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故里 名城中山

伟人故里 名城中山
伟人故里 名城中山

伟人故里名城中山

中山,你我共同的名字。1894年,孙中山先生创立兴中会,从此中山的名字走向了全国,响彻了世界。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今日的中山不单是伟人故里,而且是一个资源丰富的旅游城市。

8月26日、9月1日,中山将在中山三套节目《欢乐中国行》上,向世人再次展现中山独有的魅力。而旅游局将组织中山旅客,见证中山最美丽的时刻,详情请咨询各大营业部。特色推介: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之魂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是以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坐落于中山市翠亨村。翠亨村傍山濒海,气候宜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置身于林木葱茏、鸟语花香之中。

纪念馆馆于1956年成立,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多年来,本馆在注重保护好孙中山故居和馆藏文物的同时,注重保护孙中山故居的文物环境,并加以充分的利用。目前,本馆面积有12万多平方米,向观众开放的区域约有7万多平方米。开放的主要景点有: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纪念馆、孙中山听太平天国反清故事的雕塑、中山鼎、警世钟等,逐步形成以“孙中山和他成长初期的社会环境”为主题,兼具历史纪念性和民俗性、立体而多元化的陈列展览体系,充分地展现了孙中山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思想体系和革命实践,再现出孙中山出生和成长初期的社会历史环境,使人们加深对孙中山这一伟大人物的了解。

小榄菊花盛会——花落花又开璀璨八百年

当中国丹霞入选世界自然遗产,我们深思:“什么时候中山拥有自己的世遗项目?”在中山,最有可能申报“世遗”的项目是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小榄菊花会”。小榄菊花会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在海内外有着重要影响。

850年前,南宋先民带来中原菊花文化,与本地菊花文化交融,兴盛了独特的民俗活动——小榄菊花会。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年),举办了第一届小榄甲戌菊花大会,并定以后每逢甲戌年举行一届菊花盛会。最近一届的1994年,第四届甲戌菊花大会,全镇花街花路31条总长16公里,展出菊花82万盆,游客超600万人次。小榄菊花会在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曲折的发展时期,然而,花落花又开,依然是璀璨。

菊花会期间,处处都是花楼花塔花桥及花棚,环镇河涌之上必是花桥处处,并张灯结彩,菊城遍地尽是黄金甲。菊花会的盛况非文字可描绘。现在距下一届甲戌菊花会还有43年,但是各位读者不必失望,小榄每年11月都有规模各异的菊花会,推层出新,给各地游客带来新的惊喜。

岭南水乡——做一回水家人

“水乡的路水云铺,出村入乡一把橹。”这是水乡人生活方式的写照。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村与村之间没有桥,只靠在河道中累起石块才可以互相往来。而这些村与外界的交通就只能靠水路了。于是,民众水乡里家家户户有船、有码头。

江苏苏杭一带,“水乡”两字诱人耳目。其实就在我们广东,在中山民众,有这么一块地方,可以和苏杭水乡媲美———名字是当年岭南画派的掌门人关山月老先生起的:“岭南水乡”!

同样有小桥流水和枕水人家、鸡犬蛙鸣一片;不同的是也许受了“南蛮”之气的感染,民俗文化却迥于苏杭。岭南水乡的风光更带点阳刚之气。水乡有船,轻舟秀水,香蕉荔枝龙眼成行成片。三十几里水泾仅是民众水乡的一小部分,岭南水乡的水上游项目主要是指的这一段。近水而建的吊脚杉皮房,像一个远古的童话,最是让人温馨。第一代的茅寮房已只能在

岭南水乡的总部看得到了,第二代的杉皮房子和现代的水泥楼房参差成一种新旧对照,像建筑风情展廊一般地反映了水乡人的生活从穷变富的变化。房前屋后种了不少果子,四时均有各种鲜果成熟。每户人家有自己的码头,或多或少拥有几条小艇,上岸后的蛋家人大多已车步当舟,专业运输户则换成了大船搞起运输,这种小艇便不常用了,泊在岸边成了装饰,或者是一种怀旧。

坐船游览时,小童在河里光着屁股游泳,大人在河里摸沙蚬,鸡鸣狗叫、瓜田李下,乡情扑面,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人心动。

中山瞻园——园林山水间穿梭

詹园位于中山市南区北台村,105国道旁,占地百亩,分为詹园祝寿、歧江廊桥、詹府种福三个区域。园建筑以苏杭园林为基调,综合中国古典园林之精髓,强调岭南水乡的布局脉络,结构简洁而凝重,风格古朴而洒脱。

周末,不妨搭乘广珠轻轨极速前往广东最大的私家古典园林中山詹园。

信步闲庭于詹园中,欣赏天光云影间最古朴的粉墙绿树、亭台楼阁间岭南水乡的古韵美景,让人敞开心扉,舒心享乐。园内树木的叶子绿得肆意张扬,来自五湖四海的奇花异草,如千年的罗汉松,还有桫椤、雀舌黄杨等稀有树种透着浓浓的生机。

除了静态的美和建筑艺术的精,动态景观也构成整个园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见在亭台湖边,各色锦鲤怡然自得,好不自在,你还可以在园内买鱼粮喂它们。另外,五一期间,詹园内更准备了水上舞狮节目,中心湖上的20多支水桩作为舞狮表演队的舞台,游客可以欣赏到舞狮最高境界的水上舞狮表演,顺便沾喜“风生水起”的福彩意头。值得一提的是,凭轻轨车票购买詹园门票还能获得8折的优惠。

美途搜猎队

江苏南京:寻找传说中的“秦淮八绝”

本期美途搜猎队队员:黄惠梅。菊城假期产品部副总监,已经成为妈妈的她,有着一颗年轻、热爱探索的心。在繁忙的工作后,她热爱到各地寻找不同的亮点,寻找新的玩法。

南京,又到南京,几次到南京都流连于南京遮阴蔽日的梧桐大道、六朝古都的文化风貌,却没有一次认真的去寻找那些真正属于文化另一面的南京小吃,所以这次出发南京之前就给自己的这次短暂的旅程定下了一个基调:我要去寻找真正属于南京的那些小吃!

