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共8课时)
2024年春季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3.数学手抄报:组织学生制作数学主题的手抄报,通过绘画、文字等形式展示他们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十七、教学评估与反馈周期
1.定期评估:每个教学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书面评估,以测试学生对100以内数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修订日期:________
修订内容:
1.根据学生反馈,增加了更多实际操作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调整了教学活动的时间分配,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
3.增加了学生的自我评估环节,鼓励学生自我监督和反思学习过程。
4.根据教学评估结果,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微调,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避免机械记忆:避免让学生机械记忆数字,而应通过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概念。
十四、教学总结
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100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大小关系,并进行数的排序。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反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家校合作和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部分学生对于数的大小比较的理解不够深入。
改进措施:
1.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加强练习。
2.设计更多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数的大小关系的理解。
3.继续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
十六、教学延伸活动计划
1.数学游戏周:安排一周的时间,每天设置不同的数学游戏,如数独、找规律、速算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数学技能。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共8课时)
《100 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 1 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33—35 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 100 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感受 100 以内数的大小,建立 100 以内数的概念与数感。
2.使学生知道 10 个一是十, 10 个十是一百,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百。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渗透估计、优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数出 100 以内的数,建立100 以内数的概念与数感。
教学难点:数“拐弯数”,即: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初步感知(一)情境创设:在绿绿的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课件呈现)1.数羊:课件一只只的呈现,让学生数出1— 20 只之后,一起将百羊图呈现出来。
2.估羊:估计一下,这里来了多少只羊?(1)先让学生估计,大概多少只,并说出自己的估的结果;(2)老师在课件上圈出10 只,再让学生估,并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估的。
3.验证:老师在课件上10 只 10 只地圈,学生 10 个 10 个的数。
一直数到100。
【设计意图:借助主题图,为学生提供现实素材,初步认识 100,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意义。
】(二)点明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 100 以内的数,来学习数数与数的组成。
(板书)(三)认识比较:谁来说一说:我们把100 和我们以前认识的20 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受吗?【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 100 有多少后,进一步体会 100 比以前学过的 20 多得多,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一)在操作中体会:1.数一数,摆一摆:要求学生一边数数,一边一根一根地拿出小棒。
(1)数到 21 根时停下来。
当学生手里拿着一大把小棒时,老师提出要求:谁能想办法,让别人一眼就知道你手里有多少根小棒呢?引导学生用10(也就是成捆的小棒)来帮忙,因为我们以前学过 10 个一是十;将 20 摆成两捆加一根。
2024年春季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十五、教学安全管理
1.确保教学环境安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确保教室环境安全,无安全隐患,如妥善管理教学工具,避免学生误伤。
2.教育学生安全意识:教师应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使用教学工具时注意安全,不做危险动作。
3.应急处理:教师应掌握基本的应急处理技能,如学生发生意外伤害时,能够及时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并联系校医或家长。
2.练习题库:提供一系列针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比较大小方法的练习题,供学生在课堂和课后使用。
3.教学参考书列表:列出一年级数学教学参考书和相关教育资源,供教师进一步学习和参考。
二十、教学后记
在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记录以下内容:
1.教学亮点: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创新思维和优秀作业,作为教学成功的案例。
(3)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数数,从1数到100,让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顺序。
2.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1)教师出示两张数字卡片,分别为“23”和“45”,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两个数哪个大?哪个小?”
