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营养与肥胖症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营养学: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水平分析
te t ins wi v re r b slr nu ce c h t etbo a i is f in y a i
研 究 面神 经麻 痹 患者 的定 量温 度觉 特 点,分析定量温度觉与面神经麻痹预后 的关 系. 选择 周 围性 面神 经麻 痹 患者 3 0例,另选 加 例正常人 作为对照 ,定
o 2 16 7321 3 0・9 2 9
清 学检测阳性( 8 %) T 异常组病 占 - .Q T 3 后 2个 月和 6个月的H。 评分与QT 正 B T 常组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 ) P .5; QT 异常组患者 患侧面神经传导速度明 T 显下降,与QT 正常组 比较 ,差异有统 T 计学意义( <00 ) P .5;多元逐步 回归分析 发现 ,冷觉 阈值增 高与预后呈 负相关 .
[ ,中]刘 学源( 刊 /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 人 民医院神经科 , 上海 2 0 7 ) 黄敬 ,刘 002, 珂,陈玉娟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一
2 o ,2 () 4 0 1 0 7 96 . 1 ~4 3 一
量测 定其耳前 、颊部皮肤 的温度觉和面 神经传导速度.于患者病后 2周 、1个 月、 个月和 6 2 个月采用H ueBak n o s rcman .
脑性 瘫痪 合并 听神 经通 路 损伤 的临床 研 究=C hc s d fa d oy nre a  ̄ t y o u i r ev i u t
p tw yi r o l a dw t crba a a y cmpi t i eerl h  ̄u ce h ps l a y旰U ,中] 王跑球( 南省儿童医院 / 湖 康复中心 ,长沙 4 0 0 ) 10 7,张惠佳,王益 梅 ,覃蓉,龙亚君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 复 杂志 . 2 0 ,2 () 3 6 9 一 0 7 96. 9  ̄3 8 一 调查脑性瘫痪合 并听神经通路损伤的发 生率,探讨脑性瘫痪合并听神经通路损 伤与性 别、脑性瘫痪型别及脑性瘫痪高 危因素的关系.回顾性调查 2 2例脑性 7 瘫痪患儿的临床 资料 ,了解脑性瘫痪合 并听神经通路损伤 的发生率 ,并对脑性 瘫痪合 并听神经通路损伤发生与性别、 脑性瘫 痪型别及脑性瘫痪高危 因素的关 系进行分析。结果 2 2例脑性瘫痪合并 7 听神经通路损伤的发生率 为 2 . 98 %,其 发生率与性别无关( >00 ) P . ,与脑性瘫 5 痪型别有关( P<O0 ) . ,其 中以手足徐动 5 型和混合型脑性瘫痪合并听神经通路损 伤发生率更高( P<0 0 1, . 7 )病理性黄疸 、 0 宫内感染与脑性瘫痪合并听神 经通路损 伤显著相关.脑 性瘫痪合 并听神经通路 损伤较普遍 ,以手足徐动 型和混合型脑 性瘫痪为著 ,病理性黄疸 、宫 内感染是
预防医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预防医学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抽签的方法属于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二级抽样E、分层抽样正确答案:A2.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μ到+∞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A、5%B、不能确定(与标准差的大小有关)C、97.5%D、95%E、50%正确答案:E3.正态分布是以A、t值为中心的频数分布B、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C、参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D、观察例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E、变量为中心的频数分布正确答案:B4.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 )首发于以下哪个国家A、中国B、英国C、美国D、日本E、墨西哥正确答案:A5.学习环境卫生的主要目的是()A、认识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B、认识疾病在人群中流行的原因C、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规律D、提高诊断疾病的本领E、认识全球环境问题正确答案:A6.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各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现患率最高的为A、慢性阻塞性肺病B、高血压C、肥胖(不含超重)D、冠心病E、糖尿病正确答案:B7.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之一,现欲研究加拿大华人食管癌发病率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的关系,并对疾病的分布作综合性描述,最适宜采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是A、遗传流行病学B、横断面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移民流行病学E、出生队列研究正确答案:D8.变异系数是反映变异程度大小的指标,它属于A、相对比B、动态数列C、集中趋势指标D、构成比E、率正确答案:A9.某医师用电针灸加中药治疗抑郁症病人,治疗16例15人治愈,用西药治疗23人,21人治愈,若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用:A、Σ(A-T)2/TB、确切概率法C、Σ(|A-T|-1)2/TD、(|A-T|-1)2/TE、Σ(|A-T|-0.5)2/T正确答案:B10.对某高校全体教职员工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其性质属于:A、现况调查B、队列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现场实验研究E、病例分析正确答案:A11.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传染病B、急性病C、慢性病D、常见病E、血吸虫病正确答案:A12.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是A、吸烟、饮酒、静坐生活方式B、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C、饮酒、不健康饮食、静坐生活方式D、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静坐生活方式E、吸烟、不健康饮食、静坐生活方式正确答案:E13.变异系数是A、描述计量资料绝对离散程度的指标B、描述计数资料各部分构成的指标C、描述计量资料平均水平的指标D、描述计量资料相对离散程度的指标E、描述计数资料平均水平的指标正确答案:D14.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包括,除了A、流行病学上安全B、感官性状良好C、净化消毒设施完善D、水量充足,取用方便E、所含化学物质对人体无害正确答案:C15.衡量一个地区防治结核病总效果,用该病的()更好A、死亡率B、以上都可以C、发病率D、患病率E、病死率正确答案:C16.《皇帝内经》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的思想,从环境卫生的角度考虑,说明了()A、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B、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C、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D、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E、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正确答案:A17.定量资料,配对t检验的无效假设(双侧检验)为()A、μ1=μ2B、μ1≠μ2C、μd=0D、μd≠0E、μ=μ0正确答案:C18.关于标准差与标准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误可描述正态(近似正态)分布B、标准误是表示抽样误差C、标准误可用来估计医学参考值范围D、样本含量一定时,标准差越大,标准误越小E、标准差可反映样本均数的变异程度正确答案:B19.某病患病率指标是A、相对比指标B、构成指标C、绝对数D、动态数列E、频率指标正确答案:E20.欲研究某种药物对高血压病的疗效,临床观察300名病人的血压情况,确切地说,研究总体是()A、这种药物B、所有的高血压患者C、这300名高血压患者D、所有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E、这300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正确答案:D21.劳动强度过大,工作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姿势不良,劳动工具不合适,精神方面或个别器官系统过度紧张,这样一些有害因素可统称为A、生物性职业有害因素B、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C、物理性职业有害因素D、化学性职业有害因素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E、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正确答案:B22.下列有关标准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供本科护理学使用)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常考题目1.预防医学的对象(DA.个体B.病人C.健康人D .确定的群体 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2.预防医学是(C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B. 医学的基础学科C .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 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3.生态健康模式是( EA .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D .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4.预防医学经历了( C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B .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A .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A .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 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E .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A .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D.慢性病E.血吸虫病8.个体的免疫接种(AA .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C .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E.以上均不是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A .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D.脑卒中E.糖尿病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A .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B.创造支持性环境C .强化社区行动 D.发展个人技能 E.调整社会消费1.除( C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A. 空气B.水C.森林D.土壤E.食物2.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蓄积是产生那种类型毒作用的前提(A A. 慢性中毒 B.急性中毒 C.亚急性中毒D. 迟发性反应E.致敏作用3.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最常见的是( AA. 相加作用B.相乘作用C.独立作用D.协同作用E.拮抗作用4.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 DA. 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B.烟尘和二氧化碳C.苯丙蓖和二氧化碳D.臭氧和氧酰基硝酸酯E.砷化物和硫化氢5.飘尘的直径在( CA.100微米以下B. 10微米以下C. 5微米以下D. 1微米以下E. 0.4微米以下6.大气污染物的自净作用的方式不包括( CA. 扩散B.沉降C.转移D. 氧化E.植物吸收7. SO2的主要作用部位( BA. 肺泡B.上呼吸道C.细支气管D.毛细支气管E.食道8.一般水质最软的水源是( BA. 江河B.泉水C.雨雪水D.井水E.湖水14.地方性砷中毒主要表现是( AA. 黑脚病B.氟骨症C.斑釉牙D. 甲状腺功能低下E.甲状腺肿大15.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EA. 生活污染B.工业污染C.交通污染D.农业污染E.以上都是19.酸雨的主要形成物是( BA.CO2B.SO2C.COD.PAHE.光化学烟雾1.慢性纤维化肺病多见于长期接触 --而致(AA .二氧化硅 B.锰烟 C.木尘D.二氧化硫E.锌烟4.我国目前法定的职业病有( D种。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与简答#(优选.)
