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生电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电生磁》教案5篇

《电生磁》教案5篇

《电生磁》教案5篇第一篇:《电生磁》教案电生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体验通电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与磁之间有某种联系.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重点难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教学准备直导线、干电池、螺线管、小磁针。

教学过程导入:观察奥斯特做的实验提问:当直导线通电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磁针发生偏转说明什么问题? 回答:看到小磁针发生偏转(顺时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力的作用.(电流的磁效应)看第二个图,我们把电流切断,观察小磁针有什么变化? 发现当电流切断时,小磁针不会发生偏转,说明直导线周围没有磁场.观察实验,当改变通电直导线的电流方向时,发现小磁针有什么变化? 回答:当改变电流方向时,小磁针的偏转方向由原来的顺时针变成逆时针.得出,磁场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提问:手电筒在通电时为什么连一个大头针都吸不动? 这是因为它的磁场太弱了.那如果我们把导线绕成一个线圈,然后再给它通电,那么线圈都有电流通过,且产生的磁场叠加在一起,就会强得多.那么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它可能与哪种磁体的磁场相似?(条形磁体)通过演示实验得出通电螺线管磁场与条形磁体磁场相似,那么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有什么关系?(实验得出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与螺线管中电流方有关,当电流方向改变,其极性也改变.)那么我们怎么判断它的极性呢? 安培定则。

(电流方向,线圈的绕法)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方向就是北极.完成课后练习板书设计电生磁一、磁效应: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

三、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两个因素有关。

①电流方向②线圈绕法四、安培定则。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5磁生电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5磁生电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20.5磁生电一、教学内容1. 电磁感应现象: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了解磁生电的现象,掌握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2. 发电机的原理: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区别。

3. 感应电流的方向:引导学生学习楞次定律,掌握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磁生电的现象,掌握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2. 帮助学生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区别。

3. 引导学生学习楞次定律,掌握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以及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区别。

2. 教学重点:磁生电的现象,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如蹄形磁铁、线圈、电流表等);教学PPT。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蹄形磁铁和线圈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磁生电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磁生电的原理。

3.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发电机的原理,让学生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区别。

4. 楞次定律学习:讲解楞次定律,引导学生掌握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电磁感应现象2. 发电机原理3. 楞次定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磁生电的现象及其原理。

(2)解释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并说明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区别。

(3)根据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2. 答案:(1)磁生电的现象:通过实验观察,当蹄形磁铁在线圈附近运动时,线圈中会产生电流。

磁生电的原理: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2)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完整word版)《磁生电》教学设计

(完整word版)《磁生电》教学设计

观察电流表的反应,分析现象;用多匝数导线线圈进行实验,仍保持静止。

图1(2)1 置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于磁场中,且保持导体与磁场相对静止2 更换强磁体,增强磁场,仍保持导体与磁场相对静止3 使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上下运动4 使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左右运动5 使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斜着运动把磁感线想象成一根根来检测电路中有没有电流。

磁场中的导线。

观察现象,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不变,说明导线在磁场中静止,电路中不会产生电流。

在实验中,观察到当导体沿着磁场方向运动时,电路中没有电流。

当导线在磁场中水平运动、斜向运动都会产生电流。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

学生思考得出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分析与总结能力、物理思想迁移的能力。

的方向会变化,而同时改变磁场和导线运动方向,则感应电流方向不变。

在电磁感应实验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呢?实验中消耗了什么能量,获得了什么能量?你能实际生活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实例吗?实验中消耗的是机械能,获得了电能,电磁感应实验中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通过分析得出电磁感应能量转化过程。

发电机展示手摇发电机。

观察手摇发电机的构造.把手摇发电机与电流表连接起来,先慢后快的摇动把手,观察灯泡的亮暗情况。

把两个发光二极管极性相反地并联起来,接到原来灯光的位置,进行实验。

观构造:线圈、U形磁体等。

学生描述看到的现象:灯泡一闪一闪的发光,并且转速越快,灯越亮。

说明电流大小与转速有关,转速越快,电流越大.观察实验,二极管在交替发光,说明结培养学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

