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优质3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8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8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8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的】1、认识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2、能看图列出加、减混合算式。
3、培养学生观察、比拟和抽象概括才能,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4、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5、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记住第一次的运算结果。
【教具准备】例题图,口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播放丑小鸭动画片断,你看过这个故事吗?丑小鸭讲的是它在小时候因为长的丑处处被人欺负,后来经过自己顽强的努力终于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那你知道美丽的白天鹅生活在哪里吗?今天我们请来了白天鹅为大家做向导带大家去做客吧。
二、合作探究1、教学天鹅例题1。
看:湖里有几只天鹅?演示:又飞来3只。
如今呢?谁能说出完好图意。
[演示:又飞走2只。
说出正确图意,然后老师演示完好图意。
湖里有4只,飞来3只,又飞来2只,如今有几只天鹅?谁能把图意完好的说一遍?你知道怎样列式吗?求先飞来3只,怎么办?]一共有几只天鹅?怎样列式?(4+3)又飞走2只又该怎么办?问:飞走几只天鹅?怎样列式来表示飞走的2只?[学生答复后老师在“4+3”的后面写“-2”。
]师:这个算式们以前学的连加、连减有哪些不同呢?这个算式里有加法也有减法,是加和减混合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式题(板书:加减混合)这样的算式读做:4加3再减2。
(学生齐读算式一遍。
) [加减混合式题怎样计算呢?你知道吗?]根据图意想一想,先算什么?你怎么知道先算4+3接着什么?用哪个数减去2?谁能说说4+3-2的意义?演示课件,鼓励学生把这道题计算过程说一说。
[这道题是加在前面,减在后面,就先算4加3得7,然后再算7减2得5。
]2、教学天鹅例题2。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本册共安排7个单元。
1、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五个单元,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认数,一个单元,即第三单元认识以内的数;第二部分是计算,三个单元,即第一单元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四、六单元教学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在这两个单元里还要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第三部分是常见的量,一个单元,即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2、空间与图形领域:即第二单元认识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之后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
最后一个单元安排期末复习。
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二次实践活动,分别是“我们认识的数”“小小商店”。
主要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应用意识、合作意识,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2、认识计数单位,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以内数,会读写以内数,掌握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会计算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5、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三、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教学措施:1、上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培养学生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让学生养成口头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5、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达到95%以上。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第一课:认识数字1-10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到10,并正确书写这些数字。
- 学生能够将物品与相应的数字进行配对。
教学步骤:1. 介绍数字1到10,用图片或卡片展示每个数字的形状和写法。
2. 强调每个数字的发音和正确的书写方式。
3. 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大声读出每个数字。
4. 给学生分发一些小物品,如积木、玩具等,让他们根据教师的指示将物品与相应的数字进行配对。
5. 教师巡视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6. 让学生在纸上练习写数字1到10,教师可以逐一指导他们正确的书写方式。
拓展活动:- 让学生在教室中找出并指出数字1到10的存在,如黑板上的数字、教室门牌号等。
- 让学生自由绘画,画出数字1到10,并用词语描述他们绘画中使用的颜色和形状。
第二课:数数1-10目标:-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顺序数数1到10。
-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物品的数量来判断数字的大小。
教学步骤:1. 教师用卡片或图片展示一些具有不同数量的物品,如苹果、纸张等。
2. 让学生观察每组物品的数量,并根据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序。
3. 教师引导学生大声数数从1到10,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数数。
4. 让学生自己数数1到10,教师巡视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5.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物品的数量来判断数字的大小,例如比较两组物品的数量并说出哪一组更多或更少。
