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楚辞研究的几点看法

合集下载

楚辞汉赋感悟心得体会(3篇)

楚辞汉赋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中国文学便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其中,楚辞和汉赋作为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学瑰宝,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我深入研读楚辞汉赋,对其中的思想、艺术特色及审美价值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一、楚辞的浪漫情怀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总称,以其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著称于世。

在楚辞中,诗人以浓郁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抒发了对人生、自然、爱情、理想等题材的感慨。

以下是我对楚辞中浪漫情怀的感悟:1. 情感的真挚流露楚辞中的诗人,如屈原、宋玉等,他们将自己的情感真挚地流露于诗篇之中。

在《离骚》中,屈原以“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在《九歌》中,宋玉以“云中君”等篇章,描绘了与神灵交游的浪漫场景。

这些诗篇中的情感真挚动人,令人感慨万千。

2. 想象的丰富多样楚辞中的诗人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现实与幻想相结合。

在《天问》中,屈原以“天问”的形式,对宇宙、自然、历史、神话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在《九歌》中,宋玉以“云中君”等篇章,描绘了神灵世界的奇幻景象。

这些诗篇中的想象丰富多样,令人叹为观止。

3. 艺术手法的独特运用楚辞中的诗人善于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如比兴、夸张、象征等,使诗篇更具表现力。

在《离骚》中,屈原以“香草美人”的意象,象征自己高尚的品德和纯洁的心灵;在《九歌》中,宋玉以“云中君”等篇章,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使楚辞更具艺术魅力。

二、汉赋的豪放气质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以其豪放、雄浑的气势著称于世。

在汉赋中,诗人以豪放的情感、广阔的题材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汉代社会的繁荣景象。

以下是我对汉赋中豪放气质的感悟:1. 情感的豪放奔放汉赋中的诗人,如司马相如、杨雄等,他们以豪放的情感抒发对人生、自然、历史、战争的感慨。

在《子虚赋》中,司马相如以“吾闻天有九天,地有九州,人有九品”等诗句,表达了对天地的敬畏;在《甘泉赋》中,杨雄以“长剑横空,大弓满月”等诗句,描绘了壮丽的战争场景。

楚辞知识点

楚辞知识点

楚辞知识点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意象,深受后人的喜爱。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楚辞的知识点。

1.楚辞的起源和发展楚辞起源于中国古代楚国,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它的发展经历了从初期的民间诗歌到后期的宫廷文学的转变。

在楚辞的发展过程中,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诗人对楚辞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2.楚辞的艺术特点楚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脱颖而出。

它注重情感的表达,情感真挚而深沉。

同时,楚辞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丰富了作品的意境。

另外,楚辞的语言简练而生动,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

3.楚辞的主题内容楚辞的主题内容丰富多样,涉及了人生哲理、爱情、自然景观等方面。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主题是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对爱情的追求。

楚辞描写了楚国的兴衰之路,表达了楚国人民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对民族精神的追求。

同时,楚辞中也充满了对爱情的热情追求和悲苦思索,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展示了深邃的人生智慧。

4.楚辞的影响和价值楚辞不仅在古代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楚辞的艺术风格和主题内容,对后世文人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同时,楚辞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资料和文献,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风俗习惯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5.楚辞的经典作品楚辞中有许多经典的作品,如《离骚》、《天问》、《涉江》等。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意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屈原的《离骚》是楚辞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命运和国家命运的思考,同时也是一部表达个人情感的伟大作品。

综上所述,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意象而备受推崇。

楚辞的起源和发展、艺术特点、主题内容、影响和价值以及经典作品等方面都是我们了解楚辞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楚辞,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楚辞的读后感

楚辞的读后感

楚辞的读后感近日,我有幸翻阅了一些楚辞的作品,深受其独特魅力所吸引。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璀璨辉煌的一朵奇葩,其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表达令人叹为观止。

通过阅读楚辞,我对古代文化和传统美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受到了情感的共鸣,下面我将从这三个方面对楚辞进行分析和赏析。

首先,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大量融合了楚地的风土民情和历史典故。

作者们以深情厚意描绘了楚国的辉煌和伤痛,展示了古代楚地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通过阅读《离骚》这一篇章,可以感受到屈原对楚国的深情厚意和对流亡生活的苦痛。

他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以及对时事政治的批判,表达了对故土的留恋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这其中融入了很多楚地的典故和历史背景,使作品更具深度和内涵。

其次,楚辞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风格。

其语言优美华丽,诗句字字珠玑,充满了韵味和音乐感。

楚辞常常采用辞章、讽喻、比兴等修辞手法,使文字富有变化,意境生动。

例如在《天问》一篇中,这首诗通过描述自然界的变化,以及人心对天地万物的思考,表达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思索。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给人一种耐人寻味的美感。

最后,楚辞作为一种抒发情感的载体,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力。

楚辞中常常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离愁别绪、怀念思乡之情等,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

例如《涉江》一篇中,作者以写生的方式表达了自己乘船泛江时的离愁别绪,画面感十分明确,令人感同身受。

楚辞通过种种抒发情感的手法,使读者能够深入体验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

综上所述,楚辞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艺术表达和强烈的情感共鸣力,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通过阅读楚辞,我更加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楚辞的艺术风格和美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对诗歌形式有了更深的理解。

楚辞中的情感抒发也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真挚情感和与之共鸣的喜悲。

总而言之,楚辞的功力在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优美的艺术表达和强烈的情感感染力,使其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艺术明珠。

《楚辞》的浪漫主义情怀解析

《楚辞》的浪漫主义情怀解析

《楚辞》的浪漫主义情怀解析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诗歌集,也是中国浪漫主义情怀的重要代表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瑰丽的情感描写,抒发着古代人民的深情和浪漫情怀。

