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中人行为策划
景观园林设计系列——景观中的人类行为
5.1.1 从最基本的行为开始
5.1.2 规划设计面向交往的景观场所mi'a
• 在以上三类活动中,我们更为关心的是社交性活动。从规 划设计的角度,研究社交性活动涉及到交往强度的问题。 关于“交往” ,往往可以分为高强度和低强度两类。亲 密的朋友、亲人及说得上话的那种交流,属于高强度的交 往;另外一类,诸如路人之间目光的交流、人看人之类的 交流,就是低强度的交往。将这二种方式落实到空间场地 中,比较狭小的空间适合高强度的交往,相对开敞的空间 适合低强度的交往。具体地讲,就是要琢磨一个户外空间 中可以容纳多少人,首先有一个数量的问题。面积大小等 同的空间,一种能容纳10个人,而另一种则能容纳1000人, 从这种数量的差别便可看出交往的强度差别。除与空间场 地的规模相关,交往强度还与空间场地的质地、质量有关。
5.1.1 从最基本的行为开始
• 换言之,人在景观中的行为即包括:本能需要(吃、休、行、排泄、运 动);获取信息(视、听、味、嗅、触);表现自我(演讲、表演、唱歌); 参与交往(聚会、游戏、仪式、庆典)活动等(图5-2)。同时,人们需 要从景观环境中获得优美、愉快、放松身心、激励及灵感的源泉,而 且,行为活动具有的自我支持作用,即实质环境可以为我们的行为提 供支持,而行为支持另一个来源即是行为本身。活动参与并非只是单 纯地、消极地利用城市空间环境,而是积极的,并包含着一种自我支 持的现象。用扬.盖尔的话讲,“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有活动发生”。 在公共场所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有一批人在一起,或者发生了什么事, 更多的人和事就会加入其中,活动的范围和持续时间都会增加。景观 中的活动是一种潜在的自我强化的过程。当有人开始做某一件事时, 别的人就会表示出一种明显的参与倾向,要么亲自加入,要么体会一 下别人正在进行的工作。这样,每个人,每项活动都能影响、激发别 的人和事。一旦这一过程开始,整体的活动几乎总是比最初进行的单 项活动的总和更广泛、更丰富。
建筑设计中的人类行为与心理学
建筑设计中的人类行为与心理学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仅关乎建筑的外观和结构,也涉及到人类的行为和心理。
人类行为与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建筑的功能、舒适性和美感。
本文将探讨人类行为与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建筑环境的影响。
一、人类行为与建筑功能建筑的设计应该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和需求。
人们的行为直接决定了建筑的功能性。
例如,在住宅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考虑住户的日常行为,如起床、洗漱、用餐等,以确保房屋的布局和功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办公楼设计中,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和沟通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了解和考虑人们的行为,设计师能够创造出更加适合使用者的建筑空间。
二、人类行为与建筑舒适性人类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对建筑舒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设计师需要考虑人们在建筑环境中的感受和需求。
例如,自然采光和通风可以提供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有助于降低压力和焦虑。
此外,声音和温度也是人们感受舒适度的关键因素。
通过在建筑设计中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创造出更加舒适的建筑环境。
三、人类行为与建筑美感人类对美的追求也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美感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各人对美的定义和偏好存在差异。
然而,研究表明,人们对对称、比例和色彩的感知有普遍的偏好。
建筑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这些原则和技巧,创造出更加美观的建筑空间。
此外,建筑的外观和环境也会对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影响。
设计师可以运用心理学的原理,设计出具有情感共鸣的建筑,营造出积极的氛围。
四、人类行为与建筑环境建筑环境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有着直接的影响。
根据行为和心理学的研究,人们的行为和情绪往往受到环境的刺激和引导。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利用空间分区、材料选用、灯光、色彩等手段,引导人们的行为和情绪。
例如,在商场的布局中,通过放置购物导向标识和设置吸引人的展示区域,可以引导顾客的购物行为。
在办公楼设计中,采用开放式布局和设计舒适的休息空间,可以促进员工的交流和工作效率。
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考量案例分析
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考量案例分析近年来,景观设计领域越来越注重人性化的考量因素,以创造更宜居、宜人的城市环境。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案例,探讨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考量的重要性,并揭示如何将这些考量因素融入到设计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案例一:伦敦海德公园伦敦海德公园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公园,它通过人性化的设计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居民。
公园内有宽阔的步道和绿茵草地,供人们散步、慢跑和野餐。
此外,公园中设有儿童游乐设施和喷泉,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
海德公园还设置了休息区和咖啡馆,方便人们休息和社交。
这些人性化的设计将公园打造成为了一个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远离喧嚣的绿色避难所。
案例二: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新加坡滨海湾花园作为一个富有创意的景观设计项目,充分考虑到了人性化的需求。
园区内有多个主题花园,例如云雾花园、玫瑰花圃等,给人们提供了不同种类的花卉欣赏体验。
此外,滨海湾花园还拥有一个超级树群,树上布满了垂直花园,不仅提供了独特的景观,还为游客提供了阴凉的遮蔽处。
此外,园区还设置了舒适的座椅和休息区,方便人们观赏风景、休息和交流。