(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较方法:比较两个数的十位数,如果十位数相同,就比较个位数。
3.练习与巩固
十七、教学持续发展
1.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
2.课程内容更新: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入新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保持教学活力。
3.教学反馈循环:建立教学反馈循环机制,教师应定期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1.教学反馈:在课后,教师应收集学生对本节课教学的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
2024年春季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③教师总结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强调数的大小关系。
(2)学习数的大小比较
①教师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②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③教师总结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强调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3.实践活动
(1)教师出示一些关于100以内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十一、教学评估
1.课堂表现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来评估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大小比较的理解程度。
2.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3.单元测试评估: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一次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的知识掌握情况。
3.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研讨会,以提升教师的数学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4.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营造一个支持性、鼓励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数的大小比较。
2.教学难点: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
b.教师逐步展示10-100的数,让学生发现数的排列规律,并引导学生自主尝试读写。
c.教师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如1比0多1,10比9多1等。
(2)学习数的大小比较
a.教师通过实例,如展示两堆不同数量的物品,让学生直观理解数的大小比较。
2024年春季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
六、教学评价
1.评价目的:
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以及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的能力。
2.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及对问题的反应。
十一、教学拓展活动
1.数学角:在教室设立一个数学角,展示学生制作的数字卡片、数的组成作品等,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数的探索和游戏。
2.数学日记:鼓励学生记录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增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数学竞赛:组织数学知识竞赛,如速算比赛、数独挑战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竞争意识。
3.教学参考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等。
九、教学时间
1课时(40分钟)
十、教学注意事项
1.注重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不同的关注和指导。
2.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十三、教学评价记录
1.评价记录表:
-设计一份评价记录表,记录学生在数数、识数、写数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表现。
-定期更新评价记录,以便跟踪学生的进步情况。
2.家长反馈:
-通过家长会或家访,收集家长对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反馈,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情况。
十四、教学总结
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的顺序、大小比较和数的组成。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数学素养。通过教学反思和评价,教师能够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巩固练习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2、使学生能进一步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3、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并记住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
教学重点:1、进一步正确熟练数、读、写100以内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
2、会整十整十地数。
教学难点:1、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2、能很快数出过九的数。
教学过程:一、复习:1、全体从1数到1002、指名按要求数数或全班一起数。
从27起,一个一个地数到38从60起,十个十个地数到100从47起,一个一个地数到60从35起,五个五个地数到70从89起,一个一个地数到38从74起,一个一个地往前倒数到523、教师出示幻灯片,摆小棒,全班同学一起快速回答所摆小棒表示多少。
(用“有()个十和()个一”的形式回答问题)二:新课:1、教学例三教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这里一共有几根小棒?”(一共有35根小棒)“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那么3个十和5个一又组成多少呢?”2、巩固:(1)学生同桌2人摆小棒,先由右边说5个数,左边同学摆小棒,再互换。
读数的同学注意观察摆小棒的同学摆对了没有。
教师巡堂并指导。
(2)脱离小棒说数的组成:①由教师说数,学生回答数的组成。
②同桌2人一人说数,一人说数的组成,每人朔个数。
③教师点学号,指名个别说说自己的学号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练习:做33页,做一做和37页练习七第5题和第7题(可先独立完成,再指名答)四、布置课堂作业:1、写出48后面7个数来。
2、写出个问数字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来。
3、填空:47、---、49、---、51、---、53、---、55、---10、20、30、---、50、---、---、---45、50、55、---、65、---、---、---4、49由()个十和()个一组成60由()个十和()个一组成87由()个十和()个一组成五、课堂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板书设计:数数数的组成例3:先摆3捆,每捆10根,再摆5个单根3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5里面有( 3)个十和(5)个一。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1至100的数,能够正确念数和写数。
2.能够用对应的数字表示实际生活中的物品数量。
3.能够积极参与数数游戏,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认识1至100的数。
