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影像学脊柱结核的及诊断详解演示文稿

影像学脊柱结核的及诊断详解演示文稿
早期即可椎间隙变窄; (3)增强后受累椎间 盘有异常的强化
当前第17页\共有68页\编于星期三\22点
• 4 椎旁软组织影:包括肉芽肿和脓肿。脓肿
常见: T1WI呈低或等信号, T2WI可见多房
或单房的高信号脓腔,有厚薄不等的包膜, 内有纤维分隔粘连;脓肿周边环状强化。
在颈椎为咽后壁脓肿,胸椎为椎旁的脓肿;腰椎称为腰大肌 脓肿;骶前脓肿
当前第44页\共有68页\编于星期三\22点
• 转移瘤形成的椎体周边的软组织肿块规则 或不规则,但强化明显;
• 脊柱结核骨质破坏多累及椎体的前中部,而 转移瘤多累及椎体的中后部;
• 转移瘤及结核均可表现为骨的溶解及侵蚀, 也可与骨质的增生硬化并存,但仅见结核在 溶解的区内有死骨存在
当前第45页\共有68页\编于星期三\22点
当前第58页\共有68页\编于星期三\22点
• 椎体压缩明显呈平板状或楔型,软织肿胀不 明显,无脓腔形成,其椎间隙正常,
• 病程长,发展慢,20岁以下患者多见,临 床症状轻微,有血沉加快及嗜酸细胞增多 也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 病变椎体经过保守的治疗,椎体的高度可 恢复正常,提示有自愈趋势。
当前第59页\共有68页\编于星期三\22点
脓肿壁 均匀强 化是特 点
病例3 当前第23页\共有68页\编于星期三\22点
当前第24页\共有68页\编于星期三\22点
多发分隔小脓腔,结 核性脓肿特征
当前第25页\共有68页\编于星期三\22点
附件结核及骶脊肌内脓肿
多发流注性的脓肿,由小到大随重 力分布,脓肿壁可厚可薄
当前第26页\共有68页\编于星期三\22点
影像学脊柱结核的及诊断详解 演示文稿
当前第1页\共有68页\编于星期三\22点

脊柱结核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的新进展

脊柱结核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的新进展

段椎体病变,术者应掌握椎弓根的形态特点,防止术 中置钉时造成脊髓损伤。 内固定虽然显著提高了脊柱的稳定性,但同时 牺牲了脊柱的节段运动功能,不同程度地导致邻近 节段的退变,而且存在同期手术双切口双入路的弊 端,造成创伤大、出血多、手术风险加大、手术费用相 对增加。因此,应当严格掌握适应证,不可盲目扩大 内固定应用范围和固定节段。 3.5微创手术 近年来,内镜技术在脊柱领域的应用得到了重
营养和全身支持治疗;术后病情恶化或术后复发者 多因化疗不足、病灶未能控制所致,应定期复查肝肾 功能、血沉和X线片以了解病灶愈合和病变稳定情 况;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功能锻炼。
H.等[173认为经椎弓根内固定适合胸腰
参考文献:
[1] 张光铂.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3。13(11):645—647.

135

增加、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变异,非典型病变单纯依 靠临床及影像学检查也难以确定病变性质时,须依 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在X线透视和CT引导下行经 皮穿刺活检是最恰当的方法口]。此外,结核菌素试 验和菌种特异惟抗体试验也可提供一些辅助性信
息。
固定物安全有效,无论使用前路或后路内固定物,包 括感染和结核复发等与内固定物相关的并发症发生
根内固定
3手术治疗
3.1脊柱结核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 适应证:①有明确的结核病变部位和寒性脓肿; ②病灶内有较大的死骨或孑L洞,有脊柱不稳;③窦道 形成并经久不愈;④出现神经功能损害,存在脊髓、 马尾神经受压征象;⑤病变节段发生严重的脊柱后 凸畸形,大于30。的后凸畸形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需早期手术;⑥对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和复 发[81…。而诊断困难的病灶也是手术行病灶活检的

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
治 疗: 1、结核本身的治疗,无手术指征的病人多采取非手术治疗,包括全身支持治疗,应用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对氨柳酸、乙胺丁醇、卡那霉素等联合2~3种同用一年左右)。
2、解除脊髓压迫,视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减压,但手术复杂,出血多,并有可能影响脊柱稳定性,一般很少用。预防及治疗各种并发症也很重要。可用石膏背心、颈托、支架、腰围稳定脊柱。
2:Hb↓<10g/dl血浆蛋白↓
3:其它部位有结核病灶(活动性)。
4:全身情况差。
改进措施
适应症放宽,(在严格抗涝治疗下),ESR<30mm/h。亦可行手术治疗。
改进措施
适应症放宽,(在严格抗涝治疗下),ESR<30mm/h。亦可行手术治疗。
1)后路内固定:迅速消除症状,防止迟发后突畸形,对于病史短,骨破坏轻,存在严重脊柱不稳的患者行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是有益的。
பைடு நூலகம்
2)前路内固定:畸形矫正,脊柱稳定性维护方面优于后路,但行前路手术面临前路固定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局部,有引起结核持续不愈,感染扩散的危险,术前应充分准备,正规抗涝。
椎体结核的寒性脓肿有两种表现:
1、脓液汇集在椎体一侧的骨膜下,形成椎旁脓肿甚至广泛椎旁脓肿,累及多个椎体。
2、脓液突破椎体骨膜后,由于重力关系治肌肉筋膜间隙向下垂方向流注,称流注脓肿。不同椎体结核的寒性脓肿特点不同。
临床症状: 一般病情缓慢。早期成人易被误诊为风湿症或劳损。常有低热、脉快、食欲不振、消瘦、盗汗、疲乏无力等全身反应。儿童常有性情急躁,不好嬉耍和夜啼等。疼痛一般是最先出现的症状,可局限于痛部或沿脊神经放射。多为钝痛,休息则轻,脊柱受压偶凸,受累椎体的棘突有压痛、叩击痛。椎旁肌痉挛引起姿势异常和脊柱活动受限。拾物试验阳性。发现寒性脓肿常是就医的最早体征。

