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建筑的热传导解析

合集下载

火灾在建筑物内的蔓延分析

火灾在建筑物内的蔓延分析
研究火灾蔓延途径对开展灭火战斗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从实际 的灭火经验来看建筑物内的火灾蔓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途径: 形式和途径 火灾蔓延促进作用 烟气的流动规律 火焰蔓延
1、楼板孔洞 因为火势易于向上蔓延,所以楼板上的开口(如厂房内设备吊装 孔、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等)都是火灾蔓延的良好通道。通常条 件下,热烟气垂直流速约为2~3m/s。因此火灾向上蔓延的速度很快。 2、内墙门 尽管最初火灾只发生在一个房间内,但是当内墙门被烧穿之后, 火灾将最终蔓延到整个建筑物。即使建筑物的走廊内没有任何可燃物, 强大的热对流和高温热烟气仍可使燃烧蔓延。 3、闷顶 建筑物的闷顶空间一般都很大,普遍采用木质结构,加上不设防 火分隔,通风良好,热烟气很容易通过闷顶迅速蔓延,而且热烟气在 闷顶中的蔓延一般又不容易被及时发现,危害更大。 4、通风管道 可燃材料制作的管道,在起火时能把燃烧扩散到通风管的任何一 点,它是使火灾蔓延扩大的重要途径,也火灾蔓延最为便利的条件。 形式和途径 火灾蔓延促进作用 烟气的流动规律 火焰蔓延
火灾在建筑物内的蔓延分析
火灾蔓延的本质是热量在建筑物内传播的结 果。火灾中热量主要以热对流、热辐射、热传导
和飞火等形式传播。在实际火灾中各种热传播形
式常常同时出现,但又以某一种或某几种传播形 式为主。火灾在室内和室外、在起火房间内部和 在起火房间外部(如走廊等)及在不同建筑群之 间的蔓延情况大不相同。
热烟气在由起火房间通过走廊向外蔓延的过程中,热量将不断被 四壁吸收,温度逐渐下降。
形式和途径
火灾蔓延促进作用
烟气的流动规律
火焰蔓延
热烟气温度降低到500℃以下,火灾蔓延的危险已经很小,所以 热对流可能蔓延的最远距离为: T0 G CP
L
Kp

热辐射造成的火灾在建筑物间的蔓延

热辐射造成的火灾在建筑物间的蔓延

得到的间距本身较小,与精确数值相比,仅仅相差很小的
距离,一般在1.5m以下。
第11页/共18页
计算火灾中受辐射物体的安全距离,必须知道受辐射 物体被点燃的临界辐射强度和起火建筑物的最大辐射强度。
第八小节节名热辐射
各种材料受热被点燃的临界辐射强度差别较大,在建筑物 造成的火灾在建
中,经常采用木质或类似木质的可燃构件、装修材料和家 筑物间的蔓延
造成的火灾在建 筑物间的蔓延
确的方程式一致。
一、起火建筑物由窗
当S趋于无限大时,方程式也可进一步简化为:
R
8q 2
B2
2
(4-89)
口向外辐射的热量 二、木材受辐射热
当q值大于3.6时,与精确的方程式一致。
起火
当q大于0.75,但小于3.6时,相应的经验公式为: 三、热辐射强度的
R ( 4q )3 / 2
式中,r为dF1和dF2的间距;β1和β2为射线与微元面法线的 三、热辐射强度的
夹角。
一般表达式及相对
若发射面为垂直的矩形平面,将上式对F1上积分,则 求得dF2接受的发射表面F1的热通量。
Q12
1
2
[(A
B) y1COS
( AX1
BX2
CZ1
DZ 2COS
位置系数的确定* 四、受辐射照射物 体安全位置的确定
件也可起火自燃。试件一旦起火燃烧,整个墙面在1~3s内
将完全起火燃烧,并导致内部也发生燃烧。
第2页/共18页
实验发现,当有微风(风速小于2m/s)时,墙面的升 温速度明显减小。试件从无焰燃烧到起火自燃所经历的时 间也明显延长。
实验还发现,相对于材料断面的大小而言,建筑材料 表面所接受的热辐射强度对材料起火难易的作用更显著。 材料表面接受的辐射强度越大,起火所需时间就越短。例 如,当木板一面受到热辐射时,受热区域的温度与木板的 厚度无关。材料是否能被点燃主要取决于材料性质、辐射 强度和辐射持续时间。

燃烧热的传递方式

燃烧热的传递方式

燃烧热的传递方式主要有三种: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1. 热传导是接触传热,主要通过物质的分子振动来实现。

当物质内部存在温度梯度时,热量会从高温区域流向低温区域。

在燃烧过程中,热传导可以帮助热量在可燃物内部传递,从而使可燃物整体受热并达到着火点。

2. 热对流是流体(气体或液体)在运动过程中进行热交换的方式。

在燃烧过程中,热对流主要影响火焰的传播和散热过程。

当可燃物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会使周围的空气或液体受热膨胀,产生流动,进而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的介质。

3. 热辐射是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的过程。

在燃烧过程中,热辐射主要通过火焰发射出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的形式传递热量。

这种方式的传递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在火场上,可以用热通量来衡量热能传递的程度。

传到热通量、对流热通量和辐射热通量是三种热量传递方式的对应指标。

其中,热辐射是促使建筑室内火灾及建筑之间火灾蔓延的重要形式。

同时,建筑室内一旦发生火灾,如果通风条件良好且燃料充足,则有可能发生轰然。

热辐射单位面积接受的辐射热通量达到20kW是着火房间达到轰燃的标志之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准确的信息,可以查阅燃烧学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建筑火灾一般经历哪几个阶段