预防医学毒物:指较小剂量即可造成机体急性或慢性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生产性毒物: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或使用的毒物。
职业中毒:由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称职业中毒。
单纯性窒息性气体:如氮气、甲烷、二氧化碳等,本身毒性很低或是惰性气体,如果空气中浓度很高,使空气中氧分压降低,导致肺内氧分压降低,随之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引起机体缺氧窒息。
化学性窒息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氢等,进入机体后,使血液的运氧能力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导致组织缺氧,引起“细胞内窒息”。
生产性粉尘: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并能较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尘肺: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矽肺: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达一定量后所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高温作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以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温度2℃或2℃以上的作业。
局部振动病:长期使用振动工具而引起的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疾病,亦可累及肢体神经及运动功能。
营养:人体摄取,笑话吸收,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胜利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合理营养: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即每天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相互间比例恰当。
营养素: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称为营养。
即通过食物获取并能在人体内被利用,具有供给能量,构成组织及调节生理功能的物质。
环境:指一切客观存在的,与人类生存有关的自然以及各种社会条件和因素。
自然环境: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客观存在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它由各种物质因素所组成。
污染源: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或设备装置,污染因素的发生源。
污染物:进入环境并引起环境污染的有害物质。
流行过程:是传染病在群体中发生和蔓延的过程,即病原体从感染者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体内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传播的过程。
预防医学考试题+答案
预防医学考试题+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有关03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A、来自汽车尾气B、易进入呼吸道深部C、可引起哮喘发作D、儿童对03敏感E、属于二次污染物正确答案:A2.以下哪项措施是心血管疾病预防的二级预防措施A、早期筛查B、合理膳食C、控制体重D、促进康复E、预防复发正确答案:A3.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各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现患率最高的为A、慢性阻塞性肺病B、高血压C、肥胖(不含超重)D、糖尿病E、冠心病正确答案:B4.某项计量指标仅以过高为异常,且资料呈偏态分布,则其95%参考值范围为正确答案:5.曾引起公害病的环境因子主要是A、甲醛B、氟化物C、砷化物D、非电离辐射E、甲基汞正确答案:E6.要反映某一城市连续五年甲肝发病率的变化情况,应选用A、直方图B、普通线图C、百分条图D、直条图E、圆形构成图正确答案:B7.土壤的卫生防护原则不包括()A、杀灭土壤中的所有微生物和寄生虫卵B、实行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C、治理工业废渣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E、对含有毒物的污水进行净化,回收处理正确答案:A8.“5苗防7病”指的是以下哪五种疫苗A、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流感疫苗、乙肝疫苗B、卡介苗、脊髓灰质炎5价糖丸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瘆疫苗、乙肝疫苗C、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流感疫苗D、脊髓灰质炎价糖丸疫苗、百白破=联疫苗、流感疫苗、乙肝疫苗、流感疫苗E、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流感疫苗、乙肝疫苗正确答案:B9.关于二氧化硫对健康的危害,不正确的是A、粘膜刺激作用B、引起慢性呼吸道阻塞性疾病C、上呼吸道刺激作用D、引起局部炎症E、有致癌作用正确答案:E10.健康促进的核心是A、社会干预B、组织改变C、教育D、增权E、认知改变正确答案:D11.某医院在SARS期间,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传播隔离和解除隔离的预防措施,这种隔离方式属于A、基于传播方式的隔离B、基于传染源的隔离C、基础预防D、无菌隔离E、标准预防正确答案:A12.下列抽样方法中需要按混杂因素(非研究因素)将总体分为若干组的方法是A、分层抽样B、随意抽样C、系统抽样D、单纯随机抽样E、机械抽样正确答案:A13.收集某医院的资料,计算各种疾病所占的比例,该指标为()A、发病率B、构成比C、患病率D、比值E、相对比正确答案:B14.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传染源A、患禽流感的家禽B、HIV的感染者C、携带病原体的苍蝇D、流行性感冒的病人E、携带鼠疫杆菌的老鼠正确答案:C15.PM2.5是指直径A、>2.5μm~<10μm的颗粒物B、<2.5μm的颗粒物C、≤2.5μm 的颗粒物D、>2.5μm~<5μm的颗粒物E、=2.5μm的颗粒物正确答案:C16.在营养学中,矿物质是指()。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供本科护理学使用)-4b196835102de2bd97058800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常考题目1.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D )A.吸烟、饮酒、饮食、运动 B.行为方式、生活习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C.病从口入、不良嗜好、品德败坏、屡教不改D.行为和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卫生保健服务E.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卫生保健服务设施差、服务低2.家庭对家庭成员健康的影响,在于( E )A.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 B 影响疾病的治疗、转归 C.家庭成员健康信念相互影响D.家庭成员的行为、生活方式直接影响健康 E.以上各条均影响家庭成员健康5.健康促进的概念为( A )A.包括健康教育及能促使行为与环境向有利于健康改变的相关组织、政策及经济干预的综合B.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C.包括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两部分D.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E.提供改变行为所必须的知识、技能与服务,并促使人们合理地利用这些服务6.健康促进的5个主要活动领域为( C )A.控烟、控酒、控高血压、控爱滋病、控性病B.领导重视、各部门协调、人人参与、初级卫生保健、中西医结合C.制定公共政策、创造支持环境、加强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调整服务方向D.以农村为重点、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E.以农村为重点、为人民健康服务、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进7.健康促进的核心是( E )A.教育 B.行为改变 C.增权 D.环境改变 E.社会干预8.以下不属于促进健康的行为是( E )A.适量运动 B.饭前便后洗手 C.戒烟 D.合理利用卫生服务 E.求神拜佛8.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含义并不是指( A)A. 医护人员将为世界上每一个人治疗其全部己有的疾病B. 卫生保健进入家庭学校工厂和社区C. 人们运用更好的方法去预防疾病,减轻不可避免的疾病和伤残的痛苦D. 不同国家地区或人群间,能均匀地分配卫生资源E. 通过所有个人和家庭的充分参与,使他们在能接受和能提供的范围内,享受到基本卫生保健11.我国卫生发展战略在卫生事业重点选择上,要把( A)A. 农村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B. 城市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C. 西部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D. 中西部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E. 西部和东北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12.我国卫生发展战略在卫生服务模式上,强调( B)A. 积极发展医疗专科服务B. 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C. 积极发展综合三级医院服务D. 积极发展优质门诊服务E. 积极发展个性化的医疗服务13.下面哪项不是初级卫生保健服务( D )A.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B. 疾病预防和保健服务C. 基本治疗D. 专科医疗4、可接触硫化氢的作业AA、制革B、电镀C、喷漆D、补牙E、炼焦7、慢性汞中毒无下列哪项临床表现E A、神经衰弱综合征B、口腔炎C、震颤D、易兴奋症E、腹绞痛(考)1.影响健康的因素:环境因素、生活行为因素、医疗卫生服务因素、人类生物学因素。
预防医学2 知识点
预防医学2 知识点预防医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致力于通过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来保护和促进人群的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一些预防医学 2 的重要知识点。
一、疾病的预防策略与措施疾病预防的策略分为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也称为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采取的措施,这是预防疾病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