第五节磁生电一、磁能否生电,怎样使磁生电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

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2.磁场产生感应电流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具有闭合电路;②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应线运动。

磁生电的教案精品

磁生电的教案精品

磁生电的教案精品有关“磁生电的教案”的信息已经为您准备好了一定要看看。

每位老师不可或缺的课件是教案课件,相信老师对写教案课件也并不陌生。

教案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必备的工具。

在阅读本文以后,相信您会有所收获!磁生电的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道磁生电的原理,能说出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

2.通过小组实验,学会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物理实验。

3.通过进行小组实验,感受物理实验的科学严谨,增强团队之间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磁生电的原理。

【难点】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教师向学生出示摇摇亮的教具,通过摇动教具,LED灯会交替发光。

通过对教具进行电和磁的简单分析,并结合前面学习过的电生磁现象,引导学生回答磁和电之间有关系,顺势引出课题磁生电。

【意图:通过LED灯交替发光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电与磁之间的联系,从而对磁生电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再通过学生自己猜想磁和电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接下来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磁生电】。

环节二:新课讲授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对教具进行动态分析,磁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产生电?学生猜想:可能与导体和磁感线有关。

提供器材:磁钢若干、导体、灵敏电流计,导线若干。

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探究导体和磁感线之间的关系?学生经过讨论之后得出导体运动方向可能与磁感线平行、垂直、相割。

根据猜想,请同学进行设计实验,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并连接电路。

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1.将两个磁钢正负极相对,且固定,将导体静止在磁感线中,观察电流计的指针变化。

2.在1的情况下,增加磁钢数目,导体依然静止,观察电流计的指针变化。

3.在1的情况下,将导体与磁感线进行平行、垂直和相割,记录电流计的指针变化。

4.在3的情况下,将两个磁钢改变距离,导体与磁感线进行平行、垂直和相割,记录电流计的指针变化。

根据实验结果,由学生得出在什么情况下,磁可以产生电?结论:闭合电路中,导体与磁感线进行切割时能产生电流。

九年级物理《磁生电》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磁生电》教案、教学设计
2.新课导入:介绍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新课讲解:
(1)介绍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概念,如磁通量、感应电动势等。
(2)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式。
(3)通过实例分析,解释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课堂实践:
(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磁感应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过程设想:
(1)导入新课:以生活中的实例(如发电机、变压器等)引入电磁感应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通过讲解法拉第的实验,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并介绍相关概念和定律。
(3)课堂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磁感应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3.教学内容:通过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掌握计算感应电动势的方法。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学活动: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电磁感应知识的掌握程度。
2.教学方法:采用个别辅导、小组讨论等形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练习效果。
3.教学内容:简要回顾电流、磁场等基础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学活动:以法拉第的实验为切入点,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
2.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演示、板书等手段,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直观化。
3.教学内容:
(1)磁通量:介绍磁通量的概念,解释磁感线穿过闭合回路的现象。
(2)感应电动势:讲解感应电动势的产生原因,阐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20.5《磁生电》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20.5《磁生电》教学设计
2.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重点知识,梳理知识结构。
3.激发学生思考: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4.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电磁感应的奥秘,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磁生电》这一章节知识的掌握,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20.5节后的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要求学生在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讨论,给予肯定和指导,纠正错误的认识,强化重点知识。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练习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等,覆盖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讲解。
(五)总结归纳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右手定则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20.5《磁生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概念,知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
2.学会使用实验器材,进行探究磁生电现象的实验,并能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3.能够运用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了解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
-结合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导入:向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电磁感应现象,如磁铁在导线中运动产生电流的小实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磁铁运动会产生电流?这个现象与我们之前学习的电和磁有什么联系?