建筑火灾一般经历哪几个阶段

建筑火灾一般经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征根据室内火灾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可将火灾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火灾初起阶段、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火灾熄灭阶段1.初起阶段室内发生火灾后,最初只是起火部位及其周围可燃物着火燃烧;这时火灾好象在敞开的空间里进行一样初起阶段的特点是:火灾燃烧范围不大,火灾仅限于初始起火点附近;室内温度差别大、在燃烧区域及其附近存在高温,室内平均温度低;火灾发展速度较慢,在发展过程中火势不稳定;火灾发展时间因点火源、可燃物质性质和分布、通风条件影响长短差别很大根据初起阶段的特点可见,该阶段是灭火的最有利时机,应设法争取尽早发现火灾,把火灾及时控制消灭在起火点;为此.在建筑物内安装和配备适当数量的火火设备;设置及时发现火灾和报警的装置是很有必要的初起阶段也是人员疏散的有利时机,发生火灾时人员若在这一阶段不能疏散出房间,就很危险了;初起阶段的持续越长,就有更多的机会发现火灾和灭火,并有利于人员安全撤离2.全面发展阶段在火灾初起阶段后期.火灾范围迅速扩大,当火灾房间温度达到一定值时,聚积在房问内的可燃气体突然起火,整个房问都充满了火焰,房间内所有可燃物表面部分都卷人火灾之中,燃烧很猛烈,温度升高很快;房间内局部燃烧向全室性燃烧过渡的这种现象通常称为轰燃;轰燃是室内火火最显着的特征之.它标志着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开始,对于安全疏散而言;人们若在轰燃之前还没有从室内逃出,则很难幸存;轰燃发生后,房问内所有可燃物都在猛烈燃烧;放热速度很大.因而房间内温度升高很快;火焰、高温烟气从房间的开口大量喷出.把火灾蔓延到建筑物的其他部分室内高温还对建筑构件产生热作用.使建筑构件的承载能力下降,甚至造成建筑物局部或整体倒塌破坏;耐火建筑的房间通常在起火后,由于其四周墙壁和顶棚、地面坚固,不会烧穿,因此发生火灾时房间通风开口的大小没有什么变化,当火灾发展到全面燃烧阶段,室内燃烧大多由通风控制着,室内火灾保持着稳定的燃烧状态;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持续时问取决于室内可燃物的性质和数量、通风条件等为了减少火灾损失,针对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特点,在建筑防火设计中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建筑物内设置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防火分隔物,把火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防止火灾大面积蔓延;选用耐火程度较高的建筑结构作为建筑物的承重体系,确保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不倒塌破坏,为火灾时人员疏散、消防队扑救火灾,火灾后建筑物修复、继续使用创造条件;3.熄灭阶段在火灾全面发展阶段后期,随着室内可燃物的挥发物质不断减少,以及叮燃物数量减少,火灾燃烧速度递减,温度逐渐下降当室内平均温度降到温度最高值的BO%时,则认为火灾进人熄灭阶段;随后,房间温度下降明显,直到把房问内的全部可燃物烧光,室内外温度趋于一致,宣告火灾结束;该阶段前期,燃烧仍十分猛烈,火灾温度仍很高;针对该阶段的特点,应注意防止建筑构件因较长时间受高温作用和灭火射水的冷却作用而出现裂缝、下沉、倾斜或倒塌破坏,确定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并应注意防止火灾向相邻建筑蔓延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规范5.1一般要求5.1.1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设计时,应为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准入制度的产品;5.1.2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建筑规模、使用人员特点等因素选择和设置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5.1.3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时,应采用消防应急标志灯或消防应急照明标志复合灯具;非灯具类疏散指示标志可作为辅助指示标志;5.1.4消防应急灯具连接的主电供电方式与控制方式应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使所有消防应急灯具全部切换到应急工作状态;5.1.5 带有台阶、坡道和自动扶梯等人员密集场所、容易引起人员恐慌的场所应急照明投入时间不应大于0.25s,其它场所的应急投入时间不应大于5s;5.1.6 给消防应急灯具供电的回路包括集中电源型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的应急供电回路中严禁设置可关断灯具充电及关断灯具应急状态的灯开关装置、插座及其它负载;5.1.7 在正常电源工作状态下,允许设置开关控制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的工作,但该开关不应影响消防应急照明灯具从正常工作状态转入应急工作状态;5.1.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控制系统由正常供电状态转入应急工作状态、由应急工作状态转入正常工作状态;5.6疏散指示标志牌的设计5.6.1 各类疏散指示标志牌只能作为系统的辅助指示标志,设置在2个消防应急标志灯指示的疏散线路之间;5.6.2 蓄光型标志牌应设置在正常照度不低于25lx的荧光灯光源环境或正常照度不低于40lx的白炽灯光源环境内;5.6.3 疏散指示标志牌应设置在地面或1m以下的墙面上;5.6.4 疏散指示标志牌不应设置在可改变指示方向的疏散线路上;5.6.5 在疏散线路中不应设置与应急疏散无关的标志牌;6.2消防应急标志灯的设置6.2.1 下列部位或场所应设置指示出口的消防应急标志灯:1 建筑物内的安全出口;2 多层、高层建筑中各楼层通向疏散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的门口;3 公共建筑室内最远点至房间疏散门距离超过15m的房间出口;4 在地面首层无障碍出口处应设置肢残人员标志,并在各层消防电梯口设置肢残人员标志;6.2.2指示出口的消防应急标志灯的设置应符合下述要求:1 应设置在出口门的内侧,其标志面应朝向建筑物内的疏散通道;2 应设置在出口门的上方居中或门的旁边,底边离门框距离不大于200mm;6.2.3 下列部位或场所应设置指示疏散方向的消防应急标志灯:1 疏散走道拐弯处;2 地下室疏散楼梯间;3 超过20m的直行走道、超过10m的袋型走道;4 人防工程;5 避难间、避难层及其他安全场所;6.2.4 楼梯间应设置指示楼层的消防应急标志灯,地面层应同时设置指示地面层和指示安全出口方向的消防应急标志灯;6.2.5 指示疏散方向的消防应急标志灯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置在疏散走道的顶部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2.2m~2.5m;2 设置在疏散走道的侧面墙上时,设置高度宜底边距地1m以下,标志灯设置间距不应大于10m,灯具突出墙面部分的尺寸不宜超过20mm,且表面平滑;3 指示疏散方向的消防应急标志灯在地面设置时,灯具最高点与地面垂直距离高度不应大于3mm,灯具边缘与地面垂直距离高度不应大于1mm,标志灯设置间距不应大于3m;4 导向光流型消防应急标志灯的指示方向应与疏散方向相同,标志灯设置间距不应大于1.5m,在地面设置时应符合本条第2款要求;5 地面设置的消防应急标志灯防护等级应符合IP65要求;注:1、2种设置方式可在消防应急标志灯中增设消防标志牌;6.2.6 