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校长徐立之在香港大学百年校庆典礼上的致辞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成功举办第七届庞鼎元国际中医药研讨会暨中医全科学士全日制课程十周年纪念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成功举办第七届庞鼎元国际中医药研讨会暨中医全科学士全日制课程十周年纪念佚名【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3(33)2【摘要】第七届庞鼎元国际中医药研讨会暨中医全科学士全日制课程十周年纪念活动于2012年12月1-2日在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举行。
本次活动由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主办。
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教授、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先生、香港特别行政区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医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凯先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兼中医药局局长甘霖厅长、台湾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林煌先生、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大会主席童瑶教授作为主礼嘉宾先后在开幕仪式上致辞。
会上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教授还向王国强部长颁发了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名誉教授证书。
【总页数】1页(P176-176)【关键词】中医药学院;香港大学;全日制;课程;学士;国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副部长【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03【相关文献】1.享受身边的中医药健康服务第八届北京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暨第七届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成功举办 [J], 许方霄;2.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成功举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信息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大数据与中医药国际信息化发展论坛”等学术会议 [J],3.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成功举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信息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大数据与中医药国际信息化发展论坛”等学术会议 [J], ;4.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及全国中药药理联合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第20届中日健康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J], 中医药研究院5.抓住“一带一路”机遇,构筑香港中医药国际化枢纽地位——访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吕爱平教授 [J], 王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港大回应
港大回應校長室收到郭家麒議員十二月二十日致徐立之校長之來信。
已經回覆。
醫學院命名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自本年五月十八日校務委員會決議及五月十九日李先生接受以後,已經正式生效,並且早按此決議陸續推行落實。
按照慣例,不會近期立即舉行命名儀式。
大學是學術機構。
