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前途问题

合集下载

79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革命的前途

79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革命的前途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识点15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革命前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反映党的领导集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

本期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社会。

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毛泽东指出:“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

”在党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混淆两个革命阶段性质的“一次革命论”和“二次革命论”的错误。

2009年多项选择题: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内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其中错误的有A.“毕其功于一役”B.“二次革命论”C.“无间断”革命D.中国革命分“两步走”【解读】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前途问题的内容。

新民主主义前途问题实行上就是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曾经有过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把中国革命过程中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割裂开来,只看到两者之间的区别,没有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要在两个阶段之间硬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二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主张把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即所谓“无间断的革命”,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把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种观点只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而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区别。

“二次革命论”和“一次革命论”的观点,都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客观发展规律。

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哪两次胜利和哪两次失败

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哪两次胜利和哪两次失败

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哪两次胜利和哪两次失败两次胜利:1927年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革命的火种,促进全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

两次失败: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

第二次失败应该是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长征。

一次革命论我国民主革命时期,“左”倾机会主义者的一种错误理论。

以王明等为代表。

他们反对中国革命有阶段之分,抹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区别,迷恋于所谓“毕其功于一役”,企图把社会主义革命和民主革命并作一步走,在民主革命时期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种错误理论,混淆革命的阶段和步骤,对革命事业危害极大。

“二次革命论”是指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经过一段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各种条件成熟后,再来进行一次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又称“万里长城论”。

[1]其主要观点是认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隔着一道“万里长城”,民主革命只能由资产阶级领导,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反对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和建立工农民主专政,要求无产阶级避免用“过分激烈的行动”吓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应有一个长久的停顿,反对立即向社会主义转变。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出现的一种对于中国革命性质、前途问题认识上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陈独秀。

早在1920年,陈独秀就提出:“由封建而共和,由共和而社会主义,这是社会进化的一定轨道,中国也难以独异”。

1923年4月和12月,陈独秀先后发表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和革命的资产阶级》、《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等文,正式形成了他的“二次革命论”的右倾理论观点。

陈独秀把五四运动后中国的民主革命当作辛亥革命一样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他认为这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若失去了资产阶级的援助,在革命事业中便没有阶级的意义和社会的基础。

同时,他认为中国工人阶级太幼稚,而资产阶级力量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什么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非资本主义的,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这已为中国近代历史所反复证明。

原因是多方面的。

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到达社会主义前途,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资产阶级性质的人民民主革命。

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胜利的事件是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府的覆灭。

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而1949年建国初期,当时只是完成了反帝和一部分反封的任务,因为当时中国尚有未解放地区,并且封建土地所有制也并没有完全废除。

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时间应该是1956年底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时。

当时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完成,开始迈进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论中国革命的前途

论中国革命的前途

《论中国革命的前途》---------斯大林《论中国革命的前途》斯大林1926年11月30日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中国委员会会议上的演说,全文约8400字。

1926年12月10日刊载在《共产国际》杂志第13期上,1946年后收入《斯大林全集》第8卷。

1926年,中国革命形势急剧发展,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军阀斗争胜利进展,与此同时,统一战线内部,国民党和共产党争夺中国革命领导权的斗争日益尖锐。

1926年3月,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1926年5月,又提出“整理党务案”。

形势的发展给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重大问题,如工农运动的问题,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革命武装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要求中国共产党作出决断,要求共产国际作出回答。

为此,共产国际于1926年11月22日至12月16日召开第七次扩大会议,专门研究中国革命问题。

会上,斯大林、布哈林、谭平山、罗易等分别就中国革命问题作了报告。

斯大林在《论中国革命的前途》的演说中,就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未来政权的性质、中国农民问题、中国革命斗争形式等一系列根本问题作了原则的阐述(1)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斯大林指出,中国革命不是俄国1905年革命的翻版,除1905年革命的一般特点外,中国革命还有它自己的独有的特点。

