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人类文明2019

合集下载

化学与人类文明2019尔雅答案

化学与人类文明2019尔雅答案

**************************************************************************绪论1在本门课程中,汤老师觉得展示科学思想最正规的场合是在(C)。

A、讲座(lec正确ure)B、演讲(speech)C、Seminar(研讨会)D、Moo正确(辩论会)化学科学的基石(一):化学与食品安全问题1导致杭州自来水异味事件的化学成分是(C)。

A、咖啡酸苯乙酯B、天然丙酮酸乙酯C、邻叔丁基苯酚D、甲基2“砒霜”的化学成分是(B)。

A、硫化钠B、三氧化二砷C、氰化钾D、九水硫化钠3瘦肉精是以下(B)发明的。

A、清华大学B、浙江大学C、中山大学D、复旦大学4色拉油中低沸点的油较多。

(×)5在制作草帽和筷子等的过程中,通常会加入硫磺来改变制品的颜色。

(√)化学科学的基石(二):历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及其成就1在(B)年,诺贝尔化学奖主题是“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

A、2011年B、2012年C、2013年D、2010年22014年,为表彰三位科学家在(B)领域做出的贡献,授予他们诺贝尔化学奖。

A、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B、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技术C、手性催化氧化反应D、绿色荧光蛋白研究3以下哪些物质不具有“宏观无序,微观对称”的特性。

(ABC)A、夸克B、晶胞C、植物细胞D、准晶体4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钱永健。

(×)5遗传学是李兰娟老师的主要研究领域。

(×)化学科学的基石(三):化学学科的分类和交叉1“狗烯”中,具有(C)个苯环的有机化合物。

A、2个B、3个C、4个D、1个2(D)提出了碳的四价理论。

A、贝采里乌斯B、范霍夫C、门捷列夫D、凯库勒3药物“思密达”这种的主要药效是(B)。

A、避孕B、治疗小儿腹泻C、退烧止咳D、治疗偏头痛4现代化学前沿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基础化学前沿与应用化学前沿。

(√)化学科学的基石(四):当代化学前沿研究课题1在(A),薛定谔提出了薛定谔波动方程。

2017-2019年高考化学真题专题分类汇编 专题1 化学与科技、社会、生活、环境 汇编( 解析版)

2017-2019年高考化学真题专题分类汇编 专题1 化学与科技、社会、生活、环境  汇编( 解析版)

专题一化学与科技、社会、生活、环境(解析版)1.【2019 北京】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4.03米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B.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速滑服C.能屏蔽电磁波的碳包覆银纳米线D.“玉兔二号”钛合金筛网轮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分(B选项为有机物,其他均为无机物),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的区分。

同时穿插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的概念。

A.碳化硅(SiC)是由碳元素和硅元素组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且碳元素与硅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第IVA族,故A符合题意;B.聚氨酯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C.碳包覆银纳米材料中银为金属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D.钛合金为含有金属钛元素的合金,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应选A。

2.【2018 北京】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A. AB. BC. CD. D 【答案】B【解析】A.甲醇低温制氢气时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属于化学变化;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是核反应问题,不属于化学变化;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时与N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 N2和 H2O,放出大量的热,反应方程式为:因此属于化学变化;D.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其作为能源使用时发生化学变化。

3.【2017北京卷6】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瓷器B.丝绸C.茶叶D.中草药【答案】A【解析】A.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主要成分是无机物;B、C、D中丝绸、茶叶、中草药的主要成分都是有机物。

故答案选A。

4.【2016北京卷】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答案】B【解析】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疾新药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答案选B。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单元测试题-高一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单元测试题-高一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2题)1.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常见的一些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的大,是因为合金中原子的排列比纯金属中更规整B .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够大量吸收H 2,并与H 2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C .合金的熔点一定比各成分金属的低D .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生铁2.现如今,许多城市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其中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下列属于可回收物标志的是( )A .B .C .D .3.金属活动性表:以上四个区域通常采用热分解冶炼金属的是( )A .(1)B .(2)C .(3)D .(4)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可燃冰”是天然气(甲烷等)的水合物,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B .硝酸铵晶体溶于水会使溶液的温度降低C .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D .相同条件下,燃烧硫蒸气比燃烧硫固体放出更多的热量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石油主要是由气态烃、液态烃和固态烃组成的混合物B .石油工业中的催化重整和裂化是芳香烃的主要来源之一C .由煤得到苯、甲苯和二甲苯的过程,其原理与石油的分馏相似D .等质量26C H 、24C H 和22C H 完全燃烧消耗2O的质量依次减少6.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苯酚有一定毒性,不能作消毒剂和防腐剂B .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都是物理变化C.油脂皂化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有效成分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铵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均能产生白色沉淀,都属于“盐析”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 CO而获名A.超市中售卖的“苏打水”是因添加了23H O溶液进行消毒B.皮肤擦伤时,可用2~3%22FeCl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是因为铜的活泼性强C.3D.我国“高铁”举世闻名,其车体为钢铁锻造而成8.2021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生态系统恢复,而我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措施不符合该主题的是A.燃煤烟气脱硫B.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C.研发催化剂将CO2还原为甲醇D.大力发展和使用化石能源9.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金属是A.铜B.铝C.钛D.铁10.许多食品包装袋内都有一个小纸袋,内盛白色固体物质,标有“干燥剂”字样。