院系的命名,並非商業行為,沒有交易因素,與捐款的數目沒有直接關係。
對於李先生捐贈以及醫學院命名,大學作為公共機構,責無旁貸地需要根據社會的最大利益作出決定。
箇中過程及其深遠意義,也已經在大眾傳媒以及各類場合經歷反覆詳細討論。
社會輿論對於命名一事,理解、支持與同意已是主流,相信傳媒的朋友也會得出同樣的結論。
至此,社會已經不再願意就醫學院命名一事在輿論上糾纏。
其中特別是港大醫學院的校友,在各類場合與母校就此事直接交流溝通者,累積不下近千人。
我們得到非常明確的信息,廣大的校友,特別是醫學院校友,希望母校及醫學院以一往的氣魄,不要躊躇,超越歷史的束縛,按照時代的呼喚,加速建設一所全新水平的醫學院,為人類的生命素質作出新的貢獻。
任何人若有機會面對廣大的校友,亦當得出同樣的結論。
郭議員之言論,已引起了不少其他校友以及朋友的關注。
他們願意聽到真正關懷醫學院發展之建議、評論、支持甚或批評,而非糾纏於醫學院之命名。
港大精神素來崇尚言論自由,對於命名之討論,徐立之校長採取了最大的開放態度,從不把分歧當作敵對,並且相信熱烈的辯論,有利於提高校友與社會對於捐贈文化的認識與參與。
遺憾的是,郭議員等近日之言論,似乎已經超出了討論與辯論的範疇。
把熱心支持教育事業而且高度寬容的李先生作為攻擊目標,把無私地為港大發展而努力的徐校長描繪為罪人,把大學的籌款成就扭曲為罪過。
不僅對整個香港大學,於徐立之校長以及李嘉誠先生,非常不公道,也沒有理由;對於社會上支持高等教育的善心人士,發出了負面的信息。
對於身為議員的郭家麒醫生,我們可以期望更有禮貌和更有節制的言論,而不是對人不對事,作人身攻擊與傷害。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和香港大学百年校庆有哪些不同之处
1911年,几乎同时,清政府创办了清华大学,港英政府创办了香港大学。
2011年,两校同时迎来百年华诞。
先大概介绍一下两校的由来:清华大学(英语: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THU),原称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学校、清华学堂。
创建于1911年,最初为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所建立留美预科学校―遊美学务处‖及附设―肄业馆‖,自1925年始设大学部。
香港大学(英语: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HKU),香港第一所大学,由188 7年成立的「香港西医学院」及「香港官立技术专科学校」合并而成,大学于1911年在香港岛正式创立,孙中山为港大医学院首届毕业生。
** 注意到其实清华的大学部是1925年才创立的。
或者按照清华的算法,香港大学应算18 87就有了。
(这些细枝末节的差异不足为怪,学校都流行把历史算的悠久些。
我的高中动辄就说自己二百八十多年校庆,笑我蛋疼。
)两校同为顶尖学府,根据QS世界大学排名(以及英国泰晤士报的排名)香港大学连续三年力压东京大学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21。
清华只稍逊风骚,摇摆于世界50名上下,但仍当之无愧一流大学。
其实我认为大学排名是件很愚蠢的事情,细究一下排名的算法,发现两校很多方面都不相伯仲。
清华只在三项上明显落后:―国际教师素质‖,―国际学生素质‖和―学术期刊发表质量‖。
前两项只是因为清华受到了中文教研的制约,属于客观因素。
至于最后衡量学术产出的那项,我认为当归咎于内地学术界风气不振,学霸官僚做派盛行。
这使得很多留美优秀的年轻教授不敢直接回国任教,往往他们选择以香港为归国跳板,在香港的大学拼到功成名就后,再回国自己摇身变成学霸或官僚,这样一来,这些人学术活力最盛,产出最高的那些年都贡献给了香港大学。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白重恩,李稻葵,汪丁丁。
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清华经管或北大CCER的牛教授名单,看看他们中有多少人是在香港熬出头后回去圈地圈钱的。
香港大学徐立之校长讲话
香港大学徐立之校长讲话徐立之系着一条墨绿色的领带,领带上印有大学校徽图案,校徽正中端书四字校训:“明德格物”。
“明德格物”,语出《礼记·大学》。
以此为训,大学走过近百年的春华秋实,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综合学府,环球知名的学术中心。
“‘明德’比‘格物’更重要。
”徐立之说,“港大培养的学生,不但要探究事物的真理,更要彰显德行,懂得如何做人。
”xx年,徐立之获邀由加拿大返港,担任大学第14任校长。
作为世界知名的遗传学家、人类基因研究的权威,具有崇高学术地位的他,被形容为校长的“超班人选”。
如今,大学是各大学排行榜的大赢家。