拓展活动:- 让学生在教室中找出一些具有不同数量的物品,如书本、椅子等,让他们用数字来表示物品的数量。
- 让学生在纸上练习写数字1到10,并画出相应数量的物品来加深理解。
(以下类似,依次进行)。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共6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共6篇)篇:人教版一级下册数学设计用数学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8课时用数学【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数的组成,正确分析题意,正确地解答并验算。
2.经历数学信息的收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验证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4.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培养正确运用所学习的数的组成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
(1)填空。
①3个十和2个一组成()。
②5个十和5个一组成()。
③7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看谁数得快?一共()个提问:①一共有多少个?人教版教材同步资料②你是怎样数出来的?汇报、交流。
生1:一共有32个,我是1个1个地数出来的。
生2:一共有32个,我是2个2个地数出来的。
生3:一共有32个,我是10个10个地圈出来的。
师:哪种方法最快?生:10个10个地圈。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运用前面学习的数数、数的组成等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出示课题)二、新课讲授1.出示例7情景图,收集信息。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生1:有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
师:还能知道什么呢?生2:要我们求“能穿几串”。
2.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先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解答。
交流、汇报。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答案是多少?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解答的?生1:我们是用圈圈的方法解答的,把10个珠子圈一圈,58个珠子圈了5圈,还剩8个,所以能穿5串。
生2:我们是用数的组成来解答的。
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每10个穿一串,5个十正好穿5串,所以能穿5串。
生3:我们是把10个珠子用线连起来穿一串,58个珠子穿了5串,还剩8个,所以能穿5串。
师:这种方法与哪种方法很相似?生:第一种方法。
人教版教材同步资料生2:我喜欢第一种方法。
全套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套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课:认识数字1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数字1,并能正确书写和读出数字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从实物中找出相应的数字1-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能正确使用数字1进行计数教学内容:1. 数字1的认识和书写2. 数字1的读音和使用教学步骤:1. 引入数字1的概念,通过展示数字1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认识数字1。
2. 让学生模仿老师的示范,正确书写数字1,并多次进行操练。
3. 进行数字1的听音练习,让学生能准确地听出数字1的读音。
4. 利用实物进行数字1的操作练习,让学生能从一组物品中找出数字1的数量。
5. 进行数字1的计数练习,让学生运用数字1进行简单的计数操作。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来评价他们是否掌握了数字1的认识、书写和使用。
可以进行小组活动或个别测试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二课:认识数字2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数字2,并能正确书写和读出数字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从实物中找出相应的数字2-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能正确使用数字2进行计数教学内容:1. 数字2的认识和书写2. 数字2的读音和使用教学步骤:1. 引入数字2的概念,通过展示数字2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认识数字2。
2. 让学生模仿老师的示范,正确书写数字2,并多次进行操练。
3. 进行数字2的听音练习,让学生能准确地听出数字2的读音。
4. 利用实物进行数字2的操作练习,让学生能从一组物品中找出数字2的数量。
5. 进行数字2的计数练习,让学生运用数字2进行简单的计数操作。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来评价他们是否掌握了数字2的认识、书写和使用。
可以进行小组活动或个别测试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下教案内容类似,依次介绍数字3、数字4、数字5等)。
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下册教案5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下册教案5篇(1)课件出示第一个小朋友的做法:第一个小朋友是这样分的:我先分一分,再数一数。
先分成糖葫芦形、爱心形和球形,然后再去数分别有几个。
(2)课件出示第二个小朋友的做法:第二个小朋友是用了边数边画的方法;首先在纸的最下方把这3种气球的形状画出来,然后数一个画一个,这就是第二个小朋友整理出来的结果。
(3)课件出示第三个小朋友的做法:第三个小朋友就不喜欢这么麻烦,他先在纸上画出这3种气球的形状,然后直接在气球类别下面写出数量,他就这样把它简单地表达出来了。
师:分完之后,你们发现了什么生:球形的气球最多,有5个;糖葫芦形的气球最少,只有3个。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棒。
这些气球还可以怎样分类呢生:还可以按颜色来分,有红色、黄色和蓝色三种不同颜色的气球。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两位小朋友按颜色分类整理出来的结果吧!课件出示按颜色分类的图片。
