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12.古诗二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2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2古诗二首教案

课题:12 古诗二首课时:第一课时总第课时课时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认识“首、踪、迹、浮、萍”5个生字;会写“首、采”2个生字(教学重点)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词语大意。

3.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情趣。

(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课。

1.播放池塘景色相关视频,让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并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荷花。

2.这么美的荷塘,莲蓬也出来了。

香甜的莲子吸引了小朋友。

3.出示课题,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并组词:昂首挺胸回首往事(3)结合本课讲解“首”的引申义并组词:首领首先首要(4)指导学生书写。

4.简介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二、熟读课文,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地大声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之间互相读,互相检查字音是不是都读准了。

3.逐句检查朗读,认识生字“踪、迹、浮、萍”。

(1)出示“撑小艇”。

抽两生拼读,要求读好后鼻音。

以词带句,齐读“小娃撑小艇”。

(2)出示“踪迹”。

抽两生拼读,读好平舌音“踪”,重点识记“踪”。

以词带句,齐读诗句“不解藏踪迹”。

(3)出示“浮萍”。

抽两生拼读,读好后鼻音“萍”,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浮萍一道开”。

(出示浮萍图片)看图说说你看到的浮萍。

指导根据字形理解:这两个字里都有什么?(都有三点水,“浮”左右结构三点水,“萍”上下结构草字头,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

)4.把诗句连起来读一读,把整首诗读正确。

(相机大屏显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5.教师范读、自由练读,读出诗的节奏。

(1)看你们读得这么起劲,老师也想来读一读。

(师配音范读)(2)想不想像老师这样读诗?教给你们一个小诀窍: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样会破坏诗的韵味。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12课《古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12课《古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12课《古诗二首》一、教材分析1. 教学内容本课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第12课,内容为《古诗二首》。

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诵读《静夜思》和《春晓》两首诗歌,感受古人诗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3.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诵读《静夜思》和《春晓》两首古诗。

•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4.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抽象的情感表达。

•通过朗读诗歌,感受其中的美妙之处。

二、教学安排1. 教学准备•教材: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幻灯片等。

•材料准备:准备课本中《古诗二首》的内容。

2.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介绍本课要学习的《静夜思》和《春晓》两首古诗,引导学生进入诗歌世界。

第二步:学习1.教师朗读《静夜思》,学生跟读。

2.解释词语、句子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分组演练朗读《春晓》,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学生自由朗读并感悟诗歌之美。

第三步:拓展开展诗歌创作活动,让学生尝试写下自己的小诗歌。

三、教学反思与评价1. 教学效果评价•多角度观察学生的表现,包括诵读、理解和表达等方面。

•综合评价学生对《静夜思》和《春晓》的掌握情况。

2. 教学反思•是否简单清晰地解释了文本内容,确保学生理解。

•是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增强课堂互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引导他们欣赏和理解古诗之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精彩教案通用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精彩教案通用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精彩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古诗二首》,包含《静夜思》和《池上》两首古诗。

具体内容包括:掌握生字词,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情感,背诵两首古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掌握古诗的基本韵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古诗大意,背诵两首古诗。

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古诗的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展示夜晚的景色,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画面。

(2)引入古诗《静夜思》,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

2. 学习《静夜思》(1)学生自读古诗,认读生字词。

(2)老师讲解古诗大意,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生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

(4)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3. 学习《池上》(1)学生自读古诗,认读生字词。

(2)老师讲解古诗大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

(3)学生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4)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静夜思》和《池上》。

(2)用自己的话描述两首古诗的意境。

2. 答案:(1)见板书。

(2)示例:《静夜思》描绘了夜晚床前明月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池上》描绘了小娃撑船偷采白莲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12 古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12 古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12 古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概述:本课程内容包括《春晓》和《花儿》两首古诗,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朴素与深刻,适合小学生阅读。

•教材目标: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引导学生感悟自然之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

•教材特点: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富有音韵美,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
•标题:《12 古诗二首》
•板书内容: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花儿红冬咪白,梅艳紫秀;飘飘舞舞,轻摇一袖。

三、教学流程
1. 导入
•利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春天的景色,引入季节与自然的话题。

