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命名的一般规律.
试析武汉地名的命名规律
![试析武汉地名的命名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b37d37f5700abb68a982fb8c.png)
( ) 从 历 史典 籍 角度 命 名 二 1 与历 史 故 事 有 关 的 地 名 、
武汉 自古 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 在汉末 三国两晋时期 ,产生了大量 的城垒 、军港和与军事有关 的地 名 :偃月垒、夏 口称 、诸葛城 、梁废城 、锁穴 、铁门关等 。与关 羽有关 的有 :卓 刀泉 ( 相传 蜀汉大将 关羽带 兵与此 ,天干炎 热 ,士 兵 口渴难 耐 ,关羽用其青龙 偃月 刀凿 地而 泉涌 ,此 地得名 卓刀 泉。 、洗 马长街 ) ( 传 关 羽 在 大 破 于 禁 之 后 ,曾 站 在 长 江 边 的 禹 功 矶 上 , 为 自 己 的 坐 骑 相 赤 兔 马 洗 澡 。 、武 胜 路 ( 传 这 里 曾有 一 座 武 圣 庙 ,里 面供 奉 着 关 羽 和 ) 相 岳 飞 。 古代 ,人 们 在 参 加 武 科 考 试前 ,都 会 来 此 庙 拜 祭 。 、藏 马 洞 、关 ) 帝 街 、磨 刀 石 等 。 与 鲁 肃 相 关 的 有 :鲁 山 、鲁 山城 、 白马 洲 、鲁 肃 湾
格局 。
武汉 的地形地貌很大程度上影响 了武汉各地的命 名。因而根据 自然 地理 角度 ,武汉 的地名与平原 、高地 、湖泊极其相关。
( 汉市卫星地图) 武
1 、与高 地 有 关 的地 名 武汉 地 势低 洼 ,为 了居 住 和 耕种 ,往 往 需 要 把 洼 地 填 高 ,人 为 地 形
岬 ( 山之 间) 两 :螃蟹 岬等 垄 ( 在耕地上培成的一行一行的土埂 ) :瓦 屋垄 、曾家垄 、何 家垄
等
口 ( 出入通过的地方 ) :斫 口、司 门 口、海 口、舵落 口、塔 子 口、 黄金 口、漳河 口、小河 口、栅栏 口等 河 ( 然 的 或 人工 的大 水 道 ) 天 :朱家 河 、干 家 河 等 潭 ( 深的水 池) :马投潭等 港 ( 湾 ):武 汉 客 运 港 、上 港 、沙 湖港 等 港 码头 ( 在江河沿岸及港 湾 内,供停船 时装 卸货物 和乘 客上下 的建 筑) :中华路码头 、锅 厂码头 、余家头轮 渡码头 、青 山轮渡码 头 、船厂 码头 、港 3 6码头等 还有街道的命名也与水有关 :凡是与汉水长江平行 的街道称为 “ 大 道 ”或 “ ,凡是与汉水长江垂直的街道则称为 “ 。 街” 路” 3 、与 平 地 有 关 的 地名 武汉大多是 以平原为主 ,以平地居多。在肥沃的冲积平原上 ,人们 辛 勤劳作生活 ,形成村 、庄等聚集 区,因而命名也是以村 、庄等加 以区 分。 畈 ( 田地 ) :王家畈 、汪家畈等 村 ( 庄 ,泛 指 较 小 的居 住 区 ) 江 宏 新 村 、井 岗 村 、徐 东 村 、风 村 : 光村 、红 港 三 村 、凤 凰 新 村 、团结 村 、曙 光 村 、胜 利 村 、新 华 村 、复 兴 村 、建 荣 村 、发 展 三 村 等 庄 ( 庄) 村 :鲍 家庄 等 屯 ( 村庄 ) :广埠屯等 寨 ( 村寨 ) :史家寨等 队 ( 具有某种性质的集体 ) :青年 队 、运河 队、新 桥一队 、新桥二 队 等 门 ( 门) 城 :汉阳门、大东 门、小东 门、循 礼 门、居仁 门、律
中国古代城市命名依据
![中国古代城市命名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959ead29aaea998fcc220e4b.png)
城市的命名
1.古代城市专名
早期的城市名称多为无其他含义的专名,多数以 “邑”偏旁为标识,例如邺、邯郸、郢、邾等,随 着城市名称逐步双名,这种单名多数区域消亡,有 一些作为姓氏广为人知,例如邓、郑、邰、邹等, 流传至今的也有一些,例如郴州、鄂州、郯城、祁 县等。
2.以地肃南部的文县、武都、成县、康县就 是西周初年,文武成康诸王的谥号。此外还有 绍兴、嘉定、庆元、景德等也是得名于皇帝的 年号。 有的城市以地望陵寝得名,例如西汉时在 长安附近的五陵,后世留下“五陵少年、五陵 豪杰”的称谓
8.村镇命名
早期为小村镇,后期发展成为城市,例如石家庄、 蚌埠、周村、张店等
5.以典故命名
宜兴:原名为阳羡,金代周氏三兴义兵辅佐晋室,因赐 名为“义兴”,宋代时避讳宋太祖义讳改名为宜兴。 重庆:南宋光宗于此受封为恭王,后恭王承接大统, 升恭州为重庆府,意思为双重喜庆。 酒泉:西汉霍去病将皇上赏赐的御酒倾倒入泉中与将 士共饮。
6.多城合称
例如山西的阳高:由阳和卫和高山卫合并 左云:大同左卫、云山卫 六盘水:六枝、盘县、水城
3.反映意愿与愿望的城市
例如长安、无为(无为而治)、常熟、安吉、万全、大 同等,还包括镇海、海宁、宁波、宁海、江安、镇江、 潮安等,还有边疆地带的平凉、宁夏、雅安、安西、南 宁、康定、安远、宣化、宁远、镇远、迪化(启迪教化, 为现在的乌鲁木齐市)。
4.以行政区命名
我国古代政区一般分为三级:最低一级为县、 其次为辖县的政区:郡、府、唐代以后的州, 高级政区:唐代以前为州,唐以后的道、路、 省。 其中最为典型的为带“州”的地名,例如 徐州、荆州、兖州、青州、扬州、冀州等等。
9.旅游命名
近年来为了发展旅游业,将风景名胜地点改为城市地 名,例如崇安县改为武夷山市,屯溪市改为黄山市, 张家界景区设立张家界市,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 县改称为香格里拉等。
