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五章第四节讲稿(课程)PPT课件
化工原理第五章 萃取
![化工原理第五章 萃取](https://img.taocdn.com/s3/m/9e855386b0717fd5360cdca6.png)
图 连结线斜率的变化
二.相平衡关系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方法
1.溶解度曲线与联接线 一定温度下,测定体 系的溶解度曲线时,实验 测出的联结线的条数(即 共轭相的对数)总是有限 的,此时为了得到任何已 知平衡液相的共轭相的数 据,常借助辅助曲线(亦 称共轭曲线) 。
图 辅助曲线
2.辅助曲线和临界混溶点
第二节
液液相平衡
一. 三角形坐标图及杠杆规则 1.三角形坐标图 等边三角形 等腰直角三角形 不等腰直角三角形
一般而言,在萃取过程中很少遇到恒摩尔流的简化情况, 故在三角形坐标图中混合物的组成常用质量分数表示。 习惯 上,在三角形坐标图中,AB边以A的质量分率作为标度,BS 边以B的质量分率作为标度,SA边以S的质量分率作为标度。 三角形坐标图的每个顶点分别代表一个纯组分,即顶点A表示 纯溶质A,顶点B表示纯原溶剂(稀释剂)B,顶点S表示纯萃 取剂S。 三角形坐标图三条边上的任一点代表一个二元混合 物系,第三组分的组成为零。例如AB边上的E点,表示由A、 B组成的二元混合物系,由图可读得:A的组成为0.40,则B 的组成为(1.0-0.40)= 0.60,S的组成为零。
3. 分配系数和分配曲线
(1)分配系数 一定温度下,某组分在互相平衡的 E 相与 R 相中的组成之比称为该组分的分配系数,以 yA k表示,即溶质A
kA
yB 原溶剂B k B xB
xA
式中 yA、yB ——萃取相E中组分A、B的质量分数; xA、xB——萃余相R中组分A、B的质量分数。
分配系数kA表达了溶质在两个平衡液相中的分
第五章
▲ 第一节 概述
萃取
▲ 第二节 液液相平衡 ▲ 第三节 萃取分离效果及主要影响因数
▲ 第四节 萃取过程的计算
(能源化工行业)第五章化工原理蒸馏课件精编
![(能源化工行业)第五章化工原理蒸馏课件精编](https://img.taocdn.com/s3/m/a69df47933d4b14e852468c5.png)
(能源化工行业)第五章化工原理蒸馏课件蒸馏化工生产中所处理的原料、中间产物、粗产品等几乎都是由若干组分所组成的混合物,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均相物系。
生产中常需要将这些混合物分离成为较纯净或几乎纯态的物质(组分)。
对于均相物系,必须要造成一个两相物系,才能将均相混合物分离,并且是根据物系中不同组分间的某种物性的差异,使其中某个组分或某些组分从一相向另一相转移以达到分离的目的。
通常将物质在相间的转移过程称为传质过程或分离操作。
化学工业中常见的传质过程有蒸馏、吸收、萃取及干燥等单元操作。
蒸馏就是藉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的差异而进行分离的一种操作。
蒸馏这种操作是将液体混合物部分气化,利用其中各组分挥发度不同的特性来实现分离的目的。
这种分离操作是通过液相和气相间的质量传递来实现的。
通常,将沸点低的组分称为易挥发组分,沸点高的组分称为难挥发组分。
蒸馏过程可以按不同方法分类:按操作流程可分为间歇和连续蒸馏;按蒸馏方式可分为简单蒸馏、平衡蒸馏(闪蒸)、精馏和特殊精馏等;按操作压强可分为常压、加压和减压精馏;按待分离混合物中组分的数目可分为两(双)组分和多组分精馏。
第一节双组分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蒸馏是气液两相间的传质过程,因此常用组分在两相中的浓度(组成)偏离平衡的程度来衡量传质推动力的大小。
传质过程是以两相达到相平衡为极限的。
由此可见,气液相平衡关系是分析蒸馏原理和进行设备计算的理论基础。
5—1—1 拉乌尔定律和相律一、拉乌尔定律根据溶液中同分子间与异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差异,可将溶液分为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溶液两种。
实验表明,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关系遵循拉乌尔定律,即:(5—1)(5—1a)式中p ——溶液上方组分的平衡分压,Pa;p0——同温度下纯组分的饱和蒸汽压,Pa,x——溶液中组分的摩尔分率。
(下标A表示易挥发组分、B表示难挥发组分)为简单起见,常略去上式中的下标,习惯上以:x表示液相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以(1-x)表示难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y表示气相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以(1-y)表示难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
