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网络的信息传输
网络基本功:细说网络传输
网络基本功(一):细说网络传输常言道:欲练神功,必先练好基本功。
之前做了一个关于IP路由,默认网关和掩码的问答贴,做完这个帖子觉得如果对网络知识点做一个系统的阐述,应该会很有帮助。
本系列文章着重于讲解网络管理实际应用中常常涉及的重要知识点,尽量以实用为主。
准备写的几个章节暂时有(可能会有增减):∙网络传输∙交换机∙IP地址∙VLAN∙Trunk∙链路聚合∙静态路由∙动态路由∙集群∙常用诊断工具:ping∙常用诊断工具:netstat∙常用诊断工具:tcpdump更多信息首先来看一个例子:示例:网络服务器向客户端传送数据的过程:在详细阐述网络传输过程之前,先来看一个最常见的例子,下图显示了一个网络服务器向客户端传送数据的完整过程:1.需要传送的数据是网络服务器的HTML页面。
2.应用协议HTTP报文头添加到HTML数据之前。
报文头信息包括:服务器所使用的HTTP 版本,以及表明它包含发给网络客户端信息的状态编码。
3.HTTP应用层协议将HTML格式的网页数据发送给传输层。
TCP传输层用于管理网络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会话。
4.IP信息添加到TCP信息之前。
IP指定适当的源和目的IP地址。
这些信息就构成了IP报文。
5.以太网协议添加到IP报文的两端之后,就形成了数据链路帧。
上述帧发送至通向网络客户端的路径上的最近一个路由器。
路由器移除以太网信息,观察IP报文,判定最佳路径,将报文插入一个新的帧,并发送至目标路径上下一个相邻路由器。
每一个路由器在转发之前都移除并添加新的数据链路层信息。
6.数据通过互联网络传输,互联网络包含媒介和中间设备。
7.客户端接收到包含数据的数据链路帧,处理各层协议头,之后以添加时相反的顺序移除协议头。
首先处理并移除以太网信息,之后是IP协议信息,接下来TCP信息,最后是HTTP 信息。
8.之后,将网页信息传递给客户端网页浏览器软件。
数据封装:消息要在网络中传输,必须对它进行编码,以特定的格式进行封装,同时需要适当地封装以足够的控制和地址信息,以使它能够从发送方移动到接收方。
计算机网络中的无线通信与蜂窝网络的应用介绍
计算机网络中的无线通信与蜂窝网络的应用介绍无线通信是指利用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无线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技术,它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其中一种重要的无线通信技术就是蜂窝网络。
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中的无线通信和蜂窝网络的应用进行介绍。
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方式将信息传送到接收器中,实现人与人、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
它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机、无线电、电视、卫星通信等各个领域。
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将待传输的数据编码成无线电波,通过调频或调幅等方式传输到接收器中再解码,使得信息能够在无线环境中传输。
蜂窝网络是一种无线通信的技术,它是一种将地区分割为许多小区域,每个小区域都有一个基站的网络结构。
它由信道、基站、交换机、传输系统和通信控制部分等组成。
蜂窝网络的名称来自于其每个小区的覆盖区域形如蜂巢。
蜂窝网络是一种分布式的无线通信系统,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大容量:蜂窝网络可以将大量的用户同时连接在一个基站上,使得网络的容量大大增加。
这种网络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体的数据传输能力,满足用户对于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需求。
2. 高速率:蜂窝网络可以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速率,使得用户能够更快地获取所需的信息。
这使得蜂窝网络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安全性:蜂窝网络采用了多层加密技术,确保了通信内容的安全性。
同时,蜂窝网络还具备流量控制和用户身份鉴别的功能,有效地防止了网络攻击。
蜂窝网络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1. 移动通信:蜂窝网络是手机通信的基础,它使得手机用户能够在任何地方都能够进行语音通话、发送短信和接收互联网数据。
通过蜂窝网络,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进行沟通,方便快捷。
2. 物联网:蜂窝网络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
通过蜂窝网络,各种设备和物品可以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实现智能控制和监控。
例如,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和智能医疗设备等都可以通过蜂窝网络来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多层交换技术理论篇
汇报人:2023-12-01•多层交换技术概述•多层交换技术基本原理•多层交换技术理论篇•VRRP实现网关冗余技术目•部署多层交换VRRP实现网关冗余实验•多层交换技术发展与趋势录01多层交换技术概述多层交换技术是一种基于网络通信协议的交换技术,它可以在不同的网络层上实现数据包的交换和路由。
多层交换技术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网络层的通信协议,能够根据数据流的不同层次进行分类和转发,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定义与特点特点定义多层交换技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路由器和交换机已经无法满足网络通信的需求,因此多层交换技术应运而生。
发展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层交换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大型网络、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等领域。
多层交换技术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网络层的通信协议,能够根据数据流的不同层次进行分类和转发,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同时还可以减少网络传输延迟和数据包丢失等问题。
优势多层交换技术的实现较为复杂,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配置管理,同时也存在一些安全风险和漏洞,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和维护。
不足02多层交换技术基本原理硬件交换也称为矩阵交换,是一种使用硬件设备实现数据交换的技术。
硬件交换具有高速、高效的特点,适用于大规模、高流量的网络环境。
软件交换也称为协议交换,是一种通过软件实现数据交换的技术。
软件交换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适用于多协议、多业务的需求。
硬件交换和软件交换基于路由器的多层交换通过路由器实现不同网络层之间的数据交换。
