矸石山灭火工程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矸石山注浆灭火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二〇一七年五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0
第一节矸石山火灾基本情况 0
第二节目的和任务 0
第三节自然地理及交通 (1)
第四节以往灭火情况 (2)
第五节矸石山地质情况 (3)
第二章注浆工程施工方案 (5)
第一节施工方案依据 (5)
第二节火灾治理方法的确定 (5)
第三节火灾治理方案 (7)
第四节施工工艺 (9)
四、灭火效果监(检)测 (14)
第三章施工组织方案 (15)
第一节计划工期 (15)
第二节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能 (15)
第三节施工用电 (19)
第四节施工机械设备 (19)
第五节施工用水 (20)
第六节施工便道 (20)
第四章施工保障措施 (23)
第一节质量体系及保证措施 (23)
一、质量保证体系
23
二、质量方针及目标
28
三、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9)
第二节进度保证措施 (31)
第三节安全保证措施 (32)
一、安全保证体系 (32)
二、安全管理目标 (34)
三、安全保证措施 (34)
第五章疫情防治措施 (37)
第六章环保降噪文明施工措施 (38)
第七章廉政建设 (40)
附图目录
图号图名比例尺
1、山西潞安环能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漳村煤矿矸石山(二期)灭火工程布置图
1:500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矸石山火灾基本情况
潞安环能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漳村煤矿矸石山位于潞城市店上镇北村东北。

建矿至今,堆放处随着煤矸石的不断堆积,堆积高程最高达996.27m,地面最低标高924 m,堆积相对高差最高达72.27m。

矸石山由于长时间的堆积,地面温度高,通风条件差,使矸石山内温度积聚上升,于几年前就产生了矸石自燃现象,经过长时间的燃烧,现已燃烧至地表,并扩散至矸石山顶大部分区域,在矸石山北部形成了老火区,向南延伸形成新火区。

本次工作区位于矸石山一期工作隔断墙南部,为漳村煤矿近几年堆积形成,但在顶部已出现多处可见冒热气现象,可嗅到刺鼻难闻的矸石山着火的气味,种种迹象表明矸石山存在火灾。

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对周围居民形成了威胁。

因此,2016年3月,受山西潞安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二地质队对矸石山自燃火区进行火情勘查,矸石山火区(治理范围)面积约28489m2,占整个矸石山总面积的43.03%;治理区内高温异常区和着火区位于矸石山顶部,面积约17431m2,占划定治理区范围的61.2%,其余为低温区。

并提交了火情勘查报告。

该报告是本次矸石山灭火方案的主要设计依据。

第二节目的和任务
受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委托,山西省第四地质工程勘察院承担
了漳村煤矿矸石山注浆灭火工程施工任务。

根据山西省地勘局二一二地质队提交的《山西潞安环能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漳村煤矿矸石山火情勘查报告》,对圈定的火区范围进行覆盖式注浆灭火,采用矸石山地表下5米注浆隔断的方法进行,隔断层厚度按4~5米。

采用打孔注浆隔断的方法对本区火灾进行治理,利用浆液及灭火石灰等材料,达到灭火的目的。

第三节自然地理及交通
一、自然地理
漳村煤矿矸石山地处长治盆地浊漳河二级阶地,属侵蚀堆积黄土地貌,植被不发育。

区域地势总体为西高东低,矸石山围绕一条东西向的黄土冲沟而建,冲沟呈“V”形,漳村煤矿的铁路专用线修建于其中,沟内西高东低。

本次治理区位于该铁路专用线南侧,治理区地面最低标高为924 m。

该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适中。

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

年内常有干旱、霜冻、冰雹、暴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发生。

多地方性风,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

据气象站观测统计,年最高气温37.6℃(1966年),年最低气温-29.3℃(1958年),年均气温9.58℃;年降雨量433.2~814.3mm平均532. 8mm,主要集中夏秋两季以暴雨形式集中降落;蒸发量为1515~1941.7mm;平均为1768.1mm。

平均无霜期151~184天,最大冻土深度为0.82m。

二、交通
矸石山位于潞城市店上镇北村东北,西距208国道约5Km,东距长治到襄垣省道5Km,且周边各个小村庄有村村通水泥简易公路相连,其中北村有便道通至矸石山,交通十分便利。

