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敏感指标_CysC
cysc值过低 -回复

cysc值过低-回复【Cysc值过低】——如何提升Cysc值?引言:Cysc值(Cystatin C,以下简称CysC)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它可作为体内肾小管滤过率的敏感指标之一。
CysC水平的升高常用来诊断肾小管对肾小球滤过膜的功能障碍,而CysC值过低则可能暗示肾功能下降。
本文将从饮食、运动以及日常生活习惯等方面,一步一步回答如何提升CysC值的问题。
正文:一、饮食调理1. 增加高蛋白食物摄入:蛋白质是构成CysC的重要成分,增加饮食中的高蛋白食物摄入可以帮助提升CysC值。
适宜的高蛋白食物包括瘦肉、鸡蛋、豆类、鱼类等。
2. 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摄入: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能够帮助提高肾功能。
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青椒、草莓等。
3. 限制盐分摄入:盐分的摄入过多会给肾脏增加负担,导致CysC值降低。
建议限制食物中盐分的摄入,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
二、增加运动量1. 适度有氧运动:适度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加快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肾脏功能。
建议每周做三到五次适度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
2. 爱尔兰步行法:这是一种结合上肢和下肢运动的方法,可以促进淋巴排毒,并帮助提升肾脏功能。
具体操作方法是,站直身体,先抬右腿,同时将右臂屈曲到胸前,然后再放下右腿,同时将右臂伸直。
再抬左腿,同时将左臂弯曲到胸前,然后放下左腿,同时将左臂伸直。
重复这个动作,每天进行15分钟。
三、良好的生活习惯1. 充足的睡眠:睡眠对身体的康复与调理至关重要,睡眠不充足会导致身体各个系统功能下降,肾脏也不例外。
建议每天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
2.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量:水分是肾脏排泄废物的重要媒介,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量可帮助促进肾脏的排毒功能。
建议每天饮水量在1.5-2升之间。
3. 戒除不良习惯:如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都会对肾脏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建议戒烟限酒,为肾脏健康加分。
Cystatin C联合肌酐评估慢性肾脏病肾小球滤过率的准确性的开题报告

Cystatin C联合肌酐评估慢性肾脏病肾小球滤过率的准确性的开题报告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但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仍存在挑战。
肾小球滤过率(GFR)是评估肾功能的最佳指标,目前广泛使用的GFR 估计方程基于肌酐水平,但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存在疾病和临床情况干扰的情况下。
因此,需要寻找其他可靠的GFR测量指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Cystatin C(CysC)作为GFR的替代指标。
CysC 是一种20kDa的细胞因子,通过肾小球滤过并在 proximal tubule 重新吸收,因此,其血清水平与GFR密切相关,并可在缺乏干扰因素的情况下准确地评估GFR。
然而,CysC测量的生物学变异性较大,也受个体因素和其他临床情况的影响,因此单独使用其评估GFR也存在一定的限制。
因此,联合使用CysC和肌酐评估GFR可能会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减少误差。
尤其是当肌酐水平受到抑制或干扰时,CysC可以作为单独的GFR测量指标。
目前有许多研究将CysC与GFR估计方程相结合,以提高GFR估计的准确性和灵敏性。
本文旨在回顾现有文献,总结CysC联合肌酐评估GFR的准确性,并探讨其在CKD早期诊断和监测中的应用。
本文还将重点关注CysC与肌酐的比较,以及CysC与GFR估计方程的联合应用。
研究方法将包括搜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中发表的相关研究,以及手动搜索相关期刊和会议摘要,筛选和归纳文献,分析和总结已有研究的研究结果和结论,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展望。
本研究的预计结果是证明CysC联合肌酐可提高GFR的准确性,有助于早期诊断和监测CKD,同时提高GFR估计方程的精度和适用性,最终有助于改善CKD患者的诊疗效果和预后。
肾脏纤维化的检测

新纤维化为了更好的配合临床、服务患者,检验科对肾脏纤维化的检测进行了重新调整,新的项目如下。
-MG、尿NAG、尿GGT/尿Cr, 早上弃去晨尿,喝500ml水,60min1.肾小管三项,包括尿β2后留尿,尽快送检。
收费45元,当日出结果。
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statin C,Cys C)又称胱抑素C,是一种低分子非糖基碱性蛋白。
作为检测肾功能的一种新的内源性标志物,近年受到临床上的重视。
它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如菊粉清除率,同位素标记物清除率,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CR)等相比,具有独特的优点,稳定、可靠、方便。
2004年美国FDA批准将它作为检测肾功能的指标之一。
Cys C作为一种测定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有其独特的优点:(1) 人体内所有有核细胞均可持续合成,并分泌至细胞外液,如血液、脑脊液、精液中。
这是因为编码Cys C的基因属“管家基因”,此基因能在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中持续、恒定的转录与表达,无组织特异性,故产生稳定。
(2)Cys C分子量小、带正电荷,能够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在近曲小管几乎被完全重吸收,重吸收后被完全分解代谢,不再重新回到血液循环。
(3)特别是肾脏是清除循环中Cys C的唯一器官,并且肾小管也不分泌Cys C,因而血清Cys C浓度主要由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决定,并且不受性别、年龄、炎症反应、肿瘤、肌肉活动、肌肉量、饮食摄人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是反映GFR比较理想的指标之一(4)Cys C灵敏度高,与肾小球滤过功能相关性良好。
许多临床观察证实,当肾功能轻度受损,CR变化不明显时,血清Cys C已增高。
Laterza等详细总结24项对比观察结果,l5项研究证明检测肾小球滤过损伤,Cys C优于CR和Ccr。
