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DYNA常见问题集锦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LS_Dyna的问题总结

LS_Dyna的问题总结

一、影响穿透的一些因素解释I.接触厚度接触厚度定义的是一个参数——当接触体/面相互穿透的距离大于接触厚度时,程序将不计算这个接触,即认为没有接触了。

什么是接触厚度与距离?在自动接触中,接触厚度是一个默认值,大概是面厚度的几倍,在普通接触中,接触厚度无穷大。

II.壳厚度和接触厚度1. 壳厚度:影响刚度和单元质量;2. 接触厚度:①决定解除中的厚度偏移量;②并不影响刚度或壳体质量;③默认接触厚度等于壳厚度;④可以在*CONTACT 或*PART_CONTACAT 中直接缩放接触厚度;⑤在穿透节点被释放之前影响最大允许穿透深度。

III.运动速度对穿透的影响如果物体相对运动速度过大,在一个时间步长中所走过的距离会远超过一个单元的尺寸,若缩小时间步长,即缩小在一个时间步长内所走过的距离和单元尺寸的差异,基础检查可以正常进行,若初速度过高,会搜索不到接触,计算会出现问题。

IV.非对称接触算法中,主从面的定义原则①粗网格表面定义为主面,细网格表面为从面;②主从面相关材料刚度相差悬殊,材料刚度大的一面为主面;③平直或者凹面为主面,凸面为从面。

V.接触刚度的影响穿透可以认为是一种虚拟穿透,如果设定的穿透刚度(fkn)值,就可以减小这种穿透,但却不可避免。

如果fkn 值过大,会使到那元刚度病态,而不能求解。

二、穿透的可能解决方案I.接触方面:1. 修改接触类型,尝试自动接触类型:①STS(面面接触),当一个体的表面穿透另外一个体的表面是创建②SS(单面接触),当一个体的表面自身接触或者接触另一个体的表面时创建2. 接触定义存在问题:①增加接触刚度因子②改变接触面的主从设置,将刚体设置为主面,同时使用单向接触③修改关键字CONTROL_CONTACT中RWPNAL=23. 接触穿透距离超过了接触厚度,从而不再计算接触;4. 如果两个接触体的材料属性和网格差别较大,可以修改SOFT值为1 或者2.5. 接触群组设置不直接用PART,将可能接触的地方设置为segment;6. 修改摩擦系数:Fs和Fd通常设置为相同的值,避免额外的噪声产生。

LS-DYNA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2年11月7日)

LS-DYNA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2年11月7日)

LS‐DYNA求解器
支持单机和并行计算 支持Windows、Unix、Linux等系统 有32位、64位版本 有单精度、双精度版本
LS‐DYNA求解器
2011/11/9
13
2011/11/9
14
湖南大学 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LS‐DYNA基础
湖南大学 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1/11/9
汽车工业:碰撞分析、气囊设计 、约束系统匹配、部件加工 航空航天:鸟撞、飞机结构冲击动力分析、 碰撞,坠毁、冲 击爆炸及动态载荷、火箭级间分离模拟分析、宇宙垃圾碰撞、 特种复合材料设计 制造业:冲压、锻造、铸造、切割 建筑业:地震安全、混凝土结构、爆破拆除、公路桥梁设计 国防工业:内弹道和终点弹道、装甲和反装甲系统、穿甲弹 与破甲弹设计、战斗部结构设计、空气,水与土壤中爆炸 电子领域:跌落分析、包装设计、热分析、电子封装 生物医学
9
体育器材 2011/11/9
10
湖南大学 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LS‐DYNA基础 LS‐DYNA基本分析流程
几何模型修正 几何模型读取
湖南大学 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LS‐DYNA基础
前处理软件
FEMB LS‐PREPOST HYPERMESH ANSYS PATRAN FEMAP
沙漏的产生
有限元计算的数值积分采用高斯积分方法
2011/11/9
23
2011/11/9
24
4
2011/11/9
湖南大学 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Hourglass
湖南大学 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LS-DYNA常见问题集锦教学文案

LS-DYNA常见问题集锦教学文案

LS-DYNA常见问题集锦教学文案1 如何处理LS-DYNA中的退化单元?在网格划分过程中,我们常遇到退化单元,如果不对它进行一定的处理,可能会对求解产生不稳定的影响。

在LS-DYNA中,同一Part ID 下既有四面体,五面体和六面体,则四面体,五面体既为退化单元,节点排列分别为N1,N2,N3,N4,N4,N4,N4,N4和N1,N2,N3,N4,N5,N5,N6,N6。

这样退化四面体单元中节点4有5倍于节点1-3的质量,而引起求解的困难。

其实在LS-DYNA的单元公式中,类型10和15分别为四面体和五面体单元,比退化单元更稳定。

所以为网格划分的方便起见,我们还是在同一Part ID下划分网格,通过*CONTROL_SOLID关键字来自动把退化单元处理成类型10和15的四面体和五面体单元。

2 LS-DYNA中对于单元过度翘曲的情况有何处理方法有两种方法:1. 采用默认B-T算法,同时利用*control_shell控制字设置参数BWC=1,激活翘曲刚度选项;2. 采用含有翘曲刚度控制的单元算法,第10号算法。

该算法是针对单元翘曲而开发的算法,处理这种情况能够很好的保证求解的精度。

除了上述方法外,在计算时要注意控制沙漏,确保求解稳定。

3 在ANSYS计算过程中结果文件大于8GB时计算自动中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超大结果文件的方案:1. 将不同时间段内的结果分别写入一序列的结果记录文件;2. 使用/assign命令和重启动技术;3. ANSYS采用向指定结果记录文件追加当前计算结果数据方式使用/assign指定的文件,所以要求指定的结果记录文件都是新创建的文件,否则造成结果文件记录内容重复或混乱。