这些特点是:中国革命既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是把自己的锋芒指向外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的民族解放革命,和外国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作斗争的问题,不能不在中国革命中发生重大作用,这就使中国革命和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直接连结起来;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极端软弱,它比1905年时期的俄国资产阶级软弱得多,中国革命的倡导者,中国革命的领袖,必不可免地要由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担任。

(2)关于中国未来政权的性质,斯大林认为,在民族解放运动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革命的政权的性质,大体将类似俄国1905年时的那种政权,即无产阶级和农民民主专政之类的政权,然而有一个差别,这主要将是反帝国主义的政权,将是中国走向非资本主义发展,或者更确切地说,走向社会主义发展的过渡政权。

谈谈中国近代以来革命问题

谈谈中国近代以来革命问题

说说中国近代以来的民主革命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根据大多数学者的见解),中国在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下逐步走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里要特别解释一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一半是半殖民地,那另一半呢?应该就是半独立。

而所谓半封建主义是相对于完全封建主义而言的,同样的,一半是封建主义,另一半就是资本主义。

“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这个概念描述的正是当时我国主权和社会经济状态情况。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我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就明确了,一个就是争取民族独立,即解决半殖民地的问题;另一个就是人民解放,也即解决半封建主义的问题。

那么民主革命的定义就明确了:首先民主革命的任务的实现民主独立和人民解放,其次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再者民主革命的前途是资本主义共和国。

但正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各种弱点,领导民主革命的任务就历史性的落在了中共身上。

鸦片战争爆发后,列强的坚船利炮用暴力敲开了旧中国的国门。

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我国的近代以来的历史是一部血泪史,更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现简要梳理一下1840年以来,各种社会力量所进行的运动、起义和斗争:首先,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它的失败表明旧式的农民运动已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

过早的、严重的封建专制主义、小生产者的狭隘思想和宗教迷信,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三大主因。

再一农民阶级并不是当时社会的先进阶级,其主要表现在他没有科学的思想武器为指导。

某愚见,天平天国运动在一定意义上讲,并不能算上是一场革命,它与自陈胜吴广起义以来的各起农民运动并无太多不同之处,从其政权性质、建制等猜测,假如太平天国成功的推翻了清廷,那么其后来建立的仍旧会是一个封建王朝,尽管洪仁玕《资政新篇》已有点儿资本主义的意思,再退一步讲即便建立起的政权有资本主义政权的意思,可帝国主义列强会甘心让其成长并强大起来吗?假如,清廷末期,没有各帝国主义的掺和,那么太平天国运动就无异于刘邦的汉军、朱元璋的红巾军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问题实际上是怎样处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两者的关系问题,中国革命的现在阶段和将来阶段的关系。

毛泽东根据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即在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基础上,使革命继续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两者的关系是:两个革命阶段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

同时,两个革命阶段又有紧密衔接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部结果是: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其中社会主义因素起着决定的作用。

因此,中国革命将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而不经过资本主义阶段。

总之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只有认清两者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中国革命两步走

中国革命两步走

中国革命两步走一、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含义。

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为社会主义革命。

两者不能同时进行,也就是说,不能把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合并在民主革命任务之中一起完成;中国革命必须先进行民主主义革命,然后发展到社会主义革命,其前途是社会主义。

二、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缘由。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经过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的。

近代的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

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就是推翻压迫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由于它们的力量异常强大,中国革命的任务也因此而异常艰巨。

如何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便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严峻课题。

农民阶级所受的灾难深重且人数众多,是革命的主力军,但受落后生产方式的制约,它不能领导中国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就是有力的证明。

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深受三座大山的束缚、压迫和欺凌,因而有革命要求,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妥协的一面,城市小资产阶级也具有过于分散和往往动摇的特性,所以它们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就是明证。

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重任落到了无产阶级的肩上,但中国无产阶级人数少、力量弱,光靠一个阶级不可能完成中国革命。

所以,就要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农民占国家总人口的80%以上。

因此,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取得农民的支持,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而要调动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就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保存农民的小土地所有制。

