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举人,进士,(解元,会元,状元)教案资料
部编版九上语文22 范进中举(名师教案)
部编版九上语文22 范进中举【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小说故事情节。
2.了解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3.认清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把握作品的主题。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小说故事情节。
2.初步感知主人公命运,探讨范进喜极而疯的原因。
【课前预习】自读疏通字词,了解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现在我们选拔人才是通过中考、高考等方式,那么有谁知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吗?(生自由回答)“十年寒窗无人识,一举成名天下知。
”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成名于天下,有的人数十年苦读依旧美梦落空,有的人美梦成真从此平步青云,也有的人为科举上演了一出出悲喜剧。
清代著名小说家吴敬梓,正是以这些醉心科举的读书人为原型,创作了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今天,我们走进其中的名篇《范进中举》,一起来看看范进在科举考试中的命运如何。
【设计意图】联系当前的中考、高考,追溯封建社会的人才选拔方式,容易让学生联想到自己即将要进行的中考,并产生情感共鸣,有助于以下教学活动的快速展开。
二、初读,整体感知课文默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参见《状元大课堂》P226“字词清单”),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要求:不动唇、不出声、不指读、不回看,一口气读完全文。
1.掌握字词课件出示:星宿.(xiù)斋.公(zhāi)醉醺.醺(xūn)啐.(cuì)报帖.(tiě)攥.(zuàn)簇.拥(cù)侥.幸(jiǎo)作揖.(yī)带挈.(qiè)相.公(xiàng)行.事(háng)腆.着(tiǎn)嗑.(hé)亚.元(yà)解.元(jiè)轩.敞(xuān)锭.子(dìng)绾.(wǎn)拙.病(zhuō)商酌.(zhuó)桑梓.(zǐ)2.梳理情节(1)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1《范进中举》教案 长版
《范进中举》《儒林外史》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讽刺小说具有很高的评价。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分析范进和胡屠户的形象(前后对比)。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度的讽刺艺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
范进、胡屠户的形象对比【教学难点】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
多媒体课件,图片。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吴敬梓及《儒林外史》1、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又字文木,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
2、《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计五十五回,课文节选第三回的后半回,原题是“周学通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
《儒林外史》全书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为影,全书故事没有一个主干,但有一个贯串其中的中心,即反对封建科举、封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极端虚伪的社会风气。
作品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如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监生等等。
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讽刺小说中,这本书获得很高评价。
小说虽以明朝为背景,反映的却是清朝的社会现实。
3、明清科举制度简介童试—秀才(生员、相公、进学)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
他们的第一名分别叫解元、会元、状元。
二、整体感知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感知以下问题。
1、围绕“中举”这一中心事件,按时间顺序,小说可分成哪两个部分?明确:中举前中举后2、说说中举前、中举后各写了哪些事?用四字短语概括。
明确:屠户贺喜范进借钱范进发疯屠户治疯乡绅拜访3、读这篇小说中,你觉得哪个人物最可笑又可厌?明确:胡屠户4、胡屠户可笑在哪里?找出课文句子来回答,并归类。
明确:对范进的称呼:“现世宝”一一“贤婿老爷”。
对范进外貌的描述:“尖嘴猴腮”一一“才学又高,品貌又好”贺礼:“一副大肠和一瓶酒”一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动作:“腆着肚子去了”,“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一一“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那手早颤起来”,“干思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对女儿婚姻的态度:“倒运”,“累了我多少”,“可怜可怜”—女儿像有些福气5、胡屠户的表现可用四个字概括,哪四个字?明确:前倨后恭。
科举制度1
科举制度科举是中国封建皇朝选拔人才的一种考试制度。
始于汉代,隋唐时期形成制度。
1. 汉代实行征辟和荐举制。
征是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辟是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如张衡曾被举为孝廉和连辟公府。