不但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期刊的世界高校排行榜上持续多年占据高位,在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公布的'亚洲大学排名榜中也屡屡名列前茅;刚刚揭晓的第12届最正确大学排名榜,大学蝉联第一名。
“排行榜看的是大学的成就、名气,教师的科研成果,学校的国际化程度等等。
在这些指标上,可能港大就占了优势。
”校长徐立之说,“其实我自己觉得港大可以进步的地方还有很多。
”徐立之对此很淡定。
他说:“我们怎样做,还是遵照我们自己的理想,不会为排行榜所左右。
”徐立之表示,“我们不会针对某一个排行榜上的指标来调整治校理念。
譬如说排行榜要看国际学生的比例,我们不会为此去迅速扩大国际学生规模。
尽管特区政府已经允许我们收20%的非本地生,但我们要循序渐进。
”徐立之认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背景,对大学的要求也不同。
“对大学排名榜一定要以平常心看待。
”徐立之说,大学的比较本来就是困难、复杂的。
假设以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国际化程度等指标来衡量,内地很多出色的大学在排行榜上不占优势。
判断大学是不是一流,如果仅在排行榜上看,就很不公平了。
对什么是“一流大学”,徐立之心中也自有一把尺子。
他说,每当有国际学术会议的时候,如果我们相关学科的老师会被邀请去做专题演讲,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国的学生都希望来上这门课,那个学科就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的学科;有10个到12个这样的学科,我们就到达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了。
大学校庆贺信2
大学校庆贺信(2)站在两个甲子的历史节点,我们更需要眺望未来。
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武大人应该憧憬什么样的梦想?我们梦想的武大,是一个水平一流的武大。
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跻身世界强校之林,她将在服务国家战略、引领社会发展、创新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更大的担当、做出更大的贡献、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我们梦想的武大,是一个环境优美的武大。
其山水与建筑交相辉映,科学与人文完美融合,她将是“美丽中国”的首善之区和世界最美的大学之一,是大师汇聚和学子向往的神圣殿堂,是探究真理的理想之地,是拔尖人才成长的沃土。
我们梦想的武大,是一个精神卓越的武大。
她始终坚守大学本质,始终充当引领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灯塔,持之以恒地追求至真、至善、至美,并与时俱进、顶天立地、不断超越!我们要反思,如何坚守和履行好大学的根本使命。
我们在为大学如今的地位和作用感到欣慰的同时,不得不为大学的功利化倾向感到忧虑。
大学的根本使命是什么?是培养人才!但至今我们还没有完全形成研究型大学四大功能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
我们要反思,如何保持和彰显自己的特色。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我们不得不为中国大学的“同质化”倾向感到担心。
如何固守住武大特有的禀赋?这需要我们在深刻把握武大百年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做好特色的凝练与彰显。
我们要反思,如何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大学制度。
当前中国大学冲击世界一流水平,缺乏的不是硬件,而是一流的管理。
我们现行治理结构是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学术自由发展为宗旨的核心理念?现行体制机制是否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国际竞争力?这需要我们努力构建一套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
我们要反思,如何在文化传承中实现新的超越。
在武大的文化“基因”里,我们在提倡批判和质疑的同时,是否应该多一些理解与包容?我们在支持独立与自由的同时,是否应该增强团队与协同的力量?我们在争论或清议的过程中,是否更应该加快实干的步伐?有梦想才能拥抱未来,有担当方能顶天立地。
49-香港大学新生入学礼徐立之校长讲词
香港大學新生入學禮徐立之校長講詞2011年8月24日親愛的同學們:歡迎來到香港大學。