第四节以往灭火情况
2009年11月~2011年3月,山西省第四地质工程勘察院对漳村煤矿矸石山北部火区进行了注浆灭火治理,并经漳村煤矿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现场验收并通过。

第一阶段共布设灭火孔55排,排距5m,孔距5m,总体呈梅花形布置,设计孔深8-12m。

共完成钻孔682个,总进尺为7390.7m,注浆量11007m3,单孔平均注浆16.14 m3。

第二阶段共布设灭火孔41排,排距5m,孔距5m,总体呈梅花形布置,设计孔深8-12m,并在41线南侧增隔断带,共3排,排距3m,孔距3m。

共完成钻孔894个,注浆量32382m3,单孔平均注浆36.22 m3。

浆液配合比:钻孔注浆采用黄土、膨润土、石灰膏两种浆液注浆,经试验浆液配比按水固比2.0:1~1.5:1,,石灰土比例1:4~1:1(重量比)计算,施工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配比进行调整。

根据技术检测资料,并由监理方现场检验认可,CO含量注浆灭火前后明显减少,孔口温度明显降低。

如:
第一阶段对+4—3孔的气体检测,CO含量从注浆前的60PPm降到注浆后的20PPm;对+4—1孔的气体检测,CO含量从注浆前的50PPm 降到注浆后的5PPm;对+2—5孔的气体检测,CO含量从注浆前的60PPm 降到注浆后的5PPm;
第二阶段对+41—10孔的气体检测,CO含量从注浆前的126PPm 降到注浆后的30PPm;对+37—10孔的气体检测,CO含量从注浆前的90PPm降到注浆后的25PPm;对+39—8孔的气体检测,CO含量从注浆前的106PPm降到注浆后的25PPm;对+35—8孔的气体检测,CO含量从注浆前的70PPm降到注浆后的20PPm;对+43—13孔的气体检测,CO 含量从注浆前的130PPm降到注浆后的40PPm。

以上数据说明注浆灭火效果明显,火势处于降温熄灭阶段。

第五节矸石山地质情况
一、地层
矸石山周围地貌类型为侵蚀堆积黄土地貌。

出露的地层主要第四系下更新统大墙组(Q1d)粘土、中更新统离石组(Q2l)亚粘土和上更新统马兰组(Q3m)亚砂土。

大墙组(Q1d):区域零星分布,厚度大于20 m,在矸石山的北西部分布较多,岩性为棕红色粘土,呈硬塑状,含大量锰铁矿结核,结核粒径一般为0.5~2.5mm。

离石组(Q2l):分布于全区,厚8~12 m,为一套冲洪积层,岩性为褐红色—浅红色亚粘土,呈硬塑状,碎瓣状构造,成分以粘土为主,含1~3层钙质结核和少量铁锰质薄膜,钙质结核粒径一般为1~2.5mm,厚0.1~0.3 m,底部为一层厚5.0m左右的砂土层,内含少量的砾石。

马兰组(Q3m):分布于区内冲沟两岸,厚0~2.0m,为冲洪积成因的黄色亚砂土,含蜗牛壳、微细孔隙发育,沿坡覆盖于离石组之上,与离石组呈不整合接触。

矸石山位于北村东北冲沟中,覆盖于上述三套地层之上,堆积高度最大达72.72m,矸石成分主要为炭质泥岩、含炭质泥岩、泥岩、砂质泥岩等,块度大部分10~50cm,最大大于1.0m,最小仅几厘米,矸石内含和少量的煤、砂岩等大小不一的混杂堆积在一起,结构疏松,空隙十分发育。

矸石内含自然物黄铁矿,矸石中的黄铁矿由原来的不稳定还原状态变成稳定的氧化状态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如遇通风不良,热量就会积聚导致矸石山内部的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达到可燃点280℃时便引起矸石山自燃;自下而上沿山沟倾倒的方法,在矸石山前沿形成了扇面,这种堆放方法,底部和坡面极易进入氧气,使矸石山自燃有了充分的供养条件;由于矸石山内部含有一定的煤炭,煤经风雨淋滤氧化后,其含氧量增加,着火点降低,当达到着火点时,煤也发生自燃。

