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电子产业报告
新加坡的第三产业
香港、新加坡的第三产业尚林按“国际标准工业分类法”(ISIC)分类,第一产业包括渔、农、矿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电力、煤气、食水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劳务部门。
第三产业有4个主要部类:批发、零售、进出口、餐厅及酒店业;运输、仓储及通讯业,金融、保险、房地产及商业服务业;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
香港和新加坡历史上就是第三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尤其是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据统计:1970年,香港第一产业占本地(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第二产业为37.1%,第三产业为60.1%,新加坡第一产业的比重为2.9%,第二产业为29.3%,第三产业为67.8%,到80年代,产业结构明显地向第三产业倾斜。
1985年香港三大产业的比重分别为0.7∶29.6∶69.7,新加坡为1.3∶29.7∶70.0。
而到1990年香港三大产业比重则变为0.4∶25.4∶74.2,新加坡为0.9∶27.8∶71.3。
一、第三产业的发展从开埠起,香港和新加坡港就是商业贸易城市,香港充当我国华南地区货物进出口的集散地,而新加坡是英国在东南亚的主要港口,新加坡的繁荣基本上是依靠马来半岛和荷属东印度的开发。
早期在英国企业资本和东亚商业经济极不发达地区之间,形成一种代理商行(香港称洋行),控制了本地商人与难以接近的英国产业资本家及汇兑银行(如渣打银行、商业银行和汇丰银行等)之间的商业及金融纽带即国际性联系。
代理商行在香港和新加坡择地而居,拓展码头、仓库和船坞,左右着香港和新加坡的经济命脉。
这一时期称为转口港时期,商业贸易和辅助性服务,如金融、运输和劳务服务,成为经济的支柱。
战后初期,香港和新加坡急于发展加工业,但当时工业基础薄弱,1958年新加坡雇用10名以上员工的工厂共430家,制造业人数2.25万人,而工业产值仅6.48亿新元。
早期香港和新加坡的加工业大多借助于拥有广泛贸易渠道的代理商行(或称洋行)获得出口加工订单,进行原设备生产(OEM)和原生产设计生产(ODM)。
2003新加坡经济发展现状
2003新加坡经济发展现状2003年上半年,受美伊战争和“沙斯”爆发以及世界欧、美、日等市场需求不振的影响,新加坡经济呈现出疲软态势。
首季国内生产总值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7%,第二季度则大幅下降了3.9%,上半年经济整体下降1.3%,导致新加坡政府一再调低全年经济预测。
新加坡政府年初时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界于2.5%至5%,到5月时已将经济增长目标降低至1.5-2.5%,在第二季度经济统计公布后,全年经济增长预期再被调低至0-1%。
进入下半年,全球对电子产品需求渐旺,美国经济出现起色,外部需求增长,加上服务业在“沙斯”疫情后较快得以恢复,使新加坡经济在第三季度增长了1.7%,与第二季度相比大幅增长了17%。
第四季度的经济表现更是出人意料,增长率高达4.9%。
在下半年经济较强劲复苏的带动下,2003年全年新加坡经济实现了1.1%的增长率,不仅好于年底时预估的0.8%增长,也超出政府制订的0-1%增长范围。
一、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外部需求2003年新加坡总需求增长3.9%,好于上年的2%增长。
但内外需求差异很大,外部需求增长强劲,内需较弱。
在电子产品和生物医药出口大幅增长的带动下,外部需求增长了9.5%,比2002年的3.6%增长近三倍。
与之相比,内需进一步恶化,在2002年下降1.7%后,继续下降了9.6%,其中个人消费支出下降了0.5%,主要是由于SARS期间居民境外消费大幅下降和消费者对金融服务需求减少所造成的。
同时由于政府和私人在建筑和工程上投资萎缩,抵消了私人在交通工具、机械和设备上投资的增长,使得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减少,下降了3.8%,但较上年下降9.9%有较大改善。
二、产业表现良莠不齐在产业层面上,除批发、商业零售和金融服务外,所有产业表现均不如上年。
(一)制造业受第二季度下降7.1%的拖累,整体仅增长了2.8%,远不及上年7.8%的增长。
制造业增长主要来源于化工、生物医药和半导体芯片。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
作为一个产业集群体系,它涵盖了硬件设备制造、软件开发、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前景。
历史沿革电子信息产业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在二战和冷战的背景下,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性产业。
1970年代,欧洲和日本进入电子信息领域,随后亚洲国家如韩国、新加坡、台湾和中国大陆等也开始逐步发展这一领域。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出现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始于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逐渐加强了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持和开放政策。
在这个时期,中国起初拥有少量的制造企业,主要生产传统的电子元器件。
1980年代初,政府开始支持发展计算机、通讯和半导体等产业,这也促进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1990年代,中国进入了电子信息产业的第二阶段,加强了对新型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持。
2001年,中国政府将电子信息产业列为“国家支持的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并大力发展制造业,具备了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能力。
2008年,中国实现了计算机制造业的技术突破,制造能力稳居全球领先地位。
产业现状目前,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利润总额为4.07万亿元,是1993年的117倍,在中国的GDP中所占比重已经接近15%。
从产业结构来看,制造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其中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支柱。
中国计算机制造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同时,在电信、网络安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中国也拥有了先进的技术和产品。
此外,中国的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成为支撑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力量。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已经超过9亿,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到7.2万亿元,同比增长30.3%。
浅析中国与东盟的电子产品产业内贸易
浅析中国与东盟的电子产品产业内贸易【摘要】: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不断发展,双方在电子领域的合作将大大加强。
中国和东盟各国在电子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紧密程度相当高,双方进行电子产品产业内贸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优势互补的产品将给双方带来双赢的局面。
文章就双方目前在电子产品产业内贸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大中国和东盟电子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举措。
【关键词】:电子产品;贸易;机遇;挑战;举措中国与东盟在电子产业的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个一体化组织。
在自由贸易区内,中国和东盟电子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获得了极大的便利。
加快电子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将会是未来中国和东盟各国需要共同努力去做的事情。
一、中国与东盟电子产品产业内贸易面临的机遇1. 电子产业贸易势头良好电子产品作为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大类产品,中国电子企业与东盟电子企业之间存在广泛的双赢合作基础,各方应依托自身的优势来进行电子产品的生产和贸易。
2005年,中国从东盟进口的电子类产品总额达400多亿美元,双方在电子产品方面的贸易占到双方工业品贸易的一半左右,占全部产品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中国出口的电子产品以成品为主,而东盟国家以半成品、零配件为主。
如在各国电子产品出口比例中,电子组件与零配件所占比重,新加坡为89%,马来西亚为70%,菲律宾为66%,泰国为43%,而中国仅为15%;在家用电器占出口电子产品的比重中,中国是85%,新加坡10%,马来西亚28%,菲律宾33%,泰国57%。
2. 国际投资的支持随着80 年代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急剧增强和日元的升值,从1993年至2003年,中国和东盟五国(新马泰菲印尼)所吸收的直接投资净额呈上升趋势。
93年中国和东盟五国吸收直接投资净额为343亿美元,除2001年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一系列措施放宽对银行交易的限制,鼓励资本流出,因而导致新加坡大量的资本流出之外,1993至2003年中国和东盟五国每年接受的直接投资均呈现急速上升的趋势,2003年流入中国和东盟五国的直接投资净额为614亿美元,是全球接受直接投资最多的区域。
新加坡电子产业发展【英文】
Beh Chew Leng 马洲龙
E-Book Development in Singapore 新加坡电子书的发展
Slide 7
3-D Digital Flip Technology
