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合集下载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JING DIAN MEI WEN·经典美文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

前已说过,他大都是看了学生的作业,就这些作业讲一些问题。

他是经过一番思考的,但并不去翻阅很多参考书。

沈先生读很多书,但从不引经据典,他总是凭自己的直觉说话,从来不说亚里士多德怎么说、福楼拜怎么说、托尔斯泰怎么说、高尔基怎么说。

他的湘西口音很重,声音又低,有些学生听了一堂课,往往觉得不知道听了什么。

沈先生讲课非常谦抑,非常自制,他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

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

但是你要是真正听“懂”了他的话——听“懂”了他的话里并未发挥罄尽的余意,你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

听沈先生的课,要像孔子的学生听孔子讲话一样,“举一隅而三隅反”。

沈先生讲课时所说的话我几乎全都忘了!我们有一个同学把闻一多先生讲唐诗课的笔记记得极详细,现已整理出版,书名就叫《闻一多论唐诗》,很有学术价值,就是不知道他把闻先生讲唐诗时的“神气”记下来了没有。

我如果把沈先生讲课时的精辟见解记下来,也可以成为一本《沈从文论创作》,可惜我不是这样的有心人。

沈先生关于我的习作讲过的话我只记得一点,是关于人物对话的。

我写了一篇小说,有许多对话,我竭力把对话写得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

沈先生说:“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从此我知道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要尽量写得朴素,这样才真实。

沈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

”很多同学不懂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以为这是小说学的精髓。

据我的理解,沈先生这句极其简略的话包含这样几层意思: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部分都是派生的,次要的。

环境描写、作者的主观抒情、议论,都只能附着于人物,不能和人物游离,作者要和人物同呼吸、共哀乐。

作者的心要随时紧贴着人物,作者的心“贴”不住人物,笔下就会浮、泛、飘、滑,花里胡哨,故弄玄虚,失去了诚意。

文学类文本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学类文本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文本一: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汪曾祺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

三门课我都选了,——各体文习作是中文系二年级必修课,其余两门是选修,西南联大的课程分必修与选修两种。

中文系的语言学概论、文字学概论、文学史(分段)……是必修课,其余大都是任凭学生自选。

诗经、楚辞、庄子、昭明文选、唐诗、宋诗、词选、散曲、杂剧与传奇……选什么,选哪位教授的课都成。

但要凑够一定的学分(这叫“学分制”)。

一学期我只选两门课,那不行。

自由,也不能自由到这种地步。

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

很多人认为创作不能教。

我们当时的系主任罗常培先生就说过:大学是不培养作家的,作家是社会培养的。

这话有道理。

沈先生自己就没有上过什么大学。

他教的学生后来成为作家的,也极少。

但是也不是绝对不能教。

沈先生的学生现在能算是作家的,也还有那么几个。

问题是由什么样的人来教,用什么方法教。

现在的大学里很少开创作课的,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教。

偶尔有大学开这门课的,收效甚微,原因是教得不甚得法。

教创作靠“讲”不成。

如果在课堂上讲鲁迅先生所讥笑的“小说作法”之类,讲如何作人物肖像,如何描写环境,如何结构,结构有几种-攒珠式的、桔瓣式的······那是要误人子弟的。

教创作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写”。

沈先生把他的课叫做“习作”、“实习”很能说明问题。

如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

就学生的作业,讲他的得失。

教授先讲一套,放学生照猫画虎,那是行不通的。

沈先生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但有时在课堂上也出两个题目。

沈先生出的题目都非常具体。

我记得他曾给我的上一班同学出过一个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有几个同学就这个题目写了相当不错的散文,都发表了。

他给比我低一班的同学曾出过一个题目:“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我的那一班出过些什么题目,我倒不记得了。

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双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双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文本一: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汪曾祺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