通过这些人性化的设计,滨海湾花园成功地将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宜人的休闲空间。
案例三:东京迪士尼乐园东京迪士尼乐园作为世界著名的主题公园之一,其人性化的设计为游客带来了无数的欢乐和便利。
乐园内有详细的导览指引和地图,方便游客快速找到自己想要探索的区域。
此外,乐园中有多个休息区、餐饮服务点和卫生间,满足了游客的生活需求。
乐园内的道路和通道宽敞平坦,方便婴儿车、轮椅和行李箱的通行。
此外,乐园还设置了各种主题的演出和娱乐设施,为游客带来了不同的娱乐体验。
这些人性化的设计给游客带来了更好的游玩体验,增强了乐园作为休闲娱乐场所的吸引力。
综上所述,人性化的考量在景观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设施设置和绿化设计,一个景观可以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提供了休闲、娱乐和社交的场所。
景观设计中的行为策划
景 观 设 计 中 的行 为 策 划
田 文
( 肥 学 院 艺 术设 计 系 , 肥 合 合 200 ) 36 1
摘
பைடு நூலகம்
要 : 观 与 人 的 关 系 密 不 可 分 , 通 过 行 为 感 受景 观 。 从 人 的行 为 入 手 进 行 研 究 , 景 人 分析 人 的 行 为 策 划 对 于 景
Ke r s a d c p l c s;b h v o a s c o o y;p a y wo d :l n s a e p a e e a ir lp y h l g l n;oi n ai n re tto
自发性 活 动 只 景观是 自然 和人 造 景 观 的 综合 , 具有 丰 富 内 动是 在各 种条 件下 都 会发 生 的活 动 , 是 涵, 有着 可 阅读 性 的风 景 。 而景 观 设 计 则是 对 于 有 有在 适宜 的户 外条 件 下才 会 发 生 , 社 会性 活 动 指 而
( ci ) “ 的 具有 明确 目的 的并 有 一 定 预 计 步 氛 围 , Atn是 人 o 自身 做 出的顺应 环境 的调 整 , 而这 种调 整正 是 骤 的 活 动 , 一 种 既 定 意 向 付 诸 实 施 的 过 程 ” 对 于 景观价 值 的最为 肯定 的 回应 。 是 ¨。 通 常人在 户外 环境 中 的活 动 可 以划 分 为 三 种类 型 : 行 为 的实现 首先起 作用 的是 人 的态 度 。对于人
仑 肥 学统 学赧 ( 社会科学版)
21 0 0年 1 月 第2 7卷 第 1 期
J un l fHe_ nv ri ( o il ce c s o r a o {iU iest S ca in e ) e y S
建筑设计中的人类行为研究
建筑设计中的人类行为研究人类行为研究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深入了解人类的行为和需求,设计师能够创造出更加适合人们居住、工作和休闲的空间。
这种研究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功能性和可持续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人类行为研究的意义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实践中。
首先,人类行为研究帮助我们了解人们对环境的感知和反应。
人们在不同的空间中的行为和感受是不同的,而这些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
通过观察和分析人们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设计师能够了解到人们对空间的需求和期望,以便进行相应的设计调整。
其次,人类行为研究有助于优化建筑的功能性。
比如,在办公建筑中,研究发现员工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对于创造力和产出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设计师可以通过在布局中增加共享空间和会议室等设施,以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类似地,在住宅设计中,了解家庭成员的行为和需求,可以创造出更加宜人和便利的居住环境。
另外,人类行为研究也对于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通过研究人们对能源和资源的使用方式,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来减少能源和水的浪费,降低建筑的环境影响。
例如,根据人们的行为模式,设计师可以将采光和通风系统优化到最佳位置,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气流,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需求。
此外,人类行为研究也可以帮助改善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对于公共空间而言,研究人员可以分析人们在不同时间和场合下的行为,以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冲突。
这有助于设计出更加安全和友好的空间,减少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犯罪行为。
另外,了解人们对空间的舒适性评价有助于改善建筑的室内环境,例如调整温度、湿度和噪音等要素,以提供更好的居住和工作体验。
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人类行为研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已经变得更加容易和全面。
设计师可以使用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来收集更加准确和全面的数据。
同时,计算机模拟和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也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数据的能力。
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景观设计是一项融合自然与人文的艺术,它不仅仅是对空间的布局和美化,更重要的是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需求和体验。
本文将探讨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旨在提供一个舒适、美丽和可持续的环境,满足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渴望。
1. 与自然和谐共生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设计师应该尊重自然的规律,借助合适的植被、地形和水池等元素,打造一个更加舒适和生态的环境。
例如,在城市中引入更多的绿地和公园,不仅能够增加人们的接触自然的机会,还可以提供一个阻挡噪音和减少空气污染的绿色屏障。
2. 合理的空间布局合理的空间布局是以人为本景观设计的重要一环。
设计师应该根据人们的需求和习惯,合理规划并充分利用可用的空间资源。
例如,在公共区域设置休息区、娱乐设施和运动场地等,以满足人们休闲、娱乐和锻炼的需求。
此外,通过合理的道路和路径规划,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方便地进行移动和导航。