县级地方命名的规律
![县级地方命名的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b194483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4.png)
县级地方命名的规律我国县级以上单位的命名,富有规律性。
有些字在地名中运用频率非常高,大抵分为这样几种类型。
一、方位词分为两种。
一种是东南西北中这类地名有些是所处山川位置而起,如汝南、淮北。
有些是由于分设新县的缘故,如揭阳分出揭西揭东,阳江分出阳西阳东。
阴阳在地名用字中,这是两种特殊的方位词,它的产生与我国的风水堪舆学说有关。
所谓山南水北为阳,水南山北为阴。
阳字为多,阴字较少。
可能国人对阴比较避讳吧,城市大多建在阳地。
二、以山川地理命名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类的总数是最多的,特别是与水、河流相关地名。
常见的字有山、川、水、江、河、泉、溪、海、湖、原、岭、丘、甸、田等。
此外地方性的河流也被大量用于地名,如沂、汾、湘、淮、汉、济、滦、泗等。
三、以区划、聚落、建筑命名最常见的有州、城、口、陵、台,其次有都、邑、乡、镇、门、关等。
州字原来只是是通名,但后来却演变成了专名,失去了纯洁性。
这种现象最早起源于隋代的X州总管府,大量出现在明代的X州府,泛滥于当代的X州市、X州区。
四、体现人类意志可以细化为两个小类。
一类是表达美好心愿,如平、和、安、宁、昌、乐、泰、康、隆、兴、永、福,寿等,这类地名的数量非常庞大,安宁和平四字出现频率相当高。
第二类是体现统治教化,如德、绥、靖、威、化、镇、顺、定、开、利、通、仁、义等。
这类地名在边疆地区较为普遍。
原来数量也不少,建国的因为民族政策的缘故,更改了一大批。
五、音译外来词也可以细划为两类,一类取材于古代民族语言,历史悠久,都为双字名。
如果不考证其历史渊源,从表面以为是古汉语地名,如犍为、尉犁、楚雄、句容、诸暨、敦煌、于田、且末、焉耆、若羌等。
一类是近现代以来直接借用的少数民族语言地名,字数从两字到五字不等,主要分布于内蒙、新疆、西藏、东北等省区。
其外来语特征明显,其前缀多用阿、呼、玛、扎、尼等字,后缀多用斯、克、特、达、尔、沁等字。
其它还有一些杂项,这些地名虽不多,但很有特色。
昆明地名的命名规律
![昆明地名的命名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fc936a3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3.png)
昆明地名的命名规律江西地名研究地名的命名,与该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状况的关系十分密切。
昆明市位于云贵高原中部,为山原地貌,境内遍布名山、大川、湖泊、平坝,各地又有丰富的物产。
昆明历史悠久,古迹名胜众多,多种民族聚居,人文荟萃,名流志士如林,开发较早,交往频繁。
这些都可以作为命名的依据。
因此,在昆明地名中,以山、水、地形、方位、气候、物产、色彩、数量等自然景观而得名的占大多数,亦有以历史、建制、民族、姓氏、宗教、传说等人文景观而得名的。
下面对昆明市汉语地名、兼及民族语地名的命名规律进行剖析。
一以山、水得名为一大特色昆明山多水亦多,山重水复,山水相依,俗话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世世代代,人们依山傍水而居,耕牧为生,因此相当多的地名打上了山和水的烙印,成为地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地名明显地展示出该处的地理特征,富有个性。
(一)因山得名。
有些地名因山名而得,有些地名与山形有关。
在区县的地名中,如五华(区)、宜良(县)。
五华区成立于1956年,是昆明的两个城区之一,因境内有五华山而得名。
在五华区境内还有圆通山、祖遍山、商山,为什么独钟情于“五华”呢?这一则是五华之名形象、高雅,特点突出,二则是此山与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联:明代末年,大西军的首领在五华山建立宫阙,李定国自安隆迎永历帝居于此处;清初吴三桂入滇,据此为宫室;民国年间,此处是省公署所在地;新中国建立后,这里是省人民政府驻地。
尽管在文化大革命的改名风中被改称“新华山”,后来仍恢复五华山之名。
这就是以“五华”命名并沿用的缘由。
宜良县名亦因境内的纪良山之名而得。
因山形而得名的。
如昆明北郊的山,一名蛇山,主峰距市区五公里半。
山势逶迤蜿蜒,此起彼伏,如蛇爬行之状,有“头在云南,尾在四川”之说;近观崖石裸露,色彩斑斓,故名。
清代孙髯翁撰写的大观楼长联中描绘的“北走蜿蜒'即此。
昆明人俗呼“蛇”为“长虫”,故山又名“长虫山”。
又如昆明西北郊的玉案山,距市区七公里。
上海市居住区和建筑物命名规则
![上海市居住区和建筑物命名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a1f080a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2.png)
上海市居住区和建筑物命名规则上海市居住区和建筑物命名规则一、命名或更名本市居住区、建筑物名称适用本规则。