本文将从语言艺术、背景内涵以及浪漫主义情怀三个方面对《楚辞》的浪漫主义情怀进行解析。

一、语言艺术《楚辞》以其独特的诗歌体裁和优美的语言风格成为了古代文学的瑰宝。

通过运用富有节奏感的对仗、押韵和修辞手法,诗人们将诗歌表达的情感推向了极致。

在《离骚》中,屈原运用了众多修辞手法如拟人、夸张、意象等,将自己内心的激动和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安石潇湘,歌以咏志”、“使我奋发,愉快忘食。

”等句子展示了屈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号召楚国的人民们为祖国献身。

除了屈原,其他的楚辞诗人们也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捕捉到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从而给予读者强烈的浪漫情怀。

二、背景内涵《楚辞》流传的时代背景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在这个动荡的时期中,各个诸侯国相互争斗,而楚国自然也被卷入其中。

楚辞即在这种战乱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它以其独特风格和情感表达引领着民众的心灵。

在这个时期,人们经历了很多痛苦和不幸,他们通过《楚辞》寻求心灵的慰藉,表达自己对家园的思念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古人云:“割股无忧,捐家无悔。

”这种浪漫主义情怀超越了个人的牺牲,更是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浪漫主义情怀《楚辞》中既有对家园的思念,也有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展现了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怀。

诗人们通过描绘社会、个人的不幸遭遇和人性的善恶斗争,表达了对世界的看透与对人性的思考。

例如《天问》中屈原道出了关于生死轮回的哲学思考;《卜居》则表达了对安定宁静生活的向往。

而在爱情方面,楚辞诗人们以才子佳人的形象表达了他们对于爱情的追求和渴望,展示了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这些浪漫主义情怀的体现,让人们在读完《楚辞》后,仿佛置身于古代的楚国之中,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情感洗礼。

古人对楚辞的评价

古人对楚辞的评价

古人对楚辞的评价古人对楚辞的评价楚辞,又称屈辞,是中国古代楚国地区的民歌、诗歌、赋、辞章等的总称。

它集中体现了古代楚国人民的爱国情怀、豪情壮志和独特的民族精神。

古人对楚辞的评价也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评析。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别论述古人对楚辞的评价:艺术价值、文化内涵和对后世的影响。

首先,古人普遍认为楚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刘向在《楚辞序》中评价道:“寄诗陈辞皆有辞章,人或山海之喻,或天地之应,皆有可观也。

”他认为楚辞的辞章具有表达深意的神韵,能够表现出山河之美和天地之奇。

同时,楚辞以其多样化的形式和感人至深的内涵,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王夫之则进一步指出:“岂容东篱之箧,必以代桂而继莲。

”他将楚辞比作代表了中国古代楚国文化的代表性作品,认为楚辞不仅仅是一种古老的文化遗产,更是后人学习借鉴的典范。

其次,古人对楚辞的文化内涵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楚辞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体现了楚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战争思维。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屈原(楚辞的主要创作人)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称赞他为楚国忠臣。

他认为楚辞承载了屈原的爱国之情和忠诚精神,通过其作品,楚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

杨雄则在《论语义》中论述道:“骚以章志,保中道也。

”他认为楚辞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人生意义的追求,起到了保护社会稳定和维护正义的作用。

最后,古人对楚辞对后世的影响给予了高度肯定。

楚辞不仅仅是古代楚国的文化遗产,更是对后世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刘向在《楚辞序》中称赞道:“贞颂算者徽猷耳,士人之所禀孺。

后学拟研属文,右人审而可为才。

”他认为楚辞是一种宝藏,可供后人学习借鉴,有助于培养文学才能和塑造人格魅力。

杨雄在《论语义》中进一步指出:“凡若楚人所称德言诗书,联之楚辞,修治之所成。

”他认为楚辞是楚国文化的最佳体现,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修养和治理社会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古人普遍认为楚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充分表达了古代楚国人民的深切情感和丰富思想。

关于楚辞研究的几点看法?

关于楚辞研究的几点看法?

楚辞 的 出现 , 是 中 国文化 史 上 的特殊 现 象 。楚 辞研 究具 有 恒 久 的 生命 力 。王 国维 认 为 : “ 三 代 以
下 之诗人 , 无 过于屈 子 、 渊明 、 子美 、 子瞻者 。此 四子
毫 无疑 义 , 楚 辞 是 中 国文 学 的重 要 源 头 之 一 。 但 是这 个 源头 隐在云雾 之 中 , 既令 人心 生敬 仰 , 又 让 人 望 而却 步 。楚 辞 , 承 载 了 中原 文 化遥 远 而 博 大 的 传统 , 又 以惊 才绝 艳 的南楚 情调风 格展 现 , 令人 思 接
作者简介 : 周建忠 , 男, 南通大学楚辞研 究 中心主任 , 教授 , 博 士生导师, 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 南通
1 4 0
2 2 6 0 1 9 ) 。
关于楚辞研究 的几点看法
因此 , 学术研 究 找准 选题 , 对 学者 一生 的影 响是 很 大 的。假 如 志 向 高 远 , 一 生托 付 , 不懈追求 , 就 应 该 选
收稿 日期: 2 0 l 4 — 1 0 一l 0
出系列 成果 的 。事 实上 , 有 些 选 题 是很 有 意味 很有 价值 的 , 但其 深广 性 、 影响力不够 , 写完 一 两 篇 论 文 就无话 可说 了。2 0世 纪 8 0年 代 初 期 , 笔 者 曾 经 指 导一名 广播 电视 大 学 的学 生 做 毕业 论 文 , 他 自选 的 是唐代 贺知 章 的诗 歌 研 究 。尽 管作 者 很 努 力 , 多 年 都 不放 弃这 个 题 目, 但限于选题的涵盖面有限 ( 不
到2 0首 诗 ) , 就很 难继续 下 去 , 不要 说有 所突 破 了。
基金项 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 目“ 东亚楚辞文献 的发掘 、 整理 与研 究” ( 1 3 & Z D1 1 2 ) ; 国家社会 科学基 金项 目“ 楚辞 文