三门课我都选了,——各体文习作是中文系二年级必修课,其余两门是选修,西南联大的课程分必修与选修两种。

中文系的语言学概论、文字学概论、文学史(分段)……是必修课,其余大都是任凭学生自选。

诗经、楚辞、庄子、昭明文选、唐诗、宋诗、词选、散曲、杂剧与传奇……选什么,选哪位教授的课都成。

但要凑够一定的学分(这叫“学分制”)。

一学期我只选两门课,那不行。

自由,也不能自由到这种地步。

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

很多人认为创作不能教。

我们当时的系主任罗常培先生就说过:大学是不培养作家的,作家是社会培养的。

这话有道理。

沈先生自己就没有上过什么大学。

他教的学生后来成为作家的,也极少。

但是也不是绝对不能教。

沈先生的学生现在能算是作家的,也还有那么几个。

问题是由什么样的人来教,用什么方法教。

现在的大学里很少开创作课的,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教。

偶尔有大学开这门课的,收效甚微,原因是教得不甚得法。

教创作靠“讲”不成。

如果在课堂上讲鲁迅先生所讥笑的“小说作法”之类,讲如何作人物肖像,如何描写环境,如何结构,结构有几种-攒珠式的、桔瓣式的······那是要误人子弟的。

教创作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写”。

沈先生把他的课叫做“习作”、“实习”很能说明问题。

如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

就学生的作业,讲他的得失。

教授先讲一套,放学生照猫画虎,那是行不通的。

沈先生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但有时在课堂上也出两个题目。

沈先生出的题目都非常具体。

我记得他曾给我的上一班同学出过一个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有几个同学就这个题目写了相当不错的散文,都发表了。

他给比我低一班的同学曾出过一个题目:“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我的那一班出过些什么题目,我倒不记得了。

沈从文先生在西联交大阅读感悟300字

沈从文先生在西联交大阅读感悟300字

沈从文先生在西联交大阅读感悟300字上一年在年会中遇见了肖特,一见钟情,钟情于他的课~涓涓细流,流出一种人性美,他浅浅的教,咱们深深的悟,悟作者,悟文本,悟情感,悟人生!也钟情于他的人~单纯,尔雅,详尽,痴迷语文!从此更是迷上了他对语文的见地。

他在教授《金岳霖先生》这一课后写了一篇文章《这一课,我记住了你的眼泪》。

在文章里,我感触到了散文的魅力,这是第一次,以前很少读书,即使读也总是功利性很强的,教育需求才去读,并且是粗浅地看,雁过也,不留一丝痕迹!而,肖特,把这一篇文章解读到人的心坎里去了,让人记住了如何写人,记住了金岳霖,记住了汪曾祺,记住了那个流泪的学生,一起也让咱们记住了肖大侠!正是他的解读,充满了魅力,让我火急地想要看汪曾祺的散文,正好手头有汪写得一篇《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读得是欲罢不能!汪曾祺先生是在时隔40年之后,依然能够写出许多细节,令人回味,久久难忘。

好似这一幕幕都展现在自己眼前,足以见得沈从文先生对他的影响。

而读完这篇文章,沈先生也令我深深地信服。

信服于他的教育。

可能是我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头疼得要命,却一直不得要领,解决不了!而沈先生却在他那个时代就做到了,并且做得那么好,那么不遗余力!咱们都说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

写作是必修,中学的必修,其实也是人生课的必修,咱们常常为此苦恼,便是摸不着头绪,写不出好的文章,什么结构,什么文体,什么人物描写方法,什么谈论方法等等能教的咱们也都下苦功夫教了,修改更是周记小作文大作文齐上阵,却一直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也达不到成效。

在这里,文中写的沈先生有几点做法值得咱们钦佩,也值得咱们学习一下:一来,他说教师先讲,学生照本宣科,是不行的,要先写!写什么呢,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这样才有东西可写,有情感有体会融入其间。

反观咱们现在更多的是为了完成教育任务,或为了考试而写,学生觉得乏味可陈,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堆砌凑字数,有时连字数也凑不行,学生烦,老师也苦恼,修改成了头痛的事,硬着头皮看下去,僵硬地写几句评语,学生也不怎么在意,见效甚微,真真成了逼着学生交,再逼着自己阅览。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作者:来源:《作文周刊·八年级版》2019年第27期沈先生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

他大都是看了学生的作业,就这些作业讲一些问题。

沈先生读很多书,但从不引经据典,他总是凭自己的直觉说话,从来不说亚里士多德怎么说、福楼拜怎么说、托尔斯泰怎么说、高尔基怎么说。

沈先生的讲课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的。

他不用手勢,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

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

听“懂”了他的话你是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的。

听沈先生的课,要像孔子的学生听孔子讲话一样:“举一隅而三隅反”。

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还长。

这些读后感有时评析本文得失,也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

沈先生教创作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看。

记得我写过一篇不成熟的小说《灯下》,记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散散漫漫。

沈先生就介绍我看了几篇这样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写的《腐烂》。

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

这些书都是沈先生找来,带给学生的。

因此他每次上课,走进教室里时总要夹着一大摞书。

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沈先生就做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

