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
如何让法治成为信仰
完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权利
健全法律体系
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制定符合社会发展的法律,保障公民的合法 权益。
强化法律实施
加强法律的实施和执行力度,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完善司法救济
为公民提供有效的司法救济渠道,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
加强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强化司法独立
01
确保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不受其他机关和个人的干涉。
维护社会稳定
法治信仰有助于维护社会 稳定,使人们能够在一个 和谐、有序的环境中生活 和发展。
法治信仰的内涵
01
02
03
04
法律至上
法治信仰强调法律的至高地位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凌驾
于法律之上。
公正平等
法治信仰要求公正和平等对待 所有人,不因地位、权力或财
富而有所偏袒。
人权保障
法治信仰强调尊重和保护人权 ,确保每个人的自由、尊严和
全感。
05
当前我国在培养法治信仰 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
析
存在的问题
法律知识普及程度低
我国公民普遍缺乏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对法律条款和法律原则的 理解不足。
法律意识淡薄
许多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对自身权益的维护意识,对法律权利和 义务的认识不清。
法治观念不强
一些公民对法治的信仰程度不够,对法律制度的信任度和尊重度不 足。
法治能够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 救济途径,促进公平正义的实 现。
03
如何培养法治信仰?
从小培养法治意识
家庭和学校是培养法治意识的重要场所。家长和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法治意识 ,让他们了解什么是合法、什么是非法,以及违法行为的后果。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让孩子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如遵守交通规则、不随意破 坏公共财物等。
2023年某青年干部“坚守法治信仰 学法守法用法”主题演讲稿(精选3篇)
2023年某青年干部“坚守法治信仰学法守法用法”主题演讲稿(精选3篇)演讲稿一: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主题演讲:“坚守法治信仰学法守法用法”。
作为2023年的一名青年干部,我深深体会到了法治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法治是社会进步的基石,也是我们的共同信仰和追求。
在这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法律的作用更加凸显,而我们青年干部更应该成为法治的引领者和推动者。
首先,我们要坚守法治信仰。
法治信仰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信念,也是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我们要始终坚持法律至上,遵纪守法,不搞特权,不犯法纪。
要用法治信仰引领自己的言行,做到守法自律、廉洁奉公。
只有坚守法治信仰,我们才能树立良好的榜样,成为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其次,我们要学法守法用法。
法律是社会运行的规则,只有深入学习和理解法律,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
我们要注重法律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自己的法治素质。
同时,在实践中要严守法律底线,不得有违法行为,不得把个人利益凌驾于法律之上。
在工作中要严格依法行政,不得滥用职权,不得违背法律规定。
只有学法守法用法,我们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促进社会进步。
最后,我们要共同努力,推动法治建设。
法治建设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也是所有青年干部的共同使命。
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种法治实践活动,宣扬法治精神,提高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同时,要关注法律的完善和修订,积极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推动法治建设取得更加显著的成绩。
亲爱的同事们,法治信仰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学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让我们共同努力,坚守法治信仰,做到学法守法用法,共同推动法治的发展和进步。
谢谢大家!演讲稿二: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发表我的主题演讲:“坚守法治信仰学法守法用法”。
法治信仰是每个青年干部应当具备的思想觉悟,对我们青年干部来说,坚守法治信仰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是我们行使权力和责任的底线,也是我们成长为合格干部的重要标志。
法治在我心中演讲稿
法治在我心中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地向大家发表“法治在我心中”的主题演讲。
请允许我用简短的2000字,为大家呈现一个关于法治的精彩演讲。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地向大家发表“法治在我心中”的主题演讲。
请允许我用简短的2000字,为大家呈现一个关于法治的精彩演讲。
当我们提及“法治”,很多人可能会想到法律、法院、警察等元素,法治并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或者机构,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它关乎着每个人的生活,关乎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关乎着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法治的含义与重要性即依法治国,是指国家的治理和管理必须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所有的个人、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遵守法律,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
