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运动基本知识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知识分享

合集下载

排球比赛规则了解比赛中的犯规和判罚

排球比赛规则了解比赛中的犯规和判罚

排球比赛规则了解比赛中的犯规和判罚排球是一项以团队合作为基础的运动,其中规则和犯规对于比赛的公平性和秩序至关重要。

在排球比赛中,了解比赛中的犯规和判罚是每个运动员和裁判员都需要掌握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排球比赛中的常见犯规和判罚,并解释其对比赛的影响。

一、发球区在排球比赛中,一方队伍的发球员在发球时必须站在发球区内,并且在发球后可以自由移动。

如果发球员在发球时并未站在发球区内,或者在发球后没有离开发球区,裁判员将判定为发球犯规,对方队伍将得到发球权。

二、发球在发球过程中,发球员需要满足一些规定。

首先,发球员必须站在发球区后面,并且将球从手上抛起而不是直接击打。

其次,发球时,球必须完全越过网并且落入对方场地内,否则将被判定为发球错误。

此外,发球时,发球员不得踏足发球区外的地面,否则将被判定为越位犯规。

三、触网在排球比赛中,球员在比赛进行中不可以触碰或者交叉球网,否则将被判定为触网犯规。

触网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进攻时,球员在攻击球时触碰球网;2. 防守时,球员在扑救球时触碰球网;3. 接发球时,接发球员触碰球网。

触网犯规会导致对方得分,并且触网球员所在的队伍将失去发球权。

四、两次连续触球在排球比赛中,一名球员不允许连续两次触球。

这意味着当球员接到一次传球后,他必须将球传给另一名队友,然后才能再次触球。

如果一名球员连续触球,裁判员将判定为两次触球犯规,对方将获得得分并得到发球权。

五、位置轮换排球比赛中,球队需要按照规定的位置轮换制度进行比赛。

每支球队在开始比赛时,必须按照特定顺序站在场地上的固定位置。

当轮到一支球队获得发球权时,球队中的每名球员需要顺时针移动到下一个位置。

如果球队在位置轮换时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将被判定为位置犯规,对方将得到得分和发球权。

六、越位在排球比赛中,球员在进攻过程中不可以越位。

越位指的是球员在对方发球过程中,站在前排的位置碰触到对方场地前排的球员或者越过球网进攻。

如果球员在进攻时越位,裁判员将判定为越位犯规,对方将得到得分和发球权。

排球比赛规则及裁判法

排球比赛规则及裁判法

排球比赛规则及裁判法排球是一项团队运动,通常由两个由6名球员组成的队伍进行比赛。

下面将介绍排球比赛的规则及裁判法。

一、比赛规则1.1比赛场地与装备:排球比赛场地为长方形,长18米,宽9米,中间有一根高2.43米的网将场地分为两个对称的部分。

球场上除了网外,还会有边界线、中心线、攻击线等线条。

比赛双方必须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和运动鞋。

1.2比赛人员与队员位置:每队可派出最多12名球员,分为两个位置,前排和后排,每方6名球员。

前排球员通常负责防守和攻击,后排球员则负责传球和组织进攻。

1.3比赛流程:比赛始于发球,首先由发球方在自家场地发球,对方接发球并发起进攻,双方通过扣球、传球、扑救等技术交锋,争夺得分。

每次发球后,球将在进攻或得分结束后转换给对方。

1.4得分规则:得分者将得到一个得分,并换发球权,获得一方在规定局分达到预设分数(通常为25分)后获得胜利。

如果双方都得到了相同的分数(通常是24比24),比赛将进入延长赛,需要在两分之差下获得胜利。

1.5替补规则:替补球员可以在比赛任何时候替换现场球员,每队有限次数的替补次数。

二、裁判法排球比赛中有多名裁判员负责裁判,在比赛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1球场内裁判员:球场内裁判员主要有以下几名:-主裁判:负责公平地掌控整场比赛,做出最终决策。

-第一副裁判:跟踪球场边界和中心线的位置,同时控制替补球员入场,并确认发球方。

-第二副裁判:分析进攻线,并记录得分和得分方。

2.2线判:线判负责判断底线和边线上球是否在界内或界外。

通常有四名线判,两名对各自队伍负责的线判在场地两侧,一名在底线处,一名在中线处。

2.3技术代表:技术代表负责使用技术手段(如慢动作回放)来确认争议性判决。

他们根据需要向主裁判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建议。

2.4裁判决策:裁判员应该了解并准确地执行国际排球联合会制定的规则。

他们需要及时、公正地做出判决,并根据规则和比赛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

裁判员应该具备良好的判定技能、快速反应和决断力。

排球比赛规则了解比赛中的各项判罚

排球比赛规则了解比赛中的各项判罚

排球比赛规则了解比赛中的各项判罚排球是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具有激烈的比赛节奏和高度的技术含量。

为了维护比赛的公正性和顺利进行,排球比赛设立了一系列的规则和判罚。

了解这些规则和判罚,不仅有助于运动员提高竞技水平,还能够更好地观赏比赛。

本文将介绍排球比赛中的各项判罚,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发球判罚发球是排球比赛中最基础的技术动作之一,也是比赛开始的方式。

在发球过程中,如果运动员违背了规则,判罚方式有以下几种:1.发球失误:当运动员在发球时超过规定的时间,或者将球发出界外,被判为发球失误。

在比赛中,发球失误会直接让对方得到一分,并重新发球。

2.发球违例:当运动员在发球时踩踏发球线、脚后跟踩踏着地线、或者未将球从手掌或指尖上发出,被判为发球违例。

在此情况下,对方得到一分,并重新发球。

二、球场判罚排球比赛场地设有限定区域,运动员在比赛时需要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违反球场规则,判罚方式如下:1.足线违例:当运动员在比赛时脚踩越界线或者站在界外发球,将被判为足线违例。

在此情况下,对方得到一分,并重新发球。

2.碰线违例:当运动员在比赛时触碰中线或者边线,将被判为碰线违例。

在此情况下,对方得到一分,并重新发球。

三、接发球判罚接发球是排球比赛中的关键技术,对于比赛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运动员在接发球过程中违反了规则,判罚方式如下:1.传接失误:当运动员接球或传球出现过早或过迟、两人同时出手、三人以上触球等传接失误行为,被判为传接失误。

在此情况下,对方得到一分,并重新发球。

2.接触违例:当运动员在接发球中以不正当的方式进行触球,例如用掌心、肘部、双手震击等方式,将被判为接触违例。

在此情况下,对方得到一分,并重新发球。

四、犯规判罚排球比赛中存在一些行为被认定为犯规,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阻挡犯规:当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阻挡动作中违反规则,如触网、长时间占用对方半场、接连两次阻挡等,将被判为阻挡犯规。