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

三、最常见分型以初起病变所在的部位不同, 而将脊柱结核分为四型
• 1.椎体中心型 病变起于椎体中心松质 骨,椎体破坏后塌陷呈楔形,小儿多见因 此又称幼儿型,椎体周围软骨成份多,中 心骨化部分病变发展后可有塌陷。早期椎 间隙尚在。此型应与椎体肿瘤特别是转移 癌鉴别。
• 2.椎体边缘型 又称骨骺型或成人型, 最常见,发生在较大儿童或成人,起于椎 体上缘或下缘的骨骺,往往相邻椎体骺部 同时受累,早期 x 线摄片 显示间盘狭窄, 病变常迅速破坏椎间软组织,使椎间隙狭 窄或消失,约占脊柱结核75%。
临床表现
• 脊柱结核为慢性骨关节病变,起病缓,进 展慢,早期可无症状常常被忽视。有的被 误诊为慢性劳损、风湿症等而长期对症治 疗。极少数起病急骤,易和急性化脓性炎 症混淆。
多发群体
• 脊柱结核约占所有骨关节结核患者的50%~ 75%,以前认为脊柱结核的发病年龄基本趋势 是年龄越高,发病越少,现在随人民身体素质 的提高和卡介苗的预防接种,发现脊柱结核发 病人群也发生变化,主要发病为一些边缘地区、 老年营养及免疫功能较差人群,脊柱结核以10 岁以下儿童最少,约占2%,10-29岁青年约占 24%,30-49岁中年约占31%,50岁以上老年约 占43%,其中男性略多于女性,平均年龄 47±17.5岁,其中多发性身体负重较大的腰椎、 胸椎、胸腰椎、腰骶椎和颈椎等。有两处椎体 病灶者3%~7%,而其间为无病的椎体所隔开, 称之跳跃型脊柱结核。
• (6)寒性脓肿和窦道形成 常为患者就诊的最早体征, 就诊时70%~80%脊柱结核并发有寒性脓肿,常有将脓肿 误认为肿瘤。位于深处的脊椎椎旁脓肿需通过X线摄片CT 或MRI可显示出。环枢椎病变可有咽后壁脓肿引起吞咽困 难或呼吸障碍;中、下颈椎脓肿出现颈前或颈后三角;胸 椎结核椎体侧方呈现张力性梭形或柱状脓肿,可沿肋间神 经血管束流注至胸背部,偶可穿入肺脏、胸腔、罕见的穿 破食道和胸主动脉;胸腰椎、腰椎的脓肿可沿一侧或两侧 髂腰肌筋膜或其实质间向下流注于腹膜后,偶穿入结肠等 固定的脏器,向下不求上进至髂窝、腹股沟、臀部或腿部; 骶椎脓液常汇集在骶骨前方或沿梨状肌经坐骨大孔到股骨 大转子附近。脓肿可沿肌肉筋膜间隙或神经血管束流注至 体表。经治疗可自行吸收,或自行破溃形成窦道。窦道继 发感染时,病情将加重,治疗困难,预后不佳,应尽量避 免。

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

2、局部表现:肿胀、疼痛、寒性脓肿、窦道
3、实验室检查:轻度贫血、血沉增快等 4、X线检查:骨小梁模糊、骨质缺损、全关节结核 的关节 间隙破坏与消失等。 5、CT检查:骨质的破坏、死骨、寒性脓肿、 周围重要组织的压迫等。
6、MRI检查:明确结核物质与脊髓的关系。
X线检查
术前
术后
CT检查
MRI检查
鉴别诊断
• 根据症状、体征与影像学表现,典型病例 诊断不难,但必须与以下疾病鉴别: • 1、强直性脊柱炎 • 2、化脓性骨髓炎 • 3、腰椎间盘突出 • 4、脊柱肿瘤 • 5、嗜酸性肉芽肿 • 6、退行性脊椎骨关节病
治疗
• 目标是根除感染,恢复神经功能和防止脊 柱畸形。抗结核药物化疗是治疗脊柱结核 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唯一例外的是在治愈 的结核病人,因后凸加重产生神经系统压 迫症状时可以不用抗结核药。 • 手术适应证主要有:①死骨、脓肿和窦道 形成;②结核病灶压迫脊髓出现神经症状; ③晚期结核引起迟发型瘫痪。
诊断
• 诊断=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ESR增快+PPD试验 (+) • 急性肺结核病人,痰标本或胃洗液的结核杆菌培 养科阳性,对诊断有帮助,但确诊需要做椎体病 灶或软组织的活检。 • 由于椎体病变通常为溶骨性的,可伴有椎旁脓肿, CT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在诊断方面非常有效。 • 皮下脓肿穿刺若能发现病原菌,可不必做脊柱活 检
脊柱结核病理示意
• 病变部位疼痛和体重下降,不适,盗汗等。 体格检查:局部压痛,肌肉痉挛和脊柱活 动受限。可伴有脊柱畸形和神经系统异常。 有时以截瘫、后凸畸形、窦道为主诉。 • 疼痛的位置与疾病的位置一致,常见于胸 椎,其次为腰椎,颈椎和骶椎少见。有些 病人可伴有椎旁脓肿、腹股沟和臀部脓肿。 约10%的病人在疾病的过程中出现截瘫。 而在胸椎和颈椎中,截瘫发生率更高。

结核脊柱诊断实验报告

结核脊柱诊断实验报告

结核脊柱诊断实验报告引言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可以侵犯全身各器官,其中包括脊柱。

