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黑龙江省的玉米种植
东北玉米产量调研报告

东北玉米产量调研报告东北玉米产量调研报告一、引言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农业品种。
对东北玉米产量进行调研,有助于了解该地区玉米种植的情况,为农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文将对东北玉米产量进行调研,并提供相关数据和分析。
二、调研内容1. 种植面积:调研数据显示,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
其中,黑龙江省的种植面积最大,辽宁省次之,吉林省最小。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农民转而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
2. 单产水平:尽管种植面积下降,但东北地区的玉米单产水平却在逐年提高。
这归功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和新品种的推广。
据调研数据显示,黑龙江省的玉米单产水平最高,达到了每亩1300公斤。
3. 产量变化:虽然种植面积下降,但东北地区的玉米产量整体呈现出略微上升的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单产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
数据显示,东北地区玉米的年产量约为1000万吨。
三、问题分析1. 种植面积下降:种植面积下降主要是由于农民转而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如大豆、玉米等。
这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提高玉米的种植收益,同时加强市场导向,为农民提供更多的销售渠道。
2. 单产水平提高:种植户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种植管理经验,限制了玉米产量的提高。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技术培训和科研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关的农业技术和指导,帮助农民提高玉米的种植效益。
3. 市场需求:东北地区的玉米产量虽然在上升,但对市场需求的满足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政府应加强对市场需求的调查和监测,为农民提供合理的市场预测和销售策略,确保玉米销售畅通。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东北玉米产量的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东北地区的玉米产量整体呈现略微上升的趋势。
2. 种植面积持续下降,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提高玉米的种植收益。
3. 单产水平逐年提高,但仍需加大对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指导。
4. 市场需求有待满足,需要加强市场调查和预测,提供合理的销售策略。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建议:1.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提高玉米的种植收益,鼓励农民继续种植玉米。
黑龙江省高寒地区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模式的创新,充分挖掘不同区域内的增产增效潜力,实现农艺与农机结合,推广应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通过栽培技术来保证油菜高产高效生产,促进保山市油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保障保山市乃至云南省食用植物油的安全供给。
参考文献[1] 杨和团,杨家贵,牛文武,等.杂交油菜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中国种业,2013(9):76-78[2] 王迪轩.油菜优质高产问答.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3] 杨和团.保山市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中国种业,2014(11):70-71 (收稿日期:2015-07-21)黑龙江省高寒地区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路伟明(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150088)摘要:从黑龙江省高寒玉米种植区的自然条件、品种选择、机械化程度、肥料施用、栽培措施等方面阐述其玉米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期望为黑龙江省高寒玉米生产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寒地;玉米;生产随着玉米价格持续走高,玉米和大豆的效益比逐渐拉大,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2013年黑龙江省玉米面积突破亿亩大关,达到718.67万hm2,成为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特别是随着极早熟玉米品种的推广,黑龙江省高寒地区玉米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其中黑河地区、伊春地区及黑龙江垦区所辖的北安管理局、九三管理局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2],成为新的玉米产区,但高寒地区玉米种植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区域玉米产业的发展。
1 当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1 特殊自然条件不利于玉米生产 黑龙江省高寒玉米种植区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北部,位于45°~50°N 区域内,处于黑龙江省第四、五积温带,有效积温为1900~2300℃,无霜期短,大部分地区初霜期在9月中旬出现,终霜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适宜玉米生长季节较短。
玉米生育期积温不足,生育期延后,收获均在上冻之后,商品粮水分含量高,不利于保存;常年低温导致秸秆处理困难、无法有效进行秋整地,影响下一年播种。
浅谈黑龙江省玉米种植中的几点问题及预防缓解办法

浅谈黑龙江省玉米种植中的几点问题及预防缓解办法作者:陈波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064-011 播种前高产玉米要求苗齐、苗匀、苗壮,其中苗齐主要由播种质量把握,播种质量差会导致后期密度不够,对产量将造成严重影响。
1.1 春整地黑龙江省地区,春季播种时间紧迫,整地时间不充裕,建议有秋整地条件的地区,尽量秋整地,减少春整地的发生,若需春季整地,要求尽量减少耕作次数,多以耙地、旋耕为主,尽量避免旋地和深松。
土壤条件好的地块也可尝试原垄卡播,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春季化雪作业,春季顶零耙地等,加速春季作业。
春季“顶零”耙地是指大地积雪融化之后,未进行秋整地的地块需进行春整地所采取的整地方式。
白天温度在零度以上,夜间十二点以后低于零度且含水土壤能结成冻块的情况下,一般在凌晨以后,用重耙进行耙地作业,使土壤松散达到起垄状态。
1.2 秋整地黑龙江省在农业生产中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秋涝。
秋天雨水过多不但影响地上收获,还直接影响三秋作业,此时尽量不要选择翻地,因为此时土壤含水量大,当翻地结束后,如土壤水分达不到可耙地水分,就会封冻,会给次年春播造成延误,可以采取“顶零深松”、“顶零耙地”。
在封冻前进行起垄作业,为来年春播创造有利条件。
在秋天封冻前由于天气、土地等条件允许,未能将土地作业全部完成,在第二年春天土壤含水量很高的情况下,仍要进行顶零作业。
白天冻层融化,夜晚温度降低,冻融达到临界点,将冻未冻的时候用重耙进行耙地。
因为这时候未完全化冻,作业完成后,会有冻融交替的过程,会使土壤变的更加松散。
对于土地条件较好的地块,可白天进行耙地。
第一,土壤还未完全化透,底墒没有返上来,可减少水分的蒸发。
第二,同样是冻融交替可把土壤变得很松散。
如果播种前整地还未结束,只能采取旋耕起垄的方法,即用旋耕机平旋后进行起垄作业。
但这种方法只能讲垄体旋开,创造种床的效果,达不到打破犁底层的作用。
黑龙江垦区玉米种植概况

