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之九品中正制

合集下载

浅谈九品中正制

浅谈九品中正制

浅评九品中正制历史文化学院2010级历史二班戚开敏2010030236浅谈九品中正制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和事物就像斗转星移,潮起潮落,一方唱罢,一方兴起。

这或许就是历史和时代的变迁所带给我们的:有开端、高潮,也必将有陨落。

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有其自身的必然性,作为后人,我们只能回望历史,而不能身处其中,对于任何事物的评析也只是我们根据现存的史料资料对前人与先前事物的探究。

而我在这也只能缅怀历史,综合一些资料与自己的浅薄认识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一.九品中正制的概念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

又名九品官人法。

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

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

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

这一制度创始于曹魏,发展成熟于两晋,衰落于南北朝时期,废除于隋朝,随之科举制形成。

二.九品中正制设置方法以魏晋之制为例,其主要内容为: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

州郡中正只能由本地人充当,且多由现任中央官员兼任。

任中正者本身一般是九品中的二品即上品。

郡中正初由各郡长官推选,晋时改由州中正荐举,中正的任命权掌握在司徒府。

州郡中正都设有属员,称为“访问”。

一般人物可由属员评议,重要人物则由中正亲自评议。

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

家世又称“簿阀”﹑“簿世”,指被评者的族望和父祖官爵。

中正对人物的道德﹑才能只作概括性的评语,称为“状”。

如曹魏时中正王嘉“状”吉茂为“德优能少”。

西晋时,中正王济“状”孙楚为“天材英博,亮拔不群”。

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

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但类别却只有二,即上品和下品。

一品无人能得,形同虚设,故二品实为最高品。

三品西晋初尚可算高品(上品),以后降为卑品(下品)。

九品中正制是什么意思

九品中正制是什么意思

九品中正制是什么意思九品中正制也叫九品官人法,是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九品中正制的意思,希望能帮到你。

九品中正制的意思九品中正制,顾名思义,这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共分九个品级,由中正去考察任命,这是一种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介于察举和科举制度之间。

中正通常由二品官员担任,主要负责各州、郡、县人才的选任工作,人才的选拔任用权限集中在中央,个人感觉貌似今天的中组部。

提到九品中正制,不得不说到曹丕和陈群,当时,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达到自己改朝换代的目的,采纳了时任吏部尚书的陈群的建议。

察举制度因为滋生了腐败现象,生存不下去了,于是九品中正制由此产生。

九品中正制是将官位分为九个级别,从家世和品德等方面去评判一个人,地方各州县没有了自己的选人用人权力,都由中正官汇报中央裁定。

用人权力收归中央固然是好事,可是这样就形成官员上下级之间不能很好地流动,下级根本没机会上升到比自己更高一个级别。

因为中正官都是由二品官员担任,他们大都出身官僚世家,只会任人唯亲,根本不会为下层人说话。

这样就阻碍了上下流动,唯才是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有其产生和灭亡的过程和原因,九品中正制也一样,在经过短短的风光之后,在隋朝随着门阀的衰败退出了历史舞台。

其实,任何王朝在实施人才选拔之前的初衷都是美好的,只不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偏离原来的方向,这就需要统治者拥有强大的内心来应对各方面的压力。

