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压力与压强问题及答案
物理压力与压强-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
![物理压力与压强-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fd125c4afe04a1b171de67.png)
D.加水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为
△p=ρ水g△h=103kg/m3×10N/kg 0.06m=600Pa
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
△F=△p S=600Pa 2×100×10-4m2=12N
柱形物块变化的浮力
△F浮=5N 2N=3N
故加水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大于柱形物块变化的浮力,故D错误。
Δp甲′=ρ甲gΔh,Δp乙′=ρ乙gΔh
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
ρ甲∶ρ乙=5∶4
ρ甲>ρ乙
所以
Δp甲′>Δp乙′
已知原来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故选C。
4.如图所示,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5∶4,底面积之比S甲∶S乙=6∶5,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的质量之比是4∶5
B.甲、乙的高度之比是8∶15
C.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质量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不可能相等
A.物块的密度等于3×103kg/m3
B.乙容器中液体密度小于甲容器中液体密度
C.乙容器对地面压强为3.5×103Pa
D.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了15N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由p=ρgh知道,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是:
,
由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之比为1:3,所以,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是:
A.柱形物块所受重力大小为8N
B.停止加水时水的深度为15cm
C.在此过程中向容器中加入水的质量为2.7kg
D.加水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等于柱形物块变化的浮力
【答案】C
物理—压力与压强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详细答案
![物理—压力与压强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bababe7cd184254a35355b.png)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甲、乙、丙三个相同的柱形容器分别盛有不同液体,均放在水平桌面中央。
将同—正方体物体先后放入这三个容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比较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则F浮甲<F浮乙<F浮丙。
B.比较杯底对桌面的压强,则p甲>p乙>p丙。
C.比较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则F′甲<F′乙<F′丙。
D.比较物体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则p′甲<p′乙<p′丙。
【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题图可知,物体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此时浮力都是等于重力的,因为是同一物体,因此所受浮力应相等,A不符合题意;B.根据图示的状态甲容器露出液面最多,丙为悬浮,则甲中液体密度最大,乙次之,丙中最小,因为液面高度相同,因此甲液体体积最大,丙液体体积最小,因此甲液体重力最大,丙液体重力最小,所以甲对桌面压力最大,丙对左面压力最小,因此p甲>p乙>p丙,B 符合题意;C.甲密度最大,深度相同,因此甲对容器底部压强最大,则甲对容器底部压力也最大,C 不符合题意;D.根据浮力产生原因可知,甲、乙下表面所受压力相等,则其下表面所受压强也相等,D 不符合题意。
2.如所示,一密度均匀的实心物块放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若沿虚线将该物块切去一部分,留下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p',则()A.p < p' B.p > p' C.p= p' 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详解】设原来物体的重力为G 原,梯形的下表面积为S 1;给原来的物体增加G 部分的物体,如图所示,成为规则物体,那么,整个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1111G G G G Gp p S S S S +==+=+原原总 ; 沿虚线将该物块切去一部分,设此时剩余部分的重力为G ',梯形的下表面积为S 2,根据第一幅图的情况可知,质量和面积是等比例减小的,所以总压强是不变的。
2020-2021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经典压轴题含答案
![2020-2021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经典压轴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779cb74afe04a1b071de92.png)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a )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其密度为ρ甲和ρ乙。
已知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现将甲、乙液体互换容器(均不溢出),如图(b )所示,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Δp 甲、Δp 乙,则( )A .ρ甲>ρ乙,Δp 甲>Δp 乙B .ρ甲<ρ乙,Δp 甲<Δp 乙C .ρ甲<ρ乙,Δp 甲=Δp 乙D .ρ甲>ρ乙,Δp 甲=Δp 乙 【答案】A 【解析】 【详解】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p p =甲乙,即gh gh ρρ=甲甲乙乙从图(a)可以看到,h h <甲乙,那么可知ρρ甲乙>现将甲、乙液体互换容器,那么可得''p gh ρ=甲甲甲、''p gh ρ=乙乙乙,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p p p gh gh g h h ρρρ∆=-=-=-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 ()'''p p p gh gh g h h ρρρ∆=-=-=-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还可以知道甲液体、乙液体在大底面积1S 和小底面积2S 的容器中时的体积关系式是''12V V S h S h ===甲甲甲甲 ''21V V S h S h ===乙乙乙乙式子变换可以得到'21S h h S =⋅甲甲,'12S h h S =⋅乙乙,代入上面的式子可以得到 '''21211S S S p g h h gh S S ρρ⎛⎫-∆=-⋅=⋅ ⎪⎝⎭甲甲甲甲甲甲'''11222S S S p g h h gh S S ρρ⎛⎫-∆=-=⋅ ⎪⎝⎭乙乙乙乙乙乙两式相减可得到()''''211212121212-----h S h S S S S S p p gh gh g S S S S S S ρρρρ-∆∆=⋅⋅=⋅甲甲乙乙甲乙甲甲乙乙因为p p =甲乙,12S S >,那么12p S p S >甲乙即在(a)图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也可知G G >甲乙因为'2G h S ρ=甲甲甲、'1G h S ρ=乙乙乙,可知''21-0h S h S ρρ>甲甲乙乙所以-0p p ∆∆>甲乙即p p ∆>∆甲乙;故选A 。
