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大方言
八大方言的地方分布
北方方言,也称官话方言,就是广义的北方话。
通行地区非常广大:长江以北各省全部汉族地区;长江下游镇江以上、九江以下沿江地带;湖北省除东南角以外的全部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和湖南省西北角地区;云南、四川、贵州三省的汉族地区。
使用人口64000万以上。
吴语,又称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
在中国分布于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福建,使用人口约八千万。
湘语,又称湘方言或湖南话,属汉藏语系汉语,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湖南省相当部分地区、临近湖南的重庆市和广西部分地区;以长沙话和双峰话为代表。
赣语又称江右语或江西话,是汉藏语系汉语语族的一门声调语言,主要通行于江西、湖南东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的西部等地区,客家话:主要集中在粤东、闽西、赣南交界的赣闽粤客家地区,并被广泛使用于中国南方、台湾、马来西亚及一些华人社区。
闽南语:如厦门话。
除了台湾省以外,广东省的潮汕、雷州半岛、海南岛,江苏,浙江的温州,台州等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的许多侨胞也使用闽南方言
闽北语:建瓯话为代表的闽北方言,分布于建瓯、建阳、崇安、浦城、松溪、政和六县,
粤语:中国广东、广西及香港、澳门和东南亚,以及北美、英国和澳大利亚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
汉语方言的分类与特点
汉语方言的分类与特点汉语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是一种有着丰富多样方言的语言。
方言是指汉语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
汉语方言的分类非常复杂,主要根据区域划分,其中的方言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不同层级。
下面本文将对汉语方言的分类和特点进行探讨。
一、汉语方言的分类根据区域划分,可以将汉语方言分为八大方言区,包括:华北方言、西南方言、西北方言、华东方言、华南方言、海南方言、台湾方言和东北方言。
每个方言区又包含着众多的方言种类。
例如,华北方言包括官话、京片子、冀鲁官话等;西南方言包括川话、贵州话、滇话等;西北方言包括陕西话、甘肃话等。
在每个方言区内部,又存在着很多的小方言区。
以华北方言为例,可以进一步分为北京话、天津话、山西话、河北话等。
这些小方言区的划分通常是根据语音、词汇及语法等方面的差异来界定的。
二、汉语方言的特点汉语方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语音特点:汉语方言的语音有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声母和韵母的发音上。
以官话为例,一般不发浊音,有清音之分;而广东话则较为口语化,发音时更加轻松自然。
2. 词汇特点:不同方言区的词汇有所差异,有些词汇在一个方言中很常见,而在另一个方言中却很少使用。
例如,“吃饭”在官话中是“吃饭”,而在广东话中是“食饭”。
3. 语法特点:汉语方言的语法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官话中的“了”表示动作的完成,而四川话中的“了”表示动作的进行。
4. 语气特点:方言区的语气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
在河南话中,重音和语气词的使用相对较多,而广东话中则更加注重音调的运用。
5. 基础教育应用:汉语方言在基础教育中被广泛应用。
例如,官话作为中国的标准语言,在全国的学校教育中得到普遍使用,但在方言区内,学生通常使用方言进行日常交流。
总结:汉语方言的分类和特点非常复杂,不同的方言区存在着明显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
方言的存在丰富了汉语的多样性,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语的十三种方言
汉语的十三种方言汉语是中国最常用的语言之一,它分为许多方言。
随着地方的不同,中国各地的方言也多种多样。
据统计,中国共有十三种方言,包括普通话、粤语、闽南语、客家话、湘语、赣语、吴语、徽语、贵州话、四川话、官话、滇语和京语。
普通话是中国最广泛使用的方言,也是官方语言,约有10亿人使用。
它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而且在中国各个区域都有不同的变体。
普通话是最基本、最统一的汉语口音,它是由北方方言为主体,经过多年的整理,形成了一种标准化的国语系统。
粤语也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汉语方言,它主要流行于华南地区,包括广东、香港、澳门和广西。
粤语有很多方言变体,如广州话、香港话、潮州话等等。
粤语的语音、语调和语法都非常复杂,但它也是中国最具魅力和艺术性的语言之一。
闽南语是福建省南部地区使用的方言,主要分布在泉州、漳州和厦门等地。
它有很多变体,但普遍保持着一致的基本音节和语法结构。
闽南语还有丰富的创作性质,可以用于歌曲、戏剧和电影等方面。
客家话是广东、福建、广西和江西等地区使用的方言,主要分布在湘江、岭南和闽南三大文化区域。
客家话还包括几种不同的变体,可以归纳为五大类,它们有广泛的使用范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湘语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和湖北省,它也是多种方言和变体的综合体。
与其他方言不同的是,湘语有一种清晰的音调和丰富的表达方式。
湘语还有很多诗歌和民歌,它们可以反映当地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赣语是江西省的官方语言,主要分布在南昌、赣州和宜春等地。