2. 学习古诗《春晓》
•逐句解释诗句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美和内涵。

•请学生齐读齐背诗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3. 学习古诗《花儿》
•比较《春晓》和《花儿》的异同,体会不同的意境和表现方式。

•请学生模仿古诗的语言风格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小诗。

4. 课堂互动
•小组讨论:学生交流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朗诵比赛:学生自愿参与朗诵古诗,展示自己的朗诵技巧。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诗歌教学,学生在感受诗歌之美的同时,也锻炼了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造力。

下一步可以结合唐诗宋词等更多古典诗歌,开展更丰富多彩的诗歌教学活动,推动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感的提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三篇篇一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教师)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学生)4.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

(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第12课《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并组词。

(3)结合本课讲解"首"的引申义并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

板书诗题。

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2)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设计意图:让"现实生活"这一活的资源与生动的画面结合在一起,调动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让学生眼前一亮,身心愉悦,为轻松学习古诗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第12课,内容为《古诗二首》。

本课主要介绍了两首古诗,分别是《静夜思》和《登鹳雀楼》,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让学生体会古诗的美和情感,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了解《静夜思》和《登鹳雀楼》这两首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2.能够背诵并朗读这两首古诗,感悟其中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古诗《静夜思》和《登鹳雀楼》的内容和意境。

2.背诵这两首古诗,感悟其中的情感。

难点1.对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进行理解和表达。

2.背诵这两首古诗,并保持流畅和得体。

四、教学安排第一堂课1.引入:通过图片、声音等方式引入古诗《静夜思》,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习《静夜思》:带领学生逐句学习古诗,理解内容和意境。

3.朗读练习: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掌握古诗的语调和韵律。

第二堂课1.复习《静夜思》:对上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复习,确保学生掌握。

2.学习《登鹳雀楼》:同样方式进行学习,理解内容和意境。

3.朗读练习: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掌握古诗的语调和情感。

五、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图片、声音等方式引入古诗,激发学生兴趣。

2.讲授法:带领学生逐句学习古诗,讲解内容和意境。

3.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提高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学生准备1.学生整理课桌椅,安静就座。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用品是否齐全。

二、课堂教学1.引入:播放古诗《静夜思》的音频,呈现相关图片,引入古诗内容。

2.学习《静夜思》:逐句讲解古诗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3.朗读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朗读练习,掌握古诗的语调和韵律。

4.复习《静夜思》:对上节学习内容进行复习。

三、课堂总结1.总结: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背诵、朗读2首古诗。

七、课后作业1.背诵《静夜思》和《登鹳雀楼》。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2《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2《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2《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二首》的内容和意义。

2.能背诵《古诗二首》。

3.能初步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4.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二、教学准备1.课文《古诗二首》的教材和图片。

2.课程PPT或教学板书。

3.背诵卡片。

4.情感小故事或声音材料。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古诗二首》配图,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好奇。

2.介绍古诗的背景,简要介绍作者及诗歌的意义。

第二步:学习识字(10分钟)1.分段逐字逐句教授生字,注重正确的发音和书写。

2.演示如何正确朗读整首古诗。

第三步:理解与诠释(15分钟)1.分段翻译古诗,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义。

2.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的形象和情感,进行简单的情感渗透。

第四步:背诵与朗读(15分钟)1.让学生依据教师的朗读进行跟读练习。

2.组织学生背诵整首古诗,培养语感及记忆能力。

第五步:情感引导(10分钟)1.以情感小故事或音乐配合《古诗二首》展开情感引导。

2.引导学生感悟古诗中的情感,并与自身经历连接。

第六步:反思与总结(5分钟)1.让学生就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与总结。

2.激发学生对《古诗二首》的进一步探究与理解。

四、课后作业1.背诵《古诗二首》。

2.写一段简短的对《古诗二首》的感悟或理解。

3.画一幅与《古诗二首》意境相关的图画。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阅读、理解和背诵古诗的过程中提高了语文素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学情感和审美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多地配合情感设定,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古诗的内涵,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以上就是本次《古诗二首》教案的设计,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2 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2 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2 古诗二首》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朗读、理解《12 古诗二首》中的古诗内容。