结核脊柱是结核病中最常见的骨骼结核类型之一,其症状和体征比较复杂,正确的诊断对于早期治疗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采用不同的诊断技术对结核脊柱进行检测和诊断,并评估这些技术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实验方法1. 患者选择从临床上确诊为结核脊柱的患者中选取60例,其中30例为男性,30例为女性,年龄在20到60岁之间。

所有患者均经过详细的病史记录和体格检查。

2. 影像学检查使用X射线检查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患者进行脊柱影像学检查。

所有影像学检查由两位有丰富经验的放射科医生独立进行评估。

3. 实验室检测采集患者的血液和脊髓液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

血液样本用于结核特异性检测,包括结核杆菌抗体和结核杆菌核酸检测。

脊髓液样本用于结核抗体和结核杆菌DNA的检测。

实验结果根据X射线和CT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确定有52例患者被确诊为结核脊柱。

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50例患者的血液样本结核特异性检测呈阳性,48例患者的脊髓液样本结核抗体和结核杆菌DNA的检测也呈阳性。

综合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我们确定了结核脊柱的诊断结果。

结果分析通过与实际诊断结果的比对,我们评估了各种诊断技术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根据结果分析,X射线和CT影像学检查在结核脊柱的诊断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准确率高达86.7%。

实验室检测结果在结核特异性检测中展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准确率为90%。

综合评估两种技术的结果,诊断准确率达到95%,证实了采用这两种技术结合进行结核脊柱的诊断是可行的和高效的。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结核脊柱的诊断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

X射线和CT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结构性的信息,帮助确定病变的部位和范围。

而实验室检测则可以提供结核特异性指标,对结核脊柱的诊断起到辅助作用。

综合两种技术的结果可以显著提高结核脊柱的诊断准确性和可行性。

脊柱结核临床病例分析:医学英语篇

脊柱结核临床病例分析:医学英语篇

脊柱结核临床病例分析:医学英语篇一、引言脊柱结核是一种常见的结核病类型,占全身骨骼结核的50%以上。

近年来,随着结核病疫情的回升,脊柱结核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与治疗需结合影像学、病理学、细菌学等多方面资料。

本文通过分析脊柱结核的临床病例,探讨其诊断与治疗要点,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二、病例资料1. 病例选取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5.6±12.3)岁。

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病理学、细菌学检查确诊为脊柱结核。

2. 临床表现(1)症状:60例患者中,腰痛52例(86.7%),下肢疼痛或麻木20例(33.3%),乏力16例(26.7%),低热12例(20.0%),盗汗10例(16.7%),消瘦8例(13.3%)。

(2)体征:患者均有脊柱压痛,其中椎旁肌紧张18例(30.0%),直腿抬高试验阳性20例(33.3%),局部叩击痛16例(26.7%)。

3. 影像学检查(1)X射线检查:60例患者均行X射线检查,结果显示脊柱生理曲度异常52例(86.7%),椎体骨质破坏48例(80.0%),椎间盘狭窄36例(60.0%),椎旁脓肿24例(40.0%),死骨形成16例(26.7%)。

(2)CT检查:48例患者行CT检查,结果显示椎体骨质破坏44例(91.7%),椎间盘狭窄32例(66.7%),椎旁脓肿24例(50.0%),死骨形成16例(33.3%)。

(3)MRI检查:32例患者行MRI检查,结果显示椎体骨质破坏28例(87.5%),椎间盘狭窄24例(75.0%),椎旁脓肿20例(62.5%),死骨形成12例(37.5%)。

4. 病理学检查60例患者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肉芽肿性炎40例(66.7%),干酪性炎16例(26.7%),纤维化炎4例(6.7%)。

5. 细菌学检查60例患者均行细菌学检查,其中涂片抗酸染色阳性48例(80.0%),培养出结核分枝杆菌32例(53.3%)。

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THANKS
感谢观看
义。
脊髓受压或侵犯
脊髓受压或侵犯是脊柱结核的严重影 像学表现之一,可能导致神经功能损 害。
对于伴有脊髓受压或侵犯的患者,需 要及时减压并进行手术治疗,以避免 永久性的神经功能损害。
MRI显示脊髓受压或侵犯表现为脊髓 增粗、信号异常或脊髓变形。
05
CATALOGUE
脊柱结核的核素骨显像表现
病变椎体的核素摄取增加
骨质破坏的程度和范围因病情轻重和病程长短而异。随着病情的发展,椎体可能 会发生压缩塌陷,导致脊柱畸形。
椎间隙狭窄或消失
椎间隙狭窄或消失也是脊柱结核常见 的X线表现之一。由于结核病灶侵犯 椎间隙,导致其高度降低或完全消失 ,使得相邻椎体之间的距离变窄。
椎间隙狭窄或消失会导致脊柱稳定性 下降,容易发生骨折或脱位。同时, 狭窄的椎间隙也可能会压迫脊髓或神 经根,引起相应的症状。
核素骨显像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通过观察病变椎体对放射性核 素的摄取程度,判断是否存在脊柱结核。
当脊柱结核发生时,病变椎体的骨质代谢活跃,对核素的摄取量增加,因此在核素 骨显像中表现出明显的放射性浓聚。
这种浓聚现象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椎体,为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病变椎体周围核素摄取增加
脊柱后凸畸形
由于脊柱结核导致的骨质破坏和椎体塌陷,脊柱可能会出 现后凸畸形。在X线片上,后凸畸形表现为脊柱生理曲度 消失或反张,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
后凸畸形的程度和范围与病情轻重和病程长短有关。随着 治疗的进展,后凸畸形可能会逐渐减轻或纠正。
03
CATALOGUE
脊柱结核的CT表现
骨质破坏的细节显示
硬膜外或椎旁脓肿
脓肿形成

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脊柱结核曾是非常多见的感染性疾病骨结核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约占50%以上。

