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用的方言
四川方言搞笑段子
四川方言搞笑段子篇一:四川方言搞笑段子示例如下:1. “我昨天去麻将馆,和一位老妹儿对赌,结果我输了100块,她直接给我一句‘小伙子,你太嫩了!’”拓展:这句话使用了四川方言中的“嫩”(nào)这个词,意思是“年轻、不成熟”。
在方言中,这个词语常常用来表示某人缺乏经验、不够成熟。
在这个段子中,这个老妹儿直接批评了男主角太嫩,暗示他太年轻,做事不够稳重。
2. “我去买水,结果店员告诉我,‘你要买什么水啊?我们只有瓶装水和桶装水!’”拓展:这句话使用了四川方言中的“买水”(chǎi shuǐ)这个词,意思是“购买饮料”。
在这个段子中,男主角去买水,店员告诉他只有瓶装水和桶装水,男主角不知道要买什么水,店员回答说:“你要买什么水啊?我们只有瓶装水和桶装水!”这个段子通过使用“买水”这个方言词,展现了男主角在方言环境中的无知和困惑。
3. “我昨天去看电影,结果电影院关门了,我去了旁边这家,结果他居然放的是录音!”拓展:这句话使用了四川方言中的“看电影”(jǐn yuàn yuè)这个词,意思是“观看电影”。
在这个段子中,男主角去看电影,结果电影院关门了,他去了旁边这家电影院,发现电影院放的是录音。
这个段子通过使用“看电影”这个方言词,展现了男主角在方言环境中的无知和失落。
四川方言搞笑段子通过使用四川方言词汇和语法,展现了方言的独特魅力和幽默感。
同时,这些段子也反映了方言环境中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态度。
篇二:四川方言搞笑段子示例如下:1. “你娃儿个批,看把老子热死了!”(你这个家伙,把老子热死了!)这是一句典型的四川方言笑话,用夸张的语气表达了某个人的不满。
2. “粑粑耳朵”(方言:耳朵眼),是指耳朵。
这个笑话的意思是,某个人的耳朵看起来好像被挖掉了,实际上是在指他的耳环。
3. “囍”(发音:哦),是四川方言中表示“好看”或“漂亮”的意思。
某个人对你说“你个囍货”,意思就是“你真是个漂亮的女孩”。
七大汉语方言
七大汉语方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它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也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华人所使用。
汉语其中包括了众多的方言,每一种方言都有着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特点。
在这众多的方言中,有七大汉语方言是最具代表性的,它们分别是普通话、粤语、闽南语、客家话、上海话、吴语和湘语。
这些方言分布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对人们的生活、文化和交流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这七大汉语方言的起源与发展进行探讨。
普通话普通话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它基于北京官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发音。
普通话的基础可以追溯到清朝的古典北京话,当时的北京话已经成为文官和功臣之间日常交往的标准语言。
在清朝以后,北京话成为了民间的通用语言,并在现代汉语标准化的过程中被普遍采用。
在1920年代至19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通话,建立了国语推广会等组织,用以推广普通话。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普通话成为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
在1980年代,国家实施了普通话推广计划,普通话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
粤语粤语是中国南部广东省、香港、澳门等地区的方言,它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粤语支的一种。
据考证,粤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西南部地区,随着历史的演变,粤语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特有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特点。
粤语在广东省和香港地区非常普遍,而且在海外的华人社区也有着广泛的使用。
粤语有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它是广东省和香港地区的语言之一,与普通话不同,粤语在这些地区有着重要的地位。
同时,粤语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较多的方言之一。
闽南语闽南语是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福州、厦门、泉州等地区的方言,它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的一种。
闽南语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海南岛及其周边地区,它集中在福建南部和广东东部的一带,并且广泛分布在东南亚的海外华人社区。
闽南语有着与普通话截然不同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特点,是福建省和东南亚地区的重要方言之一。
客家话客家话是中国南部地区客家人所使用的方言,它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官话支的一种。
有趣的关中方言
有趣的关中方言方言,顾名思义,就是流行一方的语言,关中的方言很有特点。
(图1)一)源远流长有很多方言是古代流传下来的。
这些语言在古代是雅言,即社会流行的官语,就像今天流行的普通话。
这些雅语有的可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商、周时期,而大多数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
比如:“失鬼”一词,就来自古代的“饰诡”。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就解释为“诡,变也”。
关中人用“失鬼倒棒槌”来形容一些人搞歪门邪道。
二)民族串语就是借用少数民族的语言。
据考证,关中人把父亲叫“大”,就是从羌族转借过来的。
再如:“嘎搭马希”就是维吾尔族语。
“喀里马查”、“瓷马咯登”就是蒙古语。
“托尔木”就是阿拉伯语。
三)约定俗成百年以来,随着外商和传教士的进入,“洋”字就出现在中国人的词汇里了。
在关中地区尤其是这样,凡是舶来品或者用机器制造的物品,都被贯以洋字。
如:面粉叫洋面面火柴叫洋火蜡烛叫洋蜡肥皂叫洋碱煤油叫洋油鸦片叫洋烟机织布叫洋布水果糖叫洋糖土豆叫洋芋番茄叫洋柿子时髦叫洋来搞笑叫洋相就这样,“洋”字被关中人无形中纳入了自己的语言体系。
四)吸收宗教词语如:“阿弥陀佛”就是佛教语言,“寿比南山”就是道家语言,“上帝保佑”就是基督教语言。
五)读音转异同样的字,由于地域的不同,读音往往也就有了差异。
如:“说”,普通话读Shuo,在东府地区读“雪”,Xue,在西府地区读“设”,She。
又如:“水”,普通话读Shui,在东府地区读“匪”,Fei,在西府地区读“付”,Fu。
再如:普通话的“北京”,关中话念“北京”。
普通话的“上海”,关中话念“上海”。
六)用字有趣最典型的,就是关中方言在形容词上的使用是非常有趣的。
在形容人方面:1.有用十二属相来形容和比喻的如:贼的跟老鼠一样犟的跟牛一样凶的跟老虎一样跑的跟兔子一样大的跟龙一样毒的跟蛇一样欢的跟马驹一样绵的跟羊一样精的跟猴一样好斗的跟鸡一样笨的跟猪一样“轻狂”的跟狗一样2.有用数字来形容和比喻的如:“二”,对懒汉无赖常用:“二流子、二混子、二癞子”等。
上海方言日常用语
上海方言日常用语上海方言,作为吴语的一种重要分支,拥有着独特的韵味和丰富的表达方式。
在上海的街头巷尾,人们常常用这些方言交流,传递着情感,分享着生活的点滴。
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上海方言日常用语。
“侬好”,这大概是最常见、最基础的打招呼用语了,意思就是“你好”。
当你遇到熟人或者新朋友,一句“侬好”就能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
“再会”,则是说“再见”的意思。
无论是在分别的时候,还是约好了下次再见,都可以用这两个字。
“谢谢侬”,用于表达感谢,相当于“谢谢你”。
这是一句非常有礼貌的话,上海人在得到别人的帮助或者收到礼物时,常常会这样说。
“勿客气”,是对“谢谢侬”的回应,表示“不客气”。
这体现了上海人的热情和友善。
“侬晓得伐”,意思是“你知道吗”,在交流中用于询问对方是否了解某个事情或者信息。
“吾勿晓得”,就是“我不知道”。
当被问到不了解的问题时,就可以这样回答。
“侬哪能啦”,可以理解为“你怎么了”,是关心对方状况的一种表达。
“么撒事体”,表示“没什么事情”,通常用于回应别人对自己状况的询问。
“今朝”,指的是“今天”,比如“今朝天气老好额”,就是说今天天气很好。
“明朝”,自然就是“明天”的意思啦。
“昨日”,即“昨天”。
“伊拉”,意思是“他们”。
比如“伊拉老开心额”,就是说他们很开心。
“阿拉”,则是“我们”。
“阿拉一道去白相”,就是我们一起去玩。
“白相”这个词,含义很丰富,可以是玩耍、娱乐、消遣。
“吃生活”可不是指吃饭,而是要挨打、挨揍的意思。
“笃定”,表示放心、有把握。
比如“侬放心,这件事体笃定搞定”。
“海威”,形容人很有气派、很风光。
“坍台”,表示丢脸、出丑。
“扎台型”,则是指争面子、出风头。
“拎勿清”,意思是头脑不清楚、搞不明白状况。
“老卵”,有时用来形容人很厉害、很强,但在某些场合使用可能不太文明,要注意语境。
“结棍”,也是表示厉害、强的意思。
“噱头”,有花招、花样的含义。
“刮三”,形容比较尴尬、难为情的情况。
昆明方言怼人语录
昆明方言怼人语录
昆明方言是云南省昆明市及周边地区所使用的土语言言。
在昆明市及周边地区,许多老年人依然使用方言交流,而方言中也有一些经典的怼人语录,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个常用的昆明方言怼人语录。
1. 你傻缺啊!