在此情况下,对方得到一分,并重新发球。

排球比赛规则了解比赛中的罚分判罚

排球比赛规则了解比赛中的罚分判罚

排球比赛规则了解比赛中的罚分判罚在排球比赛中,了解比赛规则及罚分判罚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规则能够帮助选手和观众更好地理解比赛的进行,而熟悉罚分判罚可以让比赛更加公平且有秩序。

本文将介绍排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和常见的罚分判罚情况。

一、排球比赛基本规则排球比赛是由两队进行对抗的,每队由六名选手组成。

比赛开始前,裁判员通过抛硬币决定哪个队发球。

得到发球权的队在每局比赛开始时进行发球。

比赛中,球经过网并落在另一方场地内,则得分并保持发球权。

若没有落在场地内,则对方得分并转换为发球方。

在排球比赛中,每局比赛的得分上限为25分,必须要有两分的差距才能获胜。

若出现24平,则比赛进入“对决”局,此局的得分上限为15分。

二、罚分判罚1. 发球犯规在发球过程中,如果选手的脚跨越了发球线或者球场以外,则会被判发球犯规。

此时,对方球队将获得得分并转换为发球权。

2. 接发球犯规接发球后的传球出现以下情况,将被视为接发球犯规:- 两名或以上的球员同时触碰球- 接发球携带球过长时间- 接发球使用非合法动作,如拦网对方得分并转换为发球方。

3. 进攻犯规在进行进攻时,以下情况将被视为进攻犯规:- 攻击动作时接触网- 攻击动作时超过该球员所在位置的空间- 使用不合法的攻击动作,如二传攻击、背对攻击等对方得分并转换为发球方。

4. 防守犯规在进行防守时,以下情况将被视为防守犯规:- 防守动作时接触网- 防守时踩越中线- 防守时使用非合法的动作,如拦网过界等对方得分并转换为发球方。

5. 控制球违例控制球违例是指运球员在接球、传球、盘球或攻球时,没有将球完全控制在手中。

此时,对方得分并转换为发球方。

6. 位置违例在比赛中各个位置之间有一定的限制。

如果球员不在其规定的位置上,则会被判位置违例,对方得分并转换为发球方。

7. 裁判员指定裁判员可以根据比赛情况在发球或得分之后给予球队额外的罚分惩罚。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球队违反了竞技道德或规则精神的情况下。

排球比赛规则解读排球比赛中的各项规则和裁判判罚

排球比赛规则解读排球比赛中的各项规则和裁判判罚

排球比赛规则解读排球比赛中的各项规则和裁判判罚排球比赛规则解读 - 排球比赛中的各项规则和裁判判罚一、比赛规则概述在排球比赛中,各个队伍通过控球、传球、进攻和防守等技术动作,以得分为目的争夺胜利。

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有序性,排球比赛设立了一系列的规则和裁判判罚。

二、比赛前的准备1. 球场及设施:排球比赛场地为长方形,由两个压缩空气填充的球场分隔开,场地上划有各种线条以界定比赛区域。

2. 球:排球是一种圆形、可压缩的球,由皮革或合成材料制成,重量和尺寸有规定标准。

三、比赛规则1. 双方队员:每支队伍由6名队员组成,可以进行替补。

2. 比赛目标:比赛的目标是以获得更多的得分来赢得比赛,在每个局中以先达到或超过25分,并以至少领先2分结束局。

3. 开局及得分:由发球队起球,发球队发球得分或收球方防守失误时,发球方得一分,两队轮流发球直到比赛结束。

4. 交替进攻:每个队伍在获得发球权后,通过进攻球将球传达到对方场地,进攻过程中应遵守传球规则。

5. 接发球、传球和进攻规则:传球时,界内传球不限次数,但每传球一次,球员不能连续两次触球。

进攻时,球员不能踏越球网,球在进攻过程中不得出界或触碰天花板等。

四、裁判判罚1. 球进出界:如果球完全落在边线上,被判定为进界,球全部落在界外则被判定为出界。

2. 接发球规则:接发球时,接球员的脚不能踩在场地之外,也不能越过中线。

若接发球时发现违例,对方得分。

3. 犯规罚分:如发球违反规则、球场上出现违规动作或言语,裁判员将对犯规方作出判罚,并对对方队伍判分。

4. 争论和投诉:球员或教练对裁判判罚有异议时,应在不影响比赛进行的前提下,通过正当途径提出争论或投诉。

五、排球比赛的注意事项1. 尊重裁判判罚:在比赛中,球员和观众应尊重裁判的判罚,不得有不当言行。

2. 准备充分:参赛队员在比赛开始前应进行必要的身体热身运动,确保比赛时状态良好。

3. 团队合作:排球比赛是一项团队比赛,队员之间需要密切合作配合,共同达成比赛目标。

排球竞赛知识点总结

排球竞赛知识点总结

排球竞赛知识点总结一、排球比赛的规则1. 比赛场地:排球比赛场地为矩形的场地,长宽比为9:18,场地上方保持有一定的高度,防止球员攻击球员的手臂伸出这高度。

场地分为两个相等的正方形,中间有一条标志线将场地分为两半。

2. 比赛规则:在排球比赛中,每个队伍由六名球员组成,其中一名队员为接应。

每个球队有三次发球机会,球员可以在任何位置发球,但要在发球线后。

每局比赛的胜利条件是分别达到25分,并且领先对手2分以上。

如果比赛进行到第五局,第五局为决胜局,胜利条件是分别达到15分,并且领先对手2分以上。

二、排球比赛的技术要点1. 发球:排球比赛中的发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球员需要掌握多种发球技术,例如直线发球、弧线发球、跳发球等,并且要善于观察对手的位置和移动轨迹,选择合适的发球方式。

发球时要注意控制球的力度和方向,力求让对方难以接球。

2. 传球:在排球比赛中,传球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

球员需要使用正手传球、反手传球等多种传球技术来接住对方发出的球,并将球传给队友。

传球要求准确、稳定,而且要在紧张的比赛环境下保持冷静。

3. 扣球:扣球是排球比赛中最具观赏性的技术环节,也是得分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球员需要在空中稳定地将球击打到对方场地上,尽量选择对方没人守盖的位置。

此外,球员还需要掌握不同的扣球技术,如正手扣球、反手扣球、削球等。

4. 拦网:拦网是排球比赛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球员需要根据对手的传球和扣球姿势,准确地站位并在合适时机起跳,利用手臂的力量将对方的进攻球拦回对方场地或者将球直接挡回对方场地。

成功的拦网不仅可以挡住对方的攻势,还能为己方队友制造机会。

5. 组织进攻:在排球比赛中,组织进攻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

球员需要能够在比赛中观察对手的站位和动作,及时地调整自己的站位和传球方向,为队友创造出机会,提高得分的机会。

三、排球比赛的战术1. 进攻战术:在排球比赛中,进攻战术是非常重要的。

球员需要分析对手的站位和传球方向,及时调整自己的站位和传球方向,创造出最佳的进攻机会。

排球竞赛规则的知识点总结

排球竞赛规则的知识点总结

排球竞赛规则的知识点总结排球是一项受欢迎的比赛项目,每年吸引数以百万计的观众和运动员。

排球比赛严格遵循一系列规则和规定,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排球竞赛规则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比赛的进行和判决。

