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设施质量管理规定(煤矿井下管理规章制度)
矿井防尘管理制度
![矿井防尘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75c194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7.png)
矿井防尘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矿井作业环境的清洁和工人的健康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下面是一个矿井防尘管理的制度建议,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各矿井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
一、防尘管理目标1. 实现矿井作业环境的清洁,达到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要求。
2. 降低矿井作业人员的尘肺病发生率,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安全。
3. 提高矿井作业效率,降低设备的磨损和维修成本。
二、防尘管理责任1. 矿井企业管理层负责制定并实施防尘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防尘管理工作。
2. 防尘管理人员负责指导和监督生产作业中的防尘措施的执行情况。
3. 员工配合并遵守防尘管理制度,积极参与防尘监测和治理工作。
三、防尘管理措施1. 设立防尘管理专项资金,用于购置和更新防尘设备和防尘材料。
2. 制定矿井作业场所尘源控制、通风系统运行和清扫消毒等操作规程,作为防尘管理的指导文件。
3. 定期进行矿井作业场所的尘埃监测和防尘效果评估,确保防尘工作的有效性。
4. 采取控制尘源、封闭作业区域、通风排尘、加湿降尘等技术手段降低尘肺病危险因素的产生和暴露。
5. 提供必要的防尘个人防护用品,并培训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四、防尘管理制度的执行与监督1. 矿井企业应当将防尘管理制度公开并告知全体员工,并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对防尘管理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2. 防尘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巡视和检查作业场所的防尘措施落实情况,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
3. 矿井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防尘管理制度的考核和奖惩机制,对积极参与防尘工作和达到预定防尘目标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对防尘管理不力或违规操作的员工进行相应处罚。
总之,矿井防尘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矿井作业环境的清洁和工人的健康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通过细化和执行这些规定和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尘肺病的发生,并确保矿井作业的正常进行。
煤矿综合防尘管理制度实施细则(4篇)
![煤矿综合防尘管理制度实施细则(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22d19c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0.png)
煤矿综合防尘管理制度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煤矿综合防尘管理制度实施细则(下称“细则”),是为了加强煤矿的防尘工作,保障矿工的健康和安全,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益而制定。
第二条细则适用于所有煤矿,并适用于所有煤矿工人。
第三条煤矿综合防尘管理是指煤矿采取多种措施,从源头上减少粉尘的产生,通过技术手段控制和管理粉尘的扩散,从而达到降低煤矿粉尘浓度,保护矿工健康和安全的目的。
综合防尘管理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教育培训等方面。
第四条在矿井内作业的矿工,在作业前必须了解本细则和煤矿的防尘管理制度,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作业。
第二章防尘措施第五条在煤矿内的作业现场,必须采取适当的防尘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一)进行湿法作业。
矿井内的爆破、钻孔、破碎等作业必须采取湿法进行,以减少粉尘的产生。
(二)安装喷淋系统。
在需要进行干法作业的场所,必须安装喷淋系统,对作业区域进行喷淋,降低粉尘扩散。
(三)设置封闭的作业间。
对于一些特殊作业,如煤磨机、破碎机等设备,必须设置封闭的作业间,以减少粉尘扩散。
(四)使用防尘设备。
矿工在作业时必须配备适当的防尘设备,如口罩、防尘眼镜等。
必要时可进行呼吸防护。
第六条对于可能产生粉尘的设备,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并保证正常工作。
如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修理或更换。
第七条所有矿工必须按照防尘措施的要求进行作业,严禁违反规定私自进行作业或拒绝使用防尘设备。
第三章防尘管理第八条煤矿必须建立健全防尘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防尘工作的落实。
第九条煤矿必须设立防尘管理部门,负责防尘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并向公司总部汇报防尘工作的进展。
第十条防尘管理部门必须定期检查煤矿的防尘措施是否得力,并向公司总部汇报检查结果。
第十一条煤矿必须配备专业的防尘检测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测和记录。
第十二条煤矿必须对矿工进行防尘教育和培训,提高矿工的防尘意识和技能。
第十三条煤矿必须建立健全防尘事故应急预案,明确防尘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和责任分工。
煤矿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范文(四篇)
![煤矿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范文(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f15d2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4.png)
煤矿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加强对矿井煤尘进行有效防治,保障矿井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矿务局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煤矿矿井的煤尘防治工作,包括矿井综采工作面和巷道等地点。
