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七大方言

合集下载

中国方言(全部介绍)

中国方言(全部介绍)

中国方言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

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他们分布的区域很广。

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

但由于这些方言和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

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目前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

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七大方言简介:北方方言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

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

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⑴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⑵西北方言,分布在陕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

⑶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

⑷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客家人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其中以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为主。

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太大。

四川客家人与广东客家人相隔千山万水,彼此可以交谈。

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 3.6%。

湘方言又称湘语或湖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较小的一种方言。

湖南省有多种不同的方言,湘方言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通行地域湘方言通行于湖南省的岳阳、南县、汨罗、湘阴、沅江、益阳、桃江、安化、宁乡、长沙、望城、株洲、湘潭、湘乡,双峰、涟源、娄底、新化、冷水江、叙浦、辰溪、邵阳、邵东、新邵、隆四、洞口、武冈、新宁、城步、东安、零陵、双牌、祁阳、祁东、衡阳、衡山等地,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小半。

现代汉语考试重点

现代汉语考试重点

绪论部分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又分为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2、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分布在安徽、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和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3、吴方言分布在上海市、江苏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包括镇江)、南通的小部分地区、浙江的大部分地区。

典型的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

4、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5、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语音部分1、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

人类发出的咳嗽声、哭笑声、呻吟声?语音的性质: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种要素。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快慢即指振动次数的多少,叫做“频率”。

在一定时间内振动快,次数多,频率就高,声音也就高,反之则低。

音高,在汉语中区别意义的作用很明显。

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发音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

振幅大,声音就强;反之则弱。

语言中的重音、轻音是由于音强不同所致。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发音体振动时间持续久,声音就长,反之则短。

音长,在汉语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任何语言中,音色都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因素。

3、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音素可以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

声母≠辅音,声母都由辅音充当,但辅音不见得都是声母,也有作韵尾。

韵母≠元音,所有的元音都可以充当韵母,但韵母并不都是元音,还可以包括n和ng两个辅音。

总结:辅音的范围大于声母,元音的范围小于韵母。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上册1、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2、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地区,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变体,都具有自己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系统,我国现在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七大方言区。

3、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明确一致的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4、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

5、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

6、甲骨文:指通行于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特点有笔形是细瘦的线条,拐弯多是方笔,外形参差不齐、大小不一、异体字较多。

7、隶书:有秦隶和汉隶两种。

秦隶是产生于秦代的隶书,把小篆圆转弧形的笔画变成方折平直的笔画,基本摆脱了古文字象形的特点。

汉隶是在秦隶的基础上演变来的,是汉代通行的文字,字形规整,撇、捺、长横有波磔,很少有篆书的残存痕迹。

8、楷书:兴起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沿用至今,字形方正,笔画没有波磔,书写方便。

9、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从落笔到起笔所写的点、线叫一笔或一画。

(基本笔形有横竖撇点折)10、笔顺:笔顺是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

(p153,基本笔顺规律掌握)11、部件: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一个合体字由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

)12、形声字: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叫做形声字。

13、语素: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14、词: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15、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

(复合式,重叠式,附加式)16、联绵词:单纯词的一种,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

现代汉语上册重点知识

现代汉语上册重点知识

第一章一、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

二、现代汉语的含义:汉语是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语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汉族最早,春秋雅言、汉代通语、明代官话、辛亥革命国语、新中国普通话。

四、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五、现代汉语的特点(现代汉语属于汉藏语系)1.语音方面:(1)没有复辅音(2)元音占优势(3)音节整齐简洁(4)有声调。

2、词汇方面:(1)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2)构词广泛运用词跟复合法(3)同音语素多。

3、语法方面:(1)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

(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规则基本一致。

(3)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

(4)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六、汉语地位: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

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七、语音的性质:社会性、全民性、系统性,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A.语音的物理属性:1.音高2.音强3.音长4.音色B.语音的生理属性:1.呼吸器官2.喉头和声带(嗓子)3.咽腔、鼻腔和口腔C.语音的社会属性八、辅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