我衷心的祝賀你們,你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考進了香港大學,你們應該感到自豪。
大學是個學習的天地,讓我們創造知識、分享知識。
正如剛剛學生事務長所說,港大提供了一個多姿多釆的學習環境.在港大,你們不單會從教授們得到知識,亦會從你們的朋輩中學習;這包括課堂內外,和到香港以外交流及實習的機會。
最重要的,是港大擁有一個自由、開放、和多元的學習環境。
這是我們師生一向珍惜的環境。
作為大學新一分子,你將享有於這個環境學習的機緣和權利。
我們亦期待同學們以熱誠、才智,和專注的精神,貢獻這知識的寶庫。
今天在這裏,我懷著很深的歷史感。
你們入學,正值港大一百周年,大家身處的陸佑堂,是港大校園裏的第一座建築物。
1910年, 這棟大樓奠基,1912年第一批學生入學時,中國第一個共和國經已成立。
領導革命的國父孫中山在1923年重訪校園,在這個陸佑堂裏演講.他的講詞中有句名言:「香港及香港大學,乃我智識之誕生地。
」這裏是締造歷史的地方。
而我們每一天都在生活的歷練起伏中締造新的歷史。
親愛的同學,你們要有心理準備,港大的校園充滿爭議。
在港大校園,抗議、討論和辯論是師生生活的要素。
我們引以為榮的,是我們的同學們和世界各地的學生一樣,要發表很多的想法和意見。
就如上星期四,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和教育、科技等部門主要負責人應邀來訪,出席港大百周年校慶典禮。
這個訪問,給我們機會展示大學各方面的成就,促進香港與內地的交流。
這是香港和香港大學歷史上重要的一頁。
這事件的另一個意義,是為此引發的爭議和激辯。
容我談談事情的背景, 在過去一年內,港大舉辦了三十多個和百年校慶有關的活動,我們接待過諾貝爾獎得主和社會基層人士。
我們舉行的對談講者,包括自由鬥士昂山素姬。
李副總理的來訪,有特別的意義,是因為一百年前,港大的建校者就宣佈港大是一所「為中國而立」的大學。
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港大的歷史和中國血脈相連。
港大百年校庆典礼徐立之校长致辞
港大百年校庆典礼徐立之校长致辞Speech at the HKU Centenary Ceremony by Professor Lap-Chee Tsui,Vice-Chancellor of HKUVice Premier Mr Li Keqiang, Minister of Education Mr Yuan Guiren, Mr Chancellor, Distinguished Guests, Members of the HKU Family, Ladies and Gentlemen,尊敬的李克强副总理,袁贵仁部长,校监先生,各位来宾,各位香港大学大家庭的成员:Good morning!早安!And, on behalf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 would like to welcome you to the University this morn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thank you for coming to celebrate with us the University's Centenary.我谨代表香港大学欢迎各位莅临本校,并多谢大家出席今天的百周年校庆典礼。
The last century has witnessed tremendous changes in Hong Kong, China and around the world, beit technological, economical, social or political.回顾过去一个世纪,香港大学见证了香港、中国、以至全球,在科技、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翻天覆地的转变。
The University has also moved with the times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and evolved from an institute with only three areas of studies to a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of many disciplines. As memb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e, we share the global challenges at the forefront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s.在过去这一百年,香港大学与时并进,由一所只有三个学院的教育机构,发展成为今日设有多元学科的综合型大学。
徐立之在香港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双语对照版】