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d85684ed630b1c59eeb5d9.png)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已知它们的边长l 甲>l 乙,现将两物体均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厚度∆h ,则( ) A .若切去相等体积,P’甲可能小于P’乙 B .若切去相等体积,P’甲一定小于P’乙 C .若切去相等质量,∆h 甲一定小于∆h 乙 D .若切去相等质量,∆h 甲可能小于∆h 乙【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B .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厚度∆h ,且边长l 甲>l 乙,利用极限思想,乙被切没了,甲还有剩余,所以剩下的甲的压强大于乙的压强,所以AB 错误; CD .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所以gL gL ρρ=甲甲乙乙根据上式可得L L ρρ=甲甲乙乙因为切去相等的质量,所以22L h L h ρρ∆=∆甲甲甲乙乙乙结合上式可得L h L h ∆=∆甲甲乙乙又因为l 甲>l 乙,所以∆h 甲一定小于∆h 乙,所以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2.如图所示,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2:3ρρ=甲乙,底面积之比:3:4S S =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8:5p p =甲乙,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的重力之比是1∶2B .甲、乙的体积之比是16∶5C .甲、乙的高度之比是5∶12D .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详解】A .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重力之比为836545G F p S p S G F p S p S ===⨯=⨯=甲甲甲甲甲甲乙乙乙乙乙乙故A 错误;B .甲、乙的体积之比是639525G m gV G m G V G gρρρρρρ===⨯=⨯=甲甲甲甲甲甲乙乙乙乙乙甲乙乙故B 错误;C .甲、乙的高度之比是9412535V h S V S V h V S S ==⨯=⨯=甲甲甲甲乙乙乙乙甲乙故C 错误;D .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之差为122221212()()gV gV F F G G m g m g p p gh gh g h h g h h S S S S S S S S ρρρρρρ-=-=-=-=-=-=---甲乙111甲乙甲甲乙乙12121212由于:2:3ρρ=甲乙所以23ρρ=甲乙 由于125h h =甲乙 所以125h h =甲乙 故12212291()()0353153p p g h h g h h g h gh gh gh gh gh ρρρρρρρρ-=---=⨯--+=+>甲甲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所以12p p >故D 正确。
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压力与压强问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压力与压强问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7e805fba0d4a7303763a3f.png)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 甲>F 乙.若将甲、乙分别从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则截去部分的质量△m 甲、△m 乙的关系是A .△m 甲一定小于△m 乙B .△m 甲可能小于△m 乙C .△m 甲一定大于△m 乙D .△m 甲可能大于△m 乙【答案】C 【解析】 【详解】因为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对地面压力F 甲>F 乙,由图可知S 甲>S 乙,由压强公式:Fp S=可知,p p 甲乙>,对于自有放置在水平面的上柱体,还可以用p gh ρ=计算物体的压强,由图可知,h 甲<h 乙,所以得到:ρ甲>ρ乙.若将甲、乙分别从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则甲截去部分对地的压强大于乙的,因为受力面积没有发生变化,则截去部分对地的压力大于乙对地的压力,水平面上放置的物体压力等于重力,所以△G 甲>△G 乙,即Δm 甲>Δm 乙. 故选C.2.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 和B 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向齐平,且甲的质量等于乙的质量。
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齐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A p 、B p 和压力A F 、B F 的关系是( )A .AB p p <,A B F F = B .A B p p <,A B F F >C .A B p p >,A B F F =D .A B p p >,A B F F <【答案】A 【解析】 【分析】甲乙质量相等,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A 的底面积大,根据Fp S=分析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A p 、B p 的关系;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两液面仍保持齐平,则和原来的情况相同。
【详解】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此时两液面齐平。
因为是圆柱形容器,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 G mg ==,所以甲乙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即A B F F =; 由于A 的底面积大,由Fp S=可得,A 对容器底的压强小,即A B p p <; 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因为两液面仍保持齐平,所以和未抽出时的情况相同,即A B p p <,A B F F =;故选A 。
中考物理与压力与压强问题有关的压轴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与压力与压强问题有关的压轴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721e8d4b35eefdc9d3334e.png)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烧杯,分别装入适量的密度不同但质量相等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个烧杯中,鸡蛋在甲烧杯中处于悬浮状态,在乙烧杯中处于漂浮状态。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杯中盐水密度为ρ甲,乙杯中盐水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B .鸡蛋在甲、乙两烧杯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浮和F′浮,则F 浮>F′浮C .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甲和F 乙,则F 甲>F 乙D .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则p 甲=p 乙 【答案】D 【解析】 【分析】(1)同一只鸡蛋无论漂浮或悬浮,其浮力都等于排开盐水的重,也等于自身的重力;在浮力相同时,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说明液体的密度是越小的;(2)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据此可知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关系; (3)粗细均匀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和漂浮(或悬浮)物体的重力之和,根据Fp S =判断甲、乙两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关系。
【详解】 AB .因为鸡蛋在甲中悬浮、乙中漂浮,所以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即鸡蛋在甲、乙两烧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据F gV ρ=浮液排可知,在浮力相同时,甲杯中的V 排大,则ρ甲小于ρ乙,故AB 错误;C .因甲、乙两个烧杯完全相同,装入密度不同但质量相等的盐水,且鸡蛋一样,根据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和G mg =可知,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相等,故C 错误;D .烧杯粗细均匀,装入密度不同但质量相等的盐水,且鸡蛋一样,所以甲、乙两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因两烧杯底面积S 相同,根据Fp S=可知,两只杯子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同,故D 正确。
故选D 。
2.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自重相等的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A、B(S A<S B)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此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