路由器可以识别IP地址和其他协议,并根据路由表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地址。
基于交换机的多层交换通过交换机实现不同网络层之间的数据交换。
交换机可以识别MAC地址和其他协议,并根据转发表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地址。
基于路由器的多层交换与基于交换机的多层交换的…路由器和交换机在多层交换中各有优缺点。
路由器具有更强的路由和协议支持能力,但性能相对较低;交换机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灵活的配置能力,但支持的协议和功能相对较少。
网络各层的功能
网络各层的功能
一、 物理层
物理层是七层协议最底层 ; 物理层向链路层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 物理层屏蔽物理设备的差异 ; 物理层的功能是在 DTE 和 DCE 之间,为传输比特流所
需的物理层连接的激活、保持和去除提供机械的、电 气的、功能性和规程性的手段 ; 物理层局限自己的范围是在 DTE 与 DCE 之间的接口 ;
角度可以把网络分为五 层即应用层(A)、传 输层(T)、网络层 (N)、链路层(D)和 物理层(Ph),如图22 所示。
虚通信
A T N
PDU
A SAP
T
N
D
D
Ph
Ph 实通信
物理媒体
图2-2 网络的分层
概述
(2)分层的基本概念
一般各对等层的协议完成各层间的通信。 所有层间(包括物理层)的通信都是虚通信 。 只有物理媒体中实现的是实通信 。 各层间虚通信完成各层间协议数据单元( Protocol Data Unit,PDU)的传输,如TPDU(Transmission PDU)和 NPDU(Network PDU)等。 上层靠下层的服务才能使通信完成 服务通过层间的服务访问点 (Service Access Point, SAP,如TSAP、NSAP等)作为接口 。
网络各层的功能
链路层流量控制有两种方法: A、停等协议 B、滑动窗口协议
停止等待协议
网络各层的功能
B、滑动窗口协议 发送窗口是若干序列号的组合。开始时,集合为空集,窗口尺寸为0,每当发送 一帧,窗口上限向前滑动一步;每当接收一帧,窗口下限向前滑动一步。当窗口 上下限之差为窗口最大尺寸时,发送端不再发送任何新的帧。这样,序号包含在 发送窗口内的帧为已发送出去的帧,但尚未收到响应帧。对于接收窗口,则只是 序号落在窗口内的帧才能被接收端接收,接收窗口的大小始终不变,仅当一个窗 口所包含的帧都收到后,接收窗口才向前滑动一个窗口大小的位置。如图2-7 所示,W=4。
数据中心网络的拓扑结构与流量调度
数据中心网络的拓扑结构与流量调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数据规模的爆发式增长,数据中心网络在支撑信息传输和处理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
数据中心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流量调度对于数据中心的性能和可靠性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数据中心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流量调度的相关问题,并讨论现有的解决方案。
一、拓扑结构1. 层次式拓扑结构层次式拓扑结构是数据中心网络最常见的一种结构。
它将数据中心划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由多个交换机组成。
典型的层次式拓扑结构有三层和多层两种形式。
三层结构包括核心层、聚合层和接入层,核心层连接不同的聚合层,而聚合层则连接接入层。
多层结构则在三层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层次。
2. 带宽密集型拓扑结构带宽密集型拓扑结构是为了满足高带宽需求而设计的。
该结构采用了更多的物理链路和交换机,以提供更大的带宽容量。
例如,采用双向链路和多路径的Fat-Tree结构就是典型的带宽密集型拓扑结构。
3. 超大型拓扑结构超大型拓扑结构是为了应对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需求而提出的。
它将数据中心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由多个子数据中心组成。
子数据中心之间通过高速链路连接,而每个子数据中心内部则可以采用其他拓扑结构。
超大型拓扑结构能够提供更好的扩展性和容错性。
二、流量调度1. ECMP调度算法ECMP(Equal-Cost Multi-Path)调度算法是一种基于多路径的流量调度算法。
它将流量分散到多条路径上,以实现负载均衡和冗余。
ECMP调度算法根据流量特征和网络拓扑信息,选择最优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它可以提高网络的带宽利用率和容错性,增加数据中心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2. 传统的流量调度算法除了ECMP调度算法外,还有许多传统的流量调度算法。
例如,最短路径算法(Shortest Path)和最优路径算法(Optimal Path)都是常用的流量调度算法。
它们根据路径的距离、带宽和拥塞状况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传统的流量调度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已经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浅谈计算机多层交换技术应用分析
浅谈计算机多层交换技术应用分析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局域网络中信息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方法是三层交换技术,针对三层交换技术的实现原理和具体操作过程后,以现在高校的网络为主要分析对象,进行了三层交换技术的应用试验,并分析了研究的结果,根据实践的结果,初步拟定了校园三层网络的架构设计方案,结合了实际的软硬件情况,研究了设备的连接问题,IP的正确配置方法,通过正确的方法完成了三层交换技术的局域网信息安全构建。
为以后更广的推行多层交换技术提供了前车之鉴,为局域网的信息交换,提供了更安全的方式。
关键词:局域网三层交换技术网络安全1 关于多层交换技术1.1 技术问题简介多层交换技术应用较为广泛,许多大型企业在建立信息网络时,都采用多层交换技术,三层交换技术较为常见,采用该技术,可以使网络信息的交换过程更加合理、安全、高效。
三层交换技术,全程第三层交换技术,又名IP交换技术,是一种结合了传统观点的到的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
传统的信息交换过程是在OSI网络中的第二层数据链中进行的,而我们提到的第三层交换技术是在原有的第三层中进行的,这一层网络模型可以使信息的交换更加迅速。
如果可以使第二层交换机与第三层的路由合并起来,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依据第二层的地址传换数据包以加快通讯效率,这就是三层交换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
三层交换技术主要作用是可以高效的划分网段,打破了以前子网必须由路由器进行管理的局面,这种技术还使工程的经费大大减少,可以提高信息处理的效能,打破了以往的网络瓶颈。
但是,三层交换技术并不是想象的那样见但,使用技术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使网络交换器与路由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第三层交换技术的优势。
1.2 技术原理及方法1.2.1 原理根据下文中给出的三层技术原理示意图。