浅谈绿色化学与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绿色化学与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绿色化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作者:杜若宁来源:《消费导刊》2019年第07期生态兴则文明兴。

党中央非常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线是绿色发展,绿色化学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以可持续发展为主旨,与生态文明建设在开发中保护生态的理念高度契合,发展绿色化学已成为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绿色化学的内涵及特点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基础科学学科,是研究化学变化的科学,它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化学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可是谈到化学大多数人便想到污染,主要是因为传统化学虽然能创造出人类生产生活中离不开的很多新东西,但在一些生产中却排放出大量有害物质。

不但浪费了大量资源,还严重影响和污染了生态环境。

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雾霾、水土污染、重金属污染等化学事件的负面形象引发了公众的抵触心理。

绿色化学的诞生源于污染治理理念的转变,是新时代的清洁化学,能达到环境无害化的生态要求。

从源头上消除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是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可以说,绿色化学的生产源头、生产过程和生产终端都能达到零排放与零污染。

二、绿色化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贡献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就是人口多,资源短缺,绿色化学的目标和任务就是从生产的各个环节入手,实现保护环境、防治环境污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一)绿色化学能从源头上阻止环境污染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大大丰富了,但这只是表面看上去丰富,其实质量大幅下降了。

比如日用品消耗越多,像生活污染物、工农业污染物等等垃圾也就越多了,人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不断的污染,这就使得公众对环境问题日益关心,对物质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防污、治污、提倡绿色已成为当今的主题。

绿色化学遵循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坚持环境保护的根本在“防”,而非“治”的原则,是从源头上来阻止环境污染的化工技术。

押全国卷理综第7题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及传统文化(解析版)

押全国卷理综第7题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及传统文化(解析版)

押全国卷理综第7题化学与CSTSE高考频度:★★★★★难易程度:★☆☆☆☆第7题一般考查化学与CSTSE,化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环境问题密切相关。

高考一般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或古代与化学相关的成果、最新科技成果(最近诺贝尔奖成果、科技新发现、国内或国外科技进展等) 、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材料(药物、食品、新型材料等)作为载体命题。

全国卷年份题号考点分布化学与传统文化科技成果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化学与科学技术材料化学与能源环境健康乙卷2021 7 碳中和、碳达标I 2020 7 消毒剂2019 7 陶瓷文明硅酸盐材料2018 7 废旧电池金属回收2017 7《本草衍义》(第8题考操作)合成纤维II 2020 7 《梦溪笔谈》2019 7 “春蚕到…”高分子材料2018 7纯碱、漂白粉Al(OH)3、钡餐雾霾的形成机理(第8题)2017 7 糖、维生素、蛋白质、Se甲卷2021 7食品添加剂、废旧电池、含磷洗涤剂、天然气III 2020 7 《千里江山图》考物质2019 7 活性炭碘酒铝合金、高纯硅2018 7 灭火器疫苗水性漆电化学保护2017 7 PM2.5、绿色化学、天然气、液化石油气【试题导图】【解题程序】STSE解题四“步”曲【思维模型】1.(2021年全国甲卷)化学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食品加工时不可添加任何防腐剂B.掩埋废旧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C.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D.使用含磷洗涤剂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答案】C【解析】A.食品加工时,可适当添加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等,如苯甲酸钠,故A错误;B.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等金属离子,会造成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故B错误;C.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故C正确;D.含磷洗涤剂的排放,使水中磷过多,造成水中藻类疯长,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水体变浑浊,故D错误;故选C。

新教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专题9金属与人类文明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总结

新教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专题9金属与人类文明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总结

专题9金属与人类文明第一单元金属的冶炼方法.................................................................................................. - 1 - 第二单元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 4 - 第三单元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 8 -第一单元金属的冶炼方法基础知识一、金属的物理性质1.金属材料的优异性能有良好的可塑性,坚固耐用,具有导电、导热性能。

2.金属的存在形式(1)在自然界中,只有少量的金属元素以游离态形式存在于地壳中,如自然金和自然银。

通过熔铸的方法即可对金属进行加工和锻造。

(2)地壳中的大部分金属元素都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

例如铁元素存在于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中,铝元素存在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中。

微点拨:金属的存在形式与其活动性有关。

一般而言,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在自然界以各种各样的化合态存在;活动性较弱的金属,可能以游离态存在。

有的金属元素还能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存在。

二、金属的冶炼1.金属冶炼利用化学反应使金属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的过程称为金属冶炼。