法治的核心是良法善治,即制定良好的法律,并确保这些法律得到有效的实施和执行。
法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法治是保障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
在法治的轨道上,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都得到了明确的界定和保护,无论是公民的个人财产权、人身自由权,还是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都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这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有助于增强人们的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
法治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关键,法律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任何违反法律的行为都会受到相应的制裁和处理。
这种强制性和普遍性使得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减少了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法治还有助于消除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法治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的繁荣稳定离不开法治的保障。
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国家可以有效地管理社会事务、规范市场行为、保护知识产权等,从而推动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法治还可以提高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二、法治在我心中的体现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深知法治的重要性,并努力将法治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法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依法办事,诚实守信依法办事是法治的基石,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都始终坚持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
法治建设宣传口号
以下是一些法治建设宣传口号,供您参考:
1.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2.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让法治成为国家信仰。
4.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5.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6.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7.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8.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9.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10.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如何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
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
作为政法的一名学生,很快我就想到了“法治信仰”,这是出自政法的“法治信仰,中国立场,国际视野,平民情怀”,这16个字也是西法大精神的重要内容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规格。
当然,16字精神也是很深刻体现了我校“严谨求实文明公正”的校训,这对一代一代的政法人我们有很好的敦促作用。
通过一个学期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学习,我们更加深入地学习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基本要求。
尤其是从内容上来说,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对于这些内容的学习,我进一步地加深了对法治信仰的认识,并产生了一定的思考。
应该说,从宏观层面来看,党的十八大报告已经是概括的非常到位了。
就是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这都是报告的原文,全部摘抄了,因为概括的很精到,所以不便修改,更加重要的是跟法治信仰这个主题是相关的。
当然,上面的是当从高度上概括了法治社会的建立与维护,这里我就再从主管方面谈谈我的简单认识。
主要是从简单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进行分析。
○1法治信仰是什么?用一种充满激情与理性的口吻来表达,法治信仰就是社会主体对法理性认识基础上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是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归感,是以理性为基础的主体对法律全身心的理性化了的法的激情和激情化了的法的理性。
青少年法治宣传标语大全
青少年法治宣传标语大全1. “法治阳光,照亮青少年的成长路!就像灯塔指引船只,法治为我们指引正确方向。
想想看,如果没有法治,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混乱呀!”例子:在学校里,如果没有规定不能打架,那岂不是天天都有人打架啦!2. “青少年们,知法守法才能自由翱翔!如同鸟儿依靠翅膀,我们依靠法律。
难道不是吗?”例子:要是不知道法律底线在哪里,那不是很容易就犯错啦!3. “懂法用法,让青少年的未来闪闪发光!这就好比拥有一把钥匙,能打开无数扇门。
你不想拥有这把钥匙吗?”例子:当我们遇到问题时,用法律知识来解决,多厉害呀!4. “法治是青少年的保护盾,坚不可摧!就像战士的铠甲一样。
大家想想,没有保护盾多危险呀!”例子:要是被坏人欺负了,有法律保护我们,就不用害怕啦!5. “青少年与法同行,一路精彩!好比和好朋友手牵手前进。
不是这样吗?”例子:我们遵守交通法,才能安全地过马路呀!6. “让法治在青少年心中扎根,茁壮成长!如同种子在土地里生根发芽。
