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材课件ppt
合集下载
七级语文上册 第13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课件 苏教(通用)
•
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2021/5/112021/5/11May 11, 2021
•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2021/5/112021/5/112021/5/112021/5/11
•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2021/5/112021/5/11Tuesday, May 11, 2021
• 2、根据下列的赏析,请同学加以体会。 在唐代咏月诗中,这是比较著名的一篇。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
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广寒宫中的露珠一定也沾湿 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更显得悠 远,耐人寻味。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 发了入骨的思念,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
• 2、对照注释,疏通全词意思。
合作探究
• 1、词中作者问天问月是哪些诗句? 2、哪些词句表现了作者希求远离现实而终究 舍不得他所热爱的人间生活?
• 3、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怀子由”体现在词中哪句? 4、从上面这些词句,你认为本词的主题是什 么?(明确)
• 5、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明确)
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形象地语言,渲染了中秋望月、 思深情长的意境,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的委婉动人。
A:哪些地方特别精彩?B: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见解或补 充?
水调歌头
苏轼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 一出,余词尽废。
--胡仔《苕溪渔隐业话后集》
作者介绍、赏析、诗画欣赏
自主学习 朗读感悟
1、读准下列字音
•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2021/5/112021/5/112021/5/112021/5/115/11/2021
八年级语文-中秋咏月诗词三首PPT教学课件
。
虚 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
想 像 联 想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 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 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 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 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意: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展开丰富的想 象与联想,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业:自学《十五夜望月》
一、独立完成:
1、本诗中写景的诗句是 诗句是 。抒情的 。
2、“地白”在文中是何意?由此你想到了谁的一句诗?
二、小组讨论完成练习册P40页阅读题。
第一题: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 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 用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来发问。明明是自己在怀人, 却说“不知秋思落谁家?”把诗人对曰怀远的情思 表现的蕴藉深沉。
第二题: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 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 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而“在”字,就显得平淡寡 味了。
赏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此句充分显露出作者率真 的性情,也隐藏着内心愁绪。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回到月宫,又怕那里的 凄凉,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也流露出词人 内心的失意之情。“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上句紧密相 接,写词人翩翩起舞,影子也在随人舞动的情景,并由此想到天 上虽有琼楼玉宇却也难比人间的幸福美好。这里写出了作者对人 间生活的赞美。词人最初幻想仙境,要到月宫里去,脱离让他无 限烦恼的人间,但是词人对人生终究是热爱的,因此,亲手抹去 了这种虚无的画景,将失意的情绪化于清风明月之中。
中秋咏月词三首16ppt
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途径,加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对传统节日的认 知和了解。
举办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活动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传统节日活动,如中秋赏月、端午龙舟赛等,吸引公众参与 ,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推广传统节日文化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宣传传统节日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传统节日。
中秋咏月词三首16
contents
目录
• 背景介绍与作者简介 • 诗词内容解析 • 诗词风格与特点探讨 • 意象手法与审美价值分析 • 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挖掘 • 现代意义与社会价值思考
01 背景介绍与作者简介
中秋节历史渊源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 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 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 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手法运用
情景交融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融入其 中,使读者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的内 心世界。
虚实相生
诗人在描绘明月时,往往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通过对明 月的形态、光影等细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 使读者产生无限的遐想。
其他手法
诗人还常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诗词 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03
李白(701年-762年) ,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 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 诗歌作品,流传至今的 有九百多首,现在《李 白全集》收录1010首。
李白所作词赋,就其开 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 ,“李白词”享有极为
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途径,加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对传统节日的认 知和了解。
举办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活动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传统节日活动,如中秋赏月、端午龙舟赛等,吸引公众参与 ,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推广传统节日文化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宣传传统节日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传统节日。
中秋咏月词三首16
contents
目录
• 背景介绍与作者简介 • 诗词内容解析 • 诗词风格与特点探讨 • 意象手法与审美价值分析 • 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挖掘 • 现代意义与社会价值思考
01 背景介绍与作者简介