2.能够简单解释古诗中的常见词语和成语。

3.能够感受和领会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意境和哲理。

4.能够初步模仿古诗的形式,尝试创作简单的诗歌。

二、教学重点1.理解《12 古诗二首》的内容和意境。

2.快速学会朗读古诗。

3.了解古诗中常见词语和成语的含义。

三、教学内容1.课文《送元二使安西》2.课文《登鹳雀楼》四、教学准备1.课本《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2.黑板、彩色粉笔3.教学PPT或图片资料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师生热身(10分钟)•让学生轮流朗读《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师生一起品味古诗的美感。

2.导入新课《送元二使安西》(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课文背景,让学生了解古诗内容。

3.课文学习(20分钟)•教师逐句解读《送元二使安西》的内容,并帮助学生理解生僻•字词的意义。

4.情感领会(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尝试用自己的话语表达。

5.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课后背诵《送元二使安西》部分内容,并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第二课时1.课前复习(10分钟)•学生朗读已学课文《送元二使安西》,温习内容。

2.导入新课《登鹳雀楼》(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课文学习(25分钟)•逐句讲解《登鹳雀楼》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古文意境。

4.创作探究(15分钟)•学生尝试写一首类似《登鹳雀楼》的简单诗歌,体味古诗韵味。

5.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内容。

6.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背诵《登鹳雀楼》部分内容,并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朗读古诗、理解古诗内容和尝试创作诗歌等方面都有了进步。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课外阅读和诗歌创作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诗的魅力。

以上就是本次《12 古诗二首》优质教案的教学内容,希望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引导学生爱上古诗,感受诗歌之美。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教案)

第12课《古诗二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读课文中的12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首”、“无”、“爱”、“角”、“采”、“树”、“尖”7个汉字,背诵课文,了解诗句意思。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的夏日美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的夏日美景。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猜个谜语,看谁猜得又快又准。

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打一植物)(荷花。

)师:同学们真聪明,就是荷花。

师:你们知道荷花还有什么颜色吗?师:白色、粉色、紫色。

师:看到这么美的荷花,你想说些什么呢?师:今天就让我们去看看唐宋两位诗人看到这样的景色说了些什么?2.板书课题“古诗二首”。

师:让我们走进这两首古诗。

师:古诗要读得有节奏,让我们看着停顿符号,把古诗读一读。

二、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shǒu wú ài jiǎo cǎi shù jiān首无爱角采树尖(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采”的偏旁是“爫”;“树”的偏旁是“木”;“尖”的偏旁是“小”。

(3)指导生字的笔顺。

“无”:横、横、撇、竖弯钩。

“角”:撇、横折、撇、横竖钩、横、横、竖。

2.学习组词。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A. 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牛角爱人树荫采药尖尖一角爱心大树采花刀尖三、精读领悟1.师:学完了生字宝宝,让我们走进《池上》这首古诗吧!(播放视频)。

师:“池上”是哪里呢?池塘上。

(1)师:仔细观察图片,图中有什么?小娃、小船、白莲、浮萍、水草。

12《古诗二首》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12《古诗二首》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

《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

认识“首、踪、迹”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池上》《小池》两首古诗。

3.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会想象诗歌中包含的画面。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想象诗歌包含的画面。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想象诗歌包含的画面。

【教学准备】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教师)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识字解题,谈话导入。

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教学“首”。

知道这是表示数量的量词,还可以说“一首歌”“一首曲子”等。

课题中的古诗“二首”指的是哪两首,划出来,读一读。

明确本课的任务:学习《池上》这首古诗。

(板书:池上),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逐句检査朗读,随机出示折叠卡片认读“踪迹”“浮萍”,并正音。

以字带词,加上动作,读好词组“撑小艇”——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小娃撑小艇”。

卡片认读“踪迹——藏踪迹”,“踪”读好平舌——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不解藏踪迹”。

卡片认读“浮萍”,结合浮萍的图片,借助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识记: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因此浮是三点水,萍是草字头。

——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浮萍一道开”。

把诗句连起来读一读,把整首诗读正确。

教师范读、自由练读,读出诗的节奏。

三、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教师分别出示“小娃采莲回”和“浮萍一道开”的图片,让学生找到相应的诗句连一连。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优质教案通用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优质教案通用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古诗二首》,包括《春晓》和《村居》两首古诗。