八年级下册科学《磁生电》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下册科学《磁生电》优秀教学案例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帮助他们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在实验操作、问题讨论等环节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同时,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具体的反馈,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建议。通过反思与评价,促进学生自我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的开始,我将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导入新课:将一根导体棒放在磁铁附近,当移动导体棒时,连接在导体棒两端的灯泡会闪烁。这个现象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我会提问:“为什么移动导体棒时,灯泡会闪烁?这与我们之前学习的电和磁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个问题,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磁生电。
5. 跨学科融合,提高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
本案例将电磁感应与已学的电学、磁学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五)作业小结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会布置以下作业:
1. 结合实验过程,撰写一篇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小论文,探讨其原理和应用。
2. 设计一个简单的电磁感应实验,向家人或朋友解释磁生电现象,传播科学知识。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提前了解电磁场的概念及其与电磁感应的关系。
五、案例亮点
1. 生活化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会详细讲解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首先,介绍法拉第的发现和电磁感应定律,解释闭合回路中的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会产生电流的原理。接着,通过图示和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磁通量的变化与感应电流的关系。
我会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电磁感应的应用,如发电机、变压器等,让学生感受到电磁感应现象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讲解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确保学生在接下来的实践环节能够安全、正确地进行操作。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0.5磁生电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0.5磁生电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0.5磁生电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20.5节,磁生电。

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1. 奥斯特实验及其发现,了解电流的磁效应。

2. 法拉第的贡献,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3. 感应电流的条件,掌握闭合回路和磁通量的概念。

4. 电磁感应的原理,了解能量转换过程。

5. 感应电流的方向,学习楞次定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奥斯特实验和法拉第的贡献,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2. 掌握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理解能量转换过程。

3. 学习楞次定律,能够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和能量转换过程的掌握。

难点:楞次定律的应用,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演示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教科书,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磁铁靠近导线时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奥斯特实验和法拉第的贡献,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讲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和能量转换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进行实验,观察感应电流的产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5. 楞次定律的学习:通过实验和示例,讲解楞次定律,让学生能够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6.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实验观察结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磁感应现象奥斯特实验: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电磁感应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1. 闭合回路2. 磁通量的变化能量转换:电能和机械能的转换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七、作业设计1. 描述奥斯特实验的现象,并解释其发现的意义。

2. 简述法拉第的贡献,并谈谈你的看法。

3. 根据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设计一个实验,观察并记录感应电流的产生。

答案:1. 奥斯特实验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20.5磁生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20.5磁生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20.5 磁生电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20.5节“磁生电”。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2. 发电机的原理及其构造。

3. 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知道发电机的原理及其构造。

2. 掌握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发电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难点: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发电机模型、电磁感应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尺子、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发电机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构造。

2. 理论知识讲解: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发电机的原理及其构造。

3. 实验演示:进行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5. 知识拓展:讲解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7. 布置作业:(1)阅读教材,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2)画出发电机的构造示意图,并简要描述其工作原理。

(3)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2. 发电机的原理及其构造。

3. 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阅读教材,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2. 画出发电机的构造示意图,并简要描述其工作原理。

3.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和发电机的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感应电流方向判断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此部分的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拓展延伸:1. 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探索发电机效率的提高方法。

3. 组织学生进行电磁感应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人教版磁生电教案

人教版磁生电教案

人教版磁生电教案【篇一:20.5磁生电教案】20.5磁生电一、教学目标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知道发电机的原理,能说出发电机为什么发电3.知道发电机的能量转化4.知道什么是交变电流二、教学重点1.电磁感应现象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3.发电机的能量转化三、教学难点1.发电机的原理四、教具马蹄型磁体、线圈、开关、导线、发电机、灵敏电流计等。

五、教学教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复习奥斯特实验(1)电流周围存在磁场;(2)磁场的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3)说明了电能够生磁。

2.逆向思考:磁能不能生电呢?讲解:很多科学家都努力过,但是全部以失败告终,直到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弟经过10年的不懈探索,才发现了“磁生电”的条件和规律。

我们这节课就来模拟科学家的发现过程,我们虽然可以模拟科学家的发现过程,但我们不能模拟的是科学家所经过的艰难历程,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不断的努力,所以我们都应该怀一颗感恩之心来学习知识。