中秋节历史渊源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 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 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 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手法运用
情景交融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融入其 中,使读者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的内 心世界。
虚实相生
诗人在描绘明月时,往往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通过对明 月的形态、光影等细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 使读者产生无限的遐想。
其他手法
诗人还常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诗词 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03
李白(701年-762年) ,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 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 诗歌作品,流传至今的 有九百多首,现在《李 白全集》收录1010首。
李白所作词赋,就其开 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 ,“李白词”享有极为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滋理寞无
桂花浮玉,正味 在
还 乱
梧 桐
言 独
月满天街,夜心 , 深 上
凉如洗。风泛头 。
是 离
院 锁
西 楼
须眉并骨寒, 愁 清 ,
人在水晶宫里。, 别
秋 。
月 如
是剪钩
一不,
般断寂
赏咏 析月 交词 流赋
我的思念是圆的 艾青
艾青
2024/10/31
• 艾青,原名蒋海澄。艾青的诗, 往往较多的把个人的悲欢融合 到时代的生活和斗争,从而比 较鲜明地传出时代的呼唤和人 民的心声;诗作感情深沉,突 出表现对光明的热烈向往、追 求和讴歌。
延
月亮。
伸
海上明月、
水中望月
沙漠月升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李商隐《代赠二首》 “同来望月人何在, 风景依稀似去年”
——赵暇《江楼有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
• 我的思念是圆的 西瓜、苹果都是圆的 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 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 思念亲人的人 望着空中的明月 谁能把月饼咽下?
揣摩欣赏
说说诗歌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揣 摩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把无形的思念说成是有形的圆,形象生动, 想象力丰富。
这首诗表达了对团聚、亲情、友情的珍视 和怀想。
想像
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 用语言或者图画表现你想象的情景
十四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十三
·
中秋咏月诗十五夜望月 词水 调 歌 头三我 的 思 念 是首
圆
中秋咏月词三首16ppt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赏析《十五夜望月》
《十五夜望月》赏析 在唐代咏月的篇章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 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 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 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 浓挚的。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 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 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 委婉动人。
《水调歌头》
一:读懂、背诵这首词。 二: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
问:对照注释你认为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联系何 在? (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两者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问: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6)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你如何理解?
能力训练 (1) 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 (2) 文中哪处是联想?哪处是想象? (3) 看图一,发挥联想,你能联想到什么? (4) 看图二,发挥想象,你能想象到什么?
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小作文:根据下文开头,发挥丰富想象和联想,续写文章。 金秋十月,夕阳西下。一老农坐在自家的田埂上,一边抽着烟,一边浮想联翩……
《我的思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悟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 自由朗读诗歌,试着读出感情 3、 以小小组为单位,推荐代表朗读诗歌(全班学生做评委) 4、 说说诗歌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揣摩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5、 你觉得诗人要表达的愿望,在今天看来有什么现实意义吗? 6、 诗歌中说:“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发挥你的想象,用语言或 者图画表现你想象的情景
赏析《十五夜望月》
《十五夜望月》赏析 在唐代咏月的篇章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 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 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 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 浓挚的。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 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 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 委婉动人。
《水调歌头》
一:读懂、背诵这首词。 二: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
问:对照注释你认为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联系何 在? (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两者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问: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6)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你如何理解?
能力训练 (1) 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 (2) 文中哪处是联想?哪处是想象? (3) 看图一,发挥联想,你能联想到什么? (4) 看图二,发挥想象,你能想象到什么?
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小作文:根据下文开头,发挥丰富想象和联想,续写文章。 金秋十月,夕阳西下。一老农坐在自家的田埂上,一边抽着烟,一边浮想联翩……
《我的思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悟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 自由朗读诗歌,试着读出感情 3、 以小小组为单位,推荐代表朗读诗歌(全班学生做评委) 4、 说说诗歌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揣摩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5、 你觉得诗人要表达的愿望,在今天看来有什么现实意义吗? 6、 诗歌中说:“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发挥你的想象,用语言或 者图画表现你想象的情景
十三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资料PPT课件
普天之下,有谁不望月思乡,不知今晚的秋 思落在谁的一边。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 望月者的范围,境界高远;但诗人不用直 接的方式,而用疑问的口吻,明明是自己 在对月怀人,却偏说“秋思落谁家”,这 样就把自己对月怀人的情思表达的蕴藉深 沉。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 给人以动态的形象的感受,似乎看见了那 恼人的秋思随着月的银辉一起洒落人间。
二、探究主旨 1.诗人通过这种景色表达何种情感?