2. 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3.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
到明代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各地考生参加县府的考试,由省提督学政莅临主持,及格者称生员,俗称秀才;乡试,即省级考试,三年一考,逢子,卯,午,酉年秋季举行,由皇帝派主考官主持,及格者为举人;会试,乡试的第二年春季举行,由礼部主持,及格者称贡士;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分三甲出榜。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统称进士。
一甲三名,一二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
考试内容主要是八股文,或称制艺,时文,四书文。
明清两代考生首先参加童试,参加者无论年龄大小,一律称为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也就是秀才。
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中凛生,由官家按月发给粮食;成绩次好的称增生,不供给粮食。
廪生和增生有一定名额限制。
成绩再次的是附生,就是才入学的附学人员。
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能参加正式科举考试。
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北。
录取的人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称亚元。
会试于乡试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录取者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参加考试的人是贡土。
考取后称进士,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合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隋代科举制度举荐与考试相结合的选拔人才方式是隋代科举制度的一大特色,与后来成熟状态下科举制依靠被选者自己报名参加考试的方式有所不同.隋代科举考试的科目不很固定,基本定型的科目有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孝廉科和俊士科等.隋代对报名资格、考试程序和考试内容也作了一系列的规定.隋代所确立的科举制对中国选官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宋代科举制度宋代强化君权、重视文教、经济文化发展及社会阶级和阶层的变化,对当时科举考试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之与前代相比,表现为考试性质由资格考试变为任用考试、科举取士取消门第限制、录取名额巨增、选拔人才质量更高、考试防弊严密、中央集权制在科举考试中得到强化等诸多显著特点.元代科举制度元代也曾实行过科举考试,但时断时续.其形式继承前代,又有一些变革.它是元代汉族文化与蒙古等民族文化交汇的一个重要契机.它对促进民族交往与融合起了重要的作用.程朱理学也第一次在科举考试内容中占了支配地位.明代的科举考试明代的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进行。
部编本语文《范进中举》教学设计、预习案,课课练
《范进中举》教案设计课堂纵横《范进中举》选自清代著名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第三回,是全书最精彩的片段之一。
小说通过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及中举前后生活遭遇的变化,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科举制度腐蚀读书人灵魂、摧残人才及败坏社会风气的罪恶,穷形尽相地表现了封建末世的世道人心,对各类市侩小人,进行了有力的鞭笞和无情的嘲讽。
本文充分体现了作者吴敬梓卓越的讽刺艺术。
这种卓越体现在他的文字中:人物普通,却故事离奇,表现了人物命运的曲折多变。
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不断发展兴趣,领会本文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
长课文尤其要注意精讲,讲求适当的取舍。
要抓住“中”这一关节点生发开来,以收“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重点分析范进和胡屠户两个人物,并注意处理与《孔乙己》一文的比较阅读。
课时安排2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吴敬梓及其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古代科举制度等文学常识。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小说中人物语言、动作、行为的能力,分析范进、胡屠户等人物形象,提升把握小说主题的能力。
3.品味学习小说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理解作品卓越的讽刺艺术。
过程与方法1.感知文意,了解小说人物和情节。
2.揣摩人物描写方法,把握人物性格,理解作品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教学重难点1.学习运用“比较法”阅读分析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境遇,分析重要人物范进和胡屠户的人物形象。
2.理解范进发疯的原因及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第1课时教学要点掌握课文中生字词语的音、形、义;整体感知课文,了解人物和情节。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对联导入以奋斗求成功、以竞争求发达是人间通则,但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无疑给读书人悬示了一个既远又近的诱惑,一朝发迹的机遇被放大,成败贵贱因这道分水岭而被切割成黑白两大块,有一副对联对此作了人木三分的揭示:“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枯竭,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面对这种突变,古代书生又会演绎出怎样的故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吴敬梓的讽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看看在54岁中举的范进身上发生了什么。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状元、榜眼、探花是什么关系呢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状元、榜眼、探花是什么关系呢
