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人的武汉话
武汉方言词汇
武汉⽅⾔词汇武汉⽅⾔词汇武汉⽅⾔词汇武汉⽅⾔词汇形象⽣动、恢谐有趣,体现了武汉⼈爽直、开朗,机敏的性格特征。
⼀般词汇1. 红帽头:捉弄的对象。
2. 荒器:游民。
3. 姑娘婆婆:妇⼥。
4. 诈⾦标:⼤喊⼤叫,装腔作势,抹诈糊的⼈。
5. 戗(呛)爷:说话⽣硬,好抵⽕的⼈。
像刺⿐的⽓味⼀样呛⼈,叫⼈难受。
6. 犟官(⽠):脾⽓犟的⼈。
7. 烧腊馆:卤制品店。
8. 杂货铺:副⾷店。
9. 荒货:废品。
10. ⾦柜:马桶。
⾦柜具体是放马桶的⽊柜。
11. 线车:脚踏车。
12. 油绞:油条。
13. 巴本:形容词,很厉害的意思。
“巴”是往怀⾥巴,为⾃⼰,或为⼰⽅利益。
特指为⾃⼰和⼰⽅利益,为得很厉害。
14. 搭⽑:剪短发式⼥⼦。
15. 资⽪:擦字迹的橡⽪。
16. 掉底⼦:丢脸,出丑。
17. 犯嫌:讨嫌。
18. 拿补差:退休后回原单位返聘。
19. 打连班:下班后⼜接下班。
20. ⼤蒜坨:不是⼤蒜“头”。
21. 笤帚:条具(帚)、。
汉⼝也叫扫(4)把、扫具(帚)。
22. 灰⾯:/⾯粉。
23. 熨(yun“?运”):舒服。
/24. 见判:同“见⿁”,判官也是⿁。
慌唐,不值⼀提。
有时同“ 见洋判”。
25. 见洋判:嘲笑外⾏。
26. 洋判:外⾏;不谙世事,有点取笑呆傻的意思。
27. 洋判打⿎:嘲笑外⾏⾏为。
28. 栽⾖腐:名词,“栽”字是逻辑重⾳。
⾖腐是好东西,⾖腐与“福”谐⾳,⽐喻本是好东西,好意,却怕⼈家不要,要塞给⼈家,于是常说:“这成了‘栽⾖腐’。
”“栽”在这⾥是“塞”的意思,但它的本意⼜是“栽菜”的“栽”,“栽⾖腐”便有⾃嘲的⽆奈和诙谐29.灾(栽)脉(眸)⼦:倒楣相,倒楣的⼈.也说揣脉⼦。
“揣”(chuai 4)武汉话(⾳“cuai 2”或“才”,阳平。
)孝感话(阳去)。
“栽”,栽跟⽃,倒栽葱,都有倒楣的意思。
“灾”,武汉话说总不顺利的⼈,叫“灾星”、“灾难”。
这种情况正如“账”、“帐”,都可以⽤作“算账”、“算帐”。
武汉方言大全
武汉方言大全一、称谓常用语 1.老特(=爸爸)2.老俩(=妈妈)3.拐子(=哥哥)4.外外(=外甥)5.舅辫子(=妻子的弟弟)6.老亲爷(=岳父大人)7.老亲娘(=岳母大人)8.老几(=人,常与“个“连用。
如“那个老几”,“有个老几”)9.麻木(=人力三轮车)10. 扁担(=挑夫)、二、生活常用语 1.蛮扎实(=厉害) 2.苕吃哈胀(=猛吃很多东西) 3.条子(=身材)4.胯子(=腿,胯读3声) 5.灵醒(=整洁、好看,也有聪明之意) 6.称透(=整洁,好看之意,“称”读1声,“透”读3声)7.打赤巴(半裸)8.打挑瓜(全裸)9.条举(扫帚)10.浮子(毛巾\抹布等)11.滋(=擦,如橡皮擦叫做“笔滋子”)12.灶妈子(=蟑螂)三、聊天常用语 1.么斯(什么) 2.冇得(=没有。
准确地说,冒得的“冒“应写为“冇”) 3.是说唦(=表示赞同)5.耍拉(=麻利)6.铆起/铆倒(=一个劲儿地、努力地干某事)7.喔涩(意思同上,“喔“读2声)8.是/不是那个事=(①是/不是那回事;②像/不像样)9.晕(=慢性子)10.豆里(=里面)武汉人都是活雷锋(用武汉话读,挺好玩的)老张开车克武汉——擂鸟!肇事司机抖个狠——闪鸟!多亏一个武汉伢,送克医院钌五针——好鸟!老张丢他两活烟,牌子怀鸟他不要,他说——我们乐里都是武汉嫩,我们乐人讲胃口的很,我们乐里冒的乐种嫩,擂鸟人那还欣抖狠。
我们乐里都是武汉嫩,我们乐里麻木多的很,我们过早都吃热干面,我们抽烟只抽“硬长城“!拐子,借个火~~!|武汉方言RAP——《在武汉》在武汉,走倒江汉路高头,在武汉,那底有蛮多新疆的小偷,在武汉,烧香您家克归元寺在武汉,有密密麻麻的巷子,在武汉,把三轮车叫麻木,在武汉,我们过早都吃热干面在武汉,有长江和汉水,在武汉,你不晓得了吧?我屋里住汉口,他屋里住倒汉阳,我们上学都在武昌,我来回要过2条江武昌有蛮多大学在全国排名第二,汉口是商业中心和扁担的天下消夜克吉庆街,听几首麻雀的歌,哪里都有烧烤,凉面和冰冻绿豆汤半夜再到宾江公园卡拉O K 不管你想昂到么时候总有的士回克公共汽车分有空调和冒的空调两种武汉公汽司机是出了名的亡命那些旅游景点实在是冒的么鬼克头,克电子市场淘点东西也比乐强上百倍早上克趟东湖,感觉到了大自然,(毛爷爷说过)“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在武大有个情况,在华工租了间房,京汉大道有轻轨从西往东走在武汉,1998 年的大洪水,在武汉,天热要到马路边哈睡,在武汉,搓麻将,斗地主,在武汉,说是东方芝加哥,在武汉,朋克的城市在武汉,夏天那热死个人,在武汉,万里长江第一桥,在武汉,正暂你晓得了吧?大智路买手机,江汉路买衣服汉正街的人是特别特别多,他们都是外地来的要在这里打货,民众乐园是时髦班子装衫的广场江汉路往西是汉口电脑城,广星电子市场有卖走私的东西。