Cystatin C的临床应用:1.CysC是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敏感指标:CysC是应用前景较好的内源性测定GFR物质,大量研究证明Cys C与GFR的线性关系优于所有其他内源性的小分子蛋白质。
胱抑素C用于评价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意义

胱抑素C用于评价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 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之间的关系,用于评价其在肾功能损害及肾损伤时作为早期敏感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同时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
结果血清cys-C在对照组、非肾病组、肾功能不全组、肾衰组、的值分别为0.46±0.39、0.79±0.57、2.48±1.25、6.98±1.56 mg/L,肾功能不全组、肾衰组与对照组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1),非肾病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1)。
结论血清cys-C是反应肾脏损伤的敏感指标,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标志物,比肌酐清除率更易于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
【关键词】胱抑素C 肾功能肾小球滤过胱抑素C(cys-C)是血清及其他体液中正常的一种分子量为1.33Kda的蛋白质,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抑制剂超家族的成员之一,机体内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均可产生,在人体组织中均可稳定地表达。
该蛋白稳定而普遍的表达使得其血清浓度相当稳定,无组织学特性,不受年龄、炎症、恶性肿瘤等因素的影响[1]。
因cys-C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及完全代谢,无肾小管分泌,肾脏是清除循环中cys-C唯一器官[2]。
本文通过测定血中cys-C的浓度用于评价在各种肾病中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并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 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进行比较。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00例肾脏疾病患者血清和尿液标本来自磐安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l4~66岁,平均52岁,其中肾功能不全60例、肾衰40 例。
肾功能分组按照周新等主编的第3版《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进行,并对100例肾脏疾病患者根据Ccr的范围不同,按标准体表面积(1.73 M2)换算,将其分为以下3组:I组Ccr50—80mL/min;Ⅱ组Ccr25—49mL/min;Ⅲ组Ccr<25mL/min;非肾病组,来自本院的非肾脏疾病住院患者(如外伤等病例)20例。
肾功能化验单项目

肾功能化验单项目
肾功能化验单通常包括以下项目:
1.血尿素氮(BUN):血尿素氮是体内代谢废物的总称,如果升
高说明体内代谢废物不能排出体外,就说明患者的肾功能出现损害,并且损害的程度比较严重。
2.血肌酐(Scr):血肌酐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重要指标,正
常情况下,血肌酐的值应该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
如果血肌酐升高,则表明患者的肾功能受损。
3.胱抑素C(CysC):胱抑素C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内源性标志物,如果升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肾功能出现损害,比肌酐尿素氮要敏感。
4.尿酸: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产物,正常情况下,尿酸应该
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
如果尿酸升高,则表明患者的肾功能受损。
5.尿常规:尿常规可以反映肾脏功能是否正常。
如果尿常规出现
异常,如尿蛋白阳性、尿潜血阳性等,则表明患者肾脏功能出现损害。
6.肾脏影像学检查:如肾脏CT、肾脏彩超等,可以反映肾脏形
态的大小和肾脏血流情况。
如果肾脏出现萎缩、肾脏血流量减少等异常情况,则表明患者肾脏功能出现损害。
这些项目在肾功能化验单上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取决于医院和医生的检查需求。
当肾功能检查结果异常时,应请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2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675000摘要: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因其具有稳定的内源性标志物特性,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和临床关注。
除了已成熟应用于肾脏功能损害评估外,研究发现其在心血管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以及Alzheimer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断、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中,同样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本文就CysC与上述疾病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胱抑素C;临床应用;研究进展1CysC的生物学特征CysC由有核细胞恒速合成,它在人体组织和体液中广泛分布,是一种由人有核细胞产生的低分子的非糖基化蛋白。
CysC对包括组织蛋白酶家族在内的半胱氨酸肽酶具有主要的保护作用,在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如抗原的加工和呈递,以及炎症和癌变过程[1]。
在调节细胞外蛋白分解中过程中,血清CysC浓度的异常可能提示有病理学意义。
CysC作为反映早期肾功能不全的敏感指标已得到普遍应用,近年来,在糖尿病肾病早期,高血压肾病,心血管疾病和甲状腺疾病等疾病中作为相关标记物不断得到深入研究。
2 CysC与肾脏疾病肾脏功能对机体内环境平衡十分重要,如肾功能损伤会对机体产生严重影响。
临床早期肾功能损害若能够及时进行治疗,可逆转发生细胞外基质增生、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等病理变化从而避免损伤肾小球血管。
