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香港大学体会
假期参观港大的作文
假期参观港大的作文英文回答:Visiti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U) during the holidays was a truly enriching experience for me. As I stepped onto the campus, I was immediately captivated by the vibrant atmosphere and the sense of academic excellence that permeated the air.One of the highlights of my visit was the opportunity to attend a lecture by a renowned professor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s. The lecture was thought-provoking and engaging, and it gave me a glimpse into the world of higher education at HKU. The professor's passion for the subject and his ability to simplify complex concepts made the lecture both informative and enjoyable.Apart from attending lectures, I also had the chance to explore the campus and its facilities. The library, in particular, left a lasting impression on me. Its extensivecollection of books and resources was a testament to the university's commitment to providing a conduc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its students. I spent hours browsing through the shelves, discovering new titles and immersing myself in the world of knowledge.Another aspect of HKU that impressed me was the diversity of its student body. I had the opportunity to interact with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cultures, which broadened my horizons and gave me a deeper appreciation for the value of cultural exchange. It was inspiring to see how student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came together to pursue their academic goals and make a positive impact on society.中文回答:参观香港大学(HKU)是我假期中一次非常丰富的经历。
香港 学习 考察 报告
香港学习考察报告引言香港是一个独特的地方,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理位置而备受瞩目。
作为中国的一部分,香港在政治、经济和教育领域都有着独特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我在香港进行学习考察的经历和所得到的收获。
目的与背景我选择前往香港进行学习考察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香港的教育体系和学习环境。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拥有世界一流的学府和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我希望通过此次考察,了解香港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氛围,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发。
步骤一:选择学府在进行学习考察之前,我首先进行了学府的选择。
香港有众多的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每个学府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优势。
我根据自身的学习和研究方向,选择了一所在该领域声誉卓著的香港大学进行考察。
步骤二:制定行程在确定了学府后,我开始制定我的行程安排。
我联系了香港大学的相关部门,安排了参观校园、与教授和学生的交流等活动。
此外,我还计划了参观香港的一些教育机构和文化景点,以全方位了解香港的教育与文化。
步骤三:实地考察考察开始后,我首先参观了香港大学的校园。
校园环境优美,建筑风格独特,教学设施齐全。
我参观了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等地,了解了香港大学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在与教授和学生的交流中,我深刻体会到他们的学术热情和创新意识。
除了学府,我还参观了香港的一些教育机构,如教育局和学校。
我了解了香港的教育政策和体制,并与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通过比较,我发现香港的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步骤四:总结与收获通过这次学习考察,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收获。
首先,我了解了香港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对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次,我与香港的教授和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开拓了视野并增长了见识。
最后,我还领略了香港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使我对这个城市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结论香港学习考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通过这次经历深入了解了香港的教育体系和学习环境。
香港游学个感
香港游学个感第一篇:香港游学个感香港、澳门游学心得众人说,人生是一场旅行,这次的香港澳门游学之旅可以称为一次精彩的旅行。
说实话,自己一个人散漫惯了,和这么多朋友结伴而行还是第一次;香港,这座城市曾不止一次游览和经过,曾无数次感叹过他的繁荣与浮华,但迈进校园还是第一次;也许,只有走进象牙塔里,才能深刻的感受真正的民主和自由才能体会那份对真理的渴望、坚持和执着追求。