比如通过健康教育,让人们了解吸烟、酗酒、不良饮食等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从而促使其改变不良习惯;推广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如改善水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等。
二级预防,又称为“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这需要通过定期的体检、疾病筛查等手段来实现。
例如乳腺癌的筛查,可以通过乳腺超声、钼靶等检查,早期发现病变,及时进行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三级预防,主要是对症治疗、防止伤残和康复工作。
对于已经患病的个体,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的发生,并促进功能恢复。
比如糖尿病患者,通过控制血糖、治疗并发症,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二、环境卫生与职业卫生环境卫生对于人群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水、空气、土壤等环境因素中的污染物可能会导致各种疾病。
例如,水污染可能引发肠道传染病;空气污染中的颗粒物会增加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职业卫生则关注工作场所中的各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长期接触粉尘、化学毒物、噪声、高温等可能导致职业病,如尘肺病、职业中毒、噪声聋等。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健康,需要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和评估,采取工程防护、个人防护等措施,并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
三、营养与食品卫生合理的营养是维持健康的基础。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营养不均衡,如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都可能引发疾病。
例如,高脂肪、高糖饮食容易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等;缺乏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可能导致贫血、佝偻病等。
预防医学重点名词解释
1、三级预防策略:①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在第一级预防中,如果在疾病(de)因子还没有进入环境之前就采取预防性措施,则称为根本性预防.②第二级预防在疾病(de)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de)“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de)发展和恶化.③第三级预防对以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de)、有效地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以丧失劳动力或残疾者,主要促使功能恢复、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病人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 2、流行病学: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de)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使健康(de)策略和措施(de)科学.3、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de)频率.4、罹患率:与发病率一样,也是测量人群新病例发生频率(de)指标,计算方法同发病率;与发病率相比,罹患率适用于小范围、短时间内疾病频率(de)测量,观察期限可以以日、周、旬、月为单位,可以精确地测量发病(de)几率,常用于疾病爆发或流行时(de)调查,如传染病、食物中毒及职业中毒等爆发(de)调查.5、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现患某病者(包括新、旧病例)所占(de)比例.6、续发率:也称二代发病率,指某传染病易感接触者中,在最短潜伏期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病(de)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de)百分率.7、判断疾病地方性(de)依据:①该病在当地居住(de)各人群组中发病率均高,并随着年龄增长儿上升.②在其他地区居住(de)相似人群组中,该病(de)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③外来(de)健康人,到达当地一定时间后发病,其发病率逐渐与当地居民接近.④迁出该地区(de)居民,该病(de)发病率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趋向.⑤当地对该病易感(de)动物也可能发生类似(de)疾病.8、移民流行病学:利用移民人群综合描述疾病(de)三间分布,从而找出病因(de)一种研究方法.通过观察某种疾病在移民人群、移居地当地人群及原居住地人群中疾病(de)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别,区分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疾病发生中(de)作用,从而发现病因线索.移民流行病学进行病因探索主要依据以下两点:①若某病发病率或死亡率(de)差别主要由环境因素造成,则该病在移民人群中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居住地(de)人群不同,而与依据地当地人群(de)发病率或死亡率接近.②若某病发病率或死亡率(de)差别主要是遗传因素(de)作用,则该病在移民中(de)发病率或死亡率与移居当地人群不同,而与原居住地人群(de)发病率或死亡率接近.9、大流行:当疾病迅速蔓延,涉及地域广,短时间内可跨越省界、国界或洲界、发病率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de)流行水平,即为大流行.10、现况研究:描述性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de)一种方法,它是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de)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de)资料,并对资料(de)分布状况、疾病与因素(de)关系加以描述.因为现况研究所获得(de)资料是在某一时间横断面上收集(de),故又称横断面研究.又因它得到(de)率是在特定时间、特定人群中(de)患病率,因而又有患病率研究之称.11、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患有和未患有某特定疾病(de)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调查各组人群过去暴露与某种或某些可疑危险因素(de)比例或水平,通过比较各组之间暴露比例或水平(de)差异,判断暴露因素是否与研究(de)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de)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12、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该方法一是按照随机化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二是同时前瞻性随访各组(de)疗效,是典型(de)按照实验法(de)原则设计(de)研究类型,符合实验研究(de)基本条件. 13、病因研究(de)步骤:一、总结现象:可观事物(de)本质和规律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de),疾病(de)发生于流行也是如此二、建立假设:此阶段(de)任务是根据已掌握(de)具有科学事实(de)大量材料进行分析,对其规律性作出假设性(de)解释和推断,即建立假设.三、检验假设:通过对描述性研究和临床观察(de)材料分析,形成了某因素与某疾病有因果联系(de)假设.四、病因推到:在经过上述三个阶段(de)研究后,可能得到某因与某疾病有统计学(de)关联,虽然经过分析性研究进行检验,也不能随便就判断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联. 14因果关系(de)判断标准:①关联(de)强度②关联(de)重复性③关联(de)时间性④剂量-反应关系⑤关联(de)特异性⑥关联(de)合理性⑧试验证据⑨相似性15筛检:是运用快速、简便(de)检验、检查或其他措施,在健康(de)人群中,发现那些表面健康,但可疑有病或有缺陷(de)人.16 筛检试验诊断试验目(de)区别可疑病人与可能无病者区别病人与可疑有病而实际无病者对象健康人或无症状患者病人或筛检阳性者要求快速、简便灵敏度等科学、准确、特异度费用经济、廉价花费较高处理用诊断试验确诊严密观察和及时治疗18、诊断(de)应用原则:①灵敏度、特异度要高②快速、简单、价廉、容易进行③安全、可靠、尽量减少损伤和痛苦.19、灵敏度:又称真阳性率,指金标准确诊(de)病例中被评试验也判断为阳性者所占(de)百分比.20、特异度:又称真阴性率,指金标准确诊(de)非病例中被评试验也判断为阴性者所占(de)百分比.21、假阳性率:又称误诊率,是指金标准确诊(de)非病例中被评试验错判为阳性者所占(de)百分比.22、假阴性率:又称漏诊率,是指金标准确诊(de)病例中被评试验错判为阴性者所占(de)百分比.23、约登指数:又称正确指数,是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减去1.24、在患病率一定时,试验(de)灵敏度越高,阴性预测值越高;试验(de)特异度越高,阳性预测值越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对阳性预测值(de)影响较阴性预测值明显.当灵敏度和特异度一定时,受检人群中所检疾病(de)患病率越高,阳性预测值越高,阴性预测值越低;受检人群所检疾病患病率越低,阳性预测值越低,阴性预测值越高.患病率对阳性预测值(de)影响也较阴性预测值明显.25、并联试验:又称平行试验,是指同时应用多项试验时,其中只要有一项阳性判为阳性.并联试验可是灵敏度提高,减少漏诊率,阴性预测值升高,但使特异度降低,减少误诊率,阳性预测值下降.26、串联试验:又称系列试验,是这一次应用多项试验,当所有试验均为阳性时才判为阳性.串联试验可提高特地度和阳性预测值、降低误诊率,但使灵敏度降低、漏诊率升高、阴性预测值下降.27、公共卫生监测:是连续地、系统地收集疾病或其他卫生事件(de)资料,经过分析、解释后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所有应该知道(de)人(如决策者、卫生部门工作者和公共等),并且利用监测信息(de)过程.三要素:①连续地、系统地收集疾病或其他卫生事件资料,发现其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②对原始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解释,将其转化成有价值(de)信息;③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所有应该知道(de)人,利用这些信息来制订或者调整防治策略和措施.28、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de)与用药目(de)无关(de)或意外(de)有害反应.