假定AB以前的通信都是由交换机完成的,对于可以支持第三层交换的交换机来说,在信息交换的过程中会记录它们的IP、MAC地址,当有其他主机如图中的C,要访问AB时,交换机会根据C发出的寻址包提供AB的MAC地址,C 可以根据MAC地址与其进行通信,通信的过程中,路由完全没有参与,所以即使AB与C分别位于不同的子网之中,也可以直接通过MAC来通信。
一种多层分布式应用系统安全传输机制的研究
(. o eeo fr t nE g er g S a ga nvr t, h ou n G a go g 1 C l g fnomai n i e n , h ou nU i s y S a ga , u n d n l I o n i ei
参数设 置 、 题 回收及 相关管理 等 : 务 中心 负责 试 考
() 5 无论是上传还是 下载 , 上级 We b都响应 状态消息进行传输成功与否的指示 。 依此设计出的系统传输逻辑图如图 2 所示 :
O 引言
计算机技术结合通讯技术所产生的网络应用 发展得非常迅速 ,多层次分布式网络应用模型越 来越得到用户的肯定 , 这种系统适合于分层 次管
理, 功能配置灵活, 符合大多数应用环境 的实际需
试系统为研究背景 . 设计 了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 传输方案 , 主要解决两方面的传输安全问题 : 一是 浏览器与 We 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安全问题 . b 二是 分布式 We 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安全 问题。 b 特别提
.
中图分 类 号 :P9 . T 330 8
文 献标识 码 : A
Re e r h o a e t a s iso e h n s b s d o s a c n s f r n m s in m c a im a e n m u t- ir d srb t d s se li t it i u e y tm e
出了 We — b间实现安 全透 明的后 台传输 技 b We 术 , 应工 程 的需 要 。 以适
求。 对于这样一种复杂的应用系统设计 . 涉及的领 域很多,本文仅从系统信息的安全传输角度进行
互联网的组成
互联网的组成互联网是当今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仅推动了科技进步,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那么,互联网到底由哪些组成部分构成呢?本文将从硬件设备、网络结构和数据传输等方面,为您介绍互联网的组成。
一、硬件设备互联网的基础是由大量的硬件设备组成的。
这些设备包括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光纤等。
服务器是互联网的核心,负责存储和处理大量的网络数据。
而路由器和交换机则负责将数据包传递到目标设备。
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可以高效地传输大量的数据。
这些硬件设备的稳定性和高效性,直接决定了互联网的速度和可靠性。
二、网络结构互联网是由一个庞大的网络结构组成的。
它采用了分布式的网络架构,包括了多层和多级的网络设备。
最顶层是由国际级的骨干网络组成,负责将数据从一个大区域传递到另一个大区域。
下一层是由运营商提供的地区网络,负责将数据传递到城市或地区。
再下一层是由企业或个人提供的局域网,用于内部信息传递。
这样的网络结构使得互联网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和鲁棒性。
三、数据传输互联网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数据传输来实现信息交流。
数据传输主要分为两种方式:点对点传输和广播传输。
点对点传输是指数据从发送方直接传递到接收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而广播传输则是将数据同时传递给所有连接到互联网的设备,以实现信息的广泛传播。
这两种方式的结合,使得互联网既能够进行私密的点对点通信,又能够进行信息的公开共享。
四、协议与标准为了保证互联网上的各种设备和应用能够正常运行,必须有一套统一的协议和标准。
例如,TCP/IP协议是互联网最常用的协议之一,它规定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和格式。
DNS协议则负责将域名转换成IP地址。
HTTP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递Web页面和数据。
这些协议和标准的共同作用,使得互联网上的设备能够互相通信和交流,实现各种功能和应用。
五、应用与服务互联网的组成还包括了各种应用和服务。
互联网上的应用有很多,包括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在线购物、视频会议等。
基于多层架构异构网络的数据传输与接收研究
基于多层架构异构网络的数据传输与接收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重要手段。
然而,单一类型网络的容量和性能都有一定限制,这就需要利用多种网络进行联合使用。
而异构网络的应用,也成为了当前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
多层架构异构网络的数据传输和接收,也是该领域中的重点内容。
一、多层架构异构网络的定义与特点多层架构异构网络是一种基于多个不同类型的网络进行整合的网络体系结构。
它将传统的同构网络的不足之处进行了优化和补充,将不同种类的网络合并为统一的网络环境,从而实现了广域的数据传输和接收。
多层架构异构网络的主要特点如下:1. 网络类型多样性:多层架构异构网络可以包括不同的网络类型,如LAN、WLAN、MAN、WAN等,以及不同的协议和技术。
这些网络可以在物理、数据链路和网络层次进行协同工作,实现整个网络的高效稳定运行。
2. 数据传输可靠性:异构网络的设计可以实现数据传输的冗余,从而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减少数据丢失的可能性。
同时,在数据传输时,还可以将数据分包和组包传输,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3. 网络资源共享:异构网络可以实现各种网络资源的共享,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数据存储等。
这些资源的共享,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而且可以大大降低企业和个人的成本。
二、多层架构异构网络的数据传输与接收技术1. 分包和组包技术:在多层架构异构网络中,数据通常以分包和组包的方式进行传输。
这种方式可以将大型数据文件分成若干个小的数据包,从而可以缩短网络数据传输的时间。
同时,在一些网络带宽较小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数据压缩技术进一步减少数据传输量。
2. 数据冗余技术:数据冗余技术是一种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技术。
通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添加冗余数据,可以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中出现的错误,从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目前,最常用的数据冗余技术是奇偶校验码和纠错编码。
3. 多路径传输技术:多路径传输技术可以同时利用多个网络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TDCS系统网络的特点信息传输过程
TDCS接入层网络结构
2021/6/4
12
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 理而来,供大家参考,
感谢您的关注!