一、比赛场地和设备1.1 比赛场地:排球比赛通常在室内或室外进行,场地呈矩形,长宽比为9:18米。

前场和后场分别由前排和后排组成,可进一步分为相应的左边和右边。

1.2 网高:正式排球比赛的比赛网高度为女子2.24米,男子2.43米。

1.3 排球:标准比赛用排球为圆形,周长约66-69厘米,重约260-280克。

1.4 球场标志:球场应标有中线、中心点、攻击线和边界线,以方便运动员和裁判员识别。

二、竞赛人员2.1 球员:每队可派出6名球员上场,其中一名球员为队长。

球员可根据不同位置进行替换。

2.2 教练:每队可派出一名主教练和若干名助教,主教练有权在比赛中进行赛前指导和替换决策。

2.3 裁判和计分员:比赛需要由一名主裁判和若干名副裁判组成,另外还有计分员和技术统计员负责计分和数据统计。

2.4 观众和工作人员:比赛场地还需有一定的观众席和工作人员,负责安全和秩序维持。

三、比赛规则3.1 比赛形式:排球比赛一般为3局2胜制,要求赢得两局的球队获胜,每局先得25分胜出。

3.2 开场和换场:比赛开始时,双方球队各站在自己的场地,每局结束后双方换边。

3.3 发球和接发球:比赛开始时由一方发球,之后交替发球。

发球需要站在发球区内,并遵守规定的发球次序和动作。

3.4 球传和进攻:球传要求技巧娴熟、稳定可靠;进攻则需要选手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打法和角度。

3.5 防守和盯人:排球比赛强调团队合作,每名球员都需要在场上扮演特定的防守和盯人角色。

3.6 替补和替换:比赛中运动员可根据规定进行替换,但次数和方式受到一定限制。

3.7 犯规和判罚:比赛中存在一系列犯规行为,如触网、踏线等,裁判会根据规则进行适当的判罚。

排球竞赛规则裁判方法

排球竞赛规则裁判方法

1
排球竞赛规则随着比赛实践和运动技术的发展 不断演变。
2
在排球比赛中,随着队员的身高、体能和技术 水平的提高,规则逐渐向着鼓励进攻、增加比 赛观赏性的方向发展。
3
在国际排球联合会(FIVB)的推动下,排球规 则也进行了多次重大调整和修改,以适应世界 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02
排球竞赛裁判方法
排球竞赛裁判方法简介
排球竞赛规则内容
排球比赛的场地要求平坦、无障碍物、无危险物,场 地界线宽度不得超过5厘米。
得分规则:每局比赛中的得分方可以获得发球权,并 由上一局的胜方先发球。
比赛分为5局,每局比赛时间为25分钟,局间休息时 间为1分钟。
犯规规则:队员在比赛中犯规将被判罚,犯规包括阻 挡、过网击球、发球犯规等。
排球竞赛规则的演变
比赛规则
02
排球竞赛裁判方法实际应用中,比赛规则需明确、清晰,以便
裁判员准确理解和执行。
工作程序
03
排球竞赛裁判方法实际应用中,工作程序需规范、科学,以便
裁判员能够高效、准确地指导和判罚比赛。
排球竞赛裁判方法的演变
历史发展
排球竞赛裁判方法经历了多次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排球运动的发 展和变化。
影响因素
排球竞赛规则裁判方法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排球竞赛规则 • 排球竞赛裁判方法 • 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方法的互动关系
01
排球竞赛规则
排球竞赛规则简介
排球竞赛规则是排球比赛的规范和标准,用于保证比赛的公 平性和规范性。
排球竞赛规则主要包括比赛的场地、设备、队员、比赛时间 、得分、犯规等方面的规定。
排球竞赛规则是裁判方法实施的基础和依据,裁判方法则 是对排球竞赛规则的具体执行和操作,两者紧密相连,缺 一不可。

排球比赛中的比赛规则和裁判执法

排球比赛中的比赛规则和裁判执法

排球比赛中的比赛规则和裁判执法排球是一项受欢迎的球类运动,其比赛规则和裁判执法对于比赛结果的公正和公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排球比赛中的比赛规则和裁判执法的相关内容。

一、比赛规则1. 比赛场地与装备排球比赛通常在一个长方形的场地上进行,分为两个半场。

场地长度为18米,宽度为9米,两侧设有触地线。

除此之外,还需要准备一架高3.05米的排球网。

2. 比赛参与人员排球比赛通常由两支队伍进行,每队由6名球员组成,其中一名为队长。

每队可以有若干名替补球员,但只有12名参赛球员可以上场。

3. 比赛的规则和得分方式排球比赛的目标是通过将球发向对方场地,使对方无法返回而获得得分。

比赛中,球队可以通过发球、接发球、进攻、拦网等方式得分。

比赛采取25分制,其中至少要先达到25分且领先对方2分才能获得胜利。

4. 比赛过程与换人规则在比赛过程中,每一局比赛会以一方先发球开始,并进行多次发球轮换。

一方失误或违规时,另一方可以获得发球权。

每队在每局比赛中有两次请求暂停的机会。

此外,根据需要,可以进行换人操作。

二、裁判执法1. 裁判身份与责任排球比赛中的裁判由一名主裁判和两名副裁判组成。

主裁判负责裁决比赛过程中所有的违规和争议情况,而副裁判则负责检查球员的位置和判断边线。

2. 裁判的执法程序裁判在比赛中需要按照一系列的执法程序进行操作。

例如,他们需要在比赛开始前检查球员的装备和场地的规格是否符合要求,确保比赛的公正;在发球时,裁判需要判断球是否出界或出现违规动作;裁判还需要判断球是否合法进入对方场地,先发球的顺序以及换人是否符合规定等。