3. 考虑人们的情感和感官体验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应该考虑到人们的情感和感官体验。
设计师应该通过景观元素的选择和布局,创造出一种契合人们喜好和情感需求的环境。
例如,运用花草的色彩和气味、水体的流动和声音,以及艺术品的展示等,来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和愉悦感。
通过细腻的设计,能够让人们在景观环境中感受到美和宁静。
4. 引导人们的互动和参与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鼓励人们的互动和参与。
设计师应该为人们创造出参与感和归属感,让他们成为景观环境的一部分。
例如,在公共空间设置游乐设施和活动区域,鼓励人们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在社区中开展居民参与的景观规划,让他们参与到环境的塑造和管理中。
通过引导和鼓励人们的参与,能够提升景观环境的可持续性和社区凝聚力。
5. 可持续的设计与管理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强调可持续性的发展。
设计师应该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通过灵活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手段,确保景观环境的可持续性。
例如,使用节水、节能和环保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采用生态修复和植被保护措施,提高景观的生态功能。
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景观设计作为一门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学科,逐渐成为城市发展时不可或缺的一环。
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强调将人的需求和体验放在首位,创造出美观、舒适且具有功能性的环境。
本文将探讨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并分析其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设计师应该从自然的角度出发,尊重自然的规律,并且在设计中融入自然元素,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景观。
例如,在公园的设计中,可以保留原有的树木和植被,利用自然的地形地貌等特点,让人们在自然中得到休闲和舒适的体验。
第二节:人的需求和体验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致力于满足人们对于美观、舒适和功能性的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人们在城市中的日常活动和需求,为他们创造出方便、愉悦的环境。
例如,在城市公共广场的设计中,设计师可以设置舒适的座椅、休息区和绿化带,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社交的空间。
第三节:社交和互动空间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强调社交和互动的重要性。
设计师应该创造出有利于人们交流和互动的空间,促进社会互动和社区凝聚力的提升。
例如,在小区内的公共花园设计中,可以设置运动场地、户外座椅和聚会区等设施,鼓励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第四节:可持续性发展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还包含了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设计师应该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更加可持续的景观设计方案。
例如,在城市绿地的规划中,可以运用雨水收集系统和节水灌溉设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
第五节:文化传承与创新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强调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设计师应该在景观设计中融入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使之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独特且具有独特韵味的景观。
例如,在城市历史街区的改造中,设计师可以保留和修复历史建筑,并在周围设置符合街区特色的绿化和雕塑,营造出兼具现代与传统的景观氛围。
第六节: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说明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我们以某市公园的设计为例。
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
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在景观设计中,人性化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性化设计旨在创造一个符合人们需求和期望的环境,使人们在其中感到舒适、愉悦并且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
本文将探讨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引言景观设计是一门结合了艺术和科学的学科,其目的是通过创造具有美感和实用性的室外空间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而人性化设计则是将人的需求与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适应人们活动、休闲和社交的舒适环境。
一、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人性化设计在景观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人性化设计可以增强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通过考虑人们的行为习惯和需求,设计师可以创造出更加便利和舒适的空间,使人们更有动力去使用和享受这些景观。
其次,人性化设计可以提高空间的可达性和可用性。
将人们的步行路径和活动区域考虑在内,设计师可以优化空间的布局和规划,使其更加便利和友好。
最后,人性化设计可以促进社交互动和促进社区凝聚力。
在景观设计中融入社交场所和公共空间,可以创造出一个人们选择聚集和交流的场所,增进社区的凝聚力和互动性。
二、人性化设计的实用理念和方法1. 考虑使用者需求在景观设计中,了解和研究使用者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与使用者交流和观察,设计师可以了解到他们对于室外空间的期望和需求。