港大校长徐立之在香港大学百年校庆典礼的致辞Speech at the HKU Centenary Ceremonyby Professor Lap-Chee Tsui, Vice-Chancellor of HKUAugust 18,2011港大校长徐立之在香港大学百年校庆典礼上的致辞2011年8月18日Vice Premier Mr Li Keqiang,Minister of Education Mr Yuan Guiren,Mr Chancellor,Distinguished Guests,Members of the HKU Family,Ladies and Gentlemen:尊敬的李克强副总理,袁贵仁部长,校监先生,各位来宾,各位香港大学大家庭的成员:Good morning!早安!And, on behalf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 would like to welcome you to the University this morning and, at the same time,thank you for coming to celebrate with us the University’s Centenary.我谨代表香港大学欢迎各位莅临本校,并多谢大家出席今天的百周年校庆典礼。
The last century has witnessed tremendous changes in Hong Kong,China and around the world, be it technological,economical,social or political.回顾过去一个世纪,香港大学见证了香港、中国、以至全球,在科技、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翻天覆地的转变。
The University has also moved with the times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and evolved from an institute with only three areas of studies to a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of many disciplines. As memb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e, we share the global challenges at the forefront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s.在过去这一百年,香港大学与时并进,由一所只有三个学院的教育机构,发展成为今日设有多元学科的综合型大学。
【丘成桐】哈佛讲座教授丘成桐:我为何不做港大校长
哈佛讲座教授丘成桐:我为何不做港大校长丘成桐五十年代居于沙田下禾輋山上,旧居已改建。
丘成桐这个人精采。
影响世界纯数学研究流向四十多年的美国哈佛大学讲座教授,刚满63岁,祖籍梅州蕉岭县。
五十多年前,家住沙田下禾輋山腰龙凤台六号两层高石屋。
为纪念父亲丘镇英100岁冥寿,上周末,他回港在教育城主讲〈那些年,父亲教导我的日子〉。
山居岁月,也是数学家做学问的根源。
翌日,记者跟丘成桐上山访旧居。
走上沙田下禾輋天桥,拐过龙华酒店,转右行过一间古老村屋,穿插一两个弯角,说话直率到位的数学权威,回家老路,上小斜,健步如飞。
样子似父亲的丘成桐,脸上浅浅汗珠。
昔日山野小孩只有60磅,现在呢?「太重,讲出来没意思。
」他很投入讲解旧日左邻右里,左手边姓温的那户人家,啡黄图案砖屋基本样貌还在,当年依山面海,晨早有渔民引鱼鼓声。
一家十口住地下一单位,后门养鸡。
门前白兰树与铁围网上的炮仗花,奔跑上岩顶看漫山花海,都不复来。
钱穆、唐君毅及学生辈陈耀南等人,不时来跟父亲论学听学。
丘成桐在旁斟茶,也听几句书话。
对下近北山坡,是黄赓武父亲住的江夏台,「江夏」即黄姓意思,大宅仍然存在。
转眼半世纪,丘家老屋已拆掉,改建三层,业权由邻居温氏拥有。
旧时生活埋在心里,作为中文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丘成桐构想实际,「本想把旧居那幢屋子买回来,好让来访学者交流时住这里,不用入住昂贵酒店。
」他说外国人对行走这种小山坡路段,不看是问题。
举头可望穗禾苑的三层石屋,依山面公屋、私楼,却卖得出奇昂贵,「约七年前,我想向他买回来,他开价六、七百万,太贵,没买下。
现在,听说要一千二百万。
」道理各有各说,现实放在眼前。
香港平民区域三层高简单石屋开价一千二百万,美国哈佛大学讲座教授,在哈佛附近有物业,在香港买屋,他说:「买不起。
」中大崇基书院1954年由丘镇英与凌道扬向马料水农夫买地建成的。
丘成桐后来入读数学系,跳班一年,1969年毕业。
他22岁在美国柏克莱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首先于普林斯顿大学任教,不时见到精神出问题的约翰.纳殊(John Nash)在校内盘行思考。