诗人通过联想,由己推人,在这出月明人远,思深 情长的意境中,表达出别离思聚的情感。
2.诗人是通过什么方法表现他的秋思的?
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 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 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 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来发问。 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却说“不知秋思落谁家?”把诗人 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水调歌头》是一首世 代相传的“中秋词”, 是作者任密州知州时写 的。这时,苏轼因与王 安石政见不合,离开朝 廷,来到“寂寞山城” 密州,已经整五年了。 政治失意,妻子亡故, 弟弟远在他乡,诗人心 中十分苦闷,于是借询 天问月排遣愁绪。
水 调 歌 头(宋)苏轼
/ / /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月”的别称
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 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 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陌--李贺) 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 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 顾兔(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李白)
中秋的来历
1.能快速会背前两首诗词。 2.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探究主旨 1.诗人通过这种景色表达何种情感?
诗人通过联想,由己推人,在这出月明人远,思深 情长的意境中,表达出别离思聚的情感。
2.诗人是通过什么方法表现他的秋思的?
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 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 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 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来发问。 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却说“不知秋思落谁家?”把诗人 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水调歌头》是一首世 代相传的“中秋词”, 是作者任密州知州时写 的。这时,苏轼因与王 安石政见不合,离开朝 廷,来到“寂寞山城” 密州,已经整五年了。 政治失意,妻子亡故, 弟弟远在他乡,诗人心 中十分苦闷,于是借询 天问月排遣愁绪。
水 调 歌 头(宋)苏轼
/ / /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月”的别称
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 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 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陌--李贺) 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 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 顾兔(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李白)
中秋的来历
1.能快速会背前两首诗词。 2.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课件
民俗传统
中秋节当晚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传统习俗深入人心。
咏月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有》
好姻缘,出相思,泪阑干, 忍相离。 玉楼月,弄明月, 弄清辉,长相思。
咏月诗词的文化传承
1
当代咏月的新创作
2
当代文人也继承并发扬了咏月的传 统,创作了许多新颖而充满情感的
咏月诗词作品。
古代咏月的经典作品
唐代诗人杜甫、白居易等留下了众 多经典的咏月诗作,在后世产生了 广泛影响。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PPT课 件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与月亮有着密切的关系。本课件介绍了中秋节 的起源、传统习俗以及咏月诗词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传承。
中秋节的起源
历史背景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农耕文化,是为了庆祝丰收和感谢月亮的神秘力量。
传说故事
一个关于嫦娥奔月的传说,讲述了一个美丽的仙女变成了月亮上的仙子。
咏月诗词的艺术特点
1 表达情感的方式
咏月诗词通过独特的 音韵和意境,传递出 作者对美好事物及情 感的追求。
2 描绘月亮的形象
借助生动的形容词和 比喻手法,咏月诗词 将月亮描绘得如何光 辉、女性、神秘等。
3 展现中华文化的
博大精深
咏月诗词是中华文化 中的瑰宝,反映了中 国古代文人的情感和 对自然的独特理解。
中秋节当晚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传统习俗深入人心。
咏月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有》
好姻缘,出相思,泪阑干, 忍相离。 玉楼月,弄明月, 弄清辉,长相思。
咏月诗词的文化传承
1
当代咏月的新创作
2
当代文人也继承并发扬了咏月的传 统,创作了许多新颖而充满情感的
咏月诗词作品。
古代咏月的经典作品
唐代诗人杜甫、白居易等留下了众 多经典的咏月诗作,在后世产生了 广泛影响。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PPT课 件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与月亮有着密切的关系。本课件介绍了中秋节 的起源、传统习俗以及咏月诗词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传承。
中秋节的起源
历史背景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农耕文化,是为了庆祝丰收和感谢月亮的神秘力量。
传说故事
一个关于嫦娥奔月的传说,讲述了一个美丽的仙女变成了月亮上的仙子。
咏月诗词的艺术特点
1 表达情感的方式
咏月诗词通过独特的 音韵和意境,传递出 作者对美好事物及情 感的追求。
2 描绘月亮的形象
借助生动的形容词和 比喻手法,咏月诗词 将月亮描绘得如何光 辉、女性、神秘等。
3 展现中华文化的
博大精深
咏月诗词是中华文化 中的瑰宝,反映了中 国古代文人的情感和 对自然的独特理解。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精品课件(共18张)
体味诗歌的意境 揣摩诗歌的语言
10/13/2018
11
配乐朗诵: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0/13/2018
12
这首诗歌意境很美,诗人运用了形象的语言, 丰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 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意深情长 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 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的非常委婉动 人。
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或意境。比如:有 天上的星图形状,由此及彼的想象出牛郎 织女的故事。
10/13/2018
7
理解词的主题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 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 念头,表现了旷达和乐观的情致。 想一想:你还知道其他关于“月亮”的诗句吗?