九品中正制的影响九品中正值的影响深远,首先是能为统治集团甄选到品德优秀的人才。

九品中正制之前选拔人才的途径主要是察举制,这种制度由世族操控,推举出来的人才往往隶属于某个利益集团,当官的目的在于培植势力,并不在乎被推举之人是否德才兼备。

而九品中正制就不同了,它祛除了察举制的弊端,考察人才的品德,设定具体评价标准来确定品级。

其次是有利于统治集团维护统治秩序。

在推行九品中正制之前,各州郡长官有权利建立自己的统治小集团,他们将中央的权力分解,根据各自利益来选择官员。

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8、洋务运动开启了教育的近代化
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 是第一所官办近代学 校,培养翻译和洋务人才;1898年“京师大学堂” 是第一所国立高等学校和教育机构。近代 “教育 救国”的兴起。培养近代人才、开启民智。
9、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建立(略)
10、世界近现代史发展的各阶段各国对科技、教育 的重视(略)
5、隋唐: 科举制的创立,教育制度更加完备,还有了专业教育,
如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等。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私人办学 多了起来。
6、宋代:
在官学教育之外,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成为传播理学的基 地,如石鼓、白鹿洞、岳麓、应天、嵩山书院。宋朝以后, 理学被统治阶级所利用,并统治了学校教育。
7、明朝中期以来:
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朱元璋亲自选定品学俱佳的士林领袖、 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三月初发布皇榜。然而数日内,大批 落榜考生跑到礼部鸣冤告状。因为中榜的51名贡生清一色的来 自南方各省,竟然没有一名北方人。因此,说主考收受钱财、 地域歧视……关于“科场舞弊”的传闻沸沸扬扬。事件引起明 王朝上下震撼。三月初十,朱元璋下诏成立包括饱学之士、忠 直敢言的大臣在内的“调查小组”进行调查,然而调查结论认 为刘三吾等人的阅卷公平公正,无任何问题。这再次引起落榜 的北方学子哗然,朝中许多北方籍的官员要求重新复核,并严 查所有涉案官员……五月,朱元璋突然下诏,认定刘三吾为 “反贼”,发配西北;朱元璋的侍读、调查小组负责人张信被 凌迟处死……六月,朱元璋亲自复核试卷,亲自选定51名中榜 贡士,竟然清一色是北方人,无一名南方人。该事件以后,明 朝的科举录取分成了“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 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
福建文综38问特点影响2014年安徽文综13理解江苏单科212015年福建文综17价值判断2013年安徽文综卷13理解材料四川文综卷12作用江苏单科21上海单科372012年山东文综9广东文综13作用影响江苏单科2综合认识理解材料四川文综37安徽文综36上海单科352011年江苏单科2作用影响浙江文综16史实2010年上海单科5作用影响2009年上海单科共同部分21综合认识判断材料观点2008年考情年份本专题历年分省考情22016年全国卷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的区别

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的区别

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比较一、概念略解:察举制是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的高级官员,通过考察向中央推荐士人或下级官吏的选官制度。

汉高祖开察举制度的先河,而察举作为选官的一项制度是从文帝开始的,汉武帝则进一步把察举发展为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

它不同于先秦的世袭制和隋唐时的科举制,其主要特征是由地方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东汉后期选拔官吏中钻营请托、结党营私和弄虚作假之风盛行,察举制渐趋败坏。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选官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

其主要内容:在各州郡选择“贤有识见”的官员任“中正”,中正以家世、道德、才能为标准查访州郡人士,将他们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

这一方法在曹魏时对人才的提升和使用有重要作用,但西晋之后官员都从世家大族中选定,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到了隋朝,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和科举制实行,此制终被废除。

1、中央官制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统称三公。

分掌行政、军事、监察和秘书工作。

下设九卿,分掌政务。

汉袭秦制,无多大变动。

隋唐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长官都是宰相,六部指吏户礼兵刑工,分掌各项政务。

此后历代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又设参知政事、枢密院及三司,分散宰相职权。

门下、尚书省遂废。

元代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和宣政院,分掌行政、军事、监察及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最高长官首辅即宰相。

清代有军机处,掌握政府大权。

2、地方官制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

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

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官称刺史,唐代还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

宋代全国分路、州、县,路中设司,分管各级事务。

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

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九品中正制名词解释古代汉语

九品中正制名词解释古代汉语

九品中正制名词解释
九品中正制是中国古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实施的一种选官制度。

其基本原则是将官员的职位分为九个等级,称为“九品”,然后在每个品级内部再分为上、中、下三等,共计二十七个等级。

通过考核官员的品德、才能、政绩等,来确定其品级和职位,从而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担任重要的官职。

