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农药污染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3805fe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5.png)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到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本文将简要分析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1.农药、化肥污染目前,我国农业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体系庞大,其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
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导致土壤污染,水污染,影响生态系统平衡。
市场上流行的化肥和农药普遍有毒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有关规定虽严格,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宽松。
许多不合格走私的化肥、农药在市场上出现,进一步恶化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形势。
2.养殖污染养殖业是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养殖污染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养殖场数量多,密度大,饲养方式不科学,废水、废料等排放难以得到妥善处置,污染物浓度高,多种病原体污染食品,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3.土地流转加剧随着城市化和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农村土地流转现象越来越普遍。
在有些地区,土地流转为了跻身于投资项目中,政府部门更是出台了大量的土地转让政策,但是大量土地流转中没有充分考虑环境和土地利用的适宜性,从而影响了生态平衡。
二、治理对策1.加强监管力度为了遏制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化肥、农药、养殖等行业的管理,并对违规行为及时进行处罚。
对工业污染企业的排放情况应加强监管,重点检查工业企业在水、气、土壤等方面的污染情况,减少工业商家对环境的影响。
2.推广绿色农业绿色农业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强调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之间的协同关系,削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政府应大力推广绿色种植、绿色循环农业等新型农业经营方式,推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还要立法规定非法使用农药、化肥的行为,彻底治理使用假冒伪劣的农资,如化肥、农药等,同时还要推广有机农产品销售等,促进市场消费从价格消费转向质量消费。
3.发展低碳农业低碳农业是指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经济模式转型的一种新型农业。
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危害
![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c68a1d9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c.png)
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危害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药和化肥被广泛应用于农田中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然而,长期以来,农药和化肥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探讨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农药对环境的危害1. 污染水源:很多农药成分易溶于水,因此使用农药会导致农药成分渗入水源。
这样的污染会对地下水、河流等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破坏水生态系统,并威胁人类饮用水安全。
2. 毒害有益生物:部分农药对非靶标生物也具有毒性,包括昆虫、鸟类、鱼类等。
这些生物在食用或接触农田中受到污染的植物或土壤时,也会受到农药的毒害,进而影响生态平衡。
3. 积累在环境中:一些农药成分在环境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生物寿命,不能很好地被分解或排除。
这些农药残留会在环境中积累,不仅对环境造成长期污染,也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二、化肥对环境的危害1. 土壤质量下降:长期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中氮、磷、钾等元素的失衡,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的肥力,进而导致农田土壤质量下降。
2. 污染水体:由于化肥中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元素,过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养分流失,溢出到河流或湖泊等水体中,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这种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过度生长,形成水华,严重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3. 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化肥施用后,土壤中的氮元素会通过氮素循环进入大气中,形成氨、一氧化氮等有害物质,对大气环境产生污染。
而一氧化氮还可以进一步与空气中的其他废气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三、应对1. 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强调生物多样性,采用非化学农药和化肥的方式种植作物,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通过推广有机农业,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使农田变得更加健康环保。
2. 精准农业技术应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避免过度使用。
通过使用农业无人机、遥感技术等方法,精确测量农田中的养分含量和病虫害情况,合理调控施肥和除虫行为,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农村化肥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农村化肥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25c28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4.png)
农村化肥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农村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然而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从土壤污染、水资源污染、生态平衡破坏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土壤污染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会导致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不平衡,造成农作物生长发育不良。
此外,农药中的有机磷、氯代有机化合物等会残留在土壤中,对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等造成危害,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水资源污染化肥农药施用过量会随着雨水、灌溉水进入地下水和河流,导致水质污染。
