾化吸入的认识不够,误认为静脉用药必定比局部用药的效果明显而且方便,加之父母的工作压力大,时间紧迫,小孩有时又不配合,导致治疗不正规。
此外,频繁地更换照顾者,接替者没接受正规的吸入知识和培训而导致治疗失败。
3.4 经济状况:部分经济条件一般的家长觉得雾化吸入费用较大难以接受。
4 对策4.1 心理护理:学龄前儿童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
针对该项特点,应注意营造温和可亲的治疗环境,比如适度丰富室内色彩;改良面罩的种类及颜色,甚至可以改装成小朋友平时喜欢的卡通形象;医护人员的着装与言行应让患儿感觉和蔼可亲,并通过示范操作使患儿乐于接受。
雾化吸入用药的不合理分析
雾化吸入用药的不合理分析
目前我院在雾化吸入用药中普遍存在超说明书用药,如地塞米松注射液、糜蛋白酶注射液、注射用盐酸氨溴索和中成药注射液等作为雾化用药;对于超说明书用药,在我国仍未有相关的法律保护,法律责任规定不明。
在卫生部颁布《处方管理办法》第6条及第14条规定: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应当根据药品说明书的规定而定。
超说明书用药主要原因如下:
1.地塞米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水溶性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进入人体内后须经肝脏转化后在全身起作用。
地塞米松结构上无亲脂性基团,水溶性较大,难以通过细胞膜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而发挥治疗作用。
由于雾化吸入的地塞米松与气道黏膜组织结合较少,导致肺内沉积率低,气道内滞留时间短,难以通过吸入而发挥局部抗炎作用。
由于其生物半衰期较长,在体内容易蓄积,对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也增强,因此不推荐使用。
2.庆大霉素:可刺激气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还可对气道黏膜产生毒性,使气道黏膜上皮表面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受损。
庆大霉素属碱性、水溶性抗生素,在碱性环境中程非解离状态,作用效果较好。
而浓痰的酸性和厌氧菌环境常影响庆大霉素的抗菌活性,故用于雾化吸入有一定局限性。
3.糜蛋白酶:因超声雾化液体加热导致蛋白酶变性,禁用超声方式进行雾化治疗。
4.注射用盐酸氨溴索:该药说明书未推荐雾化吸入使用;尽管少
数COPD患者使用黏液溶剂雾化吸入可获益,但整体而言,疗效并不显效,因此当前未被推荐为COPD常规用药。
提醒:药品说明书具有法律效力,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不受法律保护。
临床使用时一定要权衡利弊,避免带来不必要的纠纷。
临床药学室
2016年11月8日。
雾化吸入在儿科门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雾化吸入在儿科门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目的:探索研究雾化吸入在儿科门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方法:选取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资料完整的支气管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总共80例,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将布地奈德和硫酸沙丁胺醇混入生理盐水之中,将混入生理盐水的药物溶液雾化以后给患儿吸入进行治疗。
结果:影响雾化吸入疗法治疗的常见问题有患儿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患儿家长的认识因素、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因素、雾化吸入治疗的成本因素等。
结论: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门诊临床运用上有许多的优点,但是也有许多问题,相关的医护人员需要有更多的耐心、技巧、更扎实的医疗业务水平去解决遇到的困难,大力推广使用雾化吸入疗法。
标签:雾化吸入治疗;儿科门诊;呼吸系统疾病雾化吸入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常用的一种给药方式,雾化吸入利用高速度气流将药物喷成雾状直接冲至小支气管、终末支气管及肺泡,使药物直接接触到患病处,这样做提高了局部的药物浓度,起扩张支气管、消炎作用,并可保持气道湿润、稀化痰液以利排痰,雾化吸入疗法对于肺癌、肺转移癌、并发有呼吸道、肺部感染患者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症、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也有其明显的治疗效果,对危重病人抢救配合人工呼吸机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有一定的作用。
在儿科门诊中雾化吸入法更是有其独特的优势和运用,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雾化吸入法起效快,能够使药物直达患部,药物的用量小并且不良反应少,不过这种方法在临床运用中也有一些问题影响了其发挥治疗效果,本实验就是研究雾化吸入在儿科门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资料完整的支气管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总共80例,这80例患儿中男50例,女40例,年龄在1至7岁之间,其中4岁以下的患儿有55例,4岁以上的患儿有25例。
