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三)》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找规律三》教案

《找规律三》教案

《找规律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探究数学规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

2.难点: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有趣的图形排列,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二)新课讲解1.图形规律(1)展示一系列图形排列,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教师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图形排列,让学生运用规律进行解答。

2.数字规律(1)展示一系列数字排列,如1、2、3、4、5……,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教师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数字排列,让学生运用规律进行解答。

3.综合训练(1)展示一些包含图形和数字的排列,如1个正方形、2个三角形、3个圆形……,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教师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排列,让学生运用规律进行解答。

(三)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当堂解答,检验学习效果。

(四)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在哪里发现规律?(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课后作业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规律解答实际问题。

2.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规律,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通过巩固练习和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规律,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规律的理解不够深入,解答问题时容易出错。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找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教版

《找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教版

《找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和责任。

在准备教案时,我会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材,主要涉及第100页至102页的“找规律”章节。

这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找出数学问题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以及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教学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给学生呈现一组实际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教材中的例题为载体,讲解找规律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规律。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找规律的心得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规律的定义和特点2. 找规律的方法和步骤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七、作业设计:(1)有一列数:2,4,6,8,10,……,请问第20个数是多少?答案:第20个数是40。

(2)有一列数:1,4,9,16,25,……,请问第6个数是多少?答案:第6个数是36。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找规律的方法和技巧?2. 拓展延伸:如何将找规律的方法应用到其他学科和生活中?可以举例说明。

找规律教案 (3)

找规律教案 (3)

找规律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等活动发现最简单图形变化规律,并创造出有规律的图案。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推理水平,提升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1、探索一些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规律。

2、会使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3教学过程3.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一、游戏引入,感知规律师:今天爸爸妈妈和我们一起来学习你们高兴吗?那好老师想带领大家做几个律动,看谁的眼睛亮,谁最先学会,好不好?教师先示范:拍手两下拍肩两下。

师重复两次后边做边说:学会的能够跟着老师做。

师生一同接着活动,重复至第三遍时教师喊停(只拍手两下)问:“接下来怎么拍?”师:咦,你们发现了什么?生:就是几个相同的动作重复做下去。

师:对,象这样的一组动作重复做下去就叫规律。

(板书:规律并带读)日常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

这节课我们就来找规律。

(在“规律”前板书:找。

让生齐读课题)二、合作实践,探究新知师:再过一些日子就是同学们自己的节日了,“六一”儿童节,现在老师要带大家去现场看看。

(课件展示主题图)观察提问:说说你们从图中都看到什么?又发现了什么?师:他们的排列有规律吗?想办法用你的描述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它的规律来!这个问题喜欢思考之后举手回答的同学!(生思考)1、观察彩旗的规律生自由说师:一红一黄为一组。

(板书:一组)而且下一组和上一组是重复的。

(板书:重复)师:第一组的第一面是什么颜色?第二面呢?下一组的第一面呢?第二面呢?它们出现的顺序都是一样的。

我们就说它们是依次出现的。

(板书:依次)师:小旗的排列规律我们就说:一红一黄为一组,依次重复出现。

开火车说红黄2、观察彩花的规律师:小花的排列有怎样的规律?师:下一朵小花是什么颜色?3、观察灯笼的规律师:灯笼的排列有怎样的规律?师:下一个灯笼是什么颜色?4、小朋友的规律师:联欢会开始了,小朋友们唱呀,跳呀。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找规律》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找规律》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找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发现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方法,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运用数学语言描述规律,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知识点:(1)认识图形排列的规律。

(2)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规律。

2.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发现和总结图形排列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自主探究:(1)让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图形排列的规律。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总结规律。

3. 小组合作:(1)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4. 课堂讲解:(1)讲解图形排列的规律,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

(2)解答学生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5. 练习巩固:(1)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及时反馈,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作业布置1. 观察生活中的图形排列,发现并描述其中的规律。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调整教学策略。

3.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辅导计划。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团队合作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兴趣。

2. 练习反馈评估:通过作业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7单元 找规律 第3课时 找规律(3)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7单元 找规律 第3课时  找规律(3)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找规律第3 课时找规律(3)1.通过练习,巩固已学过的各种规律及找规律的方法。

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4.激发学生发现数字美、喜爱数字的情感。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找出数字排列的规律。

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数字排列的规律。

投影、小黑板。

一、复习导入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把这些知识进行整理,进一步巩固找规律的方法。