其中,化学氮、磷以及有机磷类农药残留在水中会引起水藻大量繁殖,导致水生态系统紊乱,使得水质严重恶化,影响人畜的饮用水安全。
三、生态平衡破坏化肥农药的使用不仅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污染,同时也对农田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鸟类、昆虫等生物受到有害物质的影响,数量急剧减少,破坏了生态平衡。
一些农药还会影响蜜蜂的生长繁殖,从而对农作物的传粉造成影响。
四、资源浪费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不仅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因为长期施用化学肥料会导致土壤贫瘠,农民只能通过增加施肥量来维持作物的产量,增加了生产成本,浪费了资源。
五、环境中毒农村地区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导致环境中毒的问题。
残留在农作物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长期接触农药还会引发一些疾病,如癌症等。
六、生态失衡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失衡的影响。
农田中的农药和化肥会流失到附近的田间水体和湿地中,破坏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导致植物物种的减少,动物栖息地的丧失,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
七、农产品质量下降长期施用化肥农药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中残留有害物质的问题日益严重。
这不仅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还可能影响到人们的健康。
一些植物农药对人体有毒副作用,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八、生态景观受损农村地区长期使用过量化肥农药,使得周围的生态景观受到破坏。
原本美丽的农村田园风光变得污染不堪,许多植物和动物因此失去了生存的环境,使得生态景观遭受破坏,旅游业受到了负面影响。
农业污染现状及特点
![农业污染现状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50fe04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3.png)
农业污染现状及特点农业污染通常包括与农业环境有关的空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及食品污染。
根据近年来对农业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污染状况,可将农业污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乡镇企业对农业的污染;②农用化肥污染;③农药污染;④农畜废弃物污染。
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污染类型的现状及特点。
一、乡镇企业污染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迅速,现总产值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3以上。
但同时由于乡镇企业基础设施较落后,技术条件较差,资源、能源浪费严重,企业和群众的环境意识不强等诸多原因,乡镇企业的发展给农村环境和农村生态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从1994年“淮河”的发难到1996年“太湖”的令人震惊都是例证。
乡镇企业污染的特点是:1.分布广、数量大、行业复杂乡镇企业中绝大多数生产规模小,设备简陋,根本不具备治理工业“三废”的条件。
企业以自身经济效益为核心,各自为战,独立发展,往往朝夕难保,因而导致管理困难,也难以对其进行监督。
2.资金缺乏,技术水平低在当前农村部分群众环境意识还不够强的形势下,要拿出相当数量的资金用来治理工业“三废”,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实践上难度都是相当大的;另外乡镇企业也缺乏这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人员。
有的企业在项目建设时上了一些必要的环保设施,并且通过了环保部门的验收。
但因为管理不善,操作不按规范或操作失误,许多环保设施的实际处理效果不能达到设计的要求,处理效果并不理想;有的设施运转一段时间后,就不能再工作了,“三废”被直接排入农业大环境。
3.污染行业占的比重大污染行业往往在城市中由于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限制,矛盾突出,发展困难,故难以在城市立足。
而在乡镇企业发展浪潮中,却以联营、下放产品、转让设备等方式大量向农村转移。
如电镀、造纸、化工、印染,甚至土焦、土硫磺等重污染企业的建设。
目前对环境有污染的乡镇企业占总数的40%,其中重污染企业约占10%。
乡镇企业污染物主要可分为重金属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
重金属污染物有Hg、Cd、Cu、Zn、Cr、Pb、Ni、As等,主要来自化工、电镀、印染、冶炼、电子等行业;有机污染物有N、P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多氯联苯、合成洗涤剂以及重金属的各种络合物等,主要来自化工、轻纺、造纸、冶炼等工业的废料。
农业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农业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a940de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1.png)
农业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引言:农业化肥和农药是现代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然而它们的使用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本文将详细探讨农业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一、农业化肥对环境的影响:1. 土壤污染:a. 化肥中的化学物质渗透至土壤,导致土壤污染。
b. 长期积累污染物会对土壤质量和有机物含量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2. 土壤侵蚀:a. 过量施用化肥会降低土壤的结构强度,加速土壤侵蚀现象。
b. 不稳定土壤会被风雨冲刷至水体中,造成水土流失。
3. 地下水污染:a. 化肥中的氮、磷等成分会通过土壤渗透至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污染。
b. 地下水污染会影响饮用水源,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二、农药对环境的影响:1. 毒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a. 农药会杀死目标害虫和草本植物,但同时也对其他非目标物种造成伤害。
b. 长期使用农药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2. 土壤质量下降:a. 农药残留在土壤中会破坏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平衡,影响土壤的肥力和质量。
b. 长期使用农药会积累有机污染物,导致土壤变得贫瘠并丧失生产能力。
3. 水体生态系统的破坏:a. 农药通过农田排水系统进入河流和湖泊,对水生植物和水生生物造成毒害。
b. 农药对水体生态系统的破坏会影响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平衡。
三、解决方案:1. 推广有机农业:a. 有机农业采用自然肥料,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b. 有机农业栽培方法更为科学,能够减少对农药的使用。
2. 制定科学的施肥准则:a. 结合土壤养分测试结果,制定精确的化肥施用计划,避免过量施用化肥。
b. 合理搭配有机物质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对化肥的需求。
3. 推广生物防治措施:a. 通过引入天敌来控制害虫,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b. 生物防治措施能够更好地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