无论是提供一个休闲的空间供人们放松,还是提供一个活动的空间供人们参与体育运动,设计师需要将使用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设计解决方案。
2. 创造舒适的环境舒适性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植被、设置合理的遮阳设施、提供坐椅和休息区域等方式来增强空间的舒适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和引入景观装饰物等方式,创造出一个有温度和灵魂的环境,让人们在其中感到愉悦和放松。
3. 引入自然元素自然元素是人性化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景观设计中,将自然元素融入空间可以使人们与自然紧密接触,增加对大自然的亲近感和喜爱度。
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
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在景观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注重人们的需求和体验,景观设计师能够创造出舒适、美观且具有功能性的外部环境。
本文将探讨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原则和方法,并以几个具体案例加以说明。
一、创造舒适的空间人性化设计要求景观空间能给人们提供舒适的体验。
设计师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考虑视觉与听觉的效果等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
例如,在公园设计中,舒适的座椅、阴凉的休息区域和流畅的步道能够让人们感到放松和愉悦。
同时,要考虑气候因素对舒适度的影响。
树木的选择和布局、水景的设置以及绿化带的规划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环境的微气候,创造良好的空气质量和温度。
二、提供多样化的功能人性化设计注重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功能。
不同人群和不同活动需要不同的场所和设施。
例如,公园中的儿童游乐区、锻炼区和休闲区的设置,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层的娱乐和休闲需求。
此外,景观设计还可以考虑适应残疾人士的需求。
无障碍设施的设置和合理的交通规划能够让残疾人士更加便利地使用公共空间。
三、关注环境保护人性化设计应该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
设计师要注重生态平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植物的保护等问题。
采用可持续性设计理念,保护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在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引入自然通风、雨水收集和植物的选择等方式来实现环境保护。
例如,在建筑物周边种植适宜的植物,可以减少热岛效应;在空地上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循环利用水资源。
案例一:城市公园设计在城市公园设计中,人性化的要素不仅包括舒适的座椅和休息区域,还包括考虑到不同人群和活动的需求。
为了满足不同年龄层的需求,公园中可以设置儿童游乐区、老年健身区和青年运动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域。
同时,还可以通过合理的绿化布局和良好的空气质量,为人们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空间。
案例二:社区景观设计社区景观设计需要兼顾居民的便利和舒适感。
例如,在小区内设置步行道和休息区,方便居民进行锻炼和休闲活动。
基于人体工程学的景观设计原则
基于人体工程学的景观设计原则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要求设计师结合自然环境和人类需求,创造出令人愉悦和舒适的场所。
在景观设计中,人体工程学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它关注人类的身体尺寸、人体活动和人的舒适感。
本文将探讨基于人体工程学的景观设计原则,并介绍一些实践案例。
1. 尺寸和比例在景观设计中,尺寸和比例是关键因素。
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师需要考虑人的平均身高、步幅和伸展范围等因素,使得景观元素的尺寸和比例符合人类的身体特征。
例如,在公园的花坛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采用地势起伏、高低错落的方式,以使花坛的高度和宽度更符合人眼的舒适感。
2. 功能与可达性景观设计应该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并提供便利的可达性。
根据人体工程学原则,设计师需要考虑人们的行走路径和触及能力,以确保景观元素的布局和位置便于人们使用。
比如,在公共广场的设施设计中,摆放座椅的位置和数量需要考虑人们的停留需求及互动应用。
3. 舒适度和可持续性景观设计应追求人们的舒适度和健康感。
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师需要考虑人体的姿势、身体接触和人的感觉等因素,在设计过程中选用舒适、环保的材料,并合理安排植被、水景等元素,以提高人们的舒适度和心理愉悦感。
例如,在市区广场的设计中,可以通过设置遮阳棚和喷泉等元素,为行人提供舒适的休息场所。
4. 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基于人体工程学的景观设计原则也要求设计师注重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设计师可以通过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降低用水用电量,减少废物产生,以创造可持续的景观环境。
例如,在景观设计中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灯光等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 安全和易维护性景观设计应考虑人们的安全和可维护性。
根据人体工程学原则,设计师需要确保景观环境不存在安全隐患,例如,避免设置过高的栏杆、楼梯的高差过大等。
同时,设计师应考虑景观元素的易维护性,选择耐久性和易清洁的材料,并提供方便的维修通道,以减少维护成本和工作量。
“以人为本”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以人为本”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以人为本”是一种关注人的需求、体验和感受的设计理念,它强调设计应该围绕着人的需求展开,以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为最终目标。