2.训练学生数数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数字卡片、实物小玩具、数学练习册等。
2.教学环境:教室黑板或白板,讲台。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至100,让学生观察。
2.请学生跟读数字,加深对数的认识。
第二步:数数游戏(15分钟)1.教师准备一些实物小玩具,让学生分组。
2.每组从玩具中抽取一定数量,让学生数数并用数字卡片进行表示。
3.学生互相检查对方的数数情况。
第三步:学习反馈(10分钟)1.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数数游戏的过程,分析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训练。
第四步:练习巩固(15分钟)1.发放数学练习册,让学生在册子上完成一些认识1至100的练习题。
2.教师巡视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第五步: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认识1至100的数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升对数学的兴趣。
五、作业布置1.布置练习册上的作业,要求认真完成。
2.鼓励学生自主练习数数,培养数学能力。
六、教学反思1.初步了解了学生对1至100数字的认识情况,发现一些学生还存在困惑。
2.下节课将重点围绕数字认识展开,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1至100数的概念。
经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学生们对1至100的数字有了初步认识,参与数数游戏的积极性较高,但在数数准确性上需要进一步加强。
希望通过后续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巩固掌握1至100的数字,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4.1《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4.1《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背诵100以内的数字。
2.能够用正确的数字顺序书写0到100。
3.能够掌握100以内数字的顺序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背诵0到100的数字。
2.书写0到100的数字。
3.100以内数字的顺序关系。
难点1.对数字的顺序关系进行理解和运用。
2.记忆100以内数字的书写顺序。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数字卡片。
2.学生课桌上准备白纸铅笔。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1.通过数字卡片展示0到100的数字,让学生一起大声读出。
2.引导学生讨论数字的顺序关系,如前一个数是多少,后一个数是多少。
第二步:讲解并操练1.让学生跟随教师书写0到100的数字。
2.教师介绍100以内数字的规律和顺序。
第三步:巩固训练1.让学生自行书写0到100的数字,检查学生书写的准确性。
2.分组让学生相互测试数字的顺序,加深记忆。
第四步:课堂小结1.整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书写0到100的数字和数字的顺序关系。
2.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完成《1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复习0到100的数字书写和顺序关系。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主要围绕100以内数字的认识展开,通过数字的书写和顺序关系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
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多给学生提供实际生活中的数字应用情景,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解能力。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感受100以内各数就在身边。
2、使学生能独立地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10、10个十是一百,对计算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3、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4、培养学生数数的兴趣和估数的意识。
5、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二、重难点在数数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理解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主题图1、师:同学们一定看过动画片《喜洋洋于灰太郎》,灰太郎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抓羊,一天,灰太狼正在草地上寻找目标,这时他发现草地上来了一群羊,你能帮灰太狼数一数一共来了多少只羊吗?这时又一群羊被吸引来了,现在草场上一共有多少只羊呢?正在灰太狼高兴的时候,草地上又来了一大群羊,这下可把灰太狼急坏了,他不知道草地上能有多少只羊,同学们你们能帮灰太狼估计一下一共有多少只羊吗?2、引出课题师:同学们估计结果各不相同,哪位同学估的较准确呢?那么我们要想知道羊的准确数量,我们需要怎么办?(数一数)。
今天我们通过对100以内的数认识的学习看是否能找到数羊的方法。
(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二)操作、交流,学习数100以内各数1.操作数数。
(1)师:老师给每组准备了一大捆小棒,下面4人小组合作数小棒,数之前听清老师给同学们提出的学习要求:组内先确定怎样数,再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然后组员分工合作,最后派代表汇报你们数的方法。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地数数、识数,以及进行简单的数的比较。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数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但对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和数的比较还比较陌生。
学生在课堂上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操作,才能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
此外,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接受能力各有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地数数、识数。
2.培养学生对数的敏感性,提高数感。
3.培养学生进行数学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数的比较。
2.教学难点:数的比较,理解数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数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数感。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数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反馈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的进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实例和游戏。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物品,如玩具、卡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3.教学场地:确保教学场地宽敞,便于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关注100以内的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10个苹果,问学生:“这些苹果可以分成几组?每组有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读数、写数,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写方法。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百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共8课时)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百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共8课时)课时1:自然数的概念与认识-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能够了解自然数的概念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 教学内容:- 自然数的定义- 自然数的读法和书写方法- 自然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场景-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本课的研究目标。