第三条责任矿井的煤尘防治工作是矿务局的责任,同时各级领导、矿务人员和矿工也有相应的责任。
第四条原则煤矿矿井的煤尘防治工作必须坚持科学、综合、预防、绿色的原则。
第二章井下煤尘防治第五条煤尘监测矿井煤尘必须进行定期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控制煤尘浓度超标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第六条煤尘控制矿井煤尘控制的目标是控制矿井煤尘的产生,并防止其扩散到工作区域。
具体控制措施包括:1. 加强煤矿矿井的管理,定期清理积存的煤尘和杂物。
2. 采取切割、喷雾等技术手段,降低煤矿矿井煤尘的来源。
3. 定期进行通风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通风系统正常工作,控制煤尘的扩散。
第七条个体防护在煤矿矿井作业中,工人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个体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第八条培训与教育矿井煤尘防治工作必须进行定期培训和教育,提高矿务人员和矿工的煤尘防治意识和技能。
第三章工作责任第九条矿务局职责矿务局负责制定煤矿矿井的煤尘防治方案,组织实施煤尘监测工作,并监督煤尘控制工作的落实情况。
第十条矿井负责人职责矿井负责人是矿井煤尘防治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必须负责煤尘防治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具体职责包括:1. 确保煤尘监测工作的落实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2. 组织矿井通风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通风系统正常工作,控制煤尘的扩散。
3. 负责矿工的个体防护装备的管理和配备。
4. 进行定期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一条矿井领导职责矿井领导必须加强对煤尘防治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组织实施煤尘防治工作,促进煤井的安全生产。
具体职责包括:1. 指导矿井负责人做好煤尘防治工作。
矿井综合防尘措施及管理制度
![矿井综合防尘措施及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51414a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1c.png)
矿井综合防尘措施及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中关于防治矿井粉尘危害的各项规定,进一步明确各单位、部门在矿井综合防尘工作中的职责,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杜绝井下粉尘堆积和有效降低粉尘对职工的危害,防止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职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结合我矿防尘工作的实际情况,本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和谁使用、谁管理、谁维修”的原则,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矿井下的综合防尘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主要任务是:加强矿井综合防尘工作,控制粉尘的产生、扩散和积累,改善职工的作业环境,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第四条本制度的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中关于防治矿井粉尘危害的各项规定,以及国家和行业标准。
第五条本制度的执行主体是矿井综合防尘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
第六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矿长所有。
第二章矿井综合防尘组织管理第七条矿井综合防尘工作实行矿长负责制,矿长是矿井综合防尘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矿井综合防尘工作全面负责。
第八条矿井应设立综合防尘领导小组,组长由矿长担任,副组长由矿总工程师担任,成员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综合防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矿井综合防尘工作。
第九条矿井应设立综合防尘管理办公室,负责矿井综合防尘的日常管理工作。
综合防尘管理办公室设在安全监察部,部长由安全监察部长兼任,工作人员由各相关部门抽调。
第十条矿井综合防尘工作应纳入矿井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与矿井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同步计划、同步实施、同步检查、同步考核。
第十一条矿井应定期召开综合防尘工作会议,研究解决综合防尘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部署综合防尘工作任务。
第十二条矿井应建立健全综合防尘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在综合防尘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
第十三条矿井应建立健全综合防尘工作考核制度,对综合防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进行定期考核。
第三章矿井综合防尘技术管理第十四条矿井综合防尘工作应采取综合治理、分区管理、重点控制的技术管理措施。
矿井综合防尘管理规定范文(二篇)
![矿井综合防尘管理规定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9a07c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7.png)
矿井综合防尘管理规定范文一、总则为了加强矿井防尘工作,保护矿工的身体健康,提高矿井环境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矿井综合防尘管理规定》。
二、矿井防尘责任1. 矿井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防尘管理制度,明确防尘工作责任人,落实防尘工作责任制。
2. 矿井防尘责任人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对矿井防尘工作进行全面管理。
3. 矿井防尘责任人应当制定防尘工作计划,并监督执行情况,及时调整措施。
4. 矿井防尘责任人应当组织开展防尘培训,加强员工的防尘意识和技能培养。
三、矿井防尘管理措施1. 确保矿井通风系统正常运行,保持矿井空气清新。
2. 加强矿井道路、巷道的湿法喷雾,降低粉尘扬尘浓度。
3. 开展矿井除尘工作,保持工作面尘埃浓度在规定范围内。
4. 严格控制矿井采煤机等设备的排放污染物,减少粉尘污染源。
5. 加强对矿工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确保矿工佩戴合适的口罩、帽子等防尘装备。
