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纪录片中提到的公司
大国重器--第五集《创新驱动》

张志刚已经习惯了往返于中美两国的日子。
两年前,他带领的团队取得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五条汽车冲压线订单,这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智能冲压生产线首次进入美国市场。
美国底特律。
2013年5月。
底特律,世界汽车工业之都,汇聚着汽车工业的尖端技术。
100多年前,这里神奇地聚集了福特、通用、克莱斯勒等汽车制造巨头,福特公司的总部就在这里。
当年,这里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而现在,由中国制造的世界最先进的汽车冲压生产线正在这里安装。
这座有54个篮球场大小的老厂房是福特公司的文化遗产,冲压线将用来生产福特最畅销的车型,为此,他们不仅拆掉了原有的23条德国制造的生产线,而且还不息将这座古老的厂房改造成现代化的车间。
(福特汽车全球冲压设备规划主管--鲍尔:翻新这座工厂,1938年建造的工厂,具有非凡的意义。
让一个古老的工厂现代化是非常昂贵的工程,比建个工厂要花更多的钱。
)张志刚是整个项目的中方负责人,为福特制造的第二天冲压生产线的安装已经到了最关键的阶段。
为保证工程进度,刚刚来到福特安装现场的张志刚召开了一次工作例会。
(胸前贴的是济二,但是事实上你们代表我们中国人的形象,我们中国人。
)(福特汽车全球冲压设备规划主管--鲍尔:这个团队向我证明,他们能够安全地作业,并遵守规定,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鲍尔,福特设备福特汽车全球冲压设备规划主管,他的工作是随时关注全球最新的装备制造情况,以确保福特在采用新技术方面不会落后于竞争对手。
过去几十年里,福特已经习惯使用德国和本国的生产线,而这一次他们破天荒的选用了中国设备。
中国济南。
2013年5月。
在中国的这家工厂里,为美国福特制造的第三条冲压线进入到了最后的阶段,这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机械压力机制造企业,有着70多年的机床制造历史,被誉为新中国机床工业的“十八罗汉”之一。
2005年,鲍尔曾经到中国企业考察,他发现,当时中国制造冲压线的技术至少落户国际水平十年。
系列纪录片《大国重器》观后感

系列纪录片《大国重器》观后感2016系列纪录片《大国重器》观后感范文《大国重器》反映的只是我们装备制造行业巨大成就冰山一角,不仅讴歌火热的工业战线每一位工作者和轰轰烈烈的每一幅制造业场景,通过这些更能看到我们民族的精神和国家的美好明天,然而每一个企业,每一个行业取得的成绩不仅在于从业者的辛勤付出、不懈创新,更在于取得的一项项的核心技术!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大国重器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国重器观后感(一)一个社会形态的发展水平,不是看它生产什么,而是看它怎样生产,用什么工具生产,也就是用什么装备生产,所以,装备工业的水平,决定工业的水平,工业的水平决定国家的强弱。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工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大国重器》反映的只是我们装备制造行业巨大成就冰山一角,不仅讴歌火热的工业战线每一位工作者和轰轰烈烈的每一幅制造业场景,通过这些更能看到我们民族的精神和国家的美好明天,然而每一个企业,每一个行业取得的成绩不仅在于从业者的辛勤付出、不懈创新,更在于取得的一项项的核心技术!我们的核心技术决定了我们在相关行业的话语权和决定权,瓮福集团拿下沙特的磷矿基地的建设订单,对南非实现合作的提价百分之二十都源于其核心技术----无水氟化氢的提取技术,济二机床、振华重工、沪东中华集团、沈阳新松等等企业能走到世界同行的前列,与欧美等西方国家的世界最先进大企业同台竞技、相互合作,同样来源于各企业的潜心专研、自主创新和最终掌握的核心竞争技术。
每一项核心技术的问世都得来不易,靠的是企业带头人的卓越目光,靠的是研发人员及普通产业工人的的兢兢业业和不懈创新,靠的是国家给与的支持,靠的是一点点小创新的积累,靠的是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辛苦付出和探索。
无论是机床、工程机械、电气制造、重型装备、通用机械、船舶工业、轨道交通、海洋工程、节能环保和智能制造等,还是关键零部件、基础件制造企业,每一个装备制造企业都在奋勇进发,奔向辉煌!我们的话语权正在一点点加大,我们掌握的核心技术正在一步步增强,我们的国之重器正逐渐成为国之利器,一步步走向世界装备制造业的顶峰。
大国重器--第五集《创新驱动》

张志刚已经习惯了往返于中美两国的日子。
两年前,他带领的团队取得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五条汽车冲压线订单,这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智能冲压生产线首次进入美国市场。
美国底特律。
2013年5月。
底特律,世界汽车工业之都,汇聚着汽车工业的尖端技术。
100多年前,这里神奇地聚集了福特、通用、克莱斯勒等汽车制造巨头,福特公司的总部就在这里。
当年,这里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而现在,由中国制造的世界最先进的汽车冲压生产线正在这里安装。
这座有54个篮球场大小的老厂房是福特公司的文化遗产,冲压线将用来生产福特最畅销的车型,为此,他们不仅拆掉了原有的23条德国制造的生产线,而且还不息将这座古老的厂房改造成现代化的车间。
(福特汽车全球冲压设备规划主管--鲍尔:翻新这座工厂,1938年建造的工厂,具有非凡的意义。
让一个古老的工厂现代化是非常昂贵的工程,比建个工厂要花更多的钱。
)张志刚是整个项目的中方负责人,为福特制造的第二天冲压生产线的安装已经到了最关键的阶段。
为保证工程进度,刚刚来到福特安装现场的张志刚召开了一次工作例会。
(胸前贴的是济二,但是事实上你们代表我们中国人的形象,我们中国人。
)(福特汽车全球冲压设备规划主管--鲍尔:这个团队向我证明,他们能够安全地作业,并遵守规定,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鲍尔,福特设备福特汽车全球冲压设备规划主管,他的工作是随时关注全球最新的装备制造情况,以确保福特在采用新技术方面不会落后于竞争对手。
过去几十年里,福特已经习惯使用德国和本国的生产线,而这一次他们破天荒的选用了中国设备。
中国济南。
2013年5月。
在中国的这家工厂里,为美国福特制造的第三条冲压线进入到了最后的阶段,这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机械压力机制造企业,有着70多年的机床制造历史,被誉为新中国机床工业的“十八罗汉”之一。
2005年,鲍尔曾经到中国企业考察,他发现,当时中国制造冲压线的技术至少落户国际水平十年。
观《大国重器》有感第一季——真实揭露