它们是古代科举考试下为通过者的名称。
通过县级别的考试称秀才,这时候就是有功名在身,可以不用参军,上公堂不用下跪。
通过了地方上省级别的考试-会试称举人。
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
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
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
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通过了京师会试全国级别考试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
殿试后将贡士分为三甲,一、二、三甲通称进士。
其中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
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
乡试,相当与县级别的考试,过了就是生员(秀才),这时候就是有功名在身,可以不用参军,公堂不用下跪了。
举人就是通过了地方上的考试-会试,类似省级别。
可以有很多名,不是说第一名是举人,其他人就不是了。
贡士是进京赶考后由京城的官员审考,中了之后才叫的。
进士就是皇帝出面考试,中了的考生,一次大概有1-200多人。
进士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要游街的。
范进中举优秀教案(精选3篇)
范进中举教案范进中举优秀教案(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范进中举教案(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范进中举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体会课文讽刺、夸张的语言;2.理解分析范进和胡屠户的形象(前后对比);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
教学重点、难点1.范进、胡屠户的形象对比(重点)2.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
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字词:注音、解释;2.介绍文学常识及有关明清科举制度的文化知识;3.整体感知小说的情节结构;4.分析15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介绍作者吴敬梓及《儒林外史》1.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又字文木,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
2.《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计五十五回,课文节选第三回的后半回,原题是周学通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3.明清科举制度简介童试秀才(生员、相公、进学)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
他们的第一名分别叫解元、会元、状元。
三、检查预习情况1.注音2.解释下列词语体统同案火候局不过兀自桑梓万贯家私谨具贺仪相与四、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思考预习题及情节结构五、整体感知课文情节课文围绕主要人物扣住中心事件,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不同的境遇,可分为两部分:(一)(12)写范进中举困的家庭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不顾一切参加乡试的情况。
(二)(312)写范进中举后高兴得发了疯及其社会地位的显著变化。
①(35)写范进上集卖鸡和喜极而疯。
②(610)治疯;③(1112)张乡绅拜会范进。
六、师生共同讨论课文第一部分。
1.结合注释自渎课文,并理解文义。
2.讨论下列问题。
①分别概括第一段、第二段的中心意思;②范进中了相公,胡屠户来贺喜,带了哪些礼品?写明礼物的作用是什么?③胡屠户教导范进的话主要有两层意思,请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范进中举》示范教学课件
情感价值? 写作手法?
就你看来,范进中举这个故事是个喜剧还是个悲剧?这个故事有 怎 样的社会意义?
喜剧——用夸张的手法揭露和嘲笑现实中的丑恶事物。 悲剧——表现有价值事物的毁灭。
(1)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喜剧,理由是:①文中写范进发疯和胡屠 户打嘴巴都运用了夸张手法;②揭露了当时士人热衷功名的丑恶灵魂 和平头百姓趋炎附势的嘴脸;③范进终于清醒过来,结局圆满。
“拍着笑着”的动作描写,写尽范进的疯态。
这部分对范进的描写既采用了正面描写又采用了侧面烘托的写法。
众人
老太太的慌
写出范进昏厥怕人
报录人、邻居的吓了一跳写出范进飞跑的疯狂
侧面描写
众人拉不住
写出范进的疯劲
分析范进的人物形象:
热衷功名--- 垂老之年仍痴迷进学 无米无柴仍应乡试
范进
喜极而疯只记得“中了”
拓展延伸
中举给读书人带来天壤之别。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很好地概括了范进中举前后 的境遇: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 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朝科举, 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适,中了 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 上 添 花”
你能用两个成语补充上面的一副对联吗?读这副对联,并结合原文,谈谈你对 范进所处社会的认识。
众邻居有着怎样的形象?