如未能及早治疗会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
CysC是肾功能辅助诊断理想的生物标志物,它恒速产生,自由过滤,并最终分解代谢。
患者肾功能损伤后CysC在血液中的含量会随肾小球滤过功能变化而变化。
在发展成肾衰竭时,血清CysC含量可高于正常水平的10倍。
最新研究表明,CysC不仅可以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glomerular filtrationrate),还可以预测肾损伤。
Herget-Rosenthal等人研究发现,血清 CysC作为一种有用的急性肾损伤检测标志物优于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来评估肾功能的有效性[1]。
[VIP专享]血清胱抑素C—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敏感指标
![[VIP专享]血清胱抑素C—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敏感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ec8f81f0011ca300a7c39053.png)
血清胱抑素C—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敏感指标自从1985年以来,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已被视为检测肾功能的良好标志物,由于其不受许多生理病理因素的影响,同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其他标志物相比具有众多优越性。
cystatin C在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中也发挥着作用,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肾功能评价和肾功能标志物临床评价肾脏疾病进展和严重程度,一般以肾功能为参考,肾功能一般以肾小球滤过率(GFR)反映。
它是反映肾功能最重要的指标。
GFR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肾小球的血浆量(定义为在单位时间内肾脏将若干容积血浆内的物质从体内清除,其单位一般为ml/min物质)。
它不能直接测定,必须借助某物质的肾清除率来反映。
根据GFR标志物来源,分外源性和内源性。
外源性标志物包括菊粉(inulin)、碘海醇(iohexol)、51Cr-EDTA、99mTc-DTPA等。
内源性标志物包括血清肌酐(Scr)、尿素(Urea)、β2-微球蛋白(β2-M)、β-痕迹蛋白(BTP)以及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 C)。
二、肾小球滤过率检测现状1、外源性标志物肾清除率测定方法被视为GFR评判的“金标准”;但存在许多不足。
首先这些物质费用昂贵;其次同位素标记的物质涉及放射暴露问题;另外标本采集、实验操作烦琐;碘海醇测定需要特殊仪器设备(射线荧光光谱仪);加之受年龄、性别和体表面积的影响,尤其是无法实现危急患者检测的及时性,从而限制其在临床的应用。
2、内源性标志物是在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实验中最常用的指标。
理想内源性标志物应具备:⑴稳定的生成率;⑵稳定的血浓度,不受其他病理变化的影响,不与蛋白结合;⑶肾小球自由滤过;⑷肾小管不分泌、不重吸收;⑸无肾外清除。
目前常用的指标为血清肌酐(Scr)、尿素(Ure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但由于受许多肾外因素,如年龄、性别、身高、肌肉量、膳食结构、机体疾病状况、药物等,以及肾小管对肌酐的分泌等影响,使这些指标不能满足内源性标志物的要求。
胱抑素C临床检验及诊断肾脏疾病的临床价值

胱抑素C临床检验及诊断肾脏疾病的临床价值摘要:胱抑素C(CystatinC,CysC)是一种由122个氨基酸组成的非糖化的蛋白质,CysC相对分子量为130kD,由人体内所有有核细胞产生的,不受年龄、性别、饮食、运动等影响,产量非常稳定,CysC只有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或甲状腺功能异常时产生量不正常。
CysC的临床检测实现了自动化、标准化、检验结果的可比性,是目前最好、最有效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一个标志物,评价肾小球滤过率(GFR)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到89%~97%。
本文对CysC临床检验及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胱抑素C;临床检验;肾脏疾病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A胱抑素C(cystatinC,CysC)是一种非糖化蛋白,由122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量130kd,产生于人体所有有核细胞,不受年龄、性别、饮食、肌肉量和运动的影响,生成量非常稳定,仅在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或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影响CysC的产生。
CysC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机械屏障与电荷屏障,并几乎全部在近曲小管重吸收,不被肾小管分泌。
临床检测CysC已实现自动化、标准化,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因此被认为是目前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最佳、最有效的标志物,对评价GF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88%~98%和96%~99%。
因此本文就对其进行简要探讨。
1胱抑素C临床检验概述在肾小球滤过功能试验中,血清尿素、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是最常用的指标。
由于以上指标尚存在诸多不足(如尿素易受饮食中蛋白质和机体代谢状态的影响,肌肉质量减少会使肌酐测定值低下,肌酐除经肾小球滤过外还经肾小管分泌,部分还经肾外途径排泄,所以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比GFR高),故人们一直在寻找新的反映GFR变化的指标。
CysC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是半胱氨酸抑制物家族成员之一。
由于胱抑素基因属“看家基因”,能在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表达,无组织学特性,故机体CysC产生率相当恒定。
胱抑素C临床意义

胱抑素C临床意义自从1985年以来,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已被视为检测肾功能得良好标志物,由于其不受许多生理病理因素得影响,同肾小球滤过率(GFR)得其她标志物相比具有众多优越性。
cystatin C在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中也发挥着作用,有重要得临床意义。
