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电化学方法在制备纳米材料中的应用
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和特性
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和特性纳米材料是指具有纳米级别(1-100纳米)尺寸特征的材料。
由于其独特的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纳米材料在物理、化学、生物和工程领域展示出了许多特殊的性质和潜在应用。
为了制备纳米材料,人们已经发展出了许多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以及其特性。
一、纳米材料制备方法:1. 气相法:气相法是通过气体反应产生纳米材料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气相法和化学气相法。
物理气相法主要通过蒸发、凝聚、沉积等过程,将原子或分子沉积在基底上。
化学气相法则是在合适的气氛中,通过化学反应得到纳米材料。
气相法制备的纳米材料具有高纯度、均匀性好的特点。
2.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通过在溶液或胶体中控制凝胶的形成和成长来制备纳米材料。
该方法主要包括溶胶物种的制备、凝胶的形成以及热处理等过程。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材料能够通过调控溶液成分、温度、时间等参数来精确控制纳米材料的形貌、尺寸和结构。
3. 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通过电化学反应来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包括溶液电解法、薄膜电解法和电沉积法等。
通过在电极上进行电解反应,可以使纳米材料在电极表面沉积、生长或析出。
电化学法制备的纳米材料能够得到高纯度、结晶度好的产品。
4. 机械法:机械法是通过机械力来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
常用的机械法包括研磨、球磨和高能球磨等。
通过高能球磨等机械作用,可以使粉体颗粒不断碰撞、摩擦、压缩以及断裂,从而得到纳米级的粉末。
机械法制备的纳米材料相对简单、成本低,并且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二、纳米材料的特性:1. 尺寸效应:尺寸效应是指当材料的尺寸减小到纳米级别时,其性质会发生显著变化。
比如,纳米颗粒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能够提高反应的速率,从而使催化剂的活性增强。
此外,纳米材料的光学、磁学和力学性质等也会因尺寸效应而发生变化。
2. 界面效应:界面效应是指纳米材料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纳米材料具有大量的表面原子和分子,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会显著影响其性质。
电化学沉积技术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电化学沉积技术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电化学沉积技术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材料制备方法,通过在电解质溶液中施加电压,利用电流将金属或合金沉积在电极表面。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材料工程领域,如薄膜制备、纳米材料合成、合金制备和电化学传感器等。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沉积技术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并探讨其优势和潜在挑战。
一、薄膜制备电化学沉积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薄膜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光学、电学和磁学性能的薄膜材料。
例如,通过调节沉积参数和电解液成分,可以制备出具有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的金属薄膜。
这些金属薄膜在光电子器件、传感器和光学涂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二、纳米材料合成电化学沉积技术还可用于纳米材料的合成和制备。
通过控制沉积过程中的电流密度和电解液成分,可以制备出尺寸可控的纳米颗粒、纳米线和纳米薄膜。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成本较低,因此在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领域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例如,利用电化学沉积技术可以合成出高度吸附性的纳米材料,用于环境污染物的处理和废水处理。
三、合金制备电化学沉积技术还可用于合金的制备。
通过调节电流密度和电解液组成,可以在电极表面实现金属的合金化反应,得到具有不同成分和结构的合金材料。
这些合金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微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四、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传感器,通过测量电流、电位或电荷等参数来检测和分析目标物质。
电化学沉积技术可以用于制备和改性传感器电极材料,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例如,通过在电化学传感器的电极表面沉积金属或合金材料,可以增加电极的活性表面积,从而提高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
尽管电化学沉积技术在材料制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沉积过程中的电解液成分和参数需要精确控制,以获得所需的材料性能。
其次,电化学沉积技术对电极表面的几何形状和材料性能有一定要求,因此需要优化电极设计和制备工艺。
此外,沉积速率较低,生产效率较低,对于大规模制备仍需改进。
纳米材料在电催化中的应用
纳米材料在电催化中的应用电催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转换和储存技术,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在电催化过程中,纳米材料作为一种独特的材料具有显著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催化剂、电极材料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纳米材料在电催化中应用的相关进展。
第一部分: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催化剂中的应用电化学催化剂是电催化反应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传统催化剂的表面积较小,活性位点有限,限制了反应速率和效能。
而纳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丰富的表面活性位点,提供了更多的反应接触面积和活性位点,极大地促进了反应速率。
此外,纳米材料的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量子效应等独特性质也使其在电化学催化剂中显现出其他物质所不具备的性能。
例如,由于纳米材料表面的原子结构与体内的晶体结构不同,表面的活性相对较高,有利于电化学反应的进行。
因此,将纳米材料作为电化学催化剂具有巨大的潜力。