• Allows an e-book to be flipped just like a paper version • Patented by E-book System • Used by almost 300 magazines world-wide • /fv/index.php • Discover Hong Kong book on family
E-Book Development in Singapore
新加坡电子书的发展
Technology Driven
• Lesser driven by readership or content • Start using CD-ROM as an alternative to print medium • Encouraged by the drive for online services • dotCom era produced interesting product like 3-D flip viewer and virtual publishing • Catherine was our first online publishing author
Beh Chew Leng 马洲龙
E-Book Development in Singapore 新加坡电子书的发展
Slide 8
Classroom of the Future
• Backpack Project (launched 2003)using tablet PC with handwriting recognition • Edupad (launched 1999) Project using wireless handheld device for innovative learning and teaching • Demonstrate of use of technology to enhance learning
简明新加坡经济发展史及现状
新加坡经济发展史及现状工业发展战略和模式独立后,新加坡政府采取了适合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工业战略,其工业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劳动密集阶段。
由于独立初期,新加坡失业率高达10%,劳动力成本低廉,同时鉴于新加坡是印尼、马来西亚两地的主要转口贸易中心和加工中心,新政府首先采取了发展出口导向型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方针,主要行业为传统手工业,如软饮料、砖土陶瓷、玻璃、印刷、木材、橡胶,之后又发展了纺织、电子零部件等产业。
政府为此采取了改善基础设施、实行税务优惠、鼓励本地投资创业、提供银行与贷款服务等措施,此外将1961年就成立了的经济发展局的主要职能定为“招商引资”,为新加坡走出独立初期的经济困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进入70年代后,新加坡政府开始注重发展资本密集型制造业。
力求最大限度解决失业问题,实现全民就业,因此开始大力提倡工业自动化,加强了在造船修船业、炼油厂等方面的建设。
这期间,新政府设立了裕廊镇管理局,开始工业园区和厂房的开发建设,开始大量吸收外资、特别是来自跨国公司的投资。
此外,政府海将部分私人企业无法经营的公司收为国有,如新加坡航空公司、海皇轮船公司、三巴望造船厂、新加坡发展银行等。
工业化的进步带来新加坡经济状况的全面改观。
此间,新加坡经济平均增长10%,到1979年,新加坡失业率已从1965年独立时的10%下降到3.3%;制造业占GDP的比重由1965年的15%上升到27%。
二、资本密集阶段。
80年代初期,随着新加坡经济基础逐步稳固,新政府开始着手重组经济结构,将制造业朝着高附加价值、更加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化。
此外,研发、设计、工程、信息科技等行业逐步兴起。
吸引到了以国际著名跨国公司为投资主体的电脑、电脑附件制造业以及石化制造业陆续落户新加坡。
为经济顺利转型,新政府提出“自动化、机械化、电脑化”发展方针,开始重视通过教育和培训开发人力资源,政府鼓励高附加价值和技术密集型投资和发展高附加价值服务业等。
年东南亚地区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现状
年东南亚地区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现状近年来,东南亚地区的电子信息行业经历了显著的增长和变革,逐渐成为全球电子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市场规模方面,东南亚电子信息行业呈现出持续扩张的态势。
随着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东南亚地区凭借其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量国际电子制造企业的投资和设厂。
以智能手机为例,东南亚地区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众多知名品牌如苹果、三星等都在此设有组装工厂。
在产业结构上,东南亚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一方面,电子零部件制造和组装业务依然占据重要地位。
例如,马来西亚在半导体封装测试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泰国在硬盘驱动器生产方面表现出色。
另一方面,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也在逐渐兴起。
新加坡作为东南亚地区的金融和科技中心,拥有众多的软件开发企业和创新型科技公司,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看,东南亚各国政府纷纷加大对电子信息领域的研发投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一些国家建立了科技园区和创新中心,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资源。
例如,越南政府积极推动本土企业与国际科技公司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
同时,东南亚地区的人才培养也在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与电子信息相关的专业课程,为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然而,东南亚地区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电力供应不稳定、网络通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其次,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待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和国际合作的开展。
此外,尽管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但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需要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和教育,以满足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在政策环境方面,东南亚各国政府普遍认识到电子信息行业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性,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例如,印度尼西亚推出了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电子信息企业扩大投资和生产;菲律宾则加大了对电子信息产业园区的建设和扶持力度,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
亚洲“四小龙”半导体光电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
亚洲“四小龙”半导体光电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
林秀华;彭万华
【期刊名称】《半导体光电》
【年(卷),期】1993(14)3
【摘要】半导体光电技术与器件是当代信息社会中一个高科技领域,它对民族工业的许多部门产生深远的影响。
近十年来,亚洲“四小龙”把它列为优先发展的项目并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以增强经济实力。
本文着重介绍韩国、新加坡和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半导体光电领域研究和生产的现状、进展。
同时,也介绍了他们在半导体材料、光电技术和器件及主要产品方面所采取的某些策略和措施。
【总页数】7页(P256-262)
【关键词】半导体;光电技术;电子产业
【作者】林秀华;彭万华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物理学系;厦门华联电子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36
【相关文献】
1.亚洲四小龙高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J], 陈幼松
2.广东省与亚洲“四小龙”基础产业技术发展比较与对策研究 [J], 宋申森
3.亚洲“四小龙”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经验及启示 [J], 高茜;张翼
4.亚洲“四小龙”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经验及对广东省的启示 [J], 钮豫铃
5.开辟我国独立自主的半导体光电产业发展之路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宋海智 [J], 王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加坡全球电子业中心-概况介绍
概述经过四十年的发展,新加坡的电子产业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新加坡经济的支柱行业。
2010年,电子产业是支撑新加坡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其产值约为899亿1新元, 从业人员多达8万多名。
预计2010年的投资项目在完全投产时,将为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贡献20亿新元的附加值。
这是根据2010年在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FAI )中,电子产业投资承诺为58亿新元,或占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5%, 总商业开支18亿新元或占总商业开支承诺的21%来估算的。