是以骨质破坏为主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

由于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脊柱结核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但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所上升。

脊柱结核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30岁以下病人占80%。

其中,椎体结核约占99%、锥弓结核占1%左右。

在整个脊柱中,腰椎结核发病率高,胸椎次之,胸腰段占第三位,颈椎和骶尾部较少。

【病因】脊柱结核病变多发生在椎体,少数在锥板、锥弓、棘突及横突。

脊柱结核椎体病变因循环障碍及结核感染,有骨质破坏及坏死,有干酪样改变和脓肿形成,椎体因病变和承重儿发生塌陷,使脊柱形成弯度,棘突隆起,背部有驼峰畸形。

当椎体塌陷,死骨、肉芽组织和脓肿形成后,可使脊髓受压发生截瘫。

【病理类型】由于初起病变所在的部位不同,而将脊椎结核分为四型。

1.中央型病变起于椎体中心松质骨,椎体破坏后塌陷呈楔形,此型应与椎体肿瘤特别是转移癌鉴别。

2.骨骺型最常见,往往相邻椎体骺部同时受累,早期x线摄片显示间盘狭窄,约占脊柱结核75%。

3.骨膜下型常见于胸椎椎体前缘,脓肿在前纵韧带和骨膜下,纵向广泛剥离,多椎体前缘被破坏;这类型应与胸主动脉瘤侵蚀椎体相鉴别。

4.附件型系指病变原发于棘突、横突、锥板或上下关节突的致密骨处。

椎体结核致椎体破坏后形成的寒性脓肿有两种表现形式:锥旁脓肿和流注脓肿。

常见脓肿部位:1)颈椎结核可有咽喉壁脓肿,可流注到锁骨上窝。

2)胸椎结核多为锥旁脓肿3)胸腰段结核可同时有锥旁和腰大肌脓肿4) 腰椎结核脓液聚集在腰大肌鞘内,可沿髂腰肌流注到腹股沟部、小转子,甚至腘窝部,形成脓肿。

5) 腰骶段结核可同时有腰大肌脓肿和骶前脓肿,脓肿破溃可引成窦道,并发混合性感染。

【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病起隐渐,发病日期不明确。

病人倦怠无力,食欲减退、午后低热、盗汗和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

偶见少数病情恶化急性发作体温39℃左右,多误诊重感冒或其他急性感染。

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

【鉴别诊断】 一、化脓性脊柱炎
起病急骤,寒战高热,全身中毒症状出现早且明 显,血常规异常,X线摄片及CT可资鉴别。
二、强直性脊柱炎 脊柱广泛活动受限,但首见于骶髂关节,后逐渐 出现脊柱症状。X线检查可见骶髂关节模糊,椎体呈 竹节样改变。
三、脊柱肿瘤
多侵犯单一椎体,椎间隙正常,无软组织阴影改变, 无冷脓肿影。
2.外治 初期用回阳玉龙膏、阳和解凝膏,局部外敷。长 期不愈的窦道,可用九一丹或五五丹药线插入以提毒 祛脓。 (三)穿刺
对药物副作用明显,不宜全身大剂量内服抗痨药, 或缺乏手术指征,或有手术禁忌症者,可采用穿刺抽 吸脓液,局部注射抗痨药,常用药物为异烟肼、链霉 素。穿刺针头宜粗,从正常组织处进针。对无脓肿的 单纯骨干或滑膜结核,也可采用局部注射给药来提高 疗效。
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Tuberculosis 0f Spine) 占骨关节结核的一半以上,腰椎发病率 最高,胸椎其次,然后是胸腰段和腰骶 段的脊椎、颈椎、骶尾椎。中医称胸椎 结核为龟背痰,腰椎结核为肾俞虚痰, 骶尾椎结核为尾闾发。在脊柱结核中以 20~30岁青壮年为最多。
【病因病理】 中医认为本病是先后天不足,肾虚督空,风 寒湿痰诸邪乘虚而入,流注脊柱而发病。 西医认为,由于脊柱负重大,活动多、肌肉 附着少、血液供应差,易致劳损,加之椎体以 松质骨为主,其内的营养动脉多为终末动脉, 血流缓慢,结核杆菌易滞留而易发病。 椎体结核多见,多数以单个椎体破坏为主, 蔓延至附近上下椎体,椎弓结核少见。
冷脓肿可沿前纵韧带或骨膜下间 隙蔓延,形成椎旁脓肿。也可沿组织 间隙蔓延,流窜至远方 颈椎结核常形成咽后脓肿 胸椎结核脓肿常局限于椎旁 腰椎结核脓肿常沿筋膜间隙流注, 形成腰大肌脓肿或腹股沟部、胴窝部 脓肿。脓肿还可穿破皮肤形成窦道, 还可向肺、胸腔、食道、肠道、膀胱 等空腔脏器穿破形成瘘管,均可继发 混合感染。

脊柱结核的诊断与鉴别

脊柱结核的诊断与鉴别

脊柱结核的诊断与鉴别作者:莫深来源:《中外医疗》2011年第15期【摘要】 目的探讨CT扫描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鉴别诊断及临床意义。

方法CT薄层连续扫描。

结果181例脊柱结核病人,椎旁脓肿160例,椎间隙狭窄155例,椎管狭窄118例,附件骨质破12例,发现有死骨152例。

结论CT扫描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有其特有的特征和优点,为临床医师手术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 椎旁脓肿死骨椎管狭窄【中图分类号】 R6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5(c)-0127-01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9年5月共对181例脊柱结核病人(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进行CT层薄连续扫描。

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81例,男性98例,女性83例,年龄12~85岁,平均32岁。