展览厅、商场、候车船室、民航候机厅、营业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在满足6.2.5条要求的基础上,还应满足下列要求:1 宜在疏散路线的上方设置消防应急标志灯,消防应急标志灯的疏散方向应指向固定的安全出口,标志灯设置间距不应大于20m;2 室内高度为3.5m~4.5m的场所应设置指示疏散方向的中型消防应急标志灯,高度超过4.5m的场所应设置指示疏散方向的大型消防应急标志灯,设置间距不应大于60m,展览厅、商场设置间距不宜大于40m,消防应急标志灯底边距地面高度宜大于3m;6.3消防应急照明灯的设置6.3.1 下列部位或场所应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1 建筑物内的疏散走道、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避难层间;2 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供消防用电的蓄电池室、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3 无自然采光或夜间使用的公共场所及公共场所内流动人员数不少于5人的房间;4 寄宿制幼儿园和小学的寝室、老年公寓的房间、医院的病房和监护室等需要救援人员协助疏散的场所;6.3.2 四星级及以上的宾馆,宜在客房内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6.3.3 消防应急照明灯的设置应符合下述要求:1 应优先设置在走道交叉处及拐弯处、自动扶梯上方或侧上方附近;2 宜嵌顶或吸顶安装,当条件限制时可设置于走道侧面墙上,其底边距地高度宜大于2.5m;3 应根据环境合理选用具有防潮、防水、防尘、防爆、防震、耐腐蚀和抗机械损伤等防护类别和等级的消防应急照明灯;4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等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房间可使用正常照明灯具;3.2.4 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仍需消防作业的工作区域的照度应保持正常照明的照度值;非电池供电3.2.5 应急照明灯具的设置应使下列地点的照度高于其周边区域的照度:1 指定的疏散出口和安全标志;2 疏散走道中每个行进方向改变处;3 每个内连走廊的连接处;4 安全出口的外面及其附近区域;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一火势蔓延快;在各种类型的高楼大厦中均配有大量的现代化设备并进行过豪华装修, 其中不少为可燃物, 稍有不慎或意外即可招致火灾;贯通全楼的电梯井、排气道、管道井、电缆井等竖向井道则因其火灾时的烟囱效应,使火势迅速扩散至上层;如一座高100 米的建筑, 在无阻挡的情况下, 烟气能在半分钟内达到顶层;二疏散困难;高层建筑层数多, 疏散到地面或其他安全场所的时间相应地就长;据统计,高层建筑火灾死亡中有60 —80 %的人是被烟雾熏死的;三扑救困难,消防队员登楼扑救不易;消防队员不但体力和装备所达到的高度十分有限, 而且还要在高温缺氧、浓烟、有毒的险恶环境中救援;现代建筑的防火设计包括火灾前的积极预防和火灾时的应急措施两个方面;因此,认真分析火灾发生时人们的避难心理及避难行为, 对于减少火灾的发生和火灾发生时采取必要的安全疏散, 减少人员伤亡具有积极的作用;由于火灾时人们避难的心理活动与正常情况下人的心理是不同的, 所以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应尽量结合此种心理状态进行安全疏散设计;火灾发生时, 人的行为常受以下避难心理支配:一、“归巢”性;所谓“归巢”性,即指人有习惯于走老路的“归巢”本能;疏散时首先奔向经常使用的出入口或楼梯;例如在旅馆或剧场发生火灾时, 一般旅客和观众习惯于从原进口逃生, 很少寻找其他出口或楼梯疏散;由于到高层建筑内部人员多乘坐电梯, 疏散时还大多奔向电梯方向, 但火灾时普通电梯是不能作为安全疏散使用的, 所以为避免疏散人员到电梯厅无法逃离,高层建筑的疏散楼梯应多结合电梯厅设置, 即平时交通流线与紧急避难流线相结合, 从而有利于快速疏散;二、趋光性及向阔性;这是指人有趋于明亮方面和开阔空间的本能;例如在旅馆发生火灾时,人们从居室冲向走廊, 走廊一端黑暗一端明亮, 则人们一般向明亮方向疏散;若这些部位未设安全出入口则反而逃入死角;所以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应在明亮开阔的两端设楼梯、电梯, 若平面有所变化时, 因电梯厅多在中部, 此时除两端设专用疏散楼梯外, 还应在靠近电梯厅的开阔部位布置主楼梯间, 以利于疏散, 减少火灾时人员伤亡;三、恐烟性;即人有害怕烟火的本能;即使当时处于安全场合或出口附近, 但若发现前方有火光烟雾,人们也将会奔往相反的方向;也就说: “避难者的行动具有多面性,若只在一个方向配置安全出口, 便可能导致有的人员无法脱险;因此,在建筑设计中, 必须为避难者安排两个方向的疏散路线, 通常是在标准层或防火分区两端各设一个安全出口, 同时应尽可能避免袋形走道的出现;万一袋形走道通向楼梯间的唯一出口被烟火封锁, 其中的人员便很难逃离险境;四、从众性;即在恐慌中对群体行动怀有信任感而往往不加思索地跟着走;火灾时不知所措的程度急剧增加, 导致正常行为失态或没有时间形成自己的判断, 无形中产生随大流意识, 跟随他人行动;因此,在建筑设计中, 除了安全出口的配置合理外, 还应有明确的指示标志及灯具诱导疏散, 以免因烟气弥漫而找不到出口;疏散方面指示灯应设于走道墙面及转角处, 其间距不宜大于20 米, 楼梯间的门上方则应设安全出口灯, 灯具字体宜为绿色,同时有中英文对照的标志, 英文字样为“EXIT”, 且应有指示疏散方向的“v”;另外楼梯宜上下贯通,中途不应改变位置, 并宜直通室外或屋顶平台;首层与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道之间, 要设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的隔墙;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在进行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时, 还应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总体布局要保证通畅安全, 保持与其它各类建筑的防火间距;二、合理进行防火分区, 力争将火势控制在起火单元内加以扑灭, 阻止向上层和相邻的防火单元扩散;三、构造设计要使建筑物的基本物件墙、柱、梁、楼板、防火门等具有足够的耐火极限, 以保证火灾时结构的耐火支持能力和分区的隔火能力;四、安全疏散路线要简捷;五、尽量做到建筑物内部装修、隔断、家具的不燃化或难燃化, 以减少火灾的发生和降低蔓延速度;六、做好建筑物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 保证足够的消防用水量和最不利点的灭火设备所需的水压;七、采用先进可靠的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并正确地处理安装位置;还应设置消防控制室,控制和指挥报警、灭火、排烟、疏散等;建筑火灾蔓延的方式1.火焰蔓延----初始燃烧的表面火焰,在使可燃材料燃烧的同时,并将火灾蔓延开来.火焰蔓延速度主要取决于火焰传热的速度.2.热传导----火灾区域燃烧产生的热量,经导热性好的建筑构件或建筑设备传导,能够使火灾蔓延到相邻或上下层房间.应该指出的是,火灾通过传导的方式进行蔓延扩大,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是必须具有导热性好的媒介;其二是蔓延的距熟较近,一般只能是相邻的建筑空间.由此可见,传导蔓延扩大的火灾,其规模是有限的.3.热对流----其作用可以使火灾区域的高温燃烧产物与火灾区域外的冷空气发生强烈流动,将高温燃烧产物流传到较远处,造成火势扩大.在火场上,浓烟流窜的方向,往往就是火势蔓延的方向.4.热辐射----是物体在一定温度下,以电磁波方式向外传递热能的过程.一般物体在通常所遇到的温度下,向空间发射的能量,绝大多数都集中于热辐射.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火场的温度高达上升度,通过外墙开口部位向外发射大量的辐射热,会对邻近的建筑物构成火灾威胁.同时,也会加速火灾在室内的蔓延.。

