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传动系统图

合集下载

城轨车辆牵引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原理—交流主电路的案例分析

城轨车辆牵引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原理—交流主电路的案例分析

牵引电机供电。在再生制动时以的相时间反常的数路及径放使电电电网阻吸值收。电机反馈的
能量。各环节电路及作用为: 由TIEZ接是S是触晶隔器闸离C管/C,K接F与地CZ电开是阻关过,C电C在压Z需构保要护成主电。电路
(1)充电限流环节 (2)VVVF逆变器
在接阻放受地。电电C由时当后斩B弓将TR直仍波升1为它流不、即器差起转环能DT的动、换1节消7电~主、到高发除流T要接D速生,6传8地功、过则断构感位能电晶D路成器置6压闸是器的构,。,管用闭斩用成经T于合以波Z。斩导电检后器其波通阻测,。器,直 为作流直防用电流止是路电制过在流路动大人牵通,的与引过用充流F工它C出电况Z来的放电将电调电流直流节。冲流差因制击电,为动使能以晶电滤检变闸流波测换管的接只地
④ 脉冲模式发生器
脉冲模式发生器根据电机控制的三个输入变量:相控因数、定子频率和 校正角,实时计算牵引逆变器中的GTO触发脉冲。
图2-48 脉冲模式区域分布图
⑤ 能量反馈
在电机的能量反馈中,能量反馈到电网中,如果在电 制动的情况下,能量不能被电网完全吸收,多余的能量必 须转换为热能消耗在制动电阻上,否则电网电压将抬高到 不能承受的水平。
制动斩波器的存在确保大部分的能量能反馈回电网, 同时又保护了电网上的其他设备。
(4)牵引控制单元DCU及逆变器保护监控单元UNAS
① 牵引控制单元结构 ② 牵引控制单元基本功能 ③ DCU基本工作原理 ④ UNAS基本功能 ⑤ DCU的PCB板功能描述
a.牵引系统的控制与调整;
牵 单引 元A发bcdD...U控3生C0NV对脉3制AUV板是列冲SV从单设;F车模中与列元A计状式央牵3车态的D成控0引C4的产线制是U一电监生和和机板中上测与逆的外的央下与优控变处[部保化l两1制器理护;]控层与脉板保制保的冲的护护系模控;统式制 机箱/e.,调再共整生装/制有监动与测25电板块阻3电0制5动子,的A板控3。0制6是各与速调度节 电 使 元(子 用 件A/负 信是fghT...板 多 采制号PO责压电防逆D为 层 用动)处制制接V滑变A标 板 表参理动W动数/器收的与准 技 面和考防据线F司实气牵空路中存的术封值机现制转滤引断储印,装转;动指保波控逆板换刷电的护电令(制;变自器及电子容及S[A动器载l器)M路板23R转]D荷0的的V的板上)板8换调充是C保;指,的或及整放(测护A列令;电牵量3车,控0参值引7保制 插 的 过考AH装号 各与 制 调换理ijkl3a...值.(2rD、 个整板板动D列列提停9tC为,DmU和拖 模C板;;车车供车控其I8的接ULA车 拟接速牵串距AA;它制)3A一33收度引行离A的 信插33控11系。01起103的控接;本制一号件板4,是0统获 制 口9和组系车A是P个测(的取 系 与。统WA成3的温转量41前与 统P3提M2T81车3度处 的是U轴值供面针5个指连板辆理 故测列输速,板)令电接及 障、的量车入度根上与参,自 诊机状及U牵信信据考动 断通外N态速U号A引计 与值号参信/S度调/算 存处号I、考信转整储

汽车传动系统——变速器和同步器图解

汽车传动系统——变速器和同步器图解

汽车传动系统——变速器和同步器图解三轴五当变速器传动简图1-输入轴2-轴承3-接合齿圈4-同步环5-输出轴6-中间轴7-接合套8-中间轴常啮合齿轮此变速器有五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由壳体、第一轴(输入轴)、中间轴、第二轴(输出轴)、倒档轴、各轴上齿轮、操纵机构等几部分组成。

两轴五当变速器传动简图1-输入轴2-接合套3-里程表齿轮4-同步环5-半轴6-主减速器被动齿轮7-差速器壳8-半轴齿轮9-行星齿轮10、11-输出轴12-主减速器主动齿轮13-花键毂与传统的三轴变速器相比,由于省去了中间轴,所以一般档位传动效率要高一些;但是任何一档的传动效率又都不如三轴变速器直接档的传动效率高。