赣语是一种动态、流畅的方言,它有许多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变化形式,使得交流更加丰富多彩。
吴语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它是一种娓娓道来,短句较多,韵律优美的方言。
吴语还有许多大量的方言变体,每个地区的吴语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特色。
徽语主要分布在中国安徽省的南部和西部,它是一种精细复杂的方言,享有江南古典文化中的盛名。
徽语的音调和声调变化非常丰富,徽语文化也是中国特色文化之一。
贵州话是贵州省特有的方言,主要分布在贵阳、遵义和安顺等地。
四川话的内部差异
四川话的内部差异一、中国方言八大民系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为方言的不同,按照科学的方法分类,在汉族方言中分为八大方言民系。
计有北方话(官话)、吴话(江浙话)、湘语、赣语、闽北语、闽南语、广州语(粤语、白话)和客家话。
北方话方言即官话方言民系人口众多,从北方到西南的广大范围都有,为第一大汉语方言民系。
按照北方官话方言系统,其中划有西南官话。
其范围是指今天的四川话,还有云南、贵州、湖北(东南角除外)、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部、河南西南部这广大地区的汉语方言,均属于官话方言的西南官话。
四川话就是北方官话方言南官话区的四川官话了。
二、四川官话内部差异的成因如前章所述,四川官话——四川话是清朝前期,以湖广地区(特别是湖北)为主的大批移民入川,以湖北话为基础,经过一个与原居民语言互相融合的过程而形成的,以成都话为标准。
但又由于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历史状况等原因,形成了四川话内部的差异,即“县县有土音”的状况。
(1)地理条件。
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的村镇语言保持有“古风”。
周边邻近外省,与外省语言互有影响。
如川东接近湖北,语言受湖北的影响大,更像湖北话,成为川东话。
(2)历史状况。
由于明代移民,特别是清前期移民来源的不同,虽然长期融合讲四川官话——四川话,但仍保留有原籍的某些语音和词汇,有的发音重浊。
(3)年龄差异。
在四川话的汪洋大海中,由于年龄不同,也有差异,即被称之为新派、老派的差异。
大体五、六十岁的与四十岁以下的人所说的四川话有差异,后者在一些语言和词汇上有变化。
三、四川话内部差异八县诸例1.温江话清前期移民来自两湖、广东、福建、广西等省,以湖南落业者最多,所以形成了以湘语为基本口音并融汇其他语音的温江方言。
发音重浊。
如把“六”说成“落”,把“腊”说成“肋”,把“那不是”,说成“耳办”。
赶场天卖腊肉,顾客问腊肉多少钱一斤?答:肋(腊)肉落(六)元落(六)爷(一)斤。
温江仅距成都数十里,却与四川官话的标准话——成都话差异较大。
我国有七大方言区是指
我国有七大方言区是指
七大方言区:北方语言、客家话、闽南语、粤语、吴语、湘语、赣语。
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其标准,大陆70%多人通用,通行于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分县市。
2、客家话:又称客话、客家语、客语等,是汉藏语系汉语族内的一种声调语言
3、闽南语:泉州话和漳州话为闽南标准语。
所有口音的闽南语均由泉州话和漳州话衍生而成。
4、粤语:广州话为标准语,又称粤方言,俗称广东话,当地人称白话。
5、吴语:苏州话为标准语,今多以上海话为其代表。
吴语又称吴方言,江浙话或江南话。
4、闽语:泉州话和漳州话为闽南标准语。
所有口音的闽南语均由泉州话和漳州话衍生而成。
6、湘语:长沙话为标准语,湘语又称湘方言,湖南话或湖湘话。
7、赣语:中国汉语七大方言之一,为汉族江右民系使用的主要语言。
汉语方言分类
汉语方言分类中国国内语言学家根据汉语分支的不同特点,把汉语划分为七大方言。
分别为官话方言、赣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
一、汉语官话方言主要分布通行语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以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北大部、广西北部、湖南西部和北部、江西沿江地区、安徽北部和江苏北部等地。
官话人口占全国的70%以上。
官话方言内部的一致程度比较高,相互通话没有多大困难。
官话方言内部按其语言特点一般可以分为 4个支系,即4个方言片(或称 4个次方言):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
北京话为标准语。
华北官话分布在北方东部,通行于北京、天津、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山东、河南等8省市,以北京话为代表。
西北官话分布在北方西部,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等七省区,以西安话为代表。
西南官话分布在南方西部,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大部份、湖南、广西北部等6省区,以成都话为代表。
江淮官话,俗称下江官话,分布在南方东部,通行于长江中下游安徽、江苏、江西部份沿江地区,以扬州话为代表。
二、非官话方言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包括赣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等6种方言。
非官话方言区面积小,可是方言差别大,彼此一般不能通话,甚至在同一个方言区内部交谈都有困难。
赣方言:江西大部,湖南东部,福建西北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以南昌话为标准语。
吴方言:江苏南部,浙江大部。
以苏州话为标准语。
湘方言:湖南大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以长沙话为标准语。