详细内容包括《春晓》中描述的春日清晨的美景和《村居》中描绘的乡村生活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两首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了解古诗的背景,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赞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背诵古诗,感悟古诗的韵律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古诗挂图、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日清晨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进而引出本课内容。

2. 新课导入:讲解《春晓》的作者、背景,引导学生朗读古诗,理解诗意,学习生字词。

3. 例题讲解:以《春晓》为例,讲解古诗的韵律特点,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朗读《村居》,体会古诗的韵律美,学习生字词。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两首古诗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古诗二首》2. 内容:《春晓》:春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七、作业设计(1)背诵《春晓》和《村居》。

(2)用生字词造句。

(3)画出你心中的春天。

2. 答案:(1)背诵内容见板书设计。

(2)例句:春天来了,鸟语花香,生机勃勃。

(3)学生作品,自由发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其他古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组织春游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背诵古诗,感悟古诗的韵律美。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12.《古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12.《古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12.《古诗二首》一、教学目标1.能够读懂课文《古诗二首》。

2.了解古诗的特点和韵律。

3.能够简单解析古诗的意义。

4.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兴趣,感受其中的美。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古诗的朗读和理解。

2.难点:理解古诗中的隐喻和意境。

三、教学准备1.语文课本《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

2.多媒体设备。

3.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古诗的艺术表现形式。

4.班级讲台。

5.教学课件。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古诗《古诗二首》,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诗歌的排版和节奏感。

第二步:课文学习(15分钟)•学生跟读古诗,掌握诗句的朗读技巧。

•解读古诗,讲解古诗中的含义。

•分角色朗读,增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步:诗歌欣赏(15分钟)•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源,帮助学生感受古诗中的意境和美感。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诗给自己带来的思考和感受。

第四步:小结(5分钟)•整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顾。

五、课后作业1.背诵《古诗二首》。

2.写一篇复述《古诗二首》的文章,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的美,培养了对古诗的兴趣,提高了阅读和理解能力。

在下节课中,应该继续巩固古诗的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古诗的内涵,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带着这份教案,让我们一起探索古诗的世界吧!。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的特点与魅力;2.掌握古诗《静夜思》《悯农》的背诵;3.理解古诗中的意境与含义;4.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背诵古诗《静夜思》《悯农》; 2. 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难点: 1. 理解古诗中的意象与情感; 2. 准确把握古诗的韵律与节奏。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二首》;2.教学课件:包括《静夜思》《悯农》的文字、图片等;3.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4.课堂环境的布置:营造安静、温馨的诗意氛围。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静夜思》1.导入(5分钟):–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个寂静的夜晚,唤醒他们对夜晚的感受。

2.朗读古诗(10分钟):–教师朗读《静夜思》,让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

3.解读诗歌(15分钟):–分段解读古诗的内容,讲解其中的意象与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背诵与朗诵(15分钟):–分组进行《静夜思》的背诵,并进行小组朗诵。

第二课时:《悯农》1.回顾(5分钟):–复习《静夜思》,让学生快速回想诗歌内容。

2.朗读古诗(10分钟):–教师朗读《悯农》,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节奏。

3.解读诗歌(15分钟):–解析《悯农》的内容与意境,引导学生理解其中表达的情感。

4.背诵与朗诵(15分钟):–分组进行《悯农》的背诵,并进行小组朗诵。

第三课时:综合训练1.课文大练兵(20分钟):–组织学生轮流朗读《静夜思》《悯农》,检验背诵效果。

2.情感体验(1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对古诗的理解与感悟。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接触到古诗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培养了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继续注重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古诗的魅力。

以上就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希望能够为您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2 《古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2 《古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2 《古诗二首》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古诗《古诗二首》。

2.能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

3.能通过古诗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1.《古诗二首》的朗读与理解。

2.古诗中所蕴含的意境与情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中一些古代文化背景知识。

2.帮助学生从古诗中感悟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准备1.课文《古诗二首》教材及教学PPT。