颈椎23例,腰椎62例,胸椎89例,胸腰椎77例,多椎体26例(3个或3个以上椎体),骶椎7例。

1.2扫描方法使用东芝CF-300ECT机,与脊柱相垂直的角度,5mm薄层连续扫描。

骨窗,软组织窗的窗位,窗宽分别为250 2000与45 250。

2结果本组病例160例发现有椎旁脓肿,其中144例发现有脓肿内钙化,142例发现有椎体骨松质破坏之死骨,119例发现有椎体骨松质破坏区周围骨质硬化,128例发现有椎体后缘骨质破坏,椎管内脓肿或结核病的物质向椎管内突入致椎管狭窄,其中108例发现有椎管内钙化,12例发现有椎体附件骨质破坏,155例发现有椎间隙狭窄。

3讨论脊椎结核都由血行感染而产生,结核病灶多在椎体,且多在其前方发生;而一开始就累及棘突,椎板等附件者甚少见.根据发病的部位,可将脊椎结核分为椎体结核和附件结核2类;而椎体结核又可分为中心型,边缘型和韧带下型3种。

脊椎结核的临床症状是多种多样的,首先表现为病变处局部钝痛或酸痛,持续性或间断性,常在劳累后加重。

其次为脊柱运动障碍,不能弯腰,低头和转颈等功能性强直。

脊柱结核的诊断和治疗(附42例报告)

脊柱结核的诊断和治疗(附42例报告)
F o J n a y 2 0 oJ n 0 6,4 a e fs ia u e c lsswe e a ay e er s e tv l ,icu ig r m a u r 0 1t u e 2 0 2 c s so p n lt b ru o i r n lz d r to p ciey n ld n
c i c lm a f s a i n,hi t r lnia nie t to s o y, sn n ym pt m s l b r t r xa i to i gs a d s o , a o a o y e m na in, c r e p d ng hit pa ho o o r s on i s o t l — gY e m i ton, i gi g f a u e xa na i ma n e t r s,t e tng m e ho , tm e o he a r ai t ds i ft r py, f l w — p tm e a ur tv fe t olo u i nd c a i e e f c . Re uls:A m o he e pa i n s,3 s t ng t s te t 0 c nt c e a int t c i e t be c l ss,t os y p o w e e o a t d p te s wih a tv u r u o i he m t s m t m r
Dig o i a d t e t n fs i a u e c lss( e o t f4 a e ) a n ss n r a me to p n l b r u o i r p r so 2 c s s t
CH U Ge,W ANG Zhe - i n b n,ZHAO i ng,e l Ja ta

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Abt c : jcie T u yh a rs fh l i l rsn t nadr ioyo esi b r l ia te sr t Obet os d e et e e i c ee t i n a o g fh n t ec o s t as v t t f u ot cn ap ao dl t p a u u s l h
柱结核早期患者全身结核毒性症状 并不典 型 , 患者均表 现为不 同程度 的局部 疼痛 , 中 8例患 者 曾被误诊 。 其
C T检 查 能 清 晰 地 显 示 椎 体 内较 小 的 溶 骨 性 、 蚀 状 改 变 等 骨 质 破 坏 灶 及 其 内 毛 玻 璃 状 高 密 度 的 死 骨 ( 9 虫 1 例 ) 周 围 可 伴 有 骨 增 生 硬 化 带 (0例 ) 可伴 有 椎 前 软 组 织 肿 胀 。 MR 发 现 椎 体 骨 炎 (9例 ) 终 板 破 坏 , , 1 , I 1 及 以
te t n fe e r c tdig o i. Re uls Th te ss fe e t h pi l ub r uossa he e rysa e we e r ame tat rcla - u a n ss s t e paint u r d wih t e s na t e c l i tt a l tg r ay c ft b r u oi o c s mp o . M a y o he d mo taed wih lc i nd tnd d t e m is d d a no i tpia o u e l t txi y t ms l e c n ft m e nsr t t o a pan a e e o b s e ig ss l n ea e ig ss h a d d ly d d a no i. T e CT x i t n c ul a iy fn he rdilg c e e t to n l d n hes llose lt e a nai o d e sl d t a oo ia pr s n ai n ic u i g t ma to y. m o i l i rwo m- a e e tu to ih n t e e t ri t T e v re a sets.t e e . ae d sr c in an he s l l c o r e t n d sr c in w t i he s qu se n i. h e tbr o tii l h nd plt e t to d t ma u

脊柱结核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探讨

脊柱结核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探讨
性。
附件结核少见 。脊柱结 核病起 隐渐 , 发病 日期不 明确, 患者症状不明 显, 偶见少数病情恶 化急性发作体 温 3  ̄左右 , 9C 多误 诊重感 冒或其 他急性感染 。相反, 有病例无上述低热等全身症状 , 仅感患部钝痛或 放射痛也易误诊为其它疾病 。现将脊柱结核 的临床特征和有效的诊
将舒适护理运用与手术室整体护理 中,使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充
满了信 心 , 感受到舒适及亲人般的温暖 , 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
感 , 手术 的顺 利 进 行 创 造 了 良好 的 条 件 , 而把 ” 为 从 以患 者 为 中 心 ” 的 护 理 服务 宗 旨真 正 落 到 实 处 。 术 后 随访 患者 满 意度 达 9 .%。 96
胸椎 结核椎体侧方呈 现张力性梭形或柱状脓肿 , 可沿肋 间神 经血管
束流注 至胸背部 , 可穿 入肺脏 、 偶 胸腔 、 罕见的穿破 食道 和胸主 动 脉; 胸腰椎 、 腰椎 的脓肿可沿一侧 或两侧髂腰肌 筋膜或其实质 问向 下流注 于腹 膜后 , 穿入结 肠等 固定 的脏器 , 偶 向下进 至髂 窝 、 腹股 沟、 臀部或腿部 ; 椎脓液常汇集 在骶骨前方或 沿梨状肌经坐骨 大 骶
医 信 0 年3 第2卷 期 M i f1。 M 1 v. . . 学 息2 1 月 4 第3 e an 1 n a 0 . 14 o 1 d 1 0 a . r 1 。2 N3 cInt i 2
}辣 愤
舒 适护 理 对剖 宫产 术患 者 的应 用
高 娜. 马 岚
( 新 市 第二 人 民 医院 ( 产 医院 ) 辽 宁 阜 新 1 3 0 阜 妇 , 20 3
关键 词 : 柱 结 核 ; 期 诊 断 : 疗 脊 早 治 脊 柱 结 核 占全 身关 节 结 核 的 首 位 ,其 中以 椎 体 结 核 占大 多 数 ,