垦区所处地域属 中、 寒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区。 垦区降 雨量 充沛 , 年均降 雨量 5 4 0毫米 , 年平 均气温在 1 ℃ ~5 ℃之 间 。无 霜期 平均为 1 2 0天 。 全 年 日照 时 数 为 2 4 0 0 ~2 9 0 0小 时 , 有效
积温 1 9 0 0  ̄ ( 2 ~2 7 0 0 q C。
2垦 区 玉 米 种 植 面 积 玉 米 在 黑 龙 江 垦 区 各 管 理 局 均 有 种 植 ,分 布 于 一 、 二 、 三、 四、 五积 温带 , 其 中红兴 隆管理局 玉米种植面 积为 3 0 0万 亩 左 右 ,牡 丹 江 管 理 局 为 1 7 0万 亩 左 右 ,宝泉 岭 管 理 局 约 有 1 4 0万 亩 ,建 三 江管 理 局 有 9 2万 亩 左 右 ,北 安 管 理 局 3 0 0万 亩左右 , 九三管理 局 2 0 0万 亩 左 右 , 齐齐哈 尔管 理局 约有 7 4 万亩 , 绥 化 管理 局 5 0万 亩 左 右 , 哈 尔滨管理局约有 1 3万 亩 。 3黑 龙 江 垦 区 各 级 温 带 玉 米 品 种 第一 积 温 带 主 栽 玉 米 品 种 为 先 玉 3 3 5 和郑单 9 5 8 ; 第二积 温带 主 栽的代 表品种 有吉单 2 7 、 鑫鑫 2 、 先 正达 4 0 8 ; 第三积 温带 种植品种 有绥 玉 1 9 、 垦单 1 o 、 绥玉 1 o 、 鑫鑫 1 、 绿单 2 ; 适 宜 第四积温 带的种 植品种 有绥玉 7 、 哲单 3 7 、 德 美亚 3 、 垦 单 1 3 、 绿单 1 ; 第五季 温带 的主栽 品种有德 美亚 1 、 德 美亚 2 、 克 单 1 4 、 利合 1 6 。
黑龙江垦 区玉米种植概 况
张铁强 , 王翊, 王任杰 , 王 慧, 姜丽静
黑龙江不同地区优质玉米品种推介

黑龙江不同地区优质玉米品种推介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农业大省之一,也是玉米生产大省。
黑龙江省地广人稀,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是玉米种植的理想之地。
在黑龙江省不同地区,有许多优质玉米品种,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些优质玉米品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黑龙江玉米产业。
一、哈尔滨地区优质玉米品种推介
1. 金种子玉米
金种子玉米是哈市农科院选育的一个优质杂交玉米品种,具有早熟、产量高、抗逆性强等特点。
该品种适应性强,耐寒性和抗倒伏性较好,适合哈尔滨地区的种植。
2. S双D958
3. 双柔多用玉米
以上这些玉米品种都在哈尔滨地区有着广泛的种植和应用,它们的优质特性为当地的玉米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齐黄3号
3. 齐齐哈尔玉米
1. 黑枞优31
黑枞优31是由牡丹江地区选育的一个优质玉米品种,具有生长期短、耐旱抗倒、产量高等特点。
该品种适应性广,适合不同的土壤条件和环境,是牡丹江地区的主要玉米品种之一。
2. 农科152
2. 临西玉米
总结:
在黑龙江省的不同地区,有许多优质的玉米品种,它们在适应性、产量、抗逆性等方面都有着优秀的表现。
这些玉米品种的推广和应用,为黑龙江省的玉米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农民增收、粮食安全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农民朋友们能够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合种植的玉米品种,科学种植、合理施肥、加强管理,助力黑龙江省的玉米产业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黑龙江省玉米栽培技术分析

进 的玉米栽 培技 术。本文对玉米栽培技 量 。其次做 晒种工作 ,增强 玉米种子的 植 ,能够使 叶面积指数 的发展 达到动态
术进行详 细的分 析 ,以提高玉米的产值 皮层 的透气 能力和吸水能力 ,有利于玉 合理 ,以减少光反射来增加光的吸收量 ,
满 足国民的需求 量 ,使黑龙江地 区的经 米种子 的发 芽率 增大 ,使 玉米的生存能 使 内部 受光 良好 。根 据密度大小 、生产
不 行 时 ,则 在 早 春 化 冻 时 进 行 打 垄 及 镇
压 ,有 利于保墒。秋天时也进行定时 翻
地 。整 地的过程得 以保障 ,为种子 的发 育 提供 一个 良好 的 土 壤 环 境 。
2 玉 米 品种 的 选 择 与 种 子 的
处 理 2.1 玉 米 品种 的选 择
玉 米 相 对 于 水 稻 、小 麦 、大 豆而 言
属 于 稀 植 作 物 ,每 颗 玉 米 之 间存 在 一 定 的 空 间 。 因此 ,玉 米 质 量 的优 劣 取决 于
玉 米 种 子 的质 量 , 只有 优 良的种 子 才 能
长出茁壮 的秧苗 ,优质量 的秧苗保证 玉
米的高质量和高产量 。所 以选择 国家或 省审定 的高产 、优质 、实用 性和抗病虫
1-2 玉 米 的整 地
温 情况来确定播深 ,其播 种的深度要保 当补苗 时避免伤其根 系。防止病虫害 ,
整地主要是 为了耕层上虚下实 ,有 持一致 ,播种后覆 土适 时镇压。播种时 提高玉米 的产值 。
利于土壤增温 ,保水 、肥。整地为种子 , 采用双粒播种 、单株 留苗 ,确保每亩能
在选择好优质 的Biblioteka 米种子 ,以及科 以免烧种 。追肥 的效用期是拔节 至抽穗
浅谈黑龙江玉米综合利用价值