2.讲解古诗中出现的生字词语表。

3.图片或视频展示古诗所表达的意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古代诗人创作诗歌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 学习《古诗二首》(15分钟)第一首古诗让学生先独立阅读《古诗二首》,然后进行齐读。

辅导学生正确的发音和语调,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第二首古诗同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第二首古诗,理解其中的意思,并进行朗读练习。

3. 感悟与讨论(15分钟)引导学生就古诗中的意境、情感进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古诗背后的文化内涵,开拓视野,丰富情感。

4. 课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解释他们的答案,巩固对古诗的理解。

5. 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在课后要多次朗读古诗,加深理解。

六、课后作业背诵并熟读《古诗二首》,并在本人家长的陪同下解释古诗的意义。

七、教学反思在将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古代诗歌,拓展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以上为本节课《古诗二首》的教学方案,希朳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古诗《古诗二首》掌握其中涉及的生字新词,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体会古诗中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古代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通过朗读古诗,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韵之美。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熏陶,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 理解并背诵《古诗二首》中的两首古诗。

课件准备包含两首古诗的文本、背景介绍、注释及译文等。

准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和背景。

通过讲述古代诗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价值,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简要介绍今天所要学习的两首古诗的作者和背景。

展示古诗一的文本,引导学生朗读并理解诗句含义。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然后结合课件中的注释和译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

解释相关词语的用法和含义。

与古诗一的教学方法类似,先展示古诗二的文本,引导学生朗读并理解诗句含义。

通过讨论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同样结合课件中的注释和译文,深化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讲解生词和难词的用法和含义。

通过分段背诵、整首背诵等方式,指导学生逐步背诵两首古诗。

通过默写、朗读等方式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在此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

通过学生背诵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评价学生对两首古诗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讲解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能力。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互相交流学习。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需要提高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

2. 学习古诗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其含义。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学习古诗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其含义”段落内容在新课开始之初,向学生介绍本古诗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列举诸如“翠”、“轻”、“风吹草低见牛羊”等关键词句中的生字新词,并简要解释这些字词在古诗中的大致含义,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通用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通用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古诗二首》,包括《静夜思》和《春晓》两首古诗。

详细内容如下:1.《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理解并掌握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 通过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对自然美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夜晚的明月和春天的景象,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美好景色,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两首古诗《静夜思》和《春晓》。

2. 自主阅读:学生自读两首古诗,注意字音、词义,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古诗的韵律特点,如押韵、对仗等。

(2)详细讲解两首古诗的词义,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

(3)分析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受。

4. 例题讲解:(1)选取《静夜思》中的一句诗句,分析其意境,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2)选取《春晓》中的一句诗句,分析其描绘的春天景象,让学生进行口头描述。

(1)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语音、语调、韵律。

(2)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

六、板书设计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2)选取一首古诗,用自己的话描述其中一幅画面。

2. 答案:(1)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注意语音、语调、韵律。

(2)示例:《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描绘了夜晚明月下的宁静景象,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悯农》和《登鹳雀楼》的背景故事和意境。

2.背诵《悯农》和《登鹳雀楼》两首古诗。

3.能够理解古诗中的一些常见词语和句子。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感。

二、教学内容1.古诗《悯农》2.古诗《登鹳雀楼》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背诵《悯农》和《登鹳雀楼》两首古诗。

难点:理解古诗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子。

四、教学方法1.听课文朗读,师生共同解读诗意。

2.教师讲述古诗背景故事,引导学生产生共鸣。

3.组织学生朗诵古诗,培养语感。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古诗的背景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习《悯农》(15分钟)–听老师朗读《悯农》。

–操读《悯农》,学习生字和生词。

–教师讲解诗意,学生跟读。

3.学习《登鹳雀楼》(15分钟)–听老师朗读《登鹳雀楼》。

–操读《登鹳雀楼》,学习生字和生词。

–教师讲解诗意,学生跟读。

4.诗歌朗诵(15分钟)–学生分组朗诵《悯农》和《登鹳雀楼》。

5.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做简单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古诗。