(1) 麻木冷漠:在范进疯了,众人不知怎么办时,报录人建议屠 户给范进一巴掌,看出他对人冷漠。而对范进这种因为中举而狂喜到 发疯的人早已司空见惯,发生这事已不足为奇,他们已经麻木了。
(2) 尖酸刻薄:胡屠户不敢打范进,有人却说他平时杀猪已经积 累了很多罪行,不在乎这一次。看似劝说屠户挽救范进,实际是对范 进一家极端的讽刺。在别人有难时,还站出来嘲笑他们,所以说他们 尖酸刻薄。
孔乙己教案教学设计5篇
孔乙己教案教学设计5篇孔乙己教案(一):《孔乙己》优秀教学设计回到课文[教学目标]1、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教育学生珍惜此刻的学习生活2、在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述中,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揭示孔乙己杯具生活的社会根源。
[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握主题[由整理][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学生回答教师提示),鲁迅一生写了33篇小说,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巴金先生也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日本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又遭到冷酷现实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
鲁迅先生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呢?请让我们一齐来学习这篇课文――《孔乙己》。
二、时代背景介绍具体资料见教学用书。
三、检查预习状况:检查预习,正字注音(出示幻灯片先让一位程度中等的学生注音,然后群众订正)阔绰(chuò)阔气。
绰:宽绰,如绰绰有余羼(chàn)混和,掺杂;绽出(zhàn)突露出来。
比较绽淀字间或(jiàn)偶然,有时候。
注音中间读jian拭(shì)擦蘸(zhàn)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物里沾一下就拿出来;打折(shé)打断附和(hè)(言语动作)追随别人(多含贬义)。
比较:和平he不屑置辩(xiè):认为不值得争辩;颓唐(tuí)精神萎靡,不振作戕害(qiāng)伤害。
戕:杀害。
四、学习前三段请一位同学表情朗读课文前3段,要求其他同学思考下列问题⑴努力掌握叙述和描述的中心⑵作者是怎样描述社会风情的。
请学生回答思考题,教师出行引导和评价。
要点提示:⑴开头三段先说酒店的大概状况,写出孔乙己生活在怎样一个社会环境。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文化常识(科举教育) 教学PPT课件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教育
古代学校
中国古代各级学校名称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殷商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 庠序称学校。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 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 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院。
【国子监】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 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 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 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 院、河南登封的蒿阳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明经】指通晓经学,经学多指儒家经典。【明法】指通晓法律,能解决问题;
【尤异】指官吏政绩最好的。
【治剧】能治理好困难重重的郡县。
【兵法】指能征善战和通晓兵法。
【阴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异】懂得祛灾降魔。
【茂才】西汉称秀才,东汉后因避刘秀讳而称茂才,其义为“才能优异”,茂才为 州举。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教育
察举制度
汉代察举主要科目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教育
古代学官
中国古代学官名称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 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 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科举制PPT课件
• 唐代的科考,分为常科和制科。每年按 例举行的分科考称为常科,而由皇帝下 诏临时举行的考试则称制科。
常科: 秀才 明经 进士 明字 明法 明算
1、秀才科:最为难考的科目 2、进士科
时务策 天宝以后加试诗、“赋得” 中唐以后进士科越来越重视诗赋
报考人数最多,录取也最严。考中进士的 仕途升的较快,唐朝的宰相都是进士出身。
• 所谓经义,与论相似,只限于用经书中 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 挥。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 经致用。
• 宋神宗时,实行三舍法取士
• “三舍法”,就是把国子监的学生 分为上舍生、内舍生、外舍生三个 等级。上舍上等可以直接受官,上 舍中等可直接参加殿试,上舍下等, 可以参加京城省试
• 童试:州县级考试,考中者称为“生员 、秀才或相公”,送到省里参加乡试
• 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 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 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院试合格者 称生员,然后分别分往府、州、县学习
未入学者称童生 “七十老童生”
童试合格:进学(中秀才)
秀才权利:穿蓝衫 免肉刑 免服役
末, 称为附学生员
SUCCESS
THANK YOU
2019/8/10
• 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一方面、各 府、州、县学中的生员选拔出来为贡生 ,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一方 面,由各省提学官举行岁考、科考两级 考试,按成绩分为六等。科考列一、二 等者,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 员。因此,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 级。
考试科目上,增设了制科和翻译科
对作弊的防范措施更加严密,由于科举制 本身的弊病,舞弊现象越演越烈,科考 内容脱离实际的弊端突显,八股文作为 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越来越禁锢了人 们的思想,遏制了人们创造力的发挥, 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秀才-举人-进士-(解元-会元-状元)
秀才,举人,进士,(解元,会元,状元)秀才是古代中国对某些士大夫的称呼。
明清时,一般指通过了科举中院试的生员,属士大夫中的最基层。
秀才一名在隋朝科举开始以前已有。
在汉朝使用举察制时,由各州推举的民间人材称之为“秀才”。
隋朝开始开科取士,最初亦为取秀才。
到了唐朝初年,秀才是常科考试的一种。