特别是,反复运行相同分析命令流时,在重复运行命令流文件之前一定要删除以前生成的结果文件序列。

具体操作方法和过程参见下列命令流文件的演示。

4关于梁、壳单元应力结果输出的说明问题:怎样显示梁单元径向和轴向的应力分布图(我作的梁单元结果只有变形图DOF SOLUTIN –Translation,但是没有stress等值线图,只有一种颜色)和壳单元厚度方向的应力、变形图(我们只能显示一层应力、变形,不知道是上下表层或中间层的结果)。

LS-DYNA求解过程中常见错误和警告信息的负体积、节点速度无限大等

LS-DYNA求解过程中常见错误和警告信息的负体积、节点速度无限大等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错误名称
原因及修改措施
输入格式不正确
找到错误位置,修改数据格式
浮点溢出,核心代码崩溃 (1) 材料和单元特性定义错误,如零密度、零厚度等
(2) 单元定义错误
(3) 各种曲线定义有问题,如求解时间比定义曲线的
时间长,导致数据外推失效
(4) 单位不一致
(5) 时间步太大,导致求解不稳定
程序一开始就
崩溃
(1) 单位不一致
(2) 边界条件、荷载曲线定义错误
(3) 某一材料未定义
节点速度无限

(1) 应用LS-PREPOST 检查最后一帧动画,找出崩
溃的单元和PART
(2) PART 的材料定义有问题,如某个参数设置过大
或与该PART 相关的接触定义有问题,检查接触
的设置
负体积
(1) 材料参数设置错误,选择合适材料模式
(2) 沙漏模式的变形积累,改为全积分单元
(3) 太高的局部接触力,需调整间隙、降低接触刚度
或降低时间步。

LS-DYNA问答总结

LS-DYNA问答总结

1 如何处理LS-DYNA中的退化单元?在网格划分过程中,我们常遇到退化单元,如果不对它进行一定的处理,可能会对求解产生不稳定的影响。

在LS-DYNA中,同一Part ID 下既有四面体,五面体和六面体,则四面体,五面体既为退化单元,节点排列分别为N1,N2,N3,N4,N4,N4,N4,N4和N1,N2,N3,N4,N5,N5,N6,N6。

这样退化四面体单元中节点4有5倍于节点1-3的质量,而引起求解的困难。

其实在LS-DYNA的单元公式中,类型10和15分别为四面体和五面体单元,比退化单元更稳定。

所以为网格划分的方便起见,我们还是在同一Part ID下划分网格,通过*CONTROL_SOLID关键字来自动把退化单元处理成类型10和15的四面体和五面体单元。

2 LS-DYNA中对于单元过度翘曲的情况有何处理方法有两种方法:1. 采用默认B-T算法,同时利用*control_shell控制字设置参数BWC=1,激活翘曲刚度选项;2. 采用含有翘曲刚度控制的单元算法,第10号算法。

该算法是针对单元翘曲而开发的算法,处理这种情况能够很好的保证求解的精度。

除了上述方法外,在计算时要注意控制沙漏,确保求解稳定。

3 在ANSYS计算过程中结果文件大于8GB时计算自动中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超大结果文件的方案:1. 将不同时间段内的结果分别写入一序列的结果记录文件;2. 使用/assign命令和重启动技术;3. ANSYS采用向指定结果记录文件追加当前计算结果数据方式使用/assign指定的文件,所以要求指定的结果记录文件都是新创建的文件,否则造成结果文件记录内容重复或混乱。

特别是,反复运行相同分析命令流时,在重复运行命令流文件之前一定要删除以前生成的结果文件序列。

具体操作方法和过程参见下列命令流文件的演示。

4关于梁、壳单元应力结果输出的说明问题:怎样显示梁单元径向和轴向的应力分布图(我作的梁单元结果只有变形图DOF SOLUTIN –Translation,但是没有stress等值线图,只有一种颜色)和壳单元厚度方向的应力、变形图(我们只能显示一层应力、变形,不知道是上下表层或中间层的结果)。

LS-dyna 常见问题

LS-dyna 常见问题

/viewthread.php?tid=68546LS-DYNA在1976年由美国劳伦斯·利沃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J.O.Hallquist博士主持开发,时间积分采用中心差分格式,当时主要用于求解三维非弹性结构在高速碰撞、爆炸冲击下的大变形动力响应,是北约组织武器结构设计的分析工具。

LS-DYNA的源程序曾在北约的局域网PubicDomain公开发行,因此在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和大学。

从理论和算法而言,LS-DYNA是目前所有的显式求解程序的鼻祖和理论基础。

1988年,J.O.Hallquist创建利沃莫尔软件技术公司(Livermore Software Technology Corporation),LS-DYNA开始商业化进程,总体来看,到目前为止在单元技术、材料模式、接触算法以及多场耦合方面获得非常大的进步。

以下为LS-DYNA初学者常见的问题:  一、LS-DYNA与市面上其它的前处理软件兼容性如何?解答:由于LS-DYNA是全球使用率最高的结构分析软件,因此其它的前处理软件与LS-DYNA 是完全兼容的。

在此要强调的是:LS-DYNA的官方前处理程序为FEMB,因为FEMB是专门为LS-DYNA量身订作的前处理程序,有许多设定条件及架构逻辑是其它前处理软件所难望其项背的,为了避免在学习LS-DYNA的过程及操作上产生困扰,强烈建议使用者采用原厂出品的FEMB来做为LS-DYNA的前处理工具,使用者必定更能体会LS-DYNA 直觉式的设定与强大的分析能力。

.二、LS-DYNA似乎很重视「Contact Algorithm」,这是为什么?解答:是的,LS-DYNA很早以前就已经发展「接触算法」,这是因为基础力学所分析的对像均只考虑「力的受体」,故输入条件皆为外力量值。

lsdyna常见问题汇总

lsdyna常见问题汇总

LYDYNA能量平衡GLSTAT(参见*database_glstat)文件中报告的总能量是下面几种能量的和:内能internal energy动能kinetic energy接触(滑移)能contact(sliding) energy沙漏能houglass energy系统阻尼能system damping energy刚性墙能量rigidwall energyGLSTAT 中报告的弹簧阻尼能”Spring and damper energy”是离散单元(discrete elements)、安全带单元(seatbelt elements)内能及和铰链刚度相关的内能(*constrained_joint_stiffness…)之和。