在景观设计领域,“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尤为重要,因为景观设计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层面来讨论“以人为本”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一、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将人的需求置于设计的核心位置,因此人性化设计就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景观设计中,人性化设计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体现,比如在空间规划上,要根据人们的活动习惯和需求来确定景观空间的布局,让人们在其中感觉自在和舒适;在植物选择上,要根据气候、环境和人们的审美需求来选择植物,创造出美轮美奂的景观效果;在硬质材料的选择上,也要考虑到人们的触感和视觉感受,创造出具有人性化特点的环境。
二、功能性设计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实用的生活空间。
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功能性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景观设计应该兼顾美观和实用性,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人们的休闲、游玩、运动等需求,为他们提供舒适的休息场所、开阔的活动空间和便利的设施设备;在商业区、住宅区等私人空间的设计中,也需要兼顾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
三、参与式设计“以人为本”强调设计要充分尊重和关注人的意愿和需求,因此参与式设计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法。
在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广泛的调研和参与,了解人们的需求和想法,让他们成为设计的参与者和决策者。
通过与居民、用户进行沟通和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提供更贴近他们生活的设计方案。
参与式设计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还可以增强他们对设计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提升设计的可持续性和发展空间。
四、环境友好设计“以人为本”不仅仅意味着关注人的需求和感受,更意味着将人与环境、自然和社会相结合,推动可持续发展。
景观设计对人群行为的影响分析
分析 人 们 的行 为 学 ,抓 住 大 众 的 心理 状 态 ,站 在 使
用 者 的 角 度 出发 ,才 能完 成 优 良的景 观设计 ,可 以使 杂
乱 无章的生 活环境变 得井井 有条 、舒 适宜人 ,给人 以美好
的精 神 审美享 受 ,提 供 人 们休 闲娱 乐 、交 流 接 触 的开 敞 空 间 。合 理 的空 间尺 度 、完善 的环境 设 施 、喜 闻 乐 见的
人们对 景观 的精 神需 求 ,是一 种对历 史文化 、民族文 化 ,地域 文化的要求 ,这种 需求程 度往往 与一个人 的文化 层次 紧密相关 ,其 反应 了一个地域 的社会 文化状态 。景观 还有一 些其他手 段来发挥 景观联想 、实现景 观创新 ,如对
环境的感知效应 ,在心理学 中把 “ 景观一 审美 ”的关 系看作 是 “ 刺激一 反应 ”的关 系,了解群体的普遍感知效应 : 眼睛——视 觉——光环境——光效应 鼻子——嗅觉——空气环境——空气效应
学知 识 ,寓教 于 乐 。例 如 ,加 州 蓝 鸟 公 园的 “ 宫那 乌 拉 龟 ” 由彩 色玻 璃镶嵌 乌 龟身 躯 ,不 同 区域 由不 同色彩 分 , 隔 ,触摸 的手感也 不同。
等的景观设计促进 人们学 习知识 、引导 着人们 了解历史等 。
好 的景观设计促 进人群 间的 交流与 了解 ,影 响着人们 创造 自然 生态 良性循 环的 景观环境 ,教育 激励人群 ,并且 在一
定 程 度 上 规 范 人们 的 行 动 尺 度 。
2 人群行为对 景观设计的影响
设计 师根据 人们 的 日常行为 ,合理组 织交 往空 间 ,设 计 良好 的景观 环境 ,有 助于 进一 步加 强 人们 的社 会 交往 , 引导 、指 示 、标 注 人群行 为。人与环境 互为 作用 、 紧密结 合 ,美好 的环 境可以调节人的情感与行为 ,幽雅 、充满生机 的环境使人愉悦 、欣慰 、满足 ,充满生气的合理空间尺度、完 善的设施环境让人更加贴近生活、缩短心理距离。人们的活动
简述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理念的运用
简述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理念的运用人性化设计理念是指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以人为本,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安全、便利的环境。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理念的运用在以下几个方面:1. 空间布局:人性化设计需要考虑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空间需求,合理布局各个区域的位置和大小。
在一个公园中,根据人们的活动习惯和频率,将游乐设施、休闲区、步行道等合理布置,使人们可以更方便地使用。
2. 环境舒适:人性化设计需要考虑人们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需求,提供舒适的环境。
在公园设计中,可以设置荫凉的座椅和休息区,供人们避阳避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可以设置遮阳设施,为行人提供防晒和避雨的场所。
3. 视觉效果:人性化设计需要注重景观的美感和景观元素之间的协调性。
在公园设计中,可以选择合适的植物和花卉,营造出美丽的花海和绿色空间,给人们带来愉悦的视觉感受。
4. 交通便利:人性化设计要考虑人们的出行需求,提供便捷的交通设施。
在公园设计中,可以设置便捷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方便人们步行和骑行;在景区设计中,可以设置观光小火车或电瓶车,方便游客在景区内移动。
5. 安全保障:人性化设计要重视人们的安全,提供安全设施和预防措施。
在公园设计中,可以设置护栏和防滑设施,防止人们滑倒和摔伤;在景区设计中,可以设置警示标识和导览牌,引导游客行走和参观,避免意外发生。
6. 环境友好:人性化设计要注重环境保护,提供可持续性发展的解决方案。
在公园设计中,可以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景区设计中,可以设置垃圾分类设施,鼓励游客进行垃圾分类,保护环境。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是为了创造一个适合人们居住和活动的环境,让人们感到舒适、安全、便利和愉悦。
这种设计理念的运用可以提高人们对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建筑与人类行为设计如何塑造行为模式
建筑与人类行为设计如何塑造行为模式在社会科学和心理学领域,行为模式是指人类在特定环境中展示的特定行为方式和反应。
建筑与人类行为设计密切相关,因为建筑可以通过空间布局、设计元素和功能布置来引导和塑造人们的行为模式。
本文将探讨建筑与人类行为设计如何相互影响并塑造行为模式。