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

多年以来,沈先生就干着给别人的作品找地方发表这种事。

经他的手介绍出去的稿子,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

我在1946年前写的作品,几乎全都是沈先生寄出去的。

沈先生教书,但愿学生省点事,不怕自己麻烦。

他讲《中国小说史》,有些资料不易找到,他就自己抄,用夺金标毛笔,筷子头大的小行书抄在云南竹纸上。

这种竹纸高一尺,长四尺,并不裁断,抄得了,卷成一卷。

上课时分发给学生。

他上创作课夹了一摞书,上小说史时就夹了好些纸卷。

沈先生做事,都是这样,一切自己动手,细心耐烦。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阅读理解答案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阅读理解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阅读理解答案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阅读理解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阅读理解答案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阅读理解编者序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是本知识店铺精心收集编制而成,下载后,能够帮助学校教师、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前言下载提示:为您提供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现代文阅读技巧,内容包括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初中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小学各年级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Download tips:Provide you with modern Chinese reading questions and answers, modern reading skills, including modern reading questions and answers, ju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modern reading questions, and modern reading questions and answers for all grades of elementary school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阅读原文及试题答案汪曾祺①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

三门课我都选了。

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

教创作靠“讲”不成,沈先生把他的课叫做“习作”、“实习”。

如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

沈先生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但有时在课堂上也出两个题目。

沈先生出的题目都非常具体。

我记得他出过一个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有几个同学就这个题目写了相当不错的散文,都发表了。

他还出过一个题目:“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沈先生为什么出这样的题目?他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

我觉得先做一些这样的片段的习作,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基本功。

现在有些青年文学爱好者,往往一上来就写大作品,篇幅很长,而功力不够,原因就在零件车得少了。

汪曾祺散文《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汪曾祺散文《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汪曾祺散文《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汪曾祺散文《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引导语:沈从文是汪曾祺的老师,他曾在西南联大拜沈从文为师,下面就是小编收集的他的散文《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原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学习。

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

三门课我都选了,——各体文习作是中文系二年级必修课,其余两门是选修,西南联大的课程分必修与选修两种。

中文系的语言学概论、文字学概论、文学史(分段)……是必修课,其余大都是任凭学生自选。

诗经、楚辞、庄子、昭明文选、唐诗、宋诗、词选、散曲、杂剧与传奇……选什么,选哪位教授的课都成。

但要凑够一定的学分(这叫“学分制”)。

一学期我只选两门课,那不行。

自由,也不能自由到这种地步。

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

很多人认为创作不能教。

我们当时的系主任罗常培先生就说过:大学是不培养作家的,作家是社会培养的。

这话有道理。

沈先生自己就没有上过什么大学。

他教的学生后来成为作家的,也极少。

但是也不是绝对不能教。

沈先生的学生现在能算是作家的,也还有那么几个。

问题是由什么样的人来教,用什么方法教。

现在的大学里很少开创作课的,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教。

偶尔有大学开这门课的,收效甚微,原因是教得不甚得法。

教创作靠“讲”不成。

如果在课堂上讲鲁迅先生所讥笑的“小说作法”之类,讲如何作人物肖像,如何描写环境,如何结构,结构有几种——攒珠式的、桔瓣式的……那是要误人子弟的。

教创作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写”。

沈先生把他的课叫做“习作”、“实习”很能说明问题。

如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

就学生的作业,讲他的得失。

教授先讲一套,放学生照猫画虎,那是行不通的。

沈先生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但有时在课堂上也出两个题目。

沈先生出的题目都非常具体。

我记得他曾给我的上一班同学出过一个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有几个同学就这个题目写了相当不错的散文,都发表了。

他给比我低一班的同学曾出过一个题目:“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我的那一班出过些什么题目,我倒不记得了。

汪曾祺《西南联大中文系》原文及赏析

汪曾祺《西南联大中文系》原文及赏析

汪曾祺《西南联大中文系》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汪曾祺《西南联大中文系》原文及赏析【导语】:西南联大中文系是汪曾祺写的一片散文,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篇散文的原文及赏析吧。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读后感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读后感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读后感读罢这篇关于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的文章,就像跟着一个熟悉的老友,走进了那个特殊又充满魅力的时代。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那可真是西南联大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一想到他,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温文尔雅,带着点湘西质朴气息的文人模样。

西南联大,本就是个汇聚了各路“大神”的地方,那些教授和学生啊,一个个都像是星星,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还倔强地闪烁着智慧的光。

沈从文先生在其中,就像一颗温润的玉石,散发着不一样的光芒。

他上课的情景可太有意思了。

你想啊,他站在讲台上,可能没有那种慷慨激昂的演讲式的风格,但是他讲的每一句话,都像是涓涓细流,慢慢流入学生们的心间。

他讲文学创作,不像有些老师一板一眼地讲那些理论,他就像是在讲述自己在湘西的那些奇妙经历,把文学创作的奥秘融入到那些充满诗意的故事里。

这让我想起自己上学的时候,要是能碰到这样的老师,那上课简直就像听评书一样带劲,肯定不会再偷偷在桌子底下看漫画了。

而且沈从文先生对待学生那也是没话说。

他就像是一位耐心的园丁,看着那些幼苗,心里满是希望。

他鼓励学生们去大胆创作,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传递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执着追求。