6. 定期进行矿井通风系统、除尘设备的检修与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矿井防尘监测与评估1. 矿井应当配备必要的防尘监测设备,定期对矿井内空气质量进行监测。
2. 矿井防尘责任人应当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尘埃浓度。
3. 矿井应当定期进行防尘效果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五、矿工防尘措施1. 矿工应当按照规定佩戴防尘口罩,避免直接吸入粉尘。
2. 矿工在工作中应当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合理储存和处理工作服、防尘装备等物品。
3. 矿工应当定期参加防尘培训,增强防尘意识和技能。
六、防尘事故应急管理1. 矿井应当建立健全防尘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人和应急措施。
2. 矿井应当定期开展防尘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发生防尘事故后,矿井应当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采取紧急措施降低事故风险。
七、监督与管理1. 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矿井防尘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矿井防尘管理规定的落实.2. 矿井防尘责任人应当配合监管部门的检查工作,积极接受监管指导。
矿井综合防尘措施及管理制度范文(4篇)
![矿井综合防尘措施及管理制度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c399b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9.png)
矿井综合防尘措施及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矿井防尘工作,保护矿工身体健康,提高矿井生产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矿井的防尘工作,包括矿井的预防措施、监测与测量、卫生管理等方面。
第三条矿井应建立健全防尘工作的组织机构,确保防尘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条矿井应加强对员工的防尘培训,提高员工的防尘意识。
第二章预防措施第五条矿井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减少扬尘和防止粉尘扩散:1. 加强采掘仓面湿法喷淋,控制采掘喷雾密度;2. 定期清扫控尘系统中的堵塞物,确保系统运行畅通;3. 定期检查和更换损坏的喷粉尘设备和管道;4. 加强对采煤机和输送机的维护,减少故障引起的扬尘;5. 合理布置矿井通风系统,保证新风、回风良好循环,加强风流控制;第六条矿井应加强对地面和井下运输车辆的防尘控制:1. 加装防尘罩和尘土捕集器;2. 定期检查和清扫车辆的防尘装置;3. 限制车辆在井下的速度,减少尘土扬起;4. 定期清洗和维护运输道路,防止尘土飞扬;第七条矿井应加强对矿山建筑物的防尘控制:1. 定期清洗和维护建筑物外墙;2. 安装封闭设施和防尘帘;3. 加强对建筑物内部的清扫和保洁,防止尘土积累;第三章监测与测量第八条矿井应建立完善的粉尘监测与测量系统,确保粉尘浓度的及时监测。
第九条矿井应定期对扬尘源进行测量,以确定采取的防尘措施的效果。
第十条矿井应定期对矿工进行健康检查,判断其是否受到粉尘污染。
第十一条矿井应将监测结果及时上报,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
第四章卫生管理第十二条矿井应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切实保护矿工身体健康。
第十三条矿井应建立卫生室,配备必要的防尘设备和药品,并定期开展卫生工作。
第十四条矿井应建立防尘用品发放制度,确保矿工配备必要的防尘用品。
第十五条矿井应加强对矿工的健康教育,提高矿工的卫生意识。
第十六条矿井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负责人的防尘工作责任。
第五章督导与检查第十七条矿井应建立健全防尘工作的督导与检查制度,定期对矿井防尘工作进行督导与检查。
煤矿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煤矿综合防尘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fba7b6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e.png)
煤矿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煤矿矿井的防尘工作,保障职工健康,确保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本煤矿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煤矿所有井下和地面生产作业区域。
第三条煤矿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法规,建立健全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确保防尘工作有效实施。
第四条本管理制度由煤矿企业总经理负责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岗位要认真执行,对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将给予相应处罚。
第五条本管理制度内容包括防尘技术措施、防尘设备管理、防尘监测等,具体内容由煤矿企业进行详细规定。
第二章防尘技术措施第六条煤矿企业必须制定全面的防尘技术措施,并定期组织培训,确保职工掌握正确的防尘方法。
第七条井下作业区域必须加强湿法作业,减少粉尘浓度。
并定期开展各类清洁作业,保持井下环境清洁。
第八条煤矿企业要完善通风系统,保证井下作业区域空气流通良好,减少粉尘沉积。
第九条对于易爆区域,煤矿企业要加强粉尘防爆管理,确保防爆设备齐全有效。
第十条煤矿企业必须严格执行买矿法、打湿法、刮油法、装筛目法等措施,确保降尘效果。
第十一条煤矿企业要加强对特殊作业区域的防尘管理,提高特殊区域的人员防尘意识。
第三章防尘设备管理第十二条煤矿企业要定期检查维护防尘设备设施,确保设备设施正常运转。
第十三条煤矿企业要购置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设备,保证设备有效防尘效果。
第十四条井下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防尘设备,并加强对防尘设备的维护保养。
第十五条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设备台帐,对防尘设备进行定期检验检测,并做好记录。
第四章防尘监测第十六条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防尘监测机制,定期对井下和地面的粉尘进行监测核查。
第十七条对于监测结果不达标的区域,煤矿企业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确保矿井的粉尘浓度符合要求。
第十八条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防尘监测记录,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确保防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第五章处罚规定第十九条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将受到相应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等。