这句话翻译成普通话就是“你真傻啊!”或者“你真笨啊!”意思是说对方很蠢。
2. 阿咧!你还不如一头猪哩!
这句话意思是说对方很愚蠢,连一头猪都不如。
3. 唉哟喂!你是看电视看傻了吧?
这句话意思是说对方很无知,像是被电视洗脑了一样。
4. 你这个呆逼!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方很愚蠢、没有头脑。
以上几个怼人语录仅代表昆明方言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怼人语录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使用。
但是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带有攻击性的语言,保持礼貌和尊重,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湖北荆州方言常用语300句
一、荆州方言之称谓常用语篇1、家家:外婆。
女性亲属称谓男性化,如阿姨称幺爷、幺爹。
2、丁丁:蜻蜓。
3、啄米官:一种昆虫,跟蝗虫差不多。
4、灶鸡子:蟑螂,油葫芦。
5、渠肠:蚯蚓。
6、渣货:破烂、垃圾。
7、袱子:毛巾,洗脸袱子指洗脸的毛巾。
8、侧巴子:一般指女性很爱漂亮,很妖媚。
9、幔褂子:外套。
10、皮秋:马蹄。
11、暴暴:傻瓜。
12、檐老鼠子:蝙蝠。
13、壁老鼠:壁虎。
14、吊子:小水桶。
15、倒拐子:肘。
16、肐膝包:膝盖。
17、喉咙管子:咽喉。
18、油子:混混。
19、克马:青蛙。
20、克马林子:蝌蚪。
21、把把:大粪、屎。
22、拐包:用中指蜷起突出的关节顶人。
科你一拐包的咧,是中指和食指半曲伸出,对着人家,同辈开玩笑时用。
23、涎相:一个人长的不好。
24、蛋珠子:玻璃球,儿时游戏流行的弹珠。
25、乔子:情人。
26、爷们:我。
27、老梗子:一般小女生对大龄男人的称呼。
28、扛把子:头头,指领头的人。
29、撒尿宝:经常尿床的人。
30、贱爬佬:形容喜欢对别人进行骚扰的人。
31、乖吖儿:乖孩子。
32、孩子:鞋子,撒孩是指拖鞋,翁孩是指棉鞋。
33、石咯啷子:卵石。
34、套孩(深桶子):雨鞋。
35、老人嘎:老人家。
36、砣子:拳头。
37、渣货:垃圾。
38、麻木:营运摩托车。
39、鸭巴子:小鸭。
40、老巴子:老年妇女。
41、颈伉:脖子。
42、鸡痱子:鸡皮疙瘩。
43、鼻添:鼻涕。
44、马眼子:蚂蚁。
45、指嘎壳子:指甲。
46、杂果:动物内脏。
47、倒茧皮:手指上起的皮。
48、洗把:地拖。
49、锅块:一种面粉做的饼子,其他地方也叫锅盔。
50、拜子:瘸子。
51、瞎巴子:盲人。
52、条粗:扫帚。
53、弯管子:外地人。
54、钢筋锅:铝锅。
55、秋衣:内衣。
56、被窝统子:被罩。
57、饭蚊子:苍蝇。
58、风皮子:头皮屑。
59、旮旯里:角落。
60、码子:自己人。
61、外码:外地人。
凌勾子:屋檐上垂下的冰柱子。
二、荆州方言之生活常用语篇62、日白:撒谎,你在日白吧的意思是你在说谎话。
湖北黄冈方言常用语300句
一、口语:1 么地射:做什么,通常用在疑问句中,后跟问号。
同意的词还有“们儿滴”。
2 要得:可以,同意,表示肯定。
同意的词还有“那奏格儿地”3哎得:表示惊诧,出乎意料,视语气轻重而定。
同意的词还有“唉儿得”4苕不气给:表示这人智商不高。
同意的词还有“苕里二筒”,“日杏子”,“给里给巴”,“审头审脑”,情节严重的表示为“裸打洋西”,“洋裸日洽”。
5黑湖:很多,形容词。
同意思的还有“黑裸湖”。
6日白:是指说谎话。
同意的词还有“插白溜谎”。
7冒招到:对不起的意思,通常表示诚挚的歉意。
8个外叶儿:表示很可爱的意思,通常最后加上语气词“啵”表示赞美。
9黑到一弹:吓一跳,这句话充分显示了浠水话的形象、生动,人都弹起来了。
10. 耿哈搞斜了:太嚣张了。
听到这话的时候你该有所收敛,浠水人不好惹。
同意的还有“你莫果者”,“你莫果舍”,“你耿哈7绿了”。
11匠井:很固执。
12二里二四滴:表示很突然,没有防备。
二、表示名称:青蛙:克莫。
螃蟹:海子。
蝉:山炸子,同意思的还有“格内儿”。
癞蛤蟆:烂基包,同意的还有“赖个包”。
鞋:孩。
拖鞋:萨子。
小孩:细伢,细裸。
外婆:嘎婆,家家。
新娘:花答姐儿,新答姐儿。
聊天:答几儿,夸天儿。
认真:昼经。
石头:石拖、石藤。
闪电:撤合。
圆圈:枯儿厨房:灶火。
饺子:包面。
辣椒:大角。
高粱:留休,留确。
家里:屋地。
坑:荡子。
垃圾:赖色;赖斯;啊子;也表示肮脏的意思。
脑袋:头壳。
嘴巴:几波。
牙齿:财门,财么。
啊齿儿。
手肘:到斯管儿。
腋下:雪安脚。
膝盖:脚色得儿,脚色头儿,脚色内儿。
大腿:胯子,大胯。
爱说大话的人:牛比客,牛比桶子。
胖子:壮咚了,肉藤儿。
瘦子:钢壳子帮。
角落:革内儿,革娄儿。
里面:豆里,豆滴。
外向:叼个儿,叼客儿(多形容女孩子),舍卡子。
内向:阴斯儿,阴秋子。
三、表示动作:笑:涩。
笑的可爱就用“涩起来甜抿了”表示。
哭:昂。
或者喊叫,表示喊叫的时候还有“热(rue)”。
打架:杠活儿。
东北话方言句子搞笑
东北话方言句子搞笑
1. 咋背景呢这位老哥?——问别人来头的东北话
2. 锅里炖着狗,旁边站着卡尺——形容人丑的东北话
3. 咱不是有钱人,一年四季就吃葱姜蒜——形容过得节俭的东北话
4. 老铁,要不咱去辽宁,听说东北虎是夜色最美的花?——用东北话表白
5. 没事自己挖的墙角,愁死我的呢——形容心情不爽的东北话
6. 心好累,脑子好麻,嘴里放屁也顺口溜——形容累的东北话
7. 假如你能当山,我能当鹰,要是你不行,那咱们就都当鸡吧——用东北话调侃对方
8. 买个氧气罐用一年,生活就跟高原刺激——形容生活单调无味的东北话
9. 眉毛写得浓,心里才不管你是金子石头——形容人品不好的东北话
10. 盘它,这里还有红烧狗肉呢。
——用东北话赞美好吃的东西
11. 再努力八年,我也不一定能做到看不起你——用东北话表达轻蔑
12. 跟你抢山货,我就跟狗抢粮食一样——用东北话形容跟比自己高人
一等的人竞争
13. 咋,不服气了,有种跟我大眼瞪小眼啊——用东北话挑衅对方
14. 大兄弟,别吵了,快来嗑瓜子——用东北话化解冲突
15. 在东北,穿厚点正常,带厚卫衣就特么的装————————用东
北话打脸时髦人
16. 悲观的人啊,就像坐在东北班车最后一排的乘客,看全车人的背影,看无边的黑夜,以及无邪的司机。
————形容一种悲观情绪。
东北方言大全通用版
东北方言大全通用版东北是一个地域广阔、文化多样的地方,其独特的方言体系让人听之欢愉。
在东北地区的各个城市和乡村,人们常常用东北方言进行日常交流。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一些东北方言的特点和常用词汇,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东北方言。