就好比在黑暗里给了学生们一盏小油灯,虽然灯光微弱,但是足以照亮他们内心的文学之路。

他自己呢,在西南联大这个大舞台上,也依然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

没有被周围那些复杂的学术氛围或者是战争的阴霾所影响。

他就像一棵扎根很深的树,不管风吹雨打,都稳稳地按照自己的节奏生长。

他写湘西,把湘西的山水人情都写活了。

让我们这些后来人,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湘西,却仿佛能看到那些吊脚楼,能听到沱江的流水声,能感受到湘西人民的淳朴和热情。

从这篇文章里,我还能感受到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的那种孤独感。

虽然周围有很多人,但是他的文学世界有时候是很独特的。

他的那种细腻的情感和对人性美好的追求,可能在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完全理解。

沈从文西南联大趣事作文

沈从文西南联大趣事作文

沈从文西南联大趣事作文案例一: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

三门课我都选了,——各体文习作是中文系二年级必修课,其余两门是选修,西南联大的课程分必修与选修两种。

中文系的语言学概论、文字学概论、文学史(分段)……是必修课,其余大都是任凭学生自选。

诗经、楚辞、庄子、昭明文选、唐诗、宋诗、词选、散曲、杂剧与传奇……选什么,选哪位教授的课都成。

但要凑够一定的学分(这叫“学分制”)。

一学期我只选两门课,那不行。

自由,也不能自由到这种地步。

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

很多人认为创作不能教。

我们当时的系主任罗常培先生就说过:大学是不培养作家的,作家是社会培养的。

这话有道理。

沈先生自己就没有上过什么大学。

他教的学生后来成为作家的,也极少。

但是也不是绝对不能教。

沈先生的学生现在能算是作家的,也还有那么几个。

问题是由什么样的人来教,用什么方法教。

现在的大学里很少开创作课的,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教。

偶尔有大学开这门课的,收效甚微,原因是教得不甚得法。

教创作靠“讲”不成。

如果在课堂上讲鲁迅先生所讥笑的“小说作法”之类,讲如何作人物肖像,如何描写环境,如何结构,结构有几种——攒珠式的、桔瓣式的……那是要误人子弟的。

教创作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写”。

沈先生把他的课叫做“习作”、“实习”很能说明问题。

如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

就学生的作业,讲他的得失。

教授先讲一套,放学生照猫画虎,那是行不通的。

沈先生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但有时在课堂上也出两个题目。

沈先生出的题目都非常具体。

我记得他曾给我的上一班同学出过一个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有几个同学就这个题目写了相当不错的散文,都发表了。

他给比我低一班的同学曾出过一个题目:“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我的那一班出过些什么题目,我倒不记得了。

沈先生为什么出这样的题目?他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

我觉得先作一些这样的片段的习作,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基本功。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读后感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读后感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读后感沈从文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而著称。

在西南联合大学的时光里,沈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更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文学大师。

在西南联大读了沈从文先生的作品之后,我深受启发,对他的文学才华和人格魅力有了更深的了解。

首先,沈从文先生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传承。

他的小说《边城》、《湘行散记》等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叙事方式,展现了中国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阅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古老而神秘的湘西边城,感受到了那里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百态。

沈从文先生的作品不仅给我带来了阅读的愉悦,更是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沈从文先生的人格魅力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是一位谦和而深沉的文学大师,他的言行举止都散发着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

在西南联大的讲堂上,他不仅是一位严谨的学者,更是一位富有人文关怀和教育情怀的教育家。

他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让他们受益终身。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他总是和蔼可亲,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和困惑,给予他们宝贵的指导和建议。