工业上常用的金属冶炼方法有热分解法、高温还原法和电解法等。

2.常用金属冶炼方法(1)金属活动性顺序与金属冶炼方法的关系(2)冶炼方法的应用实例(3)铝热反应实验 实验原理 Al 作还原剂,金属氧化物作氧化剂,用铝将氧化物中的金属置换出来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1)镁条剧烈燃烧 (2)氧化铁粉末和铝粉发生剧烈的反应 (3)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白光 (4)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实验结论 在高温下,铝粉与Fe 2O 3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为:2Al +Fe 2O 3=====高温2Fe +Al 2O 3微点拨:(1)铝热反应的引燃剂为镁带,助燃剂为氯酸钾。

2019尔雅《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章节测验及答案

2019尔雅《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章节测验及答案

生物大爆炸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生物进化过程中,(),蛋白质生命从水中爬上陆地的条件开始形成。

•A、植物•B、水蒸气•C、肺•D、臭氧层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生物大爆炸,其发生时间大概是()。

•A、3亿年前•B、4亿年前•C、5亿年前•D、2亿年前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单选题】根据考古所得化石判断,地球上的生命大概出现于()。

•A、30亿到35亿年前•B、35亿到38亿年前•C、38亿到40亿年前•D、20亿到30亿年前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4【判断题】大概经过了10到20亿年,原核生命形成了真核生命。

()我的答案:√生命的起源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出现于()。

•A、5亿年前•B、6000万年前•C、400万年前•D、2亿年前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2【多选题】在下列选项中,关于生物进化发展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自然变异和选择的协同•B、它是从低级到高级的•C、它是从水生到陆生的•D、它是从陆生到水生的我的答案:ABC得分:25.0分3【判断题】脱氧核糖核酸是DNA的化学本质。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非洲南猿、直立人、能人、智人,是人类物种的进化顺序。

() 我的答案:×生命的本质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在各类元素中,()是地球上生命的骨架。

•A、氧•B、氢•C、硅•D、碳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生物体这一复杂体系,是由()等分子组成的。

•A、碳水化合物和核酸•B、碳水化合物和核算•C、蛋白质和核酸•D、水和蛋白质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单选题】在人类身体中,()是水。

•A、0.6•B、0.7•C、0.8•D、0.5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4【单选题】人体的细胞数量大概有()。

•A、100万亿个•B、150万亿个•C、200万亿个•D、50万亿个我的答案:A生物的基本属性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生物的基本属性不包括()。

2019秋沪科版初中化学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导学案)

2019秋沪科版初中化学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导学案)

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例1】食用下列食品,通常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 )A.用工业盐腌制的咸肉B.含有“苏丹红四号”的红心鸭蛋C.已经有些霉变的大米或花生D.牛奶经工业发酵后得到的酸奶解:工业盐指的是亚硝酸钠,它是一种有毒的物质;苏丹红是一种有毒的工业染料;霉变的大米和花生含有有毒物质,不能食用。

牛奶经发酵后变成酸奶,无毒能够食用。

答案:D.方法总结:化学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同时化工生产也带来了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

变式训练1.生活处处离不开化学,下列化学物质对人类有益的是()①使用加碘食盐②使用铝制炊具③食用含铁酱油④使用含磷洗衣粉⑤食用含钙麦片⑥用氟利昂作制冷剂A.①③⑤B.①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例2】没有化学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今日丰富多彩的世界。

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联系的是()A、合成材料的制造B、“神七”飞天轨道的设定C、农药化肥的研制D、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解:这里的B选项涉及宇宙飞船运行轨道问题,属于物理学研究的范畴,与化学没有密切联系。

答:B方法总结:化学的用途;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变式训练2.下列关于化学的相关看法错误的是()A.化学科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B.实现物质或能量的转化是人们开展化学研究的重要任务C.化学科学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和动力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例3】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A.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B.化学会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C.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能源D.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解:A化学的发展会对环境有保护作用,生态环境恶化是人为破坏造成的,故错误;B汽车排放的尾气,可以通过化学研制出的催化转化器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再排放,所以化学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故正确;C水在一种催化剂和太阳能的作用下可制出氢气,氢能就是一种新能源,故正确;D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能够研制出新材料,故正确.答案:A方法总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我们研究物质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化学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同时化工生产也带来了一些环境污染问题。

专题04 化学与传统文化(学生版)十年(2013-2022)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4  化学与传统文化(学生版)十年(2013-2022)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4化学与传统文化1.【2022年山东卷】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A.金(Au):“虽被火亦未熟"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C.石硫黄(S):“能化……银、铜、铁,奇物”CaCO):“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D.石钟乳(32.【2022年广东卷】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汉字居功至伟。

随着时代发展,汉字被不断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其载体也发生相应变化。

下列汉字载体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汉字载体选项A.兽骨B.青铜器C.纸张D.液晶显示屏3.(2021·广东真题)今年五一假期,人文考古游持续成为热点。

很多珍贵文物都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具有深邃的文化寓意和极高的学术价值。

下列国宝级文物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选项A B C D文物名称铸客大铜鼎河姆渡出土陶灶兽首玛瑙杯角形玉杯4.(2021·广东真题)广东有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广东剪纸、粤绣、潮汕工夫茶艺和香云纱染整技艺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广东剪纸的裁剪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B.冲泡工夫茶时茶香四溢,体现了分子是运动的C.制作粤绣所用的植物纤维布含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染整技艺中去除丝胶所用的纯碱水溶液属于纯净物5.【2020新课标Ⅲ】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B.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D.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6.【2020天津】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受此启发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A.屠呦呦B.钟南山C.侯德榜D.张青莲7.【2019新课标Ⅰ】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2019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五套)