而内能”InternalEnergy”包含弹簧阻尼能”Spring and damper energy”和所有其它单元的内能。

因此弹簧阻尼能”Spring anddamper energy”是内能”Internal energy”的子集。

由SMP 5434a 版输出到glstat 文件中的铰链内能”joint internal energy”跟*constrained_joing_stiffness 不相关。

它似乎与*constrained_joint_revolute(_spherical,etc)的罚值刚度相关连。

这是SMP 5434a 之前版本都存在的缺失的能量项,对MPP 5434a 也一样。

这种现象在用拉格朗日乘子(Lagrange Multiplier)方程时不会出现。

与*constrained_joint_stiffness 相关的能量出现在jntforc 文件中,也包含在glstat 文件中的弹簧和阻尼能和内能中。

回想弹簧阻尼能”spring and damper energy”,不管是从铰链刚度还是从离散单元而来,总是包含在内能里面。

在MATSUM 文件中能量值是按一个part 一个part 的输出的(参见*database_matsum)。

LS-DYNA常见问题集锦

LS-DYNA常见问题集锦

在网格划分过程中,我们常遇到退化单元,如果不对它进行一定的处理,可能会对求解产生不稳定的影响。

在LS-DYNA中,同一Part ID 下既有四面体,五面体和六面体,则四面体,五面体既为退化单元,节点排列分别为N1, N2, N3, N4, N4, N4, N4, N4和N1, N2, N3, N4,N5, N5, N6, N6。

这样退化四面体单元中节点4有5倍于节点1-3的质量,而引起求解的困难。

其实在LS-DYNA的单元公式中,类型10和15分别为四面体和五面体单元,比退化单元更稳定。

所以为网格划分的方便起见,我们还是在同一Part ID 下划分网格,通过*CONTROL_SOLI关键字来自动把退化单元处理成类型10和15的四面体和五面体单元。

2 LS-DYNA中对于单元过度翘曲的情况有何处理方法有两种方法:1.采用默认B-T算法,同时利用*control_shell 控制字设置参数BWC= 1,激活翘曲刚度选项;2.采用含有翘曲刚度控制的单元算法,第10号算法。

该算法是针对单元翘曲而开发的算法,处理这种情况能够很好的保证求解的精度。

除了上述方法外,在计算时要注意控制沙漏,确保求解稳定。

3在ANSYS计算过程中结果文件大于8GB时计算自动中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超大结果文件的方案:1. 将不同时间段内的结果分别写入一序列的结果记录文件;2. 使用/assign 命令和重启动技术;以要求指定的结果记录文件都是新创建的文件,否则造成结果文件记录内容重复或混乱。

特别是,反复运行相同分析命令流时,在重复运行命令流文件之前一定要删除以前生成的结果文件序列。

具体操作方法和过程参见下列命令流文件的演示。

4 关于梁、壳单元应力结果输出的说明问题:怎样显示梁单元径向和轴向的应力分布图(我作的梁单元结果只有变形图DOFSOLUTIN -Translation ,但是没有stress等值线图,只有一种颜色)和壳单元厚度方向的应力、变形图(我们只能显示一层应力、变形,不知道是上下表层或中间层的结果)。

LS-DYNA常见问题简化中文版

LS-DYNA常见问题简化中文版

一、如何得知L‎S-DYNA为‎一套完整的‎软件?<TOP>解答:LS-DYNA一‎直以来都是‎独立软件,原因很简单‎:(1)美国原厂L‎iverm‎o re Softw‎a re Techn‎o logy‎Corp.(简称LST‎C)授权「势流科技」为台湾地区‎L S-DYNA软‎件的独家代‎理商。

(2)LS-DYNA拥‎有LSTC‎官方的前、后处理程序‎:FEMB及‎L S-Pre/Post,无需另外增‎购。

LS-DYNA强‎调「One Model‎、One Code、Multi‎-resul‎t s」,单一核心程‎序即可进行‎I mpli‎c it、Expli‎c it及混‎合Impl‎icit/Expli‎c it的求‎解方式,可以为您解‎决静力、准静力、掉落、冲击、模态分析、振动、预应力/预应变、流固耦合、流场、热应力....等等的力学‎分析,使用者不必‎再额外添购‎模块程序,徒增预算的‎浪费与软件‎学习的负担‎。

二、LS-DYNA与‎市面上其它‎的前处理软‎件兼容性如‎何?<TOP>解答:由于LS-DYNA是‎全球使用率‎最高的结构‎分析软件,因此其它的‎前处理软件‎与L S-DYNA是‎完全兼容的‎。

在此要强调‎的是:LS-DYNA的‎官方前处理‎程序为FE‎MB,因为FEM‎B是专门为‎L S-DYNA量‎身订作的前‎处理程序,有许多设定‎条件及架构‎逻辑是其它‎前处理软件‎所难望其项‎背的,为了避免在‎学习LS-DYNA的‎过程及操作‎上产生困扰‎,强烈建议使‎用者采用原‎厂出品的F‎EMB来做‎为LS-DYNA的‎前处理工具‎,使用者必定‎更能体会L‎S-DYNA直‎觉式的设定‎与强大的分‎析能力。

.三、LS-DYNA似‎乎很重视「Conta‎c t Algor‎i thm」,这是为什幺‎?<TOP>解答:是的,LS-DYNA很‎早以前就已‎经发展「接触算法」,这是因为基‎础力学所分‎析的对像均‎只考虑「力的受体」,故输入条件‎皆为外力量‎值。