他的言传身教让我深受启发,不仅让我对文学有了更深的认识,更是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最后,沈从文先生的作品和人格魅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发。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努力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将以沈从文先生为榜样,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做一名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的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的作品和人格魅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努力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阅读答案-汪曾祺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阅读答案-汪曾祺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阅读答案-汪曾祺(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阅读答案-汪曾祺文本一: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汪曾祺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Y E0U
西南联 大
◇ 汪 曾 祺
沈先生 的讲课 , 以说是 毫无 系统 。 可 他大都 是看 了学生 的作业 , 就这 些作 业讲一 些 问 题。 他是 经过一 番思考 的 , 但并 不去翻 阅很 多参 考书 。 先生读 很多 书 , 从不 引经据典 , 沈 但 他总 是凭 自己的 直觉 说话 , 来 不说 阿 里斯 多德 怎 么说 、 从 福楼 拜 怎么 说 、 托尔 斯泰 怎 么
家 ”他 的书 , 了 自己看 , 借给 人看 的 。联 大文 学院 的同学 , , 除 是 多数 手里都 有一两 本沈 先 生 的书 , 扉页 上用淡墨 签了“ 上官 碧” 的名字 。谁 借 了什么书 , 么时候借 的 。 什 沈先 生是从
来 不记 得 的 。直到 联 大 “ 员 ” 有 些 同学 的行 装 里还 带着 沈 先生 的书 复 , 而漂 流 到 四面八 方 了 。沈 先 生书 多 , 且 很杂 , 了一 般 的四 部 书 、 国现 代 文学 、 国 而 除 中 外
文学 的译 本 , 会学 、 类学 、 社 人 黑格 尔 的《 逻辑 》弗 洛 伊德 、 利 ・ 姆斯 、 小 、 亨 詹 道教 史 、 瓷 陶 史 、髹饰 录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霜 谱》 ……兼 收 并蓄 , 花八 门 。 些 书 , 五 这 沈先 生大 都认 真 读过 。 沈先 生
称 自 己的学 问 为“ 杂知 识 ” 一个作 家 读 书 , 。 是应 该杂 一点 的 。 先 生读过 的书 , 沈 往往 在 书 后 写两 行题 记 。 的是 记一 个 日期 , 天 天气如 何 , 有时 发一 点 感慨 。 有 那 也 有一本 书 的后面 写道 :某 月某 日 , 一 大胖 女 人从 桥 上过 , 中十 分难 过 。 ” 两 句话 我 一直 记得 , 是 “ 见 心 这 可

汪曾祺《西南联大中文系》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西南联大中文系》阅读练习及答案

西南联大中文系汪曾祺西南联大中文系的教授有清华的,有北大的,应该也有南开的。

但是哪一位教授是南开的,我记不起来了,清华的教授和北大的教授有什么不同,我实在看不出来。

联大的系主任是轮流做庄。

朱自清先生当过一段系主任。

担任系主任时间较长的,是罗常培先生。

罗先生赴美讲学,闻一多先生代理过一个时期。

在他们“当政”期间,中文系还是哪个老样子,他们都没有一套“施政纲领”。

事实上当时的系主任“カ官清简”,近于无为而治。

中文系的学风和别的系也差不多:民主、自由、开放。

中文系似乎比别的系更自由。

工学院的机械制图总要按期交卷,并且要严格评分的:理学院要做实验,数据不能马虎。

中文系就没有这一套。

记得我在皮名举先生的“西洋通史”课上交了一张规定的马其顿国的地图,皮先生阅后,批了两行字:“阁下之地图美术价值甚高,科学价值全无。

”似乎这样也可以了。

总而言之,中文系的学生更为随便,中文系体现的“北大”精神更为充分。

联大教讲课从来无人干涉,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想怎么讲就怎么讲。

刘文典先生讲了一年庄子,我只记住开头一句:“《庄子》嘿,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

”他讲课是东拉西扯,有时扯到和庄子毫不相干的事。

倒是有些骂人的话,留给我的印象颇深。

他说有些搞校勘的人,只会说甲本作某,乙本作某,一一“到底应该作什么?”骂有些注解家,只会说甲如何说,乙加何说,“你怎么说?”他讲了一学期《文选》,只讲了半篇木玄虚的《海赋》。

好几堂课大讲“拟声法”,他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挺长的法国字,举了好些外国例子。

曾见过几篇老同学的回忆文章,说闻一多先生讲楚辞,一开头总是“痛饮酒熟读《离骚》,方称名士”。

有人问我,“是不是这样?”是这样。

讲唐诗,不蹈袭前人一语。

讲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一起讲,特别讲到“点画派”。

中国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讲唐诗的,闻先生当为第一人。

他讲《古代神话与传说》非常“叫座”。

上课时连工学院的同学都穿过昆明城,从拓东路赶来听。

那真是“满坑滿谷”,昆中北院大教室里里外外都是人。

读书笔记:《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读书笔记:《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读书笔记:《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名师们的小闲事那天读汪曾祺先生写的一篇小文,叫《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觉得非常有意思。

汪曾祺是西南联大毕业的,他在那里遇到了他的“黄金导师”沈从文先生。

据汪曾祺先生在文中回忆沈从文先生的教写作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也没有高谈阔论,他教创作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写”。

当然在这过程中,他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的写作实践,来教学生实践写作,是真正的实打实地教。

有趣的是,他的教不是“精批细改”,而是写下自己的“读后感”,还附带向学生介绍与学生写的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