(二)磁生电1.器材:马蹄型磁体、线圈、开关、导线、发电机、灵敏电流计等。

问题1:要完成这个实验需要那些器材?问题2:怎么检验是否产生了电流?用灵敏电流计。

2.演示实验:(1)静止时没有电流;(2)一起运动没有电流;(3)上下动动没有电流;(4)左右运动有电流(并注意指针偏转方向,从而说明感应电流方向和切割运动方向有关);(5)斜着运动有电流。

问题3:导线静止在磁场中时有没有电流?为什么没有电流?有可能是磁场太弱,也有可能是线圈不够多,但这个地方不是。

问题4:如果把电路断开,电路中会有电流吗?问题5:如果发生运动的是磁体而不是导线电路中有电流吗?第 1 页共 3 页1总结:(1)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在黑板上画出上图,并且画出磁感线,引导学生思考产生感应电流时,导线应该切割感线。

)(2)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

3.产生感应电流条件:(1)闭合电路;(2)部分导体;(3)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九年级物理下册《磁生电》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下册《磁生电》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下册《磁生电》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概念,掌握磁生电的条件和规律。
2.学会使用右手螺旋法则判断导线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的电流方向。
3.能够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感应电动势,并解决实际问题。
4.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认识不同类型的发电机及特点。
5.能够自主设计简单的电磁感应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采用以下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规律和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展小组内外的互评活动,让学生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电是如何产生的吗?除了我们熟悉的电池、插座,还有哪些方式可以产生电?”引发学生思考。
2.教学实施:通过展示风力发电机、水力发电机等图片,让学生了解到这些设备都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电能的。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磁生电》。
1.创设情境: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如风力发电机、水轮发电机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电磁感应在现实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发电机的实际运作视频,让学生对电磁感应产生直观的认识。
-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电磁感应应用,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2.实践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电磁感应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实验数据,总结电磁感应的规律。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年级物理电生磁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五篇)

年级物理电生磁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五篇)

年级物理电生磁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五篇)第一篇:年级物理电生磁教学设计与反思《电生磁》的教学设计和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关系。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相似(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2、能力目标(1)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经历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电生磁”现象,初步认识自然现象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目标:1、奥斯特实验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3、安培定则应用一、引入:教师演示奥斯特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当直导线通电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磁针发生偏转这现象说明了什么?二、新课:1、叙述电与磁联系发现的发展史,指出其重大意义。

2、电流的磁效应:重做奥斯特实验,引导学做实验、观察实验:把磁针放在导线的上方,观察通电时小针针N极指向有什么变化?改变电流方向,重做上述实验,再观察小磁针N极的指向有什么变化?从这个实验现象中,你有什么发现?结论:a、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b、电流磁场方向与导线上电流方向有关。

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了解什么是螺线管。

探究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1)问:你认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会是什么样?(引导学生大胆猜想)问:如何验证你的猜想?问;如何用实验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可能与哪种磁体相似?采用什么方法探究?需要用到哪些器材?(引导学生讨论)(2)学生实验操作,观察现象,记录现象(3)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入手归纳实验结论。

(学生讨论后,充分让小组中5、6号展示结论)2、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1)你认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会与什么有关?( 你的猜想)(2)如何验证猜想?采用什么方法进行验证?(3)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有什么具体关系?充分让小组中5、6号展示。

(4)小组间交流(5)教师出示结论: 安培定则(6)练习,充分让小组中5、6号展示《电生磁》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实验探究课,能够按照教学设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课前的教学目标。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5磁生电》优秀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5磁生电》优秀教学设计

第五节磁生电【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知道发电机的原理,能说出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3.知道什么是交流电;能区别直流电和交流电,知道我国供电频率是50 Hz。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简单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2.观察和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了解探索自然奥妙的科学方法;2.认识任何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的成果,初步具有创造发明的意识。