这预计将创造2600多个工作岗位。
新加坡 ~全球电子业中心产业愿景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的目标是将新加坡打造成具有端到端研发能力的世界级电子产业制造中心。
我们将继续把新加坡定位为企业的首选地,以让企业在此创造和管理新市场、新产品, 并开发新流程、技术以及产品的应用范围。
新加坡电子业也会不断地演变与发展,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我们将凭着现有的优势,着重发展四个新的增长领域——绿色电子业、生物电子业、塑料电子业与保安相关电子业,以达至创造新商业和商机的目标。
新加坡的商机1. 半导体▪ 半导体产业包括集成电路(IC )设计、晶片制造、封装和测试等业务。
▪ 自1960年,新加坡就建立了封装和测试厂,半导体产业逐渐形成。
▪ 自1980年,新加坡半导体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并开始从事晶片制造业务。
如今,新加坡有14个晶圆厂,20个封装和测试工厂,以及约40个集成电路(IC)设计中心。
这其中包括3个12英寸晶圆厂(GLOBALFOUNDRIES FAB 7, IM Flash Singapore, 联华电子 Fab 12i, 和 TECH 半导体)、全球三家顶级晶片加工公司、全球五大家封装和测试分包公司的其中三家、全球十家顶级无生产线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的其中九家。
▪ 新加坡有四个晶片制造工业园,占地面积在200公顷以上,分别位于兀兰、淡滨尼、巴西立和圣诺哥附近的北海岸地区。
电子产业的发展与全球分工格局分析
电子产业的发展与全球分工格局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业作为高技术产业的代表,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中流砥柱。
在全球范围内,电子产业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了明显的分工格局,其中亚洲地区是电子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而北美和欧洲则成为了该产业的主要消费市场。
本文将对电子产业的发展,以及全球分工格局进行分析。
一、电子产业的发展1.1 电子产业的发展史电子产业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电子仅仅是一种新兴的科学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壮大,电力、通信等领域开始使用电子设备,1950年代,普及电视机、录音机,摄影机、录像机等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进入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发明以及半导体元件的应用,使电子产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电子产业开始迅猛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21世纪以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普及,电子产业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1.2 电子产业的发展趋势现代电子产业的发展通过技术的进步和不断地应用产生,未来几年将会面临着一些巨大的机会和挑战。
1.2.1 智能制造成为新趋势智能制造作为新的制造方式,将通过自动化、促进协作、灵活性高来提高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智能化、走向全球竞争。
1.2.2 重视产品个性化和多样化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体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产品。
这种趋势促进了电子产业开发不同类型的产品,让电子制造商更有竞争力。
1.2.3 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旋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如今的社会中越来越受重视,电子产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关注生态环境和社会责任。
二、全球分工格局2.1 全球电子产业分工的变化趋势全球电子产业的分工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分工格局。
在亚洲地区,中国、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了电子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成为了全球电子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北美和欧洲则成为了电子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
新加坡产业结构
新加坡产业结构新加坡产业结构单一,其制造业以电子和炼油业为主,其它制造业在经济成分中所占比重较低,电子和化工行业又主要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里。
新加坡政府决定今年大力发展生化医疗科学产业,希望该产业能够成为新加坡经济第四个重要产业。
制造业:新加坡国内经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的兴衰。
它既是创造就业的最重要的部门,也是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
制造业的发展受海外需求变化影响很大。
以1991年为例,制造业的出口额占制造业全年产值的65.7%。
在电子和石油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1993年新加坡的制造业增长了9.8%,比1992年的2.5%,高出7个百分点。
在制造工业中,电子电器制造业占重要的地位。
1992年该部门的产值为199.2亿美元,而1993年则激增23%,达到245亿美元。
曾一度是制造业核心的石油炼制业现仍为制造业中仅次于电子电器制造业的第二大部门。
1991年石油制品产值为70.3亿美元,1992年为67.2亿美元。
而1993年由于市场需求增加,石油制品产值增长14%,达到76.6亿美元。
新加坡制造业的国有企业多是资本密集型大企业,而约71000个私人中小企业则略逊一筹。
政府现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向海外发展,以保持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能源:新加坡是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
1990年初,海湾战争使科威特的炼油厂被迫关闭,世界石油供给量锐减,世界石油需求量增长强劲,现代化的炼油设施使新加坡在这一轮世界性的竞争中处于有力地位。
该部门的生产曾达13%的高增长率。
1991年初,随着科威特炼油能力的逐步恢复,新加坡的石油炼制业开始收缩,导致近两年来仅以3—4%的速度增长。
但预计,随着亚太经济稳定增长,石油需求量逐年加大,新加坡石油炼制业的前景仍令人看好。
新加坡电子产业增速迅猛 生态式产业构建“环球枢纽”
七 大经 济促 进 战 略
—
—
提 升本地技能
、
打造 亚 洲枢
些 负 责衬 底 材 料
。
制造 设 备 光 掩 膜 等 产 业 周 边 企
,
中 电子 产 业 又 以 3 2
遥遥领 先于 化 工
、
、
纽
、
加 强 研 发 成 果 商业 化 以 及 促 进 全 球 化 文化 交 流
。
而 在 今年 5 月
,
“
英 飞 凌 表 示 将 再 度 投 资 1 4 0 0 ~5
新闻 关注
Co
m m u n ic a
t io
n s
W
o
dd We
e
k ly
良好 的亲 商政 策 成 熟 的产 业 开 放 的人 才 引进 以 及 便 利 的 运 输通 道 成 为 企 业 评价 新 加 坡 的 致 口径
、
环境
、
一
。
链 条式发 展打造产业 群
除 了亲商 环 境 链 条式 的产 业 群 建 设 也 是 新
,
固 外资企 业 投 资新加 坡 的信 心
10
,
并 为新加坡 未来
”
产 业 生 态 系 统 的 建 立 无 论 对 当地 经 济 还 是
,
年 内实现 年均 增 长 3
“
%
~
5%
奠定基础
。
相关政
企 业 发 展 都 是 有 益 的 联 发 科 作 为 IC 芯 片 设 计 厂
负增 长 但 电子 产 业 依 旧 逆 市 上 扬 创 造 产 值 达 6
n
,
在 走 访 了 新 加 坡 当 地 众 多 的 电子 企 业 后 记 者 发 现
新加坡技术发展历程
新加坡技术发展历程新加坡的技术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
那个时候,新加坡是一个发展中的经济体,政府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开始制定政策和计划来推动技术发展。
1970年代,新加坡政府推出了“生产力计划”,旨在提高劳动生产力和技术水平。
政府设立了“工业研究开发局”,投资于研发设施和人才培训,以促进创新。
同时,政府也鼓励国内企业引进新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在80年代初,新加坡政府推出了“电子产业计划”,将电子制造和科技产业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部门。
政府大量投资于电子工业园区的建设,并提供各种支持措施,吸引外国投资者和跨国公司在新加坡设立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
到了90年代,新加坡开始面向知识经济的转型。
政府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投资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光纤网络和卫星通信系统。
1997年,新加坡成立了信息技术研究院,致力于推动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2000年代以后,新加坡继续加大对技术发展的投资。
政府推出了“科技发展计划”,鼓励企业进行创新研发并推动技术转移。
政府还设立了“科技局”,负责制定科技政策和推动研发项目。
同时,新加坡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技术,推出了“可持续发展计划”,鼓励企业开发和应用环保技术。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新加坡的技术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新加坡成为了亚洲地区一个重要的科技中心,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和科研机构在这里设立研发中心和创新实验室。