为了保证TDCS覆盖全国铁路,需将TDCS构成一个非常庞大和复杂的广 域网,要建设成为一个网络性能优良、具有很强扩展能力和升级能力的 网络系统。目前网络结构设计中常采用层次化的网络设计原则,TDCS的 设计分为三层网络体系结构。
2021/6/4
1
TDCS系统网络体系结构
• 核心层:铁路总公司调度指挥中心TDCS。是现代化铁路运输调度指挥 的心脏。以铁路总公司调度指挥中心大楼为主体,构成一个为调度指 挥服务的局域网;通过专线通道、数据网链路、路由器与18个铁路局 调度指挥中心远程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并建立全路有关专业技术资 料库。铁路总公司调度指挥中心能获得各铁路局分界口、重要铁路枢 纽、主要干线等的运输状况和TDCS基层网等实时信息。
核心层
区域层
接入层
2021/6/4
2
TDCS系统网络体系结构
• 区域层:各铁路局调度所TDCS。在各铁路局所在地建有 铁路局调度所中心局域网。铁路局调度所通过专线通道、 数据网链路、路由器与铁路总公司、相邻铁路局调度所远 程连接,进行信息交换。铁路局调度所TDCS具有列车调 度指挥功能,其功能不仅是指挥和管理中心,同时也是行 车控制中心,对于部分区段和车站,铁路局控制中心还可 在TDCS的基础上发展调度集中(CTC),实现对列车进 路的自动控制。
2021/6/4
10
TDCS接入层网络结构
• TDCS基层网主要由车站计算机网络设备、车站分机采集及控制设备、 车站值班员终端三部分组成,
2021/6/4
11
• 车站计算机网络设备 主要由以下设备构成: 网络集线器、路由器、 调制解调器。
基本信息论8多用户信道
多用户信道容量区域
01 02 03
容量区域定义
多用户信道的容量区域是指在给定信道条件下,所有可能 的用户速率组合构成的集合。在这个区域内,存在一种编 码方式使得接收端可以以任意小的错误概率恢复出所有用 户发送的信息。
容量区域性质
多用户信道的容量区域通常是一个凸集,这意味着在这个 区域内,任意两个速率组合的线性组合仍然属于该区域。 此外,容量区域的边界代表了信道的最大传输能力。
02 多用户信道模型
离散无记忆多用户信道
01 02
信道输入与输出
离散无记忆多用户信道(Discrete Memoryless Multiple-Access Channel, DM-MAC)的输入和输出都是离散的,且信道的输出仅与当 前的输入有关,与过去的输入无关。
信道特性
DM-MAC允许多个用户同时发送信息,每个用户的输入信号经过信道 后,在接收端叠加形成输出信号。信道的特性由转移概率矩阵描述。
将频率划分为若干子信道,每个用户在独立的子信道上传输信息, 实现并行传输。
正交频分复用(OFDM)
采用正交子载波进行数据传输,具有高数据速率和抗干扰能力。
多载波调制(MCM)
将高速数据流分解为多个低速数据流,分别调制到不同子载波上进 行传输。
码分复用策略
码分多址(CDMA)
利用扩频技术,为每个用户分配一个 独特的扩频码,实现多用户同时同频 传输。
信息论的基本概念
信息论研究信息的传输、存储和 处理,涉及的基本概念包括信息 熵、信道容量、编码定理等。
多用户信道概述
多用户信道的定义
多用户信道是指多个用户共享同一物 理信道进行通信的信道模型,是信息 论研究的重要分支。
多用户信道的分类
考虑高度层的多层空中交通网络模型构建与分析
考虑高度层的多层空中交通网络模型构建与分析摘要:航空运输系统包含了机场、航路和管制扇区等多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任何一个子系统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转。
空运系统是我国民用航空运输的核心系统,其结构与特征研究对于提升我国民用航空运输的基本安全性、高效性、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多层空中交通网络;抗毁性;高度层;线图理论引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各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民航以其高效率、短时间的优势,成为了越来越多的旅行者的首选,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民航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新时期民航业的总体工作思路,实现了民航业从一个航空大国向一个航空强国的历史性飞跃,《“十四五”发展规划》将为民航业的多个方面拉开序幕。
但是,目前我国的航空运输仍然面临着产业规模不大、市场活力不足、保障能力不强、运输效率低下、关键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
通用航空的发展,航空物流运输,以及多部门协同的发展,还有待提高,管理制度有待改进。
一、基于高度层的复杂网络理论基础钱学森给出了一个更为严谨的定义,即当网络具有自组织、自相似、吸引子、小世界等特性,且在无标度范围内具有某些或所有特性时,这些特性被称为复杂网络。
在现实世界中,有很多种类的复杂系统,都可以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来对其展开研究,通常,复杂网络是由多个结点组成的,结点代表着不同的结点,而结点的结点是结点的连接,结点的状态是随时间变化的,其变化不仅与结点自身有关,还与其周围结点的耦合程度有关。
如果网络的连接边是有方向的,那么这个网络就是有方向的,反之,这个网络就是无方向的;当连接边的权值代表了节点间的距离代价或时间代价时,这个网络就是一个有权的网络,反之就是一个无权的网络。
同时,它还被广泛用于刻画复杂网络的结构,一方面,它能够刻画网络中各结点间的联接关系,能够真实地反应网络的最基础的拓扑特征;另一方面,它还能够方便地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网络中的各类性质进行分析。
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和方法
⽹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和⽅法
⽹络信息传播的特点:
1.各种传播形态并存。
2.多种传播⽅式并举。
3.⾼度的交互性。
4.⾼度的灵活性。
⽹络信息传播的⽅法:
⽹络传播是多层⾯的。
过去,⼈类传播中
的⼈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众传播四⼤类型相互独⽴,互不联系,⽽在⽹络传播
(它们分成四个层级,共同组成⽹络传播)的传播⽅式可分为以下四种:
1个⼈对个⼈的异步传输,如电⼦邮件.