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是中国选官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它废除了汉代的世袭制度和察举制度,采用了一种更加客观、公正的选官方式。

通过设立中正官来负责考核和选拔官员,保证了选拔过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同时,九品中正制也注重官员的品德和才能,而非门第和财富,打破了门阀世族对官场的垄断,为更多的人才提供了晋升的机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九品中正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由于中正官的权力过大,容易受到权贵的干扰和贿赂,导致选拔过程的不公正和腐败现象的出现。

同时,由于门阀世族的影响力根深蒂固,九品中正制也逐渐沦为门阀世族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

总之,九品中正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它为后来的科举制度和官员选拔制度奠定了基础。

虽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但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地位不容忽视。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徐光启
纪晓岚
为什么唐朝 统治者要组织 新科进士,在 京城长安参加 曲江国宴,并 在雁塔题名?
这部小说讽刺的是什么制度?
《儒林外史》第三回 写范进中举后,张乡 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 屋,范的丈人胡屠户 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 女婿“是天上的星 宿”,而范得了消息, 高兴得发了疯。说明 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 发财。
策论:考生按策问临场撰文答题 类似今天作文
(唐朝)明经科:以儒家五经为主。
帖经:考官任择经书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
几个字或几句话,令考生默写出来。各科考试,
均须帖经。
类似今天填空
墨义:从经书中编出若干个问题,要求考生用 经书原文回答
类似今天简答
“ 五 十 少 进 士 , 三 十 老 明 经 ”
请你为他们排序
表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明确指出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与英国科举考试制度 及现代各国考试制度之间的渊源关系。这说明,中国 古代考试选官制度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
阶段 皇帝
对科举制的贡献
创立 隋文帝 分科考试 隋炀帝 设进士科(创科举制)
完善 唐太宗 扩大国学规模 武则天 开创殿试、武举 唐玄宗 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内容.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赵嘏)
“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
“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白居 易)
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D)
A、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 C、唐太宗时 D、隋炀帝时
2、科举制被废除是在( D )
二、科举制的完善
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 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夏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在原始社会末期,尧实行禅让制,即“天下为公,选贤举能”。

然而,随着大禹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启,家天下的局面开始形成,选官制度也转变为世卿世禄制。

在世卿世禄制下,“世卿”即是指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他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地担任高官。

这种制度意味着子孙可以世世代代沿袭继承祖辈的官爵和财物。

2.秦代——按功授爵: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废除了旧有的世卿世禄制,开始实行“奖励军功,按功授爵”的制度。

这意味着个人的官职和爵位是基于其军功来决定的。

3.两汉时期——察举制与征辟制:察举制: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后再任命官职。

征辟制:这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并再向朝廷推荐的一种制度。

这种制度主要用于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

4.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根据家世和个人品行来定品级的选官制度。

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但由于士族势力的影响,后来这一制度逐渐演变为仅凭门第出身来选拔官员,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5.隋至清时期——科举制:隋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建立了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形成。

唐朝时,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增加了考试科目,并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之后的朝代,如明清时期,继续沿用科举制,但形式和内容有所变化,如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科技和思想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从世袭到军功、从地方推荐到中央统一考试等多个阶段,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变化。

这些制度不仅影响了古代官僚体系的构成,也对当时的社会流动和阶层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和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和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和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门阀制度是一种以家族为基础的政治体制,其特点是家族世袭制和等级制。

在这个时期,一些显赫的家族,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实力,掌握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并在政治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些家族通过互相联姻和结盟,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政治网络,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也是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制度的核心是依靠名门望族中的品评人士对人才进行评定,以确定其官职和地位。

在这个制度下,人才被分为九个等级,分别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评定结果将成为被评人才获取官职和地位的重要依据。

门阀制度和九品中正制的存在,使得门阀世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舞台上的主导力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寒门人士开始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官场,逐渐打破了门阀世家的垄断地位。

这些新晋官员通常来自较低的社会阶层,但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才干,获得了较高的官职和地位。