一、东北方言的特点东北方言,作为汉语的一个分支,有着许多独特的特点。
首先,东北方言以清晰而豪放的语音为特点。
相对于南方方言的柔和音调,东北方言的音调更为直接、高亢。
其次,东北方言注重口语表达,常常使用大量省略和简化的词汇,以达到简洁直接的交流效果。
再次,东北方言中融入了丰富的俚语和俗语,丰富了表达方式的种类。
二、东北方言的常用词汇1. 咋样 - 意为“怎样”,常用于问候和打招呼。
例句:咋样,最近过得怎么样?2. 撒娇 - 意为“撒娇”,表示某人任性、撒娇或撒野。
例句:她撒娇的时候,就像个小孩子。
3. 颠儿倒儿 - 意为“倒”,表示事物的位置或方向发生改变。
例句:你把杯子颠儿倒儿放了。
4. 糟蹋 - 意为“浪费”或“虐待”,常用于形容某人对物品的不爱惜。
例句:他糟蹋了这么好的机会。
5. 浑身抖 - 意为“发抖”或“颤抖”,形容人或物体因寒冷或紧张而产生颤抖的动作。
例句:他站在寒风中浑身抖。
6. 骗子 - 意为“骗子”或“欺骗他人的人”。
例句:小心那个人,他是个骗子。
7. 热古斯提 - 意为“热闹”或“热烈”的意思。
例句:今天的聚会真是热古斯提。
8. 梨都 - 意为“大连”的别称,常用于指代大连市。
例句:梨都的夜景真美。
9. 赶风 - 意为“外出旅行”,常用于描述人们出门旅游的情景。
例句:一家人赶风去旅行了。
10. 爷们儿 - 意为“男子汉”或用来形容一个豪气的人。
例句:他是个真正的爷们儿。
三、东北方言的使用场景东北方言在日常交流中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东北地区本地人的生活中。
无论是在家庭聚会、朋友聚会还是工作场合,东北方言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除了在口语对话中常见的使用外,东北方言也经常被运用在相声、歌曲和小品等艺术形式中,为人们带来欢乐和娱乐。
河南方言用词
河南方言用词
1、饺子不叫饺子,叫扁食。
2、叔不叫叔,叫达。
3、蹲不叫蹲,叫估装。
4、厕所不叫厕所,叫拆所儿。
5、上衣不叫上衣,叫布衫儿
6、短袖不叫短袖,叫坎儿。
7、马甲不叫马甲,叫坎甲儿。
8、煽一巴掌叫“呼一巴掌”
9、背……脊娘
10、太阳……日头
11、昨天……叶儿个
12、放东西,叫搁到那儿
13、膝盖,叫布老盖儿
14、辣椒,叫秦椒
15、鹰,叫老雕
16、板凳叫蹲儿
17、衣服兜叫布袋儿
18、牛叫偶
19、恶心叫格一
20、女孩叫妮儿
21、坏叫孬
23、蝉叫麻唧了儿
24、捉迷藏叫藏老木儿
25、没事叫木事儿
26、花生叫老瓜使儿
27、很累叫可使哩慌
28、骗人叫倒人
29、夹菜叫叨菜
30、聊天叫喷阔儿
31、估计叫约摸住
32、叫喊叫胁火
33、正好叫可美
34、无论如何叫脆啥都中
35、骂人叫倔人
36、没注意叫不徐过
37、同龄人叫一筏儿
38、下午叫后班儿
39、现在叫阵这儿
40、刚才叫姜结儿
41、咽喉叫胡咙
42、麻雀叫小串儿
43、舒服叫出坦或带劲
44、厨房叫灶火
45、卧室叫里薄儿
46、吃晚饭没叫喝木有
2010/10/3。
陕西方言1000例
陕西方言1000例陕西方言陕西方言(一):1、制达—那里2、啊达—哪里?一般回答用:wER3、寺—是4、四火—试一试,5、花搅—开玩笑恶作剧取笑6、都成送列—都成什么样了啊?7、骚青—热情过分,讨好献媚之嫌8、年四个—去年9、幕囊—行动迟缓浪费时间的行为10、扑西来海—邋遢不整洁不干净11、前个—前天12、麻米儿—不讲理不明事理。
13、野个—昨日14、社—说15、后个—后天16、木乱—不舒服不适,思绪烦乱17、推荐在西安女孩子不要说“锤子”二字,西安人都明白18、细香戏法—细致仔细。
19、再—咱们20、罢列—一般,还行过得去21、忒—很好,很棒22、。
咧--…了23、饿贼—不太礼貌的用语,表示很惊讶的感叹。
24、扎式—摆架子,打肿脸充胖子25、碟—吃饭打人26、马卡—差劲27、瓷马二楞—不机灵,迟钝。
28、谝—聊天,说话29、包—不,例如:“你包社列”就“是你别说了”30、产活—好,舒服31、逼列—完蛋了,指事态无可挽回。
32、明个—明天33、活试—适宜,满意34、了杂列—很好,很美35、nia—人家36、糟怪—撒谎37、克里马擦—快点,英文:hurryup38、伙计—一般制朋友哥们女孩子的男朋友39、饿—人称代词我40、雾达—那里41、蹭—厉害42、南常—困难,不容易办的43、噶达马西一和滩—乱七八糟一大堆44、啊四—哪?哪个是?一般回答用:握四45、列远—一边去46、打圆—周围附近47、一案子起—一边去48、…成马列—程度形容词,例如快成马列,漂亮成马列49、麻达—麻烦问题陕西方言(二):1、麻米儿―→不讲理不明事理。
2、幕囊―→行动迟缓浪费时间的行为3、明个―→明天4、麻达―→麻烦问题5、细香戏法―→细致仔细。
6、饿―→人称代词我7、扑西来海―→邋遢不整洁不干净8、nia―→人家9、年四个―→去年10、打圆―→周围附近11、碟―→吃饭打人12、啊达―→哪里?一般回答用:wER13、逼列―→完蛋了,指事态无可挽回。
山东菏泽话 日常用语 方言
山东菏泽话日常用语方言菏泽话,也称菏泽方言,是山东菏泽地区的一种方言。
它独特的韵腔和丰富的用词,使其成为当地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菏泽话日常用语。
一、问候与寒暄:1. 您好:柒唔2. 你好吗?:你咋样?3. 最近怎么样?:近景咋样?4. 干嘛去了?:跑哪里去了?5. 早上好:早上好,吃早饭了没?二、家庭与亲戚:1. 爸爸:爹2. 妈妈:娘3. 儿子:儿子4. 女儿:女儿5. 姐姐:姐6. 哥哥:哥7. 外婆:外婆8. 外公:外公三、购物与交易:1. 多少钱?:几多钱?2. 便宜点:便宜点行吗?3. 能便宜点吗?:能蹭点吗?4. 我要买这个:我要买这个5. 这个多少钱?:这个几多钱?四、饮食与美食:1. 早饭吃了吗?:早饭吃了没?2. 午饭吃了吗?:中饭吃了没?3. 晚饭吃了吗?:晚饭吃了没?4. 你喜欢吃什么?:你爱吃啥?5. 美味:好吃五、时间与日期:1. 昨天:昨天2. 今天:今儿3. 明天:明儿4. 今年:今年5. 星期几:星期几六、天气与季节:1. 天气怎么样?:天儿咋样?2. 天气热吗?:热不热?3. 天气冷吗?:冷不冷?4. 春天:春儿5. 夏天:夏儿6. 秋天:秋儿7. 冬天:冬儿七、感谢与道歉:1. 谢谢:多谢2.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3. 对不起:对唔起4. 没关系:无所谓5. 不用谢:别客气八、生活琐事:1. 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个事儿2. 你能帮我一下吗?:你能帮我个忙吗?3. 我明天有空:我明儿有时间4. 我很忙:我挺忙的5. 我很累:我挺累的九、道路与交通:1. 前面有红灯:前边有红灯2. 请等待:等等3. 请让一下:让让4. 请帮我指路:请帮我指个路5. 这个地方怎么走?:这个地方咋走?十、感情与表达:1. 我很喜欢你:我挺喜欢你的2. 我很想你:我挺想你的3. 我爱你:我爱你4. 你是我的宝贝:你是我嘎嘎5. 我会永远陪伴你:我会永远陪着你以上是一些山东菏泽话的日常用语,这些独特的方言词汇和表达方式,使得菏泽话成为了当地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也体现了菏泽地区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人们的热情好客。