《楚辞》读后心得体会

《楚辞》读后心得体会

《楚辞》读后心得体会《楚辞》是我最近的读物,这部伟大的经典着作不仅让我对古代中国的文化和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生活和人性有了更多的感悟。

《楚辞》是屈原的代表作,他是一个忠诚的国家官员,因为他的改革主张失败,而被放逐到沅江流域。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我觉得他是一个勇敢的人,他敢于挑战权威,敢于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当时社会和政治环境的窗口。

《楚辞》的主题十分丰富,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对尊卑秩序的强调和对爱恨情仇的描绘。

在屈原的笔下,这两种情感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同时,通过阅读《楚辞》,我也更深入地理解了古代中国的等级制度和道德观念。

在我的个人经历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些困扰我情感上的问题。

但是在阅读《楚辞》后,我对于这些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我意识到,人的情感是复杂而真实的,我们需要尊重和接受这些情感,同时也要学会从这些情感中汲取力量,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通过对比阅读,我发现《楚辞》和其他文化中的文学作品有着明显的不同。

比如与古希腊的悲剧相比,《楚辞》更加注重对人物内心的描绘,更加深入地剖析了人性的复杂性。

同时,《楚辞》中的主题和思想也不同于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它更加注重对个人情感和社会责任的平衡。

总的来说,《楚辞》是一部让人深受启发的作品。

通过阅读《楚辞》,我对古代中国的文化和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生活和人性有了更多的感悟。

这部作品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古代中国文学的魅力,也让我思考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楚辞》,从中获得启示和力量。

《楚辞》读后感

《楚辞》读后感

《楚辞》读后感《<楚辞>读后感》提起《楚辞》,我就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奇幻与浪漫的世界。

说实话,刚开始读《楚辞》的时候,真的有点头疼。

那些生僻的字词,复杂的句式,让我感觉像是在走一条布满荆棘的小路。

但慢慢地,当我静下心来,一个字一个字地去琢磨,一句一句地去理解,我发现自己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神奇世界的大门。

就拿屈原的《离骚》来说吧,那真叫一个精彩!屈原把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还有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全都融入到了这长长的诗篇里。

他一会儿说自己要像神仙一样骑着飞龙到处遨游,一会儿又感慨自己在人间的不得志。

我仿佛能看到他站在汨罗江边,风吹起他的长袍,他满脸忧愁,嘴里念叨着那些诗句。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屈原对自己高洁品质的坚持。

他说“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意思就是那些坏女人嫉妒他长得漂亮、品德好,就到处造谣说他的坏话。

这多像我们生活中那些见不得别人好,到处搬弄是非的人啊!屈原可不管这些,他就是要保持自己的正直和善良,绝不和那些小人同流合污。

还有《九歌》,那里面描写的神灵可太有意思了。

比如说湘君和湘夫人,他们之间那种若即若离、相互思念的感情,让人觉得又甜蜜又无奈。

想象一下,湘夫人满心欢喜地去和湘君约会,结果等了半天湘君都没来,她那个生气、失落的样子,是不是像极了我们和朋友约好了见面,结果被放鸽子的心情?再说说《天问》,屈原一口气提了那么多问题,从天地开辟问到历史兴衰,从神话传说问到人间万象。

这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总是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对世界充满了好奇。

屈原也是这样,他对一切都想要探究个明白,这种求知欲真的太让人佩服了。

读《楚辞》的时候,我还发现里面有好多美丽的景色描写。

比如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风轻轻吹过,洞庭湖的水波荡漾,树叶纷纷飘落。

闭上眼睛,我好像就能感受到那凉凉的秋风,看到那波光粼粼的湖面和飘舞的树叶。

这可比我在公园里看到的秋天美多了!《楚辞》里的这些诗句,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楚辞》的诗歌艺术独特之处

《楚辞》的诗歌艺术独特之处

《楚辞》的诗歌艺术独特之处简介《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汉字读传世佳作。

它由屈原等人创作,以楚国乐府民谣为基础的一部集政治、军事、哲学、爱情等多元主题的诗歌集合。

本文将探讨《楚辞》在诗歌艺术方面的独特之处。

1. 感情真挚《楚辞》以其真挚而深沉的感情被广泛赞誉。

作者通过文字表达了对国家的忧愤、对爱情的渴望和失落、对人生悲欢离合的体验。

这些真挚的感情充满了强烈的个人色彩,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作者内心世界的起伏和动荡。

2. 形象生动《楚辞》中呈现出了大量鲜明生动的形象描写。

无论是自然景物还是人物形象,作者运用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和细腻入微的描写技巧,使得作品中的形象栩栩如生,令人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

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清晰地想象出作者所描绘的景色和人物。

3. 反思人生《楚辞》所传达的诗歌艺术还体现在对人生问题的深刻反思上。

作者通过对战争、政治、爱情等不同主题进行探讨,深入剖析了人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作品中常常出现对人性、命运和宿命等哲学问题的思考,引发读者对自身存在及社会现实的反思。