武汉话口头禅
武汉话口头禅
1. "咋咧"(zǎ liē)- 表示问候,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你好”或“怎么样”。
2. "嘛样"(má yàng)- 表示询问或确认某个事物的状态或情况,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怎么样”或“如何”。
3. "挺啵钱"(tǐng bō qián)- 表示事情很值得或很好。
例如:“这个菜味道还挺啵钱的”。
4. "歇着啊"(xiē zhe a)- 表示告别或道别。
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再见”。
5. "叨劳"(dāo láo)- 表示感谢或道谢。
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谢谢”。
6. "咦嘞"(yílē)- 表示惊讶、疑问或受到打扰。
相当于普通
话中的“哎呦”或“嗯”。
7. "没歹事"(méi dǎi shì)- 表示没有问题或没关系。
相当于普
通话中的“没事”。
8. "撩鞋"(liāo xié)- 表示烦恼、麻烦或不愉快。
例如:“今天
真是撩鞋,什么事情都不顺利”。
9. "吃得住"(chī de zhù)- 表示能够承受或吃得消。
例如:“这个菜辣得住吗?”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武汉话口头禅,当然还有其他口头禅如“哈”、“来啐啐”等等。
随着地区和个人习惯的不同,口头禅也会有所
差异。
百句经典武汉话
百句经典武汉话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百句经典汉话与解释1.不服周:不服气。
2.秺把子(岔巴子):形容嘴巴不严和随意串门的人,也指言行过于随意。
3.宁馨(灵醒):漂亮,整洁,可形容人、事、物。
4.过早:吃早点。
5.难(劳)为:用于感谢别人代自己做事。
6.尖板眼:形容特别新奇、尖端的事物。
7.抬庄:捧场。
8.撩撇:简单、方便;也指干脆、爽快,直截了当。
9.板(扳)痧:乱动弹。
10.掉底子:丢丑,丧失身份、规矩;也指揭底。
11.灶马子:蟑螂。
12.闹眼子:敷衍;胡闹,逗着玩。
13.三不之:偶尔、不时常、碰巧。
14.挖地脑壳:在街头饮食摊吃喝;在街头摆地摊卖东西。
15.信了你的邪:表佩服(含讽刺意味)。
16.垃坬:不干净、脏。
17.灵光:聪明。
18.撮虾子:临时性的挣钱方式。
19.掉得大:很丢丑;彻底揭露其老底。
20.弯倒船扯皮:形容有意、特意借机闹事。
21.就味:迁就他人的想法。
22.闹(痨)药:本意指毒药,形容喜欢制造事端、胡闹的人。
23.撮白:骗取。
24.嘀嘀哒:吹牛;吹牛的人。
25.杀签子:进谗言。
26.你吓我:用来表示惊讶、不满、不以为然等。
27.玍(嘎)巴子:性格乖僻的人。
28.诈倒裹:冒充;虚张声势。
29.醒倒媚:故意装傻,欺骗他人。
30.搭白算数:说话算话。
31.刁是撮非:四处挑拨。
32.淘神:费心费力。
33.挓(扎)心:心里不痛快。
34.疯得板:故意胡闹、装疯。
35.尖(悭):小气。
36.仙健:形容老人身体健康。
37.刮气:漂亮。
38.撮拐:说人坏话。
39.差火:不地道。
40.溜耍:形容身手敏捷,行动迅速。
41.恶躁:凶恶,厉害。
42.闪杆:形容言行不一。
43.毛痞:耍赖。
44.弯管子:形容说话不标准。
45.听了头:原指麻将将要胡牌,引申为有望成功。
46.搞么事:干什么。
47.讲味口:够意思。
48.黄鹤楼上看翻船:隔岸观火,比喻见人有危难不帮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
武汉话夸奖
武汉话夸奖