南京小吃主要的集中地有夫子庙、狮子桥(在湖南路附近)、甘家大院等,其中夫子庙地区的“秦淮八绝”是最具代表的南京小吃。所谓“秦淮八绝”,指南京八家小吃馆的十六道名点:魁光阁的五香茶叶蛋、五香豆;永和园的蟹壳黄烧饼、开洋干丝;奇芳阁的鸭油酥烧饼、麻油干丝;六凤居的葱油饼、豆腐脑儿;奇芳阁的什锦菜包、鸡丝面;蒋有记的牛肉锅贴、牛肉汤;瞻园面馆的薄皮包饺、红汤爆鱼面;莲湖糕团店的五色小糕、桂花夹心小元宵。

在一个雨后的傍晚,带上相机,一个人游荡到不知来过几次的夫子庙,寻找传说中的“秦淮八绝”。一路行走、一路打听。最后终于找到了所有“八绝”的下落,除了奇芳阁、永和园、蒋有记锅贴、莲湖糕团店还在营业外,魁光阁已经转让给了一家著名的茶庄,仅留下了店头的霓虹;瞻园面馆也早已搬出了夫子庙地区;六凤居更是停业消逝在了记忆中。就算是还在营业的几家老字号,除了蒋有记还在执着的做着自己的锅贴,其他的几家都开始兼营起了其他的风味,尤其是奇芳阁,借着店大而开始欺客,捆绑的高价套餐让我这样的食客望而怯步!可悲呀,传统小吃!

蒋有记

蒋有记这可能是现存的南京八绝老字号中最不好找的一家了,它隐藏在夫子庙多如牛毛

般的小巷中,从巷口望进去只能看到一块高挂在一栋斑驳的白色小楼上的陈旧灯箱。如果没有路人的指点,我想任何初到南京的朋友都不会想到,南京八绝中的牛肉锅贴、牛肉汤就出自这间不起眼的小店。

据店中的现在的王老板讲,他们搬到这巷子中也是无奈之举,因为沿街的铺面太贵了,动辄几百万的租金要是仅仅靠卖锅贴是万万承受不起的。这也许就是所有老字号小吃的痛吧。

有机会来到南京的朋友,可以循着前人的脚步,尝一下这渐消渐散的“秦淮八绝”。

本期送10张岭南水乡门票,价值55元。

“名人故里之争”

新材料作文“名人故里之争”导写与演练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以来全国见诸报端的名人故里之争就有上百起。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争夺李白故里;河北丰润、辽宁辽阳和铁岭、江西武阳四地争夺曹雪芹故里;河北临城、正定两地争夺赵云故里;重庆奉节和四川彭山争夺刘备故里;安徽亳州和河南永城争夺曹操故里;湖北襄樊和河南南阳争夺诸葛亮躬耕地……总之,无论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才子佳人,只要有点儿名气,都在争抢之列。甚至连孙悟空这样的虚构人物的故里,福建、山东、山西、江苏等省都争得不亦乐乎。 你对上述现象有什么看法?要求联系生活实际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探索】 本次作文涉及的材料取自现实热点,目的是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思索现实、评论现实,而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 愈演愈烈的争夺名人故里,此现象值得思考。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曾说:“每一项遗产的背后都隐藏着尘封的历史,正是这些历史构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这数千年的文明绵延不断、薪火相传。所以,弘扬本土本乡的名人,重在弘扬其精神实质。很显然,材料中争执的双方或多方并非真的重视文化遗产,而是利用“名人效应”争利益,“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的面纱之下遮盖的是一个“利”字。至于争虚构的人物孙悟空的故里,则是扭曲事实架空历史,负面影响更不容忽视。总之,“争抢”背后的实质是:对于文化太过实用主义,缺少了敬畏之心;对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的理解过于浮浅,徒添了浮躁之风。综上所述,本文的最佳立意是:“莫让文化成为牟利的工具”“还文化以尊严”等。 【高分策略】 如果想写议论文,应注意取评论性标题,可以力求一语中的,如“收一收文化闹剧”“莫为利益遮望眼”“请还文化以尊严”“当名人故里染上铜臭”“谁动了利益的‘奶酪’”;可以巧妙化用,观点暗含其中,暗寓讽刺,耐人寻味,如“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故里”“文化,魂归何方”等。写作时,首先要注意议论文的结构特点、议论方式,做到有观点有根据;其次要注意议论文“针对性强”的特点。倘若考生抛开事件本身,大谈如何敬畏文化、应如何看淡名利等,则有偏题之嫌。评论时,应注意议论的准确度、广度和深度,特别要注意对材料进行分析议论,材料和议论不能“貌合神离”;选材时,应选取与题旨相关的材料;要做到文章观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清晰。 如果写创新式文体,该材料则较适合写故事新编,在古人故事的基础上,用“借史还魂”法演绎古人留下的故事,加入新的现代元素,在新编的故事中契合主题。总之,要体现出“故”与“新”两个特点来。“故”即选取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而“新”则体现在根据文章需要,揭示新的主题上。

名人文化的传承讲解学习

名人文化的传承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作为优秀文化的创造者和继承者的历史名人则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延续,是一座城市文化命脉和集体 记忆的一部分,是可遇不可求的稀缺资源,他们可以塑造一座城市的文化个性进而确立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色。深度挖掘历史名人文化,可以打造独特文化名片,进而形成特质产业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发掘、保护、利用历史名人文化是做大做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发掘地域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是加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科学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名人文化在地方历史人文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的特点是具有地缘性,进而很自然地产生一种亲切感和自豪感。虽然有的名人史实时代久远,但由于与我们同居一地,容易被人感化,近现代的名人,甚至还沾亲带故,更容易被人接受。开展名人文化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本地历史名人有意识的大力宣传和弘扬,形成并显示出一种强大而持久的渗透、浸润和普及的教化作用,有效地将传统的伦理道德精髓植入到市民日常的经济、社会生活之中,使他们自觉地接受熏陶,尤其是要教育、激励、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后人,延续传统的社会价值体系,使本地的历史文脉传承有序,长盛不衰。但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之中对于名人文化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仍存在很多问题:1、对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发掘利用的战略意义认识不到位。在可持续利用的多种资源中,历史名人文化资源是高层次的、永久性 的资源,是悠久厚重历史最直接的体现者和传播者,具有很高的开发与利用价值,应积极开发、宣传并利用,但由于认识上的不足,致使历史名人文化资源没有很好地融入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主流中。如表现为在图书馆、广场、公园、出入城路口等地方很难看到历史名人雕像和对应的古文物;历史名人文化的相关知识没有纳入全市、全省宣传教育范畴,丰富的、具有特质的人文资源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被作为支柱产业去做大做强等。2、从事历史名人文化研究的专业性人才匮乏