4. 音乐性饱满《楚辞》是以楚国民谣为基础发展而来,因此在诗歌艺术方面具有浓厚的音乐性。

诗中融入了丰富的音乐元素,使用了各种比喻和修辞手法来增强音乐效果,使得诗歌更加动听婉转。

这种音乐性不仅体现在韵律和节奏上,还体现在整个作品给读者带来的心灵共鸣上。

5. 灵感源于民间《楚辞》的诗歌艺术独特之处还在于其回归到民间的艺术表达。

相较于其他古代文学作品,楚辞更注重平民百姓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描写了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与国家、家庭等关系的纠葛。

这种源自民间的灵感使得《楚辞》具有了强烈的亲近感和真实感。

结论《楚辞》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在诗歌艺术方面独具特色。

其真挚的感情、形象生动的描写、对人生问题的反思、丰富音乐性以及源自民间的灵感都使得它成为一部不可忽视的重要遗产。

无论是在语言艺术层面还是深入人心层面,《楚辞》都给读者带来了独特而珍贵的阅读体验。

《楚辞》研究

《楚辞》研究
《楚辞》中的诸多元素如诗歌、神话、历史等也成为了国际 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06
研究《楚辞》的意义和方法
研究《楚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研究《楚辞》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深人 们对古代文学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推动学术研究
研究《楚辞》可以为学术界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推动相 关学术领域的发展。
《楚辞》的哲学价值和影响
01
丰富的哲学思想
《楚辞》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无为而
治等,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对道家思想的影响
《楚辞》中的一些篇章体现了道家的思想,如《逍遥游》、《齐物论
》等,对道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03
对儒家思想的影响
《楚辞》中的一些篇章也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如《九辩》、《离骚》
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发展,需要引入新的视角和方法来深化对《楚辞》的研究和理解。同时,需要加强跨学科的研究和交 流,从多学科的角度来探究《楚辞》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THANKS
等,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楚辞》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历史文化价值
《楚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风俗、人情世态,反 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民族认同和文化交流价值
《楚辞》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对于增强民族认同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 意义,它不仅传播了中国文化,也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楚辞》中充满了对神灵、鬼 神的崇拜和敬畏。
阴阳五行
《楚辞》中以阴阳五行解释自然 现象和社会现象,体现了其哲学 思考。

楚辞的美学价值

楚辞的美学价值

楚辞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伟大作品,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美的问题的思考:楚辞中蕴含了丰富的审美观念和美学思想,例如“内美”说,表达了作者对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注。

2. 美学气质:楚辞作品中所展现的超迈、烂漫、自由的情调,为当儒家理性主义风行之时的中国人审美生活注入了新质。

在儒家理性主义的影响下,楚辞所带有的超脱现实、追求自由的精神气质,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3. 体式的美:楚辞的体式独特,其精彩绝艳的语言形式、回环往复的咏叹风调、缠绵悱恻的情感节奏、要妙宜修的风格体式,都体现了独特的审美风范。

这些特点对后代中国人的美的创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4. 开拓审美生活的新境界:楚辞作品中的自怜、自爱等情感表现,以及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为古代中国人的审美生活开辟了新的境界。

同时,楚辞与庄子的精神气质相近,被誉为南方审美精神的卓越代表。

综上所述,楚辞的美学价值主要表现在其对美的问题的思考、美学气质、体式的美以及开拓审美生活的新境界等方面。

楚辞研究报告

楚辞研究报告

楚辞研究报告
【楚辞研究报告】
摘要: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楚国文化的独特风貌。

本报告通过对楚辞的研究分析,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文化、传承优秀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一、楚辞的起源和发展
楚辞起源于楚国,是楚国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它的产生受到了周代乐府文化的影响,并在唐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承。

二、楚辞的特点和风格
楚辞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抒发真情实感:楚辞以真实的情感和个人经历为基础进行抒发,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和社会的真挚感受。

2. 独特的音乐性:楚辞将音乐和诗歌相结合,以其独特的韵律和节奏给人以美的享受。

3. 清新自然的意境:楚辞以自然景物和动物为素材,描绘了它们的美丽和神奇之处。

三、楚辞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楚辞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崇尚自由个性:楚辞中表达了楚人追求自由和个性的精神,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价值。

2. 传承优秀传统:楚辞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传承了古代乐府文化和楚国文化的优秀传统。

3. 弘扬楚文化:楚辞作为楚国文化的代表,通过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涵,弘扬了楚文化的影响力。

结论:
楚辞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通过对它的研究和传承,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传承优秀传统,并为我们创作出更优秀的文学作品提供借鉴和启示。

因此,楚辞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对楚辞的理解

对楚辞的理解

对楚辞的理解一、前言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流派之一,其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章》等。

楚辞的诞生和发展与楚国的崛起和衰落密不可分,其内容涉及了政治、军事、历史、哲学、宗教等方面,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楚辞进行全面的理解和解读。

二、楚辞的背景与特点1. 楚辞的背景楚辞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地区出现的一种文学形式,其诞生与楚国崛起和衰落密切相关。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互相攻伐,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而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楚国逐渐崛起并成为一个强大的诸侯国。

随着时间推移,楚国逐渐衰落,并最终被秦灭亡。

2. 楚辞的特点(1)情感真挚:楚辞以情感为主题,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

其中以离别、怀念、失意、悲愤等情感最为突出。

(2)艺术手法独特:楚辞的艺术手法独特,常常采用象征、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高度的艺术价值。

(3)思想深刻:楚辞不仅表现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生命观,还涉及到政治、历史、哲学等方面,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三、楚辞中的主题与意义1. 楚辞中的主题(1)离别与怀念:楚辞中经常出现离别和怀念这两个主题。