1.2治疗方法运用用超声雾化器,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将布地奈德(广东东阳光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硫酸沙丁胺醇(山东北天利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混入生理盐水之中,将混入生理盐水的药物溶液雾化以后给患儿吸入,处于急性期的患儿2至6小时雾化吸入一次,当患儿的病情缓解以后9至1小时雾化吸入一次,每次雾化吸入的时间为10至15分钟。
雾化培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情况总结
雾化培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情况总结雾化主要是使药物直接到达咽喉、支气管和肺泡,使药物迅速的起作用,可以起到解除气道内炎症,缓解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痉挛的作用。
通过雾化机器震动或者超声雾化的原理,使雾化药物形成颗粒直径比较小的气溶胶。
雾化吸入必须选用专门吸入剂型的药物,不可以使用注射针剂,因为注射针剂中含有防腐剂,有可能会损伤咽喉或者支气管肺泡。
雾化吸入的时候注意烟雾不能过大,否则有可能会引起呛咳和暂时性的呼吸困难。
雾化整改措施总结:让病人清洁漱口将病人置于正确的位置用蒸馏水5mL稀释药物,注入雾化器内将雾化器一端接在输送氧的橡胶管上.氧气流量调节至6到8L/min.病人手持雾化器,把喷气管放人口中吸气时用手指堵住出气口,呼气时松开手指,直到喷完为止,一般需10到15分钟,雾化期间,若需暂停休息,可松开堵住出气口的手指,停歇休息.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的目的,治疗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和水肿,解痉,稀化痰液,帮助祛痰,超声雾化吸入法的工作原理可概括为:超声波发生器输入的高频电能,使水槽底部晶体换能器发生超声波声能,作用于雾化罐内的液体,破坏了药液表面的张力和惯性,使之成为微细的雾滴,通过导管输送至人体病灶处,在局部达到治疗的目的,其主要作用为:消炎、镇咳、祛痰,对解除支气管痉挛,消除鼻、咽、喉部炎症的充血、水肿状态,抑制分泌物渗出,改善通气和发声功能,均有较好的效果.因此,超声雾化吸入法适应于:肺、支气
管、咽、喉、鼻腔粘膜的急慢性炎症及变态反应性疾病。
鼻、咽、喉局部手术后的感染预防。
稀释呼吸道内的粘稠分泌物,使之顺利咯出,改善呼吸道的通气功能,这在小儿与老人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雾化吸入给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
雾化吸入给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摘要:吸入疗法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治疗手段,其主要给药方式包括干粉吸入、定量吸入以及雾化吸入等。
其中雾化吸入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本文将主要针对雾化吸入的给药原理以及应用现状进行相关总结。
关键词:雾化吸入;给药方式;应用进展雾化吸入疗法是目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其具有剂量可调节性且应用方便。
随着雾化吸入的不断发展,针对疾病的治疗药物也在不断更替,可治疗的疾病类型也在不断增多。
本文将对雾化吸入给药的特点、原理及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并且针对雾化吸入剂的临床应用及进展进行分析。
1.雾化吸入给药的特点肺泡具有表面积大、毛细血管网丰富且肺泡细胞膜很薄等生理特性,因此雾化吸入具有药物吸收快、起效迅速、应用药物剂量小等优点。
此外,因局部给药使得全身副作用小并且也能够避免肝的首过效应。
1.雾化吸入作用的原理及影响因素雾化疗法即通过雾化装置将药物的大分子分散为小的雾滴悬浮于气体中,药物通过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及肺部,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气雾颗粒沉淀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雾化颗粒的大小、气道口径的大小以及吸入方式。
有研究表明,最有效的吸入并沉积的雾化颗粒大小为0.5-5um。
雾化颗粒经不同大小的气道口径进入将有不同的运动形式,这也将影响药物的沉积结果[1]。
此外,雾化方式、气流速度、吸入的持续时间等也都将影响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
1.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近年来,随着雾化吸入技术以及相应药物的不断发展,其已大量应用于临床以治疗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囊性纤维化以及肺动脉高压的治疗等[2-5]。
3.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以及支气管哮喘的用药主要有: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痰液溶解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1.β2受体激动剂是预防或缓解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常用药物,首选给药方式为吸入疗法。
其常用药物有沙丁胺醇及特布他林。
雾化吸入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分析及护理改进方法.