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重要动力,是无产阶级必须联合的力量,况且在半殖民地的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不利于帝国主义,而有利于中国人民”,那么中国无产阶级在领导中国革命时,就不能过早地消灭他们,不能过早地实现公有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
革命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走向社会主义而非资本主义,所以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革命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可以简单记为:工农城小和民资)革命对象:帝国主义——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封建主义——主要对象,封建主义势力不断压迫民众,剥削民众故而成为我们的革命的主要对象。

官僚资本主义——对象之一,在这里学生们要区分中国的资本主义分为两种: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而民资是我们革命的动力之一,官资是我们革命的对象之一,因为中国的官资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掌握关于国计民生的行业,借此大发横财压迫中国民众,故成为我们的对象之一。

1、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1、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1、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纲领。

答:毛泽东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同时,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纲领,作为贯彻执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1)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是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这一纲领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的集中体现。

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特点是:①“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人们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②“政体”是指政权的构成形式,就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什么形式来组织政权机关。

与新民主主义国体相适应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③新民主主义政治既与欧美式的三权分立有本质区别,又与苏联无产阶级苏维埃制度不同,是一种带有过渡性质的国家形式,其前途是社会主义。

(2)经济纲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具体说来:①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农民问题,首要的是土地问题。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主要内容,而且也是解放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现代化的一个必要步骤。

②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也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官僚资本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性质,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与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从而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基础。

③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实际上是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1)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我们前面已经说了,新旧民主主义的根本区分标志是看领导权掌握在谁手里,但是革命的性质不是看领导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而是看革命的前途和任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

所以它的前途是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民主共和国。

那么我们就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归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这里需要弄清楚的就是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但是,辛亥革命还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此基础上,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并获得了民族独立,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任务,所以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2)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前途是社会主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什么是纲领?纲领就是一个政党的一面旗帜。

旗帜树在那边是要给人看的。

所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旗帜鲜明,突出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下面我来看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到底有哪些。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这些内容前面我们已经讲过,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

第一,国体。

什么是国体?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

这里很清楚,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是基础,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它反帝反封建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这从我们的国旗上可以反映出来。

我想我们小学时候就应该讲过,我们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的含义。

最大是共产党,旁边四颗就是联合执政的四个阶级,四星拱卫一星,就是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各个阶级联合执政。

这就是我们的国体。

中国革命两步走

中国革命两步走

中国革命两步走一、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含义。

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为社会主义革命。

两者不能同时进行,也就是说,不能把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合并在民主革命任务之中一起完成;中国革命必须先进行民主主义革命,然后发展到社会主义革命,其前途是社会主义。

二、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缘由。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经过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的。

近代的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

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就是推翻压迫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由于它们的力量异常强大,中国革命的任务也因此而异常艰巨。

如何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便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严峻课题。

农民阶级所受的灾难深重且人数众多,是革命的主力军,但受落后生产方式的制约,它不能领导中国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就是有力的证明。

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深受三座大山的束缚、压迫和欺凌,因而有革命要求,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妥协的一面,城市小资产阶级也具有过于分散和往往动摇的特性,所以它们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就是明证。

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重任落到了无产阶级的肩上,但中国无产阶级人数少、力量弱,光靠一个阶级不可能完成中国革命。

所以,就要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农民占国家总人口的80%以上。

因此,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取得农民的支持,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而要调动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就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保存农民的小土地所有制。

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重要动力,是无产阶级必须联合的力量,况且在半殖民地的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不利于帝国主义,而有利于中国人民”,那么中国无产阶级在领导中国革命时,就不能过早地消灭他们,不能过早地实现公有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革命前途

革命前途

革命前途:“行向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近代社会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同时也决定了中国革命发展前途的复杂性。

中国革命的发展前途究竟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或是其他什么主义,这是每一个革命者无法回避的问题。

特别是党的主要领导者,在策划和制定革命方略及革命纲领之时,是无法在革命前途问题上保持沉默的。

如果说其他领导者还可以不急于表态的话,那么党的主要领导者不表态似乎就没有理由了。

所以,陈独秀在担任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期间,对国名革命的发展前途,进行了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探索。