二、本类地名的格式为“专名+通名”,一地一名,不得重名、同音。
三、通名规则:(一)通名应当名实相符。
(二)同类通名不得重叠使用。
(三)居住区及居住类的建筑物可使用的通名为:楼、厦、园、苑、城、都、村、寓、墅、庭、舍、庐、居、邸、轩、筑、庄、阁、里、坊等;非居住用途的建筑物可使用的通名为:楼、厦、园、苑、城、都、广场、中心、馆等。
(四)本类地名不得使用的通名为:国、邦、洲、镇、区、市、海、港、湾、林、岛、街、门、世家、世界等易产生歧义的词语。
(五)特定通名的标准:1、大厦: 10层以上建筑。
2、花园、花苑:绿地率达到50%以上。
3、城: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且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
4、别墅:内环线与外环线之间容积率不超过0.35,外环线以外容积率不超过0.30。
5、广场:有2000平方米以上集中空地,名称必须体现其主要功能。
6、中心: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且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名称必须体现其主要功能。
四、专名规则:(一)不得使用有损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民族尊严、人民团结、宗教信仰的词语。
(二)不得使用具有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有特定含义标志性建筑物名称和特定政治色彩的词语,如天安门、中南海、钓鱼台、革命、民主、自由、华府等。
(三)不得使用封建帝王称谓、官衔、职位等词语。
(四)不得使用有违社会道德风尚的词语。
(五)不得使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名字(纪念类建筑物除外)。
(六)不得侵犯他人的名称专用权,不得使用非本企业拥有的具有广泛知名度的国际著名品牌命名,不得在已有同类地名前增加或减少“大”、“新”、“上海”之类的词。
(七)不得以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固定中文译法的外国国家、城市、行政区域、河流、山脉等地名命名。
(八)使用外文音译命名,原意应当健康,中文名称无不良含义,且不致产生歧义。
(九)使用国家明令保护的标语、文字,必须征得主管部门书面同意。
地名采词划分原则
![地名采词划分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2a7c44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e.png)
地名采词划分原则一、地名采词划分原则的理解地名采词划分啊,就像是给一群小伙伴分类一样有趣呢。
咱们先得知道,地名采词划分可不是随便乱分的哦。
它就像是把不同性格的小伙伴分到合适的小组里。
从地域特色这个角度来说,有的地名可能带着浓浓的地方风情。
比如说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像西双版纳,这个名字里就充满了傣族的特色。
那在采词划分的时候呢,就得把这种带有民族特色文化的元素考虑进去。
这就好比把喜欢唱歌跳舞的小伙伴分到文艺小组一样。
再从历史文化方面看,很多地名都是有历史故事的。
像西安,以前叫长安呢,这可是好多朝代的都城。
那这个名字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就很重大啦。
在划分的时候,和历史文化相关的地名就得归到一类,就像把擅长历史知识问答的小伙伴分到历史小组一样。
还有从地理位置来划分呢。
海边的地名和山里的地名肯定有很大区别。
海边的地名可能会有“湾”“岛”之类的字,像青岛、台湾岛;山里的呢,可能就有“峰”“岭”之类的字,比如衡山、岳麓峰。
这就像把喜欢爬山的小伙伴和喜欢玩水的小伙伴分开来组队一样呢。
二、地名采词划分的一些实用小方法1. 按照语言习惯来划分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语言习惯,这也会反映在地名上。
比如说粤语地区,地名可能会有一些独特的发音和用词。
像“滘”这个字,在粤语地区的地名里就比较常见。
那在采词划分的时候,如果遇到这样的字,就可以把和粤语地区相关的地名放在一起。
这就像把说同一种方言的小伙伴放在一个小团队里,大家沟通起来更方便呢。
2. 根据地名的长短来划分有些地名很长,有些很短。
长地名可能包含了更多的信息,像“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罕台镇”,这里面有市、区、镇三个层级的信息。
短地名呢,像“乌镇”就很简洁。
咱们可以把长地名归为一类,看看它们的信息组合规律;把短地名归为一类,看看它们简洁的命名方式。
这就像把高个子小伙伴和矮个子小伙伴分开站,然后分别研究他们的特点一样有趣。
三、地名采词划分需要注意的事情首先呢,不能忽略当地居民的情感。
地名起名方法集锦
![地名起名方法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ab58182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c.png)