一、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建筑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对于塑造人们的行为模式具有重要作用。
一个建筑的内部布局和房间的设置会直接影响人们在其中的行为方式和互动方式。
例如,在一座办公楼中,领导办公室通常被设计在最高楼层,传达出权威和地位的象征;工作区和会议室则被布置在中间楼层,以方便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这种布局设计鼓励了上下级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有助于塑造积极向上的工作行为模式。
二、设计元素和视觉刺激建筑的设计元素和视觉刺激也能够影响人类行为模式。
不同的材料、颜色和纹理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绪和氛围,进而激发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情绪反应。
比如,明亮的自然光线、温暖的色调和自然元素的使用可以创造出舒适和放松的氛围,有助于促进人们的交流和社交互动;而冷色调和硬质材料的使用则可能传达出冷漠和疏离感,影响人们的互动和社交行为。
三、功能布置和便利性建筑的功能布置和便利性也会塑造人类的行为模式。
一个建筑物内的房间和设施的设置将直接影响使用者的行为方式。
比如,公共交通站点的设计布局和指示牌的设置会直接影响乘客在进出站、换乘和寻找出口时的行为模式。
如果站点设计合理,设施便利,指示明确,乘客的行为将更加有序和高效。
四、人类行为设计与可持续发展人类行为设计不仅可以塑造个体的行为模式,还可以影响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人们更加注重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系统和鼓励步行和骑行的设施,以减少汽车使用和交通拥堵。
这种设计能够鼓励人们选择更环保的出行方式,促进可持续交通的发展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建筑与人类行为设计密切相关,能够通过空间布局、设计元素和功能布置来塑造人们的行为模式。
人性化设计在城市街道景观空间中的应用
摘 要 现代城 市街道景观空间设计应该是既协调 自然风景、 人文环境 与民俗风情 , 又结合地形 , 注重环境 生态及景观 塑造 的设 计。高品质的街道空问应该是既能体 现人与 自然的和谐共生 ; 又强 调入性化设计的具有 多重意义 的空间。 关键词 街道景观空 间 人性化设 计 路 面景观 节点环境 小 品 水景景观 植 物造景
艺术 传 媒
人性化 设 计在 城 市街 道 景观 空 间 中的应 用
吴智 萤
( 安徽 建 筑工业 学院 艺术 学院
中图分类号 : 0 . 1 62 2 文献标识码 : A
安徽 ・ 肥 合
202 ) 302
文章编 号:6 2 7 9 ( 0 9)7 2 2 0 1 7— 8 42o 1—7 — 2
街道在城市中扮演着组织城市建筑 、 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等的 纽带功能。它在城市 中不仅 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 , 在很大程度上它 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 : 外地游客沿着街道观察认识 了城市 ; 当 地的居 民在街道上活动并感受着街道及其周 围环境 。从某种意义 上讲 ,人们对一个城市外部形象最 直接的认识和感受主要就是通
但是近几年城市化发展过快 , 带来了许多非人性化问题 : 比如 车辆 的增多 、 交通废气和噪音的增加 、 排水系统 的改变 和硬质路 面
对生 态 环 境 的影 响等 。 事实上 , 1 从 概念 以来 , 追求 城市及其环境 的“ 宜人性” 始终是现代城市设计思想 与理论 的 个 中心内容。
4 城市 街 道 景 观 空 间人 性 化 的 塑造
41街道空间及其路面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 街道的空间尺度要按人的感受来掌握 , 要做到人在其中既不感 到 闭塞 , 又不觉得过于开敞 , 缺乏安全感 。当人在其 中活动时需要 定 的围合感和私密度 , 这样才会有足够的安全感 ; 但空 间太封闭 了又会产生一种压迫感。 也就是说街道空间应具有序列性 、 模糊性与 领域性,在设计中着意塑造街道两侧 的凹凸角即人行街道与车行街 道的交汇处空间, 可以缓和人流与车流的冲突, 丰富街道空间层次。 街道路面材料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 沥青类 、 混凝土类及合成高 分子材料 、 混凝土砌块 、 木材 、 石材 、 砂土类天然材料 , 砖材 、 陶瓷类 人工烧制材料。其 中沥青类、 混凝土类适合于车流量和人流量均较 大的交通性街道 。而生活性道路( 步行街 、 风景园林道路等) 则多采 用色彩鲜明、 造型 自由的人工烧制砖材 、 陶瓷材料或观感 自然亲切、 质感舒适宜人的木材 、 石材 、 砂土类天然材料。 42街道节点中的环境小品的人性化设计 . 环境小品是城市街道景观空间构成 中必不可缺的部分 , 街道小 品应 以实用为主 , 在特定 的场所可以设置一些观赏与艺术性较强的 小 品, 如雕塑 、 音乐喷泉之类 。但无论是实用性 小品还是观赏性小 品, 都要适合人的尺度 和街道的空间尺度。同时每条街的小 品不仅 造 型要优美 , 还要争取有特点 , 从而加强街道的可识别性 。 在这方面欧美各国做 的就 比较好 , 他们对城市广场和街道节点 的环境小 品十分重视。各种形态的景观小品、 设施与街道景观相辅 相成 , 形成 了丰富的城 市空间和较高的城市品位 。比如 :1注重街 () 道小品的艺术性 。街道两旁散立 的具 有历史感的历代艺术名家的 雕塑作品精美华贵 , 呈现 出欧洲文艺复兴后浓厚 的人文精神遗风 ; 街道两旁 的基础设施 。 如护栏 、 围等都 没计得独具匠心。( 注重 树 2) 造景 的色彩丰富以及造 型宜人 。城市大多泛出灰 白、 淡黄 、 赭石 、 青 绿等主色调 , 以其他各类跳跃 的色彩 , 杂 别有情调 。( ) 3 许多小品设 施, 设计时注重人体工程学 , 如花坛 、 台阶 、 水池等 , 大多与坐椅相结 合, 既有形式 感又有 功能性 , 多功能座椅。且布置的位置 、 是 方式 、 数量考虑人 的行为心理 需求 和环境心理学的特 点, 尤其充分考虑老 人、 儿童 、 残疾人 的生理特点 和要求 , 持“ 坚 以人为本 ” 的设计理念 ( 图 1。 如 ) 43 街道水景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 水景是装点街道空间 , 表现生命动感的重要 因素 。水景按形态 分, 有动水与静水 ,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喷泉 、 瀑布、 湖泊 、 河道与溪流 等。不同形态的水 , 带给人不 同的视感。 会 若配合特定空间形态与环境进行组织与设 计, 既可获得相得益
建筑设计中的人类行为模式分析
建筑设计中的人类行为模式分析建筑设计与人类行为紧密相连。
人们的行为模式是设计师在建筑作品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了解人类行为模式对建筑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设计师创造出更关注人们需求的空间。