这些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亲友分别之苦和对故乡思念之情。

(2)失意与悲愤:由于时代背景和个人遭遇等原因,楚辞中也不乏表达失意和悲愤情绪的作品。

这些作品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不如意之事的痛苦体验。

(3)爱国与报国:在楚国崛起和衰落的历史背景下,楚辞中也出现了一批表达爱国和报国情怀的作品。

这些作品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兴亡和民族荣辱的关注和思考。

2. 楚辞中的意义(1)文学价值: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流派之一,其诗歌形式、艺术手法和思想内涵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2)历史价值:楚辞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地区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对于研究当时社会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3)思想价值:楚辞涉及到政治、哲学、宗教等方面,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楚辞中的思想观念与情感表达考析》

《楚辞中的思想观念与情感表达考析》

楚辞中的思想观念与情感表达考析
引言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国时期楚国文人所创作的一系列诗歌作品。

楚辞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邃的内涵而闻名于世。

本文旨在通过对楚辞中思想观念与情感表达的考析,探讨其中蕴含的道德、哲学和情感价值。

1. 楚辞中的思想观念
1.1 家国情怀:楚辞以深沉悲壮的抒发表现出作者对故乡、家族和国家的深厚感情,揭示了战争与流离失所带来的痛苦和无奈。

1.2 知行合一:楚辞强调人们应该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追求真理并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展现出古代先贤们对知行合一理念的追求。

2. 楚辞中情感表达
2.1 爱国之情:楚辞中笔者时常陈述自己爱国之心,表明愿为国家付出一切。

2.2 爱情之悲:楚辞中描绘了许多凄美的爱情故事,如《离骚》中的屈原对妻子的思念和失去的痛苦表达。

2.3 对生活的憧憬:楚辞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作品中透露出无尽的希望和欲望。

3. 楚辞中的道德准则
3.1 忠诚正直:楚辞中强调人们应该保持正直和诚实,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底线。

3.2 尊重他人:楚辞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尊重他人、珍惜互助精神,具有浓厚人
文关怀。

结论
通过对楚辞中思想观念与情感表达的考析,我们可以看到其中蕴含的丰富价值
和智慧。

楚辞以其独特而深入人心的艺术表现形式,传递着战国时期社会风貌、个体心声及大众需求。

它不仅是我国文学发展历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
们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的重要窗口。

通过研究楚辞,我们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
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与意义,并对当今社会有所启迪。

《楚辞》对楚文化的研究读后感

《楚辞》对楚文化的研究读后感

《楚辞》对楚文化的研究读后感哎呀,终于把《楚辞》这本书给啃完了,真是不容易啊!说实话,一开始我还以为《楚辞》就是那种高深莫测、晦涩难懂的古文呢,结果读下来,发现它其实挺有趣的,尤其是对楚文化的研究,让我大开眼界。

首先,得说说《楚辞》的作者屈原,这位老兄真是个奇才。

他不仅会写诗,还会搞政治,简直就是古代的全能型人才。

他的诗,充满了对楚国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读着读着,我仿佛能感受到他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然后,说说《楚辞》里的楚文化。

这本书里,屈原用了大量的楚地方言和楚地的风土人情,让我这个外地人也能感受到楚地的独特魅力。

比如,他写到楚地的山川河流,那叫一个美啊,让我都想立刻买张机票飞过去看看。

还有楚地的风俗习惯,比如祭祀、婚嫁等,都让我大开眼界。

再来说说《楚辞》对楚文化的研究。

这本书里,屈原不仅写了楚地的自然风光和风俗习惯,还深入探讨了楚文化的精神内核。

比如,他强调忠诚、勇敢、智慧等品质,这些都是楚文化的核心价值。

通过读《楚辞》,我仿佛能感受到楚人那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最后,说说我的读后感。

读完《楚辞》,我对楚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我觉得,楚文化是一种充满活力、富有创造力的文化,它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通过读《楚辞》,我仿佛穿越时空,和屈原一起感受楚地的山川风物,体验楚人的生活情感。

总之,读《楚辞》真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

虽然一开始觉得有点难懂,但读着读着就渐入佳境。

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楚文化,还让我对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有了更深的认识。

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去楚地走一走,亲身感受楚文化的魅力。

《楚辞》读后感(精选18篇)

《楚辞》读后感(精选18篇)

《楚辞》读后感《楚辞》读后感(精选18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楚辞》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楚辞》读后感篇1看到楚辞最开始想到的是屈原—一个以死亡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的人,他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政治家,更是一个爱国者。

他有理想,有目标,有政治抱负,却也因此被敌对,被流放。

他殷切的盼望着君主睿智、国家强盛,盼望着自己才华得以施展,能有所建树,但他最终只剩无助和孤独,对他来说,人生都如浮萍般无根无蒂,陌如尘土,一个人经历那么多的煎熬,奔波过那么多地方,他孤独、劳累,但自己却那么渺小,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疾苦、自己的生命都无力改变,他找不到路,回不去郢都,只能用自己的生命来体现他对国家、对人民的爱,只盼着灵魂能够飞回故乡去。

“纷吾即有此内美兮,有重之以修能”年轻的屈原,器宇轩昂,才华横溢,他有朝气,自信,是不屈的斗士,“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光阴似箭,唯恐抓不住飞逝的时光,希望岁月来让自己的心灵更加美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更是体现了他为了国家强盛矢志不渝的精神。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已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分,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苟余情其信婷以练要兮,长颇颔亦何伤。

”等等在现在社会同样适用,人们忙着争名夺权,追逐利禄,猜忌着别人,彼此间勾心斗角,相互嫉妒,忽视了本该有的追求,抛弃了内心原本应该拥有的纯真和善良,这些话也告诫我们,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当保留内心真正的美好和善良,让自己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正直的行为。