观《大国重器》有感第一季——真实揭露最近中央电视台的大型高清装备工业纪录片《大国重器》开播,那是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眼球,更是激起了更多人的爱国激情,特别是身处于工业领域人士的爱国和工作激情。
该片历经2年,上北下南收集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工程机械、重型装备、通用装备、港机装备、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等十余个重点领域,精选了全国十多家行业领军企业,讲述我国主攻高端制造,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经历和成就。
国之重器,一般是指对于国家某些方面有重大意义事和物;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
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装备制造业国家,要挺起大国脊梁,铸大国重器。
是中国复兴梦、中国梦的支点。
画面一件件装备展现在全国人民的面前时,被震撼的心依旧久久不能平息。
得到了许多呼声、掌声。
当然但凭那些整机设备的画面我本人当时也激动呀,甚至我拉着我只有2岁的儿子坐在我的大腿上一起观赏,儿子不停地指着那个大型5000吨级的起重机大声告诉我“吊车、吊车、挖挖”(挖挖—挖掘机,儿子一出生就对工程机械玩具情有独钟,包括挖掘机、搅拌车、推土机、当然也包括我工作上经常用的扳手、螺丝刀等),我当时很欣慰、更多的是期望,我作为进口机电基础部件的商贸企业人,更多的梦想就是希望儿子将来能实现中国梦,能跟我一样能生产经营一款机电产品是属于自己的,希望他在将来能成为工程师或者技工,为中国的装备工业贡献一份力量。
话说远了。
其实在巨片中的机床、起重机、高速列车还是汽轮机也好,我作为专业的装备行业人,让我更多地关注巨片中讲解他们是怎么样实现这些产品,又达到了什么水平?其实我开始说我激动、兴奋,并不是和大多电视里的那些人一样,我激动的原因是因为国家能收集这么多信息来给我们展示,讲述他们的成果;让我们这类人有更多的信息了解国家目前的装备技术水平,从而来改善我将来的经营方向目标;但大多数非专业或者说非行业内人士的激动时不了解实际情况,而看到那么高端设备为之自豪、激动。
大国重器观后感

大国重器观后感大国重器观后感1《大国重器》记录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史。
该片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的产业工人和装备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中的关键人物,真实记录了他们的智慧、生活和梦想,讲述了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再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从无到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
虽然我国制造业发展突飞猛进,然而依然面临中小企业没饭吃;劳动力成本逐渐增高竞争优势减小等现实问题。
不过无论如何,作为一部略显特殊的纪录片,《大国重器》给了我们一次机会,去关注默默支撑着我们的工业制造业。
片中为我们介绍的杨建华,是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个普通的焊接工人,自己琢磨着学会了小提琴,但就是这双按动琴弦的手,当年制造出了百万吨乙烯压缩机的外壳,现在大型压缩机的外壳焊接中,普遍采用的分体焊接制造技术,这套工艺是杨建华靠自己的经验,在工作中一步一步摸索出来的,不得不令人佩服!还有来自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印建安,在一次全厂大会上,把一封来自云南云峰化工厂的信念了一遍又一遍。
信里,一名工作在一线的女工,诉说了她在使用硝酸机组时的困惑,由于机器性能的不稳定,让她随时都担心自己的机组出现故障。
这封信震动了所有员工,他们把云南的这套机组拉回了西安,并捐款130万元,为这家化工厂更换了最新型的设备。
《大国重器》反映了这样一批有信念、有坚守、默默奉献的中国工业人。
这些工业人中,有雄心勃勃向高端领域进军的企业家,有数控机床研发中屡败屡战的工程师,有动车制造中精益求精的女焊工师傅,更有无数个车间里那些最普通最寻常的一线工人。
这样一些人,如果不是《大国重器》的播出,可能根本不会被一般公众所知晓。
然而,正是有了他们的热情、理想、信念、汗水、青春和付出,这个国家的产业才有了脊梁,这个国家的梦想才有了最坚强的依托!打造大国重器需要知识和技术,同样需要信念和风骨。
作为第一部反映中国装备工业的纪录片,尽管《大国重器》仍存在着缺陷与不足,对于中国装备工业“大而不强”的警示处理得还是比较淡化的,但是它见证中国工业创新裂变的长廊画卷,“农业是立国之基,工业乃强国之本”,《大国重器》向全球昭示中国民族工业的全面崛起。
大国重器--第三集《赶超之路》