2.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数,并让他们观察、描述和模拟数中的规律。
3. 引导学生探讨自然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计数、排队等。
4. 总结本课要点,巩固学生对自然数的认识。
课时2:数字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字1的读写和运用。
- 教学内容:- 数字1的写法和读法- 数字1在各种情境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复上节课的自然数的概念。
2. 引导学生熟悉数字1的写法和读法,进行相关练。
3. 给学生提供一些涉及数字1的情境,让他们运用数字1进行解决,并对解决过程进行讨论。
4. 总结本课要点,巩固学生对数字1的掌握。
课时3:数字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字2的读写和运用。
- 教学内容:- 数字2的写法和读法- 数字2在各种情境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复上节课的数字1。
2. 引导学生熟悉数字2的写法和读法,进行相关练。
3. 给学生提供一些涉及数字2的情境,让他们运用数字2进行解决,并对解决过程进行讨论。
4. 总结本课要点,巩固学生对数字2的掌握。
课时4-8:数字3-9-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字3-9的读写和运用。
- 教学内容:- 数字3-9的写法和读法- 数字3-9在各种情境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复上节课所学的数字。
2. 逐个引导学生熟悉数字3-9的写法和读法,进行相关练。
3. 给学生提供一些涉及数字3-9的情境,让他们运用数字进行解决,并对解决过程进行讨论。
4. 分别总结每节课所学的数字,巩固学生对数字的掌握。
以上为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百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的概要,共计8课时。
人教版数学一下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下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100以内数的基本概念,能够熟练背诵100以内的自然数序列。
2.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书写方法。
3.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图形表示理解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和顺序排列。
4.能够灵活运用100以内数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二、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一下第四单元教材及配套练习册。
2.教具:小黑板、白板笔、白纸、铅笔、计算器等。
3.图表:100以内数的数字卡片、100以内数的表格等。
三、教学过程1. 100以内自然数序列的复习和认识(15分钟)首先,让学生一起回顾100以内自然数的序列,帮助学生熟练记忆0到100的数字顺序。
2. 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20分钟)通过示范和练习,教导学生如何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包括整数和小数,强调规范书写方法。
3. 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20分钟)通过比较数的大小、使用数轴等方式,让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对数值大小的直观感知。
4. 10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25分钟)结合实际情境和日常生活,引导学生进行100以内数的简单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式提问和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要及时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五、教学延伸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如制作100以内数字拼图、组织100以内数的游戏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会更加深入,为以后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主要内容包括:认识100以内的数,数数、数的组成、数的顺序、数的比较、数的加减等。
2.教材结构:本单元共8课时,每课时都包含有小结和练习,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教材特点:注重培养学生数数、数的组成、数的顺序、数的比较、数的加减等方面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1.学生认知水平:一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数能力,对数的顺序、比较有一定了解,但加减运算还需进一步巩固。
2.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数数、画画等富有生动性的活动感兴趣,有利于激发学习积极性。
3.学生学习特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保持学习兴趣;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需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数数100以内,理解数的组成,掌握数的顺序、比较方法,能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组成,数的顺序、比较方法,简单的加减运算。
2.教学难点:数的组成原理,数的顺序、比较方法的灵活运用,加减运算的算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的意义。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参与度。
4.直观演示法:运用教具、图片等直观材料,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图片、教鞭、黑板等。
2.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3.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便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数字卡片,让学生复习100以内的数,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数数、数的组成、数的顺序、数的比较等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024年春季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3.小组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数学思维。
七、教学时间分配
1.第一课时:导入及探索新知(40分钟)
2.第二课时:实践操作及总结提升(40分钟)
3.第三课时:课后作业讲解及教学评价(20分钟)
5.课后作业环节: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作业,如数的学习日记,让学生记录在家中的学习过程。
-鼓励家长参与,共同完成一些数学实践活动。
十四、教学资源开发
1.制作或收集数学故事书籍,让学生在课后阅读,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2.开发数学学习软件或小程序,供学生在课外练习使用。