浅谈黑龙江玉米综合利用价值作者:温蕾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4年第03期摘要:本文介绍了玉米的分类,进而分析了玉米的主要用途等玉米的综合利用价值。
关键词:玉米;分类;用途黑龙江省素有“北大仓”之称,是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单省最大、玉米产量单省最多的主产省份,据中国玉米网数据显示,2010、2011年度黑龙江玉米总产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关口达到2227万吨,每年都有源源不断的贸易粮从黑龙江省流向南方销区各地。
虽然黑龙江玉米在品质方面尚不及横穿世界两大“黄金玉米带”之一的吉林省玉米品质优良,但整体较佳的品质与相对低廉的价格造就了黑龙江玉米的高性价比,也使黑龙江玉米在市场中广受欢迎。
玉米营养丰富,其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纤维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的含量几乎都位居五谷杂粮之首;玉米中富含维生素E、卵磷脂和谷氨酸,对人体健脑、抗衰老都具有良好的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玉米能够富集土壤中的硒元素,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食用玉米及其制品具有保健作用;此外,玉米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 玉米的分类根据子粒的组成成分及其用途,可分为特用玉米和普通玉米两大类。
特用玉米一般指高赖氨酸、糯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高油玉米等。
特用玉米以外的玉米类型即为普通玉米。
1.1甜玉米甜玉米又称蔬菜玉米,既可以煮熟后直接食用,又可以制成各种风味的罐头、加工食品和冷冻食品。
甜玉米又可分为普甜玉米、加强甜玉米和超甜玉米3类。
甜玉米在发达国家销量较大。
1.2糯玉米糯玉米又称粘玉米,具有较高的粘滞性及适口性,可以鲜食或制罐头,我国还有用糯玉米代替粘米制做糕点的习惯。
在工业方面,糯玉米淀粉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原料,可作为增稠剂使用,还广泛地用于胶带、粘合剂和造纸等工业。
1.3高油玉米高油玉米是指子粒含油量超过8 %的玉米类型,直观上看都有较大的胚。
玉米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尤其是油酸、亚油酸的含量较高,是人体维持健康所必需的。
1.4高赖氨酸玉米高赖氨酸玉米也称优质蛋白玉米,即玉米子粒中赖氨酸含量在0.4 %以上,普通玉米的赖氨酸含量一般在0.2 %左右。
黑龙江垦区玉米种植概况

黑龙江垦区玉米种植概况作者:张铁强王翊王任杰王慧姜丽静来源:《吉林农业》2014年第02期摘要: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旱田作物,玉米种植面积超过5亿亩,产量突破1.9亿吨,仅次于水稻。
黑龙江省种植面积超过9000万亩积居全国之首,黑龙江垦区从2001年~2012年玉米种植面积从225万亩发展到1160万亩,占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的12.2%左右。
玉米单产从410公斤提升到550公斤,11年增产25.5%,小面积最高产突破1000公斤。
黑龙江垦区玉米生产采取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管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关键词:黑龙江垦区;玉米种植;面积;品种;模式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30-11地理位置与现状黑龙江垦区总面积5.62万平方公里,现有耕地4320万亩,下辖9个管理局、113个农牧场。
黑龙江垦区集中分布在黑龙江东西两大平原和小兴安岭地区。
垦区北部有小兴安岭山脉,向东南方向延伸,北低南高;南部有长白山系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高度在500~1000米之间。
垦区所处地域属中、寒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垦区降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540毫米,年平均气温在1℃~5℃之间。
无霜期平均为120天。
全年日照时数为2400~2900小时,有效积温1900℃~2700℃。
2垦区玉米种植面积玉米在黑龙江垦区各管理局均有种植,分布于一、二、三、四、五积温带,其中红兴隆管理局玉米种植面积为300万亩左右,牡丹江管理局为170万亩左右,宝泉岭管理局约有140万亩,建三江管理局有92万亩左右,北安管理局300万亩左右,九三管理局200万亩左右,齐齐哈尔管理局约有74万亩,绥化管理局50万亩左右,哈尔滨管理局约有13万亩。
3黑龙江垦区各级温带玉米品种第一积温带主栽玉米品种为先玉335和郑单958;第二积温带主栽的代表品种有吉单27、鑫鑫2、先正达408;第三积温带种植品种有绥玉19、垦单10、绥玉10、鑫鑫1、绿单2;适宜第四积温带的种植品种有绥玉7、哲单37、德美亚3、垦单13、绿单1;第五季温带的主栽品种有德美亚1、德美亚2、克单14、利合16。
黑龙江省清洁生产审核技术指南 玉米种植