按发音的不同,普通话辅音可以分为七类:(1)双唇音b、p、m(2)唇齿音f(3)舌尖前音z、c、s(4)舌尖中音d、t、n、l(5)舌尖后音zh/ch/sh/r(6)舌面前音j、q、x(7)舌面后音g、k、h、ng九、复元音的发音:1.前响复元音:ɑi[аi],ei[ei],ɑo[au],ou[ou]共四个2.后响复元音iɑ[iA],ie[iε],uɑ[uA],uo[uo],üe[yε]五个3.中响复元音:iɑo[iau],iou[iou],uɑi[uаi],uei[uei]共有四个。

现代汉语自测题答案

现代汉语自测题答案

绪论自测题一、填空题1.广义的现代汉语是指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是指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

2.在语言的谱系分类上,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和我国境内的藏语、壮语、傣语、黎语、彝语、苗语、瑶语等、境外的泰语、缅甸语等为亲属语言。

3.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它们是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和闽方言。

4.语言一般有共同语和方言两种形式,语言规范化的对象是民族共同语。

具体地讲,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以北京语音作为普通话的标准音,以北方方言通用的词汇作为普通话的规范词汇,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中的一般用例代表的规则作为普通话的语法规范来实现现代汉语规范化。

具体地讲,现代汉语规范就是确立普通话明确、一致的标准,并促进这种标准的全面推行。

5.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选择题(单项选择)1.语言是。

选DA.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B.一种符号系统C.思维的工具D.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符号系统2.从自然属性看,语言这个系统包含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

在这些要素中,是和决定一种语言的基本面貌。

选DA.语音、词汇B.语音语法C.词汇语法D.语法结构基本词汇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方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选CA.所有B.北京C.北方D.东北4.普通话是以为语法规范。

选CA.口语B.书面语C.现代典范的白话文着作D.北京话5.普通话是以为词汇规范。

选DA.人民日报用词B.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用词C.书面语词汇D.北方方言通用词汇E.北京话通用词汇三.判断题1.“普通话的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以北京人的发音为标准。

(×)2.汉语各方言间差异最大的是语音,其次是词汇。

现代汉语期末

现代汉语期末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理解:从广义角度讲,现代汉语是指从五四时代一直到现在汉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语,其中包括各个地区所有的方言;从狭义角度讲,现代汉语是指汉族人民在相互交往中普遍使用的一种通用语言,那就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二、七大方言区汉语的方言目前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它们的分布情况大致如下:1、北方方言区2、吴方言区3、湘方言区4、赣方言区5、客家方言区6、闽方言区7、粤方言三、现代汉语的主要特点1、语音上的主要特点(1)音节结构中辅音不连拼,元音占优势现代汉语一个音节中最多只有两个辅音,而且这两个辅音是不会连拼的。

现代汉语音节可以没有辅音,但决不能没有元音。

音节可以由一个元音构成,也可以由两个或三个元音构成,而且它们还是连拼的。

(2)音节结构中声调不可缺少现代汉语的每一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声调是音节高低升降的变化。

它跟声母、韵母一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3)汉语音节具有一种音乐美汉语音节中元音占优势,使乐音特别多;辅音和元音互相间隔,使音节分明,节奏性强;声调的变化,使语言显得抑扬顿挫。

这些特点决定了汉语音节声音悦耳,音调柔和,节奏明朗,韵律协调,具有一种音乐美。

2、词汇上的主要特点(1)双音节词占大多数汉语发展到今天,有着极其丰富的词汇,除了一部分单音节词以外,大部分是复音节词,复音节词中又多数是双音节词。

在现今使用频率最高的9000个词语中,复音节词有6600个,占73.3%;复音节词中双音节词有6285个,占95.2%。

(2)构词方式灵活多样现代汉语里的词汇十分丰富,这跟它灵活多样的构词方式是分不开的。

它可以运用词根加词根、词根加词缀、词根重叠以及轻声、儿化等方式构成无限多的新词。

由词根加词根构成的复合词不但数量多,形式也多样。

(3)汉语词汇有丰富的源泉现代汉语词汇的源泉是十分丰富的。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现代汉语(20XX年复习重点)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二、现代汉语:1、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2、汉语方言(基础)。