3.利用校园环境,设计数学探索活动,如寻找校园中的数学元素。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正确率。
3.测试成绩: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顺序和大小比较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
1.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提升。
六、教学辅助手段
1.多媒体课件:利用PPT展示100以内数的排列图、数轴、数的大小比较实例等,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2.关注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避免个别学生被边缘化。
3.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提供额外的辅导和支持,确保他们不会因为跟不上进度而丧失学习信心。
十八、教学反馈与调整
1.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困难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教学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匹配。
2024年春季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1.利用网络资源:搜索和整合网络上的数学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互动游戏、在线练习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制作教具:教师可以自制一些教具,如数字卡片、计数器、数学模型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
3.创设数学角:在教室设置一个数学角,放置数学书籍、游戏、模型等,供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探索和学习。
3.加强家校合作,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十一、教学安全管理
1.确保教学环境的安全,检查教室内的设施是否安全,如桌椅的稳固性、电器的安全性等。
2.在进行数学活动时,尤其是涉及使用教具或进行实验时,教师要确保活动安全,并向学生讲解安全注意事项。
3.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保障学生安全。
3.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我们知道了数的顺序,下面我们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
4.数的大小比较
4.1教师出示两组数,让学生比较大小。
4.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我们学会了比较数的大小,下面我们来学习数的组成和分解。”
5.数的组成与分解
5.1教师出示一个数,让学生说出这个数是由哪些数组成的。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以及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程度。
3.形成性评价:通过小测验或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组成分解的掌握情况。
1.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通过测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主要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法,了解数的大小顺序,会用数来表示物体的数量。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数的读写法,对于100以内数的认识,他们已有一定的基础。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读写错误,对数的大小顺序理解不深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法,能够正确、快速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使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大小顺序,能够用数来表示物体的数量。
3.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写法,数的大小顺序。
2.教学难点:快速准确地读写100以内数,用数表示物体的数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的大小顺序,培养学生的数感;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实物等。
2.学具:练习本、铅笔、小棒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场景,如购物、数数等,引导学生关注100以内数的大小顺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法。
如:10以内数的读写法,11-19数的读写法,20-99数的读写法,100的读写法。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如“数数接龙”、“抢答比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100以内数的读写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用数来表示教室里的物体数量,如桌子、椅子、书本等。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4.1《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4.1《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以及理解数的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100以内的数,并能正确地读写它们。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数的大小比较,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他们能够数数到100,但是对于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以及数的概念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数的大小比较和简单的加减运算还没有接触过,需要在本节课中进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能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并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能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并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数的读写方法;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100以内的数卡,用于学生实际操作。
2.准备教学课件,包括数的读写方法、数的大小比较和简单的加减运算。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每个小组3-4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数卡,让学生复习100以内的数。
教师提问:“谁能用手指指出100以内的数?”学生积极回答,教师给予表扬。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复习旧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100以内的数,引导学生学习数的读写方法。
教师讲解数的读写方法,并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读写。
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对读写方法不正确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00以内数字的理解》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00以内数字的理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字的读写能力。