黑龙江省清洁生产审核技术指南玉米种植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黑龙江省玉米种植的清洁生产审核技术实践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玉米种植分布及其产量情况

我国玉米种植分布及其产量情况我国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分布于各个地区。
根据我国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的不同,玉米种植主要集中在北方和东北地区,尤其是河北、山东、辽宁、黑龙江等省份。
河北省是我国玉米种植的重要区域之一、河北省地势平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玉米生长。
尤其是沧州、邯郸、石家庄等地,玉米产量较高,是全国玉米种植的重要基地之一、根据统计数据,河北省每年的玉米产量约为1500万吨左右。
山东省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之一,也是我国玉米产量最高的省份。
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山东的土壤条件较好,有助于玉米的生长。
青岛、济南、淄博等地的玉米种植面积很大,产量较高。
据统计,山东省每年的玉米产量超过3000万吨。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黑龙江和吉林三个省份,也是我国玉米种植的重要区域。
东北地区冬季严寒,夏季温暖,适宜玉米的生长。
辽宁省主要集中在沈阳、大连和鞍山等地,而黑龙江省的玉米主要种植在佳木斯、哈尔滨等地。
吉林省的玉米主要种植在长春、吉林等地。
东北地区的玉米产量也非常高,每年超过2000万吨。
此外,我国其他地区也有玉米种植,如陕西、甘肃、四川等省份。
陕西省的玉米主要集中在西安、咸阳和渭南等地,甘肃省的玉米主要分布在兰州和天水等地,四川省的玉米主要分布在成都和广元等地。
这些地区的玉米产量虽然不如北方地区高,但也有一定规模。
总体来说,我国玉米种植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北方和东北地区。
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使得玉米能够得到良好的生长。
我国每年的玉米产量较高,不仅满足了国内人民的需求,还可以出口到其他国家。
玉米种植的发展对我国的农业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浅谈玉米种植方法

47经济研究浅谈玉米种植方法李忠凯(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摘要】 在2019年“黑龙江垦区备春耕生产专家座谈会议”上提出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为实现全年粮食生产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黑龙江省旱田作物以玉米、大豆为主,本文就玉米高质量、高产量种植进行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 玉米种植;选种;整地;田间管理【作者简介】李忠凯(1972—),男,农艺师,本科,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
黑龙江省旱田作物以玉米、大豆为主,玉米作为高产作物,播种面积位居省粮食作物首位,能够适应多种生态环境及栽培条件,既可单独播种,也可与麦类、豆类和薯类等多种作物间作套种,是提高粮食产量和增加收入的主要作物(如表1所示)。
一、整地准备玉米播种前,需要进行精细整地,以隔年翻耕冻坯最宜,春播时,土壤疏松干燥,团粒结构好,为玉米的播种和种子萌芽出苗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
非隔年翻耕地则需在春播时选择晴天及时进行整地,确保土壤干爽疏松,防止因潮湿结块,影响根系生长。
整地要求播种区内地面平整,土壤松碎,无大土块,表土层上虚下实。
同时,在整地时注意三沟相通,即主沟、围沟和表1 黑龙江省13个地市和农垦总局玉米年平均总产量(万吨)哈尔滨(Harbin)489齐齐哈尔(Qiqihar) 237鸡西(Jixi) 40鹤岗(Hegang)15双鸭山(Shuangyashan) 51大庆(Daqing) 132伊春(Yichun) 10佳木斯(Jiamusi) 72七台河(Qitaihe) 17牡丹江(Mudanjiang) 65黑河(Heihe)14绥化(Suihua)361大兴安岭(Daxinganling) 0.12农垦总局(ARB)145注:表中数据为黑龙江统计年鉴2003~2007年5年平均数,个位数后面的小数部分采取了四舍五入。
资料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厢沟沟沟相通,沟不积水,能灌能排,确保满足玉米生长不同阶段对水的需求,充分考虑玉米生长过程中既需水又怕渍的特性。
黑龙江省玉米积温带划分