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经典压轴题
![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经典压轴题](https://img.taocdn.com/s3/m/2e6d7c6333d4b14e84246892.png)
C.1.01×105PaD.0.96×105Pa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此时活塞所受摩擦力与大气压力方向向右,可得:
pS+f=m1g=9.8N;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此时活塞受摩擦力向左,受大气压力向右,可得:
A.S甲<S乙,m甲=m乙,V甲>V乙
B.S甲>S乙,m甲>m乙,V甲<V乙
C.S甲>S乙,V甲<V乙,p甲=p乙
D.S甲<S乙,V甲>V乙,p甲<p乙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乙的密度可表示为: , ;当在两液体中分别浸没一个相同的物体(体积为V)后,液面升高的高度
由p=ρgh,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增加量
∆p甲=ρ甲g∆h甲=
要使∆p甲>∆p乙,即
则有
m甲V乙S乙>m乙V甲S甲
若S甲<S乙,m甲=m乙,V甲>V乙,则m甲V乙S乙和m乙V甲S甲的大小不能确定,故A错误;
B.若S甲>S乙,m甲>m乙,V甲<V乙,则m甲V乙S乙和m乙V甲S甲的大小不能确定,故B错误;
C.若S甲>S乙,V甲<V乙,p甲=p乙,根据当V甲<V乙时,p甲=p乙进行推理:当V甲=V乙时,p甲一定大于p乙。现在两液体中分别浸没一个相同的物体,增大的体积相同,则∆p甲>∆p乙,故C正确;
F乙=G乙+GA
因此F甲大于F乙;由压强公式 可知
p甲>p乙
故选A。
6.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底面积为S的薄壁圆筒形容器,内盛某种液体,将质量分别为 、 、 ,密度分别为 、 、 的均匀实心小球A、B、C放入液体中,A球漂浮、B球悬浮、C球下沉,如图所示,它们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A、FB、FC。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压力与压强的综合附详细答案
![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压力与压强的综合附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f585480242a8956aece48f.png)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甲、乙、丙三个相同的柱形容器分别盛有不同液体,均放在水平桌面中央。
将同—正方体物体先后放入这三个容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比较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则F浮甲<F浮乙<F浮丙。
B.比较杯底对桌面的压强,则p甲>p乙>p丙。
C.比较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则F′甲<F′乙<F′丙。
D.比较物体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则p′甲<p′乙<p′丙。
【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题图可知,物体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此时浮力都是等于重力的,因为是同一物体,因此所受浮力应相等,A不符合题意;B.根据图示的状态甲容器露出液面最多,丙为悬浮,则甲中液体密度最大,乙次之,丙中最小,因为液面高度相同,因此甲液体体积最大,丙液体体积最小,因此甲液体重力最大,丙液体重力最小,所以甲对桌面压力最大,丙对左面压力最小,因此p甲>p乙>p丙,B 符合题意;C.甲密度最大,深度相同,因此甲对容器底部压强最大,则甲对容器底部压力也最大,C 不符合题意;D.根据浮力产生原因可知,甲、乙下表面所受压力相等,则其下表面所受压强也相等,D 不符合题意。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甲对水平面的压强比乙小,下列方案中一定能使甲对水平面压强大于乙的有方案:①将甲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甲剩余部分上方②将乙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甲的上方③将乙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甲的上方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B【解析】 【详解】①将甲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甲剩余部分上方,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根据公式p =FS可知甲对地面的压强变为原来的2倍,而乙对地面的压强没变,甲对水平面压强不一定大于乙对水平面压强;②将乙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甲的上方,此时因为乙对地面的压力和受力面积都变为了原来的二分之一,根据公式p =FS可知乙对地面的压强不变,而对甲来说受力面积没变,压力增大,所以甲对地面的压强增大,但甲对水平面压强不一定大于乙对水平面压强;③将乙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甲的上方,此时乙对地面的压力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而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公式可知乙对地面的压强将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甲此时对地面的压力为12G 乙+G 甲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而甲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于乙跟地面的受力面积,所以根据p =FS可知甲对水平面压强一定大于乙对水平面的压强. 故选B.3.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分别盛有相等体积的不同液体甲、乙。
2020-2021中考物理与压力与压强问题有关的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2020-2021中考物理与压力与压强问题有关的压轴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852f64d5bbfd0a795673ee.png)
两物体的密度关系不定,所以 和 的大小关系不定,则 可能大于、小于、等于 ,则 可能大于、小于、等于 ,小红的观点也是正确的,
故选A。
8.如图所示的两个容积相同的圆筒形容器,分别装满不同的液体,已知距容器底部距离相等的A、B两点处液体压强pA=pB,则两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F甲、F乙和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 )
B.由于容器是柱形的,且玻璃瓶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所装液体对底面的压力等于液体与其中漂浮或悬浮物的总重力,无论玻璃瓶漂浮或悬浮,水和瓶子的总重力不变,因此,两种情形下,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容器底面积不变,由p= 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故B错误;
C.容器中所装热水的质量
m= 水V=1.0×103kg/m3 5000×10-6m3=5kg
A.ρA>ρ乙
B.ρ甲=ρ乙
C.mA=mB
D.ρB<ρA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本题意在比较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液体密度的关系、物体质量的关系,可由压强的计算公式 、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综合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甲、乙同为圆柱形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容器内所盛液体的重力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800PaD.绳子受到的拉力为4N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压强,浮力综合应用能力,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分析受力,结合浮力、压强有关知识求解。
【详解】
AB.如图乙所示,A恰好浸没在水中是,物体AB悬浮,物体AB所受浮力等于重力,即
排开水的总体积为
又因为物体A的体积为 ,
因为P甲剩=P乙剩,
所以, ,
由图可知, ,所以 .