本文将从空间使用、空间导引以及情感体验三个方面探讨建筑设计中的人类行为模式,并分析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首先,空间使用是人类行为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进入空间后,会根据活动需求和感知体验来选择适合的空间。
例如,在办公区域,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安静、私密的空间进行工作;而在休闲区域,人们则更喜欢宽敞、明亮的环境。
因此,建筑设计师需要根据用户的活动需求,合理规划不同空间区域的功能,并提供灵活的可调整空间,以适应人们的多样化使用需求。
其次,空间导引也是人类行为模式中的关键因素。
在大型建筑中,人们往往需要通过指引找到自己想去的目的地。
一个好的空间导引系统可以使人们更轻松地找到目标,并减少迷路的可能性。
比如,在商场内,明确的指示牌和导视图可以指引人们找到所需的店铺;在医院内,明确的标识牌可以帮助人们找到不同科室。
因此,建筑设计师需要设计合理的空间导引系统,以准确引导人们到达目的地,并提供舒适的行走体验。
最后,情感体验也是人类行为模式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建筑设计应该创造出与人们情感共鸣的空间,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美、温暖与愉悦。
例如,在一个公园中,设计师可以运用自然景观、艺术雕塑和舒适的座椅,创造出宜人的氛围,让人们感到愉悦和放松。
因此,建筑设计师需要考虑使用材料、色彩和光线等方面,以创造出舒适、美观的环境,增强用户的情感体验。
总之,人类行为模式对建筑设计有着重要影响。
建筑设计师需要深入研究人类行为模式,了解用户的需求和行为习惯,并将其融入到设计中。
通过合理规划空间使用、设计良好的空间导引系统和创造愉悦的情感体验,设计师可以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求的建筑空间。
相信通过对人类行为模式的精心研究和应用,建筑设计的未来将更加注重人本主义,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3-3景观设计与人的环境行为
2. 领域行为的空间 层次
1)微观环境 2)中观环境 3)宏观环境
3 微观空间行为——个人空间
3.1 个人空间的限定 指围绕在我们周围的,不见边界的、不容 他人侵犯,随我们移动而移动,并依据情 境扩大和缩小的领域。
个人空间也是把两个人之间的交流维持在 最佳水平上的一种机制,其中相互间距离 与目光接触是互补的变量。
个体距离 (0.45--1.3m)
接近相(0.45—0.75m) 这是亲近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谈话的距离,仍可与对方接触, 这是在家庭餐桌上的人际距离
远方相(0.75—1.3m) 可以清楚地看到细微表情的交谈。
接近相(1.3—2.10m) 在社会交往中,同事、朋友、熟人、邻居等之间日常交谈的距 离
社会距离 (1.3--3.75m) 远方相(2.10—3.75m) 交往不密切的距离,这在旅馆大堂休息处、小型会客室、洽谈 室等处,会表现出这样的人际距离。对方全身都能看见,但面 部细节被忽略,说话时声音要响,如觉声音太大,双方的距离 会自动缩短 接近相(3.75—7.50m) 主要表现在自然语言的讲课,单相交流的集会、演讲、正规而 严肃地接待厅 公众距离 (>3.75m) 远方相(>7.50m) 借助姿势和扩音器的讲演,大型会议室等处,会表现出这样的 人际距离。完全属于公众场合,声音很大,且带夸张的腔调
名 称
人际距离
间 距 接近相(0—15cm) 表 现 这是一种表达温柔、舒适、亲密以及激愤等强烈感情的距离,具 有辐射热的感觉,这是在家庭居室和私密空间里会出现这样的 人际距离。爱抚、保护、或格斗的距离,能感觉到对方的呼吸、 气味。 可与对方接触握手
亲密距离 (0--45cm) 远方相(15-45cm)
现代景观设计应该如何“以人为本”
现代景观设计应该如何“以人为本”现代景观设计应该如何以人为本——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设计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即“人本原则”。
这本是一件好事,说明了我们的设计师对人的关怀,对人性的关注。
然而现实中也不乏一些这样的设计师,他们把“以人为本”当作了一个“口号”或者是一面“旗帜”时常挂在嘴边,可是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却很少关注人,或者说根本“不把人放在眼里”,城市中的绿地系统如广场、公园、学校中到处存在的大广场、大草坪现象更是说明了这一点。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才能较好的做到“以人为本”呢?我希望下面的这些经典语录能给大家带来些启发,因为这每一个语录都能够给我们无限深层次的思考。
语录1:对于设计者而言,频仿设计作品,去倾听使用者的呼声是必要的,而不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同行们的评头论足,这种舍本逐末的孤芳自赏,无疑更加疏远了设计者和使用者本应默契的关系。
语录2:如果设计者在设计中能够预料人们的行为趋向,他就能够避免设计与现实发生冲突;反之,如果设计者违背或忽视了人们的行为,那么失败的责任就不应归咎于使用者,而应归咎于设计者本身。
语录3:对自己的设计,能知道使用结果的人不多,对自己为一定用途的设计被错用作其他用途,能知道这一点的人就更加少得可怜了!语录4:多数人认为,景观一旦竣工,工作也就结束了,就几乎不再过问以后的使用情况,因此,设计者本身的设计信念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得到证实,他们不去理会那些本可以说明设计问题的事实,也不在乎以往的错误是否在下一次的工作中重犯!就是对于那些可能引导他们正确判断的东西,他们也都抱着漫不经心,任其自流的态度,至于自己的设计信念是否与现实吻合,那就更是听天由命,靠碰运气了!语录5:设计者是预见者!设计应当反映设计者的预见,的确,设计图纸就象一面镜子反映出设计者对规划用地的使用预见,当由此设计出来的物质形式和空间形式恰当地迎合了设计者的行为的话,那么,他们的预见是成功的;反之,如果设计者设计出来的环境与使用用者的行为南辕北辙,那么,他们的预见就失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设计中人的行为策划初探
摘要:未来景观设计的发展主要向三个方面发展,同时这三个方面也是景观设计的核心。
第一个是人的视觉需求;第二个是人的心理需求;第三个是人的精神需求,这也就是游憩与环境行为心理感受,这个方面是人参与到景观中去的行为感受,其实这里面很多与我们的游憩、旅游、活动安排以及旅游项目策划有关。
关键词:景观设计人的行为心理行为策划心理感受
1、前言
纵览全球景观规划设计实例,任何一个具有时代风格和现代意识的成功之作,无不追求人类的心理和行为需求来满足人在景观中的活动。
做出来的设计作品是为人所服务,当然就要考虑到设计中如何去满足适用人群的想法和需要。
现代景观设计中是利用心理,文化引导,研究如何创造使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
也就是研究景观社会行为学的理论。
2、行为的普遍性
设想一下如果你从来没有见过溜冰场,某个人向你解释它的时候,他说溜冰场就是希望溜冰人能够在地上稳定的支撑站立。
他解释到地板是光滑的,像冰一样滑,四周是钢的扶手。
溜冰者付钱拿到轮滑鞋然后在这个限制的空间内没规则的绕圈滑。
你的反应是什么?你一定会考虑到溜冰者的安全问题。
怎样能够避免溜冰者彼此碰撞?你怎样协调这么多不可预测的运动和避免混乱?听起来像是一个疯狂的不可靠的想法!