2019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五套)

2019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模拟试题(一)简答题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哪些目标?答案: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

2. 科学探究涉及哪些要素?答案: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3. 物质的化学变化这一主题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案:包括:化学变化的特征、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等内容。

4.化学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探究活动形式有哪两种?答案:一是进行适合学生的探究性实验。

二是调查、辩论等活动。

5.在制定教学目标以及实施教学时,要全面考虑哪些方面的课程目标?答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6、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涉及哪些要素?本《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从哪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答: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三方面具体要求: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7、化学研究的内容?答: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

8、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应该起什么作用?答: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9、《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包括哪些部分?答: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

10、《标准》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什么?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化学与人类文明期末2019

化学与人类文明期末2019
A、
蒸馏法
B、
电渗析法
C、
合成法
D、
反渗透法
正确答案:ABD
9
元素周期表中告诉我们的信息包括()。(2.0分)
A、
元素的原子序数
B、
元素的电子结构
C、
元素的来源
D、
元素的原子半径
正确答案:ABD
10
市场上很多饮料为了增加口感度,会在饮料中添加()。(2.0分)
A、
碳酸钠
B、
碳酸钙
C、
氯化钠
D、
氯化钙
B、
土霉素
C、
四环素
D、
青霉素
正确答案:ABC
6
以下哪些是云南白药的功效?()(2.0分)
A、
止血愈伤
B、
活血散瘀
C、
消炎消肿
D、
排脓去毒
正确答案:ABCD
杭州自来水事件中的邻叔丁基苯酚易溶于丙酮、()等有机溶液。(2.0分)
A、

B、
乙醇
C、
甲醇
D、

正确答案:CD
8
以下属于海水淡化方法的是()。(2.0分)
正确答案:×
24
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钱永健。()(1.0分)
正确答案:×
25
风能发电在我国的利用率是比较高的。()(1.0分)
正确答案:×
26
普劳斯特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1.0分)
正确答案:×
27
屠呦呦之所以能创制出青蒿素的关键一步是在高温的乙醚中提取出来的。()(1.0分)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15
根据专家的预测,当前已发现的的煤炭储备还可以使用300年。()(1.0分)

2020-2021部编本高中化学 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 第1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学案 苏教版必修2

2020-2021部编本高中化学 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 第1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学案 苏教版必修2

第一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学习目标:1.能用化学发展史说明并体会人类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是逐步发展和深入的。

2.了解化学科学在人类认识物质世界方面的重要作用。

3.了解化学在合成新物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4.了解金属活动性与金属冶炼方法的联系,知道金属冶炼的本质。

(重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一、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 1.金属的冶炼 (1)金属使用的发展历程(2)写出金属Fe 、Cu 、Al 、Na 的冶炼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①Fe:Fe 2O 3+3CO ――→高温 2Fe +3CO 2,Fe 2O 3+2Al ――→高温2Fe +Al 2O 3。

②Cu:Fe +CuSO 4===Cu +FeSO 4。

③Al:2Al 2O 3=====通电熔融4Al +3O 2↑。

④Na:2NaCl=====通电熔融2Na +Cl 2↑。

2.化学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1)19世纪时的化学科学理论①以道尔顿原子论、分子结构和原子价键理论为中心内容的经典原子分子论的建立。

②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③质量作用定律的提出奠定了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基础。

④尿素的合成,彻底动摇了“生命力论”。

(2)20世纪时的化学科学理论①化学家鲍林提出了氢键理论和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为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②扫描隧道显微镜的使用,实现了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

3.人类对酸、碱理论认识的发展(1)阿伦尼乌斯电离学说(2)酸、碱质子理论二、化学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1.惰性电极电解熔融NaCl与电解NaCl水溶液的比较(1)反应原理:。

(2)合成氨技术对人类的贡献:哈伯等人于20世纪初发明的合成氨技术,使世界粮食产量增长近一倍。

3.合成农药(1)DDT:残留毒性,对环境危害大。

(2)发展方向:研制高效、低残毒、能够被生物降解的新型农药。

4.合成医药(1)阿司匹林[基础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化合态的金属元素被还原时,一定得到相应的金属单质。