3. 裁判的判决标准裁判的判决必须准确、公正和公平。

他们会根据排球比赛的规则来决定是否发出哨声,以示违规或得分。

裁判在判决时需保持客观,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以确保比赛结果的公正性。

4. 判决结果的争议解决在比赛中,裁判的判决可能会产生争议,因此排球比赛亦设有争议解决机制。

当有争议产生时,队长有权向裁判提出抗议,并有限定时间内可以请求视频回放来验证判决的准确性。

排球竞赛规则知识点总结

排球竞赛规则知识点总结

排球竞赛规则知识点总结一、赛制与比赛规则1.1 赛制排球比赛通常由两支队伍进行对抗,每支队伍由6名队员组成。

比赛通常采取三局两胜制,即先赢两局的队伍即可获胜,如果前两局一胜一负则进行决胜局。

1.2 比赛规则排球比赛场地呈长方形,中间用一条隔网分为两个场地,每个场地分为前场和后场。

比赛的目标是把球打进对方场地并得分,同时防止对方球队进球。

球员可以自由移动在场地内,但不能跨过隔网。

二、比赛准备2.1 裁判排球比赛由主裁判和两名边裁负责裁判。

主裁判负责监督比赛进行,判定得分与犯规,边裁则负责监督发球是否合法以及判定球是否出界。

2.2 比赛前准备球员们需要在比赛开始前进行热身,比赛前需进行抽签决定发球方。

每队派出队长与裁判会商比赛规则和注意事项,并对阵容进行确认。

三、比赛进行3.1 开球比赛开始时,一方球队进行开球。

开球的队员站在场地后方,在裁判哨声响后,将球发向对方场地。

3.2 进攻球队在进攻时需要通过发球和进攻来得分,球员可以使用手臂、手掌和头来接球,但不能用手指触球。

3.3 防守球队在防守时需要阻止对方得分,并尽可能反击得分。

防守球员需要通过自己的意识和技术来预判对手的进攻路线,进行有效的拦网和接应。

3.4 打点球员之间可以进行团队合作来打点,如二传、副攻手和接应手之间的配合来进行进攻。

球员可以在比赛中进行替补,替换上场的球员需在场边进行合法替补后方可上场。

3.6 计分当一方球队得分时裁判员会吹响哨声向得分队示意,得分队需及时调整到发球位置并进行发球。

四、比赛技术4.1 发球发球是比赛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发球成攻守转换的关键。

发球队员可以采用直扣、浮球、快攻等不同的发球方式。

4.2 接发球接发球是球队在防守时的关键技术,球员需要通过准确的接触来将对方发出的球保持在场地内。

4.3 防守防守是球队在比赛中的关键环节,防守球员需要通过快速移动和灵活反应来阻止对方的进攻。

4.4 进攻进攻是球队比赛中的主要目标,通过精准的传球和犀利的攻击来得分是球队获胜所不可或缺的。

排球运动规则及裁判法资料课件

排球运动规则及裁判法资料课件
球网高度为2.43米,由两 根柱子支撑,球网的中部 应悬挂一个标志网。
排球
排球应为圆形,由柔软的、 大小一致的、无气孔的材 料制成。
比赛人员构成与职责
球队
每支球队由6名队员组成, 其中1名队员为自由防守队 员。
裁判员
裁判员负责比赛的执法, 包括判定得分、犯规和发 球顺序等。
记录员
记录员负责记录比赛双方 的得分、犯规次数等比赛 数据。
口令
裁判员使用简短、明了的口令来指挥比赛过程,如“发球”、 “暂停”等。
裁判员对犯规与违例的判罚
犯规
当比赛中出现违反比赛规则的行为时, 裁判员需要及时发现并给予相应的判罚, 如警告、罚分等。
VS 判员也需要及时发现并给予相应的判罚, 如判罚对方得分等。
裁判员与比赛的配合与协调
02
03
04
逐渐增加训练强度
避免突然增加训练强度导致过 度疲劳和受伤。
重视休息和恢复
合理的休息和恢复是提高体能 的关键,也是预防伤病的重要
措施。
监控身体状况
密切关注运动员的身体状况, 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和采取必要
的医疗措施。
安全保障措施
确保训练场所的安全,合理安 排训练内容和顺序,避免因训
练不当导致的意外伤害。
合理训练负荷
佩戴护具
运动员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训练负荷, 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肌肉疲劳和关节磨损。
对于容易受伤的部位,如踝关节、膝关节 等,可以佩戴相应的护具进行保护。
损伤处理与康复建议
轻度损伤处理
对于轻度损伤,如皮肤擦伤等,可以进行局部清洁消毒,保持伤口 干燥,避免感染。
重度损伤处理
对于重度损伤,如韧带撕裂等,需要立即就医,进行专业治疗和康 复训练。