10/13/2018
10/13/2018 10
赏 析
领会诗歌的意思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雪。萧 森的树阴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停下来,它们 终于适应了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 由于夜深,秋露打湿了庭中的桂花。明月当空, 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 下,有谁不在低回赏月、神驰意远呢?但同是 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 的。
10/13/2018 2
水调歌头苏轼
水调歌头,词牌名。清朝 词评家胡仔在《苕溪渔 隐丛话》里曾道:“中 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 一出,余词尽废”。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 眉州(今属四川)人。 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与 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 “三苏”。 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 3
10/13/2018
中秋咏月 诗词三首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精选教学PPT课件
但愿人长久
王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你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 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
一个不是好人”。
有人这样总结你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 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啊,苏东坡,你的一生比之常人,有太多太多 不幸,可是你却能以你广阔、博大的胸怀一一
化解,为后世留下一个光辉的形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谢大家!
先忍受寂寞再当高手 性格决定命运。我就是个内向、安静、骨子里要强的人,有人称我为“寂寞高手”。 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个画家。我3岁开始学画,那时候,父母去上班,因怕我一人在家不安全,就把我反锁在家里,一锁就是一整天,而我就安安静静地呆在家里画画,一画也是一整天。从那时起,我就养成了独处和静思的习惯。至今,我的朋友也不多。朋友多的话难免要应酬,应酬就要进入嘈杂的公共场所和方方面 面的人接触,这 样既占用我练球的时间,也不符合我的个性。我一个人呆在家里看书、看搞笑碟片,吃点零食,偶尔陪妈妈逛街。压力特别大的时候练练瑜伽,一个人静静地打坐,听听轻松的音乐减压,就是我很享受的业余生活状态。 现在想想,安静的人真的很适合做职业台球手,因为打台球需要很专注,凝神思考,耐得住性子,不急不躁,心理素质要特别稳定……而这些,我都具备。如今,能耐得住寂寞的人不多,我偏是其中之一。所以说,先忍受寂寞,再当高手吧。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王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你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 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
一个不是好人”。
有人这样总结你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 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啊,苏东坡,你的一生比之常人,有太多太多 不幸,可是你却能以你广阔、博大的胸怀一一
化解,为后世留下一个光辉的形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谢大家!
先忍受寂寞再当高手 性格决定命运。我就是个内向、安静、骨子里要强的人,有人称我为“寂寞高手”。 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个画家。我3岁开始学画,那时候,父母去上班,因怕我一人在家不安全,就把我反锁在家里,一锁就是一整天,而我就安安静静地呆在家里画画,一画也是一整天。从那时起,我就养成了独处和静思的习惯。至今,我的朋友也不多。朋友多的话难免要应酬,应酬就要进入嘈杂的公共场所和方方面 面的人接触,这 样既占用我练球的时间,也不符合我的个性。我一个人呆在家里看书、看搞笑碟片,吃点零食,偶尔陪妈妈逛街。压力特别大的时候练练瑜伽,一个人静静地打坐,听听轻松的音乐减压,就是我很享受的业余生活状态。 现在想想,安静的人真的很适合做职业台球手,因为打台球需要很专注,凝神思考,耐得住性子,不急不躁,心理素质要特别稳定……而这些,我都具备。如今,能耐得住寂寞的人不多,我偏是其中之一。所以说,先忍受寂寞,再当高手吧。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4中秋咏月诗词三首》PPT课件 (6)
曾在朝为官,后因 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官。 写作此词时,他正在山东 密州,政治上不得意,与 弟弟苏辙也有七年没有见 面。
注音与字词:
把酒:端起酒杯。把:持,握。 宫阙( què):宫殿。 不胜(shèng):承受不了。 绮户: (qǐ) 婵娟:美女之称。一说形态美好的样子,这 里指月亮。 琼(qióng)楼玉宇
想 和
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想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象 ?