当有一个小的规则性或者是人为的一种导向性,将溜冰顺序大致的归到一个方向上时,你就会发现刚开始滑的人会在外面滑,而滑的快的就会在里面滑了,他们的方向上保持大致一致,就像是成群的鱼和鸟。
但是如果用一种强制性的约束的话,就会丧失溜冰场的趣味和刺激性,就不能满足溜冰者的心里生理需求,跟着这个溜冰场的意义就丧失了。
3、景观历史中人的行为策划
以中国园林发展史为例,一共可分成四个阶段: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园林从最开始苑囿到明清的私家花园。
都是实在在的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含蕴。
这四大特点乃是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主要标志。
他们的成长乃至最终形成,固然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诸多复杂因素的制约,而从根本上来说,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理以及重整体观照、重直觉感知、重综合推衍的思维方式的主导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可以说,四大特点本身正是这种哲理和思维方式在园林艺术领域内的具体
表现。
可以看出中国园林受到匠人以及园林主人的思维哲理观影响非常大,做出来的园林更大程度上要满足园林主人的意志需求和宗教信仰。
4、现代景观设计中人行为策划的重要性
时至今日,景观设计得到飞猛的发展,说现代景观当然也要结合实例去论证和说明。
由同济大学风景科学研究所设计的合肥大学
城翡翠湖景区。
设计宗旨分为三定导向:定性——以大学校园文化为主题,成为信息与文化交流中心,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交流的场所。
在满足学生文化休闲的同时,又满足市民休闲观光的需求;定位——假日首选休闲游憩地;定象——“校园文化交流中心,科技成果展示窗口,城市生态教育基地。
”
通过我对这个方案的解读得出:
1、整体采用“一湖,二带,三片,四轴和五区”的规划构思,简洁的高度概括了基地的设计理念。
区域的分化也体现出对各种人层的充分考虑,例如别墅居住区,生态景观休憩区,文化休闲区等。
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人类行为有几个要点:1、相互交往是现代人类在景观场所空间中的主要行为;2、行为选择场所空间,场所空间影响制约行为;3、户外公共场所空间——多重交往的发生器;4、行为组织——景观设计的关键。
5、景观设计中如何把握行为组织
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口的增多,大众对于景观在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也增加了许多,因而,现代景观设计强调面向群体的观念。
而上面谈到的古代景观园林相对而言服务的人群较少,园林精品为少数人所享受。
面向群体正是现代景观最大的特点,因此,景观设计中人的行为策划也随着时间和历史的变革逐渐走上景观设计的主流趋势设计理念。
现代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很多人的需要,这种现代景观设计中人的行为需求表现淋漓尽致的当然要首推城市广场的设计。
广场不是没有场的广场。
我所讲的广场是“square”,英文指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空间;或是“plaza”,中央有一喷泉的十字路口,作为由建筑围合的开敞空间。
那么说到广场笔者再设计时就考虑到了最基本的问题有三方面:1、意义问题,文化的问题,精神的问题,转化为图面即形象,这是狭义的景观。
2、使用的问题,作为开放空间,它是公有的,不是私人领地,任何人在这里都可以玩,可以晒太阳等等。
3、绿化、创造环境,一方面给人以优雅的环境,另一方面也给其他动物一个栖息的场所。
通过这三个问题我理解到如果说古代苑囿园林最终都浓缩到古典园林设计中,那么,可以说现代景观设计基本的东西就浓缩在广场设计中。
以上三个问题也都是为了人的更好使用的设计作品,能够让人享受其中满足其中。
随着时间的发展文化的问题也逐渐加入到设计中,白话说就是你在中国的一个城市里设计一个充满欧美风格和文化的东西是很不搭调
的同时也会给适用人群带来不解和不便,这也就是文化在景观设计中跟人的行为关系。
6、结语
景观设计人员,应该怎样去培养自己的专业水准,怎样去做出更多让人们满意的好作品,是我们当今面临的巨大问题。
我也希望我国能够尽快成立景观规划设计师的全国普及注册制度和关于对
景观设计作品考核的一些法律法规。
使景观设计正式成为与建筑规划一样的三足鼎立的大学科而不是建立在城市规划门下的子集学科。
参考文献:
[1] 2004中国景观设计年鉴.大连理工出版社.
[2]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原理(第二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04.
[3]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
[4] the landscape of man—shaping the environment from prehistory to the present day geoffrey and susan jellicoe.
[5]lansacpe architecture design.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