香港大学百周年校庆典礼校长徐立之教授讲辞
香港大學百周年校慶典禮校長徐立之教授講辭2011年8 月18日尊敬的李克強副總理、袁貴仁部長、校監先生,各位來賓、各位香港大學大家庭的成員:早安!我謹代表香港大學歡迎各位蒞臨本校,並多謝大家出席今天的百周年校慶典禮。
回顧過去一個世紀,香港大學見證了香港、中國、以至全球,在科技、經濟、社會和政治方面翻天覆地的轉變。
在過去這一百年,香港大學與時並進,由一所只有三個學院的教育機構,發展成為今日設有多元學科的綜合型大學。
港大作為國際學術界一員,与同儕共同面對全球高等教育發展的種種挑戰。
作為香港的第一所大學,香港大學的誕生絕對是香港和中國歷史的重要一部份。
雖然當時正值英國與晚清關係微妙時期,但在香港與廣東政府共同努力下,港大結果順利成立。
當然,這個夢想最終能夠如願以償,全賴一群深信香港需要建立一所大學的有識之士,以及一眾希望能夠為中國及世界建立一所優質大學的熱心人士的慷慨捐助。
香港大學於1911年正式成立,然而,我們的舊生與社會大眾經常討論應否追溯至1887年,以港大前身 - 香港西醫書院成立之時為始;尤其是該書院首屆畢業生孫中山先生,在1923年,就在這個大禮堂內,與學生所說的一番話,他說:「我有如遊子歸家,因為香港與香港大學是我知識的誕生地」。
儘管經常有這種學術爭論,但在歷代的學者、學生及校友的共同努力下,港大跨越了時間與轉變的考驗,成為一所充滿動力的學府。
港大除了提供活潑的教學與學習環境外,亦已成為許多突破性研究的發展基地。
我們的畢業生除加入政府服務或投身香港不同機構,在各個領域發揮所長外,還在海外開創事業,作出貢獻。
今天的香港大學一如既往,是知識的捍衛者、創意和創新的孕育者,是新進知識份子和人才的搖籃,以及社會良知和責任的先驅者。
誠然,大學是任何社會中最歷久不衰的機構,也是社會的靈魂,為大家帶來希望。
我們秉持這種精神和價值,在慶祝創校一百周年的同時,亦展望未來。
在此,本人想從三方面加以闡釋。
首先,縱使香港與祖國的關係微妙多變,但香港大學對推動中國走向現代化的使命,始終如一。
港大百年校庆风波
港大百年校庆风波港大百年校庆风波香港大学校长登报公开道歉,表示今后将保证学生的言论自由。
上星期该校举行100年校庆,中国副总理前往参加,抗议的学生遭警方粗暴对待,无法进入会场。
有关香港学术领域言论自由的争论仍在持续。
徐立之登报致歉,誓言坚守言论自由今天(星期二)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罕见地在香港最大报纸之一《明报》刊登署名声明,对未能防范警方过度阻挠学生抗议的事件表示歉意,徐立之保证“大学师生是校园的主人,港大永远是言论自由的堡垒”。
徐立之在声明中说:“这是首次有国家领导人出席大学的重要庆典,大学未有筹办同类活动的经验,加上筹备过程紧迫,我们必须承认,活动的安排有欠完备。
我对同学校友在表达意见时遭遇不愉快的事件,深表遗憾。
身为港大校长对未能防范此事发生,我表示歉意。
”中国副总理李克强上星期四出席香港大学百年庆典,在此期间在校学生和校友举行抗议,遭到警方阻挠。
一名抗议学生被警方推进楼梯间,限制行动长达一小时。
很多校友和记者也很难接近会场。
洪青田:高校屈服于权势是一种耻辱港大75届校友、香港时事评论员洪青田对美国web之音说:“香港的大学是超越政府、政治和政党的,这是英国传统留下来的,已经100年了。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根本的定位。
”洪青田说,一个政府、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政治浪潮、可以来也可以去,而作为学术独立的高等学府就应该不屈服于权势。
在香港,大学里每一个学生,每一个老师,每一个校友,都是大学的主人。
那种把钦差大臣供奉于大学之上的做法是对学术的一个贬低,是对学术、文明、价值和传统的一个侮辱。
港大校庆抗议活动受阻事件余波未了,星期二又有超过1500名对这一事件不满的港大校友和市民发表了联署信。
信中说,“2011年8月18日是香港大学创校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一向崇尚自由,包括学术自由、言论自由、表达自由等等的高等学府,为了邀请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息港大百年校庆典礼,自甘堕落,令一向百花齐放的校园变成了异议人士不得接近的一言堂。
大学之道开风气之先——访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
大学之道开风气之先——访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
胡兴荣
【期刊名称】《世界教育信息》
【年(卷),期】2003(000)003
【摘要】@@ 原编者按:获诺贝尔奖提名的基因专家徐立之,希望以循循善诱的方式,改善港大的学术基因.他了解港大"为中国而立"的渊源,不忘对中国命运的承担,往一流大学迈进.