家乡的历史名人

家乡的历史名人 教学目标: 知识:1.掌握添加幻灯片背景的方法; 2.学会幻灯片放映的特效——图片、文本的动画效果设置。 技能:1.熟练添加上符合主题而不花哨的幻灯片背景; 2.学会给幻灯片上的图片、文本添加动画效果,达到放映时按先后顺序出现的效果。 3.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设计一组介绍一位家乡历史名人的幻灯片。 情感:重温历史名人,激发热爱家乡、尊重历史名人,向历史名人学习、为祖国多做贡献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幻灯片背景及动画效果设置; 难点:背景符合主题突出主题,动画设置突出图片、文本出现的顺序感。 教学方法:自学法、演示法、对比法、竞赛法、鼓励法。 教学准备:PPT2003课件演示文稿(待修饰)图片、文本资料小红旗 教学教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山东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历史名人,有:(播放“课件.ppt”)孔子: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扁鹊:战国时期名医……你对家乡的历史名人了解多少?【学生举手回答】。这节课我们走近家乡的历史名人,学习历史名人。 二、新课。 1.出示课题(即“课件.ppt”第五张幻灯片)“第6课家乡的历史名人”。2.(板书:家乡的历史名人)老师搜集了一些名人的资料,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一幅:全部一个背景(“全部应用”) 同学们,在你们的电脑桌面上也有一个名为《家乡的历史名人》的幻灯片,同学们打开看看。 提问::你认为你电脑上的幻灯片与老师刚才播放的幻灯片有什么不同?(生: 3.任务一:设置背景(即“课件.ppt”第七张幻灯片)。 A.那么这个背景究竟怎样来进行设置呢,请同学们看课本第32——33页标题一的内容。然后为你桌面上打开的幻灯片设置上背景。 C.作品展评。(2幅) 4.任务二:设置图片、文本的动画效果。 A.过渡语:刚才我们看到同学的作品放映的效果不错,如果放映时出现人物、文本动态效果是不是更好?【再播放“课件.ppt”前四张幻灯片】 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动态效果是怎样实现的。请大家跟我一起做 B.教师广播演示:设置图片的动画效果。 注:边说操作步骤,边演示。 大家学会了没有? 既然大家都学会了,那么就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幻灯片把后面几张幻灯片分别设置上不同的动画效果 D.全体学生设置动画。教师巡视指导。 E.作品展评:(至少2幅)。学生广泛参与,多种形式评价。

家乡的名人300字(10篇)

家乡的名人300字第一篇: 家乡的名人作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的,俗话说得好,每一粒粮食的背后都有一个辛苦勤劳的农民。 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村的一位农民――王大伯。 王大伯今年四十岁,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了许多。他的皮肤很黑,短头发,经常戴一顶草帽,穿一件很旧的褂子,显得又瘦又矮。但他种起田来一点儿也不含糊。 他每天起早贪黑,到田里治农药、除草……干的是辛辛苦苦,也可算是兢兢业业。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已经种了几十亩田。从一开始一贫如洗到现在不愁吃喝。 王大伯不仅勤劳,而且充满了智慧。王大伯一开始不懂得种田的经验,所以吃了亏,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到处请教别人,自己也买了关于水稻或其它一些种田有关的书。自己不识字,就让家里人读给他听,然后用心钻研,终于掌握了一些技术经验。他经常说:“种田看起来简单,学问确实有不少呢!” 有一次,大家买种子,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买了同样的种子。只有王大伯他们不同。有些人问他为什么买这种种子。他说:“凭我的经验,今年的天气适合这种种子。”果然,最后他收获的要比别人多很多。慢慢地他开始富裕了,最后用起了机械化。从此,他就成了我们村的名人。 种田虽然让王大伯辛苦了好一阵子。但最终还是得到了回报。真是苦也粮食,甜也粮食。 家乡的名人300字第二篇: 家乡的名人作文 我的家乡在江西,江西有很多名人啦,如黄子澄、杨万里、文天祥等等等等名人。 今天我就说说杨万里谢缙的故事吧!杨万里是出生于1127年的,死于1206年,是南宋出杰的诗人,当初他被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比如我们学过的”小池,“就是我们宋代的大诗人杨万里写的呢!再比如”宿新市徐公店“也是我们杨万里写的呢! 解缙是江西的一个才子,他曾经有过许多的故事,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吧!有次解缙想进一个房间,可上面写着”闲人免进,盗者休来。“解缙一看,他就加了三个字,改成了”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休来道者来“。还有一次解缙在对门贴了一对窗帘,上面写”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竹子那家主人非常恼火,于是就命人砍竹子,可解缙却在窗帘上加了几字,上面写”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主人就命人把所有竹子砍光,解缙又在窗帘上加了几笔”: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竹子那家主人气的目瞪口呆。

试论名人旅游资源的开发创新【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试论名人旅游资源的开发创新 一、引言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旅游不仅仅停留在一个审美的高度,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各地对文化产业也越加重视,名人旅游资源则被作为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项目而开发出来,虽然各地对文化产业、名人故居、名人效应都有一定程度的综述和开发,但是由于其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可以被利用的资源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致使经济效益低下,成为一个巨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在休闲度假旅游逐渐成为趋势的今天,以更多独特的方式来吸引游客显得尤为重要,至于如何去开发创新,各个地区由于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环境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们要把握住这种差异去各个创新。而新一轮的开发也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主题 自古以来,名人文化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中都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谓名人,就是著名的人物,名人文化则是以名人为核心形成的文化现象,各个时期的名人,都是那个时代的精英,他们以独特的社会价值获得社会的认同,或名扬一时,或名垂青史,名人文化引导着当代的人们。所谓的名人旅游就是围绕名人生前的事迹,遗留下来的建筑设施,传说故事以及风俗习惯等等展开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高文化层次的旅游的追求,发展名人旅游有着广阔的前景。 关于名人旅欧资源对开发地的影响,主要参考的是马克家.《浅论旅游景区挖掘和利用历史名人文化资源的重要性》、郑亚章,郑璐《浅议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在三峡旅游深度开发中的作用》、王辉和陈光的《刍议名人效应对旅游地开发的影响、问题及思考》等,在这些资料中,作者介绍到,旅游已经从最初的审美效应提高到了精神文化的层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希望通过旅游能得到身心放松,陶冶生活情趣,增长知识内涵,因此旅游文化将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竞争的关键,历史名人文化是旅游景区的灵魂,它具较高的观光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这正使历史文化名人成为人们出游的动机,名人效应也随之出现。名人效应在促进旅游地开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家乡历史文化名人简介