雾化吸入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分析及护理改进方法【摘要】雾化吸入不良反应: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病情加重。
护理改进方法:取半坐卧位,雾化时晗嘴距口腔5—10cm,雾化量的调节,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氧气吸入配合。
【关键词】雾化吸入不良反应分析护理改进方法超声雾化吸入是应用超声波声能使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由呼吸道吸入,以达到清除炎症,减轻咳嗽,解除支气管痉挛,稀释痰液,湿化气道的目的,但如果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常会出现不良反应,因此针对我科出现的雾化吸入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改进方法。
1 临床资料我科于2008年12月—2010月6月住院患者行雾化吸入治疗的186例,发生不良反应10例,其中病情较重的3例,主要临床表现均为呼吸费力,喘息气促,胸闷,呼吸困难较吸入前明显,听诊肺部哮鸣音加重,伴血氧饱和度下降。
2 原因分析2.1卧位选择不当:COPD患者病程长,多为年老体弱,病人需增加呼吸频率来代偿呼吸困难,这种代偿依赖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即胸式呼吸,病人易感疲劳,而不愿意取坐卧位或坐位治疗;我科雾化器配套的螺纹管长度仅为45cm,不方便使用。
也是病人不愿意取半坐卧位或是坐位的原因之一。
2.2 吸入方法不正确:传统吸入方法为将口含嘴放于病人口中,病人闭嘴做深而慢的呼吸,而在临床使用中发现大量雾化液,急剧进入气管,可能会使气管痉挛,患者本身气道反应性高,吸入方法不当后导致症状加重,部分药液颗粒过快过猛吸入气道引起呛咳或支气管痉挛,同时呼吸频率改变和吸入雾化的刺激加重了憋气,疲劳,从而产生紧张惧怕的心理。
2.3 雾化量大小吸入时间长短调节不当COPD多为年老体弱患者,呼吸道顺应能力差,若在治疗时将雾化量及湿度调为最高档,大量雾气急剧进入会引起支气管痉挛导致憋气,呼吸困难;同时粘稠的分泌物具有吸水性,吸湿后会膨胀,雾化时间过长,可引起痰液过度稀释导致痰量过多,而病人神智不清或咳嗽反射减弱,时常因痰液不能及时咳出造成病情恶化,部分病人由于知识欠缺认为雾化时雾量越大,吸入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雾化吸入制剂的正确认识
非雾化制剂雾化吸入给药不合理性分析
庆大霉素 庆大霉素分子中含多个羟基和碱性基团,属碱性、水溶性抗生素,在碱性环境中呈 非解离状态,作用效果好,而脓痰的酸性和厌氧环境影响庆大霉素的抗菌活性; 庆大霉素雾化通常会形成大颗粒,不容易到达肺部,雾化吸入后 , 从尿中浓度测得 的生物利用度表明庆大霉素分布在肺部的量非常少 ; 庆大霉素在任何剂量、任何治疗方案、任何的血药浓度下都有可能产生前庭毒性, 由于人种基因差异,庆大霉素引起的听力损失在中国患者身上通常是快速和严重的。
非雾化制剂用于雾化吸入给药现状
以静脉制剂替代雾化吸入制剂使用(不推荐)。 静脉制剂与雾化吸入制剂工艺不同,非药物成分(辅料)含量差异较大,吸入后可 诱发哮喘发作。 非雾化吸入制剂的药物无法达到有效雾化颗粒要求,无法经呼吸道清除,可能沉积 在肺部,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如盐酸氨溴索注射剂等,国内尚无雾化吸入剂型,不推荐注射剂用于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制剂的正确认识
前言
雾化吸入是一种定向于呼吸道和肺部的直接给药方法, 具有起效快、局部药物浓度高、用药量少、使用方便及全身 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但如果不规范使用雾化吸入疗法不仅会直接影响治疗效 果,更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因此我们在 临床治疗中必须注意雾化吸入药物的合理应用。
。
目 录
非雾化制剂用于雾化吸入给药现状
“地塞米松+庆大霉素+糜蛋白酶” 方案(不推荐)。 此三种药物无相应的雾化吸入制剂,无充分安全性证据,且剂量、疗程及疗效均无 统一规范。 雾化吸入中成药(不推荐)。 主要为雾化吸入中药注射剂,有研究报道,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化 学药制剂,用于雾化吸入给药其安全性更无法考证,风险极大。
03
PART
雾化吸入在临床中应用现状
雾化吸入在临床中应用现状雾化吸入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通过将药物溶解或悬浮于生理盐水中,然后借助吸入装置将药物雾化成微细颗粒,使其能够直接进入呼吸道,从而快速起效。
在临床上,雾化吸入广泛应用于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囊性纤维化等呼吸系统疾病,同时也被用于输液、呼吸支持和痰液清除等治疗过程中。
本文将就雾化吸入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探讨。