唐山地震遗址公园里的这座废墟,是当年唐车公司的铸钢车间。
37年前的那场大地震让工厂失去了几乎所有的技术骨干,他们用了几乎30年重新积蓄力量。
人才,是追赶超越的基础。
在中国,或许只有唐山最能体会人才之痛。
在这个档案馆里,不仅尘封着唐山人曾经的劫难,也记录着唐山人的新生。
这里珍藏着580本日记,这些日记,是七年前中国派往德国学习动车技术的580名技术人员的学习笔记。
它们,已经成了中国宝贵的动车制造技术档案。
学习、模仿,看似简单,但这是中国装备制造追赶世界的起点。
中国唐山。
2012年12月20日。
在唐车公司的这件厂房里,中国的工人们正在用学到的技术制造运行最快的高速动车。
这是专门为世界最长的高铁线路—京广高铁制造的列车。
车体使用了特殊的铝制合金,它能让动车更轻、更坚固、外形更完美。
铝合金焊接是车体生产中最重要的工艺,这种焊接必须保证零缺陷,一条不合格的焊缝会让动车在高速行驶中开裂变形,甚至引发车毁人亡的事故。
孙斌斌正在给学员们教授的就是铝合金焊接技术。
她是当年去德国学习的580名技术员之一。
德国的那段学习使孙斌斌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取得国际焊接教师资格的女教师。
但是给孙斌斌印象最深的是她和德国焊接教练的一场比赛。
(国际焊接教师--孙斌斌:大多数人都指我那块板,说这款版焊的漂亮,然后特别美啊我就觉得,比老师焊得还好,然后我老师下一句话就是把它打开看内部质量,我就看了一眼他的,特别干净,里面雪白雪白的,特别好,一点儿问题都没有,我的那个就有一条黑线,黑线在铝合金里其实就是未融合,就是一种特别严重的缺陷,我就觉得有个地缝我想钻进去了。
)在孙斌斌学习快要结束的时候,教练特意把自己的焊接服送给了她,这套服装孙斌斌一直保留到今天。
(国际焊接教师--孙斌斌:我就觉得老师就是想给我上一课,告诉我焊接不是说外表焊得多漂亮,最重要的是内部质量。
焊品如人品,要做到表里如一。
)回国后,孙斌斌也和她的德国老师一样,成为了一名焊接教练。
大国重器观后感

大国重器观后感最近看了《大国重器》这部纪录片,真的是让我心潮澎湃,感触颇多。
在片子里,我看到了那些令人惊叹的大家伙,每一个都像是钢铁巨兽,充满了力量和智慧。
比如说,那巨大的盾构机,在地下轰鸣着前行,一点点地挖出长长的隧道,就像是在大地的肚子里开了一条神奇的通道。
还有那超大型的起重机,轻松地吊起成百上千吨的重物,仿佛在它的手里,重量都不再是问题。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一家制造高端数控机床的企业。
以前,我总觉得机床嘛,不就是个加工零件的机器,能有多厉害?但看了之后才发现,我真是大错特错!这数控机床,那可真是精密到了极致。
我看到那些工程师们,穿着整洁的工作服,在车间里忙碌着。
他们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手里拿着各种测量工具,对着那些正在加工的零件,一遍又一遍地测量、调试。
有个年轻的工程师,叫小李,他为了让一个零件的精度达到要求,愣是在机器旁边守了两天两夜。
那两天里,他几乎没怎么合眼,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饿了,就随便扒拉几口盒饭;困了,就靠着旁边的柱子眯一会儿。
我当时就在想,这得是多大的毅力和决心啊!终于,零件加工完成了,精度完全符合标准。
那一刻,小李脸上露出了疲惫但又无比自豪的笑容。
他的笑容里,有完成任务的欣慰,也有对自己努力的肯定。
他和同事们击掌庆祝,那场景,真的让人感动。
还有那些操作数控机床的师傅们,他们的手就像是有魔法一样。
手指在操作面板上灵活地跳动,机器就按照他们的指令精准地工作。
看着那些被加工出来的零件,表面光滑如镜,尺寸分毫不差,我真的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这个企业里,每个人都在为了制造出最优质的数控机床而努力着。
他们不怕困难,不怕吃苦,心里想的就是怎么把产品做到最好。
从设计到生产,从装配到调试,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各种产品。
小到一个手机,大到一辆汽车,哪一个不是靠这些先进的机器和技术制造出来的?以前,总觉得这些东西来得容易,现在才知道,背后是无数人的默默付出和努力。
大国重器观后感3篇

大国重器观后感3篇《大国重器观后感》最近看了《大国重器》这部纪录片,真的是让我心潮澎湃,感触颇多。
在这部片子里,我看到了咱们国家在装备制造业上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
那些大型的机器设备、先进的技术工艺,每一项都让我这个普通人惊叹不已。
就拿徐工集团的起重机来说吧。
以前我只知道起重机就是用来吊起重物的,可看了片子我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多了去了。
徐工的起重机,那巨大的吊臂高高扬起,仿佛能够触摸到天空。
在建设大型桥梁的时候,它们可是功不可没。
我记得片子里有个场景,是要吊起一段巨大的钢梁。
那钢梁又长又重,就像一条沉睡的巨龙。
起重机司机坐在操作室里,全神贯注,眼睛紧紧盯着各种仪表和监控画面。
指挥员在下面拿着对讲机,大声喊着各种指令。
“起!”“慢一点!”“往左一点!”每一个指令都干脆利落。
随着起重机的缓缓启动,那巨大的钢梁开始慢慢离开地面,一点点升高。
我的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就怕出一点差错。
可人家徐工的起重机就是牛,稳稳当当,丝毫不差地把钢梁吊到了指定位置。
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大国重器,什么叫中国制造的力量。
还有中国一重的大型锻压机。
那家伙,真的是个巨无霸。
一个巨大的锤头,重重地砸下来,就能把一块坚硬的金属坯料锻造成需要的形状。
我看到工人师傅们在操作台前忙碌着,他们的脸上满是汗水,但眼神中却透着坚定和自豪。
他们精心调整着每一个参数,确保每一次锻造都是完美的。
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就是在锻造一个大型零件的时候,有一个小小的瑕疵出现了。
师傅们马上停止了操作,围在一起讨论解决方案。
他们没有丝毫的马虎和敷衍,那种对工作的认真和负责,真的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最后,经过大家的努力,问题解决了,零件锻造成功,那一刻,整个车间都响起了欢呼声。
再说说振华重工的港机设备。
在全球各大港口,几乎都能看到振华重工的身影。
那些巨大的岸桥、场桥,像钢铁巨人一样矗立在那里,高效地装卸着货物。
我看到在一个港口,一艘巨大的货轮靠岸了。
大国重器各集概要