地名起名方法集锦地名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重要的地理概念,不仅具有标识地理位置的作用,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信息。
因此,地名的起名方法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地理、历史、文化和民族等多个角度,介绍地名起名的各种方法。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地名起名方法集锦》,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名起名方法集锦》篇1一、地理特征命名法地理特征命名法是最常见的地名命名方法之一,主要根据地物的地理特征来命名。
根据地理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地形地貌命名法:如山、河、湖、海、岛、谷、川、塬等。
2.气候气象命名法: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雾天等。
3.水文地理命名法:如江、河、湖、海、泉、井、池、塘等。
4.地质地理命名法:如山脉、丘陵、平原、盆地、沙漠、草原等。
二、历史事件命名法历史事件命名法是以历史事件为名,纪念某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或人物。
如我国的南京市,原名建康,意为“建业安康”,后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此登基,改名为南京,意为“南方京城”。
三、文化特征命名法文化特征命名法是根据当地的文化特征来命名,如我国的一些城市名:如洛阳、京都、汉口、西安等。
这些地名都有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代表了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
四、民族语言命名法民族语言命名法是指使用当地民族语言来命名地名。
如西藏的“拉萨”意为“圣地”,蒙古的“乌兰巴托”意为“红色英雄城”。
五、其他命名法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地名命名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命名方法,如:1.以植物、动物为名:如桃园、鹤壁、狮山等。
2.以人名为名:如中山、雷锋、马克思等。
3.以神话传说为名:如蓬莱、仙境、阿斯加德等。
综上所述,地名起名方法集锦包括了地理特征命名法、历史事件命名法、文化特征命名法、民族语言命名法和其他命名法等多种方法。
《地名起名方法集锦》篇2地名起名方法集锦如下:1. 以地理景观为名:许多地名来源于地理景观,如山、河、湖、海、森林等。
例如:黄山、长江、太湖、黄海、亚马逊雨林等。
地名命名的条件与相关要求
![地名命名的条件与相关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cfc44d6c1c708a1284a449e.png)
二、需要申报地名命名的建设项目 、
1、居住类项目:成片的居住建筑; 2、公建类项目:大型单体或成片的公共建筑; 3、公共使用类项目:如广场、公园、绿地、场 馆、停车楼等。
三、地名命名申报的基本程序
地名命名由建设单位负责申报。申报地名命名必 须要以一个符合地名命名规范的名称进行申报。 (一)申报地名的起名 1、地名命名所申报的名称由谁负责起名。 主要是看建设项目所在的区域:(1)如果所在的 区域已有地名规划的,要按规划地名进行申报;(2) 如果所在的区域没有地名规划的,申报单位可考虑自 行起名;(3)如果所在的区域历史上曾使用过有较大 影响的历史地名,起名时一定要注意历史地名的保护。
二、地名命名申报的基本程序
(三)申报地名命名的报件 1、申报地名的报件 当申报地名名称经预审后,申报单位即可在天津市 规划局网下载“地名命名、更名申请表”进行填报,并 备齐相关资料正式进件。 2、应注意的事项 (1)进件前做好“地名命名方案示意图”(即楼、门号 编排示意图)的绘制工作。 (2)填报“地名命名、更名申请表”时有关数据一定要 准确。四至范围的道路名称、原地域建筑物名称、以及 邮政编码如果不清楚,可提前与地名部门进行联系。 (3)“地名命名、更名申请表”、“地名命名方案示意 图”中汉语拼音的书写,一是要注意专名与通名分段书 写;二是要注意加注声调。
二、地名命名申报的基本程序
(5)专名不得使用企业名称。因为天津市已经出台《天 津市地名商业冠名管理办法》,如果使用企业名称要交 纳一定的地名冠名费。 (6)如果是较大的开发片且下分几个组团的,在申报地 名名称时一定要注意整体命名,使整个项目总的地名名 称与各组团的地名名称要体现出层次化、序列化。如果 下分组团过多,可请市局地名处邀请地名专家进行论证。 (7)已有地名规划一定要按照规划名称申报。如果建 设项目所在区域历史上曾使用过有较大影响的历史地名, 起名时一定要注意历史地名的保护。 (8)地名专名一般不以人名作为地名,禁止用国家领 导人的名字和外国地名以及同音字作地名;不得使用 “中国”、“中华”、“全国”、“国际”、“世界”、 “环球”、“亚洲”等词语,确需使用的,应取得国家 有关主管部门的同意。
地名命名原则