1.扎(念za)实:夸人厉害,也可以说食物分量足。
2.蛮有板眼:夸人有水平聊撇:夸人干练、不拖沓。
3.耍拉:夸人不拖沓、爽快蛮清白:夸人明事理、讲道理。
4.抻敨(tou):夸人很清爽、有精神、体面整洁。
5.是那(读la)个事:夸人事情做得到位,够胃口。
6.狠拐子:夸人有魄力,敢做敢为。
7.灵(lin,念二声)醒:夸人好看、整洁、聪明。
8.剐气:夸人好看、漂亮条子正:夸人身材好。
9.中神:这个一般说“不中神”,意思是不行了、情况不妙。
10.嘚罗:夸人得意的样子,但其实多用于贬义。
11.尖板眼:夸人有稀奇古怪的点子或东西。
12.过细:夸人仔细、细致、不马虎。
13.贼:夸人聪敏sán:夸人快活、漂亮、风光。
14.咦额(要连起来拖着读,文字难以表达):多用来调侃,作为语气词简直是万用。
15.跳暂:夸人办事机灵、反应快。
16.得(dei,念三声)实:夸人能吃、扎实、厉害、能力过硬。
17.精怪:夸小孩子古灵精怪。
18.不服周(zo,念一声):夸人不服别人,有勇气,但经常是用来作贬义,形容这个人苕,有点傻。
19.不信邪:类似于不服周。
20.蛮有哈数(shou,念四声):夸人心里有谱泼辣:夸人手脚麻利、不挑食,也可以说性格开朗、热情、火辣。
武汉方言大全
武汉⽅⾔⼤全⼀、称谓常⽤语 1.⽼特(=爸爸) 2.⽼俩(=妈妈) 3.拐⼦(=哥哥) 4.外外(=外甥) 5.舅辫⼦(=妻⼦的弟弟) 6.⽼亲爷(=岳⽗⼤⼈) 7.⽼亲娘(=岳母⼤⼈) 8.⽼⼏(=⼈,常与“个“连⽤。
如“那个⽼⼏”,“有个⽼⼏”) 9.⿇⽊(=⼈⼒三轮车) 10. 扁担(=挑夫)、⼆、⽣活常⽤语 1.蛮扎实(=厉害) 2.苕吃哈胀(=猛吃很多东西) 3.条⼦(=⾝材) 4.胯⼦(=腿,胯读3声) 5.灵醒(=整洁、好看,也有聪明之意) 6.称透(=整洁,好看之意,“称”读1声,“透”读3声) 7.打⾚巴(半裸) 8.打挑⽠(全裸) 9.条举(扫帚) 10.浮⼦(⽑⼱\抹布等) 11.滋(=擦,如橡⽪擦叫做“笔滋⼦”) 12.灶妈⼦(=蟑螂)三、聊天常⽤语 1.么斯(什么) 2.冇得(=没有。
准确地说,冒得的“冒“应写为“冇”) 3.是说唦(=表⽰赞同) 5.耍拉(=⿇利) 6.铆起/铆倒(=⼀个劲⼉地、努⼒地⼲某事) 7.喔涩(意思同上,“喔“读2声) 8.是/不是那个事=(①是/不是那回事;②像/不像样) 9.晕(=慢性⼦) 10.⾖⾥(=⾥⾯)武汉⼈都是活雷锋(⽤武汉话读,挺好玩的)⽼张开车克武汉——擂鸟! 肇事司机抖个狠——闪鸟! 多亏⼀个武汉伢, 送克医院钌五针— —好鸟! ⽼张丢他两活烟,牌⼦怀鸟他不要, 他说—— 我们乐⾥都是武汉嫩, 我们乐⼈讲胃⼝的很, 我们乐⾥冒的乐种嫩, 擂鸟⼈那还欣抖狠。
我们乐⾥都是武汉嫩, 我们乐⾥⿇⽊多的很, 我们过早都吃热⼲⾯, 我们抽烟只抽 “硬长城“! 拐⼦,借个⽕~~!|武汉⽅⾔RAP——《在武汉》 在武汉,⾛倒江汉路⾼头,在武汉,那底有蛮多新疆的⼩偷,在武汉,烧⾹您家克归元寺 在武汉,有密密⿇⿇的巷⼦,在武汉,把三轮车叫⿇⽊,在武汉,我们过早都吃热⼲⾯ 在武汉,有长江和汉⽔,在武汉,你不晓得了吧? 我屋⾥住汉⼝,他屋⾥住倒汉阳,我们上学都在武昌,我来回要过2条江 武昌有蛮多⼤学在全国排名第⼆,汉⼝是商业中⼼和扁担的天下 消夜克吉庆街,听⼏⾸⿇雀的歌,哪⾥都有烧烤,凉⾯和冰冻绿⾖汤 半夜再到宾江公园卡拉 O K 不管你想昂到么时候总有的⼠回克 公共汽车分有空调和冒的空调两种武汉公汽司机是出了名的亡命 那些旅游景点实在是冒的么⿁克头,克电⼦市场淘点东西也⽐乐强上百倍 早上克趟东湖,感觉到了⼤⾃然,(⽑爷爷说过)“才饮长江⽔,⼜⾷武昌鱼” 在武⼤有个情况,在华⼯租了间房,京汉⼤道有轻轨从西往东⾛ 在武汉,1998 年的⼤洪⽔,在武汉,天热要到马路边哈睡, 在武汉,搓⿇将,⽃地主,在武汉,说是东⽅芝加哥,在武汉,朋克的城市 在武汉,夏天那热死个⼈,在武汉,万⾥长江第⼀桥,在武汉,正暂你晓得了吧? ⼤智路买⼿机,江汉路买⾐服 汉正街的⼈是特别特别多,他们都是外地来的要在这⾥打货,民众乐园是时髦班⼦装衫的⼴场 江汉路往西是汉⼝电脑城,⼴星电⼦市场有卖⾛私的东西。
武汉方言夸人的话
武汉方言夸人的话武汉方言是湖北省武汉市的方言,也是汉语宝库中的一颗闪亮明珠。
武汉方言在日常交流中广泛使用,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