大国重器各集概要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大国重器》各集概要第一集:《国家博弈》装备强则国强。
古往今来,国与国之争,实质是装备制造业之争。
当前阶段,高端装备之争已上升为大国之间博弈的核心和不可或缺的利器。
2007年11月,中国瓮福集团在与欧美20多家公司的角逐和博弈中取胜,成功中标沙特全球最大磷肥装置的选矿项目。
他们管理团队又拿下了工程未来的管理项目。
作为项目总承包商,他们提振了约100亿元人民币的国内GDP 增长。
带动上百家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走出去。
当全世界的港口都在使用着中国的港机设备时,振华港机又走向更高更远的远洋海工装备,具有国际水准的深水钻井平台、海上石油铺管船、大型海上浮吊已经制造完成。
湘潭电机厂以电机为动力驱动轮子转动的几层楼高的300吨矿山电动轮自卸车,驰骋在国内外的大型矿山。
目前,收购了有“风车王国”之称荷兰的风电制造企业达尔文公司,并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下一代太阳能和陆地、海上风电设备的研制,这将在未来国际核心产业竞争中赢得先机。
第二集:《国之砝码》装核心技术是王道。
实现技术突破,才有讨价还价的资格,才能勇敢地对老外说不。
从百万吨乙烯工程到高端数控机床,再到工程机械的全面超越,国际垄断被一一冲破。
2009年,沈鼓集团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台百万吨乙烯装置的心脏———裂解气压缩机组试车成功。
这标志着国家重大化工项目的核心主机从此实现自主独立制造,进口产品的价格被迫下降一半,价格的国家砝码越来越重。
大连光洋集团承担了国家的重大专项研制任务,走上了自我研制高端精密数控机床的艰难历程,打破了国外对精密机床出口中国的控制。
目前,其面积12000余平方米的“地下工厂”已经封顶,成功离他们越来越近。
与美国卡特彼勒同台较量,徐工集团实现了。
从50吨到1200吨全地面起重机,再到3600吨履带式起重机,徐工在不断超越。
不久前,徐工收购了德国的一家生产活塞的企业,三年后,受制于日本人的活塞产品将实现自给,这将使工程机械上的部分核心部件掌握在自己手中。
大国重器

大国重器观后感《大国重器》精选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机床、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电气装备、重型装备、通用装备、港机装备、船舶、关键零部件、节能装备等10余个重点领域、18家行业领军企业。
以独特的视角和震撼的画面,记录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通过人物故事和装备制造中的细节,鲜活地讲述了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再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从小到大,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在充分阐释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成就的同时,展望了中国装备制造业迈向高端制造的未来前景,全面展现近30年来我国装备工业取得的伟大成就。
目前各类媒体去工业化倾向严重,全国财经类媒体很多,但用于房地产、金融、证券、投资之类非工业类经济报道太多,而关于工业的报道不仅偏少,且负面居多(如产能过剩、亏损破产、污染严重等)。
这让社会很多人无法体会工业(如装备制造业)对国家、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与工业人的艰辛奉献。
正如《中国工业报》社社长陈卫在《大国重器》开播式上所说的那样,长期以来,以我国工业发展为题材,特别是展示装备制造业的影视作品少而又少,《大国重器》了却了装备制造人对工业题材影视展现的心愿,实现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和我国工业发展的“中国梦”鼓与呼。
长期以来工业被媒体忽视,作为工业人主体的工程师、技术工人群体也自然被媒体所“遗忘”。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各类娱乐明星充斥着电视与媒体,整个社会很难看到工程师、技术工人的身影与贡献,其地位也远低于公务员,于是青年学子逃离工科成风,工程师、技术工人队伍后继乏人也就不足为怪了。
而纪录片《大国重器》尽管也有政府官员与企业高管的镜头,但该片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不仅纪录大国重器研制、生产本身,且将更多的镜头对准了生产一线的工程师与技术工人,通过人物故事和制造细节,真实记录了几十位有名有姓的中国工程师、技术工人在挑战制造极限、攻克技术难关中所付出的艰辛与创造性贡献,真实记录了他们的智慧、生活和梦想,鲜活地讲述了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再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从小到大,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
《大国重器》中的上市公司

《大国重器》中的上市公司
央视记录片《大国重器》共6集,每集讲述3家公司。
1、翁福集团(贵州)
2、湘电集团(600416)
3、振华重工(600320)
4、沈阳鼓风机
5、大连光洋科技
6、徐工集团(000425)
7、中国北车(601299)
8、北一机床股份
9、中国船舶子分司沪东中华造船(600150)
10、山推股份(000680)
11、陕鼓动力(601369)
12、沈阳机床(000410)
13、济二集团
14、上海电气子公司上海汽轮机(601727)
15、双良节能(600481)
16、正泰电器(601877)
17、上海电气无锡透平叶片(601727)
18、机器人(300024)
其中的上市公司在目前股市的表现来看,成中国制造的脊梁还有问题。
但从另一方面看,股份低迷中是否也蕴藏着机会。
从选股的角度看,追赶上国际水平的公司不是首选,首选是国际上没有的技术,而我们的公司独有的才好。
记忆中红色字体的公司有一二项属国际领先的技术。
杭氧精彩亮相央视《大国重器》 展现中国制造力量