【总页数】3页(P33-35)
【作者】胡兴荣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徐德龙:大含沧海的科学襟怀——访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徐德龙 [J], 刘德英
2.做好上中下游的科学基础建设才有出路——访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 [J], 林幸谦
3.以竞志立校开风气之先
——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办学文化解读 [J], 叶映峰
4.“得风气之先”与“开风气之先” ——郑观应早期思想演变与上海 [J], 董淮平
5.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受聘浙江大学名誉教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受恩施恩,薪火相传 益游香港说港大
90HK&MACAO 港澳香港大学奠基于1910年。
1911年,《香港大学条例》正式生效,1912年,港大首届学生正式入学。
目光远大的先贤创立了香港第一所大学,为香港、为亚洲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英才。
一个世纪过去,港大不负所托,与香港一起成长,并随着时代蜕变、革新,成为国际顶尖学府,享誉亚洲乃至世界。
受恩施恩,薪火相传益游香港说港大跟随“益游香港”一期公益考察团一行来到坐落于港岛西部太平山的香港大学,但见校园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环境舒适,真是繁华嘈杂大都市里难得的读书好地方。
捐出来的港大港大校园里的建筑大多依山而建,高低错落有致,而建成于不同年代的建筑物都带有不同年代的特点。
自港大建校以来,其不少建筑都是由成功商人资助捐建,按照国际惯例,这些建筑物就以资助人或捐建人的名字命名,如陆佑堂、孔庆荧楼、冯平山楼、邵逸夫楼、庄明月(李嘉诚夫人)楼、郑裕彤教学楼(法律学院)等等,不胜枚举。
走在校园内,还可以看到诸如李嘉诚医学院、何鸿燊体育中心、嘉道理研究所、李兆基会议中心等学院、单位,也是以资助人的名字命名的。
据港大发展及校友事务部总监徐咏璇所著《情义之都——从港大到香港的捐赠传奇》一书披露,在徐立之任香港大学校长的十二年中,社会各界和校友合共有7万项捐赠,文/本刊记者 时诚. All Rights Reserved.91 DECEMBER 12捐赠总额超过100亿港元。
有香港媒体称,除了政府资助,一直以来,社会各界特别是港大校友的捐助给予了港大莫大支持。
从这些角度上看,说港大是捐出来的一点也不为过。
受恩施恩,薪火相传捐出来的港大代表了多少心血和无私奉献,托付了多少理想和盼望。
2011年为香港大学百周年校庆,徐立之校长重申了香港大学“为中国而立,为世界而立”的宏远抱负,港大宣布启动学以致用、服务社群的“服务100”计划,并使学生的义工服务正式成为其本科教育的一环。
该计划背后,是提倡受恩施恩、薪火相传的精神,冀望同学能够回馈社会,致力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
知识•传承•服务 第二个百年历程
知識•傳承•服務
第二個百年歷程
一百年前,港大誕生。
一九一一年,《香港大學條例》正式生效,目光遠大的先賢創立了香港第一所大學,為香港、為亞洲培育一代又一代的英才。
過去一個世紀,港大不負所託,與香港一起成長,隨著時代蛻變、革新,成為今天的國際頂尖學府。
香港大學為中國而立,為世界而立。
對社會大眾,我們是無盡的感激―感激前人,因他們的遠見,以及對教育的信念、對成立大學的堅持與執著,港大才可以順利誕生;我們也感激一直扶助我們的友好和夥伴,因他們從不間斷的支持,港大才有今天的卓越成就。
港大校訓「明德格物」,彰顯光明皎潔的德性,窮究事物的原理,追尋無盡的知識。
自由、開放、多元,這一直是港大的傳統。
我們匯聚了全球七十多個國家的學生與學者,在這知識堡壘中切磋砥礪,我們的校友在不同的領域推動社會發展。
醫療、科學、人文關懷 ... 我們上下求索,建構新知識、開創新思維,以此回饋社會,領導群倫。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我們要憑卓越貢獻社會、服務社會,矢志建立一個仁愛、公義的更美好世界。
百周年校慶活動於二零一一年一月啟動,展示我們的理念和抱負,為期兩年,至二零一二年秋,大學新學制開始,百周年校園啟用。
一九一二年,剛好一百年前,正是港大首屆學生入學。
下一個世紀,是更具挑戰的新歷程。
港大以百年青春,燃點卓越的火炬,照亮未來!
香港大學徐立之校長
寫於香港大學百周年校慶前夕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香港的第一所大学,香港大学的诞生绝对是香港和中国历史的重要一部份。虽然当时正值英国与晚清关系微妙时期,但在香港与广东政府共同努力下,港大结果顺利成立。当然,这个梦想最终能够如愿以偿,全赖一群深信香港需要建立一所大学的有识之士,以及一众希望能够为中国及世界建立一所优质大学的热心人士的慷慨捐助。
尊敬的李克强副总理,
袁贵仁部长,
校监先生,
各位来宾,
各位香港大学大家庭的成员:
Good morning!
早安!