![地名命名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42cf3fc79ec3d5bbfd0a74c9.png)
地名命名原則◎以下資料來自於東海大學歷史系教授洪敏麟教授(一)地緣類:地緣裡地名充滿了臺灣地區的各角落,最具代表的是在「厝」、「店」、「藔」「埔」「崙」「街」之前加上了「泉州」、「漳浦」、「興化」、「惠來」、「海豐」、「潮州」或「晉江」、「同安」、「南安」、「惠安」、「安溪」、「詔安」、「平和」、「南靖」、「海澄」、「永定」、「大埔」、「鎮平」等移民祖籍地府州縣名。
這類地名,明示了一個新聚落開發者的來源地。
當時這樣的命名,或由他村的人稱呼後定型;或村人懷念家鄉而命名。
這種例于在國外,並非沒有,例如在美國的新英格蘭、昆布蘭、伯明罕,在墨西哥的東、西馬德里山等是,惟獨臺灣地區,這種例子特別多。
(二)血緣類:開墾初期,治安不佳,又需合力墾荒,於是同姓族親相聚形成聚落,此類聚落多在姓下加「厝」、「屋」為地名。
前者為閩籍,後者多客籍。
譬如「洪厝」、「顏厝」、或「宋屋」等是。
(三)拓墾類:先人之渡臺者,其多數是屬於農業移民,故明清二代的臺灣史,可說是一部拓墾史。
就拓墾的地面而言,按其性質有加「園」、「田」、「湳」、「埔」字;依灌溉設施有加「埤」、「圳」、「視頭」、「水汗」、「水」、「欄」、「坡」等字;據拓墾制度有加「營盤」、「王田」、「官佃」、「營」、「鎮」(屯田有關)、「協」、「衛」、「結」、「鬧」、「分」、「股」、「圍」、「堵」等字;亦有加墾首者之姓或名而命名者,例如:吳全城、蘇澳(蘇士尾)、林圮埔;或表明墾殖成果而加「張犁」、「甲」;或處理租穀業務而產生的聚落命名為「公館」等,不勝枚舉。
(四)政治軍事類:臺灣既歷經荷、西、日等異族統治,在地名中,難免留有當時統治者所命名者,例如:富貴角係由荷人命名之「Hoek」譯音而來,三貂角乃譯自西班牙人之「Santiago」。
「萬華」即日人譯「艦舺」之臺音;艋舺即譯自喀達卡蘭乎埔族人之稱小舟「Banka」者。
「基隆」是「雞籠」同音之典雅化,在其前即為喀達卡蘭族之社名「Ketagalan」之頭尾譯音字。
地名地址规范
![地名地址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dcce72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9.png)
地名地址规范地名地址规范是指对地名和地址的书写和使用所遵循的一定规则,旨在提高地名地址的准确性、规范性和统一性。
下面是地名地址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一、地名规范:1. 地名的书写应使用正确的拼音,遵循汉语拼音方案。
2. 地名的书写应准确、简洁,不得增删字词。
3. 地名中的数字一般应写为阿拉伯数字,如“10号街”。
4. 地名中的动词、形容词等不宜使用,如“美好花园小区”。
5. 地名中的词语应缩写为规范的简称,如“路”缩写为“Rd”,“大道”缩写为“Ave”。
二、地址规范:1. 地址的书写顺序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市辖区、自治县、县级市)-乡镇(街道)-村(社区)-详细地址”。
2. 地址的每个层级之间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和汉字相连。
3. 地址中的分隔符应使用半角的“-”或“/”,不应使用全角的“-”或“/”。
4. 详细地址的书写应准确、完整,包括门牌号、楼层和房间号等信息。
5. 地址中的词语应缩写为规范的简称,如“路”缩写为“Rd”,“大道”缩写为“Ave”。
三、地名地址使用规范:1. 地名地址应用于各类公共场所的文字指引、标识牌和导航系统等,以提供准确的地址信息。
2. 地名地址应用于邮政编码、电话区号和区域代码等,以提供快速的通信和联系方式。
3. 地名地址应用于企事业单位的注册地址和经营场所,并在相关证照和文件中一致使用。
4. 地名地址应用于个人的居住地址和工作地址,并在相关证件和证明中一致使用。
地名地址规范的遵循,有助于提高地名地址的准确性、规范性和统一性,方便人们进行位置搜索、导航定位和信息交流。
同时,地名地址规范也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编码和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基础,对于地理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在书写和使用地名地址时,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地名地址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中文地址的排列顺序是由大到小
![中文地址的排列顺序是由大到小](https://img.taocdn.com/s3/m/66a08efead51f01dc281f1eb.png)
中文地址的排列顺序是由大到小,如:X国X省X市X区X路X号,而英文地址则刚好相反,是由小到大。
如上例写成英文就是:X号,X路,X区,X市,X省,X国。
掌握了这个原则,翻译起来就容易多了!X室RoomXX号No.XX单元UnitXX号楼Building No.XX街XStreetX路XRoadX区XDistrictX县XCountyX镇XTownX市XCityX省XProvince请注意:翻译人名、路名、街道名等,最好用拼音。