一、肾功能评价与肾功能标志物临床评价肾脏疾病进展与严重程度,一般以肾功能为参考,肾功能一般以肾小球滤过率(GFR)反映。
它就是反映肾功能最重要得指标、GFR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肾小球得血浆量(定义为在单位时间内肾脏将若干容积血浆内得物质从体内清除,其单位一般为ml/min物质)。
它不能直接测定,必须借助某物质得肾清除率来反映。
根据GFR标志物来源,分外源性与内源性。
外源性标志物包括菊粉(inulin)、碘海醇(iohexol)、51Cr—EDTA、99mTc-DTPA等。
内源性标志物包括血清肌酐(Scr)、尿素(Urea)、β2—微球蛋白(β2-M)、β—痕迹蛋白(BTP)以及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
二、肾小球滤过率检测现状1、外源性标志物肾清除率测定方法被视为GFR评判得“金标准”;但存在许多不足、首先这些物质费用昂贵;其次同位素标记得物质涉及放射暴露问题;另外标本采集、实验操作烦琐;碘海醇测定需要特殊仪器设备(射线荧光光谱仪);加之受年龄、性别与体表面积得影响,尤其就是无法实现危急患者检测得及时性,从而限制其在临床得应用、2、内源性标志物就是在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实验中最常用得指标、理想内源性标志物应具备:⑴稳定得生成率;⑵稳定得血浓度,不受其她病理变化得影响,不与蛋白结合;⑶肾小球自由滤过;⑷肾小管不分泌、不重吸收;⑸无肾外清除。
目前常用得指标为血清肌酐(Scr)、尿素(Ure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但由于受许多肾外因素,如年龄、性别、身高、肌肉量、膳食结构、机体疾病状况、药物等,以及肾小管对肌酐得分泌等影响,使这些指标不能满足内源性标志物得要求。
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研究与进展

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研究与进展胱抑素C(CysC)是近年研究发现的一种特异性高、准确性好,较肌酐清除率(CCr)更为敏感的评价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新指标。
CysC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在近曲小管几乎全部被重吸收,在血液中的浓度较为恒定,是反映GFR的灵敏指标。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CysC的检测技术不断提高,为临床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支持,现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
目前CysC临床检测使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TIA)或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PENIA),全自动化,操作简单速度快,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在儿科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化疗及肾移植等方面的应用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代谢废物及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GFR是评价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20世纪80年代中期瑞典的Simonsen等[1]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CysC是一种特异性高、准确性好、较CCr更为敏感的反映GFR的新指标。
由于CysC分子量小,携带正电荷,能够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并在近曲小管几乎被完全重吸收,重吸收后被完全分解代谢,同时肾小管也不分泌,在组织中产生的速率恒定[2],而且在炎性反应状态下其产生率不会改变,不受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饮食、炎症、感染、血脂、肝脏疾病等干扰。
肾脏是清除循环中CysC的唯一器官,血中浓度由肾小球滤过决定,因此,CysC被临床作为理想反映GFR变化的内源性标志物而日渐受到重视。
随着CysC商品化试剂盒的出现,该项目已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
1 CysC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CysC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3×103,由122个氨基酸组成的低分子量非糖基碱性蛋白质,等电点为9.3。
所有的有核细胞均可产生,生成速度稳定,不受炎症、胆红素、溶血、三酰甘油的影响,且与性别、年龄、肌肉量无关[3]。
它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如精液、脑脊液、血液、尿液、胸水、唾液等。
胱抑素C检测的临床应用进展

胱抑素C检测的临床应用进展【摘要】血清胱抑素C(CysC)是一种低相对分子量蛋白质,因其与肾脏疾病关联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高,临床上逐步用以代替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它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能更为准确、可靠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新指标,CysC不仅在肾脏疾病方面而且在糖尿病、肝硬化、肿瘤、心脑血管、肾移植等其他疾病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具有很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临床应用肾脏的主要功能是调节酸碱、水、电解质平衡、排泄代谢废物、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主要器官。
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价肾功能的主要指标,主要有内源性指标和外源性指标[1]。
外源性指标中的放射性核物质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及菊粉清除率实验在检测的过程中受到体表面积、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且缺乏即时性,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内源性指标尿素、肌酐及低相对分子量蛋白质在血液中的水平并不稳定,且会受到非肾性或肾性的相关因素干扰[2-3]。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众多研究者发现血清胱抑素C(CysC)是一种理想的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内源性标志物,其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在人体近曲小管被完全重吸收幷完全分解代谢,不再回到血液循环中,肾小管不分泌CysC,且在人体炎症反应的状态下,其生成速度和在血液中的浓度稳定,肾脏是CysC清除的唯一器官,血液中CysC的浓度主要由肾小球决定[4-5]。