结论:农业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对环境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然而,通过推广有机农业、制定科学的施肥准则和推广生物防治措施等解决方案,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当前农药化肥残留的危害及防止措施
![当前农药化肥残留的危害及防止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4eec5a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8.png)
当前农药化肥残留的危害及防止措施【摘要】农药化肥残留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
本文通过分析农药化肥残留的形成原因,以及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的影响,强调了加强管理和防止残留的必要性。
提出了一些防止农药化肥残留的措施,如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推广有机农业等。
结论部分阐明了保护生态环境、倡导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文章的阐述,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对农药化肥残留问题的重视,共同为净化农产品、保护环境做出努力。
【关键词】农药化肥残留, 危害, 土壤, 水体污染, 大气污染, 防止措施, 农药化肥管理, 生态环境, 绿色农业.1. 引言1.1 农药化肥残留问题的严重性农药化肥残留问题的严重性体现在其对人体健康、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严重影响。
农药和化肥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广泛使用,但随之而来的残留问题却不可忽视。
这些化学物质在土壤中积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长期食用受污染农产品可能导致各种慢性疾病和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农药化肥残留还会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土壤受到污染会降低农作物的生长效率,水体和大气中的农药化肥残留则可能引发水质恶化和空气污染。
农药化肥残留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小觑,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解决,以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1.2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农药化肥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长期接触农药化肥残留的人群容易发生慢性中毒。
这是因为部分农药化肥中含有有毒物质,长时间暴露在这些有害物质下会逐渐积累造成慢性中毒,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皮肤过敏等症状,甚至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伤。
农药化肥对食物中的残留量超标会直接危害到人体健康。
当农产品残留的农药化肥超出安全标准时,人们摄入这些被污染的食物就会面临各种健康风险,比如肝脏损伤、免疫力下降、神经系统受损等。
尤其对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的危害更为严重。
农药化肥残留还可能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体,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农药化肥过度使用的危害有哪些
![农药化肥过度使用的危害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a24256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a.png)
农药化肥过度使用的危害有哪些在如今的农业生产中,农药和化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帮助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当使用超过一定限度时,却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危害。
首先,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会对土壤造成极大的破坏。
化肥中的化学物质,如氮、磷、钾等,长期过量施用会导致土壤酸化、板结。
酸化的土壤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降低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从而影响土壤的肥力和自净能力。
板结的土壤则会使得通气性和透水性变差,不利于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而农药中的化学成分在土壤中积累,可能会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使得土壤中的蚯蚓、昆虫等生物数量减少,进一步影响土壤的结构和功能。
其次,对水体的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当雨水冲刷农田时,过量的化肥和农药会随着水流进入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化肥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等水生植物的过度生长。
这不仅会影响水体的美观,还会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
同时,农药中的有毒物质进入水体后,会对水生生物造成直接毒害,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长期下去,受污染的水体将无法用于灌溉和饮用,给人类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威胁。
再者,农药化肥过度使用会危害农作物本身的品质和安全。
过量的化肥可能导致农作物生长过快,但却会使其营养成分不均衡,口感变差。
而且,过多的化学物质残留于农作物中,对人类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例如,一些蔬菜和水果上残留的农药,如果未能清洗干净,被人们食用后可能会引起中毒反应,如头晕、恶心、呕吐等,长期积累甚至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慢性疾病。
此外,过度使用农药还会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当病虫害频繁接触同一种农药时,它们会逐渐适应并产生抗性,使得农药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差。
为了控制病虫害,农民不得不加大农药的使用量或者使用更具毒性的农药,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这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还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了严重的干扰。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原因及治理措施浅析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原因及治理措施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98f4c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1.png)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原因及治理措施浅析近年来,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和农民健康。
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生活垃圾和水污染等方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 化肥农药污染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农作物产量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过度的使用化肥和农药却也带来了极大的环境问题。