黑龙江省玉米积温带划分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玉米作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其种植受到积温条件的显著影响。
积温是指作物生长发育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的总和,不同的积温条件决定了玉米品种的选择和种植区域的划分。
黑龙江省地域辽阔,气候多样,从南到北跨越多个积温带。
第一积温带主要包括哈尔滨市区、呼兰、阿城、宾县等地区。
这一区域的积温相对较高,通常在 2700℃以上,能够满足一些生育期较长、对热量要求较高的玉米品种生长。
在这个积温带,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往往具有高产、优质的特点,但同时也需要较高的种植管理水平。
第二积温带包括巴彦、木兰、五常、双城等地。
积温在 2500℃至2700℃之间。
这里适合种植中晚熟的玉米品种,这些品种在产量和品质方面也有较好的表现,对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较好的适应性。
第三积温带涵盖了依兰、尚志、延寿、方正等地区。
积温在 2300℃至2500℃左右。
此区域适合种植中熟玉米品种,种植户在选择品种时,需要充分考虑积温条件,以确保玉米能够在有限的生长季节内充分成熟。
第四积温带包括通河、木兰、勃利、绥棱等地。
积温一般在 2100℃至 2300℃。
在这个积温带,通常选择种植早熟玉米品种。
由于积温相对较低,早熟品种能够在较短的生长周期内完成发育,保证产量和质量。
第五积温带主要有孙吴、逊克、嘉荫等地。
积温在 1900℃至2100℃。
这里的种植条件较为苛刻,需要选择极早熟的玉米品种,并且在种植过程中要采取一些特殊的管理措施,以应对低温和较短的生长季节。
第六积温带则包括漠河、呼玛等地。
积温低于 1900℃,是黑龙江省积温最低的区域。
在这些地区种植玉米,需要选择特早熟品种,并且要注重防寒保暖等措施,以保障玉米的正常生长。
玉米积温带的划分并非一成不变的。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积温带的界限可能会发生一定的移动和调整。
同时,新的玉米品种不断研发和推广,也为不同积温带的种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户 的增 收 。对此 , 各地应 积极 筹措 资金 , 特别要 把握
国家 振兴东 北农 业加 大对农 田水利 灌溉设 施建 设投 入 的契 机 , 极争 取项 目, 积 加快 黑龙 江省农 田基 础设 施 建设 , 改造 中低 产 田。
2 土壤 耕 作 不 合 理 Biblioteka 灾 稳产 性 差 抗1 2
现 代 化 农 业
21 0 1年 第 5 ( 第 3 2 ) 期 总 8期
黑龙江 省玉米生产 中存在 的问题与对策
李世 民 张立 国 王海 舟 胡庆 明 , 。 ,
(. 1 黑龙 江省 宝泉 岭 农 场 , 黑龙 江 萝北 1 4 1 ;. 龙 江 省 农 垦 宝泉 岭 管理 局 农 业 局 ) 5212黑
通透 性 , 快微 生物 的活性 , 加 提高有 效养 分 的释放 和
土壤保 水 、 肥能 力 ; 极 探 索秸 秆 粉碎 、 松 整 地 保 积 深 技术 。
多年来农 田水 利建设 投入 少 , 利“ 账” 重 , 于 水 欠 严 对
近 年来逐 渐加重 的干 旱 、 内涝气候 灾 害难 以抵 御 , 农 业 生产抗 灾能力 差 , 大地 制约着 农业 的增产 、 极 种植
通 过 认 真 调 查 和 深 入 研 究 分 析 , 将 黑 龙 江 省 玉 米 现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发展历程与耕作栽培技术演变

害有 玉米 丝 黑穗 病 、 大斑 病 等 。玉 米 病 害 主 要 采
用 抗 性 品 种 、 作 、 株 处 理 或 药物 防治 等 方法 。 轮 病
1 2 纪 5 代 (99 15 0世 O年 1 4 ~ 9 9年 )
1 4  ̄1 5 9 9 9 9年 玉 米 面 积 和 总 产 同建 国 前 相 比除 了面积有 增加 , 单产 水 平没有 明显 的提高 , 生 产水 平较 低 , 玉米 总产 随着 玉米 面积 变化 而变化 ,
术 、 米 综 合 栽 培 技 术 模 式 的 建 立及 推 广应 用 、 玉 玉米 机 械 化 生 产技 术 、 米 病 虫草 害综 合 防 治技 术 等 。 这 些技 玉 术 的推 广 应 用极 大促 进 了玉 米 生 产 的 发 展 尤其 是 玉 米 产 量 水 平 的提 高 。
关键词 : 米 ; 玉 栽培 技 术 ; 展 历 程 ; 术 创 新 发 技
肥 为 主 , 基 肥 、 肥 、 肥 。通 常 采 用 玉 米 清 种 作 种 追 或 玉 米 与 矮 棵 作 物 混 种 等 方 式 种 植 。 如 通 常 采 用
玉米 与大 豆 、 豆 、 小 豆 等 混种 。玉 米 与 大豆 、 绿 红 小 麦 、 粱 、 子 等 常 采 用 2 5a的不 同轮作 方 高 谷 ~
从 13 8k ・ m 提 高 到 4 9 5 k h 净 增 0 g h 9 g・ m-, 36 7k ・ m~。2 0 8 g h 0 8年玉 米 面积 、 总产 量 和平 均 单 产分别 是 1 4 9 9年 的 2 4 . 2倍 、 . O倍 和 3 8 92 .2 倍 _ 。黑 龙江省 玉米 生产 的快 速发 展 与科技 进 步 2 ]
摘要: 简要 回顾 了黑 龙 江省 玉 米 生 产发 展 历 程 , 总结 了 黑 龙 江 省 建 国 以来 不 同 年 代 在 玉 米 耕 作 栽 培 等 方 面 的
黑龙江省玉米栽培技术发展与进步