粤方言:广东大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以广州话为标准语。
闽方言:福建,台湾,广东的潮州、揭阳、汕头,海南,以厦门话为标准语。
客家方言:广东省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台湾,以梅州话为标准语。
中国七大方言概述
实用信息:中国到底有多少种方言中国七大方言概述1.北方话(简称:北语)2.广东话(简称:粤语)3.江浙话(简称:吴语):4.福建话(简称:闽语):5.湖南话(简称:湘语):6.江西话(简称:赣语):7.客家话(简称:客语):1、北方方言又称北方话,以北京话为代表,通行语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份县市。
北方方言分为四个次方言区:(1)华北方言,通行于京津两市几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几河南六省。
其中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话。
(2)西北方言,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一部分、青海一部分及新疆等六省一区。
(3)西南方言,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及湖北大部份。
湖南、广西北部边沿地区。
(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中下游,包括安徽、江苏、江西部份沿江地区。
2、吴方言吴方言又称江浙话或江南话。
过去以苏州话为代表,现今随着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使上海话使用的人口不断的增多,通晓上海话也逐渐多。
因此现今吴方言的代表乃是上海话。
通行地域主要是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南通小部份,上海及浙江大部份地区,可分为五个片:(1)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太湖片,通行地域:上海市、常州地区、杭州地区和宁波地区。
(2)以临海话为代表的台州片。
(3)以温州话为代表的东欧片。
(4)以金华话为代表婺州片。
(5)以丽水话为代表的丽衢片。
3、湘方言:湘方言又称湖南话或湖湘话。
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份地区。
湘方言从内部语音差异上看,又有新湘语和老湘语的分别。
老湘语广泛流行于湖南中部宁乡、衡阳等地,新湘语流行于长沙、株州等大中城市中。
4、赣方言赣方言又称江西话、赣语或溪语。
以南昌话为代表,通行于江西省大部份地区以及福建西部、湖南省部份县市。
因历史上多次北方汉人南迁多从江西为中转,家之地理上与江淮官话、湘方言、棚民话区接壤,就使江西省边缘地区深受其他方言影响,也导致赣方言自身特点被淡化。
中国方言地区分布
│
└海南話、瓊文話 (Hainanese) 〔中國海南省〕
│
│
┌粵海──────┬廣東話、廣州話 (Cantonese) 〔中國
│
│
│
廣東省廣州市〕
│
│
└東莞話〔中國廣東省東莞市〕
│
├四邑話─────┬臺山話 (Toishanese)
│
│
└雅瑤話、拉珈話〔中國廣東省鶴山〕
├────────粵語 (Yue)──┼高-雷 ──────陽江話〔中國廣東省陽江市〕
2009-09-20 16:07 | 回复 图太小了。。。
发表评论:
姓 名: 网址或邮箱: 内 容:
插入表情
注册 | 登录
(选填)
▼ 闪光字
/java2oracle/blog/item/c137ffc2a761b31f0ff47743.html
2010/3/19
│
│
│
├湖南官話
│
└北語─────┤
├岑江話
│
(Mandarin) ├西南漢語────┼桂柳話
│
│
├黔北話
│
│
├黔南話
│
│
├灌赤話
│
│
├昆貴話
│
│
└滇西話
│
│
┌合肥話〔中國安徽省〕
│
│
├揚州話〔中國江蘇省〕
│
├江淮語─────┼南通話〔中國江蘇省〕
│
│
├九江話〔中國江西省〕
│
│
└南平話〔中國福建省南平市〕
│
│
┌梧州話〔中國廣西省梧州市〕
│
├桂南粵語────┼南寧話〔中國廣西省南寧市〕
中国七大方言 ppt课件
分布
闽方言具体通行有福建省、广东省、海南岛、雷州 半岛、等地区。
使用人数
福建、广东沿海平原、台湾和海南四省以及浙江省
南部和江西、广西、江苏三省等地区使用,人口约
8000万。
9
中国七大方言
闽方言又称福建话或福佬话。过去以福州话为代 表,今由于闽方言的闽南居民的人口日益增长,使用 闽南方言的人口也由此增多。故此现今的闽方言中一 般是以闽南方言的厦门话为代表。闽方言内部可分为 5个片。
中国七大方言
中国七大方言
1
中国七大方言
七大方言概述
1.北方话(简称:北语)
2.湖南话(简称:湘语)
3.江西话(简称:赣语)
4.江浙话(简称:吴语)
5.福建话(简称:闽语)
6.客家话(简称:客语)
7.广东话(简称:粤语)
2
中国七大方言
中国七大方言的分布
3
1.北方方言
中国七大方言
又称北方话,以北京话为代表,通行语中国北方 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份 县市。北方方言分为四个次方言区:
及湖北大部份。湖南、广西北部边沿地区。
(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中
4
下游,包括安徽、江苏、江西部份沿江地区。
中国七大方言
2.湘方言
又称湘语或湖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较小 的一种方言。湖南省有多种不同的方言,湘方言是其 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分布 湘方言通行于湖南省大部和广西北部。
(1)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片 -
(2)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片,在闽方言中的闽 南片又被分为几个小片:①、泉漳片以福建厦门话为 准。②、潮汕片以广东汕头话为准。③、雷州片以海 康话为准。④、琼文片以海南海口话为准。
中国的地方方言有哪些?