1.填一填。

2.观察每列图形,图形和数字变化有什么规律?有什么共同点?生1:图1是一黑两白,是黑白重复和数字1、2、1、2……重复。

生2:图1只重复两类图形,数字就在1、2之间变换。

生3:图2是正方形、三角形、三角形不断重复。

生4:图3是一个十字花形、三个五角星的重复,数字相对应的是1、3、1、3……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

(1)投影出示例3(1)中的第一组图。

让学生观察第(1)小题图形的变化,并与练习习题作比较,想想有什么新的发现。

也可以先让学生用学具卡摆一摆,要求学生边摆边说。

(通过摆图形,我发现□的个数不断增加,下一个图形总比前一个图形的□多3个。

) 这行图形的排列还是在重复出现吗?与前面图形的排列相同吗?再来看这些图形下面所对应的数字,这些数字表示的是什么?从这列数字中,你发现了什么?(每个图形下面对应的数字,表示的是这个图形中□的个数。

这行数字是按3、6、9、12……的顺序排列的。

)这行数字,相邻的两个数相差几?算一算。

6-3=3,9-6=3,12-9=3……(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少3,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3,相邻两个数相差3。

)板书:相邻的两个数相差3,就是这行数的规律。

试着往下填一填,后面的数应怎样排列?3、6、9、12____________第二组图,让学生自主完成。

(2)投影出示例3(2)。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九单元《找规律》(第3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九单元《找规律》(第3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九单元《找规律》(第3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能找出规律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并给出解释。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复习和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和策略。

2.教学资源:课件、教材、黑板、教学素材。

3.教学环境:安静、整洁、空气流通的教室。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有趣的问题或情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2. 学习展示(15分钟)•展示一些具体的找规律的例子,让学生一起讨论规律的发现过程。

3. 交流互动(2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找出给定问题的规律并向全班汇报。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规律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总结找规律的方法。

4. 拓展应用(1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尝试在生活中应用找规律的方式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找规律的方法应用到其他学科或实践中。

5. 总结反思(5分钟)•结合当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课程的收获并反思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

四、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后作业: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检查其应用找规律的能力和方法是否得当。

3.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找规律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目标明确,教学准备充分,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思维和发现过程,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上为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九单元《找规律》(第3课时)的教学设计,希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找规律的方法与策略,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

《找规律(3)》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

《找规律(3)》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

第7单元找规律第3课时找规律(3)【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数字之间的关系,概括出规律,并能按规律填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理解并找出数字之间的规律。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找规律,填数。

提问:每行数的规律是什么?小结:第1行相邻两个数相差5,第2行中相邻的两个数相差3。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找规律。

(出示课题)。

二、新课讲授1.出示例4,观察、找出规律。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里有几组数,每组数是由几个数组成的。

生:有5组数,每组数是由3个数组成的。

师:对!那每组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请仔细地观察、比较,看谁最先发现规律。

学生分组讨论。

汇报、交流。

生1:我发现这些数都是整十数。

生2:我发现的规律是上面左边的数减下面的数,等于上面右边的数。

师:好!你说我来算一算。

生2:90-40=50,70-40=30,60-40=20。

师:还有不同的发现吗?生3:我发现的规律是上面右边的数加下面的数,等于上面左边的数。

师:好!你说我也来算一算。

生3:50+40=90,30+40=70,20+40=60。

生4:我发现的规律是上面两个数相减的差,等于下面的数。

师:请你也算给大家听一听。

生5:90-50=40,70-30=40,60-20=40。

师:刚才大家通过观察计算,发现了很多规律。

你认为谁的发现好?生齐:×××(生4)的。

师:对!这几组数都是由3个数组成,并且上面两个数相减的差都是40,正好等于下面的数。

2.按规律填数。

师:根据刚才发现的规律,请大家试试在括号里填数。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

师:谁先来说说两个括号里面应该填什么数。

生:第1个括号里填80。

师:你是怎么想的?生1:我是想几减40等于40,80-40=40,所以括号里填80。

生2:我是这样想的:40+40=80,所以括号填80。

师:两种方法都有道理。

《找规律三》教案

《找规律三》教案

《找规律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发现图形、数字等序列中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发现图形、数字等序列中的规律。

2.教学难点: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教学道具:图形卡片、数字卡片3.学生作业本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一个由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序列,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规律。