这多重要呀!”例子:从小就懂法,长大就更能明辨是非啦!7. “法治守护青少年,时刻相伴!像影子一样不离不弃。
难道你不觉得吗?”例子:不管在哪里,法律都在守护着我们呢!8. “青少年要拥抱法治,拥抱美好未来!如同拥抱阳光般温暖。
你还在等什么呢?”例子:有了法治,未来的道路才会更平坦呀!9. “增强法治意识,青少年的必备功课!就像每天要吃饭一样自然。
这不难做到吧?”例子:看到红灯就停下,这就是法治意识呀!10. “青少年,让法治成为你的信仰!好比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方向。
真的很有必要呀!”例子: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相信法律能给我们公正,多棒呀!观点结论:青少年法治宣传非常重要,它能引导青少年走上正确的道路,保护他们的权益,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们每个人都要重视起来,积极参与到青少年法治宣传中去。
国家宪法日学宪法心得体会经典范文五篇
国家宪法日学宪法心得体会经典范文五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它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依据,它不仅对公民权力进行了确认和保障,同时对国家权力的设置和行使进行了规范,它是保持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协调与平衡的根本规范。
下面是作者为您推荐国家宪法日学宪法心得体会经典内容五篇。
20__年12月4日是我国第X个“国家宪法日”。
依据教育部、省、市、局下发《关于在国家宪法日深入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x中心小学积极组织,认真谋划“国家宪法日”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以弘扬宪法精神为宗旨,以宣讲宪法基本原则和基本知识为重点,制定工作方案,全面开展《宪法》学习教育活动。
12月4日,x中心小学举行了《宪法》晨读活动:利用晨读时间,学校选择宪法序言及正文中的个别章节、条款,打印发给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集体朗读。
12月4日,利用课间操时间,举行特别升国旗仪式-124“国家宪法日”活动动员大会,由少先大队辅导员潘长虹进行动员和部署,并进行了有关宪法知识的宣讲。
了解《宪法》的有关知识和《宪法》中关于国旗的规定。
12月4日上午第四节课,全校各班组织开展以“宪法在心中”为主题的法制班队课。
通过活动的开展和学习,使学生懂得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学会自立自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12月4日中午和下午时间,x中心小学“红领巾校园广播站”制作“宪法在心中”特别广播节目,宣传《宪法》知识,营造《宪法》教育氛围,深入开展《宪法》教育活动。
x中心小学通过举行“国家宪法日”系列教育活动,在全体师生中掀起了学习宪法基本知识的高潮,认识到《宪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其他法律制定要以《宪法》为基准,不能违背《宪法》规定。
公民的行为要以宪法为准绳,严格遵守各项法律。
通过活动,增强了师生的法制观念,培养了师生的法制意识,弘扬了宪法精神,加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学习与传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让法律成为一种信仰
让法律成为一种信仰福建重宇合众(泉州)律师事务所苏清柱【内容摘要】:“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通过公正审判,使每个当事人受到一次活生生的法治教育,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只有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法治才能成为一种“国家信仰”,法治才有最坚强的支撑。
【关键词】法律信仰法治人治开篇列举两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第一、“一位校友在德国留学期间,在一家图书馆,钱包被扒手窃走,包里有20欧元。
他不准备报警,可是图书馆的保安却报了警,不到5分钟,一位女警察赶到现场,问了情况,便请他做笔录,女警察说:“图书馆的自动安全系统已经录下了小偷的尊容,警察局今天就可以将小偷的照片张贴到全区各个警察局。
如果乃找不到小偷,我们会把录像带送电视台反复播放,直到破案为止。
”“我看算了,只有20欧元,不必兴师动众。
即使抓到了小偷,所花费的代价也太大了。
”他对女警察说。
“不!我们是警察,不是商人,只有商人才讲值不值,而法律的尊严不能用金钱衡量。
小偷触犯了法律,就必须受到法律的惩罚。
”女警察严厉地说。
结果,当电视台播出小偷偷钱录像的第二天,小偷就落网了。
”第二、“相传春秋时期,鲁国制定了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看见同胞被卖为奴婢,只要他们肯出钱把人赎回来,那么回到鲁国后,国家就会给他们以赔偿和奖励。
这条法律执行了很多年,很多流落他乡的鲁国人因此得救,因此得以重返故国。
后来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贡,他是一个很有钱的商人,他从国外赎回来了很多鲁国人,但却拒绝了国家的赔偿,因为他自认为不需要这笔钱,情愿为国分担赎人的负累。
但孔子却大骂子贡不止,说子贡此举伤天害理。
祸害了无数落难的鲁国同胞。
孔子说:“万事,不过义、利二字而已,鲁国原先的法律,所求的不过是人们心中的一个‘义’字,只要大家看见落难的同胞时能生出恻隐之心、只要他肯不怕麻烦去赎这个人、去把同胞带回国,那他就可以完成一件善举。
律师的经典座右铭
律师的经典座右铭关于律师的经典座右铭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
下面是关于律师的经典座右铭,欢迎参考阅读!1、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
2、有谁胆敢将法律轻蔑,他必在法律的惩罚下毁灭。
3、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
4、律师是法律最理想、最无可指责的解释者。
5、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
6、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
7、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
8、律师要具有哲人的智慧,诗人的激情,法学家的素养,政治家的立场,四者统一于科学的使命和职业良心与社会正义之中。
9、如果法律能为自己说话,它们首先埋怨的就是律师。
10、中国律师的辩护领地,风能进、雨能进,警察不能进!11、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
12、如果我们的法律只是自然规律的幼芽,它毫无疑问是好法律。
这样的法律可以抑恶扬善。