第8章-LS-DYNA刚体和刚体假人讲课教案

第8章-LS-DYNA刚体和刚体假人讲课教案
$ then imparts an elastic stiffness to prevent further rotation)
$ - Define between rigid body A (part 1) and rigid body B (part 2)
$ - Define a local coordinate system along the revolute axis
铰链
铰链连接刚体 6个基本类型的铰链定义 »球型铰,转动铰 ,万向铰 »平面铰,平动铰 »圆柱铰 节点对(1,2), (3,4)和 (5,6)应该一致,除了圆柱铰和平动铰 铰链仅应用于刚体 关键字
»*CONSTRAINED_JOINT_option »*CONSTRAINED_JOINT_STIFFNESS
另外的铰链 常速度 齿轮 联轴 滑轮 镙杆 齿轮齿条 转动电机 平动电机
可变形开关 材料可以在变形体和刚体之间转换 »模拟具有长时间不变形运动过程的冲击事件时的一种高 效方式(比如,汽车翻滚) *DEFORMABLE_TO_RIGID »在开始时把变形体转换为刚体 »然后在重启动中part转换可以指定 – *RIGID_DEFORMABLE_R2D – *RIGID_DEFORMABLE_D2R *DEFORMABLE_TO_RIGID_AUTOMATIC »part 转换可以自动发生 »激活的时间 »激和的接触
BUILT-IN HYBRID III 假人
HYBRID III 假人
•用*COMPONENT_HYBRID3
关键字生成一个42 个自由度的 Hybrid III 假人
•与标准的FE假人相比无很大的 开销
•一种混合的公式包含可变形的 夹克衫,脸和盆骨

lsdyna流固耦合固体不正常变形

lsdyna流固耦合固体不正常变形

LS-DYNA是一种流体-固体耦合的计算机仿真软件。

在工程实践中,流固耦合固体不正常变形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在汽车碰撞、航天航空以及地震工程中。

本文将对LS-DYNA流固耦合中出现的固体不正常变形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流固耦合是指流体和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

LS-DYNA软件利用数值方法模拟这一物理过程,为工程实践提供了可靠的仿真工具。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参数设置、模型建立等因素的影响,时常会出现固体不正常变形的问题,给工程设计和分析带来困扰。

1. 前期模型建立在使用LS-DYNA进行流固耦合仿真之前,首先需要建立合理的模型。

这涉及到对流体和固体的边界条件、材料性质、网格划分等参数的设定。

一些常见的问题包括网格划分不均匀、流体和固体之间的边界条件设置不合理等。

2. 模拟过程中的参数选择在仿真过程中,一些关键的参数选择对于流固耦合固体不正常变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时间步长的选择、材料参数的设定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这些参数选择不当,很容易导致固体出现不正常的变形。

3. 材料模型的使用LS-DYNA提供了多种材料模型供用户选择,每种模型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局限性。

在进行流固耦合仿真时,对于复杂的材料,如橡胶、泡沫塑料等,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模型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如果材料模型选择不当,很容易导致固体的不正常变形。

4. 网格划分及网格质量对于流固耦合仿真,网格的划分和质量对于仿真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合理的网格划分和低质量的网格都会导致固体不正常变形的问题。

在进行流固耦合仿真时,需要对网格划分和网格质量进行充分的考虑和优化。

在LS-DYNA流固耦合中,固体不正常变形是一个影响仿真结果准确性的重要问题。

为了避免出现固体不正常变形的问题,需要在模型建立、参数选择、材料模型使用、网格划分和网格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和优化。

对于流固耦合中出现的固体不正常变形问题,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调试,以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加以解决。

LS-DYNA疑难解答

LS-DYNA疑难解答

1 如何处理LS-DYNA中的退化单元?在网格划分过程中,我们常遇到退化单元,如果不对它进行一定的处理,可能会对求解产生不稳定的影响。

在LS-DYNA中,同一Part ID 下既有四面体,五面体和六面体,则四面体,五面体既为退化单元,节点排列分别为N1,N2,N3,N4,N4,N4,N4,N4和N1,N2,N3,N4,N5,N5,N6,N6。

这样退化四面体单元中节点4有5倍于节点1-3的质量,而引起求解的困难。

其实在LS-DYNA的单元公式中,类型10和15分别为四面体和五面体单元,比退化单元更稳定。

所以为网格划分的方便起见,我们还是在同一Part ID下划分网格,通过*CONTROL_SOLID关键字来自动把退化单元处理成类型10和15的四面体和五面体单元。

2 LS-DYNA中对于单元过度翘曲的情况有何处理方法有两种方法:1. 采用默认B-T算法,同时利用*control_shell控制字设置参数BWC=1,激活翘曲刚度选项;2. 采用含有翘曲刚度控制的单元算法,第10号算法。

该算法是针对单元翘曲而开发的算法,处理这种情况能够很好的保证求解的精度。

除了上述方法外,在计算时要注意控制沙漏,确保求解稳定。

3 在ANSYS计算过程中结果文件大于8GB时计算自动中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超大结果文件的方案:1. 将不同时间段内的结果分别写入一序列的结果记录文件;2. 使用/assign命令和重启动技术;3. ANSYS采用向指定结果记录文件追加当前计算结果数据方式使用/assign指定的文件,所以要求指定的结果记录文件都是新创建的文件,否则造成结果文件记录内容重复或混乱。

特别是,反复运行相同分析命令流时,在重复运行命令流文件之前一定要删除以前生成的结果文件序列。

具体操作方法和过程参见下列命令流文件的演示。

4关于梁、壳单元应力结果输出的说明问题:怎样显示梁单元径向和轴向的应力分布图(我作的梁单元结果只有变形图DOF SOLUTIN –Translation,但是没有stress等值线图,只有一种颜色)和壳单元厚度方向的应力、变形图(我们只能显示一层应力、变形,不知道是上下表层或中间层的结果)。