但后来“秀才科”被废,秀才一词一度变成了读书人的泛称。
到了宋朝时,凡经过各地府试者,无论及第与否,都可以称为秀才。
故此当时有“不第秀才”之称。
明、清时,秀才是经过院试,得到入学资格的“生员”的俗称。
得到秀才资格,是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槛。
成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种特权。
例如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等。
秀才中部份人是贫穷家庭出身,但是得到秀才功名不一定可以带来财富。
只有生员资格的秀才并没有俸禄,若果未能通过之后的乡试中举,亦不足以为官。
很多秀才在功名上未能更进一步,只能回乡以教书等方法为生。
这些在经济上并不富裕,但在社会上地位稍高于平民的读书人被称为“穷秀才”。
在明清时的中国,秀才是地方士绅阶层的支柱之一。
在地方乡村中,他们代表了“知书识礼”的读书人。
因为他们在地方官吏前所有的特权,故此经常会作为一般平民与官府之间沟通的渠道。
遇上地方上的争执,或者平民要与官衙打交道,经常都要经过秀才出面。
而一般平民家中遇有婚丧事,或过年过节,亦有请村中秀才帮忙写对联、写祭帐等习惯。
状元是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
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此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为状元,也叫状头。
宋代以殿试首名称状元。
明、清会试以后,贡士须作殿试,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
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
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
科举制度教案
科举制度教案第一篇:科举制度教案科举制教案活动实践作业:《科举制的创立》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科举制产生的背景及其诞生,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
2.使学生掌握科举制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辩证的分析以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3.让学生了解隋唐科举制的运用,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当今的考试制度。
4.要求学生理解科举制的影响,端正学生对科举制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知识的回顾与比较,将科举制与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相对比。
得出之所要实行科举制的理由。
2.通过知识补充和图表,让学生了解唐代科举制的主要内容,自行归纳科举制的完善。
3.以历史人物故事为线,用具体事件启发学生认识科举制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用人制度重大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原因之一。
符合历史发展的需要。
科举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
2.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与学习,从中汲取教训。
四、教学重点1.科举制度诞生的背景。
2.科举制度的内容。
3.科举制度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如何评价科举制度的作用及深远影响。
六、课前预习指导学生分组:第一组,了解隋唐以前我国采取什么选官方法。
第二组,查阅科举考试是怎样考的,一个读书人是怎么样才会成为进士。
第三组,找出课文中的几位人物是如何通过科举考上官的。
七、教法与学法指导1.教法:指导预习,问题设置。
2.学法:阅读,讨论,探究,合作学习。
八、教学准备1.了解历史人物,比如“房玄龄、李白,范进”等。
2.准备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表。
九、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比较唐朝三位杰出的皇帝,他们对知识分子的态度如何?2.科举制度的诞生。
(学生阅读,讨论,归纳,点评)师指导:1.让学生用2分钟时间预习教材内容,获取科举制的创立等基础知识。
2.检查预习效果,提问:科举制是从什么时期开始实行的?其选官方式是什么?学生活动:让学生明确从隋唐开始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吏。
师指导:让学生归纳:在隋唐以前,中国历代选官制度有哪些?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在隋唐之前实行过“察举征辟”“九品中正制”。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榜眼,探花,状元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榜眼,探花,状元由高及地排名依次是状元>榜眼>探花>进士>贡士>举人>秀才。
中国科举制度,大致可以分为6级。
依次是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只有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才能被称作童生,成为童生方有资格参加院试,只有成绩佼佼者才能成为秀才。
秀才:取得秀才的入学考试我们称之为童试,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
院试录取者即可进入所在地、府、州、县学为生员,俗称“秀才”。
成为了秀才并不等于就获得了乡试的资格,根据明朝史书记载,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
举人:乡试中举的人,称之为举人。
乡试是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清时代,正常情况下,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
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为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
贡士:会试录取的人我们称之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在明清两代会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时间在乡试次年,即丑、辰、未、戌年春季,故又称春闱。
因由礼部主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又称礼闱,考三场,每场三日,考试通过者成为贡士。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应试者为贡士。
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
殿试由皇帝新自主持,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二、三甲通称进士。
进士中一甲三人,殿试后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按殿试、朝考名次,分别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职。
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韩非子·五蠹》
“以吏为师,以法为教”产生了什么影响?