13、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14、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
15、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16、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17、全部历史就是利益的斗争,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风的利益的权威性的表现。
18、大海和陆地服从宇宙,而人类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辖。
1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
20、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
21、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22、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
23、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
读宪法的心得体会(精选9篇)
读宪法的心得体会读宪法的心得体会(精选9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
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宪法的心得体会(精选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宪法的心得体会1按照党委的安排,我认真学习了新《宪法》。
进一步学习和贯彻实施《宪法》,对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谈谈我个人学习《宪法》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通过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不学习法律法规有关条文,不熟悉规章制度对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就不可能做到很好地遵守规章制度,并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
因此,掌握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学好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了学习方法,并力求在理解和用运上下功夫。
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是一蹴而蹴,一时半会就可学成或学好记牢的,关键要靠长期的学习和积累,要养成长期学习的习惯,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要有不怕吃苦的毅力,只有思想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去学习,并自觉做一名遵纪守法遵章守纪的合格人员,学习法律法规,我认为没有捷径可走,要在短期尽快熟悉浩如烟海的法规体系知识,确有难度,而且做为上班的员工,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同样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也应有规律可循。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法律法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刻也不能离开,我们就要重点地去学,下功夫去理解和记忆,以便在工作能够熟练地运用。
如国家法典中的《宪法》、《刑法》、《民法》、《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等这些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我们就要重点去把握、去理解。
在学习方法上,要联系岗位重点学习,并做到学习与实践用运相结合,学法与守法相结合。
能在工作中自觉做到不违章、不违纪。
读宪法的心得体会2一、高度重视普法工作,增强商务执法意识及时制定了“六五”普法规划,规划详细规定了本局机关及商务局机关重点商贸企业学法、用法、执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二是成立了“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德伟任组长,纪检组长杜卫东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事机构办公室,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和具体事务;三是及时召开会议传达文件精神,听取汇报,总结自查阶段性工作,部署后期工作;并利用每周集中学习时间传达各级关于“六五”普法的会议精神,讲解各种法律法规,开展学习法律知识大讨论。
法治是一种信仰
试论法理学中的法律信仰卢梭说:“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
法律信仰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备要件。
一、法律信仰的重要性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先生告诉我们,“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对法律的信仰是一种内在的心理信念,这种内在的心理信念对法律权威的确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法律信仰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1、法律本身蕴藏着一种理想,需要民众的认同和尊重。
法律不仅仅是一种制度、一种秩序和一种统治工具,而且更重要的是法律本身隐藏着一种公平正义的价值、代表了一种理想信念和文化力量。
人类必须有自己的精神家园,人类必须对法律存有信仰,只有外在的法律诉之于人性,符合人的心理或情感,并从内心敬重法律、信仰法律时,法律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根,并发挥作用。
2、由服从法律到信仰法律,是实现法治的必由之路。
法治需要相应的意识,而意识从消极服从到自觉信仰的提升才是法治化的动力源泉。
服从法律与信仰法律的关系是这样的,即公众在对法律价值作出认同之后就会去服从法律,在这一过程中法律又满足了主体内心的需要从而在主体内心中产生了对法律的信仰,相应的法律信仰一旦生成又会促使主体更加自觉得服从法律,爱护法律。
正如伯尔曼所说的:“法律只有在受到信任并且因而并不要求强制力的时候,才是有效的;依法统治者无须处处都依赖警察。
”法治的实现是建立在人们对法的信仰的理念之上,从服从法律到信仰法律是实现法治的必然趋势。
3、法律信仰是法律获得权威性的根源。