2.学生回答:每行的小正方形数量依次增加1个。

(二)新课讲解图形序列:△△△△△△△△△△△△△△△2.学生回答:每行图形数量依次减少1个。

数字序列:2,4,6,8,10,5.学生回答:这是一个等差数列,每个数之间的差是2。

(三)课堂练习图形序列:△△△△△△数字序列:3,6,9,12,2.学生完成后,老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四)拓展延伸问题: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2.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五)课堂小结2.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图形规律和数字规律,并学会了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规律现象,并记录下来。

2.下节课分享你的观察成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发现图形、数字等序列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认识到规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部分学生对规律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规律呢?是不是每一行的正方形都在减少?那我们能不能用数学的方式来描述这个规律呢?”“对,我们可以说每一行减少了1个正方形。

那如果我要问你们,第10行有多少个正方形,你们能算出来吗?”在数字规律的教学中,可以这样进行:“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数字,你们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没错,它们是等差数列,每个数之间都差2。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找规律》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找规律》教案

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找规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找出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例1及第46页的“做一做”。

2. 教学要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并归纳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出示一些图片,如:花坛、地砖、图书排列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发现其中的规律。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规律,老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老师出示教材第45页的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发现其中的规律。

2.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老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3.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发现的规律。

4.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老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老师出示教材第46页的“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老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给予指导和鼓励。

3. 学生相互交流解题过程,分享经验。

四、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老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教室里的座位排列、商场商品的摆放等,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老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3. 学生分享解题过程,老师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规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老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 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评价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找规律(三)》教案

《找规律(三)》教案
师:我们能不能利用刚才我们找的规律,猜猜小红掉的是那两颗呢?
师:能完整的说出来吗?如她穿珠子的规律是……为一组重复排列,所以掉的珠子应该……。
引导学生得出:从左往右看,她穿珠子的规律是黄黄蓝为一组重复排列,所以掉的珠子应该是1颗蓝色的,1颗黄色的。
师:这是我们从左边看发现的规律,那么你们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3.红红穿的手链还缺3颗珠子,他还需要两个什么颜色的珠子?
4.第7朵花是什么颜色?
5.小小设计师。
学生:从左边看,是按照两颗蓝珠子、两颗红珠子排列的;从右边看,是按照一颗蓝珠子、两颗红珠子和一颗蓝珠子排列的。
学生自由说一说。
学生独立思考得出答案,然后集体交流。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交流展示。
利用各种各样的习题作为巩固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鼓励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灵活性。
注重学生语言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学生分析题意的条理性。
及时检验是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习惯,同时提高解题的正确性。
课堂练习
1.完成“做一做”。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根据规律画出被遮挡的图形。
2.检验结果
师:我们的解答正确吗?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一下?
师: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那么请拿出你准备的学具摆一摆好吗?
反馈:通过摆一摆,我们发现掉的是1颗黄色的,1颗蓝色的是正确的。
学生:按规律。
学生:这串手链是用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穿起来的,但掉了2颗珠子。
学生第一种是从左往右观察的,第二种是从右往左观察的。
师:关键词就是“按规律”那么你知道了什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找规律》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找规律》教案

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找规律》第一课时:认识规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发现和总结简单的数学规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简单的数学规律。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简单的数学规律。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有关规律的图片或实物。

2. 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有关规律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规律。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规律。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数字或图形,让学生独立观察并找出它们的规律。

2. 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写在白纸上。

三、合作交流(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分享自己的发现。

2. 各组讨论并总结出共同的规律。

四、总结规律(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本节课所学的规律。

2. 学生将自己的总结写在白纸上。

五、巩固练习(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有关规律的题目,让学生独立解答。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答过程和答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发现和总结简单的数学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进步。

第二课时:寻找生活中的规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事物,发现和总结规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探索的态度。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生活中的规律。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生活中的规律。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探索的态度。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有关生活中规律的图片或实物。

找规律3教学计划

找规律3教学计划

找规律3教学计划.docx找规律补充课时教学计划主备者:张X施教时期:年月日教学内容补充共几课时课型练习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利用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中有关相间排列现象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学重难点重点:“找”规律,通过“找”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学习数学的能力。

难点: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一规律。

教学资源学生经验: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生活中间隔排列物体间的关系,而且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