3、域外汉语(国外的汉语)。

三、汉语七大方言:1、北方方言(北京话为代表)。

2、吴方言(苏州话为代表)。

3、湘方言(长沙话为代表)。

4、赣方言(长沙话为代表)。

5客家方言(梅县话为方言)。

6、粤方言(广州话为代表)。

7、闽方言(1、闽东方言:福州话为代表。

2、闽北方言。

3、闽南方言:厦门话为代表。

4、闽中方言。

5、莆仙方言)四、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一)语音的物理属性。

(二)语音的生理属性。

(三)语音的社会属性。

语音的四要素:音高、音长、音强、音色。

造成不同音色的主要条件有三种:(简答题)第17页第一,发音体不同。

第二,发音方法不同。

第三,发音时共鸣器形态不同。

五、为什么说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10-12分论述题,5分简答题)1、语言和意义的结合是由社会决定的,约定俗称的。

2、语音的选择是社会决定的。

(汉语用zh\ch\sh\英zcs)3、语音的组合模式和组合规则也是由社会决定的。

4、语音系统的形成也是由社会决定的。

六、辅音是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

(b\m\f\d\k\zh\s)到某个部位的阻碍;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a\o\e\i\u)辅音和元音的发音区别:1、受阻: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的时候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的时候不受阻碍。

2、紧张度: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3、气流强弱: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发元音时,气流较弱。

4、响亮度: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七、(一)辅音的发音部位七类:1、双唇音(b\p\m).2唇齿音(f)3、舌尖前音(z\c\s)4、舌尖中音(d\t\n\l)5舌尖后音(zh\ch\sh\r)6舌面前音(j\q\x).7、舌面后音(g\k\ng\h)PS:为便于记忆用根据儿时背书的顺序,做微调。

七大方言

七大方言

7大方言的历史渊源和过程从大处说,现代汉语可分为7大方言:首先是北方方言(广义的官话),流通在我国中原、东北、西北和西南的广大地区。

第二是吴方言,即江浙话,分布在江苏省的江南地区和浙江省大部。

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主要代表。

第三是赣方言,即江西话,分布在江西省和福建省西北部和湖南省的东部以及湖北省的东南部。

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主要代表。

第四是湘方言,即湖南话,分布在湖南省大部。

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主要代表(旧时以双峰话为代表)。

第五是客家方言,又叫客家话、客话。

客家话分布比较分散,比较集中的地方是广东省东北部、福建省西北部、江西省与湖北、广东、福建接壤的地区,以及四川、广西和台湾等地。

东南亚各国的华人中有很多说客家话的。

客家话以梅州话为主要代表。

第六是粤方言,又叫粤语、广东话、广府话、白话,分布在广东省大部、广西自治区的东南部,以及港澳地区和北美华人社区。

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主要代表。

第七是闽方言,即闽语,分布很广,包括福建省大部、广东省东部的潮汕地区和西部的雷州半岛、海南省、台湾省大部、浙江省南部,闽方言在东南亚华人社区流行很广。

闽方言内部分歧很大,大概来说,闽南片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片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片以建瓯话为代表,闽中片以永安话为代表,莆田仙游片以莆田话为代表。

这七大方言中,以北方话分布最广,其分布地域大约占全国面积的70%;使用的人口也最多,也占汉语人口的70%左右,其余六大方言的使用人口总和大约只占汉语人口的30%。