读到这里,我有点小激动。

原因很简单,这才是教写作唯一有用的好方法啊。

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当下也极其受用。

上面所写的都还称不上“闲事”,下面来讲一件“小闲事”。

汪曾祺先生在文中写了这样一件事:“学生习作写得好的,沈先生就做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

这对学生来说是巨大的鼓励。

经他的手介绍出去的稿子,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

我在1946年前写的作品,几乎全是沈先生寄出去的。

他这辈子为别人寄稿子用去的邮费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

为了防止超重太多,节省邮费,他大都把原稿的纸边裁去,只剩下纸芯。

这当然不大好看。

但是抗战时期,百物昂贵,不能不打这点小算盘。

”读到此处,我被沈从文先生裁纸边这一动作深深地打动。

这些不是什么大举动,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不被其他人注意的细节,感动了汪曾祺。

他晚年文学的辉煌,有着沈从文先生这点点滴滴“小闲事”的影响。

我想,跟一个老师学东西,学到最后是学习他的人格。

这使我想起暑假里见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一面时发生的事。

那天中午,天气很热,我和特级教师蒋军晶老师在宾馆的大堂里等薛法根老师下来,一起去会场。

等了好久,都不见他下来,我显得有些急了,说:“我还是上去亲自叫薛老师一声吧?”蒋军晶阻止我:“再等等,薛老师很守时的,不会迟到的。

他也许还在为下午的课备着课呢。

”正在这时,薛老师刚巧下来了。

他走向我们,只见他把课本和一叠资料塞进随身包里。

文学类文本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学类文本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汪曾祺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

三门课我都选了,-----各体文习作是中文系二年级必修课,其余两门是选修,西南联大的课程分必修与选修两种。

中文系的语言学概论、文字学概论、文学史(分段)……是必修课,其余大都是任凭学生自选。

诗经、楚辞、庄子、昭明文选、唐诗、宋诗、词选、散曲、杂剧与传奇……选什么,选哪位教授的课都成。

但要凑够一定的学分(这叫“学分制”)。

一学期我只选两门课,那不行。

自由,也不能自由到这种地步。

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

很多人认为创作不能教。

我们当时的系主任罗常培先生就说过:大学是不培养作家的,作家是社会培养的。

这话有道理。

沈先生自己就没有上过什么大学。

他教的学生后来成为作家的,也极少。

但是也不是绝对不能教。

沈先生的学生现在能算是作家的,也还有那么几个。

问题是由什么样的人来教,用什么方法教。

现在的大学里很少开创作课的,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教。

偶尔有大学开这门课的,收效甚微,原因是教得不甚得法。

教创作靠“讲”不成。

如果在课堂上讲鲁迅先生所讥笑的“小说作法”之类,讲如何作人物肖像,如何描写环境,如何结构,结构有几种——攒珠式的、桔瓣式的……那是要误人子弟的。

教创作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写”。

沈先生把他的课叫做“习作”、“实习”很能说明问题。

如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

就学生的作业,讲他的得失。

教授先讲一套,放学生照猫画虎,那是行不通的。

沈先生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但有时在课堂上也出两个题目。

沈先生出的题目都非常具体。

我记得他曾给我的上一班同学出过一个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有几个同学就这个题目写了相当不错的散文,都发表了。

他给比我低一班的同学曾出过一个题目:“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我的那一班出过些什么题目,我倒不记得了。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的事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的事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的事
汪曾祺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写了自己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事。

沈先生在西南联大开过三门课:个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

沈先生把他的课叫做“习作”“实习”,很能说明问题。

如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

就学生的作业,讲他的得失。

教授先讲一套,让学生照猫画虎,那是行不通的。

沈先生不赞成命题作文,他认为学生想些什么就写什么。

但是他有时也会在课堂上出两个题目,他出的题目都非常具体,具体的原因就是他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

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比原作还长。

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的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看。

沈先生有很多书,但他不是“藏书家”,他的书,除了自己看,也是借给人看的。

而且谁借了什么书,什么时候借的,沈先生是从来不记得的。

由此看书沈先生十分的随性,乐于与别人分享,不拘小节。

沈先生后来不写小说,搞文物研究了。

他研究的文物基本上是手工艺制品。

他从这些工艺品看到的是劳动者的创造性。

他为这些优美的造型、不可思议的色彩、神奇精巧的技艺发出的惊叹,是对人的惊叹。

他热爱的不是物,而是人。

沈先生十分善于谈天,他经常谈及徐志摩、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这些人都有着共同特点,一是都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二是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

这些人的气质也正是沈先生的气质。

“闻多素人心,乐与数晨夕”,沈先生谈及朋友时总是很有感情的。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全文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全文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全文《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汪曾祺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