新加坡的电子、通信、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然而,新加坡的技术发展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新加坡的人才资源相对有限,需要进一步提高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
同时,新加坡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也需要不断完善,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和技术转化。
总的来说,新加坡的技术发展历程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政府的政策支持、投资和战略规划,以及企业、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的合作,都为新加坡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新加坡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技术发展,为未来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加坡经济成功的启示
、
人才意识是 经济发展 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证
国以人兴 、 以才治 。新 加坡 强调“ 政 人才立 国”推行“ , 精
生产的。新加坡也是世界上一个很大的半导体生产中心, 也
是开发 中心 , 新加坡 电子产业 的基础 不只是 电子 , 还包括 精
英政治”强调“ , 以人为本、 教育优先”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 新
在培养人才上, 新加坡政府推出了“ 全国科学奖学金计划” 。
每年 在奖学金 计划下 , 政府专 门派 出 1 0 0名最优秀 的学生到
世界上竞 争最激烈 的大学 , 如剑 桥 大学 、 牛津大 学和哈佛大
家在新加坡设厂。 旅游业, 外汇主要来源之一 , 新加坡既无名
山大川 , 又无名胜古迹 。 但旅游业却 发展 迅速 , 被誉 为“ 亚洲 旅游王国”接待入境游客逐年增 加。 通发达 , , 交 设施便利 。 财
加坡积极进行人才 的引进培养和人 力资源的开发 , 别是在 特
密工程和生产技术。化工业 , 新加坡没有天然资源 , 没有石
油 , 加坡却是世界 第三大炼 油 中心 , 是其有 效地 利用 了 新 这
经济 发展 遇到困难 时 , 国上下更是齐心协力争人 才 。新加 举 坡 的人才政策 是根据 经济发展 需要 制定 的 , 前 , 加坡 经 目 新
维普资讯
第 5卷 第 2期 2 o 年 4月 o6
浙 江 工 商职 业技 术 学 院 学 报
V0 . N . I o2 5 Ap .0 6 r 0 2
Ju a fZ ea gB s esT cnlg ntue o r lO hj n ui s eh ooy Istt n i n i
送到 国外 是学 习西方 的科 学技术 、 现代化 管理 , 但要求他们
新加坡 it 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新加坡 it 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新加坡IT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新加坡成为了亚洲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中心,其快速发展的IT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新加坡IT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趋势。
新加坡的IT产业发展迅速,被称为“亚洲硅谷”,引领着该地区的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
首先,新加坡拥有发达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基础设施。
其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和广泛的互联网普及率为IT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该国政府一直积极推动科技创新,通过制定政策和提供资金支持来吸引国际企业和人才。
新加坡也是一个跨文化的城市,吸引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IT专业人才。
这种多样性促使了创新和合作,创造了独特的商业机会。
许多跨国IT公司已在新加坡设立了区域总部,如谷歌、亚马逊和微软等。
新加坡还非常注重培养本土的科技人才。
该国拥有一流的教育系统,并与国际高校合作,提供丰富多样的IT课程和学习机会。
此外,新加坡还鼓励年轻人从事科技创业,通过提供创业基金和创新中心等支持措施激励创业精神。
未来,新加坡IT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首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将成为新加坡IT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加坡将能够更好地利用庞大的数据资源来推动各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
其次,区块链技术也将在新加坡得到广泛应用。
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透明性和安全性特点,使其在金融、供应链管理、物联网和智能合约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新加坡已经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并成立了专门机构来支持区块链创业。
新加坡还将继续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
随着数字支付、电子商务和云计算等领域的不断成熟,新加坡将进一步提升数字技术的应用水平。
该国政府致力于创建一个相互连接和数字化的社会,以提高效率和便利性。
此外,新加坡还将注重开发智能城市和物联网技术。
通过集成传感器和物联网设备,新加坡将提供更智能化、可持续和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从而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新加坡市场分析
新加坡市场分析新加坡经济已挤身发达国家,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在亚洲仅次于日本。
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运输中心和贸易中心。
具有强大的转口贸易能力,并且直接辐射东盟十国约5亿人口的市场。
家用纺织品市场:家用纺织品是新加坡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方面。
根据新加坡有关方面的分类和统计方法,家用纺织品主要包括床单、被罩、棉毯、桌布、毛巾以及厨房和卫生用品等几大类。
其中,按照不同的原料和不同的加工制作方法,上述各类产品又可分为许多不同种类。
如按加工制作方法将床单分为纺织类、针织类、非织非编类以及人工加工类等;按制作原料的不同,可将毯子分为棉布类、亚麻类、化纤类床单等,按功能分还有普通类和旅行类等等;按照成品的规格和外观,将桌布分为一般产品和印花类产品等。
毯子类。
2001年,新加坡从国外进口毯子(不含羊毛类)总值达766万新元,其中,纯棉类毯子433.5万新元,人工合成类毯子118.6万新元,其它类毯子213.9万新元。
主要来自中国、德国、马来西亚、南韩、泰国、西班牙、土耳其等国。
2002年1—9月份,新加坡从国外进口毯子(不含羊毛类)603.9万新元。
其中,中国产品463.2万新元,占总额的76.7 %。
三大类产品的进口金额分别为255.8万新元,64.8万新元和142.6万新元。
桌布类。
2001年,新加坡从国外进口各种桌布622.4万新元,其中,针织类产品18.9万新元,纯棉产品512.8万新元,亚麻类产品8.4万新元,人造化纤类产品85.8万新元,其它纺织类产品76.5万新元。
主要来自中国、德国、马来西亚、印度、意大利、南韩、美国、台湾、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
2002 年1—9月份,新加坡进口桌布总额425.1万新元,其中,编织类产品37.5万新元,纯棉类产品172.4万新元,亚麻类产品5.5万新元,人造化纤类产品49.8万新元,其它纺织类产品159.9万新元。
床单类。
2001年,新加坡从国外进口床上用品类商品总金额3110.8万新元,主要来自中国、马来西亚、香港、台湾、印度、巴基斯坦、意大利、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泰国以及瑞典等国家和地区。
东南亚各国gdp排名
东南亚各国gdp排名一、东南亚各国经济排名(按GDP总量排名):东南亚有11个国家,只有一个发达国家,大部分贫穷落后,但是他们各自也有自己的优势。
东南亚十一个国家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缅甸、菲律宾、柬埔寨、老挝、文莱和东帝汶。
按经济总量来排名介绍:1、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大国,印度尼西亚国土面积约191.36万平方公里,由约17500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被称为“万岛之国”,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
人口约2.68亿,在世界排名第四。
印度尼西亚2020年GDP为1.06万亿美元,人均GDP为3951美元,我国人均GDP为10504美元,他们人均GDP约为我国的40%。
印尼的农业、轻工业、采矿业和服务业是支柱产业。
印度尼西亚大部分人从事农业耕作,盛产作物有棕榈油、橡胶、咖啡、可可等。
印尼林业资源丰富,渔业资源丰富。
印尼制造业主要是中低端制造业,制造业在产生总值中占比19.8%,我国约是27%。
印尼制造业供应链不完善,制造业主要有纺织、钢铁、小型机械、汽车、造纸、化工、橡胶加工、服装鞋帽、食品饮料等。
像电子产品、重工机械、智能化产品需要进口。
印尼采矿业资源丰富,主要的矿产品有锡、铝、镍、铁、铜、锡、金、银、煤等。
印尼每年出口矿产资源赚了很多外汇。
印尼油气资源丰富,石油储量13.1亿吨,天然气储量约5万亿立方米。
石油开采基本依靠外国石油公司。
印尼的油气只能自给自足,出口很少,有时进口石油。