钢结构建筑火灾的数值模拟与安全评估

钢结构建筑火灾的数值模拟与安全评估

钢结构建筑火灾的数值模拟与安全评估钢结构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为其强度高、抗震性好等特点受到设计师和业主的青睐。

然而,钢结构建筑存在重要隐患问题,即火灾风险。

这是因为火灾对钢结构建筑的影响和破坏非常快速和严重。

因此,研究钢结构建筑的火灾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和安全评估成为必要的过程。

1. 钢结构建筑火灾的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是指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出钢结构建筑在火灾中的行为,以便了解火灾的发生过程、改善安全性和降低风险。

模拟方法包括热传导、热辐射、流体力学、热曲杆和变形分析等,这些方法可以构成一个大型的复杂的数值模拟系统。

(1)热传导分析:热传导分析是数值模拟系统的基本部分,其主要用于模拟在火灾中各部件的热传导过程。

该过程包括热传导介质的传热、传质、热辐射、热对流等方面,模拟中需要考虑材料的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和热Joule效应等。

(2)热辐射分析:热辐射分析是指研究电磁波辐射的传播和传输规律。

在火灾中,建筑物的墙壁和顶棚会受到热辐射的影响,应该根据辐射效应进行模拟。

(3)流体力学分析:流体力学分析是数值模拟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分为速率方程和压力方程。

在火灾中,消防局常常使用水雾灭火,因此在分析时应该考虑到气液相对流和流动规律等方面。

(4)变形分析:变形分析主要用于评估钢结构建筑在火灾中的结构变形和负荷响应。

其方法包括有限元分析、弹性分析和弹塑性分析等,分析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有效的调整。

2. 钢结构建筑火灾的安全评估安全评估是指通过对钢结构建筑的火灾情况进行评估和检查,以确保建筑物符合规范和标准要求。

主要包括结构安全、防火控制和防火门窗等方面。

(1)结构安全评估:结构安全在钢结构建筑的火灾中至关重要,其评估主要包括钢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等方面。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和分析,可以确定结构在不同炉火中的承载能力和极限状态,以及建筑物的结构优化。

(2)防火控制评估:防火控制主要包括控制炉火发展,防止炉火扩散,以及保护逃生通道和楼梯等方面。

影响火灾发展变化的因素

影响火灾发展变化的因素
影响热传导的主要因素是:温差、导热系数 和导热物体的厚度和截面积。导热系数愈大、
厚度愈小、传导的热量愈多。

森林火灾中的热传导
1.2 热辐射
(1)涵义:是指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 当火灾处于发展阶段时,热辐射成为热传播的 主要形式。
特点:热辐射不需要通过任何介质,不受气流、 风速、风向的影响,以光的速度通过真空将热 传播;固体、液体、气体这三种物质都能把热 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去,也能吸收别的物体 辐射出来的热能;当两个物体并存时,温度较 高物体将向温度较低物体辐射热能,直至两物 体温度渐趋平衡。
传热物体的厚度愈小,截面积愈大,传导的能 量愈多。如通过较厚的墙壁传导的热量小于通 过较薄的墙壁的热量;通过截面积较大的物体 传导的热量大于通过截面积较小物体传导的热 量。
1.1 热传导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物质燃烧时间越长,传 导的热量越多。有些隔热材料虽然导热性能 差,但经过长时间的热传导,也能引起与其 接触的可燃物着火。
热传播的途径主要有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火灾的发生、发展就是一个火灾发展蔓延、能
量传播的过程。 热量传播有以下三种途径:
1.1 热传导
(1)涵义:是指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 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过程。
(2)热传导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 热的特点: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部位,导向温
主要内容 一、热传播对火灾发展变化的影响 1.1 热传导 1.2 热辐射 1.3 热对流 二、爆炸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 三、建构结构和耐火等级对火灾发生变化
的影响 四、气象条件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
一、热传播对火灾发展变化的影响
火灾的发生发展,始终伴随着热传播过程。热 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防火材料热传导系数