2. 培养学生对100以内数字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100以内数字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100以内数字的读写。
2. 100以内数字的比较。
3. 100以内数字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字的读写、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100以内数字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加深对100以内数字的理解。
2.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出示100以内数字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100以内数字的读写方法,并通过板书、PPT等形式进行演示。
同时,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读写,加深对数字的记忆。
3. 练习与互动教师出示一些100以内的数字,让学生进行读写练习。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动,互相检查、纠正错误。
4. 数字比较教师出示一些100以内的数字,让学生进行大小比较,培养学生的数字比较能力。
5. 数字加减法运算教师出示一些100以内的数字,让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
首先,从简单的加减法开始,逐步增加难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100以内数字的读写、比较和加减法运算的重要性。
然后,出示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课后进行练习。
七、课后作业1. 巩固100以内数字的读写能力。
2. 提高100以内数字的比较和加减法运算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互动: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024年春季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14.数的连加与连减:通过实际的物品操作,学习简单的连加和连减,例如将几个相同数量的物品合并或分开。
15.数的估测:通过观察和估计,让学生尝试估计物体的数量,培养他们的数感估算能力。
16.数的规律探索:引导学生发现数的某些规律,如奇数和偶数的分布、数的奇偶性等。
教学内容:
7.数的加减法:在100以内数的范围内,引入简单的加法和减法概念,通过实际的计数活动,让学从任意一个数开始往后数的技能,以及向前数的技能。
9.数的对应关系:使用教具或实物,让学生理解每个数字都对应一定数量的物品,强化数与物之间的对应关系。
5.培养学生数感,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本节课深入探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的以下具体内容:
1.数的顺序:复习1到100的自然数顺序,通过数数游戏和数轴帮助学生建立数的线性概念。
2.数的组成:引导学生理解个位和十位的概念,通过拆分和组合数字来认识数的组成,例如10以内数的拆分和组合。
10.数的拓展练习:提供一些拓展性的题目,如填数游戏、数独等,以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感。
11.数的复习与巩固:通过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通过游戏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内容:
12.数的排序:引导学生对100以内的数进行排序,包括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的排序,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加深对数序的理解。
17.数的日常生活应用:通过解决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如计算购物找零、家庭人数统计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18.家庭作业布置: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家庭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33—3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与数感。
2.使学生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百。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渗透估计、优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与数感。
教学难点:数“拐弯数”,即: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初步感知(一)情境创设:在绿绿的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课件呈现)1.数羊:课件一只只的呈现,让学生数出1—20只之后,一起将百羊图呈现出来。
2.估羊:估计一下,这里来了多少只羊?(1)先让学生估计,大概多少只,并说出自己的估的结果;(2)老师在课件上圈出10只,再让学生估,并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估的。
3.验证:老师在课件上10只10只地圈,学生10个10个的数。
一直数到100。
【设计意图:借助主题图,为学生提供现实素材,初步认识100,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意义。
】(二)点明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0以内的数,来学习数数与数的组成。
(板书)(三)认识比较:谁来说一说:我们把100和我们以前认识的20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受吗?【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有多少后,进一步体会100比以前学过的20多得多,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一)在操作中体会:1.数一数,摆一摆:要求学生一边数数,一边一根一根地拿出小棒。
(1)数到21根时停下来。
当学生手里拿着一大把小棒时,老师提出要求:谁能想办法,让别人一眼就知道你手里有多少根小棒呢?引导学生用10(也就是成捆的小棒)来帮忙,因为我们以前学过10个一是十;将20摆成两捆加一根。
(2)提问:21是由几捆加几根?也就是说2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数一数,捆一捆:(1)接着21继续往下数,一根一根的边拿边数,当数到29时,让学生停下来,问:下一个数是多少?现在桌上一共有两捆小棒加几根了?如果我们再加一根小棒,是不能又能捆成一捆了?(2)动手将十根捆成一捆,再让学生看看:一共有三捆,也是就三个十,即30。
(3)用同样的方法来完成:39、49、59、69、79、89后面分别是多少。
每满十根,就让学生捆成一捆,并让学生说一说:那个整十数是由几个十组成的。
(4)数到99时,再次停下来。
问:99添上一是多少?那100根小棒一共有几捆呢?(5)十个十个地数,也就是一捆一捆地数,10个十是一百。
再将十捆小棒捆成一大捆。
反过来强调:一百里面有几个十。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使学生借助小棒,学会手口一致地数数,突破难点,加深学生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的认识,并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
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从整体上感受100的大小。
】(二)在活动中内化:1.数小棒:师生一起从五十七数到六十三,再接着数到七十二。
2.数泡泡:数一数小猪吹了多少个泡泡。
(1)讨论:有什么好方法能够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数清所有的泡泡呢?小组讨论后,再请各组代表发言,说说每组的方法。
(2)让学生自己独立数。
(3)学生汇报数的方法:1个1个地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
(4)师小结:不管用哪种方法数泡泡时,我们最好都应将数过的泡泡做上记号。
如果是10个10个地数,我们就将泡泡10个10个的圈起来。
这样就不会有遗漏,也不会有重复了。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活动,再次将难点突破,感受“十”的作用,同时丰富学生数数的方法与经验。