家乡的历史文化名人 谢邦彦,字朝美,号后洲先生,生于宋徽宗初年(公元1100年),祖籍长溪绯洋漈源(今柏洋乡柘头村),系柘头村始祖谢十九公的第七丗孙,对《春秋学》颇有研究,宋代著名词人、诗人,其中《霞浦山》一诗脍炙人口、颇为流传,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无限赞美之情:“十里湾环一浦烟,山奇水秀两鲜妍。渔人若问翁年代,为报逃秦不计年。”从此“霞浦县”便因“霞浦山”而名。 謝翱(1249年-1295年),南宋著名爱国詩人,被誉为“南宋翘楚”、“宋末诗人之冠”,字皋羽,一字皋父,號晞發子,生于长溪(今霞浦县),祖籍绯洋漈源(今柘头村),先祖谢邦彦。自幼聪颖好学,“苦思力索、淹贯诸经史”,深受其父谢钥(通《春秋》,著《春秋衍义》、《左氏辩证》传于时)思想的熏陶,性格倜傥,不拘小节,胸怀报国大志。27岁时倾尽家资招募乡兵数百人,投奔文天祥麾下,任咨议参军,为复宋大业呕心沥血,表现了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和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 他辛勤笔耕,创作丰富,其散文“是天地间的至文”(黄宗羲语),最著名的有《登西台恸哭记》(曲折地表达他哭祭文天祥的沉痛悲愤之情,感人至深,今浙江富春山西留有“謝翱哭台”);写景则文风峭劲(得力于柳宗元的散文),如《游赤松观羊石记》写羊石群象、形神俱肖,《金华洞记》

写洞中灵怪、形象生动;其诗传于今者约200篇,如《宋铙歌鼓吹曲》、《宋骑吹曲》(写宋太祖建国时东征西讨之事)文句炫煌、音韵雄壮,读后有“亲在短箫鼓吹间”之感;《鸿门宴》似李贺,《效孟郊体》似孟郊、贾岛。其诗文在反清斗争中产生过积极影响,编有《晞发集》、《天地间集》、《□发集》、《□发遗集》、《浦阳先民传》、《国粹丛书》等。 林瞪(1003-1059),柏洋乡上万村林氏开基祖,是一个早于方腊近百年就加入明教的领军人物。公元1027年(宋真宗咸平三十年)弃俗入明教门,斋戒严肃,历二十有二年,功行乃成。林瞪在摩尼教教徒的阶层中有较高的品级,其法脉在福建“明教门”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促使摩尼教进一步“脱夷化”,演变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明教门”。林瞪在上万村附近有一个堂口--乐山堂,有弟子数百人,他的两个女儿就像后来金庸小说中描写的明教圣女一样终生未嫁,只是她们的称呼不叫“圣女”,村民都称为“龙凤姑婆”,在乐山堂附近还建有姑婆宫。 许旺(1903-1937),原名许品旺,柏洋乡柏洋村人。1929年始,经常在霞安柘等县交界山区做木工的许旺自发参加了反鸦片游行示威等早期革命斗争活动;1932年2月由马立峰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以木匠身份作掩护,在

家乡的名人

家乡的名人 在我的家乡,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养鸡大王”,他曾经是大都市里一个不起眼的保安,但他从小就有着不屈服命运的志气。几年来,他通过自己的双手辛勤地努力,从大都市回到家乡,历经了许多次失败,最后靠养鸡致富,他,就是我的大伯。 大伯的养鸡场离村子不远,进入养鸡场,映入眼帘的是许许多多的小鸡,成千上万的白色小鸡就像给养鸡场的地面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毯子。只见大伯和他的助手一把鸡饲料倒下去,小鸡们都来争抢,好不热闹。 听奶奶说,大伯是一次偶然的发现使他走上养鸡致富的道路的。当时,大伯是一位不起眼的保安,一次他下班后到他的一个朋友家去玩,这位朋友办了几个养鸡场,专门养殖饲料鸡。很快,大伯发现养鸡收入丰厚,因此,就萌生了养鸡的念头。从那时起,大伯一边上班,一边利用空余时间到养鸡场学习养殖技术。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他终于把技术学到手。于是大伯就辞去保安工作,拿出多年打工的积蓄,东凑西借,投入5万元,建立了两个养鸡场,可是好景不长,这不,就当大伯第一次养鸡时,全国遭受禽流感,结果把本钱全赔了进去,还欠了一大堆债务。可大伯身上有着不屈服命运的志气,他毫不气馁,他白天在养殖场上忙忙碌碌,晚上又在台灯下读书,还把饲养的鸡全部注射了疫苗……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伯的努力下,他终于成功了,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鸡大户。

如今,大伯招收了5个返乡农民工专门负责养鸡场的喂料工作,每年都有很多户农民来向他买鸡苗,请教养鸡技术,大伯都毫不犹豫地传授给他们。 这就是我的大伯,一个远近闻名的“养鸡大王”。 家乡名人 在我的家乡有一位捏泥人的老人,他就是——张爷爷. 他一身陈旧的中山装,一顶老式的鸭舌帽,一张黝黑而又饱经风霜的脸. 张爷爷经常坐在村子里的大柳树下,他的面前摆着一个大木箱子,上面摆着各色各样的泥人,什么“孙悟空”“机器猫”“樱桃小丸子”……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一天中午,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了老人的摊前,只见老人正望着刚完成的“小画眉”出神呢,喜悦之情真是溢于言表.过了一会儿,他把这只“画眉”身着深褐色的晚理服,玲珑的面孔上,有一张纤长的嘴.眼睛虽是用彩泥捏的,但我却觉得它透出了光,透出了神韵. 在我观看“画眉”这短短的几分钟里,一个“猪八戒”的半成品已经展现在我的眼前.只见张爷爷一手举着“猪八戒”,一手托着下巴,似乎在想些什么.过了一会儿,老人拿出一些红色的泥和一些黑色的泥,左揉右捏,就变成了一瓣“西瓜”,他又从箱子里取出一些黑色的泥,小心的给“西瓜”装上了瓜子,你别说,简直像极了.接着老人把精心设计的一瓣“西瓜”放在了“猪八戒”的手里,哈,“猪八戒吃西瓜”终于完成了,你瞧“猪八戒”那贪婪