六、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分:–参与度评分。

–朗诵评分。

2.作业:–要求学生写《悯农》和《登鹳雀楼》的读后感。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古诗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感,让学生在诗歌中感受美的力量。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理解诗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朴能对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优秀教案一、课程背景1.1 学科和年级•学科:语文•年级:一年级1.2 教材信息•书名: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章节:《古诗二首》二、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静夜思》和《咏鹅》的内容、作者及背景。

2.让学生能够正确背诵并朗读这两首古诗。

3.能够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2.教学内容:《古诗二首》3.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4.1 课堂导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导入《古诗二首》的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4.2 学习古诗《静夜思》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古诗《静夜思》。

2.逐句解读古诗内容,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慨。

3.播放朗读该首古诗的音频,让学生跟读。

4.3 学习古诗《咏鹅》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古诗《咏鹅》。

2.逐句解读古诗内容,让学生理解诗中的表达方式和情感。

3.播放朗读该首古诗的音频,让学生跟读。

4.4 合作学习•分组让学生互相讨论并分享他们对这两首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4.5 课堂总结•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感悟,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和背诵古诗。

五、评价与反馈1.通过课堂表现和小组分享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3.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学习和提高。

六、延伸阅读•让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相关的古诗文,拓展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

结语以上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的优秀教案,通过精心设计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培养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和品味。

愿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茁壮成长!。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2《古诗二首》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2《古诗二首》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2《古诗二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古诗《咏鹅》和《悯农》,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情感,激发学生的文学情趣。

2.帮助学生理解、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提升语文素养。

3.通过古诗欣赏和分析,引导学生从中领悟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教学重点1.《咏鹅》的朗读和背诵。

2.《悯农》的读解和情感表达。

3.两首古诗的对比分析。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古诗语言的理解和阅读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理解古诗中蕴涵的深刻思想。

四、教学准备1.板书准备:手绘《咏鹅》和《悯农》两篇古诗的诗句。

2.录音准备:录制《咏鹅》和《悯农》的标准朗读语音。

3.素材准备:有关鹅和农民的图片及相关视频。

4.课件准备:PPT展示古诗内容及思考问题。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利用鹅的图片或视频引出《咏鹅》,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咏鹅》(15分钟)•老师朗读《咏鹅》,指导学生跟读。

•学生课文朗读。

•分组讨论鹅的形象描写,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3. 拓展(10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咏鹅》中包含的意象和情感。

•学生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回顾《咏鹅》的内容,进行朗读训练。

2. 学习《悯农》(15分钟)•老师朗读《悯农》,指导学生跟读。

•学生课文朗读。

•分组讨论农民形象描写,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3. 拓展(10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悯农》中的感情表达和社会关怀。

•学生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1. 对比分析(15分钟)•让学生两首诗进行对比分析,比较诗中的人物、情感和主题。

•引导学生发表对《咏鹅》和《悯农》的感悟和理解。

2. 总结(10分钟)•老师总结教学内容,强调古诗的美和意义。

•学生回答问题,展示对古诗的理解程度。

六、课堂讨论与互动1.请学生谈谈对古诗中“鹅”和“农民”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创作相关的小故事或诗歌。

七、课后作业1.复习背诵《咏鹅》和《悯农》。

《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通用7篇)

《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通用7篇)

《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首、踪、迹”等12个生字;会写“首、无、采”等7个生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字词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背诵两首古诗。

难点:了解古诗的大意。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板书:古诗二首。

2.教学“首”。

(1)量词,一首歌,一首诗等。

(2)古诗二首指的是哪两首?画出来,读一读。

3.(课件出示荷塘图片)看到那么美的荷塘,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诗人白居易来到池边,看见发生在荷花池里的关于一个小娃的有趣的故事。

于是,诗人忍不住就吟诵了一首诗。

想知道在这个小娃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古诗。

(揭示诗题)4.板书课题:池上二、循序渐进,掌握字词句1.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自由读《池上》,画出生字宝宝,要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教读生字,教师重点指导“首、踪、萍”等字的读法。

(“首”为翘舌音,“踪”为平舌音、后鼻音,“萍”为后鼻音)(3)课件出示生字词,采用抽生个别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灵活掌握本课生字。

2.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首”“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字形笔画。