**雾化吸入的原理**雾化吸入的原理是利用雾化器将药物雾化成微细颗粒,直接送达到呼吸道的目标部位。
雾化吸入相比于口服给药和注射给药,具有药效迅速、剂量小、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雾化吸入可以提高药物在呼吸系统中的局部药物浓度,减少药物在全身循环中的分布,从而降低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雾化吸入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会出现胸闷、喘息、咳嗽等症状。
雾化吸入在哮喘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快速缓解哮喘发作,减少症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包括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抗胆碱药物等。
通过合理选择雾化吸入药物和剂量,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症状,减少急性发作的发生。
**雾化吸入在COPD治疗中的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进行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伴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雾化吸入在COPD治疗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扩张气道、减少痰液分泌、改善气体交换功能。
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包括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长效抗胆碱药物、糖皮质激素等。
雾化吸入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的次数,延缓疾病的进展。
**雾化吸入在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除了哮喘和COPD,雾化吸入还广泛应用于治疗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囊性纤维化、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
雾化吸入可以有效传递抗生素、抗菌药物、黏液溶解剂等药物,帮助患者清除病原体、减少痰液潴留。
在高危肺炎病人入院后,使用抗感染药物进行预防,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小儿雾化吸入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小儿雾化吸入的应用现状与进展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应用情况和进展,为其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对近年来临床中小儿雾化吸入治疗的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文献研究其应用状况和使用进展。
结果临床常用的小儿雾化吸入治疗药物有支氣管扩张剂、湿化祛痰剂、抗感染药物等。
常用的雾化吸入方式有空气压缩雾化器、氧驱动雾化器和超声波雾化器。
结论雾化吸入治疗是临床治疗多种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良好方式,具有用药直接、药物浓度高、疗效快、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对小儿呼吸系统的急性发作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小儿患者;雾化吸入;常用药物;雾化吸乳器;应用进展雾化吸入治疗指的是利用气体射流的原理将水滴撞击的微小雾滴悬浮在气体中,使之形成气雾剂,进而进入呼吸道作用与病灶部位,是临床进行全身治疗和辅助补充治疗的良好方式[1-3]。
雾化吸入治疗方式能够直接作用在患者的病变部位,在病灶部位的用药浓度较高。
具有临床用药剂量小、药物见效快和临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疗效明显,在临床中使用广泛,特别是在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毛细血管炎、哮喘、肺炎等的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对近年来临床中小儿雾化吸入治疗的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文献研究其应用状况和使用进展作一综述,现报告如下。
1.用于小儿雾化吸入治疗的药物种类1.1支气管扩张剂1.1.1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分为长效型和短效型两种[4],其中长效型β2受体激动剂具有抗炎的功效,用药作用的时间较长,通常需要10至12个小时,而短效药物主要有喘乐宁、舒喘灵、博利康尼等,对患者的器官平滑肌具有良好的持久舒张作用,用药治疗5分钟后患者的哮喘急性发作症状就能够获得明显的环节。
同样,其在毛细支气管炎和支原体肺炎的喘息治疗中也具有良好的疗效。