LS-dyna 常见问题汇总2.0

LS-dyna 常见问题汇总2.0
LS-DYNA 常见问题汇总 2.0
资料整理:yuminhust2005 职 务:A2:LS-DYNA 版主 资料来源:网络和自己的总结 更新时间:2008-10-12
LS-DYNA 常见问题汇总 2.0
yuminhust2005
2008-10...................................................................................................................................................1 2. 单位制度 .................................................................................................................................................................5 3. 质量缩放 .................................................................................................................................................................6 4. 长分析时间 .............................................................................................................................................................7 5. 准静态 .....................................................................................................................................................................8 6. 计算不稳定 .............................................................................................................................................................9 7. 负体积 ...................................................................................................................................................................10 8. 能量平衡 ...............................................................................................................................................................11 9. 沙漏控制 ...............................................................................................................................................................13 10. 阻尼 ...................................................................................................................................................................14

LS—DYNA求解问题及解决方案

LS—DYNA求解问题及解决方案
错误名称
原因及修改措施
输入格式不正确
找到错误位置,修改数据格式
浮点溢出,核心代码崩溃
(1)材料和单元特性定义错误,如密度、零厚度
(2)单元定义错误
(3)各种曲线定义有问题,如求解时间比定义曲线的时间解不稳定
程序一开始就崩溃
(1)单位不一致
(2)边界条件、载荷曲线定义错误
(3)某一材料未定义
节点速度无限大
(1)应用LS-PREPOST检查最后一帧动画,找出崩溃的单元和PART
(2)PART的材料定义有问题,如某个参数设置过大或与该PART相关的接触定义有问题,检查接触的设置
负体积
(1)材料参数设置错误,选择合适材料模式
(2)沙漏模式的变形积累,改为全积分单元
(3)太高的局部接触力,需调整间隙、降低接触刚度或降低时间步

LS-DYNA]刚体转动问题

LS-DYNA]刚体转动问题

几乎看了本版块所有关于转动的讨论,现在终于对刚体的转动彻底的了解了,现在把前一段时间的心得拿出来,希望能对和我一样正在为这个问题迷茫的人有所帮助,以下两个文件是用ansys命令流写的,因为关于转动的k文件在“关于刚体转动的问题”这个主题里面已经讨论的很清除了,相信有很多人都是用ansys做前处理和后处理的,所以即使看懂了k文件,也未必就知道用ansys的前处理怎么来实现。

关于刚体转动,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1. 如果是绕自己的质心转动,那很简单,不用设转动惯量和转动轴,因为ls-dyna默认就是绕着质心转动的。

2.如果是绕任意轴转动,那么就必须设新的质心center、惯性张量和转动轴。

这主要是用edlcs和edipart两个命令来实现,前一个设转动轴,后一个设center和惯性张量,关于惯性张量可以用solidworks来计算(wswu在那个主题曾提到这个方法),当然惯性张量也可以自己估算,如果质量体相对坐标轴比较远就可以把质量体当作集中质量,比如计算IXY=m*x*y(x和y是把质量中心投影到xy平面后的那个点距x和y的距离)。

有人曾提到惯性张量可以随便给,当然随便给可能能算出结果来,但是那个结果可能并不是你所想要的结果,所以,如果是针对课题,这些东西不妨花点时间,弄出一个确定的值。

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多要注意的,以上两点都做好了,你肯定就ok了。

我这两个文件借助了iamaxelong提出的用刚体带动弹性体的方法,因为iamaxelong老大那个ansys命令流贴在网页上被弄了一些乱码在里面,复制过来之后要做大量的修改,而且分析所需要的时间太长,所以我这里整了一个特别简单的例子,我的电脑分析只需要1分钟,可以帮助你快速看到分析的结果,相信即使比我还菜的人也能很快了解刚体转动的问题啦。

/PREP7!定义单元和材料ET,1,SOLID164MP,DENS,1,7800MP,EX,1,2.1e11MP,NUXY,1,0.3EDMP,RIGI,2,7,4MP,DENS,2,7800MP,EX,2,2.1e11MP,NUXY,2,0.3!画刚体和弹性体的实体模型BLOCK,-0.1,0.1,0.4,0.6,0,0.05,BLOCK,-0.05,0.05,0.45,0.55,0.05,0.1,KWPAVE, 9wpro,,90.000000,VSBW, 1KWPAVE, 10VSBW, 3VGLUE,all!确定实体模型上线条的网格密度LESIZE,all,0.025, , , , , , ,1lesize,11,,,2lesize,12,,,2lesize,31,,,2lesize,32,,,2lesize,9,,,2lesize,10,,,2lesize,39,,,2lesize,40,,,2lesize,21,,,2lesize,22,,,2lesize,23,,,2lesize,24,,,2numcmp,volu!划分单元vsweep,2vsweep,3vsweep,4mat,2vsweep,1!建立partedpart,create!定义载荷数组*DIM,time,ARRAY,2,1,1, , ,*SET,TIME(2,1,1) , 10*DIM,wz,ARRAY,2,1,1, , ,*SET,WZ(1,1,1) , 5*SET,WZ(2,1,1) , 5!加载EDLOAD,ADD,RBOZ,0, 2,TIME,WZ, 0, , , , ,!定义分析选项FINISH/SOLTIME,0.5,EDRST,30,EDHTIME,50,EDDUMP,1,EDENERGY,1,1,1,1/STATUS,SOLUSOLVE!输出动画FINISH/POST1SET,LAST/DSCALE,1,1.0/REPLOTPLDI, ,ANTIME,50,0.1, ,1,2,0,0FINISH/PREP7!定义单元和材料ET,1,SOLID164MP,DENS,1,7800MP,EX,1,2.1e11MP,NUXY,1,0.3EDMP,RIGI,2,7,4MP,DENS,2,7800MP,EX,2,2.1e11MP,NUXY,2,0.3!画刚体和弹性体的实体模型BLOCK,-0.1,0.1,0.4,0.6,0,0.05, BLOCK,-0.05,0.05,0.45,0.55,0.05,0.1,KWPAVE, 9wpro,,90.000000,VSBW, 1KWPAVE, 10VSBW, 3VGLUE,all!确定实体模型上线条的网格密度LESIZE,all,0.025, , , , , , ,1 lesize,11,,,2lesize,12,,,2lesize,31,,,2lesize,32,,,2lesize,9,,,2lesize,10,,,2lesize,39,,,2lesize,40,,,2lesize,21,,,2lesize,22,,,2lesize,23,,,2lesize,24,,,2numcmp,volu!划分单元vsweep,2vsweep,3vsweep,4mat,2vsweep,1!建立partedpart,create!定义载荷数组*DIM,time,ARRAY,2,1,1, , ,*SET,TIME(2,1,1) , 10*DIM,wz,ARRAY,2,1,1, , ,*SET,WZ(1,1,1) , 5*SET,WZ(2,1,1) , 5!自定义质心和旋转轴!质心定义在原点,模型本来的质心不在原点*DIM,center,ARRAY,3,1,1, , ,!定义惯性张量,反应了实体的质量相对自定义质心的分布*DIM,II,ARRAY,6,1,1, , ,*SET,II(1,1,1) , 1.1*SET,II(4,1,1) , 0.02475*SET,II(5,1,1) , 0.165*SET,II(6,1,1) , 1.1edipart,2,add,center,4.4,,II!定义旋转轴EDLCS,ADD,11,0,0,0,0,0,10,0,0,0,!加载EDLOAD,ADD,RBOZ,11, 2,TIME,WZ, 0, , , , ,!定义分析选项FINISH/SOLTIME,0.5,EDRST,30,EDHTIME,50,EDDUMP,1,EDENERGY,1,1,1,1/STATUS,SOLUSOLVE!输出动画FINISH/POST1SET,LAST/DSCALE,1,1.0/REPLOTPLDI, ,ANTIME,50,0.1, ,1,2,0,0FINISH用关键字 *INITIAL_VELOCITY_GENERATION 可以实现。