【教学重点】1.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

2.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1.由实验现象概括物理规律——电磁感应。

2.应用原理分析问题——发电机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学生电源、铁架台、蹄形磁铁、细线、矩形线圈、电流计、手摇发电机模型、小灯泡、若干导线、发电机原理挂图、磁针、多媒体设备。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以实验为主导的综合启发式教学,实验探究、引导发现法、讲解法、关键点拨、练习巩固等相结合。

【教学过程】依据实验记录情况分析总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和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评估能力、勇于发表自我见解的精神。

)【过渡】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的,他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发现了这一现象,这种热爱科学,坚持探索真理的可贵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一现象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导致了发电机的发明,开辟了电的时代,所以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演示实验】1.把一台手摇发电机跟小灯泡连接起来,当摇动手柄使线圈在磁场中快速转动,观察到什么?2.用电流表换下小灯泡,缓慢摇动大轮,观【板书设计】§16-4磁生电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1.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物理磁生电的教学设计

物理磁生电的教学设计

物理磁生电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磁生电现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2)了解磁生电的应用;(3)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含义和计算方法;(4)熟悉电磁感应实验电路的搭建和测量。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决与磁生电有关的问题;(2)能够设计和进行电磁感应实验,正确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磁生电现象(1)磁通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磁生电的基本原理和规律;(3)磁生电的应用。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定律的表述;(2)定律的计算方法;(3)综合运用定律解决与磁生电问题。

3.电磁感应实验(1)电磁感应实验电路的搭建;(2)电磁感应实验的测量方法;(3)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解释。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通过实例引入,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铁、电动机等,让学生感受到磁生电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2.磁生电现象(30分钟)(1)磁通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磁生电的基本原理和规律;(3)磁生电的应用领域。

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0分钟)(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2)定律的计算方法;(3)定律的应用举例。

4.电磁感应实验(40分钟)(1)实验电路的搭建和测量方法;(2)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操作;(3)观察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

5.总结与拓展(20分钟)(1)总结磁生电的基本原理和规律;(2)总结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和应用;(3)拓展学生对磁生电的进一步了解和应用。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教学手段:(1)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采用讲授、示范、实验、讨论等不同的教学方法;(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表、实物展示等形式展示磁生电现象;(3)引入实例,用具体的案例说明磁生电的应用。

2.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2)实验仪器和设备,如电池、线圈、磁铁等;(3)教材和参考书。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5《磁生电》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5《磁生电》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5《磁生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概念,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2.学会使用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能运用楞次定律分析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
3.能够运用电磁感应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简单的磁生电实验,分析实际电器设备中的电磁感应现象。
(二)讲授新知
1.介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感应电流的产生,并引导他们思考感应电流与磁场变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原理,给出公式表达,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2.讲解楞次定律。运用右手定则,让学生学会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结合实验现象,讲解楞次定律的内涵,并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楞次定律在电磁感应中的应用。
g.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a.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基本概念和定律。
b.对中等程度的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对优秀学生,鼓励他们进行拓展学习,设计更具挑战性的实验和问题。
c.理论讲解:结合实验现象,详细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实例加深理解。
d.应用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电器设备中的电磁感应现象,如发电机、变压器等。
e.思维拓展:鼓励学生设计简单的磁生电实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f.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强调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7.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8.情感教育:结合我国在电磁领域的发展,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国家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电生磁教学设计(优秀6篇)

电生磁教学设计(优秀6篇)

电生磁教学设计(优秀6篇)电生磁教学设计篇一《电生磁》教学设计永久镇中学孙桂芬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电与磁》第三节《电生磁》,本节课是在已有的电学知识和简单的磁现象知识基础上,将电和磁对立统一起来。

本节课是初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一个重点,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物理学习的必要基础。

本节课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奥斯特实验明确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这是一节内容较多、信息量较大的课。

但是这节课的优点是知识结构上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本节课有两个实验,并且都有着直观的实验结果,相对较为生动,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对象分析我校系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永久镇中学,学校硬件配备较为齐全,强化班级建设,突出学生个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初二的学生心智已较为成熟,认知水平比起刚接触物理时有了很大提高,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已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提高。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

3.会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体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电生磁”现象,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四、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通过奥斯特的实验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