2、泰国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面积51.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900万。
泰国2020年GDP为5092亿美元,人均GDP为7380美元,我国人均GDP为10504美元,他们人均GDP约为我国的73%。
泰国农业,农产品主要有稻米、玉米、橡胶、甘蔗、咖啡豆、棉花、棕油、椰子等。
泰国虽然不大,却是世界上稻谷和天然橡胶最大出口国之一。
泰国海域辽阔,是亚洲第三大海洋渔业国。
泰国制造业在生产总值中占比25.3%,我国是约是27%。
IR在新加坡开设先进超薄晶圆加工厂
IR在新加坡开设先进超薄晶圆加工厂
全球功率半导体和管理方案领导厂商– 国际整流器公司(International Rectifier,简称IR) 宣布其位于新加坡的全新先进超薄晶圆加工厂(IRSG) 已投入初始生产。
新厂占地60,000 平方英尺,为IR 旗下晶圆厂和晶圆代工合作伙伴的晶圆进行加工,加工项目包括晶圆减薄、金属化、测试和额外的专利晶圆级加工等。
加工厂初期将聘用约135 名员工,并将生产IR 新一代功率MOSFET 和IGBT 等多种产品。
IR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Oleg Khaykin 表示:IRSG 将以先进工艺为IR 及其晶圆代工合作伙伴生产的晶圆进行加工,从而使IR 的生产安排更具灵活性并
改善其生产周期。
此外,IR 将通过IRSG,为旗下邻近的主要组装基地完成晶
圆加工的最后工序。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电子产业总监Terence Gan 指出:我们非常高兴位列全球先进功率管理技术厂商五强的IR 选址新加坡,开设最新的晶圆加工厂。
IRSG 的设立为新加坡持续增长的电力电子产业锦上添花。
IRSG 不仅是亚洲值得信赖的生产基地,还可充分利用新加坡的顶尖人才资源和声誉卓著的研究机构,抓紧研发合作的机遇。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电子信息产业的国内外区域分布特征
电子信息产业的国内外区域分布特征作者:暂无来源:《中国商论》 2015年第9期中州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刘丽娜摘要:由于全球信息化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近十几年来在世界呈现爆发式增长,主要产品经历了贸易上的快速增长。
但和其他技术密集型产业一样,该产业也经历着不平衡发展。
从其主要产品“办公和通信设备”的贸易情况看,产业内贸易大量发生,且集中于有限数量的国家之间,显示了该产业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国际分布的高度地理集中性。
该产业在我国也呈现出了类似特征,经历了2000~2010年的黄金十年发展后,产业主要分布省份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增加值份额;产业转移过程中,中西部也只有个别省份取得了较大份额。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区域分布地理集中性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5)03(c)-136-05基金项目:2014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河南省加快发展高成长性制造业研究” (2014125)。
作者简介:刘丽娜(1977-),女,河南郑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产业经济方面的研究。
1 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分布特征电子信息产品的国际贸易情况很好地反映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分布。
有关产品主要出口国(生产国)和主要进口国(需求国)有很大不同。
整体上看,各国仍然是按照要素优势进行分工的局面:发展中国家提供着大部分廉价的中间产品和终端产品,发达国家掌握着核心技术和高价值环节,因此产业内贸易大量发生,且集中于有限数量的国家之间(如下文即将提到的“办公和通信设备”);从产品贸易总金额上来看,发展中国家占比重较大,但发达国家的单位要素取得了更高的收入。
若从贸易额来看,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中贸易量最大(意味着生产国和需求国不一致)的是“办公和通信设备”,在制造品贸易中排名第二,出口额占世界制造品出口总额的比重约14.57%。
“办公和通信设备”典型地表现出产业内贸易。
如表1所示,15个主要出口国/地区占据出口总额的95%以上,其中,中、欧、美、新、台、韩、日七国/地区占了80%以上;15个主要进口国/地区占据进口总额的90%左右(其中美国进口的一半来源于中国;欧盟进口的一半来源于内部,还有1/5多来源于中国),其中,中、欧、美、新、日五国/地区占了70% 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volutionising ElectronicsIC design in SingaporeSingapore, Programmed for SuccessBest business environment in Asia-PacificWorld’s easiest place to do business • (Doing Business 2009 Report)Most competitive Asian country • (Global Competitive Report 2008)Best business environment in Asia-Pacific, ahead • of Australia and Hong Kong (EIU Country Forecast, February 2008)No.1 choice for foreign trade and investment • (Globalisation Index 2007)Top logistics hub in the world (World Bank, 2007) • English as the main language of business • and educationGlobal talentBest labour force in the world for the last 30 years • (Business Environment Risk Intelligence’s 2008 Labour Force Evaluation Measure Report)Top-notch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 - three • universities and five polytechnics Strong focus on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 • 21,900 graduates with science or engineering qualifications annually Open immigration policy that welcomes foreign • talent; least restrictive immigration laws for the import of foreign talent in Asia Pacific (Source: 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06)World-class R&D infrastructureSolid research talent base with more than 27,300 • researchers in government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the private sector Dedicated locations with specialised • technological facilitiesBest in Asia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 2nd worldwide after Switzerland (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8) Competitive GERD* as a percentage of GDP (2.61% • in 2007); electronics accounted for 73.1% of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s R&D expenditure Top universities with close affiliations to •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res and Ivy League universities*Gross domestic expenditure on R&DStrong government supportPolitically stable, neutral pro-business policy • Least corrupt nation in Asia, ranked 3rd worldwide • (TI Corruption Index) Financial support to grow IC design talent through • scholarships and trainingGeographically located in the centre of Asia and home to over 7,000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Singapore is the choice location for companies tocreate and manage new markets, product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A Dynamic Electronics CapitalPlug-and-play environmentWith a first-class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comprising of four specialised wafer fab parks that occupy more than 200 hectares, and end-to-end semiconductor R&D capabilities from IC design and processenhancement to embedded software and system development, Singapore provides a plug-and-play semiconductor environment for companies globally.Skilled IC design talent with analog focusHome to more than 1,100 IC