这次旅行共总历经了一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积极有趣。
从香港到澳门,再从澳门到香港,旅途的见闻为我的人生经历又画上了精彩的一笔。
活动包括参观历史悠久的香港中文大学,游览海洋公园,观赏香港夜景,当然也体会到了购物天堂的魅力,辗转到澳门,参观了妈祖庙,见识了以前从未见过的大教堂…..香港,给我最深的影响就是秩序好。
当红灯亮起时,马路上不会有人闯红灯;平日等车时,一条整齐的队伍站在路边,不会有人为了赶时间而插队,不会有人为了能坐上座位而相互推搡;在公共场所,没有人抽烟;为了环境的美好,地铁内没有人吃东西、喝饮料。
看见这些细微末节,让我感到很惭愧,在反省自己平时所为的同时,也暗自佩服香港人的素质高。
当夜色降临时,灯光下的香港是最美的。
我们乘着轮船畅游在维多利亚港湾时,我们坐着小巴登上太平山上时,我觉得世界上最美的夜色也仅是这样了。
各式各样的建筑物鳞次栉比的伫立在岸边、山下,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好像是烟花一样闪动着变幻着,映得天空都感觉变了颜色,在这些繁华的背后,也蕴藏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
虽然被英国统治了一个世纪之久,但香港人现在还保留着一些可能在大陆都找不到的中国文化,比如说相信风水,运用着繁体字等等。
可见香港是繁华中带着厚重,是现代与古老相并存的城市。
当我们踏进香港中文大学的西安门,让我立刻体会到了与内陆不一样的大学校园。
香港是东西方相融合的一所城市,它拥有着东方的传统以及西方的开放。
各所大学内的全人教育(全英式授课)方式,既为国外的学生来中国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为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参观香港大学几点体会
? 教育特点
——融中西方文化于一体,课程设置和教学内 容更趋于实用;
——以培养社会领袖为己任,对学生的培养采 用”全人教育”(全人发展)理念;
——重视通识教育,加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 对事物的体会,培养领导才能,磨练与人相处 的技巧。
参观香港大学几点体会
? 学生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由通识教育委员会进行组织; ——开设专门的课程,学生交纳一定的报名费 用,学习合格则退回报名费;开设的课程如 “今日中国”、“经济学与香港经济”、“艺 术创造的奥秘”、“香港的扶贫问题”等; ——开办各种论坛,也称“饭盒讲座”,通常 安排在就餐时间,学生自由参加,不需报名。
参观香港大学几点体会
管理机制
? 香港高校对各自的员工的管理表面上看来是极其 宽松的,但实质上都是极其严格的,因为管理者 基于这么一个基本理念: 本校所属的大多数员工 都是刻苦敬业的 。因此,学校的管理只需“以人 为本”,制定好各项规章制度,余下要做的事情 就只是执行这些制度了,这种基于“ 制度管人 ” 的管理机制和模式,应该是公平、公开和公正的, 因此也必须是高效率的。
? 香港高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并 配备专业化的人才对学生进行就业全方 面的指导和训练,并不断地开拓就业市 场,与企业界、政府等各方面都保持着 良好的联系和合作。
参观香港大学几点体会校来自校训? 在香港高校的任何明显建筑物、教 室、会议室、学生餐厅、学生宿舍 等场所都可见到明显位置悬挂着香 港高校的校徽及校训标志,这个特 点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借鉴。
参观香港大学几点体会
? 众所周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学生良 好的品德形成,不时一朝一夕的事情, 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培养形成 的。因此,学校的方方面面都对学生产 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是基于这一点, 香港各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不仅体 现在课堂中,而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真 正做到了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 育人。
香港学习心得体会
香港学习心得体会篇一:赴香港学习总结赴香港学习总结4月7日至16日,我有幸作为20XX年**********省投融资管理专题赴港研讨班的一员前往香港在香港理工大学进行培训学习和访问。
这次培训饱尝了一盘投融资管理的教育大餐,老师们的博文广识、生动讲解、精彩案例无不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浅,所讲到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除了感动和震撼,更多的是收获和启发。
一、以开放的心态收获知识这次培训内容主要以投融资管理为主,同时也有对香港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的介绍、城市交通管理及规划、危机应变与传媒公共关系、组织文化、廉政建设等课程。
教师都是香港理大的教授或者业内资深人士,他们基本上都是香港本土出生,几乎都有留学经验和长时间的从业经历,能够站在国际的视野看问题,不是照本宣科,所有的课程都有精心准备的讲义、视频、课程还有互动环节,更显生动。
如齐耳长发的张启枝博士对香港社会情况、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介绍;前廉政公署副专员郭文纬先生讲授香港打造廉洁政府的基本途径与经验;被亲切的叫做“莫老虎”讲授的组织文化建立及在人事管理上的应用课程,莫先生也是一家投资公司的总经理;还有危机公关的李璨荣先生曾是20年的电视台的主播。
在各个课程中老师都会穿插他们对香港制度、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解读,让我们能从不同的视角看香港。
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对我们的讲授是有限的,很多知识只是系统性的框架,但这也是抛砖引玉,让我们在课后及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去作更多的思考,得到更多的启迪。
这次培训还安排了两次外访:香港交易所和凤凰卫视,这两个机构都是赫赫有名的地方。
交易所屏幕上数字的跳动、凤凰卫视的节目的播出都牵动着千千万万的人的心,真的惊叹于那小小的地方所放射的能量却如此之巨大。
这两个场所在电视上看过很多次,但真的是想不到还能亲临其境。
二、切身感受香港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以前对香港的了解,仅仅限于媒体和书本,印象就是一个繁华热闹的海港城市。
香港大学参观心得
全文共计3163字游港大所感
欣赏美丽迷人的海港,游玩迪斯尼乐园和海洋公园,感受香港的科技与文化,走进香港大学感受港大的浓郁文化气息,去香港台山商会中学体验西餐文化,感受独具特色的时装秀……七天的行程满满当当,我相信所有参加本次游学的孩子们过得都很充实。
这是一次充满考验与快乐的香港游学之旅,也是一次奇妙的科技之旅。
古老的大树,悬垂的青藤,盛开的鲜花,别致的楼梯,阳光明媚而不刺眼,建筑格局层次分明,紧凑却丝毫不杂乱。