而且矸石山本身的结构松散,空隙十分发育,透气性较好,也为矸石自燃的扩散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水文地质条件
矸石山附近无地表水体及河流。

地下水类型中对矸石山有影响的含水层主要是松散岩类孔隙水。

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沟谷内第四系洪冲积物中和矸石堆积体内的矸石孔隙水。

地下水位埋深较深,据工勘孔资料显示,水位埋深大于15m,地下水埋藏类型为潜水。

该含水层地下水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和沟谷短暂洪流,根据收集资料显示,矸石山中孔隙水大部分顺孔隙渗透入下部的黄土中。

总的来说,本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第二章注浆工程施工方案
目前,矸石山自燃火灾治理是一种新的工程类型,国家和相关部门也没有制定相关的规范和制度,主要是根据以往灭火经验和有关原理来制定灭火方案。

国内自燃矸石山灭火方法普遍采用注浆法。

此法是将注浆管打入矸石山中,通过泥浆泵将配制好的高碱性泥浆经注浆管压人燃烧区,利用泥浆中的水分急剧蒸发带走大量热量,使矸石迅速降温,凝固物充填矸石间的孔隙,形成稳定的封闭层,达到降温及隔氧作用。

同时泥浆中的碱性物质还起到固硫的作用。

第一节施工方案依据
1、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二地质队提交的《山西潞安环能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漳村煤矿矸石山(二期)火情勘查报告》。

2、山西潞安环能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漳村煤矿矸石山(一期)治理方案。

3、《煤矿安全规程》(2016年10月1日实施)。

第二节火灾治理方法的确定
矸石山火灾治理一般采用打孔注浆全充填法、分块割断注浆法、挖除火源法,地表覆盖阻断空气法等。

根据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二地质队提交的《山西潞安环能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漳村煤矿矸石山(二期)火情勘查报告》,圈定的高温异常区、着火区位于矸石山顶部,面积约17431m2,占矸石山总面积的
26.3%,占划定治理区范围的61.2%;高温异常区位于14线北部,面积6574m2,约占划定治理区范围的23.1%%;着火区约占划定治理区范围的38.1%。

%%%
高温异常区位于矸石山顶部,从1线一直延伸至13线中部,呈南北向展布,长约125m,宽约90m。

其间还存在一些相对低温区,如10线10-10(7.6℃)~10-13(4.2℃)、11线11-10(10.9℃)~11-13(6.7℃)、12线12-10(12.1℃)~12-14(6.4℃)、13线13-10(7.9℃)~13-14(7.6℃)一带为米测温相对较低的部位,但综合考虑地面分布情况,该部位正好位于矸石堆积斜坡地段,受地形影响,温度相对较低,但实际上位于南部正在燃烧的着火区范围内。

着火区位于矸石山南部地形相对较低,从14线一直延伸至27线,位于传送带漏斗下方铲车、推土机工作区南部阶台,长约130m,宽约120m,温度多>130℃。

其间存在一些相对低温区,如15线15-10(7.4℃)、15-11(9.3℃),16线16-9(8.6℃)、16-10(8.9℃)测温偏低,一带为米测温相对较低的部位,由于铲车及推土机在该区域场地内不断推送、堆积矸石作业,对下部着火矸石进行掩埋,造成米测温偏低。

但实际上位于南部正在燃烧的着火区范围内。

矸石山目前没有着火的部位主要位于矸石山东部边缘地段,为矸石不断推地段,为目前矸石自燃还没有延伸区域。

综上所述,本区由于火情严重,面积较大。

因此,结合本区火区范围广、深度大、着火层位多等特点。

本矸石山堆放厚度一般为40~50米,最大为72.27米,采用矸石山一期治理的成功经验,本次矸石
山灭火采用打孔注浆的方法,其原理是先将灭火材料加水制成灭火浆液,再将灭火浆液注入矸石山的内部。