防火材料热传导系数

防火材料热传导系数
防火材料的热传导系数是指材料在热传导过程中的导热能力。

热传导系数通常用λ表示,单位为W/(m·K)。

这个系数描述了材
料在单位厚度上导热的能力,数值越小表示材料的隔热性能越好。

防火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材料的密度、结构、成分等。

一般来说,密度越大的材料热传导系数越高,因为分
子之间的碰撞和传热路径更多。

而结构紧密、成分均匀的材料热传
导系数通常也较高。

在选择防火材料时,热传导系数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较低
的热传导系数意味着材料在面对高温时能够更好地隔热,从而减少
火灾的蔓延速度,保护建筑结构和人员安全。

因此,设计防火材料
时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热传导系数,以确保其具备良好的隔热性能。

此外,热传导系数还对建筑物的节能性能有一定影响。

选择具
有较低热传导系数的防火材料可以减少建筑物在冬季保温和夏季隔
热时的能耗,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防火材料的热传导系数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对
于材料的隔热性能、防火性能以及建筑物的节能性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防火材料,以确保其在防火隔热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表现。

火灾燃烧与热传导原理

火灾燃烧与热传导原理
火灾燃烧与热传导原 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8
目录
CONTENTS
• 火灾燃烧原理 • 热传导基本概念 • 火灾中的热传导现象 • 火灾燃烧与热传导的关系 • 火灾燃烧与热传导的实际应用
01
火灾燃烧原理
燃烧的定义与条件
燃烧的定义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 应过程,涉及到物质从游离态转 变成化合态。
消防员防护装备
பைடு நூலகம்消防员所穿的防护装备应具备隔热和防火性能,以保护消防员免 受高温和火焰的伤害。
安全教育中的火灾燃烧与热传导知识
1 2 3
提高安全意识
通过安全教育,使公众了解火灾燃烧与热传导的 基本原理,提高对火灾的防范意识。
掌握灭火技能
教育公众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和消防设备,掌握 基本的灭火技能,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采 取有效措施。
燃烧产物
燃烧反应会产生热能和光能,同时 还会产生燃烧产物,如二氧化碳、 水蒸气和未完全燃烧的碳颗粒等。
燃烧的类型与特点
焰燃
闪燃
焰燃是指可燃物在空气中与氧气充分接触 ,产生明亮的火焰。这种燃烧类型释放热 量快,温度高。
闪燃是指可燃物在封闭或限制空间内,由 于外部加热或内部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导 致可燃物瞬间闪燃。
热传导在燃烧中的作用
热传导是热量在物质内部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递的过程,对于 火灾的蔓延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热传导对火灾蔓延的影响
热传导引发可燃物燃烧
01
热量通过热传导传递到周围的可燃物,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
火点时,可燃物开始燃烧,从而引发火灾。
热传导加速火势蔓延
02
热传导导致火场温度升高,加速可燃物的热解和挥发,形成更

建筑物火灾热量传播方式有

建筑物火灾热量传播方式有

建筑物火灾热量传播方式有建筑物火灾是一种危险的灾害,可以将整个建筑物烧毁,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火灾热量传播方式是建筑物火灾中最重要的内容。

了解这些传播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如何减少火灾的风险和减轻火灾的影响。

下面是关于建筑物火灾热量传播方式的详细介绍。

一、火势传播方式火势传播方式是指在建筑物的火灾中,火焰传播的方式。

火焰是建筑物火灾中最直观的表现。

一旦建筑物着火,火势会迅速蔓延。

火势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传播:1. 火焰燃烧。

2. 燃料的蒸气化。

3. 辐射热。

4. 灰烬和火星的扩散。

5. 烟雾的扩散。

除此之外,火灾会产生很多热量,这些热量需要被传递到建筑物内部和周围区域。

这些热量的传递方式也是建筑物火灾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几种火灾热量传递的方式。

二、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热量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的过程。

火灾中,热量会通过固体物体来传递,如墙壁、屋顶、地板等建筑材料。

这些物体会传递热量到其它区域,导致火灾的蔓延。

热传导的速度取决于建筑材料的导热系数。

各种建筑材料都有不同的导热系数。

火灾中建筑材料的温度将对热量传导速度产生重大影响。

建筑物中,容易被火舌攻击的部分如门窗、明火处、空调排烟口等,导热系数一般较高。

三、热辐射热辐射是指从火源中释放的热量通过电磁波来传递。

辐射热是火源周围产生的强烈辐射热,它的目标就是建筑物内或周围区域的可燃物,只要燃烧点的墙面,屋顶遇到辐射热,其温度就很快地上升。

建筑物周围可能存在不同的场景,比如高层建筑物周围,无论是电线杆、高压线还是其它基础设施,热辐射都可能引起火灾的蔓延。

因此,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热辐射的影响。

四、对流热传递对流热传递是指由于热空气上升时所产生的热量传递。

建筑物火灾中,热空气会上升到建筑物的天花板。

当空气变得越来越热时,它会变成热气流,这会导致建筑物内的空气温度升高,并使火势向上蔓延。

气流传递的速度与气体的密度有关,因此,建筑物内部的气体密度和湿度也对热量传递的速度有重要影响。

建筑物火灾蔓延的途径有哪些?

