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制作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电影制作》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况
注:课程类别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岗位方向课。

二、专业对课程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兼顾技术与艺术的课程。

影视编导课程作为一门网络数字视频技术服务的岗位方向课程,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专业课程,是一门应用前景广阔的视频摄制技术。

这门课程集技术、艺术、文学于一体,实践性与应用性都很强,与时俱进,该课程的教学为设计与开发优秀影视作品奠定技术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教学、团队协作的教学方法,将社会主义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课堂,让学生在技术上与职业素养上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两者结合,制作出好作品。

三、课程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本课程着重介绍影视节目制作技艺知识,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影视制作的基础知识,熟悉影视制作的工作流程、创作方法。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初步了解一部影视专题片的整体设计与实现过程,提高学生剧本撰写能力、影视作品欣赏与创作能力,培养他们的简单视频媒体开发能力。

2、知识目标
(1)掌握影视技术前期拍摄基础知识;
(2)掌握镜头摄制的手法和技巧;
(3)掌握剧本撰写的方法;
(4)掌握简单校园数字短片的创作手法;
3、能力目标
(1)掌握影视作品前期拍摄的能力;
(2)掌握影视作品剧本创作的能力;
(3)掌握编辑创作简单校园数字短片的能力;
4、素养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培养具有独到眼光的影视作品欣赏能力,并能从镜头出发对优秀影视作品进行解析,揣摩并体会优秀的拍摄手法和对镜头独到的感觉。

要求学生达到以下培养预期:
(1)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
(2)具有胜任设计工作的良好业务素质;
(3)具备一定的美学知识和审美观念;
(4)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能力,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好作品;
(6)培养学生对行业的热爱;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情操,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具有社会责任感。

(7)引入“工匠精神”,让学生在技术上与职业素养上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两者结合,制作出好作品。

四、课程设计思路
《微电影制作》课程目标的设计主要遵循学生学习影视前期拍摄技术的规律和不同学生个体能力发展方向的需求与特点,也适当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旨在体现《微电影制作》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

以影视前期拍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1、基于影视技术学习需求设计教学方法,力求使教学过程符合高校教育理念。

《微电影制作》课程的主要教学点为:影视技术绪论、镜头的摄制、剧本的撰写、电视采访以及综合实例等,采取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方法,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案例的大小、顺序,使得案例任务之间是相互关联、循序渐进的,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2、注重职业岗位能力培养
影视前期拍摄岗位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岗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作热情,体会拍摄的技巧创作好影视作品为目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实现
岗位就业零距离。

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的要求
1、职业性:体现为满足影视前期拍摄需要,多安排实际拍摄项目,以项目为导向,让学生能通过练习熟练拍摄的技巧,体会镜头的感觉,以影视前期拍摄能力为职业培养目标,避免进行单纯的理论教学。

2、实践性:体现专业需要和专业知识安排组织教学,理论部分少而精,用大量实例和练习辅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拍摄的技巧与手法。

教学不以说教、讲解为主,而是以实际操作训练为主要授课形式。

在进行本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路:
1、以岗位就业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将面向岗位需求的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的教学思想融为一体,并不追求形式上的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或案例教学,而是重点体现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精神实质。

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根本,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作为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
3、坚持从教学设计入手,综合考虑与课程相关的各种因素,追求教学效果的系统最优,将各个教学环节作为课程教学系统的一个部分来对待,将本课程的教学作为专业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来对待,处理好与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
4、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从本课程的实际出发,找准“工学结合”的切入点,与学院自身影视拍摄需求相结合,以真实项目为切入点作为本课程“工学结合”的关键,一方面通过实施项目提升教师的能力、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同时,又尽量让学生参与项目,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实践、服务社会的能力,全面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跟踪新技术的能力。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不间断的企业调查与毕业生调查和网络调查,确定立足于将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作为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时掌握企业主流技术,使之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

企业项目案例、课堂教学的案例、课堂实践的案例、独立实验的案例循序渐进地同步推进,将知识点嵌入案例中进行讲解、练习、实验,使学生“做中学”,“学中做”,逐步掌握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教学、团队协作的教学方法,将社会主义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课堂,让学生在技术上与职业素养上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两者结合,制作出好作品。

五、课程内容设计
1、课程整体设计
2、教学内容与作业设计
3、职业能力与实训项目
六、考核评价体系
本门课程主要以过程性考核为主要考核方式,在课程教学中充分开展综合实践项目。

课程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的数字短片的策划、编剧、拍摄等能力的掌握。

考核内容:
课堂命题的校园数字短片摄制
考核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摄制作品(组内分工要明确:编导1人、文稿撰写1人、配音1
人、拍摄1人、剧务1、其他若干)
2、撰写作品的文字剧本和分镜头剧本。

评价参考依据
1、主题明确,内容积极、健康向上;作品能科学、完整地表达主题思想
2、剧本格式正确、内容充实、无错别字、镜头表述清晰
3、创意独特新颖,整体设计思路清晰,设计理念明确,作品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
现力
4、熟练掌握拍摄技术,效果运用合理、准确、适当。

考核标准: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本课程针对高职高专学生乐于“学中做、做中学”的学习方式,根据各教学项目的特
点,对不同的项目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兴趣,促进其积极思考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目标。

2、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网络平台、校内实训与校外实际项目相结合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在课程考核中进行了相关考试改革。

1、多媒体教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及方法采用PPT展示,技能操作采用电子教室等软件进行演示,便于学生理解、模仿掌握。

2、视频录像资源:学生根据自身掌握情况及条件,让学习更加便利。

3、网络课程平台:除了将教学资源,方便学生学习,还设计了交流互动平台,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

4、网络公共教学资源,扩展学生的视野,跟踪时尚潮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八、教学条件与资源
1、师资条件要求
课任教师需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已具备基本的高校教学的要求;熟悉影视前期拍摄的基本手法和技巧,了解视频后期编辑特别是视频后期等设计能力;熟悉广告创意和设计
的基本方法。

2、实践教学条件要求
(1) 一体化机房,独立显卡。

(2)校内共享的实训室及相关实训软件。

(3)校外共享的数字平面企业实习基地。

(4)其他社会实践场所。

(5)数字图书馆等。

3、教材与教学资源开发
教材建设:根据区域特色,结合学生工学结合的需要,选择教学案例相关的优秀教材。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开发校本教材。

参考教材:
(1)《现代影视制作概论》,韩振雷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07,第一版;
(2)《影视编导实训指导书》,詹琛主编,校本教材,2010.06,第一版。

课程网站建设:整合素材库;电子教案、课件等教学辅助资源,优秀教学案例、交流互动平台等资源,建设课程网站,为学生可持续学习提供条件。

九、学生学习建议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项目化学习的方式掌握相关知识点;学生上交作品后,通过同学间的制作经验交流、教师点评,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不断修改、完善作品,以提高自身影视前期拍摄能力,团队合作及孜孜不倦地追求职业素养的提高。

学生通过后续课程的学习,进一步理解、掌握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应用理论知识于实践,通过后续课程的设计操作,进一步提高对于镜头的把握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通过课程网站及网络公共资源网站的学习,把握、跟踪影视拍摄技法的前沿技术,提高自身的影视摄制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