成都话日常用语
成都话日常用语成都话是四川方言的一种,主要地区分布在四川省成都市及周边地区。
它是成都市的特色之一,备受当地居民喜爱并广泛使用。
成都话有着独特的音调和词汇,与普通话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成都,几乎每个人都能用成都话进行日常交流,成为当地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下是一些成都话的日常用语,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成都话,让你在成都生活中更加融入当地文化。
1. 来碗麻辣烫吧在成都,麻辣烫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小吃。
你可以在成都的街头巷尾找到许多麻辣烫摊位。
当你想与朋友一起享用这道美食时,不妨说:“来碗麻辣烫吧!”2. 让我躺一会儿成都的气候温暖宜人,人们喜欢午睡。
如果你感到疲倦,可以对朋友说:“让我躺一会儿。
”这表达了你的想法,希望能够在午休时间休息一下。
3. 来听川剧吧川剧是成都地区的传统表演艺术形式之一。
如果你想邀请朋友一起观赏川剧演出,可以说:“来听川剧吧!”这是一种友好的邀请,也能够让你与朋友一同欣赏当地文化。
4. 我要买个竹筐成都是一个购物的天堂,有许多传统的特色商品。
如果你想购买竹筐,可以说:“我要买个竹筐。
”成都话中,对于购买特定物品,人们一般使用“买个”来表达自己的购买意向。
5. 巴适得板这是成都话中常用的一个表述,意思是“很好吃”或“非常好”。
当你吃到好吃的食物时,可以说:“这个菜巴适得板!”或者当你觉得很满意或很舒服时,也可以说:“这个地方巴适得板!”6. 我去踢毽子踢毽子是成都地区的一种民间体育活动,尤其在公园和广场上常见。
如果你想约请朋友一起踢毽子,可以说:“我去踢毽子,你要不要一起来?”这是一种非常友好的邀请方式。
7. 这辆车坏了当你遇到车辆故障时,可以对路人或朋友说:“这辆车坏了。
”这是一种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可以很快地让他人了解情况。
8. 别着急,慢慢走成都人以悠闲的生活态度而闻名。
如果你看到一个匆忙的人,可以对他们说:“别着急,慢慢走。
”这是一种无声的提醒,希望他们能够更加放松地面对生活。
北方人形容特爽的方言
北方人形容特爽的方言北方人形容特爽的方言方言是汉语语言族中的一大特色,区别于国家统一语言的普通话,方言在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口音和词汇。
在北方地区,有许多方言被广泛使用,其中一些特爽的方言更是深受北方人喜爱和推崇。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北方人形容特爽的方言。
一、东北话东北话是指中国东北地区使用的方言,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
因为地处寒冷的北方,东北人的性格豁达开朗,直爽霸气,在他们的方言里,很多语言都带有随心所欲的强烈感情色彩。
比如“嘞”,“检”,“养你狗”,“鸡蛋里挑骨头”的奇特用法,都是具有极强的个性化特征,让人一听就觉得相当过瘾,所以在北方,东北话是最受欢迎的方言之一。
二、山西话山西话是指中国山西省方言,位于黄河流域北部,是华北的重要地区。
山西人刚直豁达,而他们的方言也同样显出了这种性格特征。
山西话比较慢热,但却极富表现力,特别是在方言词汇的使用上,几乎没有规矩可遵,只要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就能让人感到有一种说得爽快的感觉。
在山西话中,“马马虎虎”,“呕檐乱石”,“鸟语花香”的用法非常典型,富有趣味性和生活化特征。
三、河南话河南话是指中国河南省方言,位于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河南话较为严肃,但也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在动词的使用上,非常生动活泼。
河南人喜欢通过方言来表示自己的情感,这也是方言的一大魅力所在。
在河南话中,“花里胡哨”,“咽不下这口气”,“干一辈子苦力”的用法都非常流行,让人感到一种亲切音感。
四、陕西话陕西话是指中国陕西省方言,位于关中平原,是华北西部的主要地区。
陕西话具有浓郁的古代贵族文化气息,尤其是在方言用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陕西话特别喜欢把词语缩短,以便能够表达更多的信息。
陕西话中,“不闻不问”,“泪流满面”,“调头就走”的用法,都能够让人觉得十分有情感色彩和时代气息。
以上就是四种北方人形容特爽的方言。
方言无论在多大的程度上体现,都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在今天,也需要我们去珍视保护,使之成为我们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财富之一。
好处的闽南话
好处的闽南话介绍闽南话是中国福建省闽南地区的方言,也是华南地区常用的方言之一。
闽南话在福建省以及海外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体系。
闽南话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也是闽南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闽南话的好处以及使用闽南话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闽南话的好处1. 文化传承闽南话是闽南地区的一种传统语言,使用闽南话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当地的语言文化。