在武汉方言中,有许多夸人的话,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武汉方言中夸人的话及其魅力所在。
1. 你好飒!这是一句常用的夸人话,意思是“你好棒!”或者“你好厉害!”。
用“飒”来形容一个人的优秀,展示出了武汉人拼搏向上的精神。
这句话的背后,既赞美了对方的能力和才华,也有一种鼓励和助人成长的意味。
2. 你咋那么牛呢?这句话也是在夸奖对方的能力和才华。
用“牛”来形容对方,既是对其能力的赞美,也是对其个性的称赞。
武汉人用这句话表达的不仅仅是对对方的欣赏,更多的是希望对方能更加自信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勇敢地面对挑战。
3. 你真触目惊心!这句话是在夸奖对方的外貌或者才华非凡。
用“触目惊心”来形容对方,既表达了对其美貌的赞美,也有一种惊喜和惊艳的意味。
这句话的背后,武汉人希望对方能自信地展现自己的魅力与才华,不断进取,成就非凡。
4. 你太有feel了!这句话是在夸奖对方的魅力和个性。
用“有feel”来形容对方,既是对其独特魅力的赞美,也有一种赋予对方自信和勇气的意味。
武汉人希望对方能在自己的特点和个性中找到自信和魅力,不断展现出自己的独特之处。
5. 你真是一股正能量!这句话是在夸奖对方的积极态度和影响力。
用“正能量”来形容对方,既是对其积极的赞美,也有一种赋予对方鼓励和动力的意味。
武汉人希望对方能继续发挥着自己的影响力,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向前。
武汉方言夸人的话不仅仅是表达对对方的赞美和欣赏,更多的是希望对方能勇敢地展现自己的才华与魅力,不断进取,成为更好的自己。
武汉方言中的这些表达方式,既是城市文化的体现,也是武汉人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期望。
值得一提的是,在武汉方言中,夸人的话中常常融入了一些幽默和调侃的成分,这也是武汉方言的特点之一。
通过幽默和调侃的方式夸人,既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又能让夸奖更加轻松和愉快。
武汉方言100句,你晓得吗
武汉⽅⾔100句,你晓得吗编前语:⽅⾔是⽂化的活化⽯,每个⼈都拥有⾃⼰的⽅⾔。
武汉⽅⾔博⼤精深,与数千年的武汉历史⽂化⼀脉相承。
最为骄傲的是,国粹京剧⾥如实完整地保留着⼤量地道的汉腔⾳韵,代表着中原语⾳⽂化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
笔者业余从事武汉⽅⾔研究⼗余年,专注于正字与释义。
2010年,发起武汉⽅⾔专家与⽹友(业余⽅⾔爱好者)⾯对⾯交流活动;2011年,倡议评选《百句经典汉话》活动,得到众多⽅⾔专家、⽂史专家、作家和艺术家以及媒体和⼴⼤⽹友、读者热情⽀持和参与。
2012年,发起规范武汉⽅⾔⽤字研讨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对部分武汉⽅⾔⽤字进⾏规范,并向社会推荐⾸批近90个规范⽤字。
⾛向国家中⼼城市的武汉,南来北往的⼈川流不息,每时每刻,都有⼤量外地⼈来此,或旅游、或求学,或暂住、或定居,这些⼈都可以称为临时武汉⼈或者新武汉⼈。
为了让他们适应武汉⽣活,了解武汉⽂化,特意编写出这份《武汉⽅⾔100句》,作为简明读本,谨供参考。
这100句武汉⽅⾔的注⾳、注释,以武汉⽅⾔专家朱建颂先⽣的相关考证成果为主要依据,并参照《汉语⽅⾔⼤辞典》等学术资料、采⽤业余⽅⾔研究者的挖掘发现编撰⽽成,难免挂⼀漏万。
《武汉⽅⾔100句》,是胡全志编撰待编的《武汉⽅⾔300句》简明读本中的⼀部分,这是⼀项探索性的⼯作,恳请各位同道批评指正。
1.⽼头(té、tó)——对中年以上⽗亲的谑称。
也泛指⽼年男性。
例:“明天是我⽼头60⼤寿,黄鹤楼的烟黄鹤楼的酒都是他最喜欢的。
”“那个⽼头蛮扎实,10分钟就钓了三条鱼。
”(“头”,不作“特”。
) 2.⽼娘——对中年以上母亲的谑称。
例:“我⽼娘总是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娘”,不作“俩”。
) 3.⽼亲爷——岳⽗。
也称岳⽼头;在家中也称⽼头。
例:“我⽼亲爷性格开朗,吃得、喝得、睡得、玩得,年轻时是玩打(练武)的,正咱都打得死⽼虎。
” 4.⽼亲娘——岳母。
家庭中也称⽼娘。
经典武汉话