这里的学生温文儒雅又不失精神贵族的自傲。
这里,有着典雅浪漫的校园风光和美轮美奂的建筑。
这就是香港大学,也是在这次外出游学活动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初到香港大学,感受比较深的是她的校园。
校园依山而建,虽说道路不是十分宽阔,但是她别具匠心的设计以及规划中所体现的思想和理念,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特色。
从中山广场、月明泉到造型各异的建筑群,这些校园景观能给人一种为某种精神而奋斗的感染力。
走在香港大学的校园中,你深切感受到的,除了让人惬意舒服的校园环境,港大学子的学习态度最让人赞叹。
这次游学团,我们中小学人数将近70人,如此庞大的一个队伍,在集体合影时,却没有引起林荫道旁正在认真读书的诸多学子的丝毫关注。
即使我们的队伍再安静,总需要有人组织吧?总要排队吧?总会有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吧?然而,我们的如此动静并没有影响到他们,他们连头抬也不抬,自做自事,仿佛这个世界与学习中的他们无关一样,这就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专注而严谨的学习态度。
港大的图书馆,给认的感觉用一个字来描述,就是:静。
偌大的图书馆,学生老
1。
初一日记参观香港大学
参观香港大学今天是香港之旅的最后一天,我们将参观多少殷殷学子翘首期盼进入的香港大学。
我们驱车到达目的地,“香港大学”四个俊秀的大字特别醒目。
根据行程,我们首先参观了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它是香港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分成徐展堂楼和冯平山楼。
我们走进博物馆,看到了许多名画和文物,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有唐代、汉代的铅釉器、还有色彩绚丽的唐三彩……让我们看得眼花缭乱,参观后我无不感叹祖国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除展出馆藏外,博物馆还经常举办各类型展览以及演视艺活动,有许多人来参观,这里是香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馆。
出了博物馆,我们跟着两位香港大学的同学去参观校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造型奇特的大学音乐楼和校第一大楼,他们给我们介绍了它们的用处,并带着我们走进了大楼,感受大哥哥、大姐姐在这里学习时情景,触摸着香港大学的课桌椅,犹如自己也成了大学同学中的一员。
随后,我们坐上电梯前往港大最大的图书馆,图书馆内喧闹的声音与外界相比戛然而止,香港大学的同学们有的在静静地看书,有的在仔细的查找资料,除了沙沙的翻书声外,其他没有一点杂音,使我真正感受了大学校园文化给我带来的震撼。
为了不影响他们学习,我们走出了图书馆。
随后,我们又在校园荷花池边见到了孙中山的雕像,孙中山先生是港大的校友,这座雕像是孙中山来校演讲时的样子而塑的。
沿着清洁石子路往上走,我们看见了他们的食堂和会议室,走到最上面,我们远远地看见了月明泉,它也是香港大学的最后一站,我们拍照留念后,依依不舍地走出了香港大学。
这次的香港之旅结束了,不仅让我结交到了许多新朋友,还见识了自己不曾见识过得许多新鲜事物,并了解了香港的人文历史和悠久文化,并在交流中也懂得了许多知识,是我一生中难忘的游学经历,受益匪浅。
假期参观港大的作文
假期参观港大的作文英文回答:Visiti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during the holidays was an amazing experience. The campus is located on a hill overlooking the city, providing a breathtaking view. As I walked through the campus, I couldn't help but admire the beautiful architecture of the buildings. The combination of modern and traditional designs creates a unique atmosphere.中文回答:参观香港大学是一个令人惊叹的经历。
校园位于山上,俯瞰着整个城市,景色令人叹为观止。
走在校园里,我不禁对建筑物的美丽设计赞叹不已。
现代与传统设计的结合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英文回答:The university library is a highlight of the campus. Itis not only a place for students to study, but also a hubof knowledge and resources. The library is well-equippedwith various books, journals, and online databases. I was impressed by the vast collection of academic materials available. It's a perfect place for students to conduct research and expand their knowledge.中文回答:大学图书馆是校园的一大亮点。
赴香港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赴香港大学培训心得体会会宁县桃林中学张小军根据《甘肃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二期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专业团队发展计划培训班的通知》(甘教师函〔2017〕1号)安排,我校团队有幸被选,于2017年3月20日至4月2日赴香港大学参加培训考察,有一些感受和体会,并有一些思考,冒昧提出,向大家请教。
一、培训学习的基本情况这次培训的目的是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为学校的发展开拓思路,明确方向,打造一个学校专业团队,通过培训要在学校的改革发展中行动起来,通过团队引领,提高学校各项工作的高效发展。
因此参加培训的人员以上次的项目学校为主,6所学校包括校长在内的5人团队共计30人,西北师大4位专家,由西北师大教育学院院长吕世虎带队。
这种有专家引领,学校校长参与,一线教师参加的境外培训在我省还是第一次,目的就是在培训后的工作中,引领和指导校长按照培训要求,由一线老师组织开展工作,力争使学校教育教学有新的发展思路。
这次培训由西北师大教育学院与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举办,举办方对整个培训工作作了精心的设计,整个培训工作从3月18日开始,先利用2天时间在西北师大培训,由香港大学负责这次培训的吴浩明博士来兰举办讲座,为大家进行赴港前的热身培训,使大家对香港中学教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对整个培训有一个明晰的认识,明确培训的目的和要求。
从3月20日至4月2日在香港培训,期间在港大有2天半的集中培训,主要是以“阅读提到学生学习能力”、“英语增润课程”和“照顾个体差异”为主题的讲座,穿插讨论;用5个半天和2个整天时间考察学校,先后到7所学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学习,对这些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情况有了较为深切的感受。