CysC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优于血清肌酐和尿素,因此CysC是反映早期肾小球滤过率变化更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6]。
CysC与肾脏疾病关联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临床逐步用以替代血清肌酐监测的内源性指标。
通过研究发现,CysC的应用不仅在肾脏疾病方面,而且在糖尿病,肝硬化、肿瘤、心脏等其他疾病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就CysC的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1CysC的生物学特性胱抑素C又称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由12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微球蛋白,相对分子量13.3KD,等电点为9.3,由于胱抑素C的相对分子量较低,且等电点高,因而CysC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且在近曲小管内被完全分解代谢,其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的有核细胞和体液中,以恒定速率产生,不受胆红素、甘油三脂、炎性反应、溶血等因素的影响,且与人体的肌肉量、年龄、性别等无关联。
健康人群和慢性肾病患者基于血清CysC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公式的适用性评价

健康人群和慢性肾病患者基于血清CysC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公式的适用性评价刘运双;张彬;张亚梅;罗立梅;吴泳桦【摘要】目的评价基于血清胱抑素C(Cys C)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公式在健康人群和慢性肾病(CKD)患者中的适用性.方法选取2 495例健康人和805例CK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血清Cys C和肌酐(Cr),使用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慢性肾脏病评估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推荐的公式(2012 CKD-EPIcr-cysc,2012CKD-EPIcysc)和笔者实验室建立的基于Cys C的公式(eGFRcysc)分别计算研究对象的eGFR.以KDIGO推荐的公式为参考,用偏倚、偏倚的四分位数间距(IQR)和P30评价eGFRcysc的性能.结果健康人群的Cys C和Cr的M(P25,P75)分别为0.76(0.67,0.86)mg/L和64.1(53.8,75.6)μmol/L.CKD患者的Cys C和Cr 的M(P25,P75)分别为4.18(1.99,5.93) mg/L和385.4(152.1,704.5)μmol/L.在健康人群和CKD的1~4期患者中,eGFRcysc与2012 CKD-EPIcr-cysc的偏倚均小于2012CKD-EPIcysc的偏倚.在所有研究对象中,IQR是较低的(2.0~13.3).在健康人群和CKD的1~2期患者中,P30均达到90%以上.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研究对象中,偏倚的一致限在-30~30范围内,一致限内的比例均大于90%.在CKD分期方面,eGFRcysc与2012 CKD-EPIcr-cysc具有中等的一致性(κ=0.487).结论在评价健康人群、1期CKD患者和2期CKD患者的GFR时,eGFRcysc与2012 CKD-EPIcr-cysc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评价3~5期CKD患者的GFR时,与2012 CKD-EPIcr-cysc比较,eGFRcysc会高估GFR.在1~3期CKD患者中,eGFRcysc与2012CKD-EPIcr-cysc具有较好的分期一致性,在4~5期CKD患者中,分期一致性较差.【期刊名称】《现代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33)003【总页数】7页(P54-59,64)【关键词】健康人群;慢性肾病患者;胱抑素C;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作者】刘运双;张彬;张亚梅;罗立梅;吴泳桦【作者单位】绵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四川绵阳 621000;绵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四川绵阳 621000;绵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四川绵阳 621000;绵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四川绵阳 621000;绵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四川绵阳 6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R446.112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根据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2010年的报告,1990年CKD位列全球死亡原因第27位,2010年已经升至第18位[1]。
[VIP专享]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敏感指标 CysC
![[VIP专享]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敏感指标 CysC](https://img.taocdn.com/s3/m/ebd72317cc22bcd126ff0cd0.png)
血清胱抑素C: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敏感指标本文来自《中华检验医学网》自从1985年以来,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ystatin C)已被视为检测肾功能的良好标志物,由于其不受许多生理病理因素的影响,同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其他标志物相比具有众多优越性。
cystatin C 在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中也发挥着作用,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肾功能评价和肾功能标志物临床评价肾脏疾病进展和严重程度,一般以肾功能为参考,肾功能一般以肾小球滤过率(GFR)反映。