2多⼈对多⼈的异步传输,如新闻讨论组、电⼦公告牌和电⼦论坛等。
3个⼈对个⼈、个⼈对少数⼈、个⼈对多数⼈的同步传播。
如多⼈⽤户游戏,在线聊天室等。
4多⼈对个⼈、个⼈对个⼈和个⼈对多⼈的异步传播.主要指信息接收者在⽹上寻求信息的活动,如⽹页和远程通信等。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2章信息技术发展-题库
1.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在()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整合,特征提取等,应用一系列态势评估算法,生成网络的整体态势情况。
A. 安全应用软件B. 安全基础设施C. 安全网络环境D. 安全大数据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必须会。
P48页。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是在安全大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整合、特征提取等,然后应用一系列态势评估算法生成网络的整体态势状况,应用态势预测算法预测态势的发展状况,并使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将态势状况和预测情况展示给安全人员,方便安全人员直观便捷地了解网络当前状态及预期的风险。
2.()是指一个操作系统中多个程序同时并行运行,而()则可以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而且每一个操作系统中都有多个程序运行,()只是单CPU模拟双CPU来平衡程序运行性能,这两个模拟出来的CPU是不能分离的,只能协同工作。
A. 虚拟化技术多任务超线程技术B. 超线程技术虚拟化技术多任务C. 虚拟化技术超线程技术多任务D. 多任务虚拟化技术超线程技术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虚拟化,必须会。
P52页。
多任务是指在一个操作系统中多个程序同时并行运行,而在虚拟化技术中,则可以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而且每一个操作系统中都有多个程序运行,每一个操作系统都运行在一个虚拟的CPU或者虚拟主机上。
超线程技术只是单CPU模拟双CPU 来平衡程序运行性能,这两个模拟出来的CPU是不能分离的,只能协同工作。
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从网络的作用范围可将网络类别划分为个人局域网(P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公用网(Public Network)、专用网(Private Network)B. 软件定义网络(SDN)是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是网络虚拟化的一种实现方式,它可通过软件编程的形式定义和控制网络,其通过将网络设备的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开来,从而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使网络变得更加智能,为核心网络及应用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多层卫星网络结构设计与分析
多层卫星网络结构设计与分析本文将探讨多层卫星网络结构设计的概念、方法、挑战和未来趋势。
随着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卫星网络逐渐成为信息传输的重要手段,而多层卫星网络结构是其中的核心部分。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中,卫星网络作为信息传输的重要手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尤其在航天、军事等领域,卫星网络的作用更为突出。
然而,随着人们对信息传输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卫星网络已经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多层卫星网络结构应运而生。
多层卫星网络结构是指由多个卫星网络节点组成,具有高效信息传输能力的网络结构。
相比传统的卫星网络,它具有更高的信息传输速率、更低的传输延迟和更好的网络鲁棒性。
多层卫星网络结构的设计与实现,既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传输需求,也是未来卫星网络发展的重要方向。
多层卫星网络结构设计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
要选择合适的卫星网络节点。
节点数量、分布和质量都对网络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要考虑卫星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结构、网状结构等。
还要考虑卫星网络的路由协议、通信协议和网络安全等问题。
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整体优化。
在分析和讨论多层卫星网络结构设计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多层卫星网络结构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成本,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权衡其性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多层卫星网络结构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虽然多层卫星网络结构具有许多优点,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星载设备故障或敌方攻击时,其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优化设计、降低成本和提高网络的容错性能。
多层卫星网络结构作为未来卫星网络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巨大的优势和潜力。
然而,它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技术难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多层卫星网络结构的发展和应用,未来的研究需要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设计:进一步降低多层卫星网络结构的复杂性和成本,提高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2)技术创新:研发更高效、更稳定的通信协议和路由算法,以提升多层卫星网络的信息传输效率。