1.1.2抗胆碱药物异丙托溴铵等抗胆碱药物能够有效的阻断节后神经元传出的迷走神经的通道,进而降低气道中迷走神经的张力[5],达到扩张支气管的目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阻断吸入性刺激物引起的反射性支气管收缩。
雾化吸入操作考核总结与分析范文
雾化吸入操作考核总结与分析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雾化吸入操作考核总结与分析一、引言雾化吸入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雾化吸入操作规程存在问题
雾化吸入操作规程存在问题
《雾化吸入操作规程存在问题》
雾化吸入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呼吸道疾病患者。
然而,近年来频频出现雾化吸入操作规程存在问题的情况,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首先,一些医务人员在进行雾化吸入操作时,未能严格按照规程进行。
他们可能会忽略正确的操作步骤,或者使用不合适的药物或剂量,导致疗效不佳甚至出现不良反应。
这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危害。
其次,一些医疗机构或个人在进行雾化吸入操作时,设备不规范或过期。
例如,一些雾化器可能未能及时清洁和消毒,造成细菌或霉菌的污染;另外,一些医疗机构使用的雾化器设备可能已经过期,性能不佳,使用效果不能得到保证。
更为严重的是,还有一些非专业人员在没有相关培训和指导的情况下进行雾化吸入操作,这可能会造成更大的风险和危害。
针对这些问题,《雾化吸入操作规程存在问题》,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该加强对雾化吸入操作规程的培训和监督。
确保医务人员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使用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以及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另外,医疗机构应该定期检查和更新雾化器设备,确保其性能和使用效果。
此外,应加强对非专业人员的管理监督,禁止其进行雾化吸入操作。
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任何规程的存在问题都将给患者的治疗和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相关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该高度重视雾化吸入操作规程存在问题这一问题,加以解决和改进。
基层医疗机构呼吸系统疾病雾化吸入治疗用药现状探究
基层医疗机构呼吸系统疾病雾化吸入治疗用药现状探究摘要:目的:观察基层医疗机构采用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治疗用药方面的现状,对用药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基层医疗机构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方法:随机抽取我市基层医疗机构600份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雾化吸入处方,分析处方的用药合理性,对基层医疗机构呼吸系统疾病应用雾化吸入药物治疗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结果:目前我市基层医疗机构采用雾化吸入治疗方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有庆大霉素、布地奈德、糜蛋白酶、沙丁胺醇溶液、生理盐水、氨茶碱、氨溴索、异丙托溴铵等。
基层医疗机构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有急性、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和肺炎等。
上述处方中存在静脉用药用于雾化吸入治疗及雾化吸入方式不合理等情况。
结论:通过对我市基层医疗机构采用雾化吸入治疗方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用药情况调查不难看出,有些处方科学性和严谨性,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呼吸系统疾病;雾化吸入治疗;用药临床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经常采用雾化吸入疗法,该治疗方法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一个常用手段,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基层医疗机构用药方面存在不规范的情况,进而对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临床治疗有效性产生一定的影响[1]。
现对我市基层医疗机构采用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用药情况进行如下分析和报道。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市基层医疗机构2021年1月到12月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600份处方作为调查对象,对其中的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