他们的出现,使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逐渐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了门阀制度的衰落和九品中正制的废除。

历史趣谈选官的九品中正制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

历史趣谈选官的九品中正制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选官的九品中正制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
导语:东汉后期,我国的政治制度日益完善,选官制度也比前代更为科学和严谨。

地主贵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东汉后期也不例外
东汉后期,我国的政治制度日益完善,选官制度也比前代更为科学和严谨。

地主贵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东汉后期也不例外。

当时的大地主贵族家大业大,势力范围及其深广,他们依靠自己在朝中的势力间接操纵了地方吸纳人才。

许多家境贫寒的知识分子没有办法参与到政治中去,使得矛盾激化,九品中正制在这个时候产生。

九品中正制是曹丕登基之后制定的选官制度。

这个制度通过各种测试将士人分为九个等级,然后再由朝廷任命的官员到地方上去检查考查这些士人,由此来决定他们可不可以做官。

任何制度都是在制定初期较为有效,九品中正制也是这样。

在初期刚开始实行的时候,九品中正制度促进了时代的进步。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各样的问题便暴露出来。

九品中正制走了以前选官制度的老路,后期的九品中正制度开始发生变化,被一些名门望族位和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控制。

他们跟以前一样,垄断了朝廷选拔人才的通道,将好的职位全部留给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或者是亲近的人。

九品中正制度一步步走向腐败,这就使得社会下层没有身份背景的寒门书生跟以前一样,没有办法参与政治,切断了他们的政治之路,使得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社会底层,永无出头之日。

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使得它走向灭亡。

九品中正制选官方式是什么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对朝廷官吏的
生活常识分享。

略论九品中正制

略论九品中正制

略论九品中正制摘要: 九品中正制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举制度,与察举制、科举制并称为中国古代史上三大选举制度,相对于察举制度和科举制度,学生对于九品中正制的认识更多的隅于教科书上的简单论述,而缺乏对九品中正制的深入认识。

本文对九品中正制的称谓、创立时间、创立原因以及九品中正制的运作机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沿革,结合学界的重要著作和理论,希望将九品中正制的重要理论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关键词:九品中正制;运作机制;发展沿革一、引言九品中正制,又称为九品官人法,是中国古代史上三大选举制度之一,作为魏晋南北朝最重要的选官制度,在学术界关于九品中正制的两次大论战中,九品中正制的理论成果已经非常丰富了,但是,高中课本中对于九品中正制的论述却非常简略,以至于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九品中正制的正确认识,笔者希望通过将九品中正制中一些重要的概念重新梳理,从而展现一个更真切的九品中正制。

二、九品中正制的概况1.九品中正制的称谓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举制度,教科书上更多的是将其称为九品中正制,学界一般也采用“九品中正制”的提法,但是更多的学者认为称其为“九品官人法”更能体现该制度的特点。

宫崎市定先生的代表作《九品官人法——科举前史》被日本学人称为日本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学术著作,宫崎市定在其著作中就用了九品官人法的称呼。

2.九品中正制的创立时间在教科书中,将九品中正制的创立时间定在了延康元年(220),由陈群建议设立了九品中正制;但是关于其创立时间还有三种其他的观点:其一,建安年间曹操始建说;其二,魏武萌芽说;其三,始于寿张之战说。

从目前的学界主流观点来说,陈群始建说这一观点已经落伍了,我们是否应该将唯物萌芽说编入教科书,值得深思。

3.九品中正制的创立原因首先,由于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和董卓之乱,使人民背井离乡,乡里秩序受到极大破坏,原来的察举制无法实行;其次,在东汉后期,察举制的弊端也日益显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再次,汉末的清议的兴起,使得人物品评为士人所热衷和接受,但是这种清议却是被士人控制的;最后,为了继承汉末清议的传统,让选举制度为士人所接受,同时还要讲选举由国家控制,因此,实行了九品中正制将清议为国家政权所控制,这样既可以得到有用的人才,还可以加强国家的集权统治。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1、汉朝:察举制——即选举,由下而上推选人才。