建筑物火灾蔓延的途径有哪些?
2.外墙窗
室内火灾发展到全面燃烧阶段,大量高温烟气、火焰喷出窗l},直接通过上面楼层打开着的窗口或烧坏上面楼层窗玻璃造成火势向上层蔓延;此外,还通过热辐射作甩对邻近建筑物、构筑物等构成火灾威胁。
3.楼板上的孔洞和各种竖井管道
山于建筑功能的需要。建筑物内往往设有各种竖井管道或竖向JI口部位等,如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垃圾井、通风井、排烟井,它们贯穿若千楼层甚至全部楼层,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会产牛“烟囱效应”,抽拔烟火,造成火势迅速向上部楼层蔓延。试验研究说明,高温烟气在竖井内向上蔓延的速度约为3-5m/s.
建筑物火灾蔓延的途径有哪些?
建筑物火灾蔓延的途径有哪些?
火由起火部位向其他区域蔓延是通过可燃物的直接延烧、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等方式扩大蔓延的。大量火灾实例说明,火从起火部位向别处蔓延的途径主要有: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墙门
建筑物内某房间起火。最后蔓延到整个建筑物,原因大多是房Ill的门未能把火挡住。走廊内即使没有任何可燃物,从起火房问门口喷涌出的火焰、高温烟气的扩散。也能把火蔓延到较远的房间或区域。
4.房问隔墙
房间隔墙采用可燃材料制作。或采用不燃、难燃材料制作而耐火性却很差时,在火灾高温作用“则会被烧坏,失去隔火作用,使火灾蔓延到相邻房间或区域。
5.马穿越楼板、墙壁的管线和缝隙
室内发生火灾时,室内上半部处上较高压力状态下,该部位穿越楼板、墙壁的管线和缝隙很容易把火焰、高温烟气传播出去,造成火灾蔓延此外,穿过房间的金属管线在火灾高温作用下,往往会通过热传导方式将热量传到相邻房间或区域一侧,使与管线接触的可燃物起火,造成火势蔓延。
6.闷顶
由于烟火是向上升腾的。因此吊顶棚上的人孔、通风口等郁是烟火进人的通道。闷顶内往往没有防火分隔墙,空间大,很容易造成火灾水平蔓延,并通过闷顶的孔洞再向四周、向下面的房问蔓延。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

第一章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通常情况下,火灾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发展到熄灭的过程,其发生、发展直至熄灭的过程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呈现不同的特点。

本节主要介绍建筑火灾蔓延的传热基础、烟气蔓延及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建筑火灾蔓延的传热基础热量传递有3三种基本方式,即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建筑火灾中,燃烧物质所放出的热能通常是以上述三种方式来传播,并影响火势蔓延扩大的。

热传播的形式与起火点、建筑材料、物质的燃烧性能和可燃物的数量等因素有关.(一)热传导热传导又称导热,属于接触传热,是连续介质就地传递热量而又没有各部分之间相对的宏观位移的一种传热方式.从微观角度讲,之所以发生导热现象,是由于微观粒子(分子、原子或它们的组成部分)的碰撞、转动和振动等热运动而引起能量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在固体内部,只能依靠导热的方式传热;在流体中,尽管也有导热现象发生,但通常被对流运动所掩盖。

不同物质的导热能力各异,通常用热导率,即用单位温度的梯度时的热通量来表示物质的导热能力.同种物质的热导率也会因材料的结构、密度、温度、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常用材料的热导率见表1—2-1.对于起火的场所,热导率大的物体,由于能受到高温作用迅速加热,又会很快地把热能传导出去,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引起起没有直接受到火焰作用的可燃物质发生燃烧,利于火势传播和蔓延。

(二)热对流热对流又称对流,是指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引起热量传递的方式。

热对流中热量的传递与流体流动有密切的关系。

当然,由于流体中存在温度差,所以也必然存在导热现象,但导热在整个传热中处于次要地位。

工程上,常把具有相对位移的流体与所接触的固体表面之间的热传递过程称为对流换热。

建筑发生火灾过程中,一般来说,通风孔面积越大。

热对流的速度越快;通风孔洞所处位置越高,对流速度越快。

热对流对初期火灾发展起重要作用。

(三)热辐射辐射是物体通过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方式。

建筑火灾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建筑火灾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建筑火灾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热传导是固体物质被部分加热时内部的传热形式,是起火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火灾蔓延的重要因素之一。

若电梯间未设防烟前室及防火门分隔,发生火灾时则会抽拔烟火,导致火灾沿电梯井迅速向上蔓延,叫通过电梯井蔓延。

热传导是指物体一端受热,通过物体的分子热运动,把热量从温度较高一端传递到温度较低一端的过程。

火灾初起阶段的特点是:燃烧面积不大,仅限于初始起火点附近;在燃烧区域及附近存在高温,室内平均温度低,室内温差大;火灾发展速度较慢,供氧相对充足,火势不够稳定;火灾持续时间取决于引火源的类型、可燃物性质和分布、通风条件等,其长短差别较大。

热对流的分类:自然对流、强制对流、气体对流。

回燃的典型征兆:如果身处室内,或向室内看去,可能观察到的征兆包括:一是室内热烟气层中出现蓝色火焰,二是听到吸气声或呼啸声。

火场的余热还能维持一段时间的高温,为200 ~ 300℃衰减熄灭阶段温度下降速度是比较慢的,当可燃物全部烧光之后,室内外温度趋于一致,火势即趋于熄灭。

当发生火灾的房间温度达到一值时,聚积在房间内的可燃物分解产生的可燃气体突然起火,整个房间都充满了火焰,房间内所有可燃物表面部分都卷入火灾之中,使火灾转化为一种极为猛烈的燃烧,即产生了轰燃。

当室内通风不良、燃烧处于缺氧状态时,由于氧气的引入导致热烟气发生的爆炸性或快速的燃烧现象,称为回燃。

热辐射是指物体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能的现象。

火灾在水平方向的蔓延途径分类。

通过内墙门蔓延,通过吊顶蔓延,通过隔墙蔓延。

火灾初起阶段燃烧面积小,用少量的灭火剂或灭火设备就可以把火扑灭,该阶段是灭火的最佳时机。

在起火的建筑物内,火由起火房间转移到其他房间再蔓延到毗邻建筑的过程,主要是靠可燃构件的直接燃烧、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的方式实现的。

轰燃发生后,室内所有可燃物都在猛烈燃烧,放热速度很快,因而室内温度急剧上升,并出现持续性高温,最高温度可达800 - 1100℃。

建筑火灾中热传播的途径包括

建筑火灾中热传播的途径包括

建筑火灾中热传播的途径包括
建筑火灾中热传播的途径包括以下几种:气体燃烧、辐射传热、热对流和热导。

一、气体燃烧气体燃烧是建筑火灾中热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火灾中,可燃物质燃烧产生大量的热能和烟气,增加了室内温度和气压,同时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热能,会迅速散布到整个场所,加速火灾的蔓延。

二、辐射传热火灾的热辐射是指在不接触热源的情况下,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其他物体。