如何建立跨楼层局域网
如何建立跨楼层局域网现代办公环境中,很多公司或机构的办公楼往往由多层楼组成。
为了实现不同楼层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传输,建立跨楼层局域网是一项必要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如何建立跨楼层局域网的步骤和方法,并提供一些建议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馆区网络规划首先,在建立跨楼层局域网之前,需要对整个馆区进行网络规划。
这包括了确定每个楼层的网络需求、网络设备的放置位置以及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等。
一个合理的网络规划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管理效率。
在规划过程中,要考虑到楼层之间的物理布局、网络覆盖范围和预算限制等因素。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网络设备和技术,如路由器、交换机、无线接入点等,并设计出合理的拓扑结构,如星型、环型或树型等。
二、布线和设备安装在规划完成后,需要进行布线和设备安装。
首先,根据网络规划图,确定每个楼层的布线路径,包括电缆走线、管道规划和设备安装位置等。
确保布线路径简洁明了,并避免干扰源和电磁干扰。
然后,进行实际的布线和设备安装工作。
选择高质量的网络电缆,并按照标准进行连接和固定。
设备的安装位置要考虑到便于维护和管理,同时要注意防火和安全等因素。
三、设置网络参数网络布线和设备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网络参数的设置。
这包括IP地址的分配、子网掩码的设置、网关的配置等。
通过设置正确的网络参数,可以确保数据的有效传输和设备之间的通信。
此外,还要设置网络的安全策略,如访问控制列表(ACL)、防火墙和虚拟专用网(VPN)等。
这可以保护网络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信息泄露。
四、网络测试和优化网络参数设置完成后,需要进行网络测试和优化。
使用网络测试工具,如网络分析仪或传输测试工具,检查网络连接的质量和性能。
如果出现问题,及时调整网络设备和参数,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效率。
在优化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强跨楼层局域网的性能。
例如,使用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对网络进行划分,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另外,使用负载均衡技术可以平衡网络流量,避免某些设备过载。
网络 通讯 原理
网络通讯原理
网络通讯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和传输的过程。
其原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
首先是物理层,它负责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通过物理介质传输。
常见的物理介质有双绞线、光纤和无线电波等。
接下来是数据链路层,它负责将物理层传输的比特流划分为帧,在通信的两端进行传输错误的检测和校正。
常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以太网和无线局域网等。
然后是网络层,它负责将数据分组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
网络层使用IP协议来为数据报提供源和目标地址,并进行路
由选择。
传输层负责在源主机和目标主机之间建立可靠的端到端连接。
常用的传输层协议有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最后是应用层,它是网络的最高层,负责为用户提供不同的网络应用服务。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有域名系统(DNS)、超文
本传输协议(HTTP)和文件传输协议(FTP)等。
总的来说,网络通讯的原理是通过不同层次的协议和技术,将信息分组并传输到目标主机,并在目标主机上进行解析和处理,以实现信息的交流和传输。
二层通道的建立
二层通道的建立
二层通道的建立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它可以大大提升网络传输效率。
以下将为大家介绍二层通道的定义、建立方法、优势以及注意事
项等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指导。
一、二层通道的定义
二层通道指的是在现有网络架构基础上,另外建立一条“隧道”,形成一个二次加密环境,从而实现信息传输。
通俗来讲,就是在传输
过程中再次加密,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二、二层通道的建立方法
二层通道的建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择一款支持二层通道的软件,例如VPV、OpenVPN等。
2. 在服务器端以及客户端分别安装这款软件。
3. 采用相同的加密算法以及密钥,进行通信。
4. 建立连接后,就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了。
三、二层通道的优势
1. 高效快速:没有多余的管理带宽和负载,可以让数据直达目的地,提高传输速度。
2. 安全可靠:采用了多层加密,在网络信息传输的过程中起到了保障作用。
3. 灵活性:网络的拓扑结构自由度大,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搭建。
四、二层通道的注意事项
1. 在建立二层通道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加密算法和密钥的选择,以确保通信的安全性。
2. 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都要安装相同的软件版本,并且确保软件配置的准确性。
3. 在建立二层通道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网络的拓扑结构,避免产生互相冲突、干扰的情况。
总之,二层通道的建立可以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同时还能保障传输的安全性。
如果你希望在网络传输中获得更好的体验,不妨尝试一下二层通道技术。