预习设计1、一条跑道长100米,从头到尾每隔10米插一面彩旗。

头和尾都插彩旗,一共要插面彩旗。

(跑道的两侧都插彩旗)2、把一根木头锯成段,如果要锯成10段,需要锯成次。

3、在一条长1500米街道的一侧从头到尾立广广告,共立了101块广告牌。

每两块广告牌之间相隔多少米4、张XX把一根2米长的木头,锯成40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几次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交流预习成果(预设:4分钟)1拿出预习作业,小组交流,错的订正。

2全班交流。

二、预习拓展引新(预设:3分钟)1.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三、自主尝试解答(预设:5分钟)出示自主学习菜单:(小组合作学习)1、一条马路长168米,供电局要在马路的一侧,从起点到终点每隔6米竖一根电线杆,这条马路上一共要竖多少根电线杆2、国庆节,工人师傅在马路两边挂灯笼,每两棵树之间挂1盏灯笼,如果马路两边各有16棵树。

(1)一共要挂多少盏灯笼(2)如果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24米,这条马路长多少米(3)如果在马路两边每隔60米放一个垃圾桶,一共要放多少个垃圾桶师: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师:请同学们列式计算出:四、分享提炼解法(预设:8分钟)1、小X上楼,从第一层走到第四层一共走了54级台阶。

小X家住六楼,他从楼下到家一共要走多少级台阶(各层之间的台阶数相同)2、环绕东洲公园的中心湖每隔4米放一盆菊花,一共要放了120盆,中心湖一周长多少米3、挂钟6点钟敲了6下,10秒敲完,9点钟敲了9下,几秒敲完五、即时巩固内化(预设:10分钟)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体会。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找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在一系列数字中寻找规律,发现数字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规律,能够发现数字中的规律;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课件,包括数字规律的相关图片和实例;2.学生准备白纸和笔,用于记录解题过程;3.教室里的黑板和白板干净,准备好书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找规律”。

让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过的内容,看看能否发现规律。

2. 学习规律(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数字规律的示例,让学生尝试发现其中的规律,并通过讨论深入理解。

学生可以用白纸和笔记录下自己的思考过程。

3. 练习与巩固(20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一些找规律的小练习,加深他们对规律的理解。

教师可以巡视课堂,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或给予帮助。

4. 小组合作(10分钟)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合作解决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找规律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 总结与展望(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找到更多的数字规律。

五、课堂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让课堂充满活力。

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评估方式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小组合作的成果以及课后的作业来评估学生对于“找规律”这一概念的掌握程度。

七、拓展延伸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自己寻找数字规律,并可以在下节课分享自己的发现。

还可以引导学生寻找数字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八、总结本节课通过“找规律”这一主题,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乐趣和挑战。

希望学生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的奥秘,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找规律3-教学设计教案

找规律3-教学设计教案

<找规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涂色,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感受到数学的规律美,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发现规律的方法并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五、教学工具:ppt 小棒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理解规律(一)生活引入1.师:同学们,“六一”节就要到了,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了精心的准备,大家想去看看吗?2.师:(呈现例1的情境图中的上半部),你们看,教室布置得漂亮吗?3.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他们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小组内讨论。

学生汇报交流彩旗、灯笼和花朵的排列规律。

引导学生说出:彩旗、灯笼和花朵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来排列的。

并指出:这样的排列就叫有规律的排列。

4.教师总结:一般来说,一组实物依次不断重复地排列(至少重复出现3次),我们就可以称为有规律的排列。

(二)点明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并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寻找规律(一)寻找彩旗的排列规律出示彩旗图1.学生自己观察,找一找彩旗的排列规律,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2.说一说:(1)让学生说出彩旗的排列规律,让学生表述清楚明白,彩旗的颜色是如何排列的。

(2)教师提问:①彩旗是每排几面就出现重复的?引导学生说出:每两面出现重复。

②老师总结:这两面看成一组,所有的这些彩旗都是这样一组一组的重复排列的。

3.圈一圈:让学生圈出彩旗重复的部分。

4.大家一起告诉老师这面旗的颜色。

(二)出示小花排列图1.教室里还有小花,它的排列是怎样的,你发现了什么?是否也有规律? 圈出重复的部分。

学生小组内交流汇报。

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排列的规律,把话说完整。

三年级找规律教案(3篇)

三年级找规律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发现和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2.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小组合作材料3. 找规律游戏道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组数字:1、2、3、4、5,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数字的特点。

2. 引出课题:《找规律》。

二、探究新知1. 教师展示一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一种规律并分享给全班。

3. 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找规律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组数字,让学生找出规律并说出下一个数字。