三、巩固提升以闯关游戏的形式出现,激发学生的兴趣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练习七第2题四、课堂小结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类的知识,把同一类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我们知道了可以根据物体的形状、颜色来分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根据物体的其他标准进行分类,比如物体的用途、大小、轻重等等)课外延申:通过直观图片体验生活中的分类第一张图片:超市的水果分类(节省顾客购物时间)第二张图片:图书馆的书本分类(方便读者找所需书本)第三张图片:垃圾分类(保护环境)五、课后作业放学后,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把自己房间进行分类整理,并与家人、同学或者朋友交流自己的成果。
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下册教案4一、分析任务: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二册元、角、分的认识。
用人民币购买商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学生常常会遇到买门票、食品、玩具、学习用具以及交费等实际问题,因此,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时的主要任务是让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种类,知道爱惜人民币。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年级下册数学中的基
本概念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数的读法和写法
2. 数的比较大小
3. 数的顺序排列
4. 数的加法和减法基本运算
5. 数的分解与组合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复上节课内容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有关数的读法和写法的问题。
3. 研究新知:通过示范和讲解,向学生介绍数的读法和写法的
规律和方法。
4. 练应用:让学生进行课堂练,巩固数的读法和写法的知识。
5.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和探索,例如比较大小、顺序排列等。
6. 巩固训练: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练。
7.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让学生进行自我评
价和反思。
四、教学资源
1. 教学课件:包括数的读法和写法的示例和练题。
2. 教辅资料:提供额外的练题和拓展知识。
五、教学评估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和研究态度。
2. 练成绩:对学生的课后练进行评分。
3. 笔试:通过小测验或考试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数的读法和写法的理解
和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和互动性
的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兴趣。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全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探索新知: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不同点:共同点:长方形对边相等 4 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4 边相等 4 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二、巩固发展: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 1 题: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 2 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观察结果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课后小记:第二课时:拼一拼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味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体味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023年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拼组(二)》教学设计(精选3篇)
2023年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拼组(二)》教学设计(精选3篇)教学设计一: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观察图形的特征,能够将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合理拼组。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合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图形拼组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观察图形特征,进行图形拼组。
教学难点:掌握各种形状的图形拼组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图形卡片、合作小组作业2. 学生:练习册、图形拼组材料教学过程:Step 1:引导学生观察与讨论(15分钟)1. 教师出示几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们的特征。
2. 询问学生,这些图形可以怎么进行拼组,拼好的图形是什么样子的。
Step 2:合作小组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发图形拼组材料和合作小组作业。
2. 学生根据合作小组作业的要求,进行图形的拼组。
3. 鼓励学生在合作中互相交流和帮助,发现合理的拼组方法。
Step 3:展示与总结(10分钟)1.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展示他们的拼组成果,并对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
2.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各组的拼组方法和成果,并评价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教学设计二: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一些有趣的图形,了解它们的特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图形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创造的热爱。