一般可以分为A型反应和B型反应,A型反应与剂量有关,可以预测,包括过度使用、副作用、毒性作用、首剂反应、继发反应和停药综合症;B型反应与常规(de)药理作用和剂量无关,可能涉及遗传易感性和变态反应等机制,因此难以预测.损害情形:①引起死亡②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③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de)或显着地伤残④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⑤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29、询证医学:任何临床(de)诊治决策,必须建立在当前最好(de)研究证据与临床专业知识和患者(de)价值相结合(de)基础上.实施步骤:①从病人存在(de)问题提出临床面临(de)要解决(de)问题②收集有关问题(de)资料③评价这些资料(de)真实性和有用性④在临床上实施这些有用(de)结果⑤进行后效评价. 30、临床预防服务:是指由医务人员在临床场所(包括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在家庭和社区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患者”(de)健康危险因素进行评价,实施个性化(de)预防干预措施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掌握以下相应(de)知识和技能:①鉴别和评价个体疾病(de)危险因素②应用生物、行为和环境(de)方法,为纠正或减少疾病/损伤(de)危险因素进行干预③组织和管理临床诊疗室工作,使之有利于临床预防与医疗工作相结合而且便于进行监控,并成为开展个体健康促进活动(de)倡导者④对社区以及其他人群包括职业群体实施危险因素评价,减少人群健康危险因素,并通过大众传媒等手段,成为一名在社区中实施健康促进活动和利用预防策略信息和资源(de)倡导者⑤评估用于减少个人和社区危险因素(de)技术(de)有效性,了解相关信息,成为医生、工作场所和政府对临床预防服务(de)发展和评价(de)顾问.31、临床预防服务(de)内容:①求医者(de)健康咨询②健康筛检③免疫接种④化学预防.32、预防高血压:①第一级预防:教育病人不吸烟,不酗酒,避免吃过咸(de)食物,适当运动,保持理性体重,劳逸结合.②第二三级预防:教育病人定期测量血压以及早发现. 33、国内外健康教育实践中常用(de)健康相关行为理论可分为三个水平:①应用于个体水平(de)理论或“模式”:包括健康信念模式、阶段变化理论、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②应用于人际水平(de)理论:社会认知理论③应用于社区和群体水平(de)理论:社区组织、创新扩散理论.34、行为变化阶段:①无转变打算阶段②打算转变阶段③转变准备阶段④行动阶段⑤行为维持阶段. 35、5A戒严法:①询问吸烟情况:在每一个病人、每一次就诊时了解和记录其吸烟情况②劝阻吸烟:以一种明确、语气肯定、个体化(de)方式促使没有一个吸烟者戒烟③评估戒烟意愿:了解吸烟者这次是否愿意尝试戒烟④帮助尝试戒烟:帮助愿意戒烟者确定戒烟日、制订戒烟计划;提供咨询帮助及培训解决问题技巧;帮助病人获得外部支持及提供戒烟资料等⑤安排随访:确定随访时间表(至少开始戒烟后(de)第1周随访1次).36、提高戒烟动机(de)快速干预策略及措施——5R法:①指出相关性:鼓励自己指出自己戒烟(de)相关理由或原因,与自己(de)情况(如疾病、健康危害、家庭、社会关系)越密切越好②强调危险性:鼓励吸烟者自己说出吸烟(de)不良后果.医务人员应强调与病人最相关(de)危害部分,并指出彻底戒烟时避免这些不良后果(de)唯一途径③认识回报:鼓励吸烟者说出戒烟可获得(de)潜在益处,并强调与病人最相关(de)回报④认清障碍:鼓励吸烟者说出阻碍其吸烟(de)理由,并告之能解决这些障碍(de)办法和措施⑤反复动员:动机干预应在无戒烟意愿(de)吸烟者每次看病时都反复进行.37、静坐生活方式:在工作、家务、交通行程期间或在休息期间内,不进行任何体力活动或仅有非常少(de)体力活动.38、营养: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de)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de)生物学过程. 39、营养素:食物中所含(de)营养成分.40、氨基酸模式:指某种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de)构成比例.必需氨基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蛋氨酸.41、蛋白质互补作用:由于各种食物蛋白质中必须氨基酸模式不同,通常将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de)食物与缺乏该种必需氨基酸(de)食物互相搭配混合食用,混合后食物蛋白质中必须氨基酸模式更接近理想模式,从而提高膳食蛋白质(de)营养价值,这种作用即成为蛋白质互补作用.42、必需脂肪酸:指人体必需(de)、自身不能合成(de)、必需由食物供给(de)多不饱和脂肪酸.43、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膳食纤维20——25g比较适宜.44、维生素:是指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所必须(de)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45、营养失衡:营养失衡可产生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时指由于一种或一种以上营养素缺乏或过剩所造成(de)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①营养素摄入不足,可导致营养缺乏病.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缺碘性疾病、维生素A缺乏病等.②营养素摄入过多,可产生营养过剩性疾病.如肥胖、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46、社区诊断:是借用了临床上“诊断”这个名次,指(de)是社区卫生工作者通过一定(de)定性与定量(de)调查研究方法,收集必要地资料,通过科学、客观地分析确定并得到社区人群认可(de)该社区主要(de)公共卫生问题及社区现有资源状况,为社区预防服务计划(de)制定提供科学依据.47、环境污染:由于认为(de)或自然地原因,各种污染物进入环境,使环境(de)组成与性质发生改变,扰乱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了直接(de)或间接地或潜在(de)有害影响,即为环境污染.严重(de)环境污染危害成为公害,即环境污染对居民健康以及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影响(de)情况,其突出(de)标志是许多人因此出现急、慢性中毒与死亡.48、剂量—效应关系:即化学物质(de)摄入量与摄入该化学物质(de)生物机体呈现某种生物学效应程度之间(de)关系.49、剂量—反应关系:是指一定剂量(de)化学物质与在接触其有害作用(de)群体中呈现某一生物学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de)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例(de)关系50、多种环境有害物质(主要(de)化学物)(de)联合作用一般有:①相加作用②协同作用③拮抗作用④单独作用.51、食物中毒:是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de)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所出现(de)非传染性(de)急性、亚急性疾病.分类:①细菌性食物中毒②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③动物性食物中毒④有毒植物中毒⑤化学性食物中毒.特点:①季节性②爆发性③相似性④非传染性.52、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和(或)存在(de),对职业人群(de)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de)一切要素或条件(de)总称.分4类:①物理性有害因素,天气等;②化学性有害因素,毒物和粉尘等;③生物性有害因素,细菌和病毒等;④不良生理、心理性因素,人体工程问题和工作过度紧张等.53、医学监护:①就业前健康检查②定期健康检查③离岗或转岗时体格检查④职业病(de)健康筛检.5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或“慢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de)病因证据,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de)非传染性疾病(de)概括性总称.56、脑卒中是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脑组织缺血或出血)引起(de)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确实为共同特征(de)急性脑血管病,高血压和脑部动脉血管(de)粥样硬化是致病(de)主要原因.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不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慢性脑血管病.57、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胰岛素(de)作用不足引起(de)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de)全是性代谢紊乱性疾病.58、理想总能量摄入=理想体重生活强度.理想体重=22身高身高(m),生活强度:轻度(如司机及脑力劳动者)25;中度(如电工,木工)30;重度(如搬运工,建筑工)35.向心性肥胖(de)标准是:腰围男性≥90cm,女性≥80cm.59、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 简称“慢阻肺”,是以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受限不能完全逆转(de)一类疾病.气流受限常常渐进发展并伴有气道对毒性颗粒或气体有异常(de)炎症反应.COPD主要包括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两种疾病,支气管哮喘发展到晚期因为支气管壁结构重构而出现不完全可逆(de)气流受阻也属于COPD.COPD是一种常见、多发、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de)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吸烟者患病率高于不吸烟者;北方气候寒冷患病率高于南方;工矿地区大气污染严重,患病率高于一般城市.60、卫生系统:是在一定(de)法律和规章制度所规定(de)范围内,提供以促进、恢复和维护健康为基本目标(de)活动(de)总体. 61、基于健康是基本人权这一原则,WHO把卫生系统(de)功能归纳为三项:卫生服务提供、公平对待所有人以及满足人群非卫生服务(de)期望.目标:提高所服务人群(de)健康水平、对人们(de)某些期望予以满足以及能够保障就医者(de)经济开支不至于过高.62、均等:是对一种客观(de)分配(de)结果或分配状态(de)描述,它回答(de)是不同人之间(de)分配结果是否有差别或者是否有差距.正义:是对社会运行状态和人际关系(包括分配关系)进行判断(de)价值标准,包含了“合理性”和“善”(de)内容,具有非常强烈(de)规范性.公平:是用正义(de)原则对分配过程和分配结果(de)价值判断.卫生领域(de)公平性是指生存机会(de)分配应以需要为向导,而不是取决于社会特权或者收入差异. 63、卫生保健公平性:是指按照需要公正平等地分配各种可利用(de)卫生资源、使整个人群都能有相同(de)机会从中受益.