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方言七大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比较通行的观点是“七区说”,也就是把汉语方言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七个大区。

北方方言

北方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这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官话”名称的产生,也说明北方话体现了汉语发展的趋势,它作为基础方言的地位已经得以确立。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在汉语各种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0%以上,可分为四个次方言: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或上江官话;江淮官话或下江官话。北方方言的语音系统相对比较简单,共同特点包括:1.古全浊声母清化,例如“富”和“父”的读音都没有分别。2.平声分阴阳,全浊上声归去声。绝大部分地区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调类分派情况相当一致。3.辅音韵尾少,没有〔-p〕、〔-t〕、〔-k〕和〔-m〕。

吴语

吴语历史十分久远,可溯源到三千年前先周时代太伯、仲雍的南迁。自东晋开始,吴语不断受到中原文化冲击,受中原汉语影响。明清以来出现用吴语写成的昆曲、弹词和小说,显示了吴语不朽的文化价值。现代吴方言的分布区域,包括江苏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分,崇明岛,江北沿岸靖江、启东、海门三县和南通东部,浙江省大部分地区和江西省的少数地区。现代吴语,其“古老性”突出地表现在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古浊塞音、浊塞擦音、浊擦音声母〔b〕、〔d〕、〔g〕等。吴方言有一批复合词,词素次序正好与普通话相反,如“闹热”(热闹);有一些特有词已被普通话吸收,如“尴尬”、“煞有介事”等。

湘方言

湘方言或称“湘语”、“湖南话”。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原因,湘方言不断受邻近方言的影响,“纯粹”的典型湘语已难寻找。湘语的形成晚于吴语,但湘吴自古有近亲关系。这一辽阔地域大概包括今湖北、湖南两省,我们不妨把“南楚江湘”看作上古时代的一个方言群,它是“楚语”的嫡亲或支系,和吴方言也关系密切。湘方言较为突出的语音特征是:1.古浊音系统在南片湘语中保留较完整。2.〔f-〕、〔x-〕音节的字大都混读为〔f-〕,如“飞”和“灰”都读为〔fei〕。3.一般只有〔ts-〕、〔ts-〕、〔s-〕而沒有〔t-〕、〔t-〕、〔-〕。4. 大都不分尖团,如长沙“精”、“经”都念〔tin〕。5.鼻音尾韵多〔-n〕而少〔-〕,母音鼻化普遍。6.有入声,但无塞音韵尾。

赣方言

赣方言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面积较小,使用人口较少的一个方言。今天的赣方言主要通行区──江西省,春秋时代是吴、越、楚三国的交界处,在汉代又介乎荆、扬二州之间。赣方言通行的地域主要在江西省中部和北部,湖南省东有十多个县的方言属客赣方言系统,福建省西北有几个县(市)也说赣方言、湖北省东南和安徽省西南的部分县(市),语言特点近似赣方言。赣方言较突出的共同性语音特征是:1.古全浊声母字不论平声仄声,今读为塞音、塞擦音时多数为送气的清音声母。2.古晓、匣母合口字和非组读法等同〔f〕声母,如南昌话“花”(晓母合口)读〔fa〕,“发”(非母)读〔fat〕。3.古泥、来母字今读逢细音

的韵母都能区別,逢洪音韵母多数地方相混,如南昌话细音“年”读〔in〕,但洪音“脑”、“老”却混读为〔lau〕。4.声调大都为6至7类,去声多分阴阳,入声有的分阴阳,有的不分。

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通称“客家话”、“客话”或“客语”。各地的客家人,大概都是某一个历史时期从中原地区迁徙而来。客家方言与周边的赣、闽、粤方言都有接触。客家方言分布地域较广,其中以广东东北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闽粤赣边区一带为客家最为集中的地方。客家方言语音特点:

1.古全浊声母不论平声、仄声,今多读为相应的送气清声母,如梅县“桃”(定平)、“道”(定仄)的声母都是〔t〕。

2.部分古非组“非敷奉”三声母常用字在客家方言中读为“重唇音”〔p〕、〔p〕,如梅县“斧”(非)读〔pu〕。

3.鼻音声母比较丰富,不少地方除有〔m〕、〔n〕外,还有〔〕、〔〕两个声母。

4.韵母中无撮口呼韵。

5.以〔〕为主要母音的韵母比较多,如梅县的〔i〕等韵。

6.有〔eu〕韵是客家方言语音的一个特色,如梅县“走”读〔tseu〕。

7.声调一般以6个为多。

粤方言

粤方言通称“粤语”,习惯上也叫“广东话”,本地人又叫“白话”。“粤”虽是广东的简称,“粤方言”却是指一种流行于广东、广西境内,以及港、澳等地以广州话为代表的大方言。粤语的分布地域主要在两广,包括珠江三角洲、粤中地区和粤西南地区,粤北、粤西的部分地区,广西的东南部,以及海南岛的一些工矿及林场。粤方言是与普通话差别较大的方言之一,也是国内外影响力最大的一种汉语方言。粤方言的词汇特点是:

1.单音节词比普通话多。

2.一些复音词的词素次序与普通话不同,如“挤拥”(拥挤)。

3.保存古汉语词较多,如“颈”(脖子)。

4.外来词比其他方言多,如“波”(球,英语ball)。

5.有一批特有词,如“点解”(为什么)。

闽方言

闽方言或称“闽语”,俗称“福佬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的方言。“闽”虽为福建简称,闽方言的足迹却远远超出了福建省的范围。它遍布于福建、广东、台湾、海南四省和浙江南部,以及江西、广西、江苏三省的个别地区,使用人口达五千万以上。闽方言较具普遍性的语音特点为:

1.各地声母较为一致,大都只有15个,称为“十五音”系统。

2.古全浊声母多读为不送气轻音声母,如厦门“弟”读〔ti〕。

3.属上古时代正齿音的古照二组、照三组和古精组大多混读为〔ts-〕、〔ts-〕、〔s-〕,如厦门话“姐”与“者”同读〔tsia〕。

4. 韵母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古鼻音韵尾和塞音韵尾,如厦门话“咸”读〔kiam〕。

5. 有丰富的文白异读现象,如“山”可读为〔san〕(河山,文读)、〔su〕山顶,白读)。

6.有入声,声调6至8个。

词汇方面,有一大批继承古汉语且多为单音节的〔san〕如“厝”(房子)等。

此外,有一些外来词主要借自马来语、印尼语和英语。如“雪文”(肥皂,印尼语sabon)。语法方面,不少句型语序和普通话不同,如厦门话的比较句“伊较悬我”(他比我高)。

*撮口呼:韵母是(y)或以(y)起头的韵母叫撮口呼。

全浊声母“清浊”(清音和浊音)是古人关于发音时气流性质的基本概念。凡气流中有声带颤动的叫“浊音”,没有声带颤动或声带颤动微弱的叫“清音”。再根据气流的强弱,或浊化的程度,把“清浊”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四类。“全浊声母”指中古声母中的并、奉、定、澄、从、邪、崇、船、禅、群、匣十一个声母,它们的发音特点是声带颤动较明显。

尖团:即尖音和团音。声母〔ts〕、〔ts〕、〔s〕跟〔〕、〔y〕或以〔〕、〔y〕开头的韵母相拼,叫尖音。声母〔t〕、〔t〕、〔〕跟〔i〕、〔y〕或以〔i〕、〔y〕开头的韵母相拼,叫团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