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语文课件 第五单元 传统文化鉴赏:文章要有灵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书”字的成语
闭户读书 秉笔直书 博览群书 刺股读书 大书特书 丹书铁契 丹书铁券 读书得间 读书三到 读书三余 读书种子 废书而叹 焚书坑儒 黄耳传书 借书留真 据鞍读书 立地书橱 两脚书橱 临池学书 囊萤照书 牛角挂书 弃书捐剑 磬竹难书 然荻读书 诗书发冢 史不绝书 书不尽言 书缺有间 书声琅琅 书香门第 四书五经 徒读父书 悬石程书 仰屋著书 一介书生 郢书燕说 映雪读书 映月读书
不同的文学作品,人物、中心思想都各不相同。
夏天里的成长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豆棚 瓜架 竹林 高粱 苞蕾 鲜花 石头 苔藓 草坪 菜畦 稻秧 甘蔗 河流 道路
学生也在成长
盼
什么时候才能下雨呢?
盼
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 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 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 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带“书”字的成语
多字成语:
读书破万卷 家书抵万金 惟有读书高 无巧不成书
书同文,车同轨
尽信书,不如尽无书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与书籍文章有关的古诗词
•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 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 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 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 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让我们打开书本、拿起笔 一起走进文学天地吧。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小学语文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主旨。
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意谓某些文章(如诸子哲学论文),主要取其思想内容,而不 着重其写作技巧。语出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老庄之作, 管孟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文学作品要围绕中心来写。要能够从不 同方面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
一篇文章,不能只顾字数,缺乏灵魂。灵魂 就是文章的选材、中心。一篇文章有了灵魂, 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
稿有感走笔作歌》 •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我们不管是读书,还是写文章,在选材与中心的把握和 阅读上一定要认真,只有把书中的材料,如人物性格分析 清楚,中心才能理解出来,才能分析出文学作品的灵魂。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 篇章回体小说,主要是讲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 从产生到灭亡的故事。中心思想主要是通过梁山好 汉们的起伏来号召人们学习他们的忠君爱国。
灵魂: 官逼民反 忠君思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西游记
通过讲述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故事,通过与九 九八十一难的抗争,充分反映了社会民众反抗封 建统治,反对强权的斗争精神。
在小说中,孙悟空代表着灵活多变的劳动阶 级,而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则代表了封建统治阶 级,是我们的抵抗对象!
选材(人物)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要描写的有血有肉,就要先塑
造人物形象。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与作品本身的 思想紧密相连。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主要有这样几个性格 特点:一是亲贤爱士,善待人才;二是生性善良, 受民如子;三是待人宽厚,不求全责备;四是偶 有权谋,颇有心计。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 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 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
《论语》开篇的这几句话,并不是简单谈读书学习这么简单, 而是讲如何学做人,如何做学问。学而时习,与朋友共,不为人 知而不愠,就能不断增进美德,开启智慧,就能使自己的心灵获 得滋养,思维得以拓展。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孔子说:“由啊,我教给你的,你懂了吗?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孔子在本章中阐明了对待学习时应当持有的态度,即“知 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反映出了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求知 态度。他觉得,对待任何事情都应谦虚诚恳,知道的就说知道, 不能不懂装懂、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