第二部分:纳米材料在电极材料中的应用电极材料是电催化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纳米材料在电极材料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纳米材料的导电性好,有利于电子的传输;二是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活性和稳定性,有利于电化学反应过程的进行。
例如,纳米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电化学特性,广泛应用于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能源储存领域。
此外,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也为电极材料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新思路。
例如,纳米金属与纳米二氧化碳复合材料在电化学催化中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第三部分:纳米材料在光电化学中的应用纳米材料在光电化学中的应用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光电化学利用光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是一种高效的能源转换技术。
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光吸收率,能够提供更多的光生载流子和表面活性位点,从而增强光电化学反应的效率。
此外,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和功能化也可以调节纳米材料的光电性能,实现更广泛的光电化学应用。
第四部分:纳米材料在电催化中的挑战与展望虽然纳米材料在电催化中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纳米材料基础与应用 第8章纳米结构的制备与特性
。 )PC-μ(刷 印触接微和))LIF-S(印压光闪�进步、)LIN-VU( 印压外紫、)LEH(印压热括包要主术技印压米纳 �
术技工加工人
72
用应与础基料材米纳
。术技离剥是种一 另�术技蚀刻是一�法方要主种两有移转案图 � 。)LBE( 术印刻束子电辨分高用常通作制的模压。等 石刚金和硅化氮、2OiS、iS如�料材的蚀腐耐 和数系胀膨热低、率导热高、度强拉抗高、度 强缩压大、度硬高用常通头模压——备制模压 �
图意示统系蚀刻束子离 51.8图
蚀刻束子离�2 �
术技工加工人
02
用应与础基料材米纳
。产生业工于用适�少 染污境环对�低本成�易容制控�大量批工加 � 料材他其的面下膜薄坏损而蚀 刻过为因生发致不�性效有的蔽掩剂蚀抗中程 过蚀刻证保以�多得小率速蚀刻的膜薄蚀刻被 比都率速蚀刻的料材或膜薄层一另的下其于处 和剂蚀抗的模掩为作对即�性择选蚀刻的好良 � 。蚀 刻向横有没�蚀刻直垂有只即�蚀刻性异向各 �
。石沸米纳造人是表代型典的料材孔介系 硅非。等物化硫和盐酸磷、物化氧属金渡过括包要主料材孔介系硅非 。列系 USM、列系 n-ABS、列系 MCM括包料材孔介基硅。域领等感传体气�释缓埋包物药�纯提离分 �化催于用可料材系硅。则规构结道孔�窄狭布分径孔料材孔介基硅
�
� �
料材孔介�3�
31
用应与础基料材米纳
工加 MFA/MTS�3 �
术技工加工人
22
用应与础基料材米纳
理原
32
用应与础基料材米纳
。蚀刻的等)MAS(膜装组自、膜BL、)AMMP( 剂蚀抗机有括包者后�蚀刻层性活和蚀 刻面表接直为分可又�同不的象对用作据根 � 。式方种两 纵操子原和擦刮械机有�同不制机用作据根 � 。构结的度尺米纳生产子粒挤推或拉提 、痕压、擦刮面表品样在�力用作互相的间 之品样与尖针的MFA用利指是蚀刻械机MFA �
电化学沉积技术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电化学沉积技术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电化学沉积技术是一种通过控制电荷转移和电极反应过程来实现材料制备的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并在这些领域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化学沉积技术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电化学沉积技术在金属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电化学沉积技术是制备金属材料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对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进行电化学还原,可以在电极表面沉积出金属薄膜。
这种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1. 金属薄膜的制备电化学沉积技术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性能的金属薄膜。
通过调节电解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和电位,可以控制金属薄膜的成分、厚度和结构等。
例如,在微电子器件的制备中,可以使用电化学沉积技术来制备导电金属线路,以实现电子元器件的连接和功能实现。
2. 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电化学沉积技术还可以制备金属纳米颗粒,这些纳米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控制电化学反应条件,可以调节纳米颗粒的尺寸、形貌和分布等特性。
利用电化学沉积技术制备的金属纳米颗粒可以应用于催化、传感、生物医学等领域。
二、电化学沉积技术在半导体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半导体材料在现代电子技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电化学沉积技术也在半导体材料制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薄膜的制备电化学沉积技术可以通过控制电解液中的离子浓度和电位来制备各种半导体材料的薄膜。
这是制备大面积、高质量的半导体材料薄膜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优化电化学沉积参数,可以实现半导体材料薄膜的均匀性、致密性和晶体结构的调控,从而提高材料的性能。
2. 纳米结构的制备电化学沉积技术还可以制备出具有特殊形貌和结构的半导体材料纳米结构。
通过调节电化学反应参数,如电解液组成、温度和电位等,可以实现半导体材料的纳米线、纳米颗粒和纳米点等结构的制备。
这些纳米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量子尺寸效应,在光电转换、传感和器件制备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纳米材料的应用(目前最全详细讲解)
• 4、金纳米微粒用于遗传基因测试
• Verigene 医疗系统采用金纳米微粒涂层对 DNA 分子鉴别关键性的蛋白质和重要基因, 仅仅按一下按钮便能进行复杂的血液测试, 完成医学诊断。
• 5、纳米等级汽车光泽剂 • 如果汽车使用普通光泽剂,涂上之后会出现漩涡 状痕迹,或者出现难看的光泽或雾状结构。 • 汽车美容公司“神鹰1号”称,使用纳米等级巴西 棕榈蜡将永远保持清洁。由于棕榈蜡微粒非常小, 它们呈现出透明状。它们的分子尺寸大小能够填 充细微的瑕疵。目前,防晒霜制造商在生产防晒 霜时也采用了纳米等级的氧化锌。
光纤导管胃镜
利用光纤作手术
光纤式传感器
光纤式传感器