卫生服务筹资公平性:是指在卫生服务筹资过程中,不同人群间(de)经济负担应该公平.它也可分为水平公平和垂直公平.健康公平性:是指不同社会人群(如不同收入、不同种族、不同性别等)及有相同(de)健康状况或健康差别尽可能缩小,或者说不同人群具有相同(de)获得健康(de)机会.64、社区卫生服务: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de),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de),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de)基层卫生服务. 65、职业病:是指与工作有关并直接与职业性有害因素有因果关系(de)疾病.即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de)强度与时间超过机体所能代偿(de)限度时,其所造成(de)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出现相应(de)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通称职业病.66、工作有关疾病:如果职业因素不是疾病发生和发展(de)唯一直接因素,而是诸多因素之一;并且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促使潜在(de)疾病显露或加重已有疾病(de)病情;然而,通过控制有关职业因素,改善生产劳动环境,可使所患疾病得到控制或缓解,这类疾病称为工作有关疾病.67、职业性有害因素(de)种类:职业性有害因素(de)理化性质和作用部位与发生职业病密切相关.物理性有害因素(de)特定物理参数,如温度、声音、和电磁辐射等;化学性有害因素有化学性毒物等.68、职业病诊断原则:①职业史:是职业病诊断(de)重要前提.应详细询问患者现职工种、工龄、接触有害因素(de)种类、程度和时间、生产劳动方式、防护措施;既往工作经历.②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与危害评价:了解患者所在岗位(de)生产工艺流程、劳动过程;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转状态以及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情况;同一作业场所其他作业工人是否受到伤害或有类似情况;工作场所毒物检测与分析.③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包括患者(de)症状与体征,鉴定患者受职业性有害因素损害(de)结果及其病情程度.。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预防医学课程类型:限制性专业课总学时: 36 学分:2。
0实验(训)学时: 4 自主学习学时: 4考核方式:分散考核一、课程教学目标《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以“群体”研究对象,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促进人群健康为目的,是一门关系国计民生、关系民族兴旺、关系国家卫生资源总体规划的重要学科.在高等中医院校开设预防医学课程,彰显预防医学“立足群体、立足社会、紧密结合群体治疗和预防"的方针及其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力求将预防、保健服务、临床医疗服务和临床医学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有机整合,使学生完整地认识现代医学的目标,明确预防医学与其他医学学科的关系,为日后全面观察、分析临床问题,积极开展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保健服务,实现治疗与预防的统一奠定基础。
课程学习目的:明确医学目的和人文价值,弘扬中医预防医学思想,构建中医预防医学学科体系,实现治疗与预防的统一。
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为将来从事医学研究工作及疾病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讲述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同时关注实际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及公共卫生建设,了解国内外先进理论水平及处理方法,了解国内外有关规章制度,扩大学生知识面.讲授时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突出基本内容,删繁就简,着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分掌握、熟悉、了解三级要求。
掌握内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能熟练的联系实际加以应用;熟悉内容让学生完全理解并掌握要点;其余为了解内容。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三级预防、五层次预防和中医三级预防的基本内容;学习预防医学的目的。
2.熟悉现代医学模式及医学模式演变的意义;预防医学的基本观点。
3.了解预防医学的定义、内容、特点和方法;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的区别与联系;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及预防策略。
【教学内容】1.预防医学的相关概念(定义、研究内容、特点、研究方法)。
营养与疾病预防医学减重管理手册
营养与疾病预防医学减重管理手册一、简介在当今社会,肥胖和相关疾病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营养与疾病预防医学减重管理手册应运而生。
本手册旨在帮助人们通过科学的营养管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控制体重,预防疾病,并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二、营养管理的重要性1.理解能量平衡原理体重是一个能量平衡的结果。
体重控制的关键在于保持能量的摄入和消耗平衡。
只有通过科学的营养管理,减少能量摄入,增加体力活动,才能实现减重的目标。
2.了解基本营养素了解基本营养素对于正确的营养管理至关重要。
其中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合理搭配这些营养素的摄入量,可以帮助身体获得充足的营养,并降低疾病的风险。
三、减重管理的基本原则1.制定合理的减重目标减重管理需要制定一个具体的减重目标,根据自身的情况和身体指标来确定减重的健康范围。
2.控制能量摄入控制能量摄入是控制体重的关键。
建议合理控制食物摄入量,选择低热量、高营养的食物,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糖分。
3.增加体力活动体力活动是减重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适当增加身体的运动量,可以消耗更多的能量,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脂肪的分解和消耗。
4.合理的饮食结构建议摄入丰富的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高质量的蛋白质。
同时,要控制食用含有过多激素和添加剂的加工食品,避免过量的盐和糖摄入。
5.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维持减重管理的成果。
例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合理的心态,都是维持健康体重的重要因素。
四、疾病预防与减重管理1.肥胖与心血管疾病肥胖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通过减重管理,降低体重,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肥胖与糖尿病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减重管理可以通过控制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3.肥胖与骨质疏松肥胖会增加骨骼负荷,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减重管理可以减轻骨骼负荷,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
预防医学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预防医学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6题,每题1分,共106分)1.确定食物中毒的可疑食物主要是根据A、病人的潜伏期特有的中毒症状B、潜伏期最短者C、发病者的临床症状D、发病者的呕吐物和排泻物E、在同一场所同一时间未发病者未进食的食物正确答案:D2.脂肪的主要生理功能A、供给能量B、保护脏器C、构成机体组织D、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3.小概率事件是指(P是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A、P≤0.05B、P≤0.5C、P≤0.10D、P≤0.20E、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A4.有关健康与疾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健康就是"没有疾病"B、病痛是人主观感觉到的痛苦或不适C、病人是指有病的人D、疾病是一种病理状态E、在同一个人身上健康和疾病也是可以共存的正确答案:A5.在职业病的危害防治和职业人群健康监护中,不属于第一级预防的措施是A、制订职业接触限值B、定期对工人进行体检C、改革工艺,采用无毒原料D、加强通风排毒E、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正确答案:B6.目前,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A、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B、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C、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D、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E、研究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正确答案:E7.云南昆明滇池生长大量水葫芦的现象,表明水质正在恶化。
其根本原因是( )A、人为种植增加B、含有氮、磷等的生活污水大量排入C、外来物种侵入D、水域面积减少E、工业废水污染正确答案:B8.伦敦烟雾事件其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A、石油冶炼排出的废气B、家庭炉灶和工厂烟囱排放的烟C、工厂烟囱排放的烟尘D、汽油燃烧排出的废物E、家庭炉灶排放的烟尘正确答案:B9.英国科学家Hamilton对200名英国人血液和地壳岩石中化学元素作了全面分析测定,发现人体血液中的60多种元素中,除碳、氢、氧、硅外,其他元素的含量和分布于地壳中的含量曲线是一致的,这反映了A、人与环境的统一性B、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C、人与环境的相互制约D、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E、人类改造客观物质世界正确答案:A10.张某,对自己和同事都严格要求,遇事易激动,血压高,其行为属于A、不良疾病行为B、违规行为C、A型行为模式D、C型行为模式E、预警行为正确答案:C11.在职业中毒的诊断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前提条件是A、实验室检查B、劳动卫生条件调查C、临床症状D、职业史E、体征正确答案:D12.患者王某,男,55岁,主诉头痛、头晕1月余;平时菜肴味咸,且饮酒史20年,近10年来每天2餐饮白酒,每次2两;父亲65岁死于脑卒中。