中国的地方方言有哪些?一、北方方言1. 官话官话是指汉字的标准读音,也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主要包括普通话和华北官话。
- 普通话是中国的标准语言,是广泛使用的一种方言,也是国家的官方语言。
它主要以北京话为基础,北方方言为主体,并融合了南方方言的部分特点。
- 华北官话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如河北、山西等地,它和普通话有着相似的特点,但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2. 东北方言东北方言是指中国东北地区的方言,主要包括辽宁话、吉林话和黑龙江话等。
- 辽宁话以沈阳话为代表,语音和音韵上与普通话有较大区别,带有独特的东北特色。
- 吉林话以长春话为代表,与普通话相比,吉林话的语音和音调有所不同。
二、南方方言1. 粤语粤语是中国广东地区使用的一种方言,因为广东是中国的经济强省之一,所以粤语也广泛传播。
- 粤语音韵丰富,有六个声调,而普通话只有四个声调。
2. 闽南语闽南语是中国福建地区和台湾地区使用的一种方言,主要以福州话和台湾话为代表。
- 闽南语和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是一种独特的方言。
三、西南方言1. 四川话四川话是中国四川地区使用的一种方言,因为四川人口众多,所以四川话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方言。
- 四川话的语音独特,发音比较重,有自己的语法规则。
2. 贵州话贵州话是中国贵州地区使用的一种方言,贵州话发音独特,词汇丰富,有着自己的语法规则。
四、西北方言1. 陕西话陕西话是中国陕西地区使用的一种方言,它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是一种独特而有趣的方言。
2. 宁夏话宁夏话是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使用的一种方言,因为宁夏主要由回族人口构成,所以宁夏话带有强烈的回族文化特色。
综上所述,中国的地方方言繁多,这些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反映了中国各个地区的语言文化多样性。
方言的存在丰富了中国的语言体系,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交流和了解不同地区的人文风情方面,学习和探索中国的地方方言将会带来更深入的体验。
我国八大方言,哪一种方言最接近古代汉语?
我国八大方言,哪一种方言最接近古代汉语?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大家使用的地方语言也是多种多样。
如果以地域划分,汉语方言大致可以分为官话方言、晋语、湘语、赣语、吴语、闽语、粤语、客语等八大方言。
综合来看,八大方言中北方方言是古汉语在北方地区发展衍变而来;而其余方言则是北方汉人在不断的南迁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现存的任何一种汉语方言,都是古人说的话一代代传下来的。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方言的形成或多或少受古汉语的影响,至今我们在一些方言中也能找到古汉语的影子。
既然都受古汉语的影响,现在的哪种方言最接近古汉语呢?或者说,哪种方言最像古代的“普通话”呢?关于这个问题,一直众说纷纭,未有定论。
但大多数人都倾向于粤语,甚至认为粤语才是古代的“普通话”。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看几个例子:粤语里常用的几个词汇,如“渠” (他、她)、“企”(站)、“食”(吃)、“银子”(钱币)、“行”(走)、“颈”(脖子)、“无”(没有)、“卒之、畀”(最后)、“几多”(多少)、“几时”(何时)、“姑勿论”(且不说)、“于是乎”(于是)等等,晦涩而儒雅,一看就是古人的风格。
同时,粤语常常使用“嗟”、“噫”等感叹词,而这些词在古汉语中使用也相当频繁。
当然,词汇的一致并不能充分说明问题。
在发音方面,粤语较完美地保留古汉语特征。
如粤语继承了古汉语中的三个塞尾[-k][-p][-t],并成系统地保留声母的分化。
又如,粤语系的九声六调由中古时代的四声演化而来。
就此而言,粤语确实是跟中古汉语(唐到宋)比较接近的一种方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粤语起源于古代岭南地区的“南越国”,并在秦汉时期出现雏形,魏晋南北朝时期加速成长。
有人认为,粤语形成于晋代。
当时,西晋时发生“八王之乱”,继而出现“五胡乱华”的局面,中原士大夫纷纷“衣冠南渡”。