2. 学生分组进行找规律游戏,每组找出规律并说出下一个数字。

3.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拓展延伸1. 教师出示一组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一种规律并分享给全班。

3. 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找规律的应用。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找规律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规律,记录下来并与家人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掌握了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三)》精品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三)》精品教案
用数字标示图形的个数,这些数字是怎么变化的呢?
2、完成“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照书上继续往下摆一组,然后把数字填在书上,并说说为什么第2个是5,第3个是9?后面应该怎么填?将几个同学的书拿上来展示,全班订正。
3、教学例4。
出示例4
没有图形的帮忙,你能找到规律吗?
教师板书出数字,那么他们之间的规律又该如何表示呢?接下去该如何填呢?(让学生填在书上,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在黑板上)
教师:这பைடு நூலகம்题的规律我们在前几堂课都有介绍过,你能不能开动脑筋想一想,这道题还有没有什么别的规律呢?(小组进行讨论)
如果学生没有找到,可以启发学生:我们用几个正方形摆图形,那么这个图形我们就可以用什么表示?那么这一排的图形我们可以怎样表示呢?
教师:对了,我们还可以用数字来表示规律。谁会接下来填一组数呢?(出示第二行的方块图)这行可以怎样表示呢?接下来应该这样填呢?
第三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审批时间审批(人)
课题
找规律(三)
课型
练习



标:
知识与技能:从图形、形状过渡到数字间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1、巩固找规律的方法。
2、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过程,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出示情境图。
小红遇到了这个难题,你知道他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生观察,摆一摆,指名说一说。
你知道了什么?这是一条怎样的手链呢?
问题是什么?
2、要帮助小红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办呢?应该要先做什么?
让学生独立思考,摆一摆,再讨论。

统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第3课时 找规律(3)【教案】

统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第3课时 找规律(3)【教案】

◎教学笔记第3课时找规律(3)▶教学内容教科书P86例5,完成P86“做一做”,P87“练习十九”第4题。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巩固已学过的各种规律及发现规律的方法,让学生能灵活运用发现的规律与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确定后续或缺失的图形。

2.熟练掌握并运用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3.感受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起点、方向观察,找到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课件出示习题。

(1)找一找每一组的规律,和同桌说一说。

(2)指名学生汇报。

【学情预设】这里的规律比较简单,学生能很容易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找规律,然后根据发现的规律找到隐藏的符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探究用规律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运用找规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找规律(3)]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教科书P86例5。

1.阅读理解。

师:“按规律”是什么意思?【学情预设】这串手链里的珠子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

【设计意图】对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和培养比知识的积累更重要,也更困难,而正确地理解题意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前提。

因此本环节抓住关键词“按规律”理解问题,让学生充分阅读理解,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2.分析解答。

(1)寻找规律。

师:要找到掉的是哪2颗珠子,应该先做什么?【学情预设】先要弄清楚穿珠子的规律。

师:这串珠子的排列规律是怎样的?先找一找,然后说一说。

【学情预设】由于观察的方向不同,发现的规律就不同。

预设1:从左侧开始,穿珠子的规律是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为一组依次重复。

预设2:从右侧开始,穿珠子的规律是1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1颗黄珠子为一组依次重复。

(2)解决问题。

师:按照刚才发现的规律,谁来说一说掉的是哪2颗?【学情预设】无论从哪边观察,都会发现掉的是1颗蓝珠子、1颗黄珠子。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找规律(3)-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找规律(3)-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 找规律(3)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3.1 找规律(3)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变化的基本规律,如:数字的增减、倍数关系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数字变化的基本规律。

2. 能运用所学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数字变化规律。

2.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三个数列有什么特点?(出示课件:1、2、3;2、4、6;3、6、9)3. 讲解规律: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找规律。

通过观察、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数列中每个数与前一个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数字变化的规律。

4. 实例讲解:请大家再看一个例子(出示课件:1、3、5;2、4、6;7、8、9)。

这个数列有什么规律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汇报你们的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这个数列的每个数都是连续的奇数或偶数)5. 随堂练习:请同学们完成练习册第14题,巩固所学规律。