煤矿防尘管理制度
![煤矿防尘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07cac5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d.png)
煤矿防尘管理制度一、引言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是矿井的五大自然灾害之一,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的身体健康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中关于防治粉尘危害的各项规定,进一步明确各单位、部门在矿井综合防尘工作中的职责,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杜绝井下粉尘堆积和有效降低粉尘对职工的危害,防止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职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结合我矿防尘工作的实际情况,本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和谁使用、谁管理、谁维修”的原则,特制定本制度。
二、综合防尘齐抓共管责任制1.矿长对综合防尘工作全面负责,定期检查各有关部门综合防尘工作开展情况,解决综合防尘工作所需人力、物力和资金,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保证综合防尘工作正常进行。
2.矿总工程师直接领导综合防尘工作,负责组织、编制、审批、实施、检查综合防尘工作规划、计划和措施。
3.矿行政副职,对所分管的工作中有关综合防尘的工作负责;总会计师对综合防尘工程所需的资金、器材负责。
4.通防副总协助总工程师抓好综合防尘工作;采煤、掘进、机电、运输、综机副总相应协助副矿长解决分管业务中的综合防尘问题;各业务科室在分管矿长领导下,负责本科室业务中的综合防尘工作。
三、防尘设施管理1.井下防尘设施应保持完好,定期进行检查、维修,确保正常运行。
2.防尘用水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保证水质清洁,满足防尘需求。
3.防尘设施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化。
4.矿井应建立健全防尘设施管理制度,明确防尘设施的使用、管理、维修责任,确保防尘设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四、防尘措施1.矿井应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包括源头控制、洒水降尘、封闭尘源、通风除尘等。
2.矿井应加强对煤尘、岩尘、粉尘等来源的控制,从源头上减少粉尘的产生。
3.矿井应加大洒水降尘力度,对井下重点区域和作业环节进行定时洒水,降低粉尘浓度。
4.矿井应对尘源进行封闭,减少尘源扩散,降低粉尘危害。
矿井综合防尘管理规定(三篇)
![矿井综合防尘管理规定(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9de13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1c.png)
矿井综合防尘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矿井防尘工作,保护矿工健康,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矿井综合防尘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系统、综合的方法,对矿井内的粉尘进行控制和管理,减少粉尘对矿工的危害,保护矿工健康。
第三条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科学设置矿井防尘目标、制定防尘措施和方案,加强矿井防尘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提高防尘设备的使用效果。
第二章防尘设备和设施管理第四条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工作必须配备相应的防尘设备和设施,并保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第五条矿井必须按照要求进行通风工程设计,在矿井内设置适当的通风设施,保证矿井内空气的流通和清新,并配备通风设备。
第六条矿井必须安装并维护矿井防尘设备,包括防尘喷雾设备、防尘布袋过滤器等,并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
第七条矿井必须建立并维护防尘设施,包括矿井排尘装置、矿井湿煤汽化装置等,并按照要求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第三章防尘工作管理第八条矿井必须设立矿井防尘工作管理组织,建立健全防尘工作人员职责和制度。
第九条矿井必须制定矿井防尘工作方案,明确防尘措施和责任分工,科学合理布置防尘设备。
第十条矿井必须加强对矿工进行防尘知识培训,提高矿工的防尘意识和技能。
第十一条矿井必须对矿工进行定期体检,发现患有职业病的人员,要及时安排治疗,并做好记录和报告。
第四章监督检查和处罚第十二条矿井综合防尘工作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并上报相关部门。
第十三条对违反矿井综合防尘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并追究其在安全生产上的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五条本规定解释权归矿井综合防尘管理部门所有。
第十六条本规定中涉及的有关名词和术语,应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定义解释。
矿井综合防尘管理规定(二)是为了保护矿工健康和安全,减少矿山灰尘对环境的污染,保证矿山正常生产秩序的规定。
矿井综合防尘管理规定[1]
![矿井综合防尘管理规定[1]](https://img.taocdn.com/s3/m/f9e7fe0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19.png)
矿井综合防尘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矿井的防尘管理,保护矿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矿山的安全生产,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矿井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防尘管理。
第三条矿井应当建立和完善综合防尘管理制度,以有效控制粉尘排放和矿工粉尘暴露,确保矿山的安全高效运营。
第二章防尘管理职责第四条矿井管理方应当明确防尘管理的职责,并建立相应的机构和人员配备。
第五条矿井管理方应当制定和实施防尘管理计划,并组织相关培训,提高员工的防尘意识和技能。
第六条矿井管理方应当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防尘。
第七条矿井管理方应当配备专门的防尘设备,提供给矿工使用,并定期进行检修和更换。