尽管他的分析和表述不可能都经过深思熟虑,但是,他他所得出的基本观点仍不失为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观的思想萌芽。

一、理性思考,推断中国国民革命的发展前途陈独秀虽然是以强烈的救国救命思想投身于中国革命的,但是他与其他革命青年一样,对于如何革命以及革命的前途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当时仍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在五四运动以前,陈独秀以其开明的思想和激进的态度,痛斥国内封建帝政之陈腐,大倡近世域外之文明,急切的渴求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然而,包括辛亥革命在内的无数次革命运动都先后失败了,幻想中的资产阶级东喝过仍然还是幻想,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特别是经过五四运动以后,陈独秀的世界观开始发生转变。

从此,他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武器,继续探索未来中国的发展轨迹。

1920年,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陈独秀,改变了以前单纯揭露现实社会黑暗而仰望西方文明的幼稚性,开始理智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学说,分析和探索中国社会的发展前景。

他在分析了世界发展趋势之后认为:“由封建而共和。

由共和而社会主义,这是社会进化一定的轨道,中国也难以独异的。

现在虽说是共和失败了,封建制度恢复了势力,但是世界潮流所趋,这封建主义得势,也不过是一时现象,我以为即在最近的将来,不但封建主义要让共和,就是共和也要让社会主义。

”由此可见,陈独秀已经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及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即所谓时代潮流,他若到来,是不可以人力抵抗的。

中国近代史第四章

中国近代史第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
(1)促使欧洲走向衰落,而美国、日本作 为世界大国兴起。 (2)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的 基础上 ,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即凡 尔赛——华盛顿体系。 (3)从反面促进了各国人民的觉醒及其革 命运动的高涨。 (4)对中国而言,大战结束后, 英国势力又卷土重来,日本对中 国的威胁越来越大。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 运动的结合
1、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论争 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主要有三次 大的论争。
马克思主义者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无政府主义者之间的论战,其结果: 一是使许多并不了解社会主义的人也转 而信仰社会主义。 二是帮助倾向社会主义的进步分子划清 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界限,科学社会 主义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
2、十月革命推动中国先进分子转向
第一,认识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
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第二,新生的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和以平 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中国的先进分 子向往社会主义。
第三,十月革命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
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
必试 是看 赤将 旗来 的的 世全 界球 。,
正因为如此,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 中国人民既要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艰巨性, 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又要充分认识 十月革命后有利的国际环境,树立敢于斗 争、敢于胜利的信心和勇气. 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历史,尤其 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新民主 主义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就 是在上述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 下展开的。
2、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在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 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至9日在斯莫尔尼宫召 开了全俄工农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选出了临时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它宣告了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历史不能割裂: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不能割裂: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不能割裂: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者:曹普来源:《前线》2013年第12期历史不能割裂,也不容割裂。

如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作一株参天大树的话,这棵大树的种子是毛泽东那一代共产党人种下的,萌芽、滋长、培育,并经受住严酷的风雨洗礼,终于在今天开花结果。

改革开放前的探索,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进行的,探索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毛泽东的全部奋斗和未竟事业,正在今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推进中结出丰硕之果。

从“上下篇”到“两步走”:毛泽东领导确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对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设计,概括说来,就是整个中国革命必须分“上下篇”、必须分“两步走”。

1930年5月,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即指出:“我们的斗争目的是要从民权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

” 1935年12月,在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他说:“中国革命的现时阶段依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而“在将来,民主主义的革命必然要转变为社会主义的革命。

何时转变,应以是否具备了转变的条件为标准,时间会要相当地长” 。

1937年5月,在延安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阐述中国革命前途问题时,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上下篇”的思想。

他说:“我们是革命转变论者,主张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方向去”,在中国革命这篇大文章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

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是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条件”,“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 。

1939年底至1940年初,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作了更加明确完整的论述,指出:中国现时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什么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新的民主革命不同于社会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的革命范畴,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在政治上寻求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对抗共同的敌人;它希望建立一个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阶级的联合独裁政权,而不是无产阶级的独裁政权。

