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谋杀培训管理的“七宗罪”-范文模板 (4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谋杀培训管理的“七宗罪”
很多人都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但开展培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下面小编为
大家整理了谋杀培训管理的“七宗罪”,欢迎阅读参考!
现在很多企业高层管理者开始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但可能真的也只是在
意识层面。
一方面,高层管理者对培训部门充满了各种美好的期待,期望着能
够培养出大量具有“执行力”的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而另一方面,在对培训
部门的投入却捉襟见肘,两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专业的培训管理者依然能在有限的培训预算
中精打细算,把培训体系搭建的井井有条,可真正压垮培训体系有效性的,却
不是培训预算这么简单了。
我们称之为谋杀培训管理的“七宗罪”。
1、企业高层对培训认知上存在误区
企业高层管理者比较容易对培训管理产生两个极端的错误观点:第一种是:培训万能论,即认为企业内部出现的任何问题,包括员工执行力差、管理流程
不清等等,都是因为培训没有到位造成的,因此“病急乱投医”,砸入大量资
金期望改变现状,不管员工需要不需要、适合不适合,只要是培训就做,真的
是为了培训而培训,效果自然无法达到预期。
第二种就是培训无用论,即认为
培训是浪费时间和金钱,埋怨培训只开花,不结果,认为培训效果不明显,培
训收益过低,为片面节约成本而降低培训投入甚至是全部砍掉培训预算,不再
开展任何培训活动。
介于这两种之间的还有一种谓之是培训风险论,即认为经过培训后的员工
素质和技能提高了,但人员流出本企业的可能性更大。
因此对培训的投入力度
比较保守,甚至是更偏向于仅开展基础性操作培训,而缺乏必要的管理类、通
用能力类培训,使培训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大打折扣。
因此,培训管理者有必要
通过影响高层管理者的培训认知来获得更多的合理资源。
2、年度培训规划缺乏系统性
培训作为复杂的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体系建设绝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必
须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
但目前很多企业的培训缺乏长远规划,主要表现在一
下几个方面:
1、培训体系建设缺乏整体性,虽建立了诸多培训项目,但项目横向关联性较差;
2、对企业未来战略发展缺乏判断,较为注重短期培训需求,头痛医头脚痛
医脚;
3、组织内部培训需求把脉不准,年度培训调查流于形式;
4、年度培训计划较为随意甚至空缺,培训主题临时决定,导致培训定位不清;
导致以上原因现象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培训管理者本身专业水平有限的因
素外,更多的可能性来源于企业内部的学习氛围及高层支持力度,重视培训
而不充分规划培训、发挥培训应用的作用,自然难免使培训沦为鸡肋。
因此,
培训体系的建设绝不是单纯的以实施多少培训项目、开展多少培训课程作为依据,而是能以建立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为前提,强化项目间的互补性,让培训
帮助员工有计划的学习成长,才是培训的价值体现之一。
3、培训项目设计理念滞后
目前,部分企业高层管理者对培训的概念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课堂讲授式的
范畴内,有些企业虽然投入了培训预算,但还是以年度人均培训预算费用、年
度参训总人次、年度人均小时数等来考核培训管理者的绩效,直接导致培训课
程变成开大会,这种传统的培训方式与现在培训行业主流的的“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相差甚远,效果自然也是大打折扣。
由此,为了能让培训项目持续开展,很多培训管理者不得不邀请很多理论
派讲师来上课,美其名曰“专家讲座”,实质上就是为了降低成本、完成培训
绩效指标的无奈之举。
虽然有些企业开设的培训项目很多,但无论培训形式还
是培训方法,却大同小异。
至于E-learning或者M-learning更是无法引入,
学员不愿学,领导不重视,夹在中间的培训管理者苦不堪言。
因此,有条件的培训管理者可以大胆尝试,自上而下的进行变革。
不具备
条件的则可以尝试小步慢走的形式逐步引入新的培训形式与方法,形成一定的
学习氛围后再进行全面推广。
4、培训项目效果缺乏评估
现在说到培训项目评估,很多培训管理者都会提到柯氏四级评估法,但通
常只限于反应层评估或学习层评估。
做反应层评估的是因为培训管理者只关心
当时培训的现场状况,培训讲师好不好,培训课程内容与工作的关联性等表现
等最浅层的评估。
但为了体现培训业绩,说明培训是有效果的,就采用学习层
评估,能实操的实操,能笔试的笔试,实在没的能考核了,就让学员写培训
心得(诸如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培训课程对你的启发),而真正对于课程对于员
工绩效的影响却没有过多的去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