它是反映肾功能最重要的指标。
GFR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肾小球的血浆量(定义为在单位时间内肾脏将若干容积血浆内的物质从体内清除,其单位一般为ml/min物质)。
它不能直接测定,必须借助某物质的肾清除率来反映。
根据GFR标志物来源,分外源性和内源性。
外源性标志物包括菊粉( inulin )、碘海醇( iohexol )、51Cr-EDTA、99mTc-DTPA等。
内源性标志物包括血清肌酐( Scr )、尿素( Urea )、β2-微球蛋白(β2-MG )、β-痕迹蛋白(BTP)以及血清胱抑素C ( CystatinC,Cys C )。
二、肾小球滤过率检测现状1、外源性标志物肾清除率测定方法被视为GFR评判的“金标准”,但存在许多不足。
首先这些物质费用昂贵;其次同位素标记的物质涉及放射暴露问题;另外标本采集、实验操作烦琐;碘海醇测定需要特殊仪器设备(射线荧光光谱仪);加之受年龄、性别和体表面积的影响,尤其是无法实现危急患者检测的及时性,从而限制其在临床的应用。
2、内源性标志物是在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实验中最常用的指标。
理想内源性标志物应具备:⑴稳定的生成率;⑵稳定的血浓度,不受其他病理变化的影响,不与蛋白结合;⑶肾小球自由滤过;⑷肾小管不分泌、不重吸收;⑸无肾外清除。
目前常用的指标为血清肌酐( Scr )、尿素( Urea )、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 ),但由于受许多肾外因素,如年龄、性别、身高、肌肉量、膳食结构、机体疾病状况、药物等,以及肾小管对肌酐的分泌等影响,使这些指标不能满足内源性标志物的要求。
胱抑素C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胱抑素C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江西省赣州市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胱抑素C(CysC)是一种低分子的蛋白质,由120个氨基酸构成,其在有核细胞细胞中合成,随之很快分泌至细胞外,广泛分布于体液中,脑脊液中最多,尿液中最少。
血清胱抑素C能自由通过肾小球,被完全滤过,之后在近曲小管重吸收并在细胞内降解,所以是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血清标记物。
目前有研究证实,许多生理和病理学过程都有胱抑素C的参与,如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炎症的发生及脑血管疾病等。
现就胱抑素C与脑梗死、脑出血的关系做一综述。
1、胱抑素C概述:胱抑素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家族成员之一,由12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碱性非糖化蛋白质,其在有核细胞细胞中合成,并很快分泌至细胞外,广泛分布于体液中,脑脊液中最多,尿液中最少,血清浓度相对恒定。
血清胱抑素C能自由通过肾小球,被完全滤过,之后在近曲小管重吸收并在细胞内降解,同时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分泌,所以是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血清标记物[1-3]。
分析显示,检测轻微肾功能损害胱抑素C最为适合。
我们常用的检测指标肌酐则不然,当GFR明显下降时肌酐水平才出现轻微的增高。
半胱氨酸蛋白酶在抗原递呈、蛋白的分解等方面均起着关键作用。
胱抑素C目前被认为对组织蛋白酶B具有最强抑制作用,因此胱抑素C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对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活性起调节作用。
胱抑素C除了在胚胎着床、骨吸收、肿瘤的生长、转移和炎症发生调控方面起了重要作用[4],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防治方面作用逐渐被关注。
2、胱抑素C与脑梗死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性血管病,首先内皮细胞损伤造成动脉内膜破坏,胆固醇沉积,单核细胞黏附,同时穿过内皮细胞成为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向内膜迁移、增殖,形成动脉粥样斑块。
血清胱抑素C—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敏感指标

血清胱抑素C—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敏感指标自从1985年以来,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已被视为检测肾功能的良好标志物,由于其不受许多生理病理因素的影响,同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其他标志物相比具有众多优越性。
cystatin C 在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中也发挥着作用,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肾功能评价和肾功能标志物临床评价肾脏疾病进展和严重程度,一般以肾功能为参考,肾功能一般以肾小球滤过率(GFR)反映。
它是反映肾功能最重要的指标。
GFR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肾小球的血浆量(定义为在单位时间内肾脏将若干容积血浆内的物质从体内清除,其单位一般为ml/min物质)。
它不能直接测定,必须借助某物质的肾清除率来反映。
根据GFR标志物来源,分外源性和内源性。
外源性标志物包括菊粉(inulin)、碘海醇(iohexol)、51Cr-EDTA、99mTc-DTPA等。
内源性标志物包括血清肌酐(Scr)、尿素(Urea)、β2-微球蛋白(β2-M)、β-痕迹蛋白(BTP)以及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 C)。
二、肾小球滤过率检测现状1、外源性标志物肾清除率测定方法被视为GFR评判的“金标准”;但存在许多不足。
首先这些物质费用昂贵;其次同位素标记的物质涉及放射暴露问题;另外标本采集、实验操作烦琐;碘海醇测定需要特殊仪器设备(射线荧光光谱仪);加之受年龄、性别和体表面积的影响,尤其是无法实现危急患者检测的及时性,从而限制其在临床的应用。
2、内源性标志物是在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实验中最常用的指标。
理想内源性标志物应具备:⑴稳定的生成率;⑵稳定的血浓度,不受其他病理变化的影响,不与蛋白结合;⑶肾小球自由滤过;⑷肾小管不分泌、不重吸收;⑸无肾外清除。
目前常用的指标为血清肌酐(Scr)、尿素(Ure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但由于受许多肾外因素,如年龄、性别、身高、肌肉量、膳食结构、机体疾病状况、药物等,以及肾小管对肌酐的分泌等影响,使这些指标不能满足内源性标志物的要求。