六、板书设计1. 找规律的方法:a. 观察数列中的数字变化。

b. 分析数字间的相互关系。

2. 实例分析:a. 数列1、2、3,每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

b. 数列2、4、6,每个数比前一个数多2。

c. 数列3、6、9,每个数比前一个数多3。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同学们观察下列数列,找出它们的规律,并填写下一个数。

a. 1、2、3、4、__b. 2、4、6、8、__c. 3、6、9、12、__2. 答案:a. 5b. 10c. 1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找规律的方法,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课堂上,我发现部分同学对于数字变化的规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022年人教版小学《找规律 第三课时》精品教案(推荐)

2022年人教版小学《找规律 第三课时》精品教案(推荐)

数字变化规律教材第87页内容及练习二十局部习题。

1.通过观察、猜想,推理出数字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1.引导学生理解找数字排列的规律。

2.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计算找数字排列的规律。

投影、多媒体课件、正方形卡片。

1.填一填。

(投影出示)2.观察1题中每组图形,图形和数字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点(每列的图形和数字都是按一定的规律重复出现)1.教学例3(1)。

(1)投影出例如3(1)第一组图。

让学生观察第一组图形的变化,并与练习题相比,有什么新的发现也可以先让学生用学具卡片摆一摆,要求学生一边说一边摆。

(摆3个正方形,摆6个正方形,摆9个正方形,摆12个正方形……)(通过摆图形,我发现正方形的个数不断增加。

后一个图形总比前一个图形多3个正方形)这行图形的排列还是在重复出现吗与前面图形的排列相同吗再来看这些图形下面所对应的数字,这些数字表示的是什么从这列数字中,你发现了什么(每个图形下面对应的数字,表示的是拼这个图形所需要的正方形的个数。

这行数字是按3、6、9、12……的顺序排列的)这行数字,相邻的两个数相差几算一算。

6-3=3、9-6=3、12-9=3(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少3,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3。

相邻的两个数相差3)板书:36912+3+3+3+3相邻的两数相差3,就是这行数的规律。

试着往下填一填,后面的数应怎样排列。

36912151821(2)投影出例如3〔1〕第二组图。

让学生观察第二组图形的变化。

看一看图中对应的数字,找一找这行数的规律。

11975-2-2-()(相邻的两个数相差2)这行数每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2。

填完整。

(3)这两行数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这两行数,每行数相邻两数的差都相等)你能不能说出几行这样的数10111213141510121416182.教学例3(2)。

投影出例如3(2)。

观察这两行数,数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第一行数,每相邻两个数相差5;第二行数,每相邻两个数相差4)板书:510152025+5+5+5+()242016128-4-4-()-()让学生看教材第87页例3(2),并在书上填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数字标示图形的个数,这些数字是怎么变化的呢?
2、完成“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照书上继续往下摆一组,然后把数字填在书上,并说说为什么第2个是5,第3个是9?后面应该怎么填?将几个同学的书拿上来展示,全班订正。
3、教学例4。
出示例4
没有图形的帮忙,你能找到规律吗?
教师板书出数字,那么他们之间的规律又该如何表示呢?接下去该如何填呢?(让学生填在书上,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在黑板上)
4、出示情境图。
小红遇到了这个难题,你知道他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生观察,摆一摆,指名说一说。
你知道了什么?这是一条怎样的手链呢?
问题是什么?
2、要帮助小红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办呢?应该要先做什么?
让学生独立思考,摆一摆,再讨论。
这条手链中珠子的规律有哪些?最后面的珠子只有一颗黄色的,说明少了什么颜色的呢?掉了哪2颗珠子呢?
第三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审批时间审批(人)
课题
找规律(三)
课型
练习



标:
知识与技能:从图形、形状过渡到数字间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1、巩固找规律的方法。
2、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过程,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白板、展示台、小棒、花若干个。
教法:组织练习法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含预期目标)
一、复习
Δ□ΟΔ□Ο
■■□■■
二、新授
教师在黑板上带学生摆例题3第一道题。谁能找出这道题有什么规律?你能接着往下摆一组吗?
3、要知道掉的是不是这两颗,怎样检验呢?
4、完成第4题。
让学生自行填写在书上,并把规律标出来,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题的规律我们在前几堂课都有介绍过,你能不能开动脑筋想一想,这道题还有没有什么别的规律呢?(小组进行讨论)
如果学生没有找到,可以启发学生:我们用几个正方形摆图形,那么这个图形我们就可以用什么表示?那么这一排的图形我们可以怎样表示呢?
教师:对了,我们还可以用数字来表示规律。谁会接下来填一组数呢?(出示第二行的方块图)这行可以怎样表示呢?接下来应该这样填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