经典武汉话一、称谓常用语1.老头(=爸爸)2.木妈(=妈妈)3.拐子(=哥哥)4.侨资(=姐姐)5.外外(=外甥)6. 伙介(伙计,朋友)7.舅辫子(=妻子的弟弟)8.老亲爷(=岳父大人)7.老亲娘(=岳母大人)9.老几(=人,常与“个“连用。
如“那个老几“,“有个老几“10.麻木(=人力三轮车)11. 扁担(=挑夫)二、生活常用语1.蛮扎实(=厉害)2.苕吃哈胀(=猛吃很多东西)3.条子(=身材)4.胯子(=腿,胯读3声)5.灵醒(=整洁、好看,也有聪明之意)6.称透(=整洁,好看之意,“称“读1声,“透“读3声)7.打赤巴(赤裸上半身,多用于男性)8.打挑瓜(全裸)9.条举(扫帚)10.浮子(毛巾\抹布等)11.滋(=擦,如橡皮擦叫做“滋笔”)12.灶妈子(=蟑螂)三、聊天常用语1.么斯(什么)2.冇得(=没有。
准确地说,冇,音同“冒”。
)3.是说唦(=表示赞同)5.耍拉(=麻利)6.铆起/铆倒(=一个劲儿地、努力地干某事)7.喔涩(意思同上,“喔“读2声)8.是/不是那个事=(①是/不是那回事; ②像/不像样)9.晕(=慢性子)10.豆里(=里面)11.紧搞个么斯唦(=表示一直在干么件事)12.克鸟冇(=去了没)四、吵架常用语1.你莫跟OOXX“翻"。
(意:你不要惹我。
“翻”:招惹,反对,对着干)2.OOXX“呼"你两哈的。
(意:要打人了,而绝不是叫人。
哈读4声)3.你不识“黑”是吧?(意:你是不知道我的厉害吧?。
黑读核2声4.你要“么昂”(唦)?(意:你想怎么样? ;你是不是想打一架?)5.苕头日脑(=很笨)6.板马日的(很脏的骂人话,含义和用法类似于“你他妈的”)7.铁护(=故意地)8.心里冇得数(=心里没有数。
“数”读作“瘦”。
常用于①识时务者为俊杰; ②跟O OXX等倒起...)9.弯管子(=很蹩脚,极不正宗)10.搞么斯唦(=搞么名堂唦;你想干什么)11.搞不清白(搞不清楚,或指头脑不清醒)12.裹筋(=纠缠不清或理不顺。
经典的武汉话
经典的武汉话1.老特(=爸爸)2.老俩(=妈妈)3.拐子(=哥哥)4.外外(=外甥)5.舅辫子(=妻子的弟弟)6.老亲爷(=岳父大人)7.老亲娘(=岳母大人)8.老几(=人,常与"个"连用。
如"那个老几","有个老几"9.麻木(=人力三轮车)10. 扁担(=挑夫)二、生活常用语1.蛮扎实(=厉害)2.苕吃哈胀(=猛吃很多东西)3.条子(=身材)4.胯子(=腿,胯读3声)5.灵醒(=整洁、好看,也有聪明之意)6.称透(=整洁,好看之意,"称"读1声,"透"读3声)7.打赤巴(半裸)8.打挑瓜(全裸)9.条举(扫帚)10.浮子(毛巾抹布等)11.滋(=擦,如橡皮擦叫做"笔滋子"12.灶妈子(=蟑螂)三、聊天常用语1.么斯(什么)2.冇得(=没有。
准确地说,冒得的"冒"应写为"冇"3.是说唦(=表示赞同)5.耍拉(=麻利)6.铆起/铆倒(=一个劲儿地、努力地干某事)7.喔涩(意思同上,"喔"读2声)8.是/不是那个事=(①是/不是那回事; ②像/不像样)9.晕(=慢性子)10.豆里(=里面)四、吵架常用语1.你莫跟老子"翻"。
(意:你不要惹我。
)2.老子"呼"你两哈的。
(意:要打人了,而绝不是叫人。
哈读4声)3.你不识"黑"是吧?(意:你是不知道我的厉害吧?。
黑读核2声4.你要"么样"?(意:你是不是想打一架?)5.苕头日脑(=很笨)6.板马日的(武汉人只怕也说不出真正的意思,反正是骂人的话)7.谍务(=故意地)8.心里冇得数(=心里没有数。
数读"瘦"。
)9.弯管子(=很蹩脚,极不正宗)10.搞么斯唦(=搞么名堂唦;你想干什么)11.搞不清白(搞不清楚,或指头脑不清醒)12.裹筋(=纠缠不清或理不顺。
武汉方言
14.敲死(=(广州话)衰人)
15.翘胯子 (=①翘二郎腿 ②呜呼哀哉)
16.不中神 (=不行了)
17.鬼款/瞎款 (=胡说、乱讲)
18.翻翘 (=不服气,"翘"读1声)
19.德罗 (=得意,"德"读3声)
20.掉得大 (=出丑、吃亏)
21.掉底子 (=丢人)
83:拍饼子---找妓女
84:卖粉的---妓女
85:装精---装懂,装聪明
86:嗨大了---在迪吧吃多了摇头丸之内的东西。
87:拉瓜---脏的意思。
88:灵光(第4声)---聪明,灵活。
89:抛---轻浮,时髦。
90:拓气---土气,不修边幅
91:弯倒边哈---一边去
92:迪多---罗嗦。
93:念条---唠叨。
94:过早---吃早餐
95:造业---可怜
96:收---藏起来的意思
97:火杆---男人