CysC、mAlb、Cr、β2-MG在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CysC、mAlb、Cr、β2-MG在肾病中的诊断价值寻找一种能早期发现肾损害的灵敏、可靠的实验指标,以便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监控起到积极的作用,最近肾损害的生化指标很多,但各自在干扰因素及检测条件方面都存在不足,为了寻找一种早期能反映肾损害的灵敏生化指标,我们选择了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β2微球蛋白四种生化指标,来探讨他们在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肾病内科住院的76例患者,年龄24-75岁。
其中糖尿病肾病组24例,其中男17例,女7例。
高血压肾病组36例,其中男28例,女8例(糖尿病肾病组和高血压肾病组均排除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及服用药物的患者)。
肾病组16例,其中男14例,女2例。
肾脏疾病患者均依据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检查、B超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另外选取健康对照组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26-77岁。
1.2 方法留取随机尿进行微量蛋白的检测,空腹抽取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后进行胱抑素C的检测。
试剂盒由北京利德曼有限公司提供,仪器为日本OLYMPUS AU 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罗氏分析仪。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表1 各组肾病中的CysC、mAlb、Cr、β2-MG含量变化组别CysC mAlb Crβ2-MG糖尿病肾病1.42±0.46#*41.2±7.21#*93.4±14.56*0.53±0.33*#高血压肾病1.38±0.39#*39.3±7.65#*96.7±16.1*0.48±0.36#*肾病组 2.75±0.39#87.7±10.6# 156.7±44.5#1.36±0.35#对照组 0.85±0.68 8.95±3.7795.6±11.90.15±0.06#与对照组相比P<0.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胱抑素C: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敏感指标本文来自《中华检验医学网》自从1985年以来,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ystatin C)已被视为检测肾功能的良好标志物,由于其不受许多生理病理因素的影响,同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其他标志物相比具有众多优越性。
cystatin C在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中也发挥着作用,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肾功能评价和肾功能标志物临床评价肾脏疾病进展和严重程度,一般以肾功能为参考,肾功能一般以肾小球滤过率(GFR)反映。
它是反映肾功能最重要的指标。
GFR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肾小球的血浆量(定义为在单位时间内肾脏将若干容积血浆内的物质从体内清除,其单位一般为ml/min物质)。
它不能直接测定,必须借助某物质的肾清除率来反映。
根据GFR标志物来源,分外源性和内源性。
外源性标志物包括菊粉 ( inulin )、碘海醇( iohexol )、51Cr-EDTA、99mTc-DTPA等。
内源性标志物包括血清肌酐 ( Scr )、尿素( Urea )、β2-微球蛋白(β2-MG )、β-痕迹蛋白(BTP)以及血清胱抑素C ( Cystatin C,Cys C )。
二、肾小球滤过率检测现状1、外源性标志物肾清除率测定方法被视为GFR评判的“金标准”,但存在许多不足。
首先这些物质费用昂贵;其次同位素标记的物质涉及放射暴露问题;另外标本采集、实验操作烦琐;碘海醇测定需要特殊仪器设备(射线荧光光谱仪);加之受年龄、性别和体表面积的影响,尤其是无法实现危急患者检测的及时性,从而限制其在临床的应用。
2、内源性标志物是在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实验中最常用的指标。
理想内源性标志物应具备:⑴ 稳定的生成率;⑵ 稳定的血浓度,不受其他病理变化的影响,不与蛋白结合;⑶ 肾小球自由滤过;⑷ 肾小管不分泌、不重吸收;⑸ 无肾外清除。
目前常用的指标为血清肌酐( Scr )、尿素( Urea )、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 ),但由于受许多肾外因素,如年龄、性别、身高、肌肉量、膳食结构、机体疾病状况、药物等,以及肾小管对肌酐的分泌等影响,使这些指标不能满足内源性标志物的要求。
⑴ 尿素( Urea ) 虽然首先被作为肾功能评价指标,但它不能满足内源性GFR标志物的要求,并且受机会疾病状况的影响较大,如充血性心衰、营养不良、进食困难等,而更为重要的是肾小管有明显的被动重吸收。
⑵ 血清肌酐(Scre)作为肾功能主要评判指标已有40余年,由于检测简便和费用低廉而受欢迎。
体内肌酐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类,外源性来源于膳食,内源性来源于肌肉中肌酸和磷酸肌酸的代谢。
研究表明肌酐水平受年龄、性别、体形、身高、肌肉量以及膳食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肾小管分泌肌酐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同一个体不同时间段以及不同个体肾小管分泌肌酐速率不同。
研究表明约30%的慢性肾病患者GFR评估偏高,其主要原因就是肾小管对肌酐的分泌;如果药物抑制肾小管分泌、剧烈体育运动和进食荤食等则出现GFR评估偏低现象;另外,机体GFR下降至正常水平30%以下时,Scre才会升高。
⑶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e)一直被认为是反映GFR较好的指标,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24小时连续收集尿液标本,这给护理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量,而且经常收集不全,这会造成分析误差。
其次,肾小管的排泌也会干扰Ccre的测定,引起Ccre假性增高。
上述资料表明,Urea、Scre、Ccre评判肾功能并不准确、可靠,促使研究者寻求新的更加可靠、简便快捷的GFE标志物。
血清胱抑素C (Cystatin C, Cys C) 则基本满足理想内源性GFR标志物要求,因而被作为评价肾小球滤过率 ( GFR ) 新的敏感指标。
三、血清胱抑素C的生物特性胱抑素C( Cystatin C,Cys C ),又名γ2痕迹碱性蛋白或后γ球蛋白,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蛋白质中的一种。
编码Cys C的基因属于管家基因,能在所有的有核细胞内以恒定速度持续转录与表达,无组织特异性,故Cys C可在体内以恒定速度产生,并存在于各种体液之中,尤以脑脊液和精浆中含量为高,尿液中最低,不受年龄、性别、体重、炎症等因素影响,(研究表明Cys C自1岁后到60岁前在血液中浓度恒定)。