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专制,扼杀了其 发展的活力,造成了严重的倒退。
4、两汉:察举制(汉武帝开始推行) ⑴背景:汉初社会凋敝,百废待兴;鉴于秦亡之教训,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⑵方式: ①先考察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使用。
【知识归纳】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
朝代 制度 标准
特点
演变趋势
先秦
世官制 血缘 与分封制、宗法制相结合 ①选拔标准:由重家世 军功爵制 军功 军功与爵位官制密切相连 门第到重学识才能
汉代 察举制 品行 以才能和品德为依据 ②选拔方式:由推荐到
魏晋南 九品中正制 门第 与当时士族制度密切相关 公开考试
——杜佑《通典》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如何评价九品中正制?
➢ 积极:对于解决东汉末期察举制滥选的流弊有很大的作用;由 于中正官为中央派出,将选举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巩固中央集 权,为隋唐科举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 消极:无考核标准,形成门阀士族政治,激起社会矛盾。
科举制
背景
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 局面,积极要求参政。为适应这一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隋唐统治者将科 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1
5 第二单元
第
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 选拔与管理
学习目标
1.借用表格梳理中国古代官员选拔、考核和监察制度的历史变革进程,从时空观念角度把握 这些制度的基本内容。(时空观念) 2.通过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官员选拔、考核和监察制度的特点,从史料实证角度引导学生对 选官制度的演进趋势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结合古今中国官员、干部选拔制度“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特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 观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家国情怀)
2024年《范进中举》第一课时教案设计(精选9篇)
2024年《范进中举》第一课时教案设计(精选9篇)《范进中举》第一课时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儒林外史》,学习通过对比和衬托表现人物的写法。
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了解讽刺手法的运用,理解范进人物形象的典型性。
3、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残害和社会的世态炎凉。
教学重点:1、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及讽刺艺术。
2、概括人物的性格。
教学难点:1、分析范进中举而发疯的原因。
2、写张乡绅与范进对话的作用。
课堂学习过程:第一课时步骤: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被古人称作人间四大幸事。
前三件人皆有之,惟独第四件乃幸中之幸。
试想:插花游街,衣锦还乡,该是何等的荣耀!于是就有了一代一代士子的“十年寒窗”,于是有人“金榜题名”,有人“一举成名天下扬”,这不,报录的人来了,范进中举了,“金榜题名”了,可范进呢?我们一起去看-----(板书)二、走近作家作品。
1、作者:吴敬梓,字敏轩,安徽省全椒县人,清代小说家。
2、作品:本文节选自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主要描写封建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揭露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在这个制度奴役下的士人的丑恶灵魂。
它是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典范。
三、回溯科举常识。
1、科举制度的起源:始于隋唐时代,明代八股取士,清代实行分级考试。
2、清代科举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的前三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3、科举历程:童生→生员→秀才→举人→贡士→进士4、科举内容:八股文、五经、四书。
四、放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1、在听的过程中,勾画出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并判断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①范进、胡屠户、范进娘、胡氏、众报录人、邻居甲、众人、众邻居、报录人中的一个、邻居乙、邻居丙、管家、张乡绅。
②范进2、框出文中的生字难词五、点生上台演示基点梳理1---4,师生共同订正答案。
六、师生互动,研讨并探究课文。
第23课《范进中举》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二)人物众生象
演读对话,分析张乡绅的形象特点:
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 范进道:“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 张乡绅道:适才看见题目名录,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 世弟兄。” 范进道:“晚生侥幸,实是有愧。却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 张乡绅四面将眼望了一望,说道:“世先生果是清贫。”随在跟的家人手里拿过一封银子 来,说道:“弟却误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世先生权且收着。这华居,其实住不得, 将来当事拜往,俱不甚便。弟有空房一所,就在东门大街上,三进三间,虽不轩敞,也 还干净,就送与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请教些。 范进再三推辞。 张乡绅急了,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 范进方才把银子收下,作揖谢了。又说了一会,打躬作揖。