And, on behalf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 would like to welcome you to the University this morn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thank you for coming to celebrate with us the University’s Centenary.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as formally established in 1911;however,it has been a constant debate among our alumni and the community at large as to whether the University should be dated back to 1887,the year when the College of Medicine for Chinese was established in Hong Kong. Adding to this debate was the famous quote from Dr Sun Yat-sen, one of the first graduates of the College: He said, "I feel as though I have returned home because Hong Kong and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re the birthplace of my knowledge."That was what Dr Sun told the students in this great hall, back in 1923.
在过去这一百年,香港大学与时并进,由一所只有三个学院的教育机构,发展成为今日设有多元学科的综合型大学。港大作为国际学术界一员,与同侪共同面对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种种挑战。
Indeed, the birth of this first and foremost University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and China. It was the result of the combined efforts of the two governments, in Hong Kong and in Canton (now Guangdong), despite the rather delicate Sino-British relations in the last years of the Qing Dynasty. It could have been an impossible dream, had it not been for those who believed in the need for a university in Hong Kong and the generosity of those who wished to see one built for China and the world.
我谨代表香港大学欢迎各位莅临本校,并多谢大家出席今天的百周年校庆典礼。
The last century has witnessed tremendous changes in Hong Kong, China and around the world, be it technological, economical, social or political.
今天的香港大学一如既往,是知识的捍卫者、创意和创新的孕育者,是新进知识份子和人才的摇篮,以及社会良知和责任的先驱者。
Indeed, universities are among the most enduring institutions of any society; they are its soul and they bring hope.
Despite these academic arguments, generations of scholars, students and alumni have so shaped HKU that it has gained a momentum of its own transcending time and changes, as a university should. The enlightenmen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t the University is now further enriched by the wealth of groundbreaking research. Our graduates have moved beyond careers in the civil service, to all sectors of society, and they have moved beyond Hong Kong.
然而,随着中国继续向前迈进,香港大学亦将肩负更重要的使命,以迎合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为达成此目标,港大应当视自己为中国的一所重要的学府,并在这方面奠定自己的地位。
Second, a hundred years ago, HKU was already an international hub for intellectuals, as most, if not all, of the teachers were expatriates and two-thirds of the students were non-Chinese. Notwithstanding fluctuations in the past century, HKU has retained its international outlook. We are privileged to have a great assembly of the finest scholars, brightest students and world citizens from diverse background and cultures, all under one roof.
HKU remains a guardian of knowledge ,an incubator of ideas and innovations, a cradle for new intellect and talent, and a pioneer in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responsibility.
回顾过去一个世纪,香港大学见证了香港、中国、以至全球,在科技、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翻天覆地的转变。
The University has also moved with the times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and evolved from an institute with only three areas of studies to a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of many disciplines. As memb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e, we share the global challenges at the forefront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s.
首先,纵使香港与祖国的关系微妙多变,但香港大学对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使命,始终如一。除了孙中山先生之外,许多位卓越的校友亦曾为建设中国贡献良多。再者,港大毕业生对于建设香港这个现代化大都会一直不遗馀力,亦间接成为了祖国发展的一大资产。
However,as China moves forward, HKU must assume the responsibility to play an even bigger role at a higher level, to support and fulfill the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needs HKU must see and establish itself as a key institution in China.
儘管经常有这种学术争论,但在历代的学者、学生及校友的共同努力下,港大跨越了时间与转变的考验,成为一所充满动力的学府。港大除了提供活泼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外,亦已成为许多突破性研究的发展基地。我们的毕业生除加入政府服务或投身香港不同机构,在各个领域发挥所长外,还在海外开创事业,作出贡献。
诚然,大学是任何社会中最历久不衰的机构,也是社会的灵魂,为大家带来希望。
It is in this spirit that we celebrate our Centenary and look into the future. Let me elaborate this further, in three aspects.
Speech at the HKU Centenary Ceremony
by Professor Lap-Chee Tsui, Vice-Chancellor of HKU
August 18,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