98:老杆---老男人。
99:老菜苔---三十四岁的女人
100:糙子伢---少年。
101:岔(第三声)递---没问题
102:瘦---小意思。
103:鸟=了
104:该=街
41:裹筋,裹脚---罗嗦,琐碎的意思。
42:情况---情人的意思
43:皮判---情人的意思
44:叶子---衣服
45:脉子---长相
46:条子---身材
47:怂---没有用,缩头缩尾的意思。
48:有板眼---有能耐。
49:个杂---感叹词
50:擂---撞的意思
51:挝---踢的意思
百句经典武汉话
百句经典汉话与解释1.不服周:不服气。
2.秺把子(岔巴子):形容嘴巴不严和随意串门的人,也指言行过于随意。
3.宁馨(灵醒):漂亮,整洁,可形容人、事、物。
4.过早:吃早点。
5.难(劳)为:用于感谢别人代自己做事。
6.尖板眼:形容特别新奇、尖端的事物。
7.抬庄:捧场。
8.撩撇:简单、方便;也指干脆、爽快,直截了当。
9.板(扳)痧:乱动弹。
10.掉底子:丢丑,丧失身份、规矩;也指揭底。
11.灶马子:蟑螂。
12.闹眼子:敷衍;胡闹,逗着玩。
13.三不之:偶尔、不时常、碰巧。
14.挖地脑壳:在街头饮食摊吃喝;在街头摆地摊卖东西。
15.信了你的邪:表佩服(含讽刺意味)。
16.垃坬:不干净、脏。
17.灵光:聪明。
18.撮虾子:临时性的挣钱方式。
19.掉得大:很丢丑;彻底揭露其老底。
20.弯倒船扯皮:形容有意、特意借机闹事。
21.就味:迁就他人的想法。
22.闹(痨)药:本意指毒药,形容喜欢制造事端、胡闹的人。
23.撮白:骗取。
24.嘀嘀哒:吹牛;吹牛的人。
25.杀签子:进谗言。
26.你吓我:用来表示惊讶、不满、不以为然等。
27.玍(嘎)巴子:性格乖僻的人。
28.诈倒裹:冒充;虚张声势。
29.醒倒媚:故意装傻,欺骗他人。
30.搭白算数:说话算话。
31.刁是撮非:四处挑拨。
32.淘神:费心费力。
33.挓(扎)心:心里不痛快。
34.疯得板:故意胡闹、装疯。
35.尖(悭):小气。
36.仙健:形容老人身体健康。
37.刮气:漂亮。
38.撮拐:说人坏话。
39.差火:不地道。
40.溜耍:形容身手敏捷,行动迅速。
41.恶躁:凶恶,厉害。
42.闪杆:形容言行不一。
43.毛痞:耍赖。
44.弯管子:形容说话不标准。
45.听了头:原指麻将将要胡牌,引申为有望成功。
46.搞么事:干什么。
47.讲味口:够意思。
48.黄鹤楼上看翻船:隔岸观火,比喻见人有危难不帮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
49.鸭子死了嘴巴硬:形容人死不认账。
50.捏倒鼻子哄眼睛:自己骗自己。
武汉土话
湖北土话—武汉方言小词典(一)一、称谓常用语1.老特(=爸爸)2.老俩(=妈妈)3.拐子(=哥哥)4.外外(=外甥)5.舅辫子(=妻子的弟弟)6.老亲爷(=岳父大人)7.老亲娘(=岳母大人)8.老几(=人,常与"个"连用。
如"那个老几","有个老几")9.麻木(=人力三轮车)10.扁担(=挑夫)二、生活常用语1.蛮扎实(=厉害)2.苕吃哈胀(=猛吃很多东西)3.条子(=身材)4.胯子(=腿,胯读3声)5.灵醒(=整洁、好看,也有聪明之意)6.称透(=整洁,好看之意,"称"读1声,"透"读3声)7.打赤巴(半裸)8.打挑瓜(全裸)9.条举(扫帚)10.浮子(毛巾\\抹布等)11.滋(=擦,如橡皮擦叫做"笔滋子")12.灶妈子(=蟑螂)三、聊天常用语1.么斯(什么)2.冇得(=没有。
准确地说,冒得的"冒"应写为"冇")3.是说唦(=表示赞同)5.耍拉(=麻利)6.铆起/铆倒(=一个劲儿地、努力地干某事)7.喔涩(意思同上,"喔"读2声)8.是/不是那个事=(①是/不是那回事;②像/不像样)9.晕(=慢性子)10.豆里(=里面)四、吵架常用语1.你莫跟老子"翻"。
(意:你不要惹我。
)2.老子"呼"你两哈的。
(意:要打人了,而绝不是叫人。
哈读4声)3.你不识"黑"是吧?(意:你是不知道我的厉害吧?。
黑读核2声4.你要"么样"?(意:你是不是想打一架?)5.苕头日脑(=很笨)6.板马日的(武汉人只怕也说不出真正的意思,反正是骂人的话)7.谍务(=故意地)8.心里冒得数(=心里没有数。
数读"瘦"。
常用于①识时务者为俊杰;②跟老子等倒起...)9.弯管子(=很蹩脚,极不正宗)10.搞么斯唦(=搞么名堂唦;你想干什么)11.搞不清白(搞不清楚,或指头脑不清醒)12.裹筋(=纠缠不清或理不顺。