化工原理第三版第五章吸收精品PPT课件
![化工原理第三版第五章吸收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94b4fa915f804d2a16c12c.png)
3)E的来源:实验测得;查手册
15
(二)亨利定律其它形式
1)pA*
cA H
H——溶解度系数, kmol/(m3·kPa)
cA——摩尔浓度,kmol/m3;
H与E的关系:
p
* A
cA H
c c
c H
x
E c H
16
c
S
M L M S (1 x) M A x M S
(一)亨利定律
总压不高时,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上方 气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与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 分数成正比,其比例系数为亨利系数。
pA* Ex
14
p
* A
——溶质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kPa;
x——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
E——亨利常数,单位同压强单位。
讨论: 1)E的影响因素:溶质、溶剂、T
物系一定,T E 2)E大的,溶解度小,难溶气体
D'c kL zLcBm
液相传质速率方程有以下几种形式:
N A kL (cAi cAL ) NA kx (xi x)
45
kL——以液相组成摩尔浓度表示推动力的液膜 传质系数,kmol/(m2·s·kmol/m3);
k x——以液相组成摩尔分率表示推动力的液膜 传质系数,kmol/(m2·s);
(1)分离混合气体以获得一定的组分。
(2)除去有害组分以净化或精制气体。 (3)制备某种气体的溶液。 (4)工业废气的治理。 吸收的依据 混合物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
3
二、吸收过程与设备
4
脱苯煤气 含苯煤气
冷却器 加热器
洗油 吸收与解吸流程
苯 水 过热蒸汽
5
(化工原理 谭天恩 第五章
![(化工原理 谭天恩 第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966a0d09bed5b9f3f90f1c7f.png)
x2 1 .2 ~ 5 d
2.流体在列管式换热器壳程的流动
3 1 2 3 6 5 4
4 5 6 7
当管外装有割去25%直径的圆缺形折流挡板时: 可由图5-30计算α。当Re=2×(103~106)时,亦可用下式计算
Nu 0.36 Re
t1 t 2 t 定性温度: m 2
0.55
Pr W
3.圆形直管中的过渡区范围
当(2000<Re<10000)时,可用式(5-63)算出α值, 然后再乘校正系数f2
6 105 f2 1 1.8 Re
4.弯曲管道内
(5-67)
d 1 1.77 R
(5-68)
5.非圆形直管强制湍流 当量直径法 对于套管环隙,有专用的关联式
第四节 给热系数
一、影响给热系数α 的因素
1、引起流动的原因(自然对流、强制对流)
自然对流:由于流体内部密度差而引起流体的流动。
强制对流:由于外力和压差而引起的流动。
强 自
2、流体的物性
ρ,μ,λ,cp
3、流动形态——层流和湍流
4、传热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湍 层
•形状:如管、板、管束等; •大小:如管径和管长等;
•位置:如管子的排列方式(管束走正四方形和三角形排 列);管或板是垂直放置还是水平放置。 5、是否发生相变——蒸汽冷凝、液体沸腾
相变 无相变
二、给热系数经验关联式的建立
1、因此分析
f (u, l, , , c p , , gt )
式中l——特性尺寸; u——特征流速。 基本因次:长度L,时间T,质量M,温度θ 总变量数:8个 由π定律:8-4=4,可知有4个无因次数群。
化工原理第四版课件(第五章吸收)
![化工原理第四版课件(第五章吸收)](https://img.taocdn.com/s3/m/9019d730376baf1ffc4fadd8.png)
第五章:吸收 概述气液相平衡吸收过程的传质速率吸收塔的计算填料塔第一节:概述一、吸收吸收的定义:吸收是利用气态均相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吸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来实现分离的单元操作。
吸收的目的:I.回收或捕获气体混合物中的有用物质,以制取产品II.除去工艺气体中的有害成分,使气体净化,以便进一步加工处理III.除去工业放空尾气中的有害气体,以免环境污染。
二、工业吸收了解工业生产中吸收及解吸过程、所需条件和典型设备例子工业上从合成氨原料混合气体中回收CO2乙醇胺脱硫法•需要解决的问题1.选择合适的溶剂2.提供适当的传质设备3.溶剂的再生三、溶剂的选择1.对溶质较大的溶解度;2.良好的选择性;3.温度变化的敏感性;4.蒸汽压要低;5.良好的化学稳定性;6.较低的黏度且不易生泡;7.廉价、无毒、易得、不易燃烧等经济和安全条件。