“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

”意思是,趁你年轻还未衰老,施展才华还有大好的机会,没错,当下的我们,还年轻,还有时间和机会去追寻、去奋斗,去实现理想,不应该在该努力拼搏的年纪而懈怠,更不应该向自己认输。

楚辞故事研究报告

楚辞故事研究报告

楚辞故事研究报告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品之一,也是楚国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楚辞的作者是屈原,他是楚国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被誉为楚辞之父。

楚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和推崇。

楚辞的故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样。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故事有《九歌》、《离骚》、《天问》等。

这些故事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对世界的观察和反思。

《九歌》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神话传说为题材,描绘了楚国的神话世界和其独特的宇宙观。

其中,歌颂了太阳神、炎帝、女娲等众多神祇,揭示了人与自然、神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些歌颂的内容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命运的哀叹,展现出屈原深沉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性篇章之一,这是一首长篇抒情诗,描写了屈原的流亡生活和对时局的思念。

通过对作者自身经历的描绘,以及对国家兴衰的反思,表达了屈原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社会黑暗的深深担忧。

《离骚》以其豪放的语言、辞藻华丽的表达和激昂的情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天问》是屈原的另一篇代表作,它以对天地万物的思考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宇宙真理的追寻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在《天问》中,屈原以自然的景物和宇宙的规律为表现手法,通过对宇宙万物的描述和对人类历史的回顾,展现了对生死、命运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这是一篇既哲学又抒情的作品,不仅展示了屈原深厚的思想修养,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悲壮乐观。

楚辞的故事研究给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屈原思想和楚辞艺术的机会。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之处和深远影响。

同时,楚辞的故事也积极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激发了人们对自然、对生命、对人类境遇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楚辞选读》理解楚文化的独特之处

通过《楚辞选读》理解楚文化的独特之处

通过《楚辞选读》理解楚文化的独特之处导言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楚辞》被誉为文学宝库,其内容丰富多样且情感深厚。

本文将通过对《楚辞选读》的分析,探讨楚文化的独特之处。

楚辞简介《楚辞》是由诗人屈原所著,流传至今约有2000年历史。

它是一部诗集,共收录了25篇不同体裁的作品,涵盖了抒发爱国之情、哀悼国家衰败以及抒发个人心情等主题。

独特风格与表达方式情感浓烈《楚辞选读》中表现出的情感非常浓烈,充满了悲愤、痛苦和失落。

这些情感来自于屈原身处乱世之中对祖国困境的思考和个人遭遇的打击。

抒发个人情感与社会关怀并重屈原在《离骚》中既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愁和沉痛之情,也对国家兴亡表示担忧。

他在诗中呼喊着自己的心声,却也透露出对国家未来的殷切期望。

形象生动的描写《楚辞选读》以其引人入胜的描写手法闻名,其中运用了大量壮丽、美丽和鲜明的意象。

这些形象通过屈原独特的观察和表达方式,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当时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细腻情感。

楚文化的独特之处爱国主义情怀《楚辞选读》中,屈原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

他对祖国困境的担忧和个人命运悲惨给予了诗集深厚而真实的情感基调。

这种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国文化中难得一见的特点,并贯穿于整个楚文化。

独立思考与反叛精神屈原敢于挑战权威,并持续关注社会与政治问题。

他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并勇于发表不同意见,展现了楚文化中倡导自由精神和反叛精神的传统。

艺术创作的追求楚文化强调对美的追求与表达。

《楚辞选读》中,屈原通过精湛的艺术创作技巧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展示了对美感的敏锐洞察力和对艺术完美追求的决心。

结束语通过《楚辞选读》,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楚文化独特之处。

其中包括情感浓烈、抒发个人情感与社会关怀并重、形象生动的描写等特点。

而楚文化则以其爱国主义情怀、独立思考与反叛精神以及艺术创作追求为核心,形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风采。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楚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独特地位。

楚辞楚国文化的精髓

楚辞楚国文化的精髓

楚辞楚国文化的精髓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也是楚国文化的重要代表。

楚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深深地吸引了后人的关注与研究。

本文将从楚辞对楚国文化的体现,楚辞的主要特点以及楚辞在当代社会的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楚辞对楚国文化的体现楚辞出自楚国地区,是楚国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楚国人民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楚辞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展现了楚国的繁荣与辉煌,凸显了楚国人民的豪情壮志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在楚辞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楚国文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讴歌。

许多楚辞作品中描绘了楚国的山川河流,如《东篱乐府》中的“含芳千树杏,隔水千株柳”,《横吹曲辞·东篱》中的“楚国穷秋时,枫叶落满川”,这些描绘生动而富有诗意,展现了楚国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楚辞还以其独特的感情表达方式展现了楚国人民的豪情壮志。

例如辛弃疾的《西洲曲》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种对山川大地无限热爱的情感在楚辞中屡见不鲜。

楚国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乐章。

二、楚辞的主要特点1. 民族特色鲜明楚辞作品中,不仅有许多具有浓郁楚国味道的词汇和典故,还体现了楚国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

这使得楚辞独具一格,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独树一帜。

2. 情感真挚自然楚辞的情感表达真挚自然,没有华丽修辞的修饰,直抒胸臆,力求表达最真实的情感。

这种情感真挚的表达使楚辞作品给读者以直击内心的感受,让人们对其感同身受。

3. 抒发人生哲理楚辞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包括对生命的思考、对爱情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等。

这些思想深刻而精细,让人在欣赏楚辞的同时也能得到内心的洞悉与启示。

三、楚辞在当代社会的意义楚辞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楚辞的独特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对于现代文学的创作具有借鉴意义。

楚辞的情感真挚自然,简练而有力,给当代作家提供了宝贵的创作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楚辞研究的几点看法楚辞的出现,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现象。