教学重点:认识有趣的图形,观察其特征。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图形卡片2. 学生:练习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识(10分钟)1. 教师出示几个有趣的图形,引发学生的兴趣,并询问学生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2. 通过学生的回答,导出本节课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
Step 2:观察与讨论(20分钟)1. 教师出示其他一些有趣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图形的特征。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下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下册第一课:认识数字
教学目标:
- 认识数字0-9,并能正确书写;
- 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 能够对数字进行简单的排序和比较。
教学内容:
1. 认识数字0-9的读音和书写形式;
2. 数字的大小比较和排序方法。
教学步骤:
1. 引入数字0-9的读音和书写形式,通过展示数字卡片和口头指导让学生逐个认识。
2. 进行数字的大小比较练,让学生观察数字卡片上的数量,比较大小并排序。
3. 制作数字排序游戏,让学生按照指定的顺序排列数字卡片,培养他们的排序能力。
4.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比较手中数字卡片的大小,然后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5. 结束本节课,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字书写练。
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认识数字0-9,并能正确书写。
他们也能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排序和比较。
学生
在小组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并能按照要求进行数字的排序。
在书
写练中,学生表现出良好的书写能力和对数字形态的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书写能力,可以设计一些
数字相关的游戏和练,例如数字拼图、数字迷宫等。
同时,教师可
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思考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样本(三篇)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样本本学期,我将继续担任一年级数学的教学任务。
鉴于一年级新生即将入学,距离正式开课仅有一周时间,我需全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最佳状态迎接新生的到来。
一、学情分析鉴于一年级新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他们将面临显著的环境变化,且普遍缺乏常规训练,对基本的课堂纪律和常规知识了解不足。
他们可能仍保留幼儿园时期的自由散漫习惯,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上课时易分心、走动。
针对此情况,本学期所采用的实验教材旨在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其想象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传授知识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致力于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优秀的小学生。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涵盖了多个重要内容模块,包括准备课、位置认知、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图形认识、11-20各数的认识、钟表认知、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教学重、难点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在于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两部分内容不仅是学生认数和计算的起点,也是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技能,更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它们构成了小学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体系,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四、教学目标1. 学生应能熟练数出20以内物体的数量,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以及10以内各数的组成,并会读写0-20各数。
2. 学生应初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掌握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并能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 学生应初步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 学生应认识并使用“=”、“<”、“>”等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5. 学生应通过直观感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立体和平面图形。
6. 学生应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等基本方位概念,并能运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篇
【导语】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案的设想和计划。
⼀般包括教学⽬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年级上册《连加》 ⼆、教学⽬标 1、引导学⽣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
2、通过探究让学⽣掌握连加计算的⽅法,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计算。
三、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1、导语: ⼩朋友们,⼤家好,我给你们讲的微课是⼈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年级上册《连加》 2、讲述连加的含义 我们先来看⼀组⼩明在给⼩鸡喂⾷的图⽚。