三门课我都选了,各体文习作是中文系二年级必修课,其余两门是选修,西南联大的课程分必修与选修两种。

中文系的语言学概论、文字学概论、文学史(分段)……是必修课,其余大都是任凭学生自选。

诗经、楚辞、庄子、昭明文选、唐诗、宋诗、词选、散曲、杂剧与传奇……选什么,选哪位教授的课都成。

但要凑够一定的学分(这叫“学分制”)。

一学期我只选两门课,那不行。

自由,也不能自由到这种地步。

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

很多人认为创作不能教。

我们当时的系主任罗常培先生就说过:大学是不培养作家的,作家是社会培养的。

这话有道理。

沈先生自己就没有上过什么大学。

他教的学生后来成为作家的,也极少。

但是也不是绝对不能教。

沈先生的学生现在能算是作家的,也还有那么几个。

问题是由什么样的人来教,用什么方法教。

现在的大学里很少开创作课的,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教。

偶尔有大学开这门课的,收效甚微,原因是教得不甚得法。

教创作靠“讲”不成。

如果在课堂上讲鲁迅先生所讥笑的“小说作法”之类,讲如何作人物肖像,如何描写环境,如何结构,结构有几种——攒珠式的、桔瓣式的……那是要误人子弟的。

教创作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写”。

沈先生把他的课叫做“习作”、“实习”很能说明问题。

如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

就学生的作业,讲他的得失。

教授先讲一套,放学生照猫画虎,那是行不通的。

沈先生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但有时在课堂上也出两个题目。

沈先生出的题目都非常具体。

我记得他曾给我的上一班同学出过一个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有几个同学就这个题目写了相当不错的散文,都发表了。

他给比我低一班的同学曾出过一个题目:“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我的那一班出过些什么题目,我倒不记得了。

沈先生为什么出这样的题目?他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错的散文 , 都发表了。他给比我低

班 的 同学 曾 出过 一 个题 目: “ 记 间屋子 里 的空气 ” !我 的那 一班
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 界性 的争论问题 。很多人认 为创
作 不能 教 。我 们 当时 的 系主 任 罗 常培 先 生 就说 过 :大 学 是不 培 养 作家 的 , 作家 是社 会培 养 的 。这话 有道 理 。沈先 生 自 己就 没 有 上过 什 么大 学 。他 教 的学 生 后 来成 为 作家 的 , 也极 少 。但 是也 不是 绝对 不 能教 。 沈先 生 的学 生现 在 能算 是作 家 的 , 也 还有 那么 几个 。问题 是 由什 么 样 的 人来 教 。用什 么方 法教 。现 在 的大 学 里 很 少开 创 作 课 的 ,原 因 是找 不 到 合 适 的 人来
么说 、 福楼拜怎么说 、 托尔斯泰 怎
么说 、 高 尔基 怎 么说 。他 的湘西 口 音很 重 , 声 音 又低 , 有 些 学 生 听 了