备战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经典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备战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经典压轴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cc4d7a240c844768eaee56.png)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的两个容积相同的圆筒形容器,分别装满不同的液体,已知距容器底部距离相等的A 、B 两点处液体压强p A =p B ,则两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F 甲、F 乙和压强p 甲、p 乙的关系是( )A .F 甲>F 乙,p 甲>p 乙B .F 甲>F 乙,p 甲=p 乙C .F 甲=F 乙,p 甲<p 乙D .F 甲<F 乙,p 甲<p 乙【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察液体压强和压力的比较。
突破点是要明确液体压强公式中h 的意义,从而得到液体密度大小关系。
另外在比较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时,要分成上下两部分来考虑,上部分压强相等,下部分h 相等,从而得出结论。
【详解】液体压强公式p gh ρ=中,h 表示待测点到自由液面的距离,因此A B h h <,而A B =p p ,所以A B ρρ>。
由于两容器容积相等,根据公式mVρ=,两液体的质量A B m m >,两容器底所受的液体压力等于液体重力,所以A B F F >;A 点下面液体产生的压强大于B 点下面液体产生的压强,而两容器中上部分液体产生的压强相等,所以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A B p p >。
故选A2.如图所示,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容器甲,乙,现将两个容器倒入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若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大,试比较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甲,p 乙( )A .p 甲>p 乙B .p 甲<p 乙C .p 甲=p 乙D .不能确定【答案】A 【解析】【分析】 【详解】由图可知甲乙两容器底部所处的深度h 相同,且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大,根据公式p gh ρ=可得,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又因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相等,根据公式m V ρ=得,甲容器中液体的质量大于乙容器中液体的体积,则甲容器中液体的重力大于乙容器中液体的重力,故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两个容器相同,说明容器和桌面的接触面积相同,根据公式Fp S=可得,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
![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d80f9c7375a417876f8fa5.png)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相同的两个平底试管A 和B ,其中分别装着密度不同的液体,A 管竖直放罝,B 管倾斜放置,它们对管底的压强p A 等于p B ,则下列关于液体质量m A 和m B 判断正确的是( )A .m A >mB B .m A =m BC .m A <m B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当B 管竖直放罝时,高度会变高,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gh ρ=可知'B B p p <,由已知A B p p =,可得'A B p p <,两个平底试管A 和B 是相同的,底面积也相同,'A B p p <两边乘上底面积S ,可得'A B p S p S <即两个平底试管A 和B 受到液体的压力'A B F F <,而这两个压力就是对应液体的重力,即A B G G <,A B m m <,故选C .2.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压力相同,则甲乙切去的质量Δm 甲、Δm 乙和甲乙的密度满足的关系是( )A .ρ甲>ρ乙,Δm 甲>Δm 乙B .ρ甲<ρ乙,Δm 甲>Δm 乙C .ρ甲<ρ乙,Δm 甲<Δm 乙D .ρ甲>ρ乙,Δm 甲<Δm 乙【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mg F G Vg gSh p gh S S S S Sρρρ====== 切割之前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p p =甲乙即gh gh ρρ=甲甲乙乙由图可知h h 甲乙<所以ρρ甲乙>由图知S 甲乙<S在切割之前p p =甲乙所以由F pS =可知,切割之前甲、乙对地面的压力F F 甲乙<因为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且G mg =,所以,切割之前m m 甲乙<当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剩余的压力相同,即F F =甲剩乙剩则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m m =甲剩乙剩根据切去的质量-m m m ∆=剩得m m ∆∆甲乙<故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
备战中考物理与压力与压强有关的压轴题及详细答案
![备战中考物理与压力与压强有关的压轴题及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665b93482fb4daa58d4be8.png)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甲对水平面的压强比乙小,下列方案中一定能使甲对水平面压强大于乙的有方案:①将甲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甲剩余部分上方②将乙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甲的上方③将乙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甲的上方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B【解析】【详解】①将甲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甲剩余部分上方,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根据公式p=FS可知甲对地面的压强变为原来的2倍,而乙对地面的压强没变,甲对水平面压强不一定大于乙对水平面压强;②将乙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甲的上方,此时因为乙对地面的压力和受力面积都变为了原来的二分之一,根据公式p=FS可知乙对地面的压强不变,而对甲来说受力面积没变,压力增大,所以甲对地面的压强增大,但甲对水平面压强不一定大于乙对水平面压强;③将乙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甲的上方,此时乙对地面的压力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而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公式可知乙对地面的压强将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甲此时对地面的压力为12G乙 G甲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而甲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于乙跟地面的受力面积,所以根据p=FS可知甲对水平面压强一定大于乙对水平面的压强.故选B.2.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 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 g,烧杯质量为100 g,活塞面积为7×10-5 m2,g取10 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力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A .1.26×105 PaB .1.10×105 PaC .1.01×105 PaD .0.96×105 Pa【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此时活塞所受摩擦力与大气压力方向向右,可得:pS +f =m 1g =9.8N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此时活塞受摩擦力向左,受大气压力向右,可得:pS -f =m 2g =5.6N ;联解上述两个关系式,可得:pS =7.7N ,故p =527.7710Nm-=⨯ 1.10×105Pa , 故应选B 。