现 出增 加 的趋 势 。玉米 是决 定黑 龙江省 粮食 生产 的关键 作 物 。黑 龙 江 省 粮 食 生 产 发 展 历 程 显 示 出, 粮食 产量 每登上 一个 新 台阶 , 玉米都 起 到了关 键 的 作 用 , 黑 龙 江 省 粮 食 产 量 突 破 20 在 0
亿 k ( 9 0年 ) 5 亿 g 19 、2 0 k (1 9 年 ) 3 0 g 94 、 0
黑 龙 江农 业科 学 2 1 1 ) 1 5 1 6 0 0( 0 : 5 ~ 5
H inJ n gi l r c ne eogagA r u ua Si cs l i ct l e
中 图 分 类 号 :5 3 S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2 6 ( 0 0 1 — 1 50 1 0 — 7 7 2 1 ) 00 5 — 2
◆综 述 ◆
黑龙 江省
( 黑龙 江省农 业科 学院 玉米研 究所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0 8 ) 5 0 6 黑 龙 江省地 处 我 国黄金 玉 米 带 最北 端 , 属东 北早熟 春 玉米 区 。玉 米 是 黑 龙 江 省 的 主 要 农 作 物 。玉 米 种 植 几 乎 遍 布 全 省 , 年 播 种 面 积 在 常
建 立 了种子 基础 。
产 玉米 1 0亿 k 2 g以上 , 占黑龙 江省 粮食 总产 量 的 4 , 占 全 国 总 产 的 1 , 米 商 品 化 率 达 0 约 1 玉 7 。玉米总 产 、 均 占有量 、 品化率均 居全 国 O 人 商
前 列 。 2 0 年 黑 龙 江 省 玉 米 播 种 面 积 已 达 06 23 3 9 . 4万 h ;0 7 黑 龙 江 省 玉 米 播 种 面 积 达 m 2 0 年 到 3 4万 h 连 续 2a玉 米 播 种 面 积位 居 全 国 3 m , 第 一 。 近 年 来 , 龙 江 省 玉 米 种 植 面 积 、 产 量 呈 黑 总
基于气候变化影响的黑龙江省玉米产量分析

基于气候变化影响的黑龙江省玉米产量分析最近几年,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变化明显,此时的粮食产量也在发生变化。
作者结合黑龙江的玉米种植情况,论述了气候改变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标签:气候变化;农业气象;玉米;生育期;产量;黑龙江1 资料和方法1.1 数据来源气象数据来源于国家气象局数据中心,包括黑龙江省境内30个气象站点1980-2009年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日值、旬值资料、降水旬值、月值资料、日照时数旬值资料。
由于本省的气候比较独特,其玉米的最关键的生长时间是每年的5-9,而种植期在每年的5-6,结穗在7月,开花结粒在8-9。
1.2 气象产量的计算方法所谓的气象产量,具体的说它指的是玉米的具体产量和趋势产值之间的数值差。
当前此类模拟措施很多,该活动使用的是直线滑动模拟措施,它把玉米的产值时间排列在特定时期的变化当成是一种函数,以直线的形式加以体现。
由于时间在一直变化,直线的方位也在改变,进而体现出产量的变化特征。
按照次序获取各个时期的线性模型。
可以将各个阶段的模拟数值的均数看做是趋势产量。
之所以使用此类措施,主要是因为它不需要我们进行主观的判定,也不用损失样本序列的年数,该措施非常受人们的青睐。
2 玉米主要生长季(5-9月)和不同生育阶段气候变化特征2.1 主要生长时期的气候变化特点第一,从时间上分析其变化性。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从80-90年,降水总数在一直在降低,线性倾向率为-27.6mm/10a,且通过了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除此之外的剩余要素都呈现出增加的态势,比如均温的倾向率为0.43℃/10a,最高温度的倾向率为0.19℃/10a,最低温度的倾向率为0.48℃/10a,且平均温度和最低温度通过了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第二,从空间上分析其变化特性。
对于均温以及均最高气温来讲,它们的变化都是顺着西北朝东南变低。
除了漠河的均温降低之外,别的区域都呈现出上升的态势,而且呈现出从西南到东北不断降低的态势。
浅析早熟玉米对黑龙江农业经济促进作用

浅析早熟玉米对黑龙江农业经济促进作用p【关键词】黑龙江;早熟玉米;农业经济;促进作用【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B一、黑龙江省早熟玉米基本情况分析早熟玉米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业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早熟玉米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早熟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早熟玉米的完美培育将大力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黑龙江省是我国生产早熟玉米最多的地区,其北部的早熟玉米品种的生产经济效益日益凸显,加之黑龙江省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先后颁布了相关制度措施,为黑龙江早熟玉米的健康有序生产提供有效制度保障。
(一)黑龙江省早熟玉米所处自然概况分析黑龙江省早熟玉米的生产培育主要位于其北部北纬48度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具体包括鹤岗、伊春、齐齐哈尔的部分地区,黑河的大部分地区和大兴安岭的整个地区。
该区域属于季风气候(寒温带湿润半湿润),夏季日照充足但短促、冬季寒冷而漫长,年平均温度大约为一3摄氏度,大部分地区从9月中旬开始就会出现初霜,该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大约在500mm,但是60%多的雨水集中在7、8、9三个月当中,这样降水量就能够满足早熟玉米的培育需要,该地区具有我国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且面积广阔,这为早熟玉米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
(二)黑龙江省早熟玉米育种的主要单位我国的早熟玉米育种主要来至于黑龙江省,黑龙江省早熟玉米育种的主要单位有: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登海种业、中种集团长城公司、德国KWS 公司和法国利马格兰公司。
前三家单位为国内单位,这三家单位研发及育种的早熟玉米主要代表品种为克单8、9、12号和冀承单3号,它们在适应性,抗病、稳产方面表现突出。
后两家为外国单位,其代表品种有卡德美亚l号和皮托儿,它们耐密植,适合机械化栽培。
就黑龙江省种植早熟玉米的地区来说,外国培育的早熟玉米品种在抗病性上不及国内。
(三)黑龙江省早熟玉米品种状况分析至今为止,黑龙江省已经审定通过的早熟玉米品种多达30多个,其中15个以上为黑龙江省自育品种。
东北玉米科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措施