※
※
杭 氧精 彩亮相央视 《大国重器 》 展现 中国制造力量
2018年 3月 1日21:15,大型纪 录片 《大 国重器 》第 二季 第 四集 “造 血通脉 ”在央视财 经频道播 出。杭氧集 团 作 为中国空分装备的典型代表精彩亮相 。
杭 氧 自主研 发 创 新 的 国产 10万 m /}l等 级 空分 设 备 , 在 规模等级 和各项性 能指标上 ,均 达到或超过 了世界先 进 水平 。填补 了我 国在 10万 m /h等级空分设备领域 的空 白, 是我 国重大装备 的一次 重大突破 ,对 我国 的能 源结 构战 略 具有 重大意 义 ,将会极 大促进我 国煤化工 、石 油 、化工 等 行业 的快速发展 。
该 技 术 改 造 可 在类 似 的 空 分 设 备 ,特 别 是 在 众多杭氧气体公司 中推广应用 ,可为制造及运行 企业 创造 极 大 的经 济 和社会 效 益 。
图 5 管板式高翅复合管型 G6EB系列蒸 汽加热器
针对 常规 空分设备采用单一 的电加热器作为热源 来加 热污氮 ,解吸、再生分 子筛 的问题 ,提 出了 在 加 热 系 统 中串 联 蒸 汽 加 热 器 ,利 用 钢 厂 部 分 富
蒸 汽进
t
气体 出
气体 进
余低 压蒸汽的热能 ,进行分子筛纯化 系统流程 的 优 化 改 造 ,从 而 达 到减少 电能 消耗 、节 能 的 目的 。 改造 项 目简单易行 ,投入少 ,回报 高,在场地允 许 的情况 下,是空分设备 降低运行成本 、节能减 耗行之有效 的技术方案 。
《大 国重器 》摄制组先后 两次到杭氧 ,一次到神华 宁煤 集 团取 景 、采访 和拍摄 ,从杭 氧 的发展 之路 、技术 创新及 转 型升级等 多个方 面 ,折射 出杭 氧为 “中国制造”“浙江制 造 ”所做 出的探求和努力 。
大国重器第二季观后感精选

大国重器第二季观后感精选01第一集《构筑基石》华龙一号核压力容器加工机床 *ST一重(原中国一重)601106,中国第一列标准动车组复兴号中国中车601766,吉林长春高铁网络控制系统,山东青岛高铁系统集成转向架中国中车601766,唐山国产CRH3高速动车组,湖南株洲电力机车之都牵引变流器全球第二条IGBT生产线时代新材600458,山东龙口中国最大的轨道交通铝型材制造基地万吨级铝型材挤压机山东烟台龙口市丛林集团公司,四川雅安川藏铁路西线工程轮式运梁车复杂岩层的隧道开挖与支护中铁工业600528(原中铁二局),孟加拉达卡帕德玛大桥钢斜桩插打中国中铁601390 鞍钢股份000898,远望七号远洋测控船中船科技600072 中国卫星600118,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天眼,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中科曙光603019,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航天科技000901,筑岛神器天鲲号中国船舶600150,蛟龙号第二集《发动中国》上海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 中国商飞Null 中航飞机000768,无锡高端发动机叶片制造基地航亚科870269,西安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中心火箭发动机试车台航天动力600343,泵后摆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技术航天工程603698,湖北孝感重型特种运输车研制基地航天通信600677,山东潍坊柴油发动机生产基地运输车发动机缸体蠕墨铸铁技术潍柴动力000338 潍柴重机0000880,北京高精度光学遥感卫星中国卫星600118,变速控制力矩陀螺技术,平行光管试验台,深圳三维五轴激光机床数控系统大族激光002008,北京空间机械臂太空微重力试验太空舱模拟密闭试验空间站对接机构碰撞试验第三集《通达天下》沙特阿拉伯吉赞经济区 86米高强钢超长臂架泵车三一重工600031,广西柳州高原装载车 12吨轮式装载机液力变矩器柳工000528,全断面掘进机北方股份600262 中国铁建601186,江西赣州穿隧道架桥机多功能节段拼装架桥机中国中铁601390 中铁工业600528,万吨水泥工厂辊压机海螺水泥600585,陕西西安广东广州地下管廊建设中国建筑601668 中国中铁601390,湖北武汉在建中国第一高楼中国建筑601668第四集《造血通脉》新疆正负800千伏高端换流变压器特变电工600089,江苏潥阳应力锥气体绝缘输电线路安靠智电300617,单体规模最大煤液化基地中国神华601088,浙江杭州 10万等级空分装置低温液氧液氮泵测试平台空分塔内件流体试验台位杭叉集团603298,四川川宜宾页岩气压裂车杰瑞股份002353,辽宁沈阳中国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6微米锂电铜箔诺德股份600110 宁德时代Null,重庆集中式能源站力帆股份601777,青海格尔木光伏电站,新疆达坂城风力发电场,广东桂山海上风力发电场,巴基斯坦华龙一号核反应堆中核集团(旗下:东方锆业002167 中国核电601985 中核科技000777)中广核第五集《布局海洋》南海可燃冰开采及深海钻井平台蓝鲸一号世界提升能力最大的起重机泰山吊中集集团000039,南海“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中国重工601989,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深海滑翔机海翼号机器人300024,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中国船舶600150,彩虹鱼号无人潜水器抵达马里亚纳海沟中国船舶600150,上海横沙黄骅港天津港疏浚船天吉号,南海吹砂造陆神器,江苏启东亚洲第一大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天鲸”号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振华重工600320,港珠澳大桥中国交建601800,山东烟台国内第一座半潜式海洋牧场平台中集集团000039,天津海水淡水技术,浙江江厦潮汐双向发电站,江苏如东亚洲最大的海上风电场,最先进的远洋货船与海洋运输舰队中远海发601866,江苏南通自主建造第一座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中国远洋601919 中海集运601866 中海发展600026,10万吨级半潜船“新光华”轮中船防务600685(原广船国际),远望七号远洋测控船中船科技600072 中国卫星600118,极地科考船雪龙号,海外高桥 20000TEU集装箱船中远海特600428 ,上海全球载货量最大40万吨级砂矿船中国船舶600150,LNG动力船舶中船防务600685 中航电子600372,世界第一双燃料汽车运输船,航母航母资产由于政策法律的限制,无法注入上市公司第六集《赢在互联》马尔代夫单根无接头海光缆亨通光电600487,苏州光纤预制棒生产基地亨通光电600487,Pre5G空分复用技术, 7纳米刻蚀机北方华创002371,成都柔性显示屏生产线京东方000725 紫光国芯002049,5G 中兴通讯000063 华为Null,人脸识别技术汉王科技002362 佳都科技600728 ,上海全流程智能无人仓库京东JD,深圳云鼎实验室腾讯控股00700第七集《智造先锋》江苏徐州全球最大工程机械制造工厂世界第一条转台智能生产线徐工机械000425,山东泰安全球第一个纺织印染智能工厂,山东即墨智能服装厂,广东东莞数控机床采集卡,浙江台州全生产流程数字化仿真工厂吉利汽车,辽宁沈阳真空机器人制造技术沈阳机床000410 新松佳和430019,湖北武汉智能控制产业中电光谷00798,湖北武汉超精密加工控制能力的数控系统华中数控300161,3D砂芯打印机巨能股份871478 苏州西帝摩Null,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工厂的智能化改造三一重工600031,五大核心技术装备: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马来西亚吉隆坡二维码 AGV自动导引机器人阿里巴巴BABA第八集《创新体系》广东珠海水陆两栖飞机AG600 中航飞机000768,哈尔滨电机定子技术,山东潍坊智能大棚技术潍坊市华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围棋人工智能-绝艺腾讯控股00700,芯片核心高纯铝溅射靶材江丰电子300666,集成电路靶材机加工,深圳临界空间超材料光启技术00262502看《大国重器》的时候是让人激动和振奋的,很多自己不曾了解和接触过的东西一一展现在面前,在了解这些大国重器的时候,也对身边一些朋友的各个岗位和工作内容有了更多的了解。
《大国重器》第一集国家博弈观后感