中考物理压轴题之压力与压强(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详细答案
![中考物理压轴题之压力与压强(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63b786f111f18582d05a8e.png)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所示,一密度均匀的实心物块放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若沿虚线将该物块切去一部分,留下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p',则()A.p < p' B.p > p' C.p= p' 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详解】设原来物体的重力为G原,梯形的下表面积为S1;给原来的物体增加G部分的物体,如图所示,成为规则物体,那么,整个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1111G G G G Gp pS S S S+==+=+原原总;沿虚线将该物块切去一部分,设此时剩余部分的重力为G',梯形的下表面积为S2,根据第一幅图的情况可知,质量和面积是等比例减小的,所以总压强是不变的。
根据关系可知:G G G G Gp pS S S S+==+=+总2222''';根据p总相等可得:1G Gp pS S+=+2'那么:1G Gp pS S=2-'->0所以:p>p′;故选B。
2.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分别盛有相等体积的不同液体甲、乙。
取两块质量相同的橡皮泥,将一块橡皮泥撑开成碗状放入甲液体中,将另一块捏成球形状放入乙液体中,橡皮泥静止后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橡皮泥受到的浮力 F 甲=F 乙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液甲<p 液乙C .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D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p 地甲>p 地乙【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 .橡皮泥在甲液体中漂浮,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 甲=G ,橡皮泥在乙液体中悬浮,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 乙=G ,所以F 甲=F 乙,故A 符合题意;B C .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分别盛有相等体积的不同液体甲、乙,当放入橡皮泥后,液面仍然相平,说明橡皮泥排开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由于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 甲=F 乙,则=V g V g ρρ甲乙甲排乙排=ρρ甲乙液体甲、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gh ρ甲甲液甲 =p gh ρ乙乙液乙由于=ρρ甲乙,=h h 甲乙所以=p p 液甲液乙,故B 、C 错误; D .容器对面的压强分别为G G F p S S +==液甲甲容地甲 G G F p S S+==液乙容乙地乙 由于液体甲、乙的体积相同,密度相同,所以液体甲、乙的质量相同,重力也相同,所以p p =地甲地乙故D 错误。
备战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压力与压强问题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备战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压力与压强问题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baccc758fafab068dc0248.png)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沿水平方向将甲、乙正方体上方截去,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同,如图所示,则剩余部分的质量m 甲、m 乙的关系是A .m 甲一定大于m 乙B .m 甲一定小于m 乙C .m 甲可能小于m 乙D .m 甲可能等于m 乙【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压强公式和正方体知识得m g F G Vg P ghs s s sρρ===== 所以有===P gh P gh ρρ甲甲甲乙乙乙因此=h h ρρ甲甲乙乙由图知h h >甲乙所以22h h ρρ>甲乙即s s ρρ>甲甲乙乙那么若沿水平方向将甲、乙正方体上方截去,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同,则剩余部分的质量m 甲、m 乙的关系为==m s h m s h ρρ>甲甲甲乙乙乙故选A 。
2.如图所示,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2:3ρρ=甲乙,底面积之比:3:4S S =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8:5p p =甲乙,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的重力之比是1∶2B .甲、乙的体积之比是16∶5C .甲、乙的高度之比是5∶12D .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 .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重力之比为836545G F p S p S G F p S p S ===⨯=⨯=甲甲甲甲甲甲乙乙乙乙乙乙故A 错误;B .甲、乙的体积之比是639525G m gV G m G V G gρρρρρρ===⨯=⨯=甲甲甲甲甲甲乙乙乙乙乙甲乙乙故B 错误;C .甲、乙的高度之比是9412535V h S V S V h V S S ==⨯=⨯=甲甲甲甲乙乙乙乙甲乙故C 错误;D .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之差为122221212()()gV gV F F G G m g m g p p gh gh g h h g h h S S S S S S S S ρρρρρρ-=-=-=-=-=-=---甲乙111甲乙甲甲乙乙12121212由于:2:3ρρ=甲乙所以23ρρ=甲乙 由于125h h =甲乙所以125h h =甲乙 故12212291()()0353153p p g h h g h h g h gh gh gh gh gh ρρρρρρρρ-=---=⨯--+=+>甲甲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所以12p p >故D 正确。