在此背景下,北方汉语不断对古粤语造成冲击,而后两者混合,拉近了两者的差别。
所谓“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中国方言大全
台湾的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桃园以南各乡镇和中坜、新竹、竹东、苗栗一带乡镇以及屏东县一部分乡镇、高雄县的美浓镇。
客家方言在海外的分布可分为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五个地区。其中亚洲讲客家方言的共有350万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印度、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家。非洲的客属华侨华人共有万人,分布在毛里求斯、留尼旺、南非等12个国家。在美洲约有46万人讲客家方言,分布在秘鲁、美国等21个国家和地区。欧洲、大洋洲的客属华侨华人有16万和万人。
桂南片,分布在广西的粤语地区,以南宁话为代表。
此外还有一种为平语方言,分布于广西一带,其特点为是北方方言对南方方言地区侵蚀的产物。
1中国方言2汉语方言的形成3七大方言简介
中国方言
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
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他们分布的区域很广。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但由于这些方言和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目前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
湘 方 言又称湘语或湖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较小的一种方言。湖南省有多种不同的方言,湘方言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通行地域湘方言通行于湖南省的岳阳、南县、汨罗、湘阴、沅江、益阳、桃江、安化、宁乡、长沙、望城、株洲、湘潭、湘乡,双峰、涟源、娄底、新化、冷水江、叙浦、辰溪、邵阳、邵东、新邵、隆四、洞口、武冈、新宁、城步、东安、零陵、双牌、祁阳、祁东、衡阳、衡山等地,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小半。此外,广西北部全州、灌阳、资源、兴安等4县也通行湘方言。使用人口估计在2500万以上。
中国各地语言特色介绍
中国各地语言特色介绍
中国的各地有着丰富多样的语言特色。
以下是一些被广泛使用的方言和语言:
广东话:广东作为中国南方的一个重要省份,广东话可谓是华语方言中最为威名远扬的一个方言了。
广东话音调清晰,变化丰富,而且比较接近普通话。
广东话的特色是推重音,即一个词中常常有一个核心音节音量加大。
北京话:北京话是中国北方的某些地区的方言,是中国普通话的基础,广泛使用于北京及周边地区。
北京话音调平坦,发音浑厚,言简意赅。
北京话的最大特点是发儿音,这种发音方式是独特的北京方言特有的。
四川话:四川话是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的一种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
四川话的特色是发音慷慨激昂、变化复杂。
四川话中的声调要比其他方言更为漂亮,而且词语中的鼻音和喉音很特别,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海话:上海话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方言,广泛使用于上海及周边地区。
上海话的特色是发音中正、节奏明快,而且发音连贯。
另外,上海话还有著名的声母sh和zh,这种发音方式也是独特的上海方言特有的。
湖南话:湖南话是中国中部的湖南省的方言,发音干净清爽,效果生动。
湖南话的特点是发音清晰、音调稳定,而且和普通话的语调更为相似。
以上是中国各地的方言和语言特色的介绍,每种语言都具有独特的魅力,欢迎大家感受不同的语言文化。
中国八大方言语系
• 2.北京人教河南人唱歌:“太阳啊,我伟大的 母亲,你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 还没唱完,河南人就说北京人:“你累不 累啊, 看我们是怎么唱的。” 河南人接下来 唱到:“日头啊!俺滴娘,你见天从东边日溜 上去,从西边突路下来……”
• 一上海人来北京出差,在饭店吃饭的时候 ,他想点一瓶椰汁,就叫服务员过来说: 小姐,给我来瓶“压奶”(上海话椰奶的意 思)。结果服务员小姐无辜的说:对不起 先生,我们这的鸭子不产奶!