同步器有常压式,惯性式和自行增力式等种类。

这里仅介绍目前广泛采用的惯性式同步器。

惯性式同步器是依靠摩擦作用实现同步的,在其上面设有专设机构保证接合套与待接合的花键齿圈在达到同步之前不可能接触,从而避免了齿间冲击。

惯性同步器按结构又分为锁环式和锁销式两种。

其工作原理可以北京BJ212型汽车三档变速器中的二、三档同步器为例说明。

花键毂7与第二轴用花键连接,并用垫片和卡环作轴向定位。

在花键毂两端与齿轮1和4之间,各有一个青铜制成的锁环(也称同步环)9和5。

锁环上有短花键齿圈,花键齿的断面轮廓尺寸与齿轮1,4及花键毂7上的外花键齿均相同。

在两个锁环上,花键齿对着接合套8的一端都有倒角(称锁止角),且与接合套齿端的倒角相同。

锁环具有与齿轮1和4上的摩擦面锥度相同的内锥面,内锥面上制出细牙的螺旋槽,以便两锥面接触后破坏油膜,增加锥面间的摩擦。

三个滑块2分别嵌合在花键毂的三个轴向槽11内,并可沿槽轴向滑动。

在两个弹簧圈6的作用下,滑块压向接合套,使滑块中部的凸起部分正好嵌在接合套中部的凹槽10中,起到空档定位作用。

滑块2的两端伸入锁环9和5的三个缺口12中。

只有当滑块位于缺口12的中央时,接合套与锁环的齿方可能接合。

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汽车变速器的外操纵机构1-变速器壳体2-变速连动杆3-变速杆一般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汽车的变速器距离驾驶员座位较近,换档杆等外操纵机构多集中安装在变速器箱盖上,结构简单、操纵容易并且准确。

第三章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第三章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要使润滑油突破这层旋转气流很不容易,采用突入滚 道式润滑方式则可以可靠地将油送人轴承滚道处。
第三章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3)突入滚道式润滑方式 如图3—10所示为适应该要求而设计的特殊轴承。 润滑油的进油口在内滚道附近,利用高速轴承的泵 效应,把润滑油吸人滚道。
若进油口较高,则泵效应差,当进油接近外滚道 时则成为排放口了,油液将不能进入轴承内部。
第三章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3.冷却润滑技术的研究 过去,加工中心机床主轴轴承大都采用油脂润滑方 式,为了适应主轴转速向更高速化发展的需要,新 的冷却润滑方式相继开发出来,见表3—2。
第三章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第一章 数控机床概述
(1)油气润滑方式 这种润滑方式不同于油雾方式, 油气润滑是用压缩空气把小油滴送进轴承空隙中, 油量大小可达最佳值,压缩空气有散热作用,润滑 油可回收,不污染周围空气。图3—8是油气润滑 原理图。
1.主轴部件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 图3—13a为锥孔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内圈 为1:12的锥孔,当内圈沿锥形轴颈轴向移 动时,内圈胀大以调整滚道的间隙。滚子数 目多,两列滚子交错排列,因而承载能力大, 刚性好,允许转速高。它的内、外圈均较薄, 因此,要求主轴颈与箱体孔均有较高的制造 精度,以免轴颈与箱体孔的形状误差使轴承 滚道发生畸变而影响主轴的旋转精度。该轴 承只能承受径向载荷。
第一章 数控机床概述
(2)热变形 电动机、主轴及传动件都是热源。低温升、小
的热变形是对主传动系统要求的重要指标。 (3)主轴的旋转精度和运动精度
主轴的旋转精度是指装配后,在无载荷、低速转 动条件下测量主轴前端和距离前端300mm处的径 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值。主轴在工作速度旋转时 测量上述的两项精度称为运动精度。数控机床要求 有高的旋转精度和运动精度。

数控机床结构结构图

数控机床结构结构图

可编程控制器
数控车床 数控车床的工艺用途 的组成 数控车床的组成
影响车床布局形式的因素
操作面板
输入输出设备 CNC装置
伺服单元、驱动装置和测量装置
PLC、机床I/O电路和装置 机床主机
数控车床 主轴箱和尾座的布局形式 水平床身配置水平滑板
数 的布局 床身和导轨的布局形式
倾斜床身配置倾斜滑板 水平床身配置倾斜滑板
按照技术水平的高低分类 1.数显及打字型 2.带有小型电子计算机
进行数据处理型 3.计算机数字控制型
其他分类方法 大型、中型、小型;精密型、生产型