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压力与压强的综合含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压力与压强的综合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c18dc8168884868662d68f.png)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A Bρρ∶=8∶1,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是( )A.F F甲乙∶=1∶1,p p乙甲:=1∶2 B.F F甲乙∶ =1∶1,p p乙甲:=1∶4C.F F甲乙∶=1∶2,p p乙甲: =2∶1 D.F F甲乙∶ =8∶1,p p乙甲:=1∶8【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若按(甲)的方式,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地面的压力A BF G G=+甲若按(乙)的方式,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地面的压力A BF G G=+乙故A BA B11F G GF G G+==+甲乙∶由mVρ=,可得AA A BB BBAB A18VmmV m mρρρρ===⨯则AB两物体的边长之比为12,则AB两物体的面积之比为14,因为所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强之比是BBA ABA14FF FS S SF S F S FSpp=⨯⨯===甲乙甲乙乙甲甲乙故选B。
2.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液体,其中V 甲大于V 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小于p 乙。
若从容器内分别抽出部分液体甲和乙,此时,甲、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分别为V 甲′、V 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p 甲′小于p 乙′,则V 甲′一定等于V 乙′B .若p 甲′小于p 乙′,则V 甲′一定小于V 乙′C .若p 甲′大于p 乙′,则V 甲′一定大于V 乙′D .若p 甲′大于p 乙′,则V 甲′一定小于V 乙′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m m =乙甲,V V >甲乙,那么可知ρρ<甲乙;若从容器内分别抽出部分液体甲和乙,则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是''p gh ρ=甲甲甲、''p gh ρ=乙乙乙;AB .若p 甲′小于p 乙′,又因ρρ<甲乙,即''gh gh ρρ<甲甲乙乙可知道'h 甲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h 乙,由于S S >甲乙,那么'V 甲可能等于'V 乙,也可能'V 甲大于'V 乙,A 、B 错误;CD .若p 甲′大于p 乙′,又因ρρ<甲乙,即''gh gh ρρ>甲甲乙乙可知''h h >甲乙,由于S S >甲乙,那么'V 甲一定大于'V 乙,C 正确,D 错误。
物理压力与压强-经典压轴题含详细答案
![物理压力与压强-经典压轴题含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5b05b9581b6bd97e19ea67.png)
4.如图所示,甲、乙两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则甲、乙切去的质量△m甲、△m乙,剩余部分的压强p甲′、p乙′( )
C.根据题意知道,乙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其重力:
F=G=mg=2kg×10N/kg=20N,
乙容器原来对地面压强是:
,
由于当把另一完全相同的物块浸没在乙容器的液体中,液体未溢出,所以,乙容器后来对地面压强是:
,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物体的重力是15N,所以,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了15N,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A.物块的密度等于3×103kg/m3
B.乙容器中液体密度小于甲容器中液体密度
C.乙容器对地面压强为3.5×103PaD.甲容器对地ຫໍສະໝຸດ 的压力增加了15N【答案】A
【解析】
【详解】
A.由p=ρgh知道,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是:
,
由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之比为1:3,所以,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是: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甲对水平面的压强比乙小,下列方案中一定能使甲对水平面压强大于乙的有
方案:
①将甲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甲剩余部分上方
②将乙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甲的上方
③将乙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甲的上方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压力与压强问题附答案解析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压力与压强问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193c5752ea551810a68765.png)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相同的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液体。
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浸入液体中,当物体静止后两液面刚好相平,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容器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B.液体密度ρ甲<ρ乙C.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D.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m乙【答案】A【解析】【详解】AB.因为物体在甲液体中漂浮,所以ρ甲>ρ物,物体在乙液体中悬浮,所以ρ乙=ρ物,所以ρ甲>ρ乙,由图可知甲液体的体积大于乙液体的体积,且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根据m=ρV可知甲液体的质量大于乙液体的质量,根据G=mg可知,甲液体的重力大于乙液体的重力,又因为容器的重力相等、物体重力相等,且在水平面上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所以F甲>F乙,故A正确,B错误;C.因为p=ρgh,h相同,ρ甲>ρ乙,所以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故C错误;D.物体在甲液体中漂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重力;在乙液体中悬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重力,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即F甲=F乙;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G甲排=G乙排,根据G=mg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m乙,故D错误。
2.如图所示,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两个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静置在水平桌面上,现从容器内抽出高度相等的甲、乙液体,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量相等。
若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剩余甲、乙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A .m ′甲<m ′乙,p ′甲<p ′乙B .m ′甲<m ′乙,p ′甲>p ′乙C .m ′甲>m ′乙,p ′甲>p ′乙D .m ′甲>m ′乙,p ′甲<p ′乙【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从容器内抽出高度相等的甲、乙液体,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量相等,即F F ∆=∆甲乙①根据Fp S=则有 p S p S ∆=∆甲甲乙乙②由图可知甲的底面积小于乙的低面积,则p p ∆>∆甲乙根据p gh ρ=可知ρρ甲乙>抽出等高的甲、乙液体,此时容器中剩余液体的高度由图可知h h ''>甲乙根据p gh ρ=可得剩余部分液体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p p ''>甲乙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根据①式可知抽出部分液体的重力关系G G ∆=∆甲乙即m m ∆=∆甲乙根据②式由p gh ρ=可得g hS g hS ρρ∆=∆甲甲甲甲③可知当甲、乙容器中液体高度相同时,质量相同。