参观伟人故里 感受革命精神——湖南红色之旅心得体会baidu

参观伟人故里感受革命精神 ——湖南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10月18日到21日,单位组织我们14名党员踏上红色学习参观考察之旅,寻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感受积淀深厚的革命精神。18日一大早我们登上从北海飞往长沙的飞机,直飞长沙,一下飞机,我们便踏上红色旅程。首先去品味了岳麓书院底蕴,一睹爱晚亭风采,那是毛主席年轻时期学习革命道理、追求革命真理的地方,19日路过并参观南岳衡山,感受名山大川的风范。20日早上,我们到达毛主席的故乡韶山,参观了毛主席故居、滴水洞和刘少奇故居,感受革命伟人故乡风韵,晚上抵达省会长沙,21日开始返程,至此结束红色之旅活动过程。 四天的行程短暂而紧凑,在几天的旅程里我们重温了峥嵘的历史,看到了众多的文物,听见了动人的故事;既感受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又领略了祖国的山川秀美,更重要的是重温了一代伟人的豪情壮志、丰功伟绩。“诗国长城”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绵延的历史脉络令人赞叹折服,岳麓书院深幽的景致意境和悠久的文化沉淀令人流连忘返,但是这些都不及韶山的烙印韶山的精神那般令人敬仰乃至朝圣。韶山之行对我们是一种精神和心灵的洗礼。 一、品味故居风韵,追忆似水流年。 韶山之行,我们首先来到毛主席故居。这是一个山青水秀、空气鲜美的小村庄,有宁静淡泊的悠远味道,与喧嚣隔绝,与尘世无争。

这里有一套非常普通的两家合居的湖南民居,扁担型的土木结构建筑,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泥砖墙、小青瓦,背山面水,掩映在绿树翠竹中。这里就是毛主席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也是他点燃革命的圣火,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起点。随涌动的人流前行,天井、杂屋、厨房、毛主席父母的卧室以及毛主席的卧室,历历在目。那些旧物,书桌、衣柜、石磨、水车,都曾留下过毛主席及其亲人的足迹。在毛泽东同志的卧室里,桌上摆着一盏油灯,少年时代的毛泽东经常在这盏桐油灯下学习,他自小热爱劳动、关心别人、懂得关心天下,是他成为中国革命伟大领袖的品质基础。走上革命道路后,他毅然回到家乡,亲手创建了中共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的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在风雨如晦、哀鸿遍野的乡村,点燃了革命的圣火。这革命的火种,历经了90年风雨沧桑,依然经久不息,见证着往昔峥嵘岁月,也照亮了后辈前行的路程。如今硝烟散去,只留下静静的故居、葱郁的山林,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去回想艰苦年代的生死考验,毛主席有6位亲人为中国革命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体现了毛主席是多么伟大,正如毛主席诗词所讲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如今的韶山,如今的祖国,处处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瞻仰伟人神姿,感受缅怀情思。 我们来到毛泽东铜像广场,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了毛主席铜像,向毛主席的铜像献花、敬礼,向毛主席三鞠躬,像全国各地

名人文化的传承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作为优秀文化的创造者和继承者的历史名人则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延续,是一座城市文化命脉和集体记忆的一部分,是可遇不可求的稀缺资源,他们可以塑造一座城市的文化个性进而确立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色。深度挖掘历史名人文化,可以打造独特文化名片,进而形成特质产业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发掘、保护、利用历史名人文化是做大做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发掘地域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是加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科学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名人文化在地方历史人文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的特点是具有地缘性,进而很自然地产生一种亲切感和自豪感。虽然有的名人史实时代久远,但由于与我们同居一地,容易被人感化,近现代的名人,甚至还沾亲带故,更容易被人接受。开展名人文化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本地历史名人有意识的大力宣传和弘扬,形成并显示出一种强大而持久的渗透、浸润和普及的教化作用,有效地将传统的伦理道德精髓植入到市民日常的经济、社会生活之中,使他们自觉地接受熏陶,尤其是要教育、激励、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后人,延续传统的社会价值体系,使本地的历史文脉传承有序,长盛不衰。但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之中对于名人文化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仍存在很多问题:1、对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发掘利用的战略意义认识不到位。在可持续利用的多种资源中,历史名人文化资源是高层次的、永久性的资源,是悠久厚重历史最直接的体现者和传播者,具有很高的开发与利用价值,应积极开发、宣传并利用,但由于认识上的不足,致使历史名人文化资源没有很好地融入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主流中。如表现为在图书馆、广场、公园、出入城路口等地方很难看到历史名人雕像和对应的古文物;历史名人文化的相关知识没有纳入全市、全省宣传教育范畴,丰富的、具有特质的人文资源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被作为支柱产业去做大做强等。2、从事历史名人文化研究的专业性人才匮乏 历史名人文化资源的发掘与利用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大量的具有较高文化素养、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开拓创新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目前此方面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却很少。3、对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发掘利用不深不广 一些历史名人资源在开发保护中存在“浅表”、“单一”问题。如景点单薄,规模较小,许多相关的遗址尚未得到开发;很多纪念馆规模小、藏品少且均为一般常见文物资料、展板设计简单,且一室多用,不能凸显纪念意义等。 4、对历史名人文化的发掘利用缺乏有效资源整合。缺乏与其他历史资源的有效整合,与旅游大环境结合不紧密,难以形成强势文化旅游资源合力。 为此,为了充分发掘历史名人文化的意义,各地区应努力做到:(一)有计划地修建名人场馆和遗迹,为开展名人文化提供平台与基地,为构筑社会价值体系营造精神家园。名人场馆是开展名人文化的首要条件,是名人文化的 灵魂所在和精神寄托。 (二)筹建名人研究会,为开展名人文化提供组织保障,为传播传统社会价值观培育人才。开展名人文化研究最终还得依靠人,所以建一支队伍是关键。只有把对地方名人、地方文史感兴趣并学有专长的人组织起来,提供交流和