征辟制——包括皇帝征召与和公府与州郡辟除,是由上而下的选拔官吏的制度。

2、魏晋:九品中正制——曹丕称帝后创立。

九品,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是品评官,一般由中央有名望的官员按原籍兼任。

中央有关部门依据中正对士人评定的品第,选任官吏时授予相应的官职。

该制度初创时,中正考评士人,家世、才能并重;发展到西晋,主要看重门第和家世,才能已无足轻重。

3、隋—清:科举制——(1)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建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考试选拔官吏;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完善:唐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考试的人数,还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评价:科举选官制度是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他冲破家族限制,扩大了官吏来源;科举制把考试与做官相联,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制把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

(2)北宋科举制度的发展。

发展:①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②北宋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③科举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④在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制,防止考官舞弊。

⑤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

评价:科举制的发展,为地主阶级各阶层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宋的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也起到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3)明朝的八股取士。

明朝沿袭前代科举取士制度。

为控制士人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释经观点。

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成为“八股文”。

这种文体呆板乏味,严重束缚人们思想。

(4)科举制的废除1905年,清朝废除了科举制。

试述中国古代的选贤任能制度及官员考核

试述中国古代的选贤任能制度及官员考核

中国古代的选贤任能制度及官员考核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选拔人才、推动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阐述中国古代的选贤任能制度及官员考核。

一、选贤任能制度中国古代的选贤任能制度主要包括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等。

察举制察举制是中国古代最早的选官制度,起源于汉代。

它通过地方官员的推荐,选拔优秀人才进入中央政府担任官职。

察举制注重德才兼备,选拔标准包括品德、才能、学识等方面。

在察举制下,地方官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判断,推荐优秀人才,从而为中央政府选拔出了一批批优秀官员。

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在魏晋时期实行。

它将人才分为九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选拔标准和程序。

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和出身,因此也被称为“门阀制度”。

在九品中正制下,出身名门望族的人更容易被选拔为官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普通人的晋升机会。

科举制科举制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选官制度,起源于隋代,一直沿用到清末。

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文学知识。

在科举制下,只要通过考试就能获得官职,这为普通人的晋升提供了机会。

科举制在历史上废除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举行最后一次进士考试后被废除。

二、官员考核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主要包括考课和监察两个方面。

考课考课是对官员工作绩效的考核,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

德是指官员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能是指官员的能力和才干;勤是指官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绩是指官员的工作绩效和政绩。

在考课中,根据官员的职位和职责不同,考核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高级官员,更注重德和能的考核;对于基层官员,更注重勤和绩的考核。

监察监察是对官员行为的监督和纠察,主要包括弹劾、纠察、巡视等方式。

弹劾是指对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弹劾并追究其责任;纠察是指对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纠正;巡视是指上级官员对下级官员进行巡视和检查。

在监察中,监察机构独立行使职权,不受其他机构的干涉和影响。

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后来各参与方基本遵从这种不成文规定。

九品中正制就是由中央政府统一设立中正官及其属吏品评人才,依据世、状、行。

-“世”是家世出身,是对人才的门第出身、家庭财产及地位等进行审定;
-“状”是才能表现,是基于“唯才是举”理念对人才的才能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行”是品德品行,是对人才的政治品德进行考察品评)三大标准,将人才划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以此作为官员选拔任用的依据。

九品中正制是在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按照他们的籍贯,兼任其本郡的中正或中正官,负责察访与他们同籍的散在各地的士人,加以评定,写成品和状。

品即等第,主要是根据士人家世的官位高低,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状即评语,一般只有一两句话,主要根据士人的德行、才能来定。

品和状写好,由小中正上报大中正核实,大中正上报司徒核实,呈报吏部尚书,作为政府选官的依据。

到了晋朝,经中正评定的九品人士中,“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九品中正制又沦为门阀士族垄断选举的工具,使汉民族社会形成“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的士庶分隔固定化的局面。