首先,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会导致土地质量的下降,因为这些化学物质会对土壤条件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其次,化肥和农药的残留会直接影响到基层农产品的质量和健康风险。
再则是化肥和农药流入土壤和地下水,以及生物链中,对农田生态环境造成了潜在危害。
为了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污染,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促进农业生产的绿色发展,推广农药与化肥减量使用和有机农业等农业技术。
2. 养殖业污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品质与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养殖业的发展也得到了很大的推广。
但因为养殖污染的问题,不仅引发畜禽养殖场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还引发了各种环境污染问题。
首先,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畜禽粪便污染、畜禽死亡污染和养殖场排放废气等。
然而,养殖业污染问题的治理已成为一个系统性问题。
在治理方面,养殖企业需要加强自身联合共建并引进企业,实行绿色食品生产制度,采用先进科技,节能降耗以及加强企业自我管理等。
在执法方面,行政部门应当积极监管,并对环境污染行为实行严格处罚。
二、生活垃圾污染的原因和治理措施1.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当生活垃圾即是人类不可避免的生活废弃物。
由于农村缺乏成熟的垃圾处理设备和垃圾分类知识,空气、水、土壤等受到的威胁日益加大。
废弃物越积越多,排放和处理能力明显不足,且经常在露天埋填,所导致的垃圾渗出液会渗入下土层,入侵水源,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
为了减少农村垃圾的污染,既要加强农村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的技术和管理,又要推广先进垃圾处理技术,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减少农业化肥农药的污染排放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减少农业化肥农药的污染排放](https://img.taocdn.com/s3/m/f68e77e4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a.png)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减少农业化肥农药的污染排放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但伴随着农业的发展,面源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特别是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过量和不合理施用,导致了土壤污染、水体污染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等严重后果。
因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减少农业化肥农药的污染排放成为当务之急。
一、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农业面源污染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农药和化肥残留对水质、土壤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农业面源污染还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风险,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因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势在必行。
二、减少农业化肥农药的污染排放的措施1. 推广有机农业的发展有机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通过有机肥料的使用和选择生物防治等方法,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施用,从而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
2.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农民是农业污染防治的主体,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知识,能够使农民更加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程度。
3. 引导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多种经营、轮作休耕和有机种植等农业模式,降低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程度,减少其排放量。
此外,积极推动农业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减轻农业对环境造成的负担。
4. 完善农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业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从生产、流通到使用各个环节的监管,严禁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合格农药、化肥,加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
三、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和评估指标体系,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分布和污染状况进行科学分析,为决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四、加强科研创新和技术推广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和创新的投入,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效果。
当前农药化肥残留的危害及防止措施
![当前农药化肥残留的危害及防止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43cf53f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2.png)
当前农药化肥残留的危害及防止措施农药化肥残留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存在一定的危害。
对人体而言,长期接触农药化肥残留会导致慢性中毒和许多其他健康问题,包括肝脏疾病、神经系统紊乱、免疫系统失调等。
对环境而言,农药化肥残留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农药化肥残留的主要危害如下:1.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致癌作用:部分农药化肥残留物经此库化可引起癌症,如有机磷系农药对肝、胃、食管等器官有致癌作用。
(2)神经毒性:有机磷农药残留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头痛、疲劳、多汗、失眠等症状。
(3)免疫系统损害:某些农药化肥残留可损害免疫系统功能,导致患者易患感冒、肺炎等疾病。
(4)生殖系统损害:部分农药化肥残留可对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产生损害,影响生育能力。
2. 对环境的危害(1)土壤污染:农药化肥残留物会通过土壤沉积,导致土壤污染,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作物健康生长。
(2)水体污染:农药化肥残留物在雨水的冲刷下,会被冲入水体中,引起水体污染,破坏水生态系统。
(3)空气污染:农药化肥残留物随着风向迁移,通过空气传播,导致大气污染。
(4)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农药化肥残留物对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生态系统中的一些物种灭绝或数量大幅下降。