在浆液接触到高温矸石后,通过水分的蒸发带走大量热量;灭火浆液中的固体则包裹在矸石表面或充填于矸石空隙之中,减少矸石与氧气的进一步接触,通过降温与隔氧两方面的作用,来达到灭火的目的。

孔深10m,地表下5米注浆隔断的方法进行,隔断层厚度按4~5米计算。

第三节火灾治理方案
一、火区治理范围
根据火情勘查报告,矸石山火区(治理范围)面积约28489m2,占整个矸石山总面积的43.03%;治理区内高温异常区和着火区位于矸石山顶部,面积约17431m2,占划定治理区范围的61.2%,其余为低温区。

但根据实际情况,除着火区需要治理外,矸石山内没有着火的范围、矸石山东部新堆放区及矸石山西部少量外围也考虑在本次治理范围,以免留下后患。

治理区范围即灭火钻孔布设范围,治理区面积约43600m2。

二、灭火孔的布设
根据漳村矸石山一期治理工程的成功经验,按一期治理的钻孔布置方案,共布设灭火孔59排,排距5m,孔距5m,呈网格状布置,共布设灭火孔1707个,设计深度为8~12m,平均为10m,设计总进尺约17070m。

三、矸石山孔隙体积和注浆量
根据漳村矸石山一期试验及计算,漳村煤矿矸石山未经过压实处
理,空隙率为15%,隔断层面积分别为43600m2,隔断层厚度为5m,经计算,本次灭火工程需要充填的隔断层空隙总体积为32700 m3。

浆液消耗率取值为15%,注浆浆液的结石率为80%,空隙充填率为80%,注浆量为30084m3。

四、注浆材料及浆液配比
主要有水、土、熟石灰等。

1、水:准备两个6m3的水罐为注浆提供用水,水源来自矸石山附近的消防水源中。

2、水、土、熟石灰用量
土采用当地黄土(配标准膨润土),石灰采用生石灰炼制后的熟石灰。

根据漳村煤矿矸石山一期治理的实践经验,注浆浆液为石灰泥浆,其水固比为2.0:1.0~1.5:1.0,固相比为(土: 熟石灰)为1:1~4:1(重量比),浆液配比按水固比2:1,石灰土比例1:4(重量比)计算:需要水27617吨,土10950吨(其中黄土7950吨,膨润土3000吨),熟石灰2738吨,在实际施工工程中,根据实际钻孔的注浆情况对配比进行调整。

在施工前,要首先进行浆液配比试验,以准确掌握不同配比浆液的干料含量、浓度、比重、结石率等参数。

五、注浆系统
注浆系统由料场、一级搅拌池、二级搅拌池,供水池、注浆泵、注浆管道、连接装置等组成。

按一般采空治理要求即可。

第四节施工工艺
本工程工艺流程见图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要确保施工设备和人员的顺利进场,保证水、电、路的畅通,临时建筑物的搭建工作。

蓄水池、搅拌池的修建、材料的储藏等工作。

一、灭火孔位放样
设计钻孔1707个。

用全站仪、经纬仪结合钢尺,根据图解坐标放在实地位置,在实际的孔位处用红色的木桩做标记。

漳村煤矿运输矸石设备压覆的钻孔位置可根据实地情况调整,其它钻孔误差小于0.5m。

矸石山灭火项目孔位测量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3°带投影,中央子午线为114°,高程系统采用 1954年高程基准。

执行国家标准《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

填写注浆孔放样验收书,放样后,经验收合格,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二、成孔工艺及技术要求
1、钻孔孔位及终孔深度
平整经常场地后,钻机进入孔位放样后的位置,严格按测量所放孔位打孔,由于条件限制,必须经技术部研究后方可移孔。

取得注浆孔施工通知书后方可开钻,所有钻孔开孔口径不得小于50mm,施工至指定深度后,经项目部验收合格后,准备下一步工作,以满足注浆的需要。

2、钻进方法
钻进时采用干钻或冲击钻进。

把花管(带孔的钻杆)送入孔底指定部位,利用自身坍塌封闭,不再进行浇筑,以便进行分层注浆。

3、钻孔质量要求
灭火孔不取芯,但应做好钻探原始记录,包括进尺、钻进日期、时间、机长及技术员签字、孔内地层情况;
施工中要记录好着火层位深度、火情等;
由于矸石山堆积物为松散层,要防止孔内坍塌、卡钻事故的发生。