金属的冶炼方法 课件高二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二

金属的冶炼方法  课件高二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二

铝热反应:铝粉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如Fe2O3、MnO2、Cr2O3、V2O5
等)的混合物在高温下进行的反应。
铝热剂:铝粉与Fe2O3、MnO2、Cr2O3、V2O5等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称为铝热剂。
高温
3MnO2 + 4Al ==== 3Mn + 2Al2O3
高温
Cr2O3 + 2Al ==== 2Cr + Al2O3
提示:Fe3O4+4C高O=温====3Fe+4CO2,1 mol Fe3O4―→3Fe, 转移8 mol e-,选项C错误。
4.用铝热法还原下列化合物,若获得金属各1 mol,消耗铝最
少的是( D ) A.MnO2 C.WO3
B.Cr2O3 D.CuO
提示:制备1 mol金属,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的原 理,金属离子得电子数越多,该金属在化合物中化合价越高,则消耗铝 越多,反之则越少。在这四种化合物中只有D项中Cu的化合价最低,故 选D。
越活泼的金属越 不容易被冶炼
【随堂训练】
1.下列对铝热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B ) A.铝热剂中还原剂是铝粉 B.铝热剂是纯净物 C.铝与Fe2O3可组成铝热剂 D.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
2.在冶金工业上,均能用化学还原剂制得的一组金属是( C ) A.Na、Mg、Al B.Na、Zn、Fe C.Zn、Fe、Cu D.Mg、Al、Zn、Fe
【探究导学】 一、金属的存在形式
游 离 态 金 属 矿



赤 铁







石铝氯源自土化矿钠


铁 矿


菱 镁

9.1 金属的冶炼方法-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讲义(苏教2019必修第二册 )解

9.1   金属的冶炼方法-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讲义(苏教2019必修第二册 )解

专题9 金属与人类文明第一单元 金属的冶炼方法 第1课时 金属的冶炼方法[学习目标]1、熟知铁、铝的冶炼原理和方法。

2、知道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和金属冶炼的一般方法,会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认识我国古代文明与金属冶炼的关系;感受物质制备中丰富的化学思想。

知识点01 金属的存在形式1.金属的存在(1)在自然界中,只有少量金属以游离态形式存在于地壳中,地壳中的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一些金属以离子或矿石的形式分布于海洋中。

(2)金属的存在形式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

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以各种化合态存在;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有可能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2.常见金属的存在形式(1)铁的单质主要存在于陨石中,铁的化合态有赤铁矿(主要成分Fe 2O 3)、黄铁矿(主要成分FeS 2)等。

(2)铝元素存在于铝土矿(主要成分Al 2O 3)中。

(3)银元素有自然银、辉银矿(Ag 2S )、碲银矿(Ag 2Te )。

知识点02 金属的冶炼1.金属的冶炼(1)利用化学反应使金属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的过程称为金属的冶炼。

(2)工业上常用的金属冶炼方法有热分解法、高温还原法、电解法等。

2.电解熔融法活泼金属如Na 、Mg 、Al 等一般通过电解法冶炼。

工业上冶炼金属钠的方程式为2NaCl(熔融)=====通电2Na +Cl 2↑。

工业上冶炼金属镁的方程式为MgCl 2(熔融)=====通电Mg +Cl 2↑。

3.高温还原法高温还原法可以冶炼大部分金属,常用的还原剂有CO 、H 2、C 和活泼金属。

课前预习CuO 与C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 2=====△Cu+H 2O 。

ZnO 与焦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ZnO+C=====△2Zn+CO 2↑。

4.热分解法不活泼的金属,可以采用热分解法进行冶炼 热分解Ag 2O 制取Ag :2Ag 2O=====△4Ag+O 2↑。

热分解HgO 制取Hg :2HgO=====△2Hg+O 2↑。

高一下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一下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一、单选题(共12题)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很早就把化学技术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 .《神农本草经》中提到:“白青[Cu 2 (OH)2CO 3 ]得铁化为铜”,其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 .《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 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极”这是利用了“KNO 3的还原性”D .《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 3 )和朴消(Na 2SO 4)的方法:“以火烧之,烟起,乃真硝石也”,二者也可以利用“焰色试验”区分2.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2CaCl 、2MgCl 、24Na SO 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23Na CO 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 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2BaCl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②③①④⑤B .①②③④⑤C .③②①⑤④D .③②①④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M2.5亦称可入肺颗粒物,表面积相对较大,会吸附有害物质B .煤的气化和石油的分馏都是物理变化C .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D .“嫦娥”三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4.煤油可作为燃料。

煤油属于A .单质B .纯净物C .混合物D .氧化物 5.下列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不会..造成污染的是 A .Cl 2 B .N 2 C .NO 2 D .SO 2 6.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B .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C .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D .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尽量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7.海水是巨大的化学资源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的淡化必须经过化学变化才能实现B.蒸发海水制粗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的NaCl可制备金属NaD.利用海水,铝、空气的航标灯的工作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8.“类推”是一种在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A.Al在氧气中生成Al2O3,Fe在氧气中也生成Fe2O3B.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备镁单质,工业上也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制备铝单质C.BaCl2溶液中通入SO2无沉淀产生,则Ba(NO3)2溶液中通入SO2也无沉淀产生D.第V A族氢化物的熔沸点顺序是NH3> AsH3>PH3 ;则第VIA族氢化物的熔沸点顺序也是H2O>H2Se> H2S9.城市大气中铅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铅笔的随意丢弃B.使用含铅汽油的汽车尾气C.蓄电池的使用D.化妆品的大量使用10.下列不属于海水淡化的方法是A.蒸馏法B.电渗析法C.石灰纯碱法D.离子交换法1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干馏B.石油的分馏C.重油的裂化D.石油的裂解12.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二、非选择题(共10题)13.完成下列各题。