为了防止农药化肥残留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以下是一些防止措施:1. 安全使用农药化肥:农民应遵循农药化肥的使用说明书,按照推荐剂量进行使用,并注意保护自身的安全,戴好口罩和手套等防护措施。
2. 科学施肥和精准农药使用:根据农地土壤质量和农作物需求,进行科学施肥和农药使用,避免过量使用。
3. 合理选择农药: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负面影响。
4. 推广有机农业: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利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等方式控制病虫害。
5. 加强监测和检测:加强对农产品和环境中农药化肥残留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农药化肥过度使用会导致什么后果
![农药化肥过度使用会导致什么后果](https://img.taocdn.com/s3/m/1d0dfb3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c.png)
农药化肥过度使用会导致什么后果在当今的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无疑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一旦过度使用,就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不仅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
首先,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会对土壤质量造成严重破坏。
化肥中的化学物质,如氮、磷、钾等,长期大量使用会导致土壤酸化、盐碱化和板结。
土壤酸化会降低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影响土壤的养分循环和肥力保持;盐碱化则会使土壤的物理结构变差,通气透水性降低,不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板结的土壤则会限制根系的伸展,降低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而农药的过度使用,会杀死土壤中的有益生物,如蚯蚓、线虫等。
这些生物在土壤中起到疏松土壤、促进有机物分解和养分循环的重要作用。
它们的减少会进一步削弱土壤的生态功能,降低土壤的自净能力和肥力。
其次,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
雨水冲刷或灌溉会将残留的化肥和农药带入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
富营养化会引发水华、赤潮等现象,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而一些农药成分具有毒性,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构成威胁,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被污染的水资源若用于灌溉或作为饮用水源,还会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例如,长期饮用含有硝酸盐等污染物的水,可能导致婴儿患上高铁血红蛋白症,甚至引发癌症等严重疾病。
再者,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会对大气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会产生氨气和氮氧化物等气体,这些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会加剧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化。
同时,农药在喷洒过程中,部分细小的雾滴会漂浮在空气中,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的健康。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还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大量使用农药会杀死害虫的天敌,破坏生态平衡,使得害虫更容易产生抗药性,从而陷入“越用药越多虫,越多虫越用药”的恶性循环。
这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还降低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污染及农业可持续性问题
![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污染及农业可持续性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150435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5.png)
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污染及农业可持续性问题引言: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农业生产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成为常见做法。
然而,这种做法却给土壤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并威胁到了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本文将探讨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所引发的土壤污染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以确保农业的可持续性。
一、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的土壤污染问题1. 催化土壤负面效应:化肥中的氮、磷、钾等成分会过量供应给农作物,超过作物所需要的量,这些多余的肥料会被冲洗到土壤中,形成积累,导致土壤的酸碱度失衡,进而降低土壤肥力。
2. 影响土壤微生物:农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杀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抑制有机物分解,从而破坏土壤生态系统。
3. 水土流失加剧:当大量化肥和农药施加在农田中时,部分因素可溶于水,容易随水流被冲入河流、湖泊和水库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进一步破坏生态环境、影响水质。
4. 食品安全隐患: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导致残留物在农产品中的积累,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二、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对农业可持续性的影响1. 土壤退化: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导致土壤的肥力退化,使土壤贫瘠、质量下降,限制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2. 生态系统破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而影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3. 农产品质量下降:化肥和农药残留物的积累会使农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三、应对措施1. 推广有机农业: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并通过更加自然的方式为农作物提供养分,减少对土壤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2. 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或生物农药,用于替代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对土壤的污染,提高土壤质量。
3. 鼓励生物多样性:增加农田周围的生物多样性,例如植物多样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可以帮助提高土壤的养分循环能力,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需求。
当前农药化肥残留的危害及防止措施