通过使用闽南话,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闽南地区的历史、传统和习俗。
闽南话作为一种口头传承的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传递和保存闽南地区的文化遗产。
2. 社交交流闽南话在福建省以及海外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掌握闽南话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交圈子。
在福建省的一些地区,使用闽南话是人们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
如果你能流利地使用闽南话,你将能够更好地与当地居民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3. 工作就业闽南话在一些行业和职位中具有重要的就业优势。
例如,在旅游、餐饮和零售行业中,掌握闽南话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与当地居民和游客进行交流,提供更好的服务。
此外,一些与闽南地区有关的工作,如翻译、传媒和文化艺术领域,对闽南话的掌握也是必备的技能。
4. 文学艺术闽南话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学和艺术表现形式。
通过学习和使用闽南话,人们可以欣赏和理解闽南地区的文学作品、戏曲和音乐。
同时,闽南话也是一种创作语言,许多闽南话的歌曲和小品在当地广受欢迎。
掌握闽南话可以让人们更好地参与和享受这些文学艺术活动。
如何学习闽南话1. 正式学习如果你希望系统地学习闽南话,可以选择参加相关的语言培训班或课程。
这些课程通常会教授闽南话的语音、词汇和基本语法。
通过正式学习,你可以快速提高闽南话的听说能力,并且有机会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和练习。
2. 听说交流除了正式学习,你还可以通过与使用闽南话的人进行听说交流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找到一个闽南话的学习伙伴或者加入一个闽南话交流群组,与他们一起练习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
贵州话日常用语300句子
贵州话日常用语300句子1. 你好 - 您好2. 再见 - 再见3. 谢谢 - 多谢4. 不客气 - 不用谢5. 对不起 - 对不起6. 没关系 - 没关系7. 好的 - 好的8. 好吃 - 好吃9. 好玩 - 好玩10. 好看 - 好看11. 美丽 - 美丽12. 帅气 - 帅气13. 漂亮 - 漂亮14. 可爱 - 可爱15. 聪明 - 聪明16. 谢谢你的帮助 - 多谢帮忙17. 我不知道 - 我不晓得18. 没有问题 - 没事19. 我很忙 - 我忙着呢20. 你在干什么 - 你做啥子呢21. 我爱你 - 我钟意你22. 你多大了 - 你几岁了23. 我想吃饭 - 我想食饭24. 我喜欢唱歌 - 我鍾意唱歌25. 你喜欢什么颜色 - 你鍾意啥子颜色26. 今天天气怎么样 - 今朝天气點样27. 现在几点了 - 宜家幾点啦28. 我想买东西 - 我想買物件29. 你需要帮忙吗 - 你需唔需要帮手30. 你喜欢吃什么 - 你鍾意食啥子31. 我会说汉语 - 我识讲汉语32. 我不会说贵州话 - 我识讲贵州话33. 我可以看一下吗 - 我可唔可以睇一睇34. 能给我打个电话吗 - 望唔望得畀我打个电话35. 我可以坐在这里吗 - 唔该坐喺度得唔得36. 我可以用一下洗手间吗 - 唔该用下洗手间得唔得37. 我可以问你问题吗 - 唔该问你问题得唔得38. 你是哪里人 - 你几出生哪里39. 你喜欢看电影吗 - 你鍾唔鍾意睇戏40. 你有兄弟姐妹吗 - 你有冇拍档呀41. 我怎么去火车站 - 我點样去火车站42. 你有空吗 - 你得唔得閒43. 我忘了带东西 - 我唔记得带物件44. 我需要帮助 - 我需要帮手45. 你会开车吗 - 你识唔识开车46. 我可以跟你一起去吗 - 唔该同你咩喺一齐去得唔得47. 我会游泳 - 我咕泳水48. 你喜欢喝茶吗 - 你鍾唔鍾意飲茶49. 你喜欢运动吗 - 你鍾唔鍾意做运动50. 你喜欢旅游吗 - 你鍾唔鍾意行埋51. 我想去旅行 - 我想行埋52. 我想学习贵州话 - 我想学贵州话53. 我喜欢听音乐 - 我鍾意听乐曲54. 你喜欢看书吗 - 你鍾唔鍾意睇书55. 我喜欢看电视 - 我鍾意睇电视56. 你喜欢吃辣吗 - 你鍾唔鍾意食辣57. 我有一个问题 - 我有个问题58. 你可以帮我吗 - 你可以帮手我唔59. 你喜欢喝酒吗 - 你鍾唔鍾意飲酒60. 你喜欢吃甜食吗 - 你鍾唔鍾意食糖果61. 我喜欢吃水果 - 我鍾意食水果62. 你会做饭吗 - 你识唔识煮饭63. 我想喝一杯水 - 我想飲一杯水64. 你喜欢喝咖啡吗 - 你鍾唔鍾意飲咖啡65. 你会游泳吗 - 你会唔会泳水66. 我想买衣服 - 我想買衫裤67. 你有没有时间 - 你有冇时间68. 我需要去银行 - 我需要去银行69. 你喜欢吃蔬菜吗 - 你鍾唔鍾意食菜70. 你喜欢喝啤酒吗 - 你鍾唔鍾意飲啤酒71. 我需要买东西 - 我需要買物件72. 你喜欢看足球比赛吗 - 你鍾唔鍾意睇足球比赛73. 我有一些问题 - 我有啲问题74. 你有空可以和我一起吃饭吗 - 你得唔得閒同我一齐食饭75. 我会唱歌 - 我识得唱歌76. 你喜欢吃海鲜吗 - 你鍾唔鍾意食海鲜77. 你喜欢喝茶还是咖啡 - 你鍾唔鍾意飲茶定飲咖啡78. 你喜欢看电影还是电视 - 你鍾唔鍾意睇电影定电视79. 我会说英语 - 我识讲英语80. 你有空可以帮我一下吗 - 你得唔得閒帮手我一下81. 你喜欢喝牛奶吗 - 你鍾唔鍾意飲牛奶82. 你喜欢看纪录片吗 - 你鍾唔鍾意睇纪录片83. 你会弹钢琴吗 - 你识唔识弹钢琴84. 我想去旅游 - 我想行埋85. 你喜欢吃烤肉吗 - 你鍾唔鍾意食烤肉86. 你有什么爱好 - 你有咩爱好87. 我有点累了 - 我有点累咯88. 你会游泳吗 - 你会唔会泳水89. 你喜欢看悬疑片吗 - 你鍾唔鍾意睇悬疑片90. 你喜欢吃火锅吗 - 你鍾唔鍾意食火锅91. 你有什么计划 - 你有咩计划92. 我想吃大闸蟹 - 我想食大闸蟹93. 你喜欢看喜剧片吗 - 你鍾唔鍾意睇喜剧片94. 你需要帮忙吗 - 你需唔需要帮手95. 你喜欢看恐怖片吗 - 你鍾唔鍾意睇恐怖片96. 你喜欢吃炸鸡吗 - 你鍾唔鍾意食炸鸡97. 你都会说普通话吗 - 你都识讲普通话咩98. 你喜欢看动作片吗 - 你鍾唔鍾意睇动作片99. 我喜欢跑步 - 我鍾意晨跑100. 你有没有兴趣学习外语 - 你有冇兴趣学外语101. 我想去旅游 - 我想行埋102. 你喜欢吃寿司吗 - 你鍾唔鍾意食寿司103. 