四、吸收的分类按有无化学反应: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按溶质气体的浓度:低浓度和高浓度吸收按溶质气体组分的数目:单组分和多组分吸收按有无热效应:等温和非等温吸收本章只讨论低浓度、单组分、等温的物理吸收过程。
五、吸收操作的经济性(费用)气液两相流经设备的能量损耗;溶剂的挥发及变质损失;溶剂的再生费用。
√六、吸收设备第二节:气液相平衡一、平衡溶解度恒温、恒压下,相互接触的气液两相的浓度不变时,气液两相之间的浓度关系。
气液两相组成的浓度分别用物质的摩尔分数来表示,即y= n i /Σn y 、x= n i /Σn x:气液两相中惰性组分的量不变,溶质与惰性组分摩尔比。
yy Y −=1xx X −=11.气体的溶解度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该平衡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平衡时气相中溶质的分压——平衡分压(或饱和分压),液相中溶质的浓度——平衡浓度(或饱和浓度),也即是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是一定条件下吸收进行的极限程度;温度和压力对吸收操作有重要的影响;加压和降温对吸收有利;升温和降压对解吸有利。
化工原理第05章02-25页PPT资料
![化工原理第05章02-25页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24e509ca58da0116c1749ad.png)
②若小颗粒在斯托克斯区沉降,则
qV A底d2pmi(n18p)g
t↑,μ气↑,气体先除尘后加热比先加热后除尘好。 ③当dp<dpmin时,若在斯区沉降
i uutmt inddpmp in2
设计型计算: 已知:qV,要100%除去的dpmin 求:A
5.3 沉降分离设备 5.3.1 重力降尘室 假设:①入口气体均布 ②固体颗粒与气体同速前进 ③入口固体颗粒均布
u qV BH
气体停留时间 L LBH
u qV
颗粒沉降距离 sut LqBV Hut
除尘效率 C进 C出
C进
粒级效率i
C进i C出i C进i
全部除去的最小颗粒dpmin 降尘室的处理能力
ut是颗粒与流体的综合特性。 ut采用了极限处理方法
(2)加速过程的地位 是否重要, 要予以判断 大颗粒,加速时间长,走过距离长, 几乎一直在加速。 小颗粒,加速时间短,走过距离短, 加速段可忽略。
例1 斯托克斯区加速段
由
π π π u 2 π d u
d 3 g d 3 g d 2 d 3
和 4dp(3put2)g
恰当组合,消去待求变量
组成新判据
ζRe2可消去ut ζ/Re2可消去dp
例2 斯托克斯区判据值
Re<2, 由 24 得 ζ>12
Re
则 ζRe2 <48, ζ/Re2 >6
5.2.5 实际沉降
(1)群体颗粒相互干扰,
器壁干扰
(2)分子运动
dp太小(<0.5μm),与分子 自由程可比,黏度不再适用。
试求:①可被100%除下的最小粒径;
化工原理课件第五章 吸收
![化工原理课件第五章 吸收](https://img.taocdn.com/s3/m/4037d77280eb6294dd886cc3.png)
η=
被吸收的溶质量 进塔气体的溶质量
Y1 Y 2 Y1
Y2=Y1(1-η)
qn,v Y1 Y2 条件所规定
X2 一般为吸收工艺
qn ,l ,m qn,v
Y1 Y2 X1* X 2
Y1 Y2
Y1 m
X
2
qn,l=(1.1~1.5)qn,l,m
2020/7/16
16
5-14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溶解度随温度和溶质气体的分压不同而不同,平衡时溶质在 气相中的分压称为平衡分压。溶质组分在两相中的组成服从 相平衡关系。
加压和降温有利于吸收操作,反之,升温和减压对解吸有利。 但加压、减压费用太高一般不采用。
2020/7/16
6
5-2 亨利定律
亨利定律
当总压不高(一般小于500KPa)时,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上 方气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与其在液相中的浓度之间存在着如下 的关系:
一、 填料层高度的基本计算式
填料层高度计算涉及物料衡算、传质 速率和相平衡关系。我们前面介绍的 所有传质速率方程都适用于稳定操作 的吸收塔中的"某一横截面",而不能用 于全塔。
该微元内,吸收质的传递量dG为:
dG qn,vdY qn,ldX
由吸收速率方程可知,该微元内,气相
和液相吸收质的变化量dG为:
在相内(气相或液相)传质方式包括分子扩散和湍流扩散。
分子扩散:当流体内部某一组分存在浓度差时,因微观的分 子热运动使组分从浓度高处传递到较低处,这种现象称为分 子扩散。
湍流扩散:当流体流动或搅拌时,由于流体质点的宏观运动