lsdyna常见问题汇总

lsdyna常见问题汇总

lsdyna常见问题汇总LYDYNA能量平衡GLSTAT(参见*database_glstat)⽂件中报告的总能量是下⾯⼏种能量的和:内能internal energy动能kinetic energy接触(滑移)能contact(sliding) energy沙漏能houglass energy系统阻尼能system damping energy刚性墙能量rigidwall energyGLSTAT 中报告的弹簧阻尼能”Spring and damper energy”是离散单元(discrete elements)、安全带单元(seatbelt elements)内能及和铰链刚度相关的内能(*constrained_joint_stiffness…)之和。

⽽内能”Internal Energy”包含弹簧阻尼能”Spring and damper energy”和所有其它单元的内能。

因此弹簧阻尼能”Spring and damper energy”是内能”Internal energy”的⼦集。

由SMP 5434a 版输出到glstat ⽂件中的铰链内能”joint internal energy”跟*constrained_joing_stiffness 不相关。

它似乎与*constrained_joint_revolute(_spherical,etc)的罚值刚度相关连。

这是SMP 5434a 之前版本都存在的缺失的能量项,对MPP 5434a 也⼀样。

这种现象在⽤拉格朗⽇乘⼦(Lagrange Multiplier)⽅程时不会出现。

与*constrained_joint_stiffness 相关的能量出现在jntforc ⽂件中,也包含在glstat ⽂件中的弹簧和阻尼能和内能中。

回想弹簧阻尼能”spring and damper energy”,不管是从铰链刚度还是从离散单元⽽来,总是包含在内能⾥⾯。

LS-DYNA问答总结

LS-DYNA问答总结

1 如何处理LS-DYNA中的退化单元?在网格划分过程中,我们常遇到退化单元,如果不对它进行一定的处理,可能会对求解产生不稳定的影响。

在LS-DYNA中,同一Part ID 下既有四面体,五面体和六面体,则四面体,五面体既为退化单元,节点排列分别为N1,N2,N3,N4,N4,N4,N4,N4和N1,N2,N3,N4,N5,N5,N6,N6。

这样退化四面体单元中节点4有5倍于节点1-3的质量,而引起求解的困难。

其实在LS-DYNA的单元公式中,类型10和15分别为四面体和五面体单元,比退化单元更稳定。

所以为网格划分的方便起见,我们还是在同一Part ID下划分网格,通过*CONTROL_SOLID关键字来自动把退化单元处理成类型10和15的四面体和五面体单元。

2 LS-DYNA中对于单元过度翘曲的情况有何处理方法有两种方法:1. 采用默认B-T算法,同时利用*control_shell控制字设置参数BWC=1,激活翘曲刚度选项;2. 采用含有翘曲刚度控制的单元算法,第10号算法。

该算法是针对单元翘曲而开发的算法,处理这种情况能够很好的保证求解的精度。

除了上述方法外,在计算时要注意控制沙漏,确保求解稳定。

3 在ANSYS计算过程中结果文件大于8GB时计算自动中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超大结果文件的方案:1. 将不同时间段内的结果分别写入一序列的结果记录文件;2. 使用/assign命令和重启动技术;3. ANSYS采用向指定结果记录文件追加当前计算结果数据方式使用/assign指定的文件,所以要求指定的结果记录文件都是新创建的文件,否则造成结果文件记录内容重复或混乱。

特别是,反复运行相同分析命令流时,在重复运行命令流文件之前一定要删除以前生成的结果文件序列。

具体操作方法和过程参见下列命令流文件的演示。

4关于梁、壳单元应力结果输出的说明问题:怎样显示梁单元径向和轴向的应力分布图(我作的梁单元结果只有变形图DOF SOLUTIN –Translation,但是没有stress等值线图,只有一种颜色)和壳单元厚度方向的应力、变形图(我们只能显示一层应力、变形,不知道是上下表层或中间层的结果)。