(出⽰课件:5只⼩鸡)地上有⼏只⼩鸡?我们来数⼀数,1,2,3,4,5。
(出⽰课件:2只⼩鸡)接着跑来⼏只⼩鸡?(2只)(出⽰课件:1只⼩鸡)最后跑来⼏只⼩鸡?(1只) 要求⼀共有⼏只⼩鸡⽤什么⽅法?怎样列式?对了,⽤加法。
列出的算式是5+2+1=。
像这种算式数学上叫“连加”。
3、探究连加的计算顺序 像5+2+1这样的连加算式我们怎样来计算呢? ⑴看:原来地上有5只⼩鸡,跑来2只,⼀共有⼏只?我们来数⼀数,(1,2,3……⼀共有7只)最后⼜跑来1只,现在⼀共有⼏只?(8只),5+2+1=8,⼀共有8只⼩鸡。
⑵⼩棒图 下⾯我们来看看⼩棒图,数⼀数左边的有⼏根⼩棒?中间有⼏根?右边呢?想⼀想⽤怎样列式计算?(4+3+1=) ⑶4+3+1=?先把左边的4根⼩棒和中间的3根⼩棒加起来等于7根⼩棒,再⽤7根⼩棒加右边的1根⼩棒等于8根⼩棒,所以4+3+1=8。
⼀共有8根⼩棒。
⑷⼩三⾓形图 我们来看看⼩三⾓形图,有⼏个红三⾓形?⼏个蓝三⾓形?⼏个黄三⾓形?怎样列式计算?(3+4+2) ⑸3+4+2=?先把3个红三⾓形加上4个蓝三⾓形等于7个三⾓形,再⽤7个三⾓形加上2个黄三⾓形等于9个三⾓形。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1篇)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1篇〕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
教学目的:1. 能识别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绘物体的相对位置。
2. 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识别自己或别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 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开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区分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4.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才能。
教学过程:一、联络生活,提醒课题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新课1. 上、下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展描绘,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展准确的描绘。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络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绘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2.前、后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绘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绘。
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2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27页。
教学目的1、经历分类的过程,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2、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确实定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络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重点难点学会按不同分类标准进展分类。
教学设计一、情境引入孩子们,这儿分别是淘气猴和萌小兔开的文具店,假如你要买练习本,在谁的文具店里能一下就找到?〔出示画面〕生:萌小兔的店里。
师:告诉老师为什么在萌小兔的店里能很快找到?生:因为它的店整齐。
师:大家同意吗?〔同意〕我也同意在萌小兔的店里去买。
因为它的店里的物品摆放的很整齐。
那么,生活当中,把这样一类的物品摆放在一起叫分类。
(2023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23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通过本教材的研究,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年级数学下册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认识数字
- 数字0-9的认识和书写
- 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 数字的分解和组合
第二单元:加法运算
- 加法运算的概念和符号的认识
- 加法口诀的研究和运用
- 加法运算的实际应用
第三单元:减法运算
- 减法运算的概念和符号的认识- 减法口诀的研究和运用
- 减法运算的实际应用
第四单元:长度与重量
- 长度的认识和测量
- 重量的认识和比较
- 衡量工具的使用和应用
第五单元:时间与日历
- 时间的认识和读写
- 一天的时间顺序和时间段的比较- 使用日历表达时间和日期
第六单元:图形与空间
- 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 图形的绘制和计数
- 空间位置与方向的理解和描述
第七单元:数据统计
- 数量的认识和比较
- 数据的统计和图表的绘制
- 数据的分析和应用
教学方法
- 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 多种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如课堂讲解、示范演示、小组合作、游戏活动等
-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教学评价
- 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定期进行测验和作业
- 通过观察课堂表现和参与度评价学生的研究态度和主动性
- 定期与家长沟通反馈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进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案教学设计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作为一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
教案应当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仅供参考,期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0之内物体的个数,掌控100之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进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在各种数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渗透数与实物对应的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100之内数的爱好,养成在活泼氛围中进行合作学习的爱好。