排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排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排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一、场地、器材、设备(一)场地排球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其形状为对称(de)长方形.比赛场地(de)地面必须是平坦、水平.并且划一.比赛场区为18×9m(de)长方形.中线把它分为相等(de)两个区,两条长线是边线,两条短线是端线.所有界线(de)宽均为5cm,线(de)宽度均包括在场区内.发球区:在两条边线后各画一条长15cm,垂直并距离端线20cm(de)短线,两条短线之间(de)区域为发球区.发球区(de)深度延伸至无障碍区(de)终端.中线与进攻线构成前场区,前场区向边线外(de)无障碍区无限延长,进攻线于端线够成后场区.比赛场区(de)四周至少有3m宽(de)无障碍区,从地面量起至少要有7m(de)无障碍空间.(二)球网和网柱球网为黑色,长9.5m,宽1m,架设在中线(de)中心线(de)垂直面上.球网(de)高度男子为2.43m,女子为2.24m.少年比赛网高男子一般为2.35m,女子一般为2.15m.一般基层比赛或儿童比赛可根据情况自行确定网高.球网高度(de)测量应用量尺在场地(de)中间丈量.场地中间(de)高度必须符合规定高度,两条边线上空(de)高度必须相等,并且不超过规定网高2cm.网柱为两根高 2.55m(de)光滑圆柱.最好能够调节高度,固定在边线外0.5-1m处,一切危险设施和障碍物必须排除.标志带:为两条宽5cm,长1m(de)白色带子,分别系在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标志带被认为是球网(de)一部分.标志杆:两根有韧性(de)杆子,长1.8m,直径10mm,分别设在标志带外沿球网(de)两侧.出球网80cm,高出部分每10cm涂有明显对比(de)颜色,最好为红白相间.标志杆被认为是球网(de)一部分,并视为过网区(de)边界.(三)球:比赛用球(de)颜色可为一色(de)浅色或国际排联批准(de)多色球,圆周为65-67cm,重量为260-280g,气压为0.30-0.325kg/cm .二、主要规则及裁判方法(一)胜一分、胜一局和胜一场比赛采用每球得分制,胜一球即胜一分.比赛(de)前四局以先得25分,并同时超出对方2分(de)队为胜一局.当比分为24:2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2分为胜一局(如26:24,27:25).决胜局以先得15分,并同时超出对方2分(de)队获胜.正式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最多比赛5局,先胜3局(de)队为胜一场.(二)发球犯规与判罚1、发球击球时(de)犯规(1)发球次序错误:取得发球权队(de)6名场上队员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由轮到后排右首(de)队员(即1号位队员)发球.处理:队员恢复到正确(de)位置;如果在发球次序错误中没造成得分则判失一分.记录员必须准确地确定发球次序错误从何时发生,从而取消其发球次序错误过程中所得分数,对方得分有效,并且判罚发球次序错误(de)队失一分.如已得分,而又不能确定其发球次序错误从何时发生,则仅给予失一分(de)判罚.(2)发球区外发球:发球队员在发球时不受位置错误(de)限制,但队员发球击球时或跳发球起跳时,踏及场区或发球区外发球犯规.跳发球队员在击球前允许在发球区外助跑,但起跳时必须在发球区内.击球后发球队员可以踏及场内或发球区外.判犯规队失一分.(3)发球击球时球未抛起或持球手未撤离.(4)发球8秒.2、发球击球后(de)犯规(1)发出(de)球触及发球队队员、球网或未能通过球网垂直面.(2)界外球:球(de)落点完全在场区界线以外(de)地面上.球触及场外物体、天花板或非比赛成员等.球触及标志杆、网绳、网柱或球网标志杆以外部分.发球时或进入对方场区时,球(de)整体或部分从过网区以外过网.(3)发球掩护:任何一名发球队(de)队员,以挥臂、跳跃或左右晃动等动作妨碍对方接发球,而且发出(de)球从他(de)上空飞过,则构成个人掩护.如果是两名或更多发球队队员密集站立遮挡接发球队员,而且发出(de)球从他们(de)上空飞过,则构成集体掩护.(三)位置错误发球击球瞬间,双方任何一名队员不在规定(de)位置上,则构成位置错误.判断位置错误必须明确以下几点:位置错误犯规只在发球击球瞬间才有可能造成,发球击球前、后两队队员可在本场区任意移动或交换位置,不受任何限制.队员(de)场上位置应根据脚(de)着地部位来确定.明确“同排”与“同列”(de)概念与位置关系:1、6、5及2、3、4号位队员为同排队员.1、2号位;3、6号位;4、5号位队员为同列队员.同排队员左边或右边队员(de)一只脚(de)某部分必须比同排中间队员(de)双脚距离同侧边线更近;同列队员中,前排队员一只脚(de)某部分必须比同列后排队员(de)双脚距离中线更近.(四)击球时(de)犯规1、四次击球.2、持球判断时注意:必须清楚击球与持球之间(de)区别,击球是一个单一(de)动作,而持球犯规先是使球停滞,再将球抛出.进攻性击球时,吊球是允许(de),但触球必须清晰,没有推压动作,并且不得用手改变球(de)方向.运动员在拦网时有推、扔、携带等动作,裁判员必须判其持球.比赛中,精彩动作和多回合(de)比赛是受欢迎(de).因此,运动员在困难条件下进行击球,裁判员应鼓励.3、连击判断时注意:在第一次击球时,允许身体不同部位在同一个击球动作中连续触球,不判连击.在第二、第三次击球时,仍应注意判断连击犯规.排除:在拦网一个动作中球可以迅速而连续触及一名或更多拦网队员.拦网后即使是拦网触球(de)队员仍可再做一次击球.判断连击犯规应看清击球一瞬间是否造成连击犯规,不考虑击球前、后(de)动作.4、借助击球队员在比赛场地以内借助同伴或任何物体(de)支持进行击球,为借助击球犯规.(五)队员在球网附近(de)犯规1、过网击球对方在击球前或击球时,在对方空间触及球或对方队员为过网击球犯规,其依据是击球点是否在对方场区空间.2、过中线在比赛进行中,队员整个脚、整个手或身体其它任何部分越过中线并触及对方场区时,为过中线犯规.3、网下穿越进入对方空间并妨碍对方比赛.4、触网比赛进行中,任何队员触及9.5m以内(de)球网、标志杆、标志带为触网犯规.但队员未试图进行击球(de)情况下偶尔触网,不判为犯规.队员击球后,在不影响比赛(de)情况下,可以触及网柱、网绳或网全长之外(de)任何其它物体.5、进入对方场区(de)球规则规定球(de)整体或部分从过网区以外进入对方无障碍区,队员在不进入对方场区(de)情况下,将球从同侧过网区以外击回是允许(de).在击球时,对方队员不得阻碍.(六)拦网犯规1、过网拦网在对方进攻性击球前或击球时,在对方空间拦网为过网拦网犯规.所谓进攻性击球是指出发球和拦网以外,多有直接击向对方(de)击球.2、后排队员拦网三个条件:后排队员在靠近球网处手在高于球网上沿处阻拦对方来球触及了球3、拦发球4、从标志杆外伸入对方空间并触及球为犯规.(七)进攻性击球犯规1、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三个条件: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内,或踏及进攻线或其延长线.击球时整个球体高于球网上沿.完成进攻性击球,即击出(de)球整体由过网区通过球网(de)垂直面,或触及对方拦网队员(de)手.2、在前场区对发过来(de)并且整体高于球网上沿(de)球,完成进攻性击球为犯规.(八)不符合规定(de)请求间断1、超过规定次数(de)请求普通暂停规则规定第1-4局,每局有两次技术暂停,各位1分钟,每当领先队达到8或16分时自动执行.决胜局无技术暂停.每队每局还有2次机会请求30秒(de)普通暂停.2、超过规定次数(de)请求换人每局比赛中,每队最多允许请求6人次换人.3、同一个队在未经比赛过程再次请求替换4、无权请求(de)成员提出请求只有教练员和场上队长可以用相应(de)手势请求间断,其他成员无权提出请求.5、在比赛进行中或裁判鸣哨发球(de)同时或之后提出请求(九)延误比赛1、同一局再次提出不符合规定(de)请求2、换人延误时间3、拖延暂停时间4、场上队员拖延比赛顺利进行5、请求不合法(de)替换规则规定每局比赛中,主力队员可以换下场和再次上场,但再上场时只能替换原来替换他(de)替补队员;替补队员只可以替换主力队员上场比赛一次,再由该主力队员替换他下场.凡是不符合上述规定(de)替换为不合法替换.。

排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教材

排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教材

排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教材一、排球竞赛规则(一)场地与器材排球比赛场地为长方形,长18 米,宽9 米。