物理压力与压强-经典压轴题及详细答案
![物理压力与压强-经典压轴题及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3762d2caaedd3382c4d367.png)
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柱体A、B高度相等,其底面积S的大小关系为SA>SB.现分别从两柱体的上表面沿竖直方向往下切除部分后,发现A、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压强恰好均相等.则关于对切去部分的质量△mA、△mB以及底面积△SA、△SB的判断,正确的是()
A.△SA>△SB,△mA=△mBB.△SA>△SB,△mA>△mB
A. > , <
B. > , >
C. < , >
D. < ,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为甲为规则圆柱体,乙为规则容器,则甲对地面的压强
p甲=ρ甲gh甲
乙对容器底的压强
p乙=ρ乙gh乙
因为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p甲=p乙
即
ρ甲gh甲=ρ乙gh乙
由图可知h甲<h乙,所以
ρ甲>ρ乙
因为甲、乙质量的变化量相等
液体甲、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
由于 , 所以 ,故B、C错误;
D.容器对面的压强分别为
由于液体甲、乙的体积相同,密度相同,所以液体甲、乙的质量相同,重力也相同,所以
故D错误。
故选A。
4.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均与大气压有关,下列关于实验结果的预测,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自制气压计随电梯从一楼上升至十楼,气压计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会下降
A.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甲=F乙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液甲<p液乙
C.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D.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地甲>p地乙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橡皮泥在甲液体中漂浮,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甲=G,橡皮泥在乙液体中悬浮,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乙=G,所以F甲=F乙,故A符合题意;
B C.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分别盛有相等体积的不同液体甲、乙,当放入橡皮泥后,液面仍然相平,说明橡皮泥排开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由于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甲=F乙,则
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压力与压强问题压轴培优 易错 难题篇附答案
![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压力与压强问题压轴培优 易错 难题篇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928646f8c75fbfc67db232.png)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底面积为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 现将体积为500cm 3、重为3N 的木块A 轻放入容器内的水中,静止时如图甲所示. 若将一重为6N 的物体B 用细绳系于A 的下方,使A 恰好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如图乙所示,不计绳的重力及其体积. 则( )A .物体B 的密度为1.5×103kg/m 3 B .物体B 的体积为150cm 3C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800PaD .绳子受到的拉力为4N【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压强,浮力综合应用能力,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分析受力,结合浮力、压强有关知识求解。
【详解】AB .如图乙所示,A 恰好浸没在水中是,物体AB 悬浮,物体AB 所受浮力等于重力,即A B F G G =+浮ρ=+水排A B gV G G排开水的总体积为433A B 333N+6N =910m 900cm 1.010kg m 10N kgG G V g ρ-+==⨯=⨯⨯排水 又因为物体A 的体积为3500cm , 所以物体B 的体积为333B A 900cm 500cm 400cm V V V =-=-=排物体B 的质量为B B 6N0.6kg=600g 10N kgG m g === 物体B 的密度为333B B 3B 600g =1.5g 1.510kg m 400cm m V ρ===⨯ 故A 项符合题意,B 项不符合题;C .放上B 物体后,桌面对容器的压力增大了B =G =6N F ∆压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426N=600Pa 10010mF p S -∆∆==⨯ 故C 项不符合题;D .以B 物体为研究对象,B 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和绳子对它的拉力作用,受到向下的重力作用,即F FG +=浮拉又因为B 物体所受浮力为3363B B 1.010kg m 10N kg 40010m =4N F gV ρ-==⨯⨯⨯⨯浮水则绳子对B 物体的拉力为64N=2N F G F N =-=-浮拉绳子对B 物体的拉力与B 物体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则 绳子受到的拉力为2N ,故D 选项不符合题意。
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压轴题专题复习附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压轴题专题复习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f23906dd3383c4ba4cd23c.png)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A 、B 两立方体叠置在一起放于水平桌面上,A 的密度为ρA ,B 的密度为ρB 且ρA ∶ρB =1∶2,开始时它们的边长比为L A ∶L B =1∶1,若不断地缩小A 立方体的体积,但始终保持A 的形状为立方体,使A 、B 两立方体的边长L A ∶L B 的比值由1∶1逐渐变为1∶2、则压强p A ∶p B 的比值变化情况为( )A .始终变大B .始终变小C .先减小后变大D .先增大后减【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A 、B 两立方体的边长之比求出面积、体积之比;因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所以根据密度公式和压强公式求出A 对B 的压强与B 对桌面的压强之比,当不断地缩小A 立方体的体积时,根据特殊值法判断比值的变化情况。