1.2方法对600份雾化吸入处方的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处方中雾化用药使用情况、用药配合情况、静脉用药用于雾化吸入治疗及雾化吸入方式的不合理性等情况,参考和借鉴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对我市基层医疗机构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进行判断。
1.3观察指标分析600份雾化吸入处方用药使用情况和用药配合情况。
雾化吸入给药 现状与误区
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药讯雾化吸入给药: 现状与误区概述雾化吸入治疗是将药物或水经吸入装置分散成悬浮于气体中的雾粒或微粒,通过吸入的方式沉积于呼吸道和(或)肺部,从而达到呼吸道局部治疗的作用。
通过雾化吸入给药,可以达到缓解支气管痉挛、稀化痰液、防治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在许多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等中,均可以使用雾化吸入治疗。
由于雾化吸入具有药物起效快、用药量少、局部药物浓度高而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雾化吸入已成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现状在临床上,根据不同疾病、不同的治疗目的,可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雾化吸入。
目前常用的可供吸入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1.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扩张剂主要用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常用药物有:抗胆碱能药物常用药物为异丙托溴胺,水溶液浓度为0.025%。
成人每次2ml,儿童每次0.4~1ml,加入等量生理盐水雾化吸入,也可直接原液吸入,每日2~3次。
吸入剂量的10%~30%沉积在肺内,胃肠道黏膜吸收量少,对呼吸道平滑肌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吸入后10~30分钟起效,1~2小时作用达高峰,1次吸入后作用可维持6~8小时。
其主要用于COPD 急性发作以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治疗。
该药物的不良反应极小,但也有吸入后引起急性尿潴留的报道。
因此,对于前列腺肥大、青光眼病人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β2受体激动剂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沙丁胺醇。
其水溶液浓度为0.05%,雾化后形成直径2~4μm的气溶胶颗粒,经吸入给药10%~20%可达下呼吸道。
常规使用剂量为2ml药物加等量生理盐水雾化吸入。
吸入后5分钟即可起效,15分钟可达高峰,药效可维持4~6小时。
其主要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发作以及COPD有明显支气管痉挛的病人。
由于此类药物对心脏和骨骼肌的β受体也有部分激动作用,所以部分病人吸入后会出现心悸和骨骼肌震颤。
有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甲亢的病人应慎用此类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雾化吸入给药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在本院门诊的日常处方中我们可以发现,急性发作支气管炎、肺炎等患者经常被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单位+地塞米松注射液5MG,雾化吸入,一日2次”,特别是儿童患者,呼吸道雾化给药更为常见。
由于这种方法快速有效又经济,最重要的是儿童患者的顺应性良好,因此得到广大医疗工作者和患者的推崇。
但是这种治疗方案是临床筛选出的最优方案吗?它的存在是否符合药物治疗学的基本要求并能保障患者的安全呢?本文将就此对雾化吸入给药做基本介绍和分析一、概述雾化吸入给药是将药物或水经吸入装置分散成悬浮于气体中的雾粒或微粒,通过吸入的方式沉积于呼吸道和(或)肺部,从而达到呼吸道局部治疗的作用。
通过雾化吸入给药,目的是达到缓解支气管痉挛、稀化痰液、防治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在许多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等中,均可以使用雾化吸入治疗。
由于雾化吸入具有药物起效快、用药量少、局部药物浓度高而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雾化吸入已成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二、雾化吸入给药的现状在临床上,根据不同疾病、不同的治疗目的,可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雾化吸入。