金属材料 金属是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有一定的强度和塑性的并具有光泽的物质, 如铜、锌和铁等。而金属材料则是指由金 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组成的具有金属 特性的工程为止的研究状况看,关于纳米技术分为三种概念。 第一种,是1986年美国科学家德雷克斯勒博士在《创造的机 器》一书中提出的分子纳米技术。根据这一概念,可以使组合 分子的机器实用化,从而可以任意组合所有种类的分子,可以 制造出任何种类的分子结构。这种概念的纳米技术未取得重大 进展。
纳米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力学性质:纳米结构的材料强度与粒径 成反比。应用纳米技术制成超细或纳米晶粒 材料时,其韧性、强度、硬度大幅提高,使 其在难以加工材料刀具等领域占据了主导地 位。使用纳米技术制成的陶瓷、纤维广泛地 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石油钻探等恶劣 环境下使用。
磁学性质 :利用纳米粒子的隧道量子效应和
• 7、金纳米微粒女性验孕纸 • 女性验孕纸测试条码上覆盖抗体的一些金纳米微 粒可以快速锁定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从而使验孕测 试更加快速有效。
• 8、纳米网球 • 威尔逊体育用品公司采用由纳米科技公司 InMat研 制的纳米技术制造出高端双核网球,这种黏性纳 米微粒技术将使网球更加坚硬、使用时间更长。 • 但是美国网球爱好者们并不想购买价格昂贵的网 球,威尔逊公司不得不停止这种纳米网球的制造 生产。
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纳米材料 ppt课件
选择不同的时间得 到不同纵横比
II 铜沉积增长,电流几乎 不变
III 长出帽,使面积变大, 电流变大
IV 当铜在面上增长时, 电流增加变慢,当铜长 满整个面时,电流趋于定值
M. E. Toimil Molares, et al., Nucl. Instr. And Meth. In Phys. Res. B, 2001, 185, 192
PPT课件
5
引言
近几年来,模板电化学合成方法及其相 关的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应用该方法已 经成功地制备了磁性材料、金属、合金、 半导体及导电聚合物等多种纳米结构材料。
Khan H R, Petrikowsk K., Mater. Sci. Engi.C, 2002, 19, 345 Nishizawa M, Menon V P, Martin C R, Science, 1995, 268, 700 Valizadeh S, et al.,Thin Solid Films, 2002, 402, 262 Klein J D, et al., Chem. Mater., 1993, 5, 902
PPT课件
7
Seminar I
过程介绍
纳米孔道 模板材料
一般过程
暴露于 电解液
镀Au或Ag 膜作阴极
固定于导 电基底上
Seminar I
PPT课件
恒电压恒电流 电沉积
溶解模板,得到纳 米管或纳米线
8
过程介绍
特点
• 实验设备简单,能耗低,反应可较 低温度进行
• 可合成多种纳米材料 • 纳米材料粒径可调 • 可得单分散纳米结构材料 • 易于分离和收集
PPT课件
9
Seminar I
物理知识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物理知识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物理和化学是密不可分的。
物理学提供了许多工具和方法,帮助化学家们理解和解释化学现象。
本文将探讨物理知识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一、光谱学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光谱学是物理学和化学之间的桥梁,它研究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
光谱学可以通过分析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来确定物质的成分和结构。
例如,红外光谱可以用来确定有机分子中的功能团,核磁共振(NMR)光谱可以用来确定有机分子的结构,紫外可见光谱可以用来测量物质的吸收和发射光谱等等。
这些光谱学方法为化学家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他们理解和解释化学反应的机理。
二、电化学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电化学是物理学和化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电流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
电化学方法可以用来研究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传递,测量电极上的电位差,以及研究电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等。
电化学方法在化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电化学法可以用来测量物质的氧化还原电位,从而判断其氧化还原性质;电化学合成可以用来合成金属纳米材料,通过调节电位和电流来控制纳米材料的形貌和尺寸等等。
三、热力学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热力学是物理学和化学之间的重要分支,研究物质的能量转化和热力学性质。
热力学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平衡常数和反应速率等。
热力学的基本定律可以帮助化学家们预测和优化化学反应的条件,从而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率。
例如,通过测量反应热可以确定反应的放热或吸热性质,通过计算平衡常数可以预测反应的平衡位置,通过热力学分析可以优化反应条件,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等等。
四、计算化学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计算化学是物理学和化学的交叉学科,利用计算机模拟和计算方法来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计算化学方法可以用来预测分子的几何结构、能量和反应性质,模拟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和机理等。
计算化学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化学家们提供了一种快速、经济和可靠的研究手段。
电化学方法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电化学方法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纳米材料是指具有尺寸在纳米尺度范围内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
由于其特殊的性质,纳米材料在能源、环境、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纳米材料的制备过程复杂且需要精确的控制,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往往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电化学方法作为一种绿色、可控的制备技术,近年来在纳米材料制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电化学方法利用电化学反应控制物质的形貌和结构,通过调控电极电位和电解液成分,可以实现纳米材料的精确控制制备。
其中,电沉积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电化学制备技术。
通过在电极表面进行电沉积反应,可以在电极上沉积出具有纳米尺度的金属、合金和化合物材料。
电沉积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制备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的制备。