我国古代的四种选官制度

我国古代的四种选官制度

我国古代的四种选官制度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四个阶段: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1.世袭制,自西周到春秋战国的的选官制度,也叫世卿世禄制,它以宗法制,分封制为基础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征。

从周天子逐层类推,形成一个金字塔结构的权力体系。

它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战国末期,随着各国变法世卿世禄被军功爵制取代。

2.军功爵制,秦在商鞅变法时制定二十级爵,这个制度是战国末期所有变法中最彻底的,最大限程度废除了世卿世禄。

从此之后有军功的授予爵位,官吏也必须从有军功爵的人里挑选。

每斩敌首一个,授爵一级,按爵位等级规定占田亩数,奴婢数量和服装要求。

军功爵制重点不在选官,而在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3.察举制,汉初官吏有两个来源,一是按军功爵位,汉是一个在乱世建立的新王朝,吏多军功很合理。

二是选自郎官,郎官是宫廷守卫或皇帝侍从。

但到武帝时,军功地主已经没落,而郎官出自任子或貲选,就是推举自家子弟或者花钱买官。

这样很难选出真正的人才。

于是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令郡国每年举廉孝各一人,从此察举制正式确立。

除举孝廉为主要取士科目外,武帝还不定期设立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科察取士。

这些被察举到中央的人一般在郎署供职,然后再逐渐迁升。

4.九品中正制,曹丕为了获得世家大族的支持推行九品中正制。

由中央派中正官去各地察访士人,中正官依据品德,才能,门第来品评士人,共分九品,被评为上等者可以到各级行政机构任职。

起初九品中正制以唯才是举为原则,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

但中正官逐渐被世家大族垄断,门第逐渐成为品评的首要甚至唯一条件,九品中正制成为了世族垄断选举的工具,为后来的门阀铺平道路。

5.科举制,隋文帝时废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隋炀帝时开创进士科,标志科举制诞生。

唐代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分为常举和制举,常举是常设科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

制举是皇帝临时开科的考试,登科即可授予官职。

武则天时曾设武举。

九品中正制的历史成因、运作机制、影响

九品中正制的历史成因、运作机制、影响

选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历来都受到统治者的重视,不论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其作为一种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手段所突显出来的作用已为历代统治者所洞悉,起到了其它制度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中国选官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虽然各自鳞选的标准不同,但究其实质有内在的传承性,后一种制度是对前一种制度的扬弃、批判、继承。

本文试以三国两晋南北朝作为一个分析研究的横断面,浅析一下九品中正制的历史成因、运作机制、影响,试图探讨九品中正制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制度产物曾经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一、九品中正制的成因九品中正制度自曹魏创立以后一直沿用到隋代才加以废除,目前学界多认为其产生的原因是为了巩固门阀士族,笔者认为这多有不妥,是倒果为因。

九品中正制的创立是魏晋时代特殊、具体的历史环境所造就的,其原因颇多。

但最后产生的作用却毫无疑问被门阀士族所控制,成为巩固门阀士族的一种手段,至此九品中正制也失去了其存在的历史意义,遂被逐渐遗弃——为科举制所取代。

原因一:出于抑制地方大族的考虑九品中正制度建立的时间在曹丕还未篡汉时,即咸康元年(220年)。

《三国·魏志》卷二二《陈群传》载,沈约以为“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1(时)间最早提到了曹操时,可见这一制度的雏形在曹操时最早显现。

后李重云:“九品始于丧乱军中之政,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

2()这充分说明九品中正制初创之时并非专以血统为评定依据。

在九品中正制出现以前,两汉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以道德行为为考核评量的标准。

到了东汉人们意识到对人物的品评绝不是一时测验所能得来的,需长时期观察,反复考量。

于是乎便形成了一种乡闾品评的传统。

那么由哪些人进行品评呢,主要是本乡名士。

东汉末年的名士皆以人物批评为务,从他们口中得出的对人物的褒贬,当传达到政府时,可以在选举上起决定性的作用。

《符融传》载“,时汉中晋文经、梁国黄子艾并恃其才智……三公所辟召者辄以询访之,随所臧否,以为与夺”。

九品中正制知识点

九品中正制知识点

九品中正制知识点九品中正制啊,这可是个挺有趣的古代制度呢。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