除北方方言以外的六大方言都是南方方言。

北方方言内部差异较小,主要差异是语音,语音的主要差异是每个声调的调值不同。

调值是各地方言相貌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也是区分北方方言各地差异的主要标志之一。

我在下面这个表里列出北方话区9个城市方言的调值,它们都有“阴阳上去”四声、也都没有“入声”,你可以比较一下它们的不同。

如果你用各地不同的调值分别说“山明水秀、千奇百怪、非常好看、观察仔细”等词语,你就能感受到各地方言的特殊味道。

2011年1月现代汉语考试

2011年1月现代汉语考试

模拟题一一、填空题(共10分)1.现代汉语方言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和粤方言。

2.“雨水”的语音形式中包含了个音素。

3.从发音角度来看,“多”和“拖”声母的区别在于。

4.根据六书理论,“相”这个字的造字法是。

5.根据《简化字总表》(1986),“鬥”简化为。

6.“好莱坞的电影很好看”这句话中包含个语素。

7.从词的内部构造来看,“烟花”属于式合成词,“眼花”属于式合成词。

8.从翻译方式来看,“绷带”属于外来词。

9.“中级水平”中的“中级”,其词性是。

二、改错题(共20分)10.改正下列音节的拼写错误,并按照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加以说明。

(每题1分)(1)修siū(2)莫 muò11.根据《汉语拼音方案》,改正下列拼写错误。

(每题1分,共4分)(1)温饱 uýnbǎo(2)水气 shuþiqì(3)白杨báiiáng(4)留言 lióuián 1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每题1分,共6分)(1)精艺求精(2)风声鹤立(3)斑门弄斧(4)沉鱼落燕(5)杯水车新(6)唉兵必胜13.改正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每题2分,共4分)(1)他约不肯回来,你不用等了。

(2)跟小明比,小红益发聪明。

14.改正下面句子中的语法错误并说明理由。

(每题2分,共4分)(1)我上个月旅行了一下上海,觉得那里真的很不错(2)小王昨天在西单商场买了绿色的一件羽绒服。

三、分析题(共10分)(一)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子的结构层次,并标明每层的结构关系。

15.他昨天晚上把课文抄写了三遍。

16、康熙是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

(二)分析下列多重复句。

用“│”、“‖”、“|||”等分别表示第一、二、三重,在切分线下面标明关系。

(在原句划分即可)17.生活是一张网,哪里都觉得有约束和限制,同时哪里都觉得有漏洞和机会,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戴着镣铐跳舞,而非奢望绝对的自由。

现代汉语方言七大区

现代汉语方言七大区

关于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比较通行的观点是“七区说”,也就是把汉语方言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七个大区。

北方方言北方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这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

“官话”名称的产生,也说明北方话体现了汉语发展的趋势,它作为基础方言的地位已经得以确立。

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

在汉语各种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0%以上,可分为四个次方言: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或上江官话;江淮官话或下江官话。

北方方言的语音系统相对比较简单,共同特点包括:1.古全浊声母清化,例如“富”和“父”的读音都没有分别。

2.平声分阴阳,全浊上声归去声。

绝大部分地区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调类分派情况相当一致。

3.辅音韵尾少,没有〔-p〕、〔-t〕、〔-k〕和〔-m〕。

吴语吴语历史十分久远,可溯源到三千年前先周时代太伯、仲雍的南迁。

自东晋开始,吴语不断受到中原文化冲击,受中原汉语影响。

明清以来出现用吴语写成的昆曲、弹词和小说,显示了吴语不朽的文化价值。

现代吴方言的分布区域,包括江苏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分,崇明岛,江北沿岸靖江、启东、海门三县和南通东部,浙江省大部分地区和江西省的少数地区。

现代吴语,其“古老性”突出地表现在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古浊塞音、浊塞擦音、浊擦音声母〔b〕、〔d〕、〔g〕等。