除了电沉积方法,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也是一种常用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
通过调控电极电位,可以实现金属离子的氧化和还原,从而控制纳米材料的形貌和结构。
例如,通过在电极上进行氧化反应,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形貌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如二氧化钛纳米管、氧化铁纳米颗粒等。
而通过在电极上进行还原反应,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形貌的金属纳米材料,如金纳米颗粒、银纳米棒等。
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制备纳米材料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制备过程可控等优点,因此在纳米材料制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外,电化学蚀刻方法也是一种常用的纳米材料制备技术。
电化学蚀刻利用电化学反应溶解金属电极表面的材料,从而实现纳米结构的制备。
通过调控电极电位和电解液成分,可以控制蚀刻速率和蚀刻形貌,从而制备出具有纳米尺度的结构。
电化学蚀刻方法具有制备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的制备。
除了上述方法,电化学合成方法也是一种常用的纳米材料制备技术。
电化学合成方法通过在电极表面进行电化学反应,将溶液中的离子还原为纳米材料。
通过调控电极电位和电解液成分,可以控制纳米材料的形貌和结构。
电化学合成方法具有制备过程简单、制备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纳米材料制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电化学方法在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电化学方法在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探索各种方法来改善材料的性能,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科技需求。
电化学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材料表面的改性领域。
本文将以电化学方法在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为主线,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其原理、优势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
一、电化学方法概述电化学方法是通过在材料表面与电解质溶液之间建立电化学界面,并利用电流密度和电势来调控物质的转移和反应过程,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的技术手段。
其主要包括电沉积、电解附着、电化学氧化、电化学腐蚀等。
二、电化学方法在表面涂层改性中的应用电化学方法在表面涂层改性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金属涂层为例,通过调节电参数和电解液体系,可以实现表面镀层的改性。
电沉积法可以获得均匀致密的表面涂层,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附着力,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三、电化学方法在纳米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在纳米材料领域,电化学方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电化学沉积技术可以制备高品质的纳米金属颗粒,用于催化反应和传感器等方面。
而对于纳米膜的制备,电化学氧化和电解沉积等方法则可以实现精确控制。
通过表面的电化学改性,纳米材料的光学、电学和磁学性能得到有效调控,从而拓展其在能源储存、催化等领域的应用。
四、电化学方法在腐蚀抑制中的应用材料的腐蚀问题一直是科技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电化学方法在腐蚀抑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外加电压或电化学析氧还原反应,可以实现对材料表面的保护和修复。
此外,电化学方法还可以通过调节电极电势、电解液成分等参数,实现对腐蚀过程的控制和抑制。
五、电化学方法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电化学方法在生物医学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电化学方法制备的新型生物材料可以用于组织工程和细胞修复等领域。
另外,电刺激技术也可以促进神经再生和生物信号传导等,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综上所述,电化学方法在材料表面改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电化学方法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电化学方法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电化学方法是指通过在电解质介质中以电化学作用为主要手段来进行化学反应和制备材料的方法。
在当今金属材料、生命科学、环境保护等领域,电化学方法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并且在不断地取得新的进展。
本文就从材料制备的角度来探讨一下电化学方法在材料制备领域中的应用。
第一章:电化学方法及其原理电化学方法是指通过单电子或多电子传递进行的化学反应,利用外加电场的作用使化学反应过程具有方向性和可控性的一种方法,主要有电沉积、电化学氧化还原法、电解析法以及电导泳等。
其中,最常用的是电沉积法和电化学氧化还原法,它们分别采用阳极和阴极来进行反应,两个极的反应不能分开来看,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
第二章:2.1 电沉积法电沉积法是一种利用外加电场,让溶液中的离子在电极表面上进行沉积分解形成固体材料的方法。
它的主要原理是:连接在外部电源上的电极,通过电解作用来转移电荷,离子在电场力的影响下向电极移动,与电极发生反应,沉积在电极表面,并逐渐生长成为一种新材料。
在电沉积法中,电极反应速率和沉积速率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沉积材料的结构和形态。
电沉积法在制备贵金属、半导体、纳米材料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2.2 电化学氧化还原法电化学氧化还原法是利用外加电场来改变物质化学状态的方法,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外部电场使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制备新的化合物材料。
它是制备阳极氧化物陶瓷、电子器件等方面的重要方法。
在电化学氧化还原法中,除了要考虑物质的溶解性、电极反应速率等因素外,还要考虑电解槽内产生的局部氧化、结晶和自组装等因素。
第三章:电化学方法的优点及展望电化学方法的优点有:生产过程简单、效率高、制备出的材料质量高、组成均匀、粒度细小等。
电化学方法在材料制备领域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包括半导体、电子器件、纳米材料、贵金属等。