场地中间由球网隔开,球网高度男子为 243 米,女子为 224 米。

排球的周长为 65-67 厘米,重量为 260-280 克。

(二)比赛队员每队上场6 人,包括主攻手、副攻手、二传手、接应二传和自由人。

自由人可以在后排进行替换,不参与进攻。

(三)比赛的开始比赛由裁判哨声开始,发球方将球抛起,用手将球击出。

发球必须在发球区内进行,且发球不能出界或落在对方界内。

(四)得分方式1、球落在对方场地内,本队得分。

2、对方击球出界、击球下网、四次击球、过网击球等违规行为,本队得分。

(五)比赛中的击球规则1、每队最多击球三次(拦网除外)将球击回对方场地。

2、队员不能连续击球两次。

3、球可以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击球,但必须清晰、不得持球。

(六)进攻性击球1、前排队员可以在任何高度进行进攻性击球,但击球时不能踏及或越过进攻线。

2、后排队员进攻时,击球点不能高于网的上沿。

(七)拦网1、队员可以在球网上方进行拦网,但不能过网触球。

2、拦网不算击球次数。

(八)触网比赛中,队员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球网都算触网犯规。

(九)过中线队员的脚完全越过中线进入对方场地为过中线犯规。

二、排球裁判法(一)裁判员的职责1、主裁判负责掌控比赛的进程,判定得分、犯规等情况,并做出最终的裁决。

2、副裁判协助主裁判工作,主要负责观察球是否出界、队员是否触网等情况。

(二)裁判的手势1、得分手势:手臂上举,掌心向前。

2、发球手势:指向发球方。

3、界内球手势:手臂向前伸直,掌心向下。

4、界外球手势:手臂向外伸直,掌心向上。

5、触网手势:手指触网的部位。

6、连击手势:双手胸前交叉摆动。

(三)比赛中的判罚1、当出现犯规情况时,裁判应及时鸣哨并做出相应的手势。

2、对于有争议的判罚,裁判应根据规则和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并保持判罚的一致性和公正性。

(四)位置错误当发球队员击球时,如果队员的位置与轮转顺序不符,即为位置错误犯规。

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排球作为一项广受欢迎的体育运动,拥有一套严谨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了解这些规则和裁判法对于运动员、教练以及观众来说都至关重要,它不仅能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还能让大家更好地欣赏和参与到排球比赛中。

排球比赛通常在一个长方形的场地上进行,场地被分为两个相等的区域。

比赛的双方各由六名队员组成,他们在球网的两侧展开激烈的对抗。

在竞赛规则方面,首先要了解的是发球规则。

发球是比赛的开始,发球方的队员必须在规定的区域内,用一只手将球抛起,然后用手将球击出。

发球的瞬间,发球者的脚不能踏及或越过发球区的界限。

球被发出后,必须越过球网,落在对方的场地上,且不能出界。

如果发球失误,比如球未过网、出界、发球者踏线等,对方将获得发球权。

接下来是击球规则。

每队的队员在比赛中最多可以击球三次(拦网触球除外),必须将球击回对方场地。

击球时,队员不能持球、连击或者四次击球。

持球是指球在队员手中停留的时间过长;连击是指一名队员连续击球两次;四次击球则是指一个队在一个回合中击球超过三次。

然后是进攻性击球的规则。

队员在前场区对高于球网上沿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时,击球的瞬间,球的整体不能低于球网上沿。

进攻性击球不能触网,否则视为犯规。

另外,后排队员进攻时,起跳瞬间脚不能踏及或越过进攻线。

关于拦网,队员可以伸手在网的上方进行拦网,但不能过网触球。

拦网不算作击球次数,但集体拦网时,只要有一名队员触球,就算作该队击球一次。

在比赛中,还有一些常见的犯规行为,比如触网、过中线、位置错误等。

触网是指队员在比赛中触碰到球网;过中线是指队员的脚完全越过中线进入对方场区;位置错误则是指发球队员击球时,队员未按照规定的位置站立。

排球比赛的裁判法也是确保比赛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裁判员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比赛通常由一名主裁判和若干名副裁判共同执法。

主裁判负责掌控比赛的全局,包括判定得分、犯规、发球权等。

副裁判则协助主裁判,主要负责观察球是否出界、队员是否触网等。

排球规则与裁判方法

排球规则与裁判方法

排球规则与裁判方法1. 排球规则概述排球是一种团队比赛项目,由两支队伍参与。

目标是通过发球、接发球、传球、扣球等技术手段,将球送入对方场地内并使对方无法正确回击。

比赛一般分为五局,每局以25分为胜利目标(需领先至少2分),如果进入决胜局,则以15分为胜利目标。

2. 球场布局排球比赛场地为矩形场地,长18米、宽9米。

场地中央有一条分割线,将场地分为两半。

两边各有一条攻击线,距离中线3米。

攻击线与场地末端线之间的区域为攻击区。

3. 球的规格和性质排球是由气密性材料制成的圆球,外皮为柔软、有弹性的材料,直径为约21.5厘米,重量约为260~280克。

排球必须具备良好的弹性和稳定性,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可判定性。

4. 参赛队伍和队员每支参赛队伍由6名队员组成,其中一名队员担任队长。

每支队伍还可以有2名替补队员。

队员须按照顺时针方向站位,每位队员都有特定的位置和任务。

5. 比赛开始与结束比赛开始前,两支队伍需派出队员进行抽签,决定发球方和场地选择。

比赛开始时,发球队员站在发球区内,将球发至对方场地。

比赛结束时,达到规定分数的一方获胜,或者比赛规定的比赛时间到达。

6. 大名单和换人在比赛开始前,每支队伍需提交一份大名单,包括正选队员和替补队员。

在比赛进行过程中,每支队伍有3次换人机会。

替补队员进场后,原先上场队员不得再次进场。

7. 规则违例与判罚排球比赛中存在一些规则要求,如果违反这些规则,将会导致违例和判罚。

常见的规则违例包括:•发球时脚跨界线或者未将球踢出手中导致发球犯规;•回击球员连续触碰球三次导致犯规;•发球时球未过网或直接出界导致发球犯规;•攻击线内其他位置队员进攻导致犯规。

对于违例行为,裁判员将会做出相应判罚,比如罚分、交换发球权等。

8. 裁判员的角色和责任裁判员在排球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有责任确保比赛公平、有序进行。

裁判员的职责包括:•检查球的规格和性质;•解释和执行比赛规则;•判定球是否出界、是否有违例行为;•计分和记录比赛进程;•监督和指挥队员进场和离场;•处理比赛中出现的纠纷和投诉。

排球常用规则及裁判法

排球常用规则及裁判法

排球常用规则及裁判法1.比赛方法:排球运动是由两支人数相等的球队,在被球网隔开的两个均等的场区内,根据规则以身体任何部位,将球从网上击入对方场区,而不使其在本方场区内落地的,集体的,攻防对抗的体育项目。

排球比赛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基本方法是由一名队员在发球区内用一只手将球直接击过球网开始的。

每方最多击球3次使球过网,不得持球。

一名球员不能连续击球两次。

比赛不间断进行,直至球落地、出界或某队犯规。

发球队胜一球后,该队同一名队员继续发球。

接发球队胜一球后,按预先登记的发球顺序,换由下一名队员发球。

在每球得分制的比赛中,如六人制排球,发球队胜一球得一分,接发球队胜一球得发球权同时得一分。

在发球权得分制的比赛中,如沙滩排球,发球队胜一球得一分,接发球队胜一球只得发球权不得分。

比赛有五局三胜制、三局两胜制和一局胜负制。

每局的胜负为限分制,即首先达到规定分数的队为胜队。

(以下以六人制排球比赛为例进行介绍)1.比赛概要:每场排球比赛由两个队参加,每队出场6名队员。

比赛的目标是要每队采用合于规定的方法击球过网,落于对方的场地上,同时防止球在自己的场地上落地。

每一队有三次机会将球击回对方的场区(拦网触球除外)。

比赛由发球开始,球员击球过网进入对方的场区,双方往返击球,直到球触地、出界或一队无法正确的回击为止。

排球比赛中,球队赢得一球则获得一分(每球得分制),当接发球队赢得一球,该队得到一分并取得发球权。

每次获得发球权后,六名球员按顺时针方向进行1个位置轮转,由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