OSI参考模型讲解
OSI参考模型的分层禁止了不同主机间的对等层之
间的直接通信。因此主机A的每一层必须依靠主机A相邻层
提供的服务来与主机B的对应层通信。
假设主机A的第四层必须与主机B的第四层通信,那
么主机A的第四层就必须使用主机A的第三层所提供的服务
。第三层通过一个服务接入点(SAP)给第四层提供服务
,这些服务接入点使得第四层能要求第三层提供服务
物理层
链路层协议3 物理层协议3
数据链 路层
物理层
物理介质 路由器 通信子网 路由器
物理介质
• 逻辑通信:位于不同主机和网络设备中同层通信实体间的对话,对话遵 • 循某一特定协议,且每层协议各不相同; • 传输层及以上层不同主机通信实体间的逻辑通信是直接点对点的通信, • 下3层中主机与路由器和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的通信也是直接通信,且同 • 层通信协议不尽相同。
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分层模型的优点
解决通信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问题: 语言层解决不同种语言的相互翻译问题(汉-日) 媒介层解决信息传递: 语音(电话)/文字(传真)
分层模型的优点
高层屏蔽低层细节问题 概念层只关心会话内容, 不关心语种和会话方式 语言层只关心语种, 不关心会话内容和方式 媒介层只关心信息的传递, 不关心信息的内容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各层以及其协议的结合,称为
网络的体系结构。换言之,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即
是对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该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
义。即计算机网络应设置哪几层,每层应提供哪些功
能的精确定义,至于功能如何实现,则不属于网络体
系结构讨论的范围。换句话说,网络体系结构只是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层网络的信息传输在过去几年里,关于不同类型信息交流的多层网络信息传输已经成为人们感兴趣的课题。
特别是它对于不同平台使用者交流的象征性作用。
这种信息交流网络的数学描述被命名为多层网络,在多层网络中每一层都有一种相互作用。
它已被证明,这些网络上的顶部的扩散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不能被解释的原生叠加的单层扩散现象,但需要整个结构的相互关联的层。
然而这种关于多层网络的描述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社会网络对于不同社区具有相同兴趣的个人或者其他社会阶层的人具有很强的中型构造。
在这次工作中,我们学习社区结构在多层网络中传输信息。
最后的目标是理解并且量化,如果在个体层存在定义好的社区结构,联合整个网络的多层结构,加强或者恶化信息包。
1.简介由于不断增加的信息和商品通过网络传输,网络传输特性的学习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中最主要的关注点是如何让信息在网络中的扩散容量更大并且传输时间更短。
信息被组织成单元(包)。
包的处理和分发需要一个有限的时间。
包的路由策略和网络拓扑结构在网络拥塞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现实设计中,像在线网络,人们对于网络拓扑结构的了解仅仅限制在本区域的影响之下。
因此,大部分的关注点被定义为“寻找”:发送信息的过程就是寻找到达目的地的路径。
再者,假如结点处理并且分发包的能力是有限的,拥塞的问题将会出现。
如今已经被证实,不论在现实网络中还是模型传输网络中,当流量超过临界值时就会出现网络崩溃。
总体来说,大部分现实设计的系统都包括多层子系统和联系层。
当尝试去理解整个系统时重要的是把系统的特性考虑在内。
更为重要的是多层网络传统网络理论的概括。
直到现在,网络的描述建立在单个和组合的联系的快照,它是一种在特定时间窗口下的瞬时的或者累积的联系。
当尝试去理解一个多层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些不同的时间视图和共存的由现实网络交互组成的结构模块)错综复杂的可变性时,这种描述是有限的。
e-社会网络正在不断的改变,包括一些与短时间的或者长时间的联系。
兴趣组逐渐发展并且壮大,于此同时个体结点在相同的时间通过不同的兴趣参与其中。
对于这种复杂性的精确描述需要考虑到这种相互作用的区别和它们随着时间的发展。
在过去两年里,研究网络理论的科学社区一直集中于这个问题并且提出了一种解决方式命名为多层网络结构。
一般来说,网络科学家集中关注于多层网络的流量,并且这种拓扑结构的结果已经被证明是远离琐碎的。
举个例子,作者发现了多层结构的顶端一个一般扩散的过程能够加速那些低扩散的层。
它也能够引起一个超级扩散的过程增强所有层的扩散。
当多层网络中层之间的传输速度比层内的传输速度快时,这种显著的结果将会出现。
这些后果的随机行走在扩散的离散表示中也观察到,并对多重结构的适航性明确的后果。
现在我们集中注意力来研究信息在多层网络顶部的传输过程。
我们的目标是确定一个多重网络赋予社区结构的影响。
在信息传输的动态性方面模块化层次。
最后我们观察一个特殊的建立,在那儿复杂网络被建立,解析信息传输的拥塞。
我们的结果显示当不同层的社区结构是等价的并且社区重叠,多层网络对于拥塞能够提供更好的恢复力,因此多层网络系统比起个体网络系统也会提高信息的传输。
另一方面,当社区结构是不同的但是社区仍然重叠的,多层网络结构提供一个平衡的环境,在该环境中系统的效率是平均的。
在中间情况下,也就是所有层和社区重叠的社区结构是相似的,多层网络结构的效果是毁灭性的,还会通过降低系统阻塞的开始来阻碍信息传输。
2.材料与方法已经定义好的动态模型考虑到信息被分成包以原子的形式在网络中从初始结点传输到目的结点。
每个结点都是可以存储一些包的一个独立的代理。
然而,为了能有一个现实交流的快照,我们必须假设结点有一个固定的容量去操作和传输包。
意思就是一个结点传输两个包的时间要大于一个包的时间。
这种物理的约束在传输信息方面起源于网络拥塞。
当一个特殊的代理接收到的信息量过大时,它不能处理完所有的包并且有些包经过很长时间都没有被处理。
在这个学习当中,我们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当系统拥塞发生时主要取决于多层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别是与它的社区结构的联系。
3.信息传输的动态性模型的动态性是这样的:在每个时间点t,每个结点以速度p创建信息包。
因此,p是一个可控参数(p值越小表示包生成的密度低,p值越大表明生成了大量的包)。
当一个新包生成时,网络中一个随机的结点将作为目的结点。
因此,在时间t+1,t+2,...t+T内,包传输向目的结点。
当一个包到达了目的结点,那么它将传输结束并且从网络中消失。
包在网络中的传输时间不仅与路径的长度有关,还与分享该路径的包的数量有关。