预防医学题库第五版(含答案)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是( )A.病人 B.健康人 C.个体 D.确定的群体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2.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 )A.分析疾病分布与健康水平的动态变化B.分析疾病分布并制订治疗方案C.研究与制定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D.探讨卫生保健与疾病防治的组织和管理方法E.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3. 关于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错误的是A.调查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临床观察方法B.实验研究方法包括现场试验与实验室试验C.宏观研究方法与微观研究方法相结合D.使用实验动物的整体或离体实验(实验室试验)称为微观研究E.临床观察、实验动物的整体实验称为宏观研究4.关于预防医学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工作对象侧重于病人B.工作方法侧重于微观研究C.采取的对策更利于治愈疾病D.采取的对策更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E.侧重于疾病发生后的康复5.既属于第一级预防,也属于第三级预防的是( )A.治理环境污染 B.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 C.体力活动促进D.高血压管理 E.卒中病人的康复训练6.五星级医生应具备五个方面的能力,但应除外( )A.能根据患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总体需要提供卫生服务B.能从伦理、费用与患者等方面综合考虑,合理选择各种诊疗新技术C.能承担健康教育的任务,有效地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健康D.能从医院与职工收入方面考虑采用各种诊疗新技术E.能根据卫生保健的需求作出合适的反应及参与卫生决策7.疾病类型不同,三级预防策略有所不同。
下述疾病在采取第一级预防的同时,应兼顾第二级和第三级预防的是( )A.细菌性痢疾B.恶性肿瘤 C.食物中毒 D.职业中毒 E.营养缺乏病8.健康观是指人们对健康的看法,关于现代健康观内涵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依赖于自我保健与预防措施B.主要依赖于医生与药物C.人力资源的组成部分 D.健康权是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实实在在的人权E.不仅长寿,而且有更好的生命质量9.对健康影响的物质环境因素按照有害物质的性质分为( )A.空气、水、土壤、食物B.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心理环境因素C.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D.工业污染、农业污染E.生活危害因素、职业危害因素10. 健康权是指( )A.人人享有可能达到的一般标准的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权利B.人人享有可能达到的最低标准的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权利C.人人享有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的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权利D.保证他人享有可能达到的最低标准的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权利E.保证他人享有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的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权利11.循证医学是研究通过科学的方法获得和利用最充分的证据并作出最佳医学实践决策的一门科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科学的方法主要是指流行病学方法和临床观察方法B. 最充分的证据是指传统的、经验的证据C. 最佳决策是科学方法与充分证据的结合D.把最佳研究证据与临床专业技能和病人的价值整合在一起E.最大特点是以经验证据为基础开展医学实践活动(二)多选题1.通过三级预防可以改变疾病的自然史直至向健康转归,在疾病自然史的各个阶段上包括( )A.病理发生前期B.病理发生期 C.临床前期 D.临床期 E.转归期2.属于第二级预防的是( )A.开展宣传教育,提高防病知识以及自我检查B.做好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C.做好婚前检查和优生优育工作D.在老年人常规体检中开展糖尿病的筛检E.保护环境,防止污染(三)填空题1、对于传染病,第二级预防要做好五早,即()()()()()2、健康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四)名词解释循证医学健康(五)简答题1. 如何理解现代健康观?健康的影响因素包括哪几个方面?(六)论述题1.举例说明三级预防策略的实施原则。
预防医学技术中的肥胖症预防与管理措施
预防医学技术中的肥胖症预防与管理措施在预防医学技术中,肥胖症的预防和管理措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肥胖症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它不仅对身体健康造成了重大影响,还增加了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本文将探讨肥胖症的预防与管理措施,并提供实用的建议。
加强肥胖症的预防意识预防肥胖症的第一步是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人们应该了解肥胖症对健康的危害,认识到肥胖症是可以通过采取科学的措施来预防和管理的。
公众教育活动、健康知识普及以及媒体宣传都可以起到推动作用,提高人们对肥胖症的认知水平。
合理饮食与营养均衡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预防和管理肥胖症的基础。
人们应该选择低热量、高营养价值的食物,减少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物的摄入量。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肪的蛋白质食物,保持饮食的多样性和均衡性。
此外,人们还应该控制饮食的分量,避免暴饮暴食,尽量规律进食,并避免过多的零食和甜饮料的摄入。
增加体力活动和运动体力活动和运动对于预防和管理肥胖症至关重要。
人们应该每天进行适量的体力活动和运动,例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
此外,有氧运动如游泳、举重、瑜伽等都有助于减轻体重和维持健康的身体。
长期保持坚持运动的习惯,有助于加速代谢和消耗多余的热量,从而减少脂肪的堆积。
注意饮食环境和生活方式饮食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肥胖症的发生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人们应该养成良好的餐桌习惯,避免边吃饭边看电视或使用手机。
定时规律地进餐,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保持充足的睡眠。
此外,合理规划每一餐的饮食结构,尽量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寻求专业医学帮助和支持对于已经患上肥胖症的人来说,寻求专业的医学帮助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专业医生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这可能包括药物治疗、营养咨询、心理支持等,帮助患者实现长期稳定的减重和管理肥胖症的目标。
结语肥胖症的预防和管理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共同努力。
除了个人的自我调整和努力外,政府、社会组织、专业医生和公众都应该积极参与预防肥胖症的工作。
预防医学考试题+答案
预防医学考试题+答案1、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较多的一类方法是A、观察法B、临床试验法C、病例询问法D、流行病数学模型E、干预实验法答案:A2、黑脚病是由于人体摄入水中含有的过量_______引起:A、碘B、硒C、氟D、砷E、硅答案:D3、儿童接种乙肝疫苗的基础第一针应在:A、出生时B、出生后1个月C、出生后6个月D、满1周岁E、满2周岁答案:A4、某县医院因收治多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未按规定报告受到行政处罚。
为此,该医院积极整改,加强《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并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治任务,不属于医院应承担的任务是:A、开展流行病学调查B、承担责任区域内传染病预防工作C、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威胁因素检查D、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E、防止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答案:A5、以下属于第二级预防措施的是A、免疫接种B、开展健康教育C、改革工艺流程D、高危人群的重点监护E、开展社区康复答案:D6、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患者B、非患者C、人群D、环境E、动物答案:C7、计算患病率的分子是A、观察期间某病的新发病例数B、观察期间某病的新旧病例数C、观察期间之后某病的患病人数D、观察期间某病的暴露人口数E、观察期间所有人口数答案:B8、队列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为A、在一般人群中选取有某暴露因素者B、在患有某病者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C、在未患欲研究疾病的某人群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D、患有某种疾病的人群随机分成的两组E、一组患有某种疾病者,一组为未患有该种疾病者答案:C9、下列哪一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A、病毒性肝炎B、艾滋病C、霍乱D、伤寒E、炭疽答案:D10、一项关于饮酒与死产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100对母亲中均饮酒的10对,均不饮酒的为40对,死产的母亲饮酒而活产的母亲不饮酒的为40对,活产的母亲饮酒而死产的母亲不饮酒的为10对,则饮酒与死产的关联强度值为A、 1B、 2C、 4D、 8E、 16答案:C1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B、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C、它可以评价药物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D、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E、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答案:B12、人类生态环境危机主要表现在:A、社会环境污染B、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C、生产环境破坏影响农业发展D、生态环境危机引发经济危机答案:B13、甲、乙两人群中几种特殊部位癌肿报告新病例的相对数如下据此推论甲人群较乙人群更易患肺癌、乳腺癌和子宫颈癌,该推论是A、正确B、不正确,因为未区分发病率或死亡率C、不正确,因为未用率指标测量D、不正确,因为未设对照组E、不正确,因为未进行率的标化答案:C14、研究证实在某地区人群中抹防晒霜可预防黑色素瘤的发生,不抹防晒霜者发生黑色素瘤的概率是抹防晒霜者的1.6倍,若40%的该地区人群不抹防晒霜,那么防晒霜大约能预防该地区人群黑色素瘤发生的比例为A、 0.96B、 0.6459999999999999C、 0.374D、 0.266E、 0.194答案:E1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具体服务对象不包括A、重点保健人员B、健康人群C、孕产妇D、高危人群E、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答案:E16、某学者在2010年5月份对某社区5000名40岁以上人群开展了高血压病调查,发现该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30%。