久,千里共婵娟。
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中“何似” 可理解为“怎比得上”,据此,你认为作者月下 起舞之后,是羡慕天上的生活,还是感叹:清冷 的月宫比不上人间。
月下起舞,清影随人,直令词人陶醉。 这境遇没有月宫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 此时作者的思想由天上的幻境回到了人间 现实,表现了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共婵娟。
联想与想象:
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过程。
甲事物 想 到 乙事物
存在
存在
想像: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甲事物 创造出 丙事物
存在
不存在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
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
想
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像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
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联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
2.作这首词时,苏轼正逢仕途失意,文中哪一句体 现他消极遁世,幻想超脱尘世的念头?
3.苏轼是一个心胸豁达、积极乐观的人,文中哪里 体现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音与字词:
把酒:端起酒杯。把:持,握。 宫阙( què):宫殿。 不胜(shèng):承受不了。 绮户: (qǐ) 婵娟:美女之称。一说形态美好的样子,这 里指月亮。 琼(qióng)楼玉宇
想 和
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想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象 ?
久,千里共婵娟。
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中“何似” 可理解为“怎比得上”,据此,你认为作者月下 起舞之后,是羡慕天上的生活,还是感叹:清冷 的月宫比不上人间。
月下起舞,清影随人,直令词人陶醉。 这境遇没有月宫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 此时作者的思想由天上的幻境回到了人间 现实,表现了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共婵娟。
联想与想象:
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过程。
甲事物 想 到 乙事物
存在
存在
想像: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甲事物 创造出 丙事物
存在
不存在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
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
想
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像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
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联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
2.作这首词时,苏轼正逢仕途失意,文中哪一句体 现他消极遁世,幻想超脱尘世的念头?
3.苏轼是一个心胸豁达、积极乐观的人,文中哪里 体现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十三《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汇总课件
作。
06
中秋咏月诗词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与 价值
中秋咏月诗词对现代人的启示与影响
培养情感表达
激发审美意识
中秋咏月诗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引导 现代人关注情感表达,学会珍惜亲情、 友情和爱情。
中秋咏月诗词的美学价值,能够激发 现代人的审美意识,提升对美的追求 和欣赏能力。
增强文化认同感
中秋咏月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有助于增强现代人对中华文 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苏轼的创作背景与历史意义
创作背景
苏轼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歌风格独特, 既有豪放派的豪放,又有婉约派的柔情。中 秋咏月诗词是他在官场失意时创作的,通过 月亮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历史意义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咏月诗 词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他的诗 歌风格和创作手法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内容与主题
01
02
03
内容概述
这首词通过对明月的赞美 和对其时序变化的感慨, 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 时光流逝的感慨。
主题分析
这首词的主题主要是对人 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 留恋。
总结
苏轼通过《水调歌头·明月 几时有》传达了对人生和 时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 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
中秋咏月诗词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经典文化
中秋咏月诗词的传承,有助于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经典文 化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延续和发展。
创新表达方式
在传承的基础上,中秋咏月诗词 可以结合现代艺术手法和科技手 段进行创新,以更符合现代审美
的方式呈现。
06
中秋咏月诗词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与 价值
中秋咏月诗词对现代人的启示与影响
培养情感表达
激发审美意识
中秋咏月诗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引导 现代人关注情感表达,学会珍惜亲情、 友情和爱情。
中秋咏月诗词的美学价值,能够激发 现代人的审美意识,提升对美的追求 和欣赏能力。
增强文化认同感
中秋咏月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有助于增强现代人对中华文 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苏轼的创作背景与历史意义
创作背景
苏轼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歌风格独特, 既有豪放派的豪放,又有婉约派的柔情。中 秋咏月诗词是他在官场失意时创作的,通过 月亮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历史意义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咏月诗 词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他的诗 歌风格和创作手法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内容与主题
01
02
03
内容概述
这首词通过对明月的赞美 和对其时序变化的感慨, 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 时光流逝的感慨。
主题分析
这首词的主题主要是对人 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 留恋。
总结
苏轼通过《水调歌头·明月 几时有》传达了对人生和 时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 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