盘点中国名人故里之争

盘点中国名人故里之争 中国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若干年后,斯人已去,其故里蕴含着丰厚的人文价值,自然就成为惠及后人的一方宝地。从黄帝、炎帝、尧帝、舜帝,到老子、姜尚,再到诸葛亮、赵云、李白、曹雪芹,乃至众多文学作品中的虚构人物如孙悟空、西门庆等,都引起了诸多城市之间的争抢,好不热闹。 1、黄帝故里之争 事件背景:河南省新郑市是黄帝出生、创业、建都之地,陕西黄陵县是黄帝的陵冢,两地都和黄帝有关。由此,祭拜黄帝,去陕西还是去河南,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论,腾讯网、搜狐网等门户网站甚至开辟专栏解析陕西、河南的“黄帝之争”,陕西人认为陕西桥山上的黄帝陵,早已成为海内外华人每年清明公祭始祖的场所;但河南人则认为河南新郑是黄帝的出生地,黄帝在这里建都立业,所以更应该在这里祭拜。轩辕故里是以轩辕诞生在天水市清水这一史实为基础,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不断发展延伸,不断融合辐射的特定地域文化。它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十分丰富,影响颇为深远。清水,这个陇上古县,虽然至今还鲜为人知,但他却是中华人文初祖黄帝的诞生地,是名副其实的“轩辕故里”。 争夺地:河南新郑、陕西黄陵和甘肃清水。 2、炎帝故里之争 事件背景:湖北随州自称“炎帝故里”,此乃湖北省文化旅游整

体布局的结果。《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服务业)》明确提出开发“随州炎帝故里”。湖北倾力打造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随州亦跻身其中。随州的炎帝故里项目是“炎帝神农故里名胜风景区”,规划总面积3000亩,预期投资4.4亿元。第二个“炎帝故里”在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南省在其《“十—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打造“以炎帝陵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旅游品牌”,打造省级精品旅游路线——长沙一株洲(炎帝陵)一南岳一永州(舜帝陵)的寻根祭祖旅游线。而《株洲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规定的株洲市四大城市职能之一就是“面向海内外华人的炎帝历史文化纪念地”。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亦自称当地为“炎帝故里”,力推自己“全球华人老家”的城市名片,这使得包括笔者在内的所有华人似乎都“被故里”了。宝鸡的炎帝故里项目是“炎帝故园景区综合开发”,总投资约1.6亿元,预计建成后将达到国家4A级景区标准,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实现利润2000万元,8年收回投资。第四个“炎帝故里”在湖南省会同县,其城市名片即是“炎帝故里·易学源头”。会同县《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着重连山“炎帝文化景区”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5月7—9日,会同县人民政府在北京举办“全国首届会同炎帝故里文化研讨会”,其新闻发布会放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山西省高平市在其《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按照‘打造炎帝文化品牌,开发长平古战场’的思路,加大对神农炎帝根祖文化、长平古战场军事文化和特色民居文化的挖掘、研究和宣传力度,提高该市文化品牌的知名度。”

扎根伟人故里,坚定理想信念

扎根伟人故里,坚定理想信念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流沙河的《理想》中写到: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2019年3月9日下午2:00,化工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全体党员在化工大楼A208举行组织生活会。此次会议由预备党员肖洁主持,在宣布完会议纪律后,本次会议正式开始。首先,在观看了湖南媒体对我校于2018年9月10日开展60周年校庆的报道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我校的重要批示之后,我们不禁萌生出作为一名“湘大人”的骄傲与自豪,同时,还切实感受到了党中央对我校的深深挂念与殷切期望。接着主持人肖洁问到:“在校庆时,大家印象最深的地方在哪里?”在座的党员们谈到了校庆纪念品、广东路……大家都觉得:湘大越来越美了,越来越强大了。 接下来,我们观看了视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观看过程中,不时有人提笔写下令自己感触颇深的话。在视频观看完毕后,我们进行了近半个小时的小组深入讨论,在讨论过程,大家畅所欲言,不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还将自身的所作所为、国家目前的发展与习总书记的话语结合起来进行反思与憧憬。“我们要想着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预备党员谢玉婷说道:“现如今很多人都已经丢失了个人的理想信念,甚至很多人没有自己的理想

信念,很多党员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只想着怎样做最有利于自己,怎样做才有利于仕途,而忘记了自己在当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时许下的誓言,这些事情在如今的大学学生干部身上都有了体现,大学生干部耍“官威”的新闻层出不穷,究其根本,是因为他们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总想着做一个职位很高的学生干部,而不去思考怎样在这个职位上尽自己所能为他人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一番不平凡的事。

历史名人文物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史名人文物资源在旅游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许多地方还未重视这类资源的开发或在开发中没有重视对这类资源的保护。 作者便针对历史名人文物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临沂市为例,对这类资源开发所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也就是以SWOT模式为基本框架进行分析,从而为临沂市该类旅游资源下一步的开发和保护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为临沂旅游增添新的亮点。 关键词:历史名人文物资源;SWOT分析;临沂市 ABSTRACT The historical eminert people relics resources is playing the more and more vital role in the tourism ,but a lot of places have not paid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kind of resource yet ,or have not paid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this kind of resource in developing.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celebrities and cultural resources, the author takes Lin yi city as an example and regard the SWOT analysis model as the basic framework. The model SWOT framework consists of four key elements for tourism planning , which are strengths, weaknes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strongly emphasize that a tourism planner should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these four determinants. Only by this can th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be offered for the next step development and the protection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new tourist spot. Key words: history celebrity heritage resources; SWOT analysis; Linyi City 1引言 历史名人文物资源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重要文化遗产和人文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1]。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入,历史名人文物资源在旅游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逐渐成为文化旅游资源的核心与灵魂。因此,对历史名人文物资源再认识,开发古文化旅游资源其意义显而易见。 SWOT分析法,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斯坦利提出的,用于客观分析和研究一个企业或产品发展中面临的现实情况的方法[2]。应用这种方法,通过对企业或产品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情况的分析,可以从中找出对企业或产品发展有利并值得发扬