未来,电化学方法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潜力,一些新技术,如电沉积离子打印技术等,也可以被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
纳米材料的特性和制备方法及应用
纳米材料的特性和制备方法及应用的报告,800字
纳米材料特性与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报告
纳米材料是近年来研究发展的一类新兴材料,它的体积小于100nm,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领域中都有着重要实用价值。
纳米材料本质上是一种介质,既有金属光学性质,也有有机化学特性,具有单分子的灵活能力。
纳米材料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其表面积大、表面/体积比大、分
形结构强、相对体积小、比表面能大、力学性能好、光、电、磁及热性质优异等方面。
纳米材料表现出独特的性能,如高热稳定性、低润湿性、储氢性能和良好的柔性,以及其他独特的化学、光学、电学和生物相关性等特性。
制备纳米材料技术包括类悬浮法、溶剂蒸发法、旋流分散法、超声合成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水热法等,根据所需的应用和性能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
纳米材料的应用可分为生物、化学和工程三大领域,在生物领域,纳米材料可以应用在诊断、疗法、生物传感、药物输送等领域;在化学领域,纳米材料可以用于污染物去除、电化学发电、金属冶炼、分离等领域;在工程领域,纳米材料可以应用于材料薄膜、复合材料、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综上所述,纳米材料是一类重要的材料,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多功能特性,如高表面积和高比表面能,可以应用于生物、化学和工程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包括类悬浮法、溶剂蒸发法、旋流分散法、超声合成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水热法等,可以根据所需性能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
未来纳米材料将在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成为不可或缺的新兴材料之一。
电化学沉积技术在纳米结构制备中的应用
电化学沉积技术在纳米结构制备中的应用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纳米结构的制备成为了研究的焦点和热点。
在纳米材料的制备过程中,电化学沉积技术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沉积技术在纳米结构制备中的应用,涉及原理、方法以及相关实例。
一、电化学沉积技术的原理电化学沉积是利用电解液中的带电粒子在外加电势驱动下,在电极上发生沉积的过程。
其原理基于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迁移速度与浓度梯度的关系,并通过外加电势对离子进行控制。
通过在电极表面提供适当的催化剂,能够使离子在电极表面发生反应,从而实现纳米结构的沉积。
二、电化学沉积技术在纳米结构制备中的方法1. 模板法模板法是利用电化学沉积技术在模板孔道内进行纳米材料的沉积。
首先,在模板表面沉积一层金属,然后将模板浸入电化学沉积体系中,通过控制电势和时间,使金属在模板孔道内沉积形成纳米结构。
模板法不仅可以制备各种形状、尺寸和组成的纳米结构,还可实现有序排列,具有较高的制备精度和结构一致性。
2. 固液界面法固液界面法是将电解质溶液均匀浸润在电极表面,并通过电化学沉积使沉积物在电极表面上沉积形成纳米结构。
利用固液界面法可以制备出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较好结晶性的纳米材料,适用于制备纳米颗粒和纳米线等形态。
3. 电极表面催化法电极表面催化法是利用电化学反应在电极表面生成催化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溶液中的离子还原成纳米结构。
该方法具有制备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并可在不需要复杂设备的情况下实现对纳米结构的制备。
三、电化学沉积技术在纳米结构制备中的应用实例1. 纳米传感器电化学沉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纳米传感器的制备中。
通过沉积纳米金属或纳米氧化物在传感器表面,可增加传感器的比表面积,提高响应速度和灵敏度。
同时,还可通过调节电化学沉积条件来控制纳米结构的形貌和大小,以满足特定传感器的需求。
2. 纳米储能器件电化学沉积技术可用于纳米储能器件的制备,例如超级电容器。
通过在电极表面沉积纳米结构材料,可以增加电极与电解质的接触面积,提高储能器件的电容量和能量密度。
利用电化学方法制备纳米材料
利用电化学方法制备纳米材料随着纳米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纳米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其中,电化学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制备技术,可以高效、低成本地制备出高品质的纳米材料。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其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操作流程。
一、电化学方法的基本原理电化学方法即是利用电化学反应在电极上制备材料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将反应物溶解在电解质溶液中,然后在电极上加上外电势,使反应在电极表面上进行。
在这个过程中,反应物电离成离子,然后在电极上和电子相遇,产生化学反应,最终得到所需的纳米材料。
二、电化学方法的应用电化学方法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的制备中,包括金属、合金、氧化物、碳材料和半导体等多种材料。
例如,电化学沉积法可以制备纳米金属薄膜,电化学蚀刻法可以制备复杂结构的纳米管和纳米棒,还有电抛光和电化学氧化法等。
三、电化学方法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操作流程1. 电极的制备首先,需要选定适合所需纳米材料制备的电极。
常用电极有玻碳电极、金片电极、铂片电极等。
在制备过程中,电极的表面要求平整,无明显缺陷,以减小对纳米材料制备的干扰。
2. 电解质的选择和制备电解质的选择对纳米材料的制备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电解质要求纯度高、稳定性好、易溶解、不含有害物质等。
例如,对于制备纳米金属,一般采用含金离子的酸性电解质溶液。
3. 电极表面的处理在开始电化学反应前,还需要对电极表面进行处理。
这通常涉及电极的清洗和表面修饰。
清洗过程中,要求严格控制清洗液的浓度和清洗时间,以防止清洗后电极表面的粗糙度增加。
表面修饰可以在电极表面形成一层特定的化学物质,增强反应的方向性和选择性。
4. 电化学反应此时,可以开始电化学反应。
在反应中,要求控制电极的电位和电流密度,以控制反应速率和产物纳米材料的尺寸。
此外,也需要注意反应的温度、PH值、气体气氛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5. 材料的分离和纯化在得到纳米材料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分离和纯化。
化学实验中的纳米材料制备
化学实验中的纳米材料制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纳米材料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纳米材料的制备过程也成为化学实验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将介绍化学实验中常用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原理,并讨论其在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中的潜在价值。