三坐标测量 机的构成

三坐标测量机的主体 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系统 三坐标测量机计算机控制系统和软件

三坐标测量机
直接测量方法 程序测量方法
测 的测量方式
床概述 数控冲床的工作原理
数控冲床的
数控冲床的组成
主机
数控装置
冲 组成与结构 数控冲床的结构

典型数
ZX数控冲床 性能特点
技术参数
控冲床
伺服复合小型精密钣金加工冲床
主要特点 技术参数
三坐标测 量机概述
三坐标测量机的功能 按照工作方式分类 1.点位测量法 2.连续扫描测量方式 三坐标测量机的类型 按照结构形式分类 1.悬臂式 2.桥式 3.龙门式 4.立柱式 5.坐标镗床式
冷却润滑技术(冷却

数控机床导轨的类型与特点 滚动导轨
静压导轨
数控机床自动排 屑装置
平面链式排屑装置 刮板式排屑装置 螺旋式排屑装置 磁性排屑器
摩擦阻力小
位置检测装置
位置检测装置的要求(4点) 数字式与模拟式
的要求与类型

CA6140车床的传动系统

CA6140车床的传动系统

3×[1+(2×2-1)]=12级
8
二、主运动传动链
1. 传动路线
5)主轴的转速 正转n主时的n电最 高DD1转(1速 :)uⅠⅡuⅡⅢ uⅢ Ⅳ
nm a x

1450
130 230
(1
0.02)

56 38

39 41

63 50
r
/
min

1418r
/
min
正转时的最低转速:
u扩1=
58 26

80 20

50 50

44 44

26 58
=4
u扩2=
58 26

80 20

80 20

44 44

26 58
=16
27
三、车螺纹传动链 6. 非标准和较精密螺纹 1)传动链
28
三、车螺纹传动链 6. 非标准和较精密螺纹 2)车削非标螺纹和较精密螺纹的运动平衡式
1 58 33 u 12=L=KP
130
51 22 20 20 26
nmin 1450 230 (1 0.02) 43 58 80 80 58 r / min 10r / min
9
三、车螺纹传动链 1. 米制螺纹 1)米制螺纹的导程
L工 1r主轴u总L丝
10
三、车螺纹传动链 1. 米制螺纹 2)传动链
25
三、车螺纹传动链
5. 大导程螺纹
2)传动路线表达式
50
主轴Ⅵ — 58 —Ⅴ — 80 — Ⅳ — 50
26
20
80
—Ⅲ —
20

第十三章 主传动设计--机械制造技术A-2

第十三章  主传动设计--机械制造技术A-2

3.主传动的结构设计 ⑴绘制主传动的主轴变速箱装配图; ⑵进行必要的动力验算。 4.零件设计。
§ 13-2 主传动的运动设计
一、转速图
例:XA6132A型铣床的转速图。
转速范围30~1500r/min,公比 =1.26, Z=18,电动机转速n0=1440r/min。