4、原始记录质量要求
原始资料记录及时、正确、整洁、字迹清楚、端正、无涂改。

5、验收
在钻探成孔后,经项目部技术员签字方可终孔。

接受甲方及监理的监督检查。

三、注浆工艺及技术要求
1、注浆材料配制
(1)浆液配比按设计浆液配比进行,并随机抽查浆液的各项指标。

(2)原材料:水用水表或定量容器计量,膨润土按袋计量,黄土和熟石灰按重量计,并要求抽查土和熟石灰的重量。

(3)搅拌时间每次不得少于10分钟。

(4) 单孔平均设计注浆量约为17.6m3
2、注浆工艺
(1)施工顺序:先施工矸石山山顶中间钻孔,以确保热量和水蒸气向矸石山周围发散。

(2)对受注孔的钻探资料查阅分析,做出注浆情况的初步判断。

(3)若某一浓度浆液的注入量已达设计量的20%以上,而注浆压力和单位吸浆量无明显变化时,应调浓一级或两级灌注,在注浆后期泵压逐渐升高或吸浆量逐渐减小的情况下,不应改变其水固比。

(4)灭火孔注浆的质量是灭火工程材料销耗大小的关键,注浆过程要采用定量定压,孔口压力要小,每个孔每次注浆量要小于5方,并随时观测孔口情况,避免出现水蒸气爆炸现象。

(5)当注浆量过大时,采用间歇式注浆,
3、单孔注浆结束标准
(1)、单孔设计注浆压力应通过现场灌注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控制在0.2-0.3MPa左右。

(2)、在单孔注浆末期,泵压达到0.2-0.3MPa时,可结束该孔的
注浆施工。

(3)、当注入一定浆量,若出现地表裂隙大量跑浆时,也可结束该孔的注浆施工。

矸石山护坡施工方案
13
四、灭火效果监(检)测
灭火过程中和灭火工程结束后6个月内需要灭火效果监(检)测。

根据监(检)测结果分析判断灭火效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1、灭火过程中在高温区中间选择1条米测温测线,每5天测量一次,观察其变化,测量方法同米测温。

2、对施工的每个钻孔在终孔时,和注浆前进行两次检测,内容包括孔口温度及CO、H2S、CO2、O2等气体含量。

3、对留设的观察孔施工过程中,每5天进行一次检测,施工结束后6个月内10天进行一次,内容包括孔底、孔口温度及CO、CO2、H2S、O2等气体含量。

4、灭火工程结束6个月,进行火区复测,仍然采用米测温法。

分析是否存在火情。

5、检测仪器
米测温、孔口、孔底温度检测,使用中国地质大学研制生产的ⅠD590温度传感器。

气体监(检)测使用河南辉县生产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检测管。

具体方法为用双连球和采样球胆采集孔内气样,然后用多种气体检测器抽满气样,然后使用检测器中的气体匀速通过气体检测管,即可测得各气体的含量。

第三章施工组织方案
第一节计划工期
本灭火工程计划工期为在合同签定之日起,三个月完成野外施工,本次矸石山灭火工程工作包括测量放孔、浆站建设、钻探、注浆等工作,具体工期安排如下:合同签定后3日内进场开始施工,测量、矸石山放孔位、钻探和注浆野外工期70天,室内资料处理10天,报告编制10天,累计工期90天。

详见施工总体计划进度表(表3-1)。

第二节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能
为了加强施工管理,我单位中标后将组建“山西省第四地质工程勘察院漳村煤矿矸石山(二期)灭火项目部”,项目部由领导层、管理层、作业层三个层次构成。

领导层主要由项目经理、副经理、技术负责组成;管理层由管理部、生产技术部、材料部、生活部组成,作业层由地质组、测量组、注浆队、钻探施工队等组成。

各机构人员编制及职能见下表(表3-2):
1项目部:项目经理负责全面管理工作;副经理协助经理负责全面管理工作,主管钻孔施工、注浆,设计施工方案等,并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技术负责主管施工质量、贯彻技术方案的实施等。