一、溶剂热法制备纳米材料溶剂热法是一种常用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其原理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使反应溶剂中的溶质析出形成纳米尺寸的颗粒。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多种纳米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金属纳米颗粒等。
在实验中,首先将所需金属盐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在恒温条件下加入还原剂或沉淀剂。
通过调节反应溶液的物理条件,如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可以控制纳米材料的尺寸和形貌。
最后,通过离心、干燥等处理步骤,得到所需的纳米材料。
溶剂热法具有制备纳米材料尺寸可控性高、产量较大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反应条件难以控制和溶液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机溶剂残留物等问题。
二、电化学方法制备纳米材料电化学方法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反应来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
在电化学实验中,通过在电解质溶液中加入金属原料,并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在电解池的电极上形成纳米颗粒。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金属纳米颗粒、纳米合金和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等。
电化学方法的原理是利用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来释放金属离子,并在电极表面上沉积成纳米材料颗粒。
通过调节电解质溶液的成分和电极的形状、电压等因素,可以控制纳米材料的尺寸和形貌。
电化学法制备纳米材料具有操作简单、制备过程可控性好的优势,但也存在着电极材料和电解质选择、电解过程中气体生成等问题。
三、共沉淀法制备纳米材料共沉淀法是一种通过在溶液中同时加入两种以上的金属离子,使其发生沉淀反应,从而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金属合金、纳米复合材料等。
在实验中,首先将所需金属盐溶解于溶剂中,然后逐渐加入化学还原剂或沉淀剂。
通过控制反应体系的化学组合,可以使两种或多种金属离子沉淀成纳米尺寸的晶体。
最后,通过分离、洗涤和干燥等步骤,得到所需的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综述
0 引 言
纳米 材料具 有表 面 效 应 、 体积 效 应 和 介 电限 域
修饰时, 不但 可将材 料 本 身 的物 化 特性 引 入 电极 界 面 , 可增 大 电极 的 比表 面 积 , 某 些 物 质 的 电化 还 对 学行 为产生 特有 的催 化效 应 . 文 对各 种 纳 米 材料 本
Ab t a t s r c :Th ee tvt n e stvt fe e to e c n b mp o e y mo i e t a o trmae i e s lc ii a d s n i i o lcr d a e i r v d b df d wi n n mee tr- y i y i h a ,o x mpe, a o mealco ie, tli a o p ri ls, abo a o u e c r o a ou e o o n l f re a l n n — tli xd mealc n n — atc e c r n n n t b s, a b n n n t b sc mp u d a d S n I h tr n to fn u or ns te c r o y r t a n cd, uf y r lc mp u d n n n O o . n t e dee mi ain o e rta mi r, a b h d ae, mi o a i s lh d y o o n s a d i t
t ep a ma e t a a ay i ,h df d ee to e wi a e a g o p l ao r s e t F n l t e r — h h r c u i l n l s t e mo i e lcr d l h v o d a pi t n p o p c . i al h e c s i l c y,
电化学方法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电化学方法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纳米材料是指晶粒尺寸小于100纳米的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电化学方法以其简单、可控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在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方法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并探讨其优势和局限性。
1. 电沉积法电沉积法是一种通过电流控制在电极表面沉积物质的方法,可用于制备各种纳米材料。
通过调节电解液的成分、浓度和电流密度等参数,可以精确地控制纳米材料的尺寸、形貌和结构。
例如,使用硝酸铜溶液和铜丝作为阳极和阴极,可以通过电沉积方法制备出纳米铜颗粒。
此外,电沉积法还可以用于制备金属合金和复合材料的纳米颗粒。
2. 电化学溶液法电化学溶液法是利用电化学反应在溶液中合成纳米材料的方法。
通过在适当的溶液中施加电势,引发离子溶解、沉积和聚集等反应过程,从而形成纳米颗粒。
例如,电化学氧化法可以通过在氧化性溶液中加入还原剂来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
此外,电化学溶液法还可以用于制备具有特殊性能的纳米材料,如催化剂、传感器和电池材料等。
3. 电化学气相沉积法电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将气体分子电解析解离,然后通过电化学反应在电极表面沉积形成纳米材料的方法。
通过控制气体分子的电解过程和反应条件,可以制备出具有高纯度和良好结构的纳米薄膜和纳米线。
例如,利用电化学气相沉积法可以制备出高质量的碳纳米管和氧化锌纳米线。
4. 电化学剥离法电化学剥离法是一种通过电化学腐蚀和剥离的过程将材料从基底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制备二维纳米材料中应用广泛,如石墨烯和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
通过选择适当的腐蚀剂和调节电化学条件,可以实现对二维材料的高效剥离和大面积制备。
电化学方法在纳米材料制备中具有以下优势:首先,电化学方法可控性好,通过调节电流、电压和反应条件等参数,可以精确地控制纳米材料的尺寸和形貌,实现定制化制备。
其次,电化学方法操作简单,设备成本低廉,不需要复杂的工艺条件,适合大规模制备。
化学合成方法在制备新材料中的应用
化学合成方法在制备新材料中的应用新材料,是指以新材料的制备技术为基础,通过对化学、物理、生物等多种学科的研究和技术的应用,开展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从而制备出一系列功能优异、性能优越的新材料的总称。
新材料作为新兴的战略性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而化学合成方法正是制备新材料中的重要一步。