Ⅲ Ⅲ


B
总结:
课二:
三、主传动的设计要点
1.变速组中极限传动比及变速范围的限制条件
1 最小传动比: u min 4 最大传动比: umax 2
(直齿)
umax 2.5(斜齿)
最大变速范围:
rmax
umax 2 ~ 2.5 8 ~ 10 umin 0.25
回顾
计算最大变速范围:
例: 18=31·3·9 3 2
Z1
Z4
u1=1 u2=1/41/4=1/16 rmax=16
背轮机构的优点: 1.变速范围大; 2.结构紧凑,工艺性好; 3.传动链短,传动效率高; 4.传用齿轮的传动系统
Za3 Za2 Za1
Zg
Sb K Sa
Zb1
Zb2
公用齿轮的选取原则:
1.选择大的齿轮为公用齿轮。 2.前后两个变速组的齿数和应接近,一般: Sb 1≤K≤1.25 K
Sa
§ 13-3 主传动的结构设计
五、计算转速的确定
计算转速:传动件在传递全部功率时的最低转速。
P PE T 9550 9550 nc nc
P T
P
T
nmin
nc
nmax
n
(一)主轴计算转速的确定
u Z SZ 1 u 1 Z SZ 1 u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联轴器直接与主轴联接
其优点是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但主轴转速的变化及转矩的输出完全 受电机的限制,随着主轴电机性能的提高,这种形式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内装电机主轴
这种主传动方式大大简化了主轴箱体与主轴的结构,有效地提高了主轴 部件的刚度,主轴转速高,但主轴输出扭矩小,电机发热对主轴的精度 影响较大。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1.1 主传动系统的结构与特点 1.数控机床的传动系统 在数控机床的主轴电机、传动元件和主轴构成的具有运动 传动联系的系统称为主传动系统。由于现代数控机床常采用直 流或交流调速电机作为主运动的动力源,主要由电机实现主运 动的变速,使得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的结构大大简化。
1)带有变速齿轮的主传动
排油泵强制排油到恒温邮箱,以达到润滑、冷却的目的。
2.主轴的密封
主轴的密封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 接触式: 有摩擦和磨损,发热严重,用于低速主轴。 非接触式: 迷宫式和隙缝式,发热很小,应用广泛。 为保证密封作用,旋转部分与固定部分之间的径向间隙应小于
(a)主轴准停换刀
4.主轴组件的润滑与密封
1)主轴润滑 主轴润滑的作用减少摩擦,降低机床温度,是带走摩擦所产生的热量,
减少机床热变形。机床的润滑凡是主要有以下两种: (1)油气润滑方式。油气润滑是定时定量地把油雾送进轴承空隙中,这
种送油方式是间歇式的;而油雾润滑则是连续供给油雾。 (2)喷注润滑方式。它用较大流量的恒温油喷注到主轴轴承上,然后由
合机床的镗孔车端面头主轴组件。 (5)主轴作旋转运动又作行星运动的主轴组件。
2)主轴端部的结构
主轴端部用于安装刀具或夹持安装工件的夹具。其结构应保证 定位准确,夹紧牢固可靠,能传递足够大的扭矩,安装、拆卸 方便。主轴端部的结构已经标准化,如图3-4所示为六种通用 的结构形式。

铣床车床主传动系统图和转速图.pptx

铣床车床主传动系统图和转速图.pptx
24:48
1000
710
500
22:62 355
250
降速,向右下方倾斜三格;
180
125
ub2=42/42=1=1/ 0,
90
63
等速,连线水平。
45
31.5
❖ 轴Ⅲ~Ⅳ间 的变速组c 有两个传动副,
其传动比依此为: uc1=18/72=1/4= 1/ 4, 降速,向右下方倾斜四格; uc2=60/30=2/1= 2/1, 升速,向右上方倾斜两格。
n j n n j1
考虑刀具寿命,实际加工时用nj,则其相对转速损失 为n-nj 相对转速损失率为:
A nnj n
最大相对转速损失率为n趋近与nj+1时:
lim Amax
nn j
1
n j 1 nj
nj
1
nj nj n j
1 1 1

结论:最大相对转速损失率相等。
(2)主轴转速的合理排列 ❖ 转速范围内转速相对损失均匀; ❖ 使变速传动系统简化; ❖ 混合公比——转速使用的机会相差较 大
电机 Ⅰ a Ⅱ b Ⅲ c 60:30
36:36 42:42 30:42
24:48
22:62

1440 r/min 1000 710 500 355 250 180 125 90
63
18:72
45
31.5
综上所述,转速图可以很清楚地表 电机
示:
Ⅰa ⅡbⅢc 60:30
1、主轴各级转速的传动路 线;
250
表示的转速之比是等比级数
180
125
的公比
90
注意:因为 nj+1/nj= ,故有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
图3-1 VMC-15型加工中心的外形图 1—对刀仪 2—工作台(X,Y轴进给) 3—第四轴旋转头 4—刀库 5—防护装置 6—主轴箱(Z轴进给) 7—操作面板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
• 课程导引 • (1)主传动系统
如图3-2所示为VMC-15加工中心的主传动结构,其主 传动路线为:交流主电动机(150~7500r/min无级调 速)→1∶1多楔带传动→主轴。
a)各种钻床
b)铣、镗床
c)外圆磨床、平面磨统
• 3.2 主轴及其部件结构
• 2.主轴的主要尺寸参数 • (1)主轴直径
主轴直径越大,其刚度越高,但增加直径使得轴承和 轴上其他零件的尺寸相应增大。轴承直径越大,同精度等 级的轴承公差值也越大,同时轴承极限转速下降,要保证 主轴的旋转精度就越困难。
• 3.1 数控机床的主轴系统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
• 3.1.2 主传动变速的方式