吴方言有一批复合词,词素次序正好与普通话相反,如“闹热”(热闹);有一些特有词已被普通话吸收,如“尴尬”、“煞有介事”等。

湘方言湘方言或称“湘语”、“湖南话”。

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原因,湘方言不断受邻近方言的影响,“纯粹”的典型湘语已难寻找。

湘语的形成晚于吴语,但湘吴自古有近亲关系。

这一辽阔地域大概包括今湖北、湖南两省,我们不妨把“南楚江湘”看作上古时代的一个方言群,它是“楚语”的嫡亲或支系,和吴方言也关系密切。

湘方言较为突出的语音特征是:1.古浊音系统在南片湘语中保留较完整。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学习指导书》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第七至九章)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学习指导书》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第七至九章)

第七章语言的演变与分化一、名词解释社会方言:是同一语言内部由于社会因素不同而造成的各种变异,有多少种社会因素造成了语言在某些方面的不同,就能区分出多少种社会方言。

地域方言:是某一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变体,常简称为方言。

亲属语言:是指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

谱系分类:根据语言是否来自同一语言的分化及分化的辈分等级而对语言做出的分类。

二、填空1.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2.汉语的七大方言是指:北方方言(官话)、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3.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它有强烈的排他性。

4.语言谱系结构的层次一般有语系、语族、语支、语言。

5.从语言谱系来看,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法语属于印欧语系拉丁语族;阿拉伯语属于闪—含语系。

三、简答题1.举例说明为什么社会、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

语言是人类交际最重要的工具。

人的因素和社会因素构成了语言演变最基本的动力。

语音变化。

例如,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如,一些高频词语在使用中常常磨损,造成语音的弱化,常见的虚词在语流中通常都是以混元音ə为韵母。

在社会交际中,英语中的good bye 在不影响交际的情况下缩短了,只说bye。

又如词汇变化,偏好不同,说法也不同。

一些年轻人不说“很多”,而说“N 多”还有语法变化,正因为是约定俗成的,也就可以改变。

比如,现在很多人把“请发短信给我”说成“请短信我”,虽然语法改变,但意义没有改变。

运用中的活语言是人类组成社会的条件之一,是社会成员之间最重要的联系纽带。

同一个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落后到先进的发展,必然会带来语言的发展;社会的分化、接触或统一必然会造成语言相应的变化;人与人交流时的创新要求、省力要求也必然会使得语言变化和调整。

2.举例说明语言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

语言是符号系统,它内部的各种要素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相互间呈现一种平衡的状态。

中国方言分布图

中国方言分布图
代表方言特点
• 北京话:声母少,韵母多,声调平仄分明 • 上海话:声母多,韵母丰富,声调曲折复杂 • 南昌话:声母适中,韵母较简单,声调较为独特
各地方言的词汇和语法特点
词汇差异
• 方言特有词汇:各地方言中有许多独有的词汇 • 古语词:各地方言中保留了许多古汉语词汇 • 借贷词:各地方言之间相互借用词汇
城乡分布特点
• 城市方言:城市地区的方言较为统一,受普通话影响较大 • 农村方言:农村地区的方言较为多样化,受地域文化影响较大
方言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地形地貌影响
• 山地地貌:山地地区的方言较为独特,受地形阻隔影响 较大 • 平原地貌:平原地区的方言较为统一,受地域文化影响 较大
气候环境影响
• 温带气候:温带地区的方言较为保守,受古汉语影响较 大 • 热带气候:热带地区的方言较为开放,受外来文化影响 较大
方言变迁特点
• 方言融合:不同方言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 方言分化:同一方言在不同地区的分化
方言演变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社会历史背景
• 历代政治变迁:政治中心的变迁影响方言的发展 •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影响方言的发展 • 文化交流:地域文化交流的影响
方言演变趋势
• 方言统一:普通话的推广导致方言的逐渐统一 • 方言多样化:地域文化的差异导致方言的多样化
方言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的作用
文化交流
• 方言是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 方言中的民间故事、传说、歌谣等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文化传播
• 方言具有独特的魅力,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 利用方言进行文化传播,扩大文化影响力
CREATE TOGETHER
DOCS
谢谢观看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全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全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全部现代汉语(黄廖本)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甚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方言:全民语言即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或地域分支,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是为全民范围内某一地区的人民服务的,并不是与普通话并立的独立形式。