2. 球场概况:排球比赛场地为18米×9米的长方形,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场地上空至少高7米内不得有障碍物。

场中间横划一条线把球场分为相等的两个场区。

所有线宽均为5厘米。

3.球网:场地中线上空架有球网。

网宽1米,长9.50米,挂在场外两根圆柱上。

女子网高2.24米,男子网高2.43米。

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和中线的交界处各有5厘米宽的标志带,在其外侧各连接一根长1.80米的标志杆。

排球运动基本知识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排球运动基本知识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排球运动基本知识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排球运动基本知识、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排球作为一项备受欢迎的球类运动,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

无论是在学校的操场上,还是在专业的体育场馆中,都能看到排球运动员们矫健的身姿和精彩的比赛。

要想真正欣赏和参与排球运动,了解其基本知识、竞赛规则与裁判法是必不可少的。

一、排球运动基本知识(一)排球的起源与发展排球运动起源于 1895 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奥克城的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威廉·摩根发明。

最初,排球只是一种简单的游戏,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发展成为一项全球性的体育运动。

如今,排球在世界各地都拥有广泛的爱好者和参与者,并且成为了奥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的重要项目。

(二)排球场地与器材排球场地为长方形,长 18 米,宽 9 米,中间由球网隔开。

球网高度男子为 243 米,女子为 224 米。

排球的重量为 260-280 克,圆周为65-67 厘米。

(三)排球运动员的位置和职责排球比赛中,每队上场 6 名队员,分别站在不同的位置。

其中,前排从左到右依次为 4 号位、3 号位、2 号位,后排从左到右依次为 5 号位、6 号位、1 号位。

4 号位为主攻手,负责进攻得分;3 号位为副攻手,主要进行快攻和拦网;2 号位为接应二传,既要承担进攻任务,也要协助二传组织进攻;5 号位和 6 号位为后排队员,负责防守和后排进攻;1 号位为二传手,是球队进攻的组织者。

(四)排球的基本技术排球的基本技术包括发球、垫球、传球、扣球和拦网。

发球是比赛的开始,有上手发球、下手发球等多种方式;垫球用于接发球和防守;传球用于组织进攻;扣球是进攻得分的主要手段;拦网则是防守的重要环节。

二、排球竞赛规则(一)比赛的计分方法排球比赛采用每球得分制,胜一球得一分。

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前四局每局 25 分,决胜局 15 分。

当双方比分达到 24 平或 14 平时,比赛继续进行,直到一方领先 2 分为止。

排球比赛规则与裁判法

排球比赛规则与裁判法

第一裁判员判罚程序及注意事项
判罚程序
第一裁判员在观察判断违例情况后,应先鸣哨中断比赛,然后做出相应的判罚手势。对 于严重违例或争议较大的情况,第一裁判员应与第二裁判员和司线员进行商议后做出判
罚。
注意事项
第一裁判员在判罚时应保持公正、准确和果断,避免犹豫和反复。同时,要注意与第二裁判 员和司线员的协作配合,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在比赛过程中,第一裁判员还应时刻关注场
发球违例
裁判员屈肘抬起手臂,手心向前,以此示意发球 违例。
其他情况下第一裁判员判罚手势
持球
一手前平举,掌心向上,掌面向前,另一手五指并拢掌心向下, 经体前抬至肩高处,反复几次。
连击
两臂屈肘竖起,掌心向前,两手五指并拢,然后做相靠动作。
过网击球
一手掌心向下,前臂置于胸前,另一手抬起,屈肘上举,掌心向前, 五指张开。
化和标准化。
实时更新比赛数据
02
在比赛过程中,记录员应及时更新比赛数据,确保数据的实时
性和准确性。
与裁判员和教练保持沟通
03
记录员应与裁判员和教练保持密切沟通,确保对比赛规则和进
程有共同理解,减少误判和争议。
记录员工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提高专注度和反应速度
记录员需要具备高度的专注度和快速的 反应能力,以便在紧张的比赛环境中准
队员人数及位置
队员人数
每队场上队员6人,包括1名自由人 ,总计12名队员。
队员位置
场上队员分为前排和后排,每排3人。 前排队员可以进攻和防守,后排队员 主要负责防守。
得分制度
得分方式
比赛中,一方将球击入对 方场区并落地或对方犯规 即得一分。
换发球
每局比赛开始时,双方轮 流发球,每次换发球时, 发球顺序也要相应调整。

排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教材

排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教材

排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教材一、排球竞赛规则(一)比赛场地排球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