在学校考察学习中,既有全面综合的了解,也有专题的深入探究;既有校长和老师作的经验介绍,也有与师生、家长的访谈交流;既有深入课堂的仔细观课,也有对学生课余活动的跟踪了解。
在离港前的培训总结会上,大家都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下一步回到学校如何落实改进计划。
香港游学感受1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是一句我们经常说的古话,一直流传至今。
经过几千年的文化传承,经济文化衷心逐渐南移,这句话,放眼现在,也未必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比如说——香港这个小城,就彻底颠覆了我们对传统的认知。
前几天,有幸叨院领导的光,有机会去香港中文大学访问,使我受益匪浅。
我们在香港中文大学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学习访问,扪心自问,真的是受益良多。
在领导力培养的课程上,郑应忠教授用他那风趣幽默的谈吐,以及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让我深深折服。
在他的课上我也看到了我许多不足,有性格上的缺陷,也有思虑中的不周全。
(图为郑应忠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交流探讨)对于Dina sham老师的那堂课我只能表示AMAZING!!!没上课之前就听见老师跟总监用非常快的广东话交流,我还没反应过来呢,一大堆英语词汇扑面而来,全英文授课。
真的是意想不到。
还好,以我那拿不出手的英语水平能够勉强听懂。
课间休息的时候,陡然发现Diana居然能够讲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我瞬间觉得我们在求学,或者是语言学习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且也让我学会了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冒死偷拍的)如果你以为我标题所表达的是有关老师的话,你就错了。
老师们很优秀,教学环境很给力,这些都只是“开胃小菜”,真正的“主餐”还是香港的学子。
我想说,在我参观的学校里面,无论是香港中文大学,还是香港大学,亦或是城市大学、科技大学,学校的主体还是学生。
被服务的主体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主体还是学生。
校园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校园文化,无一例外,主体也是学生。
此图是我在香港教育学院图书馆拍的,他们每一个房间都有好多类似的椅子,桌子,以供他们交流讨论使用。
因为,一个人闭门造车,是不会有新的思想,新的认知形成的。
如果你累了,还可以一个人在属于自己的小格子里面温书,不受他人打扰。
(图为香港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剪影)在我所知道的几个内地的大学里面,学生会的工作可能就是负责几场演出,查课亦或是迎新送老。
在香港理工大学学习体会
在香港理工大学学习体会一、学习概况2014年1月5日到1月12日,根据学院的安排,到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进行了为期6天的学习,在这6天中,我们先后听取文效忠教授的《香港高校管理与运作模式》、《专业课程设置》、高锦基先生的《成果为本教育理念及多元化评估》;李蓝博士的《如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互动教学法》;李德超博士的《学生考核方法及成效》等7个专题讲座。
参观考察了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时间虽短,却收获很大,闻到了新的观点、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和全新的教学模式。
非常感谢学院能够提供这样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学院领导对此次出去的学习活动的重视和期望,学习交流使我们深受“触动”和“震动”,也将自己此次学习活动感触与各位同仁分享。
感触之一校园的美丽得天独厚到达香港理工大学后,第一时间感受了校园的建筑特色与美丽,校园各个教学楼都是不同的几何图形建筑,让你感受到它的独特,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校园里的绿树鲜花都显得格外生机勃勃,一片片树叶都绿得发亮,一朵朵鲜花娇艳欲滴,许多我们放在花盆里在室内精心养护的植物,在人家那里都是露天生长。
鲜花绿树掩映环绕着各个教学楼,虽然整个校园不大,显得大气而有序。
感触之二现代化教育理念和国际化的办学策略追踪世界发展趋势和追求教育个性化,在教育和管理等方面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是香港高校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
通过听取各大学的介绍,可以感觉到,香港各大学在高等教育理念上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适应性和现代性,全人发展、终身教育的思想深入人心。
香港各大学教育管理的国际视野表现在,从学校高层到一般的教职员工都形成了把国际标准当成工作标准的共识。
比如:香港一个大学新上一个专业,其校内就经过多次评估,其中还有一次由来自国际上本专业的专家对专业课程的设臵、师资力量、就业前途等方方面面进行评估,经过多方修改提交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由其组织一个国际化的评审小组进行评审,评审通过才予以下达招生计划,予以资助。
学子口述:我在港大读书的真实感受
学子口述:我在港大读书的真实感受走进香港大学一个多月,我尝试着从日常生活中管中窥豹,感受一个学校所给予学生的最大影响,或许是其人文氛围。
港大给我们自由:宿舍从不熄灯断网教授学生整堂课争论问题港大给我们自由,当然,自由是相对的。
小到生活细节:全校园覆盖无线网络,几乎所有课堂都可以使用笔记本电脑;学生宿舍没有“熄灯断网”的规定;餐厅从早8时到晚10时一直有饭菜;图书馆虽然晚上会关闭,但24小时自习室灯火通明。
这些事情虽然听起来微不足道,但这种生活细节上的自由叠加起来,就给了每个人安排私人生活的空间。
我曾经下午5时半去餐厅吃晚饭,却碰到一位商学院的教授正在享用下午茶;也曾经半夜12时和内地同学从图书馆匆匆赶回宿舍,却碰到本地学生成群结队优哉游哉地准备去吃糖水(即夜宵)。
再到学术上:几乎所有的课程都会有小班授课的“研讨课”形式,一个教授,十几个学生,不时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而争论整堂课。
正是因为这样的自由,才更要求我们懂得自持。
我们要学会合理掌控自己的生活,要学会充分利用拥有的自由,更要懂得尊重他人的自由,这或许是隐藏在自由背后最大的规则和底线。
港大给我们机会:个人邮箱天天都收到通知学生有机会参与各种活动曾经有一个即将毕业的学长感慨道:港大是一个你有多大能力,就能得到多少机会的地方。
而这一个多月的生活里,我对“机会”这两个字最直接的理解就来源于港大的“信息密集型”生活。