designers today, Singapore provides a ready pool of skilled design talent for complex and advanced IC design. In particular, the island-state’s high proportion ofanalog, mixed-signal and RF IC designers (accounting for 44% of Singapore’s IC design pool) helps to address the worldwide shortage of high quality analog IC designers, and offers Singapore-based companies a competitive advantage.With the increasing need for miniaturisation, multi-functionality and energy efficiency in electronics devices, designing ICs has become ever morecomplex. To ensure a steady stream of highly skilledIC design talent to meet local industry demands, the Singapore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has developed a series of capability development programs and scholarships to attract and nurture highly skilled IC designers.At a glanceThe No.2 city worldwide (behind Hsinchu) in terms of fab capacity, Singapore is home to:40 IC design companies, 14 silicon wafer• fabrication facilities and 20 assembly and test houses Nine of the world’s top ten fabless companies with • R&D activities Top three foundries in the world• Three of the world’s top five outsourced assembly • and test companiesVibrant Semiconductor EcosystemAs a key pillar of Singapore’s manufacturing sector , semiconductors represent the fastest-growing electronics segment. From modest beginnings, Singapore’s semiconductor sector has developed into a vibrant ecosystem with the fullvalue chain of activities.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Postgraduate Scholarship (ICPS)The Singapore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EDB) has allocated S$16 million to this new initiative, aimed at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take up IC design at a postgraduate (Masters or PhD) level within Singapore’s two main universities,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 and National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The ICPS is expected to benefit 150 IC designers between 2009 and 2014, providing 100% sponsorship covering research, course fees and stipends. ICPS recipients will also be able to hone their design skills through attachment and training opportunities with local companies.Specialist Manpower Programme (SMP) IC DesignSMP IC Design is a scholarship sponsoringundergraduates in their final year of studies in IC design. The scholarship is co-funded by EDB (70%) and the industry (30%). Upon completion of their studies, SMP recipients are required to serve a bond with the sponsoring company.Centre of T alent & ExcellenceRecognising that human capital drives economic growth, Singapore iscommitted to nurturing skilled engineering tal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with progressive partnerships and programmes.“IC design is a knowledge-intensive and innovation-intensive activity which is a critical part of the semiconductor value chain. The ICPS will help to address Singapore’s IC design talent needs by nurturing high quality IC designers.”Mr Damian ChanDirector of Electronics, EDBCapital of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Listed among the world’s top 100 universities, NTU is a forerunner in research-intensive education. NTU has developed strong collaborations with leading global institutions including Cornell University, Stanford University, MIT, Cambridge University, Peking University and WasedaUniversity. Stressing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fundamentals, its school of Electrical &Electronic Engineering has an enrolment of 3,500 undergraduates and over 1,200 graduate student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s flagship university adopts atransformative global education with a focus on Asian perspectives. NUS attracts over30,000 students from over 100 countries with its strengths in engineering, natural sciences and biomedicine. In particular, 2,800 students are enrolled in its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Computing Engineering. Ranked amongst Asia’s top universities, NUS shares affiliations with 22 university-level institutions, 16 national-level institutes and close to 80 faculty-based research centres.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 Singapore’s fourth public-funded university has chosen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o help develop i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curriculum and kickstart major research projects. Led by the former Dean of the MIT School of Engineering, Professor Thomas Magnanti, theuniversity will admit its first intake of 500 students in 2011, eventually aiming to cater to 4000undergraduate and 2000 graduate students. It will house a S$146 million international design centre, partnering MIT to fuse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aimed at providingtechnological solutions for issues in Singapore and the region.