当火灾产生高温时,热辐射强度会随之增加,从而造成房间内外溶解的窗户和墙壁的高温及其它物体的加热。

三、热对流热对流是指由于火灾降低了空气密度,空气变得不稳定,导致空气的热传导能力增强,从而使得空气中的热能流动加快,并随之向周围传播。

此外,火灾场所的烟气会形成热对流层,进一步加快空气中的热能流动,扩大火灾的面积和破坏力。

四、热传导热传导是指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物体。

在火灾中,热通常通过建筑材料和墙体来传播,进而影响整个场所和周边地区。

对于现代建筑来说,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至关重要的,可燃材料会在火灾中迅速燃烧,从而极大增加火灾的危险性。

总体来看,火灾中热传播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目前最佳的预防方法是尽量使用防火建材,提供高效的消防设备,保持建筑物的安全和完整性。

在火灾中,及时逃生也是至关重要的,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火灾逃生技能,以保护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建筑火灾的发展蔓延规律

建筑火灾的发展蔓延规律
建筑火灾的发展蔓延规律
1
一、建筑火灾发展的阶段
1.室内火灾的初期阶段
特点: 燃烧范围不大,仅限于点火源附近; 室内温差大,室内平均气温低; 火灾发展速度较慢; 火灾发展时间受火源、可燃物性质、分 布、通风条件影响,长短差别较大。
2
一、建筑火灾发展的阶段 2.室内火灾的全面发展阶段 特点: (1)火灾规模迅速增大、高温 (2)释放出可燃气体 (3)全面起火、轰燃
3
一、建筑火灾发展的阶段 3.室内火灾的熄灭阶段 特点:
(1)可燃物减少 (2)燃烧速度减慢 (3)温度下降
4
二、建筑火灾蔓延的主要方式 火灾蔓延的方式有三种
(1)热辐射 (2)热对流 (3)热传导 建筑火灾内蔓延的主要方式是:热对流。 即高温烟气的蔓延就是火势的蔓延。
5
三、建筑物内火灾蔓延途径 (1)内墙门 (2)外墙窗口 (3)楼板上的孔洞、建筑物内的各种管 道竖井 (4)房间隔墙 (5)穿越楼板、墙壁的管线和缝隙
6
四、建筑物内火灾蔓延模式 (1)水平蔓延 (2)垂直蔓延
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五、建筑物间火灾的蔓延 火从着火建筑向邻近建筑蔓延的形式主要 有热对流、热辐射和飞火三种。
8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修订稿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修订稿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第一章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通常情况下,火灾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发展到熄灭的过程,其发生、发展直至熄灭的过程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呈现不同的特点。

本节主要介绍建筑火灾蔓延的传热基础、烟气蔓延及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建筑火灾蔓延的传热基础热量传递有3三种基本方式,即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建筑火灾中,燃烧物质所放出的热能通常是以上述三种方式来传播,并影响火势蔓延扩大的。

热传播的形式与起火点、建筑材料、物质的燃烧性能和可燃物的数量等因素有关。

(一)热传导热传导又称导热,属于接触传热,是连续介质就地传递热量而又没有各部分之间相对的宏观位移的一种传热方式。

从微观角度讲,之所以发生导热现象,是由于微观粒子(分子、原子或它们的组成部分)的碰撞、转动和振动等热运动而引起能量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在固体内部,只能依靠导热的方式传热;在流体中,尽管也有导热现象发生,但通常被对流运动所掩盖。

不同物质的导热能力各异,通常用热导率,即用单位温度的梯度时的热通量来表示物质的导热能力。

同种物质的热导率也会因材料的结构、密度、温度、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常用材料的热导率见表1-2-1。

对于起火的场所,热导率大的物体,由于能受到高温作用迅速加热,又会很快地把热能传导出去,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引起起没有直接受到火焰作用的可燃物质发生燃烧,利于火势传播和蔓延。