教学重点熟练地数100之内的数、及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1.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数数。
2.知道同一数字不同数位数字的意义。
教学方法探究法尝试教学法发觉法教学准备计数棒PPT教学进程一、导入1.创设情境:今天老师想和大家做个小游戏你们愿意陪老师一起玩吗?(猜数量)2.谈话:老师这里有一堆计数棒。
你们知道有多少根吗?3.引导学生猜测二、新授1.如果再增加一根小棒现在有多少根呢?再加一根呢?再加一根呢?引导学生进行数数2.解决23的组成(1)二十三根小棒怎么摆才可以让别人一眼看出是二十三?(学生自主摆小棒分享体验,后得出结论:10根10根摆最后再摆3根,就可以让人一眼看出。
)(2)23的组成视察摆出的小棒说说23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23是由2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小结:10个一是十,一个十里面有10个一。
2.解决23和32的区分(1)连续接着数数从23数到32。
(学生开火车数数)(2)32是由什么组成的呢?①摆一摆学生自主摆出32,并想一想32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②说一说说出32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③比一比比一比23和32一样吗?有什么区分?(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32和23的区分。
)得出结论:23和32不一样。
23中的2表示2个十,32中的2表示2个一,23中的3表示3个一,32中的3表示3个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优质3篇)1.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85页例1以及课后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1.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水彩笔、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感知规律师:这节课,老师想带领小朋友们做几节律动,看谁的眼睛亮最先学会,好不好?(教师示范:拍手两下拍肩两下。
师重复两次后边做边说:学会的可以跟着老师做。
师生一同接着活动,重复四、五遍后教师喊停)师:真不错,那再换一组头部运动:左右左右左右。
(学生随着老师的示范不由得跟着做下去。
)师:做得真好!刚才小朋友们为什么学得这么快?生:因为动作太简单。
生:就是几个相同的动作重复做下去。
师:那你们能不能也创造一组这样的动作让大家跟着做一做?(学生思考,自己比划。
)师:好,谁先上来把你创造的动作教给大家,看谁最勇敢。
生:一边说边做。
师:真棒!创造了这样特殊的动作让我们大家做,其他小朋友还有没有自己的动作。
师:像这样的一组动作重复做下去就叫做规律。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初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
因此,课始我安排了“做律动”的游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感知了规律的存在。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1.观察场景,探究规律师:同学们开了联欢会,特意把场地装扮了一下。
看,漂亮吗?用什么打扮的?(出示课件)生:有花、彩旗、灯笼。
师:都是什么颜色的?生:有红旗和黄旗,有红灯笼、蓝灯笼,还有红花和紫花。
师:它们是乱摆乱放的吗?生:它们排列的也有规律。
师:那好,我们就来研究都有怎样的规律。
(出示彩旗的课件)彩旗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同桌之间合作)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黄红黄红黄红。
师:能完整的说一说吗?生:我发现彩旗在排列时是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这样重复地排列下去的。
师:很棒,那是以什么为一组排列的呢?请你试着在书上圈出来。
生:是按黄红为一组重复地排列的。
师:大家同意吗?生:同意。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找规律已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但要想完整的表达却比较困难。
因此,教师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把规律说完整、说清楚,既加深“规律”在学生脑中的印象,又体现了对学生学会完整表达自己思考方法习惯的培养。
】师:是啊!彩旗是按这样的规律排列的,再看看灯笼呢?(课件出示灯笼的排列,留给思考的时间)生:灯笼是按一个红两个蓝为一组这样排列的。
师:是这样吗?(是)看小朋友又有怎样的规律?看谁找的最快。
生:小朋友是一男一女为一组排列的。
师:是的,彩旗是按黄红一组重复排列的,灯笼是红蓝蓝为一组重复排列的,小朋友是一男一女为一组有规律的排列的。
从这里找到了这么多的规律,棒极了!师:看,谁能猜一猜这个后面是什么?生:后面是一个红色三角。
师:可以怎样想呢?可以先观察形状再观察颜色。
生:因为前面的图形是按一红一黄有规律的排列的,所以后面是一红一黄。
师:小朋友们同意吗?【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说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本环节设计了“想一想”的场景,让学生在自己喜欢活动中,探究发现规律、体验规律,使学生在动眼、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加深规律的概念】2.图形的规律师:按你找到的规律,把后面空白的图形涂上颜色。
(学生拿出图涂色)教师巡视,发现有涂完的同学,可以让互相介绍自己的想法。
师:谁来介绍你的方法?生:我是这样涂的。
前面是按绿黄一组重复排列的,到了这里正好是涂绿色和黄色。
而三角形是按黑红紫这样的顺序重复的,后面就要是红色和紫色。
(学生到展示台前介绍)师: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生:同意!师:检查一下,有没有涂错的同学?生:没有。
师:把纸和彩笔放在桌子的最前面,看谁收拾的最快!师:看到小朋友们都能找到图形的规律,顽皮的智慧星想来考考大家,故意把一些图形藏了起来.(课件演示:顽皮的智慧星笑着挡住了每一组其中的一个图形)师:看!智慧星先把谁藏起来了?生:红色的圆形。
师:同意吗?生:同意。
(课件演示:智慧星消失。
)师:智慧星又把谁藏起来了?生:黄色的倒立的三角形。
师:对吗?生:对。
师:这个智慧星的后面是谁?生:绿色的三角形。
【几组图形的规律难度不大,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出来。
当课件演示掌声想起时,学生的热情很高,会忍不住也鼓起掌来,充分体验着成功的快乐,并且争先恐后的抢着回答问题。
】3.猜规律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猜对了。
下面,老师也想摆一摆有规律的图形,请看老师做的。
(出示 PPT)。