你有没有喜欢的运动 - 你有冇鍾意嘅运动104. 我不知道 - 我唔知道105. 你喜欢看历史片吗 - 你鍾唔鍾意睇历史片106. 今天天气很好 - 今朝天气好好107. 我们一起吃午餐吧 - 我哋一齐食晏啦108. 你喜欢吃快餐吗 - 你鍾唔鍾意食快啡109. 我喜欢喝果汁 - 我鍾意飲靓啡110. 你会唱歌吗 - 你会唔会唱歌111. 你喜欢吃牛肉吗 - 你鍾唔鍾意食牛肉112. 你喜欢看言情片吗 - 你鍾唔鍾意睇言情片113. 你喜欢吃巧克力吗 - 你鍾唔鍾意食朱古力114. 你会弹吉他吗 - 你识唔识弹吉他115. 我们明天一起去吧 - 我哋明日一齐去啦116. 你喜欢吃蛋糕吗 - 你鍾唔鍾意食蛋糕117. 你喜欢看动画片吗 - 你鍾唔鍾意睇动画片118. 我们去看电影吧 - 我哋去睇戏啦119. 你喜欢喝可乐吗 - 你鍾唔鍾意飲可乐120. 你会打网球吗 - 你识唔识打网球121. 今天是个好日子 - 宜家咪好日子啦122. 我们去逛街吧 - 我哋去逛街啦123. 你喜欢中国菜吗 - 你鍾唔鍾意食中餐124. 你会画画吗 - 你识唔识画画125. 你喜欢看音乐剧吗 - 你鍾唔鍾意睇音乐剧126. 你喜欢吃面条吗 - 你鍾唔鍾意食面条127. 你会打羽毛球吗 - 你识唔识打羽毛球128. 你喜欢看文艺片吗 - 你鍾唔鍾意睇文艺片129. 我们可以去做运动 - 我哋可以去做运动130. 你喜欢吃汉堡吗 - 你鍾唔鍾意食汉堡131. 你喜欢看体育节目吗 - 你鍾唔鍾意睇体育节目132. 你会下象棋吗 - 你识唔识下象棋133. 你喜欢看音乐会吗 - 你鍾唔鍾意睇音乐会134. 你喜欢吃意大利面吗 - 你鍾唔鍾意食意大利面135. 你会打篮球吗 - 你识唔识打篮球136. 你喜欢看科幻片吗 - 你鍾唔鍾意睇科幻片137. 我会写书法 - 我识写书法138. 你喜欢吃烤鸭吗 - 你鍾唔鍾意食烤鸭139. 你喜欢看红色经典电影吗 - 你鍾唔鍾意睇红色经典电影140. 你会游泳吗 - 你会唔会游水141. 你喜欢吃糖吗 - 你鍾唔鍾意食糖142. 你喜欢看歌剧吗 - 你鍾唔鍾意睇歌剧143. 你会跳舞吗 - 你识唔识跳舞144. 你喜欢吃小龙虾吗 - 你鍾唔鍾意食小龙虾145. 你喜欢看记录片吗 - 你鍾唔鍾意睇记录片146. 你会画油画吗 - 你识唔识画油画147. 你喜欢吃粤菜吗 - 你鍾唔鍾意食粤菜148. 你喜欢看西方神话电影吗 - 你鍾唔鍾意睇西方神话电影149. 你会打乒乓球吗 - 你识唔识打乒乓球150. 你喜欢吃海鲜饭吗 - 你鍾唔鍾意食海鲜饭151. 你喜欢看相声吗 - 你鍾唔鍾意睇相声152. 你会拉小提琴吗 - 你识唔识拉小提琴153. 你喜欢吃猪肉串吗 - 你鍾唔鍾意食猪肉串154. 你喜欢看古装武侠片吗 - 你鍾唔鍾意睇古装武侠片155. 你会写毛笔字。
精编实用长沙口语方言俚语大全
精编实用长沙口语、方言、俚语大全濒临消失的长沙老话1、啯【gó】这;啯杂【gó zá】这个、这只、这件。
还有啯哈、啯阿的说法。
2、冇【máo、mǎo】没,没有。
通常习惯用‘冒’字,纯粹是谐音。
3、杂【zá】量词:个、只、件、根、道等等。
[例]啯杂路(事情);啯杂柱子;啯杂菜。
4、路【lǒu】事,事情,事件;收益,出路,希望。
[例]我跟小倩结婚的‘路’已经冇‘路’哒。
[例]今天练摊有‘路’冇咯?冇么子蛮大的‘路’,百把块钱的‘路’。
5、港【gang】谐音字:讲,说。
[例]今天公司的开业典礼,首先请总经理‘港’话![例]今天的演讲很精彩,把比较枯燥的理论‘港’得深入浅出。
6、策【cè】调侃、挖苦、开玩笑;商量、讨论、辩驳;侃大山、扯闲谈。
[例]我只不过处哒一点小洋相,你们就莫‘策’我哒咯。
[例]我们再最后‘策’一下明天谈判的议程。
[例]你们几个在这里‘策’什么咯?我们还不是‘策’一些明星八卦。
7、呷【qiá】吃。
[例]今天我请你‘呷’饭,明天你请我‘呷’饭,要得不咯?[例]这个菜(盐)放咸(hán)哒,只好少‘呷’一点。
[例]‘呷’鱼‘呷’肉,不如‘呷’几根小菜舒服。
8、呿【kè】去: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去,进去。
注:长沙话‘去’读(kè),很多人用‘克’做谐音字很别扭,如果用‘呿’来代替,就很好,表示是口语的‘去’,读(kè),就非常完美。
9、{1}哎【ǎi】句末语气助词。
[例](吵了两句嘴,老公要出差)你未必不去送他一下‘哎’?10、{2}摆【bai】词、句末语气助词,类似于吧、吗。
[例](吵了两句嘴,老公要出差)你还是应该去送一下他‘摆’。
[例]是(的)‘摆’,我就晓得是这么回事。
[例]今天一天都没看见你,你是到你妈妈那里呿哒‘摆’?11、{3}噻【sai】词、句末语气助词。
使用广泛的方言口语词
使用广泛的方言口语词四川方言,俗称川普,是中国广大川渝地区的一种方言,也是四川省的官方语言之一。
川普作为一种使用广泛的方言口语词,既有自己的特点,也有独特的使用场景。
四川方言的特点之一是“舌尖上的川普”,川普有着浓郁的口音和独特的音韵,常常让人听起来很有趣。
例如,川普中的“奥”(表示惊讶)、“哇”(表示赞叹)和“嘛”(表示助词)等词语,常常让人感受到川普的独特魅力。
川普的使用场景非常广泛,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也在影视剧中被广泛采用。
例如,在四川的农村地区,人们常常用川普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维,例如“嘛,咋啦?”(表示询问对方的情况)和“哟,这个菜真好吃哇!”(表示赞叹)。
而在四川的城市中,川普也是人们日常交流中的一种重要方式,例如“哎呀,我晓得了!”(表示明白对方的意思)和“哎哟,这个地方真难找!”(表示困惑)。
川普还有许多独特的口语表达方式。
例如,“搞毛线呀”(表示无所事事)和“你嘛说嘛!”(表示不要多问)等,这些词语在川普中非常常见,也给人们的交流增添了乐趣。
然而,川普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川普中的部分词汇和表达方式可能会给外地人带来困惑,因此在与外地人交流时,需要适当调整语言方式,以免造成误解。
另外,川普中有些词语的含义可能会因为语境的不同而产生歧义,因此在使用川普时要注意语境的准确把握。
总的来说,四川方言口语词川普作为一种使用广泛的方言,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使用场景。
川普不仅在四川地区被广泛使用,也在全国范围内受到人们的喜爱。
通过学习川普,不仅可以更好地融入四川的生活和文化,也可以增加交流的乐趣。
所以,无论是四川人还是外地人,掌握一些川普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川普,享受川普带来的乐趣!。
”麦麦”常用于哪些地区的方言中?