楚辞研究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王国维认为:“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

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足千古。

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

”梁启超说:“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

”所以,推动楚辞研究,应该从研究选题、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学术观点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化与开拓。

这里,笔者结合个人的研究体会,谈谈对楚辞研究的几点看法。

一、楚辞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楚辞研究是一个高难度、高水准的选题,极具影响力、挑战性。

郭沫若说过:“由楚所产生出的屈原,由屈原所产生的《楚辞》,无形之中在精神上是把中国统一着的。

”(《屈原研究》)研究楚辞、研究屈原,既是作家研究、作品研究,又是文学现象研究、文学流派研究、文学风格研究、文学史研究,更是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思维模式研究。

毫无疑义,楚辞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源头之一。

但是这个源头隐在云雾之中,既令人心生敬仰,又让人望而却步。

楚辞,承载了中原文化遥远而博大的传统,又以惊才绝艳的南楚情调风格展现,令人思接千载,又乐观楚风。

关于屈原的历史记载语焉不详,加上楚辞文句的艰难深奥,词旨的委婉曲折,导致了楚辞研究疑义纷纭,很多观点莫衷一是。

这就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留下了空间。

楚辞研究虽然已历经两千余年,但空白点和疑难点仍然很多,当今仍然可以出有影响的学术成果,甚至可能出系列新成果。

姜亮夫先生曾经提出,一个学者一生的学术选题,必须是有生命力的、可以做出系列成果的。

事实上,有些选题是很有意味很有价值的,但其深广性、影响力不够,写完一两篇论文就无话可说了。

20 世纪80 年代初期,笔者曾经指导一名广播电视大学的学生做毕业论文,他自选的是唐代贺知章的诗歌研究。

尽管作者很努力,多年都不放弃这个题目,但限于选题的涵盖面有限(不到20 首诗),就很难继续下去,不要说有所突破了。

因此,学术研究找准选题,对学者一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假如志向高远,一生托付,不懈追求,就应该选一个大的有生命力的课题。

而楚辞就是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大宗。

用《四库全书总目》里的话来讲,是“总集之祖”。

它是中国文学研究的中心问题、重点问题与热点问题之一,历来是一门显学。

到目前为止,楚辞研究著作已超过1200 种,论文已逾5500 篇。

据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索引》1990-1999 年的古典文学论文统计,关于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四位诗人的研究,位居“古典文学作家作品研究排行榜”前十名:其中屈原,871 篇,名列第三;陶渊明,512 篇,名列第九;杜甫,835 篇,名列第四;苏轼,657 篇,名列第五。

而在这四位诗人之中,屈原研究遥遥领先。

不仅如此,楚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经典,也是世界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

因此,楚辞研究在项目申请、成果评奖、宣传推广方面,在传统学科中往往有一定优势。

笔者在申报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过程中,均深感这一选题惠我良多。

楚辞是楚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的集中体现,兼及宫廷风格与民歌情调,也涉及众多学科,需要作多方面考察。

1990 年,笔者撰文提出,楚辞学已形成9 个分支学科:楚辞文献学、楚辞文艺学、楚辞社会学(包括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如楚辞语言学、楚辞心理学、楚辞神话学、楚辞考古学、楚辞历史学、楚辞地理学、楚辞哲学、楚辞文化学、楚辞民族学、楚辞民俗学、楚辞天文学等)、楚辞美学、楚辞学史、楚辞比较学、海外楚辞学、楚辞传播学、楚辞再现学。

这一观点被引入《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楚辞学”条目。

笔者的初步目标是,完成楚辞研究系列著作10 种,目前已出版7 种。

楚辞研究是奠定国学、传统学问的基础。

做国学研究有哪些经典是必读的?无论是马一浮先生还是黄侃先生开的书目,其中集部第一种就是《楚辞》,这是研究国学乃至一切传统学问的基础。

范曾先生在《国学开讲》中说:“国学的源头活水究竟是什么?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概括,即‘先秦之学的生发'。

”这是对国学简捷而明了的论述。

经典是文化的源头,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其他的都是干支流,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

因为国学离不开先秦之学,我们讲四书五经,以至后来的十三经,其根子都在先秦,都在公元前6 世纪到公元前3、4 世纪之间。

任继愈先生曾经提出先秦文化的4个区域:鲁文化(孔子、孟子、子思、曾子)、齐文化(管仲、荀子、邹衍、淳于髡)、关中文化(商鞅、韩非、李斯)、楚文化(老子、庄子、屈原)。

中国历史主要有4 个来源,4 个区域文化互为补充,构成中华民族灿烂的大文化,主流文化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

根据近百年的考古学、文献学、简帛学研究,学术界认为与《楚辞》属于同一系统的文献有:《老子》《庄子》《山海经》《列子》《鶡冠子》、长沙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古本《易经》、长沙子弹库楚帛书《四时》《天象》《月忌》、长沙子弹库帛画、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山东临沂银雀山所出《尉缭子》、西晋汲郡所出古本《竹书纪年》、古本《穆天子传》。

《楚辞》与《诗经》在艺术形式上的差别不在表层的“四言”与“骚体”更,多地体现在意境、情调、抒情技巧、比兴象征上。

近百年的出土文献也揭示了楚文化儒道同源及互补的发展轨迹。

上海博物馆馆藏楚简的丰富性、郭店楚简儒家著作对子思到孟子发展链环的补充,楚国青铜器及其铭文对周礼的认同,都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儒家文化本是荆楚文化的本源,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自觉继承与发展了中原三代以来的文化传统。