我的家乡——台州历史名人介绍

我的家乡——台州——历史名人 细胞学家朱洗 我的家乡在浙江省台州市。自古台州人才辈出,台州文化和台州精神孕育了一大批名垂青史的英雄豪杰、名家硕儒,正史中立传的人物就有99人。自唐至清有文武状元各3人,文进士974人,是中进士较多的地区之一。还有台州籍两院院士21人。1、文化名人。有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天台宗五世祖章安大师,道教南宗始祖张伯端,“诗书画三绝”、开台州教化之先河的郑虔,“初唐四杰”之一、做过临海县丞的骆宾王,隐逸诗人寒山子,唐代著名诗人项斯,著名“活佛”道济(济公),宋代有儒学大家朱熹,著名理学家徐中行、徐庭筠,著名文学家、为《资治通鉴》作注的胡三省,江湖派诗人戴复古;元代有著名书画家柯九思,元末明初有著述169卷入《四库全书》的文史学家陶宗仪,明代有儒学大师、“台州式硬气”的代表人物方孝孺,史学家、茶陵派代表诗人谢铎,独树一帜的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清代有著名“博学鸿词”齐召南等。2、政治军事名人。有南宋名相谢深甫、杜范,太皇太后谢道清,与文天祥一起聚兵勤王的南宋名臣杜浒,元末著名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抗倭名将戚继光,清台州知府、著名爱国将领刘璈,抗日将领、被誉为中国“空军之父”的周至柔,抗日将领、为国捐躯的陈安宝,中共早期女英烈郭凤韶,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观澜,军事家张崇文,外交家章文晋等。3、科教名人。有我国近代植物生理学创始人和奠基人、著名科学家罗宗洛,我国近代生物学的倡导人、举世公认的“冯氏效应”开创者冯德培,独创“没有外祖父的蝌蚪”学说者、著名生物学家朱洗,无线电电子学与空间系统专家、“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开创“断手再植”的奠基人、著名医学家陈中伟,著名经济学家周宪文,教育家林迪生等。 以为我本人是学生物技术的,所以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下我国的著名细胞学家朱洗。 朱洗——中国细胞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00年10月14日生于浙江临海,1962年7月24日卒于上海。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5年考入法国蒙彼利埃大学生物系学习,1931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历任广州中山大学、北平中法大学教授,台湾大学动物系主任,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和上海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副所长、所长等职。对两栖类、鱼类、家蚕等动物卵子成熟、受精、人工单性生殖和异种杂交的细胞学,两栖类人工排出卵的成熟、受精和单性生殖等做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发现卵子成熟程度与胚胎的正常发育有密切关系;还发现输卵管产生的胶膜对受精有重要作用。他创立了蟾蜍卵巢离体排卵的方法,为探讨卵子成熟、受精和发育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1961年首次使人工单性生殖产生的雌蟾蜍与雄蟾蜍交配,繁殖出后代,证明了单性生殖的高等动物仍保有传种接代的能力。在家蚕的混精杂交研究中,他发现了不同品种的逾数精子能影响子代的遗传性;他参与解决蓖麻蚕的引种、驯化、越冬品种培育和推广等问题,并获1956年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三等奖。还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成功地解决了鲢、鳙等池养家鱼的人工催产和鱼卵孵化等问题,促进了中国淡水养殖业的发展。发表科普读物19种。著有《生物的进化》等。 当然这些都是网上可以查到的。有些关于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及譬如说,他曾经留法五年才得以上学。中国实验生物学的开拓者朱洗(1900—1962),出身贫寒,1920年的时候他还叫朱玉文。这年他到了巴黎想留学,但没有足够的钱了,就没有学上,只好和其他穷学生在华侨协社等着工作的降临。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朱玉文的钱越来越少了,有一天,他对朋友

伟人故里 名城中山

伟人故里名城中山 中山,你我共同的名字。1894年,孙中山先生创立兴中会,从此中山的名字走向了全国,响彻了世界。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今日的中山不单是伟人故里,而且是一个资源丰富的旅游城市。 8月26日、9月1日,中山将在中山三套节目《欢乐中国行》上,向世人再次展现中山独有的魅力。而旅游局将组织中山旅客,见证中山最美丽的时刻,详情请咨询各大营业部。特色推介: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之魂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是以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坐落于中山市翠亨村。翠亨村傍山濒海,气候宜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置身于林木葱茏、鸟语花香之中。 纪念馆馆于1956年成立,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多年来,本馆在注重保护好孙中山故居和馆藏文物的同时,注重保护孙中山故居的文物环境,并加以充分的利用。目前,本馆面积有12万多平方米,向观众开放的区域约有7万多平方米。开放的主要景点有: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纪念馆、孙中山听太平天国反清故事的雕塑、中山鼎、警世钟等,逐步形成以“孙中山和他成长初期的社会环境”为主题,兼具历史纪念性和民俗性、立体而多元化的陈列展览体系,充分地展现了孙中山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思想体系和革命实践,再现出孙中山出生和成长初期的社会历史环境,使人们加深对孙中山这一伟大人物的了解。 小榄菊花盛会——花落花又开璀璨八百年 当中国丹霞入选世界自然遗产,我们深思:“什么时候中山拥有自己的世遗项目?”在中山,最有可能申报“世遗”的项目是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小榄菊花会”。小榄菊花会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在海内外有着重要影响。 850年前,南宋先民带来中原菊花文化,与本地菊花文化交融,兴盛了独特的民俗活动——小榄菊花会。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年),举办了第一届小榄甲戌菊花大会,并定以后每逢甲戌年举行一届菊花盛会。最近一届的1994年,第四届甲戌菊花大会,全镇花街花路31条总长16公里,展出菊花82万盆,游客超600万人次。小榄菊花会在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曲折的发展时期,然而,花落花又开,依然是璀璨。 菊花会期间,处处都是花楼花塔花桥及花棚,环镇河涌之上必是花桥处处,并张灯结彩,菊城遍地尽是黄金甲。菊花会的盛况非文字可描绘。现在距下一届甲戌菊花会还有43年,但是各位读者不必失望,小榄每年11月都有规模各异的菊花会,推层出新,给各地游客带来新的惊喜。 岭南水乡——做一回水家人 “水乡的路水云铺,出村入乡一把橹。”这是水乡人生活方式的写照。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村与村之间没有桥,只靠在河道中累起石块才可以互相往来。而这些村与外界的交通就只能靠水路了。于是,民众水乡里家家户户有船、有码头。 江苏苏杭一带,“水乡”两字诱人耳目。其实就在我们广东,在中山民众,有这么一块地方,可以和苏杭水乡媲美———名字是当年岭南画派的掌门人关山月老先生起的:“岭南水乡”! 同样有小桥流水和枕水人家、鸡犬蛙鸣一片;不同的是也许受了“南蛮”之气的感染,民俗文化却迥于苏杭。岭南水乡的风光更带点阳刚之气。水乡有船,轻舟秀水,香蕉荔枝龙眼成行成片。三十几里水泾仅是民众水乡的一小部分,岭南水乡的水上游项目主要是指的这一段。近水而建的吊脚杉皮房,像一个远古的童话,最是让人温馨。第一代的茅寮房已只能在