楼道里无处不在的海报栏和见缝插针的活动海报,宿舍电梯里三面墙满满当当的通知,相当于信箱功能的P-Hole,走在路上总会不时遇见的各种社团的摊位,而最重要的莫过于港大的个人邮箱。
从台风停课通知到社团招新广告,从学校管理层的人员任命到一些不可多得的讲座活动(开学才一个月就已经举行了龙应台和李安的讲座),几乎所有通知都会通过个人邮箱发放,几乎每一天,邮箱里都有少则十几封多则二三十封的未读邮件。
对于我们内地生来说,港大提供了另外一个重要机会,就是学会自立。
赴香港大学培训考察心得体会(3)
赴香港大学培训考察心得体会(3)赴香港大学培训考察心得体会(二)大力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实情,着力解决制约教育督导工作的瓶颈问题我国教育制度从1986年恢复重建以来,从无到有,经过近30年的发展,督导制度不断完善,督导机构、队伍不断壮大,督导内容和方式不断丰富,教育督导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随着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教有督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反思我们的教育督导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与教育发展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如为要开展督导,涉及到教育督导的目的和意义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由于对督导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明确,导致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抓不上手。
再如督导谁、督导什么、督导、谁去督导等等,这些问题涉及到督导的对象、督导的内容、督导的工具和方式方法以及督导机构队伍。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在《教育督导条例》中也都有了明确的规定,但在现实操作中却仍然需要认真调查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比如督导工具和方式方法,我们很多情况下都是凭经验甚至想当然地开展工作,缺乏科学的督导工具,导致督导过程粗放,督导结果失真。
比如机构队伍问题,督导机构到底是独立好还是设在教育行政部门内部好,这需要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到督导工作开展得好的国家和地区去调查研究,也可以在省内跟综研究。
多年前玛曲县曾将督导室从县教育局分离出来,但没过多久又合二为一,这需要深入研究其中的分合原因;临夏县今年上半年也将督导室从县教育局分离出来,工作开展是否顺利、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跟踪研究。
督导人员到底是公务员身份好还是技术身份好,这是关乎到队伍稳定的问题,需要调查研究,需要虚心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才能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二十多年来,由于我一直从事教育督导研究和实际工作,深感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教育督导工作能有今天这样的局面是来之不易的,要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沉下去深入调查研究,探索解决制约督导工作的一系列问题。
香港浸会大学访学总结——李婷婷
香港浸会大学访学心得李婷婷093 这个为期五天的香港访学之旅给我带来了非凡的体验与感受,让我初次亲身体验了仍有着浓厚的西方国家的文化特色和风情的回归后的香港的运转模式;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也使我领悟到了要用长远的眼光从横向和纵向这两方面来看待自身的发展关键所在;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用国际的视野去对比和评价,才能找到自己的发展契合点,才能更长久、更稳固的立足于当代社会。
踏上香港土地的那一刻,它给我的第一感受便是这里的生活的快节奏、紧张而有序的气息,这里的车辆行速飞快,街上来往的人也是飞疾行走,红绿灯上似铃的哒哒的钟声让人听了更觉得有一种紧迫感。
或许,香港能够成为国际化大都市,能略胜内陆一筹,正得益于它所延袭的珍惜时间,高效率生活这一优良的传统以及和国际接轨的难能可贵的特点;此外,香港这块小小的土地能创造出这么繁华的景象与它充分利用资源是息息相关的,在香港能看到座座屹立的大厦,楼层之间高度不高,正如我们团队所说的那样,“怎么我感觉六楼也像一楼一样?”,但它把每一块能利用的土地都利用的很充分,普遍存在于我们大陆的一两层的建筑在香港基本上是看不到的。
而且,它的电梯也是很窄小,每一阶仅有一个人多一点的空间,这里的公共汽车也是两层的。
除此之外,在社区生活中也能深刻地感受到信息化时代所带来的深刻的影响以及香港居民对信息获取的重视程度之高,无论在地铁上还是在一些公共的场合都能看到埋头看报纸、杂志的市民,并且每天早晨在大街上都能收到大量免费的报纸,这点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是弥足珍贵的。
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达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与信息的获取量是相关的,这也正印证了要看眼开世界,要“走出去”的正确性。
这些景象是香港的一大特色,反映出了这里高效率、高质量而有序的生活模式,这启示了我将来要适应这种生活需要多锻炼自己,培养自己的时间紧迫感,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好好利用信息化时代带给我们的优越的学习条件,充实自己的头脑,才能使自己不至于被越来越国际化的大城市驱逐出境。
香港学习考察心得体会5篇范文
香港学习考察心得体会5篇范文第一篇:香港学习考察心得体会香港学习考察心得体会临行前,我对这次考察学习充满了期待,步履轻快飞扬;考察学习后,我多了一份思考,脚步成熟而坚定。
我在此整理了,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篇 1本月 13 日到 19 日,参加香港理工大学的“法制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考察和学习。
学习时间虽然短,对香港的社会管理和法治建设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深受教育和启发,大开了眼界。
主要体会如下:一、从法治在香港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看,处处体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限权,依法达益”的法治精神香港的法制始终坚持了司法独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据介绍,这是香港社会平稳运转的轮轴,也是香港稳定繁荣的基础。
在香港,法律是行政和司法工作的最高准则。
这些法律都必须公布于世,除非经过正式程序修改或者变更,否则始终有效,不能被行政当局的新政策所取代。