《大国重器》第一集国家博弈观后感
《大国重器》第一集国家博弈观后感
摘要:《大国重器》第一集国家博弈,这集主要思想是:装备制造业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技术水平,国家之间的比拼多半是装备制造的比拼,而中国的装备制造业正在崛起。
这一集内容比较多,首先讲的是沙特政府就投资50亿美元的磷肥选矿项目进行世界范围的招标,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招标项目之一,17家有实力的工程公司投标,在极端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中国瓮福集团拿下了这个项目,这凭借的是中国强大的装备制造能力和瓮福集团独有的氟提取技术。
后面讲的是大吨位自卸车的生产,澳大利亚力拓公司是一个开采勘探和加工矿产资源方面的世界级公司,自卸车是矿山开采最常用的设备,设备性能决定了开采效率,以前力拓公司一直使用的是美国生产的自卸车,到后来中国有了大吨位自卸车生产技术以后开始为力拓公司开始采购中国的自卸车,这种车在国内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之后讲的是风力发电机的制造技术,中国在掌握这套技术之前风力发电量只占2%,较西方先进国家10%相差很远,掌握技术之后两极都有了中国的风力发电机。
最后讲的是港口机械、海洋运输船、石油钻井平台、石油铺管船等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制造,不仅修复了钢结构的美国旧金山海湾大桥,钻井平台的钻井深度达到了近万米的世界先进水平,打破了之前钻井平台的建造都由西方国家垄断的状况。
这集主要思想是:装备制造业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技术水平,国家之间的比拼多半是装备制造的比拼,而中国的装备制造业正在崛起。
观看大国重器观后感

观看大国重器观后感最近观看了《大国重器》这部纪录片,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触动。
这部片子展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以及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片中,我看到了一个个超级工程的诞生,一项项核心技术的突破,一家家企业的崛起。
从中国一重自主研发的万吨水压机,到徐工集团的超级起重机;从振华重工的巨型港口机械,到沈阳机床的智能化数控机床;从高铁列车的飞速奔驰,到国产大飞机的翱翔蓝天……这一系列的成果,无一不让人热血沸腾,豪情满怀。
这些大国重器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工程师和工人的辛勤付出。
他们日夜钻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用汗水和智慧铸就了中国制造业的辉煌。
他们那种执着、坚韧、勇于创新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比如,在高铁领域,为了实现列车的高速、稳定运行,科研人员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不断优化列车的设计和制造工艺。
他们在高温、高寒、高海拔等极端环境下进行测试,确保高铁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地理和气候条件。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不懈努力,中国高铁才能够成为世界领先的品牌,赢得了全球的赞誉。
同时,这些大国重器的诞生,也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引导。
国家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了企业全方位的支持,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比如,在大飞机项目中,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组织了众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协同攻关,才使得国产大飞机 C919 能够成功首飞。
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是中国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保障。
观看这部纪录片,让我深刻认识到制造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难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正朝着制造业强国的目标迈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此外,《大国重器》也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大国重器观后感