中举后 (3-11)
聚焦细节——分析人物形象
文中众人对范进的称呼与评价有哪些?请你跳读课文,圈点勾画。
“现世宝穷鬼”“烂忠厚没用的人” “懒蛤蟆想吃起天鹅肉来”“尖嘴猴腮”
“范老爷”“范相公”“新贵人”“天上的文曲星” “贤婿”“才学高,品貌好”“世先生” “亲切的世弟兄”“姑老爷”
中举前
社会地位显著提 高
迎胡屠户
11 12
胡屠户打范进
范进清醒,邻居给范进穿鞋
胡屠户给范进扯衣裳
张乡绅道贺
13 14
胡屠户收下银子回家
15 16
再读课文——理清情节结构
理清课文结构
按故事情节的发展,本文可以分为
和
两大部分。
中举前(1-2): (1)范进进学回家,老丈人胡屠户道贺。 (2)范进找丈人借盘缠应乡试,被大骂。 中举后(3-11): (1)范进中举喜极而疯(3-5) (2)胡屠户治疯(6-9) (3)张乡绅道贺,胡屠户受赠(10-11)
上课用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诞生 隋
科 完善 举 制 唐
隋炀帝—设进士科(正式诞生)
唐太宗——扩大国学规模 武则天——殿试、武举
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参知政事(宰相)及太子少师等职。
影响中国文化文学发展:除了唐诗繁荣外,也推 动了语言发展。 举出有关“科举制”成语:
榜上有名 金榜题名 名落孙山 一举成名 生 状元及第……
独占鳌头 开科取士 连中三元
得意门
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 状元站此迎榜。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 三元:科举制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分别为 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
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解元、秀才、状元、进士……
成语:榜上有名 金榜题名 一举成名 ……
一、科举制创立
背景
魏晋南北朝如何选官?(政府在州、
郡设中正,负责评定本地人物,作为选官依据。吏 部选官,必须交中正调查这人的家史声名。)
弊端: 魏晋以来,选官主要看门第
高低(出身)
二、科举制的完善
唐太宗
创殿试、武举 进士科考诗赋,亲自面试
动脑筋
P16页《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 图及太宗语:“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两段材料说明科举制的最大获益者是谁?
大 雁 塔
慈恩塔下题名处, 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
宋人殿试图 应试场面
贡院考场
北京成贤街国子监,为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学府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范进中举》精品教案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X进中举》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儒林外史》,感知X进形象,探究小说的主旨。
2、默读课文,理清条理,能复述课文大意。
3、学会比较阅读,从比较中欣赏文学作品,感知艺术形象;了解运用夸X、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的艺术。
4、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学习通过对话、对比的细节等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是发生在科举时代的故事。
主人公X进从二十岁开始应考,年年进考场,直到五十四岁才中秀才,紧接着中了举人。
这一突如其来的命运变化,引出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中举”,是指封建社会的秀才参加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
题目点明了小说的主要人物(X进)和事件(中举)。
课文以题目为线索展开情节,安排结构,刻画人物,揭示主题。
2、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晚年自号文木老人,某某全椒县人。
清代小说家。
著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文木山房诗文集》等。
3、《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讽刺艺术的最高峰,给后世的谴责小说以直接影响。
它以整个封建社会为批判对象,以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生活和心灵的描绘与剖析,勾画了一群“儒林”的丑恶形象。
4、关于封建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时代,随着封建社会的日趋没落,科举制度从内容到形式都越来越反动腐朽。
明代开始实行八股取士,考试限定由四书五经命题,写文章必须“代圣人立言”,不许有自己的见解和主X。
形式上讲究起承转合等八股格套,钳制人民的思想,培养忠顺的奴才。
许多读书人都把举业当作人生第一要义。
他们寒窗苦读,皓首穷经,精神空虚,百无一能,成了科举考试的奴隶。
清代的科举制度是这样的: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禄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库生,俗称秀才。
〖2021年整理〗《科举制度简介》优秀教案
科举制度简介
封建科举制度始于隋唐、到了明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它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
明朝以后主要是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某个文句为题作文,文章有固定的格式,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很大。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库生,俗称秀才。
这是功名的起点。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
乡试取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
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
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