香港具有有利于经济运作的普通法和成文法,据粗略统计,在香港500 多章成文法,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条例约占40%(不包括大量的普通法和成文法)。
香港法律特别注重程序原则。
注重程序,通常通过普通法乃至香港法律的3 项重要的法律原则体现出来:一是法不禁自由原则,二是无罪推定原则,三是充分证据原则。
这3 项法律原则使香港法庭在审讯案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套严格的程序。
香港法制限制政府的权力和保障私人的自由,特区政府要求市民尊重和遵守法律,也要求政府官员尊重和遵守法律。
尊重和遵守法律,已经成为香港公民的法律文化或习惯。
这种法律文化或习惯,随处可见。
也督促每一个外来赴港人员自觉尊重和遵守这种法律文化或习惯。
如根据吸烟条例规定,自 2007 年 1 月 1 日起,在大学范围内任何地方,无论室内或室外都不能吸烟,违例者定额罚款港币1500 元。
在香港理工大学学习和生活的几天里,没有发现一人在不能吸烟的地方吸烟,我们一同参加学习的有几位成员,烟瘾应该还是不小,但都能够按照香港吸烟条例规定,到规定地点吸烟。
我去过的香港大学作文
我去过的香港大学作文你知道香港大学吗?那可真是一个超酷的地方,我有幸去过一次,那趟旅程就像一场奇妙的冒险。
一走进香港大学,就感觉像是踏入了一个充满魔法的学术城堡。
校园里的建筑那叫一个有特色,既有那种带着历史韵味的古老楼宇,又有充满现代感的新式建筑,它们就这么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像是在无声地讲述着过去与现在的故事。
我在校园里瞎溜达的时候,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啥都新鲜。
那楼梯,感觉走在上面都自带一种学术的庄重感。
而且啊,这里的路弯弯曲曲的,我这个路痴差点没把自己绕晕。
我当时就想,这是不是香港大学故意设计的,为了让学生们多运动运动脑子,在找路的过程中说不定还能灵机一动想出什么了不起的学术点子呢!我看到很多学生行色匆匆地穿梭在校园里,他们每个人看起来都充满了活力和自信,身上仿佛有着一种独特的气质,大概这就是被知识熏陶出来的吧。
我还偷偷瞄了一眼他们手里拿的书,全是密密麻麻的英文,当时我就觉得,哇,这里的学术氛围可真够浓厚的,大家都在朝着学霸的方向大步迈进呢。
港大的图书馆更是让我惊艳。
从外面看,就像一座知识的宝库,庄严肃穆。
走进去之后,里面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一排排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那些书好像都在向我招手,说:“来呀,来探索知识的海洋呀。
”不过我可有点心虚,感觉自己像是一个误闯进来的小菜鸟。
校园里还有很多绿树成荫的角落,我看到有些学生就在那里静静地看书或者讨论问题。
那画面真的很美好,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就像给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我当时就在想,如果我能在这里上学,那该多幸福啊,每天在这么美的环境里学习,肯定会充满动力。
不过呢,在港大里也闹了不少笑话。
比如说找洗手间的时候,我就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乱转,那些标识有的是英文的,我一下子还反应不过来。
还有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我看着菜单上那些五花八门的菜品,有些名字都叫不上来,只能瞎点。
结果吃到嘴里,有的味道很特别,说不上是好吃还是不好吃,反正就是一种全新的味觉体验。
我的心愿上香港大学作文
我的心愿上香港大学作文你知道吗?我有一个超级酷的心愿,那就是上香港大学。
为啥会有这个心愿呢?这得从一次旅行说起。
那时候我去香港游玩,误打误撞地走进了香港大学的校园。
哇塞,刚一进去,我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充满魔法的地方。
校园里的建筑风格那叫一个独特,古老的大楼和现代的设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古老的墙壁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而那些崭新的实验室、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又像是在向人们展示着这里蓬勃的学术活力。
我在校园里逛啊逛,看到那些学生们,一个个都充满了自信和朝气。
他们有的在图书馆门口讨论着深奥的学术问题,那认真的模样就像在解决世界难题一样;有的在草坪上拿着书静静地阅读,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就像一幅美好的画卷。
我当时就想,要是我也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该多好啊。
而且啊,香港大学的学术资源简直丰富得让人垂涎欲滴。
听说那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教授,他们有着超级丰富的知识和独特的教学方法。
就拿我最感兴趣的商科来说吧,香港可是国际金融中心呢,在香港大学学商科,肯定能接触到最前沿的金融知识,了解到那些大公司背后的商业运作秘密。
说不定还能有机会去一些知名企业实习,跟那些商业大佬面对面交流,这对于我这个对商业充满好奇的人来说,简直就像做梦一样。
还有哦,香港大学的文化氛围也特别吸引我。
它就像一个小小的国际村,里面有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
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就像是在参加一场盛大的文化派对。
我可以交到世界各地的朋友,了解他们国家的文化、习俗,拓宽自己的视野。
这可比只在书本上看那些干巴巴的介绍有趣多了。
我想象着自己在宿舍里和外国朋友分享中国的美食文化,然后又听他们讲述自己家乡那些奇特的传统节日,这画面就很美好。
当然啦,想要上香港大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知道自己得付出很多努力。
学习上,我可得再加把劲,那些数学公式、英语单词都得像老朋友一样牢牢记住。
每次我想要偷懒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香港大学美丽的校园,想起那些充满活力的学生,然后就像被打了鸡血一样,重新振作起来开始学习。
香港大学参观心得
香港大学参观心得【内容摘要】游港大所感,古老的大树,悬垂的青藤,盛开的鲜花,别致的楼梯,阳光明媚而不刺眼,建筑格局层次分明,紧凑却丝毫不杂乱,初到香港大学,感受比较深的是她的校园,走在香港大学的校园中,你深切感受到的,除了让人惬意舒服的校园环境,港大学子的学习态度最让人赞叹,港大的图书馆,给认的感觉用一个字来描述,就,与港大的学子们交流互动可能也会是促进本次参加游学团同学认真学习,发奋努力的一个动力源,这次去的同学一定有这样深深的感受,那就是香港大学,它不仅仅具有我们中国的气质,更融入了很多西方的文化,有个同学问我,说,除了港大,我们还感受到了整个香港的气息,此次游学活动,收获的不仅是这些,太多丰富庞杂的东西不能一一列举,只有等大家以后有机会了去自己亲眼看一看,感受一下,我相信,你也一定会深刻地感受到她的美。
游港大所感欣赏美丽迷人的海港,游玩迪斯尼乐园和海洋公园,感受香港的科技与文化,走进香港大学感受港大的浓郁文化气息,去香港台山商会中学体验西餐文化,感受独具特色的时装秀……七天的行程满满当当,我相信所有参加本次游学的孩子们过得都很充实。