2.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及其代表方言:北方方言(北京话)、吴方言(苏州话/上海话)、湘方言(长沙话)、赣方言(南昌话)、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闽方言(福州话/厦门话)、粤方言(广州话)。

汉语规范化:根据汉语发展的规律来确定和推广语音、语法、词汇各方面的标准,以便更进一步的发挥汉语的社会交际作用,促使其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语言的社会属性:作为社会交际作用的语言其语音总是附载着一定的语音内容—词义,表示特定的社会概念,而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示什么样的语音内容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成俗的,即词语所表示的意义是由社会赋予的,这就是语言的社会属性。

第二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1.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是一种社会现象。

记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人类说话是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交际只能得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才能表达出来。

)乐音: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噪音:不是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2.语音的物理属性,即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发音体颤动的幅度叫做“振幅”,振幅越大,声音就强,反之则弱。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普通话问答题

普通话问答题

(1)汉语的几大方言都是什么?汉语有七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

(2)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点在哪些领域?推广普通话的重点在学校和社会有关部门。

当普通话成为学校教学语言、成为机关工作语言、成为宣传语言、成为社会交际语言时,便是基本普及了普通话。

国家推行规范汉字的重点是:学校教育教学用字,机关公务用字,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媒体用字,公共场所的标牌、宣传标语、广告等用字。

(3)哪些岗位人员应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教师、公务员、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

(4)目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有哪些?危害是什么?目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有如下四种表现:写错别字、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使用已被淘汰的异体字、监用繁体字。

这些现象的存在,给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育的普及、文化的繁荣造成很大的损失和障碍。

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时代后,计算机对汉字识别,要求汉字必须规范。

(5)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稳住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6)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意义?语言文字是社会生活中须臾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规范化程度是衡量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对于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经济、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增进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7) 什么是规范汉字?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8) 《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对教师普通话等级标准的规定是什么?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应不低于二级乙等,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乙等。

(9)关于普通话我国宪法是怎样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汉语方言概要

汉语方言概要

汉语方言概要中国七大方言概述中国七大方言1.北方话(简称:北语)2.广东话(简称:粤语)3.江浙话(简称:吴语):4.福建话(简称:闽语):5.湖南话(简称:湘语):6.江西话(简称:赣语):7.客家话(简称:客语):北方方言中国七大方言又称北方话,以北京话为代表,通行语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分县市。

北方方言分为四个次方言区:(1)华北方言,通行于京津两市及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及河南六省。

其中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话。

[5] (2)西北方言,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一部分、青海一部分及新疆等六省一区。

(3)西南方言,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及湖北大部分。

湖南、广西北部边沿地区。

(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中下游,包括安徽、江苏、江西部分沿江地区吴方言中国七大方言吴方言又称江浙话或江南话。

过去以苏州话为代表,现今随着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使上海话使用的人口不断的增多,通晓上海话也逐渐多。

因此现今吴方言的代表乃是上海话。

[20]通行地域主要是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南通小部分,上海及浙江大部分地区,可分为五个片:(1)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太湖片,通行地域:上海市、常州地区、杭州地区和宁波地区。