比赛场区为长 18 米、宽 9 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 3 米宽的无障碍区。

比赛场区上空的无障碍空间从地面量起至少高 7 米。

场地上的线包括边线、端线、中线、进攻线。

边线和端线划定了比赛场区的范围。

中线将比赛场区分为两个相等的场区。

进攻线则是限制前排队员在前排区域进攻的界限。

(二)球网和网柱球网高度男子为 243 米,女子为 224 米。

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和中线的交界处各有一根立柱,称为网柱。

网柱固定在地面上,不得移动。

(三)比赛用球排球的颜色通常为浅色,圆周为 65 67 厘米,重量为 260 280 克,气压为 030 0325 千克/平方厘米。

(四)比赛队员每队上场6 人,包括主攻手、副攻手、二传手、接应二传和自由人。

队员的站位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轮转。

(五)比赛的进行1、发球发球是比赛的开始。

发球队员必须在发球区内,用一只手将球抛起,然后用手或手臂将球击出。

发球不得踏及端线。

2、击球队员可用身体任何部位击球,但不得持球。

击球的次数有限制,同一个队员不得连续击球两次。

3、进攻性击球前排队员可以在任何高度进行进攻性击球,但在击球时,球的整体不能高于球网上沿。

后排队员进攻时,击球点不能高于网的上沿。

4、拦网队员可以拦网,但不能在对方进攻性击球前或击球的同时越过球网触球。

(六)比赛的得分1、得分方式比赛中,得分的方式包括发球得分、扣球得分、拦网得分和对方失误送分。

2、胜一局比赛采用每球得分制,先得 25 分并领先对方 2 分的队胜一局。

如果比分达到 24 平,则比赛继续进行,直至某队领先 2 分为止。

3、胜一场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

如果比赛进入决胜局,则先得 15 分并领先对方 2 分的队获胜。

(七)比赛中的犯规1、发球犯规包括发球次序错误、发球区外发球、发球击球时脚踏及端线等。

2、位置错误队员的站位不符合规则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4
2
6
5
1
➢“边一二”进 攻战术阵型: 二号位队员作 二传,将球传 给三、四号位 队员进攻的组 织形式。
➢如图所示:正 “边一二”
2
4
3
1
5
6
➢“插上”进攻 ➢如图所示:1
战术阵型:二 号位插上
传队员由后排
插上到前排作
二传,将球传
4
32
给前排四、三、
1
二号位队员进
5
6
攻的组织形式。
进攻战术打法是指二传队员与扣球队员之 间所组织的各种进攻打法。
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一八九五年,美国麻省好利若 城(Holyke)青年会干事威廉·摩根 Willian ·Morgan首创了排球运动。 ➢传播
排球运动在美国问世以后,由 美国的传教士和参加战争的美国军 官和士兵带到了世界各地。
排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
➢排球运动于二十世纪初(1905年左右) 传入我国。先后经历了十六人制、十 二人制、九人制,到五十年代初,才 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六人制。
4
2
6
51
32
4
1
56
32 46
51
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比赛
✓裁判员、裁判员职责与法 定手势
✓发球:发球8秒 发球掩护
✓轮转与轮转错误:接发球队获得发球 权后,该队队员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轮 转一个位置。若没有按照轮转次序进 行发球则判为轮转错误。
✓位置错误:发球击球瞬间,双方任何 一名队员(发球队员除外)不在规则 规定的位置上,则构成位置错误犯规
✓比赛场地:长18米,宽9米的长方形。
边线
-
-
端5 线
6
42
1
33
6
-
1
-
24
5
➢ 比赛由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内 发球开始,使球从过网区直接越过 球网,每方最多击球三次。比赛不 间断地进行直至球落地、出界或某 一队员犯规。
➢正式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每局均 采用每球得分制;1---4局要打满25 分,无最高分限;第5局打满15分, 无最高分限。
二传个人战术 扣球个人战术 接扣球及其进攻 接传垫球及其进攻
拦网个人战术 防守个人战术
阵容配备
➢“四二”配备: 即场两个二传 手、四个攻手 (其中两个主 攻手、两个副 攻手)安排在 对称的位置上。
➢ 如图所示
二传
主攻
副攻
二传
副攻
主攻
“五一”配备: 即场上一个二传 队员,五个 进 攻队员。为了弥 补有时主要二传 队员来不及传球 所出现的被动局 面,通常在二传 的对角位置上, 配备一名有进攻 能力的接应二传
➢强攻:是指在没有同伴掩护的情况下,在 对方有准备的情况下,强行突破的进攻。 例如:集中进攻、拉开进攻、调整进攻等。
➢快攻:是指扣二传传出的各种平快球。可 以分为平快球进攻、自我掩护进攻、快球 掩护进攻三类。
➢两次球进攻:指一传来球较高,又在网前 适合的位置时,前排队员跳起来直接进行 扣球。
防守战术
➢ 接发球的防守战术 1. 五人接发球站位阵形
2.
3
462
51
2
4 31 56
4 32 1
56
2. 四人接发球站位阵形:
2
1
4
3
56
3
4
6
5
4
2
3
2
51
61
➢ 接扣球的防守战术 1. 不拦网的防守阵形 2. 单人拦网的防守阵形,如右图 3. 双人拦网的防守阵形(“边跟
进”和“心跟进”)如下图:
3
➢如图所示
攻手 攻手 攻手 二传
攻手 攻手
➢“三三”配备: 即三名能攻的 队员与三名能 传的队员间隔 站位。使每一 轮都有传有扣, 是初学者常用 的一种阵容配 备。
➢如图所示
二传
攻手
攻手
攻手
二传
二传
位置交换
➢排球规则规定,发球以后,队员 在场上可任意交换位置。目的是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队员的 特长和弥补由于队员身高、技术 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某些缺陷。 换位有前排队员之间的换位和后 排队员之间的换位两种。
➢中国女排五连冠:81年第三届世界杯、 82年第九届世锦赛、84年第二十三届 奥运会、85年第四届世界杯、86年第 十届世锦赛。
中国对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贡献
➢ 首创快攻
➢“单脚开”
其他形式的排球运动
➢沙滩排球
➢软式排球
➢残疾人排球
排球基本技术
排球基本战术
➢排球战术是指队员在比赛中所采取 的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个人 和集体配合行动。全面、准确和实 用的技术是组织战术的基础,而合 理地运用战术又能 更加充分地发挥 技术的威力。
➢排球战术可分为个人战术和集体战 术两大类。
排球战术
个人战术
集体战术
发球个人战术 接发球个人战术 接发球及其进攻 接拦回球及其进攻
➢排球基本技术是指在排球基本规则允 许的前提下,符合人体运动科学原理, 能充分发挥身体潜在能力,合理而有 效的各种特定的基本击球动作。
➢排球基本技术主要由步法和手法两部 分组成。步法指脚步移动和起跳;手 法是指各种击球和控制球的动作 。
排球基本技术
无球技术
有球技术
准备姿势移动 发球 垫球 传球 扣球 拦网
影响排球技术发展变化的原因
➢ 排球规则的修改,可以促进某项技术的发 展,又可淘汰某些技术。
➢ 排球战术的变化要求运动员必须全面、灵 活、快速、准确地掌握技术,要求技术进 一步改进、发展和完善。
➢ 场地器材的改进可以促进新技术的诞生。 ➢ 随着多学科理论与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运
用,使排球运动员潜在的竞技能力得到充 分发掘,促进了运动员对难、新技术动作 的创造与掌握。
排球运动基本知识 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排球运动基本知识
➢排球运动简介
➢排球运动基本技术与战术
排球运动简介
➢比赛方法与特性
排球比赛是两队各六名队员在 长18米、宽 9米的场地上进行集 体的攻防对抗。比赛场地由一条中 线分为两个均等的场区,中线上空 架有一定高度的球网。比赛的目的, 是队员根据规则的规定,将球击过 球网,落在对方场区的地面上。
✓替换:每局每队最多可替换六人次, 自由防守人无此限制,但只能替换后 排队员。
✓界内球、界外球 ✓连击、持球、四次击球 ✓过中线 ✓触网 ✓过网击球 ✓后排进攻违例
✓ 暂停和技术暂停
进攻战术
➢进攻战术是指在对方发过来、 扣过来、拦过来和传、垫过来 的球后,全队所采取的有目的、 有组织的配合进攻行动。进攻 战术可分为进攻阵型和进攻打 法两方面。
进攻战术阵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 “中一二”进 攻战术阵型: 三号位队员作 二传,将球传 给四、二号位 队员进攻的组 织阵型。
➢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