那时候啊,就想找个办法能把人才给选拔出来。

这个制度呢,是在各州郡设置中正官。

这些中正官可就像现在的面试官一样,权力不小呢。

中正官主要负责对本地的人物进行品评。

他们会把人分为九个等级,从一品到九品。

一品那可是最高等级啦,就像现在的超级学霸或者超级厉害的职场精英一样,是极少数的存在。

那他们品评的依据是啥呢?主要是看家世、道德和才能。

不过这里面就有点小问题啦,家世慢慢变得特别重要。

那些出身名门望族的人,就好像自带光环一样,很容易被评为高品。

而一些出身普通的人,哪怕再有才能,可能也会因为家世不够好而被压低等级。

在这个制度下,那些高门大族就占了大便宜啦。

他们家的子弟就像坐了直通车一样,很容易就进入官场。

比如说琅琊王氏啊,那家族里的人在官场就像串门似的,一个接一个当官。

这就导致官场慢慢被这些大家族垄断了。

但是呢,这个制度在刚开始的时候也有它的好处。

它确实也选拔出了一些有才能的人,毕竟还是要考虑道德和才能这两方面的嘛。

而且在当时那个社会背景下,想要找到一个完美的选官制度也不容易。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就越来越明显了。

它太看重家世了,导致社会阶层固化得很厉害。

那些有才华的寒门子弟很难有出头之日。

这就像一场不公平的比赛,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终点线附近,而有的人怎么跑都跑不到前面去。

后来啊,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制度也就慢慢被其他制度取代了。

但它在历史上还是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记,让我们能了解到古代的政治和社会是多么的复杂有趣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 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 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 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 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二、陈群的“九品官人法”
公元220年(延康元年),曹丕用 吏部尚书陈群建议,立九品官人之法。 它的主要内容是:在各州郡选择「贤有 识见」的官员任「中正」,中正以家世、 道德、才能为标准查访评定州郡人士, 将他们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 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 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
四、“九品中正制”的变迁和发展
起初,这一制度是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 统一问题,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 策的继承。但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 “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 九品的划分,已经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 此后的三百年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之九品中正制
——世家大族维持特权的工具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世袭制——春秋、战国以前 军功爵制——战国到秦 察举制——两汉时期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
(九品官人法)
科举制——隋唐到清末新政以前
?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一、曹操的“求贤令”
第一次: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求贤令》:
三、具体内容
一、设置中正: 这是九品中正制的关键环节。所谓中正,就是掌管对 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中正官 又有大小之分,州设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数郡人物之品 评, 九品中正制各郡则另设小中正官。中正官最初由各 郡长官推举产生,晋以后,改由朝廷三公中的司徒选授。
二、品第人物:这是中正官的主要职责。中正官负责品评和 他同籍的士人,包括本州和散居其他各郡的士人。 三、品评内容: 1、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 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现在的品德评语。 3、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 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
六、评价或历史作用
与门阀政治的关系: 1.唐长孺认为,尽管创立九品中正制的初衷在于将选举权 收归中央,但却无法逆转门阀专政的历史倾向,九品中正 制最终还是巩固了门阀的统治。 2.韩国磐认为,九品中正制成为士族把持选举,操纵政治 的工具,由此而形成了以后的门阀政治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从陈群创建到司马懿设立州中正,为九品中正制 的初创阶段。这一阶段,此制在选贤任能方面确曾起到 积极作用。第二,自司马懿设立州中正到西晋建立,是 九品中正制的成熟阶段。这一阶段,九品中正制终于完 成了向门阀化转变的历史过程,成为巩固门阀统治的政 治支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