法律的至上性、权威性形成所依赖的是公众对法的一种神圣感情,它不是靠严刑峻法下社会成员初于畏惧法律而被动的服从法律来完成,而是寄希望于社会公众发自内心的对法的真诚信仰,一种类似于宗教般的情怀。
只有在这种信仰中,人们对法的信任、尊重之情才会被激发,法律的至上性和最高权威性也才可能得以真正的确立和维持。
二、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当代中国公众对法律缺乏信仰,主要与传统中国的法律文化、政治文化、民众法律意识淡薄等等诸多因素有关。
“我与宪法”主题征文: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
“我与宪法”主题征文: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我与宪法主题征文: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我从小生活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每天都经过嘈杂的大街小巷,每一条路都有我留下的足迹。
那时,我想过很多种建设家乡的方式,或许会成为一名科学家,或是一名教师,当这一天终于临时,却是一种我从未想过的可能----是的,我成为了一名城管执法人。
从穿上这身制服起,我不忘服务人民的初心,牢记依法行政的使命,在乍暖还寒的春天,查处滴撒抛漏的违章运输车辆,值守在拆违治乱的现场;烈日炎炎的夏天,顶着似火的骄阳,清运臭味冲天的垃圾,修剪模纹,灌溉植被;落叶纷纷的秋天,伴着凌晨的钟声清扫树叶;滴水成冰的冬天,用冻僵的双手铲除积雪。
说起城管,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大多是小摊小贩蹬起车子赶紧跑的画面,或者是与市民发生口角争执的场景,百姓对我们有误解有偏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也不断改进着执法方式。
所谓立良法以行善治,执法就是依法行政,我们的执法水平,直接关系和体现了党的执政能力,因此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我们应当做到的。
当然,我们也是这样做的,韩成东,是一位共产党员,同时也是兢兢业业工作20XX年的执法中队长,在xx县乐园五金街拆除违章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工作紧、任务重,我们平均每天值勤都在10小时以上,徒步巡查5、6个小时,还由于工作不被认同,经常遭受谩骂污辱,甚至拳打脚踢,我们遇到过相对人以跳楼胁迫的方式妨碍执法,遇到过他们声泪俱下的哭诉没有了谋生手段,也遇到过集中上访、恶意举报延缓工作进度,在那漫长而又繁琐的的整治日子里,我的心情一度低迷消沉,心中也悄悄的打起了退堂鼓。
但韩队长顶着身心巨大压力,始终冲锋在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让我看到了一名城管执法人应有的风姿,他带头守法、尊法,坚持法理与情理并用,挨家挨户做工作、送文书,深入了解各户的诉求,宣讲政策法规,耐心沟通,主动化解矛盾,顺利拆除了乐园五金街多达64处的外接棚舍,使群众多年的困扰得以消除,既保证了执法效果,最终也赢得了群众的理解支持。
【范文】国家宪法日学习心得:让法治成为信仰
国家宪法日学习心得:让法治成为信仰
今天是12月4日,中国首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开通博客后第一次发博文!选择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写本人的第一篇博文,我想,这不仅对于我有个纪念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老百姓对于真正的法治已到了急迫期盼的地步了,而“12·4宪法日”的设立应该说是顺应了民心。
但是,要想真正步入法治的殿堂,我认为以下两点至关重要。
第一,让法治成为信仰,这是今年宪法日的宣传主题。
我认为,今年的宣传主题有着深刻的意义。
每个民族、每个人都应该有信仰,没有信仰的民族和人民是没有精神和灵魂而仅有躯壳的生物人。
要建立一个真正的法治国家,首先要有法治信仰。
如若连法治信仰都不存在,有人会相信这个国家是一个法治国家吗?我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当一个国家信仰法治的人越来越多,并且为了法治而不断奋斗,这个国家终有一天会走向一个完完全全没有人治、充满自由民主和法治的大国。
第二,建立违宪审查制,树立宪法的权威。
国外很多法治国家都建立了违宪审查制,由相关机构对效力层级低于宪法的法律、行zd规等作出是否违反宪法的审查决定,主要有三种:宪法法院,宪法委员会、联邦最高法院。
宪法的生
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行zd规有与宪法相抵触的地方,但没有进行违宪审查而作出无效的决定,宪法的权威何以彰显?因此,在一个法治国家,万法之母的宪法必须发挥真正的根本法作用,而这一实现关键在于建立违宪审查制。
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生活在一个自由、民主、法治的国度里,虽然现在还不是,但只要我们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而努力,我相信,这一天到来的要比我们想象的早!为法治而奋斗!。
全民学法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近年来,我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深入人心,法治观念逐渐成为全民共识。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有幸参与了全民学法活动,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我深刻体会到了法律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心得。
一、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我认识到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
法律的存在,使得社会秩序得以维护,人民权益得到保障。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如贪污腐败、侵犯他人权益等。
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往往是因为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或者执行不力。
因此,全民学法,提高法律意识,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二、法律是保障个人权益的盾牌法律不仅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更是保障个人权益的盾牌。
在法律的保护下,我们的生命、财产、名誉等权益得到了保障。