】(三)理解整十数的组成:1.猜一猜:课件呈现70根杂乱摆放的小棒,让学生猜:哪位同学能一眼看出是多少根小棒?2.想一想:如果想一眼就看出这里有多少根小棒,我们得请谁来帮忙?引导学生请出“十”来帮忙。
课件演示:将杂乱摆放的70根小棒,每10根捆成一捆,刚好可以捆成7捆。
3.说一说:这样,我们就可以说:70是由7个十组成的。
那30呢?40呢?90呢?4.小结:如果我们将70一个一个地数,我们要数多少次?也就是70里面有多少个一?但如果我们将70十个十个地数,我们只要数7次,也就是70里面有多少个十?【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的组成,突出计数单位“十”。
】(四)理解非整十数的组成:1.猜一猜:课件先出现4捆小棒,再出现6根。
让学生说出这是多少?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4捆表示4个十,6根表示6个一,合在一起组成了46。
2.说一说:46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呢?引导学生说出:46是由4个十与6个一组成的。
3.摆一摆:(1)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是64根呢?它又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提醒学生不要与46弄混淆了。
(2)请你摆一摆: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35根。
那35又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设计意图:借助小棒与动态的演示,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并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一个数,加深学生对数的认识与对计数单位的理解。
】三、实际应用,强化新知1.数数接力:按座位顺序,从1数到100。
2.比一比:数一数黄夹子、蓝夹子各有多少个?(练习八的第1题)让男生数黄夹子,女生数蓝夹子,赛后让学生说说感受。
3.估一估:练习八的第2题,先让学生圈出10颗,再估一估有多少颗。
4.数一数:练习八的第3题。
让学生脱离小棒数出来。
5.填一填:练习八的第4题。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将本课所学内容进行强化巩固,也是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基本反馈。
】四、全课小结,归纳延伸(一)全课小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你有什么收获?(二)归纳延伸:1.师将本课内容简单小结。
2.课件呈现:数量为100的物品图片。
3.最后课件演示:(1)用10小正方体排成一排,组成1个十。
得出:10个一是1个十。
(2)再将一排一排的小正方体排成一层,组成一百。
得出:10个十是一百。
(3)再将小正方体一层一层叠加,组成一千。
让学生说一说:10个一百是多少?【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能对本课知识有个整体的认识,并且通过延伸,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为以后的学习作一个简单的铺垫。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36~37页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理解“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的基本规则,并能根据这一规则熟练地读、写100以内各数;初步了解三个计数单位与三个数位的含义,掌握数位的排列顺序。
2.让学生经历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位的理解,有层次建立位值概念,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数感。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由直观到抽象,读、写两位数。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课件、卡片、学具。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一)复习旧知。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上节课我们学会了数100以内的数了,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大家一定得听仔细了!1.从45数到57,再从73数到85。
2.老师数出一个数,你们接着数后一个数。
19 ()29 ()58()79 ()99()3.1个十是(),2个十是(),10个十是()。
4.师拿出计数器:同学们还认识这个老朋友吗?它是谁呀?(计数器)(1)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上1颗珠子表示多少?4颗呢?8颗是几个一?如果是10颗呢?那就要从哪一位上拨几颗珠子?(板书:10个一是十)(2)从右边起,第二位是什么位?十位上1颗珠子表示多少?5颗呢?9个十要在哪一位上拨几颗珠子?【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为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做铺垫】(二)点明课题。
你们的表现真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100以内的数的读法与写法。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3。
1.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师:小明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他的妈妈开了一个小的裁缝店,有一天,妈妈买回来许多的纽扣(课件出示纽扣图),小明一下就傻眼了!这么多啊!到底有多少粒啊?我们能帮帮小明把这些纽扣的数目理一理,然后再把正确的结果告诉他吗?那下面就让我们来试一试吧!(1)请小朋友认真地观察一下,并数一数图上的三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呢?你是怎么数的?(2)交流汇报:学生汇报数法时,教师用课件演示他的方法。
黄色:四十粒,师追问:你是怎么数的?蓝色:二十七粒,师追问:你是怎么数的?红色:三十三粒,师追问:你是怎么数的?师:这三个数都比20大,又都是100以内的数,它们又该怎样来读、写的?2.教学两位数的写法与读法。
(课件出示)(1)引入:同学们,以前我们能用小棒和计数器上表示20以内的数。
现在你们能用小棒、计数器来表示这些数吗?(2)教学“四十”的写法与读法。
①摆一摆: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学生摆好后,课件出示小棒图。
师:你为什么这样摆?②拨一拨:在计数器上表示出“四十”。
课件呈现拨珠子的过程。
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追问:为什么在十位上要拨四颗珠子,而个位上一个珠子也不拨。
③教学“四十”的写法:先在十位上写4,表示4个十;然后呢?师追问:刚才我们在计数器上拨珠子时,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所以没有拨珠子。
在写数时: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是不是也不用写了呢?引导学生发现:写数时,个位上如果一个也没有,就在个位写0。
指明这个0不但表示一个也没有,还起了占位作用的。
④那这个数到底应该怎么读呢?师:哦,也要从高位读起。
⑤练习:老师手上有八捆小棒,你知道它在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出来呢?这个数又该怎样写?怎样读呢?⑥小结:一个整十数,有“几个十”就要用几捆小棒来表示,在计数器的十位上就要拨几颗珠子。
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要先在十位上写几,再在个位上写0。
读这个整十数时,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的0不用读。
【设计意图:借助小棒与计数器,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式表示数,直观感受数位、数位上的数的含义、读数和写数的方法。
】3.小组合作,共同探究:(1)合作学习“二十七”的读法与写法:学生两人一组,小组合作:一个学生摆一摆、拨一拨、写一写、读一读,另一个学生在边上观察是否正确;然后汇报:①“二十七”这个数又该怎样用小棒表示呢?教师随学生的发言适时出示小棒图。
②怎么在计数器上拨呢?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出“二十七”。
③“二十七”又应该怎么写:先在十位上写“2”,表示2个十;再在个位上写“7”,表示7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