中文地址翻译范例:宝山区示范新村37号403室Room 403, No. 37, SiFang Residential Quarter, BaoShan District虹口区西康南路125弄34号201室Room 201, No. 34, Lane 125, XiKang Road(South), HongKou District473004河南省南阳市中州路42号李有财Li YoucaiRoom 42Zhongzhou Road, Nanyang CityHenan Prov. China 473004434000湖北省荆州市红苑大酒店李有财Li YoucaiHongyuan HotelJingzhou cityHubei Prov. China 434000473000河南南阳市八一路272号特钢公司李有财Li YoucaiSpecial Steel Corp.No. 272, Bayi Road, Nanyang CityHenan Prov. China 473000528400广东中山市东区亨达花园7栋702 李有财Li YoucaiRoom 702, 7th BuildingHengda Garden, East DistrictZhongshan, China 528400361012福建省厦门市莲花五村龙昌里34号601室李有财Li YoucaiRoom 601, No. 34 Long Chang LiXiamen, Fujian, China 361012361004厦门公交总公司承诺办李有财Mr. Li YoucaiCheng Nuo Ban, Gong Jiao Zong Gong SiXiamen, Fujian, China 361004266042山东省青岛市开平路53号国棉四厂二宿舍1号楼2单元204户甲李有财Mr. Li YoucaiNO. 204, A, Building NO. 1The 2nd Dormitory of the NO. 4 State-owned Textile Factory53 Kaiping Road, Qingdao, Shandong, China 266042Rm 是Room 的缩写,Hong Kong 是香港,这就不用多说了。
地名的分类
![地名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9ccee6b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6.png)
地名的分类1.前言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具有定位性、指向性、地域性、民族性和稳定性等特征。
地名的命名与一些自然、人文事物是有一定的关联,本文将地名的命名大致划分两大类:一类是因自然因素而得名,一类是因人文因素而得名。
2、因自然因素得名的地名2.1方位地名古人选择的居住地大多依山傍水,对地理实体的命名也会选择特定的地理位置。
我国古代就有“山南水北谓之阳”,“高为上,低为下”等命名原则。
地名中有很多含有方位词,如“北京”、“南京”、“河南”、“河北”等,像这样由方位词东、西、南、北、中、阴、阳、上、下、左、右、前、后、内、外、源、临、浦、滨等加上专有名词组成的地名,就是方位地名。
2.2地形地名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以地形命名的地名数量很多。
表示地形通名的如:山、峰、岭、冈、崮、丘、隰、源、坪、坝、甸、坡、岛、屿等。
如:马鞍山、横峰、黄冈、虎丘等。
2.3水文地名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水,以水命名的地名数不胜数。
因河流而得名如:黑龙江、漠河、沁水、洛川、贵溪等。
因湖泊命名的如:青海、博湖、洪泽等。
因水清浊而得名,如浊水溪、清水河;因水面大小而得名,如湖口、泉州、井研等;因水的深浅而得名,如深溪、深泽等;因水的温度而得名,如温泉、凉水等;因水的盐碱度得名,如淡水、咸水沽等;因河流的曲折而得名,如玛曲、河曲等;因水的颜色而得名如红河、黄河等。
还有以其他水体通名得名的地名如:清涧、琼海、甘泉、灵井、深圳、梅渚等。
2.4气候地名我国气候特征复杂多样,因气候得名的地方也很多。
如永春县、恒春县、温州等、凉山等,这些地名概括了该地的气候特色。
除了地名中有表示气候的冷、热、寒、温以外,许多地名还有表示气候特色的雅号。
如:哈尔滨因严冬长寒有“冰城”之称,重庆因雾多而有“雾都”之誉;拉萨是我国的“日光城”等。
2.5土壤地名因土壤的颜色而得名,使我国的地名也呈现五颜六色的特点。
红(赤)色是三原色之一,我国红色地名丰富多彩,几乎各地都有红色地名。
古代地名的一些命名规则
![古代地名的一些命名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20a0d84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9.png)
古代地名的一些命名规则现在人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中等方位名词表示地理方位,而古代则复杂得多,除了用东南西北等表示地理方位以外,大致还有以下10种方法。
1.以阴阳表示阴阳原指日光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我国位于北半球,山水一般逞东西走向,山水相间,山之南与水之北向阳,故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