【详解】由 L A ∶L B =1∶1可知S A ∶S B =1∶1, V A ∶V B =1∶1由ρA :ρB =1∶2可知m A ∶m B =1∶2又因为A 、B 两立方体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根据压强公式Fp S=可得 A A B A B A B B B A A B A A B A 1()()3p F S G S m gS p F S G G S m g m g S ====++ 若不断地缩小A 立方体的体积时,设L′A ∶L B =k ,且112k ≤≤,则有 S′A ∶S B =k 2, V′A ∶V B = k 3由ρA ∶ρB =1∶2可知3A B 12m m k '=: 则有A AB A B A B 3B B AA B A A B A ()()2p F S G S m gS k p F S G G S m g m g S k ''''====''''''+++当1k =时,A B :1:30.333p p =≈; 当0.9k =时,A B :0.330p p ≈;当0.8k =时,A B :0.318p p ≈; 当0.7k =时,A B :0.300p p ≈; 当0.6k =时,A B :0.271p p ≈; 当0.5k =时,A B :0.235p p ≈;故不断地缩小A 立方体的体积时,压强p A ∶p B 的比值变化情况为始终变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 型管内充满了水,用轻塑料片盖住两端管口,再用手指压住塑料片,把管放在竖直平面内,如图,放开手指后则( )
A.水从 端流出
B.水从 端流出。
C.水从 , 两端同时流出。
D.水不会从任何一端流出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手指从上、下两开口处同时移开后,a端水的压强等于大气压,管内外的压强差为零,水不会从a端流出,故A不符合题意;
B.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所以容器底所处的深度相同,由公式 可得,容器底受到的压强相等,甲乙丙图中是三个相同的容器,所以底面积S是相同的,根据公式 ,所以三个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相同,故B错误;
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变小,根据公式 可得,小球所受的浮力变小。
故选A。
6.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使瓶子温度保持不变),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B.三个容器中,乙杯的水对杯底的压力最大
C.三个容器中,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C.甲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是容器的重力加上水的重力,即
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又因为,木块漂浮在水中,所以木块所受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即
3.如图所示,均匀圈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乙后,甲对地面的压强等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若甲、乙原来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则
A.m甲可能等于m乙B.m甲一定等于m乙
C.m甲一定大于m乙D.m甲一定小于m乙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排开水的重力,即
所以,木块重力等于木块排开水的重力,即
所以,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
又因为甲和乙是相同的容器且水面高度相同,所以
同理可得,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则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故C错误;
甲乙丙图中是三个相同的容器,所以底面积S是相同的,根据公式 可得,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故A正确;
B.瓶内气压是不变的,而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外界大气压是减小了,B错误,符合题意;
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以免温度影响瓶内气压,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C正确,不合题意;
A.3.92×103PaB.1.96×103PaC.3.96PaD.9.8×103Pa
【答案】A
【解析】
A砖对B砖的压力等于A砖的重力,即F=G=19.6N;
两砖的受力面积S=5cm×10cm=50cm2=5×10-3m2;
A对B的压强 .
点睛:A砖对B砖的压力等于A砖的重力,受力面积为两物体的实际接触面积.
可得,甲、乙剩余的部分高度:
,
由题知剩余的甲对地面的压强等于剩余的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根据 可得:
。
由于切去甲的高度与抽出乙的高度相同,且
,
根据 可知,切去甲的体积与抽出乙的体积关系是:
,
根据 可知,切去甲的质量与抽出乙的质量关系是:
,
由于物体原来的质量
,
所以,
,
故C正确,ABD错误。
4.某检验人员在盛放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ρ丙的硫酸铜溶液试管中,分别滴入一滴体积相同的同一感染者的血液,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BCD.而b端水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加上C形管中高出b端所在水平面以上水柱所产生的压强,所以b端水的压强大于大气,b端管内外存在压强,水从压强大的地方流向压强小的地方,所以C内的水会从b端流出,故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砖,每块重19.6N,边长分别是20cm、10cm、5cm,如图所示,那么A对B的压强是()
A.血液滴在甲试管中受到的浮力最小
B.硫酸铜溶液中ρ甲密度最大
C.血液滴在丙试管中受到的重力等于排开硫酸铜溶液的重力
D.三个试管底部受到硫酸铜溶液的压强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同一感染者体积相同的一滴血液的重力相同,甲中血液漂浮,浮力等于重力;乙中血液悬浮,浮力等于重力;丙中血液沉底,浮力小于重力,所以
D.当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将悬浮在液体中,血液滴在乙中悬浮,故感染者血液的密度与ρ乙相同,当血液滴漂浮时,硫酸铜溶液的密度大于血液的密度,当血液滴下沉时,硫酸铜溶液的密度小于于血液的密度,可知
ρ甲>ρ乙>ρ丙
由图知液面相平,由公式p=ρgh可得
p甲>p乙>p丙
故D错误。
故选B。
5.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由图可知,甲、乙的横截面积关系为:
,
已知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底部的压强相等,根据
可知,甲、乙的剩余部分质量大小关系为:
;
对于规则的均匀固体,其对地面的压强
则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由图可知,甲、乙原来的高度是:
,
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乙后(设减小的高度为△h),由
楼层
1
2
3
4
5
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cm
5
5.3
5.7
6
6.3
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大于瓶外大气压
B.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增大了
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D.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是变大的,逐渐大于瓶外大气压,A正确,不合题意;
F甲=F乙>F丙
故A错误;
B.当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漂浮,故感染者血液的密度小于ρ甲;当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将悬浮在液体中,血液滴在乙中悬浮,故感染者血液的密度与ρ乙相同;当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下沉,故感染者血液的密度大于ρ丙;故硫酸铜溶液中ρ甲密度最大,故B正确;
C.血液滴在丙试管中下沉,故受到的重力大于排开硫酸铜溶液的重力,故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