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IME)•A member of the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A*STAR), IME performs cutting-edge R&D across the semiconductor value chain in areas such as IC and system design, semiconductor process technology, 3D packaging and reliability testing. IME has also set up programmes tofocus its R&D efforts in new technologies suchas bioelectronics, MEMs, silicon photonicsand nanoelectronics. Its efforts have enabled local enterprises to become technologically competitive, cultivating a technology talent pool to inject new knowledge to the industry. VIRTUS, Singapore’s IC Design Centre of Excellence •This centre is a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ree parties - A*STAR, NTU and the industry that aims to train at least 50 MEng and 50 PhD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analog and mixed signal design over the next five years. It will also develop key technologies in new growth areas such as low power management and energy harvesting, which could serve as key technology drivers for medical technology, automotive and consumer electronics applications. The centre’s establishment will enhance Singapore’s semiconductor ecosystem by encouraging the growth of both IC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activities in Singapore.“Marvell values Singapore’s vibrant enterprise network, its world-class research institutes that foster knowledge and a research-based economy, and the talent pool that can be drawn upon for Marvell’s cutting-edge technologydesign centre.”Dr Hoo KuongVP and GM, Marvell AsiaPrototypes of SuccessBroadcom CorporationBroadcom Corporation is a global leaderin semiconductors for wired and wirelesscommunications. Broadcom provides the industry’sbroadest portfolio of state-of-the-art, system-on-a-chip and software solutions to manufacturersof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equipment, digitalentertainment and broadband access products, andmobile devices.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in Singaporein 1999, Broadcom Singapore has grown into an Asia-Pacific HQ, with an IC design centre of over 60 ICdesign engineers developing a wide range of digital,analog and mixed-signal system-on-a-chip solutionsfor exciting consumer and enterprise applications.FreesystemsFreesystems is one of Singapore’s local fablessIC design companies that specialises in digitalwireless audio RFICs and baseband ICs technology.Its proprietary FreeSpan TM technologies enableproducts such as digital wireless headphones andwireless speakers to receive uncompressed CD qualitywireless digital audio. Freesystems’ customersinclude Philips, Pioneer, Sanyo and Yamaha. Beingone of the specialists in this field, FreeSystems hasbeen awarded many patents for its wireless audiotechnology, particularly in the US and Singapore.Semiconductor companies have established IC design activities in Singapore toleverage on its skilled engineering talent and R&D infrastructure. Companies canattract top-notch design talent from the region and create future-ready chipsfor the global marketplace, all out of Singapore.Infineon TechnologiesInfineon Technologies offers semiconductorand system solutions that address three central challenges to the modern society - energy efficiency, communications and security. Infineon is one of the top three companies in the global target marketsof power semiconductors, chip card ICs, industrial and automotive electronics. Infineon has a 40-year presence in Singapore, with operations encompassing advanced manufactur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ales, marketing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with about 2,100 employees. Singapore is a key R&D hub for Infineon with approximately 400 R&D engineers of which over 200 are IC designers developing microcontrollers, power management devices and ASICs. Besides IC design, other activities include Wafer Level Packaging, system prototyping, as well as customer support for mobile solutions based on Infineon ICs. In 2007, Infineon won the prestigious National Technology Award fo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performance and robust next generation broadband ntiqLantiq powers the broadband experience by offering a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portfolio encompassing analog, digital and mixed-signal ICs, along with comprehensive software suites, enabling system manufacturers to design high-speed data and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solutions for broadband access and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Lantiq builds upon a strong foundation of more than 20 years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nd continues to drive innovation and integration, partnering with the key players around the world to develop next-generation Access and Home Networks. Lantiq employs more than 100 R&D engineers in Singapore, 80 of which are IC Designers.