中国八大方言语系
一、北方方言
习惯上称为“官话”。有东北官话、西北官 话、晋话、西南官话等。以北京话为代表, 包括长江以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 带,四川、云南 、贵州和湖北、湖南两省的 西北部,广西北部一带,使用人口占汉族总 人数的70 %以上。
二、吴方言
吴方言被誉为“吴侬细语”,以上海话为代 表(一说以苏州话为代表)。包括江苏省长 江以南、镇江以东部份(镇江不在内)浙江 省 大部份。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8.4%左 右。
三、湘方言
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份地区, 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 右。
四、赣方言
以南昌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东部 沿江地带和南部除外)和湖北省东南一带, 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2.4%左右。
五、客家方言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东 部、南部和北部,广西东南部,福建省西部, 江西省南部,及湖南、四川的少数地区,使 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4%左 右。
• 2.广东话:不只有自己独特的发音, 还有自己的文字
• 3.闽南话: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最复 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支方言
• 4.苏州话:音调很好听,但是意思难 懂
• 5.上海话:和杭州话及宁波话有些相 似
中国七大语系
中国汉语七大方言的标准语1.北方话(简称:北语):北京话为标准语(影响力强)2.广东话(简称:粤语):广州话为标准语(影响力强)3.江浙话(简称:吴语):苏州话为标准语,今多以上海话为其代表。
4.福建话(简称:闽语):厦门话为标准语,但影响力不强5.湖南话(简称:湘语):长沙话为标准语,影响力不强6.江西话(简称:赣语):南昌话为标准语7.客家话(简称:客语):梅县话为标准语,影响力比较强在广东省的梅州、河源客语区。
其他地方或省份的客语区其影响力不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方言大致可分为八种:1.北方方言。
以北京话为代表,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
北方方言分布地域最广,包括长江以北汉族居住的地区,长江以南镇江至九江的沿江地带,以及湖北(东南一带除外)、四川、贵州、云南大部分和广西、湖南的西北部。
使用的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70%以上。
2.吴方言。
以上海话为代表,分布地区在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镇江不在内)和浙江省大部分。
因此也称江南活或江浙活。
使用人口约中汉族总人口的8.4%。
3.湘方言。
也称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
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
使用人世间口约占汉族总人口数的5%。
4.赣方言。
又叫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
分布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东北沿江地带和南部除外)。
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数的2.4%。
5.客家方言。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其中以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广西东部为主。
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数的4%。
6.闽北方言。
以福州话为代表。
分布在福建省北部和台湾省的一小部分。
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数的1.2%。
华侨及华裔也有说闽北方言的。
7.闽南方言。
以夏门话为代表。
分布在福建南部,台湾大部分和广东东部潮汕地区以及海南岛的一部分。
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数的3%。
汉语中的八大方言
汉语中的八大方言
汉语是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也是中国的官方语言。
在中国,汉语还有许多方言。
这些方言由于历史、地理和文化的原因而形成,使得不同地区的人使用不同的汉语方言来进行交流。
以下是中国汉语中的八大方言:
1. 官话:也称为普通话或国语,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也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2. 北方方言:包括京津冀方言、山西方言、河南方言、东北方言等。
这些方言在发音和词汇上都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在语法上比较接近。
3. 江淮方言:包括安徽方言、江苏方言、浙江方言等。
这些方言在语音和语法上有很多共同点,但词汇方面各有特色。
4. 湘语方言:湖南、湖北、广西等地方言,被誉为最美的方言。
5. 川话: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方言,被称为“川腔”。
6. 粤语:广东、香港、澳门等地方言,是汉语中最有影响力的方言之一。
7. 闽南语:福建、台湾等地方言,被称为“闽南腔”,也是海外华人的主要语言之一。
8. 客家语: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湖南等地方,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的语言。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八大方言,看看你说的是哪种鸟语最近对各地的方言产生了兴趣,到网上搜索了一下才发现原来大家说的普通话居然还不是正宗的国语,郁闷。