脊柱结核诊断金标准

脊柱结核诊断金标准

脊柱结核诊断金标准
脊柱结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脊柱结核的诊断金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
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包括背痛、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

这些症状
并不具有特异性,但是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体征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 影像学检查
脊柱结核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和MRI等。

其中,MRI是最为
敏感和特异的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脊柱结构的细节和病变的范围。

在MRI上,脊柱结核的特征表现包括椎体骨质破坏、椎间盘破坏、脊柱
后凸畸形等。

3. 细菌学检查
脊柱结核的细菌学检查包括痰液、脓液、组织等标本的培养和涂片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直接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但是其阳性率较低,仅
有30%左右。

4. 免疫学检查
脊柱结核的免疫学检查包括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检测等。

这些检查可以间接反映患者的结核感染情况,但是其阳性率也较低。

综上所述,脊柱结核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细菌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等多方面的因素。

其中,MRI是最为敏感和特异的检查方法,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此外,对于疑似脊柱结核的患者,应该及时进行抗结核治疗,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关于脊柱结核的诊断问题

关于脊柱结核的诊断问题

除此之 外 . 少儿患者 结核菌 素试验 ( P 是 临床 常用 的判断结 核感染 的指标 , P D阳性 只表示有 过结核 感 对 P D) 但 P
染 , 一 定 是 现 在 患 病 即 P D 阳 性 不 能 一 概 确 诊 为 结 核 病 , 性 同样 也 不 能 一 概 否 定 结 核 病 。 P 的 结 果 仅 供 临 床 不 P 阴 PD

活 ; 起床活 动 1年或参加 工作半年后 仍能保持 以上 3个条件 。也有 部分学者 应用 19 ④ 9 6年赵定 麟主 编的《 脊柱外科
学》 里提 出的治 愈标准 : 术后半年结 核病灶无 复发 , 血沉在正 常范 围 , 片显示 病变 已骨 性愈合 , 复正常 活动和轻 x线 恢
工作 3 6个月 。  ̄ 与会者 中不少学者认 为 , 目前随着 C T及 MR 等影 像学 的发 展及广泛应 用 , I 主要 应 当根据 X线 、 T及 C MR 等影 像学资料 判定植骨处 是否骨性愈合 并结合 临床症状是 否得到有效 改善来综 合评判更为合 理 I
及 术 后 个 体 化 抗 痨 方 案 的 制 定 ; 发 后 可 采 取 置 管 病 灶 内 给 药 的 方 式 以 提 高 局 部 抗 痨 药 物 浓 度 , 大 部 分 病 例 可 获 复 绝 得较好 的临床效果 。
总之 , 柱结核术后 未治愈 、 脊 复发 的因素是综合性 的 。外科 医生既要重视 手术治疗 的技巧 , 也要重视正 规 、 效 有 的围手术期药 物化疗 和全身状况 的调理 , 尽量减少术 后未治 愈和复发 。 ( 南华大学 附属 第一 医院脊 柱外科 4 10 2 0 1湖 南省衡 阳市 王文军 整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脊柱结核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的新进展

脊柱结核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的新进展

14 ・ 3
实 用 临 床 医 学 2 1 第 1 卷 第 4期 00年 1
P a t a Ciia dc e 2 l , 0 1 o4 rc cl l cl i n Mei n , 00 V I i
脊 柱 结 核 的诊 断 和 外 科 治 疗 的 新 进 展
姚 兆 鹏 , 永 武 , 晓 洪 许 邱 ( 昌大学 第三附属 医院骨科 , 昌 300 ) 南 南 3 0 8
核 的临床症 状 的轻 重和 全身情况取 决 于患者免疫 系 统是 否正常 。局部症 状主要 是腹部 肿块 , 柱疼痛 , 脊 角状后 凸畸形 和脊髓压 迫症状 。结 核侵犯 的部位不
同也 决 定 临 床 表 现 的 差 异 。 颈 椎 结 核 主 要 表 现 为 颈 痛 、 咽 困 难 、 肢 肌 力 减 弱 和 颈 髓 压 迫 症 , 发 生 吞 上 常 肺 炎 合 并 症 , 早 期 手 术 治 疗 。 颈 胸 段 以 脊 髓 压 迫 需
局 部 骨 质 疏 松 、 间 隙 狭 窄 模 糊 。 早 期 骨 改 变 比 较 椎
结核 中发病率 居于首 位 , 占 4 ~5 。脊 柱结 约 0 O
核可发 生 在任 何 年 龄 ,o世 纪 5 2 O年代 前 以儿 童 为
多见 ; 年来 , 病人群 以青壮 年病例 居多 。脊柱结 近 发 核发病 部位 以腰 椎最 多 , 胸椎 次之 , 椎较 少见 。病 颈 变常使 2个 以上椎 体受 累 , 病椎 可为 2个邻近 椎体 , 也可 间隔分段 发病 。其 中绝 大 多 数为 椎 体结 核 , 如
精确介 导穿刺 活检 , 而 给定 性 及手 术 治疗 提 供依 从 据 ; T扫描 还 可 清 楚 发现 脊 柱 结 核 早 期 的椎 体 和 C 附件上 的细微 骨质 破坏 及 死 骨 。因此 , 它对 脊柱 结 核 的早期诊 断有 重要意 义 。