LS-DYNA常见问题汇总10DOC

LS-DYNA常见问题汇总10DOC

LS-DYNA常见问题汇总1.0资料来源:网络和自己的总结yuminhust2005Copyright of original English version owned by relative author. Chinese version owned by /Kevin目录1.Consistent system of units 单位制度 (2)2.Mass Scaling 质量缩放 (4)3.Long run times 长分析时间 (9)4.Quasi-static 准静态 (11)5.Instability 计算不稳定 (14)6.Negative Volume 负体积 (17)7.Energy balance 能量平衡 (20)8.Hourglass control 沙漏控制 (27)9.Damping 阻尼 (32)10.ASCII output for MPP via binout (37)11.Contact Overview 接触概述 (41)12.Contact Soft 1 接触Soft=1 (45)13.LS-DYNA中夹层板(sandwich)的模拟 (47)14. 怎样进行二次开发 (50)1.Consistent system of units 单位制度相信做仿真分析的人第一个需要明确的就是一致单位系统(Consistent Units)。

计算机只认识0&1、只懂得玩数字,它才不管你用的数字的物理意义。

而工程师自己负责单位制的统一,否则计算出来的结果没有意义,不幸的是大多数老师在教有限元数值计算时似乎没有提到这一点。

见下面LS-DYNA FAQ中的定义:Definition of a consistent system of units (required for LS-DYNA):1 force unit = 1 mass unit * 1 acceleration unit1 力单位=1 质量单位× 1 加速度单位1 acceleration unit = 1 length unit / (1 time unit)^21 加速度单位= 1 长度单位/1 时间单位的平方The following table provides examples of consistent systems of units.As points of reference, the mass density and Young’s Modulus of steel are provided in each system of units. “GRA VITY” is 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2.Mass Scaling 质量缩放质量缩放指的是通过增加非物理的质量到结构上从而获得大的显式时间步的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如何处理LS-DYNA中的退化单元?在网格划分过程中,我们常遇到退化单元,如果不对它进行一定的处理,可能会对求解产生不稳定的影响。

在LS-DYNA中,同一Part ID 下既有四面体,五面体和六面体,则四面体,五面体既为退化单元,节点排列分别为N1,N2,N3,N4,N4,N4,N4,N4和N1,N2,N3,N4,N5,N5,N6,N6。

这样退化四面体单元中节点4有5倍于节点1-3的质量,而引起求解的困难。

其实在LS-DYNA的单元公式中,类型10和15分别为四面体和五面体单元,比退化单元更稳定。

所以为网格划分的方便起见,我们还是在同一Part ID下划分网格,通过*CONTROL_SOLID关键字来自动把退化单元处理成类型10和15的四面体和五面体单元。

2 LS-DYNA中对于单元过度翘曲的情况有何处理方法有两种方法:1. 采用默认B-T算法,同时利用*control_shell控制字设置参数BWC=1,激活翘曲刚度选项;2. 采用含有翘曲刚度控制的单元算法,第10号算法。

该算法是针对单元翘曲而开发的算法,处理这种情况能够很好的保证求解的精度。

除了上述方法外,在计算时要注意控制沙漏,确保求解稳定。

3 在ANSYS计算过程中结果文件大于8GB时计算自动中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超大结果文件的方案:1. 将不同时间段内的结果分别写入一序列的结果记录文件;2. 使用/assign命令和重启动技术;3. ANSYS采用向指定结果记录文件追加当前计算结果数据方式使用/assign指定的文件,所以要求指定的结果记录文件都是新创建的文件,否则造成结果文件记录内容重复或混乱。

特别是,反复运行相同分析命令流时,在重复运行命令流文件之前一定要删除以前生成的结果文件序列。

具体操作方法和过程参见下列命令流文件的演示。

4关于梁、壳单元应力结果输出的说明问题:怎样显示梁单元径向和轴向的应力分布图(我作的梁单元结果只有变形图DOF SOLUTIN –Translation,但是没有stress等值线图,只有一种颜色)和壳单元厚度方向的应力、变形图(我们只能显示一层应力、变形,不知道是上下表层或中间层的结果)。

解答:如果想显示梁单元的应力等值线图,请打开实际形状显示功能(PLotCtrl->Style->Size and Shape->/ESHAPE选为ON),然后即可绘制。

注意梁单元(如BEAM188,BEAM189)的应力结果是在单元坐标系中显示的,即SXX为轴向正应力,SXY,SXZ为截面剪应力,没有其他应力分量。

另外,缺省情况下,只输出SXX,如果想观察SXY,SXZ,请将BEAM188或189的KEYOPT (4)选为Include both(以这两个单元为例,其他单元可能不同,请看帮助文件,推荐使用BEAM188,BEAM189,这是功能最强的梁单元)。

至于壳的应力显示也类似,请打开实际形状显示功能,即可如同在实体上一样显示结果,您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不同位置、高度的应力值。

当然如果你只想画出顶部、中部或底部的应力图也可以,以shell63为例,首先需关闭powergraphics(Toolbar上点POWRGRPH,选择OFF),然后进入General PostProc->Option for outp->SHELL中选择位置即可。

5 LS-DYNA求解有时为什么有负的滑动能这是由于在建立模型时PART与PART之间有初始穿透,尤其是壳单元模型时很容易发生,应当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否则容易在有初始穿透的地方产生塑性铰,原因是程序在求解的开始阶段给与穿透相应的接触力消除穿透,使材料发生局部塑性变形。

解决方法见2002年11月的应用技巧。

6在DYNA中如何考虑材料失效问题:在LS-DYNA的材料库中,能考虑失效的材料其失效模式往往比较单一,或者是应力失效,或是应变失效,如果材料本身较为复杂,在破坏过程中可能涉及多种失效模式,能否在一种材料中同时定义多种实效模式?答:可以。

LS-DYNA材料库中提供了专门定义失效准则的命令,即*mat_add_erosion,利用该命令,可以同时定义压力、主应力、等效应力、主应变、临界应力以及应力脉冲六种失效准则,在加载过程中满足任何一种失效准则都会使材料发生破坏。