”麦麦”常用于哪些地区的方言中?麦麦是一种常见的方言词汇,它在不同地区的方言中都有使用。
下面将为您介绍麦麦在几个主要地区的方言中的常见应用。
一、四川方言麦麦在四川方言中被广泛使用,它的意思是“谢谢”。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商业交往中,四川人经常用“麦麦”来表达对他人的感谢之情。
这种用法流传至今已久,成为了四川人民交际礼仪的一部分。
1. 麦麦的用法四川人在表达感谢之情的时候,经常使用“麦麦”这个词,比如说在别人帮助自己的时候,可以说“麦麦你的帮助”,或者“实在麦麦你了”。
这个词语通常带有一种亲切感和感激之情,往往能够让人感到温暖和欣慰。
2. 麦麦的深层含义除了表达感谢之情外,麦麦在四川方言中还蕴含着一种对于他人助人为乐的肯定和赞美。
四川人民一直重视互助和友善,因此他们常常使用麦麦这个词来表达对他人的赞赏和感激之情,从而加强彼此之间的亲近感。
二、广东方言在广东方言中,麦麦有着完全不同的意思。
它是一个称呼词,常用来称呼亲人或者长辈。
在广东,麦麦这个词语承载着家族观念和尊敬的情感。
1. 麦麦的称呼广东人在称呼自己的家人或者长辈的时候,往往会用到麦麦这个词。
比如,孩子可以叫爷爷为“爷爷麦麦”,或者叫奶奶为“奶奶麦麦”。
这种称呼方式非常贴近家庭关系,表达了年长者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尊严。
2. 麦麦的尊称广东人将麦麦作为一种尊称,用来称呼人们尊敬的长辈或者长者。
这种用法可以看出广东人重视家族、家庭观念和尊长爱幼的传统思想。
通过使用麦麦这个词,广东人民表达了对长辈的尊重和敬爱之情。
三、福建方言在福建方言中,麦麦是一种日常用语,它的意思是“零钱”。
福建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麦麦这个词来表示零钱的概念。
1. 麦麦的使用当福建人在物品购买或者交易过程中需要找零钱的时候,他们会用到麦麦这个词。
比如,当你买东西付款之后,收银员会问你:“要麦麦吗?”意思是询问你是否需要找零零钱。
2. 麦麦的特点福建人在使用麦麦的时候,常常带有一种委婉和客气的语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八大方言,看看你说的是哪种鸟语最近对各地的方言产生了兴趣,到网上搜索了一下才发现原来大家说的普通话居然还不是正宗的国语,郁闷。
现在说的国语其实是以前胡人说的语言,古时候的人说的是现在的广东话。
黄瓜把搜索出来的结果整理了一下,给大家交流交流。
一、普通话汉语自古以来有方言同时也有共同语。
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时候孔夫子时代管共同语叫雅言。
雅言以洛阳雅言为标准。
孔夫子有三千多徒弟来自当时的各地,古代也有方言,各地的学生都讲自己的方言,孔夫子讲课的时候怎么能够让来自各地的学生都听得明白呢?因为当时有共同语叫雅言,所以孔夫子在讲学的时候用雅言,这样交际没有什么障碍。
在汉代,共同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管共同语叫做通语。
各地讲不同方言的人可以用通语进行交际,这是古代的情况。
晋代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以後,中原雅音南移,作为中国官方语言的官话逐渐分为南北两支。
北方以洛阳雅言为标准音,南方以建康雅言为标准音。
洛阳雅言属于中原话,建康雅言属于吴语。
主流上以南方的建康雅言为正统。
隋朝统一中国定都长安,编著《切韵》,音系为金陵雅音为主,参考洛阳雅音的综合系统,因以南朝为正统政权。
隋朝末期,扬州成为中国经济最繁荣的地区,因此,扬州吴音也曾成为南方雅言的代表,但是,没有得到官方语言的地位。
降及唐宋,即使在北方,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差别显著增大了。
富丽堂皇的唐诗中,已经采纳了一些当时的口语。
唐朝开始,江南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因此江南的苏州吴音也成为南方雅言的一种通行语。
由于政治中心在长安,长安话属于中原话。
因此,长安雅言也是北方雅言的标准音。
到了宋代,汉文更出现了口语化的倾向。
著名的大思想家朱熹的弟子所编的《朱子语类》,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朱熹使用宋代口语讲授和谈话的原貌。
这证明即使像他那样文化修养很高的士人,尽管还是用古文写作,但平日的言谈,甚至讲授儒家经典,也已经不可能像六七百年前的北方庶民那样,“其辞多古语”,但他作为“读书人”,说的还是洛阳话。
及至南宋,首都建在临安,因此,临安雅言也成为标准音的一种。
临安雅言属于吴语,但是临安雅言中有很多中原话的痕迹,直至今天的杭州话也有中原话的痕迹。
元代时,首都在大都,因此,大都话也是一种通行语。
由于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人,不熟悉汉族文化,汉语的通行语继承了宋代的南方雅言。
明代的时候,南京由于战争等动乱,南京话从吴语(南方雅言)转变为江淮官话。
明代以南京话为正统,南京话也是南方官话的代表。
后来迁都北京,北京话也有一定通行度。
明代北京话是在元大都旧北平话的基础上,和移居北京的南京移民的南京话融合后形成,到清代又受到满语的影响。
江南的吴音开始以苏州白话为主要代表。
吴音继承了南方雅言的地位,并且以当地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中国通行的语言之一。
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说:“善操海内上下进退之权,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之而雅,俗者,则随而俗之。
”,吴音最流行的时候,上至士大夫,下至歌妓以说苏白为荣。
和官方“普通话”京白相对而言,苏州白话在当时社会地位相当于民间的“普通话”。
当时越剧、昆曲、评弹都以苏白为标准音,甚至一开始的京剧都曾使用过苏白。
清代一开始,仍然以南京官话为正统。
雍正年间(1728年)清设正音馆,确立北京官话为官方地位。
到了19世纪末也就是清朝末年,中国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受到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特别受到日本的影响。
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后大力推广日本语的共同语,日本人把日本语的民族共同语叫做国语。
国语这个词本来是中国古代一本书的名字,日本人把国语当做民族共同语的名称。
19世纪末中国的文化生活发生很大变化,国语这个名词得到传播。
由于太平天国的战争,江南经济开始衰落,吴音开始失去了标准音的地位。
这样,北京白话开始成为唯一的标准音。
民国初期,北京官话被定为国语。
辛亥革命之后,为了发展中国的经济、文化,在中国也开始推广国语。
国语这个词在民国时期得到当时政府的承认,成为民族共同语的一个正式称呼。
1920年国语推行不到两年就爆发一场当时名之为“京国之争”(指京音和国音)的大辩论。
问题的起因就在于国语标准音。
因为在推行国语的热潮中,经常发生京音教员和国音教员互相争吵的事。
他们的国语听起来很不一样,很多字的读音也不统一,教的人觉得难教,学的人觉得很难学。
于是有人(南京高师张士一)发表文章,主张“注音字母连带国音都要根本改造”,应“先由教育部公布合于学理的标准语定义,以至少受到中等教育的北京本地人的话为国语的标准”。