![当前农药化肥残留的危害及防止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f70d3c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9.png)
当前农药化肥残留的危害及防止措施【摘要】农药化肥残留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人体长期摄入残留农药化肥的农产品可能导致健康问题,环境中的残留物也污染了土壤和水资源。
为了避免这些危害,我们需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选择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强监管管理,减少残留量。
全社会应共同努力,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提高人们对于农药化肥残留问题的重视程度,以确保我们的健康和环境不受到进一步危害。
【关键词】农药化肥残留、危害、防止措施、人体健康、环境、合理使用、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监管管理、农产品安全。
1. 引言1.1 了解农药化肥残留的危害农药化肥残留是指在农产品生长和采摘过程中,由于农药和化肥的不当使用或残留,导致农产品中残留有害物质的现象。
这些残留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引发一系列疾病。
了解农药化肥残留的危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农产品,保护我们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农药化肥残留可能引发急性中毒反应。
一些农药含有毒性较大的化学物质,如果摄入过量,可能导致中毒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甚至昏迷。
长期摄入残留有害物质的农产品,还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农药化肥残留可能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
一些农药被认为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长期摄入这些有害物质会增加罹患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
农药残留还可能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引发内分泌失调等健康问题。
了解农药化肥残留的危害至关重要。
只有深刻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才能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农药化肥残留问题,避免不必要的风险,选择安全的农产品,保障健康生活。
1.2 重视农药化肥残留问题重视农药化肥残留问题是保障人民健康和环境安全的重要举措。
随着农业生产的日益发展,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过度使用和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导致了残留问题日益凸显。
农药化肥残留不仅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还会影响土壤质量和水质安全,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化肥对土地的污染
![化肥对土地的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2d97885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5.png)
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
⑴光化学降解:指土壤表面接受 太阳辐射能和紫外线光谱等能流 而引起农药的分解作用。
⑵ 化学降解:化学降解包括水 解和氧化。
⑶微生物降解:土壤中的微生物 能够通过各种生物化学作用参与 分解土壤中的有机农药。
11
式中:c0—农药在土壤中的初始含量;t—农药在 土壤中的衰减时间;k—常数。
6
不同类型的农药在土壤中残留的时间
▪ 有机氯农药 ▪ 除草剂类 ▪ 有机磷 ▪ 甲酸酯类
残留5~8年; 残留1年左右; 小于30天或几天; 小于30天或几天
7
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 进入土壤的化学农药,一部分被土壤胶体吸附,一 部分随土壤水扩散迁移,还有一部分因挥发进入大 气。
❖ ⑴土壤胶体对农药的吸附 ❖ 有机胶体>蛭石>蒙脱石>伊利石>绿泥石>高岭
土 ❖ 土壤对农药吸附能力的大小,关系到农药在土壤
中的有效性和土壤对农药的净化能力。土壤对农药 的吸附力越强,农药在土壤中的有效性越低,而土 壤对农药的净化效果越好。
8
⑵土壤中农药的随水迁移
土壤干燥时,农药被土壤吸附,很难扩散。 遇降雨和灌溉,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由于水 的极性大于有机农药,因此水占据了土壤矿物 表面把农药从土壤表面驱走,尤其是易溶性农 药进入土壤水中,易随水迁移。
土壤中的农药随水迁移的形式有两种:一是 溶解度大的农药可直接随水迁移;二是难溶性 农药吸附在土壤胶体上进行水的机械迁移。
9
⑶土壤中农药的挥发
❖ 土壤中的农药会以气体挥发形式进入大气。 挥发速度决定于农药本身的溶解度、蒸汽压 和近地表空气层的扩散速度。
❖ 挥发能力比较强的化学农药有:甲基对硫 磷、毒杀酚、西维因、对硫磷、地亚农、六 六六、七氯等。
《化肥农药污染》课件
![《化肥农药污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454190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6.png)
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化肥和农药的污染,影响饮用水安பைடு நூலகம்。
生物多样性减少
化肥和农药对当地动植物种群造成威胁,生物多样性降低。
化肥农药污染的治理成效
政策措施
01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限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加强监管。
治理效果
02
土壤和水源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农产品质量逐步提高。
持续改进
03
加强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推广环保农业
土壤污染
过量使用化肥可能导致土 壤结构破坏、土壤板结和 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水体污染
化肥中的营养元素流入水 体,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 化,影响水质。
大气污染
化肥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 生的废气可能导致大气污 染。
化肥污染的治理方法
01
02
03
04
合理使用化肥
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状况,合 理配比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推广环保型的化肥农药
研发与推广
加大投入,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环保 型的化肥农药,并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替代品开发
积极寻找和开发对环境友好的化肥农药替代品, 降低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生态农业
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通过生物防治、天敌等自然方式控制病虫害。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化肥农药污染的案例分 析
某地区化肥农药污染情况
1 2
污染源
该地区农业活动频繁,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污染程度
土壤、水源和农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3
污染范围
浅谈化肥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浅谈化肥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e3b473d5c1c708a1284a44d1.png)