(湍流),使组分从浓度高处向低处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湍
流扩散。在湍流状态下,流体内部产生旋涡,故又称为涡流
化工原理课件PPT
![化工原理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c9c8aec0740be1e640e9a89.png)
SI量制中7个基本量的量纲符号:
L(长度) 、 M(质量) 、 T(时间) 、 I(电流) 、 (热力学温度) 、N(物质的量) 、J(发光强度) 。
导出量 的量纲表达式:
dQ im L M T I N J
dim—量纲符号 ,; ,—量纲指数或因次。
华东交大化工原理电子课件
表0-1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量的名称
单位名称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 热力学温度 物质的量 发光强度
米 千克
秒 安培 开尔文 摩尔 坎德拉
单位符号
m kg s A K mol cd
华东交大化工原理电子课件
表0-2 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量的名称
平面角 立体角
单位名称
弧度 球面角
单位符号
rad sr
华东交大化工原理电子课件
一、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分数
1.物质的量浓度
ci
ni V
2.物质的量分数
对于液体混合物: 其中,
xi
ni n
nn 1n 2 n i
x 1x2 xi 1
华东交大化工原理电子课件
二、物质的质量浓度与物质的质量分数
1.物质的质量浓度 2.物质的质量分数
i
mi V
对于液体混合物:
i
mi m
其中,
最终状态就是体系的平衡状态。
四、传递速率
传递速率
推动力 阻力
五、 经济核算
为生产定量的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设备,根据设备的型式和
材料的不同,可以有若干设计方案。对同一台设备,所选用
的操作参数不同,会影响到设备费与操作费。因此,要用经
济核算确定最经济的设计方案。
化工原理--传热 ppt课件
![化工原理--传热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8915bea32d7375a5178034.png)
• 气体的λ很小,有利于保温;气体的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一般情况下,气体的λ与压力无关; 导热系数大致范围:
金属:2.3~420 W/m.K; 建筑材料: 0.25~3 W/m.K;
绝缘材料: 0.025~0.25 W/m.K; 液体: 0.09~0.6 W/m.K;
ppt课件
15
气体:0.006~0.4 W/m.K
稳态温度场: tf(x ,y ,z)
•等温面:温度相同的点组成的面,等温面彼此不相交。
2. 温度梯度
lim t t •温度梯度的方向垂直于等 n0 n n 温面,以温度增加方向为正。
3. 傅立叶定律--热传导的基本定律 •单位实际时间内传导的热量与温度梯度和导热面积成正比。
dQ ldA t
n
传热方向与温度梯度方p向pt课相件 反
• 利用余热,以降低能耗;
•绝热
醋酸乙烯气体
冷油
冷凝器
冷凝器
醋酸气体 加热器
乙炔气体
反
精
精醋酸
应
粗醋酸 馏
乙烯液
器
乙烯液体 塔
体产品
200℃
150℃
热油
ppt课件
9
2. 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一、热传导(conduction)
• 依靠物体中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传热;
• 特点:物体内部无宏观运动,靠物体各部分的直接接触产 生热量传递;
稳定导热时,通过各层热量相等:
Q
l1A
t1 t 2 b1
t1 b1
t1 R1
l1A
l2A
t2 t3 b2
t2 b2
t2 R2
l2A
l3A
t3 t4 b3
化工原理ppt课件汇总全套ppt完整版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套课件全书电子教案全套电子讲义完整版ppt
![化工原理ppt课件汇总全套ppt完整版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套课件全书电子教案全套电子讲义完整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744fff2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5.png)
为了了解和控制生产过程,需要测定管路或设备内的 压力、流速及流量等参数,以便合理地选用和安装测量仪 表。而这些测量仪表的工作原理又多以流体的静止或流动 规律为依据。
第二节 流体静力学
一、流体的压缩性
流体的特征是分子之间的内聚力极小,几乎有无限的 流动性,而且可以几乎毫无阻力地将其形状改变。当流速 低于声速时,气体和液体的流动具有相同的规律。