第一甲踢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
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三年一考的“举人”,入选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之一。
许多读书人老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形,成了科举的奴隶,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者。
读书人“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处理社会事物、谋划生计的能力是很缺乏的。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又让他们鄙视体力劳动,至于经商营业,更是不耻。
所以实际上,封建文化和科举制度所培养出的人是一群无用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秀才,举人,进士,(解元,会元,状元)
秀才,举人,进士,(解元,会元,状元)秀才是古代中国对某些士大夫的称呼。
明清时,一般指通过了科举中院试的生员,属士大夫中的最基层。
秀才一名在隋朝科举开始以前已有。
在汉朝使用举察制时,由各州推举的民间人材称之为“秀才”。
隋朝开始开科取士,最初亦为取秀才。
到了唐朝初年,秀才是常科考试的一种。
但后来“秀才科”被废,秀才一词一度变成了读书人的泛称。
到了宋朝时,凡经过各地府试者,无论及第与否,都可以称为秀才。
故此当时有“不第秀才”之称。
明、清时,秀才是经过院试,得到入学资格的“生员”的俗称。
得到秀才资格,是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槛。
成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种特权。
例如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等。
秀才中部份人是贫穷家庭出身,但是得到秀才功名不一定可以带来财富。
只有生员资格的秀才并没有俸禄,若果未能通过之后的乡试中举,亦不足以为官。
很多秀才在功名上未能更进一步,只能回乡以教书等方法为生。
这些在经济上并不富裕,但在社会上地位稍高于平民的读书人被称为“穷秀才”。
在明清时的中国,秀才是地方士绅阶层的支柱之一。
在地方乡村中,他们代表了“知书识礼”的读书人。
因为他们在地方官吏前所有的特
权,故此经常会作为一般平民与官府之间沟通的渠道。
遇上地方上的争执,或者平民要与官衙打交道,经常都要经过秀才出面。
而一般平民家中遇有婚丧事,或过年过节,亦有请村中秀才帮忙写对联、写祭帐等习惯。
状元是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
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此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为状元,也叫状头。
宋代以殿试首名称状元。
明、清会试以后,贡士须作殿试,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
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
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
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
状元虽亦被称状头,但已不算正式名称了。
唐无榜眼,却有探花郎。
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他们在曲江有盛大宴游活动,以最年少者为探花郎;原意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
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二、第三名进士为榜眼。
因为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分列左右,在进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体的眼部地位,所以称作榜眼。
北宋陈若拙并无文才而取中第二名,人们都嘲笑他是「瞎榜」。
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进士改称为探花,于是榜眼成为第二名的专名。
因此说,状元、榜眼、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合成于南宋。
太祖以后,学校与荐举变得有名无实,科举考试却日益受重视。
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阶段。
学校生员(秀才)每三年一次到省城参加会考,教做乡试,录取的人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举人和国子监的监生在隔年春天到礼部应考,称为会试,录取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同年再由天子亲自在殿上出题测验进士,称为殿试或廷试,把会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等:一甲三人,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
二、三甲若干人,第一名都叫传胪。
所谓「三元及第」就是指一连考了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第一名
进士一词始于隋炀帝之设进士科进士第一名称状元,又称“魁甲”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吏部考试后,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
所有及第的人于是都成了“天子门生”。
殿试后,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
赐宴琼林苑,故称琼林宴。
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三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称状元。
南宋以后,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宋哲宗时,将进士分为经义、诗赋两科,分别举行考试,经义进士以经义定取舍,诗赋进士以诗赋定去留。
宋代的常科考试分为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
州府试称解试,礼部试称省试,殿试带有复杂的性质。
宋代在正科之外,还设立恩科。
连续考十五场不中的,皇帝用“特恩”的办法,赐予本科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