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遇见——三毛(讲座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源县实验中学“我阅读,我快乐,我成长”系列读书活动
最美的遇见——三毛
东源县实验中学赖丽贵
我与三毛
大家好,受语文科组之托,第一次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讲座。因为跟大家都不是很熟悉,有些同学还不认识我,那我从我说起吧。熟悉我的朋友都说,我是一个流浪的人。是的,我一直在流浪。
这流浪的岁月大概是从大学开始的。我在湖南衡阳读的大学,那是第一次走出广东。一个人坐上夜行的火车去衡阳,那时候的火车走得很慢,到达衡阳的时间是第二天凌晨三点多,第一次出远门,我就在衡阳那个破烂的火车站广场坐到了天亮。
后来,这浪迹天涯的脚步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大学四年我走过了湖南的名山大川,我看过张家界的夏天与冬天,来到凤凰古城在沈从文墓前坐上半天,每学期都去爬一爬南岳衡山,站在橘子洲头看看浩渺的湘江;在杂志上看到信阳的鸡蛋灌饼很好吃,就兴冲冲地坐上火车从湖南到河南去吃个早餐;武汉的樱花开了,就到武汉去吧;课少的时候跑到桂林去隐居了一个星期,暑假跑到山西去看盐湖,在壶口瀑布被深深震撼……
工作以后,空闲时间就只剩下暑假了,两个月的暑假我会在家蛰伏一个月,剩下一个月就在外面游荡了。我来到厦门,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就拿着一张地图,从厦门到漳州,到莆田,到福州,到温州,杭州,上海,苏州,一站一站地走,直到钱包里只剩下一张机票的钱,才决定回家。
后来我去云南,记得在腾冲的烈士墓园被深深震撼,记得高黎贡山上的一阵阵云雾,记得香格里拉的天葬台;我去敦煌,记住了戈壁上的落日与风车;去张掖,记得了如伤痕一般的七彩丹霞;去青海湖,记住了一抹蓝;去拉萨的时候路过德令哈,想起诗人海子在吟诵“今夜,我只想你”;还记得高原上八月的雪,记得色达让人忍不住泪流的红,记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磅礴,记得川藏线上一条条美得想哭的峡谷……
你知道吗,这所有的路都是我一个人去走的,就是一个人走。我想旅行不仅仅是为了看风景,旅行更是对自由和自我的追逐。
有时候会去想,我怎么会变成这样一个人呢?我知道,这一切的发生,都因为初中的时候在书中遇见了一位遗世而独立的女子,她对我的影响超过了父母,超过了老师,她让我知道了世界的广大,让我知道一个女孩子也是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她让我乐观,让我对这个世界有了更细腻的理解;也是她,让我认识了什么是美,什么是爱,什么是震撼心灵,她让我知道了一个人的活法原来可以那么自由,那么自我;她让我学会了享受生命中那些刹那的喜悦,让我在艰难的日子中学会了谅解自己。
她,就是我们今天这个讲座要讲到的人——三毛,我的人生启蒙者,我最爱的女作家。
笔名“三毛”的由来
我们先来看看百度百科对三毛的介绍:
三毛(1943—1991),女,原名陈懋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现代作家,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1月4日,三毛在医院去世,年仅四十八岁。
三毛为什么叫做“三毛”?可能有些同学知道,三毛原本是漫画家张乐平笔下的一个人物,是个只有三根头发的小孩。三毛在曾写过她笔名的由来:“张乐平先生笔下的小三毛,连头发都只有三根,可见这孩子一切的缺乏,可是三毛是一个很有个性、意志坚强、富有正义感,经历了很多折磨却坚持人生光明信念的孤儿。看《三毛流浪记》内心的滋味十分复杂。等到有一日,我也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我只有一个坚持,那就是:在我的笔下,我所观察、我所记录的人生通相,即使平凡如我的,但那人性的光辉与高尚,在那沉默的大众里,要给这些同类一个肯定、欣赏、认同和了解,甚而理所当然的在生活中继续实践我们的真诚。于是,在我决定笔名的时候,我选择了‘三毛’。”