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我明白了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例如,在遇到侵权行为时,我们可以依法维权,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的权益,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三、法律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法律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一部完善的法律体系,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全民学法,提高法律素养,有助于培养公民的法治精神,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在学习法律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法律不仅是规范行为的准则,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四、全民学法,共建法治社会全民学法是构建法治社会的关键。
只有让全体公民都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才能形成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以下是我对全民学法的几点建议:1. 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养。
政府、学校、媒体等各方应共同努力,通过各种形式普及法律知识,让法律走进千家万户。
2. 完善法律服务体系,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法治的温暖。
政府部门要简化法律程序,提高法律援助质量,让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3. 强化法治文化建设,培育全民法治精神。
通过举办各类法治文化活动,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法治观念,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
当代大学生如何依法治国
当代大学生如何依法治国法治始终是为人服务的,是人的工具。
法治以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性为根据。
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人性状况决定着不同的法治,不同社会生活条件下的法治反映着不同人性的需求。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当代大学生依法治国,希望大家喜欢。
当代大学生依法治国篇一依法治国从我做起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
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从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至今中国在法治国家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中国法制法规体系还存在漏洞缺失,社会法治观念还较淡薄,官员权力滥用、国人道德缺失现象时有发生。
在全会上指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
为发展中国特色的法治化反腐新路径指明方向。
以“打虎拍蝇”为主题的反腐风暴高压推进,其中一些委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撤销职务。
据统计,在以后的21个月里,光省部级干部,就有近50人落马,每两个月,落马5人。
在某些省份,有近一半被查。
在依法反腐上取得进步。
中共从严治党的举措深获民众支持与赞许。
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践行依法治国呢?首先,我们应该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邓小平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江泽民指出,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胡锦涛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我们应该紧紧记住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重要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我们应该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培养法律思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是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等途径,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从法律的角度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思维习惯。
2024年学法知法守法演讲稿精编(5篇)
2024年学法知法守法演讲稿精编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X,今天很荣幸站在这里,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学法知法守法的演讲。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生,我对法律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体会。
法律不仅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更是保障我们权益的有力保护。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以学法知法守法为信念,用行动将法律精神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学法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生活在一个法治社会,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底线。
学习法律不仅是为了应对具体情况时能够有所依据,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
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我们能够了解到自己的权益和义务,避免陷入法律纠纷。
例如,我们应该了解道路交通法规,遵守交通规则,从而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我们应该了解劳动法,保障自己的劳动权益。
只有通过学法,我们才能在遇到问题时更加自信和从容,将法律的力量用于维护自己的权益。
其次,知法是我们规范行为的准则。
法律是一系列由国家权威机构制定的规则,是整个社会的共同约定。
知法即知道这些规则,并将其融入到我们的行为中去。
每个人都应该明白,我们不仅要守法,更要遵守公序良俗。