大国重器观后感前段时间,我看了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纪录片——《大国重器》。
这部片子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对咱们国家的工业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片子里,我看到了那些巨大的机器、复杂的生产线,还有无数工人和工程师们辛勤的付出。
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关于盾构机的那部分。
盾构机,这名字听起来就很厉害,对吧?它就像是一个在地下打洞的超级巨兽。
以前,咱们国家没有自己的盾构机技术,只能花大价钱从国外进口。
那些外国公司可牛气了,不仅价格高得离谱,售后服务还特别差。
要是机器出了问题,他们来得慢不说,还得咱们求着他们修,费用也贵得吓人。
但是,咱们中国人可不服输!一群勇敢的工程师和工人们决定自己研发盾构机。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啊!研发的过程充满了困难和挑战。
我记得片子里有个画面,一群工程师围在一张堆满图纸和资料的桌子旁,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和焦虑。
他们为了一个小小的零件设计,争得面红耳赤。
有人说应该这样,有人说那样更好,大家都想找到最完美的方案。
那场景,就像是一群人为了攻克一个坚固的堡垒,各抒己见,充满了激情和斗志。
还有那些在车间里忙碌的工人们,他们在高温、嘈杂的环境中工作,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
但他们的眼神里没有一丝抱怨,只有专注和坚定。
他们手中的工具不停地在机器上敲敲打打,火花四溅,就像是在为这个巨大的“钢铁怪兽”注入生命。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终于,咱们自己的盾构机诞生了!当那台巨大的、闪耀着金属光泽的盾构机成功运转起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欢呼雀跃。
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他们心中的骄傲和自豪。
那是一种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取得成功的喜悦,是一种为国家争了光的荣耀。
这台盾构机不仅仅是一台机器,它代表着咱们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气,代表着咱们不再受制于人,能够自主创新,走向世界前列的决心。
如今,咱们国家的盾构机技术已经世界领先,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需求,还出口到了很多国家。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啊!看完《大国重器》,我深深地感受到,咱们国家的强大不是偶然的,是无数人默默付出、努力拼搏的结果。
《大国重器》企业一览

《大国重器》企业一览
大国重器第一集:瓮福公司沙特项目、湘电集团400吨自卸车、2兆瓦和5兆瓦风机制造,振华重工。
大国重器第二集:沈阳鼓风机集团压缩机(包括叶轮和外壳制造)、大连光洋科技的数控机床、徐工集团。
大国重器第三集:唐车集团、北一机床、沪东中华LNG。
大国重器第四集:山推(大马力推土机),陕鼓(轴流压缩机),沈阳机床厂
大国重器第五集:济南第二机床厂、上海汽轮机厂、阳泉煤矿发电厂热电余热回收热泵、江苏双良集团(发电厂空冷岛)。
大国重器第六集:正泰集团(输变电和光伏)、无锡透平叶片、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公司。
观看大国重器心得体会

观看大国重器心得体会观看大国重器心得体会1《大国重器》一片充分的展现了中国工业体系30年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坚历程。
体现了一大批工业人为强国之梦而奋斗的信仰,其中有普通的工人、技术工程师、企业家等等。
《大国重器》的第五集的一开始,在汽车之城底特律,刚刚来到福特安装现场的张志刚,召开的一次工作例会说:"胸前贴着的是济二,但是事实上你们代表的是我们中国人的形象。
"这是济南第二机床厂人的信仰,他们以自己的行为在维护着中国企业人的尊严,他们用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生价值观组成了自己的信仰——团队的荣誉。
并使得他们的信仰赢得了福特汽车公司全球冲压设备主管鲍尔的高度评价:"这个团队向我证明,他们能安全的作业,并遵守规定,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这是一个企业的信仰,是一个团队的信仰,有了信仰,就有了一个团队的荣誉,更有了并且坚定的一个团队的目标。
有这样一篇寓言故事:虾子、天鹅、螃蟹拉一辆货车,虾子一个劲的'往有水的地方蹦达,天鹅一个劲的往天上飞,螃蟹横着使劲,结果可想而知——货车是不会动的。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集体需要一致的目标。
团队意识——很多时候不是问题怎样,而是团队怎么样看待、解决这个问题。
团队中不是每个人都是最强的,他们是通过相互无间的合作达到了完美。
他们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相互包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关怀。
相互合作能一起发挥每个成员的长处;相互竞争能决定每个成员最佳的岗位;相互包容能促进每个成员关系的密切;相互信任能使每个成员专致自己的工作;相互理解能让每个成员知道团队的重要性;相互关怀能让每个成员溶入团队。
这就是一个团队的信仰!"世上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是有完美的团队。
"是的"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完美的团队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有自己的荣誉,有自己的信仰。
只有被信仰才有价值,而且是首先建立在团队自己的信仰、员工信仰然后逐步被社会认同和接受,才是有价值的信仰。
大国重器观后感:彰显大国的科技力量