三毛作品简介
三毛作品多为短篇集合成册,挑几本说一说。
《雨季不再来》主要以三毛的生命历程为主题,详细记录了三毛17岁到22岁的一些经历,并真实呈现了三毛少女时代的一些成长感受,从辍学、自闭、叛逆,游学西班牙、德国、美国,一直到渐渐成长为一名独立自信的青年。这本书中透露出的纯真情怀和异质美感,深刻的印证了三毛传奇的性格的痕迹,对读者了解三毛的性格与为人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撒哈拉的故事》记录了三毛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可以算是对三毛沙漠生活的一种写实。书中可以看到三毛作为一个妻子,一个女人,优雅贤惠,善良宽容的一面;也可以看到,三毛作为一名作家,是那么的热爱生活,那么的热爱大自然,给予读者一种全新的感受,这也是三毛作品中知名度最高的一部。
《梦里花落知多少》叙写了三毛的丈夫荷西去世后三毛独自一人的孀居生活,向读者展现了三毛渐渐走出人生低谷,再次坚强面对生命的心路历程。这本书是三毛文学创作的巅峰。
《万水千山走遍》记录了三毛游历中南美洲多个国家以及首次回归大陆的旅行见闻,对中南美洲的许多著名景点都有细致描写,极大地满足了读者对探索神秘异国的渴望,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游记。
三毛的少女时期
有人说,三毛,你是一个如此乐观的人,我真不知道你怎么能这样凡事都愉快。但其实,少女时期的三毛曾经经过很长一段的阴郁、伤感,甚至病态的成长岁月。
在作品《惑》中她曾有这么一段描写:
黄昏,落雾了,沉沉的,沉沉的雾。窗外,电线杆上挂着一个断线的风筝,一阵小风吹过,它就荡来荡去,在迷离的雾里,一个风筝静静地荡来荡去。天黑了,路灯开始发光,浓得化不开的黄光。雾,它们沉沉的落下来,灯光在雾里朦胧……天黑了。我蜷缩在床角,天黑了,天黑了,我不敢开灯,我要藏在黑暗里。是了,我是在逃避,在逃避什么呢?我听到一阵歌声,"我来自何方,没有人知道……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风呼呼地吹……海哗哗地流……"我挥着双手想拂去那歌声,它却一再的飘进来,
飘进我的房间,它们充满我,充满我……
年少的她总是在思考生命与生活的价值的问题,她似乎陷入了幻觉,出现了忧郁症的症状,打针,吃药,心理治疗,镇静剂,过多的疼爱都没有用。她逃学、自闭、叛逆,她喜爱在墓园里静静地看书。后来她去了法国,她曾在信中说:"妈妈,你不要怪我。我不是坏女孩子,我只是……有时我觉得寂寞难受。不要再劝我回去,没有用的,虽然在这儿精神上苦闷,但我喜爱飘泊……"
是什么让她变成了一个开朗乐观的人?她曾说,
"出国前,我的个性很不开放,始终所想的就是一个人生的问题:为什么?为什么?那时候常想死,想自杀,但是到了西班牙,看见别人的生活方式,才知道这样也是健康的,并不肤浅。"
改变她的是生活的阅历,是时间,是对生命价值深刻的思考。我想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的来说,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
三毛的爱情
三毛与丈夫荷西的爱情故事收录在《梦里花落知多少》中。荷西是西班牙人,是个非常英俊的男孩。遇见三毛的时候他18岁,上高三,三毛上大学三年级。由于年龄上的差距,由于习惯流浪,三毛拒绝了荷西的追求,但是他们有个六年之约,荷西说:"再等我六年,让我四年念大学,二年服兵役,六年以后我们可以结婚了,我一生的想望就是有一个很小的公寓,里面有一个像你这样的太太,然后我去赚钱养活你,这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梦想。"六年后的事谁能说得清呢?
六年后,遭遇了一些变故的三毛从台湾回到西班牙,再七个月后,他们在沙漠里结婚了。
有一段有趣的对话:
荷西:你是不是一定要嫁个有钱人。
三毛:如果我不爱他,他是百万富翁我也不嫁,如果我爱他,他是千万富翁我也嫁。
荷西:说来说去你还是要嫁有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