学习知道法律的规范,从小事做起,做到遵纪守法。
例如,我们要遵守环保法律,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保护我们的家园;我们要遵守婚姻法,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维护家庭和睦。
知法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最后,守法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守法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是每个公民的底线。
守法意味着我们要遵守法律的规定,不违法、不犯罪,自觉遵纪守法。
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遵守校规校纪,遵守师生相处的规范。
守法不仅是道德的底线,更是一个人品质的体现。
只有守法,我们才能在社会中立足,实现自己的价值。
学法知法守法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更应该积极行动起来,践行法治精神。
首先,我们可以多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通过参与法律活动、参观法院等方式,增强自身的法律素养。
树立法律信仰典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陈,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因在工作中遭遇不公待遇,走上维权之路。
在维权过程中,小陈深刻体会到法律信仰的重要性,最终通过法律途径成功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以小陈的维权之路为例,探讨如何树立法律信仰。
二、案例经过1. 工作中遭遇不公待遇小陈在某公司担任销售员,入职后,公司承诺给予较高的提成待遇。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公司以各种理由克扣小陈的提成,使得小陈的工资收入远低于承诺的数额。
在多次与公司协商无果后,小陈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2. 寻求法律帮助小陈了解到,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
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小陈决定寻求法律帮助。
在朋友的推荐下,小陈找到了一家专业的律师事务所。
3. 律师调查取证律师在接受小陈的委托后,开始调查取证。
通过查阅公司工资发放记录、劳动合同等相关证据,律师发现公司确实存在克扣小陈提成的情况。
4. 提起诉讼在充分准备后,律师代表小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法庭上,律师根据事实和法律,有力地维护了小陈的合法权益。
5. 维权成功经过审理,法院判决公司支付小陈被克扣的提成及赔偿金。
公司不服判决,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然而,二审法院维持了原判。
最终,小陈成功维权。
三、案例启示1. 树立法律信仰的重要性小陈的维权之路充分说明了树立法律信仰的重要性。
只有当人们内心深处对法律充满敬畏,才能在遇到不公待遇时,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法律知识普及的必要性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在遭遇不公待遇时,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权。
因此,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全民法治素养,对于树立法律信仰具有重要意义。
3. 律师在维权中的作用律师作为法律专业人士,在维权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能够帮助当事人收集证据、制定诉讼策略,还能够代表当事人出庭应诉,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4. 企业依法经营的重要性本案中,公司因违法经营,导致员工权益受损。
法律与宗教关系
为什么“法律必须被信仰” ——法律与宗教关系解读美国法学家伯尔曼说过一句话:“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许多人都知道这句话,都认同这句话。
有人据此论证,若要建设一个法治社会,必须建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使法律成为人们的信仰。
有人甚至认为,中国的落后,就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没有对法律的信仰,而过于注重道德、政治、权力的作用,法律在调整中国的社会关系中没有起到至高无上的权威作用。
因此,法律职业共同体应该为让法律成为圣经、成为社会中唯一具有权威性的规范与机制,而进行斗争。
毫无疑问,就中国的情况而言,得出这样的结论是不奇怪的。
这种观点反映了大家对法律、法治重要性的认识。
但伯尔曼为什么会说这句话,它的含义究竟是什么,许多人可能就不知道了。
如果有人说:“一个社会不能没有法律,也不能没有宗教;虽然法律与宗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但任何一方的繁荣发展都离不开另一方;法律与宗教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大家甚至会感到奇怪——庄严的法律与信仰神灵的宗教怎么会扯到一起呢?对法律的信仰为什么要与对宗教的信仰混为一谈呢?法律与宗教存在着根本上的一致吗?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如何看待和理解法律与宗教的关系的问题,而对法律与宗教关系的理解又直接关系到如何理解“法律必须被信仰”这一命题。
今天,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一、现代法律制度与宗教的历史渊源当我们谈到今天的法律体系时,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追本溯源,都会回到西方法治主义之源——古希腊、古罗马。
早在那个时期,法律就和宗教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
博登海默说过,“在古希腊的早期阶段,法律和宗教在很大程度上是合一的。
宗教仪式渗透在立法和司法的形式之中,祭祀在司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国王作为最高法官,其职责和权力也被看作是宙斯亲自赐予的。
”古罗马法律家西塞罗对法律是这样解释的:“法是上帝贯彻始终的意志,上帝的理性依靠强制或者依靠约束支配一切事物。
为此,上帝把刚才赞美过的那个法赋予人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让法治成为信仰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这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改革的领导主体,更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领导主体。