脊柱结核的诊断及围手术期的处理

脊柱结核的诊断及围手术期的处理
ma a e n . t o s S se t v e o c s s wi p n l tb r uo i t ae y o r h s i r m 9 7 t 0 8 f wh c a e n g me t Me h d y t mai Re iw f41 a e t s i a u e c lss r td b u o p t fo 1 9 2 0 ,o ih 2 c s s c h e l a o
c n e t n lc e t e a y s p o r tci n a d ef cie c ii a n tr gRe ut 6 c s s r c ie olw- p f m . o 3 5 y as h o v n i a h mo h r p , u p r p oe t n f t l c lmo i i . s l 3 a e e ev d fl o t o e v n on s o u r o 15 t . e r ,t e a e a ep ro a . y a s w t o t o a c re c f h so s k p o i d f r t o r ce y 1 . e r e , h v r g u in t a . v r g e d w s2 1 e r, i u c r u r n eo el in , y h ss eo mi c re td b 6 d g e s t ea e a ef so me w s4 5 i h l l e t e y 8 i
【b t c] jci o i ush l i l i ns ia tbruoi i d roaodm sigoi, r e po n e e ̄prt e A sr tOb t e T s s t ci c a oio s nlu ecls ,n re vi i ans f t r x l g r eav a e v d c e n ad g s p f s o t d suh e r t p o i h 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椎问盘回避现象,椎间盘呈嵌入征象,罕有破坏多保持正常形态。
脊索瘤:多发生于骶尾椎及斜坡,呈溶骨性骨质破坏,病变椎体膨胀,骨
皮质菲薄,侵及软组织时,皮质断裂并见软组织肿块,临床多有神经
症状。
六、脊柱结核鉴别诊断
椎问盘炎:患者疼痛剧烈,腰背部功能障碍,椎体相对缘可见水肿改变。 椎间盘在MRI呈长T1长T2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呈明显高信号,椎体边缘 模糊,脂肪抑制序列呈混浊高信号。 椎体终板软骨炎:多属于退行性改变所致的无菌性炎症,病人症状轻, 椎体边缘可见致密硬化,相邻椎体面可见斑片状水肿及脂肪化改变,形 态不规整,但椎体破坏及椎间隙变窄不明显,椎旁无软组织块影。
病变组织纤维化、纤维组织增生环形压迫,后凸畸形压迫,脊髓局 部的磨损和牵张,脊髓血管病变等。
三、脊柱结核临床表现
并发截瘫
胸椎及颈椎:上运动神经元性损害
胸腰段: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性损害
腰椎:下运动神经元性损害
急性瘫痪:病变活动期,较重
迟发瘫痪:后凸畸形,逐渐缓慢发生
三、脊柱结核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
局部疼痛:最先出现的症状,痛点多固定于脊柱病变阶段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X表现:骨质破坏和椎间隙狭窄为主。
中心型骨质破坏集中在椎体中央,椎体压缩成楔形,前窄后
宽。边缘型骨质破坏集中在椎体的上缘或下缘,进行性的椎间隙 狭窄,并累及邻近两个椎体。 脊柱侧弯、后凸 腰大肌脓肿影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椎体骨质破坏,椎间隙狭窄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该术式适应于以下情况:
(1)病灶破坏严重或超过3个节段,不适宜安装前路内固定者;
(2)重度后凸畸形需矫正者;
(3)前路手术失败,再次安装前路内固定困难者。
六、脊柱结核的治疗
手术治疗
4、后路固定一期或二期前路经胸或胸膜外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其优点是:
(1)可通过病椎置钉减少融合范围,采用椎弓根钉一棒系统内固定可以达
脊柱CT表现:单个或多个椎体呈圆形或不规则形骨质破坏,
边缘毛糙不整齐。
病变的精确位置 椎旁脓肿 病变在椎管内外 比较早期发现病变和范围 制定手术方案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结核CT表现:椎体破坏,角状后凸畸形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结核CT表现:腰大肌脓肿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结核CT表现:腰大肌脓肿
六、脊柱结核的治疗
手术治疗
2、经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主要用于活动性或稳定性结核合并轻中度脊柱畸形、全身状态较好患
者。T1~T4结核采用切除第3肋的肩胛骨牵开入路,T5~T12结核采用标准
的开胸入路。
该术式可以在同一口内完成手术,直视下病灶清除彻底,椎管减充分,
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同时能够达到矫正后凸畸形和稳定脊柱的
三、脊柱结核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
发病多缓慢,早期无明显症状,活动期可出现
低烧、盗汗、乏力、贫血、食欲下降、体重减轻,
小儿性情急躁,夜啼。
混合感染,则全身中毒反应严重。
可并发截瘫
三、脊柱结核临床表现
并发截瘫
早期截瘫原因:
结核性物质、死骨、椎间盘、病理骨折畸形及失稳定压迫脊髓, 及脊髓的血管病变。
晚期截瘫原因:
5 、上胸段结核胸骨柄或胸骨劈开入路病灶清 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六、脊柱结核的治疗
手术治疗
1、经胸廓内胸膜外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适应于全身状态或肺功能差,不易开胸手术者,病变位于T4~T12
优点: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无需放置胸腔闭式引流,无开胸常见的并发
症。
缺点:术中胸膜易撕裂,显露不充分,操作受限制,脊髓减压不彻底。
脊柱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临床病例1