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有关调查表明化肥的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一、化肥对环境的污染我国的化肥利用率平均只有30%~35%。
每年有大量肥份流入水体,对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对水体、土壤、大气、生物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1.造成江河湖及地下水源的污染:农田径流带入地表水体的氮占人类活动排入水体氮的51%,这些江河湖水域中氨氮和硝酸盐都是主要污染物,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同时造成地下水污染。
2.威胁近海生物:大量氮肥流失为"赤潮生物"的迅猛增殖提供了丰富的氮营养条件,已成为赤潮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
3.影响人类健康:人或牲畜食用大量含有硝酸盐的植物后,导致高铁血红素白血症,使人们出现行为反应障碍、工作能力下降、头晕目眩、意识丧失等症状,严重的还危及生命。
饮用水、食物中硝酸盐超过一定含量,人食用后会受到很大毒害。
4.破坏土壤结构:长期大量地使用氮肥特别是大量施用铵肥,使土壤逐渐酸化,板结普遍严重。
一些地处热带的农田长期大量施用氮肥而不用有机肥,致使土壤严重板结,最终丧失了农业耕种价值。
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农药一旦进入环境,其毒性、高残留性便会发生反应,造成严重的大气、水体及土壤的污染。
1.农药对大气的污染:农药微粒和蒸汽散发空中,随风飘移,污染全球。
特别是滴滴涕,它除了化学稳定性和物理分散性外,滴滴涕还具有独特的流动性,它能随水汽共同蒸发到处流传,使整个生物圈都受到污染。
2.农药对水体的污染:农药对水体的污染也是很普遍的。
全世界生产了约150万吨滴滴涕,其中有100万吨左右仍残留在海水中。
3.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主要由于在其使用过程中,约有一半药剂下落在土壤中。
由于农药本身不易被阳光和微生物分解,对酸和热稳定,不易挥发且难溶于水,故残留时间很长,尤以对粘土和于含有机质的土壤残留性更大。
农业活动中化肥与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
![农业活动中化肥与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a83219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61.png)
农业活动中化肥与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
农业活动中化肥与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是确保农业生产可持续进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防治措施:
1.科学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要,科学确定化肥的种类和用量,避免过量施用。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准施用。
2.提高施用效率:使用高效的化肥施用技术,如深施、侧施等,减少化肥的挥发和流失。
3.替代技术:推广生物肥料、有机肥料和绿肥等替代化肥的使用,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
4.农药精准施用:采用精准施药技术,如无人机喷洒、靶向喷雾等,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施用次数。
5.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通过引入天敌、利用生物农药和采用物理方法如防虫网等来控制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
6.残留监控:加强农药残留的监测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7.法规与政策支持:制定严格的农药和化肥使用法规,提供政策支持,鼓励农民采用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
8.农民培训和教育: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化肥和农药合理使用的认识。
9.推广农业生态循环技术:通过实施农业生态循环技术,如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结合,促进养分循环利用,减少化肥和
农药的需求。
10.污染末端治理:对受污染的土地进行治理,如采用生物修复、土壤冲洗等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实施上述措施,可以在保障农业生产的同时,减少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04c4a5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f.png)
探究化肥与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引言在现代农业中,化肥和农药被广泛应用以提高作物产量,但它们的使用也引发了环境方面的担忧。
本文将深入探讨化肥和农药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解决之道。
化肥对环境的影响1. 土壤质量下降过量使用化肥可能导致土壤酸化、盐碱化及微生物生态系统失衡,降低土壤质量,影响植物生长环境。
2. 地下水和水体污染化肥中的氮、磷等物质可能渗入土壤,最终进入地下水和河流,引发水体富营养化,产生藻类过度生长等问题,危及水生态系统。
3. 生物多样性受威胁长期使用化肥可能导致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影响土壤生态平衡,从而对农田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农药对环境的影响1. 生态系统中毒农药残留可能对非靶标生物产生毒性影响,损害农田周边的生态系统,对昆虫、鸟类等造成危害。
2. 土壤和水体污染农药残留物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易渗入地下水,对水质造成污染,危害水生生物和生态平衡。
3. 农药抗性产生长期使用同一类农药可能导致害虫对农药产生抗性,增加农药使用量,进而加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可持续农业的解决之道1. 科学施肥与绿色农药推广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减少化肥过量使用,并倡导绿色环保的农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加农田边缘生态带,保护野生植物和昆虫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减少对农业害虫的依赖。
3. 循环农业理念推广循环农业理念,如有机肥料、耕作方式的改良,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结语化肥和农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对环境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通过推行可持续农业措施,如科学施肥、绿色农药的使用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农药化肥过度使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农药化肥过度使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a84a954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f.png)
农药化肥过度使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有哪些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然而,当它们被过度使用时,却给土壤环境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负面影响。
首先,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会导致土壤物理性质的恶化。
化肥中的大量化学物质,特别是氮肥和磷肥,会使土壤变得紧实,降低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
土壤紧实就像给土壤穿上了一件过于紧身的衣服,让空气和水分难以在其中自由穿梭。