数控机床主运动调速范围很宽,其主轴的传动变速方
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图3-4 数控机床主传动的四种配置方式 a)齿轮变速 b)带传动 c)两个电动机分别驱动 d)电主轴
• 1.带有变速齿轮的主轴传动(分段无级变速)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
数控机床结构与故障检修
Structure and maintenance of NC
第3章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
The main drive system of NC
CONTENTS 目 录
一 数控机床的主轴系统 二 主轴及其部件结构 三 典型机床主轴结构
• 课程导引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
如图所示VMC-15加工中 心,工作台行程X/Y/Z向 20in/16in/20in( 1inc=25.4mm),快进速 度400in/min,主轴转速 150—7500r/min,定位精 度±0.0002in,主电机功 率11.2KW。

1.2.1CA6140车床传动原理图

1.2.1CA6140车床传动原理图
在车床上使用的刀具,主要是各种车刀,有些车 床还可以使用各种孔加工刀具(如钻头、扩孔钻、铰 刀等)和螺纹刀具。图1.1.1 是卧式车床所能加工的 典型表面。
返回第一张 上一张幻灯片 下一张幻灯片
图1.1. 卧式车床所能加工的典型零件 返回第一张 上一张幻灯片 下一张幻灯片
1.1.2 车床种类
车床的种类很多,按其结构和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 卧式车床

130 230

(1


)uⅠⅡ

uⅡⅢ

uⅢⅥ
(3)转速值计算
返回第一张 上一张幻灯片 下一张幻灯片
一、进给传动系统的分析 1.车削螺纹(米制、英制、模数和径节四种螺纹)
运动平衡式: 1(主轴) u L丝 P
(1)米制螺纹加工 (2)英制螺纹加工 (3)模数螺纹加工 (4)径节螺纹加工
卡盘
返回第一张 上一张幻灯片 下一张幻灯片
5、变速操纵机构
返回第一张 上一张幻灯片 下一张幻灯片
展开图的剖切面
返回第一张 上一张幻灯片 下一张幻灯片
CA6140型卧式车床主轴箱展开图 返回第一张 上一张幻灯片 下一张幻灯片
1、卸荷式带轮
带轮与花键套用螺钉连接 成一体,支承在法兰内的 两个深沟球轴承上,而法 兰则固定在主轴箱体上。 这样,带轮可通过花键套 带动轴I旋转,而带的拉力 则经法兰直接传至箱体 (卸下了径向载荷)。从 而避免因拉力而使轴I产生 弯曲变形,提高了传动平 稳性。卸荷式带轮特别适 用于要求传动平稳性高的 精密机床。
P

1(主轴)
58 58

33 63 100 1 33 100 75 u j

36 25

u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是某中型车床的主传动系统图,主轴转速范围为31.5r/min - 1400r/min,公比ψ = 1.41,转速级数Z = 12,电机转速n = 1440r/min。

图1 12级主传动系统转速图
1.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转速图的基本规律
各变速传动组的传动比排列的规律
变速组中两大小相邻的传动比的比值称为级比,用符号ψ表示。

级比一般写成ψ的x次方的形式,其中X为级比指数。

变速组a的级比为:
ψa = ia1/ia2 = ia2/ia3 = φ
变速组的变速范围是指变速组中最大传动比与最小传动比的比值,用R表示。

变速组a的变速范围:
Ra = ia1/ia3 = φ*φ
传动系统最后一根轴的变速范围(或主轴的变速范围)应等于各传动组的变速范围的乘积,即
Rn = Ra*Rb*Rc*…*Rk
2.分级变速系统转速图设计
(1)结构网及结构式表示传动比的相对关系而不表示转速数值的线图称为结构网。

结构网表示各动组的传动副数和各传动组的级比指数,还可以看出其传动顺序和变速顺序。

结构式表达的内容与结构网同,一个结构式对应一个结构网。

图2的结构网也可写成结构式:
12 = 3*2*2。

图2 结构网
(2)转速图的拟定
·传动组和传动副数的确定;
·结构网或结构式各种方案的选择;
·画转速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