现在说的国语其实是以前胡人说的语言,古时候的人说的是现在的广东话。
黄瓜把搜索出来的结果整理了一下,给大家交流交流。
一、普通话汉语自古以来有方言同时也有共同语。
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时候孔夫子时代管共同语叫雅言。
雅言以洛阳雅言为标准。
孔夫子有三千多徒弟来自当时的各地,古代也有方言,各地的学生都讲自己的方言,孔夫子讲课的时候怎么能够让来自各地的学生都听得明白呢?因为当时有共同语叫雅言,所以孔夫子在讲学的时候用雅言,这样交际没有什么障碍。
在汉代,共同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管共同语叫做通语。
各地讲不同方言的人可以用通语进行交际,这是古代的情况。
晋代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以後,中原雅音南移,作为中国官方语言的官话逐渐分为南北两支。
北方以洛阳雅言为标准音,南方以建康雅言为标准音。
洛阳雅言属于中原话,建康雅言属于吴语。
主流上以南方的建康雅言为正统。
隋朝统一中国定都长安,编著《切韵》,音系为金陵雅音为主,参考洛阳雅音的综合系统,因以南朝为正统政权。
隋朝末期,扬州成为中国经济最繁荣的地区,因此,扬州吴音也曾成为南方雅言的代表,但是,没有得到官方语言的地位。
降及唐宋,即使在北方,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差别显著增大了。
富丽堂皇的唐诗中,已经采纳了一些当时的口语。
唐朝开始,江南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因此江南的苏州吴音也成为南方雅言的一种通行语。
由于政治中心在长安,长安话属于中原话。
因此,长安雅言也是北方雅言的标准音。
到了宋代,汉文更出现了口语化的倾向。
著名的大思想家朱熹的弟子所编的《朱子语类》,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朱熹使用宋代口语讲授和谈话的原貌。
这证明即使像他那样文化修养很高的士人,尽管还是用古文写作,但平日的言谈,甚至讲授儒家经典,也已经不可能像六七百年前的北方庶民那样,“其辞多古语”,但他作为“读书人”,说的还是洛阳话。
及至南宋,首都建在临安,因此,临安雅言也成为标准音的一种。
临安雅言属于吴语,但是临安雅言中有很多中原话的痕迹,直至今天的杭州话也有中原话的痕迹。
元代时,首都在大都,因此,大都话也是一种通行语。
由于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人,不熟悉汉族文化,汉语的通行语继承了宋代的南方雅言。
明代的时候,南京由于战争等动乱,南京话从吴语(南方雅言)转变为江淮官话。
明代以南京话为正统,南京话也是南方官话的代表。
后来迁都北京,北京话也有一定通行度。
明代北京话是在元大都旧北平话的基础上,和移居北京的南京移民的南京话融合后形成,到清代又受到满语的影响。
江南的吴音开始以苏州白话为主要代表。
吴音继承了南方雅言的地位,并且以当地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中国通行的语言之一。
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说:“善操海内上下进退之权,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之而雅,俗者,则随而俗之。
”,吴音最流行的时候,上至士大夫,下至歌妓以说苏白为荣。
和官方“普通话”京白相对而言,苏州白话在当时社会地位相当于民间的“普通话”。
当时越剧、昆曲、评弹都以苏白为标准音,甚至一开始的京剧都曾使用过苏白。
清代一开始,仍然以南京官话为正统。
雍正年间(1728年)清设正音馆,确立北京官话为官方地位。
到了19世纪末也就是清朝末年,中国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受到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特别受到日本的影响。
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后大力推广日本语的共同语,日本人把日本语的民族共同语叫做国语。
国语这个词本来是中国古代一本书的名字,日本人把国语当做民族共同语的名称。
19世纪末中国的文化生活发生很大变化,国语这个名词得到传播。
由于太平天国的战争,江南经济开始衰落,吴音开始失去了标准音的地位。
这样,北京白话开始成为唯一的标准音。
民国初期,北京官话被定为国语。
辛亥革命之后,为了发展中国的经济、文化,在中国也开始推广国语。
国语这个词在民国时期得到当时政府的承认,成为民族共同语的一个正式称呼。
1920年国语推行不到两年就爆发一场当时名之为“京国之争”(指京音和国音)的大辩论。
问题的起因就在于国语标准音。
因为在推行国语的热潮中,经常发生京音教员和国音教员互相争吵的事。
他们的国语听起来很不一样,很多字的读音也不统一,教的人觉得难教,学的人觉得很难学。
于是有人(南京高师张士一)发表文章,主张“注音字母连带国音都要根本改造”,应“先由教育部公布合于学理的标准语定义,以至少受到中等教育的北京本地人的话为国语的标准”。
这个主张得到许多人的支持,特别在南方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纷纷开会响应,甚至通过决议:“不承认国音,主张以京音为标准音”,“请教育部广征各方面的意见,定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后来,1913年“读音统一会”拟定的“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老国音就被修改为“纯以北京话为标准”的新国音了。
1932年根据新国音编纂的《国音常用字汇》由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在《字汇》的序言中又对国音以北京音为标准的含义做了进一步的说明,即“”所谓以现代的确北平音标准音者,系指…现代的北平音系‟而言,“并非必字字尊其土音”。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张奚若在大会主题报告中说明:汉民族共同语从古至今有好几种说法,有雅言、通语、官话、民国时期的国语。
名称不同,内容基本是一样的。