这样一来,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就会呼吸困难,生长受到限制。
而农药中的某些成分,如有机氯农药,可能在土壤中残留并改变土壤的结构,使其变得更加板结。
其次,土壤的化学性质也会因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而发生改变。
过量的化肥会导致土壤酸碱度失衡。
例如,长期大量使用氮肥会使土壤逐渐酸化。
酸化的土壤不利于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因为它们对土壤的酸碱度有特定的要求。
而且,过度使用化肥还会造成土壤中养分的失衡。
比如,过量的氮、磷会导致钾、钙、镁等其他重要养分的相对缺乏。
这就好比一个人的饮食不均衡,虽然吃了很多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但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身体还是会出问题。
农药的过度使用则会给土壤带来有毒化学物质的残留。
这些残留的农药不仅会对土壤中的微生物产生毒害作用,影响土壤的生物活性,还可能与土壤中的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以降解的物质,进一步加重土壤污染。
再者,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对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土壤中生活着众多的微生物、蚯蚓、昆虫等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微妙的生态系统。
然而,过量的化肥和农药会破坏这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化肥中的化学物质可能直接杀死一些有益的微生物,而农药更是会无差别地攻击土壤中的各种生物,包括那些对土壤肥力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的生物。
例如,蚯蚓在土壤中活动,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通气性,但它们可能会因为农药的毒害而数量减少甚至消失。
此外,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还会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
虽然短期内化肥能够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但长期过度依赖化肥会使土壤自身的肥力逐渐衰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地表水的污染 对地下水的污染
3、对土壤的污染
是农药污染的主要方面,尤其是果园和经济作物田块 农药降解的半衰期越长,残留量越大,污染越严重
农药类别
半衰期
含重金属农药(如波尔多液) 10~30年
有机氯农药(如DDT) 2~4年
有机磷农药(如辛硫磷)
10~70天
氨基甲酸酯农药
10~30天
4、农药在植物体上的残留
原始沉积量:牧草>叶用作物>饲料作物>豆类>谷类>水果 吸收率:根类作物>茎叶作物
5、农药对动物的危害
害虫天敌受害 害虫控药性增强 渔业产品品质下降 对飞禽走兽的危害
食物(mg/kg) 0.000003 0.04 0.5 2.0 25.0
797.7 564.3 1698.7
805.6 586.4 1798.5
总量 1269.4 1775.8 2590.3 3593.7 4146.4 4766.2 4927.7 5107.8 5239.0 5404.4 5561.7
3、我国化肥施用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域间差异大 ➢局部地区过量施用 ➢施用方法不科学:
0.5-0.6 >0.6
二、氮肥污染(过量施用、施用方法不当)
1、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
长期单一施用使土壤酸化、板结、盐碱化 作物尤其是蔬菜体内硝酸盐的积累 蔬菜积累硝酸盐的高低顺序为:
叶菜类>瓜菜类>豆类>葱蒜类>茄果类 人体摄入的硝酸盐81.2%来自蔬菜
山西
湖南长沙、株洲17种蔬菜硝酸盐含量(2002)
节水灌溉:减少水分的渗漏 控制排水:减少地表径流 农田水分循环:如WRSIS系统 生态沟渠、生态河岸带:截留农田排放的氮磷
生态沟
生态河岸带
第二节 农药污染 一、农药的种类
杀虫剂 杀菌剂 除草剂 灭鼠剂 杀线虫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 种子处理剂
二、农药残留对环境的污染
1、对大气的污染
可随大气运动迁移至很远的距离
省份 河北 北京 浙江 广西 安徽 天津 上海 湖南 海南 湖北 山东 河南 广东 江苏 福建
化肥用量 0.42 0.42 0.44 0.44 0.46 0.47 0.48 0.51 0.54 0.57 0.59 0.61 0.62 0.67 0.85
2004年各地化肥施用量(t/hm2)
<0.2 0.2-0.3 0.3-0.5
农业面源污染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农药及 其它有机、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 下渗漏等途径进入水体而造成的水环境污染 。
第一节 化肥污染
一、概述
1、植物矿质营养学说的建立促进了化肥 工业的发展
大量元素肥料:氮肥、磷肥、钾肥(肥料三要素) 中量元素肥料:钙肥、镁肥、硅肥 微量元素肥料:铁肥、锌肥、硼肥、钼肥 复合肥料:
氮肥利用率30~40%; 磷肥当季利用率仅为10~20%
t / hm2
2004
省份
青海
西藏
年 黑龙江
各 地
内蒙古
化 甘肃
肥 贵州
施 用
山西
量 云南
( 宁夏
四川
新疆
) 陕西
辽宁
吉林
江西
化肥用量 0.10 0.11 0.12 0.13 0.14 0.15 0.20 0.21 0.22 0.23 0.25 0.28 0.28 0.29 0.41
第六章 化肥、农药污染与防治
农业污染
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 处置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主要 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居民生活废物,二是农业生产废物, 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而流失的农药、化肥、残留在 农田中的农用薄膜和处置不当的农业畜禽粪便、恶臭气体以及 不科学的水产养殖等产生的水体污染物。
浓缩倍数
0 1300 1.7万 6.7万 88.3万
6、农药污染对人类的危害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二、农药污染的防治
1、综合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用量
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
2、搞好农药安全性评价和安全使用标准
3、安全合理地使用现有农药
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对症下药 混和、交替使用不同农药种类 低量和超低量喷洒 改进农药使用技术
1、因土因作物施肥,减少肥料损失
2、科学施肥 —— 配方施肥
有机-无机相配合,N-P-K-微肥相配合
3、研制开发新型肥料
高效复合肥,控释肥料,生物肥料
4、施用化肥增效剂
硝化抑制剂
5、科学的种植制度和耕作制度
轮作:水旱轮作、粮菜轮作、粮饲轮作 套种、间作:玉米—大豆套种、粮林间作 少耕、免耕
6、合理的农田水分管理制度
4、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5、寻求加速农药降解的方法
磷肥 钾肥 复合肥
273.3
34.6
27.2
310.9
80.4 179.6
462.4 147.9 341.6
632.4 268.5 670.8
690.5 376.5 917.9
743.8 489.5 1303.2
769.5 509.7 1385.9
773.0 533.6 1503.0
780.1 545.2 1608.6
2、我国化肥用量
年份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氮肥 934.2 1204.9 1638.4 2021.9 2161.6 2229.3 2262.5 2297.2 2302.9 2329.9 2353.7
化肥施用量 (万吨)
2、硝酸盐淋失对地下水的污染
NO3-不易被土壤胶体吸附
3、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
N-化肥
P-生活污水
4、对大气的污染
反硝化作用
NO3-
NO2-
N2 N2O
N2O+O3
2NO+O2
二、磷肥污染
1、面源污染
水体的富营养化
2、重金属污染
As、Cd、Pb
3、氟污染
4、放射性污染
铀、钍、镭
三、化肥污染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