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重点指导两个字易写错的部分。

首:下半部分是“自”,共九画,第三笔是长横,第四笔是短撇。

采:上半部分的笔顺是“撇、点、点、撇”,爪字头的撇是横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诙谐“首、无”等7个生字。

2.能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始终蕴藏的夏天的乐趣。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夏天的乐趣。

教学重点:有节奏的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图文结合,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方法引导法、鼓励法、朗读法、问答法情景法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

(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

)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第12课《古诗二首》。

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并组词。

结合本课讲解“首”的引申义并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

板书诗题。

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2)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

(课件显示要求:拼读生字音节,注意读准字音;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识记生字字形;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韵律。

)3.汇报交流。

预设:采:注意读准平舌音,结合字理理解字义。

踪:注意读准平舌音,结合形声字识记生字。

迹:分析结构和笔顺,扩词,理解“踪迹”。

萍:扩词,看图片理解“浮萍”。

…………(二)熟读古诗。

1.划节奏读诗。

师引导:大家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已经能把诗读通了,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该读出诗的节奏来。

这首五言诗该怎样划分节奏呢?请用“/”画出来。

(学生各自练习朗读,并根据练习时的节奏用铅笔在书上做记号。

)2.指名汇报,相机大屏显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指名读诗。

4.师讲解诵读要领并范读: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注意音断气连,像老师这样,你们听——5.齐读古诗。

6.趣味诵读。

师引导:这样就读出诗的节奏来了。

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读起来更有趣些呢?师示范拍手读。

同学交流多种方法:跺脚读、合作读、开火车读、表演读……7.小结:同学们,刚才你们手舞足蹈、摇头晃脑地读诗,这样多有趣啊!8.师引导:同学们,初读了诗文,你们知道荷花池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一个小娃偷采白莲。

) 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把古诗读准、读好,是教学古诗最基本的目标。

在这里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读,力争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韵律。

吟诗炼字,体会意境(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师引言:一个小娃在池塘上偷偷地采了好多白莲,究竟有趣在哪儿呢?让我们一同走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2.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3.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引导学生通过“你问我答”的形式汇报自己是如何“看”出来的。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小艇:船。

(2)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展开联想:荷塘是什么样的?白莲是什么样的?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大家对荷花池和娇嫩的莲蓬的向往之情。

)(3)指导学生融情想象:如果你就是这个小娃,看到一池的荷花都在风中舞蹈,风中还传来了莲蓬的清香,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相机理解“莲蓬”。

课件展示莲蓬:瞧,这就是莲蓬,它长在荷花花瓣中间。

莲蓬里藏着一粒粒的莲子,花瓣落了之后就慢慢成熟了,甜甜的莲子可是夏天解暑的好东西。

)(4)采访式指导朗读。

①小娃欣赏着美景,陶醉在花香中,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么样?(高兴。

)来,读出你的高兴。

(被采访的学生读)②小娃采着莲蓬,吃着莲子,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么样?(又高兴又激动。

)来,读出你的激动。

(被采访的学生读)③小结:小娃欣赏着美景,享受着美味,真是惬意又幸福。

请大家一起读出你们此刻的感受。

(学生齐读)朗读前两句诗,思考: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个字?(1)师引导:这么多的白莲是小娃瞒着荷塘的主人偷偷采的,你想想,如果你是小娃,这时候,你会想些什么呢?(2)指导读出紧张、高兴的心情。

(3)是的,偷采了白莲回家的小娃既高兴,又紧张。

(齐读)(4)引导学生讨论:你觉得小娃的这种“偷”可恶吗?(5)你有过偷偷地做一些类似的恶作剧的经历吗?(6)小结:对呀,一个“偷”字,形象地表现了小娃的天真调皮,写出了诗人对小娃的喜爱之情。

(齐读)(7)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1.师引导:小娃偷采白莲,真的不会被发现吗?你们从哪儿知道的?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3.学生汇报交流。