1949年新中国建立,中国走上完全新的阶段,为了发展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我们也要推广民族共同语,克服方言分歧造成的隔阂。
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要推广民族共同语,历史上曾经有好几个不同的名称,我们叫什么呢?我们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一律平等,而民国时期的国语实际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而不是其他少数民族的共同语。
为了突出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为了突出我们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所以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决定不采取国语这个叫法。
如果叫国语的话,担心会被误解为把汉语凌驾于国内其他民族之上。
经过研究最后决定叫普通话。
二、客家话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即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又称客方言,客话,客家话,属于汉语七大言之一。
从分布上看,主要在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台湾,四川等7个省,海外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
具体说,国内主要分布:福建——闽西地区的长汀县,宁化,连城,上杭等8个县;广东梅州,惠州,蕉岭等16县市;江西南部宁都,瑞金,兴国等14县市。
客家话的活化石是江西抚州话此外,非纯客县,如福建南靖,平和,绍安,龙岩;广东潮州,海丰,韶关,东莞;江西铜鼓,广昌,永丰等不少县市的许多地区也讲客家话。
此外,台湾海南四川湖南等不同程度地分布着客家话。
依据内部的差异,客家话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以长汀话为****的闽西客家话,以梅县话为****的粤东客家话,以赣县蟠龙话为****的赣南客家话。
进一步,可以分为如下八片:汀州片(又称闽客片),粤台片,粤中片, 惠州片,粤北片,宁龙片,于桂片,铜鼓片。
客家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的一个分支,它以广东的梅县话为代表。
梅县,这个名字为后起,据温仲和《嘉应州志》载,梅县在南朝齐时,开始称程乡县,是时有南齐时人程旻[ m n]居嘉应州义化乡,后人思其德,名其乡日程乡,名其县为程乡县。
到了后晋,程乡县原隶属广州义安改隶属为南汉国时,始改恭州为梅州。
宋时几经改置,至明清时又复称程乡县,隶属广东潮州府。
至于称“嘉应直隶州省程乡县”之名,那是清朝雍正年间的事情,到嘉庆时,嘉应州升为府。
直至民国,隶属广东省,废嘉应州改称梅州,后改为梅县。
今梅州市含七县一区,即梅县、兴宁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和梅江区,均操纯客方言。
梅县话是客家话的代表。
梅县的命名,起自民国。
据《梅县市文物志》所载旧制沿革,梅县应当包括旧称三十六堡,即今现属梅城及城郊区、长沙、水车、石坑、畲江、扶大、南口、荷泗、瑶上、大坪、石扇、西阳、白宫、丙村、雁洋、城东、松口(松东、松南)、白渡、隆文、桃尧、松源等区。
这些区与区之间的语言,其大系当然属梅县音系,可是微有差别。
以梅县话为代表的客家方言究竟怎样形成的?当代语言大师王力先生说:“…客家‟是…客‟或…外人‟的意思,因此,客家就是外来的人。
”据一九一二年梅县焕文阁出版《梅县乡土历史读本》载。
“客民本中原汉族,皆河南光山、固始之民。
”唐末因战乱“移徙于汀赣之间”后转到广东,到了宋末,梅县一带旧是过客族,“遭元兵屠戮殆尽”,待元乱已定,复由洒赣之间“转徙于梅”。
清诗人黄遵宪《梅州诗传序》云:“此客人者,来自河、洛,由闽入粤,传世三十,历年七百,而守其语言不少变”,“守其语言”属什么语言?清语言大师章太炎先生《客方言·序》中说:“广东称客籍者,以嘉应诸县为宗”“大氏(抵)本之河南,其声音亦与岭北相似。
”林海岩《客说》“客音为先民之逸韵”可见梅县客家为汉民,客话渊源,自然属于中原先祖口语无疑,所以客家话保存了大量上古和中古语音。
黄遵宪说:“余闻之陈兰甫先生谓客人语言,证之周德清《中原音韵》无不合”(见《梅州诗传·序》)。
由于社会动乱,中原汉人大批南迁,在经过长期流徙以后,这批被称为“客人”的中原汉人最后定居于梅县地区,其所操的语言慢慢对发展成为一种方言——客家话,客家话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定型下来,形成一种有别于汉民族共同语的独立的、纯洁的、活泼的和丰富的客家方言。
梅县客家话的形成,保存了大量古音,可以说它的形成应该在有中华汉民语言对已开始,至于发展和定型下来的客话,那又经过了多少漫长岁月?试从梅县地区客家人的搬迁史看,现有较早的族谱“嘉应州黄姓家谱载”:自豫南迁,二千二百年前已到江夏。
”这说明梅县黄姓客家先祖居地在今河南省,约在东汉建安年间迁往在今湖北地方;又兴宁县“廖氏族谱”载:“五世诚希公,原籍汝南,因五湖之忧,太元九年复迁江南。
”这是说廖氏客人从河南汝南县,因五胡之忧,在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约在公元944年)再一次迁徙到江南之地居住。
两姓族谱均未说到南下广东,什么时候?很难确切,至于客家人南迁的约略时间,应该是“及到晋朝(纪元后419)他们又不于于豫皖,于是徙于江西、福建多山区域。
唐初,复经变乱,他们又被迫南移……在宋代(960—1278)他们当了兵,1279年与蒙古人(办按:即元军)战于澳门之西,与宋之末主同死难者数万人。
大约在此时,他们也迁徙至广东沿海各地,但直至明朝(1368)才算住定了(见王力)《汉语音韵学》“参考资料”引)”,后又从汕头沿东而上至嘉应州(今梅县地区——梅州市)。
客人由北至南的大迁徙,客居几个省区,原属中原先祖语言,所操客家口音,经沿途汉方言口语的影响,吸取了外来方音,到了广东梅县山区以后,口音逐渐定型下来,这就形成了今天的梅县客家话。
三、闽南话闽南话又称河洛话或台语,闽南话使用人数大约6000万左右,闽南话主要分布于福建南部的厦门、泉州、漳州、三明大田、尤溪和西部的龙岩、漳平等市县,以及台湾大部分地区,使用人口近30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