第八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课件下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八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课件下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补偿训练】
金属锂是密度最小的金属,等质量的金属,锂能释放出更多的电子,故常用来制
造高能量电池。已知锂的金属性介于钠和镁之间,则下列能冶炼出金属锂的方
法是( )
A.电解法
B.热还原法
C.热分解法
D.铝热法
【解析】选 A。锂的金属性介于钠、镁之间,应该与 Na、Mg 的冶炼方法相同, 即电解法。
探究任务二 铝热反应 【生产情境】 铝热反应是以铝粉和氧化铁为主要反应物的放热反应。当温度超过 1 250 ℃ 时,铝粉激烈氧化,燃烧而放出大量热。这种放热反应的温度可达 3 000 ℃以上。 铝热反应非常迅速,作用时间短。铝热反应原理可以应用在生产上,例如焊接钢 轨、冶炼难熔金属、制作传统的烟火剂等。
2.为什么冶炼镁时不能使用MgO,冶炼铝时不能使用AlCl3? 提示:因为氧化镁熔点太高,不易熔化,所以不用,而氯化镁熔点低,易熔化且 熔化后易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用氯化镁;氯化铝是共价化合 物,熔化时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不能使用,只能用熔点较 高的氧化铝。 3.金属活动性顺序与金属的冶炼方法有什么关系? 提示:大部分金属采用高温热还原法,不活泼金属(如Hg、Ag)采用直接加热 分解法,非常活泼的金属采用电解法。
湿法炼铜:_F__e_+_C_u_S_O__4_=_=_=_F_e_S_O__4+__C_u_
火法炼铜:_C_u_2_S_+_O__2_=_高=_=温_=__2_C__u_+_S_O_2_
【情境·思考】如图是我国古代和现代冶金的两张图片,那么人类使用金属 的年代先后顺序与金属的活动性有什么关系?
提示:金属冶炼方法的选择取决于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和金属的活 泼性。金属越活泼,冶炼时所需条件要求越高,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相对晚 一些。金属越不活泼,冶炼的方法越简单,人们使用的时间越早,所以有青铜、 铁器等时代的发展历程。

专题9金属与人类文明-高一化学单元速记巧练(2019)(原卷版)

专题9金属与人类文明-高一化学单元速记巧练(2019)(原卷版)

专题9 金属与人类文明必背知识清单01 金属的冶炼方法一、金属的存在形式1.金属的存在(1)在自然界中,只有少量金属以_________形式存在于地壳中,地球中的大多数金属以_________形式存在。

(2)金属的存在形式与金属的_________有关。

_________较强的金属,以各种化合态存在;_________较弱的金属,有可能以_________形式存在。

2.常见金属的存在(1)铁的单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_中,铁的化合态有赤铁矿(主要成分_________)、黄铁矿(主要成分_________)等。

(2)铝元素存在于铝土矿(主要成分_________)中。

(3)银元素有自然银、辉银矿(_________)、碲银矿(_________)。

二、金属的冶炼1.金属的冶炼(1)概念:利用____________使金属元素从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态的过程称为金属的冶炼。

(2)工业上常用的金属冶炼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金属冶炼的一般方法(1)电解熔融法:适合冶炼金属活动性________的金属(一般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铝及铝前面的金属)。

活泼金属如Na、Mg、Al等一般通过电解法冶炼。

工业上冶炼金属钠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上冶炼金属镁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温还原剂法:用还原剂(________________等)还原金属氧化物,适合冶炼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Zn 到Cu之间的大多数金属。

CuO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nO与焦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热分解法:适合于冶炼金属活动性________的金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内容详情如下:绪论1在本门课程中,汤老师觉得展示科学思想最正规的场合是在(C)。

A、讲座(lec正确ure)B、演讲(speech)C、Seminar(研讨会)D、Moo正确(辩论会)化学科学的基石(一):化学与食品安全问题1导致杭州自来水异味事件的化学成分是(C)。

A、咖啡酸苯乙酯B、天然丙酮酸乙酯C、邻叔丁基苯酚D、甲基2“砒霜”的化学成分是(B)。

A、硫化钠B、三氧化二砷C、氰化钾D、九水硫化钠3瘦肉精是以下(B)发明的。

A、清华大学B、浙江大学C、中山大学D、复旦大学4色拉油中低沸点的油较多。

(×)5在制作草帽和筷子等的过程中,通常会加入硫磺来改变制品的颜色。

(√)化学科学的基石(二):历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及其成就1在(B)年,诺贝尔化学奖主题是“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

A、2011年B、2012年C、2013年D、2010年22014年,为表彰三位科学家在(B)领域做出的贡献,授予他们诺贝尔化学奖。

A、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B、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技术C、手性催化氧化反应D、绿色荧光蛋白研究3以下哪些物质不具有“宏观无序,微观对称”的特性。