东北玉米科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措施摘要:在东北地区的粮食作物中,玉米是十分典型的代表,对于东北地区的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因此,要高度重视玉米的栽培技术优化和完善工作,进一步有效确保栽培技术要点得到充分的落实,进而为玉米的高产优质提供必要的支持。
结合这种情况,本文重点分析东北地区玉米科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措施等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东北地区玉米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东北玉米;科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措施引言在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土壤条件,地质因素和环境因素等相关内容,有效落实相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进一步推行科学合理的管护措施,进而充分确保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能够得到充分的提升,为东北玉米种植效能的显著增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体来说,东北地区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选择合适的播种时期。
在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栽培过程中,要想体现出良好的种植效能,需要选择适宜的播种时期,这是必要前提。
在种植之前,要充分做好相对应的准备工作,明确具体的时间,结合玉米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种植土壤条件等一系列相关内容,以此确保玉米能够在适宜时间内萌芽和发育。
通过实践调研可以看出,在东北地区的玉米苗所呈现出的最低萌发温度大约在6~7 ℃,玉米幼苗合适生长温度为10~12 ℃,种植地水量也要得到有效控制,使其维持在60%范围之内,充分满足此类条件才能体现出良好的种植效果,为玉米发芽率和出苗率的有效提升提供前提。
二、选择更适宜的玉米品种。
选择高质量的玉米品种是东北地区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核心内容,在选择玉米品种的过程中,要确保品种的多样性和丰产性,同时也要确保其具备应有的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在不同的地区和多种条件下,都可以呈现出良好的生长势头。
在具体的选择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种植地区的实际情况,气候变化和玉米品种的种植要求,来选择相对应的类型,这样才能提升其出苗率和生长质量。
黑龙江省玉米规模化栽培技术的开发与探析