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说到底是政治与法律的关系。
作为一个执政党,法律很自然地体现其意志,表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完善的法律体系有助于司法实践的开展。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依靠法治。
作为执政党,既要领导人民立法,更要带头遵守法律;既要依宪执政,更要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让法治成为信仰,成为自觉。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因此,每一个党员从入党的那一天起,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就不能动摇,为了这个信仰,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铸就了辉煌,换来了崭新的中国,换来了幸福的今天。
80年前方志敏烈士临刑时写下的“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这段文字,今天读来仍令人热血澎湃,感谢信仰的伟大力量。
在改革不断深化,中国
日益富强的进程中,作为治国之重器,法治一旦成为信仰,必将成为社会繁荣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强大动力和保障。
依法治国的根本,首先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横下一条心,采取“零容忍”,实行“全覆盖”,“老虎苍蝇一起打”,见一个违纪违法的腐败分子处置一个,惩罚一个,有多少处理多少,把“从严治党”列入依法治国的最前沿,让人民群众从活生生的现实案例中增强对党的信任,对法治的信仰。
法治如果不能有效严格适用于“关键少数”,那么必然会产生“法不责众”的社会现象。
领导干部要依法行政,法律部门要执法公平,人民群众要守法自觉,法治在人民心中才能逐步成为信仰。
说到法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律、是约束。
事实上,人们认同法治,遵守法律,既可以是一种他律,也可以是一种自律;既可以是一种约束,也可以是一种自由。
两相比较,更加理想、更为给力的状态是:将守法从他律转化为自律,从约束转化为“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
一句话,就是让法治成为信仰、成为自觉。
一个公民、一个集体只有信仰法治,才能自觉遵从法律,依法行事,自觉运用法治思想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和问题,法治的力量才能最大程度地彰显。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信奉“潜规则”,遇到纠纷时喜欢“找关系”或是“私了”;有的人信奉丛林法则,发生利益矛盾时喜欢用暴力、靠“拳头”;有的人信奉“变通哲学”,有利可图时喜欢打“擦边球”,钻法律空子;等等;这些观念和做法往往弄巧成拙,偷鸡不成
蚀把米;即使一时得逞,从长远看也是害人害己,得不偿失。
个人要发展,社会要和谐,必须抛弃这些有悖于法治的观念和做法,真正让法治成为信仰,让法治精神在人们心中落地生根,使法律成为全社会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
让法治成为信仰,制定良法是前提。
法律不够科学完善,公信力就不强,人们的认识度就不高,更谈不上成为一种信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从未停止过对治治探索实践,从制定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到现在的二百三十多部法律,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总体上解决了国家和社会生活有法可依的问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开启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征程。
相信随着这一新征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法律体系和具体法律法规一定会进一步完善,法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一定会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成为信仰的基础一定会进一步夯实。
让法治成为信仰,公平执法是保障。
从“法制”到“法治”不会轻而易举,需要在执法、司法等执行环节上下功夫,花大力气。
执法、司法工作者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决不允许让“吃了原告又吃被告”的司法腐败现象侵袭法治过程。
只有执法部门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才能让人们发自内心地服膺法律。
如果“上面有人”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违背法律,人们对治治的敬畏感就会淡化,甚至表面恭敬内心鄙夷。
有“关系”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人情对法治的破坏,也是权力对法治的异化。
法律的权威,建立在违法必究的心理预期上。
人们一旦看到“以言代法”、“以权执法”,人情关系
能够倾斜法律天平,就会有更多人试图走后门、钻空子。
因此,执法必严、有罪必惩,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涵养法律信仰的基石,也是让法治成为社会生活方式的根本。
让法治成为信仰,深入普法是关键。
法律有严格的尊严,通过执法、司法工作者的依法办事,最能体现党和国家的权威地位,又能维护群众权益。
因此,要使法治成为信仰,深入开展普法活动仍是依法治国的一项基础工程。
普法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自身工作的基础性意义,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把法治精神、法治观念、法律知识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中。
广大人民群众只有通过学法、知法、懂法,才能自觉守法。
要使法制内容入脑入心,不能习惯性的停留于单向度的宣传标语、口号,要创新载体,创新手法,创新渠道,把法治内容及题材通过报刊、荧屏、广播进入千家万户,共同营造一个学法用法、依法办事的浓厚氛围。
党员干部要带头学法,带头依法办事,带动全社会崇尚法治、坚定法治信仰,引领全社会朝着法治中国的目标不断迈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姚王镇老干部二支部张国平
2015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