“Singapore continues to be an important and strategic site for Infineon not only as a business and innovation hub, but also as the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leadership and competencies development inAsia-Pacific.”Mr Pow Tien TeeRegional President and Managing Director,Infineon Technologies Asia-PacificST Microelectronics N.V.ST Microelectronics N.V. is a Switzerland headquartered 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 (“IDM”) that possesses a diverse portfolio of products including consumer, automotive, computer, industrial & smartcards, and telecom infrastructure. Its operations in Singapore spans the entire range of IDM activities and hires more than 5,000 employees. Product segments supported by the multiple IC design teams in Singapore include analog devices, storage and consumer products.WiproWipro is India’s 3rd largest IT services company and the largest third party R&D service provider in the world. With the acquisition of Oki Techno Centre Singapore in 2007, Wipro became the first Indian company to set up an IC design services centre in Singapore. Remarkably, the centre has grown toa team of about 40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and accounts for a steady percentage of its revenue in Product Engineering Services (PES) today. Wipro Techno Centre Singapore focuses on offering design services in the VLSI space with emphasis on wireless and other high speed domains, including baseband and R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ts presence will help to support the circuit design needs of semiconductor and electronics system companies in Singapore and around the world.MediaTek Inc.MediaTek Inc. is Asia’s largest and the world’sthird-ranked fabless IC design company, focusing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digital multimedia chipset solutions. In 2004, MediaTek SingaporePte Ltd was established to design and develop RF transceiver ICs, GPS receiver chipsets and oth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blocks. The work of the 100-man local R&D team has contributed to MediaTek being a pioneer and market leader in providing cutting-edge System-On-Chip (SOC) solutions tothe mobile handsets, high-definition DTVs, optical storage, DVDs and other high-end consumer electronics products.Silicon LaboratoriesSilicon Laboratories (“Silabs”) is one of the top 20 fabless semiconductor companies in the world, with strong expertise in analog and mixed-signal ICs. It first established its international headquarters in Singapore to oversee its non US business, which accounts for more than 80% of global revenues today. In 2006, Singapore was chosen to be Silabs’ first microcontroller IC design centre outside of the US and has since expanded its presence. The Singaporeteam will also grow to become the company’s first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Touchsense human interfaceMCUs. Notably, Silabs’ Singapore-designed F336 MCUhas received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as the bestproduct in the MCU category by Germany’s E&EMagazine in 2008.Solomon Systech LimitedSolomon Systech Limited is a leading semiconductorcompany providing display IC products on aninternational basis under its own global brand.Adopting a “fabless” business model, the groupspecialises in proprietary IC products and systemsolutions that enable a wide range of displayapplications. In 2004, Solomon Systech establishedits first design centre outside of Greater Chinain Singapore, and since then, the headcount hassince grown to 36, engaging in R&D for intellectualproperty (IP), multimedia processor SoCs andembedded software for mobile multimedia devices.Being a pioneer in the field, Solomon Systech’sSingapore technology centre develops the world’sleading High Speed Serial Interface ICs andMultimedia SoCs, offering exciting and challengingopportunities at the forefront of technology.“Singapore embodies all the attractiveattributes a company can seek ina business partner: world-classinfrastructure, flexibility, excellenteducation system, technology mindset,pro-business environment, manpowercapabilities and an excellent springboardinto the region.”Pasquale PistorioFormer CEO & President, ST Microelectronics NV“The Singapore centre helped MediaTek maximise its global human resources. Besides Singaporeans, the centre has assisted the company to attract top IC designers from India,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he region.”Mr Tsai Ming KaiChairman, MediaTek© Singapore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All information correct at time of print (March 2010).EDB is the lead government agency for planning and executing strategies to enhance Singapore’s position as a global business centre and grow the Singapore economy. We dream, design and deliver solutions that create value for investors and companies in Singapore. In so doing, we generate economicopportunities and jobs for the people of Singapore; and help shape Singapore’s economic future.‘Host to Home’ articulates how EDB is sharpening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o position Singapore for the future. It is about extendingSingapore’s value proposition to businesses not just in helping them improve their bottom line, but also in helping them grow their top line. EDB plans to build on existing strengths and add new layers of capablities to enable Singapore to become a ‘Home for Business’, a ‘Home for Innovation’ and a ‘Home for Talent’.For more information on how EDB can help your business, please visit Pictures courtesy of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Infineon Technologies, Silicon Laboratories and Wipro.About the Singapore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