"毂梁传·僖公廿八年》:"水北为阳,山南为阳。
"许慎《说文解字》:"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
"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中进一步指出:"山南曰阳,山北曰阴;水北曰阳,水南曰阴。
"带有"阴"或"阳"的地名,正是体现其地理方位,如:"华阴"在华山之北,"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淮阴"在淮水之南,"汉阳"在汉水之北"洛阳"在洛水之北……2.以五行表示五行通常被认为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
到了汉代,五行与地理方位组成了配合关系。
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义》篇曰:"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是故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金属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
"3.以五色表示古人以青、赤、白、黑、黄五色与木、火、金、水、土五行相配,又与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对应。
许慎《说文解字》:"青,东方色";"赤,南方色";"白,西方色"。
在"黑"字下,段玉裁补注"北方色也"。
《论衡·验符》说:"黄色为土色,位在中央。
"明代杨慎说得明白:"木色青,故青者东方也;木生火,其色赤,故赤者南方也;火生土,其色黄,故黄者中央也;土生金,其色白,故白者西方也;金生水,其色黑,故黑者北方也。
明代区划乡里的命名
![明代区划乡里的命名](https://img.taocdn.com/s3/m/cf955f8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c.png)
明代区划乡里的命名
明代的区划乡里的命名一般遵循以下几种方式:
1. 地理特征命名:乡、村名称常以所在地的自然特征、地形地貌、水系或植被等命名。
例如,以山、水、关、队、头、嘴、洞、坪等字为名。
2. 人文特征命名:乡、村名称常以当地著名人物、历史事件、传说故事等命名。
例如,以诗人、文人、历史人物的名字,或者古代的经书、古典典籍等为名。
3. 才子佳人命名:乡、村名称常以美丽的女子、才子佳人的名字命名。
例如,以女子名字为名,如王昭君乡、貂蝉乡。
4. 动植物命名:乡、村名称常以当地特有的动植物命名,反映乡村特色。
例如,以当地特有动植物的名字,或者以禽鸟、兽类的名字为名。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命名方式并不是绝对的,各地会因地域差异和历史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
中华城市和地区命名规律盘点
![中华城市和地区命名规律盘点](https://img.taocdn.com/s3/m/ee3873d8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00.png)
中华城市和地区命名规律盘点截至2019年1月1日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93个地级市,1464个县级行政单位。
如此多的地名,也有其命名规律。
我们列举其中常用字。
中国行政区划1京:国都北京南京盛京汴京燕京2 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为阴。
如淮河北的淮阳,淮河南的淮阴洛阳沈阳贵阳南阳襄阳信阳濮阳阜阳岳阳衡阳绵阳德阳舞阳淮阳汝阳宾阳长阳朝阳潮阳城阳崇阳枞阳丹阳当阳东阳恩阳汾阳凤阳富阳高阳固阳灌阳广阳桂阳海阳汉阳合阳惠阳济阳简阳建阳江阳揭阳3州:我国自汉朝到清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并流传下来广州杭州郑州福州兰州苏州宿州抚州徐州泉州扬州亳州博州达州通州汝州温州衢州永州邓州漳州台州赣州潮州柳州荆州靖州景州德州滨州4昌:大多放在地区简称后,祝愿某地兴盛之意南昌许昌西昌文昌金昌宜昌昌都昌吉昌江昌乐昌黎昌宁昌平昌图昌邑宕昌德昌东昌都昌繁昌广昌会昌建昌乐昌隆昌平昌荣昌瑞昌顺昌遂昌屯昌孝昌新昌许昌永昌5安:命名类似“昌”祝愿某地安定之意宝安长安潮安成安崇安淳安大安德安定安都安福安固安广安海安华安怀安惠安吉安集安江安金安晋安靖安静安来安乐安临安龙安隆安磐安蓬安平安普安迁安乾安秦安庆安融安瑞安台安同安万安文安瓮安武安6山:大多以当地山名为地名,但含有“中山”的地名则是纪念国父孙中山中山唐山舟山昆山平顶山井冈山市黄山市庐山市7宁:命名类似“昌”祝愿某地安定之意南宁西宁济宁武宁长宁永宁8 海:大多靠近海或者大的湖泊上海威海北海琼海珠海滨海长海澄海定海东海福海江海静海临海凌海龙海勐海南海宁海通海乌海兴海瑶海银海镇海9源:意为水的源头,一般放在江河名字简称后面组成地名河源济源湟源泾源门源辽源沂源安源沧源东源洱源富源沽源汉源河源湟源浑源济源江源晋源泾源涞源涟源辽源凌源罗源门源沁源乳源桃源万源渭源翁源武陵源婺源新源盐源沂源肇源资源。