那么,化学合成方法在制备新材料中的应用有哪些呢?一、电化学合成电化学合成是指在电化学条件下利用电流催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得到产物的一种化学合成方法。
电化学合成能够利用电化学的原理实现高纯度、可控制备、低能量消耗等优点,已成为lab-on-a-chip技术中的热门领域之一。
电化学合成方法在合成纳米材料、功能材料、先进电池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固相合成固相合成指的是将反应物悬浮在固相或吸附剂上,在不加或加少溶剂的条件下,通过加温、加压、紫外光或化学反应等方式,借助于反应器内部气氛或反应溶液中产生的物理、化学作用,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反应物合成成为一种产物。
固相合成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投料方便、操作易行、耗能低、反应均匀等优势,被广泛地应用在有机小分子药物、肽类、核苷酸等化学合成领域。
三、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指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水合胶体或其他合适物质到溶液中,从而屏蔽分子间排斥力,引起溶液变得更加稳定,之后利用化学反应将溶液转化为固体材料的一种制备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以低温固化,形成高延展性、高韧性、高介电性等优质材料。
溶胶-凝胶法已广泛应用于直流电机制造、船舶防污漆涂料制备、液晶、酶、催化剂、光学薄膜等众多领域。
四、气相沉积气相沉积是一种通过将稀释的气体源引入到反应室中,在高温、低压等特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将源的原子和分子沉积在基片表面。
气相沉积法可以通过调整反应条件来调节薄膜的厚度、晶格结构和形貌等性质,广泛应用于制备特种材料、功能薄膜、纳米材料、电子显示器件等各种领域。
五、熔盐法熔盐法是利用高温熔盐来制备一些晶体材料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电化学方法在制备纳米材料中的应用人们对于分离超微粒子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
1963年Uyeda等人采用气体冷凝法制备了金属超微粒子,并对超微粒子的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电镜和电子衍射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德克雷斯勒成立了NST (Nano-sca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研究组;1984年在柏林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超微粒子和等离子体会议,使超微粒子的研究成为世界性热点之一;1989年德国著名科学家Gleiter等首次提出了纳米材料这一概念;1990年7月在美国巴尔的摩召开的第一届国际NST会议标志着这一全新科技—纳米科技的正式诞生;1992年的TMS (Minerals, Metals, Materials)年会上有5个分会场专门讨论纳米粒子的制备、结构和性质,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美国材料科学学会预言,纳米材料将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兴材料之一,是21世纪高新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科学家们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闭。
它的出现将和金属、半导体、荧光材料的出现一样,引起科技领域的重大变革。
纳米粒子是指特征维度尺寸介于1~100 nm范围内的微小粒子,又称作超微粒子。
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区域,是一种典型的介观系统;它的大小介于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如电子、原子、分子之间,属于亚微观的范畴。
由纳米粒子形成的晶体称为纳米晶体,它既不像一般晶体那样具有长程有序,也不像非晶体那样具有短程有序结构,它是一种具有全新“气体状”(gas-like)固体结构的新型材料,粒子内部存在有序一无序结构(order disorder)。
从传统热力学观点来看,这是一种亚稳态结构。
纳米材料由两种组元构成:晶体组元和界面组元。
晶体组元由晶粒中的原子组成,这些原子都严格位于晶格位置上;界面组元由各晶粒之间的界面原子组成,这些原子由超微晶粒的表面原子转化而来。
由于纳米粒子的粒径很小,使得粒子中的原子有很大部分处于粒子表面,表现在固体纳米材料中,有相当大比例的原子处于晶体界面上,即界面组元的比例很高,一般纳米晶粒内部的有序原子与纳米晶粒的界面无序原子各占总原子数的50%左右。
晶界对纳米材料的结构及物性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这些大量处于晶界或晶粒缺陷中心的原子,使纳米粒子产生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表面和界面效应等,引起了纳米材料在许多物理、化学、力学性能上与同组成的微米粒子材料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它不仅开拓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也改变了某些传统观念。
例如,纳米陶瓷的出现使得陶瓷在表现刚性的同时也具有了很好的塑性;传统意义上的典型导体(如Ag)纳米化后可以变成绝缘体;同样,部分绝缘体纳米化后也可以变为导体。
因此,对超微粒子及其由此压制而成的纳米固体材料结构及性能的研究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对纳米粒子的研究也变得十分活跃。
中国古代早就制备出了这种材料,例如古铜镜表面的防锈层即由纳米氧化锡组成,灯灰就是纳米炭黑,只是由于表征手段的原因,当时未能给出纳米材料这一确切的名称。
由此可见纳米材料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研究领域。
而电化学方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经历了早期的纳米薄膜、纳米微晶的制备,直至现在的电化学制备纳米金属线、金属氧化物等过程,已有几十年的研究时间。
早在1939年,Brenner就在其博士论文中论述了使用两个含不同成分的电解池,交替在两池之间进行电沉积制备纳米叠层膜的研究。
但当时所使用的这种方法太烦琐,易造成镀件表面污染,影响沉积层质量。
随后在1949年又对其工艺进行了改进,直至1963年,运用电沉积技术制备叠层膜的方法不断改进,Brenner提出了单一电解液中沉积Co-Bi多层膜的设想,由原来的多槽电沉积转变成今天的单槽电沉积,这便是当今电沉积制备纳米金属多层膜的开端。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此研究发展较慢。
直到20世纪80年代,电沉积叠层膜开始有了一些进展,1984年Tench, White经过努力,用降低不活泼金属浓度的方法得到Cu-Ni纯金属叠层膜,最小厚度达到10nm。
Yahalom, Zakod等人用电沉积方法制备Cu-Ni叠层膜厚度已达到几个纳米。
进人20世纪90年代,随着表面技术的迅速发展,纳米叠层膜的研究也越来越深人,人们获得了外延生长的超晶格材料。
电沉积法制备纳米叠层膜逐渐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获得纳米晶体的方法。
采用电沉积制备块状超精细晶体结构的工作也是很早就在进行,例如H. Maeda早在1969年就曾在“J. Appl. Phys”上发表过这类研究报道,只是那时还没有纳米晶体的提法。