从研究价值上讲,楚辞研究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作自上而下的追踪与探索。

“文革”期间,毛泽东主席对红卫兵的种种要求尽量迁就,但是红卫兵提出中国文学史时间太长、内容太多,要求由近及远,从后向前学习,被深谙旧学的毛泽东主席严词拒绝。

如果我们将中国文学史比作河流的话,那么读先秦典籍就是从源头开始,再读唐宋以后的书就是顺流而下。

蓄积既久,自然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省力多多;相反,要是从后世之书入手,慢慢上溯到先秦,这样就形成“仰攻”之势。

“仰攻”就是居于低谷向高峰攀升,显然包袱太重,局限太多,往往捉襟见肘,吃力不讨好,像郭沫若、鲁迅、闻一多这样的天才、大师毕竟有限,大部分人是可望不可即的。

笔者关注过一些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如赵园、杨义、王富仁,很敬佩他们从现代文学研究回溯到明清文学文化研究,甚至到宋代士大夫生活方式研究,进而追溯到楚辞研究。

杨义有《楚辞诗学》专著,王富仁在《名作欣赏》分三期连载关于《离骚》的诠释。

他们的思维模式、逼人才气的确名不虚传,既是高手,涉足之处必有高见。

这是我们专门做楚辞研究的人应该虚心学习、借鉴的,尤其是方法论、切入角度、理论引进与试用等,值得好好品味、比较、体会。

但他们对楚辞原文的解读与引用、对屈原个性与思想境界的抽象,既有老一代楚辞专家某些观点的影响,又有诠释过度六经注我的痕迹。

笔者长期处于将楚辞研究融入生活、融入生命的状态,在楚辞领域有做不完的题目,有研究不完的难题,既无精力他顾,亦不敢跨界他求。

因为对楚辞有所体会,所以读《文选》时就能看出李善注引用楚辞的问题和错误;也对影响传播的课题做过探索,如贺铸词、元代散曲、白雨斋词话与楚辞的关系,如对元代楚辞学的首次整理与抽象,均能开拓新域,有所弋获。

二、楚辞研究的方法选择与选题建设首先,应重视楚辞的本体研究。

文本研究是楚辞研究的基础、重点,也是难点。

不管使用什么方法,引用什么材料,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读懂楚辞、读通楚辞,自圆其说,乃至自成体系。

想读懂楚辞,就要对楚辞作品下苦功夫,一字一句地细心揣摩,反复推敲。

闻一多先生曾经给自己的楚辞研究定下三项课程:(一)说明背景;(二)诠释词义;(三)校正文字。

他花了十多年时间,完成了《楚辞校补》,引用版本65 家,采用校正文字28 家,驳正3 家,“继承了清代朴学大师们的考据方法,而益之以近代人的科学的致密”①。

楚辞文本研究,既要继承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版本学、训诂学方法,以及注释、今译、通解等方法,又要鼓励交叉学科利用他山之石的尝试。

研究者要把每一篇楚辞作品当做鲜活的生命体,既要用理性思维求其真,又要用感性思维求其美。

让多种研究方法共同参与,互相推动,最终才能得出客观中肯、易于被学术界接受的结论。

新时期以来,有一种现象值得警惕:就是一些论文作者连楚辞文句都没有读懂读通,对楚辞文本缺乏最基本的理解与诠释,居然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大做“新解”之类翻案文章,进而利用媒体对楚辞学术的隔阂而进行非学术的宣传炒作。

其实,王逸、洪兴祖、朱熹、蒋骥等古代楚辞大家,他们在字词训释、音韵解读、串通文义、探求典故等方面下了硬功夫,帮助我们今天克服阅读理解上的种种困难,奠基开业,功莫大焉。

但千万不能误认为他们仅仅局限于章句之学,他们的研究涉及很多领域,可以说早就是多学科互动、多方法并用,有些视野、角度至今我们很多学者难以企及。

当下学者要努力消除心气浮躁、急于求成、快出成果的导向,不能浅尝辄止,稍稍翻书或网上浏览,就信口“新解”,草草“商榷”。

这样只能在学术圈外徘徊游移,对楚辞研究没有任何意义。

其次,应继续探索传统的疑难问题。

两千多年来的楚辞研究史,为我们留下了1200 多种著作以及难以统计的笔记散注。

②可以说,前人的论著几乎已经涉足楚辞研究的方方面面。

正如褚斌杰先生所言:“凡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前人差不多都有人思考过、探讨过、论证过,要再前进一步实在很不容易。

”③笔者在《楚辞学通典》里面曾整理出67个专题,都是楚辞研究无法回避的、也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但是难解决并不等于不能解决。

例如屈原生平问题,以往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而且存在很大争议。

笔者利用近年来出土的文物资料与传世文献相对照,写了《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墓主考论一一兼论屈原生平研究》《屈原仕履考》《三闾渊源考》《屈原“流放江南”考》等论文,解决了屈原生平事迹中的一些问题。

最后,应建立自己的学术阵地。

进入楚辞研究圈里的人,若要取得进展与突破,必须经历并超越三种境界:欣赏陶醉、怀疑抉择、整体审视而戛然创造。

换言之,要经过三次“飞跃”:从欣赏到怀疑,从抉择到综合,从审视到创造。

其中每一次“飞跃”,都要经过漫长的过程。

初进楚辞领域的研究者,因为缺乏研究积累,见到诸家解释歧义纷呈,无所适从,只能跟在他人之后亦步亦趋,或者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难以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

只有沉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围绕一些有价值、有意义、有难度的选题长期思考、反复探索,争取在一些问题上有所发现、有所创见,并由点及面扩大战果,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学术阵地。

三、关于多学科、跨学科研究的分寸把握首先,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研究成果虽然卓著,但也留有不少遗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