师:谁来猜一猜,老师下面接着会怎样摆?生1:会是一个红色正方形和一个蓝色圆形.生2:可能是一个黄色的三角形。
(教师接着操作)师:谁猜一猜,下面会是什么图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一个红色的三角形,两个蓝色的圆形。
)师:为什么第一次答案多种多样,这一次都认为是一个红色的正方形和两个蓝色的圆形呢?生:因为前面就两个图形,还没有找到规律,后面找到了规律了。
师:是呀,只有图形重复出示了两三次之后才能找到规律。
也就是说图形的规律不仅要看形状、颜色,还要看数量。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本环节让学生在猜测图形的活动中,更加明确规律的概念,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培养了推理能力。
】三、实践运用,体会规律1.85页做一做。
2.欣赏规律美师:生活中规律也是无处不在的,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规律的图片,请欣赏。
(课件演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规律,欣赏规律,让学生发现原来数学离我们并不远,原来我们的学的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
】3.创造规律师:这么多的规律,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其实,你们的双手就可以创造出很多的规律美。
现在请小朋友们当一个小小设计师,发挥你们聪明才智,创造出规律行不行?要求:用彩笔创作规律,分组合作,想想该怎样设计才有规律,然后动手画一画。
看哪组作品最多。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结束后,教师有目的`的让学生展示)【在本环节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充分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摆学具的活动中创造规律。
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散,创设出更多、更复杂的规律,培养了他们的大胆创新意识。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规律,找了规律,并且创造了这么多的规律,希望你们长大后当一个真正的大设计师,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强!2.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第2篇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是“分类与整理”,在单元的开始呈现了一些小朋友拿着各式各样的气球的情境。
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通过学生动手分一分气球来教学按单一标准分类的知识,通过分组做游戏的活动教学按不同标准分类的知识。
此外,本单元还渗透了统计的思想。
这些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作用,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较差,要他们一下子按物体的用途、性质分类较难,他们容易接受的是按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这些明显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在教学中,我在选择学具是注意了这一问题,这样就避免了给教学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由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也千差万别。
在对物体进行分类时,往往会有很多标准。
学生选择的`标准一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想法,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多引导学生找食物之间的不同,否则每一个食物好像都是不同的,这样就很难驾驭课堂,也失去了分类教学的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分好的物体进行简单的统计。
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1、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与整理的目的和作用。
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分类的方法,让学生思考得出一些分类规律。
教学难点:体验分类教学的`标准的多样化,会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观看超市画面,引导学生说出:商场中会把同样的物品放在一起。
2、猜测:售货员会把饮料放在哪层货架上?揭示: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分类)3、出示小鹿小熊文具店:你喜欢哪一个文具店?为什么?板书:整理设计意图:让学生观看录像,汇报对分类的认识。
然后让学生经历学生观察、猜测、思考、汇报的过程。
最后学生自由表述,认识整理。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培养了学生自己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达到了设计的目的。
二、引导探究,探究分类1、出示学具图,各种学具杂乱的摆放,你能帮老师整理整理吗?学生自由汇报。
小棒放一起,圆片放一起,三角形放一起等等。
2、出示例1主题图小朋友们到游乐园玩,手里拿着好多漂亮的气球,他们可高兴了。
但小明却遇到了难题,你们能猜猜小明的难题是什么吗?(这么多的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请小朋友们先独立思考,再小组里讨论讨论。
看哪一组能帮小明分好类。
学生思考,汇报交流分类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小组里面讨论,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讨论前给学生适当的时间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学生展示交流。
生1:心形的放一起,三角形的放一起,长的放一起,圆形的放一起。
生2:黄色的放一起,红色的放一起,绿色的放一起。
师:孩子们,你们同意他们的观点吗?为什么?学生自己总结:①按形状分②按颜色分小结:你们说的都很对。
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所以我们只要统一标准就可以给物体分好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思考,进一步理解并学会分类,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3、学习记录分类结果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并想办法记录分类结果。
⑵小组展示分类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