(ABC)A、夸克B、晶胞C、植物细胞D、准晶体4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钱永健。

(×)5遗传学是李兰娟老师的主要研究领域。

(×)化学科学的基石(三):化学学科的分类和交叉1“狗烯”中,具有(C)个苯环的有机化合物。

A、2个B、3个C、4个D、1个2(D)提出了碳的四价理论。

A、贝采里乌斯B、范霍夫C、门捷列夫D、凯库勒3药物“思密达”这种的主要药效是(B)。

A、避孕B、治疗小儿腹泻C、退烧止咳D、治疗偏头痛4现代化学前沿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基础化学前沿与应用化学前沿。

(√)化学科学的基石(四):当代化学前沿研究课题1在(A),薛定谔提出了薛定谔波动方程。

A、1926年B、1927年C、1928年D、1925年2“近代原子论”由科学家(A)提出。

A、道尔顿B、奥斯特C、贝采里乌斯D、海森伯3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的科学家是(A)。

A、拉瓦锡B、门捷列夫C、普劳斯特D、弗里茨4元素周期表中告诉我们的信息包括(ABD)。

A、元素的原子序数B、元素的电子结构C、元素的来源D、元素的原子半径5在现代原子结构理论中,原子是由电子、质子和分子所组成。

(×)6范德华力是一种中性原子间通过瞬间静电相互作用产生的弱的分子之间的力。

(√)化学与药物(一):青蒿素与兴奋剂的发明与使用1青蒿素主要治疗的疾病是(A)。

A、疟疾B、肺结核C、流感D、肺炎2中国一般颁发药典的时间频率是(A)。

A、每五年一次B、每两年一次C、每三年一次D、每四年一次3创制出青蒿素的我国药学家是(A)。

A、屠呦呦B、蒲辅周C、王永炎D、裘法祖4青蒿素的创制者曾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

(×)5孙杨遭到禁赛的原因是他服用了曲美他嗪而。

(√)化学与药物(二):青霉素的发明与使用1被称为“世纪神药”的是药品(C)。

A、青霉素B、青蒿素C、阿司匹林D、头孢2磺胺类药物可以阻断(A)合成,能有效抑制细菌生长。

A、叶酸B、氨基酸C、维生素CD、谷氨酸3科学家(D)发现了青霉素。

A、屠呦呦B、霍夫曼C、热拉尔D、弗莱明4如果对青霉素使用不当,人会死亡。

(√)5即使麻醉剂量使用不当,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大的损害。

(×)无处不在的“辩论”1【单选题】在学习中,(D)才是最重要的。

∙A、求合∙B、效率∙C、知识∙D、发现2【单选题】(B)是辩论的最终价值体现。

∙A、争胜∙B、求和∙C、谋利∙D、口才3【判断题】权利被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和判断所剥夺被称为显性剥夺。

(错误)4【判断题】学习的过程强调创造而不是模仿,尤其是思维创造。

(正确)辩论是一种“修养”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位人物与“壕梁之辩”密切相关。

(D)∙A、荀子∙B、墨子∙C、孙子∙D、庄子2【单选题】以下选项中错误表述“印象即真实”中“印象”一词的是(A)。

∙A、是完整的、全部的∙B、有可能是真实的歪曲∙C、有可能是片断性的∙D、观察者的主观感知3【判断题】“白马非马”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都是倾向于认知层面的辩论。

(正确)4【判断题】“本分而理”强调的是讨论具体事实和细节。

(错误)辩论的“真善美”1【单选题】(B)是辩论的最高层次。

∙A、辞藻的华丽∙B、诗意的栖息∙C、肉体的搏斗∙D、完全的胜利2【判断题】信息的碎片化不会使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有任何偏差。

(错误)3【判断题】价值观念的输出是交流的终极目的。

(正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单选题】在辩论中,如果将高考移民视为异地高考,这是D。

∙A、模糊概念∙B、模糊内容∙C、偷换内容∙D、偷换概念2【单选题】将异地高考限定于外来务工子女异地参加高考,其实是为了(C)。

∙A、扩大内涵∙B、扩大外延∙C、缩小外延∙D、缩小内涵3【单选题】概念的(B)是指概念最本质的对社会、对外界的反应。

∙A、内容∙B、内涵∙C、范围∙D、外延4【判断题】异地高考的外延小于高考移民的外延。

(错误)5【判断题】概念可以囊括的社会现象、同类事物等更多,也就是外延过大。

(正确)概念的定义1【单选题】以事实判断为主的概念和以(D)为主的概念,是辩题中经常出现的两类概念。

∙A、主观臆断∙B、客观存在∙C、群体意念∙D、价值判断2【单选题】在辩论教育公平时,可以暂且不考虑下列哪个因素?(C)∙A、资源分配合理∙B、结果公平∙C、性别平等∙D、机会均等3【单选题】“网络反腐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应属于下列哪种辩题?(B)∙A、判断性辩题∙B、比较性辩题∙C、猜测性辩题∙D、事实性辩题4【判断题】在辩论中,进一步论辩的基础是对概念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