第三章防尘管理要求第八条矿井应当建立严格的尘源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对装载、运输、卸载等环节尽量采取湿法作业,减少粉尘扬尘。
2.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清理和更换通风设备。
3.加强采矿工作面的湿法喷淋和风道防尘。
4.对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清洁和维护,避免粉尘堆积。
第九条矿井应当建立完善的个人防护措施:1.矿工应当配戴防尘口罩,并定期更换。
2.提供适当的工作服和鞋子,减少粉尘带入室内。
3.定期组织医学检查,监测矿工的健康状况。
第十条矿井应当建立健全的粉尘监测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定期对矿井内各个作业场所和岗位进行粉尘监测,确保达标排放。
2.对于超标的作业场所,采取相应的治理和整改措施。
3.对矿工进行定期的粉尘暴露监测和评估,确保健康安全。
第十一条矿井应当建立必要的应急预案,及时应对因粉尘暴露导致的事故和突发事件。
第四章考核与奖惩第十二条矿井应当建立防尘管理的考核制度,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第十三条考核标准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粉尘排放达标的比例。
2.矿工粉尘暴露情况和健康状况。
3.防尘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情况。
4.监测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矿井防尘设施使用管理规定
![矿井防尘设施使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58db603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f.png)
矿井防尘设施使用管理规定一、总则为加强矿井防尘工作,提高矿井防尘设施的使用效果,根据《煤矿安全规定》及相关文件要求,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煤矿生产中使用的所有防尘设施,包括但不限于防尘板、喷洒系统、湿煤喷洒系统等。
三、使用要求矿井防尘设施的使用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明确设备管理责任人。
矿井应当明确设备管理责任人,制定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及更换等工作。
设备管理责任人应当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处理。
2.按照标准使用。
防尘设施的使用应当按照国家标准以及矿井规定的标准进行使用,不能私自更改或者改变其本来的使用方式。
3.经常进行维护和保养。
防尘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非常重要。
除了定期检查设备,还要对设备进行清洗和保养。
4.检查和更换设备配件。
在使用防尘设施的时候,需要经常检查防尘设施的配件,如喷嘴、管路等等,如果发现存在问题需要及时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5.定期进行清洗。
防尘设施需要经常进行清洗,清洗的时候需要先断开电源和水源,并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清洗。
清洗完以后还需要进行检查,检查无误以后才能重新投入使用。
6.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防尘设施的维护保养需要定期进行。
定期维护保养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防止设备发生故障。
四、设备更换当防尘设施出现故障或者达到报废标准时,需要及时更换。
更换时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在更换过程中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更换后的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五、设备保管1.设备应当存放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等环境中,防止设备锈蚀、损坏等。
2.设备需要分类存放,以便管理和使用。
3.禁止将设备存放在矿井隧道内,以免影响矿井的正常通风。
六、责任追究对于违反本规定的管理人员或者使用人员,将依据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处罚。
对于违反规定造成的事故,将依据国家生产安全事故处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做出相应的追究和处理。
七、附则1.本规定由矿井防尘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矿井防尘设施使用管理规定
![矿井防尘设施使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098e188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a.png)
矿井防尘设施使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确保矿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提高矿井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尘设施的使用效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订立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全部使用防尘设施的矿井。
第三条定义1.防尘设施:指用于降低或掌控矿井中灰尘含量和浓度的设施,如除尘器、防尘罩、喷雾装置等。
2.矿井作业人员:指在矿井内从事矿井生产作业的全部人员。
第二章防尘设施的选择和安装第四条设备选择1.矿井企业应依据矿井内灰尘类型、浓度、粒径以及作业环境等因素,选择符合规定要求的防尘设施。
2.在新设矿井或对现有矿井进行改建时,应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对防尘设施进行考虑,并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和布局。
第五条设施安装1.防尘设施的安装应依照设施制造商供应的安装说明进行,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要求。
2.人员进行防尘设施安装的必需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专业技术。
第三章防尘设施的运营与维护第六条运营管理1.矿井企业应建立健全防尘设施投入使用和运营管理制度,规定防尘设施的使用程序、使用期限、使用方法等,并及时将相关制度进行宣传和培训。
2.防尘设施的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并持有相关的操作资格证书。
第七条设施维护1.矿井企业应建立定期巡检制度,对防尘设施进行定期巡检,并及时记录巡检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2.防尘设施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设备故障或异样情况,应立刻停止使用并进行修复或更换。