中秋咏月诗词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经典文化
中秋咏月诗词的传承,有助于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经典文 化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延续和发展。
创新表达方式
在传承的基础上,中秋咏月诗词 可以结合现代艺术手法和科技手 段进行创新,以更符合现代审美
的方式呈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结:
1. 小序:交代写作时间和写作缘由。 2. 上阕:饮酒问月-------追求美好生活。
下阕:望月怀人-------探求人生哲理, 情景交融 。
3. 主题:表达词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 的思念。
我的思念是圆的
2.“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骨肉被分割是 痛苦的”,透过这一句,你能感受到作者的 内心感情吗?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应该 由不圆而圆。
渴望祖国统一、亲朋团聚之情。
“月”的别称
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 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 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陌--李贺) 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 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 顾兔(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李白)
月下起舞,清影随人,直令词人陶醉。 这境遇没有月宫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 此时作者的思想由天上的幻境回到了人间 现实,表现了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2.作这首词时,苏轼正逢仕途失意,文中哪一句体 现他消极遁世,幻想超脱尘世的念头?
3.苏轼是一个心胸豁达、积极乐观的人,文中哪里 体现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
共婵娟。
学习永远 不晚。 JinTai College
感谢您的阅读! 为 了 便于学习和使用, 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 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联想与想象:
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过程。
甲事物 想 到 乙事物
存在
存在
想像: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甲事物 创造出 丙事物
存在
不存在
水调歌头
艾青(1910——1996),现代 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省金华人。 他的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36 年在上海出版。
《我的思念是圆的》,写于 1983年9月21日,是作者艾 青晚期的作品。由于经历了太多的 飘零磨难,“文革”结束后,原本 在艾青心中比较淡漠的亲情变得浓 郁起来。这首诗正表达了诗人心中 的感触。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约830),唐代诗人, 曾任陕州司马,有《王司马集》。
出身寒微。大历十年进士。曾作过 县尉、县丞、司马一类的小官,又从军 到边塞,晚年退居今陕西西安市。
注音与字词:
栖(qī):鸟停在树上。 十五夜:中秋的晚上。 地白:指月光满地。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结构特点:
第一节: 思念圆——月亮圆——人不圆——何时圆
第二节:
思念圆——果瓜圆——家不圆——何时圆
《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诗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借中秋之月表现对祖国命 运的关怀,对人民幸福的期待,抒 发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1.诗人问:“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 么?”请问,你会想起什么?
情
感 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虚 景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实 景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
意
境 久,千里共婵娟。
二、品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
把 由。
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
文
意 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 品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
味 影,何似在人间。
作
者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
真 挚
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的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曾在朝为官,后因 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官。 写作此词时,他正在山东 密州,政治上不得意,与 弟弟苏辙也有七年没有见 面。
注音与字词:
把酒:端起酒杯。把:持,握。 宫阙( què):宫殿。 不胜(shèng):承受不了。 绮户: (qǐ) 婵娟:美女之称。一说形态美好的样子,这 里指月亮。 琼(qióng)楼玉宇
中
由。
哪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我欲乘风归去,
方 用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
到 影,何似在人间。
了 联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
想 和
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想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象 ?
久,千里共婵娟。
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中“何似” 可理解为“怎比得上”,据此,你认为作者月下 起舞之后,是羡慕天上的生活,还是感叹:清冷 的月宫比不上人间。
1 、“地白”在文中是何意?由此你想到了谁的一句诗?
2 、“秋思”一词具体含义指什么?
3、“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一词能换成“在” 吗?谈谈你的理解。
答:指月光满地。《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 霜。”
答:请看课文注释③: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答: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 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 似的。 而“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了。
一、观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
反 由。
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
朗
读 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 体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
会 影,何似在人间。
诗
歌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
美 妙
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的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思考: 诗人是通过什么方法表现他的秋思的?