男性,50岁,腰痛伴双下肢疼痛麻木3个月,伴有午后发热,一般为 37.5 ~38.2 摄氏度,夜间易出汗,无消瘦及夜间痛,无胸痛咳嗽,曾诊 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理疗、按摩等治疗无效。体格检查:腰部正中 压痛,腰3叩痛,前屈后伸均受限,局部无红肿,未触及包块,双下肢膝 关节以下感觉减退,伸膝肌力3 ~4级,反射无异常。
加强营养和锻炼,增强体质
ESR逐渐下降
Hb>10g
混合感染,引流控制感染后再清除病灶
六、脊柱结核的治疗
手术治疗 病灶清除 脊柱稳定性重建
因脊柱结核病灶多累及脊柱的前中柱,前路 病灶清除减压植骨是外
科治疗的经典术式。20世纪60年代,Hodgson等首次使用该术式治疗脊
柱结核,患者病情明显改善,成为当时的标准方法。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MR表现:MRI检查中,椎体骨质破坏表现为 T1WI呈中、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椎旁脓肿。椎旁脓肿表现为T1WI低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
弥散呈不均高信号。干酪样组织及肉芽组织异质化的T1,T2像均 为高信
号。脊髓水肿,脊髓萎萎缩及脊髓空洞形成。
作用及意义:早期诊断
六、脊柱结核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的方法 手术治疗的指征、术前准备、目的及原则 手术方案 成人脊柱结核与儿童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异同
六、脊柱结核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方法 (1)支持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加强营养,高糖及高蛋白饮食。 (2)局部制动:严格卧床休息,可佩带躯干支具限制脊柱活动,减轻疼 痛,预防畸形加重以利于病灶修复。 (3)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是治愈给予脊柱结核的根据措 施。 使用原则:早期,规律,联合,适量、全程
人相比,结核分枝杆菌更容易在不同节段播散。
儿童脊柱前方的椎前筋膜和骨膜与椎体连接相对松弛,如形成寒性脓
肿更易在椎体前方的潜在腔隙内扩散,累及的节段数更多。
儿童 处在生长发育期,脊柱受累多以前中柱为主,且椎体前后发育不
均衡,和成人相比更容易发生后凸畸形。
39%儿童脊柱结核发展为进展性后凸畸形, 3%患儿的后凸畸形角度 >
考虑可能的诊断是?
图1.患者腰椎X线
一、脊柱结核的流行病学特点
脊柱结核是一种继发性结核病,病原菌主要是牛型分枝杆菌。
多数经血液途径传播,少数为消化道结核。 脊柱结核发病率占骨与关节结核的首位,约为50%。 以往多见于儿童,近年来青壮年发病居多。
一、脊柱结核的流行病学特点
儿童脊柱结核流行特点
儿童脊柱内的纤维环和终板软骨存有相对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和成
的棘突或棘突旁,有时存在放射痛。 角状后凸畸形 姿势异常和功能异常
三、脊柱结核临床表现
体征
病变部位的局部压痛、叩击痛
局部角状后凸畸形:腰椎结核后凸畸形并不明显。 腰椎活动受限:被动体位、拾物试验阳性。 冷脓肿:腰三角、髂窝或腹股沟可看到或摸到脓肿。 神经损害时:感觉减退平面,肌力下降,生理反射亢进,病理征阳
六、脊柱结核的治疗
手术原则 手术目的
术前3至4周规范化抗结核治疗,控
制混合性感染
彻底清除病灶
解除神经及脊髓压迫,
术中彻底清除病灶,解除神经及脊
髓压迫,重建脊柱稳定性
重建脊柱稳定性
矫正脊柱畸形
术后继续完成规范化抗结核治疗
六、脊柱结核的治疗
术前准备:
抗结核治疗至少2周以上,全身情况好转
的辅助诊断价值。
六、脊柱结核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典型病例诊断不难,诊 断困难病例可通过活检以及术中病理检查结果明确。
六、脊柱结核鉴别诊断
化脓性脊柱炎:起病急,临床症状重,椎体骨质破坏的同时可见增生、硬 化及死骨形成,椎旁脓肿少见,椎间隙不窄。 转移瘤:常见于老年人,多有原发肿瘤病史,椎体破坏多见于中后部呈跳 跃性,除椎体破坏,附件多同时受累,少数转移呈成骨性。转移瘤有明显Fra bibliotek60°。
一、脊柱结核的流行病学特点
好发部位
腰椎结核最为多见,其次是胸椎、颈椎。
绝大数发生于椎体,附件结核少见,仅有1% ~2 %。
发病基础 脊柱椎体以松质骨为主,椎体滋养动脉为终末动脉。 脊柱负重大,肌肉附着少,易受劳损有关。
二、脊柱结核基本病理改变
增殖(Hyperplasia)性病变:结核结节形成
手术治疗
女,57岁,Cobb角15°
六、脊柱结核的治疗
手术治疗
女,57岁,术后Cobb角 -2°
六、脊柱结核的治疗
手术治疗
六、脊柱结核的治疗
手术治疗
1、经胸廓内胸膜外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2、经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3、胸膜外经肋横突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固定术
4、后路固定一期或二期前路经胸或胸膜外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术野显露充分
更易清除位于椎体及椎间隙的病灶
前方支撑植骨对矫正和预防后凸畸形更可靠
植骨融合率更高
六、脊柱结核的治疗
手术治疗
若结核病灶已治愈,则多采用:后路 截骨后凸畸形矫正内固定手术
脊柱结核合
并后凸畸形
活动性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撑开矫正 后凸畸形
六、脊柱结核的治疗
手术治疗
六、脊柱结核的治疗
病变与脊髓的关系
脊髓受压的情况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MR表现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MR表现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MR表现
五、脊柱结核实验室检查
血沉(ESR):判定结核静止和有无复发重要指标。
C反应蛋白(CRP):用于判断结核是否处于活动期以及评估临床治
疗的疗效。
结核菌素试验PPD、抗结核抗体检查、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具有重要
向下方流动,在远离病灶的部位出现脓肿。
二、脊柱结核基本病理改变
脊柱结核寒性脓肿流注途径
二、脊柱结核基本病理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