(二)热对流热对流又称对流,是指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引起热量传递的方式。

热对流中热量的传递与流体流动有密切的关系。

当然,由于流体中存在温度差,所以也必然存在导热现象,但导热在整个传热中处于次要地位。

工程上,常把具有相对位移的流体与所接触的固体表面之间的热传递过程称为对流换热。

建筑发生火灾过程中,一般来说,通风孔面积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g # K。物性参数 K、Q、c 可以随场所不同, 同时也可以作为温度的函数。
作为边界条件, 假定在 x = 0 处, 与温度为 Tf [ K] 的空气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为 Af [ w/
m2 # K] , 在 x= L 处, 与温度为 Ta [ K] 的空气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为 Aa [ w/ m2 # K] , 则边界条
i - 1 流入的热量为
qin =
-
K-
Ti- Ti$x-
1
( 7)
式中, K - 为单元体 i- 1 与单元体 i 之间的导热系数,
图 2 差分网格 图 3 单元体 i 的热平衡
第5期
严治军: 火灾建筑的热传导解析
109
假设单元体 i - 1 与单元体 i 的导热系数分别为 Ki - 1、Ki , 则 K- 可用调和平均来表示
2) 将围护结构近似地当作半无限大物体, 这样便可以比较简单地求解表面温度。 3) 从火灾发生到材料着火这段时间内, 将材料的导热系数 K、密度 Q、比热 c 等物性参 数视作不变的常数值。 4) 将围护结构传热视为一维传热来处理。 与上述假设相比, 笔者在建立数学模型中, 将围护结构作为有限厚, 同时将 K、Q、c 等参 数处理为随温度变化。这样, 虽然增加了计算量, 但更接近于实际情况, 以确保整体烟流计 算的精度。
4 计算程序的编制
依据上述数学模型, 笔者采用 FORTRAN77 编制成计算程序, 该程序 可以将导热系数 K, 体积比热 Qc 设定 为温度的函数, 也可以处理边界条件随 时间的变动。应用该程序计算出围护结 构内部的温度分布特别是壁体表面温 度, 进而进行烟气流动计算与室温计 算, 最终得到整幢建筑物各房间各通道 任意时刻的温度、压力、烟气浓度与气 流状况。
收稿日期: 1997- 08- 05 严治军 . 男, 1944 年生, 教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108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第 19 卷
1 基本计算式
图 1 表示围护结构的一般模式, 其一维热传导方程式为
Qc
5 5
TS=
5 5x
K55
T x
( 1)
式中: T )) ) 温度 K; S)) ) 时间 s; K)) ) 导热系数 w/ m # K; Q) ) ) 密度 kg/ m3; c ) ) ) 比热 J/
单元体热平衡差分方程式, 并针对异质材料单元体和中间空气层情况, 对差分方程式进行变 形处理, 进而编制成热传导解析的计算程序。
关键词 热传导, 热平衡, 差分方程 中图法分类号 TU892
建筑物火灾烟气流动性状解析, 是建立可靠的防排烟系统与疏散系统的基础。烟流解 析法主要由室温解析、烟气流动解析和围护结构热传导解析三部分组成。本文述及热传导 解析方法。
Qc
$x+ 2 $S
+
K + $x+
+
Af
T
n+ 1
1-
K+ $x+
Tn+ 1 2
=
Qc
$x+ 2 $S
T1n+
Af Tf
( 20)
对于 x= L 的另一表面相邻的单元体 n 亦可按相同方法处理而得到如下方程式
Qc
2
$x$S
+
K$x-
+
Aa
Tn+ n
1-
K$x-
= Tn+ 1 n- 1
Qc
$x2 $S
90 年代以前, 美、日等国在火灾烟流解析中, 为减少计算工作量, 只要求在宏观上保证 整体烟流计算的结果满足一定精度即可, 而不刻意追求传热计算等局部计算应达到怎样的 精度。因此在求解中作如下主要的假设:
1) 将围护结构表面失去的或得到的热量 ( 包含对流成分与辐射成分) 假定为仅仅与表 面温度和周围空气温度之差成正比, 以便使数学模型尽可能地简化。
界相邻的两单元体外, 其余内部单元体均可建立类似
的热平衡式, 于是可得到 ( n- 2) 个差分方程式, 剩下 的两个方程由边界条件得到。
首先分析与加热面相接的单元体 1 的热平衡, 如
图 4 所示。在 x = 0 的表面进入单元体 1 的热流 qin 由
边界条件给出 qin = Af ( Tf - T1)
件可用下式表示
- K55Tx = Af ( Tf - T ) ( x= 0)
( 2)
K 55
T x
=
Aa ( Ta -
T)
( x= L)
( 3)
当表面有辐射换热时, 则用综合换热系数 A取代上式中
的 Af 、Aa
A= Ac + Er R (T2g+ T2 ) (Tg+ T )
( 4)
式中, Ac ) ) ) 对流换热系数 w/ m2 # K; Er )) ) 综合辐射系数
-
K$x-
+ Tn+ 1 i- 1
Q- c -
$x2 $S+
Q+ c+
$x+ 2 $S +
K+ $x+ +
K$x-
Tn+ i
1-
K+ $x+
= Tn+ 1 i+ 1
Q- c-
$x2 $S
+
Q+ c+
$x+ 2 $S
Tn
( 22)
式中, Q、c 为单元体左半部, Q+ c+ 为单元体右半部的 密度和比热。
K- =
2 Ki- 1 Ki Ki- 1+ Ki
( 8)
同样地, 从单元体 i 流向 i+ 1 的热流为
qout =
-
K+
Ti+ 1- Ti $x+
( 9)
式中, K+ 亦可用调和平均表示如下
K+ =
2 KiKi+ 1 Ki+ Ki+ 1
( 10)
如是, 蓄积于单元体 i 中的热量 qn 为
采用
隐式格
式表

为T
n+ i-
、T 1 n+
1i
1、
Tn+ i+
11,
则式(
13)
变换为
-
K$x-
+ Tn+ 1 i- 1
Qc
$x- + $x+ 2 $S
+
K$x-
+
K+ $x+
Tn+ i
1-
K+ $x+
Tn+ 1 i+ 1
= Qc
$x- + $x+ 2 $S
Tin
( 16)
上式即为单元体 i 的热平衡差分方程式, 除与边
Er =
1
1 Eg
+
1Es -
1
图 1 计算对象
( 5)
Eg )) ) 空气的辐射率( = 1) ; Es )) ) 围护结构表面的辐射率( = 0. 8~ 0. 9) ; R)) ) 斯蒂芬一波耳茨曼常数 w/ m2 # K4; Tg ) ) ) 空气温度( = Tf 或 Ta ) K;
T )) ) 围护结构表面温度, K。
流向单元体 2 的热流 qout 为
( 17)
图 4 表面单元体的热平衡
qout =
-
K+
T 2- T1 $x+
( 18)
110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第 19 卷
qn 与 qou 之差使单元体 1 温度升高, 即
Af ( Tf -
T1) +
K +
T
2$x
T1
+
=
Qc
$x+ 2
#
5 5
T S
( 19)
将上式中时间的微分项亦按隐式差分处理, 即得到单元体 1 的热平衡差分方程式
0
( 24)
图 6 中间空气层的热平衡
第 5期
严治军: 火灾建筑的热传导解析
111
式中, Ah 为窟气层与右侧表面间的换热系数, 上式等同于式 ( 22) 或式 ( 23) 中Q- c- =
Q+ c+ = 0、K- = A1 / $x、K+ = Ah / $x + 的情况。
单元体 i + 1 的热平衡式则为
火灾建筑的围护结构热传导解析, 也和一般固体的传热解析方法一样, 多采用数值解 法。数值解法中, 最常用的是差分法与有限元法。有限元法对于温度变化大、形状复杂的围 护结构转角部位以及热桥等的温度分布能进行详细计算, 其它部分则可以粗略计算以减轻 计算量; 差分方法能够处理导热系数 K等物性参数随温度的变化, 在国外的烟流计算多采 用该方法。为此, 笔者亦采用差分方法计算热传导问题。
3. 2 中间空气层情况
对于围护结构中间有空气间层的情况, 在空气
层相接的表面以及空气层中间设节点, 如图 6 所
示。
对于单元体 i- 1, 设表面与空气层之间的换热
系数为 A1, 则其热平衡式为
-
K$x-
+ Tn+ 1 i- 1
Q- c -
2
$x$S
+
K$x-
+
Al
Tn+ i
1-
A Tn+ 1 1 i+ 1
qn =
K$x
Ti
-
1-
K$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