其分子量小(13KD),生理条件下带正电荷,能自由从肾小球滤过,完全被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并于细胞内降解,不重新回到血液中;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也不分泌Cys C至管腔内。
因此,其血清浓度主要由GFR决定(Cys C理所当然的成为反映肾小球滤过情况的重要指标)。
四、血清胱抑素C的优越性Cys C是迄今基本满足理想内源性GFR标志物要求的内源性物质。
是新近发展起来的评估肾功能的一种敏感性好、特异性高的指标。
CysC符合理想内源性标志物要求:稳定的生成率(血液中恒速产生);稳定的血浓度(1-60岁血中浓度恒定);肾小球自由滤过(低分子量蛋白13KD,);肾小管不分泌;不重回血液,(近曲小管重吸收并完全降解);无肾外清除(肾脏是清除循环中Cys C的唯一器官);不受年龄、性别、体重、炎症等因素影响。
五、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意义正常情况下,Cys C在血清和血浆中的浓度为 (参考范围)。
当肾功能受损时,Cys C 在血液中的浓度随肾小球滤过率变化而变化。
肾衰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Cys C在血液中浓度可增加10多倍;若肾小球滤过率正常,而肾小管功能失常时,会阻碍Cys C在肾小管吸收并迅速分解,使尿中的浓度增加100多倍。
六、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1、Cys C与(其他)肾功能检测项目组合(Scr,Urea,UA和/或Cys C),可显著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2、适用于:(1)对肾脏疾病的肾功能评价Cys C的生物学特性使它成为基本满足理想内源性GFR标志物要求的内源性物质。
大量研究证实Cys C是优于血肌酐( Scr ) 的内源性标记物。
(如下表)儿科患者不易接受外源性GFR标志物,而肌酐清除率测定受体表面积、肌肉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血肌酐值与肌肉量成正比,对于机体肌肉含量较少的儿童来说,肌酐很难准确的监测GFR轻微的变化;儿童出生数月Cys C水平与成人相当,血浆浓度相当稳定。
因而以Cys C来评价GFR是儿童更为理想的GFR标志物,更为被患儿及儿科医师接受。
(2)在肾移植中的应用在对30例肾移植患者研究发现,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患者胱抑素C与肌酐基本同步升高,但胱抑素C升高的幅度要比肌酐大。
在情况稳定的肾移植患者中,血清胱抑素C与肾小球菊粉清除率的相关性比肌酐与肾小球菊粉清除率的相关性大。
胱抑素C不但能快速的反映肾脏受损的情况,而且可以及时的反映肾功能的恢复情况,特别是移植肾功延迟的患者(尤其是在迟发移植物功能的患者中)。
在对移植后三个月的患者研究发现,胱抑素C与GFR的相关性比肌酐和肌酐清除率都大。
研究者认为,胱抑素C在肾移植术后对检测肾小球滤过率而言,比肌酐和肌酐清除率都敏感,可以快速诊断出急性排斥反应或药物治疗可能造成的肾损害。
(3)在糖尿病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人数不断增加,1/3患者发展为肾衰竭及需要肾透析。
Cystatin C检出糖尿病肾病的灵敏度为40% ,特异性为100%。
所以,血Cystatin C是一个比较敏感和实用的指标。
(4)心血管疾病中应用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 )是冠状动脉疾病的独立因素。
研究者发现GFR轻度下降与血浆Hcy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而Cys C能更简便地反映血浆Hcy水平;并且当Scr还处于正常水平时Cys C就已经提示GFR轻度下降。
Cys C不仅是GFR的标志物,而且在冠心病和心血管的风险预测上可与其他指标互补。
大量研究认为,在老年患者尤其心血管疾病患者Cys C水平明显升高,往往提示预后不良,是可靠的死亡预测风险因子。
(5)肝硬化患者中应用肝硬化伴肾功能损伤时血浆体积明显降低,因此早期发现患者肾功能受累极其重要,可防止肝肾综合征的发生。
研究者对97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肾功的血Cys C、 Scr、尿素三项指标的实验评价后认为,Cys C诊断的敏感度最高。
用Cys C来鉴别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是较好的指标。
(6)与妊娠的相关性产妇和婴儿间Cys C的水平显著的相关性,相对于肌酐而言,婴儿中Cys C的水平不受产妇血清水平的影响,所以Cys C可以用来监测围产期妇女GFR的情况。
最近的研究结果显示Cys C与血清尿酸盐和肌酐相比,对先兆子痫有较好的诊断准确性。
血清胱抑素C (Cystatin C)被FDA列为全新的肾病检测指标:2002年,FDA网上公布了26个在检验医学有重大突破的全新检测项目,Cystatin C是其项目之一。
FDA指出:该指标替代肌酐清除率的应用,对检验医学、实验室和病人都是巨大的进步,并强调应该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该检测项目。
七、胱抑素C 测定方法学进展1、单向免疫扩散(SRID):1979年由Lofberg等首先建立,其原理是利用可溶性抗原与响应抗体在抗原抗体比例适当处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或沉淀环,根据沉淀的多少或沉淀环的直径计算胱抑素C的含量。
本法的精密度高,可靠性好,但操作复杂,影响因素多,测定时间长,灵敏度差,最低检测限为30μg/L,且无法进行自动化,不利于临床应用。
2、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利用标记抗原与待测抗原竞争有限抗体或特异性结合点的抗原量测定其含量。
本法的灵敏度高μg/L),特异性强,结果准确,线性范围宽~ mg/L),试剂成本低。
但操作麻烦,检测时间长,存在放射性污染,试剂保存时间短,难以实现自动化。
3、荧光免疫测定法(FIA):在固相支持物上包被已知抗体或抗原,以捕获待测抗原或抗体,再用荧光标记抗体进行检测,以荧光强度的大小推测胱抑素C的含量。
本法的灵敏度好,特异性强,结果准确,敏感、快速,检测限低(1μg/L),但需要昂贵的仪器,测定成本高。
4、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TRFIA):以聚苯乙烯为固相,兔抗抑制剂免疫球蛋白作捕捉抗体,铕作标记物,直接测定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中胱抑素的含量,其检测灵敏度高(1μg/L),但检测时间长,需要特殊的设备,临床难以普及。
5、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利用抗原或抗体与吸附在固相支持物上的酶标抗体或抗原在液相中催化底物显色测定胱抑素C的含量。
检测耗时长,灵敏度低、效果差,难以用于常规分析。
6、溶胶颗粒免疫分析(SPIA):将胶体金与抗体结合,建立微量凝集试验检测相应的抗原,利用免疫学反应时胶体金颗粒凝聚导致颜色减退的原理进行检测。
胶体金具有胶体的多种特性,对电解质的敏感性特别强。
电解质能破坏胶体金颗粒的外周水化层,从而打破胶体的稳定状态,使分散的单一金颗粒凝聚成大颗粒,而从液体中沉淀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