第八条清洁保养1.防尘设施的操作人员应依照设备制造商供应的清洁保养指南进行定期清洁和维护。
2.防尘设施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设备的清洁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四章安全使用与应急处理第九条安全使用1.防尘设施的使用人员应依照相关规定和设备说明正确使用,并遵守相关防尘工作制度和安全操作流程。
2.在设备使用过程中,严禁做与防尘设施使用相关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十条应急处理1.在发生设备故障、灰尘扩散事故等突发事件时,应立刻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并及时报告、通知相关责任人和部门。
矿井防尘安全预防管理制度(5篇)
![矿井防尘安全预防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782b1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5.png)
矿井防尘安全预防管理制度一、每一个矿井必须制定综合防尘和煤尘管理责任制。
二、每一个矿井都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洒水系统。
三、公司、矿必须对尘毒等进行监测、测定时间间隔为:(1)粉尘作业地点,井下每月测定两次,井上每月测定一次;(2)生产性粉尘中游离的Si02含量每半年测定一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应测定一次。
四、掘进面必须采用湿式凿岩,刷洗井帮巷壁采用水泡泥、放炮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通风等综合防尘措施,严禁干打眼。
五、煤层干燥的采煤工作面应采取煤层注水、水泡泥、喷雾洒水或其他防尘措施。
其他采煤面应采取水泡泥、喷雾洒水或其他防尘措施。
六、喷射混泥土工作面:喷射应采用潮喷或湿喷,不得干喷。
喷射前必须冲洗岩帮,工作人员必须佩带劳保用品。
七、井下煤仓、翻罐笼装车和其他转载地点以及地面煤厂,翻罐笼等都应进行喷舞洒水或设置捕尘器。
井下所有的矿车都应保持完好,防止漏煤、漏岩粉。
•八、井上、井下所有人员工作地点和人行道的空气中粉尘浓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含____%以上游离SiO2的粉尘,最高允许浓度为2mg/m3(2)含____%以下游离SiO2的粉尘和煤尘,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m3九、煤层倾角大于____度的回采工作面,必须采用上行风。
十、保证通风构筑物的质量和正确选择构筑物的位置,并加强支护管理,防止大量漏风。
十一、加强局扇的管理和风筒的维修,防止风筒大量漏风,保证推进工作面有足够的新鲜风流。
十二、正确合理的计算和分配风量,使各采掘工作面、硐室都有足够的风量,即不使瓦斯超限,又能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
十三、定期清扫沉积在巷道壁上和支架上的落尘,是防止煤尘再次飞扬形成煤尘爆炸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矿井防尘安全预防管理制度(2)是指根据矿山实际情况和防尘安全管理的要求,制定、实施和落实的一系列措施和规章制度,旨在预防和控制矿井防尘安全事故,保障矿工的安全和健康。
矿井防尘安全预防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 预防原则和目标:明确矿井防尘安全的预防原则和预防目标,即通过科学的管理与控制措施,降低矿井的尘源产生和尘埃浓度,保障矿工的健康和安全。
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三篇)
![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6c704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0.png)
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是指针对矿井环境中存在的尘埃问题,制定出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范,旨在降低矿井工作人员的尘肺病发病率、改善矿井工作环境和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综合防尘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 任务分工:确定各级管理人员在防尘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明确责任,确保每个岗位的责任落实到位。
2. 防尘设备管理:要求矿井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设备,例如呼吸器、防尘口罩、通风设备等,定期检修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使用。
3. 尘埃监测与评估:要求矿井进行定期的尘埃监测,评估矿井工作环境中尘埃的浓度和组成,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尘措施。
4. 防尘控制措施:根据尘埃监测结果和评估报告,制定具体的防尘控制措施,例如加强通风设备的维护和使用、控制尘埃源的扬尘、降尘率的要求等。
5. 培训与教育:对矿井工作人员进行防尘知识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工人对于防尘工作的意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正确使用防尘设备和掌握防尘控制措施。
6. 事故应急预案:制定矿井尘埃事故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措施和责任人,以便在发生突发尘埃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处置。
7. 管理评估与奖惩机制:对矿井的防尘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对防尘工作不达标的矿井进行处罚和追责;对防尘工作表现优秀的矿井给予奖励。
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矿工尘肺病的发病率,改善矿井工作环境,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顺利实施该制度,需要矿井企业的高度重视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
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矿井防尘管理工作,保障矿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矿井生产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矿井的防尘管理工作,包括煤矿、金属矿矿井等。
第三条矿井防尘管理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 预防为主,综合施策,保障矿井的正常生产;3. 科学管理,合理使用防尘设备和材料;4. 环保节能,减少环境污染。
矿井综合防尘管理规定