这是一次充满考验与快乐的香港游学之旅,也是一次奇妙的科技之旅。
古老的大树,悬垂的青藤,盛开的鲜花,别致的楼梯,阳光明媚而不刺眼,建筑格局层次分明,紧凑却丝毫不杂乱。
这里的学生温文儒雅又不失精神贵族的自傲。
这里,有着典雅浪漫的校园风光和美轮美奂的建筑。
这就是香港大学,也是在这次外出游学活动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初到香港大学,感受比较深的是她的校园。
校园依山而建,虽说道路不是分宽阔,但是她别具匠心的设计以及规划中所体现的思想和理念,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特色。
从中山广场、月明泉到造型各异的建筑群,这些校园景观能给人一种为某种精神而奋斗的感染力。
走在香港大学的校园中,你深切感受到的,除了让人惬意舒服的校园环境,港大学子的学习态度最让人赞叹。
这次游学团,我们中小学人数将近70人,如此庞大的一个队伍,在集体合影时,却没有引起林荫道旁正在认真读书的诸多学子的丝毫关注。
香港科技大学访问交流体会
香港科技大学访问交流体会【摘要】香港科技大学的成功源于香港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投入、学校定位明确、坚持以人为本、深具国际视野、高度自治的管理体质以及独特的地域和环境优势,对于内地高校而言,港科大的成功虽不可以完全复制,但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开放的办学思路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却值得广泛借鉴。
【关键词】香港科技大学;成功;启示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本着这样的宗旨,笔者一行二十多人对香港科技大学进行了参观,并与学校工学部副院长吴宏开教授等人进行了交流。
吴宏开教授首先通过视频、PPT等方式为我们介绍了学校的概况,并带我们在学校进行了参观。
香港科技大学是一所成立于1991年10月的高度国际化研究型大学,亦是香港八所受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并可颁授学位的高等院校之一,座落在美丽的九龙清水湾,依山傍海,风景秀美,占地面积60公顷,相比于国内许多高校虽然小很多,但在弹丸之地的香港,却是面积最大的高校之一。
短短20年,香港科技大学从无到有,并跻身世界一流。
在诸多权威的大学排名中,港科大屡次名列亚洲前茅,国际高等教育权威刊物《泰晤士高等教育》2011年世界大学排名榜,香港科技大学位列全球第62位,亚洲第三位。
不得不说,香港科技大学的发展势头是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
我们在感慨“香港速度”的同时,也在思考,是什么造就了这个奇迹的诞生?通过在港科大的访问和交流以及后期的了解,笔者把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一、香港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投入香港科技大学最初学校建设的经费主要来源于香港赛马会捐助的19.26亿港币,剩下的由香港政府来补足。
最终,香港赛马会捐助和政府拨款花了35亿港币,可以说,在中国教育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庞大的一笔资金投用在创建一所大学上,由此可见香港政府和社会对于这所大学的重视程度。
在之后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其资金来源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经费的50%-60%来源于政府投入,20%左右来源于学费,5%左右来源于学校资金的利息以及投资,其余部分则来源于社会捐助等其他渠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教学和科研 对科研和教学的投入比例较别的高校大, 对科研和教学的投入比例较别的高校大,约占总收入 的77%。 。 教育特点: 教育特点: ——带有浓厚的殖民主义色彩,采用的是英联邦教育 带有浓厚的殖民主义色彩, 带有浓厚的殖民主义色彩 管理体制,本科学制为三年; 管理体制,本科学制为三年; ——教学语言为英语,教学模式采用解疑为本的方式: 教学语言为英语,教学模式采用解疑为本的方式: 教学语言为英语 改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改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主动学习,通过课堂、小组讨论强化知识和提高能力; 主动学习,通过课堂、小组讨论强化知识和提高能力;
教育理念
香港高校的教育都是采用学分制, 香港高校的教育都是采用学分制,对学 生培养采用的“全人教育”模式。 生培养采用的“全人教育”模式。即对 学生真正做到全方位的教育和培养, 学生真正做到全方位的教育和培养,包 括德行、情绪、专业、美育、社会群体、 括德行、情绪、专业、美育、社会群体、 体育和智育等各个方面。 体育和智育等各个方面。对学生的管理 活而不乱,严而不僵, 是活而不乱,严而不僵,允许学生在各 方面都有充分的发展空间。 方面都有充分的发展空间。
校徽校训
在香港高校的任何明显建筑物、 在香港高校的任何明显建筑物、教 会议室、学生餐厅、 室、会议室、学生餐厅、学生宿舍 等场所都可见到明显位置悬挂着香 港高校的校徽及校训标志, 港高校的校徽及校训标志,这个特 点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借鉴。 点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借鉴。
众所周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众所周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学生良 好的品德形成,不时一朝一夕的事情, 好的品德形成,不时一朝一夕的事情, 是在日常的学习、 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培养形成 因此, 的。因此,学校的方方面面都对学生产 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是基于这一点, 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是基于这一点, 香港各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不仅体 现在课堂中,而是体现在方方面面, 现在课堂中,而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真 正做到了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 正做到了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 育人。 育人。
教育特点 ——融中西方文化于一体,课程设置和教学内 融中西方文化于一体, 融中西方文化于一体 容更趋于实用; 容更趋于实用; ——以培养社会领袖为己任,对学生的培养采 以培养社会领袖为己任, 以培养社会领袖为己任 全人教育” 全人发展)理念; 用”全人教育”(全人发展)理念; ——重视通识教育,加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 重视通识教育, 重视通识教育 对事物的体会,培养领导才能, 对事物的体会,培养领导才能,磨练与人相处 的技巧。 的技巧。