武汉话口头禅
武汉话口头禅
武汉人有10大最喜欢说的口头禅:
1.“一末带十杂,烧火带引伢”
2.“岔巴子”:"岔巴子"一般指冒昧,唐突的打断别人的谈话,说的又是鸡同鸭讲,不是一个话题,鲁莽,讨人嫌的人!”。
3. “闹眼子”:自己做的事情花哨没有实际作用,还要别人干,别人偏偏不干,而非要找别人茬的人。
4.“讲胃口”:意思是“讲义气,够意思”。
5.“是那个事”,形容做事情蛮扎实,蛮厉害的意思。
其六是信了你滴邪:是指某人说话或者办事不按套路出牌,言谈举止出乎人意料之外,可褒可贬,恭维或贬损人的俏皮话。
也可以形容对你做的事很无奈。
6、洗了睡:意思是快完蛋了,赶快歇着吧。
通常用于蔑视的口吻。
7、醒倒媚:是指痞着脸纠缠不休。
“媚”则本身带有笑脸迎合的状态,“醒倒媚”便也是挂着媚态进行纠缠。
8、差火:差火是一句骂人的话。
所谓差火也就是不上路、不道德、不像话、不够意思(义气)、不懂规矩、不好说话。
9、掉底子:就是丢面子、丢脸、丢人。
10、垃瓜:表示不干净、肮脏;也形容做人不体面、不地道、手段下作、卑劣、龌龊。
武汉话揪辫子的意思
武汉话揪辫子的意思
“揪辫子”在武汉人口里是一种称呼。
说简单点,如果你是个女的,那么,你的兄弟就是你老公的“揪辫子”。
典故:过去武汉的老百姓有个习俗,独种儿子或者幺儿子要在顶门心高头扎一个小辫子,像顶了一个鸡毛毽多,这就叫“揪揪辫”。
这个辫子一直要揪到十周岁那天再剪,据说是为了“好养些”。
那小儿子伢的“揪揪辫”跟郎舅间的称呼又有么关系咧?这里头,有一个小笑话。
说是一个穷秀才,结婚三天要跟新姑娘一起回门。
他不懂大户人家那一套礼信,不晓得么样让老亲爷老亲娘高兴,就向他老婆请教。
他老婆说:“这好办!我的老头老娘最疼我那个弟弟了,只要你把我弟弟呵好,负责冇得问题唦!”秀才又问:“我不认得你弟弟么办?”他老婆就笑起来:“那个揪揪辫就是他了!”到了老亲爷屋里,大家要新姑爷坐上席,这个一让那个一让,他慌了神,连忙把内弟一指:“来来来,揪辫子,请上坐!”于是,“揪辫子”就成了对内弟的昵称。
当然,这只是个笑话,到底这个词是么来历,不一定就是这样的,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想像:姐夫和姐姐一起回娘屋里玩,姐夫顺手把小舅子头上的辫子摸一摸,晓得几亲热!再加上,“揪”和“舅”谐音,所以,武汉人就把“小舅子”喊成“揪辫子”了。
这个词,既随意,又生动,还有文化渊源呢!。
武汉方言之“苕”
武汉⽅⾔之“苕”说起苕,湖北⼈都知道。
但是对于外地⼈来说就有点丈⼆和尚摸不着北了。
其实这武汉⽅⾔⾥的苕,就是北⽅⼈说的红薯。
就是这玩意,在武汉却还另有其意呢。
武汉⼈嘴⾥不时冒出的“苕”这个字眼,在通常情境下,它的意思是指某⼈“呆”、“傻”,⽐如说:“喂,那个拿报纸的,站捣、站捣(站住),喊你这半天像聋了似的,你的⼿机还在台⼦⾼头(上⾯),再不拿别个拿了就莫怪我啊,娄⾥娄七(马马虎虎)像个苕样的。
”如果在“苕”的前⾯冠以“蛮”字,那就⼜上升了⼀个级别,按武汉⼈来说,那就是苕汀了头(傻过了头):“不消再说他了,那个伙计苕头苕脑的,你要是跟着他混,我看你也蛮苕唻,不清⽩吧?”这“苕”字还灵活多⽤,当组词为“苕货”的时候,相当于北⽅话⾥的“傻⼦”、“笨蛋”,上海话⾥的“⼗三点”。
⾄于说,“苕”和“苕货”是在什么时候成为武汉⽅⾔却⽆从考究。
查阅资料,可以得见的唯有在清光绪六年所著的《鄂垣⽵枝词》中有这样的注云:“俗呼⼭薯为韶,⼈之蠢笨者即称为韶家伙。
” ⼜⽐如在清宣统元年,在《欢迎铁路代表纪事⽵枝词》中也可得见:“俗语谓⼤冤桶为⼤苕货”。
在民间还有⼀说就是江城周边⾃古就盛产苕。
说到吃苕,武汉还有句流传甚⼴的顺⼝溜“⽣苕甜,熟苕粉,夹⽣苕---冇得法。
”(冇即没)仔细想想,把苕的各式感觉和⼈的性格结合起来,还是蛮形象的:“伙计,你莫样(怎么样)这苕嘞,说了这半天你还是冇懂,算了,不跟你这个夹⽣苕说了。
”除去上述,“苕”字在武汉还可以是亲昵的,⽐如男孩对她说:“你到底喜不喜欢我啊?”“嗯~,你莫样还不晓得?真像个苕样的。
”别样的风情就这样⾃“苕”字中婉转⽽出。
原来,“苕”除了吃,还可以那样⽐喻,也还能这样可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人的武汉话
您在街上随便拉住一个老武汉人,十有八九说的是武汉话。
您要是问他为什么不说普通话,他会理直气壮的告诉你,“武汉人不说武汉话,说么斯捏?”