直到1989年才有系统的报道陈述电沉积方法制备纳米块状晶体,但20世纪80年代的超精细结构晶体的电化学制备以直流电沉积方法为主,尽管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脉冲电沉积法对于控制沉积金属的结晶尺寸起着重要影响,但对于使用脉冲方法电沉积纳米晶体材料却是近10年来的事,大约在1990--1995年期间,世界各国开始把重点放在以脉冲电沉积制备纳米晶体的结构和性质的研究上。
在电沉积领域,人们也认识到超细微粒加人镀层可以增强原金属镀层的耐磨、耐高温等性能,并且在过去的30年里它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对于纳米微粒作为复合镀微粒在电沉积过程中影响金属沉积以及晶粒生长的文献直到近十年才出现。
许多研究表明纳米微粒的加人可以抑制晶体的长大并且促进电沉积纳米晶体的形成。
8.1纳米材料的特征纳米材料的特征主要有小尺寸效应、表面和界面效应、量子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
(1)小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又称体积效应。
当超细微粒的尺寸与光波的波长、传导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或超导态的相干长度或透射深度等物理特征尺寸相当或更小时,其周期性的边界条件将被破坏,那么这种材料在光、声、电、磁、热、力学等方面均会表现出与大颗粒不同的特性,这一效应称作小尺寸效应或体积效应。
利用等离子共振频移随颗粒尺寸的变化的性质,可以通过改变颗粒尺寸来控制吸收波长的位移,制成具有一定带宽的微波吸收材料,用于隐形飞机、电磁波的屏蔽材料等。
(2)表面与界面效应此效应是指纳米材料表面原子与总原子数之比随着纳米粒子尺寸的减少而大幅度地增加,使其表面能及表面张力也随之增加。
纳米粒子的表面原子所处的晶体场环境、结合能与内部的原子不同,存在许多悬空键,具有不饱和性质,因而极易与其他原子结合,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和电化学活性。
(3)量子尺寸效应当粒子的尺寸小到某一值时,金属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连续变为离散,对于纳米半导体材料存在的不连续的最高被占据分子轨道和最低未被占据的分子轨道的能级和能隙变宽,此现象称为量子尺寸效应。
此效应使纳米材料的催化、光、热、磁、电和超导等特性与宏观特性显著的不同。
(4)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微观粒子贯穿能垒的能力称为隧道效应。
一些宏观量如磁化强度、磁通量等也具有隧道效应。
例如超细微颗粒的磁化强度和量子相干器中的磁通量等也具有量子隧道效应,此现象称为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它的研究确立了微电子器件进一步微型化的极限,是未来微电子器件的研究和开发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光学、力学、磁学、电学(超导)、化学(电化学)、催化性能、耐蚀性能以及耐磨、减震、巨弹性模量效应等特殊的机械性能,引起了凝聚态物理界、化学界及材料科学界的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作为一种崭新的材料,展示出诱人的、广泛的应用前景。
8.2纳米材料的应用纳米材料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物质交换膜纳米粒子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可以用作热或者一些物质的交换膜,可以利用这一性质选取适当的交换膜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饮用水的净化、稀溶液中微量元素的富集与提取等多种用途。
由于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在陶瓷行业中,大大提高了烧结性能,降低了烧结温度,提高了陶瓷的韧性,给陶瓷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2)燃料助剂纳米粒子具有薄而均匀的界面层,当温度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全部粒子可以在瞬间同时发生化学反应,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利用这一特性,超微粒子可以用作燃料助剂、火箭的助燃剂等。
(3)反应催化剂或控制剂纳米粒子具有原子级的阶梯状表面,有很多的活性质点,容易发生相变或晶型转变,应用这一性质,超微粒子可以用于高速反应的催化剂、精密反应的控制剂。
(4)分散强化剂纳米粒子可以均匀地分散于气体、液体、固体中,可用作分散强化剂、均匀化剂、烟雾剂等;在工业中,可用于油漆、化妆品、涂料及其他化工原料中。
(5)高密度存储器纳米粒子可形成链状大分子,用作磁记录元件材料时,可以得到比现在磁盘高1亿倍的高密度、超微型数字存储器,使得信息高速公路超大容量且能畅通无阻。
(6)远红外材料纳米粒子具有离散的电子能级,有量子尺寸效应存在,可用作极低温、远红外材料。
(7)半导体集成电路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与固体内电子的平均自由程相近,可以用于特殊传导材料、光电转换材料等,可以提高物质的超导温度、热传导性、磁性等等;另外,由于超微粒子的粒径效应,大大降低了固体物质的熔点,同时也增加了对光的吸收性能,改变了现行电子元件的性能,为半导体元件的进一步集成化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8)纳米探针纳米粒子可以很容易地侵人生物体内,并在生物机体中自由移动,因此可应用于物理疗法和药剂,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条件,给医学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利用超微粒子的生物体植人功能,为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宇宙科学的研究也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9)传感器探测器纳米粒子对光、热、磁、电有特殊性能,可将超微粒子应用于光敏电阻、热敏电阻、微磁探测、光电转换、电磁转换等领域,用于各种传感器、探测器的制备,推动工业的发展。
此外还可用于分子筛、电磁波吸收体、过滤器等。
近年来,人们已经由观察超微粒子转变到了操纵超微粒子。
利用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STM )、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实现了对超微粒子的操纵,能够在一张邮票大小的面积上记录下400万页报纸的内容,在0.3m2的硅片上记录下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全部藏书,用米粒大小的金子可以以千亿分之一的精度绘制地球仪,并已经实现了DNA基因的转移和调换,为人类器官移植科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解决了医学界在许多领域内的疑难间题。
8.3纳米材料的制备纳米材料的制备理论基础,简单地说就是如何控制粒子生长,使其在所要求的阶段停止。
目前国内外超微粒子的制备方法大体可以分为物理法、化学法、辐射法3种。
(1)物理法物理方法是物理界和材料科学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制备纳米材料时较多采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有离子溅射、分子束外延技术、高能机械球磨法、机械合金化、物理蒸发以及激光蒸发/凝聚技术等。
物理方法已为成熟的工艺,在制备纳米粉体、薄膜时,可有效地控制颗粒尺寸及吸收波长的大小,但是这些以高真空乃至超高真空技术为基础的方法,对原始材料要求很高,且设备昂贵、工艺过程复杂、制作时间长、成本高、纯度影响因素复杂、不宜于大面积工件的涂覆和较小粒度材料的制备等缺点,不利于大规模的工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