扬州市地名命名规律研究
![扬州市地名命名规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923a33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4.png)
扬州市地名命名规律研究作者:赵苇航地名是人们赋予各个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是信息的载体,地名分析能为研究地方史提供有益的材料。
本文是笔者多年来实地调查研究、广泛查阅资料以及对扬州大市范围内4万多个居民点地名综合分析的初步成果.扬州市地名的得名由来和命名规律,涉及到地理环境、历史事件、政治因素、经济发展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现分别探讨如下。
一、与地理环境有关的地名1.地形地名扬州地处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部,北部和中部为里下河水网平原洼地区,南部为沿江低平好田区,西部为低缓丘陵冈地区.3个地形区的地名特色有较大差异.(l)里下河平原区的“垛、堡、土仑(埨)、埝、堰、圩”地名。
里下河平原是我国著名水网洼地,形如锅底。
“垛”,是垛田的简称。
里下河平原兴筑垛田始于宋元,盛于明清,形成“水田弥望、沟浍环匝。
一村一舍之隔不通陆路,必济舟梁”的人文景观。
垛田上或垛田区域内的聚落多以“垛”名之,如兴化荻垛、高邮三垛、宝应鲁垛等。
兴化垛田乡至今尚保存众多垛田,是一种很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观。
别的地方没发现,还是此地集中分布。
《中国地名通名集解》截图里下河平原“堡”的形态和作用基本上和“垛”相同,如宝应的柳堡、崔堡、落潮堡等。
江苏各地以“堡”命名的地名含义各不相同:泰兴宜堡、海安李堡是防倭之小土城;废黄河沿线如涟水之十三堡、十五堡是历史上的防汛地;“堡”在一些地方又通“铺”,意为古代跑马邮递之释站,如铜山三堡、泰县十里堡(铺)等。
“埨”和“埝”在里下河地区系指小型土埂或土堤,泰县大埨庄、兴化西板埨、高邮沙埝等均位于沿河或沿湖。
“埝”(niàn)指挡水的小土堤,堰指挡水的堤坝,如泰县姜堰。
字库没有此字,应为“埨”。
《中国地名通名集解》截图“圩”指圩田或好堤。
宝应县用“圩”命名的村庄很多:冠以姓氏的有朱圩、乔圩;;冠以方位的有上圩、好圩;冠以数字的有四圩、五圩;冠以面积或长度的有四顷圩、十里长圩;冠以生产工具的有风车圩等。
都、城、邑、地等划分规则
![都、城、邑、地等划分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27e3006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9.png)
都、城、邑、地等划分规则展开全文1、都:古代的大城市。
《广雅.释地》中有:“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五里为邑,十邑为都。
”所以在“今以秦之强而现割十五城都予赵”中的“都”应该是大城市。
汉以后“都”特指首都了。
2、邑:本是一种行政区域,多指分封给诸侯的领地。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
”就在这种用法。
后来“邑”则指小城市,如“小则得邑,大则得城。
”3、城:本指城墙,后引申为城市,即城墙范围内的区域。
注意和“郭”相比照(郭:内城),还有一个“池”,大家都知道指“护城河”。
后来“城郭、城池”连用成了双音词,指一般的城。
如: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4、墟:亦作“吁”,“墟所”指集市。
我国南方农村的定期集市,叫“趁墟”、“赶墟”(即“赶场”),“墟里”“墟落”、“墟”因此成了小城镇的称谓。
如:去逾四十里,之墟所卖之。
5、牙城:指的是唐朝藩镇之帅所居之地,如:帅左右登牙城拒战。
后来“牙城”则泛指主将所居之城了。
6、子城:指大城所寄的小城,即内城附在城垣上的翁城或月城。
关于古代对地名命名:一、以方位命名的原则就方位地名而言,甲骨文中已有完整的东、西、南、北观念,并用之于地名,卜辞中有:东单:见《甲骨文合集》28115;东洹:见《殷契粹编》1061;西单:见《殷墟书契前编》7.26.3;西鄙:见《甲骨文合集》6059;南门:见《怀特氏等收藏8甲骨文集》5;南洮:见《殷墟书契续编》1.53.5;北洮:见《殷墟书契续编》3.30.5;北麓:见《甲骨文合集》29409。
由此可见,殷商时期以东、西、南、北方位命名地名的原则已非常完善。
至于殷商以前的方位地名概念,因无传世文献和地下出土文物为证,我们今天不得而知。
与东、西、南、北概念相比,“阴”、“阳”方位概念大约起源稍晚。
金文中有“阴阳洛”的铭文。
春秋时成书的《诗经》中,《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曰至渭阳”;《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召南》:“殷其,在南山之阳”;《小雅·六月》:“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