堂 课 ,往 往 觉 得 不 知 道 听 了一
些什 么。沈先生 的讲课是非常谦
抑, 非 常 自制 的 。他不பைடு நூலகம்用 手 势 , 没 有 任 何 舞 台道 白式 的 腔 调 ,没 有
猫画虎, 那是行不通的。
沈 先 生 是 不 赞 成 命 题 作 文 的, 学生 想 写什 么就 写什 么 。但有 时在 课 堂 上 也 出 两个 题 目。沈先 生 出 的题 目都 非 常具 体 。我 记 得
O9 3
人 物
过 一 番 思 考 的 ,但 并 不 去 翻 阅很
道 对话 就 是 人 物所 说 的普 普 通 通 的话 ,要 尽 量 写得 朴 素 。不 要 哲 理, 不 要诗 意 。这 样才 真 实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西沅水流域;1923闯入北京,1923年至
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谋生;1928年至1930年,
在上海中国公学任讲师,兼《大公报》、《益
世报》等文艺副刊主编;1931年至1933年在青
岛大学任讲师;1934年至1939年在北京主编全
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939年至1947年在昆明
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
大学任教授;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
博物馆任文物研究员;1978年至1988年在中国 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任研究员。 1988年病逝于北 京。
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 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早期的小说集有《蜜柑》《雨后 及其他》《神巫之爱》等,基本主题已见端倪,但城乡 两条线索尚不清晰,两性关系的描写较浅,文学的纯净 度也差些。30年代后,他的创作显著成熟,主要成集 的小说有《龙珠》《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 《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如蕤(rui)集》 《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 《黑凤集》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 《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 《湘西》,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 看云集》等。沈从文由于其的创作风格的独特,在中国 文坛中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联大师资雄厚
据有关史料记载:联大8年间共聘任教授302人。从事人 文社会科学的有:朱自清、闻一多、陈寅格、杨振声、 罗常培、浦江清、冯支兰、王力、罗庸、向达、潘光照、 朱光潜、汤用彤、陈序经、吴晗、钱穆、吴达元、金岳 霖、陈贷孙、张奚若、钱钟书、刘文典、费孝通等;从 事自然科学方面的有:吴有训、饶毓秦、叶企孙、施嘉 炀、江泽涵、杨武芝、赵访熊、陈省身、华罗庚、许宝 碌、姜立夫、郑华炽、吴大猷、周培源、赵忠尧、王竹 溪、张文裕等。西南联大的这些教授都是著名江苏高邮人。我国著名小说
家、散文家、戏剧家。 在家乡读完小说和初中后,考入江阴县南普中学读高
中。1939年(19岁)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考入 (昆明)西南联大中文系,接触到大量的新文学作品和 国外的翻译作品。1940年开始小说创作,得到当时 在西南联大任中文系教授的著名小说家沈从文的亲自 指导。1943年毕业后,先后在昆明和上海当中学教 师,出版有小说集《邂逅集》。1947年(27岁)写于上 海的短篇小说《鸡鸭名家》,在小说题材和创作风格 等多方面都受到沈从文小说的极大影响,并显露出自 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1948年到北平,失业半年,后经沈从文推荐任职于 历史博物馆。
潘光旦 冯至 卞之琳
著名校友
杨振宁 李政道 朱光亚 谢玮 邓稼先 黄 昆 彭佩云 汪曾祺
王希季 陈芳允 郭永怀 屠守锷 吴讷荪 陈忠经 戴传曾 王浩
杨凤 何兆武 李长之 何其芳 吴大观 任继愈 林景
教育成效
联大8年,前后任教的教授有朱自清、闻一多等 300余人,他们都是各个学科、专业的泰斗、顶 级专家。学生有8000人,毕业生近4000人。
1997年在北京病逝。
人物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 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 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 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 人,汉族,但有部分苗族血 统。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
评选侯选人。
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 生,是奉献的一生。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 迹湘川黔边境地区,他1917年到1922年漂游在
沈从文先生在 西南联大
汪曾祺
课件制作:戴春光
学习目标
1.补充有关的材料,了解沈从文其人其事。 2.赏析汪曾祺散文“空灵、淡远”的写作 特点。 3.了解西南联大的历史及相关背景知识。 4.理清全文的行文思路,指导学生学习掌 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5.学习本文细致的观察、生动的描写、独 特的喻写等特点。
三校回归及纪念
1946年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宣 告结束,三校北返之时,西南联大 为报答三迤父老的养育之恩,经 教育部批准,将西南联大师范学 院留在昆明独立办学,更名为昆 明师范学院,上个世纪80年代更 名为云南师范大学。
联大师生担任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1949年) 2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54人(学生80人)、工 程院院士12人(全是学生),其中有杨振宁、 李振道2人获得诺贝尔奖;赵九章、邓稼先等8 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黄昆、刘东生、叶笃正、 吴征镒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宋平、 彭佩云、王汉斌等人成为国家领导人。
沈从文故居
知识链接:西南联大
1937年抗日战争发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 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同年10月25日开 学。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5月4日开始上课,设立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院 26个系,两个专修科一个选修班。组成联大以后,荟集 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师资充实,人才济济。 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 优良学风,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著名高等学府。西南 联大在办学的8年中毕业学生约2000人,均学有成就, 有的成为举世闻名的专家学者,他们对中国的建设事业、 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世界学术研究,作出了贡献。抗战胜 利后,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3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 复校。
在80年代以后,进入创作的高潮期,创作出许 多描写民国时期江南风俗人情的小说,出版有 小说集《晚饭花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 散文集《蒲桥集》、《孤蒲深处》、《旅食小 品》、《矮纸集》、《汪曾祺小品》和文学评 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 (1987)、《汪曾祺文集》(四卷,1993)、《汪 曾祺全集》(八卷,1998)等,受到很高的赞誉, 曾掀起一个“汪曾祺热”。
联大教授中还有许多外籍专家学者,如米士、温德、
葛邦福、陆伯慈、白英等,著名的李约瑟、费正清等也都
在联大讲过学。
著名教师
吴大猷 周培源 王竹溪 梁思成 金岳霖 陈省身 王力 朱自清
冯友兰 吴有训 陈寅恪 沈从文 陈岱孙 闻一多 钱穆 钱钟书
费孝通 华罗庚 朱光潜 赵九章 李楷文 林徽因 吴晗 吴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