热力学基本方程式是以液体为例推导出来的,也适用 于气体。因在化工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也可认为是常数。 值得注意的是,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只能用于静止的连通着 的同一种流体内部,因为他们是根据静止的同一种连续的 液柱导出的。
3、静力学基本方程的应用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应用广泛,通 常用于测量流体的压力或压差、液体的液位高度等。
2、静力学基本方程的讨论
(1)在静止的液体中,液体任一点的压力与液体密度 和其深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深度越大,则该点的压力 越大。
(2)在静止的、连续的同一液体内,处于同一水平面 上各点的压力均相等。此压力相等的截面称为等压面。
第二节 流体静力学
(3) 当液体上方的压力或液体内部任一点的压p1 力 有变化时,液体内部各点的压力p2 也发生同样大小的变 化。
气压强为基准测得的流体 表压=绝对压强-(外界)大气压强
③真空度 当被测流体内的绝对压强小于当地(外界)大气压强 时,使用真空表进行测量时真空表上的读数称为真空度。即
真空度=(外界)大气压强-绝对压强
第二节 流体静力学
在这种条件下,真空度值相当于负的表压值。 图1-1 绝对压强、表压和真空度的关系 因此,由压力表或真空表上得出的读数必须根据当时、 当地的大气压强进行校正,才能得到测点的绝对压。 绝对压强、表压强与真空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11表示。 为了避免绝对压强、表压与真空度三者关系混淆,在 以后的讨论中规定,对表压和真空度均加以标注,如 2000Pa(表压)、600mmHg(真空度)。如果没有注明, 即为绝压。
化工原理第五章(吸收塔的计算)
![化工原理第五章(吸收塔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3805dec3ec3a87c24028c44a.png)
【解】已知 y1=0.09 η=95%=0.95
∴
Y1
y1 1 y1
0.09 1 0.09
0.099
Y2=(1-η)Y1=(1-0.95)×0.099=0.00495
据 Y*=31.13X 知: m=31.13
据
L (G )min
Y1 Y2 Y1 / m X 2
∴
L
0.099 0.00495
2020/4/3
2、填料层高度的基本计算式 【计算依据】 (1)物料衡算式; (2)传质速率方程式。 【操作特点】在填料塔内任一截面上的吸收的推动 力(Y-Y*)均沿塔高连续变化,所以不同截面上 的传质速率各不相同。 【处理方法】不能对全塔进行计算,只可首先对一 微分段计算,得到微分式,然后得到积分式运用于 全塔。
质的摩尔比。
物料衡算示意图
逆流吸收操作线推导示意图
2020/4/3
【假设】溶剂不挥发,惰性气体不溶于溶剂(即操作
过程中L、G为常数)。以单位时间为基准,在全塔
范围内,对溶质A作物料衡算得: G, Y2
L, X2
GY1 LX2 GY2 LX1
(进入量=引出量)
或 G(Y1 Y2 ) L(X1 X2 )
2020/4/3
Y Y1 Y Y2 Y*
0
2020/4/3
NA KY (Y Y *) NA KX ( X * X )
Y=f(X)
吸收推动力 X*-X
吸收推动力 Y-Y*
X2
X
X1
X*
X
吸收推动力
二、吸收剂用量与最小液气比
1、最小液气比 【定义】对于一定的分离任务、操作条件和吸收物 系,当塔内某截面吸收推动力为零时(气液两相平 衡Y-Y*=0),达到分离要求所需塔高为无穷大时 的液气比称为最小液气比,以(L/G)min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理论板
离开这种板的气液两相互成平衡,而且塔板上的液相
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
2、操作关系
yn+1与xn之间的关系
3、恒摩尔汽化
V1 V2 ...... Vn V
V1 V2 ......Vm V
2021/2/11
4、恒摩尔溢流
L1 L2 ...... Ln L
L1 L2 ...... Lm L 5、恒摩尔流假设的条件
2021/2/11
kcal/kg,苯和甲苯的平均比热Cp,l=0.45 kcal/kg℃,蒸汽的平 均比热Cp,v=0.30 kcal/kg℃)。
分析:
全塔物料衡算
求W、D
求xF、xW、xD
求V、L 已知R
精馏段物料衡算
求 V 、L L L qF
求q
V V (q 1)F
解: (1)产品量
(1)各组分的摩尔汽化潜热相等; (2)气液接触时因温度不同而交换的显热可以忽略 ; (3)塔设备保温良好,热损失可以忽略。
2021/2/11
二、物料衡算和操作线
1、全塔物料衡算
对总物料:
F DW
对于易挥发组分:
FxF DxD WxW
2021/2/11
D xF xW F xD xW
W 1 D