大国重器观后感:彰显大国的科技力量导语:《大国重器》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史。
小编搜集整理了这部纪录片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国重器观后感1:当看到《大国重器》播出V58项目产品在连云港码头装船的镜头时,作为拍摄的亲历者,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摆个摊位,放几张图片,与世界工程机械巨头相比,简直就是不能看的产品”当听到徐工集团王民董事长评价徐工第一次参加德国宝马展时,不禁有些心酸;当听到王民董事长说“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已经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在世界工程机械的最高顶峰上,我们必须要有位置”时,作为新一代徐工人,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之重。
从美、欧、日主导,中国的位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到成为工程机械的重要出口国,稳稳占据“一席之地”,中国工程机械的“走出去”之路可谓越走越稳、越走越宽。
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走出去”、“走进去”后努力“走上去”,以产业报国为己任,以技术创新为驱动,铸就了敢与国际抗衡的国之砝码、创造出了属于中国的大国重器。
在《大国重器》在徐工的六次拍摄期间,徐工国际化就不断传来好消息:2012年7月,徐工集团谋划布局全球市场在欧洲设立了研发中心;今年10月11日,徐工欧洲研究中心、徐工欧洲采购中心新址在德国北威州克雷菲尔德市正式启用;与此同步,美国、巴西等海外研究中心也正在筹划建设中,一个全球协同的徐工创新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徐工是一个有着70年光荣历史积淀和深厚底蕴内涵的企业,中国工程机械的原创主要在徐工。
徐工也是靠着不断变革创新,才有了今天……没有任何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给徐工,我们要成为最优秀的世界级企业,还有差距,这个差距,要通过自主创新来填补”。
正如王民董事长所言,正是凭借着一代代中国装备制造人,用汗水与智慧,才成就了今日中国的装备制造规模全球第一的位置。
在2012年,中国的工程机械制造行业遭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寒冬。
面对全球性的市场低谷,以徐工为代表的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硬是打破了行业颓势、走出了行业低谷。
大国重器观后感大学生

大国重器观后感大学生前段时间,我看了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纪录片——《大国重器》。
这部片子真的让我这个大学生大开眼界,感触颇多。
片子里展示的那些先进的装备和技术,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咱们国家在工业领域的巨大进步和成就。
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关于盾构机的那部分。
以前,咱们国家在修建大型隧道的时候,盾构机这种关键设备都得依赖进口。
那些外国公司不仅卖设备的时候价格高得离谱,而且售后服务还特别差。
一旦机器出了问题,咱们的工程人员就得求爷爷告奶奶地等外国专家来维修,不仅要支付高昂的费用,还得看人家的脸色。
这就像是被人卡住了脖子,难受得很。
但是,咱们中国人可不服输!一批又一批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们,憋着一股劲,非要把盾构机给研究出来不可。
他们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和工地上,一次次地试验,一次次地改进。
那过程中的艰辛,真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我记得片子里有个镜头,一位年轻的工程师,为了一个技术难题,已经好几天没好好睡一觉了。
他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头发也乱蓬蓬的,但他的眼神却特别坚定。
他对着镜头说:“咱就不信了,外国人能造出来的,咱们中国人为啥不行?”那一刻,我真的被他的那种执着和勇气感动了。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咱们终于成功研制出了属于自己的盾构机。
而且,咱们的盾构机性能还越来越好,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需求,还出口到了国外,让那些曾经趾高气扬的外国公司都傻了眼。
这还只是《大国重器》里的一个小故事,片子里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高铁,以前咱们坐火车,那速度慢得让人着急。
现在呢,高铁风驰电掣,几个小时就能跨越上千公里。
还有大飞机、超级计算机、海上钻井平台……每一个领域的突破,背后都有着无数人的努力和付出。
看着这些大国重器,我心里特别自豪。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在想,以后自己能为国家的发展做点什么呢?虽然我现在学的专业可能和这些工业装备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拼搏,都怀着一颗为国家做贡献的心,咱们国家就一定会越来越强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央视纪录片《大国重器》提到的企
序号企业股票代码
1振华重工600320
2沈阳鼓风机集团没上市
3瓮福集团没上市
4大连光洋科技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5徐工集团000425
6中国北车601299
7北京第一机床厂没上市
8沪东中华造船集团(隶属中国船舶工业)600150为其子公司
9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000680
10陕西鼓风机集团601369
11沈阳机床000410
12济南二机床集团未上市
13上海汽轮机厂601727子公司
14正泰集团(子公司正泰电器)601877
15上海电气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601727子公司
16双良集团600481
17沈阳新松机器人(老总曲道奎)300024
18
》提到的企业
纪录片中提到的技术
海底铺缆船
百万吨乙烯装备压缩机
磷肥装置总承包
五轴联动机床
工程装备行业龙头
动车
摆头角-高端数控机床核心部件
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
超大型推土机项目
从制造向服务转型,彻底变革
机床4s店,全球第一代智能数控机床
世界最陷阱的汽车冲压生产线
汽轮机组
中高压变压器
涡轮机叶片
煤电厂空冷塔,溴化锂制冷机
真空洁净焊接机器人,中国只有这一家
行业现状以及公司其他备注
属海工装备,钻井平台,大型海上浮吊
我国机床数控率只有5%,发达国家达到70%
全球每年1300亿美元采购轨道交通设备
北一具有50多年机床生产历史,05年收购德国科堡公司
600150原名沪东重机
中国第一次自主研发,中国第一台超大型挖掘机“开山神推”
中国硝酸全球产能第一,陕鼓设备占他们的71%,陕鼓从制造业转向服务,工程总包市场,全球巨头GE的服务产值中国最大的机床厂
美国福特工厂是他们的客户之一,深得好评
中国装备工业年增长率24%-30%,装备总量连续4年世界第一
原材料硅钢,国内仍然产能不足,印度60%电力设备来自于中国,特高压,发电设备仍需技术突破
能源,航空航天部件,研发占总人员的25%
海水淡化相关公司,还是苯乙烯重要的产商之一
机器人年增速30%,目前全国10万台,但是只有日本的18%,德国的35%。
机器人在制造业占40%
头GE的服务产值占比重70%备仍需技术突破
制造业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