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其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改革小生产私有制。

2.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新的内容和特点,集中于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紧密相连的,资产阶级专政不应穿插在中间。

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作文章的第一部分和下一部分。

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中国革命的历史特征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分为两个步骤: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第一步是民主革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建设新的民主社会。

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4.革命前途问题上的错误表现:(1)一次革命论:在党的历史上,“左”倾教条主义的“一次革命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而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主张把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任务放在民主革命阶段来完成,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时,也反对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实行“左”的政策,使中国革命蒙受了重大损失。

(2)二次革命论:右的“二次革命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而没有看到两个革命阶段的联系,主张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将来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放弃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同样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损失。

1920年蔡和森对事关中国出路“大要”问题的主张

1920年蔡和森对事关中国出路“大要”问题的主张

1920年蔡和森对事关中国出路“大要”问题的主张1920年8月13日、9月16日,远在法国巴黎南郊蒙达尼县城的蔡和森,两次写信给毛泽东,对事关中国前途的几个“大要”问题,谈了他的认识和主张,留下了宝贵的思想精华。

两封信的写作背景蔡和森,湖南双峰县人。

1895年5月30日生于上海。

复姓蔡林,名和仙,字润寰,号泽膺,学名彬,又名和森。

1913年秋,蔡和森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

该校前身为南宋时期张?虼窗斓某悄鲜樵海?同岳麓书院隔湘江相望,1903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1912年和1914年相继改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由于辛亥革命的影响,该校采取了一些较为开明的措施,特别是先后聘请了一批学识渊博、思想进步、品德高尚的教师,如杨昌济、方维夏、王季范、黎锦熙等。

与此同时,包括毛泽东、张昆弟、罗学赞、萧子升等在内的一批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也纷纷考入一师。

在一师学习期间,蔡和森同毛泽东结为挚友。

1915年秋,蔡和森考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文史专科,1917年6月毕业。

期间,他经常与同在长沙的毛泽东、张昆弟、罗学赞等一起谈论国事、湘事和抱负等,一起接受新文化运动的熏陶。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同年冬,蔡和森与毛泽东、萧子升等商议发起组织学会,蔡和森主张以“新民”为会名,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1918年4月14日,新民学会在长沙岳麓山脚下的刘家台子蔡和森家宣告成立。

同月17日,新民学会到警署登记备案。

该会章程规定:“本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

”并规定了会员必须遵守的“各规律”:“一,不虚伪;二,不懒惰;三,不浪费;四,不赌博;五,不狎妓。

”1926年,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一文中写道:“新民学会,为一部分中等学生所组织”,它“注重新青年,并努力社会运动,此会二、三十人”。

它是五四时期中国最早的新型社团之一。

新民学会成立不久,为了向外发展,不少会员从1918年夏起积极参加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革命前途问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完成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必须依靠革命手段.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和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第二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以区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资本主义的社会为目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由物产阶级领导的,直接目的是建立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和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它的前途是使中国走向社会主义。

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而导致旧民主主义的失败。

而新名主主义革命也只是走完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步,中国革命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到社会主义革命,最终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因此,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实际是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这一崭新的论断,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高度概括,也是对中国共产党80年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它从根本上揭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及其产生的规律。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结晶和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最显著最集中的体现。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当马克思主义在欧洲诞生的时候,中国于鸦片战争后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当马克思主义在欧洲和北美工人运动中传播的时候,中国人正在向西方国家寻求资产阶级革命的道理。

中国人不知道马克思主义,可是马克思恩格斯却关注着中国。

我们从马克思的《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鸦片贸易史》,以及恩格斯《波斯和中国》、《俄国在远东的成功》等文章中,都可以感受到年轻的无产阶级解放新理论的创造者们对中国人民命运的关怀、同情和期待。

这是鸦片战争以后的第一个80年。

可是,当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以后,当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把马克思
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以后,中国的面貌,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这就是共产党成立以后的80年的光辉历史。

在这80年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里程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