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卫生部疾控司)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行)前言肥胖目前在全世界呈流行趋势。
肥胖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又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中风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
我国目前体重超重者已达22.4%, 肥胖者为3.01%, 因此预防和控制肥胖症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2002年4月,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召开了中国肥胖问题研讨班,邀请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多学科专家,就国内外肥胖症的流行趋势、肥胖症与疾病关系及预防和控制措施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和广泛交流。
在与会者的呼吁和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的支持下,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组织了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对我国21 个省、市、地区人群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二十四万人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据次此提出推荐意见。
工作组同意以BMI值"24"为中国成人超重的界限,BMI"28为肥胖的界限;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为腹部脂肪蓄积的界限。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与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高血压联盟(中国)及中国营养学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中国人群肥胖与疾病危险研讨会,经充分讨论,工作组的推荐意见获得一致认可。
同时,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即着手编写《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
在广泛征求相关学科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七次修改,形成指南终稿。
希望本指南能够为推动中国肥胖防治工作,控制慢性疾病,提高我国人民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发挥积极的作用。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2003年3月10日《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编写组主编:陈春明孔灵芝成员:闻芝梅周北凡陈吉棣李光伟王文绢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成员史轶蘩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陈春明主任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周北凡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研究所流病室陈君石教授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杨哓光副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吉棣教授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黄建生副主任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孔灵芝处长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李光伟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傅祖植教授广东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医院内分泌科贾伟平主任医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武阳丰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研究所吴兆苏教授北京安贞医院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柳启沛教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永慧副研究员广东省卫生防疫站蔡威教授上海市新华医院丁宗一教授北京儿科研究所营养室张志强副研究员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季成叶教授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赵熙和研究员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秘书* 上海罗氏制药公司对本书的编写工作给予了支持, 特此致谢。
营养及肥胖防治知识
胖
(3)不喝含糖饮料、要喝白开水:常喝含糖饮料容易长胖、 患龋齿、身材矮小和易骨折。白开水不仅解渴,还容易吸收和 促进代谢,是最好的饮品,孩子应该每天喝4~7杯(1杯为200 毫升,总共800~1400毫升)的白开水。
饮料/果汁≠水
; 6-10岁儿童需要800-1000毫升水
11-17岁儿童需要1100~1400毫升水
(6)改变烹调方式:以煮、蒸等为主,不用或少用煎、炸等 方法。
谢谢大家
蔬菜
水果
(3)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
尽量选择精瘦少油的部分,每天吃肉不能过量。每天吃1份肉,
相当于1个成年人的手掌心(不包括手指)的大小及厚度。
(4)每天喝奶
每天至少要喝1份纯牛奶(250毫升)或者2份酸奶(每份125克)。
(5)少油少盐少糖 每人每天吃油限量为25克(大拇指的指尖部分相当于一小勺油, 约5克);每人每天盐摄入的限量大约6克(约一个啤酒瓶盖); 每人每天吃糖限量为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需的营养素有42种: 蛋白质中的9种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胺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 和婴儿需要的组氨酸; 脂肪中的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 碳水化合物1种; 常量元素7种:钾、钠、钙、镁、磷、硫、氯; 微量元素8种:碘、硒、铜、钼、铬、钴、铁、锌; 维生素14种:A、D、E、K、B1、B2、B6、B12、C、烟酸、泛酸、叶酸、生物素、胆碱; 水。 如果加上膳食纤维就是43种。
2.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
(1)每天吃早餐,并吃好早餐:不吃早餐或者没有吃好早 餐容易导致孩子中午及晚上吃的过多,引发肥胖。优质早餐 应该包括谷类及薯类、肉类、奶豆类和蔬菜水果类四类食物。
(2)西式快餐要少吃:西式快餐是高脂肪、 高热量的食品,经常吃会摄入过多的能量引 发肥胖。尽量不在外面的餐厅、餐馆吃饭。
预防医学知识点讲解
预防医学知识点讲解预防医学是一门关注人类健康和疾病预防的学科。
它的核心理念是通过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扩散,以提高人们的整体健康水平。
本文将讲解一些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1. 饮食健康饮食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饮食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预防医学认为,一个健康的饮食应该包含五大类食物:谷物、蔬菜水果、蛋白质、乳制品和脂肪。
适当控制糖、盐和脂肪的摄入量,限制加工食品和烟酒的消费,对预防心血管疾病、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 运动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
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预防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预防医学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并进行适量的力量训练,加强肌肉力量和骨骼密度。
3. 积极应对压力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长期的压力和焦虑可能导致精神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预防医学倡导积极应对压力,学会放松和自我调节。
可以通过健身、冥想、与亲友交流等方式来减轻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4. 防控传染病传染病是世界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
例如流感、艾滋病和新型冠状病毒等。
预防医学强调传染病的防控,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源,及时接种疫苗等。
此外,对于疫情的爆发和流行区域,还需采取隔离措施、早期监测和广泛宣传,以遏制疾病的传播。
5. 健康检查与预防策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康检查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根据年龄、性别和个人疾病史等因素,定期进行体检、乳腺检查、癌症筛查、免疫接种等,有助于提早预防和治疗疾病。