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 了入骨的相思,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用一种 委婉的疑问语气来发问。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却说 “不知秋思落谁家?”把诗人对曰怀远的情思表现 的蕴藉深沉。
水调歌头
苏轼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 画家,豪放派词人。与苏 洵、苏辙,并称“三苏”。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
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
想
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像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
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联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
想
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悟
水调歌头
苏轼
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结:
1. 小序:交代写作时间和写作缘由。 2. 上阕:饮酒问月-------追求美好生活。
下阕:望月怀人-------探求人生哲理, 情景交融 。
3. 主题:表达词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 的思念。
我的思念是圆的
2.“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骨肉被分割是 痛苦的”,透过这一句,你能感受到作者的 内心感情吗?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应该 由不圆而圆。
渴望祖国统一、亲朋团聚之情。
“月”的别称
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 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 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陌--李贺) 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 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 顾兔(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李白)
月下起舞,清影随人,直令词人陶醉。 这境遇没有月宫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 此时作者的思想由天上的幻境回到了人间 现实,表现了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2.作这首词时,苏轼正逢仕途失意,文中哪一句体 现他消极遁世,幻想超脱尘世的念头?
3.苏轼是一个心胸豁达、积极乐观的人,文中哪里 体现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
共婵娟。
学习永远 不晚。 JinTai College
感谢您的阅读! 为 了 便于学习和使用, 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 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联想与想象:
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过程。
甲事物 想 到 乙事物
存在
存在
想像: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甲事物 创造出 丙事物
存在
不存在
水调歌头
艾青(1910——1996),现代 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省金华人。 他的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36 年在上海出版。
《我的思念是圆的》,写于 1983年9月21日,是作者艾 青晚期的作品。由于经历了太多的 飘零磨难,“文革”结束后,原本 在艾青心中比较淡漠的亲情变得浓 郁起来。这首诗正表达了诗人心中 的感触。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约830),唐代诗人, 曾任陕州司马,有《王司马集》。
出身寒微。大历十年进士。曾作过 县尉、县丞、司马一类的小官,又从军 到边塞,晚年退居今陕西西安市。
注音与字词:
栖(qī):鸟停在树上。 十五夜:中秋的晚上。 地白:指月光满地。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结构特点:
第一节: 思念圆——月亮圆——人不圆——何时圆
第二节:
思念圆——果瓜圆——家不圆——何时圆
《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诗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借中秋之月表现对祖国命 运的关怀,对人民幸福的期待,抒 发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1.诗人问:“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 么?”请问,你会想起什么?
情
感 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虚 景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实 景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
意
境 久,千里共婵娟。
二、品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
把 由。
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
文
意 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 品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
味 影,何似在人间。
作
者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
真 挚
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的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曾在朝为官,后因 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官。 写作此词时,他正在山东 密州,政治上不得意,与 弟弟苏辙也有七年没有见 面。
注音与字词:
把酒:端起酒杯。把:持,握。 宫阙( què):宫殿。 不胜(shèng):承受不了。 绮户: (qǐ) 婵娟:美女之称。一说形态美好的样子,这 里指月亮。 琼(qióng)楼玉宇
中
由。
哪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我欲乘风归去,
方 用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
到 影,何似在人间。
了 联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
想 和
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想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象 ?
久,千里共婵娟。
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中“何似” 可理解为“怎比得上”,据此,你认为作者月下 起舞之后,是羡慕天上的生活,还是感叹:清冷 的月宫比不上人间。
1 、“地白”在文中是何意?由此你想到了谁的一句诗?
2 、“秋思”一词具体含义指什么?
3、“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一词能换成“在” 吗?谈谈你的理解。
答:指月光满地。《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 霜。”
答:请看课文注释③: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答: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 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 似的。 而“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了。
一、观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
反 由。
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
朗
读 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 体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
会 影,何似在人间。
诗
歌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
美 妙
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的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思考: 诗人是通过什么方法表现他的秋思的?
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 了入骨的相思,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用一种 委婉的疑问语气来发问。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却说 “不知秋思落谁家?”把诗人对曰怀远的情思表现 的蕴藉深沉。
水调歌头
苏轼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 画家,豪放派词人。与苏 洵、苏辙,并称“三苏”。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
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
想
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像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
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联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
想
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悟
水调歌头
苏轼
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