F 8570 100.0kmol / h 85.69
2021/2/11
F DW
FxF DxD Wxw
100.0 D W 100.0 0.4504 D 0.9787 W 0.0212
D 44.3kmol / h W 55.7kmol / h
(2)上升蒸汽量及回流量
精馏段:L RD 3 44.8 134.5kmol / h V L D 134.5 44.83 179.3kmol / h
ym 1
L
L qF qF W
xm
L
W qF
W
xw
2021/2/11
例:用一连续精馏装置在常压下,分离含苯41%(质 量%,下同)的苯-甲苯溶液。要求塔顶产品中含苯不低于 97.5%,塔底产品中含甲苯不低于98.2%,每小时处理的原 料量为8570kg。操作回流比为3,试计算: (1)塔顶及塔底的产品量; (2)精馏段上升蒸汽量及回流液量; (3)当原料于47℃进塔和蒸汽进塔时,提馏段上升蒸汽 量及回流液量 。 (苯的汽化潜热rA=93kcal/kg,甲苯的汽化潜热rB=87.5
D
2021/2/11
3、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2021/2/11
对总物料:
L V W
对易挥发组分:
Lxm V ym1 Wxw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y
m1
L L W
xm
W L W
xw
5、进料热状况对操作的影响
1)定义式
q L L F
2)q的计算 物料衡算:
F V L V L
2021/2/11
(5)过热蒸汽进料
iF iV
q0
L L V
V V F V
对于饱和液体、汽液混合物及饱和蒸汽三种进料而言,q
值就等于进料中的液相分率。
2021/2/11
(பைடு நூலகம்)q值与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q L L L L qF F
F V L V L
V V (q 1)F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热量衡算: FiF V iV LiL ViV LiL
q L L iV iF F iV iL
将1kmol进料变为饱和蒸汽所需热量 原料液的kmol汽化潜热
(1)对于泡点进料
iF iL
q iV iF 1 iV iL
2021/2/11
2021/2/11
L F L
V V
(2)对于饱和蒸汽进料
2021/2/11
(3)47℃进料时V 、L
将料液由47℃升温到93℃所需的热量为:
iV iF 85.69 0.4504 (93 47) 1775.4kcal / kmol
继续加热
iV iL 93 0.30 99.5 93 78 0.4504 0.45 99.5 93 87.5 92 1 0.4504
iF iV
q iV iF 0 iV iL
L L V V F
(3)对于冷液进料
iF iL
q iV iF iV iL
1
L L F L V V L
2021/2/11
(4)汽液混合物进料
iL iF iV
q iV iF 0 ~ 1 iV iL
L L qF V V (q 1)F
F
F
•当塔顶、塔底产品组成xD、xW及产品质量已规定,产品的 采出率D/F和W/F也随之确定,不能再自由选择; •当规定塔顶产品的产率和质量xD,则塔底产品的质量xW及 产率也随之确定而不能自由选择;
•在规定分离要求时,应使 DxD FxF
•塔顶产品的组成应满足
xD
FxF D
2021/2/11
塔顶易挥发组分回收率:易挥发组分从塔顶采出的量占全部 进料量中轻组分的百分数。
3335.7 4572.2 7907.9kcal / kmol
2021/2/11
q iV iF iV iL iL iF
iV iL
iV iL
1 iL iF 1 1775.4 1.225
D
DxD FxF
100%
塔底难挥发组分回收率:
2021/2/11
W
W (1 xW ) 100% F (1 xF )
2、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对总物料:
V LD
对易挥发组分:
Vyn1 Lxn DxD
2021/2/11
yn1
L
L D
xn
L
D D
xD
R R
1
xn
1 R
1
xD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R L ——回流比
第五章 蒸馏 Distillation
第三节 两组分连续精馏的 分析和计算
一、理论板及恒摩尔流 二、物料衡算和操作线 三、理论塔板层数的求法 四、几种特殊情况时理论板数 的求法 五、回流比的影响及其选择 六、理论板数的捷算法 七、实际塔板数、塔板效率 八、精馏装置的热量衡算
2021/2/11
一、理论板及恒摩尔流
2021/2/11
xF
41/ 78 41/ 78 59 / 92
0.4504
xD
97.5 / 78 97.5 / 78 2.5 / 92
0.9787
1.8 / 78 xw 1.8 / 78 98.2 / 92 0.0212
M F 0.4504 78 (1 0.4504) 92 85.69kg / k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