2 管理部:主要负责行政外事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管理、统计预算、并负责施工现场安全保卫工作。

3 生产技术部:负责施工质量检查、施工人员及设备调度,组织协调各项目间关系。

矸石山护坡施工方案
施工总体计划进度表表3-1
16
4材料部:负责原材料或钻机零配件采购及物资调拔,对材料质
量负责。

并负责设备的定期保养、维修后的检查工作。

5 生活部:负责后勤生活保障。

6 地质组:负责地质调查、资料收集等。

7 测量组:负责控制测量、钻孔等。

8注浆队:负责协调注浆工作的顺利施工,保证注浆质量。

9 钻探施工队:负责钻孔、探井的施工,保证施工质量,按要求进行样品采集。

项目管理机构人员表表3-3
第三节施工用电
本项目钻孔施工及其它生产用电可通过漳村联系解决,并自备发电机供施工机台照明使用。

第四节施工机械设备
项目实施前,立即着手人员调配、设备检修及配件购置,所有人员及设备须在合同签定5日内陆续进场。

为完成本次施工任务,我单
位将调集先进的机械设备、仪器20余台套参加施工,主要有灵锐S82双频GPS接收机、防爆全站仪、经纬仪、XY-150型钻机、BW250水泵及笔记本电脑等仪器、设备(详表3-3、表3-4)。

第五节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利用当矸石山消防水,准备蓄水罐,采用管道和水泵往施工现场输水。

第六节施工便道
工程中每个钻孔都要修筑施工便道,必要时要请甲方帮助协调处理。

投入的主要勘察机械表表3-4
配备的主要试验/测量/检验仪器设备表表3-5
第四章施工保障措施
第一节质量体系及保证措施一、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检查施工工艺
组织措施
1.成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质量责任。

实行项目经理、
施工队长和班(组)长三级责任制度,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坚持质量一票否决制。

建立一个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管理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并推行及保证其正常运转,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2.建立高效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专职质量检查员、技术人员作为信息中心,负责搜集、整理、和传递质量信息给决策机构(项目经理部),决策机构对异常的情况信息迅速作出反应,并将新的指令信息传递给执行机构调整施工部署,纠正偏差。

形成一个反应迅速、畅通无阻的质量控制体系。

3.制定全面质量检查制度,实行技术总负责人、质检员和施工技术员三级检查监督。

4.针对具体项目制定质量标准及操作工艺,确定质量攻关项目。

5.选调具有丰富类似工程项目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和技术、管理人员投入本工程。

6.项目部每半月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针对工程出现的具体质量问题展开讨论,运用因果分析图,制定质量对策表,并跟踪检查实施效果以便进行下一轮质量改进。

技术措施
1.认真加强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严格按施工工序和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规程、技术质量标准施工。

制定操作工艺标准,并监督实施,以保证施工达到标准化作业。

2.严格执行我院制定的各项技术和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岗位
责任制,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单位的生命”,“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发展”的思想,树立牢固的质量意识。

3.下达生产作业计划的同时,编制各分项工程质量计划,并明确措施。

要正确处理质量与工期、质量与产值、质量与效益的关系,走质量效益的发展途径。

4.加强技术基础管理工作,认真执行图纸会审、方案措施编制、技术变更、技术处理、竣工资料、计量等技术基础工作管理制度。

5.开工前,施工管理人员和质量检查员必须认真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做好技术交流,施工中必须严格遵照设计、规范和规程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工程技术负责人或施工员应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勤指导、勤检查,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整改。

6.严格执行各级技术交底制度,即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员交底,施工员向班组交底,并书面记录存档备查。

7.坚持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各分项工程必须执行相应的技术操作规程,特殊情况必须经技术负责人批准。

8.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严格质量评定标准。

每道工序完成后,各班组应认真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做到上不清下不接;每一个分项工程完成后应在班组自检基础上由工程技术负责人组织质检工程师、施工员和班组长对该分项进行质量检验评定,再同现场质检员进行复核。

9.加强工种间配合与衔接,施工管理人员应事先研制出各分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