7在LS-DYNA中能否施加跟随力和跟随力矩?答:能,对于一些应用,施加的载荷相对与坐标系不仅大小变化,而且方向变化,此时按照通常的施加力方向(X、Y、Z)不能满足要求,在LS-DYNA中,可以方便的施加跟随力和跟随力矩,在关键字*LOAD_NODE_OPTION中,对DOF选择4和8就可以施加跟随力和跟随力矩。

8如果在工程上遇到壳的厚度是坐标位置的函数时,这样的壳单元模型如何建立?我们常用到等厚度的壳单元,如果在工程上遇到壳的厚度是坐标位置的函数时,这样的壳单元模型如何建立?要用到RTHICK命令。

/PREP7ET,1,63RECT,,10,,10ESHAPE,2ESIZE,,20AMESH,1EPLOMXNODE = NDINQR(0,14)*DIM,THICK,,MXNODE*DO,NODE,1,MXNODE*IF,NSEL(NODE),EQ,1,THENTHICK(node) = 0.5 + 0.2*NX(NODE) + 0.02*NY(NODE)**2*ENDIF*ENDDONODE =MXNODE =RTHICK,THICK(1),1,2,3,4/ESHAPE,1.0/USER,1/DIST,1,7/VIEW,1,-0.75,-0.28,0.6/ANG,1,-1/FOC,1,5.3,5.3,0.27EPLO9不同自由度的单元在merge时,ANSYS如何处理自由度的不匹配问题ANSYS可以将在给定容差(tolerance)内的节点通过merge可以合并到一起,它可以是不同的单元类型和不同的自由度(如:壳或梁(6自由度)与块单元(3自由度),ANSYS 在处理共节点的自由度关系使,类似于藕合自由度(Couple DOFs)而非约束方程,即只把相同的自由度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方便的处理如柱销、铰链之类的约束问题。

10如何方便地建立压力容器的有限元模型?在建立压力容器模型时,充分考虑模型的对称性,灵活利用ANSYS软件的工作平面和坐标系,利用合理的分网工具,可以得到漂亮的有限元模型,如下面的命令流所示:/prep7et,1,45mp,ex,1,2e11mp,nuxy,1,0.3!cylind,0.89,0.8,0,-1.7125,90,270, wpoff,0,0,-1.7125wprot,0,90,cylind,0.47/2,0.37/2,-1.5,0,90,180, vovlap,allvsel,s,loc,x,-0.11,0vdel,all,,,1vsel,s,loc,y,0.3,0.5vdel,all,,,1vsel,s,loc,y,-0.3,0.3vsbw,allafillt,21,11,0.1al,33,50,5al,37,53,7alls,allva,15,13,25,24,11kgen,2,35, , , ,-0.2, , ,0lstr,35,15adrag,54,,,,,,21vsba,2,16lsel,s,loc,y,1.5lsel,u,length,,0,0.06lesize,all,,,16,alls,allvsel,s,loc,y,0.9,1.5vsweep,allvsel,s,loc,y,0.89,0.99vsweep,allvsel,s,loc,y,0.8,0.89vsweep,allasel,s,loc,z,asel,r,loc,y,0,1asel,a,loc,y,0accat,allalls,allvsel,s,loc,y,0,0.6vmesh,allvsel,s,loc,y,0,-0.6vmesh,allalls,all!WPCSYS,-1,0wpoff,0,0,-1.7125CSWPLA,11,0,1,1,VSYMM,z,all,nummrg,allnumcmp,allwpoff,0,0,-1.7125CSWPLA,12,0,1,1,VSYMM,z,all,nummrg,allnumcmp,all!wpoff,0,0,-3.425wprot,0,-90sphere,0.89,0.8,90,180,csys,0vsel,s,loc,z,-8.0,-6.85vsbw,allalls,allnummrg,allnumcmp,allvsel,s,loc,z,-8.0,-6.85vsweep,all11 ANSYS是否具有混合分网的功能?ANSYS具有混合网格剖分的功能。

例如两个粘在一起的面,可以对一个面进行三角形划分,再对另一个面进行四边形划分。

过程见下列命令:/prep7et,1,42rect,,1,,1rect,1,2,,1aglue,allmshape,0,2damesh,1mshape,1,2damesh,312在ANSYS中怎样给面施加一个非零的法向位移约束?给面施加非零的法向位移约束的过程如下:1) 在面上施加一个对称约束条件(DA,2,SYMM)2) 将实体模型上的载荷传递到有限元模型(SBCTRAN)3) 选择需要施加约束条件的面(ASEL,S,,,2)4) 选择附在面上的节点(NSLA,S,1)5) 创建节点组元(CM,AREA2_N,NODE)6) 删除面上的对称约束条件(DADELE,2,SYMM)7) 删除节点上的零位移约束(DDELE,AREA2_N,UY)8) 在节点组元上施加一个非零的法向位移约束(D,AREA2_N,UY,.05)9) 图示节点验证约束是否正确(NPLOT)13如何得到径向和周向的计算结果?在圆周对称结构中,如圆环结构承受圆周均布压力。

要得到周向及径向位移,可在后处理/POST1中,通过菜单General Postproc>Options for Outp>Rsys>Global cylindric 或命令Rsys,1 将结果坐标系转为极坐标,则X方向位移即为径向位移,Y向位移即为周向位移。

14如何正确理解ANSYS的节点坐标系节点坐标系用以确定节点的每个自由度的方向,每个节点都有其自己的坐标系,在缺省状态下,不管用户在什么坐标系下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节点坐标系都是与总体笛卡尔坐标系平行。

有限元分析中的很多相关量都是在节点坐标系下解释的,这些量包括:输入数据:1 自由度常数2 力3 主自由度4 耦合节点5 约束方程等输出数据:1 节点自由度结果2 节点载荷3 反作用载荷等但实际情况是,在很多分析中,自由度的方向并不总是与总体笛卡尔坐标系平行,比如有时需要用柱坐标系、有时需要用球坐标系等等,这些情况下,可以利用ANSYS的“旋转节点坐标系”的功能来实现节点坐标系的变化,使其变换到我们需要的坐标系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