(2)以临海话为代表的台州片。

(3)以温州话为代表的东瓯片。

(4)以金华话为代表婺州片。

(5)以丽水话为代表的丽衢片。

湘方言中国七大方言湘方言又称湖南话或湖湘话。

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

湘方言从内部语音差异上看,又有新湘语和老湘语的分别。

[8]老湘语广泛流行于湖南中部宁乡、衡阳等地,新湘语流行于长沙、株州等大中城市中。

[1]赣方言中国七大方言赣方言又称江西话、赣语或溪语。

以南昌话为代表,通行于江西省大部分地区以及福建西部、湖南省部分县市。

因历史上多次北方汉人南迁多从江西为中转,家之地理上与江淮官话、湘方言、棚民话区接壤,就使江西省边缘地区深受其他方言影响,也导致赣方言自身特点被淡化。

现汉简答论述题

现汉简答论述题

现汉简答论述题
1.现代汉语在语法方面有哪些特点?
答: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星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2)语法结构具有一致性
(3)词具有多功能性
(4)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
(5)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
2.现代汉语词汇有哪些特点?
答:(1)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3)双音节词占优势
(4)同音语素多
3.现代汉语有哪几大方言?
答:一般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分别是: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
闽方言,粤方言。

4.现代汉语在语音方面有哪些特点?
答: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1)没有复辅音(2)元音占优势(3)有声调(4)音节简洁明了。

七大方言语音的特点

七大方言语音的特点

02
粤语语音特点
声母特点
声母数量
粤语有20个声母,包括双唇音、唇齿 音、舌尖中音等。
声母发音
粤语的声母发音比较复杂,有些声母 的发音位置和普通话不同,例如“波” 的声母在粤语中发为双唇音“ɓ”,而 在普通话中发为唇齿音“pf”。
韵母特点
韵母数量
粤语有9个韵母,包括单元音和复合元音。
韵母发音
粤语的韵母发音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异,例如“歌”在粤语中发为“ɔ”,而在普通话中发为“e”。
活多变。
07
闽方言语音特点
声母特点
声母数量较多
闽方言中的声母数量较多,有些音在其他 方言中可能不存在,如“婢”、“匐”。
存在双唇鼻音
闽方言中存在双唇鼻音,如“闽”、 “吻”,这在其他方言中较为少见。
声母发音部位特殊
闽方言中有些声母的发音部位较为特殊, 如“杯”的声母发为双唇爆破音,“符”
的声母发为软腭爆破音。
七大方言语音特点
目录
• 吴语语音特点 • 粤语语音特点 • 客家语语音特点 • 官话语音特点 • 湘语语音特点 • 赣语语音特点 • 闽方言语音特点
01
吴语语音特点
声母特点
浊音声母较多
吴语保留了古汉语中的 浊音声母,如“并”、 “定”等字。
存在舌根音声母
如“胡”、“古”等字 的声母为舌根清擦音[h], 不同于普通话的唇齿清 擦音[f]。
声调特点
声调数量
粤语有6个声调,包括平、上、去、入各分阴阳。
声调发音
粤语的声调发音抑扬顿挫,不同声调有明显的音高变化,例如“诗”和“时”虽然韵母相同,但由于声调不同, 发音也不同。
03
客家语语音特点
声母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
1、北方方言包括四个次方言: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下江官话)。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南京、镇江等地属江淮方言。
2、闽方言内部分歧较大,有人主张可以分为五个片: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方言,以建瓯话为代表;闽中方言,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方言,以莆田话为代表。
粤方言(广东话)
广州话
五千万
5%
广东广西两省。
赣方言(江西话)
南昌话
两千万
2.4%
江西省(东北沿江地带和南部除外),湖北省南部一带。
客家方言
广东梅县话
四千万
4%
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湖南、四川两省也有少数地区说客家方言。
闽方言
注2
四千多万
4.2%
福建省、广东的东部潮州、汕头一带,海南和台湾省的大部分地区。
方言
代表话
使用人口
所占比例
分布
北方方言注1
北京话
七亿
70%以上
长江以北汉族居住地区,长江以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沿江地带,湖北(除东南一带)、四川、云南、贵州、湖南西北一带。
吴方言
在内),浙江省大部分。
湘方言(湖南话)
长沙话
五千万
5%
湖南省大部分地区。
3、华侨华裔中有很多是说闽方言和粤方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