这个主张得到许多人的支持,特别在南方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纷纷开会响应,甚至通过决议:“不承认国音,主张以京音为标准音”,“请教育部广征各方面的意见,定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后来,1913年“读音统一会”拟定的“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老国音就被修改为“纯以北京话为标准”的新国音了。
1932年根据新国音编纂的《国音常用字汇》由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在《字汇》的序言中又对国音以北京音为标准的含义做了进一步的说明,即“”所谓以现代的确北平音标准音者,系指…现代的北平音系‟而言,“并非必字字尊其土音”。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张奚若在大会主题报告中说明:汉民族共同语从古至今有好几种说法,有雅言、通语、官话、民国时期的国语。
名称不同,内容基本是一样的。
1949年新中国建立,中国走上完全新的阶段,为了发展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我们也要推广民族共同语,克服方言分歧造成的隔阂。
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要推广民族共同语,历史上曾经有好几个不同的名称,我们叫什么呢?我们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一律平等,而民国时期的国语实际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而不是其他少数民族的共同语。
为了突出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为了突出我们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所以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决定不采取国语这个叫法。
如果叫国语的话,担心会被误解为把汉语凌驾于国内其他民族之上。
经过研究最后决定叫普通话。
二、客家话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即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又称客方言,客话,客家话,属于汉语七大言之一。
从分布上看,主要在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台湾,四川等7个省,海外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
具体说,国内主要分布:福建——闽西地区的长汀县,宁化,连城,上杭等8个县;广东梅州,惠州,蕉岭等16县市;江西南部宁都,瑞金,兴国等14县市。
客家话的活化石是江西抚州话此外,非纯客县,如福建南靖,平和,绍安,龙岩;广东潮州,海丰,韶关,东莞;江西铜鼓,广昌,永丰等不少县市的许多地区也讲客家话。
此外,台湾海南四川湖南等不同程度地分布着客家话。
依据内部的差异,客家话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以长汀话为****的闽西客家话,以梅县话为****的粤东客家话,以赣县蟠龙话为****的赣南客家话。
进一步,可以分为如下八片:汀州片(又称闽客片),粤台片,粤中片, 惠州片,粤北片,宁龙片,于桂片,铜鼓片。
客家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的一个分支,它以广东的梅县话为代表。
梅县,这个名字为后起,据温仲和《嘉应州志》载,梅县在南朝齐时,开始称程乡县,是时有南齐时人程旻[ m n]居嘉应州义化乡,后人思其德,名其乡日程乡,名其县为程乡县。
到了后晋,程乡县原隶属广州义安改隶属为南汉国时,始改恭州为梅州。
宋时几经改置,至明清时又复称程乡县,隶属广东潮州府。
至于称“嘉应直隶州省程乡县”之名,那是清朝雍正年间的事情,到嘉庆时,嘉应州升为府。
直至民国,隶属广东省,废嘉应州改称梅州,后改为梅县。
今梅州市含七县一区,即梅县、兴宁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和梅江区,均操纯客方言。
梅县话是客家话的代表。
梅县的命名,起自民国。
据《梅县市文物志》所载旧制沿革,梅县应当包括旧称三十六堡,即今现属梅城及城郊区、长沙、水车、石坑、畲江、扶大、南口、荷泗、瑶上、大坪、石扇、西阳、白宫、丙村、雁洋、城东、松口(松东、松南)、白渡、隆文、桃尧、松源等区。
这些区与区之间的语言,其大系当然属梅县音系,可是微有差别。
以梅县话为代表的客家方言究竟怎样形成的?当代语言大师王力先生说:“…客家‟是…客‟或…外人‟的意思,因此,客家就是外来的人。
”据一九一二年梅县焕文阁出版《梅县乡土历史读本》载。
“客民本中原汉族,皆河南光山、固始之民。
”唐末因战乱“移徙于汀赣之间”后转到广东,到了宋末,梅县一带旧是过客族,“遭元兵屠戮殆尽”,待元乱已定,复由洒赣之间“转徙于梅”。
清诗人黄遵宪《梅州诗传序》云:“此客人者,来自河、洛,由闽入粤,传世三十,历年七百,而守其语言不少变”,“守其语言”属什么语言?清语言大师章太炎先生《客方言·序》中说:“广东称客籍者,以嘉应诸县为宗”“大氏(抵)本之河南,其声音亦与岭北相似。
”林海岩《客说》“客音为先民之逸韵”可见梅县客家为汉民,客话渊源,自然属于中原先祖口语无疑,所以客家话保存了大量上古和中古语音。
黄遵宪说:“余闻之陈兰甫先生谓客人语言,证之周德清《中原音韵》无不合”(见《梅州诗传·序》)。
由于社会动乱,中原汉人大批南迁,在经过长期流徙以后,这批被称为“客人”的中原汉人最后定居于梅县地区,其所操的语言慢慢对发展成为一种方言——客家话,客家话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定型下来,形成一种有别于汉民族共同语的独立的、纯洁的、活泼的和丰富的客家方言。
梅县客家话的形成,保存了大量古音,可以说它的形成应该在有中华汉民语言对已开始,至于发展和定型下来的客话,那又经过了多少漫长岁月?试从梅县地区客家人的搬迁史看,现有较早的族谱“嘉应州黄姓家谱载”:自豫南迁,二千二百年前已到江夏。
”这说明梅县黄姓客家先祖居地在今河南省,约在东汉建安年间迁往在今湖北地方;又兴宁县“廖氏族谱”载:“五世诚希公,原籍汝南,因五湖之忧,太元九年复迁江南。
”这是说廖氏客人从河南汝南县,因五胡之忧,在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约在公元944年)再一次迁徙到江南之地居住。
两姓族谱均未说到南下广东,什么时候?很难确切,至于客家人南迁的约略时间,应该是“及到晋朝(纪元后419)他们又不于于豫皖,于是徙于江西、福建多山区域。
唐初,复经变乱,他们又被迫南移……在宋代(960—1278)他们当了兵,1279年与蒙古人(办按:即元军)战于澳门之西,与宋之末主同死难者数万人。
大约在此时,他们也迁徙至广东沿海各地,但直至明朝(1368)才算住定了(见王力)《汉语音韵学》“参考资料”引)”,后又从汕头沿东而上至嘉应州(今梅县地区——梅州市)。
客人由北至南的大迁徙,客居几个省区,原属中原先祖语言,所操客家口音,经沿途汉方言口语的影响,吸取了外来方音,到了广东梅县山区以后,口音逐渐定型下来,这就形成了今天的梅县客家话。
三、闽南话闽南话又称河洛话或台语,闽南话使用人数大约6000万左右,闽南话主要分布于福建南部的厦门、泉州、漳州、三明大田、尤溪和西部的龙岩、漳平等市县,以及台湾大部分地区,使用人口近30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