学生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由通识教育委员会进行组织; 通识教育由通识教育委员会进行组织; 通识教育由通识教育委员会进行组织 ——开设专门的课程,学生交纳一定的报名费 开设专门的课程, 开设专门的课程 学习合格则退回报名费; 用,学习合格则退回报名费;开设的课程如 今日中国” 经济学与香港经济” “今日中国”、“经济学与香港经济”、“艺 术创造的奥秘” 香港的扶贫问题” 术创造的奥秘”、“香港的扶贫问题”等; ——开办各种论坛,也称“饭盒讲座”,通常 开办各种论坛, 开办各种论坛 也称“饭盒讲座” 安排在就餐时间,学生自由参加,不需报名。 安排在就餐时间,学生自由参加,不需报名。
几点体会
建筑物
在参观的香港高校中, 在参观的香港高校中,每所高校都十分重 视各自的校园建设。尽管香港本地面积小, 视各自的校园建设。尽管香港本地面积小, 可用的空旷地面则更小, 可用的空旷地面则更小,但是大学的各类 建筑物,无论是其设计还是效果, 建筑物,无论是其设计还是效果,都竭尽 考虑到实际条件,以人为本,所有建筑物, 考虑到实际条件,以人为本,所有建筑物, 不仅具有特色,而且还具有文化底蕴, 不仅具有特色,而且还具有文化底蕴,设 施齐全,美观实用。 施齐全,美观实用。
香港大学与大陆高校的合作
与香港大学保持密切合作的重点大学包括清华大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 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 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有相互交换本科生——进 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有相互交换本科生 进 入港大的学生第一年在上述这些学生学习。 入港大的学生第一年在上述这些学生学习。 学校与上海复旦大学的合作中, 学校与上海复旦大学的合作中,提供三种联合硕 士培养项目。 士培养项目。 2000年9月在上海成立了香港大学的第一所分 年 月在上海成立了香港大学的第一所分 复旦大学专业进修学院( 校——港大 — 复旦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上海 港大 SPACE) )
参观香港大学体会
冯绍元 杨宝玲 张立波
2005-1-26
提纲
香港大学简介 几点体会
香港大学简介
现有规中 人 129人为兼职教师,PART-TIME);学 人为兼职教师, );学 人为兼职教师 ); 生数量为20300人,包括 生数量为 人 包括11700名本科 名本科 生和8600名研究生,其中有 名研究生, 生和 名研究生 其中有2200名大 名大 陆学生和国际留学生。 陆学生和国际留学生。
——如人类生殖学研究中心、大学教学 如人类生殖学研究中心、 如人类生殖学研究中心 发展中心、文化政策研究中心、 发展中心、文化政策研究中心、比较教育 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分子生物研究所等等 专业进修学院( 专业进修学院(SPACE)——是香港第一个 是香港第一个 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继续教育学院, 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继续教育学院,累计 修读人数近100万人。 修读人数近 万人。 万人
香港大学的专业设置
现有10个学院, 个学系, 多个独 现有 个学院,近50个学系,30多个独 个学院 个学系 立研究中心, 立研究中心,是一所发展全面的综合性大 学。 ——如:建筑学院、文学院、经济及工 如 工程学院、理学院、 商管理学院、牙科学院、工程学院、理学院、 法律学院、医学院、 法律学院、医学院、教育学院等
图书馆
四所高校都安排了同一个内容——参观本校图书 参观本校图书 四所高校都安排了同一个内容 四所高校的图书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特点: 馆。四所高校的图书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信息资源丰富,学校投入很大( 信息资源丰富,学校投入很大(约占学校总收入 ),对各类人群服务周到 的5 — 7%),对各类人群服务周到,环境宜人。 ),对各类人群服务周到,环境宜人。 ——专门的房间共研究生学习; 专门的房间共研究生学习; 专门的房间共研究生学习 ——专门的房间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专门的房间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专门的房间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各处均设有插座共学生随时使用电脑; 各处均设有插座共学生随时使用电脑; 各处均设有插座共学生随时使用电脑 ——设置专门的房间共学生学习之余的饮食; 设置专门的房间共学生学习之余的饮食; 设置专门的房间共学生学习之余的饮食
就业工作
香港高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 香港高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并 配备专业化的人才 专业化的人才对学生进行就业全方 配备专业化的人才对学生进行就业全方 面的指导和训练, 面的指导和训练,并不断地开拓就业市 与企业界、 场,与企业界、政府等各方面都保持着 良好的联系和合作。 良好的联系和合作。
主要特色
学校管理 ——理事会成立了一个评价小组,每年对学校所有的领 理事会成立了一个评价小组, 理事会成立了一个评价小组 导和管理机构进行全面的评价, 导和管理机构进行全面的评价,并根据评价情况提交一 份总结报告。 份总结报告。此报告的重点是提出增强学校的领导和改 善管理模式,促进学校发展的建议。 善管理模式,促进学校发展的建议。 ——学校全体职员的聘任均要通过严格的选择程序和相 学校全体职员的聘任均要通过严格的选择程序和相 关领域著名专家的评估。 关领域著名专家的评估。约45%的学校职员都是从海外 % 选拔的。 选拔的。 ——对于学生的管理分为两个主线:教学在各院系;其 对于学生的管理分为两个主线:教学在各院系; 对于学生的管理分为两个主线 他吃、 体及未来发展全部由学生事务处负责; 他吃、住、行、体及未来发展全部由学生事务处负责;
成立
香港大学是香港最早的高校教育机构, 香港大学是香港最早的高校教育机构,其前身 为香港西医书院,建于 为香港西医书院,建于1887年 年 1910年3月16日由当时的港督主持奠基 1910年3月16日由当时的港督主持奠基 1911年3月30日通过香港大学条例,正式成 年 月 日通过香港大学条例 日通过香港大学条例, 立 是香港唯一一所参加香港行政特区行政会议的 大学
管理机制
香港高校对各自的员工的管理表面上看来是极其 宽松的,但实质上都是极其严格的, 宽松的,但实质上都是极其严格的,因为管理者 基于这么一个基本理念: 基于这么一个基本理念:本校所属的大多数员工 都是刻苦敬业的。因此,学校的管理只需“ 都是刻苦敬业的。因此,学校的管理只需“以人 为本” 制定好各项规章制度, 为本”,制定好各项规章制度,余下要做的事情 就只是执行这些制度了,这种基于“制度管人” 就只是执行这些制度了,这种基于“制度管人” 的管理机制和模式,应该是公平、公开和公正的, 的管理机制和模式,应该是公平、公开和公正的, 因此也必须是高效率的。 因此也必须是高效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