(1)小娃忘记了隐藏自己的行踪,满池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开了一道波痕。

(2)理解:不解——不懂得,不明白,不知道。

(3)认识浮萍。

①导学:浮萍究竟是什么样的呢?②看,这就是浮萍,它是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

(先指着画面让学生理解,再出示浮萍的图片。

)当小船慢慢驶来,浮萍……(做手势)(5)可是小娃哪里知道,小船划出的波痕已经暴露了他偷采白莲的事。

多么纯真质朴的孩子呀!(6)看到浮萍开了,你会怎么想?(替小娃担心、着急。

)(7)指导学生读出这种心情。

(自读、指2—3名学生读、齐读。

)4.猜诗人的行为、心理:(1)诗中不仅藏着一幅幅美丽的、有趣的画面,还藏着一个人呢?你们猜,他是谁?(2)你猜白居易此时正在岸边干什么?(窥视、偷笑。

)(3)我来采访一下:请问白老先生,您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4)指导朗读。

感情朗读,背诵全诗1.指导学生想象古诗的内容,练习背诵。

2.检查背诵。

3.师引导:诗中的小娃多可爱呀,你能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吗?(学生改编故事,交流。

)4.小结:其实,像这首诗一样,写儿童有趣故事的诗还有很多,比如《四时田园杂兴》《村居》《宿新市徐公店》等,课后大家可以找来读一读。

指导写字1.先让学生观察“采”的字形,引导学生分析。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写。

(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

)4.展评学生写的字。

第二课时一、以诗引诗,创设情境1.(出示配乐课件:吟咏春天。

)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春晓》《咏柳》。

2.交流:我们刚才背诵的诗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诗。

)3.教师引导:大自然的美景总是令人陶醉。

从古至今,不知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赞美它。

(出示配乐课件:夏天情。

)师导言:生机盎然的春天过去,姹紫嫣红的夏天来了,你们看到了什么?4.导入新课,揭题。

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万物是那么和谐。

南宋诗人杨万里被这个美丽的小池塘深深地吸引,写下了一首名为“小池”的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文题目:小池。

)5.学生读课文题目,教师介绍作者。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1.教师导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池塘呢?我们一起来有滋有味地读读吧!出示自学要求:(1)自读诗歌,勾画难认难记的生字生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可以读给同桌听,也可以读给老师听。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3)自由朗读古诗,要把诗歌读得字正腔圆。

2.指名朗读古诗,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的过程中相机出示“泉”“流”“爱”“柔”“荷”“露”“角”的生字卡片,巩固字音,交流识字方法,联系诗句或者生活实际理解字义。

教师相机指导:(1)课件出示“泉”的字理图,学生观察后小结:甲骨文字形像水从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样子。

本义:泉水。

(2)课件出示“爱”的字理图,学生观察后小结:手捧着东西送给朋友,以此表示友爱、喜爱。

相机用“爱”组词并说话。

(3)引导学生用“加一加”或“形声字”的方法识记“流”“柔”“荷”“露”。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记“角”。

3.指导学生将生字带入古诗中,再次朗读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

让我们再回到这个小池塘,去体会它的美。

老师再读。

(2)这首古诗听起来很美,你会读吗?(3)请你也这样读一读,读出节奏。

(4)谁愿意读给大家听?(5)师生对读,同桌对读,男女对读。

(6)师生接力读,全班接力读。

三、深入朗读,体会诗意(一)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插图: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边看画面边读,说说诗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诗中找出来。

(荷花池、泉眼、树荫、荷叶、蜻蜓。

)(二)理解诗意。

1.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相机引导质疑: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怎样理解“爱晴柔”?(2)指导朗读:一道细流缓缓地从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绿树在阳光的照射下,将树荫投到水面,忽明忽暗。

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要读得轻柔、甜美,速度稍慢,饱含不舍之情。

)(3)指导想象:荷叶刚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样了?如果它们会说话,会说些什么?(4)“早”和“才”诗人用得非常准确、生动。

有了这两个字,我们读这两句诗时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学生交流)(5)引言:多么细微的画面,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

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①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

②配乐读。

2.总结: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构成了小池优美的风景。

难怪诗人要把这样的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试着背诵。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小荷渐渐长大,大家想知道它们在盛夏时节的美丽姿态吗?(出示课件:满池的荷花的图片及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2.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美丽的景色呢。

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大家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

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

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五、写字指导1.学生仔细观察课后田字格中的“无”“树”“爱”“尖”“角”的字形,思考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得正确、好看,并把自己的建议分享给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