武汉话在百度百科里面是西南官话,因为在外地人耳朵里听起来,感觉和四川话差不多,差不多?其实差得有点远。
我更愿意把武汉话分到北方方言,它应该是一种介于北方方言和西南官话之间的语言吧。
以前还传了一个选普通话的小故事,说我们武汉话就以一票之差败给了北京话,从而和普通话失之交臂。
为什么差一票呢?因为有两个投票的人上厕所去了。
感觉这个笑话里透露了武汉人的小傲娇。
但是,通过国粹京剧也是在清朝乾隆年间由徽汉二剧合流产生的来看,这武汉话和北京话也一定是有众多相似之处的。
一般都说啊,这个语言的形成,少不了当地的历史文化沉淀,还有地理风俗特征,武汉话,也不例外。
有人开玩笑说,北方寒冷多风沙,说话时口型不宜太大,因此语音中多卷舌,鼻音重,怕这嘴巴一大,沙尘暴就进嘴巴里了;四川云贵多山,山上山下喊话,要着力提高语言尾音,更有山体回声,悠扬婉转,要不然山上怎么听得到呢;江南气候宜人,说话时可以细声慢语,美人又多,吴侬暖语,说话就如唱小曲一般。
而武汉,当年是湖区,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多数武汉人必定靠湖而生,采摘莲藕,摸些螺蚌,打些野鸭,捞些湖鱼,于是,有了这样一幕,男人划着木筏下湖抓鱼,他的女人烤熟了一只野鸭,会对着湖面喊叫:“开饭了!快回来奇楼(吃肉)……”,率直响亮。
四川话的尾音上扬,我们平原湖区,所以尾音都是下沉。
武汉话的这个语音语调是不是真的就是这样形成的,我不知道,但是武汉话的特点就是不分卷舌平舌,不分鼻音边音。
我们没有卷舌,都是平舌音,也没有鼻音,都是边音。
绕口令,十是十,四是四,用武汉话读出来,毫无难度,思四思,四四四。
还有这样一句普通话,六个陆军到六渡桥喝绿豆汤,六渡桥是武汉汉口的地名。
用武汉话读这句话,简直绝了!楼个楼军到楼豆桥活楼豆汤。
有不有味。
六、陆、绿,这到了武汉话,全部都是楼。
方言的形成,确实和文化也有关系。
信了你的邪,都有听过武汉籍歌手段思思的这首歌吧。
为什么武汉人喜欢把受不了你了,说成是我信了你的邪?因为我
们这里2000多年以前是楚国,楚国是一个信奉巫鬼的民族,所以就产生了“信邪”这个词,我们楚国人是信邪的。
慢慢的,就有了信了你的邪。
同样是那个时候产生的,还有“不服周”和“秦是秦,楚是楚”,不服周就是不服气的意思。
楚庄王当年可是问鼎中原,直逼洛邑,想取周天子而代之的。
所以,您要问谁不服周天子?当然是我们楚国了。
武汉人想表达一是一,二是二,说出来就是“秦是秦,楚是楚”。
春秋战国,非秦即楚啊。
武汉话喜欢用数字,一把连是一起,二五点是说你傻,三不知是说偶尔,还有四不像,五更头,七月半,八面风,九连环,十不全,这些结合了天气,风俗,用的没有一二三开头的那三句多了。
武汉人说话讲起礼性来,你家前,你家后,不讲客气起来,就是遣遣遣。
我们把身材叫“条子”,长相称“麦子”,长得好看叫“刮气”被吓到了叫嘿我呢,《宋刻集韵》一书中记载,嘿,楚人谓欺曰嘿。
武汉人性格洒脱麻利,经常说“滴祏”。
意思是说起来没完没了让人心烦。
“滴”原是形容水落下的声音和雨声。
《说文》:“滴,水注也。
”段注:“俗称一滴曰一涿。
音如笃即此字也。
又作拓。
音当洛反。
”《汉语同源字丛考》:“今苏俗,谓雨声滴活也。
”武汉方言把“不住嘴地说某一内容的话而让人厌烦”说成“diduo”,当是这个“滴祏”。
因为单调、重复的雨声与没完没了让人心烦的唠叨,在心理上产生的感觉是一样的。
“你滴拓滴祏个不停,烦死人的。
”
武汉人夸你,会用“尖板眼”。
尖,顶尖,突出;板眼,来源于汉剧,一板一眼,有模有样,有板有眼,形容做事循规蹈矩。
年代久了,板眼也指心思、名堂了。
所以“尖板眼”是夸你优秀,而“刷子掉了毛”——“光板眼”,就是贬义的歇后语了。
武汉话还喜欢用武汉的地名,比如两个人聊天谈论不到一处去,“别人说黄鹤楼,你说龟山头”;还有看笑话,叫“黄鹤楼上看翻船”。
这样的俗语,也比较多。
方言有其独特的魅力,武汉话如同武汉人一样,爽直泼辣,处处透露着仗义大方,希望都能够交一个武汉的梗朋友,品一品地道的武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