高负载的结点,即高容量的积累的数据包,将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发送数据包,换句话说,数据包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通过高阻塞的网络区域。
我们假设,没有概率丢失的情况下,结点在单位时间段只能处理一个包,没有传输的包将被存储在每个结点的一个先进先出的队列中。
路径的选择由路由策略决定并且随机选择最突出的策略。
然而,必须重点指出,模型是不确定的。
举个例子,两个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也许有多条,随机选择一条来传输包。
再者,当有几个包同时进入队列时先后顺序是没有定义的。
个体层网络原始的工作显示低的包注入率p不会在任一结点上产生累积。
再者,到达结点i的包的数量是规定好的,平均为pBi/(N-1),其中Bi为结点i的有效介,N为网络中的结点个数。
有效介的定义是:穿过结点i的路径个数与穿过网络的总路径个数的比率。
当结点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包比传输出去的包多时,拥塞就会出现,即pBi/(N-1)>1。
因此,最先崩溃的结点是有效介值最大的结点。
即Bi* = max(Bi),最大的注入网络的比率(网络是无拥塞的),也就是关键注入网络比率pc=(N-1)/(Bi*)。
其他结点崩溃的条件是更大的注入网络比率。
然而,直到现在,没有人知道如何计算关键注入网络比率因为它不仅取决于拓扑结构的有效介而且取决于整个网络的拥塞状态。
路由动态特性的普遍化暴漏在多层网络中,包到达a层i结点的个数为pLBia/(N-1),其中L为多层网络的层数,Bia为a层i结点的有效介。
因此,关键注入网络比率依旧取决于有效介,它封装了路由策略和网络拓扑结构。
pc=((N-1)/L)/max(Bia)。
下一步,我们扩展一下多层网络有效介的定义去允许计算出现拥塞的状态。
2.2.多层网络有效介的计算多层网络主要方法的扩展不是直接的,需要特殊考虑。
在一些情况下,一些扩展是有可能的并且取决于目前的问题。
把个体网络的主要方法运用到多层网络必须要做出几步扩展。
我们遵循De Domenico的描述:这在数学上是基于多层网络的张量形式主义。
我们首先定义多层网络上两个个体s和t之间有一系列的结点,通过层内与/或者层间的边相连。
注意这个定义我们只考虑了结点没有考虑层。
这种缺乏区别的定义是因为在多层网络结构中,不同的节点副本在不同的层对应于相同的个体(社交网络)或位置(交通网络),因此,更重要的是知道是否有包到来而不是在哪一层。
图表1显示了多层网络中两个结点之间的路径(没有繁琐的效果需要考虑因为隔层的出现影响着穿过网络系统的路线)。
假设在多层网络拓扑结构中一条路径的定义是:a层i结点中有效介Bia可以作为路径(穿过a层i结点的任何可能的路径对(s,t))的一部分,有些情况下很容易得到结点i与层无关的有效介。
在这种情况下有效介可以通过i代表的每一层的贡献的累积得到,Bi=累加(Bia)。
对于有效介最短路径的一种特殊的情况,从任一层s结点到任一层t结点每走一步都被限制在最小距离的道路上。
距离函数还必须把路径上的每条边的权重考虑在内。
在这次工作中,没有概率丢失,我们假设边的权重是同等单位长度,并且定义路径长度是穿过的边数。
两个结点的最短路径可能会退化,因此最短路径的建立也许包含单层网络的最短路径(传统最短路径)和切换层的路径(纯多层网络路径)。
通过对最短路径的精确计算,我们必须特别关注路径退化。
一个好的并且有效的算法被发现了。
与最短路径有效介类似,随机路径有效介取决于网络传输过程的定义。
一个随机路径被定义为:在每个时间点上,下一个被访问的结点与上一个被访问的结点被选中的概率是相同的。
随机路径有效介通常是计算从网络的邻接矩阵得到转移矩阵。
对于多层网络随机路径的细节描述看【17】。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使用传统的随机路径定义。
对于随机路径有效介,路径退化是巨大的,因此计算所有可能的个体随机路径是不切实际的。
幸运的是,随机路径有效介可以用矩阵求逆和吸收随机游走来有效的计算。
2.3.多层网络社区结构复杂系统的网络代表具有社区结构,这意味着它们之间有稀疏连接的结点的存在。
众所周知,在多层网络的最顶层运行的动态过程在社区结构上有很大的独立性,这个对过程或好或坏的影响。
当在多层网络的不同层建立社区结构时,对于整个系统的影响不能像琐事一样被忽略。
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设置(社区结构:社区完全重叠的层次和网络中每个结点保持恒定的程度)去发现社区在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基本影响。
每个多层网络包括两层。
每层包含256个结点分布在4个社区中(每个社区64个结点)。
链接是以这种方式形成的:社区内部的密度通常比它们之间的密度高。
网络在每一层独立的形成,导致在一个两层复杂网络中每一层用不同的社区结构。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考虑到12种不同的复杂社区结构和300中不同的实现方式。
对于它们,我们规定最底层为Kin=31和Kout=1(31条边在社区内,1条边连接社区外面),它展示了清晰的和强壮的社区结构,并且我们改变最顶层的社区结构(它的范围从原先的强壮的块结构到一个更薄的更细微的社区结构)Kin=20和Kout=12。
我们用一个混合参数(u=Kout/k)量化L2层社区结构的长度。
图表2显示了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网络的3种实例。
3.结果要估计社区结构对于多层网络在信息传输方面的影响,我们评估信息传输动力学的几个方面,命名为最短路径分配,即每个结点中包的迁入速率和网络的关键注入速率。
图表3显示了多层网络在不同层的最短路径分配。
在这种情况中(每一层的社区结构相同),多层结构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负载平衡在层1和层2路径相同的部分。
总体来说,我们可以总结出:对于整个系统表现来说多路传输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为只有很小一部分路径(0.5%)使用了整个多层结构。
事实上,只有这种情况下会使用多层网络全部层:原点和目的结点在不同的社区中。
当我们在第二层增加混合参数时,它的社区结构被稀释了,增强了社区之间的交流但是阻碍了内部信息的传输。
这种影响在图表3中非常明显出:在第二层大量增加了社区外的游历并且在第一层增加了一小部分社区内的路径。
于此同时,the improvement of intercommunity paths in the more diffuse layer yeilds a disappearance of the (already small number of)shortest paths using both layers.要评估系统微观的表现,我们来展示怎样用混合参数来改变每个结点包迁入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