中国现代十大名人故居

中国现代十大名人故居 中国现代十大名人故居 来源/岚韵的收藏复制/塞上齐翁 名人故居是名人生前生活居住过的地方。名人故居承载历史文化。请走进中国十大现代名人的故居。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是以翠亨村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建立于1956年11月,其主体陈列有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生平事迹展览和翠亨民居展览等。该馆行政隶属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08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孙中山故居是一座融合中、西方建筑特点的两层砖木结构楼房,其主体建筑是1892年由孙中山的大哥孙眉出资、孙中山主持修建的。1892年至1895年间孙中山经常居住于此。孙中山故居陈列馆以各种珍贵的文物、图片等系统地介绍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翠亨村民居展览开展于1991年,它利用了翠亨村的民房并复原、仿建几所典型的清

末民居,再现孙中山故乡当年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及当地的民俗风情。 该处还辟有孙中山先生讲演厅、少年孙中山听故事雕塑、孙中山试验炸药遗址、“瑞接长庚”排坊和孙中山先生遗嘱亭等参观景点。孙中山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毛泽东故居 毛泽东故居名为上屋场,坐落于茂林修竹、青翠欲滴的小山冲中。房屋是一栋坐南朝北,泥砖青瓦,土木结构,南方常见的普通农家住房。堂屋正门楣挂“毛泽东同志故居”金字红木匾,为邓小平书写。总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占地566.5平方米。它座南朝北,背山面水。屋前荷花塘和南岸塘相毗邻,绿水莹莹,风过处,荡起缕缕涟漪。放眼青山,背依翠竹,绿水、苍松和翠竹把这栋普通农舍映衬得生气盎然。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就诞生在这栋房子的东头。1929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曾没收毛泽东在韶山的全部房屋和家产。解放后,人民政府进行过多次修葺,使之基本上保持了当年原貌。1950年,故居作为革命纪念地供国内游客参观。两年后又正式对外宾开放。1961年3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寻访家乡能人(名人)

2019一师一优《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寻访家乡能人(名人)》第二课时活动展示课堂实录教案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五中学·张同平

[活动步骤及过程] 课前出示课题PPT 配“新建情”歌曲MP3做为背景音乐。

第二课时活动展示 师:(走进教室)上课。 班长:起立。 师:同学们好!(敬礼) 生:老师您好!(敬礼) 师:请坐。 师:新建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邑yì,自古就是钟灵毓yù秀之地、文化礼仪之乡。人才济济,灿烂如星;文明传承,生生不息。欢迎同学们参与《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寻访家乡能人(名人)》,一感我们家乡历朝历代的名人风彩。 板书: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 ——寻访家乡能人(名人) 师:(出示活动目标PPT)诚愿通过本次“寻访家乡能人(名人)”活动能达成三个活动目标,齐读活动目标: 生:1.寻访家乡能人(名人),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构建“家乡情愫”之新建地方“人文”课堂。(人文素养目标,重点) 2.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品格能力素养目标,难点) 3.锻炼学生搜集考证、分析加工、整理编辑资料的技能,提升他们探究思辨、协作分工的能力。(技能能力目标,重点) 师:二个星期前老师按“寻访家乡能人(名人)”活动方案,把本次活动的三项任务布置给了同学们,相信同学们也都做了充分的准备。这堂课我们就按分配的活动任务,将“寻访家乡能人(名人)”活动展示出来。 师:首先我们进行第一项活动。 板书: 活动一:话说家乡名人故事 活动方式:讲故事 师:(出示活动一PPT)第一项活动,我们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展示,有请讲故事组主持人上来。 主持人:(刘新、邓苏娴上) 刘:大家好!(敬礼)我是讲故事组的主持人刘新。 邓:大家好!(敬礼)我是讲故事组的主持人邓苏娴。

洛阳本土的历史名人

洛阳本土的历史名人 以下的一百位历史名人,或生于洛阳,或葬于洛阳,或长期生活于洛阳,或功业创立 于洛阳。洛阳要想成为世界级旅游城市就要大打历史名人牌,或重建其故里故居或墓地, 或建其纪念建筑,至少也要为其建雕像或浮雕(据说这个计划正准备进行)。 信史前: 伏羲:人文始祖,孟津龙马负图寺始建于晋永和四年,距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 因传说中伏羲在此降伏龙马、创制八卦而得名,是河洛文化中“河图”的出现地,“人根 之祖”、“人文之祖”伏羲的祭祀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夏朝: 后羿,传说中射日的英雄,为东方夷族的一个首领,他乘太康无道、夏民怨愤,入居 斟(寻卩),执政,拒太康于外。太康卒,扶仲康即王位,仍居斟(寻卩),后被其亲信寒浞 杀死。 夏桀:夏朝末位君主,名履癸,约于公元前一八一八年左右即位,履癸文武双全,赤 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于前一七六六年左右为成汤所败,死于南巢, 夏亡,商汤把他谥号桀(凶猛的意思)。 杜康:字仲宁,相传为县康家卫人,造酒祖师,在洛阳造酒。 商朝: 商汤,子姓,名履,灭夏后称为武汤、成汤或成唐,甲骨文中称太乙、高祖乙,是商 王朝的建立者。汤原是东方商族部落的首领。始祖契,曾辅佐大禹治水,封于商地,因 以为族号。汤任贤臣伊尹为相,委以国政,以亳(在今唯阳区境内)为据点,积蓄力量, 准备灭夏而代之。先后攻灭邻近的葛国(在今宁陵县境内)及韦(在今滑县东南)、顾 (在今山东省城鄄县东北)等夏的羽翼国,最后终于利用夏的最后一个君主桀荒淫无道, 夏内部矛盾激化的时机,攻灭了夏王朝,建立了商王朝。汤在位期间推行善政,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众,停止人殉以保护劳动力。汤即天子位,定都西毫。位于洛阳市偃师 城西、洛河北岸的尸乡沟一带。 伊尹:生卒年待考。商初名臣。名挚,洛阳伊川人(亦说栾川人或嵩县人)。因官封 为尹,故称伊尹,又称阿衡或保衡。原为有莘氏女陪嫁于汤的媵臣,因精通治国之道,汤 授以国政,在助汤灭夏中所建功勋卓著。汤死后,辅佐外丙、仲壬。仲壬死后,立太甲。 太甲无道,伊尹将其放逐桐宫(今虞城南)。3年后,太甲悔过,复得其位。享年百岁,卒 后商王沃丁葬以天子之礼,与汤并祀。传有《伊训》、《咸有一德》等,已佚。 周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