(二)教学难点: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五、通过虚拟实验软件演示奥斯特实验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从而掌握“电生磁”现象和安培定则,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意识。

六、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图以旧引新引入课题——探究奥斯特实验——介绍奥斯特实验──探究螺线管的磁场分布——体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安培定则──课堂练习——知识回顾——布置作业。

初中物理磁生电实验教案免费

初中物理磁生电实验教案免费

初中物理磁生电实验教案免费教案标题:初中物理磁生电实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磁生电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2. 掌握进行磁生电实验的步骤和方法;3. 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磁铁、线圈、电流表、导线、电池等实验器材;2. 学生准备:实验记录本、铅笔、直尺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磁生电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磁生电的实验方法,并引导学生思考相关实验的步骤和操作。

步骤二:实验操作(20分钟)1. 教师演示实验操作步骤,并解释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意义。

2. 学生跟随教师的演示进行实验操作,注意安全和仪器使用方法。

3.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步骤三:实验现象分析(10分钟)1. 学生根据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思考其中的规律和原因。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梳理出磁生电的基本规律和相关知识点。

步骤四:实验结果总结(10分钟)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内容,总结磁生电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总结,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步骤五:拓展应用(1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与磁生电相关的实际应用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磁生电的原理解决问题。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并向全班展示。

步骤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磁生电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2. 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提出问题和疑惑,教师进行解答和澄清。

教学延伸:1. 学生可自主选取其他与磁生电相关的实验进行探究,进一步加深对磁生电的理解和应用。

2. 学生可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和分析等内容,提高科学写作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记录本的完成情况和准确性;2. 学生对磁生电实验的操作熟练程度;3. 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分析能力;4. 学生在拓展应用环节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磁生电的探索的教学设计

磁生电的探索的教学设计

磁生电的探索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1. 了解和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和磁生电的基本概念;2. 掌握电磁感应和磁生电的基本规律;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科学实验的观察和记录能力;5. 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和运用;难点:电磁感应定律的学习和实践应用。

三、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展示一些电磁感应的现象或实验,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和好奇心;2. 实验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现象和分析结果,进一步掌握相关概念和规律;3. 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组合作,在实验探究中互相促进和学习。

四、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将一根通电导线放在一向下凸起的磁铁之间,询问学生是否能够在导线两端观察到电流的存在。

引导学生思考电流是如何产生的。

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会逐渐认识到电流与磁场的关系,并体会到磁生电的奥秘。

第二步:实验探究(30分钟)1. 实验1:电磁感应定律的验证教师准备一只线圈,一个磁铁和一个电流计。

先将电流计接在线圈的两端,观察电流计的指示情况;再将磁铁插入线圈,再观察电流计的指示情况。

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磁铁的移动在导线中产生了电流。

2. 实验2:电磁感应的应用教师让学生观察一支铜管中的磁物下落和一个点燃的灯泡。

随后,将一个磁铁放入铜管中,再次观察点燃的灯泡情况。

学生会发现,磁铁的运动在铜管中可产生电流,从而点亮灯泡。

第三步:知识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结果和规律,引导学生总结出电磁感应定律,并将其列为实验报告的结论部分。

第四步:拓展(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与磁生电有关的实际问题,并要求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

例如:为什么电力线在高压线路和低压线路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学生可以利用电磁感应的知识来解释并得出答案。

第五步:实践应用(2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合作,设计一个简单的电磁感应实验应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节:磁生电
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
1.电磁感应: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则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

二、发电机
1.原理:电感感应现象;2.构造:磁体、线圈、滑环、电刷组成。

三、交流电
1.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流叫交变电流,简称交流。

2.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四、实际发电机的构造
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大型发电机的电流大,通常采用旋转磁极的方式
九.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也较多,也很抽象,只要抓住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以及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的关系(磁感线方向不变时,导体运动方向变,感应电流方向也变),来理解、来分析,就不难理解发电机的原理。

这就要求学生做好探究实验,找到突破口。

十、教学流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