(正确)5【判断题】公平的全部内涵就是机会均等。

(错误)概念的对抗1【单选题】弱化对方认为对自己最有利的概念,对(D)是有益处的。

∙A、压迫我方概念空间∙B、扩充对方概念空间∙C、平衡我方概念空间∙D、压迫对方概念空间2【单选题】(B)是辩论中第一个层次的对抗。

∙A、价值对抗∙B、概念对抗∙C、行为对抗∙D、意义对抗3【多选题】概念对抗需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BC)∙A、底线∙B、概念的对抗性∙C、包容性∙D、交互性4【判断题】辩论中最高包容性的对抗,就是用对方概念作为本方概念的基石。

(正确)5【判断题】概念持平的意思是概念偏向于一方,但其内涵和外延均不可跨界。

(错误)杀人游戏中的价值判断1【单选题】辩论中,4号同学坚持投给1号,最终造成平局,其背后可能的原因是(C)。

∙A、角色同一∙B、价值消失∙C、价值失真∙D、判断正确2【单选题】(B)是平民、警察、杀手形成博弈的基础。

∙A、相同的主体∙B、不同的价值目标∙C、不同的陈词∙D、相同的价值目标3【单选题】辩论中,四位同学在首轮发言中集体“装好人”,这是A的表现。

∙A、角色感不强∙B、进入角色快∙C、了解角色∙D、角色感强4【判断题】在杀人游戏中,思考和判断要保持行为一致,逻辑上可以不一致。

(错误)杀人游戏中的角色代入1【单选题】杀人游戏与社会生活均要求个体在活动中要主动(B)。

∙A、抵抗∙B、参与∙C、操纵∙D、顺从2【单选题】2号在辩论中面对1号的指责,立即认定1号是杀手,这是2号陷入了(A)。

∙A、个体价值对抗误区∙B、群体行为对抗误区∙C、个体行为对抗误区∙D、群体价值对抗误区3【多选题】杀人游戏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有哪些?(ABC)∙A、精力集中∙B、角色融入感∙C、整体局势分析∙D、个体价值4【判断题】在杀人游戏中,每个人必须充分考虑全局,不需要考虑体验角色。

(错误)辩论中的价值博弈1【单选题】人们对同性家庭收养的儿童是否有正常的社会生活持不同看法,这是(C)的体现。

∙A、相同个体,不同价值∙B、不同个体、相同价值∙C、不同个体、不同价值∙D、相同个体,相同价值2【单选题】(C)是辩论的最佳结果。

∙A、决胜∙B、顺从∙C、求合∙D、搏斗3【判断题】辩论中,对价值主体的定义越少,辩论越容易操控。

(正确)4【判断题】任何一种现象的背后涵盖的价值主体和价值判断都不止一种。

(正确)5【判断题】在存在冲突和博弈的价值空间里,具有可以独立进行价值判断的个体,这就是价值主体。

(正确)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1【单选题】辩论中,坚持或者反对某种观点的切入点可以是(D)。

∙A、行为∙B、人员∙C、意义∙D、概念2【多选题】立论框架分为哪三个层次?(BCD)∙A、主观臆断∙B、概念∙C、逻辑论证∙D、价值判断标准3【多选题】以下属于“价值判断标准”的评判维度的有(ABD)。

∙A、价值主体∙B、正交∙C、正趋∙D、正当4【判断题】在本方定义不够清晰明确的情况下,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攻击对方概念。

(错误)5【判断题】概念、价值主体以及二者关系对辩论思路和内容没什么影响。

(错误)立论中的概念1【单选题】辩者在“时势造英雄”的辩题中应该对(C)概念特别明确。

∙A、英雄∙B、时势∙C、造、时势∙D、造2【单选题】在“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辩论中,“人性本恶”想要取胜应将重点放在(C)。

∙A、对“恶”的明确界定∙B、对“本”的模糊界定∙C、对“本”的明确界定∙D、对“恶”的模糊界定3【判断题】逻辑论证是不能构成主要论证战场体系的。

(错误)4【判断题】辩论中,被接受性差课由于价值主体过于集中导致。

(正确)5【判断题】逻辑论证中,价值主体与价值判断应遵循价值主体不宜过于集中,价值判断不宜过于繁杂。

(正确)辩论中如何抓住“主干”1【单选题】(B)是逻辑论证的最终目标。

∙A、价值表现∙B、价值升华∙C、价值泛化∙D、价值判断2【单选题】下列哪个选项可引起战场失衡?(A)∙A、泛化或狭隘概念∙B、多方面呈现概念∙C、呈现多层次概念∙D、明确表述概念3【多选题】以下对升华的概念表述正确的有(ABC)。

∙A、升华不是为了煽动情绪∙B、是为了引领到终极的辩论意义。

∙C、是为了发现共鸣之处∙D、是对具体事例或具体辩论价值主体的描述。

4【判断题】立论的深度、广度是由看到的概念的层数所决定的。

(正确)5【判断题】辩论中,辩者不能盲目泛化概念,而是要对论辩的范围、过程进行精准的控制。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