米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及玉米市场供 给具有举足轻 重 的作用 。结 合我 省粮 食种 植 品种结 构 和潜 能 , 发 展 玉米 生 产应 实施 “ 北上 、 东扩 ”战 略 。但在 东 、 北部 地
区是豆 麦 产 区 , 随 着小 麦 面积 的大 幅下 滑 , 重迎 茬 问 题突出 , 制 约 了农 业 可持 续发 展 , 迫切 需 要 引入 轮 作 作 物 。该 区域 玉米 种植 比重较小 , 多数 县市 只在 1 0 %
全, 影 响 深远 、 意 义重 大 。 目前 , 年播 种 面 积超 过 3 3 3 万公 顷 , 位 居 全 国各 省 区第 一 位 , 总 产 占全 国的 十 分 之一以上 , 人 均 占有 量 、 商 品 化 率 均 居 全 国前 列 , 玉
视, 生产上常常出现秧苗素质不一 , 造成移栽成活率
种 植 与 环 境
黑 龙 江 省 玉 米 规 模 化 栽 培 技 术 的 开 发 与 探 析
李 丹 ( 黑龙江省勃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 心 黑 龙江勃利 1 5 4 5 0 0 )
黑龙 江省作 为农业 大省 和 国家重要 商 品粮基 地, 是我 国 2 l 世纪粮食增产和粮食供给能力潜力最 大的地区。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 ,确保 国家粮食安
~
光资源浪费的矛盾 。增加投入 、 提高玉米生产水平 , 推 动集 约 化生 产 。
4 研 究和推广机械化生产技术
玉米 生 产最 适 于走 集约 化 、 机 械 化发展 之路 。面
1 5 %。 依 据玉 米 的生物 学 特性及 生 理 、 生 态 指标及 省
气象局 《 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适应性评价及种植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黑龙江省的玉米种植
【摘要】由于环境恶化和温室效应等不利因素影响,未来两年内全球玉米的产量将大大降低,玉米供需失衡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并导致粮食市场价格大幅上涨。
这对于黑龙江省玉米市场无疑不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与挑战。
所以,如何进行玉米的高产量、高质量的种植,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黑龙江省;玉米;成本;效益;对策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商品粮生产基地,玉米播种面积位居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第一位,玉米主产区自然条件较好,种植面积大,单产高.玉米是主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因此,玉米生产形势的好坏、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黑龙江省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1.种植密度对玉米种植的影响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农民已经注意到种植密度对玉米种植产生的影响,某种程度上来看,适当的提高玉米地种植密度可以达到增收的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种植密度的提高也会给玉米的种植带来一定的不利因素,因此,我们应该掌握种植密度对玉米种植的影响,从而提高玉米产量,以便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玉米产量主要由株数、穗数、粒数和百粒重四部分组成,而玉米的种植密度会直接影响到株数的数量,从而关乎着玉米的产量。
据这几年对玉米产量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对于不同的玉米品种,种植密度提高并不一定立刻就能增加它们的产量,具体分析就可以看到它们呈现的玉米产量先是增加然后减少的态势。
提高玉米的种植密度,玉米的穗粒数、性状、百粒重都会相应的降低,但是收获玉米的株数却会大幅度的增加,玉米株数的增加产生的经济效益往往高于穗粒数和百粒重的减小所损失的经济效益。
在适宜的种植密度范围内,玉米的产量通常都会伴随种植密度的提高而增大。
但是,一旦超过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后,即使收获株数是有一定的提高,但也会造成株数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小于穗粒数的减少所损失的经济效益。
种植密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使空秆植株大量的产生,穗数大量的降低,玉米大幅度减产。
综上所述,适当地提高玉米的种植密度能带动玉米产量的增加,但是提高玉米种植密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反而会使玉米的产量降低。
所以,农民们要对玉米的品种,结合黑龙江地区的生态气候条件,合理把握种植密度来达到提高玉米产量的目的。
2.种植方式对玉米种值的影响
为了解决干旱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我们首先要对玉米的种植方式进行一定的研究。
因为种植方式的不同会对玉米吸收水的效率以及玉米的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2.1不同种植方式对水分利用的影响
玉米是黑龙江省主打的农作物,而制约黑龙江干早区域玉米种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干旱的问题。
在黑龙江省,大部分的玉米耕地都不具备灌溉条件的旱地,这一主要因素导致了黑龙江省玉米种植一直处于大幅度波动局势的关键所在。
所以,在黑龙江玉米种植区域,防御和减轻干旱缺水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对策之一。
经过对于黑龙江省近几年玉米产量和玉米种植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由于起垄覆膜具有增温保墒的效果,对于水分的利用效率大的高于平作和垄作,大部分水分都可以被玉米吸收利用,使玉米生长速度大大的有所上升,又因为受干旱影响最严重的时期就是玉米穗处于分化的阶段,如果这时一旦缺水,就会造成玉米的减产。
所以,在玉米种植的前期,为了避免缺水对玉米造成的不利影响,我们应该选择起垄覆膜来得到集雨保水的作用。
水分的充分利用是提高黑龙江省玉米产量的一个关键环节。
在玉米处于苗期阶段时,其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而在玉米的全生育过程中,会出现前期少、中期多、后期少的耗水情况。
所以,在进行玉米种植时,一定要注意对玉米中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保水措施的完善。
起垄覆膜微集水种植技术是黑龙江省现在最为普片的玉米集水技术,把起垄与覆盖地膜一起应用到玉米的种植中来,不仅可以改善黑龙江省的土壤条件,起到增温保墒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大大的提高玉米对于水分的利用效率。
2.2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玉米作为一种典型的C4 植物,不同的种植方式对于玉米产量有很大的影响。
采用间种苜蓿的种植方式与清种玉米这种种植方式对玉米的产量具有明显的差异。
其中,前者的种植方式所收获的穗长、行粒数、穗粒重的大大的高于后者,大大的提高了玉米的经济效益。
究其原因,是因为苜蓿具有发达的根系,整个根系系统生长发育快,而且能够扎进较深的土层吸收水分,抗旱、保水以及固氮的能力,可以有效地对黑龙江自然缺水的土地资源进行调节,从而可增加土壤氮质量分数,大大的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增加玉米的总产量。
采用间种苜蓿的种植方式,不仅仅为玉米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改善了干旱地区的土壤缺水情况, 提高黑龙江省大的玉米产量,而且还可以减少地表径流, 减轻冲刷, 加之抗旱、耐瘠、抗寒, 起到保水固土的作用, 对水土流失加以控制,促进黑龙江省的生态环境的保护。
3.玉米种植效益的探究
据相关数据的统计研究可以发现:近几年来,黑龙江省玉米种植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以前相比并不乐观。
下面我们将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
希望可以对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帮助。
这几年来,玉米种植的成本一直稳中有升的态势,这主要体现在生产成本、土地成本均有所增加,而生产成本所包含的人工成本的增加最为显著;农民看到使用化肥对玉米的增产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使他们盲目的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质量不断的恶化、玉米的产量及质量不断地降低;在玉米的种植和生产过程中,大多数农民仍以半机械化的方式进行玉米的种植,与此同时,农用机械收割还没有在黑龙江省的各个区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农民们使用的一般都是陈旧、机械精准度低、性能老化、动力过小的农机设备,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农机设备还不够完善有很多不足;玉米收购价格逐年上升, 边际价格处于扩大趋势,同时上下波动的范围较大。
农民们通常比较倾向于晚期销售,但是玉米的价格本身就有很大的波动性,这就影响了农民们的经济收入;虽然黑龙江省的人均耕地面积相对其他省市较大, 但是因为采取的是分散式经营管理,导致了产区的经营规模小,而且大多数的农民们的文化程度不高,导致了农民们不科学的选种,据调查,每户农民选择的品种不一, 甚至一户选择 2 个以上品种, 收获后农民习惯混收, 粮食收购企业混收混储, 造成玉米商品粮混有异物, 品质下降,再者,种植方式的不科学导致农产品经济效益的降低,播种整地、田间管理等无法真正实现严格的质量和精细的技术要求, 结果导致整地质量差, 深松不到位,加之不能平衡施肥, 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 春季昼夜温差大, 田间实际保苗率不足, 这些生产问题已经成为限制玉米单产提高的不利因素。
4.结语
近几年来,国际上玉米价格的价格一直处于大幅度波动的一个局势,这烟瘴影响了种植玉米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对黑龙江省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政府和人民应该对玉米的种植密度与倒伏、干旱缺水、病害以及玉米的种植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选择最佳的种植方案来增加玉米的产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从而促进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清波,黄国宏,王颜红.阿特拉津生态风险及其检测和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5.
[2]梁继东,周启星.甲胺磷、乙草胺和铜单一与复合污染对蚯蚓的毒性效应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3,4.
[3]刘建民.玉米间种绿肥作物对径流中磷含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