目前常用的可供吸入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1.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扩张剂主要用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常用药物有:抗胆碱能药物常用药物为异丙托溴胺,水溶液浓度为0.025%。
成人每次2 ml,儿童每次0.4~1 ml,加入等量生理盐水雾化吸入,也可直接原液吸入,每日2~3次。
吸入剂量的10%~30%沉积在肺内,胃肠道黏膜吸收量少,对呼吸道平滑肌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吸入后10~30分钟起效,1~2小时作用达高峰,1次吸入后作用可维持6~8小时。
其主要用于COPD急性发作以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治疗。
该药物的不良反应极小,但也有吸入后引起急性尿潴留的报道。
因此,对于前列腺肥大、青光眼病人以及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β2受体激动剂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沙丁胺醇。
其水溶液浓度为0.05%,雾化后形成直径2~4 μm 的气溶胶颗粒,经吸入给药10%~20%可达下呼吸道。
常规使用剂量为2 ml药物加等量生理盐水雾化吸入。
吸入后5分钟即可起效,15分钟可达高峰,药效可维持4~6小时。
其主要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发作以及COPD有明显支气管痉挛的病人。
由于此类药物对心脏和骨骼肌的β受体也有部分激动作用,所以部分病人吸入后会出现心悸和骨骼肌震颤。
有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甲亢的病人应慎用此类药物。
2.糖皮质激素常用药物有布地奈得,具有局部高效和全身安全的特点。
药物浓度为1 mg/2 ml,每次使用2 ml,每日2~3次。
经气雾给出的药量中约10%沉积在肺部,成人分布容积约300 L,儿童为3.1~4.8 L/kg,显示其具较高的组织亲和力,可发挥强有力的局部抗炎作用,小剂量就能起到治疗作用。
雾化吸入布地奈得起效迅速,10~30分钟即可发挥气道抗炎作用,适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尤其适用于儿童哮喘病人。
如果与抗胆碱能药物及(或)β2受体激动剂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更佳。
应当注意的是,医师要叮嘱病人在雾化吸入后彻底漱口,以防止出现口腔、咽峡部黏膜念珠菌感染。
其他临床用过的药物还有地塞米松注射液、氢化可的松注射液。
3.黏液溶解剂α-糜蛋白酶虽能降低痰液黏稠度,使痰液稀释易排出,但长期雾化吸入会导致气道上皮鳞状化生,并偶可致过敏反应,目前已很少应用。
盐酸氨溴索可调节呼吸道上皮浆液与黏液的分泌;刺激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维持肺泡的稳定;增加呼吸道上皮纤毛的摆动,使痰液易于咳出。
其溶液浓度为15 mg/ml。
成人每次2~4 ml,每日2~3次雾化吸入。
4.抗生素有研究表明,雾化吸入抗生素对呼吸系统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间歇或短期预防性吸入抗生素可以有效降低上呼吸道革兰阴性菌的菌落形成率。
目前,临床上将抗生素的雾化吸入,主要用于治疗重症病人合并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医院获得性肺炎。
需要注意的是覆盖在呼吸道上皮的表层液体为等渗液,pH值为中性。
吸入抗生素的渗透压过高或pH值过低会引起咳嗽,甚至导致气道痉挛。
硫酸妥布霉素和头孢他啶的pH值适于吸入给药,吸入的抗生素应溶于生理盐水中,浓度为100 mg/ml。
其他临床用过的抗菌药还有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
5.其他药物如我院曾使用炎琥宁粉针+氯化钠注射液、浓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
炎琥宁粉针为来源于中药的抗病毒药物,临床主要用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浓氯化钠注射液主要是利用其高浓度、高渗性起到抑制细菌和稀释粘痰的作用。
6.联合用药为了增强雾化吸入的效果,或缩短雾化吸入的时间,医师会把多种药物溶液或混悬液混合后让患者同时吸入。
如抗胆碱能药物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扩张支气管的作用更强,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持久的特点。
临床可以使用上述2种药物各2 ml 进行雾化吸入。
但将液体混合吸入时一定要注意各种药物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及其相容性,是否存在配伍禁忌等。
一般来说,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氨溴索、妥布霉素可以配伍。