6. 环境与健康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空气污染、水质不合格和化学物质的暴露等都会对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预防医学倡导关注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保持清洁的生活环境,避免危险物质的暴露。
《预防医学》期末复习简答题及答案
《预防医学》期末复习简答题及答案卫生学的简答题1、临床预防服务的主要内容、实施原则?答:主要内容:(1)对求医者的健康咨询(2)筛检(3)免检接种(4)化学预防(5)预防性的治疗实施原则:(1)重视危险因素的收集(2)医患双方共同决策(3)注重综合性和连续性(4)以健康咨询和教育为先导(5)合理选择健康筛查的内容(6)根据不同年龄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临床预防服务2、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基本步骤?答:(1)收集患病率资料:通过疾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文献检索等途径获得某疾病同性别、同年龄别人群的平均患病率水平资料(2)收集个体危险因素资料(3)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4)计算组合危险分数(5)得出报告3、个体化健康维护计划的制定原则?答:(1)健康为导向原则(2)个性化原则(3)综合利用原则(4)动态原则(5)个人积极参与原则4.各种营养素缺乏或过量对健康的影响。
答:(1)缺乏:如果人体长期摄入某种营养素不足就有发生该营养素缺乏症的危险(2)过量:如果人体摄入某种营养素过量可能出现毒素副作用5.人体必需氨基酸有哪些?九种:缬、亮、异亮、苏、苯丙、色、蛋、赖、组氨酸6.何为膳食纤维?有哪些生理功能?答:定义:是指不能被人体利用的多糖,即不能被人胃肠道中消化酶所消化的且不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多糖,主要来自植物洗宝宝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它们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树胶、果胶和亲水胶体物质及木质糖等。
7.三大营养素的能量系数。
答:(1)蛋白质:16.8KJ (2)脂肪:37.6KJ (3)碳水化合物:16.7KJ8.简述身体活动按日常生活、生理功能的分类答:日常生活:(1)职业性生活动(2)交通往来身体活动(3)家务性身体活动(4)闲暇时间身体活动生理功能:(1)有氧运动(2)抗阻力活动(3)关节柔韧性活动(4)身体平衡和协调性练习9.简述身体活动的强度常用的衡量指标。
答:(1)最大心率百分比(2)最大耗氧量百分比(3)自我感知运动强度(4)代谢当量10.简述身体活动的健康效益遵循的原则。
预防医学ncds名词解释
预防医学ncds名词解释
NCDs 指的是可预防的疾病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也就是由慢性感染、营养不良、环境和遗传因素等引起的疾病。
这些疾病通常是长期的、慢性的,且难以治愈,通常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预防医学是研究如何预防疾病的科学。
预防医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采取措施来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预防医学包括营养、锻炼、饮食、戒烟、避免有害物质、疫苗接种等方面的研究。
为了预防 NCDs,人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
1. 改善营养:良好的营养是预防 NCDs 的关键。
人们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健康。
2. 坚持锻炼:适度的锻炼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身体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和NCDs 的风险。
3. 控制体重:过重和肥胖是 NCDs 的重要风险因素。
人们需要控制体重,避免过重和肥胖。
4. 戒烟:吸烟是 NCDs 的重要风险因素。
人们应该戒烟,以减少 NCDs 的风险。
5. 避免有害物质:人们应该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重金属、苯和甲醛等,以减少 NCDs 的风险。
6. 接种疫苗:一些疫苗可以帮助人们预防某些 NCDs,如流感、肺炎和癌症等。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人们可以降低 NCDs 的风险,保持身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胖症的预防
中心环节:通过调节机体的营养素摄入和能量 消耗维持能量代谢平衡。
减肥的营养原则
减少能量摄入 保持营养均衡 纠正不良饮食行为
正确的减肥膳食原则
控制热量 限制碳水化合物:占总热能40-55% 保证蛋白质供给:占总热能20-30% 严格控制脂肪:占总热能25-30%,胆固醇
40
35
28.4
35.4 27.7
30
25
18.6
20
城市
15
农村
10
5
0 1992年
2002年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004.10)
中国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供能比变化 (1992-2002)
供能比%
25
20
15.2
15
10
6.2
19.2
11.6
城市 农村
5
0 1992年
控制和调节因素
遗传 饮食结构
体力活动 基础代谢
产热
肥胖发生的营养因素
能量摄入过多 营养结构失衡 围产期营养缺乏 不良饮食行为
能量摄入过多
普遍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主要来源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 能量摄入超过机体的需要,剩余部分便转化成
脂肪储存于体内,导致肥胖。
肥胖生理
糖份与肥胖 蛋白质与肥胖 脂肪与肥胖 血脂与肥胖
不良饮食行为
经常性的一次摄食过多、餐间进食 不吃早餐 快餐消费 进食过快
基本概念 肥胖症的流行病学
肥胖症的危害 肥胖症发生的营养因素 肥胖症的预防和减肥的营养原则
预防肥胖要从小做起
体内脂肪细胞改变的形式: 1.体内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加。 2.脂肪细胞体积的增大。
<300mg/日 补充维生素,提倡戒酒 预防为主,增加运动。
节食—四类食物不可偏废
谷物:最有效的碳水化物来源,其种类多而有不同的特性,这类 食物含蛋白质,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
蔬菜、水果:含有多种水溶性维生素,也含多种矿物质,这类食物 也含人体不可少的膳食纤维,以及数以百万计的抗氧化物 鱼,禽,蛋,及瘦肉:优质的蛋白质来源,也是脂溶性维生素 以及铁质等矿物质来源,当然也是脂类的来源
肥胖的判断标准
• 体重 • 体质指数 • 脂肪含量 • 腰臀比值 • 皮褶厚度
体质指数
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 BMI:18.5——23.9为正常 BMI:24——27.9为超重 BMI:28以上肥胖
WHO成人BMI分级标准
分类 体重过低 正常范围 超重 肥胖前期 Ⅰ度肥胖 Ⅱ度肥胖 Ⅲ度肥胖
按内脏脂肪的程度 内脏型肥胖 皮下型肥胖
基本概念 肥胖症的流行病学
肥胖症的危害 肥胖症发生的营养因素 肥胖症的预防和减肥的营养原则
我国成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
百分率(%)
30
25
22.8
20
16.3
15
10
3.6
5
超重率 肥胖率
7.1
0 1992年
2002年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004.10)
膳食小帖士
可增加蔬菜、谷物的摄入量 膳食纤维增加饱腹感等作用
2002年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004.10)
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谷类、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不被人体消化 吸收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被摄入体内后,极 易吸收水分并迅速膨胀,不仅使人的饱腹感来 得快、保持时间长,而且释放出来的能量少, 起着防止能量摄入过多,预防肥胖的作用 。
导致肥胖的常见原因
遗传与环境因素 物质代谢与内分泌功能的改变 能量摄入过多,消耗减少 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多与肥大 神经精神因素 生活及饮食习惯 其他因素:如性别不同、年龄差异、职业考虑、
环境因素、吸烟饮酒等
人在哪些时期容易发胖?
婴幼儿期 青春期 妊娠期及产后 中年期 更年期(60岁后很少发胖)
奶类、豆类:奶类含多种营养物质,是人类最佳的钙质来源, 豆类是我们祖先一直视为优良食物,含丰富而又良好的蛋白质 和油脂。
节食减肥容易出现的营养问题
维生素缺乏,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 蛋白质营养不良 贫血
减肥误区
素食主义 禁食面食及谷物 剧烈运动 抽脂疗法或减肥药物的选用
应注意的不良饮食习惯
少食油炸食物 避免奶油蛋糕、曲奇饼等零食 避免可乐等甜饮料 控制酒精的摄入量
基本概念 肥胖症的流行病学
肥胖症的危害 肥胖症发生的营养因素 肥胖症的预防和减肥的营养原则
肥胖与疾病
肥胖与动脉硬化 肥胖与糖尿病 肥胖与乳腺癌 肥胖与便秘 肥胖与… ...
基本概念 肥胖症的流行病学
肥胖症的危害 肥胖症发生的营养因素
肥胖症的预防和减肥的营养原则
维持正常体重的生理机制
能量摄取
能量消耗
营养与肥胖症
基本概念 肥胖症的流行病学
肥胖症的危害 肥胖症发生的营养因素 肥胖症的预防和减肥的营养原则
肥胖的定义
肥胖(obesity):体内脂肪堆积过 多和(或)分布异常的状态,达到危 害健康的程度,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 慢性代谢性疾病。
肥胖症也是多种疾病(如‖型糖尿病、 高血压、血脂异常、缺血性心脏病等) 发生的危险因子,对人类健康构成了 严重威胁。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2001年
腰 围(WC)
国外
国内
男性≥95cm 男性≥90cm 女性≥80cm 女性≥80cm
伴发疾病 可能增加
男性≥102cm 男性≥98cm 女性≥88cm 女性≥86cm
显著增加
腰围超过界限值即为腹型肥胖
肥胖的分类
按病因 :单纯性/继发性 按脂肪分布
按体态 上半身肥胖,中心型肥胖 下半身肥胖,周围型肥胖
营养结构失衡
脂肪供能比增加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上升 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某些微量营养素缺乏
供能比: 膳食中各营养素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比例
WHO脂肪供能比建议
膳食中脂肪供能比不超过30% 动物脂肪供能比应在10%内
中国城乡居民膳食脂肪供能比变化 (1992-2002)
供能比%
BMI(kg/m2 ) < 18.5
18.5~24.9 ≥ 25 25~29.9 30~34.9 35~39.9 ≥ 40
伴发相关疾病危险 高平均Biblioteka 平增高 中等 严重 极为严重
中国成人BMI分类的建议
分类
适宜范围 肥胖 超重
BMI
18.5~23.9 ≥28 24.0~27.9
伴发相关疾病危险
- 高 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