![矿井综合防尘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9ecb0e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e.png)
矿井综合防尘管理规定矿井是工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设施之一,但同时也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
矿井的运营不仅要考虑高效生产,还要重视防尘工作,确保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为此,制定一套完善的矿井综合防尘管理规定是非常重要的。
一、总则1.本规定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矿井的防尘管理工作,保障矿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的矿井企业和工人。
3.法律依据:本规定的制定参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府文件。
二、矿井防尘管理责任1.矿井企业应构建健全的防尘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
2.矿井企业应设立专门的防尘管理部门,负责矿井的防尘工作。
3.矿井企业应对员工进行防尘岗位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水平。
三、矿井防尘控制措施1.矿井企业应采取合理的工程控制措施,如喷淋降尘、通风换气等,控制矿井内部的粉尘扩散。
2.涉及到粉尘较大的作业环节,应增设防护罩、罩帽等设备,减少粉尘的飞散。
3.合理调整作业节奏,控制作业强度,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4.采取可行的技术手段,如湿法喷淋、负压抽尘等,控制矿井车间和设备的粉尘产生。
四、个体防护1.针对矿工个体,应配发合适的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并做好日常检查和维护。
2.严禁矿工私自改变或弃用防护用品,以及共用防护用品。
3.矿井企业应实行定期体检制度,对矿工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五、防尘设备维护1.矿井企业应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防尘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
2.对于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的防尘设备,应及时更换或修复,确保其正常使用。
3.矿井企业应建立防尘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维修情况和更换周期。
六、防尘效果监测1.矿井企业应购买合格的粉尘检测设备,对矿井内部的粉尘浓度进行监测。
2.设立相应的监测点位,定期对矿井内部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估。
3.对于超标的监测结果,矿井企业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粉尘浓度。
七、处罚与奖励1.对于严重违反防尘管理规定的矿井企业,应依法进行处罚,并责令限期整改。
矿井防尘管理制度(5篇)
![矿井防尘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37149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15.png)
矿井防尘管理制度一、矿井各水平所有煤层都要进行煤尘爆炸性鉴定工作,测定各煤层的煤尘爆炸性。
二、矿井配备防尘专业队伍,并配齐工程技术人员、测尘人员。
三、各采掘单位要设立一名队长负责本单位所辖区域的防尘工作。
四、安全部门每旬对矿井进行一次防尘检查,不合格的单位,要限期整改解决。
五、开掘工作面1、完善供水系统,要有充足的净化水源,供水管路铺设平直,不漏水;凡用水地点要保持正常供水。
矿车运输巷道的供水管路,每隔____米安设一个三通阀门;皮带或刮板运输机运输巷道的供水管路,每隔____米安设一个三通阀门。
2、湿式钻眼,打炮眼和锚杆眼,必须采用湿式电钻和风钻作业。
3、使用水炮泥:安装罐注水炮泥的装置,每个炮眼都必须使用水炮泥。
4、刷洗井帮巷壁:放炮前后必须洒水刷洗工作面向后____米范围内的巷壁岩帮,其余巷道每旬清扫一次。
5、扒、装岩(煤)必须洒水。
6、转载点喷雾:各运输转载点必须进行喷雾,且灵敏可靠,不漏水。
7、不得有厚度超过____毫米、连续长度大于____米的煤尘堆积(煤尘潮湿,用手捏成团,经振动不能飞扬者不在此限)。
8、掘进煤巷和半煤巷,相邻工作面要按《规程》规定设置隔爆设施。
9、锚喷和喷浆支护的掘进工作面,应采用潮喷。
工作人员必须戴劳动保护用品。
六、采煤工作面防尘1、完善供水系统:进、回风巷必须安设水管、运煤巷每隔____米设一个三通阀门,每个转载点设置喷雾酒水装置。
2、净化通风:工作面进、回风巷各设置一道净化水幕。
保证灵敏可靠,正常使用。
3、转载点喷雾:运输转载点必须进行喷雾,且灵活可靠,正常使用。
4、进、回风巷每天冲洗一次,不能出现厚度超过____毫米、连续长度大于____米的煤尘堆积。
5、放炮前,进行工作面洒水,放炮使用水炮泥。
6、相邻工作面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设置隔爆设施。
七、防尘设施安装、维修及管理1、采煤工作面,采煤队负责看管和使用,通风部门负责安装和维修。
2、开掘工作面:施工巷道内的防尘设施由施工单位负责安装、维修和使用,通风部门负责由供水管路上在施工巷道口设一个三通阀门。
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81f31e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c.png)
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一、防尘设施管理制度1、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
没有防尘供水管路的采掘工作面不得生产。
主要运输巷、带式输送机斜巷与平巷、上山与下山、采区运输巷与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运输巷与回风巷、掘进巷道、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卸载点等地点都必须敷设防尘供水管路。
2、防尘供水管路中必须安设支管和阀门,采掘工作面供水管路必须安装水质过滤器。
带式输送机巷道中每隔50m设置支管和阀门,其它巷道每隔100m设置支管和阀门。
3、水源水量充足,满足防尘用水的要求。
地面防尘用水贮水池必须经常保持不少于200m3的水量。
4、水质清洁,安有过滤装置,水中悬浮物含量不得超过150mg/L,粒径不大于0.3mm,水的PH值在6~9.5范围内。
5、井下所有煤仓和溜煤眼都应保持一定的存煤,不得放空。
有涌水的煤仓和溜煤眼可以放空,但放空后放煤口闸板必须关闭,并设置引水管。
6、掘进工作面必须采取湿式钻眼,爆破前后冲刷井壁巷帮、水炮泥、爆破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
7、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
截煤时必须喷雾降尘,内喷雾压力2-3.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5 Mpa,喷雾流量应与机型相匹配。
掘进机作业时,应使用内、外喷雾装置。