布地奈德可以与特布他林、沙丁胺醇、色甘酸钠、异丙托溴铵、非诺特罗、乙酰半胱氨酸配伍,但不推荐将异丙托溴铵与色甘酸钠配伍使用,因为两者混合后可生成类似于油质、非晶体的配合物而出现沉淀。
妥布霉素不能与布地奈德和色甘酸钠配伍。
三、存在的误区在临床上,经常见到将一些静脉用药如糖皮质激素、氨茶碱、庆大霉素等作为雾化吸入的药物使用。
这些都属于经验性用药,实际是不合理的,与临床医师更注重疗效,忽略了药物物理化学性质和剂型不同对人体的影响有关。
一是药物剂型不同,在生产和质量控制指标上是不一样的,如雾化吸入等局部外用药,就要求一定要做皮肤粘膜的刺激性试验,而注射剂是不做的。
二是虽然有些药物可以稳定配伍,但混合后其空气动力学特性可能改变,温度、配置后的储存时间、混合后雾化杯中液体量的增大都可能影响雾化效果。
具体到药物有如下情况:1、糖皮质激素的注射剂型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经呼吸道局部雾化吸入时,产生的雾化颗粒较大,达不到3~5μm的有效颗粒,因而药物只能沉积在大气道。
由于其结构中无亲脂性基团,因而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较低,局部抗炎作用弱。
其水溶性较大,与气道黏膜组织结合较少,肺内沉积率低,很难产生疗效。
2、茶碱虽然可以扩张支气管,但对气道上皮有刺激作用,故临床上不主张用于雾化吸入治疗。
3、庆大霉素由于其分子中含多个羟基和碱性基团,属碱性、水溶性抗生素,在碱性环境中呈非解离状态,作用效果好。
而脓痰的酸性和厌氧环境常影响氨基糖苷类的抗菌活性,故此类药物用于雾化吸入有一定局限性。
有动物试验表明,庆大霉素既会对气道黏膜产生刺激作用,从而引发炎性反应,气道内炎症细胞及介质聚集,继发性自由基损害等;又会对气道黏膜产生毒性,使气管黏膜上皮表面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受损。
另外,有研究者发现,使用生理盐水1ml加庆大霉素4万单位,每日2次雾化吸入,在第7天时可导致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下降,削弱了肺部清除病原体的能力。
在临床使用雾化吸入治疗时,医务人员除了要注意选择药物及其配制等因素以外,还应该注意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雾化吸入药物的配伍,以达到雾化吸入的最佳效果。
4、庆大霉素为氨基糖苷类抗菌药,与多种药物联用时易引起耳、肾毒性;在最新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明确提出:“皮肤黏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反易引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因此治疗全身性感染或脏器感染时应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物。
5、根据循证医学理论,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等药物的雾化剂型,临床应用的基本是用注射剂型替代,将庆大霉素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和氨溴索注射液雾化经呼吸道粘膜给药属于经验用药,没有循证医学依据。
因此,这种用法没有被写入药物说明书和我国《药典》。
从这个角度来讲,临床医师应避免用注射剂雾化给药。
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显示,在1994年至2009年间其中共有庆大霉素雾化治疗导致10例过敏和2例肌无力的病例。
因此从用药安全性考虑,这种使用方法是不主张的。
如1996年全国呼吸内科会议就提出不用庆大霉素作为呼吸道雾化药物,因为容易导致肺纤维化。
尤其对儿童用药,一是雾化用药剂量和时间不好掌握;二是庆大霉素属于浓度依赖型抗生素,采用局部雾化吸入不能使感染部位达到治疗感染的高血药浓度,还会引起耐药菌株的出现,因此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不适合雾化吸入给药。
四、结论综上所述,雾化吸人给药具有缓解支气管痉挛、稀化痰液、防治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有着确实的很好的疗效,是确实可行的治疗方法,雾化吸入疗法也已成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但目前可供临床应用的药物并不多,存在不少经验性的用药,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误区,缺乏循证医学依据。
因此建议1:药学人员应加强药物剂型研究,研制生产出更多适合于雾化吸人给药的药物,供临床应用;2:临床在使用雾化吸人给药时,必须实行规范,严格按照雾化吸人给药的操作要求和循证医学的理论做,按照药品说明书的适应症做,选择已有的雾化剂型药物,尽量避免经验性用药;尤其是使用抗菌药物雾化治疗时,必须遵循适应证。
选择抗菌药物雾化治疗必须遵循两个前提:首先,全身用药后,局部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且其他药物不适合应用时;其次,感染局部标本的细菌培养提示存在敏感菌株,比如局部存在对该类抗菌药物敏感的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