内喷雾装置的使用水压2-3 Mpa,外喷雾装置的使用水压不得小于5 Mpa;如果内喷雾装置的使用水压小于3 Mpa或无内喷雾装置,则必须使用外喷雾装置和除尘器。
8、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和放顶煤采煤工作面的放煤口,必须安装喷雾装置,降柱、移架或放煤时同步喷雾。
破碎机必须安装防尘罩和喷雾装置或除尘器。
9、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应安设风流净化水幕。
10、井下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输送机转载点和卸载点都必须安设喷雾装置或除尘器,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或用除尘器除尘。
11、必须严格按照冲刷制度的要求对井下巷道进行清扫、冲洗煤尘、巷道中的浮煤必须定期清扫运出。
杜绝煤尘堆积。
矿井防尘设施使用管理规定
![矿井防尘设施使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038f295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a.png)
矿井防尘设施使用管理规定矿井防尘设施使用管理规定制定部门:某某单位时间:202X年X月X日封面页矿井防尘设施使用管理规定为规范本单位生产生活及工作次序,确保本单位相关工作有序正常运转,根据单位发展需要,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矿井防尘设施使用管理规定》,望本单位职工严格执行!1、责任范围划分:1)通修段责任范围:(1)承担井下防尘工作的全面管理。
(2)承担井下现有防尘洒水主干管路与主要进、回风大巷喷雾洒水设施的安装、检查、维修工作。
(3)承担新掘巷道(已通过工程质量验收合格)防尘洒水管路与喷雾洒水设施的铺设安装工作。
(4)承担矿井主要巷道的洒水降尘、积尘清扫与巷道冲刷工作,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2)采、掘段责任范围(1)岩石掘进段①承担本工作面防尘设施的安装、使用与维持。
②承担本作业区域内巷道积尘的清扫、巷道的冲刷工作,并做好相关的记录,于次月3日前报通修段。
(2)采煤段①承担车台喷雾等防尘设施的安装、使用与维持。
②承担本作业区域内巷道积尘的清扫、巷道的冲刷工作,并做好相关的记录,于次月3日前报通修段。
3)机电科责任范围:(1)承担本单位防尘设施的安装、使用与维持,承担本单位产尘工作岗点前后100米区域内巷道积尘的清扫、巷道的冲刷工作,并做好相关的记录,于次月3日前报通修段。
(2)承担静压供水池的蓄水,保证防尘用水连续使用。
防尘用水量,于次月3日前报通修段。
4)运输段责任范围:承担本单位产尘工作岗点前后100m区域内巷道积尘的清扫、巷道的冲刷工作,并做好相关的记录,于次月3日前报通修段。
5)技术科承担矿井巷道延伸过程中防尘洒水系统的设计。
根据“三同时”原则(矿井防尘等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投入使用),保证防尘洒水管路系统与防尘设施的及时使用。
2、管理规定:(1)通修段每天要安排防尘维修人员对责任区内的防尘设施进行检查维修不。
有一处不喷雾,考核责任人100元。
(2)通修段接到防尘系统故障报告后要及时进行维修,保证防尘系统与防尘设施正常使用。
矿井防尘管理制度
![矿井防尘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f5f503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3.png)
矿井防尘管理制度一、制定目的为确保矿井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加强对矿井防尘工作的管理与监督,落实各种防尘措施,制定矿井防尘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矿井作业人员,包括矿井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以及外来租赁企业的工作人员。
三、防尘措施1. 设备安全矿井应当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如振动筛、细碎机、皮带输送机、负压风机、煤粉仓等防尘设备和附属设备。
2. 作业制度矿井应当制度化防尘作业程序,对矿井内的所有作业进行规范,防止逸散煤尘、煤气等有害物质的产生。
3. 地下排风为实现地下煤尘、煤气等有害物质的有效排放,对矿井内部应当采取负压排风系统,通过高效过滤器达到清洁的目的。
4. 通风设施根据矿井内的实际情况,配置合适的通风设施。
在矿井日常作业过程中,应当加强通风设施的管理、运行及应急处置。
四、管理要求1. 岗前培训本制度要求矿井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参加岗前培训,包括防尘措施、对煤尘、煤气等有害物质的认识与防范等内容,确保人员知识储备足够,并避免岗位生产事故的发生。
2. 检查及巡视对矿井内设备、通风设施、防尘措施等项目,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及巡视,确保设施完好,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以确保不发生事故等意外情况。
3. 备案管理联合矿井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必须按规定备案并在岗位上予以张贴,接受政府监督,使矿井的防尘工作能够被更广泛的认知和尊重,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违章处罚对违反本制度的矿井作业人员,将会依据相关法规进行处罚。
六、制度执行和评估本制度应当由矿井的管理人员履行,对矿井的防尘工作进行监督,落实各种防尘措施。
对本制度进行定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完善、更新本制度,确保矿井内的健康、安全的生产环境。
七、补充条款本制度为矿井的法定管理制度之一,统一适用于所有进入矿井作业人员。
对于矿井内的特殊情况,经矿井安全主管部门同意,本制度的相关条款可以进行适度的调整和变更。
八、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原有矿井防尘管理制度相对废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尘设施质量管理规定
1.所有转载点及时安装完善喷雾装置,并保持正常使用。
2.净化水幕镀锌钢管吊挂距顶板不大于200mm,高压软管与净化水幕镀锌钢管均使用扎带进行捆扎,做到横平竖直,紧贴煤壁、喷雾管路。
3.净化水幕、转载点喷雾由施工单位负责安装、维护、使用、移动,迎头200m范围内的净化喷雾不低于3道。
4.控制阀门必须设在人行侧、上风侧3~5m范围内,距底板高
1.5m处,喷头迎风流向下、与巷道顶板呈30°~45°夹角,喷头间距1.0±0.1m,两端喷头距巷帮0.5±0.1m,喷头个数不多于5个。
5.固定喷雾下方必须施工水泥地坪,净化水幕下方必须施工排水地坪,地坪施工规格:0.3m厚×6m长,导水槽规格:0.1m宽×0.1m 深,导水槽在净化水幕下坡侧水平距离3m处,与巷帮成45度夹角、下口在水沟侧,水沟无法自动将水排入永久水仓时,水沟侧应施工临时水仓。
6.输送机机头、转载点等处必须喷雾防尘罩,防尘罩规格:长1m ×宽1.05m×高0.5m,防尘罩安装超出转载点0.4m,以确保覆盖落煤点,确保防尘罩内喷头雾化效果良好;供水软管吊挂使用扎带进行吊挂,做到横平竖直;供水管路、阀门不得出现跑、冒、滴、漏现象,阀门必须在人行侧、距巷道底板1.5m处,以方便人员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